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科技进步的意义精选(九篇)

科技进步的意义

第1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技术统治意识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2 — 0032 — 02

科学一直被看做是一种人类生产,并且具有其他生产所没有的特殊性。科学技术的特殊性在于在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科学可以成为生产力,为创造剩余价值提供服务。而哈贝马斯在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认为,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将会体现的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应该被放在最高的位置,哈贝马斯更重要的成就是,他将所认识的科学技术与哲学的意识形态联系到了一起,他认为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一、如何理解“意识形态”

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虽然不是哈贝马斯的首创但却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我们要对哈贝马斯理论进行探究,掌握哈贝马斯理论,首先就是要理解“意识形态”的含义,以及什么是意识形态的功能。追溯“意识形态”的根源我们可以知道,它最开始是来自于法国,被一位叫做特拉西的哲学家首先提出,并且试图用意识形态来描述一门关于观念与感知的分析的新学科。马克思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代表着法律、政治以及统治阶级利益,是情感表象与观念的总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体现了在具体社会中人们通过实践对于社会物质形态的理解,以及把握社会物质的程度,而这种对物质形态的理解不是真实的,它是虚幻的,它反映现实的方式是依赖主观幻觉以及错误意识,这种意识形态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使得统治阶级的一切统治都变得合法起来,从而让民众服从于统治阶级,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

我们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认识来了解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不同人的需求,这种满足程度使人们认可了资本主义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满意度逐渐增加,导致人们对社会基本职能的思考减少,对社会基本职能的议论程度也逐渐降低。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的晚期统治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资本主义通过科学技术来得到完善,因此科学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资本主义社会起着辩护作用。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一旦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就意味着它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也将履行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哈贝马斯以科学技术为标准,分析了社会不断合理化的原因,以及它与资本主义逐步制度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科学技术有利于社会合理化与制度化的结论,有利于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阶级统治的结论。而如果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那么将有利于高度丰富社会财富,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如何理解技术对意识具有统治功能的思想

认为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其实并不只是哈贝马斯的观点,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热衷关注的理论之一,他们在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得出了很多能够促进后来的人们继续深入研究的结论,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法兰克福派的思想家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倡导合理性,并且将之作为社会的本体,通过科学技术来体现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通过这一意识形态实现对人们的控制,让广大人民群众服从统治阶级的领导,以巩固他们统治的长久治安,使整个社会实现形式意义上的一体化。

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意识形态会对人们真正认清社会矛盾与冲突造成阻碍,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具有模糊人们视线,阻碍人们看清现实的功用。将科学技术当做意识形态,通常会让人们丧失他们本应该具有的对于社会整体性把握的能力,在对社会的认识上,失去他们自己的认知,而人们所看到的和所认识到的社会完全就是统治阶级通过科学技术向人们展示的代表着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不是人们真正通过理智认识到的社会。科学就像政治、法律及哲学一样,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下被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功能,它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会掩饰社会的本质,而且还会导致人们无法发现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说具有欺骗性,这也符合人们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与认识。

德裔美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之一的赫伯特.马尔库塞更深入地对霍克海默的观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改变并且逐渐取代意识形态的传统意义,成为统治者辩护的工具,它的奴役性和工具性体现的日益明显,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对人进行“奴役”和统治。科学技术让人们认为它所带来的一切改变就是人们所面对的现实,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试图让人们对它顶礼膜拜,从而不断巩固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高技术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地位。

关于科学技术的统治功能,哈贝马斯与前面两位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持有不同的意见,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在诞生之初就附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这一功能在资本主义初期体现得并不是很明显,而是到了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才体现出日益明显的特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以来,人们相信科学是对于真理的追求,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政治教育和知识的灌输,就能自然地进入人们的意识当中,让人们自觉地承认科学技术统治的合理与合法性,从而承认资本主义社会晚期的统治方式。

三、“技术统治的意识”具有怎样的特征

第一,技术统治意识已上升成为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表现在减少了意识形态性,那种使人们感到迷惑的力量已消失,从而使得它对人们的欺骗性减少,变得更为客观,合理,技术统治下的意识比以往的意识形态更为广泛。技术统治的意识比旧的意识形态更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是在资本主义晚期才出现的。在资本主义晚期的社会中,资本主义的国家增加了国家干预,使得影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的层面,成为了政治问题,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性质。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晚期的时候,科学技术已经被当成第一生产力,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也使得原本政治上的问题演变成为了技术上的问题。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使它的社会制度得到改进与完善,从这方面看来,科学技术充当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角色,它也不自觉地成为了晚期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并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

四、科学技术与社会整合的关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并且这种渗透是无法抗拒的,它在人还未作出反应时便迅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强大的控制性是它的双重职能带来的,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控制扩大到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一)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促进了社会整合的实现

科学技术不断向生产领域发展,并逐渐渗透其中,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促进改革生产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它还能够直接影响上层建筑,促进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变迁,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这方面哈贝马斯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日益渗透的科学技术有利于维护现行制度,它并不会使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被颠覆,反而会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根据哈贝马斯的研究可以看到,他认为在资本主义晚期社会,有两种新趋势:一是国家越来越频繁对社会各项活动进行干预,国家的职能体现的日益明显;二是技术与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并且依赖程度加深。有了这两种新趋势,之前马克思所提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各种体系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控制和领导经济活动,达到调节经济发展过程的目的,从而消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阻碍。

所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对实现社会整合作出了重要贡献。更重要的是,在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存在,而且还以意识形态的状态存在,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整合。

(二)科学技术通过整合文化和人心,加强社会整合

科学技术通过自身的社会职能对人心与文化都进行了整合。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使得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将自身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对创造“利益一致”这一幻影深深着迷,丧失了自觉意识,不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科学技术就这样实现了对人心的整合,使得它对社会的整合作用表现的更为突出。

哈贝马斯更加注重对资本主义文化这一板块进行剖析,在科学技术的论述上具体地体现。他更强调科学技术对于人心和文化的控制因为他觉得文化领域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笼络民心,淡化阶级观念,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更大程度的整合。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从中获取了利益,丰富了他们的物质财富,人们关注的视线逐渐转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上来,淡化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关注,科学技术在这一点上很好地做到了对人的统治。

科学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自身极强的控制力来改变人们的观念,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重视。科学技术通过对文化系统的强大影响力,达到通过文化的整合促进社会的整合的目的。

综上所述,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是有它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的,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它的优点的认识。哈贝马斯在研究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自己的结论,通过科学技术的双重职能得出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整合作出的贡献,这是哈贝马斯的不可忽视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倪伟波,任雪萍.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生产力观〔J〕.江淮论坛, 2007,(01).

〔2〕 刘京.哈贝马斯“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思想探源〔J〕.求索, 2006,(02).

〔3〕(德)哈贝马斯原著.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2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晚期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合理化;生产力;意识形态

法拉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帜性人物哈贝马斯从本质上把握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还是一种影响整个人类的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的意识形态。在陆续吸收了霍克海默、马尔库塞等人的思想后,哈贝马斯对于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进步予以肯定,也发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继而对其展开了批判。由于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历史背景和历史背景下,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混淆了起来。因此用唯物和辩证的观点正确评价哈贝马斯的科技理论,是我们学术界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

一、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渊源

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之所以有如此的穿透力,主要源自于它广泛涉猎的研究领域和科学的实证性论证方法。这一学术特色使他的科学技术理论汲取了多个前辈的科技思想的营养,如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人对科学和技术有关思想进行的探讨,第一个指出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承担意识形态功能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然而最重要的是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理论建立在对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有关科学技术思想的批判继承上。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是主要渊源之一,马克思认为科学和技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时期已经成为了一种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即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表现形式。他认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此外,马克思还认为科学通过各种完善的机器系统,以机器为媒介进入物质生产的活动当中,机器在科学的驱动下有目的有规律的运作,这种科学作为机器本身固有的属性和力量,进而对生产工具发生作用,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且并不存在于工人的头脑意识中。继承了马克思有关科学技术与物质生产关系的某些论述,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事实,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已经无法去预测一个正确、自主的经济发展体系和社会上层建筑。哈贝马斯提出要重构马克思的科技理论思想,认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经济范畴已不在适用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状。不仅仅从生产领域更重要的是从国家行为进行剖析科学技术理论。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的另外一个主要渊源是法兰克福学派早期成员的思想。法兰克福学派早起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和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结合起来,从否定的角度上看待意识形态概念,认为它是虚假的、欺骗性的,所以他们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自然和社会对人的控制在霍克海默那里被称为对人的支配,马尔库塞也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失去了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只是单方面的欣然接受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成果,从而异化为单向度的人。“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而且技术本身,就是(对自然和人的)统治——有计划、科学的、可靠的、慎重的控制”。马尔库塞已经意识到了进步的科学技术慢慢地成为发达社会的一种统治工具。由此可以看出法兰克福早期成员都仅仅将科学技术作为贬低的意识形态加以批判,而忽视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所起的进步意义。哈贝马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将科学技术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相结合的传统,但是他摒弃了对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持全面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离开了科学和技术本身的革命化来谈论解放,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二、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等于意识形态”

1968年为纪念马尔库塞诞辰70周年的演讲中哈贝马斯率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他指出: “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他把“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的一体化”视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根据。国家调控科学技术由此激化和拓展了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途径与能力,使转化的速度、规模与效率大大提高。这种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可逆转的一体化趋势,直观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指导和控制生产的发展趋势和速度的关键,在丰富了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大大地缩短了生产的时间和周期。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实现了对人的控制,成为社会的统治工具并显示出其异化的本性。

(一)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统治合理化进行辩护

哈贝马斯汲取了韦伯的“合理化”观点,认为合理化的意义首先在于使社会服从于合理决策的范围;其次,科学技术把工具理性、工具行为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尤其是使得社会劳动日趋工业化。他认为科学技术的成果被社会上层的统治者使用,为达成合理的活动结果,而进行组织一些恰当必要的手段和新的选择,因而科学技术不断地补充、更新资本主义的制度,使其更加合理,这种合理的活动在哈贝马斯看来就是实现控制的过程,控制对象既包括自然也包括人。这两种对象在哈贝马斯看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对人的统治“合理化”,他认为当今的科学技术使人的不自由变得十分合理,并证明科学技术使人不可能成为自主的行为主体,不可能毫无顾忌地决定自己的生活形式,这个不自由表现为服从技术机制的。因为是以服从技术机制的形式出现,所以这种受控、不自由就变的相当合理了。科学技术不仅仅起到了为资本主义的统治进行合理辩护的作用,而且更进一步把科技合理性正逐渐扩大为人们接受的普遍的生活方式。他说:“科学和技术的合理形式,即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正在扩大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世界的‘历史总体性’”。科学理性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工具理性的全面传播,这样导致科学技术自然而然地大规模渗入到生产领域,导致物质财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阶级差异和阶级对抗逐渐消失,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社会所表现的这些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带来的“合理化”影响。

(二)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在理论上揭露的公平交换(just exchange)的基本意识形态(root ideology)在实践中瓦解了”哈贝马斯认为,一方面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这一发展趋势,使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取代了以往的以公平交换为核心的旧的意识形态,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就是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本身起到了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得社会制度和技术系统两个领域之间不断地摩擦、碰撞,破坏了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遗产和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科学技术地位地不断提升乃至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因此统治阶级试图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使之成为新的统治工具。哈贝马斯进一步清楚的认识到,晚期资本主义以科学技术本身的需要为借口,并从技术统治中寻找依据,用变种的技术统治论取代传统意识形态纲要,以此对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同社会相互作用领域的破坏蚀进行辩护,从而消解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传统的意识形态往往涵盖了超越现实的某种理论理想和价值,为了维护当权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的现状而反对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并且具有更强的辩护力度与压抑性,而科学技术这种意识形态更加理性化、透明化 ,直接把自己的力量诉诸于客观的合理性和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当中,让生活当中的所有人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化的切身利益。这样以来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就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在人们的大脑里而挥之不去了。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大力的宣扬了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很好的去维护了统治者的统治,使其统治合理化,哈贝马斯清楚地意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异化,认为需要对其展开严厉的批判,尤其是要对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进行口诛笔伐,使其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对于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的正确把握

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造福于人类等人类实践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也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理性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成为了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内在标准。哈贝马斯意识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技异化的现象,提出对此现象进行批判并试图与社会批判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他在意识形态批判中把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沦落为工业文明的奴隶的罪责归诸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科学技术以一种“原罪”,这样就走向了社会批判初衷的反面。哈贝马斯也没有看到意识形态批判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对意识形态采取完全批判的态度,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今社会中,科学技术变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且影响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因为它在掩盖实践问题的同时,不仅为既定阶级的局部统治利益作辩解,并且站在另一个阶级一边,压制局部的解放的需求,而且损害人类要求解放的利益本身。”但这一局面的形成不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造成的,而是由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对人的统治和压抑,表面上看来源于科学技术,而实际上其真实性来源却是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利用。此外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划等号,也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存在,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被价值因素所取代。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关系,一方面意识形态会渗透到科学中,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起着世界观、价值导向和舆论宣传作用;另一方面,科学本身也渗透到意识形态当中,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不能用科学技术中的价值成分否认科学技术中的真理性和客观性。马克思则始终未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而是在生产力的范畴内将它称为“头等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作为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只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人的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与传统的宗教、哲学等知识形态相比,科学技术内在地连接着劳动者的体能、技能和劳动工具,具有技术实现的可能和需要。一旦它被应用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就会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的技术,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本身可以直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能够使整个社会的结构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以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理论的区别为契机,科学技术该何去何从?彰显人文精神、尊崇科学理性和对非理性的技术行为进行约束,这是对科学技术理论发展过程的最好诠释,这也体现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理性的复归和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版.

[2]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

[3]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 Stephen K.White.The Recent Work of Jurgen Habermas:Reason Justice and Modernit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116.

第3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1.1大力发展经济,是支持科技发展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复苏,采取了一些列政策恢复和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在日本小小的国土上,经济腾飞,一跃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提供了动力支持,直接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这一变化促进了更多发明创新的到来和更多深入研究的完成,也最终诞生了一批诺贝尔奖得主。这些获奖者均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的进步带动了人文成果的升华,使得日本的文学创作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1.2政治决策及其推广运行是调节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遥控器日本在二战后,将国家全部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上来。全国倾尽力量和经济强国联合,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综合国力,使得经济和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3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和诺贝尔的影响巨大诺贝尔奖的成果被认可的,大多是能为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垄断了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命脉。所以在评选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见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而资本主义挤兑社会主义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

1.4教育方式的差异,使得日本更容易发掘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潜质日本籍诺贝尔获奖者,大多有美好的童年和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日本的教育在鼓励进步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潜质,注重培养少年的兴趣,这更容易使学习成为动力,在严肃的日本教育下用于开拓。

2我国教育尚需改进的方面

2.1中国虽然是世界大国,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强国有一定的差距。其人均生活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将科技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树立科技思维,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

2.2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新技术和世界接轨较晚等国情的限制,在经济起步的阶段就较日本有了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中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无法大力狠抓、全面裁管。很多经济政策,在中国很难实行;也有很多政策,提出和实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最终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达成。

2.3抵制资本主义对我们科技教育、以及各方面的“糖衣炮弹”。大力发展开放式教育,并不是要求完全摒弃我们的传统教育,正相反,开放式教育,时刻离不开传统思想政治的引导。再多的智慧成果,也要明确为正义及合理的方向服务,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散漫的思潮:培养与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坚强的意志,不为物质诱惑所动,激发正义感。让知识在健康的环境下储备与发展,才能更好的祖国服务。

2.4中国的教育在能力教育、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青少年的负荷过重,很多失去了原本的科研兴趣,这样不利于钻研精神的开发。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观和世界观,正确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与奋斗意识,大力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由向上的学习。

3改善中国式教育的价值

3.1教育的改革,也是一种对传统束缚的冲击。这种冲击,本身需要着强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是我们勇于正视现行教育制度,勇于否定与改进的重要一步。

第4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电影 科技 人文 隐喻

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对峙、分裂,以及寻求其两者的沟通、融合,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宏大的世界性的历史语境。从古希腊科学作为实现人文理想,即达到自由的一种学问:到笛卡儿“我思”之演绎、培根“知识”之归纳,科学以独立学科身份出现,再到始自卢梭,历经康德、尼采,延续到海德格尔等的“浪漫哲学”思潮,对科技理性的忧虑及批判,对人文精神的追索与呼唤,以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关于自然科学“将成为人文科学的基础”的预言等,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从未止息。

然而,就人类社会的艺术发展方面来说,电影艺术正是科技与人文的现代隐喻。电影就技术来说,对现代科技的依赖性十分明显。电影的胶片技术、音像同步技术以及电脑特技等等,无不是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形成的。但是,电影本质上是一种人文艺术,它无非是一种大众化的舞台艺术。一部没有深刻人文内涵的电影,肯定称不上是好的电影。任何类型的电影,即使是似乎纯粹幻想的科幻电影。仍然离不开对人类命运的殷切关注和艺术想像。

一、电影艺术对科技的依赖性

电影艺术是伴随着现代音响和影相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众所周知,1872年美国人斯坦福与科恩关于马奔跑时是否蹄子着地激烈的争执,最终通过多个相机的组合镜头才得以平息,这直接导致了电影的产生。19世纪末电影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在电影诞生之前,许多发明家已经为电影的诞生做过艰苦的工作和基础性的贡献。无论是相机的成相技术,还是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的发明,无不是科技发展的结晶。而斯坦福与科恩的打赌事件,就像使这些科学技术糅合在一起发生巨变的催化剂,迅速导致了电影综合技术的出现和产生。使电影这门伟大的艺术叩响了20世纪的大门。

摄影技术的改进,是电影得以诞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认为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发明提供了必备条件。但是,影音的同步曾经是电影事业发展的一个难点,所以,早期电影是无声电影。卓别林的一系列电影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1927年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问世,是有声电影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声音的同步使用促进了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发展成为视听同步的银幕艺术,实现了电影史上跨时代的革命。同时,视听同步技术极大发展了电影的文学艺术定性,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拓宽了前景。后来,随着电影工作者对声音控制及运用能力的提高,以及录音设备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完善,有声电影的发展才非常迅速。1933年以后,由于电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电影的制作制作过程中,影像同步录音又发展为后续录音,这使得电影摄影变得更灵活,也更富有生气和表现力。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电影中蒙太奇理论和手法进一步完善。前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的《逃兵》,第一次使用声画对位和对立的配音新方法,极大地加强了影片的艺术表达效果,使观众耳目一新。

另外,电影的成色技术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的电影是黑白色,这种视觉效果显然影响了电影的艺术表达能力。1935年,马摩里安摄制的《浮华世界》,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显然,彩色胶片的发明和使用,直接促成了电影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声音和色彩的逼真。促使电影更加趋近自然,视听效果更具震撼力。有时,电影制作家会在同一部影片中交替使用彩色胶片和黑白胶片,收到了之前预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至今,这种表达方法,在电影电视中仍然在普遍使用。毫无疑问,彩色胶片电影的问世,标志着电影从诞生发展达到了成熟的发展阶段,从此,世界电影艺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电影艺术从诞生到发展成熟,对摄影成像技术、音像同步技术及胶片技术等的依赖性十分明显。电影艺术本质上讲,是科技发展适应人们的艺术生活的需要,从而得到了蓬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影艺术也不然会有需要的新的突破。例如,三维动漫的技术的发展成熟,就极大地提高了电脑制作的仿真效果,并促进了动画电影的普及。如今电脑特技的使用在电影制作中十分普遍,电影评论家马丁・贝克就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整个电影本身可以说成是一个跨越20世纪的特技效果。”可以预见,电影艺术对科技性将有增无减。

二、电影艺术的人文意义

电影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舞台艺术的现代化。舞台艺术当以戏曲戏剧为著,其中戏剧与电影艺术极为相似。从编剧、导演到演员的角色的配置等艺术追求方面来说,电影与戏剧均非常重要。当然,与戏剧相比,电影艺术在时间的跨越、空间的转换等方面更为自如逼真。因为电影借助现代科技将艺术的舞台生活化、真实化了。一定程度上讲,电影艺术实际上是借助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将舞台艺术普遍化、大众化。

电影既然是艺术,自然离不开人文方面的意义。那么,人文究竟指什么呢?人文从古代汉语来说,应该是“人”与“文”两个字合成的。“人”应该是指理想的人格,而“文”通“纹”,即留下痕迹,后来演变为教化之意。《易经》就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平人文以化天下”。人文实际上成了以理想的人格来教化天下,故而孔子的诗教观乃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文主义思想。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人们处世待物的行为哲学,具有明显的伦理色彩。所以,中国的艺术很难脱离“文以载道”的局限,这个“道”可以解释为伦理之道,也可以解释为政治意识形态。然而,电影中所谓的人文意义,自然不是“载道”。否则电影的艺术性很难有大的拓展。实际上,现今人们所谓的人文是指西方启蒙时代以降的人道主义或日人本主义思想。

电影艺术的人文意义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电影的主旨应是普世性的人性关怀。没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内涵的电影。即使有丰富的情节,也称不上是一部杰出的电影。当然,人文意义的内涵是宽泛的,可以是对日常人类生活的关怀,也可以是对卑鄙人性的批判,也可以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等;其二,就电影的效果而言,应该可以给观众情感上的震撼,理性上的思考。这就需要电影本身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并具备高超的艺术表达手法。只有对观众有巨大震撼力和吸引力的电影,方可保证其较高的票房收入,从而才有可能竞争惨烈的电影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不同的电影类型而言,其价值取向虽 然稍有不同,却都是对人文精神的执着追寻。按照电影的主题或表现方法的不同,电影的类型大概有情感片、武侠片、战争片、恐怖片、动画片及科幻片等。无论是情感生活片对真挚生活的追求,还是武侠片对狭义精神的展示,还是战争片对人类和平的渴望,还是恐怖片对人类心灵的挖掘,还是动画片对善良人性的讴歌,还是科幻片对人类未来的想像,无不是对支撑人类前进的人文主义的充分肯定。电影艺术如果离开了鲜活的人文意义,则犹如没有灵魂的躯体,纯粹成了摆设的花瓶。就拿科幻电影来说,虽然表面上似乎是对科学的未来想像,但是,无论科学的未来可能性是好还是坏,所透露的深层意识无不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切。科幻电影经典之作《星球大战》以大胆的想像和离奇的画面,曾经令人耳目一新,创造了惊人的票房收入。实际上,它的精神本质是西方文化中的冒险精神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理想。

第5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江泽民;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 经济 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敏锐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为顺利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在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 总结 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江泽民全面阐述了科技创新问题,他强调:“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这个问题,不仅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 政治 意识,而且要使全社会都树立这样的意识。”

第6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10月12日,圆明园正觉寺正在上演一场科技与历史联袂上演京城跨界嘉年华――VR China JAM2016圆明园VR/AR全国创意大赛正式启动,复归圆明园美景不需一砖一瓦,尽享VR技术带来的颠覆盛宴。此次活动的内容包括创新科技VR沙龙,VR创意大赛、VR作品体验,并将在现场开启直播模式,与千万网友实时互动。在沙龙环节,嘉宾们就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VR技术对圆明园内遗址的考古挖掘进行模拟培训、如何运用AR、VR技术制作富有圆明园文化内涵的延伸品等话题各抒己见,热烈交流,共同探讨。

VR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

本次大赛由圆明园、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荣耀V8独家赞助,“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系列活动之一。本次大赛分为团体组和个人组,为期一个月,参赛过程包括报名、作品征集、作品线上线下展览等,最后通过大众评选和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出丰厚的现金奖励及价值千元的移动设备奖励。同时,大赛所有获奖团队及个人,可向实创公司下属的StrongVR孵化器申请为期 3-6个月的免费创业孵化服务。

圆明园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是皇家园林之最,包含了园林、建筑、艺术、文物、考古、历史、科技复原、教育等多重文化属性,作为文化遗址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国家地位。2016年作为VR技术元年,为传递和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科技展现形式,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据悉,大赛以圆明园公园、园内遗址及相关历史题材为主题,制作赋有圆明园文化内涵及底蕴的VR/AR相关原创内容和展示作品。将独特意义的历史题材“圆明园”与现代最前卫的VR科技相融合, 传递和展现中华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科技展现形式,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科技之美、文明之光、艺术之心,当三者相遇,会碰撞出何等动人心魄的花火?VR China JAM2016圆明园VR/AR全国创意大赛是全国首届以“圆明园”为主体的VR创意大赛,这是一场VR科技+圆明园艺术与文化的顶级创意盛宴。

VR科技复归圆明园美景

2015年为复归传统文化做出重要指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重现在世人眼前,VR技术的兴起让可以让众人愿望实现。

主办方实创公司负责人表示,此项活动旨在打造全球最值得期待的文化科技盛事,是部级文化IP与中国VR科技的跨界融合,是文化遗产与创新科技的完美联姻,彰显中国文化科技实力。本次大赛将独特意义的历史题材“圆明园”与现代最前卫的VR科技相融合,借助VR来实现预览、规划、体验及信息增强与虚拟交互的目的,能够远程实景体验、现场多媒体信息叠加以强化体验,让风景、历史更加生动、深入而富有意义。

实创公司负责人还透露,创意大赛平台将结合圆明园文化IP,建立长期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同时聚集创意牛人,用新的科技手段重现圆明园,形成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识形态产业,源源不断地输出文化IP结合VR科技的内容资源。

此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深度挖掘和培养科技行业领域人才变得极为重要。此次活动也是要在比赛中,发现人才,为行业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科技地产国企布局VR行业

第7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不仅应包括丰富的技术内容,而且还应包括丰富的科学内容,不仅需要技术水平提高,也需要包括价值观的进步,即我们常说的解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进步即是硬科技水平的提升,更取决于软意识的提高。科技进步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体现为生产工艺、技能和中间投入品等硬技术的改进,还表现为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决策沟通机制的完备、获得规模经济、融资渠道通畅和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等方面。当然,在研究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这一问题,一个不得不谈概念的就是就业。就业可以说从不同学科背景予以研究的成果和实践关注颇为丰富。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由此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劳动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无论不同社会形态采取的结合方式有何不同,但劳动就业活动的谋生性构成了包括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在内的各社会形态的共同特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谋生性质的劳动才能转化为自由劳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自由劳动的科学含义,他认为“真正自由的劳动”,“(1)必须具有社会的性质;(2)必须具有科学的性质,但在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不是单纯地在自然、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据此,马克思把劳动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主体性是自由劳动的三大本质规定和基本点。

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科技进步是否会带来失业?科技进步与失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科技发展是否一定会带来失业?人类是否可以利用科技进步来创造就业机会呢?关于这些问题,国际上长期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带来失业。早在工业革命时,马克思就曾预言过机器会破坏就业机会;本世纪40年代末,计算机先驱诺伯特•韦纳预言这项技术所破坏的就业,使得30年代大萧条与之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美国杰里米•里夫金在其《工作的末日》中预言,下一个世纪内,世界上的富国实际上将不需要工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则警告世人,鉴于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被采用,“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的作用必定会缩小,就像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采用拖拉机、牛马的作用先被缩小,后来又补淘汰一样”。诸如此类的观点,都表达了一种科技进步会造成失业的观点。

具体而言,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其中,直接影响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使得一些人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提高而造成劳动力闲置的现象;间接影响则表现为对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前景展望。这种长远效应在短期内无法发挥出来,使科技进步不能适应社会对就业的需求,表现为突出的滞后效应。虽然从长远发展来看,科技进步对就业的间接影响远大于其直接影响,科技进步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更为明显。但短期的直接的影响更容易让人感受并触碰到,表现了科技进步对就业的硬性排斥与短期滞后效应。当然,科技进步对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得一批新兴产业得以形成,但新兴产业发展、成熟则需一段时间,提高劳动者工作技能和水平的教育与培训也需一段时间,如此便也会造成了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之间的相对滞后。

第二种观点认为: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增加就业量。1994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公布的《就业机会研究报告》中对各种不同经济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后得出结论:技术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它破坏的要多。具体而言,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价格的下降必然促使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社会总需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增加就业。科技进步既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得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升,整个社会有效需求旺盛,从而消费拉大内需导致就业增加;伴随科技进步也会出现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他们善于管理、懂得经营,并直接或间接成立企业在内的各种投资活动,这些活动为带动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科技进步必然要求劳动者延长受教育的时间,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投入教育和受教育活动之中,这将延缓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减缓了就业压力。

我国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第8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就业;影响

一、科技进步的内涵

科技进步简单理解即为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苏联出版的《百科辞典》认为,技术进步与科技进步是同一词义。科技进步应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性发展以及在社会生产中掌握、采用和推广科技成果,完善国民经济的各级管理方法和政策法规,技术进步是指在改造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生产得到发展的总趋势。英国海韦尔G・琼斯在其著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中指出,在经济学家看来,任何足以使生产函数移动的力量,都是技术进步。即产出中不能用劳动和资本解释的部分都归功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等同于“索洛余值”或全要素生产率。很显然,推动生产函数外移的力量除硬技术进步之外,还包括制度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力量。因此,经济学定义的技术进步包括了软技术进步。属于软技术进步的也有八方面内容:(l)采用新的方针政策;(2)采用新的组织与管理体制和方法;(3)推行新的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体制;(4)推行新的合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规律的政治体制;(5)采用新的决策方法;(6)采用新的能长期发挥人的积极性的分配体制与政策;(7)采取新的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发展模式;(8)用新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在我国,伴随着科技进步对社会及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和研究者对这一领域表现浓厚的兴趣。有人认为,技术进步是技术在合目的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技术进步与科学进步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技术进步的合目的性,科学进步的客观性。狭义的科技进步概念,即硬科技进步,也就是指在硬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如生产设备的更新、工艺的改进或新工艺的引进、新能源和新材料的采用及原材料消耗的降低等的进步。我们把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均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生产组织、劳动组织、经营战略、管理手段,各种服务技术、辅助技术,也称为科技进步;能带来劳动生产率巨大提高的技术政策和措施也同样称为科技进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不仅应包括丰富的技术内容,而且还应包括丰富的科学内容,不仅需要技术水平提高,也需要包括价值观的进步,即我们常说的解放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进步即是硬科技水平的提升,更取决于软意识的提高。科技进步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体现为生产工艺、技能和中间投入品等硬技术的改进,还表现为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决策沟通机制的完备、获得规模经济、融资渠道通畅和生产要素(如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等方面。

当然,在研究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这一问题,一个不得不谈概念的就是就业。就业可以说从不同学科背景予以研究的成果和实践关注颇为丰富。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由此获取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劳动者为谋取生活资料而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无论不同社会形态采取的结合方式有何不同,但劳动就业活动的谋生性构成了包括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在内的各社会形态的共同特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谋生性质的劳动才能转化为自由劳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系统阐述了自由劳动的科学含义,他认为“真正自由的劳动”,“(1)必须具有社会的性质;(2)必须具有科学的性质,但在同时又是一般的劳动,不是把人当作某种驯服的自然之力来驱使,而是当作主体来看待,这种不是单纯地在自然、自发的形态之下,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之力的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里面”。据此,马克思把劳动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主体性是自由劳动的三大本质规定和基本点。

二、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科技进步是否会带来失业?科技进步与失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科技发展是否一定会带来失业?人类是否可以利用科技进步来创造就业机会呢?关于这些问题,国际上长期以来一直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带来失业。早在工业革命时,马克思就曾预言过机器会破坏就业机会;本世纪40年代末,计算机先驱诺伯特・韦纳预言这项技术所破坏的就业,使得30年代大萧条与之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美国杰里米・里夫金在其《工作的末日》中预言,下一个世纪内,世界上的富国实际上将不需要工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则警告世人,鉴于越来越先进的计算机被采用,“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的作用必定会缩小,就像在农业生产中由于采用拖拉机、牛马的作用先被缩小,后来又补淘汰一样”。诸如此类的观点,都表达了一种科技进步会造成失业的观点。

具体而言,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其中,直接影响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使得一些人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提高而造成劳动力闲置的现象;间接影响则表现为对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前景展望。这种长远效应在短期内无法发挥出来,使科技进步不能适应社会对就业的需求,表现为突出的滞后效应。虽然从长远发展来看,科技进步对就业的间接影响远大于其直接影响,科技进步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更为明显。但短期的直接的影响更容易让人感受并触碰到,表现了科技进步对就业的硬性排斥与短期滞后效应。当然,科技进步对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变,使得一批新兴产业得以形成,但新兴产业发展、成熟则需一段时间,提高劳动者工作技能和水平的教育与培训也需一段时间,如此便也会造成了科技进步与增加就业之间的相对滞后。

第二种观点认为:科技进步会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增加就业量。1994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公布的《就业机会研究报告》中对各种不同经济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后得出结论:技术创造的就业机会比它破坏的要多。具体而言,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价格的下降必然促使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加,从而拉动社会总需求,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增加就业。科技进步既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得消费者消费能力提升,整个社会有效需求旺盛,从而消费拉大内需导致就业增加;伴随科技进步也会出现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他们善于管理、懂得经营,并直接或间接成立企业在内的各种投资活动,这些活动为带动就业开辟新的渠道。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科技进步必然要求劳动者延长受教育的时间,更多的人把更多的时间投入教育和受教育活动之中,这将延缓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减缓了就业压力。

我国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同时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且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些论述充分体现并印证了科技发展对经济的重要性,经济作为劳动就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另一个侧面可以充分反映科技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科技进步的实践和事实来看,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因为科技进步而出现的大面积失业,相反,伴随科技进步,一些新兴行业的发展不仅给劳动者提供了数量充裕的就业岗位,还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英]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8-241.

[2]赵国杰.管理经济・工程经济・技术经济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程宇.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的相关效应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6.

[4]孙鸣浦.科技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就业[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140.

第9篇: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科技进步;人的发展;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陈瑜,湖南商学院理论课部副教授,湖南长沙410205

[中图分类号]B089.3;B82-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0-0167-04

科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关于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利用客观世界的规律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活动及所形成的方法和手段。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二者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尽管科学和技术各有特点,但它们作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及其成果,都是人类自身能力的体现。科学技术一旦产生又反过来对人类发展产生影响。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并且随着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远,科技进步与人及人类命运的联系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人类能力和智慧的增长,人的发展也需要科技进步提供力量。但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制约人类发展的异化因素。考察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内在联系,探究科技进步给人类发展造成异化的原因,寻求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对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其实践活动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人作为社会化的理性存在物,当其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感到自然匮乏,不能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时候,人们则按照人特有的方式即理性的方式利用外部自然物和自然力,实现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理性活动的成果就是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越来越高,人类现实需求的范围和层次亦随之不断拓展和提升,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更多的要求,人类理性活动的科学技术含量也日益提高。作为人类理性活动的成果,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类不断超越现实,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类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是科学技术得以进步的不竭的动力。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见证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科技进步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能力发展的结果,因而反映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马克思曾经把作为科技成果的机器看作“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和“物化智力”。他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包含着科学技术成果的“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每一次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给人类准备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正是科学的理性、务实求真精神使人类摆脱宗教神学的枷锁,开始人类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正是科学技术的第一次革命使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进入到机器工业化时代,从此人类文明大踏步的前进。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发现发明都对人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造成冲击,引发变革。

科技进步作为人类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成果,在本质上和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但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它们是探索和利用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具有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轨道;另一方面又是一项社会化的活动,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诸如社会制度、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等影响。由于人的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局限性,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向度认识不全面,对客观规律的把握不充分,对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后果认识和控制不足,对人类活动成果的分配利用的制度建立不健全,导致科学技术在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的发展上表现出多重效应,这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制约因素。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人类发展过程的产物,其消除同样需要人类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二、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具有多重效应

人的发展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构成人的本质的各方面的发展。根据马克思的人学观点,人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人作为类,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是劳动。(2)人作为群体的存在,在人与人相区别的层面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3)在个体的层面上,人的个体本质是人的需要。人的本质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特定内涵,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充分的发展。从第一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第二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从第三个层面来看,人的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人独特的才能发展,潜能的发挥。

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表现出多重效应:

在第一个层面上,科技进步在提高人对自然的主体性的同时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对技术的自主性;在加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的同时,又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科技进步使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人类借助科学技术把自然作为自己支配和控制的对象,使人成为自为的主体性存在。但随着人类创造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强大,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影响也越来越普遍和深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越来越强大的同时,在自己所创造的科技手段面前却越来越弱小,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技术,日益受到技术的控制而丧失自身的主体性。“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征服自然,但却陷于这些方法的罗网之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为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

科技进步拓展和深化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广度和深度,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得到加强,改变了人类受自然控制和摆布的境地,提高了人类相对于自然而言的生存能力和自由度,成为世界的主人。但在人类不断征服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无以复加的破坏,环境恶化、温室效应、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在第二个层面上,科技进步在丰富了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又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加强人们对社会关系的控制和管理的同时也加深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压迫。科技进步如交通、电信业的发达,缩短了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打破了地域的界限,扩大了人与人交往的区域范围。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更进一步突破时间的限制,使全球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网络,瞬间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切磋观点。网络交往还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虚拟交往形式,一改现实中面对面、实打实、确知对方身份的交往方式,使交往者摆脱身份、职业、等级和各种礼节和交往规范的约束,自由选择在线的任何对象进行交往,大大增加了人们交往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网络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机会大为减少。并且网络的虚拟藏了交往者的身份,使现实中已有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因约束对象不明确而丧失了约束力,从而为网络“造假”提供了便利,网络信息真假难辨,造成网络交往的信任危机,更进一步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科技进步尤其是管理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更为理性和富有成效。信息网络技术使政府和企业能够快速便捷和充分的把握社会问题信息和企业内部问题及市场信息,对之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作出理性决策,迅速作出反应,使社会运行和企业运作更加高效有序。但在有些情况下科技进步也会增强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统治力量,如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把科学技术作为剥削工人的手段给使用这些技术的人们带来巨大的压迫,“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此外,大量的科学技术被用于武器的研制,成为国家间进行军备竞赛的工具和手段,原子弹、核武器的出现威胁着全人类的和平和安全。

在第三个层面上,科技进步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由时间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非个性化”、“工具化”。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自由劳动时间增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进行学习、娱乐,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有利于培育人们独立的个性、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竞争的加剧,也必然要求人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但在科学语境下,人被视为客观对象对之进行规律性认识、分析和管理时,人成为被科学抽象化的无个性的人。如横行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的认知加工、行为训练、科学管理等,就是把人作为一个抽象存在的前提,抹去了个人性格、感情、意志的差异和变化,把人作为凝固的客观对象加以规律性的认识,进行程序化的加工、训练、管理。工业化现代社会生产要求标准化、程序化、精确化,对人的性格、感情、意志等的要求越来越没有差别。生产过程中的一切都被符号化、数字化,人自身也未能幸免于难,人被改造成为物,变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一个要素,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系统的一个工具。

三、寻求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良性互动的途径

科技进步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科技进步给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使人产生无尽的忧思,甚至有科学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科学技术,停止发展,保持“零增长”。要求人类放弃已有的发展成果是不现实的,并且停止发展不但不能解决已出现的各种问题,还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但像科学乐观主义者那样认为已有的问题只是人类发展过程的暂时现象,科技进步可以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似乎又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人的发展的确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事实上科技进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既是其初衷,也是其最高目的,而科学技术的这种初衷与目的能否实现,则取决于其驾驭与应用者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态度,归根到底是取决于人的发展程度。科技进步对人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无一不是由于在当时特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人受其发展水平的局限所致。因此,推动科技进步,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类产生不良影响,使之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积极因素,还是需要人类自身进一步的发展以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的良性互动。

1.全面关注人类发展的向度。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道德品质的高尚和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的过程。人的发展和需求是多层面的,人们不但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同样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不但需要思考和解决与人类日常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形而下的问题,也必须思考和关注诸如人生的意义、幸福、价值,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形而上的问题。如果只注重人的发展需求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就会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当然,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发展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关注对自然界的改造利用和控制,而不太在意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保护;更关注对物质和经济利益的追求,而不太在意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世界的追问;因而更关注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关注其在操作层面的功效,而不关心其应用的目的和结果及其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果说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过程,但对人的发展来说毕竟是不完整的,其片面性也已为人们所认识:过分强调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将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过分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忽视对人生意义、价值的追问,丧失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的动力,就会成为精神空虚的“单向度的人”。因此,要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全面认识人的发展的向度,关注人的发展的各个层面,改变以往纯粹从效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功利主义科学观。

2.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和限度,使科学技术与人文相融合。我们在充分认可和肯定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各种方便与舒适、各种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自身的作用范围和限度。尽管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非常重要,可是只靠科学技术却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有意义,社会也不会自动实现公平和正义,还需要将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科学是我们的精神中枢;也是我们的文明中枢。她是我们智力的力量与健康的源泉,然而不是唯一的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却是绝对不充分的。”如果只是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实用性的工具与手段,那么作为工艺与手段的科学技术本身,既可以用作善的力量来服务于人类进步的事业,也可以当作一种恶的力量被人们用于恶的目的。但如果不是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实用的手段工具,而是当作一种精神文化事业,通过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挖掘科学技

术中的人文精神因素和人文道德蕴涵,可以从科学技术中发现出许多包含人文精神理想与道德力量的因素,从而克服科学技术见物不见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