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精选(九篇)

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第1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中国产业 发展 名牌战略

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临近攻坚阶段,科技创新更将为“十二五”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不断升级,才能确保我国产品发展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进而依靠成功名牌战略,不断扩展我国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与名牌的相互依靠。

我国产业发展实施科技创新和名牌战略的意义

纵观东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实践可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子和动力引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科技创新理念也不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和升华,创新的能力和手段日新月异,创新的水平也日渐趋同,产品同质化竞争不断升级。此时在世界范围内,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就演化成质量和名牌之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业科技水平,实施产品名牌战略,占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名牌是产品与商标的统一体,名牌依附产品而生存。名牌是众所周知、久负盛名的产品,其内涵广阔而深刻。名牌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名牌是企业社会效益的广泛外延。名牌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一个名牌往往使一个企业名声大振而成为名牌企业,名牌甚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实力的重要表征。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先进生产力,它不仅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可以带动整个国家产业经济的腾飞。

中国名牌战略发展的历程回顾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名牌战略从无到有,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与科技创新产生了必然的联系。

(一)工业设计与产品形象融合阶段

中国名牌形象战略发轫,不是从广告界和设计界开端的,而是产业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工业设计运动发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蓬勃兴起的工业设计运动,是中国产业界第一次用世界的眼光审视自己与国际的差距,解决了中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在外观上存在的问题,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国际竞争能力。当时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我国产品“地摊货”和“廉价货”充斥市场、产品质量不佳的问题,并从西方的工业发展中领悟到“科技”和“设计”这两只轮子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驱动力。例如,德国人在100年前就开始了工业设计,当时他们创建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把世界最现代的设计思想灌输到企业当中,开创了世界现代工业设计的先河,由此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强劲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企业在引进国外生产线的同时,并没有引入设计理念,我国的工业仍然是一种被动“加工型”的工业体系,它在一开始就丢掉了作为“产品”定义中最先决的“设计”,使得我国产业竞争力十分薄弱,我国科技能力在世界范围,除美国、西欧、日本外,居二级水平,但产品的竞争能力却属三四级。其原因是工业设计没有参与经济全过程。当时的轻工业部开始在全国范围推进工业设计,掀起了蓬勃的工业设计运动,提升了中国产品设计水平和附加值,改善了中国产品的形象。工业设计在我国产业界开展最大的功效在于解决了中国产品与国外产品在外观上存在的问题,这为名牌战略在中国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舆论准备。

(二)CI设计与企业形象阶段

中国形象战略的第二阶段是CI设计与企业形象阶段,开启中国企业差异化竞争时代。这是以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企业形象战略研讨会”而开端的。中国产业界和设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共同努力学习借鉴国际上的文化经营战略,掀起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浪潮,它开启了中国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时代,为中国名牌战略奠定了基础。它使企业的目标、理念、行动、表现等为一体所共有的统一要领,是企业在内外交流活动中,把企业整体向上推进的经营策略中重要的一环。

(三)创意中国与产业形象阶段

1998年英国工党布莱尔首相上台便提出了“新英国”计划,由此拉开了世界创意产业的序幕;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靠创意产业成为财富的聚集地,我国也提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理念,未来的中国应当从制造大国走向创意大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当年我们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口号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中国以资源能源消耗的经济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每年生产和消耗了全球30%的煤炭、40%的水泥、30%的钢铁、15%的木材、13%的电力、8%的石油,但经济总量只占世界3%。规模巨大的中国制造,实际上是以极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为代价,获取微不足道的加工费,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

(四)名牌中国与中国名牌形象阶段

本世纪以来,国家提出要建设产业发展名牌战略,并提供政策支持和产业创新平台,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创造国内外产业知名名牌。鼓励大型企业依靠科技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例如,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涌现了很多知名手机产业制造商,生产的手机在功能上可以与国际名牌相媲美;纺织等轻工业也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改进产品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市场业绩。

依靠科技创新和名牌战略全面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产业发展名牌战略

企业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科技力和高技术含量的竞争。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着技术力量薄弱,对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往往靠引进国外技术和专利来生产,或者靠贴牌加工来生产,这就丧失了市场的主动权,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我国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和开发,生产出质量优良、内涵丰富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名牌战略。名牌战略是指行为主体谋求长远利益,从全局出发,根据自身特点及名牌形成的普遍客观规律,综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而制定具有竞争意识的发展名牌事业的一种长远的总体规划。这一战略具有企业主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纲要性的特点。名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名牌观念的树立,名牌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名牌形象的创立,名牌的进一步发展、巩固和保护等几个重要环节,其中名牌产品的开发是名牌战略的核心和名牌战略步骤的龙头,更为重要的是整个名牌战略的工作重点是质量运筹。企业名牌战略是指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而对名牌的创立与发展所进行的周密策划、设计及其落实过程。在市场经济特别是当今买方市场业已形成的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名牌一旦创建成功,便能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可以凭借名牌优势扩大市场,促进消费者的名牌忠诚,打开消费市场。知名的名牌还代表较高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娃哈哈”(营养液)就是这样的名牌,“奔驰”汽车也是这样的名牌,实施名牌战略可以降低营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

(二)正确进行市场定位,融合科技元素促进产业发展

我国很多产业发展普遍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象,很多企业往往采用价格手段进行竞争,不注重市场定位,实施名牌策略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我国企业要通过企业定位,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的竞争。从自身所拥有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出发,努力去发现市场、抢占市场。企业应注重市场调查,建立有效的企业信息系统,融合科技元素,占领市场先机。从工业自动化市场发展来看,欧美企业仍然占据70%份额,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增长幅度较大行业是电力、起重机械、石油化工和建筑楼宇HVAC等。起重机械:份额28亿,西门子、ABB和安川占据六成市场,其余份额由施耐德、三菱、英威腾和汇川瓜分;纺织机械:26亿,三菱、艾默生、台达、安川和丹佛斯份额较大,本土厂商逐步开始重视;电梯行业:24.5亿,竞争最为激烈,国内外厂商均有参与,以汇川、西门子、安川、艾默生和新时达等公司为代表。我国企业必须通过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商业企业通常经营的商品种类,少则成百上千,多则成千上万。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异质性才是名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

(三)进行名牌辐延,发展和利用原有名牌

对于那些已经拥有良好名牌的企业来说,要通过技术创新,改变设计手段,提升名牌质量,而不是急于实施扩张策略,盲目扩大规模收购、兼并其他小企业,由于小企业技术力量的薄弱使产品质量跟不上,从而损害了原有名牌的形象。以制药业为例,随着国门的打开,一批拥有世界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外资企业开始与我国合资建厂。天津大冢、无锡华瑞、上海施贵宝、西安杨森、苏州胶囊成为第一批医药合资企业。我国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药品专利,保护知识产权,从而吸引了大批外企进入,带动了我国制药工业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加快GMP推广进程,药品质量稳步提高,新产品、新剂型不断增加,新技术、新设备广泛采用,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迅速普及,全行业旧貌换新颜。IMS曾认为,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五大药品市场;2020年,中国医药产业将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四)完善政策法规,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产出不断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传统模式主导的宏观形势下,相关法规和经济政策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缺乏足够的激励。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际化名牌开发缺少技术和资金支持。据2005中国企业500强的数据统计,填报2004年研发数据的373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投入2.47亿元,仅占373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的1.05%。政府应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加快产业发展和名牌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政府建立产业创新基地,帮助企业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政府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研发给予一定的费用减免和资助。此外,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长效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强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布局、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组织实施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名牌代表着产品的功能、可靠性、服务性、价值比等核心内容,代表着企业形象和对消费者、环境生态和社会的责任。它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能给消费者带来物质的、精神的、技术的、文化的和时尚的价值享受。我国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建立有效的名牌战略规划,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内涵, 坚持质量安全可靠的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强名牌推广与传播力度,企业要对名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以确保名牌运营在整个企业运营中起到良好的驱动作用,同时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名牌资产。

参考文献:

1.2001年中国名牌产品诞生[J].中国标准导报,2001.6

2.崔世海.中国名牌何时挺直腰板?—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程秀生[J].中国经济快讯,2002.9

3.中国名牌产品竞争力调查十大阵容企业[J].中国经济快讯;2000.12

4.江金骐.放大“名牌”在市场中的概念[J].中国经济快讯,2002.7

第2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 F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2-67-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un Mingyan

(Shenyang No. 11 Middle School,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lack of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short development time and imperfect system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poor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upporting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lack of compound talents, ,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deology, strengthen the ability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serving for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troduce and cult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ial high end talents and applicable compound talents and other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 support;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交R融合的产物,科技金融的权威定义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研究员赵昌文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当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突出的问题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融资贵[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科技金融息息相关,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为主,企业投入为辅,科技金融支持次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瓶颈。要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真正实现经济增长转型,必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系。因此,支持高科技行业发展的科技金融的地位就显得越发重要[3]。

1 科技金融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1.1 建立复合式投融资体系

1.1.1 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融资平台。搭建了以知识产权为载体,合规、高效、可控的融资平台。当前,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已开始运行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综合国内这方面的发展情况而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上海模式、北京模式、武汉模式三种情况。上海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北京模式的主要特征为“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武汉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混合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优点的“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这几种模式主要涉及银行、企业、政府、担保公司等多方主体。截至目前,全国各地知识产权融资项目已聚集超过3 000个,其中,正式在知识产权融资平台上进行融资的项目已达到800个。

1.1.2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共同体。地方政府与银行签订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共同体协议,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银行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签信用合约,合约约定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在贷款发生过程中提取,目的是银行和企业共同承担资金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共同体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银行、政府新型合作模式,增强了银行新的金融产品提供的灵活性,而且服务高效快捷,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

1.1.3 设立“新三板”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新渠道。国家为了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批准设立“新三板”,主要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股权融资,“新三板”在2012年9月20日,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后,便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功能,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服务,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了全国各地民间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截至目前,共有近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新三板”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快捷强大的融资渠道。

1.1.4 壮大风险投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服务。风险投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风险投资快速发展壮大,并使风险投资基金快速集聚。到目前,全国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企业近万户,注册资本近4万亿元。全国风险投资活跃度持续提高,风险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实现了和谐发展的局面。

1.2 建立多层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1.2.1 建立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科技金融专门服务机构。为了给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充裕的发展资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快速发展,快速实现创新动能转换,完成国际和地方经济发展转型,我国从省到县,各级政府热情高涨,纷纷成立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科技金融集团,并持续建立了与科技金融有关的科技贷、科技保、科技租、科技信用管理等专业公司,组建并完善了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业科技贷、科技保、科技租等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1.2.2 建设科技资本快速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渠道。银行与企业直接对接、风险投资直接和企业对接、产业资本和企业直接对接十分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直接学习了科技金融融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条件成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以直接融到心仪的资金。面对这种旺盛的需求,各级政府积极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科技金融机构直接对接的融资服务平台,连续举办科技金融机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直接对话对接活动,搭建了科技金融机构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直接的对话对接渠道,不但盘活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各类资产,还大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1.2.3 创意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新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业态不同,阶段不同对资金需求各不相同,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机构积极探索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科技金融品种创新,开发出了企业集合债券、信用贷款、票据、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金融新产品,拓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渠道。同时,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开拓性地创办了“科技金融超市”,“科技金融超市”不但涵盖数十家科技金融机构,还有数十种科技金融产品,除能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外,还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式[4]。

1.3 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进展

1.3.1 征信系统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和科技金融机构通力合作,在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进行了征信体系建设,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政策环境、融资平台、信用担保、科技金融支持、激励机制等践行征信体系建设,既改善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融资环境,又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自身管理建设和科技创新。

1.3.2 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力量逐渐壮大。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快速崛起,其对科技金融需求越来越旺盛,顺应资金的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建设了各种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同时,基于市场本身自发成立了林林种种的投资机构、融资机构和诸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这些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金融、网络银行,提供科技金融服务,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承担着金融机构非核心业务的外包,降低金融机构的管理成本,全方位扩大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覆盖面。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力量日益壮大,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作用日益凸显。

2 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突出问题

2.1 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不足

在中国科技发展历史与金融历史中,企业大多数时间处于弱势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较为强势的金融机构面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信心不足,使用金融工具能力有限,不能准确地认识自身,并根据自身情况使用相对应的科技金融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对金融知识研究不够,缺乏相关能够掌握科技金融知R、熟悉科技金融不同产品融资流程的人才,导致在融资时材料不规范,屡屡碰壁。另外,由于体制机制和历史原因,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机构,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时,天生缺乏服务意识和协同发展意识,从而使得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不畅。

2.2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时间短,体系不完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差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时间短,各方面都不完善,不论是聚集科技资本能力,还是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能力都比较差,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风险相对较大,科技金融机构出于逐利本能,往往将资本投向风险相对较小的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对技术好、资金匮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视而不见,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3 科技金融机构缺乏既懂金融又懂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科技金融业是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特别苛刻,尤其是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时,要特别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水平、专利价值、创新团队优点与缺点,才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好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既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需求,又规避风险,促进科技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目前科技金融领域既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导致科技金融机构科技金融产品原创型稀少,而且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3 科技金融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3.1 确立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

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质上是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科技金融不可能一直占据优势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能一直处于弱势,长期不平衡发展对哪一方都不利。所以,确立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从本质上认识到双方协同发展,不但互惠互利,而且更有利中国经济转型,是多方共赢的事业。基于此种思想,针对各类科技金融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管理人员,做好相关思想学习和培训工作,加强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思想意识。

3.2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各类科技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科技基金、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中介,为金融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之间,搭建畅通的融资渠道;三是建立完善科技金融风险补偿机制。政府要适当提高科技金融机构风险补偿金比例,研究制定对科技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办法和奖励办法,降低科技金融机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的风险;四是制定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科技金融机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五是强化科技金融机构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流程和服务标准,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标准化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顺利融资。

3.3 引进培养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和适用复合型人才

一是制定相关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和培养适用复合型人才相关政策,加大引进和培养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及适用复合型人才的力度,完善“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 策略,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并重,鼓励科技金融高端人才通过多种方式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二是搭建由政府牵头,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等参加的科技金融高级专业人才引进平台,为引进科技金融相关人才做好服务;三是在高校开设科技金融专业,培养科技金融人才;四是开展科技金融机构人员深度培训,使其掌握科技金融服务技能,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提供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张新铭.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J].人民论坛,2014(8).

[3] 王新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8):52-57.

第3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当今时代,科技正日益广泛、深刻、全面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紧密融合,创意与创新水融,极大地改变着文化生产、交流与传承范式,不断形成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新范式。近年来,湖南在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实价值,并在文化发展实践中大力提升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用科技手段增强文艺创作的感染力,以科技成果培育新兴的文化业态。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规划融合是起点。近年来,湖南在推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方面,一直比较注意在规划层面强化两者的融合发展。为实现文化方面战略目标,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创新型湖南建设实施纲要》,在规划中把文化创意产业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力度,扶持文化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联谊联姻。

文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层面的融合,乃最根本的融合。文化产业如能引入科技元素、借助科技力量,一定能迅速发展并产生巨大效应,形成产业规模并占领市场制高点。如湖南的动漫产业,借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东风,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并焕发出勃勃生机。2012年,湖南制作动画片15部、1345集,制作动漫电影6部,动漫图书销售461万册,新媒体动漫作品超过7万件,作品累计下载次数突破5000万次,动漫总产值约7亿元。湖南动漫产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来势之好,主要得益于立足产业发展,通过科技改造和提升文化产业,从而形成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井喷”效应。

文化与科技创新机制层面的融合,能解决融合的手段与动力问题。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快构建技术先进的文化传播渠道。当前湖南越来越多的文化产业与企业,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与民间资本,在增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夯实文化发展后劲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推进湖南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需要综合利用行政调节和市场手段,加快形成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机制。

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作为最有活力的发展方向,在其初创和成长阶段,特别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政策层面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要完善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税收、金融、土地、工商等优惠政策,搭建投融资、版权交易、中介服务、展览展示等四大文化创新服务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文化科技创新资源系统,为文化产业加速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完备的配套政策支撑,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归结到底靠人才的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既是文化专才学习吸收新兴技术的过程,更是科技人才拓展文化发展空间的过程。近年来,湖南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了大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科技人才投身文化建设。抓好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领域,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够引领文化科技创新的专门人才,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汇聚智力资源。

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

金融支持不足、资金短缺一直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与金融的融合必不可少。促进金融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扩展金融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活力。

上市是企业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融资主渠道。湖南省文化企业已有中南传媒、天舟文化等企业上市,上市企业对形成文化产业高地、展示湖南形象、激发产业活力、提升区域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因此,在原有上市企业的基础上,要着力培育文化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加快企业股改步伐;要多管齐下,拓宽企业上市渠道,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

依靠湖南文化产业龙头企业优势,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加强资本运作,推动优势产业跨区域、跨行业发展与并购重组。通过整合湖南广播影视资源,积极推动湖南广电、中南传媒与动漫、演艺产业的强强联合。在此基础上,打造湖南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四大优势产业领域的航母。为鼓励和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上市公司增资配股、定向增发,地方政府和金融主管部门可以给予政策倾斜或提高审批效率;本土的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为其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同时积极引进风险投资的战略投资者。

促进文化企业与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合作。在文化产业领域,湖南已经取得农行、国开行共220亿元授信,但这对于龙头企业的跨区域发展、跨行业整合远远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大型银行的合作,为大额资金融资构建后盾。比如支持广播影视业的“影像中国”数字出版及交易系统、长沙地铁及城铁数字多媒体网络建设和张家界国际影视文化城项目的建设;支持琴岛演艺在全国范围内的跨区域经营,扩大湖南演艺行业的影响力;支持湖南宏梦卡通走出长沙,实现从动漫制作到发行、动漫产品销售和产业园区建设的多元化动漫产业集团。

挖掘本土信托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优势。信托具有融资与产业投资的双重功能,并且融资规模大、期限长,这是银行和其他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湖南文化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裕的优势。截至2012年7月底,单湖南省建设银行一家就对全省文化产业客户签约综合授信金额超过320亿元。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充分利用湖南信托的优势,发行结构化的大型文化产业信托基金,投资于龙头企业,支持其重大项目的融资。

鼓励本土银行机构支持文化企业融资。长沙银行上市进程加快、华融湘江银行的成功挂牌、吉祥保险的成立、农信社的顺利重组以及村镇银行的蓬勃兴起,标志着湖南金融迈上新台阶。在此背景下,应尽全力挖掘湖南金融资源,积极引导本土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放贷,积极引导长沙银行、华融湘江银行以及各城市商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鼓励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信贷投放,并鼓励银行与企业达成合作伙伴,从而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服务创新与机制创新。目前,湖南金融机构基本健全,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十四家股份制银行和三大政策性银行在湖南均有分支机构,并具有实力雄厚、信誉度高、分支范围广的特点,能够为分散在湖南各个县市的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的资金融通服务;积极引导担保公司开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担保业务、再担保和联合担保业务。推动银行监管差异化,金融监管部门可比照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从拨备计提标准、风险容忍度、不良资产核销以及信贷人员尽职免责等监管要求方面对文化产业有所倾斜,提高银行对文化产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推进文化资源内部要素融合发展

文化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社会其他系统要素进行互动与融合,从而不断地获取与整合资源,促进文化自身快速发展。文化发展除了要融合科技、金融等社会系统要素以外,还需要实现文化自身内部资源之间的融合。实现文化内部资源要素之间融合发展,要依据消费需求提供差异化文化产品,要整合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途径,要推进文化发展多元力量的汇集。

一是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当前,虽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应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但立足资源互用、准则框定、机制借鉴层面,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进文化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十分重要。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同样的地位来看待,将覆盖全社会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与推动经营性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统一起来,整体规划、协同发展。

二是促进文化人才、产权、资金、中介等要素市场均衡发展。目前,湖南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市场化程度非常低,文化要素市场如文化人才市场、产权市场、资金市场、中介市场等尚未建立,文化资源在市场中不能实现有效配置。要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必须以发展文化要素市场为重点,采取多种有力措施促进文化市场各部分的全面发展,使文化市场成为连接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的基本纽带。

三是推进文化内容与文化传播途径联动发展。内容是文化产业的内核,但文化产业需要传播的载体、渠道和终端。从内容生产体系看,文化产业行业包括影视制作、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动漫游戏等;从文化传播渠道看,文化产业主要有出版物发行、广电传输网络、电影院线和文艺演出等类别。相对于较完备的内容生产体系,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传播渠道较为分散、画地为牢、不够完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和体系建设的“短板”。

四是实现文化企业、产业、园区、集群聚合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形成文化产业的互补与合作,从而产生孵化效应和整体辐射力的文化企业群。不同文化企业集聚,沿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布,分担文化产品从创意、生产、销售到再开发等环节的任务,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形成强大的规模经济。文化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文化产业要素与区域经济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文化产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

五是整合政府文化管理多部门的力量。政府文化事务管理,主要是通过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管理社会公共文化事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科技创新发展。当前,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数量较多、分工较细,尽管基层都组建了文广新局统一机构,但实际上还仍然存在不同程度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弊端。如网络文化管理,就涉及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多个部门。这种力量分散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阻碍了文化资源统一配置,不利于文化行政管理能力与绩效的提高。

第4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与高新技术的融合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陕西省作为科技文化大省,2016年2月,陕西省正式颁布《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其别强调“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推进部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陕西支柱性产业”。

文化和高新技术的天然的耦合性,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也是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规律。美国学者罗森博格(N.Rosenberg)在阐述“技术融合”这一概念时提出了“融合”的理念[1]。此后,国外学术界主要围绕数字技术,从产业融合的角度讨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如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的产品都得到了融合[2],受到融合影响的产业部门利用技术进步提供的机遇合并扩展市场[3]。但国外对于技术和文化的融合的研究较少。国内关于科技和文化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研究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关系,认为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4]、[5]。2、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互动机制,两者从产业层面、企业层面和资源层面的融合不是彼此割裂相互独立的,是需要进行交互和协同的[6]、[7]。3、研究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路径,在文化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实施技术对接,在科技产业价值链上融合文化元素或文化服务,整合资源形成新型产业业态,打造区域特色产业集群[8]、[9]。

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的实证研究不足,对二者的关联度分析缺乏,而灰色关联度分析是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特征和程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将用该模型分析陕西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系,以期为陕西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建议。

一、研究方法和模型选择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是邓聚龙教授在其灰色系统理论中提出的。该模型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的程度,揭开事物动态关联的特征和程度[10]。其实质是对各因素变化特征的数据序列曲线之间进行几何比较:几何形状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程度就越大[11];关联程度越大,则说明序列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大[12]。与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传统分析方法相比,灰色关联分析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对实物发展趋势进行量化比较。它对样本量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样本满足某些典型的分布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2]。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者的相互作用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这将会导致两个产业之间的相关信息呈不对称态势。由于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是在近年来刚发展起步,其数据属于小样本数据,并且具有不确定和不全面性。因此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两者的融合关联度具有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优点。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第一、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Y n(k)和影响系统行为因素组成的比较数列X m(k)。其中Y n(k)和X m(k)分别为Y n和X m在时刻的观测数据。

第二、对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增强各因素之间的可比性。本文将用初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

第六、计算关联度

二、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实证分析

(一)灰色关联分析过程

1、指标选取

本文选择代表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情况的“文化产业增加值(Y1)”、“文化机构数(Y2)”和“文化机构从业人员(Y3) ”作为参考数列。选择高新技术产业10个指标作为比较数列:用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X1)和高新技术企业利润(X2)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绩效;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X3)和高新技术就业人数(X4)衡量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情况;用科研成果(X5)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科研情况;用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X6)、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X7)、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X8)、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X9)和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X10)衡量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和科研投入情况。

2、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本文依据2006―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陕西省统计年鉴、陕西区域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见表1.

3、两产业灰色关联分析

按照上述灰色关联分析的6个步骤,可以分别计算出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关联度,见表2.

由表3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各指标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从以上结果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其后依次是科研成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高新技术就业人数、高新技术企业利润、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R&D经费内部支出(企业资金)、R&D经费内部支出(总资金)和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

(二)结果分析

1、所有的灰色关联度都大于0.5,说明所选取的指标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很高,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都比较显著,证明所选取的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关联度最大。它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的指标,说明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时,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设施投入规模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最大。

3、科研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两个指标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分别排在的第二和第三,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其科研水平关联性强。

4、固定资产数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具有差异,说明投入项目的数量虽多,但项目的规模大小、项目性质、以及项目的质量有区别,会影响到项目的效果。而固定资产投资额数量,更能影响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

5、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中,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关联度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二者相互融合的趋势。

6、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小。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仅重视自身效益以及R&D经费支出对文化产业投入不够,不利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7、值得注意的是,在R&D经费支出的三个指标中,企业资金的R&D经费支出与文化产业关联度最大,说明R&D经费企业资金的支出更能影响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近年来,陕西省R&D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低,极大的制约了陕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结论和对策研究

由以上分析可见,所选取的10个因素对文化产业发展关联度都较大。但在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两者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发挥到最大。2、针对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需求领域的科技诉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给予满足,科技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为使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更好的融合发展,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为促进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加强其基础设施投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研能力;加大R&D经费支出,尤其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关联度较高的R&D经费企业支出部分。

(二)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加强技术要素融合文化资源,整合资源优势,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以渗透性高、关联性强的通用技术为重点,建立通用界面的标准化技术模块,实现先进技术在文化产业全过程中的运用[13]。

(三)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陕西省应依托现有的部级高新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等,推动建设“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促进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培育文化服务的产业链,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速互联网、多媒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陕西省教育资源丰富,高等院校林立,特色专业齐全。各类相关院校应得到充分利用,培养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同时,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积极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进而推进陕西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

(五)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和宏观指导。政府在税收政策体系上需要不断完善,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搭建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投资文化项目和企业。设立专门用于文化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基金,推动一般文化产业向高新技术转型。在对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宏观指导,要注重长远利益,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不能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try, 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23,1963:414-416.

[2]Yoffie D. B. Competing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 [M]. Boston: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press,1997.

[3]Wirtz B.Rcoonfiguration of value chains in convering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markets[J].Long Range Planning,2001,(34).

[4]胡晓鹏.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6,01:125-129.

[5]张洁.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社会科学,2013,11:36-45.

[6]余菲菲,张颖,李宗泽. 协同视角下文化与技术融合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9:5-8.

[7]彭英柯,宋洋洋. 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3,08:75-78.

[8]秦月.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9]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07:72-75.

[10]张二妮,王长寿.陕西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关联分析[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01:53-56.

[11]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53-84.

第5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一、科技金融基础理论

“科技金融”的概念在1993年由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国外至今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金融”理论研究,但“科技金融”作为新兴概念在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其中最为权威的解读是赵昌文等人(2009)的首次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向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2011年科技部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于“科技金融”的解释是:“科技金融是指通过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2]

上述两种概念描述一个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成果,另外一个基于政府层面的实践操作指引,将两种权威观点结合方可领会科技金融的内涵所在:

一是科技金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对象,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从金融资本的角度使科技创新链条得到完善,并最终形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实体经济有序、安全发展。

二是科技金融的关键在于金融资本的扶持和支撑,在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本逐利性的本质,要求金融体系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与风险分散功能,并推动金融组织机构不断创新金融工具,改进服务模式,以匹配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此,科技金融的投融资对接也是实现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级化的过程。

三是科技金融注重的是政策引导和制度的约束与激励,需要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是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化机制共同运作的结果,在发展初期有赖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政策引导并逐渐向市场化方向过渡的过程。

四是科技金融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结果,一方面金融资本促使科学技术资本化,创造新的财富,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产业化,带来资本增值空间,双方的协调发展将推动新经济模式的形成。

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科技金融需求

2011年5月《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及《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的,标志着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据广州市金融局数据,2015年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29.42亿元,同比增长14.2%,占GDP比重达到9%,金融业已成为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也得到初步确立,科技金融作为广州市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的重要成分,既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体系完善的关键,能有效满足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的需求。

(一)完善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需求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本质表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匹配的融资服务,从根本上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根基。

纵观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证券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金融期货交易所等重要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缺失,“新三板”及股权交易中心仍处于起步阶段,发挥作用有限,而各类风险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较少,未能给市场释放更多的活力,可以说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仍未真正成型。科技金融之所以能满足广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需求,在于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发挥,一方面以政府部门为主体,基于金融政策和制度对金融资源进行调控和分配的配置机制,重在突出政府公益性资金的引导作用,既引导其他社会资金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又建设各种融资平台发挥资金放大作用;另一方面以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为主体,基于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关系,以市场化运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实现资本供应与不同规模、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的对接(见表1),因此,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亟需科技金融的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带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实体经济安全、有序发展的需求

区域金融中心的健康发展必须兼具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共生,只有夯实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金融体系的高级化所带来的发达虚拟经济才能有更好的安全保障。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仍需要通过良好的实体经济发展来催生大量的金融需求,从而带动金融组织、金融体系、金融产品的发展,现阶段对于广州实体经济来说,如何有效应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的经济下行压力,培育创新动力,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已迫在眉睫。科技与金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保障,其目的是使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推动新经济模式的形成,对产业升级和机构调整至关重要――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不仅能集成金融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也能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从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动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加速广州区域经济科学发展。[3]

总结来说,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而实体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不断催化和推动,形成新的成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推动产业转型,实现实体经济有序、安全发展。

三、基于科技金融视角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内生动力探索

广州将金融中心建设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该发展阶段强调的是金融资源的高度聚集优先,其中,区域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通过金融聚集提升区域内金融功能的辐射能级,促进金融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格局。从全球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为人所熟知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起步往往依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端化,金融体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兼具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经济调节等功能,虚拟化趋势明显,金融中心也随之发展成型。但金融系统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虚拟化发展,导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全球金融中心建设敲响了警钟――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互为支撑,是金融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通过探索国外知名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规律,依托实体经济发展而成的区域金融中心往往更富活力和竞争力,其形成一般遵循“经济发展――金融聚集――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4],该规律表明金融中心的形成其实是金融资源聚集的过程,但为避免金融聚集过度虚拟化又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即经济发展和金融聚集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要素,其中,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生产力,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是金融聚集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技金融作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产物,既能推动经济发展与变革,又能完善区域金融体系,促使金融要素进一步聚集,是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此观点本文以科技金融和经济发展作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子系统,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动作用吸引金融资源的进一步聚集,再通过金融聚集有序地完善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金融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

科技金融兼顾实体经济与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其服务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事关广州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要素,所以,科技金融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是以科技金融系统的发展为基础和引导的。科技金融系统基于金融资本的供需关系又可分为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是科技金融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不同的科技创新主体以及科技创新产出的不同阶段催生多样化的资本需求,这也要求科技金融服务子系统通过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来匹配科技创新的资本需求,当双方供求关系得到良好互动后,便会促进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内部得到充足的发展并相互促进――科技创新子系统引发的技术变革能极大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反过来科技金融服务子系统在提供金融资本的同时,通过股权或债权的作用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或实施监督,确保科技创新的实现。

正是通过科技创新子系统和金融服务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使科技金融子系统产生整体的协同效应――科技创新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促使广州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经济的产生,科技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和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实现金融资本的增值和积累,最终推动广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广州财政税收的增加、形成财富增长效应、基础环境的建设等,反过来,广州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物质的保障,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资本来源和市场化的调节机制。

因此,基于科技金融视角,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发展能实现广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并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也得到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和相关产业也会因此向区域金融中心不断聚集,产生产业聚集效应,从而形成广州区域金融中心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6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创新链;科技金融;结合路径

技术创新链是指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通过不断完善改进实现产业化的过程。由其定义可知,技术创新链被两大因素影响,即科技水平和产业支持。当前我国各行业都对技术创新链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是金融行业创新链的关注方向偏重于金融行业如何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却对创新理论对金融行业的应用不够重视,缺乏二者结合发展的研究。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以期能够改善这种状况。

一、创新链理论概述

1.创新链理论的提出及研究成果

创新链理论的提出有近20年的历史,指科技成果经过改进完善最终被应用于产业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链还涉及企业内部的联系结构以及企业外部的组织结构的创新节点。创新链中的各个关系结构之间都存在一个节点,这些节点就是创新链各个环节的功能联系。

2.关于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的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风险融资的方式能够为科技创新创造更大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融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间资金借贷等非银行资本。国内很多学者也研究了科技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因素,认为资本在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与金融融合的产物,并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建模分析,强调了科技金融一体式发展的理念。虽然国内外已经对科技金融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是研究的侧重点始终是如何更好地让金融支撑起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忽视了金融行业本身与科技创新结合发展的研究。所以要针对科技金融结合路径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金融行业的创新改革。

二、金融与技术创新结合的不同路径及作用分析

1.科技金融初级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方式是财政加金融中介的结合。金融资本与金融中介相结合可以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商品化。首先,财政可以大幅削减银行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利润和风险预期,这样可以使实际应用到科技创新的资金更为充足。其次,财政可以对创新投资实行贴息免息等优惠政策,以此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且这种投资政策可以刺激更多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创新进行投资。最后是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把银行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使银行在贷款时免去后顾之忧。由此可见,初级结合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银行资本来进行企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金融的初级结合路线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对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本身存在着固有风险,对着这种固有风险初级结合方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只能将风险进行分担。原因有二,首先,政府对行业市场以及行业创新的认识不够充分,无法消除技术和市场的不稳定性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其次,这种结合方式缺少对创新主体的监督。

2.科技金融中端结合路径

中端结合路径指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结合。相对于初端结合方式,这种风险投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因为这种方式能够更高程度的参与到技术单位的运营当中,使企业的运转信息可以实时的与投资方互通。如果风险投资与技术挂钩的话,风险投资资金就变成了技术资金。技术资金相对于风险投资资金能够更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投资集群的全面发展,这可以对整个产业链甚至产业链周边的环节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科技金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技术资金可以有效地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但是对于产业链后期的产品销售的促进却很微弱;还有,技术资金比传统的投资资金流通更频繁且流通速度更快,这就导致了产业链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稳定。所以,技术资金的这些特点导致了它只能作为产业链发展的一个促进因子,而不能主导技术创新的发展。

3.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

科技金融结合的高端路径是大型科技企业与金融中介的结合方式。当科技产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后需要的创新资金会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纯粹依靠金融行业的投资支持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走科技金融高端结合路径。简单地说就是科技创新产业开始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相对于前两种结合路径,这种结合方式能够使金融与科技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对彼此的经营进展状况都更加了解,能够更好地促进创新主体的不断前进,及时发现科技创新中的经济价值。

同样的,这种结合路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这种高端结合方式发展目前还未成熟,同时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国实行这种方式会面临巨大的国际竞争。

三、对我国科技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是提高财政直补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杠杆效应,将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机构或者补贴给民营担保机构使有限的资金服务于更多企业。二是开发多元化的财政引导基金。如使用信用担保基金帮助中小科技企业获得贷款,用风险补偿基金和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帮助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用企业成长基金帮助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型科技企业获得发展,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帮助科技产业发展壮大。

总结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内容来抓,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创新链理论给产业升级指明了一个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伟,刘波.基于技术创新链理论的科技金融结合路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01:153-158.

[2]马红.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7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军民融合;技术融合;中原经济区

当前,世界各国对都发展军民两用技术高度重视,把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作为当前国家科技政策和国防科技政策的核心,有效地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近年来,河南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的新兴工业大省,但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资源依赖型为主体的传统工业比重过大,以高新技术和装备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占全省工业比重仅为20.4%,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河南要实现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越,必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发挥河南军工优势,深化军民融合,构建合理的军民技术融合体系,是助力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现状

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是前沿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发源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先进的科技向其他领域扩散,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军工大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国防科技优势,军工企事业单位以科技优势带动地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军民技术人才储备丰富

河南军工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注重经营管理人才、高科技研发人才、技术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的统筹协调发展,通过自主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军民结合型技术开发人才队伍,在促进河南省高科技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军工系统中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技术专家3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5人,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8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1人,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380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2人,有博士138人,硕士280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4000余人。

2.技术研发和创新呈现新优势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河南军工系统已形成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军工企事业单位大力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并获得成功,创新技术和成果储备丰富,大量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在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许多军民结合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河南军工系统拥有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4个,部级数据中心1个,部级检测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

3.装备制造及生产能力突出

近年来,河南军工企业抓住国家加大对国防科技工业投入的契机,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力度,开发研制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装备,快速提升了河南军工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形成了门类齐全的专业加工体系,拥有各类精良的数控加工设备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生产及测试设备,建立了多个以军民两用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发展为背景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和产业化发展基地,在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新材料、航天、航空、光电、机械、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

4.军民融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有力

河南国防科技工业利用军工科技优势,在推进军民融合、大力开发民品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具有军工背景的高科技民品产业迅速崛起,使河南省高科技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成为支撑河南省地方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郑州飞机装备公司、中船713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中船重工725所、洛阳北方、洛阳中航工业613所、新航集团、中光学、南阳中南工业公司等一大批军工企业在军民融合领域已经走在了全国领先行列,对于推进军民两用技术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在焦作、济源、信阳、鹤壁、安阳等市、县许多地方高科技产业园区和项目中,国防科技工业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大批军民结合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和产业园区的建成投产,对于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军民技术融合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取得快速进展和巨大成绩的同时,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领域仍旧存在诸多的障碍和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化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造成新的瓶颈制约。

1.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军民技术融合的新要求

国防工业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滞后于其它领域,军工企业的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管理体制制约军民技术转移的发展。国防科研生产与地方经济体系和工业基础契合还不够,没有形成技术层面和供应基础层面的融合。军工企业中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和传统观念未根本消除,民用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可能性和实践性尚待提高。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军民分离的科技管理体制与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融合的需要矛盾,科研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开发和配置现象普遍。目前,在军民技术转移方面,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军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国防科技信息中介机构的建设不健全。

2.军事因素成为制约军民技术转移的关键瓶颈

由于国防科技工业具有特殊性,军工先进技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军工技术在向民用领域过早转移可能会造成军事泄密,解密过程的复杂又会造成了军工技术转移过程的迟缓,技术产业化步伐缓慢。许多能够民用的军用技术开发时间早,但由于进入市场较晚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另外,在军民互动运行机制上,军用标准和军工企业标准成为阻碍民用企业进入的“绿色”壁垒,没有实现真正的军民融合。

3.法律法规环境层面缺乏对军民技术转移的保障

军品研发生产的保密性关系到国家安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保障国防军工技术转移良好运作,但是在这方面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政策法规层面上,“民”有许多鼓励和保护政策措施,而民用高技术成果向国防领域转化和应用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现行政策法规对民口企业进入军品市场也有许多限制性规定,许多民用成熟的高技术成果和产品由于没有明确的法规可依只能不予采用。

4.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方面存在制约

在成果转化方面,由于受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军工科研单位与产品生产单位相互分离,不容易沟通,很难形成合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还比较薄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很少,科技成果拥有者和资金拥有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对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军工科研单位、企业和科技人员对国防技术转移也缺乏主动性,阻碍着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在市场开发方面,军工科研院所拥有较大的技术优势,但市场开发能力比较弱,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营销体系。

三、构建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路径选择

为了有效配置国防经济资源,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之间技术的双向转移和流动,实现国防安全和经济协调发展,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来推动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快速发展。

1.加大力度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技术的民用价值越来越突出,而民用技术以其先进性也越来越具备军事上潜在用途,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是世界各主要国家提升国防工业实力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应定位在同区域经济和国家重大产业结合中实现产业化,有利于提高国防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水平和效益,有利于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2.加快改革技术转移管理体制机制

建设开放式的国防军工技术管理体制,实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组建开发协同、统筹计划、系统推进的组织体系,集约资源、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制定和实现军民结合和共享的法规和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改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状况。坚持遵循经济规律和科技规律的基本原则,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

3.加强军民用技术信息交流

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以致资源共享度很低,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促进军民技术相互转移,必须改变“两张皮”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现象。重视国防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技术服务的规范管理,既要鼓励有条件的军工科研机构从事中介服务,又要充分利用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双方在信息咨询、技术评估之间的桥梁作用,从而促进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的形成。

4.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技术转移法律、法规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转移政策和法律的研究,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加快解决军工企业退出以及民营企业准入许可等问题,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生产及非关键性的领域。在考虑民间专利向国防领域转移的同时,加强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的专利权问题的研究,在法律层面允许军工技术专利在申请国防专利的同时,可同时申请一般性专利并实行保密制度。

四、推进构建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政策建议

根据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实际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军民技术融合发展的时代要求,提出推进构建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政策建议和主要措施。

1.开展军民技术融合的规划

要加强军民技术合作、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综合协调,发挥组织协调的引导作用。只有把国防建设规划纳入到国家和区域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才能把军民融合真正落在实处。一要充分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防重大工程中的引领作用,二要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产业、国防科技产品和民用科技产品的互通、互动和互补,三要加强国家、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同军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计划的统筹协调。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需充分考虑国防科技工业作用的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规划需兼顾国家和地方的产业规划和政策,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

2.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军企的改制

要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军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除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企业外,可通过资产重组、上市、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推进股份制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应用性军工科研院所要积极推进企业化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转为大企业的研发中心;公益性或基础性军工科研院所需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和加强公益服务;少数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军工科研院所,可将重点放在创新机制和探索有效管理方式上。充分发挥军工企事业单位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中原经济区军工企事业单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和活力。

3.加大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完善的税收支持政策,采取必要的减免税收等措施帮助军工企事业单位推动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金融机构须在贷款和利率等方面加大对国防工业科技成果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为国防工业推进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二是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军工企事业单位积极引入和广泛利用各类社会资本,支持有条件的军工企事业单位开展境外投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帮助军工企事业单位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提高抵御和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建设力度。根据发展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要求,强化该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国防科技工业部门抓紧建立和及时推行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4.推动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而且可以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中原经济区军民技术融合的最终趋势就是产业集群化,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是以资源整合平台、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为重点,建立以区域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资金、相关中介辅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军融合技术孵化和转化机制。通过资本化的方式孵化军民融合型的企业,提升在孵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实现产业园自身价值的提升。

5.加强军民技术融合的宣传培训

政府和各级部门要加强宣传,改变传统的军民分离发展的观念,以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把军民融合思路纳入政府的规划和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导军民两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打破军工科研院所的封闭模式,对军品科研院所的建设、评价、目标考核进行必要的政策导向,强化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军工国防任务招标。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协同视角下的军民融合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 99-102.

[2]肖鹏,杜鹏程.军民融合中技术双向转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薛亚波.军工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民,2006(9):47-50.

[4]张姣芳,姚晓萍.我国军民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1(4):6-10.

[5]王军,何伟胜.探索构建军民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J].国防科技工业, 2011(10):52-53.

[6]黄花.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李纲.深化军民融合 助理中原崛起[J].决策探索,2011(8):16-17.

[8]梁清文.发挥国防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02):

123-126.

[9]刘建昌,任丽明,王曲.推进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促进军民融合[J].国防科技工业,2011(10):

54-55.

第8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深化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逻辑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目的在于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因此,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实践逻辑:

有助于促进科技需求结构和金融供给结构的对接。科技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金融需求的性质与规模各有不同,不同金融供给方式的成本与收益也有显著差异,在一个阶段有效的资金供给方式可能不适应另一阶段的科技企业发展需求。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从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乃至衰退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金融需求结构和政府投入、银行机构、创业风险投资、科技保险和资本市场等科技金融供给结构的动态对接,其中促进重技术、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初创期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供需对接是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关键,而这取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机构的多样性、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程度、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

有助于解决科技融资过程中的收益和风险不匹配。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阻碍科技与金融深入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一是科技企业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不匹配; 二是银行机构经营风险与所获收益不匹配。由于两种风险与收益的不匹配,一方面使得科技企业资金需求强烈,融资难、融资贵,缺乏“雪中送炭”机制支撑; 另一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乐于投资于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成熟期科技企业,不愿意“锦上添花”般投资于种子期或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促进金融体系中多层次保险及担保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完善抵质押制度,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发展多层次的风险分摊体系和多样化的风险控制手段,有效地控制和分散科技金融系统中的各种风险。

有助于缓解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具有普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特征之外,中小科技创新企业通常更缺乏有形资产、未来不确定性更大、更多依靠技术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创造利润,在没有取得商业成功之前,金融机构难以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在现有市场环境下,银行机构想要客观、科学地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需要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费用,这是银行机构在科技金融中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股权、债权约束以及完善的金融合约(例如,以科创企业较多拥有的知识产权、股权为抵押物的抵质押贷款以及第三方担保),缓解科技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需要在银行机构、股权投资机构、担保机构、政府部门和科创企业等之间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降低交易成本。

有助于协调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本身需要市场化运作,但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无法完全由市场机制完成,所以科技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市场机制运作和政府推动引导双重作用的结果,必须把让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要避免政府在科技金融发展上过度干预,合理确定政府职能的边界,以免妨碍市场机制、降低经济效率。因此,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就是要协调好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发挥。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德国、以色列等科技创新大国都大量使用政策性科技金融工具或依靠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支持科技创新。虽然对于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政府支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从我国情况来看,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组织来黏合科技创新和商业性金融,采用财政科技投入、优惠贷款、贷款贴息、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政府引导基金入股等方式,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发挥服务、引导和辅助功能,实现科技金融中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此外,科技金融中的政府职能还体现在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实施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建立科技企业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金融信息服务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上。

武汉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武汉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全面推进,着力探索实践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机制,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依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完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促进科技金融供需对接

商业银行等加快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并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共有科技信贷分支专营机构21家,主营科技担保的融资担保机构13家,主营科技信贷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15家,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200家。此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泰康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已在武汉挂牌成立,以“科技金融”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湖北首家民营银行――“武汉众邦银行”也已获批筹建。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解决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是扩大科技信贷抵质押物范围。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灵活运用知识产权、股权、保单、仓单和订单等抵质押物,积极推广“专利权+应收账款”“专利权+订单”“专利权+担保”等混搭式组合质押贷款。

二是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创新。依据科技企业生长周期和资本市场特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萌芽贷、三板贷、上市贷、并购贷、补贴贷、助保贷等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对接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信贷融资需求。2016年前三季度,武汉城市圈科技型企业贷款新增141亿元,同比多增48亿元,增长51.6%。

三是扩展科技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覆盖面。武汉东湖高新区建立“第三方信用评级+银行贷款+保证保险+政府补贴”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有效解决科技企业贷款有效担保抵押物不足的融资困境。

推动银行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创新科技信贷新模式

2016年4月,武汉东湖高新区获批为全国5个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投贷联动试点(“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地区之一。2016年10月,武汉“我投我贷”型投贷联动试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建立投贷联动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了风险专项补偿基金,并制定投贷联动风险专项补偿基金细则。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汉口银行签署了“投贷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三家试点银行给予第一批三家科技企业共1.15亿元资金支持。同时,未进入首批试点范围的银行以及已进入试点范围但尚未设立投资子公司的银行通过通道模式、产业投资基金模式、财务顾问模式等方式积极开展“他投我贷”型投贷联动业务,努力满足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的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拓宽科技创新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全产业链融资服务

一是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推进,三板上市挂牌再融资迅猛增长,四板市场建设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已建立由500家企业组成的拟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积极推动科技企业IPO上市,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创新设立全国首个“科技板”,设置和引入符合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制度安排,拓宽相关融资渠道。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新增三板挂牌企业114家,同比增长45%;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登记企业2667家,挂牌交易企业1921家,其中“科技板”挂牌企业728家,挂牌数量和交易额均居中部地区第一位。

二是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湖北省先后设立省、市、县等多级创投引导基金以及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和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导创业投资资本参与科技企业融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吸引了各类股权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10月末,全省已登记各类股权投资类企业912家,注册资本合计546.69亿元;设立天使基金42家,规模达11亿元。

三是积极推动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截至2016年10月末,湖北省已建立包括7000家企业的武汉城市圈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后备企业库,加强对科技企业债券融资的辅导培育。同时,支持汉口银行获得银行间市场B类主承销商资格,为扩大科技企业债券融资提供有利条件。

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网上对接平台。武汉东湖高新区积极打造“科技金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聚集创投资本、金融机构等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网上对接服务,进而高效实现网下融资对接,重点解决科技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本进出渠道不畅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目前,该平台汇聚科技型企业12000余家、各类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400余家、金融产品600余种,成立以来累计促成中小科技企业融资6.8亿元。

二是搭建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东湖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光谷信用网”,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为中小科技企业搭建全方位信用服务和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截至2016年10月末,累计征集4.1万家企业各类信用信息数据239.8万条,完成企业信用评价和评级6000余份,帮助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9亿元。

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不足之处

一是科技金融以银行机构为主,与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机构还不够多,融资结构中信贷所占比重过大,对科技企业的权益性融资支持仍显不足。

二是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多样性、人才和技术、发展观念及体制机制方面还难以满足科技金融需求,尤其是银行机构在投贷联动业务的专业人才、业务运营、价值发现、风险抵补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突破。

三是地方政府在科技金融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和工作推动机制不够全面、协同程度不够,与科技金融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不完全匹配,尤其是对初创期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政府缺位现象。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的发展路径

根据武汉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从实际可操作性角度出发,下一阶段,武汉深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进一步拓宽科技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支持非上市科技企业利用债券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科创企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创新试点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试点;申请武汉试点科技企业股权众筹,推动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通过股权众筹融资平台募集资金;优化支持创投发展的税收政策,争取在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抵扣等方面实现政策突破。

继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除了继续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实施科技金融专营机制以及鼓励民间资本设立科技民营银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担保公司、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以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银行科技信贷管理模式,推动银行在金融产品、服务模式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持续创新,逐步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信贷服务机制。二是全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推动银行转换经营理念与模式,尽快建立适合投贷联动业务的信贷模式,引导银行加强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完善投贷联动业务中信息共享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三是继续大力推广科技贷款保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进一步开发科技保险产品,在科技企业初创、融资、并购以及战略性新型产业供应链等方面拓宽服务领域。

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支持和鼓励会计、法律、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资产评估、保险、信用评级等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融资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完善科技金融监测评估制度。将科技金融综合统计纳入金融业综合统计试点范畴,全面统计监测科技企业融资情况和科技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发展情况,对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进行动态评估。三是完善科技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综合性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利用分散在科技、工商、海关、法院、质监和税务等部门有关科技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等信息,引导银行、证券、信托、创投基金、担保公司和投资机构等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第9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科技;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当前还处于传统农业改革期间,和发达国家的农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其差距主要体现农业技术和资源设施方面,想要推动农业发展,就可以借助金融科技,使现代农业能够源于产业化。但是因为现代农业和金融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不融合性,所以想要借助金融科技来推动现代农业改革,就必须更加深入的对此进行探索,找到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而为了融合金融科技和现代农业发展,也有必要开展农业金融科技活动,通过农业金融科技活动,使金融科技的作用能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得到完全的发挥。

1农业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农业金融科技发展整体状况

纯粹凭借农业领域的力量是无法推动农业发展的,农业发展必须借助科技进步来推动。因此我国近几年也开始试图通过科技金融科技来推动农业的发展,也通过金融科技将农业的现代化特色完全展现出来,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金融科技与现代农业的融合并不是十分和谐,想要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使现代农业和金融科技能够更加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也必须将金融科技的作用完全的体现出来,与此同时,政府也越来越支持借助金融科技来推动农业的发展,因此金融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迅猛,我国农业金融科技体系慢慢得到了建立。但是因为目前我国金融风险还是起步阶段,并且存在非常大的资金缺口,因此就会导致金融科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

1.2农业金融科技社会关注度低

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们首先要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才能够着眼于更高层次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而农业就是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国家重视农业现代化,也重视金融科技与农业的结合,利用金融科技使农业能够得到现代化发展。但是因为农业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具备风险性的市场,农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结合金融科技,而由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着本质区别,人们对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认知存在误区。大部分人都不够关注农业科技金融,也不愿意投身到农业产业中,认为农业产业风险高,但是收益低。

1.3农业金融科技供需不平衡

平衡农业科技金融之间的供应关系,其实就是满足需求者的需求数量与形式,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很难满足需求者的需求数量与形式,供求之间容易呈现不平衡的状态。而目前金融机构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农业科技金融市场中,因为考虑到农业领域风险性高的问题,会采用提升贷款利率方式来降低风险。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种种措施,直接导致农业科技金融市场得不到更加稳定的发展。一方面贷款利率提升会导致很多农业行业从事者无法负担这种贷款压力,最终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金融产业的成果,另一方面,农业行业从事者所能够合作的金融机构也有限,因为金融机构开始慢慢退出农业市场。

1.4农业金融科技中政府带动性有待发挥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针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政策,已出台的政策中并没有能够平衡农业科技金融之间的供需关系,能够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进行完善的管理政策。以及因为金融机构对农业科技企业缺乏信任,所以农业科技企业很难通过金融机构来获得更多的贷款,同时农业科技金融还没有做到完全的信息化,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因此信息之间的流转不够及时和迅速。

1.5农业金融科技企业自身能力问题

农业科技金融企业想要得到更加长远而稳定的发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企业要具备一定的核心技术,并且还要做到持续性盈利。而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农业产业极容易受到天气环境以及种种大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故。因此在这一点上,农业科技金融企业是很难保证的。除此之外,农业科技金融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招收更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素质人才,只有通过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素质人才,才能够使农业科技金融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和谐,也才能够更加接近企业目标,不过目前大部分农业科技金融企业中都还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素质人才。

2金融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策略

2.1提高农业金融科技的社会关注度

想使更多的金融机构愿意入驻到农业市场,并给予农业金融科技企业更多的贷款机会,提升其贷款额度,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又或是想要使更多的企业愿意入驻到农业市场进行创业,推动农业金融科技的发展,都需要提高农业科技金融的社会关注度。当关注农业金融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农业金融科技的了解也会越来越多。在对农业金融科技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人们自然也就愿意进入到农业市场进行尝试,同时在了解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农业金融科技的发展前景是非常远大的,在这个市场上还有很多可供发掘的地方,而想要提升人们对于农业金融科技的认知和了解,也需要通过政府出台一定的政策,对此进行宣传。并且政府还应该建立成果转化基金,用成果转化基金来刺激农业产业的现代化以及农业科技金融企业的发展,并使现代农业与金融科技的融合能够更加和谐,除此之外,因为农业金融科技的现有结构还不够完善,所以也应该完善农业科技金融的现有结构,利用完善之后的农业金融科技的结构,提升农业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速度,并融合不同的农业金融科技领域,利用创新型技术,来促进农业金融科技的发展。

2.2完善传统农业科技金融资金供给来源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形势是在融资基础上融入间接融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企业就能够通过自身的核心技术来吸引更多的投资,投资能够提升农业科技金融企业的竞争力,也能够使农业科技金融企业资金周转更为顺畅。同时,农业科技金融企业也必须要改变管理理念,规避农业市场风险,而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的加入到农业和金融市场中,推动农业科技金融企业的发展,如果金融机构能够为农业科技金融企业提供更高的贷款额度,而又减少其贷款利率,那么必然能够使农业科技金融企业得到更加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金融支持能够促使农业科技金融企业接收到更强的发展动力,也能够使农业金融科技企业的日常运转更加顺利。除此之外,想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入驻到农业金融科技市场,那么国家也应该在这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例如通过政策又或是下发投资资金的方式,鼓励企业在农业市场进行创业,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科技金融企业所能够得到的创业资金还不够充足,所以这也影响到了农业金融科技的崛起。

2.3完善政府农业科技金融规范体系

政府才是金融科技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核心主导,政府的举措将直接影响科技金融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在重视科技与金融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制定更多的相关政策,通过相关的政策,加快现代农业与金融科技融合,并利用现代农业与金融科技的融合,使农业产业能够更加现代化,也使农业产业能够在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强的推动发展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的农业科技金融发展政策,完善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并明确相关的法律规章,保证农业领域能够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并通过法律规章来规范农业市场中的行为,也规范农业科技企业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