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科技与创新教育精选(九篇)

科技与创新教育

第1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近年来,张家产中学以科技教育为特色,以课题为引导,全校师生热情参与,以创新的精神,自由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潜能,为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11月,威海市课改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办;2009年2月,在威海市发明协会第五届发明奖颁奖大会上,我校学生作品荣获一等奖三项,优秀奖两项,并获得“威海市发明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2009年10月,威海市初中“实践与创新”主题活动现场会在我校顺利召开。2010年3月,学校被文登市委市政府授予“文登市自主创新先进单位”,2010年4月山东省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又获得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综合实践二等奖等,2011-2012年山东省创新实验大赛中,我校学生作品先后获得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2012年,我校被威海市教育局授予“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大课题实验基地”,先后被授予“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科学定位 搭建平台

好的平台是确保科技创新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科技教育与创造力”是内容、是核心,那么究竟以什么为载体、平台,赋予课题必要而有效的形式呢?基于两方面的考虑,我校将这一平台确定为“发明”。一方面,科技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这一定位紧扣主题。另一方面,“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发明创造”是我校科技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在科技发明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早在2001年9月,99级曲赛男同学的发明“正姿靠背”获得第一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起,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屡获奖。2010年,我校09级的赵凌寒参加第25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隋豪凯和牛永健参加“第七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并获得铜奖。10多年来,学校师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4项,在各级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荣誉150多项。

二、健全组织 强化师资

为确保科技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组长的专题领导小组,从组织上对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证。然后,我们从提高教师素质、调动工作积极性、提供经费保障等三方面入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辅导员队伍。我们选取了15名在科技教育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为校级辅导员,有意识的对他们进行培训,先后派出5名骨干教师分别到市科技局、市科普协会、具有部级研发中心的天润曲轴公司学习,掌握第一手科研工作材料,回来后以校本教研的形式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丰富教师的发明类教学知识,并购进大量相关书籍,供教师研读。

在制订教师、班级千分考核方案时,在科技发明方面给予很大倾斜,根据辅导教师积极程度、活动成果等分别给予奖励,很多老师由于在这方面的积极参与而受益,年终考核名列全校前列。

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学校在经费上全力予以保障,成绩突出的给予现金奖励。学校已为“实践与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10余万元,有8名教师获现金奖励。2012年3月,为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发挥学校名师辐射效应,我校成立了以科技首席指导教师名字命名的“培锦奇思妙想发明指导中心”、“钦芳生态小农庄指导中心”等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成立,为我校的科技教育水平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2012年,在威海市首届科技教育“春晖奖”评选中,我校的张培锦老师被评为“威海市十佳科技教师”,孙元涛校长荣获“威海市十佳科技校长”的称号。在2012年威海市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选送的9件作品,共获得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2项三等奖。

三、内外结合 激发潜能

为推进科技教育活动深入实施,我们在活动中大力倡导“自主”理念,这种自主,更多地体现在思想、精神上,体现在对每一位学生个性思维的尊重与潜能挖掘上,体现在我们学校对于创新方式、意识的全程贯彻和尝试上。具体表现为四个结合:

一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联系课堂教学,开展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研究性活动,开展历史、思想品德等社会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每一位教师都将“科学发明,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鼓励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的开设,最大的优点是因校制宜,针对性强。我校编撰的“走近科学”系列校本课程,分为《科技博览》、《创造与成长》、《生活中的发明》、《未来科学》四册,分别作为初一至初四学生的必修课程,从发明的意义、方法、思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列指导。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走近科学》栏目视频资源,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不断提升学生科技探究素养。这些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实用性强,学校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系统的接受科技创新教育。

第2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6-0101-04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肩负着未来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的重任。他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喜欢接受新生事物,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关乎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走向和水平;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丰富他们的大学文化生活,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高校中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一些建议,以有助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1]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未来国际竞争战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国家未来的发展状况,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国际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他们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他们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另外,从经济层面上来看,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可以应用到生产中,转化为经济效益。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所有这些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各高校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各高校都把培养国际化、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2]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3] 另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启动阶段到正规阶段,再到深化阶段,已经发展为跨学科团队间的较量,成为向生产力转化的科技实践活动。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也凸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人数少,没有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但是由于高考制度没有本质改变,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完全转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种教育背景下,进入高校的学生存在着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忽略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因此,只有学校的部分社团,例如机器人社团、创业社团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大部分学生将精力放在课堂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精力较少。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重视不够,再加上宣传不到位,学生对本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不了解,高校没有形成科技创新教育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这也影响了科技创新教育及活动的开展。

(二)科技创新奖励机制不健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各高校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各不相同。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与奖学金挂钩;而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与文艺体育等一同作为评定奖学金的综合测评成绩的一部分,很多学生抱有趋易避难的心态,选择与科技创新平行的文艺体育等作为综合测评的加分项,这容易造成“科技创新与文艺体育一样成为大学生的丰富课余时间的一种娱乐方式”的误导;有的高校将科技创新作为充抵课程学分的途径,但是其评定需要获得部级和省部级奖励,或者、申请专利等,这些奖励措施要求较高,令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当前许多高校的传统课程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紧张,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依然是课程考试成绩,科技创新活动加分比例较小。

(三)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突击性强,不利于长远发展

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各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多依附于各项科技竞赛,但是科技竞赛容易形成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功利性强等弊端。例如,机械电子类的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经济管理类的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电子商务专业大赛,地质测绘类的山东省大学生测量技能大赛等等,这些竞赛的共同特点是短、平、快,突击性强。再如,机械电子类专业的科技创新竞赛参赛形式是根据竞赛要求提出一种创新结构并用三维软件表达出来,然后提交作品,比赛结束后创新活动随之也就结束了。这样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含量低、周期短、连贯性差。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看,它注重的是短期功利,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四)缺乏必要的教师指导和物质保障

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中,常存在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学生对专业了解有限,对研究方向、目标和所用理论把握不够准确,缺乏实际应用经验;二是缺乏场地、设备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因此,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普遍面临缺乏专门的指导教师、缺乏活动场地和相应的实验仪器、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资金支持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4]

(五)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独创性和实用性

由于学校指标或者教师项目需要,目前很多科技创新课题是由指导教师牵头提出基本思路,找一些学生来承担部分子课题,这就造成了学生执行老师意图、被动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局面,学生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过程,没有摆脱对老师的过度依赖。这样的科技创新课题对大学生来讲没有达到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缺乏自己的独创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教师高层次的专业指导以及足够的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含量往往不高,多是依据他们日常简单的兴趣爱好而定,因而在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

据调查,2012届已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仅占60%,其中还包括对口度非常高的医学、工学等专业,而40%的大学生就业不对口。这项数据既显示了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也说明了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对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同时这更是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比尔·盖茨曾谈到,在21世纪重要的竞争方式改革中,高等教育扮演着具有决定意义的角色。因此,各高校要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配备骨干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建立起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积极支持、鼓励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5]

(二)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的应用机制。应充分发挥各专业实验室和大学生科技实践基地的作用,支持各院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购买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科技创新和锻炼能力的平台。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各院系的实验室,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锻炼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同创新能力。

第二,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科技部门应协同合作,设立“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专项资助基金,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化管理,鼓励跨学科、跨专业间的团队合作。

第三,建立一支高层次的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承担的工作作为教学工作量,并将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评定职称的基本要求和必要任务,对指导学生获奖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同时,指导教师队伍不仅可以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也可以根据实际项目情况邀请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担任。这种开放式的指导教师队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工程实际出发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建立起实际工程观念,缩短学生从校园学习生活走向社会职业生涯的磨合期。[6]

(三)要不断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第3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赛博学习;学习科学;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1-0014-0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专业学术组织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成立以来,一直引领着教育技术发展的潮流。每年召开的这一国际年会不仅是教育技术领域学术共同体的一场盛大学术聚会,更是学界同行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不同学术思想碰撞交融的舞台。因此,它成为指示教育技术领域前进的风向标。

2010年AECT年会主题聚焦于“赛博变革:我们在网络化世界中的学习”,冀图共同分享当前有关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和最优实践。会议组织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做主旨报告,这三个主旨报告具有不同特色,尤其是其精心安排的Roy Pea教授的学术主旨报告,更是昭示了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展现了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这两大学科领域在联合中走向变革的创新发展新景观。

一、当代学习研究的新战略支点:赛博学习及其技术基础与思想方法

1.赛博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Roy Pea在本届AECT国际年会上的学术主旨报告以“赛博学习:网络化世界中促进学习的无尽前沿之探索”为题,对当前学习研究的新焦点“赛博学习”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当代学习研究的新动向。所谓赛博学习,就是“以网络化计算和通讯技术为中介的学习”。赛博学习概念的崛起主要有技术和思想两大基础,技术基础即赛博基础设施,而其思想基础则是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赛博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由一系列高速的互联网络、先进的计算资源、各种应用软件及专门技能构建起来的一个科教平台。它是一个软件与硬件系统、分布式计算、各种数据资料、通讯技术、协同工具、研究共同体等多者之间进行联结的杠杆,可以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联结在一起,让他们在一个新的数字化环境下从事科学发现和教育教学。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私营企业可以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巨型的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

在实际发展中,它早已超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当初以科学与工程为焦点的界定,而扩展至包括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科学在内的一切学术领域。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我们不仅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得到各种导师与专家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在线教育活动,接入各种各样的虚拟环境,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进行大规模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赛博学习正是学习研究在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发展。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谈到赛博学习时,首先都把其理解为一种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的学习,而不是以赛博基础设施为对象的学习。这表明,就赛博学习而言,赛博基础设施是基础,而学习则是目的。

赛博学习的英文是“cyberlearning”,和控制论的英文“cybernetics”共享同一词源“赛博”(cyber)。“cybernetics”一词最初来自于希腊文。意为掌舵术,包括调节、把握、管理、指挥、监控等多个方面涵义。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当初选择“赛博”(cyber)作为“cybernetics”一词的前缀,是为了表明控制论是一门研讨各类体系之凋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赛博学习就是“网络化世界中的学习,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世界里,学习的‘控制’形式表现为多种多样,具有显著的混合性,但它们皆来自于一连串个人、教育或集体源泉和设计。”人们之所以使用“赛博学习”这一术语,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即这是一种以赛博基础设施为技术基础,以控制论为思想指南的学习形式。“赛博学习”概念的兴起表明,当代学习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规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为基础,以控制论、混沌和复杂性科学为理论指南的战略发展新阶段。

2.赛博学习的时代背景

赛博学习的崛起有其强大的时代背景。步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具有参与性的网络文化让学习者从课堂讲授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工具和技术层出不穷,且可用性和便利性显著增强,从而让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成为可能。过去十年,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风起云涌,学习资源数量明显增加,质量大为提高,给学习者独立自主的学习解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隐忧。泛在计算、移动技术和宽带网络迅速成长,让学习者打破时空阻隔,足不出户便可尽享学习乐趣。以实践社团为代表的新型协同学习模式层出不穷,以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丰富程度不断提升,以Second Life为代表的虚拟世界迅速崛起,让学习者可以自由自在的开展交流和互动,不仅让学习回归到了生活和经验世界,而且还大大加深了他们在生命层次上对学习的深度感悟。所有这些汇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2I世纪开展赛博学习的技术和教育环境――赛博基础设施。然而,这套赛博学习基础设施的成功运转还必须建立在有关人类如何学习的这一基础之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创新的各种学习技术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互动关系。如何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代学习研究和实践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学习研究必须转变建基于经典西方科学简单性和还原性思维模式之上的方法论原则,引入新的方法论范式。

3.赛博学习的思想方法

学习科学当初提出把学习研究的主战场从实验室转到课堂,是对传统学习研究的重大超越,而赛博学习的提出则让学习科学在这一方向上走得更远,因为这让学习研究和实践超越了狭隘的学校和课堂等正式环境,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时空,即在“时间上持续终生、在空间上全方位的学习”(life-long and life-wide learning)。赛博学习已然成为当代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战略支点。这种学习的复杂性显然将前所未有。如何把握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多重变量仍然是当前多学科学习研究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赛博学习才提出要以控制论和复杂性科学为思想指南。也正基于此。复杂性理论的出现才引起了当前学习研究主体的强烈兴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创了科学研究的观察与经验传统;近代牛顿等人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数学化与理性传统;而复杂性

理论则开创了科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计算建模的传统。

复杂性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之重要特色主要表现为两个:一是严谨的数学表达,二是先进的计算机建模与模拟。严谨的数学表达奠定了复杂性理论的科学性,而先进的计算机建模与模拟则为其广泛应用于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社会生活之各个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条件。复杂性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对现实情境中多重变量的综合把握与控制,将会给学习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突破。

就学习的实践而言,复杂系统科学的方法一旦为学习者习得,将必然会导致其感知方式的革命。感知方式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第一道重要门槛,他们对世界感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将对学习实践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复杂系统理论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具有革命性意义。复杂性理论的学习对学习者来说是个巨大的认知挑战,沿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显然无助于他们对概念的习得以及对理论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计算机建模这一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思想,使用各种复杂性理论建模与模拟软件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复杂系统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使他们切实理解复杂系统蕴含的复杂性原理,并真正能够运用复杂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就成为赛博学习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就学习的研究而言,教育系统是一个关于人的社会系统,必然是个复杂性系统。对教育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系统中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认识,必然要采取复杂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理解学习。复杂性视域中的学习研究,必然与经典科学研究传统下的认知研究有所不同。传统的认知科学研究采取分析思维,在实验室里运用各种精巧的工具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赛博学习则不然,它摆脱了实验室里一个个情境孤立的实验,把学习研究放到了赛博基础设施这一大规模科教平台上,采取整体综合把握的路径,开辟了当代学习研究的一块新天地。

二、学习研究新力量:学习科学的崛起及其成功之道

1.学习科学的迅速崛起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不仅为技术变革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深刻影响着世纪之交的教育实践,而且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与心理研究学科分支,其中之一就是方兴未艾的学习科学。对学习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及企业家和政治家乃至一般社会公众竞相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以技术促进学习和革新教育,更是吸引了世界一流大学中大批顶级学者的目光,学习科学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教育实践的撼动,堪称世纪之交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内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包括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范德比尔特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一批世界顶级名校中的知名学者,率先开启了学习科学研究之先河,并一直引领着以技术促进学习,以技术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

学习科学以研究和探索学习的本质与机制,创新和发展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创建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环境,探索改进人类学习的绩效为己任。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主要来自认知科学、科学教育、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科学、信息科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只有少部分学者具有教育技术的学术背景。学习科学的研究景观从对学习基本机制的揭示到学习环境的创建、学习技术的研发、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等等,各不相同。但学习科学的研究者主体无疑都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在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中充分重视以智能技术为研究工具与支撑,注重学习技术与平台的研发;注重科学研究与现实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探索学习基本规律的同时,力求能够把对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系统,推进教育创新。这也反映了当代学习研究的一般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之于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

学习科学从1990年代初开始创建,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异军突起,成为教育与心理科学群落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学科分支。一系列事件见证了其辉煌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的第一本专门刊物《学习科学杂志》于1990年创刊,此后在短短十几年内就从为数众多的教育与心理研究类杂志中脱颖而出,跃升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教育与心理科学类杂志的前列,甚至还多次超越众多老牌专业刊物而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其在整个教育与心理学科群落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1999年,学习科学家推出了题为《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与学校》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正式提出了“学习:从猜想到科学”的口号,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学习科学进行了概括并把其推向社会公众,大太扩展了学习科学的社会影响。这份报告一经推出,旋即引起了激烈反响,并成为啥佛大学教育学院推荐给博士研究生必读的十本经典著作之一。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了教育和心理研究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拨款,启动了学习科学专项研究计划“学习科学中心项目”,组建学习科学研究的“国家队”,集中全国最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力量创建一批跨学科的部级学习科学研究平台,从而让学习科学研究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2006年,学习科学家又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正如主编R.Keith Sawyer所言,《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是学习科学领域内的第一本手册,也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手册,因为它在组编过程中始终关注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学习科学及其学科体系;二是学习科学如何才能影响教育实践。它的出版是学习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见证了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其为改进教育实践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赛博学习则是学习科学表现出来的最新发展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习研究主要有两大潮流,一是对新兴学习技术的研发,二是对“人是如何学习的”的理解。赛博学习整合了这两大潮流,成为21世纪学习科学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2.学习科学的成功之道探秘

学习科学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研究主体以独到眼光,准确把握了世纪之交教育研究之实践转向的历史潮流,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学习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创新,奠定了学习科学这一新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石,并把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成功之道,非常值得教育技术领域学习和借鉴。

第一,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学习科学家在学习研究之对象和方法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让学习从猜想到科学”的口号下,明确提出把学习研究的对象从实验室转向课堂并超越课堂,在研究方法论上提出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现在又以赛博学习作为研究焦点,捆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以控制论、混沌和复杂性科学为思想指南,从而奠定了学习科学的对象和方法这两大最重要的学科基石。

第二,学习科学家准确把握了当代学习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汇聚各方面力量,把跨学科与协同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当

代学习科学研究共同体不仅有实验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数学与科学教育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家、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专家、知识管理专家,而且还把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课堂教师也吸收了进来。

第三,学习科学家成功地把学习科学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学习科学中心项目”,创建了以七大学习科学中心为代表的部级大型科学研究平台,并通过赛博学习的概念,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与自身学科发展捆绑在一起,以创建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从而大大提升了学习研究的层次、水平和影响力。

第四,高度重视战略研究和公共宣传,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等各种形式,让学习科学进入社会公众视野,争取政府和公众舆论支持。

1999年《人是如何学习的》国际研究理事会报告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就是其最成功的运作。正是以上这些努力,才共同塑造了学习科学这一新兴学科在整个教育与心理研究领域内的强大影响力。Roy Pea教授在本次AECT年会的主旨报告中,提出的推动赛博学习研究这项战略建议也体现了以上学习科学家的一贯思路:研究者和实践者联手创建赛博学习研究的跨学科共同体,以此推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之赛博学习领域的成长;给赛博学习注入一种平台观,在大型科学平台上对各种硬件、软件和服务进行大规模共享式和互操作性设计;从包容性学习的视角出发,注重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推动从幼儿到老年等所有人群之学习实践上所具有的转型力量;启动各种项目和政策大力推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学界同仁肩负起让由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赛博学习创新计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走向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技术: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携手的艰难之旅与光明前景

1.教育技术的时代挑战

和学习科学的蓬勃发展相比,教育技术则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等新学习理论的推动下,教育技术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但这只是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实际上,由于缺乏原创性的理论创新,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科学与心理研究领域内的地位一直在下降,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教育技术刊物《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在近百种教育和心理类期刊中排名靠后就是明证。

首先,教育技术的发展已历时近百年,可基础理论建设却一直举步维艰,学科体系始终残缺不全。近百年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学说屈指可数,仅有视听教学论和教学设计论。学习科学在20年的时间里就编辑出版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样的基础参考工具书,而教育技术历时百年,才于1996年推出自己的专业工具书《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相形之下着实让人汗颜。

其次,虽然教育技术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可是这更多地是体现在教育技术专业教科书内容的七拼八凑上,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规模、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在教育技术领域内并不多见。当然,我们不能忘记:20世纪30年代,教育技术的先驱w.w.Charters召集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及其他多种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开展了历史上第一次对电影的综合性、大规模研究――佩恩基金会系列研究,曾得到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的高度评价,他说:“整个调查研究因其运用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且涉及了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而声名显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把实验科学的各种方法应用到大量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这个研究将会成为一个光辉的典范,在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迈进的过程中,它将成为一块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知名学者Donald Ely集结了包括图书馆科学、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量,携手创建美国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信息技术分站(ERIC/IT)这一全国性的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平台,也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已成为绝响。

第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体不注重战略研究,没有能够成功地把教育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获得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支持。在加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段教育技术发展的黄金岁月,以James Finn为代表的一批富有卓越领导才华的学者不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把握了教育技术从视听教学转向视听传播再到教学技术的历史性跨越。而且还抓住了那一历史时期美国因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而兴起的全国性教育改革浪潮,给教育技术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争取了联邦政府的大笔资助,有力推动了教育媒体与技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从而大大提升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地位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然而,今日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再也看不到这样学术眼光与领导能力均出类拨萃的学术领袖。

2.两大领域的艰难对话

面对学习科学的狂飙突进,教育技术领域无疑也强烈感受到了其巨大影响与冲击,开始有意识接触学习科学研究共同体,以求在合作中共赢。2004年,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教育技术》杂志推出了一期题为“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开始对话”的专辑,集中了一批学习科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以及横跨两个领域的两栖学者,就两个领域的前途和相互关系阐述了各自立场。两个学科的研究主体在对话中表达了不同立场。以Janet L.Kolodner为代表的具有纯正血统的学习科学家认为,学习科学年轻而充满了生机,学习科学的研究主体应该以成为一位学习科学家为最高专业理想,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与教育技术合纵连横,而是要继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使其最终走向成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令人尊敬的、与教育技术不同的专业领域;以David Merrill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学家认为,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对学习科学的崛起持一种欢迎态度,认为学习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教育技术研究,学习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教育技术的进步。参加这场对话的还有另外一批以Christopher Hoadley为代表的年轻学者。这批学者横跨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两个领域,他们最初接受的是学习科学的专业训练,但其后从事的却是教育技术研究,有两种不同的专业体验,对这两个专业领域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而在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也与前述两个阵营有所不同。Christopher Hoadley认为,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除了发展历史迥异之外,在研究目的、理论立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相似性和一致性,而基于设计的研究则为两个领域的统合提供了现实的方法论框架,因此,两个领域走向统一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这些观点的个中奥妙着实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3.携手共创未来的光明前景

学习科学无疑是当代学习研究的最前沿地带。AECT理事会邀请Roy Pea作为大会的学术主旨报告人,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体逐渐认识到当代学习科学研究对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教育技

术学的学术共同体已开始正视学习科学的崛起,认可学习科学在推动学习理论研究和学习技术创新上的贡献,希望和学习科学家共同携起手来促进学习的实践,推动教育的变革。另外,在2010年会上,AECT主席、知名学者Michael Spector等人还组织发起了《学习科学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更加可以认为教育技术对学习科学已全无芥蒂。回首2004年《教育技术》杂志组织的那场对话,传统的教学设计与技术专家试图把新生的学习科学笼罩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年轻的学习科学家则雄心勃勃,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屑一顾,一门心思要以学习科学统领整个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Christopher Hoadley等人通过对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这两个领域内的引文进行分析也发现,两大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充分,文献的引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教育技术的学者会引用学习科学领域的文献,但学习科学对教育技术文献的引用则很少。

AECT历届年会的学术主旨报告人也都是传统的教育技术专家,没有邀请过学习科学家。直到2008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当时的AECT理事会邀请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两栖学者Chris Dede作为大会学术主旨报告人。2009年,AECT理事会又邀请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Peter Goodyear这位同样具有两栖背景的学者做学术主旨演讲。本次年会邀请作为正统学习科学家代表的Roy Pea,表明了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展开对话与合作的真诚愿望。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而赛博学习概念的提出,则给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的携手合作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平台。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各有所长。学习科学虽然发展迅速,但精英色彩仍然极为浓厚,普通教育工作者和一般社会公众对其了解有限,这使其很难真正完成把学习研究的阵地从实验室转移到学校和课堂并使其促进教育和学习的时代使命。而教育技术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早已深入人心,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二者携手合作,不仅教育技术可以获得学习科学坚实的理论支撑,学习科学也可以拥有丰厚的实践资源。

第4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社会责任

1 科技创新及其价值取向

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的企业(特别是领导层成员)及科技工作者两大类,其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实践的进程。科技创新会给企业带来很高的附加价值,因而任何有抱负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它。我国现有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人力)投入研究开发,从而抑制了科技创新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想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即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显然,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唯一价值取向的传统的科技创新观已经与社会发展日益格格不入,让自然生态价值观介入科技创新活动并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愿望,而且也是一个实际的历史进程。对于科技创新而言,走生态化转向之路正适应了当前的历史发展要求。因此,科技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既是对社会发展战略转向的积极回应,也是价值观嬗变反映到实践中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同时又是人类环境的保护者、创造者,因此他们是否能掌握环境知识,具有生态环境意识,是否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关系到“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实现。本文限于篇幅,仅将科技创新主体放在大学生层面。

从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目标逐步从环境保护转向关照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考虑生态问题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等因素。由此,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在教学研究中,把维系生态道德观列入教学的过程中,我国目前高校的相关教育,目光大多停留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层面和外部层面,即只是关照人类与其环境之间在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转换。因而,总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寄托在与此相关的技术手段上,忽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灌输生态道德观。这种缺乏人文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是不妥当的。我国科技创新生态化的不断发展,有赖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生态意识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必须通过教育才会进入青年大学生的心灵之中。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所必须的人类固有因素——一种种的知识、技能、能力等等,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客观化、对象化而积累和继承下来的。这些因素绝对不是通过遗传能传递的 。

2 生态伦理与社会责任

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理性的自然存在物,人类有权利利用自然,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但也有义务尊重自然,保持生态的稳定性。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家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然而,尽管环境科学日益发达,环境立法日趋完善,现实生活中却仍旧存在着有法不依、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法律和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规范。事实上,道德在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伦理道德的产生与人类的历史发展、生活状况密切相联。生态伦理是人类生存危机感的反映。道德作为调节人类行为规范的总和,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向自然索取的各种资源超过了生态环境的再生和更新能力,人类生产、生活扔给自然的垃圾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消解和自净能力,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开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加强了整体的生态意识,提出了社会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GDP向可持续发展转换;生态伦理在这样的形势下提出。正义作为人的最高尺度和理想准则存在于人的全部活动以及一切关系中,忽视人对自然界的正义关系及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是生态危机的原因之一。

北京动物园曾经发生过5只熊惨遭一名大学生的伤害的事件,原因只是该大学生“想验证一下黑熊是否如书上说的那样嗅觉灵敏。”这虽然是个别人的一种极端行为,但受过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竟有如此行为令人深思。

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实践也证明,仅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创设、社会秩序的整合,而无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无济于事的。社会规范乃至具有最高国家权力意志的法律的约束、调控,充其量只能帮助人们处理特殊境遇道德选择的行为方式问题,它对人的行为约束也只能是短暂的、外在的,它可以强制人在某一道德情境下做出一次或几次善的选择,却不能保证一个人能经常地、自觉地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

一个人的道德自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源于其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靠后天教育培养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缺乏责任感,对自己行为不负责任的人,其道德自律也就无从谈起。相反,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意识。唯有形成道德自律意识,才能保证人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性。转贴于

3 社会责任教育

决定大学生生态道德的核心因素是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要求社会中的个体对每一种行为表现都应当首先考虑到自身之外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这种影响,选择对社会有利的、舍弃对社会有害的,并始终为有利于社会的事而不懈努力。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

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需要在内容、目标上体现以认识为先导,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对己负责,到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负责的层次性特点。其中,增强责任认知能力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首要切入点。如何使学生懂得在大学乃至人生的道路上,根据社会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工作方式进行选择,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以及应负的各种责任,成为增强责任认知能力的第一要务。

道德是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的产物。生态道德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道德责任是道德主体在道义上对其选择的行为的善恶及价值所应承担的责任。“我”的责任必须建立在两方面的前提之上:一方面,我必须是某一行为的主人;另一方面,该行为必须是我的行为。两方面相辅相成。前者是我与行为的同一关系,后者是我的意志与行为的同一关系。换言之,具有道德责任这一属性的行为不仅是属于我的,而且是建立在我的意志自律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实质在于:行为必须出乎我的意志自由。这意味着,只有当人享有运用自身的意志自由去行动的权利时,人才应对选择的行为负责,而培养责任者正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由于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是在以灌输原则为主导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缺乏独立做出责任选择的能力和习惯。加之,当今时代是价值选择多样化的时代,学校如果只鼓励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灌输和积极引导,无疑等同于放任自流。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从而陷入责任虚无的困境。对此,学校、教师都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应该看到我们的德育工作在这方面却做得很不够,所谓学生的选择其实只是师长替学生做出的,从而取消了学生的道德责任。这种教育表面上看来是“成功”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服从于规则。但是,这种缺乏主体自由意志的“服从”根本不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青年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自为的积极过程,是一个与学生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任由外力压制和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并培养其选择的能力,德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学生。

我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的提高和生态道德品质的培养都有赖于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因此,在我国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生态道德责任教育应成为重要内容,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加以实施。生态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素质的教育。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由于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缺乏对人与自然整体性关系的了解,尚未具备进一步发展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形成并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生态道德责任教育的目标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于提高人的素养,这两个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中提高人的素质是最根本的,是实现生态保护必不可少的主体条件。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最终达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人们只有突破过去只着眼于个别利益的狭隘视角,为人类的共同生存和发展采取共同行动,将保护生态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成为自身内在约束力的要求并上升到伦理自觉。

参考文献

1 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2 杜时忠.制度变革与学校德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0(6)

3 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第5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此次活动也引发了对当前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困惑和未来科技创新教育的走向等诸多思考。

问题与困惑

现代人相信,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会拥有竞争的制胜法宝。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成为许多学校创建特色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可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规范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加上科技创新教育本身就充满了创新性,一些学校的科技教育也变得五花八门,造成了科技创新教育乱象丛生,从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困惑。

1.急功近利

如今,社会的浮躁已渗入教育,很少有人做十年磨一剑的“傻事”,许多大学把课题的级别、的数量、科研成果创造的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学术研究的浮夸之风同样吹到了中小学的课堂中,影响了科技创新教育。

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各类特长班学习,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特长班也应运而生。

有个别学校和家长请大学的教授或相关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且获奖的级别越高越好。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获奖级别足够高,学生能力就提升了,科技创新教育就获得成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潮,一种对各类奖励需求强烈支撑下的科技创新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相关的各级别的竞赛也为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困惑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重在参与还是重在获奖?建立在以获奖为目的基础上的科技教育到底能支撑多久?是不是学生获奖,就说明他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科技创新教育与自然科学等学科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拔苗助长

从近年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不断能得到一些惊人的好消息,这些消息称,许多中小学生的创新发明科技含量高,创意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等。

然而,在这众多好消息的背后,总会有教授或专业教师的身影,甚至一些知名的专家也在为这些中小学生服务。如果专家们只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和理念以及科技创新常识,无可厚非,但个别专家甚至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设计和操作方案。

由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比赛的主办方为简化评奖流程,只收参赛作品,对于作品是谁设计、谁做的他们也无法判定,致使许多学生抓住这一漏洞,也导致个别不良的专业辅导老师直接把自己在各级别科研成果中的残次品拿出来参赛,这些作品很可能就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的获奖作品。

困惑二:当学生把事先做好的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出来后参赛,由于对其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难以考证,其比赛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若是学生在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为获奖受到鼓励,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

3.东拼西凑

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设计出许多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让学生自己去拼装,也有一些所谓的创新就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产品参加比赛,这些作品的制作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看起来时尚,玩起来有趣,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多大益处呢?

困惑三:学生按图索骥拼出来的作品能否算是科技创新?这种靠简单复制组装出来的产品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有多大?这种缺少原创精神的所谓“创新”是否需要培养?

思考

科技创新教育应体现科技创新与社会、科技创新与生活、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养成科技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了解科技创新的一般原理,体验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学习一些科技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既要让学生有凌云之志,脚踏实地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许多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生获奖上,希望通过学生获奖的数量和级别展示学校的特色,对于获奖和展示科技创新特别渴望,个别学校已经到了着迷的状态。如在省绿色学校验收时,某市一所小学汇报材料中的主体竟是科技创新,成就了一个为展示自我而离题万里的现实版幽默。

科技创新教育并没有错,但把获奖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有背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念,由此可能引发学生对名利的过分追求,使学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

当学生把获奖作为终极目标时,他们会把达到目标当作最大的成功,成功后又感到无事可做,这种迷茫会让学生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

思考一:科技创新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教育学生既有凌云之壮志,又要学会脚踏实地做事;既要有创新理念和设想,又要学好基础科学知识,为今后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且能够为自己的设想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又要有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选什么样的人进行培养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绝大多数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学校的第一生命线,考试成绩也成为决定一所学校名誉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因此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流,由此衍生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变成现代教育的代名词,为了考试成绩,教师教得太难、学生学得太累、家长管得太烦。

学习本应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件快乐的事,如今却成为困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烦心事,甚至有高三学生毕业晚会用烧书籍来发泄对学习的憎恶,这种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兴趣?一个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的民族是危险的、没有希望的民族,如何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应试教育转到科技创新教育中又被模仿为应赛教育,有关部门组织什么样的竞赛,学校就举办什么样的培训班,甚到个别学校把这种培训转化为几个人的专门训练,这种本应由广大学生参与的普及性活动,变为一种只为获奖的功利行为,有违科技创新普及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思考二: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选什么样的人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要培养?这些问题是科技创新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希望也不可能把每个人培养成瓦特一样的发明家,中国式的乔布斯。

建议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全员教育,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有效的活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让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类活动重在参与,促进重要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意识到获奖只是活动的副产品;二是特殊人才可以重点培养,如美国某中学校长的狗被学生杀死以后,校长惩罚他们的方法就是让两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画出这条狗的解剖图,这一画就画出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不拘一格发现人才的理念,改变由成绩定论学生的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3.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培养

谈到科技创新教育,很多人就会想到“高、精、尖”三个字,许多学校也把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提前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甚至把许多高等学校的知识和内容灌给中小学生。

以奥数为代表的有些竞赛活动,对应试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属于典型的拔苗助长的做法。

由于学生毕竟还要经历上一级学校的教育,在较低层次学校进行高层次的不完整的教育后,到较高层次的学校学生还要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教育的内容学生似乎学过,又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种在似懂非懂状态下的又一次学习,就如同一锅夹生饭,反复翻炒会使饭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是对教育的一种伤害。

佛山南海九江镇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校生源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学校经济状态也不尽人意。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他们的中考成绩年年名列市区前列,科技创新教育在全校普及,经常有学生拿国际大奖。他们的科技教育注重的就是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与活动参与的普及。

在体验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玩中学、学中思考、教师引导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参加的活动多了,各类考试的成绩也提高了,这就是被称之为“九江镇中学现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育人模式。

思考三:科技创新教育应当如何开展?应当如何选题?这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媒体的鼓动作用,个别教育工作者在求高、求难、求新的思潮影响下,对学生的教育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教育起点过高,教育内容过难。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过分强调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或过分强调如何通过创新发明获取财富,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的成长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产生疑问,找到了万有引力规律,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的不理解发现了相对论原理,达尔文在大自然的寻寻觅觅中知道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论,而计算机的原始语言只有0和1两个简单的数值。科技创新教育也应从原始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突破口。正如佛山科技创新展示活动,从最简单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始,从最常见的问题入手一样,伟大的哲理常常蕴含于平常之中。这也与佛家经典的一堂课释迦“捻花一笑”、道家的万物由一而生、儒家的吾道一以贯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学校教育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若开始时就让学生竭尽全力冲刺,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易造成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没有跑到终点就停止了运动。

第6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 人文与科学;创业创新;大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6-0069-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强调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构建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育人和学术环境,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学校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 过程与成效

2002年以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建设创新型社会为契机,根据高校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创业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人才全面素质观、个性观和创新观,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三个维度;“一体”是三个维度协调发展、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

1.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落实全面质量观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总结50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状,分析生源质量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形势与要求,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和能力。学校分别于2004年、2007年进行了两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以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把科技创新教育贯穿各个教学环节。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紧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改革主流、全面素质质量观。

1.2 优化课程结构,探索创业创新课程建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课程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地方所需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依照人才培养定位,育人为本,以更新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课程结构改革采取“平台+模块”形式,增加选修课学时,扩大大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要求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方面设立9个创新学分,引导学生进入科研活动,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创业创新课程建设,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成功开设科技与创新、创新与创业、创业管理、创新与专利、自然美与创新等课程,逐步形成创业创新教育的基本知识体系,逐步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的现代大学文化。

从教学体系上来看,由原来业务素质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单一体系向兼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体系方向发展。普遍增加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艺术、经济管理、心理健康等课程,体现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强调了理工渗透,人文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才全面观。从课内结构上来看,减少课内学时,增大课外教学学时;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大基础课学时;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方向模块选择;增设创新学分。通过“增”“减”学时,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学组织形式上来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强调“学”和“提高”,第二课堂强调“练”和“实践”,第三课堂强调“悟”和“陶冶”,体现个性和多方位培养。

1.3 重点突破,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与创新实践

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素质教育课外培养计划》《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课外活动品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学术基金管理办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课外活动品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科技与创新实践,以科技创新实践为突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和自选实验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科技与创新实践。设立学生学术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竞赛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学生课外学术基金和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为引导,以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实践为突破,通过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竞赛,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显著成绩。2004―2008年,学生申报学生课外学术基金576项,立项资金30多万元,学生参与人数1500多人次;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307项,立项资金14.3万元,学生参加人数2900多人次。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都获得广东省高校先进单位;学生在各科技文化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77个(部级一等奖19个、二等奖34个、三等奖38个,省级特等奖1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80个、优胜奖20个、优秀组织奖5个)。其中,“计算机仿真大赛”在全国多所名牌大学参与竞争下,多次获得一等奖,到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受到教育部领导关注。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邓炳铖同学在“华硕AOCC2008全球超频赛”中获得冠军。这些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专业文化素质得到拓展,组织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

2 创新与特色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地方大学特点,形成鲜明的现代大学文化特色。

1)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人文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相融合,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突出创新与创业的有效结合,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彰显学校文化教育功能。

2)采取全校公选课形式进行创新教育,并有效实施理论讲授与研讨、参观、名家说法、教授论坛、专利申请模拟相结合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提升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弥补普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不足。

3)以创业人才培养为导向,尝试“创业创新班”实践,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宽厚、复合、开放、创新”特征的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创业创新班采用“双导师制”,为每一位学生聘请行业内创业的成功人士(专家、学者)担任校外导师,在学校范围内挑选优秀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在学生学术和学业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形成鲜明的特色。

3 经验与思考

3.1 构建文化建设工作平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文化建设着眼于学校发展总体战略,着眼于创新文化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从三个方面努力构建文化建设工作平台,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推动文化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1)精神文化建设平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平台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定位、教育使命、校训、教育行动目标、人才培养特色、学生文化、教师守则、人际关系准则和工作准则等10个方面的内容。以学校传统、办学特色、地方需求和未来发展等角度为“经”,以大学内涵、文化内涵、教育规律、地方文化等为“纬”,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并举,创业创新现代大学文化的平台[2]。

2)创新课程建设平台。学校课程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地方所需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依照人才培养定位,育人为本,以更新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为龙头,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推进以BB平台为标志的网络、多媒体课程的现代教学改革。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课程建设。例如:在全校公共选修课中开设科技与创新、创新与创业、创业管理、创新与专利、自然美与创新等课程,有效地推动“创业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3)学术文化建设平台。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术文化建设,把学术文化平台的建设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1]。近年来,学校着力于强化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促进学术交流,鼓励学术自由,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以学生课外学术基金和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为引导,以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实践为突破,通过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创造性地开展全校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促进不同学科的学术观点交叉融合和知识创新,促使大批高素质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开创课外科技活动的新局面,形成学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一个精品和亮点。

4)制度文化建设平台。制度文化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学校在推进制度文化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着眼于体现“创业创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学术为先,强调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设立“明日栋梁”奖学金、“台商阳光”奖学金、“困难成才”奖学金和“凯思特”奖学金等,引导学生争优创新。

3.2 发挥“两个渠道”育人作用

第一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主要开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第二课堂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教育活动等,侧重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共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既成人,又成才。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作用,使之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

3.3 整体推进,突出亮点,打造品牌

着力结合专业,结合学院实际,以科技活动促学风,实施课外品牌战略,积极开展“一学院一品牌战略”,如:文学与艺术学院的“英语演讲”;政法学院的“佛山市外来工法律援助中心”;理学院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广东省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化学实验”;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科技创作”;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的“结构模型设计大赛、景观大赛”;生命科学学院的“实践能力训练”;经济管理学院的“基于ITOP项目的学生专业素质拓展”;医学院的“健康直通车”;教育科学学院的“影视文化”;体育学院的“佛山推手”;等等。这些学生品牌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校园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第7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校校挂钩科技创新搭建活动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都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中国的素质教育工作已经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到了“2008年陕西省逐渐普及新课改”,素质教育并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的推进是21世纪的重要举措。面对国家教育发展的现状,面对社会的需要,面对中学之间的竞争,我们必需与时俱进。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第一阶段已经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教育创新发展的第二阶段,而中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是学校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面对现行教育制度,面对就业压力,虽然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面对高考前的紧张学习,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学校是紧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只能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行;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已经是非常疲惫不堪了,很难再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科技指导教师非常有限,常年从事科技指导的教师更是少的可怜;近几年,很多选拔到国家的科技创新项目都是一些科研所和高校中所做的高、精、尖项目。“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上的项目更是深不可测;此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申报程序复杂、周期长以及国家及省给予的支持力度有限等,这些都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纵然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有着种种的困难,但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需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能合理解决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与高考教育之间的“矛盾”,如果我们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有利的资源,这对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我们可以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使中学学生能在这个平台上更好的进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这个平台,有利于为创新课题提供素材,有利于获得高校教师技术支持和指导,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避免与学校教学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

因此,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合理利用高校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形式

目前,我国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研究性学习五种。其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自1982年开始,目前已经开展了26届,它是我国目前科技创新活动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辐射面最广的一项面对中小学生的综合性科技竞赛。这些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都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选拔和培养科技后备人才,鼓励他们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研究事业。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性

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6年2月6日国务院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也一再证明,科技强则国强,而科技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深远意义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宗旨不单单是为了获奖,而更主要是“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科普工作,进一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国家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培养中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尤其是参与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三、中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难度

虽然很多中学都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但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或者是为了追求荣誉等,真正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学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在中学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制约,尤其是试验设备的不完善,使科技活动很难普及。

1、现行教育体制的制约

就目前而言,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上大学虽不是什么难事,但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我校学生学习竞争的意识更强,在这种情况下,大面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非常艰难,虽然中国教育部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高考优惠政策,但是名额十分有限,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放弃学习时间去做这件事情,很多家长虽然认为这对开阔孩子视野,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及自主能力非常有益,但面对高考前的紧张学习,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2、高考升学率的顾虑

学校是紧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的,如果与现实违背,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了,因此,纵然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以及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但也只能在完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悄悄进行,不可能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这件事情。

3、指导教师资源短缺

面对升学压力,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已经是非常疲惫不堪了,很难再有精力去做其它事情。据本人调查所知,就整个陕西省而言,热爱这项事业的指导教师为数不多,很多也仅是形式上的,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10年之久的中学指导教师仅有12位,而真正能做到与现实结合,紧跟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综合实力强,热衷于此项活动的指导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4、新项目开发的难度越来越不易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26届,很多源自生活中的项目都已经做过了,寻找好的创新项目已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自2002年第1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召开以后,学生所做的项目是越来越大,越来越难,尤其是近几年,很多选拔到国家的项目都是一些科研所和高校中所做的高、精、尖项目。“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上的项目更是深不可测。

四、中学与高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搭建平台的优势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教育是培养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基础,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在竞争中的成败。在教育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教育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与严峻的,单纯追求高考升学率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学校的全面发展是及其有利的。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及其深远的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要开展此项活动,而且要能在现实的基础上做的更好。因此,为解决现实存在的学生学习紧张,选择高质量创新型项目难的问题,因此,搭建中学与高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对中学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1、有利于为创新课题提供素材

目前选拔到国家的项目出现两级化,一是与生活贴近的,应用性和适应性很强的项目,但由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已经开展了26届,很多与生活贴近的创新项目都逐步被开发,要找到新的项目已是相当不易;二是高、新、尖的项目,但这些项目单纯依靠学生和中学辅导教师很难完成。基于创新型的项目很难寻找,我们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所,让它们为我校中学生提供一些前沿性的创新课题。

2、有利于获得技术支持和指导

面对学习紧张,有些实验在中学中不能实施,独立完成科技创新项目难,我们可请高校和科研所的专家、教授亲自为学生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等,协助学生完成,帮助学生设计技术含量高的实验,为学生提供高水准的理论支持,使科技创新项目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国家水平同步。

3、有利于学生节省时间,避免与学校教学冲突

通过高校和科研所为中学生提供项目,以及亲自为中学生指导,并提供实验条件等,学生利用了丰富的高校资源,通过资源的利用开发和共享,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短时间内完成,避免了与学校教学的冲突。

4、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

面对高考学习,很多学生已经是非常疲惫,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枯燥的学习压制了很多学生的天性,让学生通过这个与高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使学生能展示自我,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学生在中学阶段就直接与高校接触,一方面,树立了他们正确的科学态度,提高了他们的科技素养,锻炼了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做科学的创新能力,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另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科学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高校的渴望,从而更积极的对待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

五、总结

第8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一、坚持“以人为本”来发展与创新教育技术学学科

坚持“以人为本”来发展与创新教育技术学学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社会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m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研究正逐步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方向转移,如倡导“主导一主体”的教学结构,利用IT智能、虚拟现实、知识工程等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因而要不断培养和塑造新一代教育技术学工作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推动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乃至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与创新的动力

1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创新的推动力

它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基础理论及研究领域都得以丰富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使其学科体系进一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与网络教育应用已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虚拟现实与仿真技术以及智能等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系统的设计、网络课程和教育软件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教育已成为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高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代研究的热点。要使该学科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就应把教育技术学学科意识和现论模式与信息技术及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以推动教育技术学学科的不断创新。

2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发展与创新的牵引力

现代教育技术学是在现代教育的环境中孕育、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引进和应用奠定了思想认识基础和理论支撑,在教育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中起着引导作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既包括创造教育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个性化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等教育基本理论和原则,又包括知识建构主义等许多新的学习和认识方面的理论。正是这些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引导和激励人们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激发人们对于教学领域中先进信息工具的需求和渴望,从而使这些现代化的媒体、设备得以在教学实践中大展其优越性。

三、实习教学是创新的关键

实习教学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实习教学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第9篇:科技与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创新型国家、人才、教育制度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2005年党中央提出,要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政府根据国际竞争态势和我国具体国情而做出的重大科技战略选择。那么,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得到合理的定位。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科研型和创新性的大学体制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举措,是促进创新性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教育在创新性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共同的政策选择。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发达国家主要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占据领先地位,特别是通过技术控制市场和资源,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要想在这种国际性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只有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比较优势,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步发展,否则将会被世界的发展步伐所拖累,远远的落后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处于原始状态,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驱动,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供给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因此,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任务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只能走创新主导的发展道路,通过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的大发展,实现发展的新突破。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家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去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道路选择。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中,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虽然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由于体制制约和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担当起科技自主创新的重任。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现代大学新的发展任务和科技战略需求已经将我国大学历史地推向科技自主创新的“前台”,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大学,而创新型大学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大学体制和推行大学科技政策加以支撑。

二、我国大学体制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仍然处在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过度地消耗着社会和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因数都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但是沿袭了几千年之久的传统教育却是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现代教育仍然受着传统教育的很大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着我国教育的创新发展,束缚着教育线上的广大人员的思想解放。目前,我国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理论灌输上,教育中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表现和注重对学生个人知识的积累,在教育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受教育人员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发散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教育的发展战略。所以很多从这种教育体制中走进社会的人员,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能很好的发展创造型思想。另外,我国的大学教育还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就是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中领导大学建设发展的核心是政府,大学成为了政治制度中的一部分,受制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政治行为对大学干预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是,政治的干预严重的制约了大学自由思想的发展,大学的教育成为了政府或者政党宣传意识形态,控制社会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大学的自由之风不能形成,所以大学的创新思想就受到了政治制度的严重挤压,创新型的大学建设的思想空间被政治形态占用。所以,要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就要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观念进行合理的梳理,并在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发展。

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展路径探索

教育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重要支撑,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创新发展,一个国家教育思想创新程度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状态和发展空间。而,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之一就是教育观念和体制的落后,甚至可以说我国的教育制度和观念是阻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实现就不能离开对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改革,而,对教育的改革应该集中于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更新,还有就是改革大学的科技创新政策。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大学的期待以及功能定位不同,政府关于大学的科技政策导向也不相同;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制度基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科技政策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自然有所区别。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显现的大学科技政策问题,涉及大学科技改革与发展的许多方面。有的是属于世界各国大学科技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反映了大学科技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现象;有的则是由我国大学科技的体制、基础、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特殊问题,反映了我国大学科技发展的特殊矛盾。当前,我国大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分散与重复设置等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大学科技发展存在政策,是在政府新的科技战略格局中大学科技政策的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队大学的科技政策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综合现达国家创新思想的建设,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创新型思想的建设就是把对大学的科技政策规划到国家整体科技战略规划之中,并通过具体政策鼓励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是由大学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源于大学的学科、人才、信息、国际交流等优势,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科技政策导向和制度支撑。美国之所以能在三十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的体系就是得益把美国的大学规划进国家整体的科技战略之中。当前,我国大学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就是政府对大学科技政策的供给不足与大学科技活动无序运行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科技实力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相适应,大学科技政策也经过了多次变革和调整,但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和对大学自主活动空间的限制,在政策的结构和安排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与集权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科技活动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旺盛的科技创新需求,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新的科技战略要求,现有的大学科技政策显得越来越被动和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及时改革我国大学的科技政策,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发展。

随着我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科技政策的转型,大学科技的供应模式开始受到冲击,科技需求的主体也渐趋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一些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和其它类型的机构。因此,原来政府指令性的、封闭的科技供应模式要逐渐向自主性的、开放的科技需求模式转变。这种模式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大学与企业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或高科技园区。其中,关键是要解决好大学与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有利于调动大学科技创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改变原来政府控制教育的制度体系,放松政府对大学的管制,政府应该对大学进行适度管理,还大学一个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入效率标准,效率和责任之间的制约机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解决,以保证大学科技活动的方向、功能、效益、质量等方面协调发展。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是转变政府管理大学科技活动的方式,主要运用政策调节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第一,通过立法加强对大学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从美国大学科技扩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政府立法和相关政策支持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通过经费调节大学科技活动。政府有权通过财政拨款、税收政策等调节大学科技经费,鼓励市场和企业与大学合作研发项目。特别是要改革行政性拨款和内部资源分配模式,采用竞争申请和合同管理的方式,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保障政府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三,通过信息和质量管理引导和规范大学科技活动。政府可以通过科研项目规划调节和引导大学科研方向;通过评估、检查等途径监督科技活动运行状况,通过改革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方式保证大学科技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教育中需要改革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改革。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不多,缺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方法和环境,科研和教学活动结合不够,培养模式陈旧。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速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上,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以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唯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极的。因而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以继承教育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中心观念。”继承教育观念的最大特征,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是注入知识的注射器,学生是吸纳知识的容器,于是知识越多越好就成为一种成规。不要认为知识越多越好,而应该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他的物理知识并不多。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都注重学生的独力思考,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对此高校教育必须作出抉择,适时进行教育观念的改革,使之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对我国的教育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与一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育应该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其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探求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不在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方法,而是更多的培养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观察、思考、索能力,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3)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当从过去的书本知识传授转移到以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开展研讨式学习,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际,开展教学实践,并把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带回课堂研究,使实践教学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而且成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4)开辟第二课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形式。第二课堂包括科技、文体、社团、调研、试验等活动,要让社会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大课堂。(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创新意识。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动、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科技政策创新.教育与现代化.200803.

[2]赵奎志.高校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2.

[3]李津.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J].新华文摘,2005(22):121-124.

[4]姜军,武兰芬等.发达国家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

[5]肖广岭.国家科技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6]史秋衡,冯典.转换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