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与创新范文

科技与创新精选(九篇)

科技与创新

第1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940X

国内刊号:11-5588/G3

邮发代号:80-63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部级综合期刊。已于2007年7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创刊号首发式。

第2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生态化 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高潮)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 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 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 “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

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 and 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 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 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第3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一、水产品试验养殖方面。一是特种水产品——泥鳅的试验养殖,我市进行20户试验(经10月28日双加镇和长安乡3户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7.4公斤,折合亩纯收入1245.67元。试验获得成功。今年我市继续试验推广,如双加镇孙大春去年泥鳅养殖25亩,今年扩大到57亩,增加了22亩,现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泥鳅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亩纯收入1600.00元,总纯收入可达91200元。二是古蔺县首次引入冷水性鱼类—-虹鳟在黄荆乡、德耀镇进行试养,养殖面积50多平方米,经历伏季高温考验,生长正常,鱼体由2克增长至800——1100克,产鱼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继续试养,养鱼面积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现长势良好,预计产鱼1500公斤以上。虹鳟的试养成功对古、叙山区县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发展名优特色的冷水性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继续实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项目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动计划”项目,达到1.22万平方米,产鱼2440.56吨,产值5779万元。比新增产值1005.6万元,新增税利502.8万元,今年稳步发展,预计产量超过2500吨。

三、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动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319人次,出动车船90辆(艘)次,到达85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4场次,受训3455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像12场次,观看1500人次,水产科普挂图55幅次,观看24150人次,推广水产新技术3项,书写宣传标语139幅(条),印发宣传资料50250份(册),技术咨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经费开支近9万元。

四、巩固发展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653户,养殖规模3.9万亩,年收入9500万元;今年达到23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981户,养殖规模5.1万亩,年收入1.5亿元,新增9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为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泸农科联办函〔2010〕1号文件精神,现将今年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情况总结于后:

一、水产品试验养殖方面。一是特种水产品——泥鳅的试验养殖,我市进行20户试验(经10月28日双加镇和长安乡3户的测产):平均亩产达到317.4公斤,折合亩纯收入1245.67元。试验获得成功。今年我市继续试验推广,如双加镇孙大春去年泥鳅养殖25亩,今年扩大到57亩,增加了22亩,现长势良好,今年预计泥鳅平均亩产超过400公斤,亩纯收入1600.00元,总纯收入可达91200元。二是古蔺县首次引入冷水性鱼类—-虹鳟在黄荆乡、德耀镇进行试养,养殖面积50多平方米,经历伏季高温考验,生长正常,鱼体由2克增长至800——1100克,产鱼300多公斤,取得了成功后,今年继续试养,养鱼面积增加到300多平方米,现长势良好,预计产鱼1500公斤以上。虹鳟的试养成功对古、叙山区县有效利用溶洞冷泉水及北部高海拔山泉水发展名优特色的冷水性水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继续实施科技之光行动计划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江河金属船体网箱名优鱼养殖项目列入“市科技之光行动计划”项目,达到1.22万平方米,产鱼2440.56吨,产值5779万元。比新增产值1005.6万元,新增税利502.8万元,今年稳步发展,预计产量超过2500吨。

三、开展了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工作。今年3月,全市出动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319人次,出动车船90辆(艘)次,到达85个乡镇,举办各类讲座、培训班34场次,受训3455人次,放映科技电影、像12场次,观看1500人次,水产科普挂图55幅次,观看24150人次,推广水产新技术3项,书写宣传标语139幅(条),印发宣传资料50250份(册),技术咨询12770人次,科技之春科普活动经费开支近9万元。

四、巩固发展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我市去年有14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653户,养殖规模3.9万亩,年收入9500万元;今年达到23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有社员981户,养殖规模5.1万亩,年收入1.5亿元,新增9个农民水产专业合作社。

五、渔业新村建设方面。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水产会议精神,认真部署、促进新农村建设水产发展工作。我市至争取到省上投资渔业村基础配套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在泸县加明镇罗桥村和太伏镇双石村实施;2010年再争取省上投资100万元在泸县立石镇下湾村和云锦镇龙井村实施,项目正在进行中;龙马潭区双加镇双加村渔业新村建设也初具雏形;成为我市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片。

明年根据省上安排和我市实际,继续抓好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并建议各级政府增加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经费投入,以推进我市渔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4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创新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10-01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要素的总称。它为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科技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保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科技创新和科技资源是相互制约。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技资源的供给量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多大的成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全球性研究课题的兴起,现代社会对科技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由于我国的科研领域还没有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的传统,在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项目合同书中也没有明确规定科技资源,即使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权威性基础研究资助机构,对项目申请人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资源共享方面的约束。这些现象说明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通过总结文献,概括了科技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以期能够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推广。

1 促进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积累了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充分利用本学科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前人工作这一过程就能耗费毕生的精力。而科技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劳动,而且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从事真正的创新。

当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大科学、定量化和注重过程研究等特点,也迫使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高可信度的大量科学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产生通常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一个单独的研究者或团队,没有能力和精力,也没有必要从零到有地生产这些信息,科技发展的速度也“等不及”你来生产这些数据。因此,与同代人间的科技资源共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自己的同行在做什么,其起点是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寻找新的起点,避免与同行,特别是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研究突破的同行间的“撞车”现象。这也是许多基础性研究项目,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要求进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的原因,而没有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几乎是无从谈起。

2 弥补空间上的信息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些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等,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增强。这类科技活动要求获取全球范围内不同典型地点的相关信息,即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掌握的本国的科技资源都不能满足空间上的需要。从人力、财力、精力和国际关系上讲,一个科研团体甚至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全球范围内数据的采集和加工;从技术上讲,一些样品的保存周期极短,如某些放射性同位素样品只能保存几个小时,必须在当地的试验室马上完成测试分析工作;从研究基础上讲,一般情况下,科学家对位于本国内的某些典型地点的研究基础掌握较好、研究的积累程度高,在开展研究中,与当地的关系也比较容易协调。

纵观当代的一些重大科学研究,如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等实现资源完全共享的国际计划来实施的;又如古气候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本土研究的交融与共享,如中国科学家的黄土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国外科学家的冰川研究、深海沉积物研究。

3 弥补时间上的信息不足

科技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可再现性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利用前人所存留的信息资源。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生命一般不超过60年,而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积累上百年的资料,即科技信息的积累一般都要超过一个科学家的生命周期。许多科学问题,特别是与一定地域相关的科学问题,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往往需要上百年尺度,而且是累积的年代越长越好,这种积累过程并不是某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资源的共享可以弥补我们在时间上所获取的资料的不足。

在环境科学领域,科技资源在弥补时间上信息不足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美国阿拉斯加州的Glacier海湾,由于18世纪的冰川覆盖及后来的冰川后退,成为研究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极为良好的天然试验场。有关Glacier海湾的最初研究是George在1794年所做的科学探险;1879年,Muir依据Vancourer对Glacier地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描述,又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从20世纪初到现在,Glacier海湾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应了生态系统演替的规律,现在Glacier海湾已成为美国科学家开展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研究的一个根据地。

4 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当前发展科技形势下,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而科技资源的共享则能够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科技领域,部门的划分是人为的,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但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依部门而划分的。要正确的解决一个科学问题,通常需要全方面的分析,只有从多个学科角度获取和分析资料,才能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正确分析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往往需要获取多方面的资料,如气候资料、水文资料、土地利用资料等,并结合植被分布格局方面的资料,才能判断出某具体地区植被退化的真正原因。而这些资料往往掌握在不同部门的手中,如当地的气象局、水务局、国土局和林业局或畜牧局,这就需要这多个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才能从根本上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整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唐仁华,伍莺莺,等.对促进科技济源共享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2006(5):8-9.

[2]吴笑寒.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创新[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第5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长波理论是研究和分析国际经济发展长周期波动的成因和演变规律的重要视角,本文试着就经济长波与创新周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进行分析。

(一)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具有鲜明的周期性,由周期性的创新所导致的经济发展是不连续和不均衡的,它体现为繁荣和萧条的交替进行。由此,长波周期缘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变化所导致的经济的长周期性波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技术创新的不连续性所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以周期性波动的形式呈现的,而这种周期性波动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一种本质联系,周期的产生是因为创新不是均匀地出现而是以集群形式出现。同时,经济长波经历的时间跨度也内在地由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决定,当技术创新和扩散的速度加快时,经济长波周期所经历的时间可能随之缩短。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往往是作为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先导,从而引发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包括产业组织的演进、市场结构的变迁和体制机制的创新。熊彼特关于经济长波起因的解释,是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及其应用和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轮“长波”的标志的,从而使经济长波周期呈现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等四个阶段。雅各布•J•范•杜因在其《创新随时间的波动》(1986)一文中考察了截止1973年的经济长波,总结了前三波的各个阶段以及第四波的前两个阶段的主导技术创新及其历时时段(表1所示)。陈漓高、齐俊妍(2004)在其《技术进步与经济波动:以美国为例的分析》(2004)一文中通过对二战结束以来美、日、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并着重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状况与经济波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第四轮长波的后两个发展阶段,描述了以汽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导的第四轮经济长波(1948~1991),并认为在经济下降期孕育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可能会推动经济进入又一轮长波,明确提出正在经历的以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第五轮经济长波的存在及其第一阶段(繁荣期)开始的时间为1991年。另外,熊彼特还指出每一次经济长波都会产生新兴产业,并且其中的一些新兴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同时传统产业受技术创新影响进行大量的改进创新,从而实现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每一次经济长波和一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相呼应。技术创新推动着新兴产业发展,一旦出现某个新兴产业,高额的利润会诱导大量资本的投入,驱使企业家的需求大量增加,投资高潮紧随而至,新兴产业将急剧发展。而技术创新在关联产业间的扩散、流动,形成新兴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联盟。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奥巴马政府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战略和发展新能源技术,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化“危”为“机”,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政策手段,以此发动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欧盟提出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欧盟各国积极响应,如英国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全欧洲到2020年降低30%的减排,2050年降低60%的减排总体目标;法国考虑创造“零碳经济”;瑞典大力推行“环保车计划”;德国将环保技术产业确定为新的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丹麦则在全球率先建成了绿色能源模式,成为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典范。日本也重点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7月29日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致力于以长期目标指导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作为又一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也努力通过国家计划统领低碳经济发展,印度于2008年6月30日《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确定到2017年将实施8个国家计划。中国也于2009年提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加紧部署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许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许多省市的地方性规划早已纷纷出台,且选定了重点发展领域。应该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计划的调整和筹划适应了经济周期变化的需要,有可能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向复苏和新一轮的繁荣。

(二)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周期性机理卡萝塔•佩蕾丝(CarlotaPerez,2002)在其著作《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针对学术界对金融与技术间关系问题的忽略,指出了金融资本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技术革命—金融泡沫—崩溃—黄金时代—政治动乱”这样的顺序大约每半个世纪重来一次,形成一个周期。两百年来这样的技术创新已经发生过五次,产生了五个经济长周期。[4]7-16在佩蕾丝看来,在一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后的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制度创新以及金融资本在其中的作用中间,存在着如下的一个阶段序列:一次产业革命的序列开始,即新产业资本的产生(技术革命爆发期)金融资本对新旧产业资本的投入,经济结构的调整期(狂热阶段)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反思、调整、治理,导致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转折点)金融与产业资本在新的制度支持下的合理的生产应用(协同阶段)市场饱和与技术成熟,埋下新的金融危机的种子(成熟期)下一次产业革命的开始,金融资本投向新技术(技术革命爆发期)。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有循环论的意味,卡萝塔•佩蕾丝认为,在过去二百年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经历过五次这样的产业革命长波周期,其中“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增长的节奏和方向”[4]13。而且,技术革命或新兴技术早期的崛起是一个爆炸性增长时期,会导致经济社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在由技术创新引发的经济社会的重大演变和革新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首先支持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继而加剧了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制度领域之间的不协调,而这些不协调可能引发冲突的产生和放大。当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协调建立起来后,金融创新又成为技术创新进入展开期的推动力。一场技术创新即将结束,金融创新又会对催生下一场技术创新产生重要作用。佩蕾丝将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演化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两个时期是导入期和展开期,各含两个阶段。导入期的两个阶段是爆发阶段和狂热阶段,展开期的两个阶段是协同阶段和成熟阶段,介于两者之间会有一个转折点。如此划分,整个技术变革周期就由爆发、狂热、协同和成熟四个阶段构成。爆发阶段是技术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衰败,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开始形成。伴随着新兴核心技术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新产品、新产业呈爆炸性增长特征,此时,金融资本开始介入,金融资本成为促进技术革命的新的风险资本。狂热阶段是金融的时代。在这个阶段,金融资本主宰着技术革命不断引导新范式深入地传播,对新兴技术体系、新兴产业过度融资,出现大量金融资本追逐技术资本,产生资本市场狂热发展脱离实体经济的疯狂现象,并进而出现泡沫破裂和狂热衰退现象。协同阶段是生产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技术开始缓慢走向成熟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金融也受到必要的干预和规制,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本之间形成愉悦的联姻,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形成相对的协同和一致性的成长。成熟阶段是孕育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由于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饱和,技术创新的潜力逐步耗尽,技术革命的动力逐渐衰竭,技术创新的收益不断递减;产业接近成熟,利润率下降,使得宏观经济增长出现停滞,甚至进入持续的萧条和衰退周期。此时,金融资本开始退出并寻求新的机会,因而,这个阶段也成为新的核心技术、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的酝酿和培育期。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也就是由于两者创新主体不一致(金融资本集团与科技生产者)所带来的问题,如创新收益分配不一致、创新激励不充分等。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互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周期性机理和趋势性特征,这需要探讨由于创新主体不同所引发的创新主体效用最大化问题。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演化博弈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相关假设和观点,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探寻促进两者结合的制度框架与政策安排。模型假定条件如下:(1)设θ表示创新主体对创新资源的投入程度,θ∈[0,1],θ=1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投入创新资源,为理想状态下的状态;θ=0时表示创新主体完全不投入创新资源。因此,在金融创新主体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互动过程中,θ值一般为正,且数值不断上升。(2)设Δr表示创新收益,它表示在科技创新收益外溢的条件下,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占优策略,也即Δr要受到θ的约束,同时Δr越大,表示金融资本集团对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越大。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科技生产者可以根据最优策略选择达到效用最大化UP*,最优策略选择为θ*;金融资本集团地方政府最大效用为Uf*,最优策略选择为Δr*。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生产者可以通过多回合了解金融资本集团的行为特征,从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同时金融资本集团也可以通过这一博弈过程达到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实现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生产者与作为金融创新主体的金融资本集团的效用最大化,实现激励相容。这一动态博弈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推动创新融合的路径选择:在科技生产者行动决策θt的基础上,金融资本集团总是会有一个占优行动策略Δrt,Δrt中表现出了金融资本集团推动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机制———Δrt中带有金融资本集团内部各成员对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迁的需求。在Δrt的基础上,科技生产者会在下一期行为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占优策略进行修改,在不断推进θ值下降的动因下,科技生产者同时也考虑到了金融资本集团对相关制度创新的诉求,这一诉求在模型中被涵盖到Δrt当中并通过金融资本集团的策略反应出来。因此,科技生产者根据Δrt制定下一期行动策略θt+1,由此不断演化下去,多次博弈在这一机制下,在实现科技生产者与金融资本集团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制度供给,推动整个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整体变迁。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结合的制度支撑

(一)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联动的利益联结机制要以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改变科技与金融各行其是、单打独斗的思路和做法,突出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利益诱导作用和金融创新的服务平台和资金杠杆作用,将科技成果预期转化为撬动金融的利益杠杆,进一步实现金融政策与科技政策的无缝对接。同时,要不断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联动的利益联结机制,使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之间以创新利益共享的方式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中心任务,支持新兴产业的先导和支柱作用,提高辐射带动能力,走集群化发展之路,着力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融通资金、风险控制等服务平台,不断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监督约束等机制。针对技术革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客观要求,制定专项科技金融服务方案,着力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加大对传统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技术转化的附加值;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金融供给的多样性;开发多种信贷产品,支持一批发展前景好、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中小技术型企业。具体而言包括如下任务:其一是形成利益驱动机制。体现在创新层面上是各种动力机制的确立,科技创新主体与金融创新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主动结合,并在合理配置资源与分割利益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率的创新活动。处理好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促进创新主体、研发、融资、中介、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关联,发挥创新集群、创新联盟、融资平台的优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促进联动目标的实现。其二是形成“激励相容”利益机制。一方面,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可行性,激励创新的积极性。知识产权制度和专利保护制度是以保护技术创新主体以及参与各方的创新利益和创新权益,并以此激发技术创新主体和参与各方的创新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对创新集群内各主体形成有效激励和评价,降低或分担单个创新主体的风险和压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创新系统内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资源吸纳力,保证各方利益的“激励相容”。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在产业起步阶段,通过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知识产权保护、国家扶助、金融倾斜来提供成长源动力;在产业扩张阶段,通过法律规章制度来规范技术创新主体和金融创新机构的行为,诱导传统产业更新和新兴产业涌现,实现产业跨越性发展目标。其三是形成基于创新利益相关者的多主体创新模式。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和联动是当今新的课题,它要求更多并行、多角度的创新资源整合和相关利益要素的高效集成,形成以创新利益相关者为基准的多主体创新模式和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如通过官、产、学、研、金、中(介)等创新要素的集成和联合,促进各主体在合作竞争中通过利益相关的维系,获得共同利益,谋求共同发展。其四是形成创新收益的分配机制。由于不同的企业对一个技术机会拥有不同的职能联系,从而会形成不同的创新利润期望。只有那些期望从创新中获得可观利润的人才会创新。[6]具体而言,金融创新收益是指金融家的创新劳动收益———投资知识商品生产研发和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技术创新收益是指创造者或创新者的创新劳动收益———创新劳动者通过科技上的发明创造等创新性劳动而获得的价值。[7]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外溢比率”即创新收益分配的份额问题,即要处理好技术创新收益溢出性、非独占性与金融创新收益独占性间的关系,形成多方共享创新收益的分配和激励格局。

(二)建立“官产学研金”等创新资源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和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而需要官产学研金等部门和全社会之间通过市场机制来协调、互动,使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最优的配置。其中一环的脱节将影响整个创新机制的良性运行。从当前来看,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官产学研金紧密结合、耦合联动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而目前我国在风险资金、创新投融资上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产学研的合作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尽快协调和改进。要继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完善官产学研金的科技合作体系,促进官(政府)、产(企业)、学(高校)、研(科研机构)、金(金融机构)的有效结合,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产学研结合的新技术与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充分发挥官(政府)的主导作用、产(企业)的主体作用、学(高校)的基础作用、研(科研机构)的骨干作用、金(金融机构)的保障作用。要形成两类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和机制。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作为基础研究主体的科研院所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金融创新的主体是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各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协作,有助于实现对创新系统内各种科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创新的整体能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不仅具有创新资源,而且有促进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和机制,这种制度不仅会再造新的创新资源而且还会促进创新资源(主要是知识、人才资源)的快速流动。当前,要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构建新兴产业投融资平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以此作为金融与科技合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三)构筑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新兴产业投融资服务链新兴产业处于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的孕育和成长期,也就是经济长波的初期。新兴产业具有孕育、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的特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期,技术成熟度低、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多,新兴产业的培育充满了高风险低收益的特征,这往往需要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安排,同时,政策性的信贷支持在此阶段也很重要。另外,处于孕育期所具有的高风险、高增长的潜力特征,需要来自私募股权基金(PE)、风险投资基金(VC)、创业板上市等风险偏好型的股权融资模式[8]的参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其产业规模与产业增长潜力适中,风险和收益均为适中水平。此时,间接金融制度的安排尤为重要,可通过设立中小商业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性贷款机构等金融创新方式。另外,政策性贷款有效融合了政策性信贷支持与市场性信贷支持的机制优势,是另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形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期,其产业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特征,产业规模较大,产业增长速度稳定。此时,需要政策性金融机制的扶持作用,这种扶持方式可能更多的表现为: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扶持政策,来引导信贷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上市政策,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9]同时,间接金融制度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信贷支持也是重要制度安排。另外还需要通过证券市场主板公开上市的直接金融制度形式,此时,在孕育期的风险投资则实现退出。

第6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为了确立国家生存的基础和加强基础研究,陆续制定了各类技术领域推进的国家战略,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日本提出的"国家产业技术战略"和"日本标准化战略"。该两大战略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把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产业基础技术领域作为重点发展的标准化领域的规划,使技术研发与标准化活动的结合更加密切。

为了更好地理解标准和标准活动在日本产业技术发展中,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对日本的标准体系与其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和解读。

1曰本标准体系

1.1概述

研究日本标准体系,不得不提的是两部重要的法律,_部是1949年通过并经多次修订的《工业标准化法》(JIS法)。JIS法规定了通过制定工业标准来促进日本工业标准化,从而达到改善工业产品品质等目的,并将日本工业标准按其性质划分为基本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三类;另一部是1950年通过同样经多次修订的《农林物资标准化法》(JAS法)。AS法规定了通过研制农林物资标准,从而达到改善农林物资品质等目的,并将日本农林物资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和生产方法标准两类。

两部法律除了规定标准研制相关内容外,还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实施JIS和JAS合格评定制度,将"质量标识标准制度"和标准研制活动相结合,无疑大大提升了日本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

相应地,依据两部法律的规定,日本政府设立了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和日本农林产品标准调查会(JASC),分别负责组织研制和审议JIS标准和JAS标准及指导合格评定活动,上述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日本除了两大官方标准化机构外,还有数百个专业团体、行业协会从事标准化工作,它们大多数接受JISC和JASC的委托,承担JIS和JAS标准的研制、印刷出版、贯标、培训等工作。此外,还有大约200个行业团体也自行研制供本行业使用的行业标准,如日本汽车行业团体的JASO标准等,可以从图2中看出曰本标准化机构的属性关系。

目前,日本政府机构中由经济产业省(Ministry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负责标准化工作的归口,经济产业省下设产业技术环境局(IndustrialScienceandTechnologyPolicyandEnvironmentBureau)负责标准化和认证行政管理工作,前面提到的JISC,就隶属于经济产业省的产业技术环境局。从标准化活动发展脉络来看,日本的标准化活动经历了以采用ISO、IEC标准为主的政府主导,向民间研制为主的转型的过程,并已将标准的研制与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将标准化过程与行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布局和推进。

1.2日本重要标准机构

1.2.1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

根据日本现行法律及行政管理体制,工业标准化活动的行政管理工作由经济产业省(MinistryofEconomy,TradeandIndustry)负责,而具体工作则交由JISC负责落实执行。

JISC成立于1946年,其起源于1921年4月成立的日本工业品规格统一调查会(JESC),1949年,JISC经《工业标准化法》授权作为日本全国性的标准化管理机构,负责组织研制和审议IS标准及指导相关标准化活动,1952年和1951年,JISC分别成为ISO和IEC中代表日本的官方机构。根据日文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4月,JISC机构组成如图3所示。

JISC设置了一个理事会,再下设标准部和合格评定部。理事会从日本的产业界、高校以及政府机构中选举了秋田彻(日本电气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等22名总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数据)负责JISC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该22名委员由经济产业大臣任命,任期一般为两年。标准部由环境与资源循环专业委员会等27个专业标准化委员会(下设2,000多个技术委员会,拥有2万多名委员)组成,合格评定部由专门的认证认可委员会组成。

除了标准部和合格评定部两个常设部门外,JISC意识到在高效、快速研制标准的同时,需要强化标准的评价机制,要建立和强化事前的评价和研究机制,以及进一步反映消费者的意见,因此,还设置了两个特别顾问委员会负责对标准化活动密切

相关事务进行预研,即知识基础特别委员会和消费者政策特别委员会。

JIS标准是日本以法律明确规定的国家标准,其范围涉及除药品、农药、化学肥料、蚕丝、食品以及其他农林产品外的各工业领域,类型上分为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基础标准等三类。根据JISC2010年年报,截至2010年3月,现行有效JIS标准已达到10,202件。通常,JIS标准由经济产业省批准公布后,日本规格协会(JSA)负责出版发行和相关的贯标、培训工作,JSA还会将JIS标准翻译成英文,并向丨SO成员国发送。据统计,日本80°%以上的JIS标准草案均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出并负责研制,再提交JISC通过审查后,上升为日本的国家标准。

1.2.2日本规格协会(JSA)

曰本规格协会(JSA)是由日本航空技术协会和曰本管理协会于1945年12月合并而成立,是日本推广工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活动的民间组织,其主要任务是承担JIS标准的部分研制、出版和培训及标准化刊物出版等其他标准化交流、宣传活动。

JSA还有一项比较有特色的工作是接受政府或相关机构委托,从事标准化信息、标准化政策等的预

研以及国际标准化交流活动。例如:日本为了在信息技术领域占领先机,早在1985年就建立了JSA信息技术标准化研究中心,从事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的调研工作,并加强与欧美等国家有关标准化组织的联系,JSA的这些相关信息技术标准的预研和国际标准化活动都有效地推动了日本信息产业技术及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2曰本标准化战略如何推动技术进步

2.1日本标准化战略背景

曰本标准体系与多数国家一致,以集权为主,但比较注意吸收美国元素,强调发挥民间力量。应该说日本是一个经济和技术强国,但却不是标准强国,特别是在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方面,与欧美相比差距不小。但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在世界推广领先技术时,认为"只要技术一流、产品质量高就不怕没人买"的观点,让日本吃了不少亏。因此,日本对"标准,尤其是国际标准是确立产业主流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感受颇深,也促使日本重新思考如何加强对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影响力。

因此,JISC于1996年通过召开会议的形式,确定了日本21世纪标准化的重点领域;21世纪国内标准化战略和国际标准化战略,以及与标准政策关系密切的知识产权政策、技术政策及其关系;合格评定政策的基本方向;21世纪新的工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内容,2000年5月,汇总并形成了《21世纪委员会报告》,该报告要求JISC的电子、信息等27个分专业委员会开展专题研究,在了解本专业领域标准化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分别起草分专业标准化战略。2001年1月,日本经济产业省根据该报告成果,在JISC下新设"标准〃与"合格评定〃两个部。2001年9月,JISC的"标准部"在汇总27个分专业标准化战略内容的同时,最终提出了《日本标准化战略》。

2.2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有效促进产业升级

   2.2.1与国际标准研制方式的一致性实现国内标准活动的国际化

《曰本标准化战略》明确提出标准化活动不是仅凭描述其整体定位及重要性就能_朝_夕完成的任务,因为标准化活动不仅包含了与各类产品/服务相关,而且代表了技术及市场两方面的高水平活动。

曰本在2001年的时候就敏锐地捕捉到国际标准研制活动的电子化和快速化趋势,《日本标准化战略》中指出实现日本标准化活动的电子化。包括了国内标准草案受理、审查、到ISO/IEC国际提案或标准草案的国内审议及国际答复,均实现电子化、网络化;27个专业委员会要积极承担JIS草案的实质性审查工作;在技术创新等需要快速标准化的领域,应积极应用"技术报告"(TR)等新标准形式;在标准修订期限上不拘泥年限,要密切关注相关IS0/IEC标准的动向,伺机灵活迅速地修订标准。

由于国际上要求放宽法规限制的发展趋势,标准已成为建立社会柔性规则的重要手段,日本政府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为了增强曰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标准化战略》提出的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成为有效促进产业升级的强有力的外部推手。2.2.2与国际标准指标的一致性有效促进产业升级

《曰本标准化战略》指出日本要在IS0/IEC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加IS0/IEC国际标准的审议,充分反映日本的意见。根据日本的需要,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标准制定机构(ASME、ASTM、API)积极配合。当预料到有的国际标准很有可能成为IS0/IEC标准时,原则上要迅速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JIS标准。对有待修订的IS0/IEC标准,应要求其迅速修订,并以JIS标准(包括与亚太地区标准制定机构联合开发的标准)为基础递交国际标准提案。

《曰本标准化战略》指出曰本政府要像美国NIST财政支持ANSI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一样,对可能获得世界市场的战略性领先技术,应积极支持行业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日本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标准提案,对于保证日本产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2.2.3产业界专家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机构活动

《曰本标准化战略》指出今后将积极争取承担更多的IS0/IEC各委员会(TC/SC/WG)主席、召集人和秘书的职务。培养一批熟悉IS0/IEC国际标准审议规则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和国际标准化专家。在企业内外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起企业和跨行业国际标准推进体制,提高行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参与度。对于中长期的国际标准化活动,必须保证同一专家能够长期持续参与。一揽子推进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的对策,实现IS0/IEC国内审议团体和JIS标准草案制定团体的一体化。相关领域的曰本国内审议委员会之间要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确保国家利益的体制。

研究表明,《曰本标准化战略》的执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通过提前战略布局后,2002~2004年,来自日本东芝技术顾问的高柳诚一成功担任了IEC主席,而2005~2006年来日本化学专业协会田中正躬会长成功担任IS0主席。

3科技创新加快标准研制模式的变革

3.1强调技术标准和技术研发的协同发展

曰本是一个强调吸收优秀经验的国家,尤其注重学习欧美先进经验,从最大程度应用和普及技术开发成果的角度出发,关注标准化作为联系新技术和市场工具的重要性。因此,日本政府提出要推进设立标准化研发机构,扩充所需的相关科技预算,将标准化视为产业技术政策的两个支撑(研发政策+标准化政策=从技术创新到实用化和普及的政策)之-同步推进。

曰本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WTO协议的落实,日本早在2004年就已经开始研制与技术标准相关的专利规则,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引进国际性标准化战略,特别是在高科技研发过程中,率先引入了技术标准和技术专利的同步转换等理念。

在技术标准和技术研发的协调发展上,日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推进。

3.1.1以标准化促进科技研发工作

曰本科技管理部门提出,技术研发要在研发的策划阶段就形成研究者和标准相关方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果要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新技术领域技术开发及其成果的普及,要想获得巨额市场,在商品化的同时实现标准化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阶段,就必须确定形成标准的形式和类型。

3.1.2发挥技术基础研究机构在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直面应用科学,但是支撑科技创新离不开大量的技术基础研究工作,例如计量标准、化学物质安全管理、材料等领域研究机构的很多活动都与标准化密切相关,日本政府非常鼓励这些机构通过标准化活动,将大量测量方法与评价方法所积累的数据和成果进行有效利用和推广。

例如,日本政府非常鼓励那些国立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品评价技术基础机构"等机构,在标准研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联手,从大学和产学联手的角度出发,重视研发成果的标准化。并且在开展市场及社会标准化需求调研课题时,这些机构应该明确要求研究人员确实投入标准化研究,并支持其顺利开展相关工作。

3.2创新的标准研制模式I-曰本的标准联盟(Consortium^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演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技术标准以及围绕技术标准开展的标准化活动的需求相当旺盛,尤其是在新兴的信息技术、电子消费等领域。

由于传统的标准化组织需要遵循协调_致原则,采用公开、利益均衡、正当程序、解决分歧观点的书面程序来研制标准,通常一件标准的研制需要3~5年的时间。而在新兴技术领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传统的标准研制程序无法满足行业/产品对标准的需求。因此,_类新型的标准研制

组织行业标准联盟或标准制定组织(standard-settingconsortia,SSO)应运而生,SSO通过改变传统SDO的标准研制模式,通过降低协调一致性程度,并根据标准的不同成熟度依次为参考报告和标准规范,可以大大缩短标准研制的周期,并能够快速的和应用。

如果说德国是世界相机工业的发源地,日本则是相机工业快速发展的沃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曰本照相器材产业发展稳居世界第1,在这世界第_的背后与日本科技的研发投入、产业链的完善成熟密不可分,但日本将这些优势技术通过标准联盟(SSO)快速的固化为标准,并为全世界照相器材行业所通用,这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照相器材产业的标准联盟CIPA进行介绍。

曰本相机影像产品工业协会(Camera&ImagingProductsAssociation,CIPA)成立于2002年7月,当时的大环境是照相器材数码时代的来临,不同于传统的胶片照相器材,数码照相器材产品间的兼容性、互用性问题开始显现,由于各个相机研发、制造厂商之间的数据并不共享,不同产品之间接口相互无法互用,数据存储设备无法兼容等问题比较突出,并进一步衍生出贸易、公平性竞争问题,建立并推广摄影器材之间兼容性或互用性的标准刻不容缓。

因此,由各大相机制造商和相机配件厂商,如尼康、佳能、适马等,联合成立了相机影像产品工业协会,由协会出面协调有关照相器材标准和商业事务。根据CIPA对外公布的组织结构图可以看出,CIPA除了秘书处外,还下设了两个部门,_是标准委员会,另一个是商业事务委员会。其中,标准委员会下设标准研制工作组、技术工作组和知识产权工作组,标准委员会采用不同于传统标准研制机构的模式,通过牺牲部分协调一致性,仅在会员间部分协调一致即可快速协会标准,即CIPA标准,相应地,CIPA联盟标准便可以快速获得应用,例如:PictBridge标准的应用。

第7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1.1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去,由于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使大批科技人才外流,有人说“在硅谷,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希奇,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却十分罕见。”由此可见,我国人才外流的严重程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

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有关

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

未来世界满足其需要之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

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

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

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

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

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

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

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

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

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

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

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

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

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

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 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 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 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 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 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 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 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 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 “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 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 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 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 合平衡。2 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1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从最初的仅占10%~15%上升到90年代的85%以上。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 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 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

撑。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第8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基金项目:2015年度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新疆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编号:XJUFE2015K006)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4日

一、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耦合关系

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既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这两大系统的耦合,也是构成这两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的耦合。同时,两者的耦合强调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科学技术以及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交互作用的时空协调性与协同性。它在地域空间上不是两要素之间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功能发挥与分工协作构成的有机联系的一组创新;在产业发展上不是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与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简单聚集,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综合经济发展行为;在耦合发展原因上,资源优势的聚集力不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的唯一条件,社会资源环境如政府的公共政策、商业习惯等因素,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两者的互助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度模型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二、建立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以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两个子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定义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并通过其大小来反映其协调程度。

(一)建立功效函数。衡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对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所作的功效贡献程度时,通常采用功效函数法。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设为变量ui(i=1,2,3,4,…m),而对于第i个序参量的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的贡献大小设为uij,其数值表示为Xij(i,j=1,2,3,…m)。Aij、Bij是耦合系统稳定状态时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功效系数uij可表示为:正功效系数uij=(Xij-Bij)/(Aij-Bij);负功效系数uij=(Aij-Xij)/(Aij-Bij),其中,uij取值范围为[0,1],0表示最不满意,而1表示最满意。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作为两个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子系统,在计算其子系统间协调作用的总贡献值时,可以采用集成方法论的方法,通常情况是以线性加权和法以及几何平均法来实现,本文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即:

式中:C为耦合度;Z为耦合协调度;F为综合调和指数,这一指标反映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系统的全面协调程度;同时将?琢、?茁设为待定系数,并结合新疆的真实情况,得出其在本文中的取值均为0.5。在实际应用中,F∈[0,1],这样可以保证Z∈[0,1]。并且根据物理学相关判别准则制定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分为六种情况:Z=0,表示完全不协调,无耦合;0

三、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方法

为了全面分析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更好地反映两者之间交融互动的条理性,本文遵照科学严谨、全面系统等原则建立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在计算指标权重时,通常认为单纯的主观赋权法缺少权威性,具有偏差,因此一般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将专家意见法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得出评价指标体系9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的选取了六个指标,分别为三大检索论文数x1;发明专利授权数x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x3;高技术产业增加值x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x5;相应的权重分别为0.1859、0.2105、0.2339、0.2262、0.1435。

代表金融创新能力的选取了四个指标,分别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x6;股票流通市值x7;股票市价总值x8;全部保险机构保险费收入x9。相应权重分别为0.2974、0.2562、0.2576、0.1888。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根据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新疆2010~2014年的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始数据如表1所示。(表1)

(二)结果分析。通过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分别对金融创新序参量u1、科技创新序参量u2进行计算,并最终根据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公式求得Z值。同时,在构建耦合度协调函数时,根据新疆的实际情况定义了待定系数?琢=0.5,?茁=0.5,因此T=0.5?琢+0.5?茁。对2010~2014年新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新疆在2010~2014年5年中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其中,2010年耦合协调度Z=0.2865,Z∈[0,0.3],处于低水平耦合状态,说明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影响作用不明显,系统有序性差,两者基本不协调;2011~2014年耦合协调度Z分别为0.3013,0.3243,0.3754,0.4012,Z∈[0.3,0.5],处于拮抗时期,反映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要素和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但影响作用不大,系统勉强调和。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逐年增长,体现了新疆对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互动耦合发展关系的重视,但仍需根据本区未来发展方向,确立正确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高度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

2、从整体来看,新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金融创新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状况。在所考察的5年中,每年的金融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u2分别为0.3786、0.4105、0.4256、0.5376、0.6537;科技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u1分别为0.6542、0.6541、0.6972、0.7013、0.7235,每年的金融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明显小于科技创新综合序参量数值。这反映了新疆在科技创新方面已有了较深的研究,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也较为深入,但其金融创新发展得较为缓慢。新疆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是较快的,反映了政府对金融创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并将其作为全区今后努力发展的对象,逐步实现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互动,以求将两者的协调性发挥到最佳。

五、结论

通过对新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内在联系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呈现双螺旋结构的耦合关系的结论,同时构建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10~2014年新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程度是逐年递增的,已经呈现出一般协调的状态。金融创新稍滞后于科技创新,但随着政府对其重视程度的加大,两者正趋于同步发展。因此,新疆应在现有的良好发展基础上,加大对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方向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实现两者协调互助、互利共生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建中,田云,高祥.基于DNA双螺旋原理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S2.

[2]卡罗塔・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科技与创新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镇化;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3-0033-05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

科技创新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1]。在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的创新突破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都推动了社会的飞跃式前进,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也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发展。随着近30年市场化全面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我国正在加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新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极其重要标志[2]。新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分工合作大面积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都是以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完成是实现的。本文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为研究基点,逐步来探讨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科技发展和建设城镇化方面起步较早,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为活跃,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早在1867年,西班牙的工程师A.serda首次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城镇化”这一概念,并描述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E.Stiglitz)曾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其研究的手段主要基于研究城镇化的进程与科技人员的数量质量间的关系。

2.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已经有许多成果,王发曾的《构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承载平台》[3]、辜胜阻博士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4]118-126和陈颐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5]138-156等,但对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还限于理论探讨和狭义的零碎研究,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开拓,使研究系统化。

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增长率、科技创新对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难题、科技创新对城镇居民对建设新农村城镇化的信心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概述

(一)科技创新的概述

科技创新就是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上能够具有开拓性,具有不同与于常规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科技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1)高度的探索性、智能性。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人人类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追求的结果,它代表了人类的智能,是人类改变社会的手段。(2)高度的综合性。当今世界,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3)高度的复杂性和密集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走向密集和复杂,无论是高科技公司生产的各种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还是我们生活中所应用的电子产品,都是高度的密集元件综合集成的,而各种元器件的集成无一不复杂,没有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4)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当代科学技术创新,在广度和宽度上的综合,都体现出了科学技术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生活社会的整合及广泛的分工合作,使得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创造研究不断地倾向于知识交叉和学科整合,这也就使得科学技术的创新具有交叉性和渗透性。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涵义,具体来说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城镇为基点的具有高度集聚性的居民的生活, 它涉及到城镇满足居民的生活物质的承载能力以及城镇生活设施的多方面内容,是人类栖居、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进步[6]。三大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城镇化的进程以突飞猛进的方式进行,城镇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各种设施越来越全。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增长, 还应是城市发展状态的优化、提高和扩展。城镇是居民生活、工作、居住的地方,要求交通、通讯等各种功能同步进步。

(三)我国新农村城镇化现状

1.总体水平普遍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多领域合作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快速、稳步的增长,使得我国的各项产品种类丰富、花样百出,而这种带有集聚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分工合作的广泛深入,分工合作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也势必加剧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区域的分布及各种资源的拥有具有较大的差异。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0年,发达省市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如北京(83.6%)、上海(89.1%)、广东(60.7%)、浙江(56%)、江苏(59.4%)等;而中部稍逊,河南城镇化水平为48.1%,湖北为51.2%;东北的辽宁镇镇化水平为53.5%,吉林为49.6%;西部地区相对较小,如甘肃城镇化水平为30%,重庆为45.2%,见图1。

资料同时表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70%~9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0%以上。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成绩明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整体城镇化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科技的创新进步所引发的产业革命, 是推动新兴城镇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也表明, 每次出现的重大的科技革命, 不仅孕育了新城镇的出现, 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得进程[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各个城镇发展特色、快速推进城镇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与我国城镇化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科技创新在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人们对城镇化进程的建设信心间的研究三个方面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增长带动城镇化的增长

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大量事实表明:几乎每一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量发明创造,尤其是大量的具有前沿性的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研究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快,城镇人口数量开始增多,各种大型的手工作坊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比以前较为舒服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又一次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欧美国家的城镇化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8]。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提高,同时,急剧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日益深刻。

以1955~2010年我国创新技术增长率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权威资料为依据(见图2),建立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化建设进程:

从1955~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关系及拟合从图中可见,拟合曲线和实际的数据曲线有很好的吻合,从而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增长能够推动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保障。

(二)科技创新成功破解了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

在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创新,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瓶颈,很好地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由于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交通拥挤不堪问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可依靠先进的创新技术,建设各种各样的交通设施,如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立的环形立交桥、陆续建立的城市地铁等使城镇的交通堵塞现象得到缓解;现在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而在我国,能量供应由电力部门负责发送和传输,随着城镇居民的增多,传统的供电方式日益显现出其弊端,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依靠现代的智能网传输技术,采用以MPLS-TP协议为基础的PTN传送技术,突破用户量大而供应不济的传统供应方式。这些都是依靠现代科技的创新技术来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范畴。图4、图5是1978~2010年我国国家城镇化率和用科技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增长率。

从图5可以看到,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比率日益增长,给城镇化进程注入了科技元素。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确保人们对城镇化进程建设的信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入,各个区域地区间的分工合作更加广泛,城镇人口的数量必将进一步增加,伴随大量人口的涌进,城镇化过程中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增加了城镇人口在生活生产、交通出行、购物旅行等多方面的不便,城市生活的舒适度降低,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9]。而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够增强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信心,使人们不必为在城镇中生活所遭遇的各种城镇化问题感到担忧,这样,将会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将城镇建设成为人们期待的友好型居住城镇。

表1是社会科学机构的一份城镇居民关于科技创新对改善城市的研究调查。在三个主要指标中,在对城市居住的态度上,有85.9%的城市居民对城镇生活充满期望;在科技创新对城镇环境改善上的作用上,有90.4%人为科技能够有效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在为科技创新的态度上,87.6%的城镇居民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

上述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在对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对城镇化建设难题的解决、对人民居住城镇的期望都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步伐。

四、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经过以上研究,深感科技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加快我国的科技创新,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对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加快科技创新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针对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

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上的困难,而这些技术上的困难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将关键技术难题及时解决,才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应组织专项专家研究小组,依靠他们在专业研究领域内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对技术攻关的信心,靠着对技术策略的正确把握,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10]。

(二)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

要采取多种渠道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由于创新技术应用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所以,任何一项创造性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增加了创新技术的研究价值,还会造福于社会[11]。比如激光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应用于工程项目、物理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用无痛苦的诊疗过程医治病人的创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应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研究出越来越多的成果[12]。这样,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在解决城镇化技术难题上,就会多一种技术实施方案,为最优化解决难题创造先决条件。

(三)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增强城镇居民生活信心

由于科技创新知识包含着最前沿的技术和复杂的原理,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具体的科技设计制造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科技知识的应用。所以,应加大对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城镇居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对科技充满期待,增强他们城镇生活的信心。这样会有更多民众感受到科技应用会便捷自己的生活,从而也会更加向往城镇生活,加入到城镇化潮流当中,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四)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与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靠科技的力量。只有广泛地吸纳科技人才,找出合理地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方法、新路径,逐步建立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及研发体系。将科技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源动力来抓, 特别是要加强对城镇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科技推进机制。人才的多少与创新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是否能强大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与投入,才能有强大的科技支持,不断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龙云安.科技与金融结合机制突破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1):109-112.

[2]翁清光,伍世代.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对策研究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193-195.

[3]王发曾.构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承载平台[J].甘肃社会科学,2008(6):230-234.

[4]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5]陈颐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6]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6):88-93.

[7]文余源.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变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5):25-27.

[8]徐佳.科技创新与城市结构的优化分析[J].东岳论丛,2005,26(4):168-170.

[9]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 城市规划,2006(3):31-35.

[10]王格芳.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我国城镇化中的突出问题[J].理论前沿,2007(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