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智能物流的特点精选(九篇)

智能物流的特点

第1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流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物联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21-02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odern logistics of hu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io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for example, put forward the docking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IO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ideas, go the way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talents needed for the industry.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et of things; talent training

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迅猛,很多高校开始开设了物联网专业。高职院校成了培养物联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战场”。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专业是一个“行业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果物联网专业缺乏行业特性它将如同一个人只有身躯没有灵魂,是没有生命力的。自教育部发文明确支持各个学校建设物联网相关专业以来,全国高职院校开展了物联网专业建设大潮,然而,由于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行业侧重点有差异,人才培养模式也大相大相径庭。我们必须将物联网技术应用技术的人才培养对接具体的行业特色和需求,开展特色专业建设,走行业特色之路,培养行业特色人才。

1 物联网产业发展特点

物联网产业体系基本齐全,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出以下四个字:“熟”、“深”、“新”、“合”。

“熟”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越趋成熟。2010 年,物联网产业正式列入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国家及各省市又陆续出台了针对涉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项扶持及政策,物联网产业发展越趋成熟的政策体系与环境,为产业各环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且必要的支持。

“深”主要体现在市场应用深化发展。在“应用示范激发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带动产业发展”的政策牵引下,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行业领域中的广泛得到了应用。

“新”主要体现在协同创新积极推进。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的应用创新及融合,使得物联网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深化,同时,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也日益加深。

“合”主要体现在产业整合日益加剧。物联网产业加剧了各行业整合态势,加速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力集聚、形成突破,形成了整合发展新态势,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2 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现状

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层”体系结构,各高职院校皆是根据物联网产业“三层”体系结构培养对应专业人才,主要培养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目前高物联网专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物联网专业技能知识的“复杂性”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计算机、测控与通信等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物联网不同于其它专业,是现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化的产物,所以物联网专业技能知识相当“复杂”。

2)物联网专业培养需求的“多样性”

物联网融合了多种技术,由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影响,导致物联网专业应用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新的技术创新成为可能。

3)物联网专业学生就业的“宽广性”

物联网的广阔前景引起了产业链上各行业的青睐,能够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力等行业的从事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协议开发工作。

3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物联网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计算机、通信、控制、电子、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知识,所有的高职院物联网专业都是从计算机、通信或电子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专业建设“新瓶装老酒”。由于高职院的物联网专业从学院现有专业的演变而来,虽然是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进行教学,可是教学还是老套路,如从计算机专业演变而的还是以软件开发为主,从电子专业演变而来还是以低层电子技术为主,不能系统性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2)实训室建设“重复无创新”。很多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实训室是将原有的传感器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室进行拓展或者是单组合起来,要么物联网实验室都以实验箱为实验平台,实验内容以传感器、单片机、无线网络通信等为主,缺少物联网的综合应用开发环境,无法完成对接行业的具体“应用性”开发。

3)课程实训构建“仿真轻集成”。大都高职院校物联网实训室建设过多强调“技术仿真”,没有接合具体的行业应用环境进行带有开发性实训室的建设,缺乏应用集成,实践性不强。

4 对接物流行业特色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根据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以“行业应用”为重点,以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是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下面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分析该专业该如何对接行业特色,走特色发展品牌之路。

4.1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基本情况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的专业群的布局,依托物流行业和湖南省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2012年在湖南省高职院校第一个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主要面向物流及相关行业智能物流相关岗位,培养具备智能物流项目的规划、设备安调、系统集成、售后服务等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2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学院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结合物联网专业技术体系,构建专业物流行业特色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1) 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归纳为由三个层构成:感知层(物流信息采集层)、网络层(物流信息交换)和应用层(智能物流)三个层面。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能力体系如图1所示。

在感知层,针对专业面向物流行业的具体特征,着重智能物流物联网感知基础应用能力;在网络层,着重培养智能物流物联网数据通信应用能力;在应用层,重点培养智能物流物联网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2)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的专业职业岗位培养体系

学院物联网专业对接物流行业特色划分为:智能物流营销策划类、智能物流运营管理类、智能物流技术类等岗位;主要培养为物联网企业及IT行业培养信息系统集成设计、物流自动化技术、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售前技术支持、售后技术服务的特色专业人才,其对接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体系如表1。

在感知层智能物流物联网技术基础实训室,重点训练学生RFID感知技术、条码感知技术、情景感知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无线网络组网技术等物联网基础信息感知与采集技能。

在网络层智能物流物联网仿真实训室,重点训练专业学生把感知层的采集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和应用层物流行业应用系统相互连接,能通过WIFI、移动网络技术及Internet构成一个可以互通信息的系统的专业能力。

在应用层智能物流物联网技术开发实训室,对接智能仓储、智能运输及智慧供应链等物流业务中具体应用,通过具体项目实践,训练学生物联网应用集成及项目实践能力。

4.3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的专业培养效果

在对接物流行业特色物联网专业建设的辐射下,学院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推进新技术研发

学院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物联网感知技术与应用湖南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研发湖南省“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研制与应用示范),积极开展新技术研究,为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升级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2)承担省级重点项目,打造专业品牌

承担了湖南省物联网应用技术学生技能抽查标准的开发及湖南省物联网应用技术生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单位,并2015年开始负责湖南省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竞赛、中职物联网应用与维护技术竞赛项目,逐步形成了专业的品牌的效应。

5 总结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知识涉及到多学科的融合,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物联网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业特点,提出了对接行业特色的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思路,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特色专业建设为例,指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要走行业特色之路,培养行业所需的特色人才。

参考文献:

[1] 米志强.高校物联网实训室建设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6(3):75-76.

[2] 白阿宁.关于高校物联网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12(3):33-35.

[3] 王海龙.物联网人才培养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12):33-35.

第2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智慧仓储网络的内涵

智慧化的本质是建立“虚拟大脑”系统,使实体具有“智慧”,大大提高“智商”,变得更加“聪明”。物资公司在为需求侧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构筑自适应、自思考、自调节、自组织、自我维系五大能力,不断提高仓储、配送和调配服务过程中的运营智商、组织智商、服务智商,建成具有国家电网公司特色、变被动响应为主动供应、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智慧运行的面向业务全流程的智慧仓储网络(见图1)。1.业务全程可视化以标准化为管理基础、通过自动化设施设备等设施基础和信息化IT基础,构建基础支撑平台和业务运营平台,实现仓储、运输、调配业务全程可视化,不断构筑物资公司对需求侧服务的自适应能力,提升企业的运营智商。2.业务全程协同化打破各业务部门管理墙,构建面向业务的计划—执行—分析—预警—监控体系,实现跨部门协同;与需求侧和供应商进行流程协同;通过协同管理平台,不断构筑物资公司的自我组织和自调节能力,提升组织智商。3.业务全程决策智能化实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快速、动态决策组合;通过经营决策平台,不断构筑公司的自思考和自我维系能力,提升服务智商。

智慧仓储网络建设

第3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移动 应急物流 物流联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升,公共安全和城市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给人类和社会、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因此,为了建立规范化的城市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物流的运作效率,将应急资源快速、准确地运往目的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将先进的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运用在应急物流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1 应急物流与移动

(agent)是指一个软件程序实体,它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和人类智能,能在特殊环境下为完成目标工作灵活自主地运行软件程序,提供主动。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逐步发展,产生了移动(mobile agent MA)的概念,移动(MA)将整个网络虚拟成为一个整体,移动(MA)可自主地移动执行完成用户指定的任务。移动(MA)是一个能在运行过程中自主地从一台主机迁移到另一台主机,并可与其它agent和资源交互的程序。能够跨平台在计算机网络中自主地、有目的地迁移,使程序的执行尽可能地靠近数据源,降低网络的通信开销,并提高完成任务的时效。移动(MA)具有移动性、自主性、协作性、智能性等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当城市面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时,通过先进的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整合各种物流相关功能活动,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处理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通过这个特殊的物流活动,要达到花尽可能少的时间、代价,将灾害损失及不利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目的。

2 移动智能应急物流系统

2.1系统主要构成要素

应急物流系统由分布在各物流公司、相关部门组成了一个虚拟的、动态的物流联盟,用户通过网络b浏览器与这个物流联盟实现联系完成物流过程。系统的主体工作由多个(agent)协同完成,这些(agent)构成了的系统要素。

(1) 客户(custiom agent CA ):由web服务器驱动,负责接收客户的物流请求,创建客户agent,将客户的动态页面形式 “发起请求”进行分析后传递给协同agent。

(2)协同(Synergistic agent SA):是整个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转中心枢纽,负责维护移动(MA)的列表,在接收到客户(custiom agent CA)的物流请求后,把多个移动(MA)派发到各分布物流联盟成员工作,并反馈给客户(CA)处理结果。

(3) 移动(MA):被派发到各远端物流联盟成员处的移动(MA),携带要处理的信息,与静态数据库agent进行通信,并将结果反馈给系统。

(4)静态数据库(Static database agent SDA):静态数据库(SDA)驻留在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上,始终保持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移动(MA)携带数据库访问请求,静态数据库(SDA)负责接受移动(MA)带来的物流请求,协助执行这些请求,执行的结果将会被传送给移动(MA),减少本地时间延迟。

(5)智能(Intelligent agent IA):智能存在于远端物流联盟成员和应用服务器端,负责与客户的交流以及与系统的协同agent间通信。

2.2 关键技术的讨论

2.2.1 异常处理

协同agent接受客户agent传递的物流请求后,派发移动agent,最后反馈结果回到应用服务器,通过协同agent提交给客户agent。若数据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而不能提供物流数据服务时,智能agent将异常消息返回应用服务器进行调整工作。

2.2.2 智能化处理

系统在远端Server中增加一个智能agent负责智能化处理,系统按照物流紧急程度为用户预定,首先提示用户可以对物资进行预定,根据一定的用户排队原则,将用户信息存入一个预定队列中。当某一物流联盟成员首先提供物资后,通过本地的智能agent通知服务器端的智能agent,再由服务器端智能agent依次顺序访问各远端物流联盟成员,将已记录对预定队列队首用户的“预定”取消,智能agent通知该用户可以提供物流,智能agent可以定期更新预定表。系统在设计时,将服务器端协同agent与智能agent分开,主要是为了减少协同agent的工作负载问题。

3 结束语

将移动(MA)应用于城市应急物流系统,构建多个移动(MA)协同工作的应急系统,并行派发多个移动(MA),携带请求移动到物流联盟成员所在地执行,减少网络传输的数据量,节约网络带宽,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从而,提高应急物流的运作效率,将应急资源更快速、准确地运往目的地。

参考文献

[1]殷兆麟.移动智能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涛.移动信息的协调机制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夏勇(1970-),男,南京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信息集成等。

第4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物流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信息技术的发展衍生出多种形态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来,属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产品,同时也是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结果。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生活,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模式已经进入到社会各个层面,进而可以实现物流自动化运作与高效管理。针对当前现代物流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其中各种不足,同时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物联网技术相较于其他领域所应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同时还具有其根本性的发展特点。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技术在智慧物流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同时促进智慧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的概述

在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借助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与红外感应器等信息设备与技术,将已经约定的协议作为根据,在物品与互联网之间建立起信息交换的桥梁。这样就构建成定位、跟踪、调控、监控与识别的网络系统[1]。通过简单的概述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在整个程序流通与系统构建过程,无需人为操作与干预,就能够自动识别对象,获取对象的属性信息,以达到目标对对象信息互联与共享。从物联运行的全过程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运行通常包括这几个步骤:首先,标识。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传感设备就可以对编制物体对象的ID与属性,将静态的属性进行标准并存储在标签内,随后就可以应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探测与识别。其次,识别。在物联网运行的过程中采用设备识别技术就能够将对象的属性信息识别出,并且还将获取的识别信息转换成为可以传输的格式进行传输。最后,通信。在经过信息标识与识别后就可以读取对象信息的属性信息,同时还将其利用网络系统传递到信息处理中心,这样物联网也就完成了通信与数据的处理。

而智慧物流则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共同构建起来的一种物流网络体系,该网络体系在运用的过程中会显示出其所具有的集信息化、系统化与智能化的特点。在实际操作运行的过程中,智慧物流采用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以期能够达到物流配送体系的低成本与高效率的智能化运转。从智慧物流运转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该种物流技术具有感知、优化决策与智能反馈的功能。首先,感知功能。这项功能的体现在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于红外线等高新技术方面,进而可以动态获取存储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与车辆每一环节的数据信息,也就是说在物品配送的整个环节中,可以对物流对象进行跟踪、定位等。感知功能的运用从初步阶段实现了感知智慧。其次,决策功能。在物流配送与管理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就可以分析和数据挖掘商品信息、物流数据与客户需求等相关信息的处理,计算和决策从仓储位置与配送的路径,这样也就实现物流存储于配送的决策智能化。最后,反馈功能。在物品物流配送的过程中,送货方与收货方都需要在物流配送的整个过程及时了解物品的准确位置与状态,以便及时获取物流数据。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感知网、物流管理系统与红外线客户与管理提供实时的物流运行状态的信息,进而可以获取物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每一环节的信息[2]。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

根据物联网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并不是单项的技术,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组成网络系统的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体系划分的过程中,通常会将物联网技术划分为关键性技术、支撑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物联网技术就是这几种技术的相互融合。该系统在智慧物流中的综合应用就是该项技术应用价值的体现。实现智慧物流需要应用不同层面的物流网技术来支撑。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感知互动层

物联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体现在多层次,而不同的层次又包含不同的技术。在感知互动层包含这么几项技术。首先,射频识别技术(RFID)。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射频技术就是一种采用无线射频技术,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该项技术就能够对输送的物品进行电子标签,编辑物品,同时应用射频信号可以自动识别物品并获得相应的信息,使整个物联网技术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3]。相较于其他应用领域,可以说RFID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就是物流业,利用RFID技术,对物流车辆、货物、集装箱进行动态监控,这样就可以实现车站汽车与港口货轮的智能调度,通过电子射频技术就可以实现智能仓储的管理、产品防伪的辨识,以及物流配送的可视化。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射频技术的应用,促使智慧物流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上升到了一个更高水平的管理层面。其次,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相较于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无线传感器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线传感器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促使其形成一个组织网络系统。在无线传感器内,多种技术相互结合,就能够实现自动、实时、远程的获取物流流通中的重要数据,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掌握物流产品在整个运输状态的过程中,并在获取数据的时候及时回应所获得的信息,随后就可以实现自动决策与智能调控等,这种技术的应用很显然可以实现物流作业,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当然,无线传感网络在物流车辆运输、物品配送与仓库环境等物流活动的检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物流环节中应用GPS定位卫星可以实时行为、导航。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应用GPS系统就可以对提供物流配送与动态调控,并且在整个物品输送的过程中跟踪、定位,可以将路线优先、紧急救援与车辆优先等多项功能应用到货物的供应状态中。在实时物品调配的过程中,应用GPS定位功能可以监控车辆与货物的状态。与此同时,结合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与实时的交通运输状况,GPS的导航功能可以对配送车辆进行规划,提供配送的路径与车辆的路线,这样就可以提高车辆配送的效率。

2.2网络传输层

相较于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同样包含了多种应用技术。第一,云计算[4]。在互联网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使用与交付信息处理的基础上,云计算能够利用互联网类提供动态交易扩展,在此过程中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云计算属于虚拟的资源。在综合运用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技术就可以对物流信息高效、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进而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实现海量数据的传输,这样就可以为智慧物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云计算的应用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就是要为智慧物流提供决策数据,促使智慧物流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偏离方向。第二,M2M技术(Machine to Machine)[5]。该种技术就是通过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的模式,并且将无线通信为主要的接收方式,这样就可以实现机器与物品之间的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同时为客户提供具有综合信息的方案。在智慧物流中,应用M2M技术对物流整个过程中的搬运设备、搬运物料、搬运环境与搬运工进行监控、控制与追踪,这对物流中各项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搬运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智慧物流中体现绿色搬运[6]。第三,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在物联网技术中,有一种系统综合传输数据、图片信息,同时以无线数据传输、交换与控制为主,该种系统就是集群移动通信技术。该种技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区域就是港区、物流园区域堆场,而这些区域相对而言作业较为集中,环境较为复杂[7]。现代数字集群通信技术频率利用率非常高,信号抗信道衰减能力非常强,同时还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可以同时为多项业务服务,灵活控制网络管理。由此可见,该项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而言较为广泛。

2.3应用服务层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其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直接关系物流产业最终的服务质量。首先,嵌入式智能技术[6]。该项技术与其他的技术类似,都是将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同时以应用作为核心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应用系统所具有功能、体积、功耗、成本与可靠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如果系统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会影响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项技术能够增强系统的语言与图像处理能力,并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软、硬件设施,可以有效防止资源的浪费。在该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过,将计算、数据挖掘与数据存储等多项技术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可以实现跨行业、跨系统与跨应用之间信息系统共享和互通。嵌入式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促进各项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而促使各项技术应用效果达到良好状态。其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智慧物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对智慧物流后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通过对公共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进而可以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项活动提供支持功能。其中就包含了数据服务、物流应用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9-10]。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中可以促使物资与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有利于物流系统的优化。这对物流技术水平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用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在智慧物流中,如果能够达到信息共享,这对物流信息的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还可以保证物流信息的准确性。

3智慧物流的发展

在现代物流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说智慧物流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别代表,在其发挥作用的时候,智慧物流表现出明显的参与主体性、跨行业性与设计领域广等特点[11]。现如今在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与社会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智慧物流在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的情况下,需要更多的物流基础设施、技术、管理与技术。从智慧物流发展的实际状况就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力的推动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智慧物流的发展,促使数据交换、智能分析与优化方面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与此同时智慧物流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是智慧物流的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物流产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对智慧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还要清醒的认识,充分认识智慧物流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技术获得长远的发展与广泛的应用。智慧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其中,将有力的推动整个智慧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文琼.物联网即将步入3G时代芯讯通细分策略助发展[J].通信世界,2012,10(05):56-57.

[2]王鹏.物联网技术及行业应用――运筹帷幄的智慧物流[J].中国数字电视,2012,4(10):56.

[3]吴纯勇.物联网及芯片行业亟需标准与规范[J].中国科技财富,2013,11(36):594-595.

[4]程珊珊,朱景锋.物联网情景感知技术在智能仓储领域的应用展望[J].物联网技术,2011,13(24):88.

[5]于丽娜.浅谈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装备版),2011,8(12):73.

[6]黄国兴.基于GPS和GIS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2):23-24.

[7]舒文琼.物联网即将步入3G时代 芯讯通细分策略助发展[J].通信世界,2015,3(15):56.

[8]王光辉.物联网战略的国际观察与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0(04):50.

[9]姚万华.关于物联网的概念及基本内涵[J].中国信息界,2013,7(08):80.

第5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一、智慧物流的概念

“智慧”一词源于2009年奥巴马提出的“智慧的地球”,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使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更具智慧性,因此“智慧”在中国也称“感知”。同年,总理在无锡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表示中国要抓住机遇,着力突破传感网技术、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全球争做智慧产业的排头兵。基于以上背景,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即将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物流产业发展中。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话、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二、徐州发展智慧物流优势分析

(一)区位优势

徐州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是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的城市。徐州交通条件十分优越,铁路、公路、航空、运河和地下输油管道“五通汇流”,陇海与京沪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高铁的贯通更加突出了其交通优势,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显著的承东接西、南北对接的战略区位特征,是较为典型的物流枢纽城市,具备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在江苏省的发展规划中,徐州被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东部和淮海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江苏省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

(二)技术优势

徐州是物联网感知技术研究和利用起步较早的城市,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建立的“感知矿山”物联网研发中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梁保华等亲自视察,推动了徐州物联网的发展。受此影响徐州市在感知矿山、感知物流、感知健康和感知教育等方面的研发方兴未艾,有些已经投入使用。另外,江苏省是我国物联网发展最具竞争力的省份,物联网研发工作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取得了一定进展,智慧物流作为服务产业容易与其他兄弟城市的智慧行业进行技术联盟和嫁接,为其进行智慧物流配送,从而使徐州智慧物流发展和运用向更深更细的领域发展。

(三)战略优势

物流产业是江苏省重点支持产业,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区域性综合物流和特色专业物流基地的打造。根据徐州市《产业发展规划》,物流产业是徐州重点支持产业,其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使徐州市成为辐射徐州经济圈的区域物流中心,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基地,并为以后发展国际物流奠定坚实基础;《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建设现代物流基地,重点推进亿吨大港、中国八里国际家居交易博览中心、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园、新城区生活物流园等物流业集聚区建设。

三、徐州智慧物流市场定位

根据感知技术的发展和要求,徐州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前期服务对象定位为三大产业:煤炭、工程机械和电子商务配送。

(一)感知煤炭物流

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信息安全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发展物联网产业对促使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其生命力在于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实现传统产品智能化。之所以选择感知矿山物流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徐州在感知矿上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技术上容易对接,容易形成产供链条上全方位智能服务,发挥物联网的优势;二是徐州是江苏省乃至整个华东区重要煤炭供应基地,煤炭物流效率的提升对徐州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三是全国煤炭行业与中国矿业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全国最先进的采矿及相关技术多与中国矿业大学有关,智慧物流在徐州煤炭行业推行成功后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容易推广到全国的各大煤炭行业和其他能源产业。

(二)感知机械物流

徐州是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有着像徐工集团这样全国最大、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生产销售企业。2008年后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工程,工程机械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大大促进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但同时对工程机械行业物流等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感知技术,为徐州工程制造业量身定做现代化智慧物流将有助于工程机械制造业产品成本的降低、配送速度和效率提升,从而更加确保其竞争优势和地位。

(三)感知电子商务物流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事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电子商务突显了自身低成本、高效率、开放性的特点,不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同是也要求低耗高效的智慧物流配送的跟进服务。以阿里巴巴的淘宝商城为例,2010年通过淘宝网购物的交易量突破4000亿;目前每天全国大约1/3强宅送快递业务都是淘宝交易产生,而在淘宝的15000个商户中,有2205个来自于江苏省,占据约15%,他们的销售和供货地都是以江苏为核心、主要辐射华东区的商圈范围,这对于徐州发展智慧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州智慧物流的发展将在配送速度、配送效率、配送成本以及配送人性化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形成智慧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

四、徐州智慧物流发展模式

物流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产物。目前徐州智慧物流的建设和发展的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推进,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发育情况可有三种模式进行选择。

(一)政府主导型

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行业和部门,如徐州的煤炭和机械行业应采用政府主导型智慧物流发展模式。政府是智慧物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采用政府招标或其他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产业物流做感知技术研发,并将成果运用于相关产业。这种模式中政府作为招标者,是智慧物流产业技术上的发包方和推广方,智慧物流研发单位是技术服务者,主要负责研发和技术后期跟进问题。

(二)市场主导型

对于大众消费产品,如徐州的消费品市场,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下的相关产业智慧物流发展主要依靠市场自主推进,利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激励机制刺激研发主体进行技术研发和跟进,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知识产权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种模式中政府是各种政策和规制的制定者从战略方向上进行合理引导,研发单位是技术发明者和制造者,而各类企业和营销中介则是智慧物流运用到相关产业的推动者。这种模式适合于大众消费品物流,如电子商务智慧物流。

(三)共同推进型

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比如危险品物流行业或公共产业物流,比如自来水、天然气等产业可采用政府、研发单位、企业共同推进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研发部门、生产企业需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徐州智慧物流的推广

(一)推广步骤

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突出优势,循序渐进”的思想,徐州物流规划发展可以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加速实施传统运输业向智慧物流业的转型改造;第二步,搭建物流基础平台,建立和完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第三步,搭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特色化、专业化智慧物流园区。即沿着“技术突破———产业联动———示范工程———产业推广———区域推广———城市品牌锻造”的战略步骤进行。在操作层面上,完善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基础信息平台及政策平台,科学规划和建设智慧物流园区;整合智慧物流资源,培育、扶持一批第三方智慧经营物流企业,形成几家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智慧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各个产业的分工细化和结构调整,发展徐州优势产业的智慧物流,形成以“机械、矿山、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为主,电子、医疗、食品、化工等行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努力构造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现代智慧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徐州的区域影响力。

第6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仓储管理;智能化

1 物联网与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

RIFD技术和GPS技术是我国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最常用的两大感知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感知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传感技术、M2M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主要用于下述方面:冷链活动常选用温度的感知技术;物流安全防盗活动常选用侵入系统的感知技术;对各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常选用视频的感知技术等。

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模式而言,与其他网络的发展模式会有所不同,物联网是以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架构,互联网诶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感知层的主要构成为甲级传感器和感应器,其网络层主要用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和其他网络,应用层主要是他们作为一个有效的用户,并确保仓库物流管理的衔接。物联网需要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除了有效应用这些技术外,根据实际使用的东西,可以将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基本方式:智能对象标签、目标对象跟踪、环境监测与智能控制对象。在这个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处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只有实现“物”联网,才能真正优化物流管理。虽然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已经使用物联网,但它还不能有效的发挥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库的功能,因此需要物流企业网络系统的组合,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建,并作出适当的调整,致力于高效的东西,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开展后勤和情报工作,以推动变革,以确保我们的物流系统和仓储管理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2 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从物联网的本质上看,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及智能化特征。上述三大特征共同决定了物联网的高效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将为推进智慧物流革命发挥重大积极影响,进一步拓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发展空间。

这些年来,很多知名的物流公司都已经意识到物联网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先进性和科技含量,进而他们开始尝试借助物联网来发展物流产业,进而促进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网络,以信息基础为基础,具备整合感知和传输互联的功能,此外还能快速的处理信息等。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将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将物联网引入物流产业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尤其是运用在仓储管理体系中,不仅能够极大提升物联网的工作效率,还能带动物流产业提前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反过来,这也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与物流产业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信息共享的最大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用户借助网络体系查询产品的信息,也降低了物流仓储管理的压力和负担,同时节省了用户的查询时间,实现了真正的人性化服务。

3 物联网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1 物联网在出库管理与入库管理中的运用

无人搬运车和智能机器成功引入仓储物联网。在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搬运车逐渐趋于智能化,实现智能化的无人搬运车称之为智能搬运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搬运车正日益成为物流仓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物流终端的一部分,构成了新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物流仓储管理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操作,并实现共同的智慧物流。从这个角度看,智能网络和技术背景的另一种网络技术,智能搬运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显著影响。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按货物存储仓库管理员的清单进行发送,货物将传递给仓管员。仓库操作员则根据从RFID设备,或手动输入,设置为国家商品数据,货物信息将出现在仓库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存储操作完成后,生成存储产品的数据表,产品数据记录产品存储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储存时间,多余的存储空间,质量状况,仓储经理和代码库的数量等问题的信息。信息收集是指一个管理数据库的仓库管理员在系统中输入产品型号,名称和数量,系统自动显示当前的库存情况。基于这些产品的保税仓库操作员信息,店长核查后取出,完成库的操作。商品空间完成的车辆(如叉车)收集运输物资到某些货物仓储,由工作人员完成存储检查,然后将当前位置信息存储系统的访问信息确定后通常会由仓库管理进行最终确定。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轻松,迅速,准确,不间断的自动与它的技术部署的信息系统输入货物的当前存储位置。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定义的存储空间,并且存储空间时,存储配备电子标签,以确定货物的存储,通过该信道在读取器的嘴仓储,相关的信息可以被自动插入到系统货物仓库物流管理。目前的存储系统记录信息,并检查它是否被允许通过的信息保存和存储库存信息,如果发生错误生产信息将由解决员工来完成。

3.2 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库存的转移,它主要是用来改变物品的位置和数量。通过股权转让功能的实现这一库存管理系统,从这个国家的库存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能力合并成一个国家,透过股份,不仅有利于转移的实施以确保货物的排放量科学,合理性,也保护了货物运输的安全存储。目前,我们大部分的物流业已经成功地推出了事情的定位技术,物品的储存,找到的对象和货物流条件下的放电状态跟踪,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他们的行动,并在在正确的时间实时评分,以确保材料的变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材料存储位置的变化的可持续性。

以的智能系统为基础的物流卡车收到指令后,结合库外流动信息点的具体情况,将该库转移实现物流仓储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仓库将保留重要场所的货物,存储环境直接影响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设备设施普通化,服务终端互联自主化和智能化。物联网的这三样特征一起决定着物联网已经具备了测量功能和获取可靠信息的功能,因此物联网对库存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超峰.2011年仓储业发展回顾与2012年展望[J].中国流通经济,2012(3).

[2]李振汕.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J].物流科技,2011(3).

[3]余志平.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6).

[4]杨洋.物联网技术与北京物流业的发展[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

第7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

当前的车载自组网对交通运出的探测和分析存在不确定之处,其可靠性与实时性都有待提高。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是各种信息传感设备系统的统称,通过传感器、条码设备、全球定位设备等接入网,进而形成一个更大系统的智能网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ITFDS),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无线网络,将交通数据进行信息计算和信息交换。下面对该系统做出分析,并阐述该系统模型的构造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最后指明该技术未来的改进方向。

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

该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流探测中的实际应用,其实质综合利用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改善并发展现有的交通技术,不断提高交通系统的管理水平。而综合交通运输也是现在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是在公路的交通流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但是,流通费用较高依然是当前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更完善的技术和系统改善现有的交通信息流探测系统和管理系统。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有效提高路网的流通性、提升车流运行效率。这对于当前的国民经济建设意义重大,同时有助于减少为期排放和油耗,促进环境改善。

物联网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是物联网与交通流探测的结合,是当前交通发展的迫切需要。智能交通能够充分发挥物联网本身的特点,采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系统进行智能交通管理,能把交通、气象等信息资料提前传达给车辆,帮助智能化的乘凉避开拥堵的鲁钝和恶劣的天气。同时,帮助智能车辆选择最快的路线,达到减少油耗、尾气排放的目的。

2 系统构建与网络模型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是由物联网的控制机、车载传感器节点与汇聚点组成的。其中,车载传感器节点存储着道路地图信息,每间隔一定的时间,传感器节点会把车速向四周广播至其他节点。各个车辆节点广播数据的汇集,组成道路各个路段的交通流。汇聚点设置在交叉路口,将车载节点的交通流数据信息发送到汇聚点,汇聚点对信息进行融合以后,获得各个路段的交通流量。而采用互联网能够将各个汇聚点的数据传输到互联网中心控制机,在此,各个路段的交通流数据汇聚起来,并通过汇聚点将此交通流情况进行广播,为车辆提供道路选择的相关信息。

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系统中的道路换成网格,对道路交通流进行探测。网格拓扑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能够对车辆的状态进行探测与预测,采用车载节点获取信息的方式便于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在汇聚点和互联网控制中心,数据得到融合与分发,为车辆选择道路提供信息。

3 数据信息的获取和计算

首先要探测并计算道路车辆的速度,通过节点的交通流量、道路交通流量速度、道路的最高限度等数据信息,探测并计算道路车速。其次要探测并计算车辆密度,若一个车辆收集到的节点广播数量较多,则说明该车辆周围的车辆多,交通拥堵的可能性较高。最后,利用车辆经过网格时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对道路网格内的流量数据进行计算,结合车辆的速度、车辆的密度等信息,对网格内的交通拥堵程度进行计算。道路网格的长度是一致的,某一网格内数据的收集次数多则表示车辆通过该路段话费的时间长,拥堵的可能性较大。

车辆在经过交叉路口时,节点的交通信息会发送到汇聚点,在汇聚点,车辆会把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并对网格内的拥堵程度进行计算。为提高道路流量数据的有效性,需要每一个汇聚点收集前一路口到该点所在路口之间的道路交通流数据信息。

在完成数据的收集与融合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发。在收集数据以后,各个汇聚点计算出交通流量数据,并将信息发送到互联网中心控制机。由控制机对信息进行汇总和融合,随后分发给车载节点,为车辆选择道路提供帮助。

4 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的改进

在实际的交通当中,交通流量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着的。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城市交通的早高峰与晚高峰。在交通高峰到来时,车辆明显增加,而在结束阶段,车辆会显著减少。在本次研究的基于物联网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中,车辆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行使到下一路口,而车辆将信息发送至汇聚点并从汇聚点获得新的信息需要约60s的时间。但在这段事件内,道路的车辆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对该技术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期缩小车辆所获取信息的精确度。另外,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六探测技术系统需要较大的信息承载量和数据的收集传输能力,在车辆较多、车速较快等情况下,依然能有效收集信息,并对数据进行融合,将所得到的信息分发给车辆。

5 结束语

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对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分工等进行分析,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量探测技术系统是一个由车载节点、汇聚点和互联网计算机控制中心三者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汇聚点和物联网控制中心将数据信息进行融合以后分发给车载节点,方便车辆选择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敖木翰,张平,曹剑东.物联网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影响范围预测技术[J].物联网技术,2015,05:41-43+47.

[2]陈强,沈浩东,牟丽,等.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物联网智能交通流监测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7:115.

第8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智能物流;制造业;协同

基金项目:宁波大红鹰学院校科研基金项目:“智能制造、工业4.0背景下的宁波现代物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320161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4日

工业4.0时代的制造企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式生产,而是借助于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从客户需求开始,按照客户订单、客户化设计,采购、物流、生产计划到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的拉动式生产。借助于庞大而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进行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智能化流动是工业4.0时代实现上述拉动式生产的重要保障。

一、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相关综述

制造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在这方面,国内外学者有了很多研究成果:郑丽娟(2014)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基于2002~2013年苏州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中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盛珊珊(2015)从智能制造对供应链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的智能制造及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唐振龙、陈湘青等(2015)认为工业制造业到了工业4.0的智能制造能促使物流业与制造业走向融合。

二、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必然

随着信息技术像制造业的全面渗入,可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灵活度配置和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从工厂布局、生产流程、企业管理模式以及生产管理方式等进行变革。工业4.0时代的智能物流服务的是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供应链、生产链,在工业4.0时代,客户需求高度个性化、产品创新周期继续缩短,生产节拍不断加快,这些不仅仅是智能生产系统本身的问题,更是对整个服务于智能生产供应链的物流系统提出的挑战。与此同时,业务流程、物料供应链由传统的企业内部为主的链接发展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上下游高效供应链为纽带、以企业之间的智能物流为支撑的虚拟制造体系。从物流与生产制造业的关系来看,在智能制造框架下,智能物流是实现从客户到智能制造工厂环境的关键,也是构建整个智能工厂的基石,具体而言包括从智能采购物流、智能生产物流以及智能销售物流等不同的物流作业环节。

从生产物料周转单元来看,智能物流系统需要具备既有自助管理本单元库存的能力,又有具备与该供应链上下游作业实现自动库存报告与动态更新的能力,实现单个生产流程对库存的智能化控制。在这方面,德国物流研究院早在2011年就自主研发了inBin智能周转箱技术,并且通过该周转箱技术实现了对企业整个生产、运输系统的主动控制,使得运输系统能自动地将箱子送达对应目的地。

三、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政策梳理

在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宁波在智能物流发展方面起步很早,早在2010年,宁波市就制定了《第四方物流平台业务服务规范》、《第四方物流平台电子商务交易规范》等12个第四方物流平台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作为全国首创的该领域标准,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专项物流技术,综合集成各种物流信息,实现互联共享、融合创新,构建具有优化资源、中枢决策、流程协同、人性化服务的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并且在2012年,宁波市全面启动智慧物流标准化建设,市质监局和市发改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宁波市物流行业特色和发展方向,研究形成了《宁波市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围绕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实施方案,对智慧物流的定义及其标准化工作的功能特征、任务目标、关键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宁波市智慧物流建设提供了依据,在具体实施方面:宁波市相继开展了20多项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涉及平台服务、集装箱运输、危化品运输、零担货运、仓储管理等物流产业各个领域。其中,既有塑料电子商务服务部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有交通物流业RFID技术应用、航运交易服务、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集装箱双重运输服务等一批省、市级智慧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

从现有的主要物流体系平台状况来看,宁波现有的智能物流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物流平台、第四方物流服务和具体的非企业生产物流方面,而针对以企业生产物流为核心链接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业协同发展物流产业及物流服务还较少,但这恰恰是工业4.0时代,制造业链接消费者实现按消费者需求完成低成本的拉动式生产的关键之一。

四、工业4.0时代宁波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展望

宁波物流业要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在现有物流体系基础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切合宁波产业发展需要,做好慈溪家、余姚塑料以及新兴材料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链物流智能化升级服务。

首先,可以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政策、资金等资源的调动进行科技资源的集聚,通过以智能化供应链为核心的创新链条驱动,围绕传统优势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以创新链为引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传统企业集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从而实现现有产业物流供应链上的跨越式发展;最后实现带动整个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制造业要先具备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础,占领制造业高端的恰恰又是被称作“国之重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因此要占领制造业制高点必须着眼于企业智能制造所需的包括智能物流在内的资源的获得;把握智能制造发展特点和规律,整合现有的宁波智能物流、平台标准,借鉴国内外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智能装备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加快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

最后,通过“制造+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链控制力。当前,从国内制造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制造业服务化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主要增值点,也是提升价值链控制力的焦点,因此宁波发展“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业也应考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通过“服务”和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升制造业的附加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郑丽娟.灰色关联模型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研究――基于苏州地区行业面板数据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11.

[2]盛珊珊,邱伏生.满足智能制造要求的物流供应链建设研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12.

[3]唐振龙,陈湘青,王卫洁,关秋燕.工业化演进与制造业物流发展及对佛山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5.12.

[4]邓良.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实证分析――基于经济转型期行业面板数据分析的视角[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7.

第9篇:智能物流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物流搬运AGV;总体设计;关键技术

1 物流搬运AGV的特点

在现代物流设备中,物流搬运AGV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其具有智能化且动作灵活的优点,能够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来说,物流搬运AGV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物流搬运AGV可以指定工作类型,能确保重复工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第二,物流搬运AGV导向方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功能的调整,有利于整体车间环境的重新布置。第三,物流搬运AGV能够自动将货物输送到指定的地点,大大地节省人力与物力。第四,物流搬运AGV可以更好地配合自动仓库系统中的自动输送线,实现货物的自动装卸。第五,物流搬运AGV的供电电源是直流电池,噪音污染小,能够有效地改善作业的环境。

2 物流搬运AGV的关键技术

2.1 传感器技术

要对AGV小车的当前位置、速度以及行车姿态等进行实施的监控与反馈,才能保证AGV车正常稳定的工作,将AGV小车所处的详细的状态信息反馈给控制器,并根据具体情况完成上位机的操作指令。确保AGV小车能够正常的运行、安全工作的必要条件就是能实施有效获取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状态,智能化传感器的出现及发展进一步提高了AGV的智能化程度。目前智能化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与外部,内部智能化传感器主要用于控制以及监测AGV自身,外部传感器主要是用于感知外部的各种环境信息,安装在AGV小车上。

2.2 智能控制技术

智能控制主要是指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一种自动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发展与渗透,控制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控制系统向智能系统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智能控制技术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控制难题,如今主要使用知识学习型智能控制、模糊控制、人工智能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这几种相对成熟的控制方法,国外主要使用神经网络控制与模糊控制应用于机器人控制领域。

2.3 直流电源技术

AGV必须要有充足的电能才能正常工作,目前AGV主要的供电方式分为无线与有线两种,其中有线的供电方式制约了AGV的自主性与行走范围,因此多采用无线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携带发动机与车身上装置直流蓄电池这两种供给方案,然而这两种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约了AGV在工作中运行的时间,影响了系统的持久性与可靠性。由此,应提高AGV能源供给的可靠性以及效率,这样才能确保AGV小车顺利有效的工作。直流电源技术是AGV小车发展的瓶颈,AGV需要工作的时间一般持续在八个小时左右,长时间的工作需要寻求一种满足长时间放电的、容量大的电池,理想的电池应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需要具有耐高温、成本低且能够快速放电、充电等特点。

3 物流搬运AGV的总体设计

3.1 AGV性能参数

文章中所设计的AGV主要由车体、车上控制器、蓄电池、通信装置等组成,机械系统是整个AGV的基础,负载了其他所有的装置。机械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AGV的性能,物流AGV具体参数规格如表1所示。

3.2 AGV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车体结构形式。AGV小车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转向形式、驱动形式以及轴数三个方面。单驱动形式结构多用于三轮车体结构,这种车型结构能够实现小车的左右转弯、前进以及后退,该结构对地面要求不高,抓地性较好,多用于小型AGV。差速驱动形式车体包括四个轮子的车型与三个轮子的车型,这种车型能够实现小车的左右转弯、前进以及后退、原地自旋等,该车型与单驱动形式相比,其转弯的效果更佳。四个轮子的车型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祥和的适应性相对较差,不适宜于室外工作。双驱动形式多见于四轮车型,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更好的控制车身变化,可以用于特殊的作业环境场合,其主要缺点是车的适应性较差,且成本相对较高。多轮驱动形式多用于八轮车型,该车型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难以控制,多用于重载行业。

(2)车身结构与布置。车身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原器件,支撑所有的机械零件,因此,在进行车身的设计时应注重其刚度与强度,使其性能可以满足车体的顺利运行以及加速,采用钢结构件或者钢管焊接而成,外壳由薄钢板钣金而成,在能够满足刚度与强度的基础上减轻车身重量。车身布局要考虑到车身的平衡性,将蓄电池放置于车架底部中间位置,将电机驱动器、电器元器件、PLC控制器等放置于车架上。

3.3 驱动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AGV需要具有灵活性、自由性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因此一般采用蓄电池供电,多选用直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一般分为直流印刷电机、小惯量直流电机、宽调速直流电机、杯形转子直流电机。

(2)驱动单元设计。文章设计的AGV的车体主要由两个万向轮于两个驱动轮支撑,驱动电动机不仅能够通过左右轮的差速实现AGV的转向,而且是AGV行驶的动力来源,为了确保车能够正常的载重运行,顺利的完成各项动作,需要很据电机的特性,并计算出电机的驱动扭矩,进而确定小车的驱动电机的大小与减速器减速比。

4 结束语

AGV小车是物流仓库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体现,使整个自动立体仓库自动化的重要工具。AGV技术目前主要以室内应用为主,今后将会根据市场及行业的发展需求逐步发展为户外或者半户外。在新技术、新设备日益更新的当今社会,AGV将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平台。

参考文献

[1]吴伟涛.物流搬运AGV的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