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光合作用的内涵精选(九篇)

光合作用的内涵

第1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主题元素;实体元素;虚体元素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79-01

一、主题元素的分类

1、实体元素,是指设计中用以表达主题的物质性形式和手段,即能看的到、摸的着的元素,比如室内设计中所用到的光、色、形等。

(1)灯光

冈那・伯凯利兹说:“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光照的作用,对人的视觉功能极为重要。室内自然光或灯光照明设置在功能上除去要满足人们在漆黑的空间内活动等需求外,更重要的是,呈现一种空间上的视觉效果――营造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界定和划分空间、改善原有空间给人的感觉和烘托空间气氛。所以说,灯光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实体元素而为整个设计烘托主题来服务着。

(2)色彩

色彩是通过光反射到人的眼中而产生的视觉感。有了光才会有颜色。在同一空间中在同一灯光的照射下,颜色产生的对空间的影响突显出来。并且由于色彩对人的情感产生的影响,对色彩的合理应用能更好渲染空间气氛,体现室内设计作品的主题。

各种不同的色彩具有各种表情,有引导人们产生各种感情的作用。“色彩的表情”体现了各种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体现了不同色彩的心理属性。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我们要去巧妙利用色彩的感情而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

(3)形态

形态包括室内空间的造型和家具陈设的形态。室内空间中墙体、天花、各种角线、和陈设品的造型的选择体现着这一室内空间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些细部的处理同样作为穿插在室内中不可获缺的主题元素而为张显整个室内设计作品主题而服务着。在一个相对较大,较琐碎的室内环境中,协调、一致的室内局部造型和家具形态,不仅可以做为一条贯穿其间的元素主线使多个空间产生联系相互关联,而且能起到突出主题的效果。

2、虚体元素

室内设计中的虚体元素是指室内空间所蕴涵的艺术审美与人文精神。

室内空间设计中,由于摄入了蕴涵艺术气质与人文精神等虚体元素,使得室内空间产生了空间联想,并以此叙述着其空间的“思想”和“情感语言”;人们在这个空间联想之中体味、遐想着大自然美的凝练、地域文化、民俗情趣、都市的时尚;也充斥和传递着思想与情感、聆听美丽动听的故事,从而进行着人与“自然”、人与“空间”的无言对话。因此,没有“虚体元素”的室内空间是失去了“灵魂”的空间,而显现着文化内涵的“虚体元素”又综合体现了现代空间设计价值与现代时空设计理念的重要特征。从而体现了空间的气质,而最终目的是体现在对人的关注。

在室内设计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关怀和对美的追求上。把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合理有效的体现在室内设计中去,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你所设计作品的附加值。同样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也是在设计中运用各种实体元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上文所说的,在室内设计中,对光、色、形等多个实体元素的综合运用及合理搭配,使人在这样的设计空间中产生共鸣、产生同感,进而使人联想到室内设计空间带给人的人文情感和美的享受。通过实体元素与虚体元素的相互交织而使整个室内设计作品主题得到升华。

二、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是实体元素和虚体元素的完美结合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主题思想内涵的完美表达必须依赖于主题元素的应用。而主题元素分为实体元素和虚体元素,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灯光、色彩形态、等实体元素的呈现,从而达到效果上的华美,而缺乏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底蕴的虚体元素,这个室内设计的主题元素也是不成功,或者说没有达到和谐的效果。这一点对评判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尤其重要,没有渊博的见识、厚重的文化底蕴就,就无法使实体元素和虚体元素完美的交织在一起,也就无法作出好的设计作品。

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作品,一定蕴涵着一条连贯的由实体和虚体主题相互交织而组成的元素主线,贯穿其间。实体和虚体完美结合的主题元素,是设计中的点精之笔,而且能令设计具有个性化、唯一化而与众不同;它既能体现设计的视觉效果,更能体现设计的内涵的文化底蕴。通过主题元素对主题的的确立与表现,人们享受着设计所带来的功能和精神上的满足,更享受着主题元素所赋予的无限创意。

第2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张芝涵是个喜欢护肤养生的女孩子,提起护肤,张芝涵总是能够给我们说的很多。“初夏天气刚刚转暖,是我们出行的最佳时机,充分的享受阳光是我们感受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的最佳时机,但是除了我们基本的防晒之外,在享受阳光之后能够给我们皮肤一个补充营养的机会,虽然不会像夏天那样晒伤,但是也要注意黑色素的沉淀。”

阳光会使皮肤的角质层发生变化,所以修复皮肤是阳光长时间照射后最好的补救方法。张芝涵说;“首先给皮肤补充大量水分。日晒后的肌肤水分已经大量流失,因此时刻保持肌肤的水分充足是美白肌肤的首要条件,你需要买一瓶肌水(雾化特制保湿化妆水,分子量极小,可直接透过皮肤渗入皮下),经常喷在脸上,既镇静皮肤又保湿。进入室内,请即卸妆,可随时喷在无妆的脸上。高保湿的海洋矿物喷雾水效果也非常好。”

在备用喷雾的同时也要在护肤的程序上添加美白的成分。“像含有植物美白成分的化妆水不仅可以起到二次清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水分的迅速渗透而达到收敛和美白的作用,如果你以往用的只是普通的爽肤水,不如把它换成特殊的美白化妆水。白天紫外线较为强烈,因此使用美白产品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抵御紫外线的侵害非常重要。但如果想让肌肤达到真正的完美白皙,夜晚的美白修护同样必不可少。夜间,空气中仍会持续散射出微量的紫外线,而且在晚间细胞的再生速度比日间快两倍,因而黑色素也会继续产生,因此晚间是进一步美白修护肌肤、提升净白效果的最佳时间,能更有效地修护细胞,让肌肤做好充分准备,加强白天防御紫外线的能力。”

我们肌肤的娇嫩程度是你无法想象得到的,所以专业的美白修复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每周或十天到美容院作一次常规皮护,在美容师指导下选择适合年轻肤质的疗程,进行美白和保湿特别护理。或者使用周护理产品和美白精华素及精油修护系列,请美容师为你操作并按摩,效果可能胜过平时在家里一个月的成绩!”

对于张芝涵来说,每天的面膜是不可少的功课。如果像是长时间在外面享受阳光的话,就会加上美白面膜。“为脱晒后的色素沉积,并在短时间内给肌肤净白改观,就需要让日常护理与加强护理双管齐下。不妨每天使用美白面膜为肌肤进行加强护理,运用医学上的冲击疗法,利用面膜中大量的美白精华乳液,令深层肌肤得到强力吸收与渗透,使肌肤在短时间内得到显著改观,回复水嫩透白,达到理想肤色。”

看着张芝涵白皙的皮肤,羡慕不已。她还建议到。“平时多喝些鲜榨的果汁,这有利于补充维生素,同时让自己的皮肤面的美白起来。而且我经常坚持每天喝8杯白开水,因为只有充足的补充水分你才能够吸收那些你对皮肤做的护理。维生素B6具有褪除黑色素斑痕的作用,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有鸡肉、瘦猪肉、蛋黄、鱼、虾、花生、等一些富含维生素多的食品。”

第3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1.“光效应”图形“光效应”图形是指在日本现代招贴作品中能表现“光的视幻效果”的主题图形,根据其在日本招贴设计中的构成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种是构成型,二是模糊型,第三是直白型。构成型:日本招贴中构成“光效应”的图形以线和面等几何元素为主,采取重复、重叠等规律性构成手法,构成几何抽象主题图形。发散由圆心向四周发散,有同心圆发散和辐射发散等,可以很直观地表现光效应,使作品产生运动感。模糊型:日本招贴中另一种表现光效应的手法是将主题图形作模糊化处理(即画表层、图形模糊),并借助渐变、明暗变化等构成手法,使作品产生“幻影”的视觉意境,塑造“光”效应效果。直白型:直白型是指在招贴作品中直接出现大自然中发光体的形象,如太阳、月亮等图形,视觉形象简洁明确。

2.“白”日本现代招贴中“光效应”图形的色彩是白色,或直接为留白,或通过色彩对比衬托“白”,如黑色和深蓝色等低明度色彩总是和白色一起出现在作品中,表现出日本文化特有的阴翳、空寂、枯淡意境。另一色彩表现“光效应”的手法为色彩渐变,以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元素,使招贴作品呈现出炫丽的光效果。

二、日本招贴设计中的“光效应”图形与“日本美”

(一)日本美“美是白天是光明是生命。”日本“自古以来把没有污垢的白作为理想的象征是美的核心。作为自我内心的美的清静,它直接就是神灵光辉的美丽清静,其色彩的象征就是白。透明的流水的澄澈、明亮耀眼的太阳的白光,它们所形成的白的感觉作为色彩不就成了清明之心的象征了吗?”由此可以得知,日本民族的美是综合的、通感的,美即是白天,也是光明,又是生命,美不仅是艺术的问题,还是道德的问题,更与神灵的光辉有着一定的联系,白是日本美的核心。

(二)“光效应”图形与日本美

日本招贴设计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主义设计的融合体。在日本招贴作品中,“光效应”图形的构成手法丰富,并以“白或空”表现“光”,与日本美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性融合是分不开的。

日本民族崇拜太阳神,善于以“白或空”描述阳光,因此招贴作品中的“光效应”图形表现有着其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现代性则是日本二战后向西方学习艺术和设计,其中包括向光效应艺术的学习,在招贴作品中自然呈现强烈的视幻效果和构成性特征,因而日本民族文化和西方光效应艺术具有相似点,即都含有“光”的因素,日本美与西方光效应艺术能够“一拍即合”,“光效应”图形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能有较好地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有创造性地表现。

三、日本招贴设计中的“光效应”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一)符号学原理与现代招贴设计

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指除语言以外的图形符号等,符号学原理和语言学原理也适用于非语言符号,招贴设计就是以非语言符号为主来表现其主题和所属文化,能指即作品表面造型元素,所指即招贴的主题;明示义也是作品的主题或表层意义,暗示义乃是作品主题之外的文化内涵。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表现作品主题及其文化属性?笔者认为可以从符号学原理得到启发,即能指与能指之间采用何种组织构成关系?能指是否形象地表现所指?能指除了表层所具有的意义(明示义),能否给受众带来深层次的意义(暗示义)?日本招贴设计中采用“光效应”图形符号,赋予其白,或留白,并结合色彩对比,以表现日本美。从语构学的角度上分析,日本现代招贴采用外来的“光效应”图形符号,通过重复、渐变、留白和模糊等构成手法,塑造宇宙天体形象,表现日本对“光”,对太阳神的崇拜。语义学上更是如此,采用典型性的能指图形,线形和圆形等几何形在造型上与“日月及其光辉”相似,并以“白”来填充造型元素的色彩,表现日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即暗示意。

(二)设计的传统性与现代性

现代性是传统性的延续与发展,如何在设计中融合传统与现代,是当今设计界研究的问题之一。日本现代招贴作品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性较为设计界关注,其既具有西方的现代设计特征,又蕴含独特的日本美。

其一,在日本现代招贴设计中,以现代主义设计手法表现传统文化,即选择能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且具有典型性的现代性造型元素(如“光效应”图形)和设计构成手法(如“发散”)表现日本美,表现日本的文化内涵,如渐渐西方光效应艺术中图形的构造手法来表现日本美。

第4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本文详细阐述传统竹材的自然生态属性和文化内涵以及在室内空间中的继承和运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首先介绍竹材的自然生态属性和文化属性两方面进行细致阐述。分析竹材在室内设计中地位与作用,重点介绍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文化内涵,探索如何运用竹材来创造既满足绿色环保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装饰材料。

关键词:

竹材;文化内涵;室内设计;应用

一、竹材的属性和文化内涵

1.竹材的自然生态属性

竹材成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及绿色材料,“竹”已经贯穿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竹子分布范围广、再生能力强,以及其本身的自然肌理和色彩,绿色、环保的速生材质,以及其作为装饰材料的经济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存在着巨大的开发应用价值,又一次作为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当中。

2.竹材的文化内涵研究

竹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对竹子的利用和研究,概括出一种做人的精神品质。竹子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中国人民就开始利用和研究竹子。竹材的应用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以及历史文献的流传和保存做出巨大的贡献,竹子在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此外,竹子越来越为人类认知和利用,也反映了竹子对中国的文字发展、生产加工、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以及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淀成为丰富内涵的竹文化。

二、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人文作用与创新价值探讨

(一)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人文作用与功能

竹材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竹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室内设计中营造浓厚的竹文化氛围。人们在使用竹材的过程当中,发掘其中的文化而形成竹文化,文化是以人为本,设计也是以人为本,设计的过程就伴随着文化的因素。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竹的文化伴随着设计进行,用其独特的元素符号为整个设计过程提供相应的设计素材,设计本身更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竹材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必将让人们想起对乡土气息的回忆,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留恋。竹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代表着民族精神的象征符号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二)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价值

1.竹材向地域性和民族性方向发展

竹材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绿色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将竹材的应用与中华民族人民的生活,历史及文化背景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设计的新形式,大力弘扬竹文化,体现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2.竹材向生产创新与开发方向发展

探讨将竹材运用到室内家具制作、装饰装修中,并且不用担心家具的腐烂、虫蛀,开裂、吸湿等问题的存在,客观分析竹材的材料、结构、工艺等特征,将竹材应用到更广泛的一面,需要设计师加强对竹子的研究和探索。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要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设计的方向发展。

3.竹材向低碳环保与健康保健方向发展

竹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充分发挥竹材加工技术,使室内设计中竹材应用与周围环境协调,满足当代人的绿色环保的设计观念。我们完全可以把竹子的优势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打造一个环保健康的室内空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与健康。

三、室内设计中竹材的应用与文化内涵

(一)竹材应用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1.竹材的色彩及表现

竹子色彩自然天成,主要有绿色、黄色两种颜色的装饰材料,不同的颜色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从竹材的原生性能出发,天然竹材通常在人们眼中是具有生命力的绿色。从竹材的加工性能出发,竹材通过漂白处理,表面光滑鲜艳,色彩清新,展现竹材清新优雅的色彩表现力。

2.竹材的肌理、质感及表现

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是设计师通常会利用竹材本身的肌理、质感来表现不同的设计效果,并且通过改变竹材的形态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来增强艺术感染力,带给人们一种天然、和谐的空间氛围。

3.竹材的光影装饰效果

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竹子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不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且能增强室内空间的艺术氛围,配合不同空间的要求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光影艺术效果。探索室内设计与照明相结合的艺术效果,打造光影、色彩、质感统一和谐的室内环境。

4.竹材的使用形态及构成表现

根据竹材的固有性能和加工性能,点元素是竹材第一个表现形式,表现出传统的点结构和统一中寻求变化的点结构。竹材的线元素适合表现出稳定轻巧的线构成、轻盈小巧的线构成及重复渐变的线构成。通过线的排列和编织形成竹材的面元素表现形式,根据美学法则组合各种面元素的构成。通过对竹材进行锯切和编织围合成竹材的体元素,组合而成体的形态可塑性强,多为不规则的几何形态。

(二)竹材在室内空间中的文化内涵与表达

按照室内设计的要求,协调竹材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风格的室内竹材装饰设计,强调人们追求文化内涵,回归大自然的意境,是竹材在室内设计中应用体现的重要举措。竹材作为精神文化的核心载体,在室内设计中得到运用和发展,来增强室内空间的文化内涵,因而室内空间也就成为竹文化的核心载体,用竹材装饰过的室内空间表现一种特色的竹文化,并成为竹文化的一部分,丰富竹文化的内容。室内设计是竹子材赖以生存的基石,竹文化是竹材的精神内涵。我们要充分的理解和运用竹材在室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的表现,强调协调性和整体性,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室内空间。竹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类的青睐,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所渗透。竹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可以理解为竹材审美的三个层次:美感,人们通过感情器官感知到的对空间环境的形式美;气氛,人们对环境在初步美感的前提下,进一步形成的总体印象;意境,通过感情激发而形成的意境美。通过感悟和理解竹材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室内空间。

四、结论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我们应该运用新的设计理念来充分挥这一传统材料的价值,努力加强对竹材材料与现代加工工艺的探索,将传统的材料、文化内涵与现代生产加工相互结合,探索各种竹材在不同状态下的开发与利用,创造出更具文化内涵、人性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活空间,让竹材这种元素引领我们整个吃穿住行。

作者:吴成龙 张开臣 单位:东北大学

参考文献:

[1]缪同强.竹文化相关理论探索及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第5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一、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历史 风景油画是指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并用油画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绘画形式。在早期的绘画题材中,风景并没有得到重视,只是以一种背景辅助的形式存在,也不属于独立的门类,风景画所描绘的内容主要是画家想象中的景色。中世纪的绘画题材主要是宗教,这一时期的风景也只是在一些人物画中以背景的形式出现,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蒙娜丽莎》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其中的风景就是作为人物的背景出现的。17世纪的荷兰开始出现独立风景题材的油画,并表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到19世纪,西方风景油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画派有:19世纪初的英国风景画派、19世纪中期的法国巴比松画派、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画派以及19世纪后期的俄罗斯画派。到20世纪以后,风景油画出现百家争鸣的状态,得以迅速发展。在中国,19世纪后半期风景油画开始传入,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画家才开始对风景油画的风格进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风景油画多受苏联现实主义的影响;“”时期的风景油画多是对乡土风景的写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风景油画的内容和形式才得到拓展,并相继出现田园风光、故土家园风光、桂林山水风光等形式。中国风景油画迅速发展,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对自然风光光线和色彩的搭配逐渐丰富,而且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特点。 二、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 现实主义是艺术的一种创作形式,现实主义风景油画是风景油画的一个流派,它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以赞美自然和劳动大众为主题,透露着对社会现实的热爱和赞扬。在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发展历史中,其表现出的精神内涵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17世纪,风景油画主要表现为写实,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19世纪初期,风景油画画家开始注重自己的感受,注重光线和色彩的配合;19世纪中期对光线和色彩配合的研究更加深入;19世纪末,风景油画画家开始追求独特画风的表现方式和内容;20世纪风景油画出现多种风格。在当代现实主义风景油画中,其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真实性 真实性就是用具体的画面反映现实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描写。真实性分为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两种。生活的真实主要是描写客观的现实生活,通过油画把生活中真实的画面体现出来;艺术的真实是在描写真实现实生活的同时融入主观情感,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感悟。 2.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社会性 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在描绘真实自然风光的同时,往往把画家的某种主观气质,如古典精神中的英雄主义、社会的民主性和人文关怀等表现在风景画中。中国的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创作则较多表现出传统文化色彩,将文人写意、人文精神融于其中,我们更能够从画面中看到社会的进步。 三、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创作的语言多样化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语言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它继承了西方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创作特色,又把中国传统风景画的表现方法融入其中,无论是在语言探索还是在精神探索上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其多样化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语言技巧的多样化,二是精神内涵的多样化。 1.在语言技巧方面 现实主义风景油画的多样化在语言技巧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画面的独特视角,视角的选取主要考虑观赏者的新鲜感,意味着把画面从不同的视角呈现出来,如高空俯视、透过光线、两个或多个视角的叠加,可以表现静态的事物,也可以表现动态的事物,凸显画面的独特个性;第二,运用现代几何元素作画,强调画面的造型,借助线条、形状等描绘出清晰的轮廓结构,抓住风景的主要特征,用几何元素进行画面设计。 2.在精神内涵方面 现实主义风景油画在精神内涵上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在风景画中融入大量现代气息和画家的个人情感。中国现实主义风景油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结合西方传统绘画技巧和特色,在选材上更加宽泛,把富有中国现代风情的风景融入其中,注重光线和色彩的搭配,更加表现出创作主题的独特性。 结语 风景油画从最早的画面背景发展成为绘画的主题,再发展到具有不同的绘画风格,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画面也从想象中的风景发展成为真实的风景,其精神内涵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丰富,其语言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因此风景油画创作的现实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风景油画的发展方向。

第6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摘要】

目的: 联合应用多种技术评价不同方式制备的TAT转导结构域eGFP目的蛋白的穿膜效率及亚细胞定位情况,以期建立有效、稳定的高效穿膜蛋白制备方法。方法: 诱导表达、纯化包涵体形式融合蛋白,分别进行直接脱盐和透析复性,并与细胞共育,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印迹法评价融合蛋白穿膜能力。结果: 通过透析复性制备的融合蛋白穿膜效率极低;而纯化后直接脱盐的融合蛋白经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印迹等方法分析,表明均具有高效穿膜能力。结论: 两种方式制备的融合蛋白均能穿膜,但透析复性制备的蛋白穿膜效率低,且不易定位于细胞核中,影响进一步对该目的蛋白在胞核中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而脱盐的变性蛋白具有高效的穿膜效率。

【关键词】 转导结构域; 透析; 复性; 包涵体; 穿膜效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eGFPinterest protein including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of TAT by multitechnology and to obtain the more effective cellular uptake protei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its biological function.Methods: Induced the Expression of fusion protein, and extracted and purified it from the inclusion bodies. Jurkat cells exposure to fusion protein which was directly desalted and refolded via dialysis, respectively. Flow cytometry analysis, confocal microscope observation and Western blot detection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fusion protein to transduce into the cell cytoplasm.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confocal microscope and Western blot indicated that the fusion protein which desalted by PD10 column could penetrate Jurkat cells more efficiently, contrasty, the renaturated protein via dialysis had low activity. Conclusion: Both of the fusion proteins treated with two different methods could translocate through the cell membranes,but the dialyzed fusion protein had low efficiency and didn′t locate into cell nucleus, would disbennifit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 work about the biologic activity and behavior of the fusion protein on transcriptional level.

[Key words]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dialysis; refolding; inclusion bodies; efficacy of transduce through the cells membrance

通过细胞穿透肽进行蛋白转导是体外蛋白传递的一种有效方法。最常用的蛋白转导肽就是HIVTAT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编码的第48~56位氨基酸残基,其具有核定位和蛋白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1,2]。Green等[3]和Frankel等[4]早先发现胞外的HIVTAT能够穿过胞膜进入细胞到达胞核。此后对TAT蛋白的体内外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其中第48~56位中的9~11个氨基酸残基是蛋白转导的关键区域,该区域能转导自身及与其融合蛋白进入细胞。在体外只要将TAT融合蛋白直接添加到细胞培养介质中即可起效[5-8]。PTD的穿透原理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PTD可能由乙酰肝素硫酸脂蛋白聚糖(HSPG)介导的内摄作用进入细胞[9,10]。大肠埃希菌表达的PTD融合蛋白产物通常存在于不可溶的包涵体中。包涵体中蛋白需要经过变性剂溶解和复性才能得到有活性的蛋白质[11,12]。复性是蛋白质从未折叠到折叠形式的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变性剂对包涵体的溶解度、变性剂的去除、一些小分子对复性的帮助等等[12, 13]。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复性的带PTD的融合蛋白穿膜效率远远低于我们预期的效率,本文对PTD融合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穿膜效率进行了对比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pET28aPTDeGFP目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由我室构建,工程菌E.Coli DH5α,Rosetta(DE3),BL21,Jurkat E6.1 T细胞为我室保存,纯化树脂 Profinity I MAC镍金属螯合填料(美国BioRad公司产品),鼠抗-6×HisTag单克隆抗体(Cell Signaling公司),HRP标记山羊抗小鼠IgG二抗(北京中杉金桥公司),ECLplus显色试剂盒,PD10脱盐预装柱(美国GE公司),蛋白复性试剂盒(Novagen公司产品),蛋白分子量标准(Fermentas公司产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Dioxane Free)(德国Merck公司产品),碘化丙啶(PI)(Sigma公司产品),透析袋(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 000, 美国Pierce公司),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PRMI 1640培养基(Invitrogen公司),其余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

Nikon激光共聚焦显微镜,XL2020型超声波破碎仪,FASCaliber以及CellQuest软件(美国BD公司)

1.3 方法

1.3.1 PTDeGFP目的蛋白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将我室保存测序正确的pET28aPTDeGFP目的基因质粒分别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和BL21,筛选出阳性克隆及最适表达菌,平板上挑单个菌落至3 ml LB 培养基(含50 μg/ml卡那霉素3 μl),37℃摇床培养过夜后以1∶100的比例将菌液接种于200 ml LB培养基,37℃增菌培养至D(600 nm)=0.4~0.6时加入终浓度为0.2 mmol/L IPTG,于30℃诱导8 h。4℃12 000×g离心10 min,弃上清,1/10体积的预冷PBS重悬细菌,加入100 μg/ml的溶菌酶,冰浴,300 W超声12 s间隔15 s共8个循环超声裂解菌。4℃12 000×g离心20 min,分别取上清和沉淀行SDSPAGE电泳分析。用 6×HisTag纯化柱Ni2+IMAC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按BioRad公司操作说明书进行),即在pH8.0环境中用50 mmol/L NaH2PO4,300 mmol/L NaCl,8 mol/L尿素结合缓冲液溶解包涵体,50 mmol/L NaH2PO4,300 mmol/L NaCl,20 mmol/L咪唑,8 mol/L尿素洗涤缓冲液去除杂蛋白,然后再用50 mmol/L NaH2PO4,300 mmol/L NaCl,250 mmol/L咪唑,8 mol/L尿素洗脱液洗脱融合蛋白。

1.3.2 两种方式制备PTDeGFP目的蛋白融合蛋白

①变性状态纯化后脱盐:Ni2+IMAC纯化后的蛋白过GE公司PD10预装柱脱盐及尿素。②变性状态纯化后透析复性[14,15]:参照Novegen蛋白复性试剂盒说明,纯化包涵体蛋白后,配透析复性液:尿素 (6,4,3,2,1,0.5和0 mol /L),20 mmol /L Tris·HCl,1 mmol /L EDTA,100 mmol /L NaCl,0.25% NP40,调整pH至8.0,在4℃冷库中按前述尿素浓度梯度依次分别透析12 h,最后将透析袋置于RPMI1640培养液中透析。透析后过PD10柱。以上两种方式制备蛋白均用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蛋白质印迹检测蛋白的特异性。-20℃保存于10%甘油溶液中备用,用时Bradford 法定量融合蛋白。

1.3.3 细胞培养及穿膜效应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Jurkat E6.1 T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g/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以2×105/孔细胞浓度种于24孔板,与不同浓度(0,320 ,640 nmol/L)的PTDeGFP目的蛋白共育1 h。 1 000×g离心10 min分别收集各孔细胞用PBS洗3次,FASCaliber流式细胞仪收集以及CellQuest软件分析。

1.3.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穿膜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

1.5 ml EP管收集与蛋白共育的细胞(2×105个/管),1 000×g离心10 min。预冷PBS洗2遍,1 000×g离心5 min。加入0.5 ml 4%多聚甲醛固定液,缓缓悬起细胞,固定30 min。离心去固定液,用PBS洗2遍,洗涤期间手动晃动。加入PI染色液(终浓度50 μg/ml)缓缓悬起细胞,4℃避光染色30 min,PBS洗涤。加25 μl PBS重悬细胞并滴加至载玻片上,盖上洁净的盖玻片,指甲油封片。共聚焦显微镜下使用绿色滤光片检测呈红色荧光的细胞核,使用蓝色滤光片检测融合蛋白中eGFP绿色荧光。

1.3.5 胞质和胞核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检测

1 000×g离心10 min收集与蛋白共育的细胞,用4℃预冷的PBS洗3遍,加400 μl冷缓冲液A(10 mmol/L HEPEs,10 mmmol/L KCl,0.1 mmmol/L EDTA,0.1 mmmol/L EGTA,0.5 mmmol/L PMSF,pH7.9),冰浴10 min;加25 μl 10%NP40,Vortex 10 s,冰浴10 min,12 000×g离心15 s,收集上清,即为胞质蛋白;加50 μl冷缓冲液B(20 mmmol/L HEPEs,0.4 mmol/L NaCl,1 mmmol/L EDTA,1 mmmol/L EGTA,1 mmmol/L PMSF,1 mmmol/L DTT,pH7.9)至沉淀,置冰上30 min;12 000×g离心10 min,收集上清,即为胞核蛋白;加等量的2×SDS上样缓冲液,煮沸5 min,-80℃冻存备用。提取的胞浆胞核蛋白用12% SDSPAGE胶分离;350 mA 2h将蛋白转印至PVDF膜;用5%脱脂牛奶(溶解于TBS/T液)封闭1 h;加抗6×HisTag(1∶1 000),4℃过夜,用TBS/T洗涤3次;加HRP羊抗小鼠IgG(1∶5 000),室温1 h,TBS/T洗涤3次;加ECLPlus化学发光剂,作用5 min,扫膜,拍照;一抗二抗剥脱液洗膜5~10 min,封闭1 h,4℃过夜孵育抗GAPDH抗体(1∶1 000),TBS/T洗涤,HRP羊抗小鼠IgG(1∶5 000) 室温静置1 h,TBS/T洗涤后ECLPlus显色,扫描检测GAPDH内参蛋白。

2 结果

2.1 融合蛋白PTDeGFP目的蛋白诱导表达、纯化和复性

将重组质粒pET28aPTD目的蛋白分别转化E.coli Rosetta(DE3)及BL21菌株经SDSPAGE分析选取最佳诱导条件:转化E.coli Rosetta(DE3)菌,以终浓度为0.2 mmmol/L的IPTG诱导8 h,蛋白条带位于80 kDa处与预期相符(图1a)。各取超声裂解产物上清和沉淀行SDSPAGE电泳可见: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图1b)。使用Histag纯化柱Ni2+IMAC在变性条件下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取1/2通过Novagen蛋白复性试剂盒梯度透析复性并脱盐,SDSPAGE显示复性后的蛋白与复性前所取总菌体蛋白位置一致(图1c),透析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沉淀(图1d)。剩余1/2纯化的融合蛋白通过PD10脱盐柱脱去尿素及盐(图1e)。

2.2 透析复性及直接脱盐的PTDeGFP目的蛋白穿膜能力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两种方式制备的融合蛋白分别与Jurkat E6.1T细胞共育1 h后,收集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变性状态下纯化直接脱盐的融合蛋白PTDeGFP目的蛋白约70%~80%进入Jurkat E6.1T细胞,且随浓度增加穿膜效率增高,而经试剂盒透析复性后的蛋白穿膜能力弱,结果仅30%左右(图2a)。采用直方图分析结果同散点图,且提示在这约30%穿入细胞的透析复性的蛋白中,有一部分表现为强荧光低平峰(图2b 箭头所指)。

2.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比透析复性及直接脱盐的PTDeGFP目的蛋白穿膜能力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透析复性的蛋白在与Jurkat E6.1T细胞共育时,蛋白(eGFP)的荧光呈云雾状分布(图3a左),而变性状态下纯化直接脱盐的蛋白(eGFP)的荧光呈均匀近圆形点状分布(图3a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与变性PTDeGFP目的蛋白共育的Jurkat E6.1T细胞约70%有蛋白穿入,并且融合蛋白除可在细胞质发现外,在细胞核中亦有分布(图3b),而与透析复性蛋白共育的细胞,仅约10%的细胞与变性蛋白观测情况一致,其余可检测到绿色荧光的细胞经多荧光叠加及3D旋转和断层扫描分析,发现是绿色荧光融合蛋白黏附或嵌入于细胞膜表面所致,而未进入细胞内(图3c)。

2.4 蛋白质印迹鉴定穿入细胞的透析复性及直接脱盐的PTDeGFP目的蛋白

分别收集与两种方式制备的融合蛋白共育1 h的Jurkat E6.1T细胞,提取各自相应的胞质、胞核蛋白。经蛋白免疫印迹显示变性状态下纯化的蛋白共育的细胞胞质、胞核提取物,均可见80 kDa处有较浓条带,而加入透析复性蛋白的细胞提取物,仅胞质提取物中有较浅条带,而胞核中未见明显的阳性带(图4)。

3 讨论

E.coli表达系统是目前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其遗传背景清楚,操作简便,易培养,成本低,且拥有大量可供选择利用的克隆和高效表达载体。但许多外源基因常常以不溶、无活性、疏水性强和沉淀的包涵体形式聚集于菌体内。包涵体具有高密度,且其中约50%以上是目的蛋白,易于分离纯化。另外,包涵体形式也有效抵御了E.coli中蛋白酶对目的蛋白的降解[11]。传统的技术为获得活性蛋白,先用变性剂溶解包涵体,再通过缓慢去除变性剂(如透析)进行复性。包涵体是聚集和正确折叠竞争后趋向于聚集的产物,新生肽的聚集速率一旦超过蛋白正确折叠速率,就会导致包涵体形成[12,16]。本研究应用镍柱亲和纯化变性状态下的融合蛋白,然后分别用透析复性和直接脱盐制备PTD融合蛋白,最后进行穿膜实验,比较两者穿膜效率。PTD融合蛋白的穿膜效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外透析复性蛋白的稳定性,及制备PTD融合蛋白方法的有效性。

穿膜效率的检测常用方法有流式细胞术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但由于涉及融合蛋白与细胞共育后再检测,复性的蛋白不稳定会导致聚集黏附于细胞表面,造成流式细胞检测的穿膜假阳性结果。这种假阳性结果,依据流式细胞术的散点图及直方图的图形无法正确判断,但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因而联合应用两种方法来检测穿膜蛋白的内化,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对于包涵体形式表达的穿膜蛋白而言,其穿膜前的处理对于其穿膜能力、效率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两种方法比较,将制备的融合蛋白溶于变性剂(8 mol/L脲),在变性状态下亲和纯化,而后使用脱盐柱脱去尿素所获得的蛋白,在与细胞的共育体系中相对比较稳定,聚集沉淀较少。在流式散点图上通过设门圈出的阳性细胞群体分布均匀相对集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穿膜效率较高。经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印迹分析可证明该法制备的融合蛋白可高效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且部分在PTD核定位信号的引导下进入细胞核中。而透析复性的PTD穿膜融合蛋白,由流式细胞图分析可见穿膜效率较低,荧光共聚焦观测则发现大部分细胞表面仅为蛋白紧密黏附而非真正的蛋白穿膜内化,免疫印迹下胞质提取物见较浅目的条带,胞核提取物中未见明显目的蛋白条带。因目的蛋白为核转录因子,功能发挥场所为细胞核内,较低的穿膜效率尤其是较弱的胞核定位能力,会使其无法发挥生物学功能。

总之,制备穿膜融合蛋白需要综合考虑穿膜与功能发挥,而关键点在于穿膜能力,包括穿膜效率和亚细胞定位(依据目的蛋白作用场所不同而定);研究穿膜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发挥目的蛋白生物学功能。但有穿膜才可谈功能,穿膜是前提;有功能,无法穿膜或穿膜能力弱,则功能无法体现,因此要力求达到穿膜与功能的平衡。就两种方式制备的融合蛋白而言,透析复性法制备的蛋白大部分复性较完全,可能已具有生物学功能,但其空间构象使得PTD核定位区域甚至PTD全部被包裹或遮挡而另外一部分蛋白复性不完全疏水结构显露多,在细胞培养环境中倾向于聚集,故穿膜效率低,细胞核定位能力弱;经纯化后直接脱盐法制备的蛋白可能仍处于变性状态,PTD区域显露,故穿膜效率高,能定位于细胞核,有利于进一步的功能学实验研究。目前研究表明即使在变性状态下穿入细胞的融合蛋白仍可在细胞内的HSP90蛋白家族和细胞内环境的作用下复性并发挥其生物学功能[17]。鉴于蛋白性质差异,本实验中目的蛋白是否确实能发挥其功能有待后续实验证实,但综合考虑,应首选变性状态下纯化并直接脱盐的方法制备穿膜融合蛋白,从而获得较高的穿膜效率并可在PTD核定位信号的引导下穿入胞核为目的蛋白功能发挥提供场所。

(本文图3见彩色插图)

参考文献

[1]Vives E, Brodin P, Lebleu B. A truncated HIVTat protein basic domain rapidly translocates throug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accumulates in the nucleus [J]. J Biol Chem, 1997,272(25):16010-16017.

[2]Mae M, Langel U. Cellpenetrating peptides as vectors for peptide protein and oligonucleotide delivery [J]. Curr Opin Phamacol, 2006, 6(5):509-514.

[3]Green M, Loewenstein PM. Autonomous functional domains of chemically synthesize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at transactivator protein [J]. Cell,1988,55(6):1179-1188.

[4]Frankel AD, Pabo CO. Cellular uptake of the tat protein from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J]. Cell, 1988,55(6):1189-11931.

[5]Dietz GP, Bahr M. Delivery of bioactive molecules into the cell: the Trojan horse Approach [J]. Mol Cell Neurosci, 2004,27(2):85-131.

[6]Vives E, Brodin P, Lebleu B. A truncated HIV1 TAT protein basic domain rapidly translocates through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accumulates in the cell nucleus [J]. J Biol Chem, 1997,272(25):16010-16017.

[7]Schwarze SR, Ho A, VoceroAkbani A, et al. In vivo protein transduction: delivery of a biologically active protein into the mouse[J].Science,1999,285(5433): 1569-1572.

[8]Spitere K, Toulouse A, O′Sullivan DB, et al. TATPAX6 protein transduction in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A novel approach for generation of dopaminergic neurones in vitro [J]. Brian Res, 2008,1208:25-34.

[9]Liu Y, Jones M, Hingtgen CM, et al. Uptake of HIV1 tat protein mediated b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disrupts the neuronal metabolic balance of the receptor ligands [J]. Nat Med, 2000, 6(12):1380-1387.

[10]Chauhan A, Tikoo A, Kapur AK, et al. The taming of the cell penetrating domain of the HIV Tat: myths and realities [J]. J Control Release, 2007,117(2):148-162.

[11]Carrio MM, Villaverde A. 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bacterial inclusion bodies [J]. J Biotechnol, 2002,96(1):3-12.

[12]Rudolph R, Lilie H. In vitro folding of inclusion body proteins [J]. FASEB J, 1996,10(1):49-56.

[13]Ferré H, Ruffet E, Nielsen L,et al. A novel system for continuous protein refolding and online capture by expanded bed adsorption [J]. Protein Sci, 2005,14(8):2141-2153.

[14]Clark EDB. Refolding of recombinant proteins [J]. Curr Opin Biotechnol, 1998,9(2):157-163.

[15]Maeda Y, Ueda T, Imoto T. Effective renaturation of denatured and reduced immunoglobulin G in vitro without assistance of chaperone [J]. Protein Eng, 1996, 9(1):95-100.

第7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现实意义

一、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主要类型

社会化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的理论下又由两种基本的生产类型给予支持,即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八章中,把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这里所谓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即增加积累、增加劳动量、增加生产资料来扩大生产的规模,只要其中有一个因素扩大了,就是外延的扩大;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即通过提高资本(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资料的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其中有一个因素效率提高,这就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简而言之,外延扩大就是内涵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内涵扩大再生产是外延扩大再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个社会亦或是是一个企业究竟采取外延式还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推进产业升级,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一概而论,这要依据社会、企业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内部技术结构、资本情况而定。以永年县蔬菜产业为例,2011年初期的永年蔬菜占地面积78万亩,产量32亿公斤,产值38亿元,而到年底蔬菜占地面积80万亩,产量33亿公斤,产值41亿元,蔬菜产业规模逐渐扩张。由此看来,永年县蔬菜产业逐渐都在以百分比式的扩大,究其背后的根本扩张模式,大都以粗放式经营即外延式方式为主,单纯依靠资本增长、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即永年县蔬菜产业每年的播种土地、劳动工具及劳动力贡献因素占比份量较多。这种片面的搞外延扩大再生产,使永年县蔬菜产业成为典型的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的企业。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2年~1999年,永年县经济增长的80%~90%是依靠物质投入取得的,技术进步和制度改善所产生的贡献率仅为10%~20%。这种外延式即粗放型增长在当今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社会竞争体制下,显得尤为吃力,已经渐渐失去了其优势地位。

与此相比,和永年同样是蔬菜生产大县的寿光,在大力拓展土地面积和种植产量的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寿光人以市场为龙头,一手抓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着力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一手抓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良好的培育人才氛围、浓重的科技环境,使得寿光市蔬菜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面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寿光大力转型向内涵式即集约型增长方式的道路上来,开创了蔬菜产业集团,建立起自己集团的商品交易所,并逐渐壮大了自己的蔬菜品牌。由此看来,寿光在推进蔬菜产业升级时既有增量资本的投入,又有生产场所的扩大,既有劳动量的增量投入,又有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此它的扩大再生产即是内涵的,又是外延的。外延扩大和内涵扩大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从这几年从寿光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和改革道路分析,不难得出,永年县蔬菜产业想推进扩张规模,不仅在已有的产业资本上扩大规模,更重要的是提高生产资料的效率,即将内涵扩大再生产放在以后发展的首要位置,走集约型增长方式的道路。

二、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对永年县蔬菜市场建设的指导意义

第一,积极将科学技术根植于生产力要素之中。马克思指出:“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它们发挥效能的程度,取决于各种方法和科学进步,这些也是不花费资本家分文的。”其所阐释的要义无疑是通过将科学技术嵌入于生产力要素之中,充分发挥生产力诸要素的效能。而就长期忽略该因素重要性的永年县蔬菜企业来说,如何将科学技术纳入到生产过程中,走上集约型道路,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永年县蔬菜企业理应从科学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出发,加强应用科学技术的投入。

第二,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加强劳动力个人素质。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过程是劳动力利用生产工具按照既定目标对劳动对象改造并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因此整个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必定受到单个劳动者素质及其劳动熟练程度的影响。针对当前永年县蔬菜产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劳动生产效率,合理配置劳动力,鼓励引导现有农技人员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以造就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产业化要求的复合型农技推广人才。同时,调动全县各个村镇的务农人员学习先进的培育蔬菜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自身的劳动素质,又有利于按照劳动者的素质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

第三,通过增大个别资本,实现规模经营。关于增大个别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资本积累理论时指出,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来实现。而永年县蔬菜产业经济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规模小,导致生产数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而不能有利地占领市场。为此:(1)当前永年县政府要根据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供求情况,引导现有各村镇菜品重组,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蔬菜大县向品牌强县跨越,建立自己的大规模经营的若干个集团,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系列参与市场竞争。(2)只有好的外延经济做基础,才可以保障内涵经济大力发展。所以当前永年蔬菜市场产业仍要不断增大资本,扩大经营外规模,在一定的成熟时期和合宜的经济环境下,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结合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优势地位,促进蔬菜产业的利益增收。

三、总结

马克思《资本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被无数次地证明。只有在其合理的指引下,该蔬菜产业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我们也充分做到了立足于现实基础,将其合理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第8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一、油画创作中的情感与精神的主题体现

梵高是十九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也是西方绘画史上最孤独的人之一。对于一个孤独的艺术家而言,艺术世界便是他与现实世界和自己交流的重要中介。因此,梵高把所有的感情都宣泄在艺术中。从 1886年开始,画家对花瓶中的花和枝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花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梵高与向日葵的联系。在《向日葵》系列作品中,梵高学习了比利时荷语区画派的巴洛克画家的技法,花的枝叶四处散开,画家在画上作的心思,足以证明梵高对向日葵这种花的特别感

情。向日葵这些面朝太阳而生的花朵.名字就很有寓意,代表着乐观和生活下去的愿望,梵高充满了激情去描绘,向日葵

的花蕊画得像一团炽热红色的火花;花瓣的黄色非常浓烈,就像太阳般耀眼,光芒万丈。慢慢地,梵高把它变成了一个象征,一种太阳的花,在向日葵中,梵高找到了绘画的最好的寓意。

二、油画创作中的形式语言

具体说来,油画创作中的形式语言包括点、线条、形体、光影、色彩以及构图等,它们共同成为油画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构成了油画艺术魅力的核心部分。

张彦远在他的“六法论”中,曾鲜明地提出了“经营位置”的观点。所谓的“经营位置”,其实就充分地说明了构图的含义。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油画中不同对象的位置安排,更具体的点和线的选取、布置等,都是构图的重要内容。构图不仅仅是位置安排,更是呈示作品内涵的重要手段。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都是油画中运用构图来表现艺术内涵的经典之作――三角形的构图,充分表露了画作的神圣性题材和崇高性内涵。成熟的画家,应该善于利用构图手段来完成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内涵的表现。

作为与中国画的重要区分,光影的描绘是西方油画艺术重要的形式语言之一。综观美术史,自文艺复兴起,艺术家便开始不断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光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及其审美效果。但是,真正把光影的魅力在画面中运用自如并能把其象征意义充分地展示出来创造绘画奇迹的大师,当属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夜巡》是伦勃朗油画作品中光影变化最具革命性的代表。作品中,班宁 ?柯格队长与他的副官带领民兵队伍前行,在画面中勾勒出两条斜线,指向中心――中心人物正是柯格队长及其副官。伴随着线条的延展,画面的光线由弱渐强,像一支刺破黑暗的利剑,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人物,也深化了“夜巡”这一主题。

在绘画作品中存在着用线的这种手法,单就用线而言,线条富有很大的容载量和表现能力,巧妙用线,可以提升画面的精神空间和视觉张力。梵高是用情感作画的大师,他的画表达的是情感,而线条也成为他重要的情感语言。梵高的用线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空间张力,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气势。滚动的线条充满了生机和力量。《星夜》是梵高患病后神志清醒时幻觉的产物,画中的景色可能跟现实是一致的,尽管天空成了大波浪,星座也成了他的板上想象。直冲天的柏树和修道院教堂的钟楼,非常显眼,画面中的星星仿佛都变换了位置,全都动了起来,非常耀眼。

三、油画创作中主题与形式的关系

虽然主题和形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但是对于艺术创作来说,从来不存在没有形式的主题,也不存在没有主题的形式。形式是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而主题是形式表达的根本目的。艺术家的内在情感和诉求,只有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艺术形式才能实现成功的外化;而点、线、光影的艺术形式,也只有承载着、服务着作品的主旨内涵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油画来说,主题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尤为重要。

不管是十七世纪的伦勃朗还是晚于他两个多世纪的梵高,还是当代的画家,都是将主题内涵与形式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有人更注重表达主题内涵,诸如忻东旺大量的农民工形象作品,画家用质朴的写实创作风格,用真挚慈悲的目光关注中国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再现平凡的中国劳动人民的“平民代”形象。但是在注重表达主题的同时,他也选择了相应的形式语言与之相呼应相结合。例如,画中人物的造型很压缩很扭曲,大都显得较为矮小,但是面部的沧桑线条又彰显了他们忠厚勤劳的品格。通过对普通人形象的表现,艺术家表达了自己的平民立场。

当然,也有人更注重形式,比如梵高,这位易激动而富于神经质的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对比鲜明、浓烈凝重的色调,通过扭曲的线条展现自己的艺术世界。在现代艺术中,形式更是被提升到越来越高的地位,像毕加索等人,都是在形式创新方面推动现代艺术精神往前发展的大师。

其实,无论是更注重主题还是更注重形式,对于油画创作来说,没有艺术家是偏执一方,而都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正是他们的作品取得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艺术家从事油画创作,要尊重这一规律;欣赏者接受油画,也应该以这一规律为指导。

结语

纵观上文,从对油画创作中的主题内涵和形式语言具体分析介绍,以及众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分析可以看出,油画的主题与形式虽然二者独立存在,但将二者相结合于画面往往是一件作品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主题与形式是作为矛盾统一体而存在的,主题决定形式,形式又能反作用与主题。不同的主题决定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表现形式又可以表达不同的主题。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255.

[2]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31.

第9篇:光合作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电影《阿凡达》;美术色彩;应用

色彩是电影作品创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影片对环境造型与人物造型等的设计,而且还能够通过不同的色彩符号及语言来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此外,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还试图应用色彩来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利用色彩来表现影片殊的时代特征,以此来烘托影片的主题内涵,进而引起观众的反思,最终令电影作品上升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增添电影作品的审美魅力。如3D电影《阿凡达》就是一部将电影美术色彩应用得十分成功的作品,这部科幻题材的影片不仅将观众带进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当中,而且通过璀璨绚丽的色彩为观众营造了一场视觉盛宴。色彩是《阿凡达》这部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利用色彩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无限幻想的外太空,在这个世外桃源里导演通过对电影美术色彩的灵活应用令观众欣赏到了极具冒险又极具温馨的影视画面。电影美术色彩在《阿凡达》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语言特色,而且还将导演的创作理念更直观更真实地传递出来,色彩与3D技术的完美结合成就了电影《阿凡达》的艺术价值,为该部电影赢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佳绩。

一、电影《阿凡达》

电影《阿凡达》于2010年上映,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影片,出品自20世纪福克斯。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外太空的故事,潘多拉星球拥有着一种稀有资源,人类为了获得这种资源而展开了残酷的掠夺。男主人公阿凡达就是人类采用DNA克隆混合科学技术制造的一个纳美人,人类试图通过阿凡达来了解与研究潘多拉星球,并试图最终实现对该星球稀有资源的占有。但在影片后半部分,阿凡达在亲眼见证了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进攻与破坏以及对纳美人的无情迫害后,最后阿凡达选择与纳美人一起保卫这个天堂般的美丽星球。在电影《阿凡达》中,观众见识到了一个奇幻的星球世界,这里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地球有着天壤之别,美丽而独特,生存着奇特且种类繁多的动物与植物,有高达300米的大树,有漂浮在空中的山脉,有夜晚散发闪亮光芒的植物,等等。这部科幻电影通过美术色彩与3D等后期技术的结合为观众营造了一场具有梦幻气息的视觉盛宴,无论是环境造型还是人物造型都令人拍手称赞,绚丽的色彩为环境与人物塑造增添了强烈的表现力,独特的景观是吸引观众关注该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电影美术色彩在《阿凡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精湛且富有特色的电影美术色彩应用使影片《阿凡达》成为一部成功的科幻作品。

二、《阿凡达》中的电影美术色彩应用

一部电影作品不仅可以通过美术色彩来确定影片的色彩基调,勾勒出理想的环境与人物造型,而且还能够构建出影片独有的风格特征,这对于其他电影作品的制作具有借鉴意义。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不仅应用色彩来勾勒影片的环境与人物造型,营造出神秘、梦幻的视觉效果,而且通过色彩来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从而加强了影片语言的表现张力。

(一)应用色彩勾勒环境造型与人物造型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来说,影片《阿凡达》不仅是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而且在电影美术色彩应用上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与突破。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外太空——潘多拉星球,为了营造影片的科幻与神秘效果,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应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来营造,通过缤纷的色彩来勾勒出许多与人类地球与众不同的植物和动物。在这部电影中,透过新奇的色彩组合形式观众可以感受到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此外,当美术色彩与3D技术结合时,逼真的视觉感受也唤起了观众的无限想象。观众仿若置身在影片的情节当中,从而不会质疑这个故事的虚幻性,反而会被影片中的故事所感动,被华丽的场景所震撼。

潘多拉星球是电影《阿凡达》中所营造的一个外太空,为了表现出这一星球的神秘性与虚幻性,蓝色与紫色成为影片中主要的色彩元素。在色彩符号中,蓝色与紫色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虚幻的视觉感受,因此纳美人这种潘多拉星球的外星生物群种肤色便应用蓝色来呈现。这不仅能够满足观众对外星生物的审美要求,而且还能唤起观众对神秘外太空的丰富联想。生理研究表明,色彩对人类的刺激具有直接性,当色彩与光线一同进入人类眼球时,人类的视网膜便会对色彩产生第一性反应,从而影响着人类的情绪。于是乎,在观众第一次通过银幕看见拥有蓝色肤色的纳美人时,观众便会被这种新奇的色彩表现所吸引,从而引发观众对影片剧情的好奇与期待,有助于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同样,紫色也充满了高贵与神秘的视觉效果,在影片《阿凡达》中紫色常常被应用在奇异动植物造型的塑造上,如在潘多拉星球中具有高贵血统的紫色飞龙,营造了一种虚幻、神秘、高贵的气息。

在影片中,观众的视线会被散发着白色荧光的灵魂树所深深吸引,这棵树的枝蔓如柳条般飘逸与低垂在空中,一到夜晚便会发出令人向往的白色光芒,给人以一种神秘、圣洁的视觉效果。而这样的色彩塑造与西方人对白色情有独钟的思想意识密不可分,西方人认为纯洁、高尚、典雅的颜色非白色莫属,因此白色被西方人赋予了高雅、正直的寓意,是西方人精神与理想的象征,因而西方人往往利用白色来表现灵魂、上帝等纯洁、高尚的事物。于是,在《阿凡达》中象征纳美人精神与信仰的灵魂树便被塑造成白色荧光的形象,灵魂树是纳美人的文化象征,也是潘多拉星球的守护神,散发着纯洁、灵性的光芒。同时,白色灵魂树也是纳美人祖先的化身,纳美人常常向着灵魂树祈祷,通过这样实现与祖先灵魂的交流,并保佑纳美人能够战胜危险与困境。与白色有着相反寓意的黑色也在影片的动物中有所表现,如一凶猛残暴的野兽Thenator,其造型颜色就以黑色来呈现,就连利齿也是黑色的。在西方人意识中,黑色象征着死亡、恐怖、危险等,因此当黑色Thenator出现时,影片的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而恐怖,再配上几声怒吼,黑暗、死亡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应用色彩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

在电影美术色彩的应用上,导演不仅灵活应用了色彩作为物理符号的功能,通过色彩来勾勒环境造型与人物造型,其中更明显的是应用色彩的象征意义来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及文化内涵,从而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色彩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具体地反映人与事,将美术色彩应用在电影画面中有利于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从而唤起观众的无限想象。此外,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影片与色彩语言相结合,能够有利于丰富影片的文化内涵,从而增添影片的艺术感染力。电影《阿凡达》就充分实现了应用色彩来丰富影片的表达形式以及文化内涵,从而突出电影作品的主旨,传递导演的创作意图。

色彩在生理方面具有第一性,色彩的不同变化能够直接给人带来某种情绪上的变化,更能够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从而唤起人们对生活的记忆,传递某些特殊、含蓄的情感。例如,黄色总会让人们将其与太阳光芒联系在一起,使人们联想到在舒适、灿烂的阳光下休息的场景,从而令人们心情愉悦;又如橙色预示着丰收的时节到了,波浪起伏的橙色麦田象征着人们收获时的欢乐心情;再如,绿色往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辽阔的森林,让人们联想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如此,若能将色彩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应用到电影作品的制作当中,不仅可以营造影片的整体色彩基调,而且还能够渲染影片情节气氛,从而传达影片的情感变化,最终强化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不同质感的绿色在电影《阿凡达》中有着鲜明的表现,在潘多拉星球的夜晚中,一些奇异的植物会发出绿色的光芒,或是轻盈透明的荧光绿,或是深绿透亮的橄榄绿,从而为这个外太空星球的丛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不同的绿色也映衬出潘多拉星球的生命活力。而如此的色彩应用更加凸显了导演的创作意图,丰富了影片关于情感、关于画面基调的表现形式。

在电影制作当中,除了应用色彩的表象功能之外,色彩的象征意义也常常被应用到影片的内容表达中,从而实现了写实性与诗意性的完美结合,渲染与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因为影片《阿凡达》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外太空的故事,所以影片在色彩表达上需要艺术家发挥审美创新,打破人们惯有的色彩审美意识,以实现对奇幻视觉效果的烘托,同时又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韵味。比如魅影是影片中的一种奇异动物,它是吐鲁克翼兽的象征,其外形与远古翼龙较为相似,拥有一身明亮的红色肤色,当阿凡达与它实现心灵的沟通之后,魅影载着阿凡达翱翔在潘多拉蔚蓝的上空。此时,魅影那鲜艳夺目的红色深深刺激着观众的视觉神经,给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震撼。当然,魅影的红色肤色并不是毫无意义,恰好相反其蕴涵着深层次的寓意,红色在西方象征着希望、冒险、胜利与正义,这些色彩元素与人类的已知世界物种相类似,从而让观众在潜意识中将其与已知世界相联系,进而实现了与观众的心灵沟通。

三、结语

电影《阿凡达》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突破,在科幻题材电影中成为众多国家电影人借鉴与学习的典型案例。影片将3D后期特效与电影美术色彩相结合,从而令电影画面的色彩绚丽而逼真,环境造型与人物造型通过不同色彩组合实现了唯美的勾勒,而影片也通过新颖的色彩组合形式丰富着影片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不仅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视觉审美,而且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引起了观众的深思。如此可见,美术色彩在电影中成为动态的表现载体,色彩与电影技术的结合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影片的审美意蕴,最终成就了电影作品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青荣,冯大康.虚拟与现实语境下的图形创意——《阿凡达》影片所体现的影像图形[J].装饰,2012(01).

[2] 朱庆宏,王峰.浅析造型艺术在电影《阿凡达》中的运用[J].包装世界,2012(01).

[3] 吕瑛.论影片《阿凡达》的色彩运用[J].电影文学,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