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倾听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倾听教学设计

第1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倾听,《礼记·孔子闲记》中为“侧耳而听之”。现代解释为“侧耳而听”,引申为“用心细听”(见《辞海》)。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是每一个老师最基本的素质。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老师应学会倾听,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语文教学需要老师学会倾听

语文教学是师生双方与文本、与生活进行沟通的过程,是情感和智慧参与的学生生命体验和精神成长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倾听文本、关注学生。语文教师的“倾听学生”指教师将全部心理活动指向或调向发言的内容,并出现相应的体姿和表情,努力记忆学生发言的主题层次和主要词句,对学生发言内容及正确错误原因的把握和推测,并及时进行反馈。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而不能只是满足于滴水不漏地展示课前主观编拟的教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善于倾听更具有重要意义,否则便无法发现学生在反馈中所给予的最可宝贵的教学机遇。

二、语文老师如何倾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着”,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响,那么我们教师除了倾听文本、确定教学思路外,还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隋,应倾听学生的学情以此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和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

(一)倾听文本,优化教学设计

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一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学生以课文为本,阅读有依据,学知识、练技能、增智力等,都从课文出发,而不是离开课文凭空乱谈;二是教师教学生的凭借,教师教书,必须有所凭借,课文就是凭借。因此,阅读教学设计必须从文本开始,教师文本解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制定。文本解读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师与生并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相对富有者与权威,也因此他才能承担“组织者”与“促进者”的角色。引导、点拨学生进行文本的阅读与鉴赏。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与鉴赏的效果。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其精巧的教学设计、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课堂高效的达成均是建立在深入的文本解析与师生的深入体验基础上的。文本是一个开放的有生命的体系,应该是常读常新,常解常新。因此,独立深入地解读文本就成为了语文教师备课的重点。

(二)倾听学情,教学预设因学情而定

学情,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等。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学生不熟悉的、不感兴趣的、难以理解的,而且不同的学生,由于他们各自的基础、经历和趣味不同,表现出许多差异。学情在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和课堂教学调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追求课堂教学的“量身定做”。所以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了解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的系统结构,深入倾听文本之外,还要倾听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里有数。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充分考虑教学环节的可操作性。要在学生的“学”上下功夫,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

(三)倾听实情,教学进程因实情而变

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要学会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以一种真诚和平等,宽容和诚信的态度去进行倾听。具体说来要培养“四心”:专心,要专注并听清发言人的每一句话;细心,在倾听的过程中,仔细认真地辨别对方发言内容的正确与否耐心,不随便插嘴,等听完发言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虚心,无论发言人是谁,也不管是多么糟糕的发言,都要以谦虚的态度去认真倾听。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与教学预设不相符的情况,这时教师要有敏锐发现、捕捉学情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实情,及时修改教学计划,要因势利导,探引结合。教者在上《渔父》时,设想让学生了解一下渔父和屈原的性格即可,但是在讨论人物形象时,有学生这样问:屈原是不是太傻了,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活着?这超出预设,但是很有意义!于是班级就此展开大讨论,这由实情而展开的一环成了本课最精彩的高潮!

第2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成功沟通的秘诀:能言善道不如洗耳恭听!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关爱,可以在倾听中慢慢融化,可以在倾听中渐渐升华。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人的自我就是自己精神上的密友,我们在学会倾听他人的时候,也必须学会经常倾听自我内心的波动。一句机智的妙语胜过一摞劣书,一句深刻的名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1.教师要做学生倾听的表率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靠教师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和教育学生。优秀的教师都很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上课时偶尔的不认真,将会给某个学生带来伤害!它会使一个人精神萎靡不振,对学习丧失兴趣和自信,甚至毁其一生。而教师耐心认真的倾听,能从学生内心深处捕捉到他们的情感体验,做出恰当地评价,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在乎他的见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倾听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吐露自己的见解,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树立倾听的典范。如:一位教师在教《亡羊补牢》时,向学生提问,"如果是你丢了一只羊,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要赶快把羊圈修好。""在羊圈周围围一圈电线,不让狼靠近。"等等,这位老师认真地听着,满意地点着头,接着因势利导:"刚才大家想的都是保护羊的方法,有谁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举起了许多小手。"让猎人装扮一只又白又胖的羊,等狼来时开枪打死它。""做一假狮子,把狼吓跑。""在羊圈里装电子眼和报警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室里到处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教师的教艺高超,更是因为他认真地听了学生的回答,才进一步提出了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2.教师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外而内的吸收,促进学生听的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叙述、提问、分析、表演等多种活动把相关的知识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自然地渗透给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有效的倾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教师教学语言要富有趣味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取决于个人的愿望和兴趣,为此,教师应以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去唤起学生听的兴趣,让他们专心致志的听,才能听准、听清、听全。

2.2课堂形式要多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个简明的提示,能使学生点头称是;一个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恍然大悟;一个微妙的表情,也能使学生发出会心地微笑。因而,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耳、眼、手同步。可采用游戏、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倾听。游戏是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

正游戏意味着快乐,任务意味着负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是学会变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容易忘却的。"我们对学生玩完游戏以后的感受进行了调查。将近65.8的孩子在游戏结束后能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游戏化教学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者的教育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3.教学设计要有条理

课堂上,教师精讲多练,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注意减少无用信息的干扰,在讲课安排活动时要有逻辑性。让学生能推测、联想到下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声音优势,设计出一种独特的声音模式,如为区别课文朗读、课堂总结、课堂指令等多个信息,以不同的语速、声高来传递不同的意义。

4.教学板书要准确

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是文章教学,无论思想品德教育,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思维的训练,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无一不在文章教学中体现。然而,科学的板书设计,又使这些目标达到预计的效果,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可谓"一举两得"了!板书设计的要求:集中、简洁、规范、醒目、灵活有条理,要有目的和方向性,是文章教学的风骨所在。所以设计科学的板书,在文章教学中的作用显赫。

5.听记内容设计要贴近现实

学生只有通过想象,对听记内容才能获得生动的理解、深刻地感染和创造的乐趣。而小学生的想象必须有他们的生活为想象依据。因而,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铺垫设问,点拨深思等内容都要尽可能接近学生熟悉或向往的生活。

如:教学《我们家的猫》时,可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里的猫或见过的其他猫的形态、叫声,再请学生做一做猫捉老鼠的形态,模仿猫发出的声音再来朗读课文。如此贴近学生的设计,使学生的口、眼、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避免了教师繁琐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听讲效果甚好。

6.教给学生听的方法

第3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我们的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学生变得爱学、会学起来,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也日益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充溢着生命的活力、思维的灵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作为课程实施者和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解读、领悟、掌握不够准确、全面、深入,更由于其对新课程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错误。我们同样也不难发现,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仍有继续向纵深推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拟就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为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略尽绵薄之力。

一、牢固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为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能动性的活动,没有先进、科学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随意的,甚至是错误的,其结果必将失败;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必须接受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塑造学生、以先进的教育理论鼓舞学生,其中尤其是准确、全面和深入地解读、领悟和掌握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新课程认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人生的引路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赞赏学生,在学习上要帮助、引导学生,从而建立一种以平等、民主、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师生伦理关系和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师生情感关系。秉持上述理念,在教学中,我越来越自觉地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共同发展关系的高度来关注、赞赏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引导、促进学生发展。如在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倾听意识、掌握倾听方法、提高倾听能力、养成倾听习惯和提高倾听品质这一令广大教师头痛的问题上,我一方面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引导学生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的高度深刻认识倾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倾听既是尊重人的表现,更是爱学习、善学习的表现;一方面既言教、更身教,认真、用心和耐心地倾听,准确、全面和深入地解读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为学生树立乐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榜样;一方面深入浅出、因人而异地为学生指导倾听的方法,如全神贯注地听,及时回顾、理清思路、整理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等;一方面通过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完善、概括、总结甚至质疑学生的观点,促进学生倾听,引导学生在倾听中互动,促进、完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倾听的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和提高倾听的品质。一段时间下来,不仅学生的倾听意识初步建立、倾听习惯初步养成、倾听方法初步掌握,并且倾听能力、倾听品质也着实提高不少。

二、深刻领悟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相对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普遍性、接受性、适应性甚至机械性而言,现代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交互性、意义性、创造性,教学方式要能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转移学习责任、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能创造机会,通过在量上减少、在质上提高教师的作用满足学生独立学习的要求、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帮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意识、提高独立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要能发现、尊重、开发、利用学生学习的独特性,实现教师指导得针对性,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生动发展;要能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在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的系统建构、增值生成,问题意识的培养,情感的积极升华,交往能力的提高,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实现全面和谐、生机勃勃的持续发展。因此,这必然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反映先进教育理论、符合上述特征的学习方式,如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积极践行法等。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这一内容时,我在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学习方式,通过设计“青春调色板”“找同感”“青春烦恼大家帮”“青春行动”“青春畅想曲”“青春日记”等板块,引导和促进学生逐一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积极践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不但乐于体验、思考、探究,乐于交流、发表、倾听,乐于合作、互帮、互助,而且在体验、思考、探究、交流、发表、倾听、合作、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对如何正确认识、积极面对、科学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烦恼有了准确、系统、深入和灵活地掌握,从而较为高效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三、全面把握现代教学方式的内涵、外延、适应性并优化设计、组合,增强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科学性、系统性

符合先进教育理论、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特征,是教师选择、设计和优化组合教学方式的两条重要标准。具体而言,现代教学方式包括问题教学法、情境陶冶教学法、启发诱导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问题是知识、思想和方法积累、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的种子;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因此,根据全面而具体的教育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客观实际、结合教师自身特长和学校具体教学条件,创造性地选择、设计和优化组合上述教学方式至关重要。如在教学“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这一内容时,我创造性地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徒手画圆和正方形和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和正方形,并相应地设计了两个问题:第一,谁画得更好?为什么?第二,上述活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逐一引导学生或现场演示、或观摩交流、或评价分析。实践证明,学生真正做到了全程参与、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从而非常准确地探明了其中的原因,深刻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既要有规矩、有规则,又要懂规矩、懂规则,更要守规矩、守规则,从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学习、教学效果。

第4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幼教;美术教学;倾听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0

前言:倾听是人类接触这个世界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语言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幼儿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抓住一切有利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1.通过美术欣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环境"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有力保障。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所以教师要创设安静、温馨的环境,让幼儿学会安静的倾听。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常常要为学生营造安静、温馨的环境,以便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解析作品,指导他们欣赏,引导他们倾听。也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让幼儿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在别人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学习倾听。

"提问"是幼儿倾听习惯培养的得力助手。在倾听之前,幼儿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就使得幼儿必须认真倾听。

而"提问"要有艺术性,才能使学生带着问题听。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作品时,可以这样提问:"这位小朋友这样欣赏这幅作品你觉得满意吗?为什么?""你认为他哪一点说的最好或不好呢?"这样幼儿就要先认真听,才能回答出来。而如果简单随意的问:"这位小朋友这么欣赏对不对?""好不好?",幼儿会不经思考的回答对不对或好不好,而不用认真去倾听别人说的话。

"鼓励"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强化手段。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对鼓励是非常敏感的,当他们的倾听符合规定要求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行为的强化。在幼儿认真倾听别人的赏析并积极回答问题时,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充分肯定他们,以提高他们倾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发现幼儿作品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进步,就要充分的肯定他们,将他们的作品作为赏析对象,强化其倾听行为,并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在课堂上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倾听习惯的形成

"榜样"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强大力量。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经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随时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教师首先就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要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学会倾听他们的"心语",无论幼儿对教师说什么,教师都应该认真的欣赏。

在美术课堂上,许多幼儿喜欢自"画"自说:这是太阳,这是天使,这是房子......但在大人看来,却怎么都不像。这个时候,教师要懂得倾听学生,不要打断他们,更不要嘲笑他们,让他们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耐心的听他们说完。如果教师在听幼儿"解析"他们的绘画作品时心不在焉,或因为幼儿的作品不合常理而随意批评指责,那么幼儿对教师说的话也经常会充耳不闻。当幼儿向教师讲述自己的作品时,教师必须面带微笑,不时点头示意,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他的话,这样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使他们像老师那样乐于倾听别人讲话,从而达到善于倾听的目的。

3.美术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鲜活生动

"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所在。6周岁以下的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强。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授课时,选择幼儿感兴趣、容易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使幼儿感兴趣,才能吸引他们集中注意力倾听。

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用语的感染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线条、形状和色彩,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能够认真倾听。同时也引导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色彩,并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倾听,体会别人作品中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形成。此外,教师也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物体进行描述,让学生通过倾听该物体的特点来完成绘画作品,既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美术课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环环相扣

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养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幼儿美术教师,应抓住日常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会对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美术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如画小动物时,对小动物的一些动作,教师可以一边说,一边做,增加学生的倾听兴趣。

结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幼儿教师应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在幼儿教育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欣赏课程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在课堂上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倾听习惯的形成。同时,教师的语言要鲜活生动,美术课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环环相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参考文献

[1]马秀丽.思维游戏课程中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2)

[2]滕兰亭.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发展,2011(4)

第5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同时倾听是交流的一大技巧。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是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郑杰曾说 ,一名成功的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又怎么可能教好书?”而我们的有些课堂,教师仍占据绝对的心理优势,对学生的发现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己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忽视了“倾听”的义务。

一、 倾听的虚假现象

1. “问题式”教学现象普遍。

近日我听了一节被评价为“上课井井有条”“学生主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的公开课。课上老师一共提了二十几个问题,学生“配合默契”。当然,整节课很“流畅”,教学任务也顺利完成。仔细一想,不对呀!学生怎么就没有任何疑问或发现呢?私自认为那节课上老师“设计”的那些问题,除了个别值得探究(老师并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外,其余都是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教学任务而设下的“陷阱”与“圈套”。学生只有被迫“就范”,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体现,这样的课,教师的没有什么听的时间,也未真正入心,交流实际上流于形式。

2. “拷问式”交流比较流行。

教师事先根据一些教参资料设计好流程,设计好问题,设计好答案,有的甚至做好了课件,只等学生“就犯”(课前备课、设计教案当然必要)。近期听到一节公开课,老师上的是《台阶》,在探讨“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这一问题时,老师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有同学说:“父亲地位一直很低,他已习惯,新台阶砌好了,父亲就感到不对劲了。”也有同学说:“由于父亲的朴素、善良,对新事物难以适应。”“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老师焦急地问。见无人应答,老师“委婉”说道:“这些都不太准。”然后在课件上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由于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消除。”因为教参上就这么说的,课件又不好临时更改,可以看出此时老师的心里比谁都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教师既是一个分派任务的“包工头”,同时又是对完成任务情况作出最终裁决的“法官”,有时还用上了“严刑逼供”“诱导供词”的招数。这样的课,老师没有“倾听”的准备,真正的交流当然无从谈起。

二、 转变观念,学会倾听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

老师往往教育学生:善于倾听是“一种美德”,倾听说明你善解人意,它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甚至感激。但同时有些老师又想当然地认为学校里、课堂上,那只适用于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的听,相反则不然。事实上,学生更需要倾诉,老师更需要倾听。需要用心去听,去理解学生的思想,发现学生的创新。课堂上,学生有疑则鸣,有情则抒,老师放下架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倾听,交流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并没有刻意强化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而是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本身去挖掘,自己则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正是因为如此,学生思维才被真正地激活,他们读出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两句中“愿”的差异:前一个“愿”并非真心愿意,是因为“替父”而无可奈何,也因为“替父”而义无反顾。后一个“愿”字才是真正的心甘情愿。正因为余老师从内心尊重学生,仔细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才有如此精彩的表现。

其次,倾听要讲究艺术。

1. 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保证倾听顺利实现。

如果我们认为,只要老师愿意放下架子等着听,学生就一定会说,那就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了。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把老师当作朋友。《中国教育报》刊发的《今天,学校的师生关系怎么样?――新时期中小学师生关系大调查》得出的结论就能说明问题:学生在回答“你觉得自己有心里话最想找谁说”时,仅有4.8%的同学愿向老师说。学生在回答“你在学习、生活中发生了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找谁”时,也只有12.3%的学生回答找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因此,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为实现教师的“倾听”打好基础。

为了能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声音”,让他们敢于阐明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课外,我常常做一些看似不着课堂教学边际的工作。如跟所教班级的学生一起打打球,侃侃他们这个年龄关注的热点话题。有时我还硬着头皮看几本他们爱看的书。目标明确:增加共同语言。这样,教师的倾听才能得到保证。在课上,我常常走下讲台,坐到同学中去,带着认真好奇的眼神,倾听学生的发言。

2. 设置恰当教学情境,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年级越高,课堂学生的参与率往往就越低。王栋生老师曾说过,碍于面子,怕“出风头”,以及社会上其他“庸俗的习气也开始感染学生,使他惮于发表个人意见,即,如果问题简单,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水平;如果问题有难度,则有答错的风险。影响到师生对自己的评价,不如缄口不言,――中国世俗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渗入孩子们的思想,继而感染到课堂。”如此,教师的倾听有成为“无源之水”的危险。

那么,我们就应尽量在教学情境的设置上下功夫,问题设计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爬山、爬坡或爬任何一种高处建筑,甚至开始玩滑梯时的经历,想想自己是如何上去或如何下来的。要求他们抓住动作细节或心理活动写一段话。等我自己写完后,发现许多同学已停笔检查。当然,同学们都知道我有“下水”的习惯,他们正在同我比。我想请同学读一读自己的回忆片断时,许多同学大声说:“老师,你先读。”我读后,学生就一个接着一个要求读自己所写内容。听他们读时我非常专注,面带微笑,不时赞许的点头,发现他们言语中的点滴闪光点,便及时表现出欣赏和赞许。这样,学生往往更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记住学生发言中的动作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备在同学点评时给予提示。也有一位同学回忆自己第一次“爬”滑梯,是让爸爸抱上去的,当爸爸鼓励他滑下来时,他是大哭,逼得爸爸又把他抱下来。他的回忆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我赶紧给了两句评价:写的真实,心理活动符合当时的年龄特征。课堂教学时,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的倾听才有丰实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才有真正的厚度。

3. 倾听要重视收效。

一方面,学会倾听,并非要求教师只听不说,更不是对学生的任何发言放任自流。教师不是导游更不是法官,但他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探究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而非在细枝末节上浪费过多的精力。当听到或看到学生探究陷入困境时,老师有责任及时予以帮助。

另一方面,老师对于自己倾听到的观点、结论等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背影》一文中写到父亲买完橘子,“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在教学时曾提出自己的想法:把“过一会”删去,语言显得更简洁。许多同学不赞成。第一个同学说:“‘过一会’是因父亲身体过于肥胖,爬上爬下买完橘子,需要休息一下。”第二个同学说:“父亲是在考虑还有没有事情要跟儿子交代、叮嘱。”第三个同学说:“父亲在想要不要与儿子一起去北京。”第四个同学则说:“父亲并没有考虑做什么。只是分别时有些舍不得。”听完后,我组织学生依据课文上下文及文章要表现的主题进行评价,最后,学生较为一致地淘汰了第三个同学的说法,认为其他说法都合理。本来我只想到第二位同学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豁然开朗。

第6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口语;倾听;兴趣

一、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倾听”的忽缺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更新,家长对小学生的学习也格外重视,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连双休日也让孩子上补习班。你争我赶的教师在班上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课后还让学生沉浸在题海之中。而在这种追求学习成绩的背后,却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口语交际能力低下或叫交际障碍,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教学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小学生倾听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1.厌听

小学生是一个缺乏耐心与自控能力、好动的群体,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持久。教师在课上向他们传授知识时,总不爱认真听讲,即使听了也不能持续很长时间,喜欢和同学闲聊、打闹、搞小动作。这种厌听现象使孩子失去了很多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机会,丧失了听课的真正意义,教师也因学生的这种厌听现象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和心情,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使教学陷入瘫痪状态。他们往往在与同学交际中不爱聆听他人的意见,总爱发表自己的见解,严重影响了人际交流。

2.假听

许多孩子虽然不爱听,但是又非常喜欢在家长、教师面前表现自己,想得到他们的表扬。因此,即使是最不爱听的课,他们也会装成很认真的样子在听,似乎是在边听边思考的样子,可叫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却回答不上来,这就是“假听”。这样的课堂虽然表面很安静,但是真正顺着教师思路上课的学生却很少,教师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着力点——学会倾听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有效地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有序。因而,学会倾听应成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着力点。

1.培养倾听的注意力

教师应选择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倾听注意力。口语交际形式、活动程序不当会影响学生的倾听。如,在教《春天的画》时,有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画进课堂,整节课都是设置了许多表面看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更多的学生没有在同学发言时或播放课件时认真倾听、观看,而是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画。同样一节课,另外一个教师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拿出带来的画,在小组里边欣赏边讨论。而后,组织学生放好画,在班上交流,你刚才做了什么?谈了什么?怎么谈的?学生从画的内容、颜色、风格谈到画名的来历等。前一节课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设计恰当的活动程序,使原来可以提高学生交际兴趣的画成了活动的干扰源。后一节课,教师只设计了两个活动环节,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包括发言、倾听与应对)。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集中了注意力。

2.激发倾听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分心。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肯定会觉得倾听很无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言语激励

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对倾听就会产生兴趣。

(2)荣誉激励

记得我给班上同学上第一堂语文课,由于自己紧张,我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突然班里一位女同学在下面讲“老师说错了!”开始我脸通红,头上直冒汗,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灵机一动,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这位女生,很多同学都感到十分惊讶。于是,我告诉孩子们:“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这位女生把老师的错误听出来了,说明她很认真地倾听老师讲课。”我又将“优秀倾听者”的称号奖励给她,其他同学对我给她的奖励都非常羡慕,也感到十分新奇,个个都吵着想要“优秀倾听者”的荣誉称号。这说明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有机会给孩子们转化一下角色,相信他们会更感兴趣的。

“倾听”是一个人文明交际的综合素养的体现,一个不能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急于表达的人,经常打断别人说话听不得反面意见的人,是缺乏修养的,是很难与人成功沟通的。只有不断训练学生学习“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掌握“倾听”这把钥匙!总之,要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第7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1.1以语文味语言做引导,让学生在倾听中感知课本

以浓厚的语文味引导孩子倾听,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进而良好的语文语感。例如,《燕子》一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飞翔的情景,是一幅迷人的“燕子闹春”图,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的诗情画意。当教师教学《燕子》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富有语文味的提问,将学生的耳朵调动起来,可以向学生提问:“请大家对照课文里的插图,想象一下,并,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远远地望去,像不像五线谱?”,进而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体会《燕子》一文美的语言和美的意境,更好地感知课本。

1.2通过故事性的语言,促进在学生倾听中体验教材

对教材的阅读,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性格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了解,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如果能运用语文味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就能引导学生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情感体验,将有助于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在教学《金子》时,当学生通读全文后,了解到淘金的彼得没有发现金子后,决定留下来种花,经过努力,彼得终获成功,找到“真金”。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一定满足,对文章大体内容有了基本了解。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提问“大家谈谈彼得从淘金到最终通过种花,最终获得成功,在取得成功的时候,此时此刻彼得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他会怎样设计今后的生活呢?”,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在倾听同学的发言中,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更好地体验教材。

2教师应善于营造浓重倾听氛围的课堂环境

2.1教师应善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倾听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主战场。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课堂倾听氛围营造上“作文章”。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地创设倾听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倾听。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好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通过设计思路既精辟简洁,又新颖有趣的教案,诸如引入课堂讨论、课堂问答比赛等方式,引导着时刻都会脱缰而去的“小野马们”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而动,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面,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较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适当运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提高注意力。例如,针对课堂上认真倾听的学生要多鼓励,可以说“你真是一名专心听讲的好孩子!”等,来表扬课堂中倾听表现特别突出或者明显的学生,并通过评选“倾听小标兵”,发放小红花等方式,使学生能品尝到“认真倾听”后所取得的快乐,营造浓重的倾听氛围。

2.2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倾听

浓厚的课堂倾听氛围,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通过适当的方法指导,可以成为学生有效倾听的“催化剂”。例如,针对课堂讨论、问题回答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复述、补充、评价,这对提高学生倾听质量不失为一剂“良方”,进行诸如:“谁愿意当一次评委,评一评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见解吗?还有不同的看法吗?”等等的课堂指导性提问,指导学生在倾听同学发言时,自觉地去思考。

3教师应善于使用倾听艺术进行语文教学

3.1教师在倾听中应善于运用肢体语言

据人际交际学家统计,在人际之间的沟通交流中,以肢体语言为主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占据了70%的份量。因此,教师在倾听学生回答、提出问题时要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充分表达专心听。通过点头、目光注视、面部表情及前倾姿势等体态语言,让学生知道老师对学生的话感兴趣,向学生“传递”我正在倾听的信息,目光应凝视对方,以亲切、柔和、自然为主,让学生感到关心和体贴,产生巨大的暖流效应,表情不能过于严肃或随便,让学生感到鼓励,接受良性的暗示。其中,教师在倾听中,更不能有心不在焉的表现。

第8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于倾听

“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会听、听懂、能听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达到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活儿童心态,通过精心设计交往活动,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学会倾听、学会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辩论、交流信息、求得真知。而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

倾听是一种学习手段,所以必须从学生的倾听态度、倾听意识抓起,使他们养成上课要认真听讲,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所以老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无意中学会倾听,才能达到预定目标或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我们把教学内容变成吸引学生的“形象、色彩、声音”,就能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电教课件这种有声有色的教学手段是我经常采用的,如在教学《快乐的泼水节》时,随着歌曲的播放,同学们自然被带到了课文情境之中。

二、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乐于倾听

语文课堂,与“听”密切相关,教师的讲课是否精彩,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倾听兴趣。教师授课环节优化了,才能调动孩子们倾听的兴趣。我在讲授《嫦娥奔月》时,精心地设计练习,主要体现在“导”上。一道普通的练习,经教师的精心指导,不仅拓宽其外延,而且使学生不受思维定势的约束,触类旁通地产生新的构想、新的观点,使思维得到变通。

案例《茶饼记――嫦娥智斗逢蒙》

《嫦娥奔月》一课有这样一段扣人心弦的情节:“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于是教学活动就从这里开始了――

1 展开想象,如此续写

武士型嫦娥――嫦娥与逄蒙真枪真刀地斗了十几个回合,逄蒙被嫦娥打败,说:“我不吃仙药了,你饶了我吧!”

家庭主妇型嫦娥――嫦娥便机智地与逄蒙周旋。嫦娥慢悠悠地对心急如焚的逄蒙说:“不要着急,我给你泡杯茶,喝完茶再说。”逄蒙耐着性子,迅速地喝完一杯茶说:“茶喝完了,现在你总该交出仙药了吧?”“别急,别急,再喝一杯茶。”嫦娥说。逢蒙又迅速地喝完了一杯茶,对嫦娥说:“快交出仙药,不然我就要了你的命!”嫦娥的心里忐忑不安,想了想说:“要我交出仙药也可以,不过……”“不过什么?”逢蒙焦急地说。“不过你得先吃几张饼再说。”嫦娥说。逄蒙耐着性子吃饼,吃到最后,看到仙药也吃不下去了。

2 创设隋境,提升质量

(1)自由讨论

让学生品评两种类型的嫦娥是否真的是智斗逄蒙。

(2)小组汇报

A 嫦娥智斗逢蒙,关键在于一个“智”字,又怎能变成武斗?

B 几杯茶,几块饼就能把奸诈贪婪的逄蒙给稳住,那是做梦!

C 逄蒙对嫦娥是软硬兼施,而嫦娥却软硬不吃,这样才能突出嫦娥的机智和逄蒙的奸诈。

(3)直抒心声

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情况,精选出“特立独行”的“病文”供学生分析,让学生在评价中明方向,在评价中明得失,在评价中明取舍。以读促写,以写引读,不仅对孩子的阅读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疏导,还加深了孩子对作品内涵的领悟,此时的练习成为联结孩子心灵与作品灵魂的桥梁。

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进而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三、结合课型特点,强化学生倾听的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听范例作文;听并记同学作文的精彩片段;听并改同学的作文;引导学生听广播新闻或者故事,听后根据所听的内容谈谈或者写写自己的感想,这些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中我还发现,进行课外读物听读训练的时候,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有意注意维持时间最长的时候。在读的过程中,经常停下让学生说成语的意思,设想故事中的一个情节或者故事的结尾。这种训练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效地训练了孩子的倾听能力。

第9篇:倾听教学设计范文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倾听是获得高效课堂的前提。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在交往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听。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保障之一,而学会倾听,从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很多时间和途径来培养的。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呢?

一、晓之以理,认识倾听的意义

首先要告诉学生倾听的意义。要让学生明白,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之一,这里有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倾听就是吸纳别人的智慧和好的想法。会倾听的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少走弯路。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话和同学的发言,能够学到许多知识,受到更多启迪,能够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滋补。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些道理的渗透要得法,不能是老师一味的讲解,因为很多时候在我们大人眼里觉得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孩子不一定听得懂,就算道理明白了,可毕竟是空洞的语言,所以可以用“讲故事”、“阅读名言”等巧妙的方法来引导教育、说服他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创设氛围,引起倾听的渴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倾听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巧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倾听的欲望,进而享受到倾听的魅力。

1.布置温馨而富有情趣的教室氛围 如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倾听的名言;每周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等方式,评出“金听筒”、“倾听小能手”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倾听意识就更浓了。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在轻松、幽默、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里会更乐于倾听。所以教师要巧妙设计教学内容,不断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倾听。

3.巧用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 在教学中,理论性和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常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儿童化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枯燥化为轻松,并因此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学会倾听,教与倾听的方法

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们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要让同学们听。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会听、乐听、善听的良好习惯。

此外,还要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倾听。平时,要让学生尽量学会做到“四心”:一要“耐心”,当听到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听完整;三要“用心”,在听取同学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用心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做到有选择地接受;四要“虚心”,当同学提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能虚心地接受,一边听一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美。

四、激发兴趣,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是最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一个女孩轻轻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象征荣誉的小红花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孩子们:她是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有言语奖励也有物质奖励。当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和频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