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大型企业并购案例精选(九篇)

大型企业并购案例

第1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2014年第一季度,已宣布尚在进行中的并购案例为390起,其中披露金额的301起案例涉及的交易金额达567.49亿美元。此外,在2014年第一季度中,另有90起并购案例为关联交易(该90起不计入已完成的359起交易的统计中),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为87起,涉及的交易金额达43.57亿美元。

海外并购马年强力开局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表现依然持续较为活跃。与2013年第一季度市场表现低迷不同,本年度开年之期,市场并没有因为新股的重启而遇冷,但较之上年末并购市场爆发性的增长趋势,本季度国内并购出现明显回落,并购交易量及金额均出现下滑。在IPO新政目前尚处于不明朗状态,以及政府大力推助并购重组的决心下,2014年一季度中国企业共完成国内并购297起,较上年同期增长64.1%,环比下降24.8%;其中披露金额的273起 交易共涉及并购金额120.43亿美元,同比大涨134.3%,环比下滑37.2%。尽管较2013年末,本季度并购市场出现回落趋势,但是基于总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等宏观政策,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4年国内并购市场依然保持升温趋势。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历经了强劲的2013年之后,在本年度伊始便猛力开局。本季度海外并购共完成48起案例,较2013年一季度的20起案例激增140.0%,环比上升29.7%,达到近年来峰值;但是在并购金额上表现较为平平,本季度共产生交易额 90.64亿美元,同比减少45.6%,环比下滑13.5%。随着境内投资者海外并购经验的不断丰富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能源及矿产、房地产、机械制造、汽车、清洁技术等行业海外并购表现依然较为突出,但是出于对今年国内经济形式的考量和观察,大型案例相对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中海油2013年2月完成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企业以纵向收购完善产业链为主。其中,2014年1月越秀集团以15.02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香港创兴银行,成为本季度最大的海外并购交易,其次是3月中粮集团收购荷兰Nidera农业公司,斥资12.00亿美元;同时,国家电网于2014年1月以11.16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香港港灯电力投资,以上案例为本季度完成交易金额的前三名,其余案例交易额均小于10.00亿美元。

外资并购方面,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打开及外商投资产业和区域结构的优化,本季度外资并购表现良好,完成并购案例11起,同比增长22.2%,环比下滑21.4%;但是,外资并购在交易金额的方面略显保守,本季度披露金额的案例达11起,涉及并购交易额为90.6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66.62亿美元下降45.6%,环比下降 13.5%。从历史上分析,中国的大型并购交易主要涉及在能源及矿产、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其中很多重点行业因为存在负面清单,国家审核方面尚未准许外资及民企进入,但是预计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未来会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金融行业频现大型并购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359起并购交易分布于房地产、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机械制造、清洁技术、化工原料及加工、电子及光电设备等22个一级行业。从并购案例数来看,房地产以52起交易,占比14.5%的成绩再度夺魁;其次是上年度一直表现最佳的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共完成35起案例,占交易总量的9.7%;第三名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本季度超过一直稳居前三的机械制造业,共完成并购交易25起,占比7.0%。

从并购金额上来看,房地产依然遥遥领先其他行业,以55.49亿美元交易额的成绩排名第一,占比达23.9%;其次是金融行业,本季度共产生交易金额35.91亿美元,占比约15.5%,这主要是受益于1月越秀集团斥资15.02亿收购创兴银行;能源及矿产行业本季度排名第三,完成并购交易的金额达20.19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8.7%。

整体来看,本季度最为活跃的行业无疑是房地产企业。2014年房地产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行业之一,但是从2014开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颠覆性动荡,部分地区楼价呈下跌趋势。从需求端来看,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重点城市的限购政策对于房企影响巨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由粗放式的高速成长到理性健康成长的转型期;从供给端来看,银行的限贷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存在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去杠杆后融资渠道的收紧,市场渐渐出现优质开发商容易获得融资,中小房企却逐渐弱势的“马太效应”;从行业端来看,企业利润出现下滑趋势。其重要原因包括土地价格的走高、劳动力的走高及融资成本的走高等 原因导致的。在此背景下,大型房企开始出手,以横向收购为主频频并购小型房地产企业以期扩大土地贮备及壮大自身规模。预计未来房地产行业将面临整合洗牌,行业竞争将从土地储备、融资、市场份额、区域拓展、人才、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全面开展。

VC/PE相关并购再创历史纪录

第2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并购;风险指数;案例研究

一、 引言

本文借鉴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构建并购风险评估体系,并以某并购案为例构建该并购风险指数,以期为企业并购提供一份关于并购中风险分析及度量的操作模式,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对企业并购风险的控制。

二、 国内外并购与并购风险文献综述

1. 国外对并购及并购风险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1999年Alexandra与其他学者编写了《并购指南丛书》,该丛书从调查的角度研究了并购调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从融资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并购融资的宏微观因素,从整合的角度对并购后的整合进行了全面的阐述。Tetenbaum(1999)认为协同效应的出现必须以相关条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包括要制订好详细的企业整合计划,企业文化能够及时的转变,管理层与企业员工要充分的进行信息沟通,人事整合要得当等。Anderson(2001)研究了客户及供应商对并购绩效的效应,他认为并购中的整合过程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的整合。

也有不少学者针对并购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有学者研究了企业并购与股票价格的关系,(Stevens,1973;Sirower et al.,1988;Jarrell et al.,1989)。例如,Sirower等研究了美国一百多个并购案,既包括大企业也包括小企业,既包括纵向并购也包括横向并购,研究发现并购之后的一年并购企业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利润,股东的价值比并购之前要差,股票价格的表现不尽人意。另一条线是检验并购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Healy、Palepu & Ruback,1992;Switzer,1996;Radley & Jarrel,1998),例如Healy等研究发现1979至1984年间发生的50个大型并购案,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整合之后,企业的经营业绩整体得到提高。他们在分析这一原因时,认为并购的协同的协同效应发挥了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另外,Switzer研究了300多个案例,结果如Healy的研究结构相似,大多数并购企业的业绩得到不同幅度的提高。

2. 国内对并购及并购风险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首先看规范研究。王一(2000)较为特色的研究了企业并购中国企和政府的行为,分析了并购的动因,并重点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并购成功与否的原因。他指出企业并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并购战略上的失误、被并购企业并购价格的不合理、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在文化的差异、并购之前的策划不足等。曹永刚(1998)对国际上几个大型的并购案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近几年我国的海外并购增加,这对于本土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国际并购涉及面更广,既包括海外法律也包括不同的文化,还涉及到外国政府的行为,都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曹永刚研究了国际的并购案例,荆林波(2002)则研究了我国的并购案,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在对并购案的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设计企业并购的背景、并购程序和策略,对于指导本土企业的并购具有非常直接的借鉴。

中国关于企业并购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大量涌现。冯福根和吴林江(2001)研究了并购前后企业的业绩变动,为使得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他们采用了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评价方法进行测度企业业绩。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个并购案中,在并购发生完的一段时间内业绩是下降的,然后业绩会呈上升趋势,,出现了协同效应。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不能仅看短期,而应从长远利益出发;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整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很多企业并购之后以失败而收场,主要原因在于并购整合不到位,没有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并购应提高对并购整合重要性的认识;在制订战略时,要充分认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本企业的企业重点和优势所在,不能一味的追求规模和多远的扩张;政府不能过于干预企业的并购,企业的并购一般从自身利润最大化出发,而政府的目标可能与企业的目标不一致,比如政府会为了本地区的发展、政绩等目标,而对企业的并购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张文璋和顾慧慧(2002)研究了企业并购对股票价格的效应和并购前后企业的业绩,研究表明:并购时间前后,股票通常会出现超长收益率,也就是说存在明显的内幕交易行为;在并购之后既有企业提高了业绩,也有企业的业绩并没有改善,其中改善的企业比重占到60.8%,没有改善的企业比重占到39.2%。檀向球(1998)也研究了并购案中的企业业绩的问题,样本量为300多家企业并购案,有接近200家企业的业绩得到提升,接近并购案总数的60%。

也有众多学者对并购风险进行了研究。张泓(2002)以实际案例入手,总结了并购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主要包括:风险、整合风险、谈判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并购风险的对策。黄一鸣(2001)根据并购的先后,把并购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并购中以及并购后,并以此提出了并购前中后的并购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各种措施。王海杰和赵莉(2012)通过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案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转型动因、市场份额动因、协同效应动因和核心技术动因,以及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和整合风险,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王海杰、赵莉(2012)通过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案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战略转型动因、协同效应动因、市场份额动因和核心技术动因,以及海外并购的政治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整合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发现,研究视角比较丰富,研究方法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但是专门研究并购风险定量研究的文献不足。本文试图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并购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并购风险进行定量研究。

三、 并购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并购风险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当力求多角度、全方位测度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尽量能用有限的指标尽量能够反应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风险;独立性原则,各指标之间应当尽量存在相互独立的关系,也就是说选取的指标的相关性要尽可能的小;适应性原则,本文研究并购风险指标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度量中国企业并购中存在的风险,所以应当适应中国企业的需要。

2. 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企业兼并重组活动的进行顺序,可以把兼并重组过程分为兼并重组前,兼并重组中和兼并重组后的风险,即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每种风险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包括更加具体的风险。按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作为三大主线,对风险进行分类和识别。

四、 并购风险指数的估算—案例研究

这一部分,将以某并购案为例,采用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构建该并购的并购风险指数,下面首先介绍层次分析法。

1.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测度方法。侧重于把定性问题定量化,对难于完全定量系统进行决策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层次分析法要求把本层的因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数学方法来确定这一层次每个元素的相对权重。

2. 风险因素的权重的确定。并购风险A有三大类,分别为战略、交易和整合风险,即A={B1,B2,B3}。战略、交易和整合风险对并购风险的贡献程度各有一个权重,定义其权重为W1,W2,W3。经过对各风险指标的两两对比,可以得到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战略风险判断矩阵表、交易风险判断矩阵表以及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如表1所示(由于论文篇幅有限,其余判断矩阵不再列出)。

根据并购风险判断矩阵表(表1),求得并购风险权重向量W=(0.540,0.163,0.297)。同理,根据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得到:战略风险权重向量W1=(0.144,0.102,0.085,0.233,0.176,0.261);交易风险权重向量W2=(0.062,0.043,0.118,0.271,0.077,0.056,0.110,0.263);

整合风险权重向量W3=(0.105,0.258,0.637)。经过一致性检验,各风险判断矩阵均通过。

3. 确定隶属度。把风险程度划分为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严重四个等级,请企业家、财务、金融、法律方面的12专家对本案例的风险进行评判,得出评判矩阵如表2。

4. 模糊综合评价。风险分为三层,要经过两级风险评价。首先是一级评价,采用模糊集对风险程度进行描述。

战略风险B1=[0.144?摇 0.102 ?摇0.085?摇 0.233?摇 0.176?摇 0.261]

2/12 8/12 2/12 0 0 3/12 7/12 2/122/12 6/12 4/12 03/12 9/12 0 09/12 3/12 0 03/12 4/12 5/12 0

=[0.294 0.470 ?摇0.221 ?摇0.017]

同理,得到交易风险B2=[0.134 ?摇0.561?摇 0.279?摇 0.026]

整合风险B3=[0.239?摇 0.350 0.053 ?摇0.053]

接着,进行二级评判。

并购风险A=[0.54?摇 0.163?摇 0.297]

0.294?摇 0.470?摇 0.221?摇 0.017

0.134?摇 0.561 ?摇0.279 ?摇0.026

0.239?摇 0.350?摇 0.053?摇 0.053

=[0.251?摇0.449?摇0.180?摇0.029]

最后,进行加权处理。首先需要把评判集中的各元素量化是加权平均法用于评判非定量指标的必然要求。评语集的数值分别为100、80、60、和30。并购风险指数V=100×0.251+80×0.449+60×0.180+30×0.029=73分。并购风险指数对应的风险等级为:100分~85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优秀,85~7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良好,70分~55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等,55分~4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较差,40~30分对应的风险等级为差。本案例并购风险得分为73分,风险等级为良好,说明此并购案成功率较高。

五、 结论

按照企业并购活动的进行顺序,可以把并购过程分为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的风险,即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求得并购风险权重向量为=(0.540,0.163,0.297)。同理,根据战略风险、交易风险和整合风险判断矩阵表,得到:战略风险权重向量为=(0.144,0.102,0.085,

0.233,0.176,0.261);交易风险权重向量为=(0.062,0.043,

0.118,0.271,0.077,0.056,0.110,0.263);整合风险权重向量为=(0.105,0.258,0.637)。即战略风险中的行业走势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权重较大,交易风险中融资风险的权重最大,整合风险中人事整合风险最大。另外,根据文中采用的案例,该并购案并购风险得分为73分,风险等级为良好,说明此并购案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曹永刚.并购策略.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黄一鸣.企业并购风险及控制.经济论坛,2001,(23).

3. 张泓.企业并购风险及其防范.湖北财税(理论版),2002,(4).

4. 荆林波.中国企业大并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号:12YJC7

90166);中央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11工程3期重点项目;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

第3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本文通过对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研究与分析,预期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以期从投资银行实务的角度对农业企业区域内整合与并购业务提出一些建议。

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区域是指作物产区或农业产业化企业所辐射的单个市场界限的地理区间;本文所指的区域内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同一区域的并购行为;本文所指的跨区域并购是指并购主体处于不同区域的并购行为。在我国,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与跨区域并购现象同时存在,但两种并购行为有着不同的目的与方式。一般跨区域的并购行为大多是一种战略性的横向并购行为,而区域内的并购行为多是一种战术性的纵向并购行为,而且被并购的对象与载体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内并购的目标

区域内并购的目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而言并不完全相同。对于大规模的全国性企业来说,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的是跨区域投资、并购后的整合。例如伊利集团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能、奶源、渠道,伊利的跨区域战略收购对象一般都是加工型生产企业,例如其在新疆收购兵地天元、在福建与长富乳业合作,最直接的效果是解决了产能问题,但被收购企业所掌控的奶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伊利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战略并购后对当地的奶源基地进行区域内的并购整合。

对于中小型地方性农业企业来说,大多是依托当地特殊的农产品资源,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或销售,还没有形成战略性的跨区域并购的能力,其区域内并购的目标主要是快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辽宁某粮食加工销售企业,从销售环节发展起步,利用当地粮食的优良品质,形成了独特的销售模式并快速发展壮大,但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原粮供应不足、零散收购的原粮质量得不到保证、收购价格不稳定等问题的制约。该企业通过控制国营农场、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等方式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原粮的供应质量与数量,并通过收购当地收储仓库和加工厂实现了产成品的自我加工和供应,构造了区域内完整的产业链。

从上述两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型农业企业还是中小型农业企业,区域内并购行为的主要目标是以原料供应为核心的纵向并购,同时关注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渠道建设等重要问题。

(二)区域内并购的形式

区域内并购案例中最常见的形式是通过资产或股权转让实现并购,此外,通过划拨方式实现并购的案例在国资系统中也比较常见,近年来利用托管方式分步实施并购的形式在一些并购案例中也得以应用。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很多都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因此,股权收购逐渐成为区域并购的最主要的形式。

从并购双方的关系来看,大多数并购行为是收购与被收购的关系,前面提到的辽宁粮食企业的并购案例中,采取的就是整体收购的吸收合并方式,对收购后的收储仓库和粮食加工厂经过再投资改造,已经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经营需要。合作、合并的并购重组案例正在逐渐增加,例如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股东将其下属5个单位的资产和股权进行合并重组发起设立新的股份公司,整合后的股份公司形成了以北京“菜篮子”工程为主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大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上市公司。

(三)区域内并购行为的参与者

从参与并购行为的各主体来看,一般收购方多为工业加工型企业或商业流通型企业,被收购的对象多是收购方的上游企业,是一种后向一体化的纵向并购模式,这种并购关系符合国家“以工带农”的基本思路。

从收购方的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较多,这些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村办集体企业转制而来,是与本地众多同质化企业竞争后的生存者。这些企业度过幼稚期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多数已经成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着从中小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蜕变期,这些企业对区域内所处行业有着强烈的整合欲望,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整合能力。这些民营企业未来仍将是区域并购的主力军。在区域并购行为中,除民营企业以外,国有企业也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一些规模较大、经过改制的国有农场和国家控股的粮食流通企业在区域并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从被收购方来看,多数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些企业都有较好的资源,通过并购这些中小企业,一方面可以拉长产业链,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同时还可以掌控原料供应。此外,从控制原料、建立产业基地的角度来看,国有农场也一直被视为并购的重要目标。

三、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的政策引导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农业转移,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农业生产科技化、农业企业规模化等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使得农业企业并购行为也出现新的趋势。

1.以控制原料为目标的纵向并购仍为主流。农业资源是有限的,在农业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掌控原料供应成为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我国土地、草地、森林、水面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状况下,重新配置现有资源的最好手段就是收购兼并。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农业领域,以争夺原料基地为目标的纵向并购行为仍将是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主流趋势。

2.科技型农业企业成为区域并购的生力军。科技型农业企业成立时间较晚,对农产品原料需求增长较快,重新建设新的原料生产基地难以适应其发展的需求,所以其更愿意以并购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吸纳原料生产企业或原料生产基地。以玉米深加工为例,随着变性淀粉、聚乳酸等新产品的面世,技术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型加工企业的诞生,这些科技型企业依靠核心技术和强大的盈利能力成为区域并购中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3.农户将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全国大部分土地已经分散到众多的农户手中,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分散的土地使用权成为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的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承包权也有流转的要求。这种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与供给的碰撞形成了新的并购基础。重庆市工商局率先允许土地承包权人股,使农业企业利用股权来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成为可能。

另外,农民专业户的发展速度也很快,如果通过产权关系将他们直接纳入农业企业进行规范管理,经过少量再投资,实行标准化生产,也可为农业企业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四、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1.并购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并购行为大多是基于实业发展的需要,很少有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战略规划,在并购方案设计过程中很少有中介机构参与,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甚至有些重组行为反而成为未来上市运作的障碍。在实际案例中很多企业重并购轻管理,在完成并购行为后,对新并入的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整合,其经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发展战略都缺少明确的目标和定位。

2.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模式。农业部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转包、互换等行为作出了规定。而实际中,上述流转方式并不能完全满足农业企业的发展,于是又有很多地区开始试行“股田制”。重庆市工商局关于农户土地承包权可以人股设立公司的规定,证明农户土地入股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但至少还有两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一是如果农业企业经营亏损、倒闭,农民的利益如何保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国策如何继续执行;二是农民土地人股后就变成真正的无产者,如何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将是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3.国有农场改制没有与区域农业整合紧密联系。我国国有农场近2000家,占地5亿多亩,拥有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国有农场的身份性质不确定,定位不确定,很多国有农场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近年来,国有农场都在研究改革,寻求二次创业,但国有农场的改革还没有与区域农业的整合密切联系起来,国有农场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4.金融支持不足。农业企业并购中大多数是以现金方式支付,而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很难取得银行的支持,大型企业并购行为中常用的杠杆收购手段在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中很难应用。农业企业融资难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发展,尤其限制了农业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机遇。

五、对区域内农业企业并购的建议

(一)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设计

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掌控作为原料的初级农产品供应,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大多是以土地(包括水面、林地、草地等)为基础的,所以农业企业并购最终要落实到企业与土地的紧密结合。在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农户土地承包权的流转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模式,从并购的角度来看,股份制是并购的基础,所以本文从“股田制”的角度来简单探讨农户土地入股的思路。

1.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农民土地入股要有“牵头人”,这个“牵头人”应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由农民自发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来代表农民履行股东职责应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此外,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上限为50人,证券法规定发行股份超过200人为公开发行,应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合作社代表农民人股可以合理地规避以单个农户人股导致的股东人数“超标”的问题。

2.股份权利设计的特殊考虑。由于我国土地家庭承包制度是一项基本国策,且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所以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形成的股份(下称“土地股”)的权利必须与其他普通股有所区别。在我国优先股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但实践中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对土地股给予特殊的规定,以使其具有优先股的特征。可以规定在公司亏损达到一定程度后,赋予土地股转变为债权或“退股还地”的选择权;也可以规定公司必须保持一个固定的现金分红比例以满足没有其他劳动收入的股东基本生活需要。山东宁阳郑龙村186户村民通过入股方式成立合作社,每亩地为一股,每股每年保底收入400元,年终分红至少300元,如果农民愿意在合作社工作,则每亩地收益可达到3570元,合作社通过这种方式已经集中土地500多亩种植有机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股田制”创出一条成功之路。

3.关于股份的转让。转让土地股就意味着土地承包权的转让,所以这部分股权的转让还要符合有关土地承包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文中土地股的转让又涉及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农民所持有的土地合作社的股份转让问题,另一个是土地合作社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公司在设计引入土地股的方案中,应根据各地区发展的不同基础设计出有利于保障农民利益和公司发展的规定。

(二)加快国有农场的改制

国有农场有人员和土地规模优势,更有国家政府支持,相对于农户来说,其土地产权关系转换比较容易,更容易通过合作等方式与生产型或流通型企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农业企业。国有农场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农业科研院所、加工企业、流通企业联姻,或者直接向下游投资,力争创出一条以工带农、科技兴农之路。

(三)加强对农业企业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加强信贷产品创新,为企业并购提供过桥贷款。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企业内控,提高管理水平,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互利关系。

在间接融资不足的情况下,各类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快速壮大企业规模,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引入企业发展的资金。

第4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在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都促使学者们对我国企业所实施的以技术创新为目标的并购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参考刘开勇(2004)的定义,并结合技术并购的特点,将技术并购定义为:企业为提高自身研究与开发能力,以获取自身需要的新型技术为目的,对被并购企业实施兼并与收购的过程。

现在,技术并购作为企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方式。瑞典学者Granstrand(1990)较早就开始对技术并购进行了研究,他深入分析了瑞典大企业实施技术并购的案例,研究技术并购对被并购企业产生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与没有被并购的小企业相比,技术型小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变快。之后,技术并购能够提升被并购技术型小企业绩效便成为公认的观点,所以接下来的研究,学者们则多把被并购企业作为并购绩效研究的目标。而由中、印学者(2007)共同完成的研究认为中国大陆企业实施的技术并购不但没有加速反而阻碍了企业技术创新率的提升,这一观点与主流观点相悖。

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企业技术并购进行研究,由于开始的时间较晚,研究深度还十分有限。刘开勇(2004)按企业在实施并购中获取技术的类型提出了四种划分方式。陈松、冯国安(2003)对比了技术并购、技术购买以及技术联合这三种不同技术导入方式,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李纪珍(2002)比较了技术并购和典型开发组织模式的不同。刘合理、唐元虎(2002)初步探讨了技术并购企业产生的并购效应。刘开勇(2004)依照并购理论研究框架,提出评价并购是否成功的准则。胥朝阳(2009)通过对2002年到2004年我国185起技术并购事件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技术并购方式、企业股权集中度和公司规模等因素对于技术并购绩效的影响。但从公司并购的资源来看,内部可支配的资源多寡和债务比例对技术并购的实施及内部资源整合绩效意义重大,却涉及较少。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发生技术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财务风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由于现代社会强调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潜力,进而促使企业不断扩大其技术优势。然而企业自身的研发工作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并且面临着失败的风险。相比之下,外部技术并购则相对容易实现,外部技术的植入既使企业可以获得较为前沿的技术,扩张了技术优势,又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所以,技术并购的效应也对企业绩效产生了相应影响。本文将从企业未利用内部资源、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企业获得技术与企业的相关度三个方面来提起假设,研究这三个技术并购相关变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根据公司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观点,企业利用的资源是具有不同性质的,正是这种不同性质资源的存在,使企业在竞争中能够保持其独有的特质,而这种特质也就成为了企业的优势所在。公司可利用资源包括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两类。其中公司内部未利用资源的大小对企业绩效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若公司有较多的内部未利用资源,则其在并购实施时会相对减少外部融资成本,同时也对内部资源重新进行配置,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技术并购的类型中,技术进入型在并购时技术相关程度最低,而并购后整合需要的资金也相对越大,对于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的要求也越多。公司的内部未利用资源通常用公司留存收益率指标(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利润)来衡量。基于以上理论,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2:技术进入型并购加强了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关系

通常,技术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中大部分还是以外部融资为主,企业内部资金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就要承担高额的债务利息。所以,企业如果在技术并购中投入过多资金就会使其资金周转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其正常经营,最终影响并购绩效。另一方面,从技术并购类型的角度分析,技术进入型并购的实施和并购后的整合需要更大量的资金,这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绩效。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总资产中借款的比例,这一统计指标较为接近地反应了技术并购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本文选取并购企业并购后第一年以及第二年的资产负债率指标平均值来衡量此次技术并购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

假设3:并购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4:技术进入型并购加强了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绩效的负相关关系

(二)模型及变量设计 为了检验上述假设,本文根据胥朝阳(2009)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的多方面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同时经过修改,加入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资产比例以及并购模式控制变量的交互项,构建模型如下:

ROEi=?茁0+?茁1MFRi+?茁2UNDPi+?茁3CAPi+?茁4CURRENTi+?茁5LNASSETi

+δ (1)

ROEi=?茁0+?茁1MFRi+?茁2UNDPi+?茁3CAPi+?茁4CURRENTi+?茁5LNASSETi

+?茁6MOD*UNDP+?茁7MODi*MFRi+?茁8MODi*CAPi+δ1(2)

其中模型1用来检验假设1和假设3,模型2用来检验假设2和假设4,在模型中,ROEi表示发生技术并购企业的绩效,MOD为企业并购模式的哑变量,UNDPi表示并购企业的内部未利用资源,MFRi表示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MOD*UNDP、MOD*MFR作为交互项研究并购类型对公司内部未利用资源和财务风险的作用;模型中加入了主被并企业相对资产比例(CAP)、公司流动资产比率(CURRENT)、并购模式对资产比例的影响(MOD *CAP)作为控制变量。各变量的定义及具体说明如表1所示。

(三)样本与数据来源在选取样本时,首先确定样本选取的范围为2004年~2009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的全部上市企业,然后分析并购双方的性质、所属行业类型、并购动因,筛选出其中明确以获取某种技术为并购目标或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案例,作为技术并购的样本筛选库。在剔除了企业高管层重大人事变动和其他类型并购活动的影响样本以及数据不完全的企业后,最终获得由163起技术并购案例所组成的研究样本。

本文中用到的财务指标均来自聚源数据库。统计分析是在spss19.0软件下进行的。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企业并购后两年的绩效差别很大,有的企业严重亏损,ROE值为负值,也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其并购前后的财务风险和每股未分配利润也有很大差别。这说明了企业进行技术并购的动机以及其并购方式都影响着技术并购的绩效,并且绩效的大小盈亏有很大差别。其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检验。

(二)多元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回归分析可知,两个模型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由模型1可以看出,公司内部未利用资源与公司绩效成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006;公司的财务风险负向影响公司绩效,系数为0.226,均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3;此外控制变量主被并企业相对资产比例(CAP)、企业的流动资产比率(CURRENT)都对技术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公司规模(LNASSET)控制变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模型2旨在验证技术进入型并购方式对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和财务风险的影响,通过交互项MOD*UNDP、MOD*MFR来实现。通过表2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技术进入型并购方式增强了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且系数为0.757;同时由模型1中公司内部未利用资源与公司绩效系数由0.006上升为模型2中的0.102,自此验证了假设2;进入型并购同时也增强了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系数为0.509;从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来看,模型2的准确性更高,也更全面和准确的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3。即内部未利用资源和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绩效分别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关系。

(三)稳健性检验为了验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对回归结果进行了以下检验:一是用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代替净资产收益率(ROE)来衡量技术并购绩效;二是将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用并购后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数据分别重新进行回归,总体回归结果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四、结论

本文从企业技术并购中内部未利用资源和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衡量了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内部未利用资源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关系;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技术并购绩效成负相关关系;并且技术进入型并购增强了内部未利用资源、财务风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

通过本文的研究,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在并购之前所做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并购方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在目标技术评估和购买决策上。企业内部资源的不足、融资手段和并购时机的选择不当都会为企业带来财务上的风险,进而影响企业的绩效。另外,在实现并购后,企业仍需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并购后的技术整合,这一过程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综上所述,由于自身的技术特征,技术并购对资金需求量大,因此,如果企业内部资源不足或财务风险较大,容易在并购过程以及整合中遇到财务困难,其技术并购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进而使财务绩效降低。

在本文的研究中,研究样本已经经过多次筛选,最终确定163起技术并购案例样本。但是此种研究方法由于筛选条件严格,导致样本数量较少,在研究中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且本文由于模型设定较为简单,所以并不能完全排除来自企业周边因素所带来的干扰。如宏观经济对绩效的影响,行业层面的变动对绩效的影响等等,这都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逐步完善的。

参考文献:

[1]刘开勇:《企业技术并购战略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2]Hagedoorn J. , Duysters G, The Effect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on the Technological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in High-techEnvironment[J].Technology Analysi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2, 14(1): 67-85

[3]王玉、翟青、王丽霞、:《自主创新路径及技术并购后价值链整合——上海气集团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公司案例分析》,《管理现代化》2007年第3期。

[4]李纪珍:《研究开发合作的原因与组织》,《科研管理》2002年第4期。

[5]刘合理、唐元虎:《技术导向型并购的效应分析》,《战略与改革。2002年第9期。

[6]陈松、冯国安:《三种技术导入模式的技术效果》,《科研管理》2003年第3期。

第5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企业并购(Merger and Acquisition,即M&A)是从国外传播到中国的概念,指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兼并指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者多家公司。收购指一家企业用现金或者有价证券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股票或者资产,以获得对该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某项资产的所有权,或对该企业的控制权。由于企业并购的具体交易内容越来越复杂,兼并和收购方也越来越难以确定,比如换股合并,已经很难说是哪方企业收购哪方。

并购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提升资源有效利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企业的角度看,并购是企业发展的的重要手段,大企业无不经过并购发展起来。从经济角度看,并购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符合企业和经济发展规律。通过并购,提高社会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产出。

根据并购的不同功能或根据并购涉及的产业组织特征,并购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横向并购,基本特征就是企业在国际范围内的横向一体化。纵向并购,是发生在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之间的并购。混合并购,是发生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

企业并购的流程主要可以分?樗母鼋锥危?包括前期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谈判签约阶段和接管与整合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收购主体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搜寻、筛选和评估收购对象。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收购的价格、支付、融资、法律等一系列的策略问题。谈判签约阶段主要是尽职调查、谈判和法律文书的签订。接管整合阶段的为期一般较长,在收购方接管企业后,需要根据自己的要求对被收购企业进行整合改造。

并购涉及到的主体一般可以分为收购方、被收购方和咨询服务机构。其中咨询服务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根据并购的不同案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二、并购的原因和动机

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并购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围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个主题而衍生出来的,因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并购的根本动因。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并购的形式,较之于企业内部积累的发展形式,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其中主要包括:可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节约企业发展所需时间;可以迅速吸取新的技术、资源;可以减少同行业的竞争。

具体到理论方面,并购的最常见的动机就是协同效应(Synergy)。并购交易的支持者通常会以达成某种协同效应作为支付特定并购价格的理由。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效应(Operating Synergy)和财务协同效应(Financial Synergy)。在具体实务中,并购的动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规模效应、占领市场份额、获取资源、多元化经营分散经营风险等。

而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回顾企业并购的历史,每一次企业并购的浪潮无不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包括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衰退阶段等。科技进步一方面促进新的科技产业的出现、发展和繁荣,从而诱发在此过程中的并购活动,另一方面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从而为企业并购和管理新的企业提供可能性。社会经济发展繁荣衰退循环,则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或者提供巨大的潜力和机会,或者提出严峻的挑战,从而促进企业的并购联合。

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一国经济体内的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即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手工作坊到现代企业的发展转变过程中,企业的实力是不断积累和成长的,因此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于并购的需求无论从类型上,还是从行业选择上,无不具有深刻的企业发展阶段方面的内因。从这个角度看,不同经济体的发展,总会走过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在相似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之下,企业并购也具有类似的特点。通过研究美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并购浪潮,分析特点,了解每阶段投行在其中的作用,并对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研究对应阶段下的企业并购,可以为现阶段中国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引,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三、美国的五次并购浪潮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美国企业的并购史最为典型,最为完整丰富,也最具有研究价值。美国在20世纪集中爆发了五次企业并购活动,即五次并购浪潮。每次并购浪潮的影响超出了企业的范围,对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第一次并购浪潮(1897~1904)。科技方面电力、煤炭、铁路行业的建设发展,是本次并购浪潮的经济背景。企业角度看,经过美国南北战争后数十年的积累,企业积累了并购所必须的资源支持,也产生了从地区性企业向全国性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规模的扩展是本次并购的重要特征,同一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相互联合,形成巨无霸,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和市场优势。美国钢铁公司的组建是这一时期最为典型的并购案例。该阶段的企业并购为美国后续并购行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也摸索和奠定了规则。该阶段,由于美国股票市场发展不充分,以及中央银行的缺位,个别重要投资银行家在并购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从企业角度来看,本次企业并购浪潮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该阶段并购活动,也为美国的反垄断法律的出台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并引起美国社会对垄断企业的关注,从而也印证了本次并购浪潮获得的巨大成功。

第二次并购浪潮(1916~1929)。该阶段的并购主要集中于从新兴汽车行业、零售连锁到电力等公共事业,并与美国股市的繁荣相互促进。本次并购主要是纵向并购,并出现金字塔式控股企业,为更为大型的企业集团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并购浪潮(1965~1969)。第三次并购浪潮的理论基础是多元化经营(多角化经营)和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该次并购浪潮中,多数企业认为通过高超的管理技巧可以应用于任何行业的任何企业。高效生产与合理配置资源意味着一个受过专?I训练的经理,可以把他/她的技能应用于任何企业,并使它盈利。该阶段出现的新的金融组合理论,即多种证券组合可以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降低收益波动的风险,也为企业经营带来影响,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兼并不同行业的企业,以保持业绩稳定,减少业绩波动。从该次并购的最终效果来看,特别是下一次并购浪潮的发生,证明了本次并购浪潮中所谓的多元化经营,并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四次并购浪潮(1981~1989)。本次并购浪潮的直接动因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滞涨现象。一方面,经济停滞导致美国长期的熊市,而通货膨胀则导致按照历史成本记账的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另一方面,第三次并购浪潮的失败企业,面临着对失败的收购业务剥离的压力。在此背景下,积极的投资银行家开展了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以及对大型多元化公司剥离业务的整合。该阶段并购浪潮的两个重大特征,一是投资银行家起到了的巨大主导作用,如迈克尔?米尔肯,二是垃圾债券等众多分层次融资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经营效率高的企业对经营不善的企业的“蛇吞象”的杠杆收购现象的不断出现,三是并购与剥离并行。对于低估值的公司,一些投资银行家对于收购的企业,或者进行业务重整提高效率后,重新上市,或者直接进行分拆出售,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敌意收购不断出现。对于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企业,专业化成为该时期企业经营的重要指导理论,在大型企业集团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过程中,出现了管理层收购。与上次并购浪潮相比,本次并购浪潮巨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并购整合企业获得了重生。这一阶段的典型并购案例是KKR公司对RJR纳比斯克公司的收购。

第五次并购浪潮(1991~2001)。本次并购浪潮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最重要的基础,在推动股市上涨的过程中,并购企业越来越大,跨越国界,强强联合,反映了企业发展的最新阶段。

纵观美国并购史,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每一次并购浪潮的出现,均有深刻的社会、经济、科技背景。从第一次浪潮的铁路、煤炭、石油行业的演进,到第二次浪潮的汽车工业、连锁经营,再到第三次浪潮的能力理论和多元化经营理论,第四次浪潮的专业化和经营效率理论,直至第五次的互联网革命下的强强联合,无不与当时出现的新的蓬勃发展的行业有关。

二是五次并购浪潮的顺序演进,反映了并购现象的历史演进的特性。这里面反映出的是,美国企业的发展规模由小到大,企业实力由弱到强,企业经营地域由地方到全国再到全世界的过程。没有企业在前一次浪潮并购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壮大,就没有下一次的浪潮出现。

三是并不是每一次的并购浪潮都是成功的。特别是以第三次并购浪潮的多元化经营,从最终的实际结果来看,不能说是成功的。

四是投行在每一次并购浪潮中的作用大小不同。根据每次并购浪潮的具体特点不同,投资银行也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不同的作用。最为典型的是在第四次浪潮中,投资银行甚至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的角色甚至远没有投资银行所起到的主动性的主导作用大,而仅仅是作为投行并购业务的目标和对象。

四、中国并购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发至今,三十年时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中国有企业的基础较好,规模本身较大。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积累实力。中国股市、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参照美国经济发展史,目前从经济构成上来看,从行业上来看,中国既有最先进的互联网行业的整合并购,也有传统的钢铁企业整合并购,即既有世界领先的行业,也有正在追赶阶段的行业。但是从企业的规模和特点来看,中国目前企业的发展阶段、管理特点、业务特点,与美国一定时期又具有相似性。例如从发展阶段来看,美国在第一二次浪潮时,已经完成众多企业的纵向、横向整合,在第三次浪潮中则进行了多元化的整合。而在中国,只有到21世纪左右的时候,才逐步出现并购的概念和实际案例。这是由于中国的企业从改革开发开始,早期主要处于内生发展的阶段,尚无实力进行大规模的并购,类似于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经济积累阶段。但是自从并购现象出现后,中国的并购行业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对于并购的类型,由于中国与美国不同的企业发展史,也出现了与美国不同的特点。

由于所有者背景不同,国有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早,起点较高;民营企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因此中国的并购也根据这两类企业的不同情况,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国有企业由于本身规模较大,容易获得银行支持,其并购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并购、横向纵向并购并举的特点,类似于美国第三次并购浪潮。而民营企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主要处在美国第一、二次并购浪潮的阶段,并逐步向第三次并购浪潮阶段发展。这就表明,中国目前企业并购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多地是多元化的并购、横向纵向的并购,其并购的动因更多地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波动风险的防范,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扩散。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即为华润集团的发展,其业务范围从房地产、水泥,到啤酒、零售连锁,再到银行等金融企业。对于民营企业的并购发展,则更多地是弱弱联合,抱团成长,例如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并购案例中,不少就是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企业继续收购其他中小行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行业整合。这方面的案例包括腾讯公司整合通讯平台,收购其他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企业,又如阿里巴巴不断在网上销售、支付服务领域为基础,整合视频、游戏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再如家电零售企业国美电器对区域性家电零售企业的并购整合,从而形成全国性的巨无霸家电零售企业。总的来看,各类并购类型共同出现,适应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是,由于中国投资银行行业的发展也处于初级阶段,在中国并购行业中的角色也主要是处于并购咨询服务者的地位,没有出现美国第四次并购浪潮中那样的强势的主导型的投行。而且投行本身也需要逐渐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投行公司。

第三个特点是,中国企业并购的商业、法律环境需要不断完善。美国并购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法律、商业环境较为完善,为企业并购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中国,企业并购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并购风险和并购后的整合管理。这也是投行公司需要关注的,例如中国更多地可能出现的是企业的收购而非合并。

第四个特点是,国际化并购方兴未艾。这是由国家战略驱动的,因此国际化并购中,国企的并购重点是能源、资源,这类并购的特点,更多地体现国家意志。而民营企业并购的重点则侧重于市?觥⒓际酢?

五、未来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针对不同企业发展动关注不同业务机会

对于国企的并购业务,未来一方面会集中于国企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冲动,形成企业不断扩大的规模,另一方面,随着多元化行动最终成效浮出水面,继而出现专业化的声音以及随之而来的国企的非核心业务的剥离。这无疑为投行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对于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的行业,则会持续存在并购动力。

(二)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从最初的纺织、出口行业的发展,到90年代的电视、冰箱等家电行业的发展,再到20世纪初的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再到近期出现的互联网行业和文化行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行业轮动发展的特点。每个阶段发展的行业热点不同,不同的热点进行轮动,轮番带动经济发展,并在不同的轮动阶段中实现经济的逐步积累和转型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整体腾飞。这是中国经济行业发展近年来的重要特点,投资银行也需要从这个视角,顺应经济发展的行业轮动,形成业务方向和重点。

第6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2011年7月份中国VC/PE投资市场共有20只(含首轮完成)基金募资完成30,23亿美元,募资规模相比上个月大幅增长,募资活跃度更是达到今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币种来看,完成募资的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14只,但由于金沙江、兰馨亚洲等外资机构新基金完成募资,导致美元基金募资规模仍大于人民币基金。

数据显示,2011年7月披露6只基金成立并开始募集,与上个月新基金成立数量持平;目标规模为38.81亿美元,环比大幅下降45.2%,主要原因在于6月份成立的农银(无锡)股权投资基金、上海汽车产业基金目标规模分别达150亿元和300亿元,而本月新成立基金目标规模最大的建银精瑞公租房建设基金、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规模均为100亿元(见图1)。

募资完成方面,共有19只基金完成募资,募资规模达35.51亿美元,相比上个月,募资完成基金数量及规模均略大幅增长,并成为2011年以来募资完成基金数量最多的月份。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只基金为兰馨亚洲五期基金,募资完成6,5亿美元,主要投向中国地区。完成规模最大的一只人民币基金为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募集完成15亿元人民币。从完成募资的基金类型来看,成长型(Growth)基金共有12只,完成募资总额达14.99亿美元;创投(Venture)基金共有8只,完成募资6.04亿美元。

从基金币种来看,本月新成立6只基金中有5只为人民币基金,仅有的一只外币基金为三菱科瑞基金。由科瑞集团与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合作成立,旨在帮助中日两国企业开展互补合作的投资基金,一期规模为100亿日元。

在完成募资基金中,14只为人民币基金,募资总规模约合9.19亿美元,占比45.9%,而其余5只均为美元基金,共募资1184亿美元,占比达59.1%。除上文提到的兰馨亚洲第五期基金外,本月披露完成募资的美元基金还包括金沙江四期基全、毅鸣投资四期基金、以及思佰益,南丰与台湾金融企业新光共同组建的大中华私募基金。由美国SRI(US)CHINAOPPORTUNITYFUND公司、上海协丰科技创投、上海赏道股权投资共同设立的“西安丝路机遇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也是一只美元基金,为陕西省第一只外商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

从基金投资策略来看,关注特定产业的专业化基金依然占据较高比重,如华芯半导体创投基金,专门定位于半导体业;无锡华映文化产业基金,则是华映光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华成立的第二只文化产业基金。7月底启动的中农科产业发展基金,则号称我国首支农业科技领域私募股权基金,募资规模2亿美元的毅鸣投资四期基金,也主要关注中国的农业、医疗保健等领域。此外,新希望集团在重庆成立“重庆新希望股权投资中心”,借助新希望集团的行业优势及资源,预计该基金也将重点关注国内农林牧渔相关产业。而在开始募集基金中,建银国际的廉租房建设基金、绍兴中科轻纺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也均有明确的产业投资方向。

随着VC/PE市场参与者增多及资金规模增长,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因此未来新成立基金将更多突出其专业能力及产业特色以加强竞争力;而随着更多实业型企业加入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的行列,其产业优势也将推动更多关注特定产业的基金出现。

投资市场保持活跃电商服务成新热点

尽管近期二级市场表现疲软,尤其是美国中概股遭遇重创,但由于VC/PE投资的延时效应,7月份中国VC/PE投资活跃度并无明显变化,投资规模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不过,一级,二级市场之间不同的景气程度。已推动投资者做出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决策,延续着近几个月以来的发展趋势,PIPE类型投资依然占据较高比例,并购投资也有所增加。

在行业分布方面,互联网依然是投资主流,尤其是电子商务企业融资,占据了互联网融资总额的绝大多数。但在细分领域方面,综合类B2C及团购投资已趋于饱和,投资者向更新的细分领域迈进,奢侈品B2C及电商服务业投资案例开始增多,尤其是后者,在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相对宽松的竞争环境下,或将成为互联网行业新的投资热点。PE投资趋于多元化

数据显示,2011年7月国内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36起,投资金额8.95亿美元,环比分别增长5.9%和58.8%,相比2010年同期(41起案例、投资2.82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有所下降,投资金额则大幅增长;本月披露私募股权投资(PE)案例23起,相比上个月基本持平,投资金额12.15亿美元,环比大幅下降70.0%――6月份仅社保基金入股人保集团涉及金额就高达100亿元(约合14.8亿美元),因此导致该月融资总规模大幅高企。相比2010年同期(23起案例,投资9.93亿美元),7月份案例数量不变,投资规模则有所上升。

整体来看,本月创业投资(VC)活跃度无太大波动,但披露投资总额则自5月份以来呈逐月增长趋势,从近一年来月度数据来看,投资总额仅次于2010年12月份,而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则达到一年来最高水平。尽管近期二级市场表现低迷,尤其是美国资本市场中国概念股面临较为恶劣的市场环境,导致投资机构退出渠道收窄,但由于一级市场投资决策的延时效应,本月创业投资规模仍处于高位。

一级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二级市场企业估值的回落,导致近几个月以来定向增发成为PE投资的热点,7月份这一现象得以延续,披露PIPE类型投资5起,投资总额1.81亿美元,占DE投资总量的21.7%和14,9%。此外。本月还披露多起并购(Buyput)投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案例是安佰深收购金钱豹(中国)酒店餐饮集团,披露投资金额达15亿元,加上此前百胜收购小肥羊(00968,HK),雀巢收购徐福记等案例。显示出外资机构对国内食品饮料、餐饮等大众消费领域的关注。

电商服务投资价值凸显

从本月VC/PE投资整体行业分布来看,互联网依然是最受投资者关注的行业,融资案例数为21起,占季度投资案例总数的35.6%,其次为IT和制造业,分别披露案例7起和5起;投资金额方面,互联网同样远高于其他行业,披露投资金额9.31亿美元,占比44.1%,其次为连锁经营和房地产行业,分别披露投资额2.38亿美元和1.69亿美元(见图2、图3)。

从互联网细分行业来看,电子商务行业投资案例7起,占互联网行业投资案例数量的33.3%,投资金额达6.65亿美元,占比则达71.4%。其中,金额最大的案例为盛大资本联合另两家投资机构投资品聚网,披露投

资额达20亿元(约合2.95亿美元),其次是淡马锡联合IDG资本注资凡客诚品,投资金额达2.3亿美元。

在电子商务各细分领域中,团购网站仅有美团及24券获得新一轮融资,而近期获得融资的团购网站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可见,团购行业市场格局已逐渐明晰,很难再有新的网站获投资者青睐。随着团购网站陆续获得足够的“粮食储备”,预计下半年行业“洗牌”将加速进行,而投资活跃度则将明显下降。在垂直行业B2C领域,奢侈品电子商务继续受到热捧,尚品网获得第三轮融资,金额达500029-美元:正品奢侈品交易平台寺库也于本月完成首轮千万美元融资。

此外,随着B2C及团购领域投资趋近饱和,电子商务第三方服务及相关产业链则受到投资者更多关注。致力于电子商务营销服务的百分点科技、亿玛在线于7月份相继获得新一轮融资,电商导购网站返利网获得启明创投和思伟投资联合注资,此前的6月份,电子商务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商派网络、E店宝也分别获得新一轮融资。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理念逐渐遍及各个领域,不同专业领域的交叉将导致越来越多第三方服务商的出现,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及物流公司,都不可避免成为电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投资者而言,不管是出于良好市场预期还是规避电商行业正面竞争,第三方服务领域都具有较大吸引力。

中企IPO融资额缩水赴美上市时间窗口暂闭

数据显示,2011年7月,共有35家中国企业在内地及香港实现上市,总计融资达227.39亿元,环比下降37.58%。海外机构唱空中国概念,多家拟赴美上市企业纷纷推迟IPO计划。

香港成为海外上市首选

近期A股市场利空消息不断,证监会不断加大IPO审核力度、提高上市门槛i海外主要机构纷纷唱空中国概念,加之临近海外机构基金经理集中休假,多数企业上市热情有所消退,总融资规模大幅缩减。

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库产品CVSource统计,2011年7月,总计35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IPO。融资227.39亿元,与上月IPO数量持平,融资金额下降37,58%:同比IPO数量及融资金额分别下降7.89%,85.56%。本月IP0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为高鑫零售(06808.HK),在港交所上市融资82.36亿港元;其次为以岭药业(002603.SZ)和新矿资源(01231.HK),分别在深交所中小板,港交所主板融资22.46亿元和17.50亿港元。

本月35家IPO企业中,有20家选择了境内上市(同比:-20.00%;环比:-28.57%),占比近六成(57.14%);境外上市活跃度有所增加,共计15家企业实现IPO(同比:一20.00%;环比:-28.57%),其中7家为香港本地公司。

从交易所分布来看,境内创业板上市的企业达11家,中小板9家,上交所主板本月未有企业上市。境外IPO集中于港交所,其中主板12家、创业板3家。与此同时,7月没有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

由于信任危机,协议控制等风险,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高企的担忧,中国概念在经历前期被追捧之后,估值开始出现下调,使得多数拟赴美上市企业推迟IPO计划。原计划20日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宣布因市况欠佳推迟IPO,且未来上市时间未定;同样,原计划在本周路演的盛大文学也宣称,决定暂停在纽约证交所融资2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

在融资金额分布方面,20家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总计融资108.10亿元,占比47.54%。其中,中小板77.13亿元(33.92%),创业板30.98亿元(13.62%)。

境外方面,中国企业在港总计融资119.29亿元,其中主板117.68亿元(51.75%),创业板1.60亿元(0.70%) (见图4)。

从估值上看,由于赴美上市窗口的暂时关闭,中国企业海外的融资规模出现下降,15家企业总计融资119.29亿元,平均单笔融资7.951乙元,环比分别下滑29.58%与67.14%;境内方面,因近期新股破发不断,使得境内IPO估值也出现下滑,20家企业总计融资108.10亿元,环比上涨16.67%,平均单笔融资5.41亿元,环比下滑22.35%(见图5)。

传统行业占据主导

从上市企业所属行业上来看,本月35家IPO企业中,制造、IT等IPO传统热门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近六成,分别为制造业7家(20.00%)、IT行业5家(14.29%)、化学工A4家(11.43%)、医疗健康4家(11.43%)。

在融资金额分布方面,来自上述4个行业的20家企业总计融资86.79亿元,占比38.17%。其中,医疗健康29.40亿元(12,93%),化学工业22.72亿元(19.0%)、IT行业18.g6亿元(11.1%)以及制造业1572亿元(6.8%)。

连锁经营本月尽管仅有3家实现IPO,总计融资金额却高达69.42亿元,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其中高鑫零售(06808.HK)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融资82.36亿港元,为其贡献大半。此外,所属综合行业的卓尔发展(02098.HK)也成功从港交所主板融资15.17亿港元。

并购规模499亿元境内并购占七成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已完成交易案例数量为181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148起,同比下降20.4%;披露金额499亿元,同比下降0.2%。中国企业境内并购交易案例数量达134起,案例数量占比为90.5%;披露并购金额373.3亿元,占比达74.8%。规模与上月基本持平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宣布规模较6月平稳上升,交易宣布案例数量略有下降。根据Chin8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显示,中国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案例数量265起,与上月相比,并购宣布案例数量同比下降17.7%;披露交易金额1026亿元,同比下降11.2%。房,交、能分列前三

2011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交易完成的案例涉及17个一级行业。制造业、能源及矿业,房地产行业的并购数量分列前三位,以21,18和17起分别占并购案例总数量的15%,13%和12%。

并购完成交易金额方面,房地产,交通运输,能源及矿业三个行业排名居前。

其中房地产行业交易完成规模占据各行业之首,并购金额118.8亿元,占比达24%;交通运输行业以80.4亿元占比16%居于第二位;能源及矿业以57.1亿元占比11%居第三位(见图6。表1)。

房地产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为33.16亿元:2009年11月,甘肃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81SZ)以每股4.75元的价格向宁波银亿控股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6.98亿股,收购其持有的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于今年7月8日完成。交通运输行业规模最大的一起交易为71.73亿元:2010年6月,山东高速(600350.SH)以每股529元的价格向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发行13.56亿股,收购其持有的山东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今年7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今年以来,受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的影响,一线房企逐渐大力布局有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通过抢占份额,降价促销等方式提高综合销售收入,希望减少政策给企业的直接影响;但一些中小型房企项目储备有限,资金周转慢,常常由于资金链短缺而被迫转让项目,导致房地产行业并购整合日益增多。

境内并购占主导

第7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关键词:精益采购;全员质量管理;相似代用;采购接收台账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6102

精益采购是一种可简化采购业务流程,满足预测需求,提高采购效率的理想型物资采购方式。该种采购模式要分析外部供应市场和供应基础,制定出满足企业正常运转的采购策略,以便寻找到最优的供应资源,并建立良好供需合作伙伴关系。

精益采购管理思想已得到广泛应用与研究,程升和汤兵勇将采购提前期视为随机变量,研究供需双方的提前期和批量合作,提出了基于提前期折扣的系统协调策略。刘红胜和卢慧清就精益供应链企业间的交付风险因素进行相关探讨,提出了理论指导性较强的供应链交付风险预防策略。Yao J S 和Chang S C研究了在不允许缺货补入的情况下,模糊订购量和需求量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本文以一生产水泥装备的大型单件生产企业为背景,系统研究了精益采购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益采购管理系统,较好地实现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间的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

1 案例企业精益采购特点

与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方式相比,精益采购选择的是能够长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单一供应商,不再是制造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销售部门的单方面接洽与协调,而是生产商与供应商多部门交流。精益采购管理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和措施,降低传统应急采购模式中的采购成本。案例企业的精益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精益采购一般推行单点供货,保证外购件的品质。案例企业的水泥回转窑备件中有一重要密封件即窑头密封,它是一种密封性能要求较高,需求量大的柔性密封件,制造商为降低生产成本将其委外生产。如果采用多点供货,会造成密封精度等级参差不齐,影响回转窑运转性能。

(2)精益采购采用小批量订货。采用小批量不仅使供应柔性化,降低库存浪费,实现连续的单一流生产,满足了精益采购交期快、质量高和成本低的采购要求。案例企业是一家典型的大型单件小批量订货型生产企业,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生产线不断更新配件型号,批量规模小和供应频率高是该类企业最优选择。

(3)采购过程始终贯彻落实全员质量管理。单一流生产可实现小库存低浪费的目标,但它的连续性要由高标准的质量管理来保证,在外购件和原材料的交付订单中就要强调相关质量管控标准,采购件质量由供应商保证。案例企业在生产Ф4.2*13的水泥磨的传动接管时,需要退火、钻孔、防腐处理和铆接组校圆与焊接,其中的防腐处理由于对处理设备等级和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该企业将该业务外委给外协厂商。外接管的表面防腐质量由外协商保证,制造商分派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指导,在完成订单后进行交付时由制造商的采购部人员和技术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把关,检查防腐层厚度和可靠性,验收合格后也要经仓库管理员的检查标识后才能入库。

(4)精益供应链下的采购采用相似代用来提升采购柔性。相似代用即选择与计划物料相似规格的物料,以应对物料短缺和外购件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不仅要进行库存盘点,还要记录相似占用物料。在选择代购件时要遵从公司《代购件选择规范和流程》,如果代用配件要更改材料类型要与技术部人员沟通,首先由材料工程师提出申请,经工艺工程师审核同意和质量工程师批准,才能办理相关代用手续。完成代用手续后要及时更新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代用零件信息。

2 精益采购管理流程

2.1 采购基本流程

精益采购是传统采购管理思想和精益策略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运作模式。其基本流程与传统采购流程类似,首先各部门提交的材料计划通过审核后,下推到采购部,采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司资源调研(主要统计仓库余量和代用配件数量),然后拟定采购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针对不同类型原材料和零配件选派不同的采购人员,各采购人员经询价和议价后选择几个外包商,填写比价单送予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对供货商下订单。

2.2 材料计划变动处理方式

材料计划一般由市场部门提供,市场部根据前期销售业绩做出市场销售预测,根据该预测拟定具有信息支撑作用的市场营销计划,将市场营销计划进行细化成材料计划。

在水泥装备产品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客户需求的变更或者现场环境的变化,材料计划会发生变更,对于材料计划提交程度,案例企业会有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

(1)若材料计划还未提交到采购部,则各部门直接将修改后的材料计划提交到采购部,而采购部后续业务和仓库物料管理按原计划进行。

(2)若材料计划已经提交到采购部,若采购物料需求减少或采购业务取消,则按采购变更管理的相关流程进行,申请提交物料采购变更单。若要增加物料,则直接以新的订单提交到采购部。

(3)若物料减少和取消的采购订单已经下达到供货商,且该订单不能取消,则必须对这部分物料进行转备库处理。

为了更好的解决落实材料计划,快速应对材料变更,案例公司建立一套关联性强的采购接收台账,此接收台账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的电子管理方式。该采购管理台账可实现以下功能:

(1)显示仓库过期物料和配件的数量与金额,通过系统的过期预警提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显示仓库多余物料的数量与金额,判定属于供应商多送或重复送的物料与配件。

(3)降低重复下单的风险。

企业按照申请、审核、采购、检验和付款程序办理采购业务时,记录采购与付款等环节相关的信息,建立完善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申请手续、采购订单或合同、验收合格证明等文件和凭证的校对工作,切实保障采购计划的下推和采购流程的优化。

2.3 供货商选择数学模型

外包商的选择标准是一个集价格、质量、时间和技术为一体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价体系。采购人员要将配送方式、物料性价比、外包商生产能力和供货及时率等方面作为外包商选择依据,其中承包商的生产能力和供货可信度是考察的两个重要方面。案例企业外包商选择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案例企业外包商选择流程S=V·R1/2

(1)

V代表当前生产力;R代表可信度;S代表外包商选择标准。

其中 V=0,若CK

CKMλK{Ck},其他

(2)

CK代表第K家外包商的平均生产力;D代表预期内所需生产力。

外包商的可信度R是以供货厂商最新准时发货性能为预估计评定标准,但发货性能是一个动态值,用t代表当前时间点,外包商的可信度应由最新准时发货性能和历史可信度状态共同决定。

R(t)=α·P(t-1)+(1-α)·R(t-1)

(3)

P(t-1)是最新准时发货性能;0

R(t)=α·P(t-1)+(1-α)·[α·P(t-2)+(1-α)R(t-2)]

=α·P(t-1)+(1-α)α·P(t-2)+(1-α)2

R(t-2)]

(4)

当发货准时性越高,则此评估重要度越低,故权重值应该随时间不断调整和监控,该参数可通过增大实际状态和R(t)符合度来更新。但参数确定也要依产品而定,特别对一个新兴产品而言,外包商的最新发货状态更为总要,因此,最新发货表现赋予较大的权重比例。

准时发货性能P(t)是由一个订单延迟效用函数来定义的,如果没有延迟则准时发货性能值设为1,当拖延值超过最大可接受值,P(t)设为0,所以准时发货性能一般在0和1之间且小于最大可接受值。

3 系统实现和系统实施成效

案例企业采购管理系统包含需求计划管理、物料占用管理和采购计划管理等在内的14项功能模块,有效实现过程数据的录入和更新与预警机制的自动化响应,有效地避免采购流程中的重复性,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信息的一致性。本系统采用的B/S模式,采用了平台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其中B/S模式是涵盖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和外观表现层在内的三层构架模式。图2是采购管理系统界面,图3是物料需求管理模块。

4 结语

本文研究了精益采购在水泥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根据该行业的生产特点简单介绍了精益采购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采购流程中的物料变更处理方式和供应商选择的数学模型。最后整个采购信息系统在平台上设计完成,此系统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同步性,完善企业采购机制,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丽卿.精益供应下准时采购和库存管理研究[J].管理创新,2012,(1).

[2]程升,汤兵勇.供应链采购提前期与批量合作模型应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24(1):100104.

[3]刘红胜,卢慧清.精益供应链企业间交付风险的识别及防范探析[J].科技创业,2010,(3).

[4]Yao J S,Chang S C,Su J S.Fuzzy inventory without back order for fuzzy order quantity and fuzzy total demand quantity[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2000,27(10):935962..

第8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论文摘要:企业并购中薪酬整合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薪酬结构、薪酬文化的冲突,心理契约重构和公平感失衡等几个方面。为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应制定适宜薪酬整合策略、重构并购薪酬文化价值观、加强沟通和科学合理地设计薪酬体系,以保证并购活动的顺畅和高效。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进行着第五次并购浪潮,国内企业并购浪潮也方兴未艾。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壮大公司实力、增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捷径。但据美国《cfo》杂志对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5家并购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5%的并购“是令人失望的或者是完全失败的”,其主要原因是并购中“人”的整合失败。在企业并购实践中,许多企业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目标公司的寻找和收购价格的谈判上,而对接管后的整合工作关注较少[1],即使是对整合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也大多是在战略整合和财务整合方面下功夫,而对人力资源整合,包括薪酬整合工作不甚重视,这是导致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人力资源整合的众多要素中,薪酬整合无疑是最受企业和员工关注的。由于并购过程中没有做好薪酬整合而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如1996年“思科”收购strata com后,由于佣金政策的改变造成了原strata com销售人员大批离职,使业务陷入瘫痪,对于并购企业,如何做好薪酬整合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而薪酬整合的关键则是如何解决并购后的薪酬冲突问题。 

 

一、企业并购中的薪酬冲突分析 

 

并购双方在企业类型、所在地区、历史背景、领导风格、行业类型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种种差异,因此双方薪酬体系的区别在所难免,这就要求企业并购后必须及时对薪酬体系进行整合。而薪酬整合过程会遇到的一些冲突,往往会给并购后的企业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目前,企业并购中薪酬整合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薪酬结构的冲突。从根本上说,薪酬结构冲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薪酬总体水平的高低;二是可变薪酬和固定薪酬的构成比例不同。一般来说,就薪酬总体水平而言,朝阳产业、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较夕阳产业、竞争行业工资水平高;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工资水平较小企业、非上市公司工资水平高。在薪酬构成比例方面,外资企业的可变薪酬比例较国有企业的高;企业处在新兴行业与处在成熟行业的企业相比,新兴行业的可变薪酬比例高。 

具体来说,薪酬结构冲突的产生来自于薪酬的不同项目差异:(1)底薪或基薪项目。这是根据企业效益水平和生产经营规模以及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收入水平确定的固定薪酬。对于相似的工作,底薪可能由于地区、行业、甚至企业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例如,“联想”2005年并购ibm的pc业务时,在基本工资上(不加奖金、员工福利与员工期权),ibm员工的基本工资是“联想”员工的7倍]。(2)长期、短期激励项目。长期激励项目是指以3~5年为周期的奖励项目,例如期权、项目奖金等。若并购中的一方在薪酬中拥有高比例的长期激励项目,而另一方的此类激励项目比例很小甚至没有,则比较难以进行协调。(3)福利项目。福利项目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各种间接报酬。并购双方由于各自的企业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在福利政策和具体项目上的差异在所难免。 

2. 薪酬文化的冲突。美国会计咨询公司coopers& lybrand(1992)研究了100家并购失败的公司,发现由于文化差异无法弥合而导致兼并失败的比例在85%左右。薪酬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子集,它突出地体现着一个企业独有的价值分配取向,是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薪酬管理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分配观念、薪酬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它从精神上约束和激励着员工的价值理念。可见,薪酬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薪酬文化的类型有稳定型、合作型、机会型、能力型四种。当两种薪酬文化交织在一起时,按哪一种薪酬文化定薪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3. 心理契约重构。心理契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levison和schei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持有的关于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承诺与责任的信念。由于并购后的薪酬政策是个未知数,增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使得员工的心理契约朝着不稳定的状态转变[4]。尤其在沟通不充分的时候,人们不了解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和目标,会更担心自己在企业的职位、薪水发生变化,甚至心理契约面临着中断的危险。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在心理上,角色模糊感增强,信任度下降,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行为上会产生沟通恶化、生产率下降、协作困难、等待观望、争夺权力、主动性减弱等一系列问题。

4. 公平感失衡。根据亚当·斯密的激励理论,当人们觉得分配公平时,会更努力地投入工作,如果人们认为分配不公,就会影响工作热情。薪酬管理中涉及到三种公平: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自我公平。自我公平是要求自己的付出要与所得匹配;外部公平是要求自己在公司中的薪酬要与社会相同岗位平均薪酬相当;内部公平是要求自己的所得要与公司内部做出同等贡献的人的所得相当。在相对稳定的企业里,员工对自己的薪酬公平是认可的,而当两个不同的企业组织由于并购而联系到一起时,两个企业的员工原有的内部公平和自我公平就遭到了破坏,其主要原因,一是员工薪酬内部公平的参照系由原企业转变为合并后的企业;二是并购后员工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其自我公平的参照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在变化中重塑员工的公平感是薪酬整合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企业并购整合中薪酬冲突的化解对策 

 

1. 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这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前尽可能早地参与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人力资源的尽职调查,对双方不同的文化和薪酬、福利问题及早考虑,这是决定薪酬整合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并购被提上议事日程,人力资源部门就应成为并购领导小组的一员,并贯穿并购过程始终。人力资源部门要准确把握公司并购的意图,提供并购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与建议,通过人力资源尽职调查,充分了解和分析目标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对并购的认同度;并购双方在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控制模式等方面是否存在重大的差异;并购薪酬整合中潜在的挑战及风险会在哪里等等。针对尽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尽早拟定人力资源整合方案,包括薪酬整合的具体方案、步骤、风险化解的对策,甚至并购与否的决策建议。 

2. 制定适宜的薪酬整合策略。当两个公司进行并购时,并购后的薪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临时措施,在并购这一特殊期间的保留计划中体现;另一个就是整合后全公司统一的薪酬系统。根据并购的战略目标和双方的实际情况,确定薪酬整合的三大方向: 

 

方向一:a+b=a。当a为强势企业、b为弱势企业时,a对b进行薪酬甚至文化等的同化。如2003年“雅虎”并购3721网络软件有限公司,使其成为了雅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3721”的薪酬体系随之调整。 

方向二:a+b=c。当a与b势均力敌时,他们的融合会导致第三种结果。如2001年“hp”并购“康柏”,成立新公司。 

方向三:a+b=a+b。当a为蛇、b为象,或者出于其他考虑时,采取并行之势。如“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后,制定了原ibm员工薪酬水平3年内暂时不变的过渡期政策。 

为了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薪酬整合后的薪酬标准应尽可能一致。当薪酬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时,并购整合会存在较大的障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识别和尊重这些差异,认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拼凑的方案。 

3. 重构并购薪酬文化价值观。文化整合是并购当中最有挑战性的一环。要想把薪酬文化的冲突降到最低程度,就需要建立起一种共同的薪酬文化。通过文化整合,并购双方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从而淡化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减少并购对员工带来的心理冲击,培养双方员工换位思维的能力,使双方能在理念上达成共识,培植一种双方都能认同和接纳的文化,以帮助并购企业更好地实现其他方面的整合。 

4. 加强薪酬整合过程中的沟通。薪酬整合乃至整个并购整合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员工间的有效沟通。沟通是并购中成功地留住人才的关键环节。大量并购失败的案例表明:缺乏有效的沟通,会使大量的整合工作功亏一篑。一个优秀的员工沟通计划应涉及到并购整合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它包括:(1)建立一条顺畅的正式沟通渠道;(2)保持频繁的沟通;(3)加强信息的传递和反馈;(4)保持坦诚和透明;(5)从ceo到人力资源部门,再到各层经理人员都要负起沟通的责任。 

第9篇:大型企业并购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级财务管理 课程改革 实践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进行资本运作、风险预警等,更需要具备财务综合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财务行业的现状是传统财会人员过剩,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奇缺。一名现代意义上的CFO,应该突破传统财务视野,从财务战略、企业重组并购与价值评估、公司治理、全面预算、财务决策与控制等多角度帮助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升战略决策。高级财务管理正是一门为提高学生财务理论水平及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其处理复杂财务管理问题以及企业海外经营财务管理的能力,为企业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打好基础。但目前由于该课程难度大、教学课时短等原因,大部分高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财务管理职业岗位实践的要求不衔接,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快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

要使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建设取得成效,教学创新是关键,实现教学创新应具体从课程理念、教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和教学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应以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财务管理职业岗位能力的任职要求为目标,以资本运作、价值管理等工作任务为基础,紧紧围绕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并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情境化,教学过程工作化,教学方式多样化,为应用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具体见图1)。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的现代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财务管理教学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以应用型为特征,以培养适应财务管理岗位能力为着眼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

(二)选用前沿和优秀的教材

综合目前国内相关教材来看,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成复杂,近五年国内已出版的高级财务管理教材有几十种,这些教材与其他课程教材相比,缺乏统一的体系和思路。笔者选取了国内比较流行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陆正飞),立信会计出版社(裘益政、竺素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杨雄胜),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先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化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张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谷祺、王棣华)等高级财务管理教材,对教材内容作了对照分析,发现学者们对高级财务管理内容构成定位具有较大的差异。如王化成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学主要包括企业并购财务管理、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破产预警管理。而杨雄胜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包括了公司治理、价值评估、增长管理、现金流管理、衍生工具与公司财务管理、行为财务。张先治教授的高级财务管理(第二版)主要包括基于价值的管理、价值创造计量与评估、资本经营与企业重组、管理控制与财务控制、国际财务与集体财务。由此可见,不同财务学者编写出版的教材,涵盖的内容相去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迈向成熟的步伐,也对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财务管理学科的理解,笔者认为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性质出发,合理选择和组织编写一套适宜本校教学的教材,是提高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在教学的教材选用方面,可采取“购买+自编”的模式,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选择最新出版的或自编适合本校教学的教材,使教材的选用逐步趋于稳定,避免在教材使用上的随意性。在教材及教辅资料建设方面,可以组织本校教师编写一些适合应用型教学的“学习指导书”“高级财务管理习题”和“高级财务管理案例”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此外,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布置课后阅读每个专题的经典理论文献、案例,以及期刊杂志上的热点文章,让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最新的发展动态,融会贯通地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和滞后性,让课堂教学紧跟时展的步伐。

(三)优化整合课程内容体系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应该基于课程教学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去设置,教师应该对企业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系统分析,了解作为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构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此外,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保证教学内容与实践同步,以培养学生具备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和综合职业技能。基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国内权威教材的参考,高级财务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导论、财务管理基本理论、财务管理通用业务和财务管理特殊业务四大模块,具体如图2所示。

(四)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构建传统的讲授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动态教学方法体系。

1.案例教学法。高级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一种价值管理。企业的一项财务决策往往涉及到生产、销售、供应、技术、市场、行业、竞争对手等多方面,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公式计算结果就能说明问题的,也不可能是对财务问题的一问一答就能解决的。案例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从综合的、宏观的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高级财务管理问题。其通常有两种具体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先讲授后案例。即先由教师对某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讲授,然后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例如:讲授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关于“企业并购整合”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授并购整合的涵义、类型、动因、步骤等知识点,然后给出“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习。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可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分析,但这种方法不可频繁。第二种做法是先案例后讲授。针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面向高年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际,教师可融合学生已系统学习的财会知识、管理学知识等,对某一章节的内容先抛出相关案例,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先对案例分析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然后由教师针对其分析的不足,将本案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讲授出来。例如,学习“中小企业融资管理”时,教师可以先给出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因为企业融资知识在中级财务管理课程中已经学习过,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析情况结合我国经济环境、金融环境等来重点讨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话题。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将理论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给学生,也规避了学生应付老师浪费课堂时间等问题。

2.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打破教材章节顺序,围绕某一问题、某一观点等将教材内容有机地组合成各种“任务”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任务时,课程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在教学上应有所侧重。在高级财务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制作购并计划这一目的所进行的任务型教学组织如下:(1)教学问题:指导学生制作企业并购计划。(2)教学过程。并购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并购目标及其规划。第二,寻找目标公司。第三,审查目标公司。第四,评价目标公司。第五,确定并购的出资方式。第六,确定并购的筹资规划。第七,并购后的整合。第八,评价并购实施情况。(3)小结。企业并购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并购企业不仅要支付被并企业产权转让价格,还要支付给中介机构咨询费用、资产评估费、证券发行费以及印刷费等,尤其并购后的整合与运营更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企业制作出计划全面、又能规避并购活动中风险的并购计划是企业并购成功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把制作并购计划作为一项教学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的形式比较灵活,可随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听课情况,就某方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思考后可即时讲出自己的想法。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这种互动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善。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职称等考试,不少学生占用课堂时间备考不认真听课。为了改善课堂纪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提问和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法,该种方法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听课,跟随教师授课内容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五)改革教学手段

在高级财务管理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投影、幻灯片、光盘等电化辅助教学手段和相关财会软件,由于图文声像并茂,将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动态性,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掌握方法。此外,在教学中可借助一些视频资料,如财经郎眼、头脑风暴等栏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可以让专家学者走进课堂,把高级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大家,例如,在讲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头脑风暴“中小企业如何不差钱”的视频,学生应该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六)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以期末试卷测试为主的考核模式,不能全面、系统地检查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期末试卷测试由于受考评的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全面地考核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不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考核的模式”,即笔试、口试、课程论文等多种考核方式的结合体,这种考核模式更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综合考核是笔试、口试、小论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具体包括平时考核、阶段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考核的成绩主要从作业和学生上课表现两方面综合确定。阶段考核主要是指高级财务管理各专题内容讲完后,采取案例讨论、任务教学、专题小论文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能力。期末考核是对该课程的总结性考查,可以采取半开、半闭卷的方式。试卷中的客观题(如单选、多选题)采取闭卷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的掌握情况;主观题采取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主要理论、方法的运用能力。此外,在上述考核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可采取加分政策。即对在课程学习期间完成既定作业、案例等任务外,主动撰写或发表与该课程相关论文的学生适当给予加分。

(七)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院校应到企业聘请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如: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作为兼职教师,也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财会类教师到企业一线去接受专业前沿知识,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到相关企业进行顶岗锻炼或调研,搜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资料,提高业务素质。此外,学校应该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组的发展储备人才,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还可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为新进教师专门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至少为期一年的教学指导,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最后,课程组也可每学期派出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如国家精品课程培训、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等。

三、结束语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是有效落实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动态发展,优化课程建设和更新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要有准确的课程定位,更要与时俱进地对课程教学加以改革,面向应用型人才与创新能力培养,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本课程的特色与优势,以国家、省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指导,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在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改革,才能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化成.高级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