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再生经济学原理精选(九篇)

再生经济学原理

第1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摘要]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生态理论、环境理论和发展理论为基本理论,其中复合生态控制原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原理之一。发展循环经济涉及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等层次,尤其企业是促进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要发展循环经济,在企业层面上应积极实施工业企业生态工程,工业企业生态工程与循环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它是微观层面上推进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企业;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人们在社会经济中自觉遵守和运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结合起来,它既要求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进入系统的所有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过程中得到合理和持续的利用,尽量减少对物质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又要求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被大自然吸收净化。循环经济要求企业不仅仅提供产品本身,而且要求产品利用最大化。循环经济包括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平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应当说是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最广泛的范围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简言之,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一个统一体,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遵循生态学理论。生态经济所强调的就是要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要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既有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就是运用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也可称是一种绿色经济,“点绿成金”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利用——绿色工业(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式物质流动,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循环经济所指的“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再生资源。所指的“能源”不仅是一般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而且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注重推进资源、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以便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物质循环不仅是自然作用过程,而且是经济社会过程,实质是人类通过社会生产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也就是自然过程和经济过程相互作用的生态经济发展过程。确切地说,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时又是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战略。循环经济推行的主要理念包括:1,新的系统观。它要求从复合生态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2,新的资源观。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还必须考虑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3,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是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的。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4,新的生产与消费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5,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受到日益增多的自然惩罚后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要求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自然的共存共荣,促进永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工程原理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他指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范式逐渐为循环经济范式所替代。他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

生态工程(Eeologieal engineering)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解决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危机,尤其是生态危机加剧,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巨大压力,在人们执着寻找解决危机的对策及资源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它是生态学及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也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新分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给生态工程定义为: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国际范围内的生态工程建设异常活跃。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生物物质循环利用生态工程;废弃水分散治理、系统回收再利用生态工程;清洁能源系统开发组合利用生态工程;生态复台肥料生态工程;绿色化学工程等等。在发达国家,生态工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当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整体优化原理。以污水的土地处理为例。在污染的生态系统中,污水的土地处理涉及点源控制、污水传输、预处理工程、布水工艺、作物选择和再生水的利用等基本过程。把污水的土地处理看成一个整体,对这些基本过程进行优化,才能达到控制和消除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2)循环再生原理。生态系统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合成新的物质,另一方面又把合成的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并归还到非生物组分中。如此循环往复,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作用。这样,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行着循环和再生。例如,水的循环和再生为生态系统中化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还起到了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3)区域分异原理。由于生态系统存在着经度和纬度的地域差异,从而导致污染物质在迁移转化和生态行为上的区域分异,这种区域分异不仅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表现为污染物的毒性、循环通量、作用时间、积累和降解等生态行为上的差异。

第2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P>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

第3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33-03

一、绪论

(一)循环经济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来看,人类通过开展改造自然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思考、反思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循环经济就是当前能够化解这一矛盾的发展模式,其本质就是通过将人、自然、社会有效合理的统一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具体表现是“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循环,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1]。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就现实意义来看,至少可以警戒人们要保护生态,爱护自然,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这一理念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去;其次,循环经济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最后就实践意义上来看,党和历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要求,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框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李兆前认为,发展循环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紧缺意识;政府应当把区域规划纳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把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创新和完善政策导向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加强政府监督。

冯之浚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要有政策的支持,更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他建议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形成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优化建设绿色产业市场,加快建设绿色核算体系,大力向社会宣传和教育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向国外优秀理论学习,借鉴国际社会上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成果。

黄建军认为,通过把循环产业的有效划分,形成多个层面的循环系统,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和合理有效的分工。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点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6个系统为框架,通过盘活、优化、提升扩张等步骤,实现园内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2]。

2.国外研究

John Ehrenfeld提出了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他认为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有效利用废弃物,从而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系统。

Robert Frosch提出了建立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工业生态系统,运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简单化生产方式,尽量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态学的观念探索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自然生态链和人工生态链相结合的生态系统[1]。

日本循环经济的实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就着手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循环型经济模式的转变,日本政府自1997年开始,提出了“ECO―TOWN”工程。其宗旨为控制废物源头,加快推进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依托绿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运行原则与管理体制机制

(一)“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

这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管理技术的改进,降低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所以也称之为减物质化,也就是说,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了使这种增长拥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征,人们必须学会把节约资源的思想灌入到生产源头的输入端,提高资源在每单位产品中的利用率,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直到废弃物的产生时,再来治理[3]。

2.再利用原则

再利用原则就是让人们尽可能地以多种方式重复多次地使用某件东西。通过再利用,使得该物品较早地成为废弃物。比如,在生产中,生产商可以对电视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实行标准化设计,这样在更换时可以很方便,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产品。

3.资源化原则

尽可能多地把废弃物再利用或资源化。企业可以将废弃物品再加工,使其成为新的资源,通过将其制成新的产品再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比如对于工业排放的污水,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过滤等处理技术净化废水,将达标的水再用于生产。

(二)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

1.部门联动体制机制

国务院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协调机制,研究有关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计划组织循环经济的发展方案,各级政府部门要遵循上级要求监督各项目标任务[4]。

2.市场化管理机制

组织引导企业实施废旧产品回收再生产利用,建立循环经济的认证体系,鼓励专业化服务公司采用市场化模式对企业和园区进行循环和改造[4]。

3.循环经济技术评选和推广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将适用的循环经济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宣传国家支持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借鉴国外优秀技术成果,提升我国循环经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4.投融资政策激励机制

政府需综合利用区域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建设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运行环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5.价格机制

鼓励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明确制定再生水价格,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提高社会垃圾处理费用,鼓励企业零排放,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项目的投入[4]。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当今我国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资源的产出效率低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低下,尤其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低下。因此,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国家战略,而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平衡发展观。循环经济依托资源利用的3R原则,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化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重视服务问题,就其经济意义来看,突出表现在循环经济要求改变当前通过靠大量生产低价格,一次性、低质量的产品来单一的扩大GDP规模的生产方式,循环经济的理念是要提升用于消费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服务优先社会,真正跨入后工业时代,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战略要求。

可持续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循环经济所提倡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和资源集约、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途径[5]。循环经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理论层面下提出的,为了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四、循环经济的规划实践与绿色核算方法

循环经济规划是为了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为了推进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发展;为了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规划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统筹兼顾、技术保障、经济合理为原则,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指导、全民参与为原则。循环经济是以一系列的经济指标为考核标准的,如资源产出率指标,该指标是指每消耗一次资源所产出的GDP,该比值越高,证明资源利用率越好;资源消耗率指标是指每创造一件产成品所耗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是指将工业、生活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是反映传统六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程度;污染物排放降低指标描述了从源头上对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的程度[6]。

苏州工业园区以区域生态化为宗旨,把绿色理念贯穿至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中,园区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就注重绿色环保产业,通过引导园区企业相互配合衔接,从而形成绿色生态供给链,在招商时,园区注重产业链的环环相扣,让企业之间形成了资源重组,资源共享的大循环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就成为了下游企业的原料。常熟汽车饰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常熟有几千家服装生产企业,每年的废弃布角料也是不计其数,在传统做法中也就是焚烧掉,而常熟汽车饰件公司就瞄准了这一重大“原料”,积极与意大利合作,大力研发专利技术流水线产出了精美的汽车饰件。变废为宝的理念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零排放”模式就是循环经济的精髓[7]。

计算绿色GDP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绿色GDP=总产出-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环境成本;收入法:在计算中,劳动报酬和生产税不变,环境成本在营业盈余中扣除;支出法:在计算中,需要考虑环境成本对资本积累的影响[8]。

五、结语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是必要的,然而,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巨大的,所以,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更科学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强循环经济方面的立法工作,给予法律方面的保障;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坚持以企业为主导,多层次发展;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赵涛,徐凤君.循环经济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2-5.

[2] 张新平.循环经济价值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3.

[3] 冯之浚.循环经济与绿色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88.

[4] .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03-204.

[5] 陈宗兴,刘燕华.循环经济面面观[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0.

[6] 高红.循环经济系统与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2-113.

第4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一、循环经济

(一)理论产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被公认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20世纪70一80年代,人类经济活动普遍是“先污染,后治理”。这时的国际社会环境整治活动,侧重于污染物产生后的治理―“末端治理”。但人们只注意到了如何治理经济活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没有去研究问题源头。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原有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转而探索另一种经济模式,即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经济发展。

(二)定义

循环经济,它以可循环资源为载体,注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将人类社会活动融入自然循环中,使所有资源都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少的程度,再通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3R原则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物质资源进入生产消费环节。再利用原则的目的在于使投放到生产、消费活动中的物质要以尽可能多的方式被使用。再循环原则的目的在于重复再利用活动中的物质,使其重新变为另一活动中的资源。

二、循环经济与旅游业

(一)循环经济与旅游业结合的产物――旅游循环经济

1、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

它是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的综合产物,是一种新兴的可持续性的旅游发展模式。它不仅美化了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又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使旅游目的地资源环境贡献消耗比达到最优。旅游业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与循环经济不谋而合。

2、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应用

循环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传到中国后,立即被政府和学术界关注。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从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2004年,上海举办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学者对“旅游循环经济”的应用主要有两种:①循环旅游经济,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思想,把旅游业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联系紧密的整体,来实现旅游经济数量、环境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实现GDP( GNP) 的“绿化”,发展为一种崭新的途径和模式。②旅游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循环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具体体现,要求在整个旅游过程都要尽可能减少旅游企业、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业中的指导与应用

1、发展途径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开发者受眼前利益影响,高强度地开发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延续使用。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它既可以缓解旅游环境面临的巨大压力,又可以延续旅游资源禀赋,保护生态环境。

2、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及措施

(1)重点领域

旅游业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交通领域、能源领域、宾馆饭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域。可将对这些领域实施循环经济在旅游业中的试点,通过其带动作用,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示范效应。

(2)发展原则

①运用旅游循环经济的理念

旅游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旅游经济模式是循环型的良性旅游资源利用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传统旅游业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有本质的区别。

②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是适度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但并非所有的资源都能归纳入旅游业利用的范围之内,因此,在旅游业利用范围之内的资源便是具有观赏价值或感官吸引力的有限资源,所以对其开发与利用一定要谨慎。

③形成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建立旅游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也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方面之一。它要求既要对旅游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又要重视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与利用。企业内部层面,要对资源利用进行设计,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小化与资源分配的最优化。企业外部层面,要尽可能地延长资源循环链,充分注重资源再利用的价值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④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承载力并重

资源赖以生存的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特点使其极易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旅游业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要考虑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环境的生态平衡。

(3)战略思路

①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

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要求统一协调旅游与自然、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旅游业内部各部门等和谐共处,健康发展。这样既能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又能满足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需求。

②环境友好发展思路

旅游业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从旅游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加上旅游业对资源的高度依存性,便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此方面,应注意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对废水的处理和中水的循环再利用,对土壤、植被的保护和修复等。

结束语: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指导下的旅游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因此,社会各界应该充分认识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在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建立旅游循环经济的实践体系,最终推进旅游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争取早日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5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循环经济是继传统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之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的物质与能量闭路循环流动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性矛盾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自出现以来便受到高度重视。作为循环经济中观层面的实现途径,生态工业园区紧密衔接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循环型社会建设,同时又紧紧围绕区域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在实现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

以工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使园区内相关企业通过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及废物的再生利用,能够降低园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相互间的废弃物转化为原材料,能显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一、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环城游憩带理论,以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以此设计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并完成产业发展与环境共生的架构,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整体的效益。这些理论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构建了理论框架,指明了其建设的基本理念、发展思路与追求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需要具备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重效益和多种功能,且不能偏废一方。园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实行清洁生产,釆用新技术,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引导,全程控制园内企业的污染排放,确保环境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整保护;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园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教育水平,实现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力争使工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三者互相促进,达到三种效益共赢的最终目标。

2、成员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设计园区工业生态链网结构的基础。以经济价值作为惟一目标将使生态工业的多样性大打折扣。要实现工业经济的多样性,首先要目标多元化,它确保了工业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柔性和适应性。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环境、生态、社会等多重目标,政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涵盖进去。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可以引进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过程和不同的企业,利用它们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

3、有效组织原则

工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把工业系统视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的特类,所不同的是人类能更快和更主动地调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须体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原理和共生原理,通过对系统内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科学设计,形成有序结构和企业间的共生关系,以较低的能量消耗做更多的功,以有序的生态链结构对物质多级利用,实现所组建系统的高效性。

4、层级系统原则

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不同层次间拥有不同的性质及行为表现方式,不同层次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在不同层次内加以解决。不同类别的企业组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它们共同维护了园区系统的稳定运行,而园区内的能量物质交流交换同样由其来完成,没有交换的存在,就不能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这就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其他工业园区的比较优势所在。

5、区域发展及比较优势原则

尽可能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充分着眼于区域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乃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长,科学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立足于发展区域的比较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向竞争优势,最终转向经济优势,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

6、衍进性原则

人们的观念是在不断更新,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工业生态系统将调整自身以适应当地自然资源的再生周期,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当然这种调整要受到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实现的。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分阶段实施,在每个阶段都要依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考虑和比较每个企业迁入,不仅要预测好它的未来生存空间,更要考虑好在系统中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系统演替进化的贡献。

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分析

1、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结构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①非生物环境,即原材料及自然资源条件;②生产者,包括利用基本环境要素生产出初级产品的初级生产者和进行深度加工和生产的高级生产者;③消费者,不直接生产“物质化”产品,但利用生产者提供的产品供自身运行发展,同时产生生产力和服务功能的行业;④分解者,把工业企业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行处置、转化、再利用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协作的关系,有的以核心体存在,有的以边缘形式存在。该系统具有循环性、群落性和增殖性等特征。

2、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系统特点

(1)追求效率优先,注重效益协调同生效率优先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在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协调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园区发展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更为重视生态效率,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努力做到排放废弃物的趋零化。

(2)构建耦合关联体系,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利用

园区通过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之间的耦合关联体系,以横向产品的供应和副产品的交换为纽带,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闭环反复循环,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建立资源利用的交换系统,实现循环再生,尽可能地降低向区外排放废弃物的水平。

(3)优化产业结构,组织和谐共生

园区具有高度优化的产业结构和较为完整的自组织系统,园区采用现代化生态、节能、节水、再循环和信息技术,国际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提高园区资源利用的效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共生网络的完善,企业之间的和谐共生。

(4)实施生命周期管理,清洁生产自律

园区实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并且清洁生产贯穿于产品生产全过程。从原料的入园、产品的生产及使用、污染源的产生、废弃物的出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减少和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四、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形态与运行体系

1、构建企业(产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型企业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生态经济型企业。即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营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生态化转向的企业。

企业内部资源循环再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将流出生产系统之外的资源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生产流程中;二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三是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弃物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厂内其他生产流程中的资源。

2、构建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

在确定园区内企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企业之间将废物作为潜在的原料或副产品相互利用,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优化园区内所有物质的使用和减少有毒物质的使用;将有条件的多个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供应网、产业生态链及产业生态园;组织构建产业生态链或者柔性生态产业园。

企业间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能够解决企业内部循环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生态工业循环经济水平的核心。它的最高目标是物尽其用、能无空耗,即在园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利用园内企业的废弃物质与能量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少废物的产生量,从企业群整体的角度减轻经济发展的环境压力。

3、构建园区与区域的融合体系

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与所在区域的生态及经济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而导致双方同向发展现象。能否实现企业、园区和区域的生态融合,不仅关系到园区及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区域经济和生态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与区域的生态融合,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全面考虑资源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最为复杂的问题。

1)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融合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只是区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根基于其所在区域的资源支撑和环境承载,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园区与区域资源、环境的融合中,首先要研究园区产业发展对区域资源尤其是本地优势资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并以可再生资源的承载力作为发展限制条件合理确定园区的规模;其次,根据区域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计算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制定园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开辟园区与区域环境融合的新途径;再次,借助植被的生态及景观功能,将园区的绿化、美化与功能调节及城镇建设融为一体;最后,及时沟通企业之间的再生物能产生与需求信息,尽量减少由信息阻滞引发的园区企业时间融合性差所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保证园区环境质量的维持和稳定。

2)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融合

在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中,应明确确立园区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提升作用及其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制定和推进园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融合途径。首先,制定园区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园区清洁生产推进、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管理、招商引资与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其次,建立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以园区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为目标,分清洁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全面实现园区信息管理的数值化管理工作平台;最后,围绕园区主要产业类别,建立园区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体系、环境管理技术培训及服务体系,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同时提高园区职工环保意识与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2] 赵愈.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1

[3] 李胜.循环经济园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 聂帅.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5] 杨雪锋,王军.循环经济:学理基础与促进机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王元亮.基于产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2

[7]马俊杰.工业园生态化建设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6092)

作者简介:夏青(1970-),男,山东胶南人,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研究。

第6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管理

一、绪论

(一)循环经济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人类与自然的发展关系来看,人类通过开展改造自然的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思考、反思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循环经济就是当前能够化解这一矛盾的发展模式,其本质就是通过将人、自然、社会有效合理的统一与可持续发展;通过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来引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具体表现是“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循环,是一种生态经济、高效经济,是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1]。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就现实意义来看,至少可以警戒人们要保护生态,爱护自然,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这一理念植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去;其次,循环经济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要求;最后就实践意义上来看,党和历届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要求,明确提出了坚持和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框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

李兆前认为,发展循环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紧缺意识;政府应当把区域规划纳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的重要环节,把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创新和完善政策导向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条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改善投资经营环境,加强政府监督。

冯之浚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要有政策的支持,更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他建议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形成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优化建设绿色产业市场,加快建设绿色核算体系,大力向社会宣传和教育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向国外优秀理论学习,借鉴国际社会上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成果。

黄建军认为,通过把循环产业的有效划分,形成多个层面的循环系统,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和合理有效的分工。

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实践。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该园区是以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点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6个系统为框架,通过盘活、优化、提升扩张等步骤,实现园内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2]。

2.国外研究

John Ehrenfeld提出了产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他认为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有效利用废弃物,从而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系统。

Robert Frosch提出了建立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工业生态系统,运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取代传统的简单化生产方式,尽量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生态学的观念探索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自然生态链和人工生态链相结合的生态系统[1]。

日本循环经济的实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就着手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循环型经济模式的转变,日本政府自1997年开始,提出了“ECO―TOWN”工程。其宗旨为控制废物源头,加快推进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依托绿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

二、循环经济运行原则与管理体制机制

(一)“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

这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对管理技术的改进,降低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所以也称之为减物质化,也就是说,减量化原则要求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为了使这种增长拥有持续的和与环境相容的特征,人们必须学会把节约资源的思想灌入到生产源头的输入端,提高资源在每单位产品中的利用率,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直到废弃物的产生时,再来治理[3]。

2.再利用原则

再利用原则就是让人们尽可能地以多种方式重复多次地使用某件东西。通过再利用,使得该物品较早地成为废弃物。比如,在生产中,生产商可以对电视机、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装置中的电路实行标准化设计,这样在更换时可以很方便,而不需要更换整个产品。

3.资源化原则

尽可能多地把废弃物再利用或资源化。企业可以将废弃物品再加工,使其成为新的资源,通过将其制成新的产品再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比如对于工业排放的污水,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过滤等处理技术净化废水,将达标的水再用于生产。

(二)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机制

1.部门联动体制机制

国务院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协调机制,研究有关循环经济的重要问题,计划组织循环经济的发展方案,各级政府部门要遵循上级要求监督各项目标任务[4]。

2.市场化管理机制

组织引导企业实施废旧产品回收再生产利用,建立循环经济的认证体系,鼓励专业化服务公司采用市场化模式对企业和园区进行循环和改造[4]。

3.循环经济技术评选和推广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将适用的循环经济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宣传国家支持鼓励的循环经济技术,借鉴国外优秀技术成果,提升我国循环经济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4.投融资政策激励机制

政府需综合利用区域规划、投资、产业、价格、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建设一个良性的、面向市场的、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和运行环境,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5.价格机制

鼓励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明确制定再生水价格,加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提高社会垃圾处理费用,鼓励企业零排放,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项目的投入[4]。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当今我国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资源的产出效率低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低下,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效率低下,尤其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低下。因此,我国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国家战略,而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观是建立在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的一种保持动态平衡的平衡发展观。循环经济依托资源利用的3R原则,促进环境友好型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化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重视服务问题,就其经济意义来看,突出表现在循环经济要求改变当前通过靠大量生产低价格,一次性、低质量的产品来单一的扩大GDP规模的生产方式,循环经济的理念是要提升用于消费的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从而实现服务优先社会,真正跨入后工业时代,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战略要求。

可持续发展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循环经济所提倡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和资源集约、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途径[5]。循环经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理论层面下提出的,为了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四、循环经济的规划实践与绿色核算方法

循环经济规划是为了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树立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为了推进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发展;为了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规划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统筹兼顾、技术保障、经济合理为原则,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指导、全民参与为原则。循环经济是以一系列的经济指标为考核标准的,如资源产出率指标,该指标是指每消耗一次资源所产出的GDP,该比值越高,证明资源利用率越好;资源消耗率指标是指每创造一件产成品所耗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是指将工业、生活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指标是反映传统六大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程度;污染物排放降低指标描述了从源头上对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减少的程度[6]。

苏州工业园区以区域生态化为宗旨,把绿色理念贯穿至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中,园区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园区在招商引资时就注重绿色环保产业,通过引导园区企业相互配合衔接,从而形成绿色生态供给链,在招商时,园区注重产业链的环环相扣,让企业之间形成了资源重组,资源共享的大循环产业链,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就成为了下游企业的原料。常熟汽车饰件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常熟有几千家服装生产企业,每年的废弃布角料也是不计其数,在传统做法中也就是焚烧掉,而常熟汽车饰件公司就瞄准了这一重大“原料”,积极与意大利合作,大力研发专利技术流水线产出了精美的汽车饰件。变废为宝的理念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种“零排放”模式就是循环经济的精髓[7]。

计算绿色GDP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产法:绿色GDP=总产出-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环境成本;收入法:在计算中,劳动报酬和生产税不变,环境成本在营业盈余中扣除;支出法:在计算中,需要考虑环境成本对资本积累的影响[8]。

第7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一、首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提出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先要学好,学不好就难以用好。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存在着不少误区,存在着误解、错解的问题。

简单举几个例子,例一: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运行规律有明确的说明,社会主义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又要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主义的成就和得失的标准,应是生产力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标准的统一。笔者提出这一观点,竟有学者提出批评。有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错解为唯生产力论和唯生产力标准论,宣称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的一元论,再讲生产关系标准和上层建筑标准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二元论、三元论。并宣称唯生产力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列宁、斯大林和邓小平批评过的唯生产力论即庸俗生产力论强加于马克思主义。

例二:马克思讲过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这方面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几乎所有的相关著作和辞典对此都存在误解。都把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只是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包括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把内涵的扩大再生产解读为没有扩大生产场所和增加机器设备,只是提高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把粗放型增长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把集约型增长与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相等同。这种解读既错解了马克思《资本论》相关论述的原意,也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相悖。不能把我国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错解为由外延型转变为内涵型。我国每天都有大量新企业增加,不能排除这种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能把外延扩大再生产理解为只是原技术水平的重复建设。这种建设虽也存在,但更重视和强调的是增加技术含量, 增加中高端有效供给,着力于创新驱动发展。马克思很重视科学作为生产力的独立因素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包括《资本论》中的许多问题搞清楚。有些马克思本已讲得很清楚的问题我们还在争论,或是做了错解。在这样情况下,怎么能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因此,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要学好,要弄懂它的原本涵义,按照其原意掌握它的精髓。

例三:马克思、恩格斯一再指出,建立社会主义要把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人民的国家手中,以建立国有经济。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写入我国宪法的。但有的学者否认我国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他们引用恩格斯批评有人把俾斯麦的某些国有化称作社会主义,是冒牌社会主义,将恩格斯这一有针对性的批判移接到我国国有企业,诬之为冒牌社会主义。这种张冠李戴的分析,实际上混淆了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和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

新中国成立已经67年了, 应系统回顾发展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总结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又有哪些失败的教训。可以说,当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之际, 与之相应,我国经济发展顺利,成就明显;反之,经济发展就会遭受挫折。改革开放前所犯的左的错误,恰恰是因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很快,短短3 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得很好,这与我们较好地把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关。那一时期我们认同和宣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重视尽快发展生产力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就是要抓好两大环节: 一是快速发展生产力;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直到列宁、斯大林反复提出的基本原理。

但后来,急于求成的主观唯意志论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偏离了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具体体现为1958 年搞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在生产力还落后、社会主义刚刚开始建设的条件下,就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既违反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搞大跃进,又违反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拔高生产关系,搞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刮共产风。这种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违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来还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忽视生产力的发展,也就忽视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前30 年和后30 多年的经历都要加以认真梳理和总结。要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要敢于面对现实,不要回避问题。改革开放38 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而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忽视了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消除两极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分化。我国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富豪在不断增加。有报道称,我国富豪数量相当于甚至超过了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帮助最后的55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通过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然而,扶贫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些贫困人群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处在较低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上,两极分化问题会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

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如果回避或不重视两极分化这一现实问题,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便只能是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的抽象概念。当然,不能搞劫富济贫,也不能限制富豪群体的扩大,更不能搞国进民退, 但一定要持续探讨缓解两极分化的理论与对策。强调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讲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要实打实地研究问题,要回顾得失成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写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篇大文章。

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对象要有所发展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强调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过去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教材也都是这样表述的,尽管有个别的学者提出要研究生产力,但主流观点还是强调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个别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讲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据此提出首先要研究生产力,这是错解。针对前人的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相互关系的肤浅分析,马克思系统深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产占首位,所以要首先分析生产。因此,才有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的说明。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要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并指出政治经济学不是工艺学。不过,我们看到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但是他又没讲要研究生产力。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发展到走向衰落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规律,要揭示的是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关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他没有任务来为资本家出谋划策,研究通过什么办法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他固然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但这是就资本主义既有生产力的发展来考察的,重在研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怎样随之变化,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怎样由形式隶属发展到实质隶属。因此,马克思不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宗旨的。

第8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 再生产理论 现实意义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79-01

马克思创立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深刻认识的结晶。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就需要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作为强大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

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单个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互为前提的单个资本构成的总和,即社会总资本。马克思说:“社会资本的运动,由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的总和,即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构成。”[1]因此,任何社会的再生产,都不是单个、独立部分的再生产,而是这种相互联系的单个部分再生产的总和。

马克思认为,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就是社会总产品,即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在一年内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如果我们考察社会在一年间提供的商品产品,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2]

2.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概括地说就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马克思说:“再生产过程必须从W?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观点加以考察。”[3]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另一方面是资本家从什么地方取得生产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和资本家从什么地方取得消费资料。”[4]那么表现在市场上,就是要求所有生产部门实现两个层面,一是要销售掉全部产品,实现价值补偿,即该卖的都卖掉了;二是要通过购买,把所有的物质资料进行回购,实现物质补偿。只有这样,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形成不断循环的过程。

二、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启示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准确把握和研究马克思的思想精髓,将对于我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1.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国民收入中的积累基金中扩大再生产占比重最大,积累基金不仅可以加快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反之,如果过分强调消费,积累的增长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生产的发展速度。

依据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表明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对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起到了指导作用,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基础。若要实现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运用国家财政政策来调节积累与消费的失衡状态。例如,可以增加政府消费支出和转移性支付的支出,更有效地刺激人们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发行债券、增加政府投入,加强税收征管进行调整。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在经济建设中市场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引发产业发展失衡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5]通过提高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使市场机制在合理的调控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社会各产业间一定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依据现实国情,我国是按照第一、二、三产业划分和组织生产的,三大产业是否均衡发展,直接导致经济发展的水平。《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0%,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达到46.1%,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这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6]可见,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事实表明,要以政府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做好宏观调控,以市场为经济主体,通过不断引进技术、吸收国外投资和重点式发展继续壮大第三产业,做到在本质上优化产业结构。

3.合理分配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由于这种收入差距的拉大,引起“马太效应”,导致全体收入者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低收入者购买能力不足,便会引起社会产品的生产过剩,继而挫伤其生产积极性,社会再生产过程也将受到冲击。如果收入差距过大,则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基于此,构建合理的分配格局就更加意义重大了。

“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不仅与社会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密切相联。[7]因此,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控能够把对宏观经济变量的调节与对经济主体间利益关系的调节结合起来,通过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来影响经济运行中的总量与结构状况,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达到扩大我国国内需求的目的。

因此,政府必须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宏观调节,着重提高低收入者和农民收入,使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愿望变为现实。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效率优先,要更加强调公平原则,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90-392

[2]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5-438

[3]马克思.《资本论》[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36-438

[4]张家禄.《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99-301

[5]陈剑.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充分释放市场活力[J].红旗文摘.2013

[6]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7]张家禄.《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328-329

作者简介:

第9篇:再生经济学原理范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载体,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调整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经济社会活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创造新的发展机制,寻找新的发展活力,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发展环境,构筑新的发展优势。

要树立循环经济三条理念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具有三条基本理念:一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二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三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经济是对过去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变革,在生产过程中,把线性流程变为反馈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的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要坚持循环经济三项原则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包括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控制使用有害于环境的资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上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再使用原则要求企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利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丢弃。因此,再使用原则还要求生产者将产品及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来设计,以达到再三使用的目的。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由于更新换代而非常快地淘汰原产品。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变成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包括解决废弃产品的处理问题,即生产出一件产品只能算完成一半的任务,关键的任务是要提品使用功能耗尽后如何处理的设计。

要认清循环经济的三大趋势循环经济体现出节约资源、优化生态和提高效益的统一性,反映了一种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第一,符合生态环保标准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生态环保标准在世界各国正在成为强制性标准,企业只有服从才能发展,违背必然会被淘汰。第二,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已成为允许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后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将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第三,越符合生态环保标准的产品,附加值越高,越有效益。从当前国际市场上看,有机食品、绿色产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而且越是有机食品、绿色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由此可以得出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样的结论。同时,循环经济又将是市场经济的最佳运行方式。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还是从规范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上看,二者都具有统一性,都是必须遵循的客观经济规律。

要提倡循环经济三种模式自从循环经济理念问世以来,发达国家先后把物质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作为提高自己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循环经济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所处的大环境是一样的,都是在面临资源和环境巨大压力的情况下逐步推行循环经济的,但是都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所选择的切入点不同、有的从节约资源入手,有的从减少废弃物及回收利用入手,因而各国所提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国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下,我们应该提倡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三不”发展模式。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经济发展中的单位能耗很高,开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严重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要考虑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从我国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社会的实际出发,既要讲发展这个硬道理,又要讲保护这个硬要求,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走发展和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学会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或局部的经济利益,自觉地把经济活动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要积极推进三个层次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大体上有企业、园区和区域等三个层次,这些层次是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首先要发展企业层次的循环经济,以企业为单元,建立“点”上的小循环。在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最小单元,在生产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一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产品的生态设计。其次是发展园区层次的循环经济,以行业为单元,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就是在工业集中的地区,积极发展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区,使上游企业的废物变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伸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有效利用,实现废物产量最小化,甚至实现“零排放”。发展区域层次的循环经济应以城市和地区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就是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同时,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努力培养循环经济典型,制订相关的制度和政策,加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相关理论和科技发展,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作者为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