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俗名“抱孙谷”,是指在一块田里栽种某一品种的水稻,头季收割后,不再翻耕栽种,只利用头季稻的稻桩重新生长出二茬稻并加以适当培育成穗生产的稻谷。以前我镇农民都没有把它作为一季庄稼来进行管理,顺其自然,有就收,没有也不觉得可惜。90年代以后,再生稻生产已成为一种增产措施。我镇地处浅丘宽谷地带,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部的渝、川、黔三省市结合地带,东与白沙镇、塘河镇相邻,西与永川区的松溉镇、朱沱镇隔江相望;南与四川合江县的榕山镇、白鹿镇毗邻。海拔在190~460米之间,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温光水热、土壤含量丰富且富含硒元素,是种植杂交中稻和蓄留再生稻的适宜区,全镇常年种植杂交中稻65000亩左右,单产在550公斤以上,而机插秧蓄留再生稻25000亩,平均单产达到205公斤,总产3069吨,再生稻生产已成为我镇仅次于杂交中稻的一季主要粮食作物。

1再生稻生产的优点

1)省种,一次播种,两次收获。

2)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从头季稻收获到再生稻成熟,一般只有60天左右。

3)再生稻日产量高,我镇再生稻日产稻谷量1.2公斤,高的可达3.5公斤,不仅比小麦高产,而且高产田块也大大高于头季中稻日产稻谷量。

4)再生稻灌浆成熟季节气温较低,生产的稻米品质明显高于头季中稻,因此再生稻是提高稻米品质、改进稻米品质结构的途径之一。

5)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提高了稻田的复种指数,增加了产量。

6)再生稻米质好,口味佳,无污染,销路好。总之再生稻具有一种两收,三高六省一优(即:种一季收两季;产量高,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高;省工、省种、省肥、省地、省水、省药、米质优)等优点。2005年我镇再生稻收获面积2.78万亩,平均亩产168公斤;2009年再生稻面积3.25万亩,由于技术推广的不断更新和采取“六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平均亩产185公斤;有的亩产甚至超达350公斤,如我镇六贡村5社卞伯银再生稻亩产达到369公斤。

2栽培技术

2.1合理布局

与双季稻一样,限制再生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灌溉条件。因此在选择再生稻生产区域时,应考虑海拔高度和灌溉条件,一般要求海拔高度在400米以下,灌溉条件较好的田块。我镇适宜再生稻种植的面积有6万多亩,其中海拔在350米以下的就有5.5万亩,300米以下的有3.5万亩。

2.2选好品种组合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选用优良品种是再生稻生产获得成功的关键。因而在选用优良的再生稻品种组合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再生能力强、头季稻产量高稳定性能好、其它性状好、季节和气候条件相吻合。做到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同时还要求抗逆性强、抗倒伏能力强。一般来说要求头季稻在7月15日前齐穗,8月15日前成熟,再生稻就能够在9月10日前齐穗,10月上中旬成熟。而我镇主要推广的再生稻品种组合有:Y两优系列、深两优系列和准两优系列。

2.3种好、管好头季稻是再生稻高产的关键

抓好头季稻的种植是再生稻高产的基础。头季要抓一个“早”,由于再生稻是由头季稻桩上的潜伏芽萌发的,因此,必须抓好头季稻的管理,使其有健壮的植株。头季稻主攻目标是:根活、叶绿、秆直、芽壮。头季稻群体结构,以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为宜。重点抓好以下技术:

1)适时播种,培育适龄壮秧。头季稻的播种期以再生稻安全齐穗期为目标,当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播种为宜,改农民习惯水育秧为旱育秧。我镇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为宜,秧龄30~40天。

2)施足底肥,亩用40%的测土配方肥料30公斤和增施农家肥料。

3)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头季稻一般在4月上中旬移栽,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机插或宽窄行移栽,每亩栽1~1.1万窝,每窝插2-3苗,每亩插2~3万基本苗。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实行“抛秧”。

4)适时适度晒田两次,短期深灌一次。头季稻一般晒田两次。第一次在苗足时晒田,约在5月中旬,当每亩茎蘖数达到20~25万苗时进行。茎蘖数达不到要求的,在孕穗前晒田,提高成穗率,抑制无效分蘖,促根深扎。晒田程度:田肥、施肥足、够苗早的重晒;田瘦、施肥不足、苗数不足的轻晒。第二次晒田在齐穗后3~5天进行,轻晒,能促发新根、调节稻田小气候。抽穗扬花期灌深水,有条件的进行流水灌溉,以增加田间湿度,提高结实率。后期干干湿湿灌溉,防止断水。

5)合理施用分蘖肥、拔节肥、巧施穗粒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头季稻亩产600~650公斤的,要求亩施分蘖肥10公斤(33%的沃津牌复合肥);亩施拔节肥10公斤(42%的沃津牌复合肥);巧施穗粒肥,所谓“巧”是看苗定田,不是普施。作法是:亩用尿素5~6斤,在6月中下旬进行均匀撒施。根据田间观察分析,对应施用田块进行登记,并指导施用技术,这样保证了20%的应施田块,全部施下,结果收到理想效果,这项技术已被农户所接受并运用。通常来讲施用穗肥一定要用在“巧”字上,一是时间,二是数量,否则会造成后期贪青晚熟。

6)综合防治病虫害。危害我地再生稻的病虫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叶蝉、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等。实行预防为主,多种病虫综合防治。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和剂量,尽量使用生物农药,保护天敌与环境,力争再生稻米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7)适时收割头季稻,适当高留稻桩。头季收割时的成熟度是关系再生芽成活多、出苗早而壮的关键,如收割过早,子粒未完熟,植株养分还未从生长点顶端倒转于再生的腋芽,再生芽会因养分不足、生长幼嫩而成活率低造成发苗少而纤细,反之,既发苗多又健壮。通过多年来收割前的田间调查,全镇把收割期安排在8月10~15日之间,具体时间以成熟度为准,严格达到10成黄开镰,为发芽早而整齐又把住了一关。收割时适当高留稻桩,一般留30~40厘米,或保留倒2节上10厘米,做到留2保3芽。头季稻收获后稻草要及时运出田外,不要压在稻桩上,压倒的稻桩应及时扶正,防止畜禽践踏稻桩,保持田间适当的浅水层,以促进再生蘖的正常生长成穗。如遇连续高温天气,收获后要及时用水浇稻桩,以免稻芽被高温烤死,促使再生稻发苗整齐一致。

3再生稻蓄留与管理技术

1)适时重施促芽肥。这是再生稻促早发、争多苗、高成穗、争多粒、夺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在头季稻收割前10~15天施用,每亩施尿素15公斤加钾肥5公斤;如果头季稻后期缺肥,出现早衰现象,则施肥时间应适当提前,施用的量可适当增加,可分两次施,待再生稻齐穗后可根据苗情适当增施一次肥料。

2)科学管水。头季稻收割后,必须及时灌水护苗;收割时如遇高温干旱,则应给稻桩浇清水,以增加田间湿度,降低温度,提高倒2倒3节位芽的成苗率。齐苗后保持干干湿湿。

3)酌施壮苗肥。头季稻收割后2~3天内,每亩施尿素3~5公斤,促使再生苗整齐粗壮。

4)喷施叶面肥。叶面肥一般在再生稻始穗期亩用“920”1~1.5克(用少量白酒溶解),加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兑水50公斤于露水干后喷雾稻株。隔3~5天再喷一次,效果更好。

5)根据情况及时对再生稻进行病虫防治。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螟虫和纹枯病,力争再生稻米质达到绿色富硒食品标准。

作者:陈玉明 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