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再生医学概念精选(九篇)

再生医学概念

第1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医;象思维;图像思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属于人脑机能对于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而以意识为基础的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其建立在人脑固有的成像、语言、感觉能力之上,是以大脑感知的对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逻辑、推理、判断等方式,发现或概括出事物现象之间复杂联系的大脑运作活动。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思维的形成过程与大脑认识活动的“观念”形成原理相同,是物质“移入”人脑,经由人脑改造的过程。物质“移入”人脑并改造的途径,主要分为具象思维[1]和抽象思维两类,而具象思维的主体部分与“象”思维一致,均以具体的图像、文字作为思维的基础。两类的思维方式均产生于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并长期存在及发展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其中具象思维出现的时期远早于抽象思维。中医学在形成之初受到当时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故以“象”思维为基础,因此,探究中医“象”思维对于认识、运用中医及领悟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象思维与图像思维

“象”字,狭义指代动物大象之形象,广义则指眼见之形象,如天、地、人以及万事万物之形象。“象思维”一词由哲学家王树人先生提出,并为中医学术界所接受。所谓“象思维”,就是以象为基本元素的思维[2],而有别于以概念为基本元素的抽象思维,并非把事物的一切可感形象抽调后得到的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思维形式,而是可以直接以“图像”的方式,通过人脑对图像的联想、想象、比类等方式来思考和概括事物变化、本性及相关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从“象”形汉字来看,其形成便是物象简化的表达,所形成的单个汉字亦是一幅图像。象形文字产生的过程是图像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以原本记忆于脑中的物象、图像为基础,人脑机能使物象变动形成图像思维再通过抽象思维,将事物的物象简化并转变为抽象后的汉字图像。华夏文化中各种各样的中国特色创作形象,如各类仙魔雕塑、楼阁建筑、水墨图画及汉字文艺作品等等,亦无不体现着中国“象”思维方式的特色,以具体的意象姿态承载着中国人脑中独特的思维文化。概念思维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的思维方式都是意象思维[2],随着语言、文字的产生,意象思维才开始分化出抽象、逻辑思维,再发展形成“象”思维和概念思维两大类。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遵循着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以图像为记忆点,通过五官感觉收集世界万物的信息,以视觉为主体,从而获得“象”思维的第一个基础———物象,脑中物象的变化产生了人类最基础的思维方式。随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人类逐渐将脑中之象转变为语言,随后再转变为象形文字,借助物象的主体来抽象、构建文字,以形表意,形成了象思维的第二个基础———文字。因此,汉字是“象”思维的产物[3],单个汉字也包含着最原始而形象的思维方式,再由多个汉字形成连续的思维,进一步则形成抽象的概念思维。据考古研究发现,最早出现的人类距今约500万年前,而语言、文字的出现距今约几万年,可以推断人类运用与锻炼象思维的时间是远长于抽象逻辑思维,因而人类大脑所开发出来的图像思维记忆能力应大于抽象逻辑思维记忆能力。譬如,人脑若不借助外用工具,如笔、纸、墨等,却可以运用脑中的图像来记忆大量的信息,如中世纪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便是利用人脑中已记忆牢固的图像,通过联想、想象将要记忆的数字与图像连接,从而记忆大量数字。鉴于此,探究象思维对于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的意义深远。但是目前学者对于象思维过程的定义尚没有统一,仅有少部分明确指出象思维是以物象、图像来进行思维的。于春海[4]提出,取象思维方式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运用客观世界具体的形象及其象征性符号进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进行思维。梁永林等[5]认为,以象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联系的思维方式。邢玉瑞[6]将象思维界定为: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符号)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思维方式。故我们认为,象为基本元素的象思维与以“图像”为基础的思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然而中国现代教育受着西方文明的影响,以象思维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不再重视象文化的基础教育,包括右脑的图像、想象思维能力的锻炼,而是追求科学,以语言逻辑、概念、抽象等为主导思维,也因此造成很难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真谛。

2象思维的运用

中医源于中国古代文明,属于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拥有独特的象思维元素及理念,其内涵丰富,形成与发展均离不开象思维。通过掌握中医“象”,以象思维的方式思考,才能深入地理解中医理论。《周易•系辞传下》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指出中国古代先哲通过观物取象,将复杂的“象”分类为“八卦”,以“八卦”类推相似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以“象”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天地万物。吴润秋等[7]认为,《黄帝内经》应用象思维方法,通过观象认识天地之道,解释人体之理,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天、地、云、雨之气的转化,推演出人体水液代谢的规律,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五脏生成》记载的“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传达着以具有类比特性的象思维在中医藏象学的应用。此类著作均是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取类比象[8]无不展示着中医“象”思维的魅力,亦启示着后来学者应以象思维来学习中医。关于“象”思维之“象”的界定,按人类认识事物发展过程可分为物态之象、功能之象、规律之象等;按人类思维构成要素又可分为客体之象、工具之象、认知之象。邢玉瑞[9]指出,“象”是客体的整体信息及其在人大脑中的反映与创造,总体上可分为自然物象与人工意象,后者包括符号意象与观念意象。毛嘉陵等[10]认为,中医象思维就是通过观察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征象,运用联想、比喻、比对、象征、类推以及阴阳五行等推理模式进行演绎,以揣测、分析体内的生理、病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的症状、体征,便是患者的体验及医生的感知所形成的完整“物象”,可以反映人体在各种外来影响与自身因素相互作用下的阴阳变化,归纳出相关物象证候,从而指导中医处方用药。然而中医象思维的作用不仅限于此,其与西方医学逻辑思维相比,更具有活力、创造性、包容性[11],可以充分调动并建立人脑的知识网络,因其凭借人脑擅长记忆图像的能力,既能够以“象”为思维的基础,又可以利用文字逻辑方法不断地延伸拓展,其运用方法可借鉴西方的“思维导图”[12],运用图片记忆提升知识储备能力,采取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知识内容转化为图像,从而将知识表达变得形象而生动。不同的是中医象思维拥有阴阳、五行理论的指导,借助阴、阳、木、火、土、金、水等基础自然物象及其所含的规律,在脑中形成中医的“象”进行思考,得出中医治病的特色方法,诸如“风邪袭上”“提壶揭盖”“釜底抽薪”“增液行舟”“泻南补北”“风能胜湿”等象思维方法。同时阴阳、五行学说贯通了对功能上相似相通事物的共同体验,所以能在医学、艺术、技术以至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因此中医具有了独特的象思维元素。我们认为,中医“象”思维形成的关键在于改变个人的思维模式,由先入为主的概念思维,转为将症状、体征等比类为人脑中具体的物象,以此“象”进行思考。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通过症状来把握人的生理、病理之时,先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将症状转化为图像,在头脑中构建一幅包含木、火、土、金、水的自然图画,然后以此“象”为思考的中心点,而不是以文字概念为起点,进行联想、演绎、推理,如火性炎上,联想到火势的蔓延,波及的范围,再借助于逻辑思维去寻找解救的方法的图像,如水克火、釜底抽薪等,从而类比出相应的方剂、药物。在研究中医的过程中,借助中医象思维元素的独特原理,如“风能胜湿”[13]、“提壶揭盖、增水行舟”[14],提出独特的研究方向,通过科学实验论证中医理论的有效性。中医象思维是客观与心中之象的联想、转化与联系的过程,是将获取客观信息转化为人脑中的“意象”而产生的思维。以脑中图像为基础进行思考,可利用人丰富的想象力与联想力,调动人脑中储备的知识。但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受到左脑为语言优势半球观念及现代教育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长期训练终止逻辑思维的能力,才能转变为象思维的先导思维。象思维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智慧,而逻辑概念思维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智慧,也只有以象思维为先导,继而以逻辑思维为发展方式,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人脑的潜能,进一步认识中医、改造中医、发扬中医。总之,中医象思维是以象进行思考的哲学,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象,培养在脑中建立、记忆象的能力,通过把握脑中之象以推论、演绎物象的变化,体会物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关系,进而到理解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与自然的象的复杂联系,再将其原理更好地运用到中医临床。

参考文献

[1]魏玉龙.具象思维的形成、发展和研究[J].中医学报,2009,24(6):18-20.

[2]姚春鹏.象思维的基本特点[J].中医杂志,2014,55(18):1531-1534.

[3]王永炎,于智敏.象思维的路径[J].天津中医药,2011,28(1):1-4.

[4]于春海.论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一[J].周易研究,2000(4):76-81.

[5]梁永林,刘稼,李兰珍,等.象思维是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N].中国中医药报,2010-11-01(3).

[6]邢玉瑞.中医象思维的概念[J].中医杂志,2014,55(10):811-814.

[7]吴润秋,杨绍华.《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1):57-61.

[8]宋秒,李如辉,王栋.取象比类方法在藏象学说中的运用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859-860.

[9]邢玉瑞.象思维之“象”的含义[J].中医杂志,2014,55(4):271-273.

[10]毛嘉陵,王晨.中医象思维的文化解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2):4-7.

[11]王树人.中国象思维与西方概念思维之比较[J].学术研究,2004(10):5-15.

[12]高燕鲁.诊断学临床实验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3(8):10-12.

[13]李伯华,张苍,张广中,等.取类比象在皮肤病湿邪与除湿治法教学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6):1512-1513.

第2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1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科技名词术语是反映科技专业概念的一种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语言符号,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中医内科学的名词术语属于应用在中医学领域的科技名词术语的一部分,是反映中医内科学专业概念的有效形式。随着几千年的发展,中医现有的内科常用术语词汇已形成了具有独特自身语言特点的术语词汇集合。但从科学意义角度出发,术语词汇不应是简单的术语集合,而应成为具有完整概念体系并与之相对应的始终贯一的术语体系。术语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中医内科学术语标准的制定,既要符合术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符合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与规定。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内科学名词术语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是目前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中医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1.1标准与标准化标准(standard)的定义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和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社会效益为目的”

[1]。标准化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1]。

1.2术语标准术语(term)是“在特定专业领域中一般概念的词语指称”[2]。术语标准(termnologystand-ard)是指与术语有关的标准,通常带有定义,有时附有注释、图表、示例等。即由标准部门公布的规范化的术语系统。

我国的名词统一工作,有着古老的光荣历史。从2000多年前的《尔雅》和1700多年前的《说文解字》到近现代的辞海、辞源及中医大辞典等都贯穿着我国名词统一工作的优良传统。可以说在我国,初级状态的术语标准化工作是“古已有之”的。

2中医内科学(治法学术语标准化的意义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规范化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备条件的发展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内科学用语是在汉语发展的背景环境下的专用词语。其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中医学理论的语言结构属于汉语语言结构。其逻辑结构反映出中国传统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就概念系统而言,中国传统思维对概念的第一要求是名实相符,故不完全具有纯抽象的性质。

2.1词的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现象中医内科学词汇的发展,符合汉语发展的一般特征,其中,一词多义与一义多词,就是其较鲜明的特征之一。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义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词多义,构成了词义系统。在词义系统中有一个义项是本义,其它义项是由本义派生的引申义。如中医学中的平肝熄风法。平肝熄风,其既是中药功效中的一个常用术语,又是中医内科学治法的一个常用术语。在表述其定义的时候,应该按照标准的制定原则,分析原始资料(资料搜集而定),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进行定义。并对其上位概念及下位概念进行界定。既对平肝熄风在中医治法领域中的概念进行标识和界定。再则,《我国科技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化的九项原则》中规定,科技术语必须具有单义性,即科技术语是单一的、专用的。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概念只能有一个专门固定的术语,也即是一词一义。对个别一词多义者则分别定名。在治法领域对“平肝熄风法”分为清热熄风法和凉血熄风法,确保语义的单一性。另外,一义多词也是中医内科学治法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概念的确定及定义的表述中,需要根据标准的制定原则,“如存在同义词,建立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将不同表述的词语,根据表述的含义特点,明确其所属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分析其历史源流的发展,确定为同一概念表述的的,统一到同一术语的表述中,其它归属到同义词等其它范畴中,如攻下冷积法,攻逐寒积法。

2.2词性的无固定形态和不确定性汉语词性有两大特点:第一,基本上无固定的形态;第二,词性非常灵活多变。就中医内科学治法术语而言,也兼具有这两个基本的特点。汉语的构词法就是汉语语素构成词语的方法。汉语的构词法类型主要是合成法,还有少数类型是派生法和缩略法。

由于中医术语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文化、宗教的影响,使其词性是随时而变的,较为灵活自由。在中医治法术语的语义分析的时候,应由僵化的“语义为准”原则到灵活的“功能为准的原则转变,就可以自然地理顺许多语法现象,而且可以令分析更加简便。

中华医学发展历史悠久,其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中医术语,短语,短句,它们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这些语言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大量的中医文化特征和中医特色。因此中医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3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化的方式探讨标准的制订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在本项研究中,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标准的制定也严格遵循既定的工作程序进行。

3.1拟确概念数量从标准的角度来讲,概念的范围只包括本学科领域的专有概念,概念的数量:一般来说,概念的数量不超过200个,如果超过200个,就应将该项目划分成若干子项。并保持标准的完整性、系统性,可划分为章、条。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确定概念208个,其术语标准采用章条划分法。分为清热法、温里法、解表法等21大类,其清热法,又分为6个亚类。

3.2术语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在术语数据的采集方面,确定较为权威的教科书、原有标准、政策法规、准则等作为术语数据采集的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标识出属于该领域的概念。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信息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部分委员会》、《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等10余本书籍的内容,收集信息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以便于比较和分析)、反义词、缩写形式、完整形式、符号(如果有)、术语的解释,术语名词的上位概念、下位概念等。中医内科学术语(治法部分)信息收集的记录包括:源文献、源文献页码、采集者。其每一术语的信息采集,必须规范、全面。

3.3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在标识该领域概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术语表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遵循术语“约定俗成”的原则,根据术语出现的频次来决定术语的取舍。选择中医内科学较为权威的4本著作,统计术语在书中出现的频次,并计算出总的频次,初步筛选术语表。当科学性与约定俗成发生矛盾时应服从科学性。如存在同义词,只选择一个为优先术语,并所用术语符合公认的构词原则。

3.4中医内科学(治法部分)术语的定义术语定义表述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根据GB/T10112-1999《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中的规定进行。术语标准避免重复,在对某些概念建立有关术语和定义之前,查明在其他标准中如GB/T16751.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该概念是否已有术语和定义。

第3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实例教学;临床医学专科生;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以医学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具有一些有别于其它医学课程的特点:概念多,公式多,内容的逻辑性强,与数学的联系密切,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然而对临床医学专科生来讲,由于入学分数较低,高等数学基础较差,且掌握得较粗浅。因此要学好医学统计学对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医学生所学的大部分医学课程主要是对形象思维和识记能力的训练,所以学生在接触到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后,一时难以适应。大部分学生对医学统计学抽象的原理和繁多的公式,以及大量的数字运算感到头痛,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由于学制短,所以课程负担较重,让学生抽出时间去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显然是不可行的;临床医学专科生开设医学统计学的学时数较少,总学时一般在20学时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课堂时间内教师也不可能深入细致地为学生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以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精,学有所用。结合自己从事临床医学专科生教学的实践体会,本人认为从实例入手来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从实例入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某个概念或方法时,以实例为切人点,通过实例引出问题,让学生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待介绍的概念,方法适用的情形,也可以是某方法的应用步骤或应用方法时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结合实例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思路,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并及时对学生的说法进行总结,最后再给出科学的定义和完整的表述。这里所说的实例,可以是教材中现有的例题或练习题,可以是医疗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模拟的一场实验或现场调查,有时为了使所讲述的内容变得生动一些,也可以拿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作为实例。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减轻了

接受抽象概念和方法的难度,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具体表现如下:

1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

从实例入手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会使学生觉得统计学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是他们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和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改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学习医学统计学不够重视的现状。通过实例会把一些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把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如果直接从概念或公式讲起,容易使学生觉得抽象,难理解,甚至是枯燥。而从实例讲起,结合实例会使学生觉得统计学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甚至每天都在和统计学打交道,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统计学中所讲述的原理和方法,统计学只是将有关数据的收集、表达和分析的学问系统化而形成的科学,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统计学的思维过程是符合一般科学思维规律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之后,在学习过程当中就不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不会把医学统计学完全当成数学课来学,这是学生初学该课程时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通过具体实例,先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有一个具体直观的领会,然后再给出科学、完整的表述,这样会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难以捉摸,从而减轻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难度,增强他们学好该课程的信心。如果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起,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内容生动性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实例讲起,会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正确运用方法上,而不至于出现对方法的误用。这正是学习这门课的目标之所在,也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心之所在。统计学中的概念和公式非常多,如果把课堂时间过多地放在对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和具体统计演算上,容易使学生陷入公式推导和大量计算的“泥淖”中,弄得焦头烂额,即使勉强掌握了推导过程却已无暇顾及其它,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忽视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方法所适用资料的特点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这显然有悖于学习该课程的初衷。统计学中的公式都是由实际问题引申出来的,一般都有其实际意义 ,过分追究公式的数学含义及推导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不必要的;随着计算机和统计分析软件的广泛使用,大量复杂的统计计算可由计算机代为完成而不必手工计算,让学生在具体计算上花太多时间是不划算的。

从实例讲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实例,把问题先摆出来,让学生考虑一下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加以适当引导和点化,会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带着问题会有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时会自然而然地引出所要介绍的概念或方法;即使学生想得不对或有异议,对照着正确的说法,剖析问题之所在,会加深学生对所介绍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变异系数(CV)这个指标时,我们举例:有两名成年人,体重分别为70kg和71kg,二人的体重相差lkg,另有两名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kg和3kg,体重也相差lkg,都是相差lkg,那么两名成年

人体重之间的差别与两名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比较起来,差别一样大?还是两成年人体重之间的差别大?或是两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大?学生会说,两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大。若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会说,虽然都是相差1kg,但两成年人的体重可以说是非常接近,而两新生儿,一个是正常体重,一个则是低体重。这时可以适当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当两组数据均数相差悬殊时,直接比较两组差别大小,没有实际意义,通常还需要结合两组数据各自的大小来看。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要比较两组数据差别的大小,不仅要看两组数据本身相差的情况,还与两组数据各自的大小有关,这样就引入了变异系数的概念:CV=S/X×100% ,这也是变异系数所适用的两种情形之一。学生的这种积极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从实例人手,围绕某一问题思考解决方案,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改善听课效果。

3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实例入手来复习回顾已学过内容,常可以把多个概念贯穿于一个实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而不至于把概念混淆到一起;如果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溶人到一个实例中,则可帮助学生理顺所学知识的脉络,增加对统计学内容连贯性的理解。比如在复习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模拟一项调查研究:欲调查保山市农村地区成年未孕妇女的贫血患病情况。针对这项调查,我们可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选择的变量是什么?研究的总体是什么?如果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抽样研究方法,则样本如何确定?如何获得样本数据?所得样本数据的类型?如何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如何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推断选用什么方法?如何选择统计检验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复习,会使学生对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实例入手来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需注意的一点是,在介绍新方法时,所选用的实例应尽可能简单、常见,最好是学生所熟悉的资料。因为有时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不只是方法本身,还与介绍方法所用的资料对学生来讲非常陌生,非常不典型有关。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接受方法的难度。比如在给学生介绍直线回归的有关内容时,如果所举的实例是儿童年龄与身高,身高与体重,年龄与血压,大鼠进食量与体重增量等这样的一些较常见、典型的资料时,因为学生对资料非常熟悉,就会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法的理解上,使方法得以很快被学生接受,等到把方法掌握熟练了以后,再用所学方法去处理那些不常见,不典型,甚至是复杂的资料,问题也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参考文献

第4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1.1中医药“治未病”理念

“未病”,《素问》解释为“已疾之后、未病之先”。“治未病”理念是中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学说之一,其预防学思想可概括为“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方面内容[1]。“未病先防”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既病防变”注重于阻截传变,遏制疾病的病理生理发展;“瘥后防复”着力于固本扶正,防止疾病复发。究其核心,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就是一个“防”字[2]。

1.2后医疗管理的概念

后医疗管理的概念源自于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时至2003年,国内学者才就维系医院与出院病患间的医疗关系提出了这一概念。后医疗管理就是指患者出院后至再次就诊前之间整个时段的医疗服务管理,它包含了医患间各种医疗与服务关系,如随访呵护、咨询预约、医疗监管等。

2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后医疗管理中的应用途径与作用

2.1中医“治未病”应用于疾后调养

防其复发祖国医学认为,疾病痊愈后如调养不当,极易造成食复、劳复等不同的疾病反复,这种疾病愈后的未复发状态即属于“愈后未病态”。对于出院患者的疾后调养,“治未病”强调的是个性化的顺势调理,体现在尊重机体自身内在规律性,分析离院在家患者病史、不适症状等临床资料。依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判定健康状态,制定个性化的中医康复调养方案进行临床干预,使患者机体自行提高与自然界的适应能力,达到无病自调的养生目的[3]。以祖国医学理论中“冬病夏治”的思想为例,就是利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的“天时”,采取针灸、擦浴、按摩、理疗等中医药疗法,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抑阴祛寒、补充阳气,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复。与其他养生保健品相比较,针灸、推拿、穴位敷贴等中医药疗法具有简、便、廉、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对于促进机体的完全康复,控制疾病复发及防范并发症发生具有更加明显而持久的疗效。此外,开展好疾病调养的“治未病”医疗管理,不仅有助于医院业务范围的拓展,对于加强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疗特色,树立文化品牌也具有重要意义。

2.2中医食疗调理应用于慢性病防治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当前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人,糖尿病2000多万人,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早期干预各种慢性疾病的病情进展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针对人们对健康保健的迫切需求,积极推广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中医药膳疗法,辨证配剂、辨病配剂,做到以食防病、以食治病,可以有效配合医疗机构的慢性病早期干预管理。比如:双耳汤(白木耳、黑木耳各10g),泡发洗净后加适量冰糖隔水炖食,可缓解冠心病患者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玉米须冬瓜皮赤豆饮,取适量玉米须、冬瓜皮煎汤取汁,同时食用赤小豆,长期使用可利水消肿、降低血糖。此外,羊骨胡桃粥可温肺平喘,适用于脾肾阳虚型慢性咳喘。诸如此类,在医嘱下科学食用,对慢性疾病的长期防治均具有一定疗效。

2.3中医药“治未病”应用于体检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一度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疾病已不再是医学革命的主要对象,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病的早期预防上。提高人们对健康管理的关注程度,早期干预和调理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是践行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的重要任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改变卫生保健工作的被动状况。医院应尽可能的在较大范围人群中开展定期健康检查,针对亚健康人群建立中医个人体质健康档案,辨识评定中医基本体质类型,如平和、阴虚、阳虚等。有针对性地从饮食、运动、情志管理等方面组织健康教育,传播中医药“治未病”文化,为亚健康人群开具拟定辨体施养的个性化养生方案,早期干预和逆转处于未病态体检者的亚健康状态,调理体质,扶正祛邪,以达未病先防。

3结语

第5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 中医术语 英译 跨文化

中医是中国古代除了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以外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无数医者的实践经验,也积淀了古代中国的哲学观。中医语言如同中医理论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流派,因此对于中医语言的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若要将这一过程进一步上升到英译的高度,那么对于其语言的理解则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并在的双重跨文化交际过程。

近些年来对于中医的英译的研究日趋频繁,相关的文章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从1981―2010年的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查询“中医”和“翻译”关键词得到的文章有570条相关记录,其中仅2010年前九个月就有58条之多。另外,相关的硕士论文记录22条,博士论文1条。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翻译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但是在关注中医翻译的同时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是否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呢?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是否被考虑过呢?在检索过程中发现,近几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就是空白。但是中国文化是中医英译标准化里不可忽视一个根本标准。中医文化在语言的体现上有以下的特点。

1.中医语言的主要特点

中医语言突出的特征是明确的特定词汇不能表示确定的概念,它往往是多变的,有以下特点。

1.1抽象性

总的来说,中医理论的抽象性引起了中医语言的抽象性。人们总有一种含糊的感觉。尽管对于“阴阳”、“五行”有很多的解释,但是想起来还是很抽象。它们形成于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现象的长期观察,都指那些来源于“气”的东西。“气”虽被认为是一种物质,但事实上却难以感觉得到。其实现代医学与中医的五脏“心、肝、脾、肺、肾”的概念和含义就不完全相同。五脏在中医学中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概念。中医五脏的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不难看出其抽象性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1.2医学与哲学的结合

中医体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阴阳理论”和“五行学说”最初都是古代中国的哲学概念,后来被用到中医体系中来解释人体、疾病等。中医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统一在语言的表达上尤为突出。很多哲学中的表达方式被直接借用到中医表达中,这样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的语言,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哲学概念的内涵而使中医语言的模糊和歧义性更加明显。当然,对于医学信息的传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修辞性语言

古代医药文献是用古文写的,在形式上多种多样,如有诗歌、诵歌,很多在文学上也是经典的。在医学作品中像夸张、比喻(特别是暗喻),一些排比整齐的句子和四字成语都是常见的。这一点似乎与现代的科技性文章的特点是相悖的。但事实上,有了这些文学味浓厚的表达,中医语言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更加形象、易懂。例如:在嵇康的《养生论》中有“涣然流离”、“植发冲冠”等四字表达。四字表达是中文与西文的俗语表达不同之处。它形式简洁,含义丰富,在结构上也很工整。“涣然流离”指的是“汗液流淌不止”,“涣然”指“水盛貌”,“流离”则犹“淋漓”,指“沾湿,流滴”。“植发冲冠”形容的是“盛怒之状”,“植发”指“头发直立”。简单四个字表现的却是丰富的内涵,这是中医英译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点。

类似的修辞性语言在中医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效如桴鼓”、“屡试不爽”等,使得中医典籍不仅有了医学价值,而且有了文学品位。

1.3概括性

中医语言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具有概括性。中医理论体系早在汉代甚至更早就确立了。那时没有实验科学,所以医生仅有通过自己的猜测和直接望、闻、问、切获得的信息来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通常都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一些概括性的说明和总结。例如:在西医中体温可以通过测定用不同的数据来表明,39℃是高烧,37℃是正常体温等。而在中医往往会用“热”来表述发烧。“壮热(higher fever)”、“低热(low fever)”、“潮热(hectic fever)”及“身热不扬(recessive fever)”这些概念所表达的症状是概括的,与西医数据的定性也有很大区别。

1.4歧义性

近年来,中医概念的歧义性也引起了普遍关注。因为中医概念是医哲交融的产物,它灵活而且多变,在中医语言中也体现了出来。

在《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由于古代缺少断句符号,对这句话理解的歧义性也就随之产生。根据李照国先生(1998:27)的理解,可以有以下四种理解方式:

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2)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3)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4)(以)知(为)不知,上;(以)不知(为)知,病。

这样的歧义现象是难以避免的,同时也使得中医典籍的理解多样而又难以捉摸。

1.5模糊性

在传统的中医概念中,具体多于抽象。但是由于语言表达的模糊性,很多本身相对具体的概念变得模糊不可辨起来。如:“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个表达中,“表里”就是个相当抽象的概念,它与平时所说的外表和内里有本质的区别。心和小肠不可能是外与内的关系,所以哪里算是“表”,哪里又是“里”,不能够用真正的方位来确定下来。

2.中医术语英译的跨文化讨论

在了解的中医概念与中医语言的基本特点之后,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国际化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古至今、由中国及外国的过程。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中医观念、理论、方法,又要将之传播出去。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对于中医英译来说,这个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双重的跨文化和跨语言活动―那就是要从中医文化到现代中国文化继而到西方文化,从中医语言(尤其是医古文)到现代汉语再到英语。由于中国的文化属于东方文化,它更多地强调综合性。中国人有自己对周围环境的辩证统一的认知,而西方人更多地注重细节和对于问题的因果关系的考虑。所以,中医文化及其语言中的模糊性就使得很多西方人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2.1历时的跨文化

对于译者来说,完全理解是准确翻译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理解医古文中蕴藏的深层含义,那要进行准确翻译就是水中捞月了。对于原文的忠实是任何翻译要做到的第一步。如果源语相当模糊,那么对于译者来说目标语的准确选择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例如,如果将中医中的“生气”理解成“发怒”,翻译成“to get angry”,就会贻笑大方了。事实上,中医上的“生气”就是指“生命或生命力”,即“life or life force”。这在中西方文化中没有什么冲突,但是古今文化的差异去大大影响了翻译的准确度。又如中医有“带下医”,如果今人理解成“裙带底下的医生”必然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它只不过是“妇科医生”的古代表述罢了。又如,在针灸中“水分”是一个“穴位”,而绝非“含水量”的表述。

2.2共时的跨文化

在克服了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理解和交际障碍的基础上,中医英译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共时的中西方文化的冲突。词汇上的文化差异、句法上的文化差异都会影响到中医内涵的准确传达。即便撇开这些差异,真正思想上的差异也是无法轻易跨越的。“五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其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我们将其直接翻译成“five elements”的时候,其丰富内涵已经完全消失殆尽。我们也会用“The five elements refer to wood,fire,earth,metal,and water and their motions.”这样的话来进行解释。但是传统文化中透出的哲学、风水、万物对应性哪怕用再多的语言也不能表述完整。这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文化渗透。也许这正是中医英译最为困难的地方。

2007年,WHO亚太西区颁布了《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进一步促进了中医走向世界的进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也制定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为推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化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然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有一个标准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那就是中华文化。中医撒播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当中,萌芽在中国文化的进步中,扎根在现代文化的土壤中,也必将成为中华文化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医走向国际之时,中国文化的标准毫无争议地应成为中医英译的一个最根本的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程玲.模糊语言之于中医英译标准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6):70-71.

[2]李虹.中医语言的特点及其对中医英语表的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1):69-71.

[3]李照国.中医翻译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1992,(4):64-67.

[4]李照国.中医翻译导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5]李照国,李萧红.医古文英语翻译技巧[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

[6]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7]李照国.译海心语:中医药文化翻译别论[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实际上,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不能混为一谈。要正确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其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要鉴别是非和对错,必须先从概念开始。

所谓药物,其本质是要有肯定的疗效,且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证明。同时,药物还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国家药物管理部门的审批。药物,尤其是处方药,需由医生处方,方可应用。药物必须应用于适合的病人。同时,其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往往是并存的。此外,药物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即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疗效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则会出现。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时,不但要考虑病人是否适合用这种药、该用多大剂量,疗效如何,而且还要观察其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随时调整和更换药物。上海人称“看病”为“看医生”,其实是十分形象且正确的。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在他们的观念中,看病必找医生,不会去找非专业人士,不论他冠以“神仙”“超人”或其他“吓人”的头衔:治病也不会去尝试什么“灵丹妙方”“祖传秘方”或保健品。笔者认为,“看病找医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概念和常识,也是一种对科学和医学应有的敬畏。

保健品。说到底,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它不是药物,自然也无任何治疗作用。想要通过吃保健品来治疗疾病,绝对是搞错了方向、混淆了概念。保健品是什么呢?笔者的认识是,保健品是能为人体提供一定营养成分的商品。比如,蛋白粉能为人体提供一些蛋白质;膳食补充剂能为人体提供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实,健康人只要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就已经完全能满足需要,无需额外补充。当然,某些特殊人群在特定时期(如手术后、大病初愈等)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也是可以的。但必须牢记一个原则:保健品的作用是有限的,绝对不能代替药物。

食物是为人类生存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可食形式。一般地说,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复合型的。比如。大米中含有糖类、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等;水果中含有糖类、植物纤维、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等。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一。健康的摄食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合理均衡。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营养学家根据食物的主要成分将其分为6大类:谷物、蔬菜类、水果、奶类,蛋白质(肉、鱼、蛋及家禽等)和油脂糖盐。谷类摄入量应最多,排列在底部:水果和蔬菜次之,置于第二层;奶类及肉类再次,置于第三层:油脂糖盐应摄入最少,置于顶层。如此形成的“膳食金字塔”,若各层比例不当,则金字塔不稳固。尽管部分食物可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要靠食物来治疗疾病,是不现实的。

第7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要在临床医学本科生中开展再生医学课程,首先必须有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再生医学的相关知识零散分布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多门课程的多个章节中,不利于学生对于再生医学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研究。虽然有相关专著,如《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付小兵主编)和《再生生物学与再生医学》(斯托克姆主编)等,这些书籍主要内容涉及再生医学相关的各个领域,对再生医学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以及在临床的具体实践均作了详细的论述,但这些不适合作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只能作为参考书籍供从事再生医学研究或者组织工程研究的人员学习。为此,来自南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江苏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的专家共同编写了再生医学教材。该教材参编人员长期从事再生医学相关研究,其中多数人员曾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973”计划、“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在国际再生医学相关杂志发表较多的系列论文,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相关高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正在深入推进。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书籍和最新文献,教材编写内容反映了当今国内外再生医学的现状与趋势,从再生医学的原理与基础知识,到再生医学新技术新产品及其临床应用分别予以阐述。全书共18章,其中1至6章重点介绍再生医学原理与基础知识,包括再生医学概论、再生的生物学机制、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组织工程与再生、组织器官移植与功能重建和再生医学面临的挑战,7至18章侧重介绍再生医学新技术新产品及其临床应用,包括皮肤再生、骨再生、软骨再生、肌与肌腱再生、心肌再生、神经再生、血管再生、胰腺再生、肝脏再生、牙齿再生、角膜再生和再生医学研究进展。该教材不仅适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也适用于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医生和工程技术人员。

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

再生医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从组织器官的发育到基本结构、从病理生理改变到细胞分子机制、从临床表现到治疗策略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再生医学是一门从基础到临床的课程。因此我们选择在5年制本科生的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该课程。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为再生医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向临床医学课程的过渡。由于临床医学本科生课程安排较紧,再生医学的理论计划学时仅为3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成为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面面俱到,通过包括多媒体和传统教授等多种教学手段的联合应用,尽量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再生医学原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以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讲授为主,从研究的历史出发,让学生了解其发展历程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探索再生医学知识的热情和研究兴趣。对于再生的分子机制和干细胞等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使学生对再生医学所涉及的方法和策略等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在各个组织器官再生的学习中,首先简要回顾该组织器官结构及发育过程,然后讲解其损伤后的病理及分子变化,最后结合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介绍其再生策略及在临床的应用,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思考脉络和整体思维能力。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开展研究性教学。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未能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实验教学,但可以接受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通过实际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使学生对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具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工作。

3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

由于再生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可供参考的教学经验,而且部分章节如再生的生物学机制等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对于二年级本科生来说具有一定深度,较难理解,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医学生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标准化病人教学法。不同教学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一些目前研究比较成熟的组织器官再生如皮肤再生时,可以结合美容整形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典型病例为教材,同时对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产品进行分析,了解这些产品在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在一些目前研究还不成熟的领域,可以讲授法为主,重点讲解基本原理,并注意新知识、新进展的讲解及现有的困难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可适当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通过讨论等学生参与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看到研究的希望并激发浓厚的研究兴趣。

例如在讲解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关系时,可以在介绍干细胞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最新文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干细胞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再生医学中应用到的技术方法,通过录像演示教学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在条件允许时,组织部分感兴趣的学生参观实验室,并邀请有使用经验的教师讲解每种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对相关研究的直观认识。虽然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再生医学研究的整体印象,但再生医学毕竟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新近的重要研究成果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弥补基础理论教学的不足。在再生医学教材正式出版前,以再生医学讲义作为教材,在本校临床医学本科生中进行了初步尝试。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再生医学课程内容的兴趣,也使学生对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再生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第8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关键词:中医 中医 英译翻译补偿

传统的中医英译为了照顾西方读者,其翻译策略侧重于借用西医中原有的词汇和概念,而大量的中医学概念和西方医学概念是存在差异甚至是错位的。如最基本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中医中,“心主血脉”这一功能和西方医学中的Heart的概念是一致的,但中医中还有“心主神明”之说,这与西方解剖学中的脏器概念存在明显差异。再比如说,“伤寒”在中医中指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而西方医学中对应的Typhoid则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这便是中西医中词汇的概念错位。面对中医英译中的意义缺失和错位问题,需采取相应的翻译补偿方能准确完整地传达中医中的实际概念。

苏联当代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 (L.S.Barkhudarov)在《语言与翻译》一书中指出:“当出发语文本 (emitting language text)的某些成分因某种原因在接受语 (receiving language)中没有等值成分(equivalents),而无法通过其他手段传达时,可以使用这种(补偿)手段。”[1]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把翻译看成是“严格的艺术”,而不是科学,所以翻译的过程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启发和挪用意义的转换行为,是解释学的一种行为(动作、意向)( Hermeneutic Motion)。解释学具体操纵的四个翻译步骤是: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compensation , restitution)。[5]他将补偿视为整个阐释过程中的最后一步,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采取入侵与暴力手段从原文中进行掠取,使原文意义有所损失,而使目的语有所增益。但同时也造成失衡。为减少损失,恢复平衡状态,翻译这种阐释行为必须采取第四个步骤,即补偿步骤”,[1]以恢复原文与译文、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均衡。

夏廷德于2006年出版的《翻译补偿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翻译补偿研究的专著。他在该书中阐述了补偿的重要性,对翻译补偿重新进行了界定,论证了翻译损失的不可避免性和补偿的必要性。并从语言功能的普遍性和语言的代偿性两个视角论证了翻译补偿的机理。从时间、空间和手段的类型三个维度把翻译补偿分成整合补偿、分立补偿、同类补偿等类。[4]

整体上来说,翻译补偿的研究目前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但已呈现一部分研究成果。借助于这些翻译补偿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在中医英译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众所周知,中医语言极富中国古典特色,不乏辞赋、诗歌等文体,其间各种修辞更是层出不穷。如术语“阴平阳秘”“祛风散寒”“母病及子”“土虚木乘”等,其中蕴含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理论许多中国人尚不了解,遑论外国人;再比如说,方剂名“失笑散”(并非该药能使人失笑,而是吃了该药后病情缓解较快,使人不自己笑出来)、“乌鸡白凤丸”(切勿望文生义,该药其实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白带量多的)等。由此可见,在翻译上述类型的中医学概念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偿,方能在文体和意义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夏廷德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一为整合补偿(即在目的语文本中,把补偿的内容和原文文本原有的内容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加任何有关补偿的标记符号。其特点是不暴露补偿的痕迹)。如翻译“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这句话时,则需将“弦、洪、浮、沉”的内涵解释出来,以方便读者理解,因此可译为:“In spring the pulse is taut and tremulous like a musical string, in summer it is full and overflowing as flood, in autumn it is elastic and in winter it is deep like a stone dropping into water. ”即通过增益进行补偿。二为分立补偿(指在目的语文本中,把补偿内容通过某种手段加以标记,或与原文内容分别放置,以便向目的语读者明示补偿内容)。如下面一段话:“根据《难经》,自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要通过七冲门,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和魄门。”查阅《难经》,原文如下:“四十四难曰:七冲门何在?然: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因此,可译为:“According to Nan Jing (Classic of Difficulties), food passes by seven important portals from being taken into the body to being discharged out of the body for normal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cluding the flying portal (lips), house portal (teeth), inhaling portal (epiglottis), cardia (upper opening of the stomach), pylorus (lower opening of the stomach), railing portal (conjunction of the large intestine and small intestine) and corporeal soul portal (anus).”即采用文本内加注法进行补偿。

以上只是从句法(词汇)方面简单举例论述夏廷德翻译补偿理论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当然,翻译补偿可以更加细化,虽然将翻译补偿分为八类,但其余的同类补偿、异类补偿和整合补偿以及分立补偿是相互交叉在一起的,可简单从词汇补偿、语法补偿、语篇补偿及审美补偿来概述。而鉴于目前中医的特殊地位,中医类文本英译时可不必刻意追求美或雅,应以实用的信和达为主。

而从语法层面来说,夏廷德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除了词汇层面会发生损失而需要补偿外,语法层面也会发生损失。”而在语法层面,需注意汉语时间副词、助词、被动意义词汇与英语语法中“时”“体”和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中医文献以古汉语居多,如:“千般M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在翻译该段话时,须注意以上差异,可译为:“Diseases are exclusively caused by three kinds of pathogenic factors. The first group is endogenous ones caused by invasion of exogenous pathogenic factors into the viscera from the meridians; the second group is the ones attacking the skin and stagnating the vessels that connect the four limbs and nine orifices; and the third group is the injuries caused by sexual overindulgence, incised wound and animal bites. ”[2]由此可见,在中医英译中,可在译文中添加助词,通过时态和被动语态来传达中医类文本中的时间副词、助词和被动意义词汇中的内涵。

斯坦纳指出:“(汉语)命题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句法的,还不如说是意合的;标点符号作为呼吸停顿的功能远远超过作为逻辑或是语法切分功能。”[1]他在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一书中曾说:“In older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demarcate prose and verse.”[6](在较古的中国文学中,几乎无法划定散文与诗的界限)。因此,在翻译中医文献时,需通过添加逻辑连接词补偿意合汉语转换为形合英语中的连贯损失。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可译为:“Smooth flow of qi ensures normal circulation of blood, while stagnation of qi leads to stasis of blood.”当然,语篇是更宽泛更复杂的层次,以上只是对语篇中比较突出的逻辑连接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举例。其他方面暂不细述。

中医类文本是极具中文特色的文本,在遵循一般中文英译方法的前提下,更需结合各种手段,准确完整地传达中医文本内涵,为中医理念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翻译补偿作为一种翻译手段,可对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做出一定补偿,因此在中医英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性。当然,在应用翻译补偿时,切记不可“超额补偿”“过量补偿”,这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需时刻谨记的。

参考文献

[1] 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2] 李照国,张庆荣.中医英语[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3] 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理论研究、实践总结、方法探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4] 陈琳.《论语》英译中补偿的比较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第9篇:再生医学概念范文

这些医药企业人士正在“制造”新的“疾病”。文章说:英国《医学旅行》杂志为了证明这一点,“曾在读者中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其中大多数读者为医学界人士,旨在确定那些最常见的‘非疾病’。调查结果显示200多种状态属于‘非疾病’,名列首位的是老年人的一些怪僻,然后是倦怠厌烦的情绪、黑眼圈、无知、秃顶、雀斑、招风耳、灰头发或白头发、丑陋、桔皮组织、分娩、时差等等。”

文章说:医药企业人士用商业手段说服了无数人相信那些正常的生理过程属于病状,并正在试图使人们确信他们的一些个人困扰和在社会中遇到的不顺事实上也属于健康问题。性格腼腆被称为社交焦虑紊乱;在工作中缺乏恒心和自制力变成了注意力不足紊乱;感情经历的痛苦成了创伤后抑郁症;月经前的情绪波动变成了月经前营养不良机能障碍,为此,调整血清素含量的药物正在被滥用。

另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的疾病类型,比如针对一些人对假日或空余时间的无所适从,荷兰科学家提出了“空闲病”的概念;针对移居他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有人创造了“思乡病”的概念;针对一些人表现为彻底的无忧无虑的状态,则出现了“快乐泛滥紊乱”疾病的概念。

文章说:“目前医药产业经常使用的另一个策略是把一些轻微症状定性为严重疾病的征兆。比如说把疲倦定性为慢性疲乏症状……在美国和新西兰对处方药品直接进行广告宣传是合法的,这和医药产业这种夸大其词的策略也有很大关系。”

其实还有一种倾向本文没有提到,那就是医药企业正在运用各种形式的广告轰炸,试图使人们相信,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些再常见不过的生理问题其实是对你有着致命性危害的,比如便秘,是致癌杀手、女人美丽的杀手;失眠,是百病之源等。这些广告正在成功地使更多的人由于焦虑和滥用药物,而陷入心理性“疾病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