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再生医学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再生医学发展现状

第1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医疗保险;健康保险;医患关系

1健康管理概念

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运动状态。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监测再评价再干预……。其中健康危U因素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1]。健康管理循环每进行一次,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促使服务对象向健康方向发展。

2中国健康管理现状及需求

认真管理我国的健康资源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中国能否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国民的健康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健康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和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源源不断地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2] 。

我国目前在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疾病经济负担严重;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这些严峻形势下,健康管理的实施显得破在眉睫。在国内,人们一直以来习惯了“生病就医”的医疗模式,在尚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重视,甚至不了解。国家实施的医疗保障也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只有生病之后方能使用,只保治、不保防,防与治相分离,当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高危”状态时,社会医疗不能提供任何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个防患于未然的健康管理体系,即找出隐藏的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加以预防和干预。虽然在国内也有一些医疗机构打出“健康管理”的旗帜,大都还停留在体检的范畴,但仅停留在体检这一步,没有提供体检以外的诸如健康评估、健康干预、跟踪随访等更进一步的服务。

健康管理主要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病”人群。对一般人群可以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可以进行非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如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等;对疾病人群可采用专项疾病管理,健康促进等服务。

3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

3.1 健康管理的发展平台

3.1.1 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发展健康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集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旨在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虽然目前在全国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理论设计上也有在人群中实施健康管理的理念,但并未达到健康管理的实际要求。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还包括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各国的经验表明,80%以上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得到有效防治。在社区解决不了的疾病,利用转诊制度把病人转到指定的医院治疗,治愈后再转回社区进行康复。因此,社区不仅应该成为健康教育中心和慢性病防治中心,还应该成为健康管理的平台[3]。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需求,健康管理可在以下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建立健康档案,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健康和医疗需求指导;搭建个人健康信息网络平台,方便社区和指定大医院之间的患者信息共享。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也有诸多不足,将两者相结合, 以期获得双赢的效果。

3.1.2以医院为依托发展健康管理

人类健康需求赋予医院的职能和任务已大大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治病救人”,医院应该调动一切资源为人的健康服务。因此,医疗市场应重新被认识,医院功能和内涵可以进一步调整,并正确引导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消费,这就要求医院除面对病人服务,还要涵盖占人群90%~95%的亚健康和健康人群[4]。医院一般拥有强大的住院病人资源库,同时也可为门诊就医者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库,门诊就医者可能会成为潜在的医疗服务需求者,通过数据资料整合分析,可以将这些人群进行分类, 医院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科室,对健康、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咨询,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给予健康指导,并对其进行跟踪治疗;为康复期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康复指导,随时纠正、解答其在康复期存在的不科学行为和困惑;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情感、精神状态、营养、饮食、生活行为等各方面的指导,定期开设讲座并发放健康手册;对于高端人群可根据其需求设置专门的健康管理方案,实施俱乐部会员制服务。医院实施健康管理的优势在于专科比较齐全,设备比较齐全。

3.1.3社会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相结合

现行的医保制度主要是对患病的参保人给予事后经济补偿,分散患病带来的损失,但不能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结果患者越来越多,并集中于大医院治疗。医疗保险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治病(尤其是在后期)费用的控制上,同时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1]。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引入健康管理新理念,将基本医疗保险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引导健康和亚健康人群能够将个人账户内积累的资金用于健康管理,既有利于减轻医保基金的压力,又有利于实现人人健康的目标。

3.2推进健康管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和患者构成了医疗服务的供方和需方,而医患之间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作为患者的人,医生对医疗知识和技术有足够多的了解,在我国,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十分薄弱,人们的医疗知识普遍缺乏,患者往往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从整体上把握医疗资源分布、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从而不再使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劣势,能够对医疗活动的疗效有合理的期望,通过知―信―行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模式更好地促进健康水平。健康管理这一形式将医生和患者放在了同一位置,医患双方地位平等、目标统一,医生较容易赢得广大患者(潜在患者)的信任,这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 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10.

[2]黄建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管理[J].疾病控制杂志,2006,10(3):215-218.

[3]张瑞利.健康管理产业的供给现状及趋势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7,4:50.

第2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目前,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存在专业思想状态不容乐观、专业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临床能力不强、就业情况不理想等等问题。因此,探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包括有专业的发展现状、专业教育的现状、一些人对这个学科的误解和偏见、整个国家卫生政策的限制、前辈们的就业状况等。

(一)中医西化,发展缓慢

现在中医发展不平衡,虽然全国上下出台了很多中医发展的优惠政策,但现实中,中医院依旧与综合医院的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层的中医医院基本上发展缓慢,存在中医西医化的倾向,即以“西医的模式”指导中医临床。在临床方面有用西医的辨病取代中医辨病,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用药,治疗以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等严重地影响了中医学特色的发挥和中药疗效的体现,使广大大学生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大家的专业思想。

(二)专业教育现状

现在的中西医临床医学院校普遍移植西医的培养体系,按照西医模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医文化熏陶已不存在,中医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从入学就接受两套学科的学习,即要接受中医学习,又要接受西医课程,课程多,极大地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再者学生是分别接受西医和中医知识,并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结合的临床思维,这是学习过程中造成学生思维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学习年限并没有延长,且各课程过分强调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学科齐全、内容繁多且重复,学生疲于应付,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专业深奥,中医、西医在学习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医学具有明快、方便、好学的特点,而中医的特点是抽象、难学、难悟。然而,对于当今靠着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起来的高中生,要认真钻研经典、理解经典是很困难的,因而很多人倾心于学习西医。这就导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西医知识掌握不牢靠而中医方面知识和技能却捉襟见肘。

(三)就业压力大,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表面上是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专业,但实际上与国家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不相一致,其前景不容乐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就业困难,一些中西医临床医学系的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这种就业难题不仅困扰着本科专业的学生,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原因是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教学、科研、医疗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使中西医专业队伍形成严重的不对等态势;再加上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中西医身份并没有得到一样的尊重和认可,比如有些综合医院就明确提出,不招录中西医毕业生或中西医毕业生只能到中医科工作等等;二是考研专业受到限制,很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是要想通过考研,脱胎换骨,摆脱中医身份对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困扰。但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报考研究生的受到限制,多数中西医临床医学生考取科学型的研究生。然而2011年国家规定“科学型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学历去考取医师资格证,只能以本科学历考取医师资格证”。这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系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异于是当头棒喝。三是职业前景不好,中医发展缓慢,而且具有西化严重的问题,中医院效益不好,学中医没有出路,已经成为很多中医大学生的一个心病。再加上很多中医的执业行为会受到人为的限制,这就导致其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容乐观。

二、巩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对策

为了解决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问题,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中医自身吸引力和优势

不断增强中医自身的吸引力和优势,要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切实做到中西医均衡发展,给中西医平等的地位。中医药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学科学,除要有正确的政策保障外,自身学术的繁荣和提高则更为重要。因此,每个中医工作者都应当认清形势,努力把自身队伍建设搞好,不断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实现中医的腾飞与超越,赢得社会支持和认可。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力量

考虑到较短的培养周期和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则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中西医并重,重点着眼于临床技能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能够建立中、西医两套思路,以便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在教学安排中,让中西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执教,突出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加强学生辨病辩证的能力和临床思维模式,积极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师。

(三)政策支持

将中西医临床医学事业在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中西医临床医学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有力贯彻,确保各地中西医都有一个均衡、稳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从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视中国西医临床医学。首先对中医的投入,要与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和中医本身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即应用多种扶植、优惠的特殊措施、办法促进中医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中西医临床科研的资金投入,只有新兴学科中得到新探索新研究才能更有利于学科在临床中的应用。另外要取消限制中医发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医研究生从业的无障碍化。站在专业科学发展的角度,有关部门必须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加强调研,搞清楚大学生“改换门庭”的根本原因,采取积极的政策引导,将中医研究生的平台搭建得更为牢固。

第3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据统计,我国的临床误诊率大约为30%,和国际医学诊断水平相近,但诸如直肠癌、肺癌等疾病的误诊率几乎大于50%。造成这么高误诊率的原因,除医疗和诊治水平不高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特殊性以外,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在起作用。本文剖析疾病误诊的原因与对策,点评医患处置得失,让读者提高警惕,关注常见症状中可能掩盖的重大疾病,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其实很多误诊可以避免。

1 疾病误诊的原因剖析

最常见的原因是病人及其家属因缺乏医学知识,对疾病复杂性认识不足;或个别病人年龄小、文化素质低,或别人代诉病史或叙述病史缺乏准确性,求治心切,或隐瞒病史;夸大病情,误导医生;忽视了主要症状的描述;使缺乏经验的医生急中出错,要防止个别医务人员为病人提供服务时的工作草率,甚至不负责任,造成误诊事例的发生。

医生阅历较浅,知识局限性,对现代医学知识了解较少,采集病史不详,对病人没有进行认真检查,又不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过于自信经验;或某些疾病平时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明确诊断;依赖辅助检查诊断不加综合分析,或者只凭某一表现,就自认为病情见多了凭经验治病,主观臆断也会造成误诊。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是每种疾病一开始就有典型表现,初期往往表现出类似的症状;某些疾病可能在最初几个小时检查无异常,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现,是造成疾病早期不能正确诊断的重要原因,并易被误诊。

疾病的发生发展极其复杂,有时并不遵循一定的规律,表现为多个系统(如心、肺、肝、肾等)的症状或表现为单一的症状或无典型临床表现,给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有的病人两种病并存X线又缺乏典型特征导致诊断困难,如果缺乏对病情的全面了解,某些少见的疾病没有认真加以检查综合分析可能出现误诊。

疾病的复杂性、疑难性增多,所表现的症状与所患的疾病相差甚远,如有的肺癌患者以肺外为首发症状,后经查体及X线胸片检查诊断为晚期肺癌,并经胸腔积水细胞学或病理检查确诊。因此,像这样遇到与所患脏器疾病关系不大或症状变化无常,也是造成误诊的常见原因。

现代医学与现代科技一样日新月异,除医疗和诊治水平不高以及某些疾病的发病特殊性以外,需借助于特殊的检查才能诊断。新病种容易误诊,故应多角度、全面认识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重视标本的检测及特殊的检查和对症检查。如果客观条件限制,化验和辅助检查跟不上,诊断受到限制,就容易导致误诊率增加。

医学辅助检查主要是依靠医学仪器来进行分析判断,具有一定的科学局限性,不能完全揭示疾病的本来真相,况且,我国医学检查所使用的试剂和方法以及判断基准都缺乏规范性和统一的标准,往往是各个医院的检验正常值范围各不相同。与辅助检查存在差错导致误诊的因素还有:使用的医学检查仪器不合格、体液标本的污染或混淆、各种检查的诊断错误等,从而导致临床医师误诊。

护理人员执行医嘱出现错误,导致医生思维判断出错;未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或对患者及家属的诉说不予重视,延误医生作出对症处理;技术操作不规范,使收集的患者检查样本出现混乱、药物分发错误等,导致检验结果错误、患者治疗效果异常,误导医生的临床诊断。

2 对策

根据临床的调查,医疗纠纷的起因就在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所致,而且大部分的误诊也与职业责任和素质有关,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高低要从提高到医院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去落实;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 现代医疗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病人满意,患者就医不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维护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是患者能否与医生良好沟通的第一基础,医患沟通要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医生对就医者的心理和信任感有很大的影响,医患信任与良好沟通能使疾病作到准确、全面地收集病历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

医院内涵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医院医疗质量,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建立质量考核目标管理,拓宽诊疗范围,提高诊疗和急救水平,向高新技术领域进军。加强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健全和完善医院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到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把医疗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坚决遏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市场经济是竞争和讲求效率的经济,患者来到医院时主观要求医疗服务达到快速高效,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健全完善医疗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体系,医疗效果时效性形成了客观上的慢节奏,忙碌、过急将无法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要提高医疗服务的多环节,改善就医环境,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消费者需求。

医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与其所处的医疗机构地理环境、规模大小、专科性、医生职称、地位以及从医年限和治疗经历密切相关,决定医疗效果的因素很多,要明确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病种不同虽有差异,但都有其客观规律可循的,显现特征需要有个过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思路到规划,从举措到实施,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把病人的满意作为医院的追求。

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专业越细越精,疑难病人必须由多个人、多学科共同协作。因此,加强青年医师的再培养、再教育、再提高是当务之急,特别注意培养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前途、敬业精神的年轻医师,培养造就一批技术骨干促进全院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合理都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诊疗水平的发挥,医疗设备的如何也会影响误诊的发生率;医院除了技术、设备等硬件外,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件实力的竞争。充分和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简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寻求服务创新点,通过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

第4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医学占据了世界医学的领地,而博大精深的中医已经淡淡被人们遗忘。怎么才能让中医学再次走进世界人民的眼中,变成世界医学的潮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很多的医学和生物科学工作人员所面临和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最近几年来生物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学方面的思路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此情况下一些以综合技术为特点的学科正在不知不觉的兴起。而这些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不但能证明中医学的科学性,而且还能说明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时代的潮流性,这些就能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我们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让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样就能为中医学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契机。本文将从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出发,提出对中医学发展的新的见解,并对这一见解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做出相应的探讨。

2、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

通过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会发现,生命科学技术能够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已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生命科学技术成了中医学发展的推动力。即使是这样,我国中医学的发展也要遭遇一个瓶颈期,因为很长时间以来,阻碍中医学发展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为了保证我国中医学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生命科学技术上找到一个发展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是我们发展中医学的关键,那么这个突破口包含几个方面的意思呢?我认为其一是,中医中症状的科学解释。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精髓之所在。而所谓的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中医学的思维,以辨明疾病的原因。诊治的时候,我们要着眼于症状。因此,中医学的症状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所以中医症状理论研究作为中医学发展现代化的突破口是理所当然的。其二是,药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药方和药剂是中医用于临床防治疾病的形式和手段,药房和药剂本质就是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所以我们如果想要揭示他隐藏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要对症状进行规范化的研究,并把对它的描述由定性变成定量。为了能做到这些,我们可以围绕中医学上望、闻、问、切的手段和方法所能获得的资料,建立一个可以定量检验的数学模型,为症状的科学内涵的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按照这样的说法,我们确定生命科学技术的分析思路是把症状作为机体的一种异常功能状态,不应该奢望在解剖学上找到相对应的组织、器官,而应该在基因组、蛋白质组、细胞组等上寻找其具体的功能网络。而且我们还要在阐释具体功能网络时,不仅要有反映患者症状和体征的研究,而且还要有反映患者心理状态与遗传背影的相关信息。做到这些基本上就能全方位阐释症状的本质。

3、中医学发展中生命科学技术的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我们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就能得出中医学现代化的实施策略。第一,我们要找出和完善一个能快速而高效的提取和分离中草药里化学成分的方法和思路。比如,我们可以利用LC-MS、GC-MS等技术来建立一个中药成分的代谢产物组,来科学地解释中医中中药复方药效的物质基础,为日后的中医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二,我们还要找到和完善一个能够适合中医药物的筛选方法。现实中由于中草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并且是它里面的多种成分发挥药效,所以,用对西药筛选的方法难以完成对中药的筛选。我们需要从生命科学技术出发,找出一个从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上进行药物筛选的方法。

4、结语

第5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大学 医学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04-01

1 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 医学教育质量较低,观念落后

就现在社会的发展而言,人民群众对于卫生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再者,我国是人口大国,较其它国家而言,比其它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更多;此外,我国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的是我国生态环境近年来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都要求我国大学医学教育要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人才培养的方式、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观念和方法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实际出发。虽然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远远不能达到时代对于医学发展的要求。就现在大多的大学教育而言,教学内容还是过去没有更新的内容,教学模式过为单一,往往都是教师居于主动的地位,教学方法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教师一直沿袭着以前的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大学医学教育的专业性较为低下,大学往往会开设较多的课程,对于一些教学来说,时间就会相应地得到缩减,要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完成较为专业的教学往往较为困难,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往往也会有所下降。以上提出的大学医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均会导致学校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导致医药事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这对于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 医学教育结构不合理,学科设置不合理

就目前的大学医学教育而言,往往教育结构过于单一,每个与医学有关的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当前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的建立。以上问题还容易导致医学人才不能适应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导致就业出现一定的问题。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就是我国医生人数过多,导致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人数超过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易出现医学人才难以就业状况的发生,这就表明应该合理控制医学教育的规模,并且要对其结构不断进行优化;此外,专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医学教育不同专业的学生数量以及学习的内容还有待提高;社会适应性不强,这也是阻碍我国高校为社会输送更多人才的原因之一,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不强将会直接影响其就业;我国地域较为广阔,不可避免的出现的问题就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社会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况,各地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西部地区相关的医学教育高校较少,导致医药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办学规模远远达不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1.3 医学教育投入资金不足,管理不规范

就医学这一门学科而言,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也就决定了其教育成本较高。但是目前大多高校对于医学教育所投入的成本远远不够,这样就容易导致无法改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教学设备难以得到及时的更新,实验室建设远远不及医学发展的需要。虽然国家对于医学教育的投入较多,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经费分摊机制。医学是一门要求管理严格的学科,因为医生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不够规范,有些学校非法招收一些不符合发展需要的学生,片面注重学生的数量,却忽视了这些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毕业之后有没有合格的任职资格。学校对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需要进行一定的考察,因为医学的教育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

2 大学医学教育需要进行改革

改革是时展的动力,为了达到大学医学教育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的目的,大学医学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

2.1 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方法

首先,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教学的内容不应该局限在以往的旧知识当中,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库。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于学生,对于医学这一门学科而言,实践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转变以往在课堂上单一的主动地位,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要给予学生机会去进行自主探讨。就教育方法而言,教师应该要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对于不同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现在国家大力倡导的研究性教学,大学医学教育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机会去探索,这样得出的知识就会得到更深刻的记忆。

2.2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医学事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所以大学医学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实现自身的不断改进。就医学教育而言,教师必须要及时掌握医学方面的最新动态,然后将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医生这一职业最重要的就是实践。为此,学校要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机会。学生在进行医学学习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的就是扎实的理论知识,然后再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之中。大学医学教育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医学这门学科而言,教师通过多媒体将相关的人体构造以及其他与医学有关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等特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2.4 注重课堂互动

在以往的大学医学教学当中,往往都是教师讲述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将关注焦点放到问题之上。采取课堂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好处就是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加对于学习的信心,还可以集思广益,达到更好地记忆知识的目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以上对于大学医学教育的现状的分析以及对于大学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只是初步的研究,相信经过众学者的讨论可以得出更加深刻的见解。

参考文献

[1] 胡魏巍.我国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152-153.

第6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P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研究表明[1],以往临床大多利用药物保守治疗冠心病患者,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已逐步推广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将探头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为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概述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属于一种缺血缺氧性疾病,机体内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使血管管壁狭窄,局部血流程度随之受限,靶区域心肌因缺乏血供导致缺氧,心功能、循环系统功能随之改变[2]。冠心病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多种类型,临床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原则为抗血栓及实现缺血部位再灌注[3]。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改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工作及学习压力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医务人员高度注意。

2.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4],通过向心脏(沿动脉方向)靶区域送入支架、球囊导管等相应器械,达到使局部血管疏通、扩张等目的,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获得理想治疗效果[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应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多支病变;左室功能低下(可伴肺水肿)等,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特点,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保守治疗,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救治[6-7]。

1977年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成功实施标志着冠心病临床治疗进入新纪元。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8-9],此法使用后将因机体内血管弹性回缩、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复性重塑等因素使部分患者发生血管再狭窄,此外急性闭塞、夹层撕裂等危险因素也将威胁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由此,医疗科学工作者通过大量研究推出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植入手术这一新型介入治疗方法,其可有效避免因血管负性重塑、弹性回缩等引起的再狭窄情况,但仍无法解决平滑肌增生问题[10]。

随着临床医学水平不断进步,药物洗脱支架、血栓消除术、等新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临床介入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药物洗脱支架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新型方法,通过将支架作为载体,将药物送入血管中并缓慢释放药效,达到扩张血管的同时有效抑制再狭窄发生率[11]。多项研究证实,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性显著高于裸金属支架,死亡率、支架内血栓形成率以及心肌梗死率均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常用洗脱支架相关药物包括西罗莫司(CypherTM)、紫杉醇(TaxusTM)等[12]。

实施较少例数研究中均证实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给予血栓抽吸可显著增加心肌灌注(2级以上),但ST段抬高几率随之上升[13]。但经细分可知[14],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接受血栓抽吸发生微血管阻塞几率较小,此外血栓抽吸后机体具有更高的射血分数,随访(6个月)可知心脏重塑几率较低,提示此法具有一定治疗安全性。

介入治疗时间仍是目前临床争议的中心,以往多数学者主张发病后给予对症保守处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介入治疗可获得显著有效性及安全性[15]。但目前已有大量资料证实早期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死亡、脑卒中、心肌梗死及血管重建发生率,有利于降低机体内肌钙蛋白峰值,是救治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的首选方式,但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实施延时、及时介入治疗均可获得理想疗效[16]。

3.小结

随着各项研究深入进行并将成功方案逐渐推广于临床,介入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认可[17]。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冠心病介入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接诊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18-19]。

参考文献

[1]李前伟,程绍钧.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8):787-790.

[2]孙辉.冠心病介人诊疗158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6):1317.

[3]尤威,叶飞,陈绍良,等.经不同途径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和长期效果[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9):736-739.

[4]任风波,刘俊明,梁岩,等.冠状动脉造影联合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12):1439-1444.

[5]裘毅钢,李田昌,陈宇,等.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3,5(3):252-254.

[6]孙雨华.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116-117.

[7]Brugaletta S,Radu MD,Gareia-Gareia HM,et a1.Circumferential evaluation of the neointima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fter ABSORB 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 implantation:can the scaffold cap the plaque?[J].Athersclerosis,2012,221(1):106-112.

[8]李竣世.23 例皮桡动脉途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4,9(4):56-57.

[9]袁俊强,代运国,孙向东,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1):3499-3501.

[10]穆树敏.心理和药物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59-4060.

[11]李艳芳.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0):865-866.

[12]穆素芬,依仁科,薛德刚,等.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现状与策略[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9):712-714.

[13]孙雨华,张正海,张海滨.重复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冠心病 58 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60-61.

[14]郑志虹,王环宇.经股动脉与经桡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5):145-146.

[15]李向平,龚海荣,赵水平,等.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急性冠 脉综合征患者的调脂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12):1006-1009.

[16]邓金龙.冠心病介入治疗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869-870.

[17]Muramatsu T,Onuma Y,Garela-GarcOn HM,et a1.Incidence and shaft-term clinical outcomes of small side branch occlusion after implantation of an everolimus-eluting h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all interim repoa af 435 patients in the ABSORB-EXTEND single-arm trial in comparison with aIl everolimus-eluting metallic steal in the SPIRIT first and It trials[J].JACC Cardiovasc Interv,2013,6(3):247-257.

第7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前循环; 脑梗死; 介入治疗; 预后分析

Prognostic Analysis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nterior Circulation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LIANG Yu-hang,TANG Long-chong,FANG Hai-b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1):034-03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mechanical thrombolysis and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hromb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irculat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A total of 94 cases of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 (n=41),mechanical recanalization group (n=28) and combined thrombolysis group (n=25)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group was treated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Mechanical recanaliz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mechanical recanalization.The combination of thrombolysis and mechanical recanalization was used incombined thrombolysis group.According to good prognosis,mortality,Vascular Re occlusion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actual clinical effect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thrombolysis,the scores of NIHS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rombolytic therapy(P

【Key words】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Prognosis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ang 524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1.010

由血栓引起的血管闭塞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内治疗是一种直接、高效的血管再通的途径,是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的重要措施[1-3]。随着人们对疾病认知的深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治疗方式也不断增加,包括药物溶栓、机械再通等,但仍有不少无效再通的案例发生,因此治疗途径的选择十分重要[4-5]。本次研究分析比较了单纯静脉溶栓、单纯机械再通与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再通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中血管内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争取获得最大治疗收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经临床诊断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经CT检查非颅内出血);(2)发病6 h内入院;(3)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4分以上;(4)脑功能障碍持续30 min以上。排除标准:(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存在血管内治疗禁忌证者;(3)既往3个月内有头颅创伤史或经受重大手术者。将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机械再通组和联合溶栓组,静脉溶栓组41例,机械再通组28例,联合溶栓M25例。静脉溶栓组男27例,女14例;年龄45~73岁,平均(58.91±6.73)岁;症状发生到治疗的时间为(5.13±2.79)h。机械再通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6~75岁,平均(59.32±6.83)岁;症状发生到治疗的时间为(5.09±3.17)h。联合溶栓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4~75岁,平均(57.94±7.56)岁;症状发生到治疗的时间为(5.26±2.94)h。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静脉溶栓组: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或尿激酶行静脉滴注给药,rt-PA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先静脉推注总剂量的10%,1 min内静推完毕,其余持续滴注1 h;尿激酶剂量为(100~150)万I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持续静脉滴注30 min。机械再通组:采用1%利多卡因10 mL行局部麻醉,应用Seldinger改良穿刺技术对患者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在肝素下行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情况,采用Solitaire支架进行取栓治疗,再行造影显示取栓后图像,若有急性血栓形成,可动脉内给予适量溶栓药物。联合溶栓组:静脉溶栓步骤同静脉溶栓组,静脉溶栓后行机械再通或动脉溶栓治疗。溶栓或机械再通治疗前后24 h,三组患者均行CT检查,治疗过程中监控患者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评价 治疗前(t0)、治疗后即刻(t1)、治疗24 h后(t2),治疗3 d后(t3),治疗14 d后(t4)采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可作为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

1.3.2 预后评价 治疗90 d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未出现临床症状,计0分;存在部分症状,但未出现明显残疾,且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工作行为,计1分;出现明显症状,且存在轻度残疾,不能独立完成发病前正常行为,但能自理日常生活,计2分;出现明显症状,且存在中度残疾,但能无辅助行走,计3分;出现中重度残疾,且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无辅助行走,计4分;重度残疾,需卧床给予持续照顾,计5分;患者死亡,计6分。0~2分归为预后良好;3~5分定义为预后不佳,预后良好率=预后良好例数/总例数。

1.3.3 其他指标 同时统计每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x2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比较 静脉溶栓组溶栓治疗后即刻、溶栓24 h后,溶栓3 d后NIHSS评分与溶栓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14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3、14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3、14 d后NIHSS评分比溶栓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预后良好率、死亡率及血管再闭塞率比较 联合溶栓组预后良好率最高,为48.00%,机械再通组次之,为39.29%,静脉溶栓组最低,为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再通组血管再闭塞率最低,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静脉溶栓组比较,P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静脉溶栓组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颅内出血3例,尿潜血阳性1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机械再通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3例,穿刺部位红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5%;联合溶栓组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颅内出血2例,穿刺部位红肿1例,皮肤、黏膜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P=0.86>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类具有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急症,对患者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大脑动脉的狭窄和堵塞,导致大脑局部供血不足,造成区域性梗死[6-8]。只有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使闭塞的脑血管再通,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目前,应用溶栓剂或机械方法是经循证医学证实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治疗途径,能通过脑血管的再通重建脑血流通路,恢复血流灌注,溶栓治疗方式的选择是目前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的热点研究课题[9-12]。

溶栓治疗的不同溶栓途径是影响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溶栓途径有静脉、动脉、动静脉联合溶栓;其中静脉溶栓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应用该方法治疗患者较多[13-16],故本次研究将静脉溶栓归为一个分组。随着医疗领域新式器械的出现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介入治疗快速发展,通过机械再通途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越来越多,机械性溶栓技术越发成熟:对于难以开通的栓塞血管可采用囊扩张技术;对于动脉溶栓后遗留的栓子可采用机械碎栓;对于溶栓后存在较重的残余狭窄的患者可应用支架置入治疗[17-20]。

本次研究发现,静脉溶栓组、机械再通组及联合溶栓组患者溶栓治疗后即刻、溶栓24 h后与治疗前相比,NIHSS评分无明显变化;这提示,三种治疗途径均非即刻起效。o脉溶栓组溶栓治疗3 d后NIHSS评分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静脉溶栓起效较慢。机械再通组及联合溶栓组患者溶栓治疗3 d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比较,均出现降低(P

本次研究中,联合溶栓组预后良好率比其他两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机械再通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并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机械再通组血管再闭塞率最低(P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机械再通、机械再通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均有其优势:静脉溶栓对技术要求较低;机械再通起效较快,血管再闭塞率低;联合治疗起效快,预后良好率高。但上述方法均有其局限性,更多取决于患者个体化症状及并发症情况,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罗建宁.急性脑梗死治疗新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546-1547.

[2]马晨.急性脑梗死治疗进展[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5):594-595.

[3]李胜愉,黄彩球,蒙喜斯,等.急性脑梗死溶栓诊疗新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93-94.

[4]倪芳,张生彬.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现状及展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3):2027-2030.

[5]陈聪,徐运.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新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65-68.

[6]邓丽,刘晓冬,张拥波,等.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825-829.

[7]雷瑞昌.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的分析(综述)[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136-137.

[8]张春花.198例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90-91.

[9]姜长春,李月春,王宝军,等.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60-63.

[10]刘蕊,胡晓,瞿浩,等.ICU监护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5,39(7):595-597

[11]齐立,李慎茂,俸军林,等.动脉溶栓与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的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3):180-184.

[12]吴志宝,韩雪娟,张自豪,等.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术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3):2826-2828,2832.

[13]张萍,张永巍,吴涛,等.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急性中重症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7):343-347.

[14]张定华.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63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123.

[15]王进荣.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8-9.

[16]雷建明,廖耿,黄伟,等.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J].医药杂志,2015,22(4):53-55.

[17]王贺,张逊娟.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139-140.

[18]成峰,吴宗艺.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3):95-97.

第8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入院后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试验室检查确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3例,男60例,女23例,年龄45~74岁,平均60.2±6.5岁;试验组83例,男58例,女25例,年龄44~72岁,平均61.0±7.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及梗死部位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治疗指征:入院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溶栓治疗指征[5]:①持续胸痛症状,硝酸甘油含服未缓解;②心电图提示急性急性心肌梗死变化,两个及以上导联ST段抬高;③肌钙蛋白T及CK-MB超过正常值,并呈增高趋势;④年龄<75岁,发病<10小时,且无溶栓禁忌证。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0.2mg/分静滴、阿司匹林300mg/日口服及低分子肝素钙5000IU/次、2次/日皮下注射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150万U加入200ml生理盐水静滴溶栓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12小时内血管再通例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再通判定标准[6]:再通判定标准包括:①胸痛症状溶栓后2小时内缓解或消失;②心电图ST段抬高溶栓后2小时内下降超过50%;③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溶栓后2小时内出现;④CK-MB峰值于发病14小时内提前出现。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及试验室检查指标缓解时间比较:对照组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及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分别为14.3±5.8小时、21.3±4.2小时、9.7±3.1小时;试验组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及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分别为1.6±0.5小时、11.4±3.0小时、1.4±0.6小时;试验组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及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比较:对照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例数26例,血管再通率31.3%;试验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例数61例,血管再通率73.5%;试验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情况比较

组别 n 血管再通例数 血管再通率

对照组 83 26 31.3%

试验组 83 61 73.5%

注:P<0.0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中发生心律失常8例,急性肺水肿5例,休克3例,并发症发生率19.3%;试验组中发生心率失常5例,急性肺水肿2例,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率9.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及饮食习惯该病,冠状动脉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7,8];患者病情进展,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进而引起冠状动脉堵塞,心肌灌流减少。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形成[9]。自20世纪90年代溶栓治疗开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以来,其疗效已得到临床研究广泛证明[10,11]。尿激酶作为新型丝氨酸蛋白水解酶,能够直接刺激纤溶酶生成[12],对于全身纤维蛋白具有广泛降解作用,同时其还有明显抗凝作用[13];而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普通肝素亚硝酸盐,与普通肝素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等优点,通过激活抗凝血酶原Ⅲ及抑制Xa,发挥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14,15]。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有效促进血栓溶解、血管再通,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及ST段下降超过50%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例数26例,血管再通率31.3%;试验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例数为61例,血管再通率73.5%;试验组12小时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3%;试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9.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红娟.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8):83-84.

2 韦庆锋,何贵新,阮海林.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附60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9,31(3):355.

3 马雅霞.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0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7):257-258.

4 杨元俊.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5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06,17(12):147.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

6 侯明英.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J].重庆医学,2007,36(24):2560.

7 马翠涛.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6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5-56.

8 徐俊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近期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07,11(6):500.

9 王倩嵘.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0):59.

10陈尊发,陈德俊,陈炳海.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3,24(3):314-315.

11于京苹.低分子肝素钙及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J].当代医学,2006,11(107):68-69.

12胡大一,郭艺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发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

13张年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146-147.

第9篇:再生医学发展现状范文

非线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的虽是从西方传入东方,但两者共有的特征是不再单纯注重基于还原论的分析,而是从事物的复杂性及系统性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整体,关注事物在环境中的整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以及事物内部,特别是与外部的复杂联系关系,在认识论层次上为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以及医学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提出新思维[1],论述了右脑功能将占有重要地位,但并非因此左脑就不再重要,更不是右脑会替代左脑,而是左右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只是一直不受重视,或属于不重要地位的右脑的功能受到了特殊的重视。从某种角度看,左右脑的分工与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甚至医学有着类似的关系,左右脑之间无障碍的相互合作,对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与医学间的协同发展有着深刻的启迪。

中医学的发展一直是开放胸襟,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基础理论上深入,在技术、实践上发展、提高,使其自身不断获得发展,以满足时展的需要。这个过程使得中医学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不仅在继承的基础上,保留与发展了基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及东方科学建立起来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方法论体系,而且也在创新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了基于西方哲学建立起的西方科学所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中医现代化本身就是在尝试着在协同东西方文化、哲学、科学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中医学,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2中医学中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中医药信息学能否如同其他生物信息学、资源环境信息学等交叉学科一样,区分中医学所研究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而通过信息来控制系统的运动呢?

物质、能量与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只是推论,但信息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英)在《控制论》中提到:“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并没有明确指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与信息组成,因而,该论断只是推论。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在《复杂适应系统的进化》中认为“可以认为物质,能量(运动)和信息是一起构成宇宙形形、丰富多彩现象的三大基本要素。”辞海中给信息的定义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通常须通过处理和分析来提取。信息和物质、能量是构成系统的三大要素。”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尽管物质、能量与信息密不可分,但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因此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任何系统中信息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作用。

控制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稳定状态的科学。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或是机器自动保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控制论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控制器,通过信息的变换和反馈作用,使系统能自动按照人们预定的程序运行,最终达到最优目标的学问。控制论表明信息在系统有目的性的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学自古至今一直是在不断包容中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概念的引入不会阻碍其发展,反而有可能促进其发展。中医学虽然没有明确的对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认识,但并非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看作是铁板一块,如对人体精、气、神等的认识,就是将其分别作为非相同的因素认识的。精、气、神不能完全对应物质、能量与信息,但中医学中有对物质、功能与信息的认识是无疑的,只是由于中医学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其物质、功能与信息的概念与现代科学所讲的物质、能量、信息相比有更广泛的含意,及更复杂的包含,需要重新认识。

因此,中医药信息是一组特殊信息,其处理方法的研究,有可能促进信息科学方法学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处理方法的进步对促进中医药学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信息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对中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2中医药信息学以中医药信息为研究对象

中医药信息是中医药及其子系统存在以及变化的状态。其特征为:相对重视系统时间上的延续变化状态;相对重视系统包含了大量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包括本质在内的现象变化状态;相对重视系统(包括子系统)相互间影响后产生的整体变化状态。

例如:方剂系统呈现的信息包括中药自身经过长期遗传、以及受自然界环境影响,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炮制和配伍,作用于人体后,通过人体整体变化表现出来的包含了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方剂配伍作用的综合状态;中医诊疗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信息包括人体自身经过长期遗传,以及受社会、自然界环境影响形成的,人体内部局部变化所引起的、包含了稳定与不稳定关系的整体综合变化状态。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数据是用字符(通常为数字或字母)、算术符号以及描述来表示,这些表示形式应该对其所涉及的每一个数据都有一个明确稳定的含义,从而达到处理与交流的目的。信息要被不同用户组或应用系统所共享,就必须有一致认可的定义。信息必须是明确的,每一个信息要有概念的语义含义(内涵)、概念的全部实例(外延)以及一致认可的表示法。对各类信息概念的正确理解需要依赖于信息分类;对各类信息做出一致认可的表示需要依赖于信息编码。

数字化的中医药信息即中医药数据具有如下特点:大量古汉语成分,难以与现代数据共同处理;名词术语不规范,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的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数据清洗的困难;数据多为定性,缺少量化表达,使得现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困难;非结构化数据较多,结构化难度较大,给数据分析造成困难;数据内容体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不利于逻辑推理与一般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数据所具有的高维小样本及个性化特征需要特殊处理等。

3以中医药系统信息运动规律及其作用为研究内容

研究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信息运动规律及其作用,首先,要建立起包含中医药系统及其全部子系统的系统模型,发现、理清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其次,要在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展开中医药信息学的原理研究,研究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包含了本质的现象信息产生、获取、转化、激活、控制与传播的原理。

图1中医药系统的钻石理论模型(略)

4以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为研究方法

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就是运用中医学理论与信息科学的原理,把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过程看作是信息传递和信息转换的过程,通过对各系统信息流程的分析和处理,获得对中医药及其子系统、以及多个子系统相互作用运动过程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特点是以中医理论和信息概念作为分析和处理中医药系统(包括子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基础,不侧重中医药及其子系统实体及其具体结构的改变,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变换的过程,通过信息流动过程特别是干预后产生的综合性反馈信息的存在,使得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按照预定目标实现控制。中医药信息学的方法论遵循了信息学的整体准则和功能准则,揭示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状态之间的信息联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医学更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的运动状态,同时也揭示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的信息规律,对过去人们对中医学所认识的、而现代科学难以理解的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现象,从中医药信息学的角度做出了说明。中医药信息学方法论为实现中医药海量数据的有效利用,以及中医药信息管理和中医药知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5以提高中医药信息获取、转化、传播与利用能力为目标

中医药信息整体现象信息获取手段的落后(观察与体验),现象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的困难,经验性知识传播的问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说),现象信息中所包含的规律很难发现与总结。因此,在中医药信息利用方面,应开展基于海量数据发现现象信息中隐含规律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在中医药信息传播方面,应充分应用新载体与新技术,开展中医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方法学研究,在中医药信息转化方面,应开展基于海量数据的共性规律研究、基于海量数据的特殊知识发现、基于现象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的新途径与方法研究,在中医药信息采集方面,应开展采集信息的数字化、图像化处理相似度比较等研究。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对中医信息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医药信息学的内涵。

5.1中医药信息形成的原理中医药信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主体对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内部与外部全部关系自然整合后生成的综合现象的认识,具有明显的主客相融的特征,其重要任务就是对不同载体表现出来的信息进行载体转化与处理,提高中医药信息学分析和处理中医药信息的能力与效率。

5.2中医药信息获取的原理中医药信息的获取需要经过感知与识别两个过程,而中医药信息是以复合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主客统一特征的现象信息,这种信息已不再单纯是客体本身的信息,而是叠加了主体感知的具有综合特点的现象信息,因而其感知的信息更多地是依赖于体验,而不是观察,仍然具有“感”而不“知”的特性。尽管由于中医药信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复杂性,但其感知的现象信息在理论上,仍有可能做到不丢失客体本身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从而基本把握了各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这是正确认识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规律的基础。中医药信息的获取任务就是要通过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尽可能地实现更全面、更准确、更接近实际地感知在自然状态下中医药及其子系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稳定和不稳定联系的全部现象信息的基本信息,并使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分析的形式。

5.3中医药信息识别的原理中医药信息的识别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立在“比类取象”理论基础上,对感知信息进行的识别。中医药信息的识别任务就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建立众多、准确、规范的信息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中医药信息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

5.4中医药信息转化的原理中医药信息转化为经验性知识是一个复杂过程,是在所观察的中医药现象信息中发现其特征,即中医药及其子系统现象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个性特征集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个别现象信息到经验性知识聚类(整合)的关键环节。中医药信息的转化任务是使用中医药信息学方法在海量数据中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集合特征,加速经验性知识形成的实现过程。

5.5中医药信息反馈控制的原理从中医药信息学的角度观察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运动过程可以将其看作是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动态现象信息的运动过程。通过信息的输入控制系统和输出系统的反馈信息,发现与主体目标间的差异,根据差异,调节输入信息,从而达到控制系统按预定目标进行运动的目的。中医药信息反馈控制的任务就是运用控制论方法,如黑箱方法,分析中医药信息的信息流程、反馈机制和控制原理,从而达到认识中医药系统及其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通过信息流控制物质流和能量流,从而调节系统的运动。

6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原理

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激活,就是在系统运动目标引导,通过对经验(知识)的选择、调节和反馈机制的建立,生成相应的策略。其主要任务是要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目的导向的机器学习环境,通过关联分析等方法,建立与目的关联的知识选择模型,并同时建立模型自调节与反馈的算法,以促进中医药经验性知识激活的实现。

7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的原理

知识传播是知识在空间位移与时间延续上交错进行的一种知识流动与转化状态。由于中医药经验性知识自身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其转化亦具有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即某种知识转化的实现,必须是系统或子系统知识的完整的空间位移和时间延续,才具有实际效用,正是这种知识转化的复杂性使得中医药经验性知识的共享特别困难。中医药经验性知识传播的任务就是要为相关知识的移动提供新的载体及途径,以便“知识”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同时利用信息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数字化进程及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方法的利用等,加速显性与隐性知识相互间四种转化方式的实现过程,以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播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