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精选(九篇)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第1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内涵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主要指其实践生产运营阶段中基于风险管控原理、预警、处置危险科学方式,借助研究、分析、识别、衡量、评估设备系统、电网运营、操作人员、消防管控、交通运输各环节安全风险,进而有针对性创设出预防管控风险的科学策略,营造高效、经济、良好的管控、抑制风险手段模式。通过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电力企业可有效预防生产运营实践中人员伤亡、安全隐患事故的频繁发生,进而辅助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管控、持续运营服务的综合指标。电力企业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阶段中,体现出了显著特征,即服务范畴较为广泛,涉及到社会工业生产、农业建设、交通运输与国防事业等,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同百姓人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对其安全生产风险进行科学管理预防则尤为重要。倘若处置问题事故不及时,便有可能形成一系列的连锁作用,令分布广泛的电网体系中断服务、瘫痪。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求技术水平较高,因此其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认真、细致、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并应对各类电力管控运营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全面掌握,能快速的对突发系统问题、故障现象做出准确处理,进而抑制事故隐患的进一步扩大。再者电力企业集成了配电、发电与运营输电等重要服务职能,因此对于系统资产与风险预防能力提出了更尖端的要求,只有强化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才能令其核心服务价值全面发挥,并创设显著运营效益。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模式与实践内容

风险管理可将其细分为一类管理理论学科,主体针对管控技术与引发规律展开系统研究。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阶段中,实施风险管理,应树立系统工程科学管控理念,基于识别、评估、监督管理与科学控制处置风险,确保电力服务、生产运营的安全、高效、经济合理。同时应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目标,降低事故发生机率、减少经济损失。再者应注重事故预测体系的研究开发,进而优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效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对风险的识别为起点环节,可对电网体系中潜在危机进行准确核准认定;评价是认定核心环节,借助定量定性研究实施风险量化;控制则是管理重点,应通过适应性策略、技术的引入预防事故的产生与发展;监督管理则是电力企业降低风险的保障,其对上述风险综合管控环节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通过风险管控环节的具体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实施风险管理,应注重各项管控内容的常态化运用,充分引入风险控制于日常生产运营环节中,进而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效能,实现优质、持续与全面发展。

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科学策略

3、1优化电力企业现场生产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应由现场生产环节入手,强化风险管理,对实践作业中隐含的各类危险因素做好预先研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管控措施,降低安全事故不良影响。应在管理实践中明晰主体管控对象,即针对现场生产人员不安全操控行为、现场机械设备不安全运营状态、有害的不良现场工作环境以及现场管理存在的隐患缺陷进行综合管理,降低负面作用影响。对于存在的违章作业指挥、系统设备缺陷,应借助概率统计分析、严重等级评价、风险预估创设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对于重要电网设备应做好全寿命周期科学分析,对有可能引发不良事故的危险成因进行科学识别、深入挖掘,进而尽早的进行预防与管理消除。可采用事故发生严重程度、频度与探测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与等级分析,进而创设良好管控方案。

3、2科学创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运营阶段中,为提升风险预控效能,应科学创建综合管控预防体系,基于本质安全理念建立识别、评估、预防风险与监督管控风险水平的一体化信息数据库,令风险职责、控制措施清晰明确,并基于危险控制点位,借助图片展示、讲解等综合方式进行系统标识,便于工作人员全面的了解、良好学习与清晰掌握。具体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应细化分解为管控单元,即安全管理、评估风险、应急管理与处置事故、作业环境调控、安排管理生产工具、综合生产管理、职业健康体系、技能水平培训、审核检验等。应通过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各个具体任务工作细化分解,实施全面评估分析,找到风险值明显高出其他因素的环节进行全面控制,应秉承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念。通过对轻微问题、未遂事项、疾病事故的区分处置,明确应合理预防管控的主要环节与严重事项,进而令电力企业真正构建自我完善、监测、更新优化的综合管理机制。再者,应利用信息数据库对现场电力企业生产风险与服务机械设备风险展评估研究、综合划分,令其细分为丰富等级,同时可依据等级差异创设相适应的管控措施方案。可引入半定量SPE评估与半定量SPD评价方式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作业与设备机械风险实施针对性评价。对于控制管理风险方案的应用,应科学参照个体预防、全面消除、有效降低的科学流程原则实施。对于生产设备机械进行风险管控,应科学采用规避风险、预防控制与转移风险模式,有效降低发生事故频率以及探测度,将其风险隐患合理消除。

3、3完善实施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与风险管理监督评价

生产与安全保持着有机统一的既定关系,生产离不开安全环境,只有优化安全生产监督,方能创设安全环境,确保电力生产服务的有序进行。监督管理中应科学引入现场核查、不定期抽查方式,并配备专职监督人员。同时应在电力企业生产班组内部设置辅助监督管理人员,通过有效协同合作完善监督管理效果。实践管理中可科学组织争先创优、安全管理、探究危险点等丰富活动,避免安全监督单一、片面、流于形式。应通过多元化监督管理,树立风险管控意识,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运营水平。针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实践管理,应实施科学监督评价,树立准确的评估目标,进行风险识别、研究的监督控制,明确其具体实施执行状况,安全生产管控责任履行水平。可依据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创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完善、科学监督体系。对其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规章、管理运营、安全生产状况展开综合评估。同时应依据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对管理实践计划、方案的制定与执行展开评价与控制管理,对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进度、效率应实施系统规范的定期评估。对于生产运营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不规范操作、处理相关事件效果也应进行综合评估调查,进而确保实践风险管理的规范有序,实现良好预期目标,优化综合管控效果。

4、结语

总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我们只有明晰其特征内涵,运用科学风险管理模式、创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现场风险管理、完善实施监督评价,才能真正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控制风险能力,降低安全隐患不良影响,提升其生产运营效益,发挥核心行业价值,进而实现良好、持续、科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飘.浅谈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

[2]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成效[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1).

第2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的各种优势,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渗透和展开应用,在各个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信息技术为各行业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就拿2013年美国爆出的“棱镜门”丑闻,惊动了全世界。“棱镜门”事件让人以另一种眼光审视信息技术。在“棱镜门”事件中,美国依靠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强大优势,绕过各国的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对各国进行电子监听和网络监控。“棱镜门”事件展示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体现了强大的信息安全产业对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因此,面对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要在利用好它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面对各类未知的信息安全隐患,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评估与风险处理体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信息安全。信息评估和风险处理的实施,对于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和运行非常关键。在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运行过程中,一般需要完成下列流程:

1)诊断和评估阶段,要对系统进行初步的诊断,确定需要进行信息安全评估的方面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2)识别阶段,识别系统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

3)分析和评价阶段,对系统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和隐患,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

4)生成处理方案阶段,在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风险处理的多种可选的控制策略和处理措施;

5)策略选择阶段,为处理风险选择最佳的控制策略和处理措施;

6)实施阶段,实施风险处理,以达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处理和控制;

7)评审阶段,按照计划对实施风险处理之后的系统进行风险评估的评审,确定是否已经将风险和隐患消除。

2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2.1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与普及,以及电力系统智能化发展与多样化需求,使电力系统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和需求大大增加。对于舰船电力系统也是如此,现在几乎所有大中型舰船的电力系统安装配备了相应的信息处理系统,几乎都实现了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化是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在舰船电力系统应用全过程的统称。在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和智慧船舶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船舶行业的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主要完成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舰船办公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实现的应用主要包括一些基础的和另外一些拓展的应用。其中基础应用主要是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的应用,包括船舶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船舶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另外一些拓展的应用,主要是舰船办公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的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船舶电力系统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复杂程度上,虽然都不能和国家电网相提并论。但一个船舶就是一个小的社会,一个船舶的电力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微型的国家电网,船舶电力系统仍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网络系统。虽然新一代信息技术给舰船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快捷,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方面的新挑战和新危险,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必须要进行高度重视的问题。舰船电力系统的安全系统可靠运行不仅可以保障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更加可以保障船舶的安全行驶,避免安全隐患所造成的重大的经济损失,更关系到船舶上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化,国家以及各部门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都纷纷出台各种文件和政策保障电力系统信息安全。2003年开始,国家电网便将信息安全管理开始纳入电力安全生产体系,实施了信息网络安全运行报表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2004年,国家电监会专门出台了《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其中明确对电力安全生产的信息报送做了规定。之后,科技部也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列入国家信息安全的范畴,大力推进电力系统领域信息安全示范工程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在政策和技术双重驱动下,很多船舶相关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船舶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主要通过采用船舶电力系统信息网络身份认证机制,建设网络安全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防病毒和防攻击的安全屏障系统。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防止有害信息和恶意攻击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干扰和攻击而引发的事故,保证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2.2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问题

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设计的环节很多,其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涉及到船舶从发电、输电、配电到用电的各个环节。整个系统包括:首先是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体系总体架构的构建,然后要对系统信息安全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进行研究,然后要对信息安全补救措施进行研究以及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等多种技术与管理。因此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会有很多的环节存在一定的漏洞,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的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如下:

1)信息采集环节的安全性。随着智慧船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化装备被广泛用在船舶上,这些各类智能化设备在保障这个船舶的安全可靠运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都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个终端,都需要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与监控管理,这样就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在船舶电网中,各类数据采集仪器被用于对整个电力系统以及各个用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出于对整个系统成本的考虑,系统所采用的多数信息采集仪器都是一些基本的传感器和测量仪,一般不会加入高端复杂的加密技术,这样会导致这些信息采集仪器很容易被入侵方破解和控制。一旦这些设备被侵入,入侵者就可以随意的控制和修改各个数据信息,影响整个船舶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极端情况下,还可以控制这些采集仪器与整个电力系统断开,使电网控制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无法估计系统目前的运行状况,从而造成更大事故。

2)信息传输环节的安全性。信息经过信息采集仪器之后,需要通过网络对数据进行传输,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分析。船舶电力系统虽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系统,采用的是内部的专网实现对数据的传输,但是在航行过程中,船舶需要与岸上的控制台进行实时的连接,而这种连接一般都是通过各种公用网络来进行,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高速的公用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公用网路是不干净的网络,有很多的危险性,为各类病毒木马和恶意攻击提供了很多的入口,这将为船舶的电力系统内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智能控制的安全性。船舶电力系统会有统一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的智能、负荷的智能分配等很多的智能控制功能。智能控制系统是通过利用实时采集到的各类信息,对船舶整个电力系统的状态进行诊断和分析,然后得出诊断结果,并及时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对船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的控制和调节,使之运行在安全、可靠和经济的状态。所以,需要保障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的安全性,需要取得电力系统的绝对智能控制权,实现各个电气设备之间良好的信息交互机制,否则如果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很有可能被入侵者攻击利用,获取控制权,不仅各种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极有可能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3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

3.1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评估

正如第2节所提到的,船舶电力系统存在诸多的信息安全问题。所需对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进行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然后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形成一个基于时间的动态安全防护体系。船舶电力系统需要重点进行信息安全评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风险评估船舶电力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内部专网,但由于要实时和陆上的不干净的公用网络进行连接和通信,所以存在一定的网络风险,需要对网络风险进行评估。首先需要定期对电力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在内的一些硬件的性能以及防火墙等软件的设置进行评估,对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和分析,进行综合的评估,形成网络风险评估报告,利于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完善安全措施,动态地调整舰船电力系统网络的安全水平。

2)管理系统安全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管理系统是顶层,其安全至关重要。许多船舶电力系统的管理系统只是安装了外层的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而未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设计进行统筹规划,所以需要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级的安全评估。因此,需要对系统定期的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安全配置,检查系统内部是否有木马或病毒,形成系统安全评估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可参考生成的报告中,对系统中不符合规定的安全配置及时进行修改,完成系统安全加固与升级,保护系统中数据不被破坏。

3)数据库安全评估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目前一般都采用数据库来对这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存储。数据库中存放着几乎船舶所有重要的数据,因此数据库的安全十分重要,需要进行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安全评估。需要定期地扫描各个数据库,检查各类数据库的安全漏洞,评估各个数据库的安全风险,对数据库的安全漏洞进行评级和控制,从而实现持续改善电力系统各个数据库的安全状况,保障数据安全。

4)系统实时监控性能评估船舶在海面上正常航行,需要时刻保障电力系统及各个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对电力系统和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系统和各个设备的活动请求和访问请求,分析可疑的访问请求,识别系统中的可疑危险事件。

5)网络入侵抵抗力评估船舶在与外界进行通信时,经常会发生网路入侵行为。所以舰船电力系统信息系统需要有强大的网络入侵抵抗力,所以需要对网络入侵的抵抗性进行系统的评估。可以通过升级防火墙,在网络的接口和入口处安装网络入侵传感器,实时监控网络进出的数据流、分析可疑数据、切断可疑连接,动态地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提高网络入侵抵抗力。

3.2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对策

1)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究。船舶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交互等各个环节,所以需要对各个环节加强保障。开展数据加密、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安全传输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展对网络安全传输协议以防火墙技术和安全认证技术的相关研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2)制定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目前,关于信息安全的标准还没有正式的,尤其是舰船电力系统领域的信息安全标准。需要在对国外相关安全标准的借鉴学习的同时,结合舰船特殊的应用领域,制定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有效的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在船舶电力行业内的合理部署和实施。

3)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建设牵涉到造船厂、电力公司、信息科技公司和设备制造商等众多的参与方。政府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需要根据各方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对其进行定位,制定合理的信息安全政策。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各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范各方的具体行为,切实做好舰船电力系统的信息安全。

4)建立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对于大多数在舰船上工作人员以及乘客而言,信息安全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遥远的概念,而他们为船舶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其安全意识的薄弱,会直接影响到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因此,需要完善的信息安全培训体系,对舰船上工作人员以及乘客进行信息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保障舰船电力系统信息安全。

4结语

第3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安全监察工作;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由于电力工业的特殊性,在我国电力工业的各个领域,均建立了专业的安全监察机构。我国的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经过40几年的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监察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一整套颇具特色的监察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电力系统中安全监察工作的必要性

保证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每一位职工的神圣职责。在对安全监察的目的和任务了解以后,应该大力的支持安全监察人员的工作。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通常是由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以及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组成的,两个体系在电力安全监察理念构建当中各司其职、各自负起责任、两者密切配合;电力安全理念作为两大体系的指导思想,两大体系必须坚持遵循安全管理理念。但是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具有自身的业务特点,如何更好地落实电力安全监察理念?如何进一步把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落实至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当中?电力安全监察管理应着力解决的矛盾是什么?需采取哪种科学方法?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电力安全监察理念的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进一步发展电力安全监察理念,才能够统一规划电力安全监察管理的总体思想。

3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

3.1深化安全监察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认真开展原因分析和风险评估,明确掌握危险因素及危害程度,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排队,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稳步推进安全风险辨识防范与评估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督促落实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推动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3.2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增加电力安全风险的监控预警系统以及事故应急技术。当前,在国外已有针对电力系统某些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置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监控其安全状态,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其风险的问题,并实施控制的处理。但是,我国还没建立起完善、有针对性地检测各类电力设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导致无法对其恶性事故进行预测、防范以及应急救援。

3.3开展三项安全生产活动

认真总结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经验,完善安全专项整治的手段,充分发挥公司系统各级安全纠察队、安全监察队伍和安全专家的作用,联合安全保证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的力量,针对公司存在的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大力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3.4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提高安全监察管理信息化水平。认真做好“安全监督与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不断完善并充分应用“电力公司在线安全培训与考试管理系统”,促进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规程的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利用安全风险评估的新技术。由于最新电力设备已投入使用,导致早期投入使用的电力设备频繁发生事故,因此,安全风险评估的新设备也应当及时投入使用,以更好地预防电力安全风险、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

3.5建立区域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达到电力行业办公自动化

构建一个高效而且科学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达到电力行业公务处理完全自动化,使得办公效率与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提供科技手段,有利于改善、强化电力基层部门更好地行使安全监察的职能,有利于基层部门的安全监察工作更好地反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

3.6提高电力安全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其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

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中专以上学历或者是技师以上的职称,保证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电力安全监察人员为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业的技术熟悉,且拥有必要的电力生产以及建设的专业知识,拥有3至5年或以上的现场工作经验,能够虚心好学,肯钻研动脑。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人员由于其管理、监察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以及重要性,因此要求其具有优良的思想品质、较高的能力素质。通常说来,一个电力安全监察工作人员的个性品质、思维能力均可于实践工作当中形成。

4创新电力安全监察新理念

电力安全监察理念能够明确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和主要矛盾。“掌控风险”指明了工作的主攻方向,即以实现安全风险的可控、在控为目的,以风险管理为主线开展工作,由“以事故为对象的安全管理”向“以风险为对象的安全管理”转变;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前移关口,超前管理,是对“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的最好诠释。掌控风险,首先要掌握了解风险,要对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其次要控制风险,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再次要跟踪风险,按照体系管理PDCA的方法,实现对风险的闭环管理。通过对风险的控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从而实现“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全过程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和风险管理监督等,从而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责任管理就是要以责任为中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通过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来明确责任,以对标准的刚性执行来履行责任,以对标准的执行度来检验责任的履行是否到位。

创新电力安全监察新理念有利于明确电力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与矛盾。对电力安全风险的预防,能够指明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主要方向,即为达到电力安全风险的可控制性为主要目的,以电力安全风险的管理作为主导开展工作。由以往的事故安全管理转为当前的风险安全管理,进一步体现出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预防为主”,更好地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创新电力安全监察新理念把电力风险管理以及责任管理固化作为电力安全监察管理最重要的监察管理方法。电力风险管理指的是通过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每个部分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电力风险管理文化氛围,构建完善的电力风险管理系统,包括电力风险的辨识、评估以及分级控制、风险应急等,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的可控性。责任管理指的是以责任为核心,构建完善的电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岗位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当中应当负的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经过电力安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加以明确,检验各工作人员履行的责任是否到位。电力安全监察新理念的探究有利于丰富电力行业的安全文化,有利于电力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充分地发挥其整体功能。通过文献研究法、头脑风暴法以及社会调查法进行新理念的研究,得出适合当前的电力安全监察理念,并且提出构建完善的电力安全监察体系。但是尚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矛盾,需要国家进一步地推进电力安全监察系统的改革。才能够进一步地减少或者避免电力生产过程当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复苏将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也为电力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电力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电力节能减排,加快电力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电力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电力市场监管,促进电力行业规范有序。

参考文献:

[1]隋鹏程,陈宝智,隋旭编.安全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锦雷.深化电力安全理念的几点思考[J].电力安全技术.2002(10):12-14.

第4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电网动态安全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电网运行环境;电网设备状况;专业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4-013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4.067

1 概述

定西电网地处甘肃中部,在甘肃电网中网架结构极其薄弱。定西电网中有8座110kV变电站和37座35kV变电站不满足N-1方式下正常运行,8座110kV变电站为单变或单线供电运行,各县供电公司普遍存在串糖葫芦运行及单线路供电的35kV变电站共有12座,网内35kV及以下配变布点不足、供电半径长等问题,导致供电可靠性较低。同时随着风电、水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加之定西地区近年来地震、洪水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对电网设备造成较大损毁,给电网运行带来较大风险,安全生产压力大。

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针对定西电网以上特点,结合电网检修、施工、调试等作业引起电网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以及电网运行环境、设备状况发生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压力,公司完善年分析、月计划、周安排、日管控的电网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以“调控中心牵头分析、专业部门组织落实、安监部门监督闭环”的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机制,实施各专业部门与调控部门间协同开展风险评估、预警管控的横向协同联动,按照“分级预警、分层管控”原则,超前防控电网运行安全风险。

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范围涉及安监部、调控中心、运检部、建设部、营销部、信息通信公司、变电运检室、输电运检室、配电运检室和各县供电公司,涵盖了安全生产系统的主要部门和单位。

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深化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建设,规范工作职责、流程、内容、措施和要求,强化各部门、各单位间的业务协同,抓好风险预警管控措施的闭环管理,不发生七级及以上电网事件,不发生对公司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电网事故(事件),确保电网安全风险可控在控。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1)公司管控实施七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率100%;(2)地、县电网风险预警率100%;(3)预警单风险防范控制措施落实率100%;(4)确保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3 主要管理做法

3.1 电网运行风险全过程管控流程图

电网运行风险全过程管控流程图见图1。

3.2 主要流程说明

3.2.1 风险评估。

第一,建立月、周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电网运行风险。由运检部门牵头,每月组织召开由公司分管领导主持,调控、运检、建设、安监、营销、信通等部门参加的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平衡会,在统筹考虑电网建设、技术改造、市政建设、用户设备、发电项目、状态检修、周期性检修等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下月设备停电检修的安全风险,梳理达到预警条件的重大停电项目(地调梳理六级以上电网安全事件风险、县调梳理七级以上电网安全事件风险),并以文件形式《月度停电检修计划》(包括电网运行方式、负荷预测、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检修工作安排、检修方式下风险及相应的预控措施要求等)。公司各专业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提前做好相关措施落实的准备工作。

第二,调控部门根据月度停电计划,组织开展周检修计划编制和平衡,结合电网运行情况,重点对非月度计划的周停电安排进行安全校核分析,动态开展风险分析评估。相关专业部门据停电计划和电网检修、施工跨越、重要客户保电、基建接入、灾害天气等情况,通过安全生产日例会和周检修计划协调会等机制,及时向调控部门提出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需求,协同调控部门开展风险评估。综合月度检修方式下电网运行风险,对列入周计划的检修作业,达到预警条件的,适时提出预警。

3.2.2 预警。调控部门按照周检修风险分析结果编制《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单》(以下简称“预警通知单”),包括项目停电计划安排、风险分析、预控措施等主要内容。主管负责人审核后,在周生产调度例会或日生产协调会上预警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书面签收,同时由调控部门下发至承办部门(专业室)。安监部门将责任部门签收后的预警通知单,在安监一体化信息平台挂网。六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按照省公司要求上报省公司统一,七级及以上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由各部门制定详细管控措施,公司分管领导签发后正式。

3.2.3 预警承办。按照“谁签收、谁落实、谁反馈”的原则,相关责任部门(单位)组织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并在安全生产例会上反馈落实情况。

第一,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在预警通知单签收后,立即组织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向下级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以《电网运行风险专业管控措施落实反馈单》(以下简称反馈单)的形式,提出本专业具体风险管控工作要求。

第二,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接到预警通知单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一步评估、确认风险,按照上级专业部门反馈单提出的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制订细化风险管控措施,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控制措施、完成时限,在停电前2个工作日将反馈单反馈至上级专业部门,准备组织实施。

第三,相关责任部门收到下级承办单位(专业室、县公司、班组)反馈单,确认各阶段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审核通过后,于停电前1个工作日反馈至调控部门,同时在安全生产日或周例会上反馈落实情况。

第四,调控部门在收到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均已落实到位的反馈后,下达设备停电操作指令,否则推迟或取消停电计划。

第五,对于计划检修停电工作,停电前的管控措施要在设备操作前落实到位。停电检修期间的管控措施,各级责任部门和安监部门要监督检查措施落实情况,确保落实到位。

3.2.4 预警解除。根据预警通知单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计划时间,电网检修、施工跨越、基建接入、系统调试等任务结束后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方式,自行解除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预警解除后,根据风险管控执行情况,由安监部牵头组织,从安全管控、计划执行、影响范围等方面开展风险预警后评估。

3.3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为保证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机制有效运转,成立了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各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公司安监部、调控中心、运检部、建设部、营销部、信通公司等部门为成员的电网运行风险管控领导小组,组织研究电网风险预警管理涉及的重大技术问题,监督检查安全措施和技术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协调和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3.1 调控中心根据停电计划对所辖电网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提出电网风险预控措施要求,发出预警通知单,跟踪预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组织落实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调整安全稳定装置等控制措施,针对电网运行风险编制电网事故预案。

3.3.2 安监部负责编制(修订)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规范,组织电网安全应急准备措施,监督、考核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理执行情况,向上级部门和政府进行电网运行风险事件报备。根据需要对六级以上安全事故风险向省公司报备。

3.3.3 运维检修部负责分析重大检修、设备状况等安全风险,指导、督促相关运维检修单位落实风险预控有关内容和要求,组织落实设备巡视、维护、消缺和安全防护等控制措施,对涉及电网安全的重要输变电设施,加强巡视监护,落实防外力破坏措施,根据需要对重要变电站恢复有人值班。

3.3.4 建设部负责分析施工跨越、基建接入、系统调试等对电网运行设备的安全风险,组织落实基建施工、现场防护、系统调试等控制措施。执行上级预警通知单中相关要求,重点防范建设工作对临近带电设备的影响,实施电网运行风险预控。

3.3.5 营销部负责组织落实需求侧管理、供电服务、重要客户保电等控制措施。对于重要通道满载、重载或电力资源不足,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和供电能力的,组织落实有序用电,做好重要客户保电。

3.3.6 信息通信公司负责组织落实电力光缆、通信设备、信息安全防护等控制措施。

3.3.7 各业务支撑机构负责参与电网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运转,根据职能部门要求和各供电公司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3.4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绩效考核与控制

公司将电网安全事件、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安全考核指标和奖惩制度,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通过奖惩激励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另外,通过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对各单位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的全过程管理进行检查和月度电网风险预警统计分析,对由于电网运行风险预警未、预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电网事件纳入公司月度奖惩考核兑现,并在月度安全分析会通报各单位执行落实情况,保障电网运行安全风险预警管控措施的全面落实。

第5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控制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监管,银监会正式颁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以促进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作为基层银行,就要认真学习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适合商业银行风险特征的评估模型,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逐步完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流程,并通过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手段,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使商业银行适应复杂的运行环境,满足日益强化的风险管理需要。

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模型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信息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按业务划分,主要业务模块包括柜面业务系统, atm、pos、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支付和客服中心等,其中柜面业务子系统包括:存取款、贷款、信用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结算、代收代付等。其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结构如图1。

以上可以看出,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是针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和业务的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1]。

另一类是关于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这类模型建立在相关的信息安全标准之上,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技术的实现架构和实现方式,并以此来评估系统的技术风险。银行的安全架构是由物理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交易安全和数据完整性安全等,其中交易安全包括:密码技术、身份认证和安全交易技术。其层次结构如图2。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飞速发展,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各种中间业务等银行新型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出现,银行信息系统开始不同程度向外界开放,对银行开放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加上各商业银行实行数据大集中,将过去保存在基层的存贷款等业务数据集中到高层数据库存放,导致单笔交易所跨越的网络环节越来越多,银行信息系统对通信网络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开放运行,与公共网络连接,暴露在公共网络具有各种威胁底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支付等银行新业务,在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导致银行信息系统的风险剧增。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面对实际的信息风险时,需要建立定位于信息全面管理的风险评估模型。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因此,必须兼顾业务风险模型和技术风险模型的相关方法,建立一种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识别模式,用于发现系统自身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发现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中不正常和有害的行为,找出系统的弱点和安全威胁的定性分析;必须建立一种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用于在银行信息系统风险各要素之间建立风险评估,计量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

根据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模型,其中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针对银行业务具体处理,其风险识别是观察每一笔具体的业务数据,也可以转化为银行资产的差错;其中基于信息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针对安全保障技术,其风险识别是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据此,可以推理出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为: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由四个模块组成:业务差错识别模块负责找出每一笔已经发生的差错业务,其方法是通过业务差错发现和资产调查寻找每一笔差错业务,修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运行错误;威胁分析模块负责寻找技术安全威胁,用安全扫描来找出安全漏洞,用入侵检测来发现受到的侵犯;安全分析模块负责对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进行分析,对系统内部运行的软件进行分析;系统安全评价模块在前面三个模块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由银行风险因素诊断指标体系[2]得出系统安全评价量化指标。

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的特点主要是:1.业务风险评估和技术风险评估同一量化构成信息系统的风险,便于系统的横向比较;2.采用自动化的检测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硬件的风险和人为的风险,可以加入人工评价修正,有利于实时监控;3.系统简洁,事前预防和事后发现相结合,可行适用。

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风

险评估,可以进行风险计算,计算出大致成本,控制防范风险就是要采取行动,并得到资金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制定明确、持续的风险管理策略,按照信息系统的敏感程度对各个集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控制[1]。

在硬件方面控制风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选择满足安全要求的解决方案。在网络安全方面,要将银行内部网络与银行外部网络隔离,通过防火墙或者服务器连接。通过隔离连接容易实现数据检查,减少系统暴露面,发现问题系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在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上,可以借鉴成熟的运行系统,采用成熟的信息技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加强软件版本管理,优先使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和相关金融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机构信息化成果。[1]

在银行信息系统运行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明确与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制约机制,实行最小授权。[1]

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要坚持持续管理风险的理念,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的存在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持续管理就是要跟随环境的变化。建立持续管理策略,就是在银行信息系统中,不断地进行评估。不断地实施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测(check)、改进(action)四个进程。安全控制的境界不能放在不断纠正错误上,应该放在预防上,就是要不断检测,不断发现不安全因素,不断地改进,使系统符合变化环境下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第6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控制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监管,银监会正式颁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以促进我国银行业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作为基层银行,就要认真学习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适合商业银行风险特征的评估模型,运用先进的风险评估方法,逐步完善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流程,并通过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手段,保障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确保系统数据的完整,使商业银行适应复杂的运行环境,满足日益强化的风险管理需要。

一、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模型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信息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按业务划分,主要业务模块包括柜面业务系统, ATM、POS、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支付和客服中心等,其中柜面业务子系统包括:存取款、贷款、信用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结算、代收代付等。其商业银行的业务功能结构如图1。

以上可以看出,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是针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和业务的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1]。

另一类是关于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这类模型建立在相关的信息安全标准之上,主要考虑的是安全技术的实现架构和实现方式,并以此来评估系统的技术风险。银行的安全架构是由物理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交易安全和数据完整性安全等,其中交易安全包括:密码技术、身份认证和安全交易技术。其层次结构如图2。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飞速发展,随着银行业务的拓展,各种中间业务等银行新型业务和金融产品的出现,银行信息系统开始不同程度向外界开放,对银行开放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强。加上各商业银行实行数据大集中,将过去保存在基层的存贷款等业务数据集中到高层数据库存放,导致单笔交易所跨越的网络环节越来越多,银行信息系统对通信网络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电子金融服务的发展,使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开放运行,与公共网络连接,暴露在公共网络具有各种威胁底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支付等银行新业务,在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导致银行信息系统的风险剧增。商业银行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二、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商业银行在面对实际的信息风险时,需要建立定位于信息全面管理的风险评估模型。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因此,必须兼顾业务风险模型和技术风险模型的相关方法,建立一种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识别模式,用于发现系统自身内部控制机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发现系统与外界环境交互中不正常和有害的行为,找出系统的弱点和安全威胁的定性分析;必须建立一种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用于在银行信息系统风险各要素之间建立风险评估,计量风险的定量评价方法。

根据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模型,其中基于业务风险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针对银行业务具体处理,其风险识别是观察每一笔具体的业务数据,也可以转化为银行资产的差错;其中基于信息技术控制的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针对安全保障技术,其风险识别是找出系统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据此,可以推理出系统风险评估模型为:

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由四个模块组成:业务差错识别模块负责找出每一笔已经发生的差错业务,其方法是通过业务差错发现和资产调查寻找每一笔差错业务,修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运行错误;威胁分析模块负责寻找技术安全威胁,用安全扫描来找出安全漏洞,用入侵检测来发现受到的侵犯;安全分析模块负责对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进行分析,对系统内部运行的软件进行分析;系统安全评价模块在前面三个模块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由银行风险因素诊断指标体系得出系统安全评价量化指标。

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模型的特点主要是:1.业务风险评估和技术风险评估同一量化构成信息系统的风险,便于系统的横向比较;2.采用自动化的检测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硬件的风险和人为的风险,可以加入人工评价修正,有利于实时监控;3.系统简洁,事前预防和事后发现相结合,可行适用。

三、商业银行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措施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进行风险计算,计算出大致成本,控制防范风险就是要采取行动,并得到资金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制定明确、持续的风险管理策略,按照信息系统的敏感程度对各个集成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控制[1]。

在硬件方面控制风险,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选择满足安全要求的解决方案。在网络安全方面,要将银行内部网络与银行外部网络隔离,通过防火墙或者服务器连接。通过隔离连接容易实现数据检查,减少系统暴露面,发现问题系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在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上,可以借鉴成熟的运行系统,采用成熟的信息技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加强软件版本管理,优先使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和相关金融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本机构信息化成果。[1]

在银行信息系统运行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相关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明确与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制约机制,实行最小授权。[1]

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管理要坚持持续管理风险的理念,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的存在是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持续管理就是要跟随环境的变化。建立持续管理策略,就是在银行信息系统中,不断地进行评估。不断地实施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测(Check)、改进(Action)四个进程。安全控制的境界不能放在不断纠正错误上,应该放在预防上,就是要不断检测,不断发现不安全因素,不断地改进,使系统符合变化环境下安全需求。

参考文献:

第7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安全风险 管理机制 管理流程 主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33-02

盘锦供电公司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要求,充分吸取国内外先进风险管理经验,在电力生产实际中开展了从安全风险工作探索,目标、理念明确,工作思路清晰,效果明显。下面总结一下该公司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

1 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

1.1 理念

能够控制所有风险。

1.2 基本原则

注重实效、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稳步推进。

1.3 工作思路

分层次、分专业、理流程、抓培训、建机制、搞落实。

1.4 工作目标

逐步建立基于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把安全管理由严格监督阶段转变成自主管理阶段,实现安全“三控”目标,即能控、可控、在控。

2 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

2.1 结构体系

(1)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事故调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这三个工作体系属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只是其中一个。监督体系、责任体系、保证体系这三个组织体系是三个工作体系的执行主体,其管理对象是企业、电网、作业活动等。(2)分层次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不同管理层次根据各自工作特点、管理职责负责和控制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一步一步落实好安全责任。供电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让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供电中断、设备损坏、人身伤亡等是其重点防控的事故风险。其作业安全风险包括各个阶段的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误操作、违章等。(3)分专业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管理职责,形成各专业既合作又分工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发挥安全监督体系与保证体系两者的作用。公司安监部带头制定安全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同时制订实施方案的计划,积极组织宣贯培训,评估风险,让风险防控措施能够全面落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部门识别、分析、防控自己范围内的各类安全风险的工作(电网、设备、人等),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

2.2 安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1)成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领导组。由行政正职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和生产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其主要职责是: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和开展;对安全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审阅评定;确保人、财、物要投入到安全风险管理中;审定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布置风险控制对策及处理措施;评价、考核各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2)成立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组。由分管生产的副职任组长,安全、生产部门人员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责人员为成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评价考核等日常管理。公司安监部牵头,负责组织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各相关部门履行日常管理及风险管理制度所明确的职责。其工作职责是:安全风险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安全风险管理规范与方法的完善;开展风险管理知识和应用方法的培训;审核各生产单位的风险管理上报材料;负责公司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风险处理措施;总结、改进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工作组下设变电、输电与配电、调度与二次三个专业组,各专业组职责是:审核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结果;开展各专业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计算各专业的作业活动风险度、固有风险度;编制评估报告,分析薄弱环节和变化趋势,提出处理措施。(3)各生产工区、所成立安全风险管理相应组织,其相应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本单位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工作;开展作业活动风险分析工作;编制相应规范;开展静态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负责本单位风险信息的统计、管理;编制本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2.3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1)主要工作内容。安全性评价、运行方式分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检查等是公司级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

(2)基本流程。风险识别(分析)、风险预警、风险控制(整改、治理)、检查与改进等是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实现PDCA循环的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Plan),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和方案(Do),监督和纠正实施过程中的偏差(Check),总结前面工作,根据总结制定相应的完善措施,使下一轮工作得到改进(Action)。

(3)安全性评价。一般以2~3年为周期,按照“制定评价计划、开展自评价、组织专家查评、实施整改方案”过程,建立闭环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治理和排查隐患。要治理和排查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隐患,就要依据“全面覆盖、全程闭环”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事故隐患等级的确定首先要预评估,再评估,最后核定;隐患闭环管理的进行要遵循“发现、评估、报告、治理、验收、销号”的步骤;建立公司总部、网省公司、地市公司三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要遵循“落实责任、统一领导、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全员参与”要求。

(5)运行方式分析。年度方式分析应全面评估本年度电网运行情况、安全稳定措施落实情况及其实施效果,分析预测次年电网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和生产运行实际需求,提出电网建设、技术改造等措施建议,指导次年电网规划、建设、生产和运行,提高电网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安全检查。按照“自查、互查、督查相结合”以及“边检查、边整改”原则,组织开展常规(季节性)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督查);按照“制定检查大纲、组织实施检查、通报检查情况、督促落实整改”环节,实施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

(7)作业安全风险管理。本部门作业风险管理和控制要策划好、落实好,就必须遵循“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这项工作的任务很重,比如要认真审核工作计划、制定有效的措施、详细分析承载力、协调好重大事项、准确评估风险等。安监部门负责生产作业风险开展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

计划编制风险管控:生产计划编制贯彻状态检修、综合检修的基本要求,严格计划管理,避免重复停电,减少操作次数,保证检修质量,提高安全可靠水平。分管生产领导牵头组织召开好运行方式分析会、检修计划协调会和停电计划平衡会,保证工作安排合理有序。下达的计划中应注明主要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预案。

管理和控制作业组织风险:要严格按照月计划和周计划完成安排的任务,合理调配人、材、物,全面分析速度、质量、安全和时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安全顺利完成工作。安排人员要认真分析班组承载力,给每个部门安排的作业量要合理。各工作负责人能够按时且高质量地完成其任务,技术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要达到工作需要,管理人员要按时上岗。组织统一办理停电手续,保证动态风险预警措施落实到位,做好与其他配合单位(包括外协单位)的联系工作。材料设备、机械、备件备品、作业机具、车辆、安全工器具等资源要配备齐全,以满足现场工作的资源调配。仔细勘察现场,准确填写现场勘察单,对停电范围、作业现场的条件或环境、保留的带电部位、其他作业风险都要全面掌握。制定科学严谨的方案。制订的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三措”要针对现场勘察情况,而且还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项目作业非常危险,程序复杂,难度很大,此类项目作业要经过本单位总工程师(分管生产领导)批准后,才能根据现场情况执行。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单位组织,在管理单位专业工程师的指导下,主要介绍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经常性犯错误的部位,要使施工人员明白该怎么做、规范上是如何规定的,明确工作任务和范围、技术和安全措施、作业风险及其处理措施。

管理和控制现场实施风险:经过交底,作业前作业人员完全掌握方案。有的作业项目很危险,复杂程度高,难度大,作业前一定要勘察现场,认真填写现场勘察单,对作业内容、条件及注意事项要牢记。操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只有经过审批手续,解锁操作才能执行,并且执行过程中要有专人监护。保证操作票、工作票与接地线编号一致。遵照工作票的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给带电设备四周(即工作地点)围上栅栏,隔开带电设备和停电设备,且要把安全警示标示牌竖在醒目的地方。工作票制度要严格执行,就要对工作票、二次安全措施票、动火工作票与事故应急抢修单正确使用。开工会由上级组织召开,组织要把工作内容、带电部位、人员分工、危险点、现场安全措施等全部交底。检测施工机械、作业机具、安全工器具,合格后,专业作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操作人员方可持证上岗。总工作协调人要协调好各专业的工作,使多班组配合有序、高效,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设立专职监护人员负责交叉、复杂、有触电危险或者地段危险等风险较大的工作。

3 安全风险管理取得的实效

盘锦供电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基础,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安全生产整体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截至2013年12月31日,盘锦供电公司连续安全生产4315天,实现第10个安全年。创造历史最高纪录,并在全省地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4 结语

盘锦供电公司在电力生产实践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风险管控的一系列有效探索,充分证明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实质,制定安全预控机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预防风险失控、维持安全状态是风险管理的目的,最终确保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参考文献

[1] 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 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试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第8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护对策

Abstract: In our society today,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but as more people use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disasters and risks, so we use electronic devices at the same time more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various prot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adverse consequences. The following article Take highway control room, for example, through research and calculations, its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ote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lectronic highway control room equipmen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lightning strike capabilities.

Keywords: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无论是银行、证券,还是交通、通信及工业自动化中都应用到了计算机通信系统,并且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这些行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它们的工作自动化程度上升了一个层次。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的监控机房中,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础是电子设备,由于在正常的工作中,这些电子设备所能承受的电压和电流都是有限的,所以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降低对外界因素干扰的抵抗力,并且这些电子设备还能完全处在与外界隔离的位置,又会受到有雷电的乘虚而入,这就进一步加强了电子设备的瘫痪,甚至造成计算机通信系统的数据丢失。所以,在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雷电灾害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下面,本文就将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计算防雷电等级后,可以正当的分配资源,对其防护对策进行探讨,最后达到电子设备不能被雷电损坏或是雷电灾害风险最低的效果。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因素进行分析

通过实际调查,我们总结出造成电子设备被损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内部着火、爆炸、雷击和闪电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过大等原因。但在这些原因中,雷击和闪电是造成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而雷击所造成的电压过大主要是由建筑物附近的电位不断升高,或是建筑物内部中所产生的磁场耦合而引起的。

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也总结出了评估雷电对电子设备损坏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对放置设备系统的建筑物所进行的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电子设备的种类和具体的摆放问题;

建筑物的进、出口的电线以及整个数据和通信传输的线路布局问题;

对于整个建筑物和电子系统以及整个系统线路的内部所进行的防雷措施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计算时要以上述的因素为基础,这样并能根据相应的损坏情况做出合理的防护工作。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步骤进行分析

围绕着雷电对电子设备所产生危害的因素,研究人员对电子设备和周围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根据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雷电灾害防护情况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防雷环境

对于防雷环境,主要包括当地的地理位置、地质状况、气象以及土壤等条件,并最终确定该地区的雷电活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分布情况和影响。比如,在某地区内,周围多少米处有山丘,有多高的建筑物,当地土壤的电阻值是多少,或当地平均的暴雷日,这些都是防雷环境所必须要评估和分析的。

监控机房周围建筑的雷电防护设施和所处环境

在该项的调查中,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网或是避雷带的规格和设置情况;这些设备的数量以及之间的距离;它们的接地电阻值和接地情况。例如,在一座办公楼中,该楼的长大约是72米,宽是44.1米,那么在该办公楼中就要设置高为0.15米的避雷带,并且还要每隔12米设一根避雷针,这样就能通过建筑物做好防雷工作了。

电子设备系统的线路布局情况

由于电子设备系统是利用通信和供电线路向外界取得信息的,同时这条路径也是雷电入侵的主选路径。所以,只有详细地布局线路,才能使得雷电的入侵机率降低。例如,在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采用TN—S的供电方式的线路布局。

避雷设备的安装情况

在整个高速公路监控机房中,要对是否安装避雷设备进行了解。比如,在高压和低压侧都是否要安装避雷器,要安装高压避雷器还是电源避雷器,要安装几级的避雷器,并且对于信号避雷器是否也要安装在线路的源头,以及整个避雷器接地的电阻值不能超过多少,这些都是整个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的重点。

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

经过实际调查分析可知,如果高速公路监控机房的电子设备系统被雷击后,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其他方面,所造成经济损失也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对于高速公路监控机房进行正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经济社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只有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才能使得电子设备系统不受到雷电的损害。

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的防护对策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可知,雷电对电子设备所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在做好直接防雷电的同时,还要做好充分的屏蔽防护工作。

对建筑物的防雷电设施进行加强

对于建筑物内部的钢筋,可以用成防雷引下线,这样就能使雷电直接释放到大地内;与此同时,还要在建筑物接地的情况下,增加人工地网,让建筑物和大地之间能进行等电位的连接。

在监控机房内建立金属屏蔽防护系统

在现有的高速公路建筑物中,尤其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虽然是一个大空间的屏蔽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雷电的防护力较差,有时还能通过钢筋形成电流侵入电子设备系统,对电子设备造成危害。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危害的产生,就要在监控机房内建立一个金属屏蔽防护系统,保证电子设备系统不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以便进行正常的运行工作。

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在建筑物之间安装避雷器时,要确定好该避雷器的有效率,进而保证高速公路监控机房内的电子设备不会受到雷电的侵害。例如,在某个监控机房

内,其允许损害值 为,而经过计算可得出间接雷击所引起的损害值

为7.472× ,所以有效率E为1- = 0.987,所以,在本监控机房内,安装有效率大于0.987的A级避雷器就可以得到良好的防雷措施了。

总结: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虽然雷电对高速公路监控机房的损害是惨重的,但只要我们先做好相应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为防雷工程提供一个有效的依据,并合理地制定防雷策略并加以执行,就可以让雷电灾害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取得一个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程琳,裴晓芳,沈刚,周俊弛,钱美﹒江苏高速公路收费站一次雷击事故分析[J]﹒气象科学﹒2011(S1);

[2]罗永祥,陈余兰,谭清波,刘朝英﹒独山县农业银行业务系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J]﹒广西气象﹒2006(S3);

[3]吴海,潘家利﹒建筑物雷击风险评估的风险分量及其影响因素[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02);

第9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风险评估范文

关键词:风险控制理论;风险评估;电力安全管理;电力风险;电网运行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180-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89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愈加依赖于电力系统,当今社会,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正常运行,在电力产业规模不断增加、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对电力系统自身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具体涉及到电网安全、电力设备安全与员工及其他人员人身安全三方面,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的学者专家与实际生产中的一线工作管理人员也多从以上三个角度来优化管理工作。在当今电力企业中,建立更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新技术的引入、更加规范企业内部人员操作技能与规程、员工定期培训等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保证电网更加安全稳定运行。而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深入了解与掌握当前电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概率进行评估,并针对潜在风险提前采取一些有效防控与管理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对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降低人身事故概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当今国内电网安全风险原因及识别、电网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及风险评估引入等方面,探究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日趋重要的作用,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电力系统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特点鲜明,故不同地域下电网表现出的风险隐患可能不尽相同,而通过对我国南网及国网某些重要区域电网安全运行的分析,认识到其中一些共通的潜在问题,具体有:

1.1 电网结构问题

由于地市传统建设及规划并不均衡,且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与电力负荷分布及增长特点的关联性,使许多地区电网结构布局及负荷分布不科学,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地区极易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

1.2 电力设备自身风险

电力设备在设计、制造、原材料或生产安装等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而受负荷、外部环境及器件老化的影响,设备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电网整体运行。

1.3 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的环境问题现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侧重点,其防控与治理难度都相对更大。近年来全国极端天气增多,暴雪、暴雨、雷击、大风、雾霾等严重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而类似于电缆隧道等基础性电力设施,由于部分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标准较低等问题,造成现在结构产生了保护层脱落、钢筋漏出甚至部分坍塌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线路安全。

1.4 电力系统体制机制建立不完善

从系统整体看,首先,有些职能的划分并不清晰,尤其是一些行业管理机构与监管部门在一些领域存在交叉监管问题与遗漏管理问题;各部门间往往仅落实自己单方面的职能,虽然使其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但缺少了内部联动机制,使需要协调配合的区域有一定的发展限值,从而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随着电网结构的扩张,使电力企业的巡线护线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全范围、全时段的不间断巡视机制并没有执行到位,间断性的巡视工作加重了部分地区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企业的职能效力有限,对某些运行隐患只能进行提醒与告诫,并没有真正的执法权,从而并不能有效保证电力安全。故电网企业与市区政府的联动机制应继续加强,使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与高效。

1.5 外力破坏电网设施问题

电力系统遭到人为等原因破坏的现象至今仍十分普遍。首先,类似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进行施工作业、占地建房置物、汽车撞杆、偷窃电缆等电力设施及进行其他活动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是引发电力运行故障及引发停电等问题的主因。其次,类似老鼠等动物啃咬及攻击电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此类问题的防控是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1.6 电力应急预案操作性有待提高

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且近年来的大规模停电现象发生次数较少,电网运行也较为稳定。故电力应急等预案仍处于常态的应急处置模式,操作性过于简单与理想化,并无较强的针对性,使在真正发生问题时的风险性增强。类似于2008年冰灾导致的大停电,海南大停电及近年的深圳市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停电之后的处理办法,都不同程度地说明电力企业对应急预案的规划有待提高。

2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

加强供电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及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电网已经开展并逐步深入多项工作,并在实施中已突显成效,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2.1 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在近年的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分析与评估,并借此掌握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进而给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其主要围绕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电网外部环境及内部员工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给出风险级别,并结合保电范围及特点给出相应的治理保障措施。其对消除电网隐患、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可靠运行都有着重要价值。

2.2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负荷不断变化,当负荷超载时,需要更加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合理分配疏解负荷,尽量防止因电网过载超载而造成的电网解裂甚至更大规模的垮网现象。故随着各地区负荷特性及电网运行状态,合理优化调度方式,仍是电网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2.3 对运行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针对运行隐患的排查,其一,在调度侧利用高新技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动态监测,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判断安全隐患;其二,通过视频监控、电子脉冲围栏等技防监控装置对电力设施进行全天候远程安全防护监控;其三,加强电网运行外部排查力度,利用专业巡线及执法人员对运行外部环境进行监督,重点排查违章机械作业及施工等现象;其四,利用互联服务联系广大电力用户及群众,对其反映的电网问题及隐患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其五,加强与地市政府之间的联动关系,借助其行政与执法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快速治理。

2.4 对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及功能性质,以专业化管理的角度,依据国家与地区的政策法规,不断探索,完善、规范与细化适用于自身的管理规定与管理方法。类似于风险评估规范、技防安防规范、安全生产规范、工作操作规范、隐患排查规范等制度,需要在专业的研究与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并不断加强执行力,杜绝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发生。

2.5 进一步落实及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企业需要对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进一步落实,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构造更为严密的安防体系,进一步预防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大型的突发事故,继续从专业角度及地区特点完善应急预案,并在企业及系统内部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实操,提升应急队伍的事故反应及处置能力。

2.6 加强对电力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及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对电力用户,尤其是对大型重要电力用户的内部安全教育与安全隐患检查,是新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对其进行电气设施定期检查、安全试验及编制预案等工作,将电力用户所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以报告形式进行反馈,并督促其整改工作,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电力系统的风险理论对深入了解与掌握当前电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当今风险评估工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也需要今后电力企业不断加大投资与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罗凌霄.浅谈电网安全风险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3,(8).

[2] 张勇.完善电力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

[3] 万有胜.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5,(9).

[4] 高萍,于克栋.电网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筑

[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月报,2012,(1).

[5] 曹云,徐卫亚.系统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J].中国工程科学,2005,(6).

[6] 侯慧,尹项根,游大海.基于风险分析矩阵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电气工程论文集[C].2008.

[7] 陈永进,任霞,黄雯莹.考虑天气变化的可靠性评估模型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1).

[8] 陈曦.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9] 张丽英.基于风险管理理念的电网安全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