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书画展方案范文

书画展方案精选(九篇)

书画展方案

第1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为迎接**60周年,庆祝我局建局***周年,推动企业文化的开展,展示职工各方面才艺,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工会特举办书画摄影十字绣展。现在我们将向**全体职工征集此次活动作品。希望各基层工会积极配合,鼓励本单位职工踊跃参与。具体内容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2年  月至  月

二、活动地点

**机关大楼

三、活动内容及要求

㈠作品征集对象:

参加此次活动人员必须为**职工,要求参赛作品均属职工自行创作,不得外请或者盗用他人作品。

㈡作品征集要求:

⒈绘画类:绘画种类不限(漫画除外);国画作品不超过4尺宣纸,其他画类作品控制在1开纸以内。

⒉书法类:包括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软笔书法要求统一用白色宣纸,横幅不超过4尺,条幅不超过6尺整宣,硬笔书法要求统一使用8开方格纸。

⒊摄影类:包括黑白照和彩色照,要求反映我州建州60年及我局建局50年来内容积极向上,展现**职工健康乐观的各类作品;照片大小统一为420mm×297mm。

⒋摄影类十字绣题材内容不限,作品大小不限(但篇幅不宜超过2米)。

所有参赛作品在提交前,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正楷字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所在单位(部门)、联系电话。

四、活动安排

㈠宣传阶段

本次活动宣传时间:2012年 月 日—— 月 日。

各单位要及时将此次活动具体内容传达到每名职工,充分利用好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营造全员参与,全员动员的艺术氛围,同时,要求每个单位至少提供优秀作品   份。

㈡征集阶段

作品征集时间:2012年 月 日—— 月 日。

㈢展览阶段

作品展览时间:

㈣评选阶段

作品评选时间:

**工会将组成评委团,对此次作品进行评选,并评选出一、二、三等   名,优秀奖  名。

五、领导小组

**将组织此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工会。

评委组成员:

组长

第2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展示孝感建市25周年丰硕成果,为我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建设增光添彩,孝感市书画研究会特举办孝感市首届书画作品展览会。

二、活动内容

本次展览活动自8月20日启动征稿,面向全体研究会会员及全市广大书画爱好者,征稿于9月底结稿。征稿紧紧围绕“讴歌改革开放40周年辉煌成就,展示孝感建市25周年主题”。期间由市、区诗词学会围绕展览主题创作一定数量的诗词作品,由书画家们创作成投稿作品。研究会将组织评审委员会对参展作品内容严格把关,评选出获奖及入展作品,并于展览前结集出版作品集。

本次展览拟定于10月28日9时30分举行展览开幕式,开幕式幕墙上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内容。展览当天举行开幕仪式、颁奖仪式、作品集首发仪式。本次活动内容由颜倩和徐丽担任主持人,活动开始由主持人宣布到场领导嘉宾名单并致欢迎词,分列由市书画研究会会长致辞,接着由孝南区文体局、市文体局、市委宣传部、省书协、省书画研究会领导讲话,然后由省书画研究会、省书协、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局、市民政局、孝南区文体局领导向获奖作者颁发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奖金、证书以及作品集。展出书画作品共计110余件。10点半,由市文体新广电局领导宣布展览开始。与会领导及嘉宾参观展览。12时许,观展嘉宾就餐。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孝感市文体新广电局、孝南区文体新广电局

承办单位:孝感市书画研究会、孝南区老年书画家协会

协办单位:孝感市诗词学会、孝南区诗词楹联学会、孝感市全港置业有限公司

四、出席领导及嘉宾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杨斌庆名誉会长,胡文昌会长(或张家厚会长)、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葛昌永副主席、孝感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孝感市文体局领导、孝感市民政局领导、孝南区文体局领导以及承办、协办单位相关领导。

五、展出时间和地点

    此次展览拟定于10月28日上午9时30分举行展览开幕仪式。展出地点:孝感市壹为艺术馆,展期一周。

六、媒体支持

   展览开幕当天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孝感晚报、孝感网、孝感广电新媒体、孝感时讯传媒等媒体参与报道。

 

 

第3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董凤树字梧桐,号不二法门,曾用名长山大顺。中国书画艺术院院长、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环球教育首席书画导师。自幼酷爱书画艺术,早年拜谒书法泰斗王遐举先生成为入室弟子。董凤树几十年倾心艺术,临池不辍,自甲骨金文至篆隶楷书,博采众长而成风范。在书画领域造诣至深,影响极广。

楷、真、草、隶、篆,董先生俱为精通。其隶书蚕头燕尾,洒脱劲健,大巧若拙,斐然可观,道劲峭拔,堪为当今书坛之先。无论宏篇巨著或是尺牍小帧,字字珠玑,笔笔道劲,饱满热烈,疏繁有致。

董凤树先生曾多次受国际邀请举行书画展,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名流宿儒收藏,被授予“国际艺术名人”称号。

2000年,正值国庆之际。董凤树先生以民族团结为义,秉亿万人民心愿,为时任国家主席书写对台八点建议“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巨幅大作。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展出,作品高8米,宽32米,近300平方米,气势恢弘、豪情万丈,令人叹为观止。

2003年,董凤树应邀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时讲的对台四点建议,用书法的风格书写出来。同年,应邀将国务院总理在会见采访两会中外记者时讲的林则徐的诗句,用书法形式表现出来。

此次董凤树先生向中央档案馆捐赠的50幅书法作品中,行书作品20幅,隶书作品27幅,四尺洒金楷书3幅。这50幅书法作品基本展现了董凤树先生的书法技艺。其中董凤树先生用隶书书写的北宋苏轼作品《明月几时有》,幅宽1米幅长3米,大气磅礴,笔法劲道,既显示出汉隶的古朴敦厚,又表现出与诗词同样的华美精巧,使人在凝重中体味历史,感悟诗词的真谛。

第4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关键词】Maya案例教程;教材开发;框架;教材特色;实践应用;拓展训练

一、开发背景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传播媒介的快速传递和普及的今天,广告和动画的制作采用三维效果越来越多。商家对自己开发的新产品的展示和宣传采用三维立体效果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观众也对三维影片情有独钟。作为三维动画制作软件Maya,已被众多三维爱好者、动画和广告制作人员所采用。目前大中专院校、技校、高职高专动画专业也开设了三维动画制作这门课。由于Maya相对来说是一个较难掌握的软件,而市面上关于Maya软件应用方面的教材也良莠不齐,有的理论性很强,讲软件功能多,操作实例较少;所举实例脱离生活原型,应用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高职高专、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基础薄弱,认知、理解、推理能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信心不足,不愿动脑,但可贵的是他们动手能力强。通过大量案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有必要。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教学的好教材。加之软件更速度远远超过学校教材更换速度,导致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往往是疲于应付新教材大纲的编制、新教材的备课、讲解等。此外,一般学校在学习完Maya软件后会安排考证,参加三维动画师(建模方向和动画方向)考证;到目前为止,很少有针对三维动画师考证的教材。鉴于此,长期从事Maya教学和考证工作的笔者萌发了自我开发教材的设想。

为了使教材更有普遍性,通用性,笔者诚邀了兄弟学校的同仁一起参与讨论、研究、确定主题、章节、目录,交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审核、修定、定稿。于2012年成稿发行《Maya2011三维动画基础案例教程》。

二、教材开发

(一)开发思路与遵循原则

1.采用Maya软件的新版本开发新版教材,突出“高”和“新”,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

2.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使新版教材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3.促进教师角色转换:由传授者转向学习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4.教材编写利于新教改的实施。

5.注重技能点、知识点的掌握与考试标准相结合,使学生既能真正学到技能和知识,又能顺利通过三维动画师(高级建模师)考试。

6.案例的选择尽可能贴近实际,典型,有代表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考证的要求。

7.利用数字出版技术,充分发挥多种媒介的综合作用,打造书、光盘、网络立体化教学资源。

(二)人员职责分工

前期,笔者参与了出版社组织的多家职业类院校的多次案例类教材开况调研分析会,做了大量的考察与论证,由笔者组稿,专家组进行编写前的讨论、研究、确定方案。由笔者拟定出本书的目录,并书写出一个案例模式,交由出版社审核通过。双方签定编书合同。中期,由主持人结合参与者的实际教学情况具体分工书写的章节,根据前期讨论方案组织内容。在书写中相互交流,挑选最佳案例。最后交由主持人汇稿,相互修稿,完成任务,上交出版社。由出版社安排编辑审稿,再修稿,反馈主持人,相互间进行多次沟通,交流,修定,最后出版发行。后期,主持人将视频部分与电子课件部分内容制模,交由参编人员照样制作,以章节汇总,收齐,上交出版社。期间也需多次修改,定稿。

(三)教材开发整体框架

本书以Maya2011软件为平台,以教材编写常规项目为基础,结合职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思路,精心挑选了36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步骤详细讲解,再通过配套的拓展训练来巩固所学内容。将学习知识点和考证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同时附有常用快捷键、工程原文件、案例配套素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和ppt课件。学习者可以在做中学、学中练,在具体的操作中消化、领悟、掌握Maya理论知识。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进行自学。教师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前准备、个别辅导时间,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上,达到教与学的双赢。具体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三、具体步骤

(一)确定教材内容构架

本书的编写体系经过精心设计,按照“案例效果案例制作流程(步骤)分析详细操作步骤拓展训练”这一思路编排,从而达到以下效果:第一,力求通过案例效果预览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通过案例画面效果及制作流程分析,使学生了解整个案例的制作流程、案例用到的知识点和制作的大致步骤;第三,通过案例实训详细操作步骤,使学生掌握整个案例的制作过程和需要注意的细节;第四,通过拓展训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图1 教材框架图

本书的内容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 教材内容框架图

(二)案例构架

案例设计要巧妙,既兼顾教师的备课,又兼顾学生兴趣的激发。每个案例都经过反复斟酌,精心挑选合适的素材,将知识点讲解更深、更透,大部分素材自己制作完成。“案例效果”的呈现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直观一个个经典的案例效果,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案例制作流程(步骤)分析”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学有所向,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掌握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详细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具体实现目标的方法,操作技能。“拓(下转封三)(上接第93页)展训练”让学生能触类旁通,能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案例框架图

(三)教材特色

本书吸取了同类图书的编写经验,构思独特,其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性强,切合职业教育目标,侧重技能传授,弱化理论,强化实践内容。

2.适应性强,主要面向职业学校学生,三维动画师考证,也适合两年制或三年制高职高专、职业院校学生,也同样适合各三维动画制好者。

3.体例新颖、实用,从人类常规的思维模式出发,对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全新的尝试,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符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大量经典的真实案例,内容具体详细,与职业市场紧密结合。

4.内容立体,以案例效果的形式呈现,将知识点贯穿到具体实例中进行教学。有案例效果,案例制作流程(步骤)分析,详细操作步骤,拓展训练等具体的多元立体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本教材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技能知识与实训案例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任务相配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6.强调知识的渐进性,兼顾知识的系统性,针对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考证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7.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紧扣考证大纲要求。

8.本书教学资源全面,完全适合自学与教学。本书提供完整的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PPT课件、工程原文件、案例素材(详见网址:http://)。

四、实践应用及效果

本书初稿完成后,在本校试用1年。由学生和教师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检查、修改,对课件进行运行测试,对电子教案进行修改与调试。本教材在试用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初次试用跟踪调查评价反馈收集整理调整修订完成送审。

电子课件使教师省去了大量备课时间,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讲解思路清晰,条理顺畅。案例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而真正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

理论知识点内容还需任课教师补充,对于新手教师还需辅助理论性强的相关书籍学习。对于Maya2011中新增功能的使用还没有完全涉及,一方面是考虑机房硬件的支持度,另一方面考虑到教材篇幅。

参考文献:

[1]蔡毅.Maya案例设计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2]徐诞蔚.MAYA特效案例训练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7.

作者简介:伍福军,男,广西桂林人,现供职于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动画。

(上接第95页)展训练”让学生能触类旁通,能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具体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案例框架图

(三)教材特色

本书吸取了同类图书的编写经验,构思独特,其主要特色如下。

1.针对性强,切合职业教育目标,侧重技能传授,弱化理论,强化实践内容。

2.适应性强,主要面向职业学校学生,三维动画师考证,也适合两年制或三年制高职高专、职业院校学生,也同样适合各三维动画制好者。

3.体例新颖、实用,从人类常规的思维模式出发,对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全新的尝试,打破传统教材的编写框架,符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大量经典的真实案例,内容具体详细,与职业市场紧密结合。

4.内容立体,以案例效果的形式呈现,将知识点贯穿到具体实例中进行教学。有案例效果,案例制作流程(步骤)分析,详细操作步骤,拓展训练等具体的多元立体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本教材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实训教学方法,技能知识与实训案例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任务相配套,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6.强调知识的渐进性,兼顾知识的系统性,针对高职高专和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考证要求安排教学内容。

7.操作技能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紧扣考证大纲要求。

8.本书教学资源全面,完全适合自学与教学。本书提供完整的多媒体视频教学课件,PPT课件、工程原文件、案例素材(详见网址:http://)。

四、实践应用及效果

本书初稿完成后,在本校试用1年。由学生和教师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检查、修改,对课件进行运行测试,对电子教案进行修改与调试。本教材在试用阶段的主要工作有:初次试用跟踪调查评价反馈收集整理调整修订完成送审。

电子课件使教师省去了大量备课时间,同时在上课过程中讲解思路清晰,条理顺畅。案例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实现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进而真正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为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

理论知识点内容还需任课教师补充,对于新手教师还需辅助理论性强的相关书籍学习。对于Maya2011中新增功能的使用还没有完全涉及,一方面是考虑机房硬件的支持度,另一方面考虑到教材篇幅。

参考文献:

[1]蔡毅.Maya案例设计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第5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问题1

你的阅读观念正确吗?

在走访、调查中,陈老师发现,家长们对图画书的认识以及在指导幼儿阅读时有误区。

误区1

阅读是从小学之后开始的

相关研究表明,3岁~8岁是儿童阅读学习的关键期。幼儿的阅读实际上是从出生时就开始了,幼儿通过接触书,对文字产生好奇,知道怎样看书,对书中的物体可以指认,对阅读产生兴趣。家长的主要任务是为幼儿提供阅读的环境和条件,与幼儿建立阅读的互动关系,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图画书由于自身的特性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成为幼儿阅读的首选书。

误区2

阅读等于识字

在阅读就是识字的理念指引下,部分家长并不认同图画书,因为里面的字太少,在阅读图画书时只与幼儿指认里面的字,当幼儿能一字一字地念出来时,便认为阅读目的已达到。然而培养阅读者最重要的是开端正确。当幼儿带着识字压力去阅读时,便已剥夺了幼儿阅读所带来的愉悦体验,最终只会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压力,产生厌倦心理。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让幼儿在喜欢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书面语言的优美和汉字的妙用。

误区3

文字的价值高于图画的价值

诺德曼建立了图画书符码分析理论,至今仍被誉为图画书界最具权威价值的理论基础。他提出图画书中存有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隐含的故事以及文字与图画交织而产生的故事,当幼儿看懂这三个故事时,图画书的价值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识字量少的幼儿,图画的价值尤为重要。家长的主要任务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艺素养,读懂图画的表现手法,真正理解图画书的内容,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去观察、去推理、去想象,读出图画书中的故事。

问题2

如何选到适合孩子的图画书?

图画书是幼儿阅读的对象,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效果。目前有这样一些标准,可供家长选书时参考。

1.颜色明亮,具有现实性。幼儿喜欢颜色明亮的图画书,偏爱现实感强的颜色。家长可以选择色彩明亮但不单一的作品,绘画颜色具有现实性,色调能渲染出人物情绪。

2.在创作风格上,以写实为主。关于创作的风格一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喜欢幻想性绘画作品,而一些研究者认为幼儿喜欢忠于生活的绘画作品。本人认为幼儿倾向于写实性的绘画作品,这是由幼儿的经验及认知发展水平决定的。写实性绘画作品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印,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绘画风格和情感。

3.隐含细节的图画很受幼儿喜爱。有学者利用眼动仪研究幼儿阅读图画书时眼球固定及眼动变化情况,发现幼儿的眼径短,对细节较为关注。一些图画书创作者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时留下了许多“细节密码”等待幼儿去发现,这是幼儿与创作者之间的游戏,幼儿乐此不疲。

4.动作描述较多的图画书是幼儿的最爱。一本好的图画书页与页之间的衔接构成了整本书的阅读节奏。受年龄特征及经验的影响,幼儿不易觉察过于细腻的人物心理活动,对动态的事物较为感兴趣,喜欢模仿人物的行为。

问题3

亲子阅读怎样能取得更好效果?

怀特赫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父母的阅读指导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直接、即时的影响,他提出了对话式阅读方案,在亲子共同阅读时,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展开阅读。此方案有三个指导干预原则,一是父母鼓励幼儿谈论图画中的内容,如父母多问“什么”的相关问题,少问“是”或“不是”的问题。二是给阅读后的幼儿及时反馈。反馈既能了解幼儿阅读理解的情况,又能扩展知识经验。三是了解幼儿已有的水平,通过提问,让幼儿向高一层次的水平发展。对话式阅读方案在亲子阅读中具有可行性。在实施对话式阅读方案时家长应注意几个问题:

1.家长要学会倾听。在多提“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帮助幼儿理解图画书的问题时,允许幼儿有不同的答案,家长可以先倾听,根据幼儿的思维继续提问,让幼儿在问答中发现冲突,自主修正。

2.鼓励幼儿说书面语。家长不要过于关注讲述图画,而使用口语来描述故事,这不利于幼儿书面语的发展。看字与读图两者缺一不可,看字时遇到幼儿不理解的词,可以通过观察画面,结合幼儿的经验,说明这个词的使用条件,当幼儿再次阅读时使用了这个词,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家长提问、讲故事时也尽量用书面语。

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阅读的阶段。受年龄及经验的影响,幼儿阅读图画书的水平是分阶段的,2岁~4岁的幼儿是图画认识的“列举”阶段,幼儿只能对局部或表面的形象做出孤立的反映,对自己喜欢或认识的事物从整体的画面中指认出来;四岁以后是空间联系和因果联系阶段,这时幼儿能把各部分作出空间和时间的联系。家长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切勿问题过高过于抽象。

第6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自选图形(折角形)”、“叠放次序”等工具的使用,完成至少两页古诗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掌握“自定义动画”中进入和退出两种动画方式设置翻书效果,进一步了解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的恰当应用;了解触发器的作用及设置方法,初步实现交互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体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过程,进一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古诗的页面,渗透文学教育;通过作品展示,引导学生客观地完成自我和对他人的评价。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定义动画”中触发器的设置。

难点:综合利用“自定义动画”功能,实现模拟翻书效果的制作。

教学过程

1.案例欣赏 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古诗欣赏”动画(此动画模拟翻书效果)。

师:这个动画是用什么软件完成的?

学生可能回答是用Flash软件完成的。

师:此动画是用我们现在学习的PPT软件完成的,只要将PPT中自定义动画功能有效地综合利用,就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动画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利用PPT制作的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定义动画的兴趣。

2.分析案例 明确任务

(1)分析“古诗欣赏”翻书效果的动画,引出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教师以“古诗欣赏”动画为蓝本,引导学生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展示幻灯片)。

学生观看幻灯片,对应范例动画的内容回答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

(2)明确任务——本节课至少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制作。

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大任务——至少制作完成两页翻书效果的动画,分析并播放大任务的完成效果动画。

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两页模拟翻书效果的动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回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一般流程,为完成本节课任务做好准备。

3. 动手实践 完成任务

任务一:完成“古诗欣赏”动画的封面(即第一页)的制作。

教师布置并分析任务一的知识点:折角形的插入;用图片填充折角形;修改折角形边框线的颜色和粗细。

学生结合任务一的学案自己动手先尝试完成操作。

(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复习前期所学操作,鼓励学生多动手,提供实践平台,为任务二做准备。

任务二:完成第一首古诗(即第二页)的制作,将其放在第一页的左侧,两页位置要摆放恰当。

教师结合学生完成任务一的情况,小结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布置任务二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二的知识点:折角形的翻转;修改折角形的填充;两个图形的对齐方法。

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基础上,巩固练习完成自选图形填充图片、翻转图形的操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教师再次播放“古诗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每一页的动画效果并分析动画原理,引出任务三。

任务三:分别为第一页、第二页设置进入和退出的动画效果。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为什么给第一页设置两个动画。任务三中的知识点:自定义动画中“进入—伸展”动画方式的设置。(“之后”,“自左侧”,“非常快”);为同一图形设置“退出”动画的方法(退出—“层叠”;“单击时”,“到左侧”,“非常快”)。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并动手完成第一页的动画设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动画,明确任务三,在完成任务三的过程中回顾自定义动画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技能。

教师提示任务三中的第二个小任务的制作思路:类似第一页的设置方法;不同点要考虑第二页进入与退出时的方向(进入时是“之后”,“自右侧”,“非常快”;退出时是“单击时”,“到右侧”,“非常快”)。

学生结合提示,完成第二页的动画设置。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设置第二页的两个动画。

4.学习新知 完成任务四

任务四:先调整动画顺序,然后为第一页和第二页设置“触发器”功能,实现翻书效果。

知识点:触发器的作用;设置触发器的方法。

教师通过实例操作,讲解并演示“触发器”的设置方法及功能。提供视频操作,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学习提供支架。

学生聆听教师介绍触发器并观看教师操作,以小组为单位,可互相帮助学习新知;尝试动手操作完成任务四。

教师巡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触发器,学生第一次接触,采取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

5.交流展示 完善任务

教师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和有共性问题的作品,师生共同交流,强调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触发器的对象是否正确,两个折角形的叠放次序以及进入和退出的动画设置是否合理等。

学生通过观看、交流、评价自己和他人作品,听教师讲解点评,思考自己的作品哪里还存在问题及如何改进,明确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再次播放范例动画,结合学生作品,引出综合任务。

第7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类图画书;阅读;阅读指导方法;集体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7/08-0019-05

【作者简介】金晔(1974-),女,江苏无锡人,上海市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保教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1.科学类图画书

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图画书,或称知识类图画书(information picture book),是以传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主要目的,说明性是其本质特性,没有虚构的成分。其内容包含自然和社会的真实信息,结构清晰,一般以知识和方法的罗列、比较居多,语言以平实的说明性文字为主,生词和专用词汇较多。

2.幼儿园科学类图画书

适合3岁~6岁年龄幼儿的科学类图画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来,科学类图画书在幼儿园早期阅读实践中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了国际专家和学者的认可。国外一些教育专家呼吁在学校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中纳入更多的说明文体裁的文本。比如,Linda J, Caswell和 Nell k. duke在《非记叙性文体作为一种催化剂促进识字发展》 一文中,主张早期识字教育中要更加注重非叙事性文体,并指出有文献表明说明性文本给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识字发展提出了很多挑战,而他们在说明文方面一贯表现不好,可能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在关键的学校教育早期阶段缺乏体验这些文本。哈佛大学的Nell k. Duke和幼儿教师Jane Kays合作的幼儿科学知识类图书语言的发展研究,发现通过三个月在学校教育情景中为幼儿定期朗读科学知识类图书,幼儿阅读科学知识类图书的语言更能体现出说明文的一些特征。

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相关实践研究却几乎空白。鉴于此,研究总结科学类图画书的规律和特点,探讨科学类图画书在早期教育中的适宜性,梳理其运用于幼儿园教学实践的经验,以此推动幼儿阅读科学类图画书的兴趣和能力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亲子阅读、幼儿集体阅读、幼儿自主阅读三个方面入手,梳理和总结有效的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指导方法。

2. 通过科学类图画书集体阅读课程的实施,探索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积累科学类图画书集体教学案例。

(二)研究内容

1. 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选材方法。

2. 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指导方法。

3. 科学类图画书集体教学策略。

(三)研究方法

1. 经验总结法:对以往或现阶段获得的研究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

2. 案例分析法:以案例的形式记录集体教学的片段,记录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情况,并加以分析得出结果。

3. 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用具体的实践行动不断验证、充实、修正、完善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指导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选材方法研究

1.根据阅读形式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材

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大致分为集体阅读和幼儿自主阅读两种基本形式。此外,幼儿园也应适当开展亲子阅读的相关指导,以帮助家长更有效地开展亲子阅读。在这三种不同的阅读形式中,由于成人与幼儿的人数比例不同,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阅读内容也应有所区别。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的阅读形式,选择不同的科学类图画书,开展阅读活动。

2.集体阅读活动中,科学类图画书的选择依据

(1)依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

幼儿天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科学类图画书的目的就是传递自然界和社会的信息。兴趣极大程度地影响幼儿的阅读热情,也支持幼儿阅读能力发展。因此在科学类图画书的选择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匹配、话题内容感兴趣的科学类图画书内容。如:小班可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好吃的水果》《好吃的草莓》。中班可结合孩子们开展的植物主题,选择《冲天小竹笋》《蔬菜花儿》,大班可结合孩子对动物特征的追踪研究和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选择《昆虫躲猫猫》《看一看,猜一猜》。

(2)依据幼儿语言能力,选择合适的图书

科学类图画书不仅具有集中含载科学性概念词汇的特点,还有比较明显的说明性语用特征。与此同时,科学类图画书往往采用非叙事性的结构,图画的画风清晰明了,这些构成了科学类图画书有别于叙事类图画书的鲜明特点。因此,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选择语句长度适合,知识类词汇量适当的科学类图画书内容。如:中班下(或大班上)可选择平均句长不超过30个字的《莲花》,其中提到植物的根、茎、叶、花等相关知识类词汇。

(3)依据幼儿注意集中时间,选择合适的图书

由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注意集中时间不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作了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上的规定:小班15分钟~20分钟,中班20分钟~25分钟,大班25分钟~30分钟。因此,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中,更适合选择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的科学类图画书进行阅读。如:《海豚》紧紧围绕海豚这种海洋生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展开。又如:《种子高飞》虽然提到了芒草、苍耳等不同植物,但讨论的主题紧紧围绕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3.自主阅读与亲子阅读中,科学类图画书的选择依据

(1)依据阅读活动的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图书

自主阅读是基于幼儿自主产生的阅读兴趣而开展的。因此,既可能是无目的的随意阅读,也可能是为满足集体阅读中的继续探究兴趣,还可能是对日常问题的资料查找搜寻。为满足幼儿自主阅读目的的多样性,教师应在图书角提供丰富的不同类型的科学类图画书,以充分满足孩子的阅读需要,保护幼儿的自主阅读兴趣。

亲子阅读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阅读形式。家长应根据对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了解,选择难度适中,幼儿喜爱的科学类图画书。在图书内容的选择上,可根据幼儿最近关心的热点话题、生活中的科学常识等进行挑选。

(2)依据师生(亲子)互动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

在自主阅读中,幼儿主要通过自主探索来阅读,与成人的互动较少。因此一些图像突出、画面表达能力强的图书比较适合此类阅读活动。如:ISPY系列丛书。此外,为鼓励幼儿在园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充分利用午餐、睡前准备等活动时间给幼儿朗读图书角中的科学类图画书,还可自制相关的图画书录音,方便幼儿边听边看,或听懂再看。有了简单的讲解,图文并茂、稍有难度的科学类图画书也能成为自主阅读中受幼儿欢迎的素材。

在亲子阅读活动中,由于成人与幼儿的人数接近,甚至是一对一,因此家长能有效地观察参与阅读的幼儿,对其提出的问题能及时进行解答,互动有效而积极。因此可以选择信息量较大的科学类图画书进行阅读。如:《第一次发现――工具箱》《地震自救》《拉鲁斯小百科》《简单的科学》等不同类型、题材的书籍都能成为不错的选择。

(3)依据阅读活动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图书

亲子阅读的时间取决于每个家庭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的时间则取决于幼儿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往往不固定。因此这两类阅读活动中对科学类图画书的选择,没有集体教学中那么严谨,篇幅、内容随意性较大。

(二)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指导方法研究

1.说明式阅读

科学类图画书中,往往会出现丰富的知识信息,或比较多的专用名词,当这些内容与幼儿已有知识经验或语言能力不完全对应时,就会形成一定的阅读困难。这时,成人可以采取说明式阅读,用深入浅出的解释性语言或简单的评论,对难点加以诠释,帮助幼儿理解和内化,更好地读懂图书。在运用这一指导方法时,成人应该观察幼儿的现场反应。既要鼓励幼儿通过读图来猜测知识信息或专用名词的实际意义,也不要过于为难幼儿,使其丧失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们》中,出现了专用名词“喙”。 教师先读出“喙”的发音,随之观察瑶瑶和佳颖的表情。两人一脸懵懂,似乎没有听清教师的发音。于是教师接着提问:“你们知道‘喙’是什么意思吗?”“不知道。”教师解释“喙就是小鸟的嘴”,再接着往下读。当图书读完后,教师再次发问:“小鸟的嘴,又叫什么?”“喙!”两个孩子齐声回答。可见,说明式阅读能帮助幼儿顺畅地理解图画书的难点,并以轻松的心情投入下一段阅读。而针对科学类图画书的说明式阅读,也是丰富专用名词的有效方式。当然,教师、家长的解释和说明,只是一种协助的手段。我们不能抛弃这一类图画书原有的文字特点,用过于夸张或叙事的语言矫饰其原有的语言面貌,科学类图画书特有的说明性文字和专业用语都是其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

2.平行式阅读

故事类图画书的展开,通常按照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结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文体结构是渐进有序的。因此故事类图画书(除了极少数的特例),一般也遵循从前至后的阅读指导方法。但科学类图画书中,有很多文体结构是并列形式的。如《忍者雨蛙》一书,并列介绍了雨蛙的多种功能。又如:《昆虫躲猫猫》,分别介绍了几种不同的昆虫,及其外形与特征。对于这类图画书,先看哪一页,都不影响幼儿对其他内容的理解。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图画书阅读中,成人可以运用平行式阅读,打破固定的阅读顺序。或者让幼儿自由选择哪页先看,哪页后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一些信息量庞大的百科图书。成人可以让幼儿根据兴趣,随机抽选今天想读的内容。一段时间后,厚重的小百科内容,就会在一次次的平行式阅读中化整为零,成为幼儿的百科经验。

3.检索式阅读

科学类图画书可以帮助幼儿解释身边发生的事,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加以说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检索式阅读,让幼儿在发现问题后,到图画书中去搜寻答案。

如阅读《冲天小竹笋》时,妈妈先设置问题情境。翻到“第四天”,让天天观察小朋友和竹笋比高矮,“猜猜小朋友和竹笋谁长得更快?谁长得更高?”天天带着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很快找到答案,并发表读后感想:“不会吧,竹笋能长得这么高啊!”在难以置信的感慨下,妈妈给天天完整地读完了整本图书。读完后,天天仍然沉浸在图书内容中,独自反复翻看感兴趣的几页,进一步观察和比较。

此外,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了问题,可以到书中检索阅读,寻找答案。如,大二班的几个男生捉到了一只昆虫,凯凯说这是天牛,阳阳说这是蟑螂。当幼儿到教师这里寻求答案时,教师笑着指了指图书角。于是,他们就兴致勃勃地找到了两本关于昆虫的百科图书翻了起来。由于有了以往的检索式阅读指导,幼儿很快就根据昆虫腿的数量、触角、头部的形态等线索,翻到了正确的答案。凯凯的想法被图画书证实了,洋洋得意地宣布,要把这个天牛做成标本,放在自然角,让不认识的小朋友都来认识一下。

4.操作式阅读

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动作(心理动作)不仅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儿童早期认识世界、适应环境、赖以生存的主要手段。因此操作性学习方式是幼儿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中,我们可以运用操作式阅读方法,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书内容,更快地吸纳书中的知识信息。

比如,《蔬菜花儿》一书,我们可以设计蔬菜与花的图片配对,让幼儿在操作中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好吃的草莓》一书,可以截取草莓生长周期的不同图片,让幼儿在操作中排序。《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一书,可以提供幼儿一把手电,一个小玩偶,让孩子尝试变出书中的各种光影效果,将科学类图画书的阅读与科学探索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将图画书中的科学知识,演变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5.拓展式阅读

书画作者在编撰科学类图画书时,往往根据一定的主题,按其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制作成套书或者系列丛书。如《大科学》丛书,分为《大植物》与《大动物》两个系列,并各有5本图画书。《拉鲁斯小百科》分为5个系列,共32册。《简单的科学》分2岁以上、4岁以上两个系列,各有8本~10本。因此,成人可以运用拓展阅读的方式,将孩子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既可以纵向接着读,也可以横向比较着读。如看了《蔬菜花儿》,可以接着看《种子高飞》。逐一了解植物的各个部位。也可以将《长颈鹿好长啊》,和《大嘴巴河马》放在一起翻阅,将两种动物的图片放在一起比较和讨论,感受其外形特征的差异。拓展式阅读既能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又能让幼儿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科学类图画书的集体教学策略研究

1.运用“精简”策略,提高集体阅读时效

(1)合并画面数量,精简阅读内容

为让幼儿更好地看清图书内容,有机把握阅读理解的节奏,教师在集体阅读环节,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用PPT的形式,呈现图书画面。相同篇幅的科学类图画书与叙事类图画书比较,前者包含更多的知识信息及专业名词。科学类图画书还经常运用单页多幅的排版形式,用小插图进一步深入展开主题,或做类比比较。针对“图片数量多”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缩减画面,精简集体阅读内容。

如《好吃的草莓》一书中共有大大小小的草莓图片24张,从各个角度充分展现了草莓的不同特征。完整地读完这些图,幼儿视觉比较疲劳,往往在后续互动中,注意力分散,倾听和讨论效果差。因此,教师最终精选了14张图片制作成PPT进行播放,阅读效果大大提高。

(2)忽略个别信息,突出阅读重点

一本科学类图画书,往往描述某种事物的多个特征或属性。如果幼儿理解能力有限,在短短的集体教学时间内,难以完全消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依据幼儿阅读能力、已有知识经验,对内容进行一定的精简,有取又有舍。

比如《莲花》这本图书,既介绍了莲藕、莲花、莲叶、莲蓬、莲子是莲的不同部分,又介绍了莲在不同季节的生长状态,以及莲各部分不同的作用。在教学设计时,就可挑选其中的一两点作为教学重点,适当忽略图书中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又如《好吃的水果》中既呈现了常见及不常见的多种水果,又分析水果的主要结构“果皮、果肉、种子”,还例举了不同水果的生长地点等等。尽管这些信息都很可贵,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应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探讨,这样话题才能有效深入,幼儿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内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有这样,才能让阅读环节重点突出,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2.运用“调料”策略,增加阅读兴趣

大部分的科学类图画书,语言比较平实,以说明性文字为主。没有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没有诙谐幽默、滑稽风趣的语言。同时图书中还会出现比较难的生词或专用词汇。这些潜在因素往往会影响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或让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幼儿望而生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调料”策略,用适宜的音乐或视频,为图书“增色增味”,增添图书的美感或趣味,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来参与,让阅读过程成为幼儿感受美、体验美的认知之旅。

如《莲花》一书,介绍了莲的生长过程。虽然选用了精美而真实的照片作为图书主体,但由于其文字平实,朗读起来显得过于平淡,幼儿看和听的兴趣不大。再次试教时,教师配上了一段抒情优美的旋律,同样平实的文字有了音乐的衬托,马上充满了荷塘的意境,在看完一遍图书后,大家不禁轻呼“好美啊,还想再听一遍”。而描述海豚生活习性的《海豚》一书。教师在环节一开始增加了声光同步的一小段视频,蓝蓝的海水,跃动的海豚,低低的鸣叫,幼儿如同置身于大海的情境,与海豚共同嬉戏,充分激发了他们参与阅读、了解海豚的兴趣。

3.运用“重组”策略,改变阅读序列

科学类图画书常常运用并列的结构展开不同的知识点,先看哪一页,都不影响幼儿对其他内容的理解。对于这类图画书,教师可以运用“重组”策略,改变阅读的序列。

如《好吃的草莓》中,教师把小班幼儿熟悉的、已有的认知经验――“草莓果实的颜色、味道、是否成熟”放在了活动的第一部分,把比较陌生的部分――“草莓的生长过程”放在中间,把幼儿最茫然的部分――“草莓种子”留在活动最后。从熟悉的话题开始,引发讨论,唤醒幼儿的探究兴趣,从而激发幼儿尝试了解陌生的植物世界。再如《我们身体里的洞洞》,教师可用PPT的图片形式,将身体各个部位的“洞洞”做成超链接,幼儿想先了解哪个洞,就点开这一页阅读。由幼儿来决定阅读的先后顺序,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4.运用“拼图”策略,分解阅读难点

科学类图画书的知识信息量比较大,阅读难点也较多。教师可以采取“拼图”策略,将难点分化成几个小的阅读任务,让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分头阅读完成。如“忍者雨蛙”中共描述了雨蛙的7个特征。教师先通过集体阅读环节,解读其中的三个,同时使幼儿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再将后4个特征“变色功”“蛙跳功”“吸盘功”“游泳功”分别做成了4本小图书。幼儿根据兴趣和经验,自选其中的一本进行阅读。在小组阅读后,教师再通过集体分享环节,以“拼图”方式,将小组阅读中的零星经验组合成完整的雨蛙形象。再如:《影子是我的好朋友》中,例举了多种光影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几种效果的目标图变成实验小任务,分成几组,分别提供手电和小玩偶,让幼儿在合作游戏中,分别玩一玩试一试,再通过最后的“拼图”,将各自的实验结果和推测分享给大家,全面理解图书内容。

5.运用“鹰架”策略,加深阅读理解

“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经验”是科学类图画书教学设计中的主要目标。因此,当幼儿的原有认知经验与图书中的知识仍有差距,或图书作为一种平面读物,无法最大化地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时,我们不妨借鉴鹰架理论(Scaffolding Instruction),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感知、操作的支架式环节,有效缩短幼儿现有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中存在的差距,并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如:《看一看,猜一猜》一书,展现了身边若干事物被多倍放大后奇妙现象。教学中,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放大的现象和规律,可以在阅读活动中,增设体验环节,让幼儿玩一玩放大镜,亲身体验物体经多倍放大后的视觉效果。《小燕子和它的朋友》谈论的是燕子等多种鸟类的喙。教师可在教学中,增设操作环节,提供漏勺、夹子、镊子、钩子、布袋等小工具,让幼儿运用小工具捞取不同大小的物品,亲身体验并联想鸟喙的奇妙功能。《莲花》一书用真实的照片,再现了莲的各个部位,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阅读后他们仍然不明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添加了教具“莲的一体图”,将莲花、莲叶、莲藕、莲蓬等展示在同一幅画上,帮助孩子们理解,解决了图画书中局部画面所无法呈现的知识难点。

6.运用“支持”策略,体现阅读自主

科学类图画书的集体教学,既不同于以“读”为主的亲子阅读,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要灵活把握“教”与“学”的尺度,为幼儿保证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与空间。通过情境的创设,有效支持幼儿主动阅读的兴趣。通过经验的提炼和梳理,唤醒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与之共鸣,支持幼儿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如《纸真好玩》是一本玩纸的工具书。教师可以先呈现书中的几个纸玩作品,让大家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发现这些作品的来历,“照着书上的方法制作,就可以得到这些好玩的纸玩具”,不久,幼儿得出了这个结论,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后,教师选取一幅图进行阅读剖析:材料如何取用、图示中符号如何解读。在简单的讲解后,幼儿自选感兴趣的书页积极动手尝试起来。为支持幼儿的积极探索,教师不仅在材料架上提供了丰富的各种材料和工具,方便幼儿取用,还将画页用小书架立体呈现起来,让幼儿能一边看一边做。“选取合适的工具和材料……按图索骥折或剪……分清山线和谷线……”在教师的支持鼓励下,幼儿有的独自完成,有的两两合作,最后都获得了成功。

四、讨论与思考(详细可联系作者)

【参考文献】

[1] Duck K N,Kay J.Can I say once upon a time:Kindergarten children dveloping knowledge of information book language[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998,13(02):295-381.

第8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今南京西路325号、黄陂北路口的上海美术馆将移至浦东世博园由中国馆改建成的中华艺术宫。不禁想起老上海的美术馆,以及现上海美术馆是如何创建起来的。

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在江湾五角场地区建造新上海城区的规划已开始实施。如今的上海体育学院校部办公大楼,就是当时建造的市政府大楼。如今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的一幢老建筑,就是当时建造的上海博物馆,就在这座上海博物馆附近,还计划建造一座上海美术馆。可是,因1932年“一·二八”日本入侵上海发生淞沪战争,迫使这一新上海城区的建设计划不得不中止。此后,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才又将建造上海美术馆提上了议事日程。该年4月,由当时上海市教育局专门提出建造上海美术馆的设想报告,呈报上海市政府,经第71次市政会议通过,批准设立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

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处设于陕西南路139号(老建筑已拆除,今巴黎春天百货公司大楼所在地),筹备主任为施翀鹏(施南池)。下设指导委员会、设计委员会、征集委员会、编辑委员会。聘请的指导委员会委员有李石曾、徐朗西、吴待秋、吴湖帆、汪亚尘、沈尹默、张大千、张元济、冯超然、赵祖康、刘海粟、颜文梁、顾颉刚等。设计委员会委员有朱应鹏、郑午昌、郎静山、姜丹书、马公愚、许士骐、陆丹林、张充仁、张书旅、陈秋草、贺天健、刘开渠、孙雪泥等。征集委员会委员有王个簃、王扆昌、白蕉、江寒汀、沈迈士、汪声远、李咏森、李秋君、徐邦达、唐云、姚虞琴、商笙伯、张红薇、杨宽、应野平、谢稚柳、钱镜塘等。编辑委员会委员有丁念先、徐仲年、承名世、俞剑华、温肇桐、陈小翠、童书业、郑逸梅、华林、严独鹤、潘伯鹰、丰子恺等。各位委员都是当时上海的文化界、美术界、史学界、收藏界代表性人物,英才会聚。

当时的上海市美术馆筹备过程中,曾分别举行了如下工作会议:1947年6月14日举行了上海市美术家和收藏家会议,同年7月1日举行了设计委员会会议,7月5日举行了编辑委员会会议。另在9月15日至28日假南昌路法文协会举办“中国近百年画展”。还先后举办中国历代工艺美术展览、历代雕塑展览,及图案、模型、摄影展览等。在编辑出版方面,编有《中小学美术教材与教学法》,出版有《中国近百年名画集》、《上海教育周刊·美术号》、《近百年画展作品识录》、《世界月刊·美术特辑》、《中国清代名画集》等。从当时的上海市美术馆筹备工作进展来看,可贵之处在于一开始就注意与欧美国家的美术馆工作方向接轨,即将美术作品的陈列展览与美术的普及教育,特别是与青少年的美术教育相结合,同时与编辑出版、研究工作相结合。

上海市美术馆的建馆选址当时尚未定,但美术馆的建筑设想当时已由建筑师洪青设计了两种:甲种(大规模)是全部用大理石和雕刻装饰的正规美术馆,乙种(小规模袖珍式),只有三大间陈列室,一间大厅,另有储藏室办公室。这两种设计方案呈报给市政府。市政府因财政困难而只选了乙种小规模袖珍式美术馆设计方案。然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因集中财力打内战,连简陋的袖珍式美术馆设计方案都无法实施。所以,真正的建立上海美术馆,在新中国诞生后才正式实施。

第9篇:书画展方案范文

图画书是近些年幼教领域比较热门的话题,数量众多的图画书让人眼花缭乱。那么,如何选择、阅读和欣赏图画书?《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正是一本教读者如何阅读与欣赏图画书的阅读指南,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63部优秀的国外图画书作品。本书装帧精美,妙趣横生,可谓儿童图画书入门级必读教材。该书为我国卓有建树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彭懿之作,于2011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上篇“阅读图画书”,下篇“经典图画书”,此外还附有丰富的参考资料及索引。上篇主要告诉读者阅读与欣赏图画书的技巧与方法,向读者展示了图画书的整体概况和具体细节,详细地讲述了图画书的要素和艺术技巧。作者从图画书的定义出发(“图画书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为读者介绍了23个如何阅读图画书的问题,如封面(从封面可以猜故事、专门创作的封面画、和封底连在一起看、护封)、环衬(前后环衬遥相呼应、孩子一般不会漏看环衬、精心挑选的颜色、环衬的图案、考考你的眼力)、开本(小开本和大开本、竖开本和横开本、异型开本)、拆页以及图画及文字的关系(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图画与文字的相互补充、图画与文字的滑稽对照、图画与文字分别讲述)、潜在的节奏(单一结构的图画书、重复结构的图画书、两拍子、三拍子、节奏和高潮、用图案和色彩变化加强节奏)、颜色(作为一种沟通的特殊语言、颜色的联想和象征、象征生命、美丽、战争与死亡、黑白和彩色的切换)、艺术风格(艺术风格的分类、印象派画风、抽象派画风、超现实主义画风)等诸多方面,深入浅出地探讨图画书的书籍构成、形态和表现形式。不论你是教师还是家长,不论你是图画书专业研究人员还是图画书业余爱好者,都能从上篇对于图画书的基础理论论述中得到启发和指导。

下篇依照时间顺序,集中展示了63部自1902年至2002年一百年来在世界图画书发展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作品,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母鸡萝丝去散步》都在其中。作者以不同时期的图画书作品为经,以独特的分析视角和语言为纬,给读者们串联起了图画书百年历史发展的艺术足迹。这部分由五个板块构成,基本资料、获奖及推荐记录、作品欣赏、作品解读、作者小故事等几个方面。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作品封面、名称、作者、初版时间、以及中文简体字版出版者、译者和出版时间。获奖及推荐记录介绍了作品所获奖项、上榜排名及各种推荐记录。作品欣赏,作者通过“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最平实、最接近作品的语言,对故事内容作了一个概述。作品解读,“让我们来深入讨论作品”解读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让读者能够重新认识或者发现容易被忽略的故事细节和奥秘。作者简介,“关于作者的故事”介绍作者和画家的生平、重要作品和艺术成就。

本书的附录部分则记录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及索引,对于读者来说是很宝贵的阅读参照。作者先介绍了全球儿童图画书三大奖项(国际安徒生奖、美国凯迪克奖和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的概要和历届获奖者名录,接着展示了国际知名权威推荐书目和重要奖项、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最后还罗列了作品索引、作者索引以及参考文献。

《世界图画书:阅读和经典》是集学术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图画书研究专著,它带领读者们穿越图画书的历史,然后途经一部部优秀的图画书的驿站,最后到达审美与心灵净化的终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