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精选(九篇)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

第1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湿地保护技术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交互作用的区域,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占地球表面面积6%的湿地,却为世界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特别是为濒危珍稀鸟类提供了生息繁殖的基地,成为众多珍稀濒危水禽完成生命周期的必经之地。

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1]。湿地入水量减少是造成湿地萎缩不可忽视的原因,水文条件成为湿地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相关水利工程加以改善,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湖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积极进行各湿地引水通道建设,以获得高质量的补充水源;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固堤防,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淤积;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

2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2]。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可概括为以下3个部分:一是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基底改造技术、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清淤技术等。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二是湿地生物恢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三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湿地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与管理,通过部门间的联合,加大执法力度。要严格控制湿地氮、磷肥及农药的施用量,控制畜禽养殖场废水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大型畜禽养殖场废水要严格按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养殖废水土地处理。

植物是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最主要的生物净化材料,它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质的净化有一定作用。目前,在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应用方面,国内外均以水生植物类型为主,尤其是挺水植物。由于不同植物种类在营养吸收能力、根系深度、氧气释放量、生物量和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人工湿地中的净化作用并不相同。在选择净化植物时既要考虑地带性、地域性种类,还要选择经济价值高、用途广以及与湿地园林化建设相结合的种类,尽可能的做到一项投入多处收益。研究认为,用于人工湿地系统的植物种类应具备以下特征:①有生态接受性,例如,不能对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和遗传整体性产生显著的杂草威胁和疾病灾害;②对当地的气候和病虫害具有耐受性;③对污染物和高度富营养化水具有耐受性;④在湿地环境,能够繁殖、建群、扩展和生长;⑤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能力,能直接吸收和贮存,或者通过促进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发挥间接作用[3]。

3湿地重点攻关技术

要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制定出湿地保护规划。运用环境学、生态学多学科理论和“3S”等先进技术,在查清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湿地监测系统,及时跟踪和掌握湿地变化动态,开展湿地分布和演变规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退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湿地水旱灾害、污染等方面的研究,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重点攻关的技术有以下几方面:

(1)湿地退化机理与生态恢复机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方法和技术。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恢复力、演替规律、可持续性研究,湿地的环境功能及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影响研究,不同干扰条件下湿地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景观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及预报研究等[4]。

(2)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技术。城市湿地公园是指利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类型,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城市湿地水系统生态修复技术、城市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植物种类筛选、城市退化湿地高效生态修复模式、城市湿地修复生态工程示范关键技术等。

(3)红树林保护与发展关键技术。为提高沿海防护林的总体功能,使林业在解决国家生态环境危机,提高自然环境品质,保护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深层次矛盾中发挥更大作用,国家林业局启动了红树林保护工程。这是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程以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又一重大拟行举措,也是海岸带林业建设新亮点。今后,需积极开展红树植物引种扩种技术、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半红树植物营造技术、监测外来引进种对红树林湿地生态影响与生态安全等研究;在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加强红树植物对潮汐水位适应能力的研究,确定各树种的淹水临界时间;开展红树人工林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综合定位研究。

(4)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应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物种与生物多样的恢复与维持技术、湿地治污生态修复技术等研究;选取各种类型退化湿地的典型代表,进行生态恢复示范研究。

4参考文献

[1] 陈国富,吴黎明.浙江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 冯宗炜,王效科,吴刚.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2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水资源

1水生态修复

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具有水植物群落及水生动物,并且在水中还具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及微生物等。水生态修复就是运用培养植物和栽培植物的方法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换,或者进行转移降解,对水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国际上也有着不错的应用空间,该项技术不仅治理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大量的研究经验表明,治理河道中的水体,应当从污染源头控制,同时,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从本质上实现对河道的治理,使河道中的水体生态能够得到恢复。

2水生态修复技术种类

2.1生物处理技术

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完成相应的处理,通过合理的途径最终获取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对其利用,完成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对微生物生长环境、品种、数量等各项内容进行控制,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人工曝气等方法,加快对水体污染物、氨氮、有机氮等物质的处理。具体处理技术应当依据河道受到的实际污染程度、水流、流域面积等各项因素的综合情况进行确定。

2.2修建生态岸坡

生态修复主要目的是对遭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该操作必须要严格的依据自然规律进行,使河道中的食物链体系能够得到恢复。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建设观念发生了转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是安全、生态。基于此,在设计河道岸坡,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应用,在该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生态理念。例如,在河道修建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放缓河坡,同时在河道近岸处种植植物,为了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应当种植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从而达到固结土壤的目的,提高坡岸的稳定性,避免大量的土壤被冲走,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相应的活动场所,从而实现保护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2.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原理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化学、生物、物理各方面的作用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洼地中,湿地中的填料床是由土壤和填料共同构成的,同时床体填料会存在的缝隙,这些缝隙为水流动提供了空。同时,也可以在床体的表面种植植物,考虑到生态问题,应当种植一些成活率高,并且具有较好处理能力的水性植物,实现对污水的科学处理。人工湿地特点如下:1)可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不受破坏,同时能够为水中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实现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调节。3)调节径流,确保泥土含水量的合理性。4)降解水体中的各项污染物,净化水体。5)美化环境。

3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植物种类的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依据河道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河道的植物种类,这对于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植物对土质的影响和选择性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植物护岸选择过程中,要考虑河道不同的水位情况,并且要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进行。

3.2修建多样性河流

通过恢复河流的纵、横向连通实现修建河流的多样性,通过多种不同形态的河流,可以降低岸坡和河床材料硬质化。河流横向连通的目的是为了使河流的曲折、多边形态得到保持会得以恢复;河流纵向连续性,就是将河流修建为具有护坡地基主河槽的断面状态。用在护岸地段,则应当对透水岸防护结构进行合理应用,同时还应当增加对天然材料的应用。例如,木桩、乱石、柳树等,有效避免河流护岸硬质化。

3.3应用实例

3.3.1工程概况某河道全长越8.6公里,其是一条骨干河道,对于该河道的功能定位是防汛除涝、生态水环境、水资源调度及航运。3.3.2工程理念依据河道所在区域的水务规划的具体要求情况来看,应当将人水和谐相处作为该河道处理的指导思想,从而在满足防洪除涝、抗震等各项安全标准的基础下,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河道平面布置过程中,考虑到河道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摒弃了传统河道采用的裁弯取直做法,使河道本身具有的蜿蜒、曲折等各项特点都能够得到保持,这样的处理方法使河道能够有宽有窄,确保河道断面多样性不会受到破坏,整个河道的岸坡采用生态岸坡,对于河道的局部区域则进行湿地处理,从而使河道的多样性得到改善与修复,最终构建一条生态型河道。3.3.3河道特点河道平面布置:在原河道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适当拓宽,通过量、测可以发现,河面宽在28-58m不等,河道有宽有窄,并且线型种类多样。生态护坡的应用:河道边坡采用的为自然土坡,边坡应当依据河道的实际宽度情况和河岸景观绿化带进行调节,为了确保河道坡面的生态型,选择的石材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可以将植物种植在空隙处,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与沉淀,同时也很好的抵抗了由于水位变动原因,对土坡造成的冲刷,水面上的土坡处种植的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人工湿地的布置:对沿线小支流进行利用,进行人工湿地布置,具体布置面积超过了48000平方米,在河道一定水位线上构建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并且要在小岛内摆放一些未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石头,同时还要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并且具有景观效果的水生植物,利用木桥将小岛与陆地相连,形成水陆环绕景观。

4结语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开丰.生态修复技术在贵州省山区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1):194-196.

第3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滨水生态 湿地景观设计 可持续发展

1、前言

湿地主要是指水陆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并且湿地一直被称为“地球之肾”。然而城市滨水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通过对滨水湿地的景观营造进行研究,从而使得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2、滨水生态湿地的相关定义

滨水区是指水域和陆地之间的交界的地带,并且也是人工景观和自然地景之间融合的区域,因此在城市中,滨水区是最具生态价值的组成部分。

根据《湿地公约》中的定义可以看出,湿地主要是指天然、人工、长久或者暂时的沼泽地或者水域地带,并且在湿地中主要伴随着静止或流水,还包括了低潮时的水深低于6米的水域。在世界各地都分布着湿地,并且湿地也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从而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滨水湿地是一种自然湿地,它具有属于自身的特点以及属性。

3、滨水生态湿地的设计思想、原则以及途径

3.1设计思想以及原则

滨水生态湿地设计思想主要是指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以及恢复性设计。滨水生态湿地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性原则。在营造滨水湿地景观的时候,要尊重自然,并且要按照每一个地区不同的情况来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策略,与此同时要注重保护设计区域内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样做不仅能够维持区域的原始属性,而且能够使得原有的动植物生态链不会遭到破坏。第二,功能性原则。在设计湿地景观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满足人类的相关需求,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人文环境对人们的不同需求。第三,文化性原则。在营造湿地景观的时候,要注重保留、发掘以及对当地的历史文脉进行恢复。

3.2设计途径

3.2.1设计硬质景观

在进行铺装工作的时候,要采用渗水资料,比如:植草砖、透水砖等,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得铺装的透水性能增强,而且能够为周围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然而,生态驳岸处理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然原型驳岸,在这个处理过程中,保护岸堤的时候通过采用植物材料,从而能够保护岸堤的自然属性。第二,自然型驳岸,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要采用天然石材或者木材护底等,从而使得岸堤的抗洪性能得到增强。第三,人工自然型驳岸,在进行自然护堤过程中,要通过采用钢筋混凝土等相关的材料,从而使得护堤的抗洪能力得到提高。

3.2.2植物景观设计

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并且要充分结合当地气候、土壤以及人文景观条件,从而使得耐污净化能力增强,并且促使湿地有充足的植物覆盖。在选用水生植物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从而不仅能够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而且能够起到丰富岸线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营造滨水湿地植物景观的时候,要不断增加鸟嗜植物的种类以及数量,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鸟类,从而使得湿地的生机得到增加。通过鸟嗜植物不仅可以为鸟类提供栖息以及筑巢的场所,而且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2.3人文景观设计

滨水湿地的人文景观就是指与湿地景观有关的文化景观,并且人文景观要素的根本就是指湿地的历史文脉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在设计滨水湿地型景观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历史、民族以及地方的文化,而且设计人员要用心灵感悟,不断挖掘本土文化的内涵,从而能够对滨水湿地的历史连续感以及乡土气息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最终促使湿地不仅具有归属感,而且也要具有文化意境。

3.2.4水环境的设计

在设计湿地景观中,水是灵魂,与此同时要注重水景观的设计,并且要注重水环境的设计以及修复。在设计水岸的时候,要通过使用天然材料以及软铺装的构造做法来进行,并且要让雨水渗入到地下,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系统,起到保护地下水资源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河流的微地貌以及水动力的相关作用,从而能够将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园林造景技术充分的结合起来,达到修复水环境的作用。

在水环境修复过程中,滨水湿地要选用污水净化物理系统以及人工湿地系统的方式,从而使得滨水河流的生态修复得以实现。人工湿地系统的净水过程主要是一个自然生态过程,从而能够为造园艺术提供良好的条件。

4、滨水湿地的生态保护

4.1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野生植物以及动物资源比较繁多,因此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动植物的特点。与此同时要保护以及恢复环境,为动植物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从而能够使得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得到提高。除此之外,要对各类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使得湿地水体、生物以及矿物之间的平衡性以及稳定性得以保持,以防资源的枯竭。在规划设计湿地景观的时候,要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不断促使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4.2促使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得以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要素组合而成,从而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中各种复杂的生态过程中,比如:水体净化过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流动过程等。通过这些过程可以促使湿地系统的稳定性得以维持,因此要注重湿地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从而为各种野生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4.3促使湿地环境的零污染性得到保护

在规划以及建设湿地的过程中,要严禁排放污染物,从而能够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在处理过程中,要使用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保护湿地环境的零污染性。

5、结束语

在规划设计湿地景观的时候,要顺应自然规律,从而使得自然资源得到保护。与此同时要考虑到环境效益,并且充分发挥湿地在美化城市环境中的作用。在规划湿地的时候,不仅要充分发挥其功能,而且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会民.城市公园的生态重塑——以玄武湖公园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1(06):67-69.

第4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恢复1 城市湿地的主要特征

与自然湿地相比,城市湿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人为因素对城市湿地形成较多干扰,大于自然过程。城市湿地与城市建筑、道路等互相镶嵌,其在形态结构上就表现出面积小、孤立分散等特点,景观上为湿地斑块,且斑块之间的连接度相对较低,内部生境破碎;在水文特征方面,受人为控制因素影响较大,不过水源补给比较容易,水文波动性较小;在生物特征方面,主要是基于人工意志的多样性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不过其生物多样性价值远远不如自然湿地。另一方面,城市湿地具有相应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包括供应、调节、文化及支持四大类,其中供应是指从生态系统中获得诸如粮食、燃料等产品,调节服务则是获得诸如水文调节、气候调控等服务;文化服务则是可以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享受等;支持服务则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诸如水循环、生物栖息等支撑效益等。

2 城市湿地的生态恢复措施

2.1 生态恢复原则

首先要遵循地域性原则,结合城市实际的气候特点、湿地类型、结构要求等条件,因地制宜的制定与城市需要相适应的湿地生态恢复策略,采取适当的技术途径;其次遵循生态学原则,在进行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要分步骤、有计划的进行,要适应城市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最大程度上满足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来进行生态结构及生物群落的构建,保证物质循环及能量转换实现最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水文、植被、动物和谐共生的生态恢复目标。

2.2 城市湿地生态修复措施

针对不同的城市湿地类型采取适用的生态修复措施,具体如下:首先天然湿地,主要有森林、湖泊及海岸带湿地,针对这类湿地主要在水文及土壤合适原样的地区进行生态修改,采取种植适应地域条件的植被;以现有林地为基础进行绿化建设,湿地四周的非湿地在没有其它项目的前提下可以种植乡土树种;改造覆盖率低的林地;针对树种结构不合理的林地则进行合理的树种配置等。其次,盐沼湿地,从某种程度上讲,城市化进程中损失了大量湿地,而剩下的湿地要将其调蓄洪水、净化水质及滞纳沉积物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针对盐沼湿地进的形态、位置及规模进行重新调整;对水系岸线进行整治,以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水系,满足各类生物对生息环境条件的需求,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再次,滨河湿地,这类湿地最易受到污染,因此针对滨河湿地要尽量降低洪水的危害,并采取措施净化其水质;主要措施包括疏浚河道、河漫滩湿地等提高湿地的自然化程度,增加水流,保持其持续性,将污染源彻底切断,防止沉积物进入。最后,湖泊湿地,通常湖泊属于静水水体,虽然采取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其原有面积,但是其水质修复却十分困难,相对于动态的河流而言,静态的湖泊自净作用十分微弱,水体特别是底泥中的有害物质不会自行消除,湖岸带水生植物群落布局零散、景观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除了要采取点源、非点源污染控制措施外,还要采用生物调控技术及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建造湖岸带景观化人工湿地生态工程去除受污染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等。

3 城市湿地保护措施

除对已经受到损害的城市湿地进行修复,针对现有未被破坏的湿地要加强保护,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立法,为城市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基于法律法规的角度从湿地开发、利用、居民日常生活行为等各方面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予以保护,保证城市湿地资源在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充分研究现有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城市建设规划,最大程度上保持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人为干扰与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再次,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做好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联合专家学者建立城市湿地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实时监测其生态波动情况与环境变化情况,保持其生态稳定性,逐渐由被动的恢复重建转变为主动的协调控制;在广大城市居民中展开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其对湿地、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全面树立其环保间识,引导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城市湿地保护工作中来。最后,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管理。对于城市湿地系统而言,城市水资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在城市水系规划与管理中纳入城市湿地开发与利用等工作内容,对水资源的生产、应用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城市湿地水资源的污染控制与防治,提高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第5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

1.前言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1996年新建成的地级市, 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近500万,农村人口占80%,居住分散、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附近的河流或沟渠,造成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1.1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一是由于农村小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污水排放量猛增。二是集镇雨、污水分流系统未建,污水随意排放。三是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管理不善。四是河道淤积严重,疏浚管护不够。五是流失的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物加重水体污染。

1.2.水质特征

宿迁市乡镇工业基础薄弱,多以食品加工、建材、纺织行业为主,水污染物排放以生活污水为主。水体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细菌、病毒等特点,选用“生物膜+自然生态修复系统”等生态化处理试点工程。

2.工程介绍

2.1 技术特点

选择12个行政村单户或联户型农户、9个集中式住宅小区和1个乡镇镇区,分别建设以下3种类型。

类型一:“农村单户型或联户型”采用“发酵+微型生态湿地”无动力处理技术。

类型二:“集中式住宅小区”选用“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处理技术。

类型三:“乡镇镇区”生活污水采用的是“跌水曝气+复合生态床+生态系统修复”处理技术。

3种类型,具有投资小、能耗低、运行费用少,效果好、管理简便,达到生态循环、就地回用的目标;因地制宜解决农村单户型、小型集中式住宅小区、乡镇集镇等产生的纯生活污水污染问题。

2.2 指标情况分析

污染因子:BOD5、CODcr、NH3-N、SS、pH,进水分别为:40~50mg/L、300~400mg/L、30~50mg/L、200~300mg/L、6~9,出水分别≤20mg/L、≤100mg/L、≤15mg/L、≤70mg/L、6~9。

主要经济指标:类型一的工程造价950元/个,无运行费用;类型二的造价1500元/吨,运行费用0.10~0.12元/吨;类型三的造价350~550元/吨,运行费用0.06~0.08元/吨。

2.3 工艺介绍

2.3.1 “发酵+微型生态湿地”工程

(1)工艺流程:“收集沉淀发酵微(小)型生态湿地沉淀排放”“四格式”处理方法。

(2)设计规模及处理能力:

①农村单居农户: 3-4口人,日处理生活污水0.5-1吨;

②联户:2-20户计6-80口人,日处理生活污水1-30吨,(正在试点);

(3)“四格式”处理池总容积约为5立方米,规格尺寸可以因地制宜,设计停留时间5日左右,处理池一般长、宽、深约为:3.5m*1.2m*1.2m。四格式池体长度分配大约为:收集池0.5 m,发酵池1 m,湿地1.5 m,沉淀池0.5 m。

(4)在“微(小)型生态湿地”处理环节,设置鹅卵石、砂子,上面覆土种植适宜于本地区生长的根系发达、喜湿、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如麦冬、蝴蝶兰、美人蕉、水葱等,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滞留在砂、石中的污物。

(5)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中化学需氧量(CODcr)等部分指标能够达到一级标准。

2.3.2 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工程

(1)工艺流程:生活污水化粪池预处理系统(格栅池、沉淀池、微型曝气池)人工生态绿地景观绿化用水

(2)设计规模及处理能力:

小型集中办公区域,200人左右,日处理生活污水30吨;

小型集中居住区,300户-400户,日处理生活污水100吨;

联片居住的小型集中社区,日处理生活污水300吨。

(3)宿迁市试点工程绿地容积一般为200m3左右,长、宽、深分别为:15m*12m*1.1m。湿地内部填充物与户用污水池“微型生态湿地”大体相同,湿地表层也种植一些植物,以吸收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4)处理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2.3.3 “跌水曝气+复合生态床+生态系统修复”工程

(1)工艺流程是:排水沟污水格栅及集水池(自流)微型曝气复合生态床(自流)河道生态系统修复(自流)排放。

(2)人工复合生态床选择最佳的植物栽种方式,在床体内部填充多孔的、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介质,以改善湿地的水力学性能,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附着面积,同时增强系统对污染物尤其是对有机物及氮、磷的去除能力。

(3)处理规模及处理能力设计:日处理生活污水400吨左右。

(4)处理效果: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

3.经验和启示

3.1工程投资少

对日处理100吨污水工程造价在20万元左右,运行费用约为0.10元/吨,无需专门人员管理维护。处理后可作为景观绿化用水回用。适用于 “小型集中式办公区域、宾馆饭店、山庄别墅、生活小区”等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3.2处理效果好

对“乡镇镇区”生活污水,采用“预处理+复合生态床系统+水生生物修复”的河道生态化技术进行处理,在沭阳县新河镇开展了试点工程建设,处理有效果好。

3.3运行费用低

建设一个“预处理系统+人工生态绿地系统”生态化污水处理设施,工程投资约在1200-2000元/吨污水之间,运行费用在0.10-0.14元/吨污水范围;建一个3.5m3-5m3户用污水处理池,约1000元左右,无运行费用。

4.结论

第6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是重要自然生态资源,是全省国土自然生态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受人类活动长期影响,在国土陆地自然生态空间中,江苏自然森林资源保存少。近年来,全省持续努力开展“绿色江苏”建设,森林面积和质量稳步提升,至2016年全省森林面积156万公顷,林木覆盖率22.8%(森林覆盖率15.2%,居全国第24位)。全省森林资源中人工林占96.7%,生态质量较高和生态功能较完备的天然林仅5.2万公顷,占全省森林面积3.3%,占全省国土面积0.5%。在相邻省份中,浙江省森林面积6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9%,其中天然林36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34.1%(2016年);山东省森林面积2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6.7%,其中天然林约1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6.3%(2016年);安徽省森林面积396万公顷,覆盖率达28.7%,其中天然林占163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11.7%(2015年)。江苏森林生态资源禀赋相对较低。

但江苏湿地资源得天独厚。全省位于长江、淮河流域下游,东临黄海,水网密布,河湖众多,滨海滩涂辽阔,湿地资源极为丰富。全省有湿地282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25%(将部分近海与海岸湿地纳入国土面积计算),其中自然湿地195万公顷,包括湖泊、河流、沼泽、近海与海岸湿地等多种类型。全省湿地总量居全国第六位,仅列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国土面积大省之后。在相邻省份中,浙江省有湿地111万公顷,湿地率10.5%,其中自然湿地84万公顷;山东省有湿地174万公顷,湿地率11%,其中自然湿地110万公顷;安徽省有湿地104万公顷,湿地率7.4%,其中自然湿地71万公顷。江苏湿地资源总量大,占国土面积比例高,比较优势显著。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全省丰富的湿地资源不仅提供了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生产生活资料,是湿地周边居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更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滞洪水、补充地下水、稳定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生态支撑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得益于丰富的湿地及其提供的资源,才孕育了江苏独特的水乡人文,成就了其富庶之地的美誉。而且全省湿地生态地位重要,全国七大水系中长江、淮河经江苏入海,黄河曾流经江苏700多年并留下496公里故道;太湖、洪泽湖、石臼湖、高邮湖、盐城沿海湿地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大丰麋鹿、盐城沿海湿地珍禽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国际重要湿地;东部近海与海岸湿地为亚洲最大规模同类湿地,是东北亚重要候鸟迁徙通道,为丹顶鹤、黑嘴鸥、勺嘴鹬等众多珍稀濒危鸟类提供栖息繁衍地,其中属于《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鸟类有186种,占该协定保护鸟类81.9%;属于《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的鸟类有57种,占该协定保护鸟类70.4%。

江K湿地资源面临开发建设、围垦、污染等多种威胁,而湿地保护管理能力相对薄弱,因缺乏有效保护,呈现出湿地面积逐步减少、生态质量逐步下降、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的不良趋势。湿地面积持续减少。江苏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特别是近30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湖泊、河滩、沿海滩涂、沼泽等湿地资源被大量围垦或转为他用,成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由于围垦或占用,全省自然河流湿地减少9.8万公顷,长江沿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洲滩地、浅水区域被围垦1.56万公顷,占长江湿地9%。湖泊湿地减少10.6万公顷,里下河湖泊沼泽约95%被围垦或者转为他用;近30年来有8个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消失。1951~2015年,围垦沿海滩涂约480万亩。围垦湿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也导致自然生态资源严重破坏,使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一些湖泊、沼泽、河流、滨海湿地甚至永久消失。

湿地生态质量逐步下降。由于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全省湿地生态质量持续下降。一是湿地水环境持续恶化。来源于工业废水、废渣、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垃圾、围网养殖等的各种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汇集于湿地,湿地水质不断恶化。长江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总体处于中度污染,41条主要入江支流45个控制断面中,水质符合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断面分别占22.7%、2.3%和20.5%(2015年)。由于污染物超过湖泊自我净化容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生态质量恶化,导致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虽然历经治理,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仍处于Ⅳ类。沿海浅海水域Ⅳ类水质、劣于Ⅳ类水质海域分别占到全省海域9.4%和9.4%,陆源排污入海严重,全省17条主要入海河流,均超过地表水环境Ⅲ类水质标准(2016年),滨海潮间带、浅海水域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二是自然岸线被破坏或占用。堤坝或护岸工程、防洪(汛)基础设施满足了防洪防涝等安全需要,但阻碍了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和生物信息交流,导致湿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近十年来,长江自然岸线被占用约300公里,占长江自然岸线24%,长江滨岸自然生态逐步恶化。三是淤积和沼泽化趋势明显。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干扰,湿地淤积和沼泽化进程快于自然演替速度。由于泥沙淤积,洪泽湖西部与北部湖区、高邮湖西部与北部湖区湖床逐年抬高,逐步沼泽化。分散在农业种养殖区域或居民集中居住区的小型库、塘、河渠,是农业种养殖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水进入主要河道的前置蓄积库,发挥着重要的前期蓄积、沉淀、分解和降解作用,但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转变,这些小型湿地逐步淤积、污染。四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资源过度利用、水环境污染,及湿地面积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以鱼类资源为例,江河及沿海鱼类资源结构简单化、低龄化、小型化现象十分严重。

湿地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湿地生态功能维持需要一定的湿地面积和良好的生态质量来保证。由于湿地面积缩减、淤积和沼泽化等,湿地调节气候、滞洪防涝、蓄积水分、降解污染、提品、支撑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大幅减弱。由于开阔水域被大量围垦或占用,里下河湖荡地区库容由20亿立方米,下降到不足1亿立方米,区域“低降水、高水位”的洪涝灾害压力趋大。由于城市区域湖泊河流湿地被围垦或填埋,湿地总面积和湿地单体面积大幅减少,湿地在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洪涝灾害等方面的功能减弱。

湿地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生态保护热点,已成为各国政府重要的生态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已成为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题中之义。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据此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并已于2016年1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实施,对湿地保护修复提出严格要求。2015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湿地面积不低于28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50%以上,修复或恢复湿地2万公顷。2017年初江苏地方性法规《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始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下一步,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依法推进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中,必须夯实“三个基础”、强化“六项措施”。

扎实做好三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为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奠定良好基础。一是明确湿地的“身份”。将湿地视为一种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者一种土地资源类别的认识,发展形成于20世纪中期。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2007),湿地不属于任何一级土地类别,而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其他一级或二级土地类别中,如“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等,又如“其他用地”中的“沼泽地”等。“身份”不明是当前湿地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应当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湿地作为一种自然生态系统,并以一种单独但不排他的国土自然资源类别,通过湿地名录,明确其范围和边界,从而在国土开发利用规划、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相关规划中,通过划定生态红线保留和保护湿地生态空间。二是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一个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维持湿地、森林等不同类别自然生态空间的最低保有量。针对江苏自然生态资源分布及保有量的特点,必须划定并维持全省湿地保有量底线,杜绝随意减少湿地面积,这既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生态资源需求,也是江苏特殊水乡历史人文保持和发展需求。国务院办公厅《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并明确全国湿地面积维持8亿亩底线。根据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要求,维持全省湿地面积282万公顷,是全省湿地面积保有量的底线,对此务必实施严格考核,落实地方政府湿地保护责任。三是完善湿地保护机制。湿地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如水、土壤、鱼类、鸟类、植物等,均由不同部门根据各类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管理。应从生态系统角度,建立湿地保护协作机制,统筹湿地内各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厘清各管理主体职责,形成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强大合力。应强化规划引领和指导,根据湿地生态特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科学、系统规划湿地保护,合理布局,明确湿地保护重点措施,分解落实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护率、湿地修复等目标任务。要建立稳定的湿地保护投入机制,保障湿地保护事业持续发展。

第7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生态 环境 生物 措施

随着全球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的频繁和社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城市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那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采取生态修复的方法解决污染不是很严重格的水环境是今后城市环境治理的必然,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是恢复水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 水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现如今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行中,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严禁排入城市自然水环境。要定期对公园、环城河内的树枝败叶,以及其它的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强化环境宣传,是人们在休闲游玩的时候养成一个良好的喜欢。这样从环境污染的外源摄入上控制上污染源,才能为内源性污染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农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基础地位的作用。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传统农业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现代农业大量使用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和以石油为能源的农业机械,使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传统农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现代农业生产引起了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化肥、农药等产生了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营养物质,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

二、水生态环境修复原理

水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按照自然界的自身规律使水体恢复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各种工程、生物和生态措施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而水生态环境修复主要分为三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1)物理修复技术为:外源控制、底泥疏浚、水动力循环治理。(2)化学修复技术为:化学除藻、沉淀净化。(3)生物修复技术为:生物过滤技术、微生物技术。

三、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城市水生态环境修复措施

1.1增强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及废水能力

根据污水水量、水中污染物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放标准及处理工艺。修建污水处理综合性能强的污水处理厂,将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密切结合,在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推出高质量的成套设备,不断扩增污水处理厂综合性技能。

1.2人工建造景观水体,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在城市中修建人工景观水体,满足人们的亲水性需求,改善周边环境,种植适合城市生长的植被与树木,增加降雨后形成径流时间,使雨水能入渗到城市地面以下,补充城市地下水体,缓解城市水资源环境由于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调节局部生态系统。

1.3修建人工湿地,为城市增色添香

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修建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土壤疏松多孔体系,含有大量的胶体颗粒的物理性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而修复水生态环境。栽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湿地植物,增添休闲、观赏和贴近自然的美景。

四、天然水体水生态修复措施

我国的天然水体主要由江湖湖海组成,目前已有近60%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中富含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局部水体富氧化情况严重,造成诸如蓝藻等生物的大量繁殖,蓝藻等水生生物与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争耗氧气,而使鱼类等生物死亡。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修建工程措施、生物修复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环境。

1.工程措施

利用稀释和冲刷技术,引用外流对水体进行稀释和冲刷,短时间内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浓度和负荷,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利用底泥疏浚技术去除水体底部的毒害物质;利用底泥覆盖技术在底泥表面敷设渗透性小的塑料膜或卵石,营造出特定的水流环境和水生生物所需要的环境,抑制藻类大量繁殖;利用气体抽提技术,使用真空泵和井使有机污染物蒸气,或者将被吸附的、溶解状态的或自由相的污染物转变为气相,抽提到地面,然后再进行收集和处理;利用空气吹脱技术将压缩空气注入受污染区域,使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上的化合物以及阻塞在土壤空隙中的化合物驱赶出来。

2.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的新陈代谢对有机污染物及氮、磷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将低浓度污染物进行富集转化,达到治理污染水体的目的。该类技术与所要修复水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属于旁路装置或非紧密结合的状态。常见的技术包括:固定化细菌技术、河道内曝气、结合高效微生物处理修复技术、生态浮床技术、卵石床生物膜技术、稳定塘技术、生物过滤技术土地处理技术等。

3.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修复技术是恢复退化水生态系统结构中缺失的组分,达到重建水生态系统的良好结构,实现其功能的恢复,同时改善水质。该种技术包括:生物操纵技术、沉水植物重建技术等。其中,生物操纵技术包括引入滤食性鱼类来控制藻类生物量的富集。沉水植物重建是利用属于本地物种的沉水植物,选择合适的地带进行引种并使之成为水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强化政府立法职能,增加社会舆论监督

我们在对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去加强国家监察职能,运用行政手段、通过出台法律、法规约束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引进激励机制,对生产、生活中保护水生态环境的企业给予减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奖励和鼓励高污染行业的技术进步。调动社会力量,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对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提出谴责,舆论干预其企业销售。加大社会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8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旅游用岛的生态影响

    海岛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旅游开发及利用对海岛的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岛形态影响和海岛资源影响两方面。

    1.对海岛形态的影响。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海岛形态的影响主要包括房屋、道路、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等的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筑会占用海岛自然形态面积,建房过程中需要挖沟动土,对海岛形态产生影响;岛上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改变海岛局部的地形地貌。

    2.对海岛资源的影响。旅游用岛可能会对海岛土壤、岸线、沙滩、植被、淡水资源及周边海域产生不良影响。如项目开发可能会造成海岛水土流失,游客的增多也会造成海岛土壤透气性变差,生产力下降。港口配套设施建设,会占用海岛岸线,缩小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空间和觅食地。游客行为、旅游建筑等,会对沙滩造成侵蚀影响。随着海岛的开发利用、人为干预的增加,游客活动可能会对海岛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并增加有害物种侵入的风险。项目开发可能会对海岛淡水资源构成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海水入侵等生态灾害。

    旅游用岛的生态保护措施

    1.划定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区是无居民海岛旅游项目选址、建设、布局的依据,根据无居民海岛的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确定海岛不同区块的主导生态功能,进一步确定旅游功能分区或空间结构。

    2.明确海岛开发主题。海岛旅游资源丰富,在海岛旅游开发中切忌简单地全盘端出,而要有所侧重,秉承精致化的开发理念,强调并凸显海岛的独特资源,树立海岛的旅游品牌。尤其是对于海岛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海岛资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相似和雷同性,小而全式的开发不仅不利于海岛形象推广与市场识别,更可能导致海岛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与恶性竞争,长期下去将影响海岛旅游形象,制约各海岛旅游发展。因此,强调“一岛一主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3.开发泛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泛生态旅游是对传统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延伸,既包括以自然景物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又包括基于社会文化资源而产生的生态旅游。无居民海岛不仅具有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会留下人文痕迹,成为海岛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泛生态旅游产品,可以开发海岛生态观光类旅游产品(如滨海观光、森林观光、海底观光、湿地观光、古迹观光等)、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纯度假产品、养生产品、婚庆产品等)、休闲娱乐类旅游产品(如沙滩浴场、主题游乐等)、特种旅游产品(如科普旅游、商务会奖旅游、美食旅游、节庆旅游、潜水旅游、休闲海钓、邮轮游艇、海底探险、体育竞赛、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等)。

    4.加强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干扰,会对海岛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海岛进行生态修复,需要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地区海岛的差异性,将海洋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相结合,主要以采用生物修复为基础,结合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工程技术修复等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实现海岛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海岛生态景观建设一般包括植被景观建设、湿地景观建设、水体景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控制等。植被景观建设首先要保护海岛天然的植被资源,将天然植被覆盖区尽可能纳入生态保育区,并通过分级管制措施,对植被进行保护。与此同时,加强裸露地表、旅游区风景林、防护林等植被景观建设。湿地景观,如滩涂湿地、河道湿地、湖泊湿地等,根据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湿地景观修复与建设,并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景观的保护。水体景观建设一般包括外缘敞水面、河道、湖泊等,与植物群落建设相结合,营造水面景观。生物多样性和外来物种控制,对于相对****的海岛生态系统异常重要,在对现有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通过生态修复和科学引种,进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第9篇:湿地生态修复技术规程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非工程措施

0 前言

生态环境修复是一个具有生态、环境和自然属性的概念,既反映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功能,也反映了水生态系统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取决于自然水体功能、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深度、排污、社会发展和技术水平、人类认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等诸多因素。

1 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保障概况

河道内生态需水包括维持河流中水生生物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所需的入海水量,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水量,保持河流水体调节气候,美化景观等功能所需水量。但考虑到天津市在海河流域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目前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具体情况,恢复河道功能和良好生态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于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暂时持保留态度,争取在全流域逐步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调度、增加新的水源和水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的前提下,先行安排逐步加大陆域生态需水量的补充,以期尽快改善河流、湿地的水域生态环境,遏制不断恶化的陆域生态状况。

2 水资源保障非工程措施分析

2.1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生态保护政策、法制体系

完善的政策和法制体系是有效保护湿地和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应通过建立对威胁湿地生态系统活动的限制性政策和有利于湿地资源保护活动的鼓励性政策,来协调湿地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

(1)对现行中国水域生态保护的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评估;改革现有政策中制约、阻碍水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发展的机制。

(2)制定鼓励节约利用水域生态自然资源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并在投资、信贷、项目立项、技术帮助等方面解决政策引导问题。

(3)鼓励地方立法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同时注重发挥社会各界以及当地社区的民间保护习俗、乡规民约等的综合作用。

(4)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执法,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制裁过度和不合理地利用水域生态资源的行为,建立有效的执法和执法监督的体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执法的技术、手段加强研究。

(5)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对因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要建立由开发利用部门采取补救措施积极加以解决的机制。

2.2 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积极推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体制,以加强对全国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

参照国内、外一些大都市水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建立全市统一的水事务管理部门为方向,负责全市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水域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等诸方面,以利于水资源管理的统一、高效。

应该进一步加强流域机构的管理和仲裁权威,使流域机构在对流域水资源、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决策、协调、仲裁处理上有更大的执行能力;同时,流域机构也应加强对上述问题的应变和决断能力,努力解决好生态水量的上下游合理分配和生态水价的政策和价格制定问题。

2.3 健全水资源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显得益为重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水资源信息和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为水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

健全水资源生态保护信息管理体系规划开展的工作有:

(1)完善水域生态保护监测站网。

(2)建立一支高效的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管理队伍。

(3)组建水域生态保护信息研究、管理中心。

2.4 加强水资源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

加强水域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是促进水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水域生态保护类型、特征、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等有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为水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

(1)加强水域生态保护的基础研究,包括分类系统、分布、发生学及演化规律和过程的研究,编制并逐步发展以“3S”技术为基础的中国水域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电子地图集。

(2)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保护技术,水域生态修复重建模型,持续利用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水域生态保护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与水旱灾害关系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