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精选(九篇)

耕地生态修复措施

第1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

前言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导致环境污染、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降低、淡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系统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整治、恢复、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态修复的涵义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通过政策、管理和一定的人工促进措施,消除不合理的人为干扰,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和发展演替,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景观和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通过生态修复,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速度,防止沙尘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床淤积等水土流失危害,降低水土流失程度,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国家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身组织和自身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 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 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 控制水土流失,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措施及方法

生态修复主要包括“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 以小促大”等技术方法。“封”是“封山禁牧、舍饲养畜”,“退”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 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造”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 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用材林为主, 加强管护抚育, 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 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并通过推广节柴灶, 沼气池等措施, 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有效地保护植被。“建”是“建设0.07hm2高标准农田”,在退耕0.13hm2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0.07hm2高标准基本农田。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专门的分区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研究适合区域的具体措施。不同的类型区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根据各种气候类型区、地貌类型区、土地利用类型区,建立生态修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对不同类型区的水土保持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确保建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尽量运用现代化技术,确保评价管理科学化[2]。

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应以小流域为治理单位,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森林植被和草地,在砂岩地区沙棘水土保持林。在长江上中游地区,应以改造坡耕地为主,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停止天然林砍伐,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在三北防护林地区,应大力增加沙区林草植被,控制沙漠化扩大,修建各种水利设施,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建立农田保护网等,减轻风沙危害。在北方土石山区,应加快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步伐,开展缓坡修整梯田,建设基本农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多林种配置开发荒山荒坡,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在青藏高原冻融区,应以保护现有自然生态系统为主,加强天然草场、长江源头水源涵养林和原始森林的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3]。

以浙江省种植业为例,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结合,形成耕地的复合生态生产系统,使有限的耕地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或采用粮食与经济作物结合,实施粮食与蔬菜、瓜果等轮作,提高粮田经济效益。在经果林地内,割除影响果树生长的高大杂草,保留矮草,在局部的地块人工种植本土的地被植物。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影响果林的生长和产量,还可以保持地面温度,减少蒸发,可以保持地表土不受降雨直接冲刷,避免水土流失。同时,杂草与经济果树共生更容易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3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建设实践中的效果

以云南省姚安县为例,根据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结果表明,干扰荒草地、人工林、自然恢复和坡改梯措施的土壤流失量3年内分别减少46.9%~50.1%,49.6%~59.3%,29.5%~66.4%和65.1%~76.1%。小流域系统土壤流失明显减轻[4]。

实行封育治理生态修复措施后,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抬高, 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 减轻了洪水灾害;陕西省吴旗县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福建省永泰县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0%,森林覆盖率由2.3%增加到43.3%;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广东省的植被覆盖率提高了30%~50%[5]。

生态修复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6]。

4 结论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 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总结新经验、新方法, 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左长清 《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2,9(4):4

[2] 焦士兴 《关于生态修复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06,8(4):127-129

[3] 施大华等 《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 科学教育研究,2007,3:152

[4] 陈宝昆等 《姚安县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监测与评价》[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1):32-35

第2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一、准确的基础数据是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础数据包括基期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上一轮规划的基础数据、规划数据以及到目前为止现状数据,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变化数据,人口、国民经济、财政收入、粮食产量等基础性资料数据,各重点城镇建设区、工业区、旅游景区、农村宅基地集中区等非农业建设用地数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等数据。因此,准确的土地利用利用现状、翔实的基本农田保护地块登记、完善的基础性资料、科学各类用地预测、合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基础数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

二、专题研究是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保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的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新一轮规划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及土地供需平衡分析、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研究、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保障制度研究、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调查分析、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规划、实施金土地工程,新增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分析、实施工业强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布局用地分析等多个方面,具体内容含①总结上一轮规划经验教训,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②预测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耕地需求量,估算耕地的可供给量,确定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数量、地形地貌、坡度等因素确定基本农田分布与规模;③摸清区域建设用地的利用现状,进行建设用地的基本形势分析,集约利用潜力的预测,新增建设用地的区域统筹安排,提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措施和对策;④预测总人口规模以及城、乡人口结构,预测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规模,分析城、乡居民点内部挖潜和循环利用的潜力,提出挖潜措施,估算合理的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规模,根据耕地占补原则和资金投入分析,提出规划期内城乡居民点用地整理和复垦的规模,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的思路与办法,提出保障规划方案实施、促进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的政策、制度、措施或机制建议,提出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措施或建议,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开展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提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措施;⑤分析县城区内不同区域的现有开发密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分析县城区内基础设施合理发展规模、布局和用地规模,提出落实国家和省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措施,提出分区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及管制措施;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调查土地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建议、进行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分区,确定管制规划、提出重点区域的土地利用调控指标建议、提出生态改善目标及生态建设用地安排建议;⑦完善规划实施体系、法律保障、行政保障、经济保障、社会保障、技术保障;⑧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现状、问题,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潜力,提出规划期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方案,制定实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具体措施。因此,只有着力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的专题研究,才能科学地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

三、明确市、县、乡镇三级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位和内涵是修编成功的关健

把握市、县、乡镇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位和内涵是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关健。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过渡层次的中观性、政策性规划。其基本内容应当是在上级规划的控制下,提出各类土地供应的总量控制指标和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重点解决好市域内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骨干性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协调与控制问题。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管理型规划,在各级规划之间主导性地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协调和落实功能。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站网网。其基本内容应当是落实上级规划的各项主要控制性指标;重点在于定性、定量、定位、定序,在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层面上确定各类用地的类型、规模、范围和时序;核心内容是土地用途分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园地区、林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工矿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控制区、土地开发整理区、风景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区等。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实施性的微观控制性规划。重点应当是在县级规划的各类土地用途分区和用地规模的控制下,详细确定各个地块的规划土地用途,其详细程度应当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规划成果的侧重点应当放在规划图件和控制性规划设计原则的编制上,以满足土地用途管制和其他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管理的需要。

四、适度的数据库与系统是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核心

第3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 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9):132-134

[2] 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 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 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 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第4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资源是人类存续的根本条件,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是社会的基础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最重要资源。没有充足的水资源和土地,农业和人类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因此,保持水土资源,维持水土平衡,是控制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而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小范围内进行水利资源的综合治理,提高地方农、林、牧业发展,预防地方山洪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1 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会严重侵蚀地貌、水土,从而导致农耕不畅,对于机耕作业产生了极大的限制,极大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制约着农业生产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加之,部分地区降雨比较集中,特别容易造成大暴雨,土壤母质黏重,蓄渗迟缓,大量的水流汇聚成径流顺势从山坡冲刷,出现了超渗产流,很容易出现跑水与跑肥现象。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江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严重破坏了道路、桥梁的质量,而且会淤塞水利工程,这将对河流下游水域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汇总,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引起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2.1 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成因复杂,水土保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规划作指导。规划既要符合水土保持的普遍要求,又要考虑工程的特殊性;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根据总体要求深入调查并编制了实施规划。

2.1.1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农民投资少,见效快,收入多的水土保持方针。

2.1.2 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科学的、合理地安排好各类土地。

2.1.3 先易后难,先支后干,沟坡兼治。

2.1.4 坚持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低成本,高效益的防护体系;做到网、片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防护林、经济林相结合;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体现生态、社会效益并举的方针。

2.2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使得在治理和开发小流域时,能融为一体,科学结合。将乔、灌木、林草等植物以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小流域中,不仅可以快速提高地面植物覆盖率,有效地减少暴雨对水土的溅蚀和冲刷,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待草木长成以后,也可为当地的人民提供林副产品,比如木料、燃料、肥料、饲料等。在治理过程中,要以减轻水蚀、增强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根据流域状况、当地的水土、气候因素,采取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工程整地造林和生态自然修复等方式,建造水流调节林和侵蚀沟防护林。

2.3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有高耕作、带状耕作、沟垄耕作,其中抗旱保持耕作的方法比如保留作物残茬、秸杆覆盖、少耕、免耕。这些措施都能够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同时又能够增加自然降水的渗入地下,可以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2.4 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的有机结合

自然修复方面的措施:植被好的可以采用封育或者是植被本身繁育的方式来加大植被的覆盖率,起到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对山体上出现有些石质性山体和坡度较大,土层较为单薄的山体区域实行自然修复的措施。在该区域的四周设置禁壕,禁止在区域内实行多种生产和其它的生产活动,比如放牧、采伐等,要不断强化对该区域内的封禁和管理保护方面的工作,让该

域内处在自然修复状态,来不断减少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人工修复方面的措施:对疏残林开展人工补植来提升区域内的植被的覆盖程度,从疏林地状况出发,设计补植。对封育荒坡实行草种的撒播,不断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并参照封育荒坡的情况,设计并种撒草籽。

2.5 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投资效益明显

要切实的搞好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实施县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建账,在项目资金管理中,银行根据项目分别社里专门的财务账户,转款专人负责管理,不要对专账进行统一管理,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专账统计,再由项目部负责组织验收,制定用款计划。在项目进程中,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填写支付凭证,由工程监理填写后,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按照计划进行支付。工程竣工以后提交竣工工程决算,以此作为财务部门所支付的工程建设资金和对资金运行过程监督的依据。特别是在资金运作方面,要坚持实物为主,每项工程费用都按照管理要求逐级验收,分别是工程技术负责人、施工监理、领导审批等过程。此外并虚心接受监察审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截留、挪用工程款等违纪行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国家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际,经济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需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支持,综合治理小流域是保持水土资源优化生产的源头,只有将小流域的水土综合治理搞好,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小流域的综合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形成一个体系的有机体,将资源充分的开发利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兴虎.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9,(01).

[2] 王再祥.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0,(03).

第5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十一五”期间,东川区加大了生态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果蔬、高山药材等一大批名、特、优、新产品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开发和利用,形成了以海拔1600米以下小江河谷热区为主的早冬蔬菜、瓜、果经济作物产业群,以海拔1600米以上至2400米以下的二半山区为主的优质经济林果产业群及以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为主的药材产业群和高山围栏养殖产业群。目前东川区已建成了3万亩优质加工型马铃薯基地、1万亩优质面条小麦基地、2000亩酿酒葡萄基地、186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万亩甜杏基地,万亩桃园等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2存在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十一五”以来,东川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改善了投资环境,相当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环境条件。但东川区农业内部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脆弱,土地资源分布零散,机械化水平低,灌溉设施落后且老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于农业发展需要,至今绝大部分地区尚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抗灾能力极差。目前,全区耕地总面积中旱地占82.6%,25度以上的坡耕地达3.1万多亩,土壤耕作层在20厘米以下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2.5%,农业灌溉水利化程度较低,主要集中于小江河谷地带,灌溉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沟渠灌溉为主,只有少数农田采取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2.2土地资源分散,农业规模效益差

东川区土地资源自身分布零散,大部分耕地分布于坡度较大的山面,坡度小于2°的耕地只有2.34万亩;坡度小于6°的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8.95%,坡度大于15°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2.07%,其中坡度大于25°的耕地达3.1万亩,开发难度大,过度开发利用易造成水土流失。

2.3农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东川区农业发展借助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多样性的优势,然而各项产业比较零散、不成规模、没有主导型产业和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虽然有一家省级龙头企业(东川无名面条厂),其具有一定规模,品牌效益较好,但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民还处于自发分散和无组织的生产状态,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

3对策

第6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自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号召以来,西部的山川秀美工程建设蓬勃开展,成果显著。8年过去了,如今,整个陕西、整个西部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个旧貌换新颜的西部,一个荒坡披绿装的西部,一个生态和谐的西部,让人们欣喜地看到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前不久,本刊记者就延安8年来实施的山川秀美工程、退耕还林、生态保护、生态成果的相关话题,采访了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赵艾司长。赵艾司长对近年来延安在退耕还林(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肯定了吴旗县的做法。

赵艾司长指出,延安地区的退耕还林(草)为全国做出了示范,起到了表率作用,并总结出了一整套值得其它地区借鉴的经验,走出了一条惠泽百姓的退耕还林新模式。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注重科学发展,合理利用,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保护好当前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

过去,延安自然环境条件差,生态非常脆弱,这其中既有自然原因,更有人为的原因。延安属暖温带干旱半干旱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0毫米左右,是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4%。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1999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延安以退耕还林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产业开发、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狠抓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畜三个关键环节,经过8年的生态恢复建设,如今延安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国家要“被子”,群众要“票子”的双赢,全市13个县(区)全部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截至2006年年底,延安市退耕还林(草)面积达845.0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42%;国家按政策兑现补助款近36亿元,120万群众直接受益。

赵艾司长认为,延安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将恶化的生态趋势遏制住,并且生态环境恢复建设取得今天的成绩,这与中央对西部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支持分不开,也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部署、狠抓落实分不开。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几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不合理生产方式、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被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退耕还林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赵艾司长特别以延安市吴旗县退耕还林成果作为例证,他说,吴旗县通过置换传统散牧山羊,实行舍饲小尾寒羊,变革了“广种薄收,漫山放牧”的落后生产方式,在全国率先成功地实施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工程,确立了“集约自给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大农业模式。在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方面,吴旗县在县乡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建立退耕还林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县级领导包乡和干部包组联户工作机制;本着“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全面出让“四荒地”使用权,并允许继承转让。在充分发挥人工治理能力的同时,设法利用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将人力暂时无法治理到的荒坡封禁起来,不耕不牧,让生态自我修复,以此加快治理进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组织保障机制、政策调动机制、资金保障机制、林草管护机制及奖罚激励机制等五个机制,吴旗县退耕还林工作很快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及高效化的发展轨道。经过近8年的治理,吴旗县的生态环境得以快速修复,全县林草覆盖率显著提高。土壤年侵蚀大幅下降,年降雨量有所上升。广大群众从广种薄收、漫山放牧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养羊种草,发展第三产业。吴旗县的经验,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突出矛盾和禁而不止的老大难问题。

第7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水土保持 治理

中图分类号:S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76-02

引言

1998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投入,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恶化了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而且对下游地区造成极大危害,进而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在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区域进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视水土保持和治理。景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实践策略进行跨界研究,利于特定地域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具体实践和调研,探索“水土保持与治理原则”下的乡村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任重道远。

一、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冯家山水库上游,距离千阳县城8km,距离宝鸡市区37km。冯家山水库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良好,库区流经千阳县、凤翔县和陈仓区,是陕西省大型水利工程之一,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

项目规划设计总目标:一保护(冯家山水库)水源水质;二.着力发展经果林;三.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突出重点坡耕地改梯田治理,完善灌溉、蓄水保墒措施达到农作物增产目的;四.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打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目标;五.依托黄里村北花园旅游景区,建成以吃、游、休闲一条龙服务基础设施,建成“以冯家山水库库区蓝色水面为底色,水库周围及远山生态景观林为背景的风景旅游区”。

二、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1.以须定量,渐进调整

2.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植物地带性分布规律,因水制宜,科学施治,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3.利用现状,合理布局。坚持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4.环境功能规划设计立足群众的经济利益。

5.环境规划设计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根据水土流失规律和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6.“尊重环境,绿色高效”环境规划设计的元素在体量、色彩、材料、造型等方面要尊重所在的环境,能隐则隐,能藏则藏;在设施运行方面要高效率、对环境的污染应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以内,直至零污染。

三、环境规划与水土保持策略

(一)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1.自然水土流失

本区域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⑴降雨的年内分配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多暴雨,此时正处于作物倒茬土地期,暴雨易产生径流,且历时短,汇流快,冲刷力强,极易产生大量的表土流失。⑵坡耕地面积大,植被差。在暴雨期间容易形成坡面径流。⑶土壤抗蚀力差,易形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区土壤以黄土性土为主,其土质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力差,在外营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人为水土流失

一是开发建设破坏地表植被,二是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壤土质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性差,加之人为不合理活动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如农民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伐木及其他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致使坡耕地表层土壤结构破坏,极易在外力作用下流失。

(二)规划设计中水土保持策略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2.防治措施集中连片、突出重点的原则;

3.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4.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草)原则;

5.梁峁、塬面、沟头(边)、沟坡、沟道立体防护原则;

6.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原则;

7.基本农田、经济林果近村、近水、向阳原则;

8.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综合经济效益原则。

9.恶劣自然灾害(暴雨、冻融、)材料应用设计防治原则。

四、规划调整措施

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上游的沟道内和宝汉高速及西宝北线两侧,设计营造水保林,并对原有的疏幼林地进行封育治理,最大限度的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库,最终达到保护水源,改善水质的目的,其次还可以达到美化绿化交通干道两侧的生态环境,改善自然风景的效果。

2.科学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保证。

在最大限度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的前提下,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充分考虑当地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在基本满足人均基本农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农民意愿和当地产业发展特色,大力营造葡萄、核桃经果林采摘园,增加牧草地面积,进一步促进畜牧业发展。

3.本项目的调整方向为以营造水保林,新修水窖、谷坊,封育治理,保持水土,保护水源为重点,同时美化改善交通干道两侧的自然风景。新修梯田,营造经济林采摘园,种植牧草,合理配置农林果牧业用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旅游观光产业,使其达到结构合理。

4.在坡耕地上,坡度较小,有条件的缓坡地规划建设梯田,并对田坎田埂进行绿化,坡度相对较大的坡耕地建设经济林和种植牧草;在果园地新修水窖,截留雨水;在坡度较陡,较窄的一支毛沟内修建谷坊,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在新修梯田内布设生产道路,完善道路系统;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荒坡草地营造水保林;对原有疏幼林地,采取封禁补植措施。

五、节点设计措施

针对防治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恢复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1)梯田建设:为了项目区基本农田需求,结合项目区土地适宜性,对距村庄较近,坡度5°~15°的坡类耕地,机械修筑水平梯田,增加当地群众的基本农田和改善水土流失情况;

(2)生产道路: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在新修梯田内新建生产道路2条,方便农业生产作业;

(3)谷坊工程:在项目区水土流失较严重的一条支毛沟内修筑谷坊,减轻沟道内的水土流失,改善沟道内的水文、生态环境;

(4)水窖工程:在项目区内经果林上新修水窖,汛期蓄积雨水,用于干旱时果树的灌溉,减少地表径流,改善水文环境和生产环境;

(5)水保林:在项目区的坡面、沟底有造林条件的荒草地上,采取鱼鳞坑整地方式,营造水保林,减轻坡面冲刷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6)经济林:对项目区适合发展经果林的坡耕地进行穴状整地后,营造适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经果林品种,以增加农民收入;

(7)人工种草:在项目区内的部分坡耕地上种植牧草,减轻坡面水土流失,促进畜牧业发展;

(8)对疏幼林地进行封禁补植,并采取人工管护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办法,实施生态修复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和景观效果;落实专人管理,设立封禁管护标志牌,制定管护公约;对于公路沿线及人口较为密集、封育难度较大的地段设立铁丝网护栏。

六、效益分析

工程建设将为流域内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1.水土流失治理:根据现场调查,现状水平年水土流失总面积968.47hm2,现状治理面积为244.96hm2,现状治理程度为25.29%,至设计水平年新增治理面积673.31hm2,累计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4.82%。

2.蓄水保土效益:流域各项新增措施发挥效益后,年保土量2.42万t,减沙效益达到71.72%,土壤侵蚀模数由3000t/hm2・a减少为848t/hm2・a;年蓄水量36.98万m3。

3.生态环境效益:项目区原有水保林7.55hm2,经果林22.59hm2;项目规划新增水保林187.25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新增经果林106.00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新增人工种草80.17hm2(按90%保存率折算后实有保存面积),封育治理189.18hm2(按90%保存率计)。设计水平年结束时,项目共计新增林草面积为562.61hm2。

经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建设期末各类用地的面积为:基本农田增加到263.01hm2,增加了48.19hm2梯田;坡耕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55.05hm2;果园增加到119.31hm2,增加了96.72hm2;有林地增加到446.87hm2,增加了439.32hm2;荒草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08.06hm2。疏林地减少为0.00hm2,减少了210.20hm2。

4.直接经济效益:本次效益计算期确定为20年(即2016年~2035年),各项措施发挥经济效益计算期:梯田第2年,水保林第6年,经济林第5年,人工种草第2年,封禁第3年。本次效益计算各项措施面积按实际面积计算,各措施保存率分别为:梯田保存率100%,水保林保存率90%,经果林保存率90%,人工种草保存率90%,封禁保存率90%。

七、结语

项目实施后,区域林草覆盖面积增大,林草郁闭度将大幅度提高,区域小气候将得到有效调节,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水分状况和热量状况将明显改观,生态系统功能增强,区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也将会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将明显改善。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关注其特定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关注环境的净化和可持续发展比单纯的美化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董瑞龙.北京园林绿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第8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陕西 耕地保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1.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1

0引言

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中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基本国策。确定了保护耕地的法律地位,表明了土地管理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土地管理作为基本国策应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全球不到10%的耕地养着近20%的世界人口,在08年世界粮食危机中,中国粮食储备充足,粮食价格稳定,但是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深刻认识新形式下耕地保护的新思路

1.1开发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旺盛的态势将持续存在。耕地是关乎民生的战略性资源,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十五”计划纲要》中,朱总理强调:“要保护好基本农田,决不允许擅自将耕地改为非农业用地”。陕西省也在“十五”规划中作出明确决定:坚持保持耕地的基本国策。陕西省作为土地资源短缺的农业省份城市,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必须树立耕地保护的新思维,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坚持“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陕西大部分国土、黄土旱塬、牧区及沙漠化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资源开发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若不能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的产生等问题。每个地区有着特殊性的关系,决定了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更加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土地的外延开发必须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禁止毁林毁草开荒及陡坡开垦殖。规划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建设加快,耕地面积将会随之减少,应该在适宜开垦的地区开发耕地,在开发耕地时,既要保证新开垦耕地,又要注重水土保持,江河治理及沙漠化治理等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其次,要处理好建设用地及用地总量的关系。陕西省城镇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最为优势的矿产资源需要更大的开发利用,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加上城镇建设滞后,将会制约经济发展,所以,必须保证城镇建设用地、交通建设用地及矿产资源开发等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建设用地。因此,规划工作人员及相关国土部门应该处理好基础建设和农田保护的关系,不仅要针对开发中每个行业用地矛盾加剧的形式,转变成土地利用方法,而且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从而减少农业用地(耕地)的占用。再次,处理好生态退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在粮食总量有剩余的阶段下,应该加快生态退耕的时机。延安地区已经开始全面示范了,其结果可以看出退耕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退耕要取得效果,必须依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高,这样才能够解决退耕人群吃饭和增收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下,应该注意安排好生态退耕,建设好基本农田,从而达到既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目的。

1.2合理规划耕地保护的战略布局

经调研显示,陕西省耕地保护的战略布局,个人建议可做一下几个方面的安排:①商品粮食生产区域。主要以汉中盆地、关中平原、渭北高原为主。这些地区都是粮食产量大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利条件好。②自给自足区域。该区域只满足当地居民口粮的生产,不做商品粮生产,根究当地耕地面积生产能力,从而确定耕地生命保护田的面积。③退耕还林区。对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域及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山区进行搬迁,实行退耕还林措施,且实行以粮代赈。比如榆林地区靖边县进行了有计划的搬迁,工作成果明显。综合上述,我们经过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思维,这个也是耕地保护基本框架,也是能够操作和实施的基础。

2耕地资源保护对策

2.1科学保护现有的耕地存量,适度开发耕地的增量

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完善针对耕地的保护制度,控制住当前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负面趋势。首先,应该科学建立耕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耕地的保护明确具体的法律以及规章的要求以及处罚办法。其次,提升耕地征用的相关补偿标准,因为这样就变向提升了耕地占用的资金成本,凸显了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可以有效遏制盲目占用耕地的现象。再次,提倡集约式使用耕地资源,注重土地使用的意义以及功能,提升土地的实际利用率,防止盲目追求大面积而导致的耕地浪费。最后,建立科学有效的生态补偿体系,下发一定额度的生态补偿金给那些在耕地保护方面做得很好的地区,增加对他们的扶持力度。同时,还应做到全面深入的清查、核实以及取消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开发区,在退回的土地上开展复垦工作,根据需要安排相应的自然村整合以及土地整理等措施。

2.2重视恢复以及提升耕地的质量

首先,提高对工厂、小型加工厂以及养殖场等容易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场所的监督以及管理力度,借助对土壤的实际测试、配方检验以及专家的检测,确定符合科学要求的化肥以及农药最终用量上下限;根据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尽量完善农村的卫生保障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乱扔、乱放等问题,结合多样化的措施在根本上降低对耕地造成污染的可能。其次,要及时对已经被污染的耕地资源采取相应的土壤无害化处理,增加其农产品的亩产量,确保农产品在质量方面绝对安全。再次,大力倡导借助使用有机肥料、适时的休耕、合理调节种植品种等方式,对土地的生产力进行恢复以及提高,确保其具有长远的供作物生长的能力。最后,提高对产量处于中低水平的耕地进行改造的力度,借助各种有效措施对辖区里的中低产田产量提不上去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找出适合的治理办法,进而提升粮食的产量以及质量。

2.3提高耕地的产出能力

首先,应该高度重视对于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有效融合当地的相关院校、研究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科研团队以及信息资源,集中精力进行土壤土质的改良、优秀品种农作物的繁育等一系列研究、栽培实验以及技术推广等,用技术作为手段来提升土地的实际产出能力以及种植出的农产品的质量。其次,大力支持建设农业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在抵御风险方面的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并稳重有增。最后,把耕地划入整个辖区的生态系统体系的规划之中,充分体现耕地的生产功能,关注其对于生态的调节作用。

3结论

综上,土地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耕地的保护不仅可以保障粮食的稳定供应,还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红波.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措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0):160-165.

第9篇:耕地生态修复措施范文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辽宁彰武

彰武县地处辽宁省西北部,是全省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全县总面积为3 640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 0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地形地貌为东低山、西丘陵、北沙荒、中南平洼,其中丘陵占30%、沙荒占3%、平洼占40%。全县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和风蚀,水蚀分布在东、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风蚀分布在北部风沙区和柳河流域,水土流失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为彰武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1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根据彰武县水土保持部门多年治理经验和地形地貌特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可以从2方面进行:一是东、西部低山丘陵区,可安排经济林为主的治理项目,结合坡耕地治理,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生态综合治理的目的;二是北部风沙区,可安排生态林为主的沙漠化治理项目[1]。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把农业综合开发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以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的形式进行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弥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突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

1.1低山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

1.1.1区域概况。该区域包括彰武东部的大四家子乡、后新秋镇、苇子沟乡、东六镇和二道河子乡,及彰武西部的平安乡、哈尔套镇、满堂红乡和四堡子乡。区域总面积为1 342.21 km2,水土流失面积361.4 km2,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主要分布在坡耕地、侵蚀沟及荒坡上。

1.1.2治理措施及规模。根据区域地形特点,治理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主,经济林应选适合当地的大扁杏。其次对坡耕地进行治理,措施为梯田。对坡度>15°、<25°,且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在植被覆盖较低的坡荒上,首先进行截水沟整地,之后栽植大扁杏。除了栽植大扁杏外,还可以做一些辅助措施,如打井、谷坊、作业路等。具体为:梯田2 153.3 hm2,截水沟整地3 166.7 hm2,栽植大扁杏3 166.7 hm2,其他辅助措施根据实际投资情况定。

1.1.3治理效益。丘陵区生态综合治理以发展经济林为主,措施实施后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栽植3 166.7 hm2的大扁杏,3年后达到盛果期,年增加经济效益3 206万元。对2 153.3 hm2的坡耕地进行梯田改造,年增加粮食产量5 814 t,增加经济效益697.68万元。在生态效益方面,增加3 166.7 hm2的林地面积,林地覆盖率提高2.4个百分点,年涵养水源380.68万m3,保土11.17万t。

1.2北部风沙区生态综合治理

1.2.1区域概况。北部风沙区包括四合城乡、冯家镇、章古台镇、阿尔乡镇、大冷乡、大德乡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为1 115.5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390.4 km2,水土流失类型为风蚀。从2005年全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区域是全省最严重的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需集中连续治理。

1.2.2治理措施及规模。风蚀沙化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应以植物措施为主,植物措施对防沙治沙有较好效果,是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因此综合治理应以生态林为主,辅以发展适量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提高防沙治沙的经济效益。根据彰武县长期以来的防沙治沙经验,生态林栽植形式为乔灌混交,乔木选杨树、樟子松,灌木选柠条、紫穗槐,沙棘等。具体为: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其中乔木6 500 hm2,灌木700 hm2,发展林间隙地经济作物3 333.3 hm2。对植被覆盖率的疏林地、残次林实行生态修复,规划面积为2.82万hm2,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2-3]。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