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公众号的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公众号的盈利模式

第1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成本;收益;盈利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08103

1 微信公众平台研究概况

1.1 大数据时代下微信的产生与发展

微信(Wechat),是腾讯集团研发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随着移动通讯类型的增加和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从2011年1月份微信以来,其市场份额占有率不断上升,根据CuriosityChina制作的2015微信用户数据显示:微信成为近30%用户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用户在微信上的流量为所有应用中的最高,远高于微博,购物,视频,地图,邮件等服务。微信,已然从一个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到如今几乎涵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娱乐消遣,有效利用微信这一软件,能实现商家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因此,微信已不再单单只是一种聊天软件,而是正在从一个单纯的聊天应用软件逐步进化成具有相当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经济驱动力的现象产品。

随着4G时代和移动网络的到来,手机始终保持互联网第一上网终端地位,而微信是基于智能手机且拥有广大用户的待开放平台,也是潜藏着巨大营销机会的平台,这个平台为广大商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腾讯公司公布的最新业绩之后,CuriosityChina随后根据这份报告制作了2015微信用户数据显示: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末,每月的微信用户活跃量已达到5.49亿(见图1),与其他同类通讯工具相比,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具体数据见图2),再则,从官方的数据显示来看,在关注比例方面,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和媒体的公众账号是用户主要关注的对象,比例也高达73.4%。

与此同时,伴随着淘宝的弊端日益显露,也更加迅速地促进了微商的崛起。在2015年4月份,总理制定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表明了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各行各业纷纷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渠道。微信公众平台,顺应着时代的主流成为了广大商家推广自己品牌的一个重要渠道。

1.2 微信的特点

在当前这样的一个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与其他的同类通讯工具相比较,微商具有传播的及时性,商家可以微商通过建立自己的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上消费者感兴趣的话题,吸引更多的粉丝,当粉丝数量达到一个量时,便能引起质的变化,商家所的产品的信息能得到及时的推广,这是淘宝,京东等这类互联网经济所不能比拟的。当产品一有更新,它可以及时推送有关链接,让人们快速了解到这一信息。微商还具有一个分享性,微信具有的二维码功能,这是它自带的一个应用。虽然它体积小,但是容量大,囊括了获取信息,推送广告、优惠促销,手机电商等几大功能;扫一扫二维码就能添加好友这一功能被广大商家所采纳,这样的一个分享渠道广泛的一个功能也是备受商家青睐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微信还是一个多元次平台的社交软件,它与腾讯旗下的QQ软件相关联,实现用户的共享,奠定了微信发展的一个基础。随着微信公众号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应用于推广产品上,从此,公众平台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象。

2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微营销

微营销主要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的沟通平台,配合着传统网络媒体和大众媒体,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沟通,建立和强化商家与客户之间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过程。它是现代的一种低成本、有影响力、扩散力度大的营销手段,在这微时代中,微营销涵盖着微信营销、微博营销、微电影营销、微淘营销等。与传统营销相比,微营销主张通过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建立一条更高效的营销链条,达到以小博大、以轻博重的营销效果,所以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微营销。

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营销中商家可以通过微信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或者服务号,然后在前期通过一些让利活动和宣传来实现“涨粉”,当粉丝数达到一定的数量,便可大力宣传产品,实现利益最大化。虽然通过自己做的“广告”宣传出了自己的产品,可谓是无成本的宣传。可是在这期间,商家付出了自己的机会成本,即放弃了本该获得利益的其他活动去完成这件事,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并不是无成本的宣传,而是成本低廉的营销。在商家把他的品牌或商品信息植入到客户手机中时商家与客户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微信营销与传统的网络营销的区别。因为商家与客户之间只有手机和屏幕的距离时,他们和客户就是朋友关系了,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往往会更加容易些,而消费者在这过程中会更随心所欲地购买到自己所心仪的商品,这样便达到了消费者和商家双赢的市场经济。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在微信这个平台上浏览信息的同时刚好有购物的需求,于是微信这个平台就作为一个小的经济市场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在经济学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于是,商家通过准确分析自己产品适合的客户群,然后结合营销方式的多元化,在广告的同时结合了个性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进而加速消费者的需求,引起消费。在消费的同时有些消费者甚至还会加以转发,加快信息的传播性,这些都是市场这一双无形的手在组织着这些经济活动。

3 微信平台的盈利模式

3.1 盈利模式的界定

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简单地说,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渠道,以及通过怎样的渠道和模式来获得盈利,是一个通过一系列业务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商业系统。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P〔利润〕=R〔收入〕-C〔成本〕,一个公司想要获得盈利就要分析该模式能够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采取战略来实现价值并长期获利。在其以用户为本的基础上,微信公众号以双赢的模式赢得更多的盈利,实现一个新的创新点。

3.2 微信的盈利要素

3.2.1 微信盈利的利润源

利润源是指企业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群体,他们是企业利润的唯一源泉。而微信的利润源是指使用微信的个体或者组织所带来的利润。

微信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即时通讯工具,用户的数量对其盈利起到很大的影响,顺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借着微信公众号的免费通讯平台,用户成为微信盈利的利润源之一。

3.2.2 微信盈利的利润点

利润点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和途径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以获取利润的一种盈利手段。而微信利润点的选择主要从用户出发,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设置。从目前的情况看,微信的利润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表2 微信的利润点的主要表现

微信利润点具体描述

广告微信在推出关于广告服务后,使得手机广告的CPA〔按效果收费〕趋势上升,为企业提供与用户实时互动的机会,来增强事件的影响力。微信的广告平台为广告主提供多种广告形式,为众多品牌及广告商服务。

用户付费订阅企业在微信官方编辑后台投放信息后,微信推广的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保证为订阅的用户提供信息的阅读。

平台佣金微信作为一个移动通讯平台,拥有的用户及运营商也逐渐增多,在使用者在平台中运营的同时,微信也将采取一定的费用管理。

会员付费是针对微信普通用户的增值服务,通过每月收取的一定费用使得该微信手机用户即可拥有其VIP的特权,享有其增值会员的服务。

电子商务随着微信平台功能的完善,消费群体的壮大,购物趋势越发的上升,借着微信平台的推广以及营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方式,使得更多的电商品牌的崛起。微信平台中结合其他运营商城,为其吸引客户,收取一定的费用。

游戏收入在移动互联网上,App Store 在2012年收入破40亿美元,其中游戏就占了30亿。App store的兴起使得微信推出了游戏平台,在用户增长的同时在游戏中贩卖道具及表情等虚拟道具获得盈利,游戏用户对微信盈利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2.3 微信盈利的利润杠杆

利润杠杆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服务以及吸引客户购买和使用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盈利模式理论中起着推动整体良性运作和桥梁的作用。利润杠杆反映的是如何吸引客户,决定微信业务的结构,与微信的利润点,利润源之间存在一定的链接关系。如微信为吸引用户在微信订阅号提供的各类如新闻资讯、美食推荐、专业知识等免费增值服务。微信平台以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满足消费者功能需求的同时,丰富微信本身的内容,再通过向广告商提供广告价值的同时,增加微信的利润来源,促进微信及其行业的更好发展。

3.2.4 微信盈利的利润屏障

利润屏障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利润而采取的防范措施,它与利润杠杆同样表现为企业投入,但利润杠杆是撬动“奶酪”为我所有,利润屏障是保护“奶酪”不为他人所动。相对于其他成熟的电子商务,微信还只是一款移动社交软件,无法与淘宝、电信运营商等其全面的商务关系相比较。但在支付平台方面,微信公众账号已经具备了该支付功能,如银行卡直接转账,手机充值,订购电影票等便捷支付功能。从表面看,微信的竞争对手是米聊等移动社交工具;但如果从生活助手方面看,微信将会与支付宝甚至是整个电商的帝国。

4 对于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缺陷以及解决对策

4.1 微营销存在的缺陷和应对对策

由于微营销的成本是低廉的,所以大部分商家一般会采用“暴力式营销”手段,而这种手段就是通过“朋友圈”向消费者频繁地广告信息,用高强度“刷屏”来冲击消费者的视觉。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也就是说在各个商家的强烈广告信息下,容易造成消费者的反感甚至是对其屏蔽,以致不利于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因此,我们要拒绝“暴力式营销”,推崇“分享式营销”,即尽可能地一些有创造价值的广告,比如产品的使用效果、使用技巧及其有关的一些生活小常识,而不只是单纯地一些对消费者来说是垃圾的信息。

4.2 针对微信盈利模式三要素所提出的对策

而对于微信盈利模式的利润源,消费者是产生盈利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尤其要挖掘那些潜在消费者,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宣传作用,进而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从消费者行为学的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示范效应”,也就是说在收入等因素相似的环境下,人们消费的行为会受到与其相似情况的人的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利用这一效应先吸引一部分的消费者,再用这部分的消费者去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者,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扩大利润源的范围。至于利润点,可以在现有的产品服务上开发新的产品类型,以实行微信公众平台上产品多元化策略。最后,在利润杠杆方面,开发商应该强化服务意识,多了解客户的反馈信息,并为产品的开发和完善增加成本投入。

4.3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在法治社会之下,微信公众平台应了解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建立良好的用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杜绝虚假、等违法广告;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力,如主体侵权和内容侵权;尊重并理解用户,使得用户信任这个公众平台,大家一起努力创建并维护运营者、用户、平台等各方共赢有利的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蔡骐著.大众传播中的粉丝现象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4.

[2]陈建英.文丹枫著.解密社群粉丝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苏高.微信的秘密――智能手机时代的新营销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王勇.微信广告价值及盈利模式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5).

[5]周蕾.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J].东南传播,2012,(1):2123.

第2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微信;商业化;问题;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084-0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技术的发展已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用行为以高度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和海量丰富的实用信息获取为基本特征。在此契机下,移动智能终端得到普及,由此催生出越来越多的移动应用软件,微信(译名“Wechat”)就是其中用户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软件之一。

外国学者凯文・凯利曾经说过:目光聚集的地方,金钱必将追随。一旦拥有了如此庞大且活跃的用户群体,微信就有了商业化的基础以及流量变现的无限可能。而基于移动终端商业模式的创新性探索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所以,对微信成功商业模式的探索就非常必要,本研究希望能对微信商业化现象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探究此类APP的特征、发展现状,对它未来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微信的商业化进程及基础

“微信”于2011年问世,初衷只是做一款可以代替传统地打电话、发短信的即时通讯工具软件。附加图片、视频一类社交性信息的分享功能。后来逐渐在发送文字、图片、视频等的基础上,研发推广了定位、游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游戏、音乐等多种功能,与大众点评、京东商城等实力伙伴合作,融入多家传企业,推出理财、打车、点菜送餐等生活服务。并在开发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商业模式,推动商业化的进程。

现在的微信集交友娱乐、信息处理、媒体商务以及衣食住行等各种服务为一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现在腾讯公司已经不以社交类移动应用的工具属性来给微信下注脚,而是用文化在阐释。它的主页上已经定义自己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确,现在的微信已经拥有了惊人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

三、微信商业化的四个盈利方向

1.游戏盈利方向

移动终端“时时在线”的特性让移动端游戏分走了很多pc端游戏的流量,商业潜力不容小觑。微信游戏可以让用户和微信好友一起参与互动、在“朋友圈”里晒成绩、游戏结束会自动生成好友成绩排行。有些游戏要求把链接分享给多个好友或者游戏中要求好友提供帮助(如点赞、送星等互动行为)才能继续地进行下去。这些简单的互动为手机游戏加入了社交元素,既增添了趣味性,又加强了用户的粘着力,充分利用分享机制和用户间的社交关系以及竞争心理使游戏成几何倍数地实现病毒式传播。

微信游戏的利润无疑是巨大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赚取利润:如限制游戏次数付费开放、收费游戏道具、好友间互动收费等附加服务。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广告分成。

2.移动营销盈利方面

指第三方品牌或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受众直接沟通,定向、精确地传递个性化资讯、信息,提供内容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品牌传播、产品推广、活动促销等市场营销行为目的。而平台则从中获利。

最初微信推出公众平台既是作为和对手新浪微博争抢用户时间的一个竞争手段也是为了测试用户对带“媒体性质”的微信的反应。数字结果显示这一功能非常成功,很受用户欢迎。虽然做内容不如游戏、广告带来的利润大,但内容本身可带来的附加价值却吸引了无数第三方平台进驻,形成了用户自主选择接收的“订阅+推送”的营销模式,让微信公众平台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流量变现维度。这其中分为:服务号中的微店和订阅号中的微店,都可以通过推送内容链接到网址,线上交易。公众号运营者们无不用特色内容先吸引受众的注意,然后在结合自身内容特点和用户属性,精准推送,把广告、营销融入内容、服务之中,从而获得利益。

现在互联网广泛、实时地分享文化盛行,人们只要看到合心意的内容就非常乐于分享,目标受众再转发就实现了信息或服务的二次传播。很大程度地扩散了公众号的影响力,为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3.电子商务盈利方向

电子商务发达繁荣的今天,人们的消费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碎片化和便捷化。而微信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即采取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O2O商业模式:由线上发起,策划宣传,吸引消费者,筛选支付,然后转化为线下的消费体验。

现在的微信服务几乎囊括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钱包中的微店和发现购物中均可找到。如腾讯平台(钱包中微店)自身提供的服务:理财通、手机话费充值、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城市服务等。而由第三方商家提供的则有:滴滴出行、外卖团购、电影票、机票火车票预订等,甚至有实现商城模式的京东精选线上购物。微信搜索功能除了可以检索收藏内容、朋友圈信息外,也新加入了搜索附近餐厅的实用功能。此时众多微商代购也涌入了微信的朋友圈,天天发广告状态,通过微信支付线上交易,线下邮寄产品。俨然成为了一个新行业。所以微信和O2O模式的完美结合,正在推进一个微电商时代的来临。

4.广告盈利方向

2015年1月,微信广告平台上线,可口可乐、宝马汽车等广告率先投放朋友圈。这是一种信息流广告,穿插在信息之中、依据社交群体属性对用户的喜好和特点进行智能推广。对此微信官方解释,“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无独有偶,微信公众号也在图文消息顶部增加App下载卡片,使场景更加丰富,也增加了广告的形式和数量。

第3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一、云南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的现状

云南移动电视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考察论证、技术攻关和播出试验,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利用一个模拟电视频道,可传输10套高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和10套数字音频节目。2005年5月,运用这一技术,云南电视台全资控股的云数传媒公司与昆明市公交集团合作,在昆明市8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移动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并开办“七彩公交”频道,节目由云数传媒公司制作,云南电视台播出,昆明的公交移动电视一经亮相,就得到迅速传播,云南公交移动电视平台建设至今,“能够容纳30套电视节目的移动数字电视信号已基本覆盖了整个昆明地区,已在1600多辆公交车上安装了2000个移动电视接收终端,覆盖全市110余条主要公交线路。”[2]移动数字电视主要靠基站传播信号,通过电视台制高点天线发射无线电波,覆盖电视用户,目前的昆明移动电视信号覆盖范围主要在昆明城区周边,曲靖、玉溪等城市的基站也已建成,公交移动电视有了进一步的推广,但是除了极少数地州外,云南其它大部分地州公交移动电视还是一片空白。

二、发展云南公交移动电视的现实意义

(一)扩展了电视的竞争空间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移动电视的出现无疑给电视带来了惊喜,它变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收看电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革,使电视拓展了竞争空间。可以说,在社会生活中已取得广泛影响的传统媒体(无论是报刊、电视、广播还是网络媒体),在传播空间的拓展上无法与移动电视相提并论。昆明公交上的七彩公交频道,利用传统媒体的传播空白,开辟了信息传播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形成电视的有益补充,搭建了一个城市多功能综合服务的平台,是宣传昆明,宣传云南的一个窗口。

(二)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云南自启动移动电视项目移来,率先在公交车上推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特别为公交移动电视量身打造的,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七彩公交频道,也越来越被人们熟知。由于封闭,强迫的收视环境,使七彩公交频道成为了一个潜藏着无限商机的蛋糕,无论是产品开发商、电视工作者还是广告商,都深刻地认识到公交移动电视的优势和美好前景,并极力推进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进程,使得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价格不断上涨,市场前景一片看好。

(三)缩小差距,推进数字电视的发展云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使得云南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专业人才缺乏,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势必会强化人们的信息化意识,会吸引更多的信息专业人才,这些又反作用于公交移动电视,使其更快速的发展,缩小云南同沿海地区的信息差距,作为数字电视的一个运用领域,公交移动电视的覆盖率广,接触人群多,可以使数字化的概念更深入人心,奠定了数字电视推广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云南公交移动电视对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云南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三、云南移动电视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上的问题首先,信息化意识薄弱,信息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云南公交移动电视等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云南公交移动电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迄今为止,云南大多数地州的公交车上尚未安装移动电视。除昆明市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公交移动电视所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条件外,其它地州在这方面几乎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其次,信道不通畅,信号不稳定等问题都影响了传播效果。从技术的角度看,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公交车移动电视在画面的稳定性以及接收的可靠性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比如车辆在突然启动或行驶转弯的过程中会出现画面抖动的情况;当通过隧道等封闭性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群时,就会出现电视信号消失或屏蔽等现象,造成一段时间的收视空白。

(二)节目内容的问题“内容是公交移动电视运营的血肉和关键,当受众需要内容时,他们会认真观看或阅读信息。”[3]公交移动电视运营商和用户的衔接必须依赖于内容。只有具备充足、切实可行而又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才有可能真正拉动公交移动电视消费的需求,才能使受众从强制接收转变到主动收看,促进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然而,电视节目单一、缺乏新意、广告繁多等都已成为制约昆明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昆明公交移动电视的大部分节目是照搬传统电视中比较受欢迎的节目,像都市条形码,大口马牙小电影,国内国际新闻、省市新闻、生活资讯、娱乐资讯、体育新闻、天气预报等,简单的内容搬家模式,把传统电视媒体的内容毫无变化的放到公交移动电视上显然不符合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应该更具有贴近性、实用性、新颖性、趣味性。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更加精炼,这样才符合公交移动电视受众短暂停留的特点。广告内容繁多和没有新意是昆明市民对公交移动电视不满的地方。过多过滥而又不贴切的广告不仅让受众反感,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到达率。受众认为性病、人流的广告不利于某些人群接受,应严格杜绝。尽管受众拥有选择性接受和选择性记忆的能力和自由,然而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如儿童和青少年,这样的生殖健康问题会引发负面影响,留下特殊印象,使其谈话中无意流露这些词汇。这样的传播内容在公共场合是不适宜的。移动电视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而不仅仅是个广告平台,但是,受众并不是排斥商业广告的介入,而是希望传播更多有利于人际交往、净化社会空气等公共服务信息。虽然目前的公交移动电视广告已经开始盈利,但是只是一味的追求盈利而不顾受众的感受,那么这种盈利只会是暂时的。另外,公交的数量有限,造成公交移动电视在市场上的容量比较有限,除了昆明的公交数量有点规模,其它地州的公交数量都很少,公交的数量制约了公交移动电视的发展和扩大,所以公交移动电视要覆盖全省各州市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规模。

(三)来自于移动电视受众方面的问题与传统媒体不同,公交移动电视的目标受众“就是在城市公交车移动过程中短暂停留的观众。”[“4]昆明市区公交车每天早上6:00发车,晚上23:00收车,每一辆公交车平均载客量为1200人次,1552辆公交车平均每天在载客辆就接近200万人次,针对七彩公交频道,每人次有效接触时间不低于11.5分钟”。[5]已形成家居之外不可小视的庞大收视群落。而且这些人也是社会消费的主流人群,具有一定的购买力,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也是广告商非常看重的广告投放目标,然而,广告的到达率并没有想像中的理想,究其原因是因为:第一,广告重复次数多,更新频率低,内容粗糙,引发受众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疲劳,从而导致信息接收的“抵触情绪”;其次,除了受众的心理因素外,各种外在的因素也影响了节目的到达率,比如车外街景、车壁广告等都会分散受众的注意力,乘客还要想着自己在哪下车,还要看站牌,遇到熟人还要打招呼,公交电视的受众收看节目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而是呈现出一种随意性,因而除了关注特别有吸引力的节目,乘客一般只是听音乐、聊天、等待到达目的地,其间只会偶尔将目光投向电视屏幕,而这样的收视行为又随时可能被打断。严重的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广告的到达率。工薪阶层和中产阶层构成了接收公交移动电视的主力军。从昆明公交的乘客来看,七彩公交频道的受众70%是本土的平民阶层,大部分为在职人士,除了学生和一般工人以外,白领以及企业管理人员、旅游者也占据一定比例。车载电视受众的动态变化以及知识层面的差异,直接导致接受信息时,对其理解程度、个人兴趣等均有差异。所以同一时间播放同样内容,不能完全保证传播效果,使节目内容不易控制,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播活动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受众的地位有了三次变化,过去由于电视频道匮乏,受众基本上处于“你播什么—————我看什么”的被动接收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频道的增多,受众可以自由选择看什么节目,处于主动选择主动接收的地位,然而,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受众又一次成了被动的接收者。公交移动电视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处于相对被动地位,没有选择电视频道和开关电视的权力,具有传播的“必视性”和“必听性”———这样的强迫传播也许会取到一时的效果,但时间长了会使对内容失去兴趣的受众“闭眼不看、充耳不闻”。当受众拒绝接受信息的时候,接收效果会一落千丈,哪怕是强制传播,这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

(四)传播的视听环境的问题由于显示屏小,一般距离液晶屏较近、收看方便的乘客可能会对节目投入较多热情,而距离较远、收视条件较差的乘客往往会无动于衷。其次,在上下班高峰期,拥挤的人会遮挡了视线,一个显示屏只有8个左右的人能看到,在非高峰期10个人可以看到,就算车不是很拥挤的时候,收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车窗的反光使屏幕很亮,车厢的晃动会使乘客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屏幕上。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要说是收视享受,就是连看清画面都困难,所以说,混乱的视觉环境是制约公交移动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移动电视的声音通道和报站器是同一个声音通道,当公交车辆需要报站时,电视的声音就会被吞没,而公交车辆的报站声音又非常频繁,这就使得乘客在欣赏电视时经常是“只见其人而不闻其声”,从而不能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车厢内乘客的谈话声、上下车的声响、起车时发动机的轰鸣声等这些嘈杂的环境都严重干扰了电视节目的收视。

(五)公信力的问题公信力的缺失表现在广告的低俗化上。男科、性病、人流等广告纷纷被市民指责,降低了市民对公交电视的信任度,极大地影响了公交移动电视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媒介生存的基础,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制止,那么公交移动电视就得不到市民的拥护和信赖,就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那么移动电视就会陷入困境。

四、突破困局之策

(一)提高自身的公信力淡化过浓的商业意识,提升公共服务意识。采用无线数字电视技术传输,由电视台权威播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公益使命是第一位的,而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公交移动电视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媒体才有存在的意义,才能保证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媒体只有有了权威性,其传播的信息才有价值。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播出不符合大众需求的内容,破坏媒体的权威性。要提高媒介的公信力,首先,媒体本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公交移动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其次,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制作,播出符合大众心理的节目,不要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毁了媒介的形象,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例如,2007年10月“119消防日”期间,“七彩公交”频道所播放的消防安全知识和轻松诙谐的消防公益宣传片就得到了市民的好评,每天乘坐公交车的市民能在乘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居家生活必需的消防安全常识,逐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第4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期刊;数字化转型;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7.01.008

文章编号:1009-3729(2017)01-0060-05

当前,我国期刊的数字化经营转型已经成为关系到出版业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期刊数字化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由单一媒体的经营模式转变成多种媒体经营模式。在“互联网+”的加速推动下,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虚拟技术等新技术对数字出版产业支撑作用的不断加强,科技与出版的融合不断深入,在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的基础上,科技将促进出版业深层次的内容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与业态创新,带动出版业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出版业转型升级,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的融合发展。当前,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发展和受众的不断分化,出版产业的新业态已基本形成,正在向在线期刊、开放存取、数据库、手机出版、微信公众号等形态发展并逐步完善,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为代表的数字期刊企业已经形成品牌效应。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4403.85亿元,其中移动出版收入为1055.9亿元,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整个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占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1.69%。[1]

目前学界关于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研究,一般以宏观性、介绍性、描述性的研究居多,主要集中在营销渠道的表面,相关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忽视了对深层次上数字化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重要性的探讨。而且,实践中多数期刊社也仅仅认为数字化经营发展和盈利即是期刊上网加入数据库的收入,对作为期刊数字化产业的核心部分――盈利模式和盈利机制创新――重视得不够,这使得国内数字出版业一方面在产业规模上呈现出“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在产业链协作整合中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不明晰,价值增值不明显,因而在“质”的提升方面相对弱化。我们认为,除传播技术之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和盈利创新依然是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核心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在全面分析期刊数字化经营的“上游―中游―下游”的盈利卖点的基础上,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种盈利模式构架,以供业界参考。

一、期刊数字化经营模式产业链的结构分析

出版产业链是出版相关方基于出版价值链增值所组成的联盟。我国期刊数字化产业链条以创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销售商、终端用户等环节构成基本结构[2]。其一,对整个产业链上游(创作者、内容提供商)而言,盈利可源于作者,比如收取版面费、稿件处理费、服务性经营活动等;或源于读者和企业等,比如发行销售等。其二,对产业链中游(技术设备服务商、平台运营商)而言,盈利主要是对获得的源数据进行加工和整合的二次文献开发和利用,以及广告服务销售等。其三,对于产业链下游(销售商和终端用户)而言,盈利主要是在新媒体终端上的发行,也包括服务性经营活动与相关延伸服务性经营活动,如专题培训、研讨会、推荐会、产品评价会等[3]。可见,期刊产业链涉及的单元多,结构复杂,其“上游―中游―下游”都有盈利点。然而,在产业链上游,传统出版单位对数字化技术不了解,对数字化经营转型目标不明确;在产业链的中游,大型数字出版商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差异性特征不明显;在产业链的下游,数字化期刊的营销模式过于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的营销市场。期刊数字化产业链存在各环节收益分配失衡,进而影响协作关系的形成,阻碍产业整体发展。期刊和数字平台运营商的合作收入与邮发的收入都很低,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陈旧、发行渠道单一,覆盖面小、影响力弱,成为阻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瓶颈。因此,一个和谐的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各单元应具备全局观念,各操主业,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从而谋求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和谐发展和整个产业链整体利润的提升。

二、期刊数字化转型下 “三次售卖”模式的组织构架

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要在经营与组织架构上融入新媒体的理念,加快组织架构变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数字化的经营模式,这是实现期刊产业链各个单元结构价值链环节增值并盈利,进而提升期刊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传统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为卖内容、卖广告、卖品牌。第一层次是“卖内容”,是对期刊内容本身的销售,即期刊的订阅销售。第二层次是“卖广告”,是以期刊读者群为受众的广告刊登,即广告销售。目前,国内期刊广告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基于产品本身的经营和基于广告的经营。第三层次是“卖品牌”,即利用品牌优势资源,发展多层次的衍生a品,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市场化,如发行特刊或增刊、图书和光盘,建立数据库、网站、会展、品牌授权等。

我们所提出的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组织构架,是基于传统“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提升和发展,是优化组合了传统纸媒和网媒的优良基因,充分吸收传统媒体的核心功能和线下优势与移动网媒的社交功能和线上优势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层次是“卖新媒体载体”,即卖多元化业态内容和新媒体载体,用户通过电脑、阅读器、手机,以及在公共场所的机场、车站、高校、银行、医院、办事大厅等场所触摸大屏阅读。第二层次是“卖新媒体广告”,广告可以做成音频、视频、360°旋转,通过分享链接、互动产生价值,广告与期刊内容粘在一起,用户看期刊内容就会看广告,互不分离。第三层次是“卖新媒体延伸服务”,即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信息流汇聚、公信力强、形态多样化等核心优势,利用网络杂志、社区、论坛、微博、微信、二维码、网络视频等新兴媒体形式,把服务卖给用户。期刊社等出版机构的“三次售卖”盈利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期刊社在经营过程中产业链各个基本结构单元盈利的构建、整合与延伸过程。

三、新媒体时代期刊数字化转型下的盈利模式

进入新媒体时代,期刊业必须由过去的重视内容生产转变为重视市场营销,理清思路,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制定明确的内容生产和产品营销战略,完善期刊出版市场盈利机制,以达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新技术催生新媒体,新媒体推动出版业生产和营销方式的革新。微博、博客、视频、电子邮件、手机应用软件等,已经被国内外出版业广泛运用,并成为期刊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外期刊数字化经营的盈利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探索期刊的网络增值模式、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与制作上的机制创新、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如国外著名出版机构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荷兰爱思唯尔出版社通过Springer Link和Science Direct等在线平台实现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内容资源创新实现经营发展;美国的和两大网站,其服务收费占到了其总收入的大部分。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智能技术创造提升传统媒体,使其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新型媒体,因此期刊社必须通过开发多种新媒体经营途径,重视产品业态的多样化与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以及加长和加粗产业价值链上的增值服务,以实现其盈利模式创新。

1.重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

在期刊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重新挖掘、开发、重构、增值内容的价值,已成为数字化出版产业盈利的关键。在内容生产上,应重视原创,以满足受众对高品质、多层次、个性化信息产品的需求为目标,提倡深度加工,从选题策划到组稿编辑都必须坚持高标准,通过信息整合重构创新生产模式,在内容生产和编辑出版上实现创新。可通过信息的结构化加工和数据库存储来突破单一作品和媒体的传播局限,把内容分解之后再聚类传播,以实现个性化的按需服务,构造信息社会出版新业态。期刊社应学会利用自身的内容资源优势开发和出售数据库,实现内容的多层次深度开发,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互动性和聚合性优势,利用跨媒体出版、数字复合出版,把期刊内容转化成图书、讲座、视频、音像制品,赢得产品利润。[3]这种以自身内容为基础,采用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多媒体形态复合、多种制作技术手段复合与多种媒体,实现作品“一次创作、多样展现”的创新内容盈利模式,可以使刊物信息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

例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和信誉度最高的纸本和数字内容的发行商,也是通过内容创新经营模式的典型。为了解决信息时代出版发行业发展瓶颈问题,英格拉姆内容集团通过资源整合、机构重组,创立了专业细化、分工明确的六大分公司;通过汇集海量数字内容资源,建立内容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出版的盈利创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英格拉姆内容集团电子图书已达13万多种,可通过Course Smart设备在线浏览8万种电子教科书,且经出版商授权的可按需印刷的数字资源达到60万种,每年有近25万种数字资源品种更新等。[5]国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构建了综合性数字处理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及内容数据库的新媒体产业化经营,衍生出不同传播形态的新闻产品,在内容产品的再生产和增值经营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6]

2.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盈利模式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媒体传播用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是:用户传播用户。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的传播链是单向的,内容只能由媒体,通过传播为受众所接受;而新媒体上的传播链是双向的,用户既是内容的接受者、分享者,也是内容的创作者、评论者。传统媒体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利用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形式促进期刊销量和浏览量的增长,以下4种是一些具体模式。

(1)与大型知名数字出版商合作模式。期刊可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龙源期刊、超星等集团公司合作,通过专业的制作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和知识服务,以提高期刊内容使用效率,形成信息量巨大、制作加工专业的数据库,这样会使订阅量大幅增加,拓宽受众覆盖面。[7]

(2)期刊信息服务平台模式。期刊可通过由技术平台、运营平台、资本平台搭建起来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媒体平台传播,通过“内容+平台”的方式,对期刊内容进行适合网络传播特点的再编辑加工,以拓宽传播空间和销售市场。例如,新华文摘学术网是新华文摘杂志纸质版的延伸;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是为全民阅读服务的,可以给读者、编者、作者三者提供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在线平台。另外,还有《家庭医生E刊》系列、ZCOM平台上的《瑞丽》系列(《瑞丽・家》《瑞丽・裳》《瑞丽・妆》三部曲)、《中国国家地理》、《电影世界》、《IT经理世界》、《销售与市场》等,都是以平面媒体为基础,实现与新媒体的成功对接。[7]

(3)手机杂志模式。目前电信运营商已经将手机杂志APP作为其移动阅读业务的重要构成,作为第三方智能手机上的一种应用程序,APP上的每一种应用程序都拥有很多的使用者,杂志在APP上的传播比传统的互联网更有效[8]。手机杂志APP正逐渐呈现出“图文+多媒体+互动”的富媒体形态,在内容传播和产品创新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4)自媒体发展模式。以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SNS应用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互联网产业链上重要的内容生产者,近年来,其在数量和规模上已经出现了几何式增长,市场和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凸显。根据腾讯的数据,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突破1000万个,全国微信用户已达到6亿,很多期刊都已经有了微信公众号。[9]

3.增值服务盈利模式

期刊业要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必须保持对新技术、新载体的灵敏嗅觉,通过开展多种延伸服务经营,将自己原来的“内容提供商”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商”角色,时刻以用户为中心创造价值,向用户提供专业化和多元化服务,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服务性商业模式,包括定制服务、信息服务、活动服务、平台服务、组织服务等。[10]期刊产业链连接着娱乐、体育、时尚、商贸、服务等诸多行业,我们可以通过加粗、加长产业链方式,将收入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开展期刊订阅、开放存取、按次付费等项目,增加衍生产品、线下增值服务与按需出版等多种服务,以及广告投放、会员制度、培训活动、会议活动、讲座视频、商品推介和业务咨询等。学术期刊编辑部可以通过与审稿专家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企业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产品论证会等,请相关专家为企业的发展把脉,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供决策咨询服务。[11]另外,期刊出版者应积极在手机杂志中增加互动环节,向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如英格拉姆内容集团公司通过“按需印刷,定制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美国《好管家》杂志社设有食品、日用百货、家电等多个试验室,试验对象通过对商品严格的测试并进行安全、质量、优缺点等方面的认真评价,将结果及时地告知读者和有关商家。[5]

四 、结语

期刊数字化经营转型下的盈利模式创新问题,是基于当前媒介融合的数字化发展环境下构建新闻出版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提出来的。从媒介的实践层面来看,建立媒介融合环境下长效的期刊数字化盈利模式,是解放期刊出版生产力的关键所在。通过积极探索期刊数字出版领域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变革,可提供优质专业的出版内容和服务,实现出版业的数字化战略略转型,解放出版生产力。基于期刊数字化产业链的盈利模式创新,可通过新媒体产业平台,构建期刊“三次售卖”盈利模式的组织构架,从内容开发与重构、新旧媒体融合、增值服务等方面进行新,以形成多元化经营并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使传统媒介产生新的造血功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提升自身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 魏玉山.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J].印刷杂志,2016(7):20.

[2] 于春生.数字期刊产业链价值创造与收益分配[J].中国出版,2012(9):33.

[3] 向飒.媒介融合中期刊经营模式转型的突破点和路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79.

[4] 张雨晗.全媒体出版:现状与未来[J].现代出版,2011(3):16.

[5] 贾立政.感受美国期刊数字化转型[J].新闻战线,2014(3):27.

[6] 文之强.以新媒体为核心建立三次售卖模型[J].中国报业,2014(4):14

[7] 向飒.媒介融合下的期刊数字化发展生存之道[J].传媒,2012(8):30.

[8] 周小玲.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微信传播? [J].社会观察,2014(10):12.

[9] 向飒.论媒介融合下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策略[J].出版广角,2012(8):70.

第5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微电影;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J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99-02

一、引 言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百度百科上对微电影的定义:“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借助网络视频平台的竞相推动,加之碎片化时代受众的需求和商业行为的无孔不入而产生。广告界普遍认为2010 年 12 月由吴彦祖主演的商业短片《一触即发》是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整合营销的成功案例,也标志着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微电影的诞生。 微电影作为一种“门槛低,制作周期短,发行方式相对简单”,“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强”,“创作环境自由,表达机会更多”等优势正成为“新生代广告的宠儿”。像一切新事物的产生一样,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同样面临着“‘位’的困惑”,“‘为’的多元与混乱”等困境,制约着微电影的成长壮大。微电影要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产业还需要科学经营方式和完善的管理体制来辅助。

二、微电影经营——使之成为一个产业

(一)内容为王——拒绝微电影过度商业化

当下的广告与电影的关系是广告植入电影,那么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形式被称为是“电影植入广告”,更有人称电影是“电影与广告的混血儿”。凯迪拉克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被普遍认为是微电影发展的里程碑,即微电影真正被认可是借助了广告,这就注定了微电影要与广告结合在一起。当下是植入式广告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传统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依靠无孔不入的信息,强制受众注意,引起电影观众的反感。在广告植入的方式上, 微电影与传统电影广告植入不同,微电影中较多的是按照商家要求宣传企业文化或品牌文化的广告片。微电影表明了自己的广告依托身份,免费观看,并淡化广告元素,强化故事性和戏剧性,让微电影倍受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说,微电影开启了新的广告时代。微电影靠广告盈利无可厚非,但决不能沦为广告的附庸。网络是微电影生长的土壤,而网络观众最关心的永远是吸引人的内容,从传播上,微电影的内容和创意本身才是微电影成功的核心。让受众主动观看微电影的法宝就是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欣赏到打动人心的故事和具有唯美色彩或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即精彩的微电影内容。

首先,在微电影题材上,应该努力挖掘更多反映媒介融合时代,受众自由时间碎片化需求的微电影题材,微电影题材多元化,不仅要有关注人们空虚的精神世界的微电影题材,而且也要有反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的内容题材,既要有明星化的微电影“大片”,也要有关注贫民草根呼声和体现人文关怀的草根作品;内容创作上,既要坚持原创性,又要有创意,才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在影片类型上,微电影应该进行诸如纪录片、动画片、公益微电影、院线电影番外篇等多种尝试。其次,微电影镜头、画面和技术表现上,充分调动专业电影制作团队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发行中来,形成产业链条和专业的微电影制作团队,通过冲击力的画面和镜头衔接吸引更多微电影观众的眼球,提高微电影视频的专业性。微电影决不能因简而陋,更不能成为加长版的广告,微电影应发展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特色。不管是传统电影还是微电影都需要平衡好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只有保持其艺术性才具有更高的商业性。作为新事物的微电影跟应该注重这一点,才不至于长期带着“先天不足”的诟病。

(二)创新盈利模式——多元盈利

微电影在项目组的架构上应该借鉴传统电影项目组模式,集策划创作、宣传发行、市场营销、制作生产于一体。微电影在虚拟院线的播放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以未来家庭电视点播为主的观影模式,二是越来越便捷化的手机终端,三是各大视频网站的电影频道。当下微电影界可以盈利的微电影寥寥无几,主要的盈利模式局限于广告植入和赞助商鸣谢。微电影要实现规模盈利,走产业化道路,并采取更加多元的获利方式是一种必然选择。

1.微电影相关活动盈利。举办各种旨在发掘微电影人才,推动微电影发展的微电影赛事,微电影评奖和各种微电影节,如“‘微风中国’首届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新浪微视频大赛”,“中国首届大学生微电影节”等,开拓微电影盈利渠道。

第6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微信 移动客户端 收益模式

移动互联网,在21世纪已经成为了人们主要的交流平台,微信作为现阶段移动客户端的典型代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就如何盈利进行探索。下面将主要以微信为例,对移动客户端的收益模式进行分析。

一、微信概述

微信,对用户来说只是一个提供便利社交服务的移动客户端,但业界普遍更看重其中蕴藏的巨大盈利空间。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之初,只有一个语音短信功能,类似于对讲机,附加发送图片功能,但就是这种相较于文字信息的创新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完成了初始的用户积累。

发展至今,微信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朋友圈、多人群聊,甚至银行支付功能。由于微信平台的一些基础功能是开放的、免费的,唯一产生费用的是使用时的上网流量费,且联系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传递信息的方式更加丰富,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迭代,目前已更新到了5.1版本,功能更加新颖、有趣、完善,摇一摇传图,你可以将电脑网页上的图片传到手机上,更可以让你的好友也摇到你的图片;微信模仿苹果手机siri系统,通过语言识别及搜索,从通讯录中查找好友。随着微信对用户吸引力的不断增强,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加,微信已经全面冲击了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增殖业务。

二、微信客户端的特点分析

传播者。利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进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首先对传播者在这里称之为控制者的分析。微信的传播有着自己独自的特点,那就是灵活的病毒式传播,即可点对点,又可点对面,还可以面对面,在微信用户中,手机QQ用户占据了重要地位。对于微信的使用,部分是因为潮流跟风,但是大多数还是因为微信的便捷,他们之间的不断交流促进了微信用户群的不断扩大。

传播内容。针对年轻群体的特点,微信中传播的信息主要以年轻人的话题为主,像“今天,你微信了吗”这样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彼此交流的口头语。还有一类传播内容,那就是广大商户的广告宣传,最近在微信里“点赞”一直在盛行,通过亲朋好友的“点赞”可以免费或者是打折优惠获得相应的商品,这些都在吸引着广大的青年用户,不得不说,微信也给广大商家提供了低廉并且见效较快的网络宣传方式。

传播途径。微信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网络,广大用户的信息可以通过朋友圈进行扩散。同时,随着微信不断的升级换代,“摇一摇”、“扫一扫、“漂流瓶”等交流方式也成为了微信的传播途径。最主要的也是微信成功的主要因素那就是腾讯公司QQ用户之间的传播,为微信实现了QQ以及手机号的实时更新,在微信里面可以添加QQ好友,也可以通过手机号添加好友,这也拓宽了微信的传播途径。同时微信还通过游戏进行传播,现在包括“天天系列”游戏的出品,吸引了广大的用户,拓展了微信的传播途径。

微信受众。作为一个具有一定交互功能的网络交流工具,微信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微信的传播者。也就是说,微信的受众主要是腾讯的使用者,还有热爱手机游戏的玩家,这之中以青年、白领为主,在闲暇时间进行消耗的一种生活方式,热爱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群变成了微信的受众群体,并且这一群体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之中。

传播效果。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聊天工具,他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微信用户急剧发展到了3亿,在亚洲范围内成就了网络聊天工具霸主的地位。依靠腾讯强大的用户群体后盾,加上自身产业化的不断努力,微信又成就了一个行业内的惊人创举,用户量与增长率均遥遥领先,使用率也是在国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三、微信客户端收益模式分析

微信在一段时间内曾受到不断的非议,也曾经传出将要收费的消息,最后都被证实属于谣传。自此,微信的收益模式引来了众多评论人以及专家的研究与评述。微信自身的收益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

微信商城信息推广。随着微信用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广大商家看准了这里面的商机,纷纷开始入驻微信进行商业产品信息的推广,在第二章传播内容里面曾讲到,点“赞”模式的产品宣传便是典型的案例,这些微信账号大都是公众账号,微信运营商详细的对商品的宣传信息与宣传能力做出大致的估价,借助于普通电商的运营收费标准进行收费,从而确定了一条比较鲜明的收益途径。

作为商家的公众账号,每天有一条推送消息的权利。要知道微信宣传需要恰到好处,每天的推送消息基本上属于无价值消息,单纯的产品宣传,反而会增加用户的厌恶感,降低品牌的形象。

微信订阅收益模式。微信也存在着自己的实时资讯信息,与微博上面的信息不同的是,微信是以订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的“订阅形式”就是指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专业化、目的性的自愿订阅。同时,给予用户观念与想法的微信,与微博相比更加有价值,用户使用更加便捷。所以,微信的订阅也促成了微信收益的一种新模式。

游戏运营收益模式。传播途径分析中提到了“天天”游戏系列,这一系列的游戏也为微信的收益提供了新的模式。自互联网运营与传播以来,游戏便成为了网络生存的必需品,众多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取决于游戏,比如App Store 在 2012 年收入破40亿美元,其中游戏就占了30亿。

微信现如今运营的游戏有天天酷跑、天天连萌、天天飞车、全民飞机大战等,以天天酷跑为例,在进行角色的选择中,需要游戏金币或者是游戏钻石进行角色的挑选,坐骑同样也需要,用户要么进行长时间的试玩,通过做任务进行游戏金币或钻石的积累,要么进行网络支付,实现了网络交易。所以,游戏也是微信运营中的一个收益模式的选择。

会员服务收益模式。众多的网络运营服务中都有着自己的会员服务,腾讯也不例外,QQ加上微信,建立起了自己的会员收费制度。毕竟,这项收益模式是最容易想到的盈利模式之一,同时也是最容易操作的,收益效果最显著的模式。除去盈利,微信主要用此模式来建立一项自己的忠诚用户群体,通过这一群体不断的支持,使得微信的群体能够呈现指数增长,在片面上面来讲也是为微信的收益做着“后勤保障”工作。

四、微信发展分析

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一年内获得了2亿用户的满意答卷,并且在2013年末有将超越5亿的喜讯传来,这充分说明了微信营销的强大之处。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相信微信客户端直接挂在手机上面的那一天会很快到来,微信用户与手机用户齐平的时代也终将开始。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微信自身的不断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加出色的应用程序,对用户的服务更加到位,在内容上面更加贴近现实,微信的明天也将会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杨武,徐海秋,陈静,司徒祥宇.基于3G手机的天气客户端盈利模式[J].广东气象,2013.

[2]张光凯.如何从手机新闻客户端掘金——北京和豆瓣FM盈利模式启示录[J].新闻研究导刊,2013.

[3]梁晓音.移动互联网商业盈利模式分析[J].电子制作,2013.

[4]王维国.基于双边市场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所有权的比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5]吴玉玲.从传播学角度看LBS的商业应用困境和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

[6]郑青华.报纸手机客户端功能开发的三个阶段[J].中国记者,2013.

[7]原建芳.付费视频网站的传播困境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胡春.中国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分析[D].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009.

[9]张耀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移动应用商店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10]傅若岩,刘晓羽.APP大时代开发者的小时代[J]. IT时代周刊,2013.

[11]杨武,陈恒明,屈凤秋,李晓娜.聚焦手机天气客户端软件产品及应用[J].青海气象,2012.

[12]李大凯.网络游戏消费选择的品牌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12.

[13]魏丽宏.关于我国手机传媒产业发展的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第7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内容为王”是媒体成长发展的公理和铁律。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媒体的内容建设与其盈利模式密切相关。没有投入不可能制作出有价值的内容,但有价值的内容并不一定必然盈利(除非不要求盈利),而能否盈利或暴利则取决于媒体盈利模式的建立与选择。同时,媒体盈利模式也决定媒体内容的整合与取向,如电视频道专业化等等。

总之,媒体内容建设与媒体盈利模式之间存在互动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决定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为王”与媒体盈利模式

尽管遇到重重困难,但网络媒体还在发展,网络的技术服务在不断优化,内容服务更是日益丰富。但是,这就像一个吝啬而饥肠辘辘的食客面对丰富的自助午餐,饭菜可口,选择性强。如果**他可能立刻动手,而如果付钱他也许调头就走。目前网络媒体的内容提供就像这**的自助午餐,食客虽然越来越多(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比上年增长49.8%),但是并不能盈利。虽然餐厅周围也有不少广告牌,这些广告牌甚至有碍观瞻和方便,但食客并不在意,也许看都不看一眼。食客就餐的这种自由方式决定这些广告不可能值钱,因为它们并不能吸引食客的注意。

所以,如果设问人们对网络媒体是否有需求,是否有依赖性等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更不用说未来宽带的诱人前景。但如何收回午餐成本才是网络媒体最头疼的问题,否则**的午餐不可能持久。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也许确实存在,但至今还没有人能使其付诸实践并产生显著效益。如果这个盈利模式建立不起来,网络媒体在内容上就只能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整合,而不可能独立,原因是网络媒体目前还无法承担内容独立的成本。网络的文字内容如此,网络的视音频内容更是如此。而一旦网络媒体在内容上不能独立,我们还能称其为独立媒体吗?如果当初与报纸相比广播没有独立的原创内容,电视与广播相比也没有独立的原创节目,那么广播电视还能称其为独立的第二、第三媒体吗?因此网络媒体是新媒体,而且从技术层面说网络媒体确实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但其能否成为独立的第四媒体还是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不仅要视网络媒体在阅读和收视技术上的独立,而且还要视其在内容上能否独立。而独立的前提是网络媒体能否找到适位的盈利模式。

媒体具有经济产业和文化政治的双重属性。经济产业属性是指媒体可以盈利,文化政治属性是指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进而控制社会。如将这种双重属性具体到操作层面就可以看出媒体总是把这两种属性相互作为前提和手段。媒体的性质不同决定各自选择的目的和手段正好相反。例如,美国商业电视媒体关注的是其经济产业属性,以盈利为目的,但必须以节目(文化政治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节目就不可能**。而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国有媒体关注的是其文化政治属性,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但又必须以盈利(经济产业属性)为手段,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就不可能制作有社会效益的电视节目。

早在网络热还在持续的时候,2001年1月4日,世界传媒巨头——新闻集团就带头“撤离”互联网。同时,默多克斩钉截铁地宣布:新闻集团根本不会考虑收购雅虎。不知默多克作出上述决策是否与其看不到网络媒体的盈利前景有关。

人们常把互联网与信息高速公路联系在一起。这使人想起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为什么十几年前高速公路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而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却已四通八达了呢?原因很简单——设卡收费。否则,如果高速公路都是**使用,高速公路建设不可能快速发展。虽然高速公路边上能看到广告牌,但如果不*收费而是指望这些广告收回建设成本,岂不是天方夜谭。

以此比喻网络媒体似乎恰当。资料表明,在网络媒体的总收入中,广告收入占80%。另据报道,新浪网的广告收入在十大网站中名列前茅,但2001年的广告收入仅为一千万左右。与其巨大的投入相比,商业网站的内容基本是**午餐,离盈利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尽管最近有网络媒体负责人声称其今年将盈利或持平。

网络媒体内容丰富,适位性强,但以什么模式实现盈利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从网络媒体的第一次销售(销售载体)看,要让网民付费点击还不现实,至少现在如此。而网络媒体以广告模式(媒体的第二次销售)盈利可能也是错位的,原因是在广告方面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强制性比网络媒体更有优势。

电视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盈利模式问题正困扰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但受困于此的也有传统媒体。就频道专业化而言,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存在错位问题。

“千台一面”、“专业频道不专业”是业内、甚至观众见怪不怪的一种电视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中国2000多家电视台在形态上大同小异,数千个电视频道在节目内容上个性少而共性多呢?尽管一些电视台主观上在按专业频道设计,但客观上是专业频道不专业或专业化程度很低,一些电视台甚至就是名义上是专业频道而实际上是变相的准综合频道。此外,这种趋同性还可以从一些电视台所属各频道之间的栏目形态、内容取向、风格定位等诸多特征上一目了然。例如,“南北笑星火辣辣”、“真情对对碰”等栏目不是出自湖南卫视频道,而是出自湖南经济频道。又例如,许多电视台都设有财经频道,但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财经频道能与CNN的财经频道(CNNFN)相比。相差之处不在于内容的采访制作水平,而在于频道结构的栏目设置和内容的对象性。CNN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是投资者,而我国电视台财经频道的观众对象却大都是消费者和投资者,且以消费者为主,而几乎每个观众都是消费者。这样的观众定位很难使我们的财经频道专业化。目前欧美,甚至我国港台等地的电视频道专业化程度已经很高,“国家地理”、“科学探索”、“历史”这样的专业频道我们已经不陌生。美国还有“电视指南频道”、“气象频道”、“机场频道”、“宗教频道”等等。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主观因素造成的,是缺少专业电视人才,是电视策划者和决策者缺少办专业频道的决心和水平,我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从客观上说,各个电视台的决策者都明白频道要专业化,对象化,个性化,而且这些决策者大都是业内精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我国电视频道的专业化进程呢?

主要症结就在于前面提到的媒体盈利模式问题。

媒体盈利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也就是媒体的两次销售。媒体的第一次销售是销售载体。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它们都有定价。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它们也都是有价格的。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读者或观众,也就是发行量或收视率,具体说就是广告。但从历史上看,印刷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一次销售,而电视媒体最先盈利是*第二次销售。在国外,无论是印刷媒体还是电子媒体,两次销售都是同时存在,有时是合并使用。

我国印刷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基本相同,而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与国外差别很大。这就是,我国的电视媒体只销售广告(收视率)而不销售电视频道(载体)。据统计,目前国内各电视台95%左右的收入来自广告。例如,中央电视台2000年总收入为5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为53.6亿元,占总收入的93%以上。

广告收入基本上是与收视率呈正向互动的,而收视率又与大众化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广告商投放广告要看收视率,收视率的提高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而大众化与专业化背道而驰。

这就是我国电视频道不能专业化的根源所在。

我们主观上是想办专业频道,但媒体使用的却是大众化(广告)的盈利模式。这种错位而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了一个悖论:要频道专业化就可能影响收视率并降低广告收入,而要增加广告收入就必须使节目大众化进而提高收视率。大众化的结果致使各频道都追求综合化或准综合化,频道由此而雷同。

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对大众化电视频道是适位的,而对专业化电视频道却是错位的。例如,当地的电视频道许多都有新闻节目、娱乐节目、影视剧节目、体育节目等等。因为一旦没有这些节目,频道就无法提高收视率,就无法吸引广告。从这一点分析,像“阳光卫视”这样的文化历史频道虽然整体内容不错但即使允许在内地落地,由于其非大众化定位也不可能只依*广告盈利,更何况目前只允许其进入三星涉外宾馆了。所以,除非出现奇迹,否则“阳光卫视”不可能在中国内地**。那么,为什么国外与“阳光卫视”类似的“历史”频道、“国家地理”频道和“科学探索”频道能生存并可以盈利呢?原因是这些频道都不使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而是使用在销售频道(数字电视)的基础上销售广告的双重盈利模式。在美国1999年有线电视收入结构中,频道付费收入为47.5亿美元,而广告收入则为26.82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近两倍。

付费系统决定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

在目前的地面电视(无线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直播电视三种电视广播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选择。美国以有线电视为主,拥有有线电视用户7600万户,是卫星直播用户的七倍。日本则以直播卫星用户为主。但不管选择那种电视广播形式,从经济产业的角度看电视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赖对用户的控制。否则,电视媒体只能*单一的广告或销售节目实现盈利。

要实现对有线电视用户的控制首先必须建立用户管理系统,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不同层次。用户要得到额外层次的服务就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数字电视目前分卫星数字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我国的政策取向是发展有线电视。原因是人口密集的特点本身就适合发展有线电视,而更关键的因素是有线电视是今后互动电视的必然载体。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8000多万户,而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增加。按此计算2001年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1亿户。2005年将超过2.5亿户,约占当时我国电视总户数的70%。这正是目前美国有线电视用户占总家庭户数的比例。而根据目前政策,我国将在2004年后才开始实施直播卫星电视。由此可见,有线电视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最主要的电视广播形式。

频道专业化是国内外电视媒体发展的潮流。这个理念已在我国电视节目制作者、策划者、决策者之间形成广泛共识。但有趣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与“专业频道”相对应的英文词汇。境外的中文媒体有称主题频道(THEME)的,但并无“专业频道”之称。特纳国际亚太有限公司的梅燕女士告诉我,她也曾经遇到过如何把中文的“专业频道”翻译为英文的困难。她说“专业”一词英文中只是指学科的门类,用于电视频道会使人产生误解。梅燕女士无能为力最后只好将“专业频道”简化为“频道”。她说,美国只有频道之称,而并不把频道分为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我认为,不管国外如何划分频道类别,我国使用“专业频道”和“频道专业化”这样的概念是准确的。一是“化”本身是一个过程,目前我们正处于这个过程之中。二是用“专业”一词可以更准确地表达电视频道细分的总体状况和形态。这里的“专业”一词不是指科学的门类,而有“专门”、“专用”和“专题”之意。

当明确了“频道专业化”和“专业频道”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像美国的“发现”和“历史”等专业频道本身是与有线电视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有线电视就不可能有专业(主题)频道。原因是这些专业频道都是有线电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而我们现在用无线电视办专业频道和在有线电视中**提供专业频道的方式也许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美国的有线电视萌发于50年代初期,而大发展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之所以在这个时期涌现大量的专业频道,是因为有线电视由小镇进入大城市之后在这时具备了大发展的几个前提。一是通信卫星出现后,由卫星发送的信号同时把不同地区的小有线网联成了大的有线网。二是技术上有了巨大突破,可以用一根同轴电缆传送50套以上的电视节目,使得频道资源迅速增加。三是有线电视得到了经营额外数字电视的政府许可。额外数字电视就是,除有线电视的基本业务付费之外,用户如需要另外的频道服务需要额外付费。

由此可见,开办专业频道没有以上三个条件是不可能的。前两个条件我们都不陌生,但后一个条件我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

根据目前国内外电视频道的现状和形态,除地面(无线)电视的综合频道之外,我暂且把电视专业频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大众化专业频道,如新闻、电影、电视剧、娱乐、体育等频道。第二是分众化专业频道,如财经、历史、探索、国家地理等频道。第三是小众化专业频道,如机场、高尔夫等频道。由于这三种专业频道的价值和受众面不一样,其收视率和占有率大致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广告价格和份额也依次递减,这体现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当然,专业频道的价格也不仅仅取决于广告的多少,它还取决于频道本身的价值,如电影频道的价值就很高,这样的频道在数字电视系统里即使没有广告也有很好的盈利空间。目前,我国能盈利的专业频道都只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如CCTV—2经济生活服务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等等。这些频道都可以通过广告盈利,至少有盈利的潜力,因为它们都是大众化的。

依据目前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盈利模式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程将相当缓慢。中国的电视媒体不可能进入像“历史”这样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像“机场”这样的小众化专业频道阶段,否则就将步入雷区,付出沉重代价。现在有些电视台开办少儿频道就存在这种危险,除非他们承担起非盈利的公益或公共的义务。

得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电视频道都是**入户而只采取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与专业频道的经营是错位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在此方面,专业频道发展较早的美国已有前车之鉴。

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美国人托马斯P.索斯威克著的《美国有线电视50年》一书非常值得中国电视媒体人士一读。美国电视经历过的许多经验教训可令我们茅塞顿开。托马斯说,80年代初期,美国三大广播网看到有线电视发展红火也想在有线电视系统办自己的频道。

第一个尝试的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于1981年10月开办了有线电视文化频道,而且在开播时还举行了一场特别盛大的晚会。频道内播出的节目也都精致完美。但不到一年,在亏损了大约3000万美元之后就关张了。步其后尘的是全国广播公司,只是其经营时间更短(仅九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

托马斯得出结论说,“地面(无线)电视网历来是鼓励在节目提供上大量花费,然后完全*广告获得经营收入。这个常规对有线电视来说行不通”。“有线电视的优势在于双重收费模式”。托马斯说的双重收费模式是指,专业电视频道要*用户的额外付费和广告来同时盈利。

这一教训对我国的电视媒体来说应该是相当深刻而耐人寻味。

但托马斯在其著作中也同时告诉我们了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成功案例。这个成功案例就是专播探险纪录片的“发现频道”。这个频道由亨德理克斯于1984年创办。频道开办初期每况愈下、岌岌可危。但后来在四家有线电视网组成的财团向“发现频道”注资后,奇迹出现了,原因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盈利模式。这就是:用户的所付费用可以维持“发现频道”的所有运营开支,广告则体现为利润。而且“发现频道”还做了一个经营发明,按过去的有线电视运营惯例,广告全部由节目提供商所得,而作为节目提供商的“发现频道”却拿出广告的一部分与网络服务商分成。这样可以刺激网络服务商不断扩大用户,扩大用户的反作用就是广告的增加。

目前在我国,有线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正在建立之中,数字电视几乎是零。全国所有电视台的所有频道几乎全部是**进入各有线电视网,甚至有的上星频道要进入异地有线网不仅不能收费而且还要交费。按目前政策,全国只有中央电视台的3、5、6、8套节目经国家计委批准在进入有线网时允许收费。但各地有线网普遍通过瞒报用户数量的方式只把部分收入付给中央电视台。2000年中央电视台所得收视费只有3亿元,而同期全国有线电视的总收入为118亿元。资料表明,1999年在美国有线电视总收入构成中,基本业务收视费占63.72%,额外业务收视费占13.08%,而广告收入只占7.4%。

由此可见,在有线电视网络中,数字电视系统看起来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但它却关系到中国电视的发展进程,更关系到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走向。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专业频道的运作经验和教训来分析我国的频道专业化前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有线电视(包括未来的卫星直播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建立和额外数字电视政策出台之前中国的电视频道专业化不可能有长足发展。即使已有的专业频道,如影视剧、体育、娱乐、新闻等频道也是大众化的。分众化,甚至小众化的专业化频道对中国观众来说只能是想象而已。不是观众没有需求,而是电视媒体没有能力只依*广告回收其成本,这是由目前单一的电视盈利模式决定的必然结局。

当然,数字电视系统一旦建立并投入运作,内容提供商或电视台就面临理念和决策方面的变革。以广告盈利就必须追求收视率和大众化,而以用户付费盈利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捕获订户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满足他们专业的对象性需求。

单一盈利模式制约电视媒体发展

媒体经济学或媒体产业化研究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国内外的诸多资本也在关注媒体市场的动向。尤其是一些合资媒体的成功和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的巨大诱惑,更使人们认为媒体是暴利的行业。甚至有人断言,“媒体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但近一年多来的实际运作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至少电视媒体的情况不是这样。例如,湖南经济频道的“南北笑星火辣辣”销售得不错,但湖南电广传媒号称投入8000万巨资制作的“财富中国”,据说2001年回收资金还不到100万。北京银汉传播公司的起步投资比北京光线制作公司的起步投资大得多,但其经营效果远不如后者。而就光线公司本身而言,几十万元起步经营的“中国娱乐报道”(娱乐现场)曾经红红火火,但其再投入更多资本制作的“中国网络报道”等节目并不能盈利。印刷媒体的情况似乎好一些。去年新创办的《北京娱乐信报》和《京华时报》等都经营不错,前景看好。但我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印刷媒体的情况之所以好于电视媒体主要原因是印刷媒体已经打破垄断,而且政策相对宽松,更重要的是印刷媒体不仅仅是依*广告这种单一的模式盈利。有资料表明,在中国期刊的总收入中,87%是发行收入(销售载体),广告收入只占13%。报纸的发行收入比例虽然不可能这么高,但其至少也能回收相当的成本,加上广告就可以盈利。

而电视媒体的情况则完全不一样,无论是媒体自己制作节目,还是社会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都只能依赖广告盈利。从这一点分析,像“财富中国”和“网络报道”这样的非大众化栏目想*广告盈利是错位的,出现经营困难完全在意料之中。

80年代初,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有线电视公司曾合力对特纳有线电视新闻网发起攻击并相继开办了两个新闻频道。他们的想法是利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的新闻采访能力,会同一批地方地面电视台为这两个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频道制作节目。一个频道每半小时播出不断更新的新闻,另一个频道则把专题节目和深入报道合在一起。这些节目**向全部有线电视系统提供,还按照每个订户50美分给签约的有线电视系统发奖金鼓励。但在特纳的强力竞争下,美国广播公司和W集团在不到两年的运营中亏损了一亿多美元。托马斯说,两个频道都**向有线电视网提供节目,但他们不可能销售出足够量的广告来维持庞大的节目制作费用。特纳则相反,他有每个订户的收视费和广告费两个收入来源,所以他能打败比他强大的对手。梅燕女士说,在CNN各频道的收入中,所有频道都是用户费大于广告费,CNN财经频道更是如此。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NN财经频道才比我国的财经频道办得更专业,观众对象定位才只是投资者而不是一般消费者。

中国电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对用户接收来说现在已经由无线传播方式进入了有线网络传播时代。在这个时代,美国电视媒体的任何教训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也就是说,我国电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必然制约电视媒体和电视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单一盈利模式制约了电视频道专业化进程和电视节目的多样化。这种模式迫使各个电视台和电视频道都追寻大众化路线,最终结果是“千台一面”。在电视台内部则是大众化节目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一个电视台内部不同部门都制作相似内容和形态的节目,如新闻节目、娱乐节目等等,以致出现同一新闻现场有同一家电视台的七八套摄像机。同一部电视剧由于不同频道的竞争使其价格不断提高。而同样是因为频道之间的竞争,广告的价格正好相反。这种“剪刀差”效应使许多地方电视台深受其苦。

其次是制约电视媒体做强做大。一个社会的广告总额是与这个国家的GDP互动的。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广告总额虽有消长,但它是有规律可寻的,额度是一定的。所不同的只是这个总额在各媒体之间的分配比例。从这一点看,不管电视台的广告额每年增长多少都只能视其为常规发展。电视媒体的大发展必须摆脱这种单一依*广告的常规发展模式,而转变为既要掏企业的腰包,也要掏用户(观众)的腰包。这就是所谓的数字电视。这是目前除电视广告市场之外的另一个巨大市场,也是电视媒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当然,要让观众付费看电视并不能是无理的索取,而是要提供可令其自愿付费的节目和服务。按目前我国1亿有线电视用户计算,每个用户每月用10块钱购买一个他所需要的频道,一年就是120亿,两个频道就是240亿。即使按十分之三的用户有此需求计算,效益也相当可观。

再次是制约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发展。我认为,在真正的电视专业频道形成规模之前,社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很难有大的作为。具体说就是,在目前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下,各个电视台不可能把黄金频道和黄金时间段交给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同时也不会把容易拉到广告的节目形态交于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而且许多电视台对社会节目制作公司提供的节目是否在当地经营广告十分敏感,原因是如果这样会冲击当地电视媒体在当地的广告份额。所以,地方电视台与节目制作公司签约时都有类似“不能经营本地广告”的明确条款。据了解,在社会化的电视节目市场中,除电视剧和部分国外进口的专题片之外,大部分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专题或专栏性节目都是以带贴片广告的方式在各级地方电视台播出。这就是说,社会节目制作公司也是在本已你死我活的广告市场领域与电视媒体竞争。如果这样,优势肯定不在制作公司一边,原因是社会制作公司拿到的一般都是下脚料或拾遗补阙的时段。此外,由于社会制作公司使用的盈利模式与电视媒体相同,这必然导致这些公司制作的节目与电视台的节目一样也必须追求大众化,这种节目取向完全重复和趋同的结果就是留给社会制作公司的空间相当有限。现在看,目前经营较好的一些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大都是新闻和娱乐类的,这些节目的供应对象基本是一些对此类大众化节目有需求,但又不能自己制作的地市级电视台。根据国家将要出台的撤销此一级电视机构的政策,在整个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体制建立之前,社会制作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空间将更加严峻。

第8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存在的困难

1.违法成本极低,存在多平台抄袭现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技术门槛和限制降低。这使得很多人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设置公众账号,大多数人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内容进行复制、稍加改编,然后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进行传播。此外,由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性强,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还面临着多平台抄袭的威胁。侵权者既可以在微信平台上违法传播其他微信账号的内容,又可以利用其他互联网平台如微博、论坛等进行传播,这就造成了侵权行为“遍地开花”,监管监控难度极大。

2.举证难度极大,权利救济无法保障。公众账号数量大,抄袭现象存在着滚雪球式的传播模式,从现有的技术和监管模式来看,我们可能很难发现抄袭的源头。因为微信平台并没有强制实名开设公众账号,往往很难确认侵权者的真实身份。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中,举证难度极大。此外,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微信公众平台版权案件行为主体的国籍、所在地域、案件发生地等都十分模糊,这就给相关案件审理带来了困难。当相关版权人权益受到侵害时,赔偿手段和标准在法律上也无针对性的规定。因此,当微信公众平台版权受到侵害时,权利救济很有可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的原则

1.用户、版权人、运营商的三者利益平衡。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人的作品被抄袭,而相应的侵权行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版权人的创作热情将无法持久,最终造成公共领域平台信息传播的萎缩。但是,过分保护版权人的利益,意味着用户利益受损。分享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核,免费则是互联网对用户最大的诱惑。如果利益的天平过分倾向版权人时,用户因接触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内容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将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微信公众平台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另外,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人和用户都是运营商最为宝贵的资源,任何一方利益受损,最终损害的都是运营商的利益。从全局上说,保障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人利益是探索微信公众平台盈利模式的重要一环,对微信未来的发展也极具意义。因此,保护微信公众平台版权需要在顶层制度设计上加强统筹,协调好用户、版权人、运营商三者的利益,维持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

2.新媒体技术与版权保护协同发展。纵观世界版权法发展史,无不深深嵌套着技术发展的逻辑。例如,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基于使版权法与数字技术和因特网的发展相一致的意图,签署了《千年数字版权法》。微信作为代表新媒体前沿技术的应用服务,其内在技术逻辑复杂。在微信公众账号版权保护中,需要充分考量微信的技术逻辑与内涵。具体地说,微信公众账号内容的多媒体化、用户交互内涵的丰富性、信息传播模式的多元化等因素,都深刻影响着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的规制措施。这就要求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工作一方面对技术引起的信息传播方式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新的规制技术对版权人权利进行保障。

对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的建议

1.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类型。不同的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诉求存在差异,对版权保护的要求也各异。有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平台自然希望对其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有些以自愿分享为目的的微信公众平台则允许用户广泛复制传播。

具体地说,应该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的语境下明确版权合理使用范围。所谓合理使用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作品使用者可以不经作者或其他著作权所有人的许可,而且无需向其支付报酬而自由使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在对微信公众平台版权合理使用范围进行重新定义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分类。这就要求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目的进行仔细甄别,以判断其是否盈利。

2.成立微信公众平台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我国《著作权法》第8条规定: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作为一种有别于公权力救济的手段,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本质是一种私力救济。其重要价值在于,作为一种信托组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更有利于协调版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的微信公众平台版权集体管理组织意义重大。

从实践来看,腾讯公司作为微信运营商,理应承担起建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责。据报道,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开始使用“原创声明”功能,如果版权人申请了原创声明的文章发送成功后,系统将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自动比对,成功之后将对文章添加“原创”标识。当其他用户转发时,系统会自动标明出处。我们可以把该措施视为建立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萌芽。从长远看,建立成熟高效的微信公众平台版权集体管理组织依然任重道远。

3.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版权的技术保护。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26条第2款规定:技术措施,是指用于防止、限制未经权利人许可浏览、欣赏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有效技术、装置或者部件。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尚无任何技术措施保护版权。因此,如何开发出一整套防止用户非法接触、复制、传播微信公众账号信息的有效技术措施,成为微信公众平台版权保护的重要课题。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种技术措施必须是适度的。因为过于严格的技术措施将大大降低微信用户的使用兴趣,造成用户黏性降低,进而影响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第9篇:公众号的盈利模式范文

据本刊此前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雅盈堂已发行4支信托,融资总额达8.7亿元。其中仅以黄庭坚《砥柱铭》为抵押品的一款信托就豪圈了4.5亿元信托资金,作为抵押品的这件书画曾在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中创下4.368亿元的成交价,这仍是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纪录保持者。

然而本刊去年在调查时就得知,众多业内人士都认为那次的天价拍卖是一个骗局。随着王耀辉的被调查,雅盈堂似乎成了一个未知黑洞。扩大至行业,越来越多的艺术品基金进入领域内并不断壮大,到底艺术品信托是信托机构圈钱的游戏,还是投资者的获利工具?我们难以保证其发行目的,我们也同样无法预知其存在的风险。

《砥柱铭》猫腻种种

两年前《砥柱铭》就轰动一时,但争议不仅是因为价格,更多的是围绕赝品、伪造成交等问题。

就本刊调查所知,此前,众多专家对于《砥柱铭》的真伪表示出疑问,但这样的质疑仅停留在学术层面。但后来,艺术圈内对于《砥柱铭》拍卖过程中的猫腻争议之声逐渐强大。

有知情人士透露,《砥柱铭》的送拍者是台湾一收藏家,拍卖公司后以8000万元将作品买断,再制造现场“假拍”,并由王耀辉“做出”了天价成交纪录。

曾有报道指出:从可靠渠道获悉,《砥柱铭》拍卖可能是一场极其严密的局,3.9亿元的落槌价是虚的,实际成交价据称仅为8000万元。

而且《砥柱铭》的兑付也存在问题,除此之外王耀辉还欠着一屁股的债。

曾有某位藏家透露,王耀辉在艺术圈内的“拍而不付”是出名的,至今仍有大量拍品没有兑付,欠着几家大型拍卖公司的款项据说就有几个亿,某个规模不大的拍卖公司也被王耀辉欠款两三千万元至今没有结算。但究竟王耀辉有多少拍品未获结算谁也说不准,因为他买东西极为零散,从大拍卖行到小型拍卖行都在扫货,从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到上亿元的货都会买,没办法统计。2011年从嘉德和翰海两家拍卖行高价拍出的傅抱石册页、齐白石册页就是被王耀辉拿下的,金额合计高达亿元,结款情况还不清楚。

圈钱?目的堪忧

由于王耀辉事件的暴露,借“艺术品信托”之名圈钱挪作他用的艺术品信托之乱象再次浮出水面。

2010年至2011年雅盈堂的融资势头处于盛期。2010年9月,王耀辉联合吉林信托以《砥柱铭》作品为抵押,成立“雅盈堂艺术品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4.5亿元,期限为两年,并将于今年9月到期,如果该作品的拍卖真为一个局,那么8000万元能够换来4.5亿元的募集资金,这一资本挪腾术给雅盈堂带来巨大的收益。

此外,2010年8月,国投信托“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规模1.5亿元,该计划成立当天将信托基金支付给雅盈堂;2011年3月,北京信托发行“盛藏财富宝腾一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4亿元,雅盈堂即为投资顾问。

本刊在“2011年艺术品基金排行榜”中,已经关注到雅盈堂的圈钱之势。王耀辉控制的雅盈堂共计管理4个信托,荣膺第二的宝座,融资总额达8.7亿元。

实际上,尽管在艺术品信托的合约中明文规定了资金流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融资方、信托公司、资金托管银行蓄意做手脚,约定的投资方向很可能从艺术品转移到地产或其他领域,那么通过发行艺术信托产品而进行的变相圈钱也无法阻止。

虽然风波不断,但雅盈堂此前所发行的“国投飞龙艺术品基金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提前终止。6月29日的公告称:“基金成立以来运作正常,现已到期终止,信托资金已全部兑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