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我爱大海作文精选(九篇)

我爱大海作文

第1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我爱大海,因为每当我走到大海边都会有一种快乐感和兴奋感。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喜欢海?我会坦白的说:我喜欢海那千姿百态的变化。有一次,我和爸爸上大连的老虎滩玩。到了老虎滩,我欢快的走到海边,贪婪的呼吸这海边的空气。我站在一块石头上静静的看着海,这时的海是多么平静呀。转眼间,平静的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沸腾的海。海浪像下山的老虎一样猛扑着海岸上的贝壳和石头。就在这一瞬间大海似乎打了平静剂一样静静地。大海像一位自然的母亲,它它拥有丰富的海产。这时爸爸喊我回家,我望着海往后走依依不舍地走了。我爱大海,因为他给我了美好的回忆。

黑龙江牡丹江西安区先锋小学五年级:张靖豪

第2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我家阳台上有一盆耐旱的大叶海棠,它的花盆是用陶瓷做的。花盆的颜色是棕黄色,上面好有凸起的花朵。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

大叶海棠的枝干是黑色的,有三枝,摸起来,滑滑的,枝干间没有一片绿叶。枝干是一节一节的,瞧,多么像竹子呀!枝干上的分枝特别多,这一条哪一条,让人数不胜数。

分枝上的树叶就像兔子的耳朵,花叶原本是翠流的,可是因为妈妈忙,没时间管它,因此绿叶上长满了星星般的白点,妈妈说这是缺乏维生素。

大叶海棠的花跟别的花不一样,它是一串一串的。一串上面有三四朵花,多么像风铃啊!我轻轻摘下一朵,观赏了许久。发现这朵花的花瓣有四五片,从白到红,下面有一个花托,花托是粉红色的三角棱椎。花蕊是金黄色的。三片花蕊上有无数个小圆点,三片花蕊合为一体,又像一朵盛开的小花。

大叶海棠百折不挠,好久不给它浇水,土都挖不动了,它还坚强的活着。它因为叶子大,所以被称为大叶海棠。

第3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我喜欢大海,每一次看到大海,我的心里就有一种喜悦之情。

一次我去大连旅游我们在离海边很近的地方住下了,我总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海了,在我到了住处时。我就急忙跑到了海边,在我眼前的就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这就是我年幼是朝思梦想的海!我终于看到你了!海!站在这里,满视野的蓝色,我真正感受到巴金爷爷所说的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海,哪里是天,只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蓝色,那一望无际的海,轻轻的拍打着海岸唱出了优美悦耳的声音,雪白的浪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海面上追逐嬉戏,刚碰到海面上的礁石又害羞的跑了回去,又好像一名舞蹈家在海面上欢快的跳舞,远远望去,无边无际的海面仿佛是一块晶莹的宝石又仿佛是一块天蓝的地毯,铺平在地上美丽极了。

我爱大海,有了这次体验,我更爱大海了。

宾县第二小学五年级:***

第4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那天,晴空万里,几朵大牡丹似的白云在空中飘荡。在车上,我脑子里浮现出几幅图:可怕的赤潮;恐怖的海啸……我不禁觉得大海是可怕的。可这次旅行让我改变了对大海的看法!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厦门海滨!呀,海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就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那洁白柔软的双手抚摸着她那正在睡梦中的宝宝。清澄碧透的海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水面,吹动粼粼碧波。像墙壁一样平整的沙滩一片蒙蒙胧胧金黄。远处,天和海几乎融合在一起,分不出哪儿是天哪儿是海!我见过碧蓝碧蓝的大海,却没见过这样虚无而缥缈的大海,似乎有一屡屡轻烟在海面上飘荡,犹如当年天宫凌霄殿上的仙云!突然,“哗——”的一声,巨浪扑来,扑向堤岸,顿时浪花像千千万万朵洁白晶莹的梨花四处飞溅。溅到了我 的脚丫。海水清清的、凉凉的,好像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我。这时海水冷不防地伸出它的柔软的舌头,舔了舔我的小脚丫!“哎呦,我的小脚丫真痒!”我忍不住笑起来。笑声随着海浪带入了大海,似乎带去了我对大海的问候。我坐在礁石上,我默默地欣赏这风景,享受这蓝蓝的天,蓝蓝的水,轰轰的海涛声和略带腥味的海风……

和海近距离的接触感觉真好,凉爽的海风轻轻的抚摩着我的脸,感觉好极了。海风习习,浪涛轰轰,风声和涛声汇合成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犹如一支“忘忧曲”,把我的一切烦恼都抛在脑后。尽情地享受着大海给予我的爱!

浪潮越来越大。在阳光的照耀下,海面波光粼粼,银光闪闪,闪着耀眼的光芒,就像海面上洒满了金丝碎银!海浪一排一排的涌上沙滩,犹如从天边滚来的一条条银线,海浪一阵阵有节奏的轰鸣,好像正在朗诵着一首赞美的大海抒情诗歌!海浪又如千万匹脱缰奔腾的烈马,又似无数条怒吼狂叫的巨龙!啊,大海!你真雄伟。

坐在这礁石上的我心潮也随着海浪澎湃起来!情不自禁的感叹:“啊,大海你真美!”

我从礁石上一跃而下,在沙滩上奔跑着。突然,有一阵大潮涌来,尽管我的小裤腿给弄湿了,我毫不在意,还觉得挺好玩的。又来一阵大潮向海岸边冲来,我在沙滩边的水里有点儿站不稳了。这时,我想起以前听大人说过:在海中,只要摆动双手就可以保持平衡。我试了试这办法。嘿,还真灵!我心里甜滋滋的,继续跳着、笑着……然后我和海浪玩起捉迷藏来。浪潮一涨,我就往回跑;浪潮一退,我就去捡大海妈妈送来的宝贝——贝壳。

玩累了,我就又再次坐在礁石上,海风阵阵吹来,我感到丝丝凉意!一个个珊瑚礁镶嵌礁石下像一块块宝石,煞是好看!

我还想尽情地“沐浴”这海风、海水……可是时间不允许我久留了。这时车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我又觉得大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天真可爱!

第5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我喜爱大海的颜色。蓝色,多么文静,多么恬雅啊!大海在无波浪的时候,不就像一位文静、恬雅的小姑娘吗?我们透过那晶莹的蓝色,透过那镜子似的海面,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晃动的海草丛中玩耍、栖息、追逐、打闹。我们看着那蓝色的海水,心里会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十分地平静。

我喜爱大海上泛起的白色的浪花。看着那白哗哗的浪花涌上岸,我的心情会随着它起伏。如果泛起的是十分细小的波浪,我心里会掠过一丝不安;如果泛起的是一般的中浪花,我的心情会十分着急;如果泛起的是十分巨大的浪花,我会感觉迎面扑来的浪花,像是无情的死神,要夺取沙滩上无数颗小沙粒的性命。这时,我的心情是十分惊恐的,仿佛那白哗哗的大海浪是冲着我来的。

我喜爱大海中丰富的海产。那一条条海鱼和一只只海虾,在阳光的照耀下,在一艘艘渔船上闪闪发光,可爱极了!每一位渔民看着打捞回来的海产,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喜爱大海,还因为它是连接各地的桥梁。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坐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还可以坐着船,在海面上饱览四周城市的美丽风光。渔民们将打捞来的海产,用渔船通过大海运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们一齐享受丰收的喜悦。

第6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关键词] 张爱萍 国防思想 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研究张爱萍国防思想的论著逐年增多。据中国学术期刊网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以张爱萍国防思想为题的论文就有数十篇。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就张爱萍国防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是深人认识和研究张爱萍国防思想的重要学术资源。由于张爱萍在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建设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张爱萍研究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心力。从最初的资料发掘、整理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张爱萍研究逐渐成为中共党史的一个研究热点。学者们一致认为,张爱萍国防思想丰富而具有前瞻性,对新中国国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新中国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张爱萍国防思想研究,笔者就视域和能力所及,择其要者,对近20年来研究者对该问题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初步设想。

一、对张爱萍与“两弹一星”的研究

张爱萍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贯彻军事理论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国防建设和中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国防科技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就笔者所收集到的资料情况来看,论文主要有:卢东磊:《托起“蘑菇云”的上将张爱萍》(《党员干部之友》,2007年第5期);东方鹤:《张爱萍:中国首次核试验总指挥》(《党史文苑》2001年第2期);张化:《张爱萍将军整顿国防科委》(《百年潮》2001年第2期);东方鹤:《张爱萍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上)》《(纵横》2001年第5期);秦卫东:《张爱萍谈改革中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望》1987年第30期)及《张爱萍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下)》(《纵横》2001年第6期)等。现分别作一评介。

1960年前后,中苏分歧逐步公开化,苏联政府中断对中国的全部援助,给刚刚起步的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事业造成了巨大困难。此时,恰逢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局面,有人就因此提出原子弹研制是否停止的问题。按照的指示,聂荣臻主持召开国防工委会议,分析研究国防尖端技术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问题。聂荣臻力主继续研究,并派张爱萍率调查组到核工业建设和原子弹研制第一线进行实地考察。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张爱萍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认为只要中央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集中全国有关部门的力量进行技术攻关,1964年炸响原子弹的设想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份调研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卢东磊在《托起“蘑菇云”的上将张爱萍》一文中主要就“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具体经过作了概要介绍。东方鹤《张爱萍:中国首次核试验总指挥》一文就张爱萍担任中国首次核试验总指挥的具体经过也作了报告文学式的描述,其中涉及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酝酿制造、实施运作过程的记录较为详尽,从中,我们可深深感知到张爱萍在此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卢文披露,根据中央的决定,1964年8月,由国家有关部门和各总部、各军兵种负责人与专家。组成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张爱萍任主任委员、党委书记,统组织指挥试验工作。在张爱萍的精心组织下,核试验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最终爆炸试验成功。在此基础上,张爱萍多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试验现场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原子弹爆炸试验。

1975年年初,党中央决定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中央军委工作后,把发展国防科技作为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确定了导弹和核武器的研制规划。为了加强国防科技的领导力量,中央决定由长期在国防科委工作、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张爱萍重新出任主任。经过艰苦的工作,以张爱萍为领导核心的国防科委临时党委于同年6月中旬给中央递呈了《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尽早实现战略导弹核武器计划;立即调整和加强领导班子;放手发动群众。彻底克服派性;落实各项政策,发挥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建立严格的科学管理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正常的科研生产和工作秩序等六条措施。该措施的施行,为国防科委以后走科研强国防之路起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张化《张爱萍将军整顿国防科委》一文就张爱萍重新出任国防科委主任后整顿国防科委的历史事迹作了陈述,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爱萍整顿国防科委的具体经过、措施及遇到的困难,具体再现了张爱萍顽强与困难抗争,为研制工作清障铺路,鼓劲加油,大大促进潜地导弹研制工作的历史。

《托起“蘑菇云”的上将张爱萍》一文,还介绍了张爱萍于1982年10月在大连海军主持潜地导弹试验的情况。文章充分表现了张爱萍勇于承担试验失败的领导责任,安抚研究人员,积极查找失利症结并最终为成功试验潜地导弹第二次飞行奠定基础的高尚品质。文章认为,潜地导弹第二次成功飞行也说明中国核武器在技术上有了质的变化。实现了新的飞跃,我国的运载火箭已达到了新的水平。张爱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得以充分表露。

二、对张爱萍创建华东海军的研究

1949年3月,人民百万大军云集长江北岸,渡江战役爆发在即。时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张爱萍从苏联养伤刚回国,虽没能参加此次战役,但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交给他组建中国人民华东海军的任务,为张爱萍在人民海军创建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吴殿卿《张爱萍创建华东海军纪实》一文对此事经过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该文从组建华东海军的重要性、紧迫性、阶段性和张爱萍真诚招揽人才的经过以及华东海军组建后开展工作的艰难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阐释。文章充分再现了张爱萍以过人的胆识和才华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创造出新辉煌业绩的历史。

当张爱萍宣布成立华东海军的时候,没有一艘舰艇,从陆军来的几万名官兵,大多文化低,且不懂海军。而这些陆军官兵将是人民海军的重要基础,如若全部送学校培养,形势与任务都不允许。怎样招揽海军人才是张爱萍在组建海军过程中一直思索的问题。陆其明《张爱萍广揽人才建海军》一文对张爱萍建海军的经历作了详尽的介绍。据该文披露,面对创建海军的种种困难尤其是人才匮乏的窘境,张爱萍果断决定向社会广招海军人才。为此,他以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身份,于1949年6月在上海《大公报》上刊出一则别出心裁的通告:“为创建人民海军,罗致海军人才,业已成立登记海军人员办事处,凡一切曾在海军工作过,而今后决心献身新

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志愿为人民海军服务者,均可前往该处登记,以备量才录用。”同时,还在报纸上刊登的通告别强调:“凡曾在海军服务,不论脱离迟早,不论官佐士兵,或阶级高低,不论航海、轮机、制造、枪炮、通信、测量、军需、医务,或其他行政人员,均可前来登记。”张爱萍不拘一格招揽海军人才引起强烈反应,几个月内,就有愈千人前往报名,为华东海军的初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事实证明,这愈千名“原海军人员”是整个华东海军的技术骨干,大大增强了人民海军的战斗力。

胡士弘在《张爱萍和他的招贤榜》一文对张爱萍不拘一格任用军事研究人员的历史事实予以了记述和评价。文章指出,为尽快开展海军的研究工作,发挥海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张爱萍规定,应给予曾服务于部队的研究委员会的委员们以充分的信任。“应该让委员们知道的一些机密文件内容,如关于国际形势与沿海军事斗争形势的通报,关于解放沿海岛屿的作战计划,等等,都应该向委员们传达或传阅。”针对机关工作人员设“卡”不给予委员们信任的状况,张爱萍专门找有关人员谈话。张爱萍严肃提出:对所有委员,既然要他们工作,就要信任他们,并为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对于他们过去的历史问题,要一律“既往不咎”。有些委员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一些特殊情况,也要特殊对待。张爱萍首先以身作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多次向委员们传达有关机密内容。张爱萍的言行,极大地鼓舞了委员们的工作热情,很好地促进了海军研究委员会工作的开展。胡文还特别对张爱萍此举列了一个“招贤榜”:原海军专家徐时辅,后任华东海军学校教育科科长;早年留学日本、专攻造船专业,原海军总司令部机械署署长、少将、造船专家,后任华东海军舰艇调查修装委员会主任的曾国晟;曾任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少将,后任华东海军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的金声等人,都是张爱萍在此次为新中国海军招揽的第一批人才。正是这些人的参与,才保障了华东海军初建的成功。胡文深刻再现了张爱萍不计技术人员的政治前嫌,大胆提拔、重用人才的高超领导艺术风范。

三、对张爱萍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研究

张爱萍一直关注着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其思想主张在秦卫东的《张爱萍谈改革中的军队现代化建设》(《望》,1987年30期)一文中有较多反映。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大有进展。在纪念建军60周年的前夕,时任国务委员、国防部长的张爱萍会见记者,就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问题阐述其思想主张。在张爱萍看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主要问题是现代战争的客观需要与军队现代化水平较低的矛盾。我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保持着相当庞大的军队,影响了集中力量发展技术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军队的组织体制与各种制度也不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

张爱萍认为,未来战争将是核武器条件下,从地面到太空,从陆上到海上、海下的一体化战争。在战争中,高技术兵器将逐渐增多,将广泛应用微电子、精确制导、激光、红外、隐身等先进的高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组成的指挥、控制、通信、侦察情报系统。而我国在不少方面落后于世界上技术先进的国家,我们应当正视这个现实。

1985年,中央军委确定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把立足点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移到和平时期军队进行全面整顿和建设的轨道上来,决定裁减兵员100万,并进行体制改革、精简整编。张爱萍认为,实行精兵政策是和平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中国实行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战略转变,并不意味着可以丝毫放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当然,国防现代化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要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

张爱萍强调,军事学术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和加强。他认为,军事学术研究对未来战争,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许多重大问题的研究和论证,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对于各级领导决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应发展与外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张爱萍认为军事学术研究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已经发挥了先导和“龙头”作用。张爱萍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其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

四、当前张爱萍国防思想研究的不足及深化研究的初步探讨

由前述可知,近二十年来,学界对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深度。当然,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资料发掘不足。目前学者研究中使用的有关张爱萍国防思想的资料绝大部分仅限于曾在张爱萍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的回忆、记述等,很少有相关档案资料的支撑。其次,相关论文的学术性不够突出。目前,对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几乎都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示人,所论研究性成分较少,记述偏多,这就大大降低了对张爱萍国防思想客观评价的可信度。再次,研究性专著缺乏。前已述及,对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不仅会使人们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的脉络、成就有新的了解和认识,还可据此得知“两弹一星”对于我国国防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甚为遗憾的是,目前有关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还无一部专著出版,这实在与其重要历史及现实意义难以匹配。

总之,近20年来,关于张爱萍国防思想的研究这一课题有了较大发展。但从张爱萍的国防思想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其现实意义来看,已有的文章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显得严重不足,它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下去的课题。随着张爱萍研究资料的不断发掘与问世,人们对张爱萍的了解必将走向深入。目前学界对张爱萍国防思想研究的不足,表明对该问题的研究还有巨大的空间。

第7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事情始于那个多事之秋。一九七月二十六日《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发表周劭(黎庵)的千字短文:《张爱玲“数典忘祖”》。文中周氏娓娓道来,回忆近半世纪前与张爱玲的一次会面,却声称张错认其祖。犹如一石激起波澜,争讼由是引发:

经人介绍,承她下访,那时的交往,初面必先询问家世,现代人这一套是不时行了。她顿时敛起面容,黯然地说:“先人虽做高官,但不幸惨遭刑戮—”云云。我听了很觉奇怪,按她的容貌和语言,全是北地燕赵而非南国闽粤,而清季张姓大吏遭刑戮的,只有南粤而无北籍其人。原来她以为她的祖父是张荫桓,广东南海人,清季曾任驻美钦使,回国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外交部),以参与遣戍新疆,庚子时追论前罪,正法于兰州。于是我说:“你不像是广东人。”她说:“我原籍是河北丰润。”一听,我知道她是自幼在海外,家庭的事不大清楚,是数典忘祖了。于是我用另一角度探问:“你的外曾祖父知道是谁吗?”她立刻回答:“听说是李鸿章。”我说:“既然你的外曾祖父是李鸿章,那么你的祖父决不是广东籍的张荫桓,而是直隶丰润籍的张佩纶,他并未曾遭刑戮,而且还是李鸿章的女婿。”这样,她总算有些领会,说要回家去问问她的姑母,看她怎么说。她家住在常德路愚园路转角的一座高楼公寓里,姑侄两人大概都是时装设计者。

张爱玲之所以“数典忘祖”,原因是上了曾孟朴《孽海花》小说的当,曾的这部历史小说是写真人真事的,他把人的姓名用谐声或同义的字更换一下,算是小说而不是历史,兼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张都是《孽海花》书中重要人物,他把张荫桓字樵野的,改成庄焕英字小燕;张佩纶字幼樵的,改成庄佑培字仑樵。张爱玲对上代的知识虽不得于家庭,却得之于小说,她对《孽海花》这样的名著一定是看过的,对两张名字中的“樵”字和“纶”字,实在难以搞得清楚,于是长时期成了“数典忘祖”的人,这也无可归过于她。

《新民晚报》读者众多,辐射面很广。此文见报后,便因其中几处令人诧异的提法,遭张爱玲在沪亲友的质疑。很快,张的姑父李开第找到他在九三学社的同事黄伟民,于《环球文学》杂志一九九年第一期发表《张爱玲的身世与生平》(发表时作者误作“王惠民”),对周劭文中所述张爱玲“幼年侨居海外”、“认祖”等多事,分别辩诬。今天,普通的“张迷”也都知道,张爱玲幼年在国内生活,只是后来去香港读了三年大学。至于“张爱玲认祖”,黄文亦举证:

张爱玲长期和她姑母生活在一起,她(原误“他”—引者注)姑母藏有张佩纶的十五卷《涧于(原误“子”—引者注)集》,张爱玲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身世,怎么会有疑问呢?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起,张爱玲生前最后发表的作品《对照记:看老照相簿》在台湾《皇冠》杂志分三期刊载,旋由一九九四年二月五日《文汇读书周报》部分转载,其中有:

我弟弟永远比我消息灵通。我住读放月假回家,一见面他就报告一些亲戚的消息。有一次他仿佛抢到一条独家新闻似的,故作不经意地告诉我:“爷爷名字叫张佩纶”,“是哪个佩?哪个纶?”“佩服的佩,经纶的纶,绞丝边。”

此处“弟弟”,即张爱玲的胞弟张子静。敏感的读者应能发现,这段文字也恰是对前述周劭文章的反驳:张爱玲早在圣玛利亚女中住读时即从弟弟口中知晓了祖父的名讳,而此时最晚也在她和周黎庵晤谈之前几年。张子静的回忆(《我的姊姊张爱玲》,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更为详细:

我听到父亲和朋友闲聊《孽海花》,就是在一九三一年一月三集出版之后。那年我已经十岁,才知道我祖父叫张佩纶,外曾祖父叫李鸿章。后来我就把《孽海花》找来看,从人名索引里知道“庄仑樵”就是影射张佩纶;“威毅伯”就是影射李鸿章。姊姊放假回到家,我立刻把这本书拿给她看,她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对于我第三祖母(李鸿章的女儿)嫁给我祖父的那段轶事,尤其好奇,一直缠着我父亲追根问底。

经两度澄清,事情似应告一段落,但争议远未停息。不难猜想,由于此事是周劭的亲历并印象深刻,所以之后他仍不依不饶,继续老调重弹。

一九九五年周另撰《晚清奇才张荫桓》,一九九六年再撰《尴尬奇才唐景崧》,分别刊于《文汇读书周报》,依旧咬定张爱玲错认祖父。上述两文,结集于《文饭小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一管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类似的,还有先后刊于《文饭小品》和《葑溪寻梦》(古吴轩出版社1999年版)里的文章:《魂兮归来,张爱玲!》。

影响所及,其他学者也随声附和。

唐振常说:“周劭先生有文章谈张荫桓(文见《文汇读书周报》),言及张爱玲曾误以荫桓为她的祖父,周纠之。这真是数典忘祖。”(《张佩纶徒事空谈》,载1995年9月27日《新民晚报》)

金性尧道:“由于她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所以她会把张佩纶(字幼樵)和张荫桓(字樵野)误混为一人。”(《关于张佩纶》,载1995年10月28日《文汇读书周报》)

韩石山亦认定:“直到二十多岁,张爱玲还以为她的祖父是南海张荫桓,而不知是丰润张佩纶(字幼樵),还是一次谈话中,周黎庵先生(现名周劭)帮她纠正过来的。”(《也谈张爱玲与胡适》,载1998年9月26日《文汇读书周报》)

直到二七年,李福眠著《疏叶陈林》(山东画报出版社),尚有一文:《周黎庵〈张爱玲“数典忘祖”〉教我淘得〈涧于日记〉》。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平心而论,关于张爱玲祖父是谁,看似简单,但早年间信息不发达,远非今日之唾手易得。一九九二年安徽文艺版《张爱玲文集》所附《传略》提及张的祖父是张佩伦(原文如此—引者注)。在一九九七年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出版前,别说普通读者未必知晓,就连一些研究者也并不了然。

例如,台湾学者水晶的《读张爱玲新作有感》道:

她的祖父—猜想是张之洞,或者李鸿章;如果系后者,严格说来,应该是外祖父……她家中在父系这一边,想必和安徽人的关系很深。(发表于1968年,引自《替张爱玲补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而上海的随笔作家素素不知受谁误导,在文章《来易来,去难去》中竟称:

张爱玲的祖父张荫恒。(原文如此—引者注,引自《就做一个红粉知己》,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

鉴于争议双方的说法都系于多年后的回忆,而回忆录之类,局限性极大,如不借助日记或客观史料,不可尽信。争执的两端,一是文史大家,一为著名作家,谁更可信呢?

好在几经查检,找到周氏早在一九四三年即发表的类似文章。仔细对照,却与几十年后的版本存在显著差异:

近顷有以女作家名海上者,有张爱玲女士,吾友《万象》主者平君襟亚揄扬甚力,尝见平君之文于报章,谓女士南海人,方返自香港,其先人为《孽海花》说部中人物云云。晚清政局粤人而张姓者,舍张樵野侍郎荫桓无他人,即《孽海花》中庄小燕(焕英)。侍郎为清季外交界出之人物,出身佐贰,扬历八座,虽严谴新疆,卒致祸戮,然其人才学,实出侪辈,盖绍通中西文化,侍郎之力居多。张女士返自天南,又夙攻西学,遂信侍郎继起有人,不知南辕北辙,相去竟不可以道里计也。

既而某小姐介张女士来谒,贶《古今》以数文,均清丽可诵,询其家世,初颇茫然,仅谓先祖父母在《孽海花》中颇有一段Romance云。余大疑,南海侍郎于《孽海花》中初无恋爱事迹可稽,有之,其唯丰润。乃询其籍贯,则河北也;询其父之外家,则合肥也……

女士求学于香港大学,战后方来沪,其母则与父仳离,近方浪迹南洋,不通音讯,女士与姑居于沪,仅恃鬻文自存云。

女士又言,其姑盖即丰润仅存之女,颇悉丰润合肥两家故事,思与能知天宝故事者一谈,亟盼余过其所居。而余尘事鞅掌,竟未一践夙诺,颇为恨事……(周黎庵:《〈孽海花〉人物世家》,《古今》1943年37期)

引文开头“近顷”二字十分关键,表示事情刚发生不久,发生记忆差错的概率极低。

显然,误认张爱玲是南海人的,乃《万象》创办人平襟亚。先误信张爱玲是南海人,进而推断张爱玲祖父即南海张樵野的,不是别人正是周先生自己。

对话中,张爱玲自谓祖父母在《孽海花》里有一段爱情史,祖父是河北人,祖母是李鸿章之女,在在表明她在对话前早已认知祖父是小说第五回里的“丰润庄仑樵”。谈话的结果对于周氏,是打消了他先前的误解。同时张爱玲还邀其与姑姑再晤,以进一步明晰张佩纶与李鸿章两家的往事。

可叹造化弄人,几十年后,调皮的记忆女神Mnemosyne的灵光一闪,却让整件事奇妙地颠倒过来:晚年的周氏显然错得离谱。

虽说张爱玲不至于答错“祖父是谁”的简单问题,但具体到“祖父做过什么事”,她小时候倒真的是相当“茫然”的。其例证,见于张的多次自述,尤其集中于《忆胡适之》:

我们家里从来不提祖父。有时候听我父亲跟客人谈“我们老太爷”,总是牵涉许多人名,不知道当时的政局就跟不上,听不了两句就听不下去了。我看了《孽海花》才感到兴趣起来,一问我父亲,完全否认。后来又听见他跟个亲戚高谈阔论,辩明不可能在签押房撞见东翁的女儿,那首诗也不是她做的。我觉得那不过是细节。过天再问他关于祖父别的事,他悻悻然说:“都在爷爷的集子里,自己去看好了!”我到书房去请老师给我找了出来,搬到饭厅去一个人看。典故既多,人名无数,书信又都是些家常话。几套线装书看得头昏脑涨,也看不出幕后事情。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仿佛喜欢讲家世似的。

祖父死的时候我姑姑还小,什么都不知道,而且微窘的笑着问:“怎么想起来问这些?”因为不应当跟小孩子们讲这些话,不民主。我几下子一碰壁,大概养成了个心理错综,一看到关于祖父的野史就马上记得,一归入正史就毫无印象。(《张看》,皇冠出版社1976年版)

原来,由于父亲不耐烦,姑姑认为不民主,自己年幼看不明白线装书,又矜持不想问老师,这种种原因导致幼年张爱玲的印象里,只剩野史里的“假爷爷”,不见正史中的“真祖父”。小说毕竟虚诞不实,因此长大后当旁人问及,她便谈不出更多的,只有茫然以对了。

很久以后,关于祖父和家世,张爱玲的认知也未显著增加,如《对照记》中她写道:

我祖父出身河北的一个荒村七家岮,比三家村只多四家,但是张家后来也可算是个大族了。世代耕读,他又是个穷京官,就靠我祖母那一份嫁妆。(花城出版社1997年版)

这一叙述并不准确。张家发迹,起于佩纶之父印塘。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已官居安徽按察使,并与李鸿章交厚,“曾共患难”。而确如张爱玲所评“我弟弟永远比我消息灵通”,张子静在《我的姊姊张爱玲·家世》中的记述详尽而准确。个中原因并不难理解:在于他握有祖父的《涧于日记》、《涧于集》等第一手材料,而这些却是张爱玲年幼时读不明白,以后身在海外又难以企及的。

—不过,“身世茫然”与“认他人作祖父”能相提并论么?

至于平襟亚何以会误认张爱玲是南海人呢?试举一例:

民国初年,刘体智著《异辞录》刊印于世。书中《讥张佩纶三联》中第二联:

后先判若两人,南海何骄,北洋何谄;督抚平分半子,朱家无婿,张氏无儿。(此据中华书局1988年版)

此处的“南海”显非南海张荫桓,而指代主持福建马尾对法海战的张佩纶,为与“北洋”李鸿章对举,才作此别扭称呼。当时,这些对联很可能四处传布,如若轻率失察,会不会由此误人?

第8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沉香屑第一炉香》:

以香港来找寻失去的上海

张爱玲最喜欢的是上海人,但她最成功的小说写的却是香港,献给上海人的也是一部“香港传奇”:“写它(《传奇》)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2]可见张爱玲的上海情意结与香港意识是分不开的,两个城市的关系在于“参差对照”。

香港和上海的对照就是如此,从外在看,她们都有孤岛与世隔绝的特点,而内在上,她们都是摩登时代、物质挂帅的心性。张爱玲反复强调自己是“拜金主义者”,对享乐非常热衷。张爱玲从不讳言自己的“俗”,并对“俗”津津乐道,甚至于她在《烬余录》中写战争前后和发生时自己与同伴的行事与感受,竟然一点也没有“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情怀,还是唠唠叨叨地谈吃谈玩谈恋爱,她对物质文化的极致崇拜从中可见一斑。

香港的另一个特点是新与旧、中与西的撞和交融,在张爱玲的年代,撞的情况远比交融多,就造成了香港“不中不西”的杂种文化。对于这种混合文化,张爱玲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掺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3]小说表现得最用力的是梁太太的房屋建筑、布置及宴会场面,一言以蔽之,就是不中不西,非驴非马,中西混杂的建筑除了是给远道而来的西方人瞧瞧外,也是上海的一种潮流――外滩的西式建筑就是如此。

“人人(香港)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难学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早已翻花样。”[4]上海走在潮流尖端,香港那时候只是跟屁虫,张爱玲想必在上海看过一些新鲜物事,很快就被淘汰了,来到香港后,又重新发现这些“潮流旧物”,不免感触良多,电影院就是一个好例子:“中环一家电影院,香港这一个类型的古旧建筑物有点像影片中的早期澳洲式,有一种阴暗污秽大而无当的感觉,相形之下街道相当狭窄拥挤……老式电影院,楼上既大又坡斜得厉害,真还没看见过这样险陡的角度。”[5]回忆上海的过程中发现上海和香港的相似性,去沪日久,张爱玲对上海的热情依旧,可是对上海的回忆却日渐模糊,她只会求助于香港来找寻她失去的上海。

《沉香屑第一炉香》有个耐人寻味的结尾,讲述乔琪和薇龙在新年逛湾仔遇到一群雏妓的事情,这个安排固然是以雏妓来响应薇龙的堕落,可是从城市书写的角度看来,她们的相遇可以看作是“双城”的对照。从上海来港的薇龙象征上海,而湾仔街头的雏妓则代表那个时期的香港,寓言着上海和香港城市命运的重叠。一个是孤岛租界,一个是殖民地,她们受人蹂躏的遭遇是相同的,可是上海毕竟还是中国,外国还给她“几分薄面”,如同薇龙是高级交际花,虽然干的仍是“长三堂子”的勾当,但至少衣着光鲜,出入贵地,堕落得有派场;香港是殖民地,居民都是“殖民”,自然不会受到尊重。殖民者对香港的开采是不留情面的,情形就如同那些英国兵挟住那个雏妓准备去泄欲一样,相对于薇龙,湾仔雏妓的命运自然更悲惨。张爱玲刻意安排的这个结尾就意味深长地交代了“双城记”的内容和原因,亦表达出她对上海前途的忧虑:“后面又拥来一大帮水兵,都喝醉了,四面八方的乱掷花炮。瞥见了薇龙,不约而同地把她做了目的物,那花炮像流星赶月似的飞过来。”既然香港和上海的命运有宿命似的一致,上海会否“沦落”为另一个殖民地?而香港成为殖民地是“被迫”的,受西方资本主义侵蚀至麻木的上海却是“自愿”,甚至享受去当殖民地,如果是这样,她的上海还会在吗?

有了“溯源”和“未来”的概念,我们就能明白《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作者为何不断提到上海了――她提醒读者,她是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和眼光去“看”香港,从而对照出记忆中的上海:“香港的深宅大院,比起上海的紧凑、摩登、经济空间的房间,又有另一番气象。”[6]对照的目的,不是文化推崇,而是借反复强调来说服自己仍是上海人。

张爱玲口口声声称“到底是上海人”,但她留在香港的那几年,创作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也得到香港文学文化永远的纪念和研读,正如梁太太所说:“你来的时候是一个人。你现在又是一个人。你变了,你的家也得跟着变。要想回到原来的环境里,只怕回不去了。”[7]或许张爱玲本身真的只是想为上海人写一部传奇,可是香港死里逃生的经历让香港在无意识间成为她思想中无法取缔的一部分,使“创作渐渐背离她的意思”,成为一部“双城记”。

《香港1960》:

作为台北避难之所和城市寓言的香港

与张爱玲一样在香港看出末日意识和身份焦虑的是白先勇。白先勇最成功的小说是“台北人”,这些“台北人”中,很多都有着“上海身份”或“上海记忆”。如《永远的尹雪艳》等等,白先勇直言不讳他对上海的喜爱:“在上海住了两年半,直到1948年的深秋离开。可是那一段童年,对我一生,却意义非凡……战后的上海是个花花世界,像只巨大无比的万花筒,随便转一下,花样百出。”[8]台北人的“上海籍”绝非偶然:“虽然短短的一段时间,脑海还恐怕也印下了千千百百幅‘上海印象’,把一个即将结束的旧时代,最后的一抹繁华,匆匆拍摄下来”[9]“最后的一抹繁华”,不就正像白先勇笔下恋恋往昔的台北人吗?可见,白先勇的“双城记”是有意识的,只是在他笔下,上海变成了客体而已。

在“双城记”的意义上,白先勇是张爱玲的延续。他们的香港命运是连续的――张爱玲从薇龙身上寄寓香港奇货可居,略一调教就可大红大紫,白先勇的薇龙却已经年老色衰,末日将至,二人对香港的感觉也一脉相通,《沉香屑第一炉香》是“活到那里算到哪里罢!”,《香港1960》是“我没有将来”。张爱玲在香港看出中西文化的冲击,白先勇则看出香港在时间定位上的模糊性:“教书的人总是要讲将来,但是我可没有为明天打算,我没有将来,我甚至于没有去想下一分钟。明天――太远了,我累得很,我想不了那么些。”[10]香港没有历史,仿佛也没有将来,他生存在一个“第四空间”,身份、优劣都得不重要,不管你是前朝遗老还是民国将军:“你害怕?害怕我是个在湾仔阁楼顶的吸毒犯?因为你做过师长夫人?用过勤务兵?可是在床上我们可没有高低之分啊!”[11]

白先勇以香港来对照台北,1960年代的台湾政局混乱,许多权威人士被迫害,使白先勇对自己的贵族身份产生了危机意识,他一方面沉溺于自己的过去:“至少你得想想你的身份,你的过去啊,你该想想你的家世哪。”另一方面又害怕这种身份:“你是说师长夫人?用过勤务兵的,是吧?可是我也没有过去,我只晓得目前。”香港这个埋葬身份的地方,为白先勇的认同危机提供了一个避难所,让他暂时不去想台湾的政治风云,可是他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任由香港埋葬自己:“姐姐,嗳姐姐!你一定要救你自己,一定要救”他始终要寻回自己的身份,在白先勇和张爱玲心中,香港模棱两可的身份是没有未来的,但却可作为暂时的休息,等他们确定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就能回上海和台湾。

如果说《香港1960》中的余丽卿象征台湾,那么她的情夫――湾仔阁楼顶的吸毒贩,代表的就是香港。而余丽卿和情夫的“命中注定”就像在预言台北和香港遭际的重叠。《香港1960》以意识流方式写作,给我们一个混乱的印象,也塑造出一个杂乱的香港形象,单就小说开头的家居布置来说,绿与粉红的配搭已经给人一种绮丽而不协调的感觉,连海绵枕都是“肥胖”的,就有一种粗俗的感觉,加上庸俗的香水,整个环境显得奢华而缺乏品味,这种附庸风雅的态度是旁人对香港的普遍鄙夷,但正如东方主义者以建构东方来映射西方社会,白先勇也是想象一个香港来对照台北:“或许是我的偏见,这些新与的咖啡馆,豪华是豪华,但太过炫耀了,有点暴发户。”[12]白先勇惊见台北发展的一日千里,对这个充满依恋的城市感到陌生,让人回想起余丽卿的梦:“蒙间,余丽卿以为还睡在她山顶翠峰园的公寓里,蜷卧在她那张软绵绵的沙发床上。”[13]对现实中自己身处的湾仔阁楼、身旁的男人、对面夜来香的广东音乐和窗外的夜市叫卖感到“喘不过气来”,我们将发现余丽卿和白先勇“无所适从”的感觉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只是白先勇为进步而惊,余丽卿为退步而怵――白先勇以作家敏感的心,害怕台北虽然现在正在攀升,但终有一天会像香港般毁灭――“香港就快完结了,东方之珠。嗯,这颗珠子迟早总会爆炸得四分五裂。”[14]如此一来,香港岂止是台北的城市寓言,更是城市“预言”,白先勇表达了他对台北前途的忧虑,在“去与留”之间挣扎:选择清醒,离开台北或是改善台北“趁现在还不太迟离开这里吧”[15];还是“我只有眼前这一刻”[16],得过且过?

上海与香港的“双城记”在学界已是一个热点,可是台湾、香港的双城记却没有被认真探讨,仔细一想,就不难发现台湾作家多有“香港渊源”,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感谢香港给了他们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环境,余光中是如此,施叔青亦然。乡土情结是台湾作家的一个共同心结,在台湾他们感觉有切身之痛,在创作中往往有所顾忌,然而在香港这个“奉旨自由”的城市,他们找到熟悉的“家乡味”,另一方面又因香港与台湾的距离而感到放心,安于他们的边缘书写,台湾和上海都看出这个城市与她们本质上的相近,亦利用了香港“无王管”的地域特色,以香港做幌子来书写自己的“故城”。

白先勇以香港写台湾,表达了他的身份焦虑,同时也反映出香特的政治无意识:末日意识,没有过去和未来,余丽卿如梦般的呢喃就是对香港纸醉金迷的反映,表现了白先勇侨居香港时感受到的香港印象,《香港1960》以香港写台湾,又由台湾反观香港,成为台湾上海的“双城记”。白先勇和张爱玲都对香港作出“凝视”,他们把香港作为“他者”来观照台湾及上海。这种“他者化”行为是由“凝视”来实现的。当然,白先勇和张爱玲对香港的批评有一种自身优越感的情结在内,他们眼中的香港是台湾和上海的参照物,让他们从“他者”更了解“自身”,这种方法透过“凝视”来实现,凝视既可以是轻蔑的,也可以是妒羡的,可以是他者,也可以是自身。因此,当香港文化工作者认同了自己的香港身份,承认了香港身份的独立性,他们就能把张白的“他者”凝视转化为对“自身”的凝视。

《候鸟》:书写一个完整的香港

城市生活多彩多姿,物质丰裕,城市的“摩登”暗示了她与世界的接触,正因为如此,城市人才能有属于城市的“国际视野”,并为自己的见识而自豪,张爱玲爱的是上海人的“通”与“坏”,而“通”与“坏”又不限于上海这个城市,作为上海的参照物,香港也不遑多让,香港作家每每以香港为题材,透露了他们对这个城市的迷恋,对香港花费得最多笔墨,也最脍炙人口的香港作家非西西莫属。

西西生于上海,五岁移居香港,在香港接受教育在进行创作,她自认是个地道的香港人。香港文学史把西西列为香港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绝不是以她的成就来壮大自己的声势,而是由于西西对香港的关切确定了她作为“香港作家”的地位,她的作品自然成为“书写香港”最具权威性的文本。一般认为,西西最代表“香港性”的作品是长篇小说《我城》,可是讲到城与城之间的对照想象,《我城》就不及《候鸟》适合了。《沉香屑第一炉香》与《香港1960》均有一个“出城”的背景――薇龙从上海到香港,余丽卿由台北到香港,《候鸟》也有着一个“出城”的过程,主人公素素由上海逃难至苏州,再辗转到了香港,“流徙”经历让作家以他者想象自身成为可能,并促使他们站在不同的视点观察相同的问题。

作为“外来者”,台湾和上海作家对城市的“惊”又不局限于其事实上有多“光怪陆离”,或多或少含有“这个妹妹,我见过的”的熟悉感在内。假如要用一个意象去形容这种“熟悉的荒诞”,“哈哈镜”是最佳的选择:“看到镜里反映出扭曲变形后自己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奇形怪状,笑不可止。童年看世界,大就像‘哈哈镜’折射出来的印象,夸大了许多倍。”[17]外来者看城市就像是看哈哈镜,照出来的影像不管如何奇形怪状,终归是自己。张爱玲和白先勇让我们看到上海台北的侧面,却没有让我们在“寻常”的角度去考察这两个城市,西西的《候鸟》却让上海和香港这两个城市一同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香港。

“候鸟”一词本身就是“向南方迁徙”的意思,南与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上海虽是南方,但与更南的香港相比,她便是北方了。《候鸟》讲述的就是主人公林素素因躲避战乱,由上海移居到香港的过程。《候鸟》中,素素叔叔的生活环境才像李欧梵描述的上海:“叔叔和我们不同,我想我是知道的,因为我每天上学去,总要经过叔叔的房子,那是一幢很高的楼房……除了叔叔住的地方,我只在百货公司里见过电梯”[18]。叔叔住的是像“外国蛋糕”的房子,由外观到家具都充满洋气,活脱是上海的“摩登建筑”。而素素与叔叔一家进行的活动也比较接近李欧梵和张爱玲的上海:叔母会和素素及素素妈妈去看戏看电影,熨头发,缝旗袍,吃冰淇淋,讨论首饰――是阔太名媛专有的优哉游哉的上海,这或许代表了香港繁华的一面――如前所说,以前香港的潮流都是上海的重复,但这绝对不是完整的香港。

早期香港人感觉自己与中国的相连就是通过与大陆“移民”接触而发现的,这些移民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香港人建构他们的中国想象。在众多移民中,香港最感兴趣的是上海,一来是由于上海移民多,从北角“小上海”的称号就可见一斑。香港电影也不乏上海元素,如《金枝玉叶》的开场音乐就是上海的旧歌曲,电视剧《上海滩》就更是以上海为背景的。在这些媒体中,上海成为怀旧的代表,可见香港对上海的感情是一种“寻根”式的中国情结,既然香港惯于把上海作为“怀旧”的形式,香港文学中的上海不过是现今香港人的历史记忆,她指代的不是真实的上海,而是香港本身。李欧梵的《上海摩登》研究上海都市文化不外乎是一种消费、物质的文化,这些文化必须在消费场所林立的情况才能出现。李欧梵在第一部分“重绘上海”中列举当时上海的消费场所包括:外滩的西式高楼、百货大楼、咖啡馆、餐厅、公园和跑马场,而在白先勇和张爱玲的“小说上海”中,这些场景都是反复出现的,可见它们组成了上海都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西西笔下的上海却没有任何一个这些场景:“店铺永远是一个样子,只有一、二间店铺一年中才有些微的变化”,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完全看不出上海的繁华,这个平民化的上海与《候鸟》的叙述角度密切相关,这种视觉是张爱玲和白先勇的香港传奇所没有用过的。事实上,在香港人的记忆中,香港才不是张爱玲和白先勇描写得那么糜烂,一直以来,香港的贫富悬殊是非常严重的,贫者的数目远远超过富者,尤其在上世纪70、80年代之前,香港平民百姓很多住在环境恶劣的“天棚”。平常的日子无肉可吃,也无新衣可穿,父母赚钱养家,年长的孩子负责弟妹的起居,最大的已经打工或学徒去帮补家计,孩子就是这样拉扯着长大,哪有心情和时间像葛薇龙去想堕落?一块糖、一片肉就足以让他们兴奋老半天,西西笔下的林素素,才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李欧梵的《上海摩登》提到上海作家的“亭子间”生活,他们活在“象牙塔”一类封闭的空间,与外界没有接触,他们对外界的认识和接触在于“想象”,而不是实质上的交流,因此,考察上海作家的小说,我们看到的也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主人公生活在象征意义上的“亭子间”,与外界的接触几近于零。张爱玲的小说就特别喜欢写一座房子发生的事,所有事件都压缩在这栋建筑中发生,而主角也没有“其它人”与她交流沟通,《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主要在姑母梁太太的家活动,没有“洋房”以外的朋友,父母远在上海,在开头略略交代就没有再出现,仿佛跟薇龙也没有什么关系。白先勇的《香港1960》就更为极端:小说是余丽卿的“意识流”,她根本就没有踏出卧室一步,与世隔绝得让人窒息。然而,西西的上海却不是这么一个“孤岛”般的生存环境。素素的生活空间是开放的,从上海到香港也是如此,在上海,她与叔父一家和姑母交往频繁,而到了香港后,她也有了一班朋友,她一家与校长也有不少的接触,作品中洋溢着浓厚的“人情味”,这是张爱玲和白先勇所没有的,素素到香港后,经济拮据,交不起学费和杂费。假如是张爱玲的话,这个情节已经可以借题发挥到半篇小说,以借钱失败来强调人的势利和冷漠,换作是白先勇,大概就会加上他“没落贵族”的多愁善感,慨叹今非昔比,像西西这般朴实道来,实在是他们没有想象过的。由此可见,西西写的不是典型的上海,而是香港的成功传奇――香港人刻苦耐劳,确信未来会更好,团结一致地为创造更好的香港而努力。如果《夜上海》是上海的主题曲,那么香港的主题曲就是《狮子山下》:“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 誓相随/无畏更无惧/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们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作为香港人的故事,《候鸟》以一种似乎并未完成的结局成全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香港以自身的传奇继续完成西西的寓言,迁徙可以是地域上,可以是心理上,更可以是处境上,由沪到港,本身已是处境的迁徙,上海代表香港的繁荣,香港经历过许多大风大浪,盛极而衰,在金融风暴下、“非典”爆发后,香港都曾经受到重大打击,面临危机,情况有如林家由沪到港的过程,然而香港人每次都能迅速地在“危”中发现“机”,即便未能迅速恢复,但至少能在另一个范畴“重新来过”,西西的《候鸟》,实际上是有关香港处境循环的城市寓言。

如果张爱玲因香港而觉得自己“到底是上海人”,那么白先勇则于香港“蓦然回首”自己的台北身份,而西西是以上海来映衬“我城”,为上海、台北、香港的“三城记”画上一个圆――毕竟,他们所身处的“不光是一个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还是一种植根于大都会的都市文化感性”[19],一处不同时代的城市寓言和身份记忆。

注释:

[1]梁秉钧:《书与城市代序》,香港香江出版社,1985年版

[2]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3]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张爱玲典藏全集短篇小说卷一》,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29-130页。

[4]施叔青:《寂寞云园》,广东: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5]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89-90页。

[6]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第143页。

[7]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第177页。

[8]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9]白先勇:《上海童年》,《白先勇文集第四卷》广东: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10]白先勇:《香港1960》,《白先勇文集第一卷》,广东: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11]白先勇:《香港1960》,第227页。

[12]白先勇:《明星咖啡馆》,《白先勇文集第四卷》广东: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3]白先勇:《香港1960》,第224页。

[14]白先勇:《香港1960》,第231页。

[15]白先勇:《香港1960》,第228页。

[16]白先勇:《香港1960》,第228页。

[17]白先勇:《上海童年》,第166页。

[18]西西:《候鸟》,台湾:洪范出版社,1991年版,第5-24页。

第9篇:我爱大海作文范文

2012年6月,美国作家罗茜在纪实作品《海伦·凯勒的秘密爱情生活》中,首次披露了海伦·凯勒与助手彼得之间鲜为人知的恋情。

无声的爱静静绽放

1880年6月,海伦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塔斯比亚城。在她不幸失去听觉和视觉后,家人找了一位叫莎莉文的老师前来辅导海伦。莎莉文陪伴了海伦一生,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莎莉文不仅教会海伦识字,还教导她利用双手去感受别人说话时嘴型的变化以及鼻腔吸气、吐气的不同,来识别语言发音。在莎莉文的辅助下,18岁的海伦考入剑桥女子学院,随后进入哈佛大学,从此一生致力于教育、慈善、文学等事业,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1916年,36岁的海伦还是个单身女郎。爱情,对于她来说是个沉痛而陌生的词汇,她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会有哪一个男人能够不嫌弃或不是出于同情而真心爱上她。

1916年夏天,海伦的秘书请假去苏格兰探亲,而恩师莎莉文的身体也不太好,不能日夜陪伴在她身旁。海伦决定请一位临时秘书,帮助她完成日常用手心写字的工作。“掌心写字”,是海伦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就这样,彼得·费根走入了她的生活。

那天傍晚,空气中弥漫一丝雨前的沉闷气息。海伦和莎莉文坐在门廊上,等待着从波士顿赶来的彼得。突然,海伦感觉到莎莉文握着她的手有了细微的动作:“他来了。他的头发颜色很深,手指很长,一只手拿着棕色笔记本,另一只手夹着烟。他正在四处张望。”莎莉文老师在海伦的手心里静静地写下对彼得的第一印象。

海伦略微抬起头,虽然看不到彼得,却仍然能够感受到他的气息在慢慢逼近。

“他穿着白色衬衣,将夹克随意地搭在肩上。天啊,他的眼睛是棕色的……”莎莉文老师继续在海伦的手心中描述着。

海伦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了彼得的轮廓,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他帅吗?”海伦紧张地在莎莉文手心上提问。

“感谢上帝,幸好你看不到他,他帅得简直令人窒息。”一句玩笑,逗得海伦笑了。

海伦紧张地捋了捋头发,坐直了身子。她感受到彼得气息的临近,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她感到阳光慢慢地笼罩了她,还带着绿草和雨水的清新味道。

海伦站起身,彼得礼貌地同她握手。海伦将手指放在彼得的喉部,感受着他喉咙发出的振动声音:“凯勒小姐,很高兴见到你。”海伦礼貌地回答:“见到你我也很高兴。”海伦静静地辨别彼得说的每一句话,他的语速有点快,让她有一些吃力。

彼得虽然只有29岁,却成熟稳重,海伦对他非常认可,接受了这个助手。从此,他们整日形影不离地在一起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异样的情愫在海伦心中慢慢萌发,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感觉,她的心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在对彼得甜蜜的思念中。

不久,莎莉文得了肺结核,海伦不得不让老师去波多黎各休养一段时日。送别的那天,海伦紧紧握着老师的手,依依不舍——从6岁开始,她的生命中便时时刻刻有老师的陪伴。

第二天,海伦在给莎莉文的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怎样能经受得住和你的分别。当我们向车站走去时,我突然感到非常孤寂,感到莫名奇妙的恐惧。”

看到海伦如此伤心,彼得便想法子陪她散心。他们有时漫步在树林中,感受风的轻抚;有时泛舟在湖上,体会阳光的温馨;当彼得知道海伦喜欢骑自行车时,特地骑车搭载着她飞驰过大街小巷,让她感受清风和暖阳从身边疾驰而过……

彼得形影不离地陪伴在海伦身旁,用手语为她翻译身旁发生的一切事情。爱情之花,静静绽放。

遥不可及的婚姻

海伦永远记得那个早晨,如往常一样,她独自坐在书房中读书,突然感到一阵微风掠过,门似乎被轻轻推开了。海伦觉察出,是彼得的气息在慢慢逼近。她伸出的手,被彼得握住。她感觉到,彼得的手心泛出细微的汗水。

海伦奇怪,他是有话要说吧,可是为什么显得有些紧张?终于,彼得深吸一口气,在她的手中用手语轻轻地写下:“海伦,我爱你,嫁给我吧!”

海伦静静地凝视着前方,内心却如同沸水翻滚:他在向自己求婚吗?可是,她不敢相信,因为她看不见缤纷的色彩,听不到任何声音,她有资格得到爱情吗?

见海伦没有回应,彼得有一些焦急,在她手中飞快地写着:“我是真心爱你,爱你的善良、温柔、智慧和坚强,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

那一刻,海伦想起伯尔医生曾对她说过:“当一位青年来叩你心灵的门扉时,你不要迟疑,不要妄自菲薄,以为身患残疾就拒绝他。你虽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但不是遗传的,不会传给后代。你有爱的权利!”

是啊,即使看不见、听不到,自己一样拥有爱的权利。海伦第一次知道爱情是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她沉醉了,紧紧握住彼得的手。

他们秘密相爱了,甚至开始筹划婚礼,畅想婚后的甜蜜生活。海伦从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快乐,因为彼得的爱不同于母亲的慈爱,也不同于莎莉文老师知音式的关爱。彼得之于她来说,是那样的与众不同,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她的心。他是她的爱人,燃烧了她冰冷的生命。

海伦写下这样的话:“他的爱如同明媚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孤独与无助。”

不久,彼得向当地政府递交了结婚申请书。然后,两人焦急地等待甜蜜一刻的到来。

美妙爱情的破碎

一天早上,海伦起床梳妆。门突然被推开,海伦感受到是母亲疾步走向自己,将什么东西扔在了桌上。海伦伸手去触摸,那是一张报纸。

母亲在海伦手中怒气冲冲地写道:“你结婚的事,为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可以擅自作决定?”因为愤怒,母亲写得很快。

海伦感受到母亲从未有过的愤怒,这让她惊慌失措。因为恐惧,她竟然违心地否认了这件事,这是她第一次对母亲撒谎。

原来,波士顿的一名记者得到了小道消息,知道海伦将和临时助手彼得结婚,用了整个头版来叙述这件事情,甚至还将他们的结婚申请书刊登在了报纸最显眼的位置。

“你不可以结婚,更不可以和他结婚。你的盛名,你的荣誉,都会被他利用,他不可能真正爱上你。结婚这么大的事,他竟然没有事先征求我和莎莉文老师的意见,他这是欺骗你!”母亲怒不可遏的一番话,像锥子一样刺破了海伦心中的幸福泡泡。或许爱情对于海伦来说,本来就像一触即破的美丽泡泡,只在阳光的折射下才泛出虚无的缤纷颜色。

母亲当即辞退了彼得,并将海伦秘密送往了亚拉巴马州的妹妹家。此时,海伦的妹妹密尔特蕾特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海伦以为,身为同龄人的妹妹一定可以理解她,可是,妹妹也认为彼得别有用心:谁能相信一个年轻健康的帅气男子,会真心爱上一个又盲又聋的中年女人?

远在波多黎各的莎莉文老师也写来了信,她对海伦非常失望,认为彼得不会带给海伦幸福。

海伦知道,所有的人都是为她着想,大家都想极力保护她。可是,她也是一个女人,她也渴望爱情。7岁时,她就希望莎莉文老师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喜欢和男人们交谈,她渴望有一个白头到老的伴侣。然而,当爱情来临了,全世界的人似乎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那是海伦最无助的时光,她时时刻刻都在思念失去了联系的彼得,幻想着有一天他能够找到她。而此刻,彼得也在到处寻找海伦……

1917年2月12日,一封信寄到了海伦手中,是彼得的来信。彼得说,他正在离海伦不远的萨利波小镇,他好不容易才找到她的地址,想和她私奔,然后秘密领取结婚证。当天的午夜,他会在她家后院的那棵大树下等她。

触摸着信纸上那些凹凸不平的特殊字迹,海伦既激动又紧张。她悄悄收拾好行李,紧张地等待着——离开这个家,毕竟需要耗尽她所有的勇气。

午夜,当所有人都沉睡后,海伦独自拖着行李悄悄出了门,来到约定地点。四周一片寂静,海伦静静地站在树下等待,她感觉到风的轻柔,想象着月光如同圣女的纱巾一样披在自己身上。那一刻,甜蜜充满了她整个身心。

时间缓慢流逝,彼得始终没有出现。秋日的夜风已经有一些凉,海伦裹紧了披肩,开始担心:是哪里出了差错?海伦再次拿出信,摸了摸上面的字迹,确定无误后又悄悄折叠好放回怀中。

当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曙光照亮整个世界时,海伦由欣喜转向失落甚至绝望,她的心是多么难受啊!

妹妹在树下找到海伦时,海伦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她开始重新思考母亲、妹妹以及莎莉文老师的话,她不愿相信彼得会背弃他们的爱情,她对他仍然怀有一丝希望。至少,他应该给她一个解释,不是吗?

海伦静静地等待着彼得的来信,可是,他仿佛从世上消失了。海伦的心如死灰般沉寂了,此后,她再也没有提起过彼得,似乎永远忘记了这个男人。她再没有碰触过爱情,并选择了终身不嫁。

事实上,直到海伦逝世后,海伦的妹妹才向媒体披露,那封约会私奔的信件,其实出自妈妈之手,妈妈策划了这一切,目的是让海伦对彼得彻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