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我爱你中国诗歌精选(九篇)

我爱你中国诗歌

第1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最近的911事件,很多美国人以赋诗的形式来悼念受害者,如有人引用英国诗人叶芝的一段短诗:“让我吐露的话语,让我写下的文辞,随那不懈的羽翅飞送,一直落到你悲泣难抑的心头”,用诗来表达心中的哀伤,自然显得更隽永与耐人回味了。

人谁都有孤独的时候,当我读到里尔克的几句诗时,我不由感到自己那莫名的愁绪似乎给诗人染上了看得见的色彩,那就是:“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园……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文辞贴切得就象自己的心在吟唱。

现实总是有点单调,浪漫永远总是显得很美丽,当我们闻到的是闹市上那令人心烦的汽油味,听到的是那令人晕眩的聒噪,看到的是那么多庸俗的浮躁,那么我宁可静静地拿起一本书,静静地读着叶芝的诗:“我就要动身走了去茵纳斯弗利岛,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笆房,支起九行芸豆架,一排蜜蜂巢,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着这声音”。这样的诗歌,读起来又会让人觉得多么超凡脱俗了,吟之则足以令人忘忧。

“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读着这首诗,不仅仅觉得诗中有画,更有一种时空的纵深感,由文字所构划的意境显得空灵而美妙,令人想到中国有句古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俗,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但诗的表达自然显得更加美好而又令人浮想联翩了。

当我们为着生活而奔波流浪,当我们饱经沧桑而不再信仰什么,当我们为名缰利绳所系而忧心憔悴,那么让我们在诗人的带领下来进入童真的世界,以纯真的赤子之心去感受生活吧,让我们来读读泰戈尔写给孩子的歌:“我的孩子,我这一支歌将用它的乐声围绕着你,好象那爱恋的手臂一样;我这支歌将触着你的前额,好象那祝福的接吻一样;当你只是一个人的时候,它将坐在你的身旁,在你的耳畔微语;当你在人群中的时候,它将围着你,使你超然物外;我的歌又将坐在你眼睛的瞳仁里,将你的视线带入万物心里。”看,诗人的歌又是多么的不同凡响,听得懂这样奇妙的歌吗?这就是诗歌表达上的神奇之处吧。

第2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论文关键词:十四行诗,中的,情爱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天才。他的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可以当作这个时代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来读。

莎士比亚主要以其剧作闻名于世,但他的诗-主要是十四行诗,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十四行诗原是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是为唱歌而作的一种诗歌体裁,后被文人所掌握运用,并完善发展。十四行诗大约于13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后在16世纪初,英国诗人怀亚特(ThomasWyatt)及其友人萨里(Surrey)将这种诗体引进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十四行诗得到了许多诗人的青睐,而当时最著名的莎士比亚在其创作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式十四行诗的韵律格式,写出了精美绝伦,闻名于世的154首十四行诗。

一.十四行诗的主题思想

莎士比亚写十四行诗,先是按照当时的风尚,以向自己心上人倾诉衷肠为中心内容,并效法典范的意大利写法,每首诗都有一个题目,前四行点题,中四行写主题的发展,后四行推向结局,末尾两行用简明的格言告终。继之他在逐步掌握这一复杂形式之下,便挥洒自如,一步步达到自由支配形式的境界,将其表现的内容日益拓宽,既能装下整个世界,又能装下巨大的戏剧性内容,还能装下无限的感受、思想、想象与激情。

莎士比亚毕生写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英国诗坛上绽放的一束绚丽的花朵。这些诗不仅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在这些诗里,诗人通过对一系列事物的歌颂、咏叹和抨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爱情的理想、以及他进步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诗人通过对友谊和爱情的歌颂,提出了他生活的最高准则:美、善、真,以及三者的结合体。如在第一百零五首中,诗人写道:

美、善、真,就是我全部的主题,

美、善、真,变化成不同的辞章;

我的创造力就用在这种变化里,

三题合一,产生瑰丽的景象。(屠岸译)

这是诗人对他所希望的社会、人生、文学、人性的一种高度概括,对人的内在美质的高度赞赏和歌颂,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生活和创作的最高标准和追求,是对这一百五十四首诗的最简洁的概括。

综上所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思想主题主要包括情爱观、伦理观、审美观三个方面,而它们又分别是以美、善、真为理想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以歌颂友谊、爱情为基础,通过对爱友之美、情爱之美的赞颂,传达了诗歌艺术能够战胜时间实现美的永恒的理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观是以求善为理想的,它塑造了一个弃恶从善、惩恶扬善的社会秩序,这种善事要抨击虚伪、丑恶的旧伦理体系,通过道德熏陶、理性引导和人为努力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审美观代表了莎士比亚对艺术的最高理想,他强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人性的倾心描摹、真实社会的客观揭露,以及艺术上的不事雕琢、崇尚自然,这种真又是以客观对象,通过善的引导而最终实现的,是与美、善高度统一的真。

二.情爱观

情感是审美过程中一种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审美认识的主要驱动力。莎士比亚在其作品中描绘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但他着重于对美的描绘,揭示了他对美的表现、美的理想。而他的十四行诗的主要魅力之一就在于他的情感美,即其宣扬的情爱观中渗透的对于美的理解、欣赏和追寻。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情爱观里包含着对美的肯定和享受,传达美是诗歌的主要功能,美在现实生活中要受到时空的限制走向毁灭和消失,但却能通过诗保存下来,永垂不朽。莎士比亚相信诗歌可以鼓励人们追寻美好的情感,相信永恒价值的存在,提升对现世幸福和美的品味。

正如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中的第七十六收缩宣称的一样:“我老写同样的主题/……/我的主题是你和爱,永远不变”,他的十四行诗所追求的是对爱情和友谊的歌颂,并且要不断追求与重复这一主题,从这一主题中提炼出新意。爱情和友谊就像是一座源源不断地宝库,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情、友谊内容,之所以具有“永远把旧话重提”的永恒意义,是因为其中渗透着诗人以美为品味的情爱观,使人将爱情和友谊视为美德源泉和灵感,诗人赞颂爱情和友谊,最根本地是出于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超出普通的传统爱情诗的关键意义所在。

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莎士比亚赞颂精神之美,主张精神的高度结合。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看不到肉体的放纵,只有最大限度的心灵结合。他对爱友的思念从不因为时间、空间的阻隔而中断,而是始终如一地强烈,虽然肉体还在,思想却遭就飞到爱友身边,他与爱友之间的感情也容不下半点不忠、间隙、隔膜和不和谐。

诗人是用全部生命和热情来追求爱的,他从不因对方的放弃而放弃,也不因困难和阻碍而气馁,爱对他来说就是灵感的源泉,没有了爱的诗人会衰朽。

而这种爱的核心就是爱友之美,是对美的发掘和尊崇。

如第九十八首:

在春天,我一直没有跟你在一起,

但见缤纷的四月,全副武装,

在每样东西的心头点燃起春意,

教那悲哀的土星也同他跳,笑嚷。

可是,无论是鸟儿的歌谣,或是

那异彩夺目、奇香扑鼻的繁花

都不能使我讲任何夏天的故事,

或者把花丛轩昂的茎上采下:

我也不惊叹百合花晶莹洁白,

也不赞美玫瑰花深湛的红色;

它们不过是仿造你喜悦的体态

跟娇美罢了,你是一切的准则。

现在依然像是冬天,你不在旁边,

我跟它们玩,像是跟你的影子玩。(屠岸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这种情爱观之所以能够长存不朽,永恒坚贞,最根本的是这种爱是一种美的理想化身,它不仅聚集着所有亡友的爱,而且是美德集中和最高体现。这种爱又是和艺术统一在一起的,诗歌艺术记载着爱友的美,而爱友的美也会因为诗的纪录而永远流传。可以说这种爱是对人类的整体之爱,是对美的忠诚和敬奉。

从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大部分主题都是与时间有关的,诗人对爱友和情人的爱都要与时间进行抗争,以图达到不朽。在时间与美德关系中,莎士比亚得一个基本命题就是: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残酷无情的,而艺术是永恒的,美只有在诗歌中得到永恒,在生命死亡后仍然流芳百世、世代传承。事实上,在诗与美的关系上,莎士比亚也有一个思考和寻求的过程。最终诗人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通过爱友结婚生子、诗人写是这两种方式来达到对美德永恒的实现。

总之,对美的追求,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不可缺少的驱动力。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正式通过对美的歌颂来提升世俗的友谊和爱情,通过建立热烈忠诚、宽容美好的情爱观来追求精神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同时,莎士比亚认为美必须通过诗歌的形式才能万世长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将美作为诗歌艺术的最高典范和准则,将诗作为记载美的手段,极力歌颂渗透着精神之美、理性之美的世俗爱情和真诚友谊,充满了肯定自有人性、褒扬热烈情感的人文主义理想和激情。

三.人文主义风貌的体现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美、善、真的和谐统一,又统一于爱中,爱是它们集中和最高的表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美、善、真思想主题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有关对友谊、爱情、婚姻、生命价值的称赞,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个人命运的拷问,对时间、社会、历史、艺术的思考,不仅体现了一个时代人文主义的风貌,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和开放性意义。

把友谊作为人类之爱,并具体化为美、善、真的融合与协调,赋予无限的境界,在不断的变化中进行着千差万别的艺术创造。这是莎士比亚在其十四行诗创作的中心所在,指导思想所在,以此出发,写出了数以百计的友谊之歌,一首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篇,争放异彩。

在诗人的笔下,把友谊时而看作高于人生痛苦的精灵,“于是别的苦痛,现在显得苦痛,比起丧失你来便要无影无踪”;时而又认定“你的爱对我比门第还要豪华,比财富还要丰裕,比艳妆光彩,它的乐趣远胜过鹰犬和骏马”;时而愿为友谊而全力付出:“我为你将展尽辩才反对自己,因为你所憎恶的,我绝不爱惜”;时而又意识到“爱呵,你这美妙的题材,值得更高明的笔的精写细描;可是你的诗人不过向你还债,他把夺自你的当作他的创造。”诸如此类颂扬友谊的诗句,翻开诗卷,俯首即拾,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的友谊,对人类之爱的重视和酷爱,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一个极为重要的特色。在他的心目中,这决不是一个抽象的理想,而是体现在具体人的身上,相互辉映。

还有一些十四行诗是专门写爱情的,它们献给的总是称之为黝黑的太太的女人。

诗人笔下的爱情是无条件的,至高无上的:

夺掉我的爱,爱呵,请统统夺去;

看看比你已有的能多些什么?

没什么,爱呵,称得上真情实义;

我所爱早属你,纵使不添这个。

我不能对你这享受加以责备。

风流的妩媚,连你的恶也妩媚,

尽管毒害我,我们可别相仇视。

但是,猜疑是爱情的仇敌:

若没有猜疑把你的清光遮掩,

多少个心灵的王国将归你独占。

所以,检点些,谗言只能更恭维你的美德,

既然时光对你钟情;

因为恶蛆最爱那甜蜜的嫩蕊,

而你的正是纯洁无瑕的初春。(屠岸译)

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无论是对友谊的褒奖还是对爱情的赞美,都贯穿着一根主线,就是对人的爱扩而言之,就是博爱。洋洋一百多首诗作,都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式,悲剧式的结局,共同表达着一个爱字,人与人的爱,人类之爱。

四.结语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作,是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抒情诗的瑰宝。它们以礼赞生活的颂歌开头,以近似悲剧的心情结束,从中反映出时代的全部精神史,也反映了时代的现实进程。十四行诗无论在莎士比亚的诗歌中还是在他当代的诗坛上,都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虽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歌颂友谊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但更是为了赞颂美好的感情世界,渴望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伦理秩序、寻求真实客观的审美理想,即美、善、真高度统一的艺术观念和社会理想。而从创作的宏观上看,莎士比亚对外在于诗人的美或美善真三位一体的认识、把握和表现中也体现出它作为诗人的善和真,即敢于以诗传美的“善”和真诚审美、真实写美的“真”,三者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莎士比亚的美学观和诗歌创作观。从而内在的美善真三位一体与诗歌创作中的美善真三位一体相互呼应,相互印证,展示了莎士比亚具有创新意义的诗歌成就:

第3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关键词:约翰?邓恩;玄学派诗歌;玄妙;文艺复兴时期;骑士派诗歌

约翰?邓恩(1572-1631)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创者与集大成者,活跃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文坛,他未像同时代作者一样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诗歌影响,是当时最为独立的韵文作者。他一改伊丽莎白时期辞藻华丽、句式复杂诗风,创作了兼具口语体风格、哲学思辨内涵的玄学诗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坛独树一帜。

一、创作背景

(一)社会动荡

在英国历史上,16世纪末17世纪初是一个动荡不安,风云际会的时代。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晚期,诸多社会矛盾开始显露。呼吁宗教改革的清教与腐败的国教的矛盾,资产阶级掌控的议会与封建王权的矛盾,无能政府与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人民的矛盾,各种矛盾最终引起了1642年内战爆发。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后,克伦威尔开始军事独裁政府,又引起人民不满,继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这一系列变革的结局看似回到原点,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革命过程中受到强烈冲击,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已成历史,一个新兴自由社会开始形成。

新兴的社会总是有各种思想涌现,各种价值观交锋。社会动荡在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形式上都有反映,其在诗歌上的反映尤为鲜明。人类最早的文学创作形式便是诗歌,从《贝奥武夫》到但丁的《神曲》,诗歌都是历史的载体。十六世纪异军突起的玄学派诗歌和骑士派诗歌就是时代最典型的代表。玄学派诗歌少有阳春白雪气质,时常前言不搭后语,融入的思想也是杂七杂八;骑士派诗歌则严格遵循古典主义原则,音调优美,行文晓畅。两种流派的诗人都以贵族青年居多,但所著诗歌风格迥异,说明当时人们解放思想,观念多元。如果说骑士派诗歌是怀旧经典,玄学派诗歌则是时代潮流。首先,玄学诗歌虽然仍以精妙语言闻名,但又兼具口语体风格。日常生活语言出现在文学诗歌中,这说明文学正走向市民阶级,普通人的思想也得以被记录。其次,玄学诗歌最大的特点在于玄妙。玄妙的意象和玄妙的语言让读者或莫名其妙或恍然大悟。玄妙特性反映出的是社会转型时期文人才具有的复杂世界观。玄学诗歌另一特征是融自然科学元素于文学诗歌中,这是自然科学发展对文学的影响。天文、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有了新的发现。其中影响最深刻的有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地球中心论;哈维的血液体内循环说。宗教学说中的荒谬理论被击碎,人们开始相信科学,诗人们更是大胆地借助科学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这样的推理方式稍许牵强,更少了几分浪漫色彩,但无疑是新颖有趣的。

因此,邓恩的诗歌绝不是凭空之作,邓恩及邓恩的诗都是时代的产物,玄妙的特性看似是邓恩非主流思想的外显,但终究有其客观依据和历史背景。

(二)命运坎坷

汤姆斯?坎贝尔还这样说道:“邓恩的人生远比他的诗歌有趣。”事实正如此,邓恩的一生几起几落,既享受了高权重位,荣华富贵,也体味了潦倒落魄,委曲求全。他的诗歌以爱情、宗教、死亡为主题,他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从邓恩年轻时期的经历,就能断定这将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据不完全考证邓恩于1572年出生于伦敦富商家庭。邓恩自幼便显示出非凡的智力,他先后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林肯法学院学习,游历意大利和西班牙,跟随英国舰队远征卡地兹城。这些经历开阔了邓恩的眼界,为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邓恩的爱情诗也大都写于二十岁左右。本?琼生说“邓恩最好的诗歌创作于二十五岁之前。”理查德?贝克是英国十六世纪著名作家和国会议员,他的著作《英格兰国王编年史》中这样描写约翰?邓恩,“约翰?邓恩先生离开牛津大学,居住在英尼斯法院,并不风流放荡,实际上非常洁身自好。他时常拜访名媛、演奏家,并写些自己欣赏的诗歌。后来他的才智得到詹姆斯国王的赏识,由此他开始致力于神学研究,继而成为神学家,被任命为主持牧师,最终成为一名不仅受到称赞,更受听众钦佩的传道者。”

邓恩的母亲伊丽莎白来自插曲词作家世家,信奉天主教。正值宗教改革之际,天主教神权受到号召自由的新教的冲击,不少天主教家庭受到迫害和流放。邓恩的舅父是传教团的首领,在邓恩幼年时被捕入狱,然后被放逐法国。邓恩在早年也因为信仰天主教遭到极多不利。在林肯法学院学习期间,邓恩被选为圣诞节司仪,但他拒绝扮演。由于信仰问题,邓恩数次求任职位都不能成功,期间他拒绝了出任郊区主教的圣职。直到不惑之年,邓恩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改变信仰,拥护新教。事实证明邓恩这一背叛开启了他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他被授予多地教区长头衔,出入白厅给皇室贵族宫廷朝臣布道,作为随团教士随子爵赴德国。邓恩在诗中直言不讳揭露人性的黑暗面,大概也是对自身经历的感触。自己未能坚守信仰原则,又饱尝背叛带来的利益,他对世人的嘲讽更像是自嘲与无奈。但邓恩无疑是一名优秀的牧师。同为牧师,并经常在爱德华七世的常规弥撒中步道的考古学家奥古斯特?谢索婆是这样评价他的同行的:“他仪表优美,谈吐活泼,卓有成就,这使得他能出入贵族的社交圈,并在伊丽莎白女王法庭得到名流们的认可。他无疑是一个幸运的年轻人,因为他可以自由地花费金钱,和侍臣们享有同样的地位,并极可能变得更富有。在他所有的天赋中,他最大的长处就是可以极少睡眠。他能通宵达旦地读书后依然保持活力和清醒。他和年轻人们一起娱乐,但从未渎职。他的人格魅力令人无法阻挡。”

文学史学家、女权主义先锋安娜?詹姆斯认为“约翰?邓恩的学识和玄学作品远不及他的婚史有趣”。相传邓恩在青年时放荡不羁,他创作的大量艳情诗便是最好的证明。但二十五岁是邓恩的人生转折点,在这一年他就任英国掌玺大臣伊戈顿爵士的秘书,结识了一生挚爱安?莫尔,伊戈顿夫人的侄女。爵士极力反对邓恩与侄女的交往,但二人还是在相识四年后秘密结婚。这一大胆的举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邓恩被免去职位,投入监狱。虽然法院确认了婚姻的有效性,但经济拮据的邓恩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人生低谷期,直到皈依新教才获得职位。但安?邓恩在邓恩事业有转机不久后离世,带给邓恩无尽的伤痛。邓恩的女性观是纠结矛盾的,一方面他固守宗教中的男权思想,毫不掩饰对女性的歧视;另一方面他受到人文主义冲击,渴望坚贞的爱情和情感的解放。这是邓恩个人经历与文艺复兴思想共同影响带来的产出,矛盾的语言配合矛盾的情感,造就玄妙的邓恩诗歌。

二、复杂的情感

考虑当时社会动荡的大背景,结合邓恩的坎坷经历,也就不奇怪邓恩诗歌常常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宗教改革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冲击了几千年来固有的信仰,使得人们不得不对一切开始怀疑,在没有得到定论之前,个体的思想犹如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孤帆,总是随着波浪漂流。邓恩在《世界的剖析 ―― 一周年》中表达了新旧交替之际的混乱不安:

新哲学怀疑一切,

火的元素已被扑灭,

太阳消失,地球也不见了,

非人类的智慧所能寻到。

人们直爽地承认世界已经衰亡,

而在星球和天体上

找到了多种信物,他们看

这里已被压碎成原子一般

一切破裂,全无联系,

失去了一切源流,一切关系:

君臣、父子,都已不存在……

(傅浩,译。下同)

如果说化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新发现带给人们的只是认识自然方面的冲击,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提倡的自由平等权利完全颠覆了旧时代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森严等级,来不及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改变,邓恩希望能从上帝那找到精神的依靠:

击碎我的心,三位一体的上帝,

现在你只轻叩,呼吸,照耀,治疗;

为了重新起立,请你把我打倒,

用大力砍,卷,烧,给我新体……

邓恩在世界观遭到现实的撞击后,这使得他苦恼不已,他请求三位一体的上体用最残酷的方式分解现在的自己,然后塑造一个全新的,适合新社会的自己。可是,他依靠的上帝真的值得深信吗?作为一个曾经信仰天主教,后皈依基督教的神学家,很难猜测邓恩究竟有多虔诚,只不过他太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上帝无疑是最好的人选。既然世间的一切都不再可信,不如相信自己的上帝,布道的过程是劝服听众的过程,更是劝服自己的过程。邓恩的宗教诗大多都呼唤主的解救,解救他逃离这混乱的世间。

但世间还是存有能留住邓恩的事物,比如爱情。早年的邓恩是“不相信爱情的青年”。他一反比特拉克时期将女性奉为神明的风格,将女性的伪善和虚假描绘的淋漓尽致。《歌》中,可以告诉他“你所遇到的一切奇闻异事,赌咒过,没见过,一个既忠实又美丽的女人活着。”即使找到这样的女人,邓恩也不愿意去追求,因为她“将会把――在我到来之前――两三位欺诈。”可见邓恩对女性深深的不信任,他宁可相信旅途归来者诉说的奇闻轶事,也不相信有既忠实又美丽的女人。《爱的遗嘱》可能是邓恩表达的情感最为苦涩的一首,诗人将智慧融入绝望,悲吟了一首欲爱不能的叹歌:

在我叹出最后一口气之前,伟大的爱神,

请让我数说一些遗赠;在此我奉赠

我的眼睛给阿尔戈斯,假如我的眼睛还能看清,

假如它们失明了,那么爱神,我把它们献给您;

我的舌头给流言;我的耳朵给信使;

……

由此我将不再给予;而我将以死

来毁灭这世界;因为爱情也会死。

那时你的千娇百媚都将一钱不值,

就像金子埋在矿里,而无人开采;

你的万方仪态也将无用武之地,

仿佛墓穴中的日鬼。

爱神您,通过使我爱上她――

她既忽视我也忽视您――教导我

发明,且实践这唯一方法,以消灭我们三个。

诗歌极力表达一种荒诞的逻辑:“我”死了,那么“我”的爱也会死去,“我”所爱的“她”也就死了。“我”立下遗嘱,要将自己的所有的器官、品行、财产,直到“我”发现“我爱的姑娘将她的情谊赠给了别人,”这使得“我的赠礼显得如此不相称”。“我”愤愤决定不再给予,“我”要通过自己的死将世界毁灭,因为“我”拥有的足够多,多到世界会因我的死亡而毁灭;既然世界被毁灭,姑娘的千娇百媚万方仪态也将一文不值;既然是爱神使我爱上姑娘,也就是爱神教我这个足以毁灭世界的办法,这一办法一旦实践,爱神也被消灭;“我”、姑娘、爱神都不再存在。

只因爱不到想爱的人,“我”从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变成了仇世者。这种“同归于尽”式的极端情感在《幽魂》这首表达方式血腥残忍的诗中一览无遗:

我因你的轻蔑而死,呵,女凶手,

你以为从此便脱离

我不休的纠缠之时,

我的鬼魂将来到你的床头,

将看见你,伪装的处女,躺在更差的怀抱里;

那时你微弱的烛火摇曳将熄,

而他,当时你所委身者,早已倦卧,

假如被你又摇又掐弄醒,会以为

你要求更多,

于是假装熟睡而把你躲避,

那时,簌簌发抖的可怜东西,受了冷落,你

将僵卧,浸浴在一滩水银似的冷汗里――

比我更像鬼;

到时我要说的话,现在不告诉你,

以免保护了你;既然我的爱情已耗尽,

我就宁愿你在痛苦之中悔恨,

也不愿你由于我的恫吓而永葆纯真。

诗中的“我”因女子的轻蔑而死,但即便化成幽魂“我”,我也要纠缠不休,去恫吓不忠的女子。从“做鬼也不放”的报复想法中不难看出邓恩对女性的仇恨。既然邓恩怀疑女性的坚贞,他又怎会相信爱情的永恒。事实上邓恩对永恒爱情的态度也是矛盾的,貌似他深信不疑,因为他自认为能因为拥有爱情而《追封成圣》:

假如不能因爱而生,我们可因爱而死,

假如我们的传奇不适合

墓碑和棺座,那它将适合诗歌;

假如我们不印证一段历史,

我们将在情诗中建造华丽的居室;

一只精致的瓮一如半亩墓地,

同样适合最伟大的骨灰,

看到这些赞诗,所有人都将证明

我们已因爱情被追认成圣……

邓恩认为,像具有美德或修行水平高的教徒会被封为圣人一样,拥有伟大爱情者也将被封为圣徒,“我们”的爱会写进诗歌传唱,哪怕“我们”的生命最终将盛入一只精致的瓮,但它如半亩墓地一样适合最伟大的骨灰,“我们”将受到世人膜拜。这首诗歌是邓恩爱情诗中一首典型的“爱情颂歌”。很难理解对女性坚贞极度怀疑的邓恩为何同时在苦苦追求至真至善的爱情。也许在《出神》一诗中能找出线索梳理邓恩复杂的情感。《出神》一诗既反传统柏拉图主义,又不同于同时代骑士派提倡的及时行乐思想。柏拉图认为心灵“存有”的高层世界是不变的,而肉体的感官变异。邓恩认为爱人之间的灵魂应该结合,以弥补单独的灵魂的不足。但他又认为灵魂作用于肉体感官之中,因此享乐也是必须的。邓恩追求的是灵肉相容的境界。首先,邓恩怀有理想主义,渴望永恒的灵魂上的融合。同时受人文主义影响,邓恩是绝对不排斥肉体上的享乐的。青年时期的风流经历又使得邓恩看透女性的不忠和善变。综合这些,邓恩的爱情观、女性观是复杂纠结的。

如复杂的十七世纪,邓恩本人就是一个复杂思想的混合体。无论是在歌与十四行诗还是哀歌中,都留有他无羁思想的踪迹。游走于各种极端,从不显露思维脉络,玄学诗歌从此妙不可言。

三、怪异的表达

除了内容的复杂性,玄学派诗歌还以大胆新颖的比喻、脱俗缜密的推理等表达方式著称。邓恩的语言更是惊世骇俗无下限,他的诗歌不讲究韵律,用词杂乱无章,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赋予事物意象,善用三段论式哲学思辨,用自然科学原理来曲折推理。

邓恩尤其擅长使用明喻和隐喻,他使用的意象往往新颖独特,令读者称妙叹绝。在使用意象方面,邓恩远远超越杰里米?泰勒,邓恩格调更高,深入了艺术的内在灵魂,给读者更大的满足感和持久的愉悦。邓恩最著名的意象莫过于“圆规”“太阳”“蚊子”。其中“圆规”所在的《赠别:莫伤悲》在意象使用上可谓一绝:

所以我们的灵魂是一体浑然,

虽然我必须走,但灵魂却

并不分裂,而是延展,

就像黄金打成透明的薄叶。

即便是两个,也好比是

圆规的一双脚紧固相连;

你的灵魂,那定脚,坚定不移,

但另一脚移动,它也旋转。

虽然它居左在中心,

但另一个在外远游时,

它便俯身倾听它的足音,

那一个回到家,它便把腰挺直。

这首诗创作于邓恩出使法国前,当时安妮怀有身孕,邓恩强忍内心的离愁,以淡然的口吻写下《赠别:莫伤悲》赠与妻子。诗人阐述了真诚相爱的两人的关系像圆规的两只脚一样不离不弃,因此短暂的离别无足轻重,可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又岂在朝朝暮暮”。诗中出现了黄金薄叶和圆规两个意象。诗人们曾用黄金比喻善良的品行,但将爱情比喻成黄金实在奇妙。薄薄的黄金叶片就像无形的爱情,轻柔珍贵;突兀的“圆规”则象征亲密的爱人,圆规的两个脚步调一致,不离不弃,正像爱人间的忠贞不渝。

除了挖掘各种事物的特质,邓恩的大部分作品都在以不讨人喜欢的方式讲述不讨人喜欢的真理,或者用最刺耳的方式传达讨人喜欢的想法。无论多么深刻,多么脆弱的情感,在邓恩的诗中总是表达艰难,尽管有生动的形象,但概念总是模糊不清,用词也常混乱无章。殊不知,邓恩已经将哲学思辨溶于混乱的言语之间,若细细推敲,可挖掘出思维缜密的三段论式推理。例如《跳蚤》一诗:

光看看这只跳蚤,看看在它体内,

你拒绝我的东西是多么微乎其微;

我,它先叮咬了,现在又叮咬你,

在这跳蚤肚里,我们俩的血混为一体;

……

虽说出于习惯你总是想扑杀我,

可是,别再给这加上自我毁灭

和渎圣――杀害三命的三重罪孽。

……

当你委身于我时,将仅仅有的那么点童真

会损耗,一如跳蚤之死从你那儿窃取的生命。

以跳蚤为艳情诗的主题已显得很突兀怪异,但诗中的逻辑推理更是奇妙。有一只跳蚤,先后叮咬了“你”“我”,于是“我俩的”血液在跳蚤体内融合,这象征着两人实际的结合;“你”残忍地将跳蚤杀死,杀死的不仅是跳蚤,还有寄予于跳蚤身上的我俩的生命。这其中蕴含的三段论是:跳蚤叮咬了二人,二人的血液在跳蚤体内结合,跳蚤体内就是二人结婚的殿堂;你杀死跳蚤,就是杀死跳蚤、“我”“你”;既然杀死跳蚤不会使你虚弱,那你接受“我”的要求也不会有什么损失。邓恩突破了传统的爱情比喻,借跳蚤发挥了他诡辩的天赋,使他原本无赖的请求变的冠冕堂皇。

总的来说,邓恩的作品给我们一种这样的感觉:伟大的天赋被错误的机体糟蹋了。邓恩纵容自己的思想乌江般奔驰:他的诗歌即使有一个正经严肃的开篇,却总以荒诞诡辩结尾,并且时时不忘炫耀深奥的学识以证明自己的才华。在《歌》中:

去,捉住一颗陨落的星辰,

使曼德拉草根怀胎,

告诉我,过去的岁月何处寻,

或是谁把魔鬼的蹄子劈开,

教我如何听美人鱼唱歌,或如何躲避嫉妒的刺蛰,

一系列看似毫无关联的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证明逸闻轶事比女性的忠贞更让人信服。正因为所有词句的出现都有目的,邓恩的诗歌才会呈现出形散而意不散的凌乱美。可见邓恩集发散性思维与严谨逻辑推理于一身,超高创作天赋可见一斑。

肤浅地看,邓恩的诗像谜语一样令人疑惑。诗人似乎在尽其所能将诗歌写的难懂,他不惜费力使用各种语言,却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隐瞒。诗人从不直截了当地表明观点,而是使用一系列意象。各种不着调的类比,牵强的想象,出其不意的转折,或惊喜或疑惑,或粗糙或刺耳,或高雅或怪异,或严肃或可笑,或虔诚或亵渎,各种风格混合在一起。但是,混杂物下不仅充溢着智慧,更有最精妙的想象,最真诚的柔情和最深沉的感触。

四、结语

邓恩文风颇具特色,确难以大众化,古往今来不乏对玄学诗歌的批评。美国文学家阿尔佛雷德?威尔士针对当时的邓恩热,对邓恩的作品展开苛刻的批评:“我们无需钦佩邓恩,更不值得去热爱邓恩。明喻牵强,隐喻过度,这些不只是偶然的污点,实为诗歌的主旨。他应该给我们简要的画面,明了的表达,既然他爱过恨过,却仍然让样式胜过本质。”

以邓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歌自出现以来就颇受争论,不讲究韵律,善用诡辩、奇怪的意象,这些特点使得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排挤在主流文学之外,有时甚至遭到诗人们的诟病,邓恩的老友本?琼森,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就曾经说过“邓恩该绞死,因为他的诗不谐律。”不讲究韵律的诗歌会被部分读者追捧,就像复杂的邓恩也会被人欣赏,他的“头脑天生是严肃的、具有宗教气质的;但不是天生虔诚或禁欲的,而是世俗的和野心勃勃的。”

辩证地看,邓恩的诗歌能驻足于英国文坛,而且在当今颇受重视(例如20世纪初以T.S.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们对邓恩的追崇)是有原因的。 正如美国文学家、教育家菲利克斯?先令所说:邓恩的诗歌既有“积极的创意”,也有“消极的创意”。积极之处在于邓恩作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在他的诗中相距甚远但又存在共通之处的各种意念相互碰撞,擦出至今仍罕见于文学作品中的火花;消极之处在于他的诗歌不讲韵律,独立于同时代其他作品。当然,以上也只是菲利克斯的一家之言。关于邓恩作品的评价从未停止,虽然其中有褒有贬,但从侧面说明邓恩作品是有吸引力的。玄妙的玄学派诗歌已经占文坛一席重地三百多年,在未来将继续引领风骚。

参考文献:

第4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在你的等待中

我来不及回头

我怕一秒的停留

误了一个秋

我不带一朵鲜花

我来自天涯

我躲开所有娇艳的绽放

想用一个夜晚

在你的窗下做昙花一现

现在,匆忙而行的

不仅仅是脚步

还有浓浓的思念

还有淡淡的惆怅

我甚至害怕

一场雨的到来

衰老了我们的岁月

成为记忆的伤

成为悔恨的痕

在你的等待中

我来不及回头

周建国的《在你的等待中,我来不及回头》一诗,犹如一位怀揣相思的行者,从高纬度的北方穿越高山峡谷进入到南方的山水和热带雨林,诗人的脚步匆忙,为了爱情而疾行。及你等待,不及回头。一秒误秋,一秋停留。不携鲜花,寻求绽放。从天涯来,到窗下去,一夜急速!脚步匆忙,思念浓浓,忧伤淡淡,随步而行。我自担忧,秋雨袭来,衰老岁月。在爱情中诗歌的方向永远是不变的,那就是爱和梦想,责任和忧伤,宁愿不要伟大也绝不交出自我和自由。只有如此,心向你打开,可以容纳,不能忘怀。诗人像一个急速的夜行者,不舍秒钟,来不及回望,来不及观望路边的花朵,不作停留,只为窗下。仿佛最后的等待,这是一次迫不及待的约会,背负着季节更替、长途跋涉、翘首等待,这等待意味深长。这窗内该有怎样的魅力无限?随飞步而来的思念和忧伤,衬托了多少爱意浓?快些,再快些,步子慢了,我们就老了。爱也要趁早!

初读周建国的诗,节奏明快,干净整洁,不拖泥带水。误秋,窗下,这些细节处理的微妙灵动,触角细微,感情细腻!虽花遍周身,急速而驰,展示诗人抓大放小,坐怀不乱的大气度。

诗人是一个被时代孵化出来的植物,绽放浪漫的花朵,结出爱情的果实,浪漫和唯美与距离的苦难和残酷相遇,他的写作就出现了逼仄、凝重。于是诗歌就染上了感伤。

但是有时焦虑和担忧把本来清亮的诗歌变得凝重和疼痛。就像一条流速缓慢的河流,远远看去,平静明亮,但走进水里,你会发现光洁的表面下挟裹着很多复杂物。这些水下的东西让诗歌的色彩深沉,也使思想凝重。

其实大地上永远没有卑贱者,卑微与伟大都是爱情的主人。怎样超越苦难,让愚昧消亡,让幸福降临,让美好永远,这是乡村诗人的母题,也是他悲悯和关怀的终极。

第5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关键词: 克里丝蒂娜・罗塞蒂 爱情诗 诗意感受

克里丝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1830-1894)是英国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先拉斐尔派诗人,著名诗人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ussetti,1828―1882)之妹。她性格内向、矜持,极重感情,曾两次坠入爱河,但都因虔诚的上的分歧而南辕北辙。她过人的才华,以及女性特有的敏感、多情造就了她的诗风除抒情与神秘之外,还弥漫着丝丝婉约与悲哀,并形成了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清丽、凝练、精巧、细腻、动人心弦。对宗教的迷恋又使她的诗清新空灵、超凡脱俗。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曾这样盛赞她:“你的直觉是那么准确、那么直接、那么强烈,它所催生的诗像音乐一样在人们的脑子里回响――像是莫扎特的旋律或是格鲁克的曲调。”(郭嘉,2009:235)

罗塞蒂的重要作品有《诗选》(Verses)、《新诗集》(New Poems)和《小妖精的集市和其他的诗》(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她写过许多宗教诗,但主要诗歌成就却体现在她的抒情短诗上,尤其是她表达爱情的诗作。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塞蒂两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爱情诗的仔细研究和解读,再现她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她所流露的炽热的情感,她对爱情孜孜不倦的求索,以及她表述爱情的独特方式,揭示其非凡的诗歌艺术所彰显的诗意匠心。

一、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鸟儿

《生日》(A Birthday)是罗塞蒂久富盛名的一首爱情诗,也是她表达爱情,展现其爱情诗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饱含深情地写道:“我的心像一只歌唱的鸟儿,/居住在溪流的陡坡的上面;/我的心像一棵苹果树,/累累的果实把枝条压弯;/我的心像一只色彩斑斓的贝壳,/漂流在平静的海洋;/我的心比这一切都快乐,/因为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

细细品味,这一诗节洋溢着主人公满心的喜悦。她用一系列的诗歌意象传达给读者她那喜不自禁的心情。无论是鸟儿也好,苹果树也罢;无论是贝壳,还是别的美好的事物,所带给她的幸福都比不上来到她身边的爱人。鸟儿可谓自由飞翔,苹果树可谓果实累累,贝壳可谓色彩斑斓,海洋可谓蔚蓝壮观,而溪流仿佛在涓涓流淌……这一组组意象令人陶醉,使人心花怒放,然而这一切在诗人的笔下,依旧比不上爱来到身旁。对比之下,她的爱情、她的爱人才是她人世间所有的期盼、所有的寄托、所有愉悦的源泉。在表现手法上,诗人除了采用丰富的意象以外,还运用了一连串工整的排比句,读来合辙押韵,如美妙的乐曲动人而又合拍,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在这一诗节中,意象符号的运用、浓郁生活氛围的描述、炽热情感的涌动在艺术缔结的广阔空间里得到了统一。一系列生动的比喻不但有客观上的元素,而且溶入了感情的元素;不但有理性的成分,而且有直观的感受,这就是诗意的想象。正如《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诗中鲜活的比喻,构成了诗歌命脉中的主要成分,这样的诗艺在《生日》中一览无余。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为了爱人的到来,她想象着要为心爱之人将一切都好好装扮一下,以自己最美的姿容和最怡人的环境迎接恋人的到来,于是,诗人又娓娓说道:“为我造一座丝绒铺就的高台,/挂上毛皮和紫色的饰品;/雕刻出鸽子和石榴树的图案,/还有长着一百只眼睛的孔雀;/用金色和银色的葡萄来装点,/再饰以叶子和银色的鸢尾花;/我的新生已经来临,/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

在后一节诗中,我们发现,在爱的滋润下的女主人公为她的爱人的到来所精心准备的一切实在是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如同看见了那丝绒铺就的挂上毛皮和紫色装饰品的高台,又好像欣赏到雕刻师刻出的鸽子、石榴树和长着一百只眼睛的张开羽翎的孔雀,至于金色、银色的葡萄和银色的鸢尾花那更是引人入胜,美不胜收。各种色彩的“跳跃”使诗歌的感情密度在不断攀升,诗人通过对色彩的着力渲染促成了明晰的视觉性,也造成了读者心灵的震撼。

全诗最为独到和精妙的还在于最后两句,前面所有的内容都只是一个铺垫,虽然诗歌的题目叫《生日》,可上述诗行有关生日的字样只字未提。诗人直到最后两行才道出原委,诗人之所以欣喜若狂完全是因为爱情来到身旁,“生日”其实是爱情赋予她的新生,诚如诗人所言:“因为我的新生已经来临。”从而将自己对爱的憧憬、对爱人的期盼、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爱来到身旁的欣喜刻画得入木三分。整首诗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对主题――我的爱来到我的身旁――的烘托达到了最高潮,感人肺腑,也唱响了对新生命的礼赞。这种巧妙的构思和格局给读者带来的是意外和惊喜,更是一种由衷的钦佩和诗意的美的享受,也佐证了诗人卓越的诗歌艺术及表现形式。

二、不要为我唱哀伤的歌曲

罗塞蒂倾诉爱情的另一名篇是《当我离开人世,我最亲爱的》(When I Am Dead,My Dearest),反映了罗塞蒂爱情诗的另一种同样出色又风格迥异的特点。诗人用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的口气写道:“当我死了,亲爱的,/不要为我唱哀伤的歌曲;/别在我的坟上栽种玫瑰,/也不要栽种成荫的柏树;/只要盖着我的青青的草,/畅饮着雨水和露珠儿;/如果你愿意,你就想起我,/如果你愿意,你就忘了我。”

比较《生日》的欢乐颂基调,《当我离开人世,我最亲爱的》因为以死作为诗歌的主旋律,所以显得阴郁、忧伤与无奈。据说这首诗是罗塞蒂写给她曾经的恋人詹姆士・柯林逊(James Collinson)的,虽然两人情深意笃,然而因为信仰的不同,罗塞蒂依依不舍却又决绝地与他解除了婚约,这首诗便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对爱情、对生与死的探求和对爱人的依恋。在这节诗中,诗人表白,在她离开人世时,她的爱人不要悲伤,也不要为她做什么,记得她还是忘记她,悉听尊便。玫瑰鲜艳,柏树葱绿,它们是爱情和永恒的象征,难道都打不动她的芳心?于是,诗人在第二节中交待:“我再也看不见柏树成荫,/也感觉不到雨露的滋润;/我再也听不见夜莺的歌唱,/述说心中的哀伤;/我活在昏暗的梦境里,/看不到日出和日落。/也许我会记得你,/也许我会把你忘记。”

原来,即使爱人奉上青草和露水,她也看不见;即使夜莺通宵啼啭,她也听不见;日出日落她也会浑然不知。所以,死亡将一切阻断,自己也许会记得爱人,也许也会把他忘记,因为她将无声无息地离开人世。

整首诗清新典雅,超凡脱俗,看似平淡却做足了功夫。首先,诗人用了“Thou”(你)、“Wilt”(愿意)、“Haply”(或许)这几个古朴的字眼,以表达对爱人的敬重;其次,巧用词汇构成头韵,如:Dead―Dearest;Sing―Sad―Song;Green―Grass;Shall―Shadow,从而营造出韵味十足的诗行,读来不仅合辙押韵,而且像抒情歌曲动人心弦地萦绕在读者的心田。表示否定的词Not出现了三次,No、Nor各出现了两次,使整首诗如同披上了拒绝、否定的外衣,既流露出面对死亡的淡淡忧伤,又表露出欲爱不能的无奈。诗中关键词的重复不断唤起读者重视,磨砺了语势,渲染了气氛。诗中平行对照修辞法的运用,比如:“如果你愿意,你就想起我,/如果你愿意,你就忘了我”、“也许我会记得你,/也许我会把你忘记”在结构上构成对仗,在文字上形成对照,读来朗朗上口,叫人难以忘怀。

细细斟酌,到底是“记住”还是“忘记”,诗人在诗中劝说爱人放下这段情感的同时,自己却难舍曾经的缠绵。最后,诗人告知人们要看破红尘,生命本身就是生死轮回,解释了自己因对上帝的忠诚而舍弃情感的豁达和恬淡,但同时又用自然界的草木、花卉、雨露、夜莺、日出、日落来转达自己对生的眷恋和对死的淡定。对宗教的奉献使得这首诗字里行间弥漫着一股幽幽天国的雾气。尽管“我主”、“苍天”、“上帝”这类的字眼一个不见,但是,在遐思中,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空灵的仙子飘然升空时,轻轻煽动着羽翼。全诗没有一丝说教的成分,然而神的灵光好似就在眼前。以理感人,以情动人,这便是罗塞蒂的过人之处。由此可见,罗塞蒂的爱情诗有着非同凡响的表达方式和许多诗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特质,从而拓展了其爱情诗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语

对宗教狂热的信仰,对爱情过于完美的追求,以及爱情的挫败和幻灭使罗塞蒂的爱情诗既脉脉含情又哀婉动人,既平静如水又激流涌动,“具有双重张力:虔诚宗教下的爱情企盼,清寒自制里的热情奔放。这种看似矛盾实质统一的诗意境界,才是她真实的精神与诗歌风貌”(傅守祥,2003:155)。

罗塞蒂通过种种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所写就的爱情诗堪与她那个时代任何一位诗人的诗作相媲美,也是其诗歌成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用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话来说:“在英国女诗人中,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名列第一位,她的歌唱得好像知更鸟,有时又像夜莺。”(郭嘉,2009:238)

参考文献:

[1]郭嘉.英美诗歌精品欣赏[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徐翰林.最美的诗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第6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关键词]爱情与死亡主题诗歌;意境;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60-02

意境是诗歌诗意与诗味的概括,是诗歌予读者的心灵震撼,是诗歌存在的精神家园。诗可以华美壮丽、雄浑开阔、慷慨激昂,也可以恬淡闲适、沉郁悲凉、寂静肃穆。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音韵、形式、修辞等外在形式的组合,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本文以诗歌主题为主线,探讨相同主题诗歌及其汉译表现的不同境界,以管窥英诗境界及其汉译特点。

一、爱情主题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人类对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永恒的渴望,都融入了美好的诗歌之中。英语爱情诗多是对爱人的赞美,以诗歌之永存表爱情与美之永存。斯宾塞“Sonnet75”:“My verse your vertues rare shall eternize./And in the heaveswryte your glorious name./Where whenas death shall all the worldsubdew./Our love shall live,and later life renew.”因为我的诗笔会使你的品德永留,/还会在天上书写你的芳名。/死亡虽能把全世界征服,/我们的爱情却会使生命不枯。”莎翁的sonnet 18庄重典雅,斯宾塞的这首清丽隽永,对话体显得亲切自然,诗人自己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执着的孩童,不计得失,只遵循自己的内心,安然相信自己所想所期待的就一定会得到。诗人叶芝也表达过类似的“文学不朽”的主题“When You Are Old”: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0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fire,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look/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叶芝初期的诗作是写得绝美的:朦胧,甜美而略带忧郁,充满了美丽的词藻”。这首诗歌是叶芝婉约时期的佳作,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深入灵魂爱情的赞美流淌在美丽的字里行间。袁可嘉先生的这个译本在音韵节奏上切合原诗语境,复制了原诗abba韵式的抱韵,读来循环往复,连绵不绝,如同诗人的感叹,深情而悠远,拓展了原诗的意境。

英诗也有华丽的“艳情诗”,如John Donne的"The Sun Ris-ing”:All honorg mimic,all wealth alchemy.在爱情面前“一切荣誉不过是做戏;一切财富都只是假货。”原文语调夸张狂妄,译文以简洁明了的词汇再现了这一特点。这是沉浸在爱情中的John Donne,也有怀疑爱情的“Song”:And last till you write yourletter,/Yet she/Will be/False,ere I come,to two,or three.且一直持续到你写情书之时,/但是她/将会把――/在我到来之前――两三位欺诈。这首诗歌按年代是在“The Sun Rising”之前,充满了青年对爱情的憧憬与忧郁。它展开的方式也如青年的思维一般朦胧梦幻。悲观忧郁的语调充斥在美丽音韵之间,是青春年少对爱情想往却又害怕失望的矛盾心情。傅浩先生的译文从音韵和节奏上都再现了这一矛盾。

爱情并不总是甜蜜美好,爱情故事里会有阴谋诡计,如勃朗宁的“My Last Duchess”:The Count your masterg known munifi-cence/Is ample warrant that no just pretense/Of mine for dowry willbe disallowed;你的主人――伯爵先生闻名的大方/足以充分保证:我对嫁62/提出任何合理要求都不会遭拒绝,这首有关爱情的叙事诗里,公爵大人狂妄自信的叙述暴露了自己虚荣、善妒、狠绝的内心。译者在采用了原诗有的轻松对话体,选词趋向口语体,字里行间堆砌起公爵大人丑陋的形象,把原诗戏剧般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死亡主题

如爱情一样,死亡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死亡比爱情更神秘,虽然并不同样让人神往。关于死亡主题的英语诗歌有淡然洒脱,有庄严肃穆,也有俾睨不屑,不一而足。

英国民谣中有许多这样类似题材的诗歌,如“Hey”:Themoon looks down and sees me in my shroud./The shroud of my lastdew.死亡在这里不神秘不美丽不可怕,人的出现和逝去只如花开花落一般自然,昨日之花凋零,自会有新的鲜花绽放。同样对死亡抱豁达之心的有诗人Christina Rossetti,她的“Song”这样写道: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Ilt/That doth not rise norset,/HapIy I may remember,/And haply may forget.我将在薄暮中做梦――/这薄暮不升也不降;/也许我将会记得,/也许我将会相忘。这首诗歌是诗人为自己写的挽歌,对象是自己的爱人,写得恬淡静美,劝爱人不要执着。研究者认为这首诗从反面证明了“诗人自身极度不舍和对爱恋的渴望,不愿爱人为了自己而继续伤心。”同样为自己写挽歌的Mary Elizabeth Frye在1932年写成了相似的作品“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Do not stand at mv grave and cry;/I am not there.I did not die.请别在我的填前哭泣/我已不在那里但我没死去诗歌恬淡乐观,人生命的终结不过是另一场存在的开始,没有必要为死亡哭泣。译文用词细腻婉转,体现着死之静美,生之绚烂。

抒情诗对死亡的描述总是柔婉凄美的,神学诗却是另一境界。如John Donne著名的十四行诗“Death,be not proud”:Oneshort sleep past,we wake eternally/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Death,thou shah die.一次短暂的睡眠过后,我们长醒不寐,/死亡将不再存在,死神,必死的是你。此诗对死神和死亡的不屑跃然纸上,诗人从高处俯视死神,认为他不过是狐假虎威、虚张声势罢了,最终胜利的是人,失败的是死神。译者字里行间显得铿锵有力,这样简洁,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手法如原文一般直接宣判了死神的死刑,正义凛然。译者在此译出了John Donne的气势和神采。

英语爱情诗歌色彩浓烈,大多意境奔放,歌颂主题多元化。死亡诗歌或沉郁肃穆,或豁达开朗,境界开阔。汉译英语诗歌不仅在节奏韵律方面忠实再现原诗韵味更在用词上大胆创新,为中国新诗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带有浓烈宗教色彩诗歌的翻译也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但恩.艳情诗与神学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第7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幼儿园诗歌朗诵会开幕词

各位小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 我们将开展“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将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用最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美的祝福,让我们用诗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下面我们进行升旗仪式。

1 小朋友们,当我们听着雄壮激昂的国歌,目睹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禁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下面请欣赏大班全体小朋友带来的【好妈妈】。

2 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爱你,下面请欣赏中班小朋友带来的【祖国祖国我爱你】。

3 小兔子又白又可爱,但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更可爱,下面请欣赏小班朋友带来的【小白兔】。

4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请欣赏大班李超等五人带来的【五星红旗】。

5 滔滔江河水,演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请 欣赏中班刘翔瑞,王星月带来的【沁园春。雪】。

6 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看,我们小班小朋友的手指还在做操呢!

7 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老师同学,但你要问我们最爱什么?我们最爱自己的祖国!下面大班的小朋友庹淇翔等8位小朋友给大家朗诵【我爱】。

8 是谁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谁让我们快乐的成长?噢!是您——祖国亲爱的妈妈。

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李绅【悯农】中的其中一首,下面由小班的小朋友为大家带来他的另一首【悯农】。

10 下面请我们大班的张诗雨等4位小朋友为大家献上【请埋葬我,大地】。

刚才听到各位小选手的精彩朗诵,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于祖国的热爱,真的是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下面请家长代表讲话。

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也应该爱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们,爱我们的幼儿园就不要乱扔垃圾;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尊敬老师、爱护帮助小朋友;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小朋友们,大家能做到这几点吗?

第8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关键词:现代诗人;民间理想;民歌韵味

中图分类号:1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1)06-0153-05 收稿日期:2011-03-12

作者简介:郑娟,文学博士,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210013

诗人也许是最具理想人格的一个群体。现代诗人尽管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动荡漂泊的环境中,但他们一刻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在对未来世界缺乏蓝图和想象力的背景下,对民间的向往则是大多数现代诗人最实实在在的理想。

民间是个复杂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①即便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来探讨“民间”,也仍然时常会被困惑。而提及民间理想的精神形态,更是难以简单概括,也许它包括平民精神、自由精神、反抗精神、坚忍精神、乐观的生命态度等等,但民间文化形态中最核心的内涵应是它的“自由一自在”②。这种自由自在的审美形态使得民间文化呈现出最质朴的、单纯的、率真的、原始的和本色的审美特征。具体到新诗创作,民间文化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特质在参与现代新诗建构的过程中,至少有这样一些层面,一是诗人会在文学作品中展示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以表达自己的民间理想,另一个则是民间文化的自由审美形态会带给新诗一定的影响。

一、田园牧歌里的想往

对自由自在的向往,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描述着理想中的社会。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理想国》中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给我们描绘了他心目中的“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孟子也在其《孟子》中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理想中的社会呢?通过对众多理想社会模板的分析,似乎那种远离政治中心和城市喧嚣的民间社会最接近古人的理想。也许,现实的民间社会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么美好,甚至很残酷,也会有不可避免的苦难和不幸。但是,在民间社会中,生命的本能,那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原始的、朴素的生命力,会去顽强地战胜苦难,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民间的自由表现在民间社会,总是有其自己的生存逻辑、生活习惯,呈现出一种自在的状态,有着一定的自足性和完整性。在人们的观念中,民间社会中应该存在着最大限度的自由,最有可能过着那种理想中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也就难怪,古代士大夫中间一直有一种隐逸之风。许多官场失意的人退隐民间,希望能寻求到理想中的民间“桃花园”。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四十岁时,辞官归隐,隐居乡野,过着躬耕自给、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吟唱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令人羡慕不已。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和骚塞,为了逃避理性社会中的种种利欲和丑恶,选择居住在湖畔,远离那“疯狂的人群”。现代知识分子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与民间文化形态中的自由具有某种一致性。这种带有个性自由的民间审美因素,被作家或诗人理解和接受,就会成为新文学中的内容。这种审美趣味指向民族自身的过去和民间社会的草根性(grass-root),反映在诗歌创作中,他们会在诗歌中书写自己的民间理想,同时,还会和带有个陛主义的“真睛自然流露”的诗学观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自由的审美的具有民间韵味的艺术世界。

现代新诗中有一些风格明朗、清新的田园牧歌,好像一股扑面而来的民间风,让人有种返朴归真的感觉。20世纪上半期是一段多灾多难、国运不济的时期。中国社会自古就有“礼失求诸野”的传统文化规律,认为民间乡野保存着传统的礼乐精神。现实社会的动荡不安,会很自然地让人怀念田园牧歌式的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所以,民间社会安闲宁静、自由自在的画面,首先进入了诗人的视野。刘半农的许多诗歌就有种山花野草般的清香,诗人由衷地喜爱民间文化,也真正在自己的诗歌中体现了民间元素。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就是一幅田园风味十足的画卷,这里没有让人压抑的苦难和忧愁,只有“世外桃园”式的悠闲和自在。暮色中,女人在灶下做饭,“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男人衔着烟斗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而孩子们则在场上看月数星星。这是多么令人想往的农家生活画面!尽管清贫,但宁静而和谐,这也正体现了诗人的民间理想。刘大白的《春意》和刘半农的《一个小农家的暮》在意境上十分相似,都描绘了民间社会自在安闲的一面,《春意》为我们展示了色彩鲜明的一副画面:“一只没蓬的小船,被暖溶溶的春水浮着”,一个短衣赤足的男子在船艄上划着,一个乱头粗服的妇人在船肚摇桨,她的左手还挽着个“红衫绿裤的小孩”。更动人的是他们还在谈着、笑着,小孩则在“左回右顾的看着,痴痴憨憨地听着,咿咿哑哑地唱着”。这春水浮动的船上人家,过着多么自由自在的生活,给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觉。刘大白也写过如《田主来》、《卖布谣》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但这首《春意》显然象征了作者所向往的民间自由自在的审美境界,这首诗歌在审美形态上也是质朴、生动、自然、本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刘半农等人的诗歌思想浅薄,鲁迅先生曾辩护道:“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不如浅一点的好。”①所以,这些看似清浅的诗,却有难得的清澈,这也正是具有民间色彩的单纯与质朴。

自由自在的民间理想是许多作家的一个情结,就像小说家沈从文一直努力地在小说中营造一个美丽、淳朴的边城世界。民间的人情美、人性美、风景美、民俗美都是作者民间世界的重要内容。这些带有民间文化形态的内容已经成为作者灵魂的栖息地和永远的民间理想。诗人朱湘的一些诗歌也有着浓郁的民间风味,《摇篮歌》中,一位母亲安闲地给自己熟睡的孩子唱摇篮歌,这也只有在平静、自在的氛围中才可能有的场景。《采莲曲》一向被人认为是“古典韵味十足”,但它的民间韵味也同样十足。采莲本身就是一个蕴含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民间劳动场面。古典诗歌中就有多篇诗歌涉及采莲,著名的就有南朝乐府《西洲曲》、梁元帝的《采莲赋》、王勃的《采莲曲》等,采莲往往还与爱情有关,与民间社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有关。而朱湘的《采莲曲》更给人一种轻盈的梦一般的感觉。“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

盖,/荷花呀人样娇娆。/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民间社会的自在美在这里达到了极致,这也许就是忧郁的朱湘一直神往的理想境界!

如果说,在二、三十年代,自由自在的民间社会还只是诗人的美好理想,那么,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这完全有可能变成现实,尽管这只是相对自在一点的环境。尽管解放区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人们的心情是开朗的,前景是美好的。于是,解放区出现了许多格调明朗、乐观的诗歌,它们展现了解放区里一幅幅色彩鲜明、优美动人的生动画面,就像小说家孙犁笔下那些战争间隙里难得的温馨画面。战争和艰苦的生活更增强了人们对民间自由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农民更希望能够耕作自己的土地,过上自由安闲的生活。在张铁夫的《土地的歌》中,太阳还没出来,农民就唱着小曲在田间耕作,“耕耘啊,犁面是完整的,/土地是湿润的但不粘犁,/绳套不缺,牛肚带是新的,牛梭光滑,/而牛是肥壮,体力饱满,不用鞭策”,“这里收获的――无论多少/将全归你们所有”,是啊!重新获得了土地的农民焕发出了无限的激情。也许,解放区的民间社会带有更宽泛的意义,很少局限于一家一户,而更倾向于一种集体的自由和快乐。更多的诗歌为我们展示了延安的自由、安闲、欢乐的场面,诗歌《南泥湾的风光》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处处洋溢着欢乐与祥和气氛的劳动画面。而诗人李方立的诗歌《山野间的歌舞》,则是一副自由自在的民间狂欢画面,“山野间底广场上,/响着口琴声,/不知是哪个机关表演队,/在那里跳起了秧歌舞,/朝那里去的山路上,/沸腾着喇叭声,锣鼓声,/群众喧噪的前进着'/好像无数条江河,/哗哗地流向湖沼。……”解放区的这些诗歌无疑给了艰苦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以无限的希望。

二、民间恋歌里的寻梦

民间文化形态中的自由因素还影响了现代新诗的精神特征和审美形态。民间文学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了民间文化的这一审美特征。早期白话诗人不约而同地发现了民间文学的价值,他们对民间文学的那种“率性而为、自由表达”的方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刘半农就指出,民歌的好处“在于能用最自然的言词,最自然的声调,把最自然的情感发抒出来”①。周作人也认为“民歌的最强烈最有价值的特色是他的真挚与诚信,这是艺术品共同的精魂”②。国外的一些文学大师对此也有同感,托尔斯泰在晚年所写的《艺术论》中把民歌称为“最高级的艺术”,这是他从毕生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而做出的评价,他认为艺术感染力的大小是“衡量艺术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认为这决定于三个条件,是感情的独特性、感情传达的明晰性和感情的真挚程度。他说:“真挚是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个条件在民间艺术中经常存在着,正因为这样,民间艺术才会那样强烈地感动人。”③所以,民问文化形态中的自由自在的精神特征和民间文学“自由、率真”的情感表达方式对新诗审美形态的建构起了重要作用。于是,新诗中许多如民歌般质朴、清新、真挚的诗歌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五四”前后,《新青年》、《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群体发表的新诗创作,一开始就表现出冲决一切罗网的自由精神。他们就是希望能够建立一种“活的文学”,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歌颂自由自在的生命,追求自由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技巧,而他们所追求的这种表达方式恰与民间文学有某种程度上的暗合。在胡适、周作人、刘半农等人的大力倡导下,在创作上出现了周作人的《小河》、康白情的《草儿》、俞平伯的《冬夜》以及刘半农和刘大白等人的具有民间风味的诗歌。很显然,诗人们自觉吸收了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形态中的精神营养。

现代诗歌中有部分情诗最能体现诗人的这种民间理想,因为对爱情的追求最能代表对自由的追求。“五四”期间,婚姻恋爱自由是个性解放,追求平等自由的重要内容。许多青年人就是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争取婚姻恋爱自由而走上追求民主自由之路的。民间歌谣中则存在大量的情歌,用周作人的话就是:“民歌的中心思想专在恋爱。”劳动人民爱唱情歌,而且表达方式直白、袒露,表现了他们对自由的婚姻爱情的追求。但是在旧社会,纯真的爱情往往遭到家长和封建势力的破坏,自由恋爱被看成是大逆不道,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越是无法得到的东西,越是激发人们执着地去追求。许多民间情歌大胆表露自己的爱情,这也是对封建势力的挑战与反抗。初期白话诗中的一些爱情诗,普遍是在表达对理想爱情的自由追求,在审美风格上则率真、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与民歌的韵味和表达方式极为相似。刘半农的诗歌《让我如何不想她》以类似情歌的缠绵调子,抒发了对意中人的热切思恋。诗情自然流露,情感质朴、真诚,这和许多民间情诗有着共同之处,可谓是深得歌谣真传,后来还被赵元任谱成歌曲,一度广为传唱。而同是思恋祖国的郭沫若的情诗《炉中煤》则风格豪放、情感炽烈,是感情到达沸点时的表露,这和刘半农情诗的质朴和率真显然不同。刘半农《瓦釜集》中的情诗就是模仿民歌的形式和格调写成的,可谓是情真意切,充满动人的韵致。在第四歌《姐园里一朵蔷薇开出墙》中,青年男子希望女子“勿送我蔷薇也送个刺把我”,原来为的是“戳破仔我手末你十指尖尖替我镑一绣”,为了能够肌肤相碰而甘愿受伤流血,把男女之情表现得热切而深沉,这也只是在民歌中才有的情韵。第十六歌《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中,“河边浪阿姐你洗格啥衣裳?/你一泊一泊出情歌万里长。/我隔仔绿沉沉格杨柳听你一记一记捣,/一记一记一齐捣勒笃我心浪。”诗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情感,从洗衣激起的水浪,联想到心中的清波,用一记一记的捣衣声,来比喻对爱情的赤诚。这些村夫野老般的健康、素朴、粗犷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灵性,也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真是大有《诗经》中“国风”的韵味。

要提及爱情诗,湖畔诗社应是一个最不容忽视的诗歌团体。他们以自由、自然的方式来书写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他们歌颂自然、母爱、友情,但歌颂最多的是爱情,他们的诗歌带着特有的清新、率真的风格。他们以少年的天性,自由地歌唱、随意地吟咏。冯文炳对他们十分赞赏:“首先我们要敬重那时他们做诗的‘自由’。我说自由,是说他做的态度,他们真是无所为而为的作诗了,他们又真是诗要怎么做便怎么做了。”①所以,他们最被人称道的就是天然去雕饰的创作特色,无论写什么,都追求本色和自然。正如朱自清所说:“赞颂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②而这恰与民间歌谣的审美特征极为相似。

湖畔诗社写的最多,影响最大的是爱情诗,他们的爱情诗在表现追求恋爱自由,个性解放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不少优秀的爱情诗,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主要的表达方式多是借物咏情的含蓄,少有大胆直白地袒露心曲的

作品。正如朱自清所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白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隋而歌咏爱情的没有。”③湖畔诗社的情诗在表达上坦白直率、无所顾忌,敢于冲破封建礼教和传统束缚,与古典情歌的含蓄不同,倒是和民间情歌的表达方式如出一辙。湖畔诗社的许多诗歌真实地表达了获得爱情的幸福,如汪静之的诗中“伊的眼是温暖的太阳,/不然,何以伊一望着我'/我受了冻的心就热了呢!”(《伊的眼》),“我苦恼忧郁的一切,/都被伊的歌声洗净了。/我全体的神经纤维,/都活流着生之乐趣呀!”(《愉快之歌》)诗^们把爱隋与“自由”和“解放”看成是一体的,是个J陛解放的重要部分。爱情是人之天性,爱情不能自由,其他的“自由”也是空谈。在人性普遍受到压抑的封建社会,自由正常的爱情只是一种奢望。湖畔诗社的诗歌所歌咏的爱情都是民间社会自由自在的理想爱隋,这里没有门第的悬殊,没有金钱的干扰,有的只是男女平等的纯真爱情。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没有平等的爱情,而湖畔诗社则公开表露对异性的崇拜与爱慕。如“我没有崇拜,我没有信仰,/但我拜服妍丽的你!/我把你当作神圣一样。/求你允我向你归依。”(汪静之《不能从命》)。应修人的《妹妹你是水》也有同样的特点“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无愁的镇日流,/率真地长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湖畔诗社的爱情诗让我们想起了现代诗中的其他风格相异的爱情诗,新月派的爱情诗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象征派的爱情诗以忧郁和感伤为美,九叶诗人的爱情诗则沉重而残酷。只有湖畔的爱情诗格调明朗乐观,大有民间情歌的神韵,这也正体现了部分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民间理想建构。

三、品之不尽的民间韵味

现代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构建理想的自由自在的社会,深刻地折射出他们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心理以及对现实中国所处困境的忧虑。他们站在民间的立场上肯定民间社会的生存方式和伦理精神,也可以说是对现实社会尤其是城市文明的一种对抗。现代诗人深刻地认识到处于“民间状态”的活力所在,民间一旦摆脱了观念形态的压抑,就会获得个人精神自由生长的无限可能,这也正体现了他们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追求。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沈从文的小说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纯朴、自在的民间审美世界,表达了他的民间理想。这和一些诗人在诗歌中展现的民间自由自在的画面和淳朴、真挚的民间韵味,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实世界的动荡和残忍,更让作家去怀念具有古朴民风的天然、和谐的民间世界。对于民间文化形态,不同作家的态度并不相同。“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作家,面对民间文化形态的态度就极其复杂,乡村民间在他们的作品中往往都是以愚昧、麻木、狭隘、自私等面目出现。如“五四”乡土小说就主要以文化批评为主,对封建思想的腐败、落后面进行彻底揭露,抓住民间文化的消极落后面,进行无情的批判。但沈从文、废名以及一些新诗人,却发现了被历史遮蔽的另一层面,也就是民间文化的另一种特征――自然、淳朴、富有生命自由的活力。这种精神特质的最高境界只能是审美的,它带给文学作品的也必然是美的境界。

民间文化形态中所蕴藏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品格,影响了部分新诗的精神特征和审美风格。在现代新诗众多风格各异的诗歌中,它们独具清新、自然的品格,有一种令人神往的民间韵味。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是一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在持续不断的革命和战争中,在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诞生了许多主题沉重、风格沉郁的诗篇,如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中国诗歌会”的诗歌、“七月诗派”的诗歌等等。同时,西风东渐的文化背景,也诞生了许多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以抒写知识分子一己情感为主的诗篇,如“早期象征诗派”诗歌、“新月派”诗歌、“现代派”诗歌,当然,也还有许多兼顾两者的诗篇。而受到本土民间文化影响,抒写田园理想、牧歌情调,带有自然、质朴、率真的民间韵味的诗歌在其间却是韵味独具。

第9篇:我爱你中国诗歌范文

【关键词】关雎;给所爱;审美风貌;对比

作为文学语言中最玄妙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在情感赋形化的文学写作中,已然成为了反映特定时代情感和地域精神取向的艺术结晶;而作为诗歌永恒主题的情感表达,爱情更是中西方诗歌追寻探秘的历久弥新的主旨。在中国,最早的爱情诗被收集在《诗经》中。该作本称《诗三百》,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首。汉代以后,国人誉其为“五经”之首,遂名之《诗经》,对中国诗歌文化的发展影响甚远。《诗经》文本书写所采用比兴手法,在艺术表现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爱情诗写作的范本。其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进行艺术写作的比兴手法,塑造了鲜明的艺术形象,营构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成为后世诗歌的发展的滥觞。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明显地表现出对《诗经》起兴手法的继承。这使得比兴的运用,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艺术特点。而爱情诗《关雎》作为《诗经》之首,采用简洁的四言体的语言,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现实生活,以妥帖的修辞和高尚的语词,显示出作品庄重的思想和诚挚的情感。因此,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杰作。在西方,最早的经典爱情诗作当属于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给所爱》。该作产生于公元前七世纪希腊古风时代的个性抒情艺术氛围。作者萨福被柏拉图称作“第十个缪斯”,是世界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诗人。其《给所爱》采用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诗作的第一人称,描写人类深挚的爱与美的情感。描写爱情的痛苦、妒忌、失恋,感情真挚、风格朴实。作为独唱诗人,萨福用七弦琴伴奏诗歌吟唱这首诗。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梭伦,听到萨福吟唱的作品时感叹道,“只要我能学会这一首,那么死也无憾了”。虽然萨福留诗九卷,然而因其诗歌抒发个人情感,中世纪的基督教会认为这有悖于伦理观,故被当作禁书烧掉,因而只有极少数诗歌留存后世,且多为残篇。但是,《给所爱》作为其中较为完整的一首,以形式上三长一短的表达方式,显现出“萨福体”的艺术魅力,也使欧洲诗歌文学形成了一种以自我建构来进行主体情感表达的书写传统。因此,分别代表中西方最早爱情诗的《关雎》与《给所爱》,在中西诗歌发端处,便蕴藏了丰富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内涵,在相同的爱情主旨下,于爱情观的表现、情爱表达方式上,于音韵手法和抒情方式上,却又显现出文本写作之迥然有别的艺术态势。

一、审美观念的诗性表征:爱意取题相同而情恋对象有别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关雎》是周南地区的民间歌谣,属于“风”这一类反映风土民情的诗歌。其描写的是民众普遍的爱情取向,即异性之恋的情感生活。作品描写了一位男性的“君子”爱上一位采摘荇菜的年轻“淑女”并努力追求的情感经历。这一爱情故事首先描写君子对爱情的渴望,然后展示其焦虑和沮丧的情感动向,接着再现种种求爱的努力尝试,最后借景生情,烘托君子收获爱情时的喜悦场景。诗歌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即鱼鹰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在这一美好恋景中,“雎鸠”把“君子”的目光吸引到了“淑女”般的好姑娘身上,凝视着远处劳作的姑娘倩影,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中,“流”、“采”和“d”三个展现女性优雅体态的类似动作,表明姑娘的优美身姿早已深深印在君子心里。意指君子已被姑娘深深吸引,因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形象地描绘了该男子对爱的渴望和“求之不得”后的焦虑和沮丧。于是用尽心思取悦该姑娘――“琴瑟友之”。之后的“钟鼓乐之”则描写在梦中君子把心上人高兴地娶回家的喜庆场景,抒发出爱情圆满的喜悦和幸福。《关雎》感情热烈真挚,形象地道出了劳动人民内心朴素的异性相恋的情感愿望,吟唱出一曲人间夫妇纯洁而合乎儒道的情诗恋歌。

然而,此时,处于异域文化中的《给所爱》,描写的却是同性之间的爱恋,即一个女诗人对另一个女子的真挚爱恋。该诗是一首献给新郎新娘的新婚颂诗,是萨福唱给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学生的爱情诗,坦率地流露出一位女诗人对一名女学生的同性之爱。希腊古风时代,萨福为年轻女子开办一所学校,专门教授她们诗歌、艺术和化妆等,在她们结婚离开时送给她们满满的都是爱慕的诗歌。而这样的同性之爱,尤其是师生间的同性之爱在当时的希腊文化中非常普遍。《给所爱》的同性之爱的表达,使得这样的主题在古希腊文学和其后世艺术传统中留存很多,如若柏拉图式的爱恋一样贞洁,却无关乎性道德的规范。因而这些大胆描写爱情的诗歌不但未遭禁止反而广为传颂。

与《关雎》中“君子”与“淑女”结合组成家庭这一美满结局体现周人尚德、理性的婚恋爱情观相比照,《给所爱》中的爱情却着实令人伤感。诗人一开始就赞美新郎,把他比作天神,然后描写诗人的嫉妒和悲痛。“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当诗人凝视着她心爱的女孩与她的未婚夫聊天,诗人身上对爱的渴望完全展现出来:“听见你笑声,我心儿就会跳,/跳动得就像恐怖在心里滋扰;/只要看你一眼,我立刻失掉/言语的能力;”、“舌头变得不灵;噬人的感情/象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周围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周煦良译),显然她的嫉妒令她失去了视觉、听觉、思考和说话的能力。这种极具戏剧效果的第一人称兼第二人称式地直白而情感真挚的抒情白描出诗人看到心爱之人与其未婚夫在一起时的身心剧烈反应。而这一表征内心极度的痛苦的身体语言最终让她发疯和陷入象征性的死亡。诗的末句“我周身淌着冷汗;一阵阵微颤/透过我的四肢;我的容颜/比冬天草儿还白;眼睛里只看见/死和发疯。”这里描写的死亡意象给读者留下无尽感伤:那种让人痛苦的同性之爱,毋宁死的悲壮情景总让人联想到萨福因失去“法翁”的爱而跳海自尽的传说。因此,可以说,从荷马史诗中出生高贵、英勇善战的“英雄”到萨福的直率大胆、热烈奔放的“自我”,表明《给所爱》塑造的栩栩如生和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体现着以个人为中心,追求个性发展和现世享受的西方文化的渊源。

二、审美表现的形式创造:情感基调相同而抒情方式迥然

中西方诗歌语言皆生动形象,爱情诗丰富的情感内涵表达都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但是对于表情的修辞方式的选择而言,中西诗歌的修辞书写却截然不同。现代诗人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诚如毛先生所言,就中国诗歌而言,《诗经・关雎》中爱的表达采用中式的委婉含蓄、托物寓情的比兴手法。“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所谓“赋”,是铺陈其词的意思,也就是作家对事物直接描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在事物的形象关联中,体会寓意精微的相似之处。“兴”,就是联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物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该诗开篇就用“比兴”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雌雄水鸟相向合鸣的自然景象联想到君子向淑女求爱的美好愿望。而“雎鸠鸟”在水中嬉戏,一唱一和比喻和谐快乐的男女爱情和婚姻。从艺术写作的角度看,显然是要读者从象征男女结合的“鸟鱼”意象,自然过渡到对男女爱情的接受和向往。接着用女子采摘荇菜这一社会生活现象的三组连贯动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d之”兴起男子对该女子的爱慕追思之情,以及求婚心切男子由于“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赞美女子的勤劳和男子对情感克制的美德。最后男子在梦中“琴瑟友之”,即与姑娘琴瑟相吟,描绘出一幅和谐相爱的美好情景;“钟鼓乐之”敲锣打鼓把美丽姑娘娶过来,梦中实现美好愿望的喜悦心情和快乐情景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与《关雎》所代表的中国诗歌含蓄委婉地表达爱恋不同,萨福在《给所爱》中对于爱的倾诉直接而又深情,毫无粉饰。诗人用富于戏剧效果的对话方式、简单直接的风格直抒胸臆,诸如“恐怖”、“噬人”、“雷鸣”、“死”和“发疯”等刺激性词语描绘诗人的被情爱所控而导致的近乎疯狂的状态。虽然一些地方,对于极致化的情感体验,也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诗人内心浓烈的情感,却激情澎湃而不含蓄蕴藉。该诗一开始就妒忌性地把“他”比作快乐的天神;而目的是为了倾诉:与新郎之快乐相对的是“我”的嫉妒和悲痛的心情。作为这种修辞化的情感表达,诸如,听到“你”的声音,“我”心跳得像是“恐怖在心里滋扰”,看你一眼就无法言语、头脑一片空白且面如死灰;“噬人的感情,象火焰一样烧遍了我的全身,我眼前一片漆黑,耳朵里雷鸣,头脑轰轰”等。诗人对于身体反应的夸张表达和热情似火烧遍全身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情感彭发的疯狂爱恋,凸显“出我”此刻内心的绝望和疯狂。在对“我”对“他”和“你”这样单向度的三角关系处理上,诗人在诗的末尾毫无掩饰地直白,心上人“你”嫁作他人妇,“我”心无他恋,只剩下“死和发疯”。《给所爱》的这种形式创造,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西方文化崇尚身体美与身心感受的直白表达,展示了自然状态的人性之美,唯美率真而情感热烈。

三、审美体验的音韵谱写:音画意味相同而韵律节奏相异

中西方诗歌在语言的音韵选择和形象画面的意义承载两方面,通过音画同感的方式,让音韵和画面相结合,从而赋予诗歌巨大的艺术张力,来提升诗歌的音韵美并展示诗歌的爱情主题,给读者带来多重审美感受。然而两首诗歌中差异性的音韵手法的选择,使两部作品的音韵旋律风格相去甚远。

《关雎》符合周礼的节数,其音韵整齐而温婉,可以说音韵如君子,斯文与品质彬彬。从音韵之美的艺术角度来看,《关雎》是一首紧凑而精致的、具有民歌特色的四言诗;每四字一行,吟诵起来都富于悠扬婉转的音乐感。尤其是文中大量使用重叠拟声词,使声音韵律的描写生动逼真,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诗歌起始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关关”这一拟声词的发音,既是鱼鹰叫声的模仿,又是重言的使用,如同民间乐队打击乐发出的器乐之音,这极大地增强了该诗语言的节奏感。同时,双声叠韵字的使用,也有效地增强了诗歌音乐的绵延韵味。如“雎鸠”、“参差”是双声,“窈窕”叠韵,“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这些语词的发音使本无拘束的爱情,获得了音韵规整的礼节,从而实现了情意、节制、音乐三者的完美契合与动态平衡。“窈窕淑女”在诗中重复了四次,“参差荇菜”重复了三次,这让诗歌读来琅琅上口,韵味悠长,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拟声传情的生动性,表达了主人公深切的爱慕之情,给读者留下余音绕梁的审美共鸣。由此,《关雎》的这种诗歌形式的音韵谱写,对魏晋时期的骈体文和唐代的律诗形式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给所爱》是一首典型的萨福体四行诗,每四行一节诗,且前三行每行十一个音节每行五个音步,第四行半行五个音节。如“他就像//天神//一样//快乐//逍遥,他能够//一双//眼睛//盯着//你瞧,他能够//坐着//听你//絮语//叨叨,好比//音乐。”这样有韵律的诗歌听起来欢快明亮。这种富含元音的诗行被冠之于“萨福体”。萨福这种诗性地表达爱情的方式被欧洲著名诗人贺拉斯、庞德等学习运用。《给所爱》运用了首字母押韵、谐音和短句重复,尤其是希腊语连词的重复使用,让连词发音本身悠长的声音,形成一种类似吟唱仪式咒语的韵律感,音调高亢昂扬而美妙;随之诗歌爱情的倾吐也激情似火而肆意喷发。

概而言之,上述中西两首古老的爱情诗,反映了古代诗歌追求爱情的自由体验和诗歌创作的朴素的审美风貌。《诗经・关雎》展示了华夏先民对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勇敢追求,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萨福的《给所爱》真实热烈地描摹人类纯洁自然的爱恋情感,为西方诗歌文化开创了个体化抒情的审美历程。因此,两首诗分别从不同维度,合力展示了人类情感文明和诗歌文化的多样化的审美风貌。

参考文献:

[1]刘毓庆.关于《诗经・关雎》篇的雎鸠喻意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2004,41(2):71

[2]Sappho Is Burning [M].Chicago:U of Chicago P,1997

[3]经本植.中国古典诗歌写作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74175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