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建筑行业的发展精选(九篇)

建筑行业的发展

第1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展望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标准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高新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中一系列困难和问题,而且成为了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呈现出不断向高新技术发展的趋势。

1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现状

建筑施工行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技术提高十分显著,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和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世界领先水平。从我国建设施工的一批又一批规模大、结构精、技术高、难度大、施工快的建筑物中,我们可以窥见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轨迹。这是因为,建筑这些技术含量高,施工规模大,施工条件复杂的工程,对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然把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总结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展望其发展的趋势,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时展的需要,也是由于我国人口越来越多,耕地逐步减少,环境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现代建筑施工行业基本呈现逐步向空中和地下两个方向同时发展,在空中建筑施工的高度和难度越来越高,向地下发展的困难更加艰巨。诸如在建筑和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如果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去做,不仅需要搬迁、撤除大量的建筑和管线,还引起了重复施工的现象发生,造成了建筑工程成本比较高,施工周期比较长。而如果我们采用了现代高新技术来施工,就可以在地下管线以下连续墙的侧向打成凹槽。目前,我国建筑施工深度基本可以达到了30米左右,建筑的效果非常理想。近几年来,向高空和地下开发发展建筑工程比较迅速。这是因为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盖挖法施工、矩形地下通道顶进施工工艺、远程计算机操纵机械进行土方开挖、计算机控制气压室进行施工等等,不仅大大加快了建筑工程的进度,也不断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2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建筑施工行业技术整体水平相比,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奋力拼搏,努力追赶,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对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客观需要。

2.1 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

我国始终把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进步作为全面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整体水平的主体,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扶持和帮助。

然而,要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就要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还要全面提高建筑施工行业人员的能力素质。要通过集中培训、会议、参观、考察、深造等多种方式相互结合,积极为建筑施工人员创造机会与条件,使他们逐步学习掌握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进而更好地为建筑施工服务,进而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整体水平。总的来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一些建筑施工行业和单位的整体水平不够高,思想意识转变不够,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与手段,逐步建立健全激励监督机制,大力推行竞争择优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2.2 大力推进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

当前,随着科技信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施工行业也不例外。因此,大力推进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有效措施与方法,不断建立健全推进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进步的激励制约机制。要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实际,积极研究制定运用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把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建筑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推进建筑施工行业运用高新技术的强大动力。此外,对于浪费大、效益低的技术,要逐步进行淘汰,这样就有利于促进高新建筑施工技术的全面运用与推广。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精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队伍,要想推进高新技术的运用是比较困难的。进一步加大建筑施工行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力度,就要充分调动各类技术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发挥技术交流的作用,使建筑施工行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先进的技术。

3 结语

高新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出现,不仅有效解决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困难与问题,而且还提供了更多更广思路与方法,更为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因此,对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运用,既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建筑行业前景 工程总承包 横向一体化 联合重组 国际化业务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业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的增长对一个国家的GDP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国家于2009年初投入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中国建筑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0%,无疑,4万亿的投资将带动建筑行业的增长,从而希望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市场前景

在最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建筑行业随着中国GDP的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建筑行业的增长同GDP的增长保持高度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一些主要建筑市场来反映。

1.城市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仍将继续。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也不同程度制约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调整城乡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化。在此状况下,基础设施的缺口明显;同时,原有城市整治的工程量也非常巨大,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地下需求等为主要需求,尤其在大城市中表现突出。

2.交通建设仍然处于高峰。今年9月,川藏铁路开工。展望未来,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至2020年,我国尚有4万km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需要完成,以实现7918工程。此外,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至“十一五”末,将建设新线17000km,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km。

3.住宅将保持巨大的需求。我国城市住宅除了面对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已经到来的居民住宅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建设潜力。预计未来,除了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建设住宅外,对于危旧居民区实施的拆迁重建所占的比重将会加大。

但是在中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市场环境严峻,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企业的利润率却很低,财务杠杆很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很高。面对这种形式,寻求未来发展道路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转型发展

1.工程总承包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投资供给制;二是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基本建设;三是孤立的分割式的建设程序。对应这种经济管理的特点,传统上我国的建筑市场也是按照部门经济来划分,特别在早期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各产业部门承担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而工程承包往往由下属的承包企业来实施。因此,形成了我国建筑市场相对封闭。这种封闭性表现在:按工程的业务链划分为设计、咨询、监理和施工企业等部门,这些以业务链分割的部门独立承担相应的工程职责。

推行工程总承包能够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有利于节省投资;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弥补了业主项目管理能力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市场开拓和产业升级可以完善工程总承包。建筑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固守施工领域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处境越来越被动。围绕新的市场的需求,与设计结合,与资本市场结合,会给企业带来主动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空间,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2.横向发展

建筑工程承包市场从相对封闭的格局逐步走向开发的格局,有利于原来综合实力强大、业务资质众多的建筑企业成为综合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以铁路子行业为例,一直以来,铁路建设市场主要由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和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两家公司分享,2004年底,设部、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的通知》,扶持具有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房建等特级施工资质的企业参加铁路投标,使得铁路市场真正向路外企业开放。之后几年,铁路建设市场大规模开放。据统计2006年的前8个月,路外企业中标金额到达120亿元,占到招投标工程概算总额的10.5%,相当于2005年全年中标金额的2.5倍。

3.联合重组和企业间相互合作

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2007~2008年,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趋势更加明显。通过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增加。最近几年,大量省际之间的建筑企业展开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开拓国际化市场

占有海外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工程承包的条件,在2006~2008年,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海外经营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07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等49家中国承包商跻身全球225强。未来国际承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亚洲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基础设施,能源建设需求旺盛。非洲是我国工程承包业绩增长最快的市场,大量的基础建设需求、丰富的资源开发潜力、中非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都预示着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欧美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了我国工程承包在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利润率却一直在低水平,我国的建筑产业制度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建筑的转型,企业应当考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周伟.中国建筑行业增长和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9).

第3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一、先进国家和地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经验

了解、学习和跟进在建设领域领先的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是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大步发展的一条捷径。

1. 美国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化管理

早在20世纪80年,美国军方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动了“无纸化”运动,其正式名称是CALS(Continuous Acquisition and Lifecycle Support)。这场运动具有两个要点:一点为以电子文档取代书面文档,即实现所谓的无纸化;另一点为针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军需品的建议、报价、设计、制造、提交、支付等阶段)中的各阶段,实施无纸化。

前一点所带来的好处是,减小文档的体积和重量,方便文档的传递、修改和查询。后一点实际上意味着:所有参加项目的企业,在项目工作中必须实现无纸化,同时必须按一定的规则与其他参建方来进行信息交换。因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换是不可缺少的,而进行无纸化的信息交换,没有规则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样的规则就是CALS规程,该规程实际上包含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后一点所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实现项目信息的及时共享,从而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降低成本。据报道,美国军方实施CALS项目后,平均成本降低了30%。这些做法对建设领域信息化都有借鉴意义。

2 .日本建设领域信息化的良好发展趋势。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国家,日本从1995年开始重视CALS,并由政府的通产省牵头,在建设省、运输省、农林水产省等部门开始推进。同时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即CALS/EC。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建筑业竞争力的目的。

在经济连年不景气的日本,人们认为推进CALS是恢复景气、增加行业竞争力的一付良药。有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比喻:交通工具由马车变为火车和汽车之后,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极其巨大的;计算机网络同样是一种交通工具,只不过它负责运送数字化信息,因此,实现信息化完全有可能带来生产率的成倍提高,并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建设省于19%年提出了具体目标,即2004年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率先实现信息化,2010年在全国的公共工程中实现信息化。这一目标对于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建设管理部门而言,这意味着到时候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否则,将无法开展工作;对于建设企业来讲,这意味着到时候若无法达到信息化的要求,就无法参与公共工程项目,而这一点对企业将是致命的打击。

3. 中国香港特区建筑业信息化应用广泛

目前,香港建筑业信息化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等信息)等。

二、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主要趋势

在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是从大力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始的。1996年,在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技术政策纲要(1996-2010)”的全部20项中,有一项就是“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但还没有提到建设领域信息化的概念。2001年2月,建设部在颁布“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点”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建设领域信息化这一概念。

在建筑业,己经有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投入使用。就施工管理软件而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钢结构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计划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投标报价软件、施工详图绘制软件等。这些软件都可以很好地用于解决企业内的局部信息化问题,但这些软件往往是彼此独立的。要想在这些软件之间传递信息,或者需要经过先输出在纸面上再重新输入的过程,或者需要经过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这种信息传递无疑会增加工程的成本。因此,从总体上讲,计算机虽然被用在部分企业和部分项目的局部过程之中,但与实现产业信息化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在建设行业等传统产业中,不仅要大力应用计算机,更重要的是,正确地、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为产业信息化服务,而这也正是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数字地球”的提出引起了各国政府、大学、研究机构以及IT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正在探讨如何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数字地球”实质上是信息化的地球,包括地球大部分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的全部过程。“数字地球”计划与我国的“国家信息化”或“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关注。“数字地球”计划是中国二十一世纪信息产业发展的切入点,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技术保障。实现“数字地球”计划是关系到国家和国防的安危以及经济和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数字地球”将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冲击,中国科技界对“数字地球”的反映非常强烈。

三、电子商务―建筑行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借助网络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己成为行业增强竞争力、适应未来的有效手段。目前,美国超过95%的大型企业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一个或多个方面使用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己成为当代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发展的新趋势,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行业发展电子商务不仅仅是时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更是由该行业的地位、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1.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影响很大。

建筑行业的任务主要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建国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有很大增长,改革开放后增长速度和幅度更大。我国1994年至2000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约60%是通过建筑行业实现的,而且工程建筑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由此可见,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影响甚大,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必然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所以,建筑行业应该首当其冲地发展电子商务,实现行业信息化。

2 .建筑行业的分散性。

建筑行业本身具有分散的性质,并且随着越来越多国内建筑企业加入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事业,更加充分地体现出“分散”的特点:一是可能需要横跨多个市场,在短时间内切换于不同的工程领域;二是往往是在远离指挥中心的异地进行生产活动;三是具有复杂的物流,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将比其他行业更加需要且更受益于电子商务,所以建筑业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有更充分的理由发展电子商务。

3.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日益增长以及WTO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冲击。

第4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我国引进监理行业迄今的二十多年来,在不同行业的工程施工监理工作都卓有成效,监督管理程序都已逐渐发展成熟,监理行业已经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一方。但近几年监理行业发展明显停滞,这逐渐暴露出行业行为规范存在的明显不足,并已经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必须尽快彻底找出解决方法,这已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自从我国引进监理行业以来,监理工作在不同行业都卓有成效,监督管理程序也已逐渐发展成熟,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一方,但近几年监理行业发展明显停滞,社会地位信誉不佳,逐渐暴露出行业行为规范存在的明显不足,并已经严重制约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必须尽快彻底找出解决方法,这已是刻不容缓。

一.目前监理行业现状

1.1工程施工监理作用不如人意

如果不是国家强制推行工程监理制度,许多工程建设方都不愿意聘请监理,主要是感觉监理工作实际作用不大,这与目前工程监理表现不如人意密切相关。使用监理的工程,建设方对监理的作用、价值认识也很不够,致使监理在工程监督管理中很难甚至不能真正从第三方角度公正、独立地行使监理职权,不能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现场管理,体现出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更不能展现监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也就很难让建设方得到满意的服务。

1.2监理行业的社会地位正在逐年下降

通过二十多年国家强制推行实施工程监理政策,目前各行业工程建设施工阶段基本都聘请监理管理。工程监理制度确实对我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投资等多方面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有效作用,但是近几年监理行业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有局部倒退情况发生。在社会上,监理行业的地位逐渐下降,监理人员几乎就等同质量监督员,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员也主要做施工质量把关工作,进度、投资等方面基本由建设方控制,现实环境及工作状态造成该行业从业人员极不稳定,已出现监理企业主动撤销或转行的情况。

1.3进入监理企业的资质门槛已经有名无实

监理企业注册登记可以靠挂、押证来满足资质数量要求,监理人员挂靠、无证上岗情况相当严重并极其普遍。监理企业间投标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现象随处可见,致使工程监理收费低廉,远远达不到正常标准。低收入与不被看重的工作环境,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监理行业,难以确保监理企业的正常有序发展,更别提做大做强,整个行业的技能管理水平自然可想而知。

1.4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严,有法不究或惩罚太轻

实际上,对监理行业的运行监管,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制度,但各地方政府普遍没有把政策落实到位,没有具体对工程监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及采取相应惩罚措施,对违规行为检查、惩罚力度严重不够,变相的纵容、姑息了监理行业的不良行为,也搞坏了整个工程建设环境,监理行业自然无法在社会上提高职业形象地位。

二.监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作为现象突出

在监理行业监督管理方面,我国已有不少的政策措施,但真正执行落实到位的太少,弄虚作假严重,如上岗证可以买卖、办公司资质要求可以挂靠、现场入驻人员是否达到上岗标准要求无人核查、监理违规行为得不到追究、工程没有监理竣工报告也可以拿到生产许可证等。政策制度规定大多流于形式,过程监督漏洞百出,这种极不严肃的混乱管理反过来又促使监理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违规操作,有些监理秉公执法的职业道德精神已荡然无存。

2.2监理责、权、利关系不对等

对工程质量责任监理终身制不说,现在规范又增加监理承担安全管理责任,政府寄予监理的社会责任与压力在逐渐增多。但监理低收费与承担的责任很不相符,实际规范赋予监理的诸多管理权力也受到社会认识及建设方干预而逐渐缩小,或无法实施。工程监理收费长期混乱、低廉,尽管有的地方有政策规定了收费标准,但由于监理企业间恶性竞争,为了拿到项目不惜压价竞标,越不规范的公司成本越低,反而更容易以低价竞争成功,这对那些规范的监理公司就不公平,部分公司只好被逼迫低价投标,低价聘用低素质人员,这样造成的恶性循环与影响,严重制约监理行业发展。

2.3监理企业及现场监理人员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监理挂靠、无证上岗、监理施工现场监督不作为、降低质量标准等违规行为极为普遍,即使被发现也惩罚轻微,致使违规者付出代价太轻,屡禁不止,这同时又对那些坚持监理原则、敬业付出的监理人员是一种心理打击,也造成行业管理混乱和技术水平低下,社会对监理作用的认同程度自然很低。

2.4监理业务范围单一

由于政府监督管理不到位,致使企业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达到相互进步的目标,目前普遍监理企业水平低,发展缓慢。监理业务目前基本仅仅是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基本没有对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进行监理,也很少涉及工程招投标、工程咨询、工程管理等领域,使得监理行业业务发展受限,监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也难以提高,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及社会地位就始终难以提高。

三.对监理行业问题的几点整改措施

3.1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政府监督管理制度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理企业、人员入行资质管理,每年对企业资质进行年检。制定详细的违规违法惩罚细则,记录全部不良行为,给予全国联网公示,年检按照一定的标准评判为优、良、合格、不合格4个级别,对于不合格企业、人员作降级、撤销等行政处理。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也要让坚持监理职业道德精神的企业、人员得到应有敬重和地位提高,树立良好的行业道德规范及操作标准。鼓励监理企业及个人提高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打击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使整个行业逐渐规范、权威,做到优胜劣汰,在国内外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与声誉。吸引各种复合型人才加入,促进监理行业的整体技能水平提高,让建设方得到更好的服务与社会效益,监理收费自然就会水涨船高,监理行业就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建设行政主管的职能部门与质监站要形成互相监督制约机制,质监站要监督获得资质的企业、人员是否真实、有效,职能部门监督质监站对工程中的国家法规执行情况是否控制到位,对法规不执行、不作为的部门或相关人员按照制度规定重罚,也要全国联网公示。要靠健全的制度去保证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到位。3.2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

确保监理有效行使监理职权,提高监理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尽管国家已经有部分维护监理职权的政策、法规,但还不规范、全面,落实到位不多。监理在实际工作中行使职权常常感到孤立无援,对于施工单位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经常难以执行,因为往往建设方给予的资金本身就不足,施工方无法投入更多资金整改。此外,对建设方无土地规划使用证、施工图就进行施工,地方政府又支持项目尽快开工,监理该如何办?监理在施工现场有多大经济处罚权,处罚资金又交到何处?这些具体情况必须有一系列政策法规,监理才能照章办事。政策要赋予监理必要的监督、管理、处罚权力,形成责、权、利对等。监理职责与行为道德应该与国际咨询工程师FIDIC条约(这是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摸索总结出来的科学经验,勿庸置疑。)接轨,少走弯路,迅速成熟。政府应给监理行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收费标准与制度,打击恶性竞争、利益输送,确保监理企业、人员合法利益与工作积极性。

3.3质监站加大对建设方的责任、义务监督管理

工程业主的建设方拥有工程发包、庞大资金支付的特权,执行人稍有私心就极易偏离正常程序和制度要求。目前工程建设腐败问题繁多,防不胜防,查究其违规源头,多与建设方腐败密切有关。通过关系、手段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单位,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管理难度自然更大。因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建设方违法违规的监督管理与惩罚,不能像现在这样只是备案而不查处,惩罚力度不够,起不到警示震慑作用。同样要将违法违规行为全国联网公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为监理工作正常开展铺平道路。

结论:

面对工程监理行业的停滞不前,政府部门应尽快改革对监理行业的监督管理政策,让监理市场化发展有个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平台,同时要对工程建设各主体监管到位,对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处置并全国联网公示,逐渐杜绝工程建设中的各种违规、不良现象,使监理行业能够得以良性发展,行业整体素质水平逐渐与国际同行同步。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正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尽完善的初级阶段,建筑业发展面临市场无序竞争、队伍结构失衡、主体信用缺失、科技含量低、高端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并日益成为制约建筑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借助政府宏观调控加以引导和疏通,这就需要各级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落实科学发展和认真专业务实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深入研究,认真谋划,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方法步骤,运用行政手段加以有效推动。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限制过度竞争

由于建筑业的从业门槛较低,在市场经济初步发育的过程中大量资金和人员受利益驱动涌入建筑行业,致使建筑市场队伍规模在一段时期内急剧扩张,而建设任务却受政府投资控制、土地紧缩等政策影响维持在低速增长阶段,由此引发的大量建筑企业在低端市场上恶性竞争的局面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放开,国内外优势企业大量涌入,本地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资金设备等方面的劣势,决定了其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行业发展陷入困境,急需主管部门科学的加以规范和引导。首先是适当限制队伍规模总量,提高低资质企业审批门槛,鼓励现有企业优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合理调整企业结构,使高、中、低资质企业维持合理的比例结构,鼓励中小企业向专业承包和劳务企业发展,优势互补;三是合理引导企业纵深开拓市场,向产业链条的始端、终端延伸,向路桥、古建筑、钢结构、地基基础、装饰装修、能源环保、防腐保温等专业方向延伸,向国外、省外等外埠市场延伸。

二、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发挥行业旗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优势企业发展,是提升行业形象,拉动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改革、优化环境的根本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设置绿色通道,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实现资质升级或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优势企业兼并吸纳中小企业的能力;二是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的作用,促进企业间沟通交流和自律,促进合作,减少过度竞争;三是在招投标等活动中积极宣传推介优势企业,进一步完善招投标激励机制,适当拉大差距,引导发包方提高竞标门槛,限制资质和管理能力弱企业的竞争力;四是加强外地企业审查管理,严格准入清出制度,依法严厉查处非法挂靠、以包代管等行为;五是协调金融财税部门支持优势企业扩大融资能力,突出解决好授信额度问题,研究制定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三、引导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引导企业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在企业间推行科学化、技术化、差异化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建筑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行业环保节能目标的实现。一是制定完善地区建筑业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二是加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程度,推进产学研联合,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及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具体制定推广和限制、淘汰的工艺、技术、材料等目录,并定期公布;四是积极组织企业引进或开发高精尖等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智能型、节约型、环保型建筑产品,鼓励企业建立企业系列工法,并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工法;五是积极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降低工程项目科技创新评选的门槛,鼓励企业从小处着手,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表彰办法加以引导;六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纳入国家和省计划的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开发项目,给予贷款优惠、财政补贴、实行差别税率等。

四、牵线搭桥,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帮助企业克服“小富即安”、“故土难离”思想,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理念引导,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行业主管部门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加大引导力度,利用走出去请进来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帮助企业开拓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将外埠市场开拓作为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二是协调金融财税工商人事科技等部门制定外出施工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探索企业营业税注册地征收、外出施工税收优惠减免、提高企业授信额度等具体措施;三是在企业注册、资质升级、评优选先、出具各种证明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四是组织外出施工优势企业成立联合体,加强协作沟通,提高整体竞争力;五是积极为企业搭建平台,组织各类交流合作活动,帮助企业与外地主管部门和企业加强协调沟通,依托劳务和专业分包,建立定向输出计划,扩大建筑劳务输出规模;六是为企业外出施工提供必要的业务指导,帮助企业提高参与外埠市场竞争的能力,掌握处理异地施工各种矛盾的技巧,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

五、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观

人才是保证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力量,如何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加快人才的流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贯彻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要科学加以引导和推动,一是同企业一道积极聘请业界高端人士传授经验或鼓励企业直接引进高层次人才参与经营管理;二是创造条件,鼓励企业选送专业人才和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深造和外出观摩,汲取经验,开阔眼界;三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在高校设立专门人才基金,培养和吸纳高级人才;四是利用评优选先、审核评价等手段,督促企业制定管理层、一线操作层日常教育学习制度,探索完善职工业校、教育基地等办学模式,支持企业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并协调造价部门出台政策,允许企业按工资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教育经费,计入成本;五是帮助企业积极协调重点劳务输出地区开展建筑劳务合作,采取订单培养等形式,稳定劳务队伍,遏制劳务荒;六是协调组织人事部门制定、完善有利于建筑业发展的职称评定标准和方法,积极支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职称;七是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证书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并加大证书稽查力度,根治建筑业人证不符状况。

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解析当前建筑领域众多疑难问题根源多数落脚到建筑市场秩序上,而决定市场秩序好坏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各方主体行为的诚信守法程度,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必须依靠行业主管部门的有效引导和规范,才能确保建筑业诚信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运转,才能实现市场秩序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全诚信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齐抓共管和常抓不懈。一是依法加强工程法定建设程序的监管,严把施工许可和竣工备案两个关口,强化过程监督,依法严厉查处无手续、无设计、无资质和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招投标笼头控制作用,在信息、资格审查、招标文件、评标、定标等环节上加强管理和控制,用过程的透明、规则的科学促进招标结果的公平。依法严厉查处围标、串标以及招标机构虚假、串通招投标、高价出售招标文件等违法违规行为;三是严厉查处业主违法违规行为,探索制定对业主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四是继续加强建筑市场信息网络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奖惩机制,按照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信息共享的思路,逐步实现统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评价标准、信用法规体系、信用奖惩机制的目标,依法加快信息采集,实现包括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在内的信息互通、互用和互认,为建筑市场参与各方提供真实、准确、便捷的信息服务,营造诚实守信、失信必惩的舆论氛围。

七、强势推进工程担保制度,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工程担保制度是国际上控制工程风险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一项治本之策,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尽快加以推行。一是充分发挥招投标和有形交易市场管理部门的作用,在工程招投标审查和施工许可证审发过程中严格把关,一方面限定强制施行时限,一方面先在部分项目、不同资质类别企业间试点推行,积累经验;二是积极引导担保市场发育,协调银行开展担保业务或引导企业自发联保互保,探索试行突破现金担保的多种担保形式;三是制定规范担保市场各方行为的规则体系,确保担保市场有序运行;四是进一步发挥交易服务功能,实施工程担保资金或者保函集中保管,打造多功能服务平台;五是分阶段加强过程监控,探索建立部门联合会签备案制度,凡造价部门未出具工程款拨付审核单的,安监、质监部门一律不予阶段验收、阶段安全评估和竣工验收备案。

八、创新监管手段,延伸监管触角,提高监管效能

建筑市场对主体各方的监管体系和机制建设上发展不平衡、城乡建筑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平衡、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安全自控能力不平衡,这都需要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促进建筑市场全面协调发展。一是促进公平交易,维护市场各方主体的平等地位;二是加强对村镇建筑市场的监管,按照属地管理、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利用村镇现有的管理体制,将所有村镇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招标投标等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三是加强对各类园区、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真正实现质量安全管理无;四是不断提高现代化监管水平,配备必要的监管技术装备,加大信息技术在工程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施工现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施工许可、合同履约跟踪监管中的应用,强化对工程项目实施和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五是加强职能机构执法联动,推进建筑市场闭合管理。首先是行业内部相关职能机构主动配合,既分工管理又联动执法,将制度性巡查与日常程序性管理相结合,形成建筑市场闭合管理体系。其次是积极协调土地、规划、房管等部门,建立违规工程曝光制度和部门联席处理制度,形成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九、利用科学监管手段促使企业实现经营管理升级

第6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第一章总则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引进和在本县注册成立并取得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企业及个人、民营投资商。

支持方向。本办法支持施工企业资质晋升、拓展县外建筑市场和引进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个人、民营投资企业与本县施工企业合作等。

第二章优化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市场,严禁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外对建筑业企业设置的不合理准入条件;

严禁擅自设立或变相设立审批、备案事项,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

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优化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根据建筑企业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地块,规划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引导建筑企业集中发展,做大做强。适时安排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解决建筑企业办公、仓储、生产、科研用地,参照工业企业供地的优惠政策,给予安排用地。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建筑企业建设建筑企业总部大厦,提高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第三章推动产业发展

加大对我县建筑企业晋级创优的扶持力度,在资质增项、升级办理上予以倾斜和奖励,积极培育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对初始注册地在本县的现法人建筑企业晋升为总承包特级的企业奖励5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20万元;

晋升为总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一级的企业奖励10万元;

晋升为专业承包二级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新增公路、水利水电、电力、桥梁、隧道、消防设施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每增一项一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增一项二级承包资质一次性奖励3万元。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局列入预算,用于经营场所、“企业总部”、“企业基地”建设或购置工程机械设备。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的县外建筑施工企业,每年在我县纳税总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自迁入之日起三年内分别按该企业当年在我县缴纳企业所得税县级留成部分的90%、80%、70%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注册地迁入我县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迁入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晋升资质等级受到奖励的企业五年内迁出本县的,追回全部资质晋升奖励资金及相应利息;

利息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

鼓励建筑企业创优夺杯。本县建筑企业在本县项目中获国家“鲁班奖”、安徽省“黄山杯”、宣城市“云岭杯”,分别一次性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

支持鼓励我县建筑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组建企业集团。政府投资采用epc、ppp等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支持本地企业集团或企业参与投标。支持本地企业积极与央企、省内外大型企业组建联合体,或通过项目合作、股份合作、资本合作形式参与我县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并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支持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大、具有良好信用、能够提供足额担保和具有相关工程业绩的本地企业参与相应的项目建设。

民营企业投资(个人投资)工程,鼓励优先选择本县独立法人资格施工企业参加工程项目承包建设活动;

选择本县或在本县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建筑企业为项目承包人的,按施工企业承包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25%奖励给投资者,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外地建筑市场,形成部分重点区域的规模市场。对县外承包工程年营业额达到2亿元的企业和单个工程合同额达到1亿元的大项目,进行项目跟踪服务。县内建筑企业到县外施工奖励回本县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的10%,以支持建筑企业用于企业发展(该项目所缴纳的增值税县级留成部分达不到5万元的,不予奖励)。

积极举办对外合作推介会、银企合作对接会,鼓励银企合作,进一步拓宽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为建筑业提供宽松的资金环境。县金融部门应对具备竞争力、信誉好、业绩优良的骨干企业加大资金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信贷授信额度或优惠贷款利率,及时为企业出具资信证明和工程保函,以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做大做强。

第四章规范市场秩序

对非依法必须公开招标采购项目,建立限额400万元以下各类施工企业协议库,本县企业直接入库,协议库建立后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对新取得相应资质的本县企业原则上每半年增补入库一次。入库企业年产值达不到1000万元实行动态调整。

政府投资项目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装配式项目原则上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加强示范引领,以市场化方式,培育一批县内工程总承包骨干企业,提高工程总承包的供给质量和能力。

引导建筑企业以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保函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提供履约担保;

落实好本县建筑业企业连续三年未发生欠薪的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免缴政策。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企业负总责原则,落实企业工资支付责任,实行农民工工资由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通过银行按月足额发放,积极探索建立商业保险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兑付。

县建设主管部门根据政府的年度执法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建设监督执法检查,包含施工工地的质量、安全、文明措施、卫生措施、扬尘治理、消防、农民工工资等工作情况,对优质项目进行表彰,给企业和项目信用加分。

县公共资源管理部门每年对公共资源交易诚信系统业务进行培训指导。县财政、税务部门加强对全县建筑施工企业税收政策辅导,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并加强外地企业来我县承建项目的税收指导。

第五章拓宽人才培养

优化行业人才发展环境,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工学一体”,重点开展高技能人才和高职人才的培养、岗前培训及继续教育。县人社局、住建局等单位,要加大对建筑业高级职称和高级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提高高级人才占有率;

在职称评定方面,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材料的指导,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鼓励建筑业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符合条件的,享受县人才引进政策。

第六章强化服务保障

申请奖励政策的企业,于第二年7月31日前对上一年应得奖励提出申请。应如实提供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县外中标合同、税票复印件、企业晋升资质等级证明及资质等级复印件等资料,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住建局(交运局、农业农村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税务部门共同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审批,由县财政局安排奖励资金拨到行业主管部门后拨付给企业。

企业发生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群体性劳资纠纷和信用失范等事件,涉及偷税等违法违规的,不能享受本奖励政策。

住建、交通、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引导企业又快又好发展。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单位要为建筑业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保障和专业法律服务,统计部门要加强建筑业统计指导工作。

第7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革,俨然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后,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对建筑行业

的管理暂定条令,在有条不紊的管理下,建筑业的发展更加迅速。然而,近年来,

迫于种种原因,建筑业向前发展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在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的今

天,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甚至可以算滞后的。本文就此,结合理论依据,对建筑

业发展和建筑经济研究做一番探讨

关键词:建筑业发展;管理体制;建筑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需要一个有效的理论对其发展的路程进行指

导,而建筑中的经济学能很好地满足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对于有效理论的需求,建

筑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行业的发展规律与经济关系的学科,能够很好的研究建

筑经济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推动作用,建筑行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应

当对自身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在旧的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进行有

效的创新与改革,要对建筑经济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理性的

思考。

一、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

按照我国现有的行业分类来看,建筑业属国民经济中的E类,其中又包括三

大类:第一类是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活动,如:房屋、桥梁、公路、码头、堤坝

等;第二类是各类管道系统和机械设备的装置活动,如:电力输送、通信线路、

供热管道等;第三类是建筑装饰设计活动,如室内装潢、建筑物装饰等。

建筑业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行业,无论是建材生产商、材料供应商,还是勘

察设计单位、审批单位,都与建筑业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除此之外,建筑业还与

城市交通网、城市规划等联系紧密。正是因为我国建筑业系统的过于复杂,相关

部门对建筑业的范围并不是非常明确,还存在一定的分歧,现在大体可分为两种

观点:大建筑业和小建筑业。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勘察设计单位等单位是否属

于建筑业,以及一些相关的专业工程,如铁路、公路等能否包含在建筑业之中等。

由此产生的广义和狭义的建筑业范围,即是上述提到的大建筑业和小建筑业的概

念。

在一些欧洲国家,尤其是工业较为发达的欧洲国家,社会已经普遍接受大建

筑业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筑业系统本身的发展与壮大,并且由于建

筑业与其他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还可以促进其它行业一起交叉发展,易于组建

新的适应这个时代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体系,这对整个国家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例如,英国的环境部、区域部以及德国的交通部、建筑部,都是最近几年随着建

筑业的发展而逐渐建立的。由此可见,倘若将建筑业的范围局限于小建筑业的话,

是不利于建筑业未来的进步与发展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理论,构建大建筑业

的概念框架,并且在大建筑业的思想基础上,来对我国的建筑业未来发展做进一

步的探讨。

二、建筑行业在发展中的理性思考

建筑行业划分为三人类,第一类是与建筑相关的装饰、装修及装饰装修的施

工过程;第_类是土木工程;第三类是建筑中的管道、线路等设备设施的施工。建

筑行业涉及的范围很大,它保障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居住用房,与很多产业都

密切相关,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离不开建筑行业的作用发挥。在建筑行业的发展

过程中,用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发展中的各个方而、各个环竹进行有效的管

理,要正视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对我国经济起到利与弊的作用,不能盲日的推动建

筑行业的发展,必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对建筑行业的

发展进行有力推进。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

中的支柱之一。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质量都密切的相关,建筑行业的发展决

定着我国城乡村建设的发展,改变着城乡村的风貌。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

的范围非常的广,要有效的利用建筑行业涉及范围广这个特点,在各个方而对建

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在建筑行业所涉及的领域里进行有效的资源开发,发掘

一些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因素,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综合,利用这些综合起

来的因素促进建筑行业进一步的发展,在建筑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我国

经济发展中其他行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新的要

求,建筑行业中相关的建筑企业,要在建筑工程项日中重视各个方而的竹能,这

是建筑行业在发展中的一个新要求,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建筑工程项

日在建设中如何做到节能,是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

建筑工程项日中的设计人员,要在对工程项日进行总体规划时,充分的利用太阳

能资源,可以利用相关的设备对太阳能资源进行利用,使太阳能转化为动能进行

发电,这能够有效的节约建筑工程项日在建设中对于电能的消耗。其次,建筑工

程项日中的施工过程中应当使用外墙保温这一种方法来节省能耗。外墙保温,实

质上就是将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一些绝热材料将建筑物中的墙体固定在一起,增加

建筑物墙体的

保温性能。外墙保温能够有效地竹省建筑工程项日中的能源利用,还能够增

强建筑的耐久性,延民建筑物的寿命。建筑节能使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趋势,建筑行业在发展中要重视建筑节能这一事项,对建筑}J能进行理性的思

考。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应当对一些方而进行理性的思考,理性的思考怎样的发

展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一

系列问题。

三、对建筑经济的研究进行理性思考

1、加强宣传

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将建筑经济学带入建筑行业的各个环节中,

想要建筑经济学切实的在建筑行业中发挥出作用,就必须加人对建筑经济学的宣

传力度。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等一系列的宣传方式,让建筑经济学

切实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各个环竹中,宣传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

就,让人众了解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这对建筑行业中的建筑经济研究有着非常

人的作用,对建筑经济的研究要持有理性的眼光。

2、要建立一个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的队伍

就我国日前而言,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的人才非常的缺少,在对建筑经济进

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一个专业的研究队伍,可以对外广泛的召集研究建筑

经济的人才。在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与我国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有效

的合作,让专业的人才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还要加强对建筑经济研究人才的培

养,培养专业的建筑经济人才,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建筑经济研究人才非常缺少

的问题。在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经济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能

力与能力进行提高。在对建筑经济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理性的思考建筑经济研究

给建筑行业起着怎样的作用,理性的思考建筑经济研究的研究成果。

3、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信息交流,加大政府投入

建筑经济学相关研究机构还可以与国外一些先进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

系,资源共享,技术相助,向他们学习,在合作过程中积累经验,结合理论知识,

投入到国内的研究中去,研究出对我国建筑行业有指导意义的成果。与此同时,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帮助建筑经济学的研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和国外的技术引进双重动力的推进下,我国的建筑经济学研究前景甚是可观。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以非常迅猛的速度

在发展,这在根本上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对建筑经济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这些存在

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在建筑业的发展中,还是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

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唐庆,李志勋.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3(12)

[2王智.建筑业如何做到健廉有序发展[J].中华建设,2013(26)

[3未峰.论建筑业发展与建筑业的技术经济创新[J].知识经济,2013(13)

[4孙强.浅谈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途径研究[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2(10

第8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对低碳建筑内涵的诠释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努力践行低碳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不断恶化,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低碳发展,而低碳建筑也必然成为了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主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低碳建筑不光是一种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它更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从各个方面实现低碳发展。

②低碳建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推行。建筑企业要结合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人才队伍情况和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切忌不考虑各种实际因素而盲目推进。

③低碳建筑的推行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低碳建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下去,所以,低碳建筑的实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逐渐将其引向深入,切忌存在一步到位和“一口吃个胖子”的焦急心态。

2山西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从实际发展情况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挑战。在机遇方面,主要是我国提出了“加快推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相关政策,这势必会给建筑行业带来新发展。同时,山西省也早就提出了“转型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口号,为山西建筑业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都为山西省的建筑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其做强做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山西建筑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的建筑业不光规模比较小、竞争实力不强,在产值上也远远落后于发达省份。如果单从发展速度上看,山西省的建筑业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差无几,但要从产值的绝对数和增加数来看,山西省建筑业的发展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倒数,与江苏、浙江等省的总产值相差数倍。究其原因,主要是山西省在政策环境、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水平等方面与发达省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其发展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产业集中度不高,导致产业发展集聚力不强;

②建筑市场不规范,企业运作欠科学;

③建筑项目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资金矛盾不容忽视;

④建筑企业的机制僵化,缺乏灵活性。山西建筑业的发展任重道远,要想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需要加倍努力,尤其是在低碳理念盛行的时代,建筑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艰难。

3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

低碳建筑的发展势不可挡,这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必须思考的大问题。鉴于目前山西省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其发展任务还很艰巨,为了更好地深入发展低碳建筑,需要归纳和总结山西省发展低碳建筑的主要障碍。

3.1低碳建筑理念有待更新

虽然低碳经济这一新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是,离真正践行低碳经济还相差甚远,低碳建筑也不例外。对建筑企业来说,普遍存在对低碳建筑认识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企业领导还停留在业绩观上,对低碳的理解还不深刻,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低碳的重视度不够。建筑企业的员工们更是如此,在工作上更多时候还是按照旧模式和老方法执行,并不过多地考虑低碳这一问题。“思想决定高度”,如果不及时改变思想观念,低碳建筑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3.2低碳建筑政策体系有待创新

随着低碳经济的出现,低碳建筑也应运而生了。由于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还未确立,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也就更不成熟,山西省的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也就更不完善。虽然并没有明确出台有关低碳建筑的政策,但是,建筑节能政策已经颁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低碳建筑政策体系不完善和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低碳建筑的发展,不利于低碳建筑的长远发展,所以,低碳建筑的政策体系还亟待进一步完善。

3.3低碳建筑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技术对低碳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特别关键的一环。但是,我国目前的低碳建筑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因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整体技术研发和创新水平不足,再加上西方国家不愿意转让低碳技术,导致我国的技术水平落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制约了发展。

3.4低碳建筑资金有待充实

低碳建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各个层面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和配合。从目前情况来看,低碳建筑在资金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即资金来源不足和企业融资难。虽然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刺激投融资主体,投资主体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其投资额并不高,投资资金仍显不足。资金的匮乏或不能持续投入会阻滞低碳建筑的发展,所以,资金问题不容忽视。

4山西建筑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对策

山西省施行低碳建筑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但是,鉴于建筑业的行业性质和山西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认真思索低碳建筑在山西的发展路径,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低碳建筑发展之路。

4.1大力倡导并普及低碳建筑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低碳建筑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全省要加大对低碳建筑思想的教育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等,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企事业领导和员工普及相关概念,提高他们对低碳建筑的认识深度,为更好地推行低碳建筑奠定思想基础。

4.2着力健全低碳建筑政策体系

低碳建筑的发展需要政府出善的政策体系予以支持,建立支持低碳建筑发展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制订具有激励效果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和土地政策,并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实施低碳建筑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或给予一定政策优惠的方式,对不予推行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惩罚,以此实现有效的激励。同时,政府需要在法律方面制订一些强制措施,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4.3强力提升低碳建筑技术水平

山西省政府应该为低碳建筑技术水平的研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出台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和普及的激励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建筑技术研发和创新机制;鼓励建筑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倡导实施市场化运作。同时,要积极开展低碳建筑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低碳技术,加速低碳建筑的发展。

4.4努力打造低碳建筑人才梯

队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低碳建筑的发展也不例外。政府和企业要先树立明确的低碳建筑人才发展理念,努力营造低碳建筑人才的发展环境,创新低碳建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具体包括以下两点:

①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一批高精尖的低碳建筑人才,建立起一支对本土建筑比较熟悉的人才队伍;

第9篇:建筑行业的发展范文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2010年,中国全社会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6451亿元,比2009年增长12.6%。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422亿元,增长2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990亿元,增长35.0%。在未来的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这正是采取措施,实现我国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机。目前我国的建筑业运营状态仍然处于高投入、高消耗换取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低效,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丧失竞争力,阻碍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周宇,2006)。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现存主要问题为:①发展模式粗放,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大;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③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④政府监管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促进建筑节能减耗的规范和措施,但其力度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Wangetal,2010)。国内学者对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结果比较一致,普遍对其现状感到担忧(胡其高,2002;巩天真,2005)。例如:朱媾和李章华(2007)对:我国的建筑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尚未达到系统展开的水平。吴坤顺(2009)为确保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提m了建议,包括宣传、示范、加强监管、经济扶持政策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李红艳和徐明(2005)认为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并建议了相应的宏观对策,其中包括政府健全法律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胡其高(2002)提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发展环保建筑材料以及国家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并正在进行加入《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过程,国外跨国大型建筑及相关服务公司越来越多的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同时国内的建筑企业也走向国际,激烈的国际竞争正考验着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m要提高核心产业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国外对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O年代。最初对建筑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方面,如绿色建筑概念,生态建筑概念,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原则等的提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从建筑设计延伸到了整个建筑物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材料选择、建造、运行以及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的考虑。建筑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对整个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逐渐被认识。而本文基于产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不同于“建筑可持续发展”,后者强调建筑过程、建筑产品的绿色以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了j个方面的含义:①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即建筑产业中各企业能够分工合作设计、生产出绿色建筑,减小资源消耗、能耗和污染的能力;②规范化的建筑市场体制,即所在的行业环境是公开、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③完善的人才输机制,即能够保证建筑企业不断发展前进、保持行业竞争力的持续性的行业人才教育和培养机制。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体;成熟透明的建筑市场是其健康生长的环境;而合格的人才队伍是其成长的动力,者缺一不可。

3实现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素

建筑产业中涉及的企业众多,包括建筑企业、建筑服务业、绿色节能建筑企业、智能建筑企业等。这些企业是建筑产业的主体,他们能够分工合作设计、生产出绿色建筑,减小资源消耗、能耗和污染的能力也就代表了我国建筑产业的整体绿色竞争力水平。在全球环境运动的背景下,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成为各国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从英国国家节能计划和美国的建筑物能源标识,到北欧国家的被动式房屋(Passivehousing)计划、荷兰的绿色碳税、英国的建材回收利用(WRAP)计划及建筑规划制度改革等,各国都在采取各种规制措施,也相继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修订了建筑节能规范。许多发达国家还制定了绿色采购政策。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极大的促进了这些国家建筑业的自主创新,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各国建筑企业也在不断采取措施提高绿色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未来极有可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政府采购协议》,届时我国的建筑产业将遭受国际建筑市场的冲击。要增强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建筑产业中相关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使之能与国际同行业企业相竞争。公开、公平、透明的建筑市场是保障建筑产业内相关企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公开的竞争市场给予各企业同等的机会,促进建筑竞争中的企业优胜劣汰,有利于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公平竞争的环境可以促使相关企业集中精力致力于自主创新,努力提高管理效率。透明的招投标机制可以避免建筑业中腐败工程的发生,提高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建筑产业从业人员众多,是提高我国就业率的重要的产业。从业人员的水平也决定了我国的建筑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成熟的人才培养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机制,才能保证我国建筑产业整体水平的持续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