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孔子的教育核心精选(九篇)

孔子的教育核心

第1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学校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角度,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构建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显示出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学校现已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名校,国家教育部领导赞赏学校“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全国中小学中具有最显著的办学特色”。

杨孝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孔子文化的形成和建立,在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想这一定和学校紧邻夫子庙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冯爱东:是的,我们选择孔子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首先,跟我们学校的地域文化有联系。夫子庙小学有着百年的历史,建于1907年,当时学校就建在大成殿的后面,大成殿的明德堂就是学生读书学习的礼堂。1958年,学校从大成殿的后面搬到现在的地方。1990年,学校又进行了重新翻建。一百多年来,学校孔子文化与地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这也是我们选择孔子文化的天时、地利优势。

其次,从我们学校的校名来看。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我们考证了全国各地,还专程去了孔子的故乡曲阜,也没有找到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这也是我们选择孔子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从我们学校百年发展来看。从建校到现在,夫子庙小学一直处于南京市领先地位。有个老校友,1935年在夫子庙上学,现已经九十几岁了,定居在美国。他给我们来信,回忆起老校歌,讲述了当时的故事,在信中非常自豪地说当时在整个南京市最有名气、最好的学校就是夫子庙小学。那时虽然没有校服,但他们背的书包、用的杯子都是夫子庙小学特有的。当时的老校歌就是学校传扬孔子文化的历史见证。由此来看,我们选择孔子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是历史的选择,是必然的选择。

杨孝如:夫子庙小学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历史渊源也非常深厚,但我想,区域文化毕竟是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夫子庙小学选择孔子文化作为自己的特色文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教育哲学考量?

冯爱东: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校名,使我们具有了孔子文化的基因。但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将孔子文化和当今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传承与创新,是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这点,我们立足当下,尝试不断返回孔子,不断返回《论语》,要从孔子及其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文化灵性和历史厚重感。在这种精神的回归中,逐步明晰了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格健全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中国人,是具有世界胸怀的人格健全的中国人。在他们的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延续数千年的血脉,充溢着丰沛的古典人文精神。他们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人,而且还是一个文化人,更是一个有着实践精神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哲学。

我们返回孔子,就是为教育寻根。我们寻教育之根,就是为了教育的枝繁叶茂。孔子文化的熏陶,教育哲学的厘定,为夫小这艘航船确立了航向。我们重新寻找、梳理、发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资源,不断给予孔子教育思想以科学、创新的解读,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到当下夫小师生意识和精神视野中。

杨孝如:孔子文化虽然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可很多理念与当下的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这应该是你们传承孔子文化的一个先决条件?

冯爱东:是的,孔子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观、以激励为原则的动力观及终身从教孜孜以求的教育情怀等,对我们当今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四个方面,把孔子文化的精髓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结合,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形成了我们学校传承孔子思想,创新素质教育实践的具体做法。

杨孝如:“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它们的核心内涵和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

冯爱东:孔子文化博大精深,在系统学习和整理中,我们认识到,学校文化不仅要具有特色性、内涵性,还要有系统性,更要着眼于整体建构。于是,我们在传统中挖掘、在实践中提炼、在展望中设计时,找到了学校对教育理想和教育哲学的独特理解和个性化表述,找到了学校孔子文化的灵魂和精神,那就是――“仁”和“学”。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亲仁”、“尚礼”的归根点在一个“仁”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最高境界。于是,我们选择了“仁”。在学生层面,我们教育学生亲圣人,亲友人,亲长辈,教会他们从小学会爱天下所有人;在老师层面,我们引领教师爱教育、爱学生,将仁爱作为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要素。

“学”,是孔子教育哲学的本源性基础。孔子对“学”有过很多独到的论述和实践,譬如大家熟悉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志学”和“善艺”的着重点在于“学”。学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做学问的。

做人的核心是“仁”,做学问的核心是“学”。“仁”和“学”是“亲仁”、“尚礼”、“志学”、“善艺”四大块的核心,是我们学校的文化内核,是夫小人立身为学的最高境界。

杨孝如:昨天有幸参加你们学校的学期总结会,都是老师一手策划的,准备工作你一点也没参与,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学校的老师常常对你说:冯校,这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可见,在日常的管理中,学校已进入一种自动化的状态。你是怎样让教职员工把学校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

冯爱东:孔子一直本着主体性原则、以人为出发点去探索和研究治学、治国之道。我们学校本着“仁爱”的理念,追求一种仁爱的境界。仁爱的管理,让夫子庙小学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达到一种自觉的行为状态。讲个简单的事例,学校出勤管理根本不需要我校长刻意地去问,因为老师上、下班从来不迟到或早退,即使偶尔一次,我都能理解,不是家里有事,就是在路上遇到堵车。还有我们的总结会,不是校长从学校的角度,从自己的角度站在上面读读、讲讲,因为这样的总结,老师们心里不一定认可,这样就难以转化为自觉行动。我们的总结会是各部门与老师自觉行动,共同参与组织,一起分享工作的快乐,品味丰硕的成果,感受做学校的主人、做夫子庙小学教师的快乐。其实,无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还是学校的教科研、德育,都能处处体现“仁爱”。正因为在“仁爱”思想的引领下,学校教师才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行动,学校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我们学校老师、主任与校长在工作中是伙伴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大家情感上处理得非常融洽,工作上互相信任。学校每一项工作,他们都主动去做,而且会创新、发展地去做。昨天的总结会,大家有很多的意外,很多的惊喜,很多的收获。我跟老师们说,工作三十来年,我没有在学校流过眼泪,可是那天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因为感动有这么好的同事,这么好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这么开心。学校的“仁爱”管理体现在很多细节上,这些对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启发,一个鼓励,结果就是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我校长去管,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杨孝如:我听出来了,其实这个“仁爱”管理的基础就是平等、民主,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老师才可能将学校看作是自己的家。这就是学校管理中的“亲仁”,那么“尚礼”呢?

冯爱东:孔子教育思想重视“礼”,形成了中华民族重道德讲礼仪的优良传统。我们非常注重礼的教育,重视仪式的教化价值,利用好各种仪式来对师生进行心灵的教化,意在熏陶和涵养亲仁、乐学的精神。我国古代就形成了一套习俗性的教育仪式,进入现代社会,其中相当一部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甚至被当作糟粕而加以剔除。其实,从仪式到精神,是一个逐渐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化人过程。“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是我们学校的三大经典礼仪,也是我们学校文化中颇具特色的部分。这三个“礼”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礼仪,增加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同时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达到精神自我教化的效果。我们把三“礼”串了起来,并尝试赋予它现代的内涵。经过近几年的探寻,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的经典礼仪活动,并逐渐形成我们学校的“尚礼”特色文化。

杨孝如:我觉得“礼”这种仪式和你们“仁”这个核心的教育哲学有一种互动的关系在里面。你刚才说到你们每一个“礼”都有一系列的仪式,这种仪式对学生的情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反过来又能够使学生形成某一种情感,某一种素质,对“仁”的理解可能会更加深刻。

冯爱东:是的,对“尚礼”的理解,我们觉得不单单是仪式,而是通过一些文化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仁”的品质。“仁”、“礼”是孔子思想的两大核心,孔子的思想首先强调“仁”,其次就是“礼”,有“仁”的人自然要有“礼”,“礼”是“仁”的外显。例如,在我们“开笔礼”中,有一个环节是用古代的仪式敬孔子。一年级学生行这个礼,他一定感到很神圣,心灵受到震撼。他外在的表现是毕恭毕敬的,内心一定会庄重严肃,这种庄重感他们会深深记住的。“成童礼”中让学生拥抱大树,在拥抱大树的那一刻,他们会想到为什么抱大树?大树是什么?大树是有生命的东西,那就要珍爱生命。“状元礼”上,当学生登上状元台的那一瞬间,外在的表现是自信地面对全校师生,对他来讲,意义在于今后要表现得更好,是一种启发,一种鼓励。三个“礼”中,学生都会从礼的某一个形式上受到震撼,会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真正起到通过外在仪式而达到精神自我教化的作用。

当然,我们“尚礼”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类课程:一类是传统礼仪课程,如刚才讲的“开笔礼”、“成童礼”、“状元礼”等;一类是日常行为规范课程,如“文明小天使”等;一类是文明礼貌课程,如“秦淮小导游”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去践行礼,去学习礼,培养他们情感,形成礼的习惯。

杨孝如:学生的天职毕竟还是学习,学校教育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增长能力。那么,你们在“志学”这块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冯爱东: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们对“志学”的理解是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信地学习,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修为,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学习分成了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乐之”是最高的境界。我们把“志学”和“善艺”归结为让学生“乐学”,追求“乐学”的境界,即在“志学”中“乐学”,在“乐学”中积极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寻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且努力践行所学,做到学有所用。

杨孝如:“志学”强调的是人对学习的一种意愿、一种志向,有一种“立志向学”的意思在里面。在“志学”的情况下才能“乐学”,“志学”是“乐学”的前提,要不然“乐”在何处?我要学,我就学得很快乐。关于“志学”和“乐学”,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冯爱东:是的。我们侧重于“志学”是总的引领,“乐学”是课堂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志学”不仅要在课堂上有一种“乐学”的境界,还表现在很多方面时刻“乐学”。比如我们的学生社团,比如我们的“小小孔子研究院”,比如我们的“我能行俱乐部”,都是“志学”框架中的一种实践。正因为有这些比较具体的课堂、社团、活动的载体,所以学生在“志学”上就会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具体的方向。我们通过课堂、课程设置及一些具体的活动来引领他们树立学习的志向,由“志学”进而达到“乐学”的境界。

杨孝如:孔子提倡“六艺”,你们学校非常注重“善艺”。你们要让学生善哪些“艺”,又是如何让学生善这些“艺”的?

冯爱东:两千多年前,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作为一个君子、贤人应该具有的技艺。这对当今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过去的“六艺”和我们现在的“六艺”不完全一样,但思想是一致的。面对当代教育的发展,我们继承孔子提出的“善艺”教育思想,并加以继承与发扬,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善艺”追求,那就是以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力行的自主体验为核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擅长的一艺,都能感受自信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

这个问题清楚之后,我们就要提升学生“善艺”的素养,寻求熏染学生“善艺”的方法。于是,我们建构了“星星论语”校本课程体系,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把孩子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相结合,来启迪孩子们学习知识,陶养孩子们的心灵和人格,帮助孩子获得一种教养。

杨孝如:最后一个问题,对于时下很热的读经,一些学校单纯地理解为就是背背《三字经》,读读《弟子规》等,甚至是机械地读、灌输地背。你们是怎样看这件事情的?

冯爱东:这是因为他们缺少孔子文化的土壤和氛围。我们对于读经的理解是建立于三个维度的思考之上的: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

为什么读经?为的是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的文化,做一个有根的、真正的中国人。这样,它的内涵和意义就远远大于纯粹的读经。

读什么?也就是依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读。我们选择的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在今天仍有时代光辉和意义的、切合实际的内容。

第2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3-02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而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对教育价值本位的认识,既非传统的“知识主义”,也非曾经流行的“能力主义”,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①这表明,历史课程改革将历史教育功能的核心价值定位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正是历史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

一、情感教学设计的含义

情感(feeling)是小概念的,属大概念“情感”(affection)中的一种。它和情操一样,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而且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那部分情感现象。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教学。②过去的历史教学大多只重视基本史实的学习,好像学历史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结论,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无论是知识的铺垫还是对知识的认知方法的指引运用,都以对学生的情感触动为最终指向,我们就可以说这节课是以情感目标的实现为全课的中心。

二、如何进行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历史教育的情感培养必须有机地渗透到内容教学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③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我们教育往往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即人的情感教育。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④新课程背景下要构建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不断探索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保证。下面笔者仅围绕自己做的一份教学设计来谈谈历史课堂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课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专题二?摇东西方的先哲》模块,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情感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认为情感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以此为中心的设计,可以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在情绪上的投入,可以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有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教师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仅就孔子一课,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着重讲解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对我们如今生活的影响。本课教学设计的主题是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主线是孔子的一生。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子目:筚路蓝缕——追求礼乐的一生;承前启后——开创儒家思想;万世师表——古代大教育家;泽被后世——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整个设计是按照孔子的生平经历来设计,首先导入部分是采取视频导入法,播放一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视频,起到课前渲染的作用,紧接着通过教师概括性的一段话:“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又是大教育家,他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影响深远。他的人生轨迹如何?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并产生了怎样影响?”由此过渡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以情感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情绪的调动,新课的讲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给孔子的一生奠定下基调,使整节课的方向一开始就很明确,和之后的环节是相互配合的,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紧接着第一目介绍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我采取的是让学生扮演春秋时期的孔子去求职,我为他们提供一份孔子的简历,面试的考题有两道,其一: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孔子答曰:恢复周礼;其二: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办法治理国家呢?孔子答曰:礼、仁、中庸。学生们依据教师之前介绍的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自己去探索:孔子面试的结果会如何呢?结论是:孔子的这一套礼、仁、中庸的思想只适合在和平年代运用,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试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孔子的治国方略自然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孔子的面试失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为孔子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建议,那就是办学。学校的名称都替孔子想好了,就叫“孔子学院”如何?接着请学生为孔子学院写一份招生简章,包括校训、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办学特色、办学成就等。第一目主要是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经历孔子那个时代他所经历的,由此引出孔子的儒家思想——礼、仁、中庸,我认为这也是本节课的启情点。启情点,即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选择恰当的“启情点”既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性环节,也是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的前提,还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现的核心。

本目作为本节课的启情点,我将采用材料分析题为学生设置一个与春秋时代紧密联系的现代社会情景。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知孔子思想是如何在现代得到运用,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意义所在,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这只是教学目标中第一个层次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的目标。讲完孔子的礼、仁、中庸思想的核心内容之后,让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自己处理身边的哪些事情用到了孔子思想,在这个讨论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移情思考,要善于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看待,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来纵观当今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前后是否都要告知父母;逢年过节要给长辈拜年行礼;社会上经常举行一些慈善捐款;同学们到敬老院去陪伴孤寡老人;警察帮助儿童、老人过马路……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孔子的“礼”、“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通过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最后一目要讲到孔子对后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启情点。本环节我将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的形式来彰显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依次展示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等图片以彰显孔子对全世界范围留下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教育家孔子一生贡献的理解。最后结语:孔子时代距离我们已有二千多年,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会发现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原来均出自孔子之口!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结语预示着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并不会因为本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教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追寻孔子的足迹,不断挖掘孔子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

三、结语

历史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来说,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多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历史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本身,还应当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和情感陶冶。只有将认知与情感完美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正因为这样,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正面地分析情感教育,进而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有机地融入情感教育,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不是通过教师制定一个情感教学目标就能达成的,也不可能简单地、短时间内就能够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反应出来,这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循序渐近、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了实现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去“求索”。

注释:

①冒兵:《情感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历史教学》2004年11期,第45页。

②卢家楣著《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第2页。

③何成刚、夏辉辉、张汉林等著《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页。

④夏玉华:《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资料汇编(2001-2007)[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1.

[2]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夏玉华.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1).

[4]王本峰.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M].教育教学论坛,2011,(2).

[5]文玉梅.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M].学科探究·中学教学,2009,(6).

第3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一、百年儒学的命运

自新加坡会议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当年在会议上国际著名儒学家杜维明教授对近百年儒学的命运有点悲哀,一再用“儒门淡薄,花果飘零”这几个词来形容当时儒学的处境,而今天我的看法是“百年儒学,衰极而兴”。

百年儒学的命运大致可以分四个阶段观察。第一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贬孔废经,批儒崇西”的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批判封建专制的主流应该肯定,但“五四健将”们,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将孔子、儒学与封建专制主义混为一谈。须知传统的礼教固然有压抑人性的一面,但传统儒学与礼教又有“养人”的一面,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儒学都有很大的功劳。第二个阶段基本是从二十年代的 “科玄大论战”开始,实际是“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一批主张西学的学者和一批主张传统儒学的学者进行论战。当时西学派的人叫主张儒学的这些人为玄学鬼,所以叫“科玄大论战”。从“科玄大论战”到五十年代,一些新儒家学者也开始反思两千年的儒学传统,开始考虑如何引进西学、重接儒学的问题。后来出现一批现代新儒家学者,以马一浮、贺麟、熊十力等为代表,进行着孤军奋战式的理论创新活动,儒学在衰落中开始转型,其特点是在坚持儒学道统立场的同时吸收或涵盖西学的普世价值,形成了新心学、新理学、新经学等新儒学理论形态。第三个阶段是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到1976年“”结束,是中国大陆在思想上“尊法反儒,打倒孔孟”的时代,而在“”中发展到全盘反传统思潮的登峰造极地步。当时的口号是“怀疑一切”“两个决裂”“批儒批孔”,对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的传统精神都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儒家与儒学沦落到极端卑微的地步,只有几朵花果飘零在港台与海外。第四个阶段是伴随着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的中国和平崛起大形势,儒学进入了“拨乱反正,衰极而兴”的新阶段,出现了“文明对话”论、公民儒学、生活儒学、政治儒学、民主仁学、新仁学、新儒教等多种儒学新论述,可以说,当代中国开始了儒学复兴的新时代。这是我对百年儒学命运的基本概括。

二、儒学在当代的复兴

关于儒学在当代的复兴我是持积极态度的,我曾专门撰写文章进行论述,并概括儒学复兴的十大表现:举行国内外会议,创立儒学团体,建立研究机构,兴办孔子学院,塑孔子铜像,定期举行祭孔、祭儒活动,建立孔庙书院,出版大量与儒学相关的专著、丛书、期刊等。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政府改变了对儒学的态度,八十年代以前政府对儒学持批判与否定的态度,“拨乱反正”以后政府对儒学的态度有从容忍、观望到参与、积极支持这样的一个转变。比如,我在浙江省办了一个浙江省儒学学会,这完全是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但是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学会拨经费,提供会场、办公室等,这是政府态度的一个变化。政府的态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渗透很多儒家元素,比如“实事求是”就是从儒家来的,汉代就已经有了,此外还有“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以德治国”等。

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儒学复兴并不是说要儒学包打天下。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文化也是多元存在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作为多元文化中“一元存在”的价值。儒学在提升民族的道德人文素质、推动民主仁政方面,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和确立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方面,将起到主导性作用,但它与其他文化形态是兼容并蓄、共存并进的,并不是排斥其他文化形态而独尊儒学。我们不能要求儒学在一切领域都包打天下。如在市场经济领域,自由经济、竞争求存等不是儒家所长,我们可以吸收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来发展经济。又比如说,在法治社会领域,儒家历来讲礼治,在法制方面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健全,西方的法治有许多优点,我们完全可以移植过来,在社会治理方面礼法共治。

三、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前面我们提到,儒学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主导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儒学的核心价值,儒学与当代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所谓“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国家或社群在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道德价值观念。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价值既是历久弥新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例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化积淀中形成的最核心的观念是“仁”,最根本的精神是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人文精神。先秦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是“仁本礼用”或“仁义礼智根于心”,汉代至明清封建社会时期的核心价值观是“三纲五常”。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仁”为根本之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智勇和敬、温良恭俭让为基本范畴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价值体系。

近百年来,摆在我们中华民族面前的有三类核心价值,其内涵、范畴与根本精神各有特色。一是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文化核心价值,其基本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和、敬等,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德为体,以和为贵”的道德人文主义价值观;二是西方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其基本价值观念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法治、科学等,本质上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人权主义价值观。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其基本观念是民主、平等、正义、公正、尚群、均富等,本质上是以平等正义为核心的公权主义价值观。我们今天讨论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综合吸收上述三种价值观中的优秀元素,推陈出新,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塑造当代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中国进入和平崛起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建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重塑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是当务之急。在这个思想传承创新过程中,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一脉相承的。前者是后者的思想基础、内在依据,后者是前者的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例如,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是传统文化道德价值“忠、仁、智、勤、义、信、礼、廉、耻”的现代版。十政治报告中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共二十四个字,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有十六个字来自儒家核心价值体系,即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八个字来自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即民主、自由、平等、法治;有六个字来自于传统社会主义的价值,即平等、公正、民主。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实际上是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四、推广儒学教育重在普及儒家经典

在座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接下来就着重谈一下我们应如何推广儒学教育。我认为推广儒学教育重在普及儒家经典。过去“贬孔废经”,给我们的教育造成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用知识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第二是用科学教育抹杀了人文教育。我们可能培养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奥数可以得第一,但没有道德,对父母亲不敬不孝,这样就造成了教育的缺失。

推广儒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弘道,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和行动。刚才我们说推广儒学教育重在普及儒家经典,“六经”是最重要的经典。马一浮是我们公认的国学大师,他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他所谓“六艺”就是“六经”,那么国学就是“六经”之学,“六经”可以统摄一切学说。在他看来,《乐经》虽然没有传下来,“六经”变成了“五经”,但“乐”的文化精神仍然保存在“五经”中,尤其是在《礼记》中。马一浮有一段话,我觉得可以为大家念一念,他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见闻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国学教育的重点就是吃透“六经”的精神与义理。现在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就是缺乏国学经典教育。经典教育不能推展,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无从了解,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就无法在人民心里扎根。所以必须恢复儒学与国学的经典教育,特别是“六经”教育。但“六经”毕竟是两千年前的经典,读起来很难,理解也不容易,而且许多内容今天已经过时。因此开展经典教育就得有选择,有重点。把握其精神,方法上要先易后难。比如“四书五经”,应该先读“四书”,再读“五经”。“四书”以《论语》为重点,“五经”以《周易》《礼记》为重点,兼及其他。在高等教育阶段要读“四书五经”,中学教育可以重点读《论语》《孟子》,小学教育阶段只要读经典普及性读物如《三字经》《弟子规》,加上《论语选读》即可,不必全读。

第4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儒家文化;道德教化;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02-03

一、传统儒家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中国古来素称“礼仪之邦”,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建国君民,教育为先”(《礼记·学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一贯强调道德教育,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教化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适应春秋时代“礼崩乐坏”、亟待道德重建的时代需要,打破自西周以来的“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私人办学的一代先河,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倡教育要“有教无类”,要以启发式的“循循善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要有耐心,晓之以理,诲人不倦。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突出强调要以“仁者爱人”为教育的核心,“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者先要培养人的主观之仁心,然后按照个人的能力,由近及远,推而广之。孔子所说的“仁”实际上是将道德、人伦、政治融为一体,“致人、己、家、国于一贯”。

在孔子看来,人才的培养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处世待人要保持一种恭敬谦逊的态度,还有要掌握治国安民之道,使他人在得到安乐同时,使社会也达到安定。春秋时代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道德出了问题,长幼尊卑秩序受到了破坏,以至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按照“仁义”的要求,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伦理秩序,以德立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以德治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施行仁政,用符合纲常伦理的道德原则指导政治活动,用礼仪来规范人的行动,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由此可见,“仁”是孔子“修己治乱”的灵魂,培养仁智统一、人格完善的君子是孔子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子路曾经向孔子请教怎样做一个完美的人,孔子明确回答“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论语·宪问》)。

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的宗师,受儒家之业,传孔子之学。但是,面对同一个老师、同一个儒学,他们却阐释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孟子抓住了孔子思想中的“仁”,用“仁”的精神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的,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上》)更重要的是“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正是基于人性善的判断,孟子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明人伦、知礼义”。只要做到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方面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就能够建立起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秩序,所以他十分强调发掘每个人内在的善良本性,在“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理念导引下,把教育当做实现“内圣外王”理想的根本路径。

荀子则是继承了孔子思想中“礼”的部分,强调礼仪规范对个人的教化作用,把“隆礼”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对于“礼起于何也”这样的问题,他认为是由于“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正因为如此,所以“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他把礼的真正目的作为节制人们欲望的手段,以此最大限度地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以礼为社会治乱安定的根本所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荀子·劝学》)。因此,教育必须关注如何做人的道德信条和行为规范,必须以礼治来实现安邦治国。

可以说,从孔子开始,历代教育家明确教育是为政治服务,即造就国家栋梁之才。正是这种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过度密切,使教育成为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庸,教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取得过独立的地位,也从未有过要取得独立地位的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是要教育那些读书人,“使之成德达材,明先王之道,通当世之务,出为公卿大夫,与天子分猷共治”(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

正因为如此,儒家对从事实用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则表现为极大的歧视。依孔子看来,凡是专长于规范知识的人可以不必有自然知识。自然知识对于和孔子一般的人是没有价值的,而且从中也可以看出从事生产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地下。读书人是在“上”的,在他们之下的是“民”,民是种田种菜的人,在上的人所要的是获得这些民的敬服,方法是好礼、好义、好信。礼、义、信是规范,明白这些规范而去实践,即可获得知识。有规范知识的人就可以不必亲自劳作。这种身份地位在孟子口中说得更清楚。孟子认为,社会必须分工,即耕、织、机器、陶冶不能由一人经营;但是认为“在上”者是可以享有免除劳役特权的,“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关于自然知识和规范知识的区分,包含社会分化的等级架构,自然知识是农圃百工所赖以为生的生产知识,而规范知识则是劳心者用以统治他人的工具,统治别人自然可以“食于人”,所以读书人根本就不必亲自从事生产活动。

第5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从庄子的视域看儒家,我们发现庄子对儒家的理解是精确而深刻的,且丝毫不逊色于与其同时代的儒家著名人物孟子。

 

一、儒家之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

 

自孔子创立儒家始,儒家即以《诗》、《书》、《礼》、《乐》等教育弟子。孔子问其子孔鲤“学诗乎”、“学礼乎?”并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要求孔鲤学习《诗》、《礼》。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言诗、礼、乐之于人生炼养的价值,可见其教育弟子离不开《诗》、《礼》、《乐》等。至于《书》,也是孔子教育弟子的教材。据《论语·宪问》载,孔子弟子子张与孔子有关于《书》的问答:“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这是孔子以《书》教育弟子的明证。孔子四十多岁时曾感叹:“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希望能够活到五十岁,从而有时间学《易》。学《易》之后,孔子即以《易》为教材教育弟子。《论语·子路》载孔子引《易经》恒卦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然后评论道:“不占而已矣”,这即是证据。从《论语》来看,虽没有载孔子用《春秋》教育弟子,但是,《春秋》由孔子本人所作,孔子视之甚重[①],想必会以之作教材的。

 

在《诗》、《书》、《礼》、《乐》等教材中,孔子教授最多的应是《诗》。因此,《论语》载孔子谈《诗》处较多。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是对《诗》的内容、意旨的高度概括;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是对《诗》中具体诗篇的评价;“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殉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这是对《诗》中具体诗句的解读。孔子教授《诗》,用力甚多,恐与孔子的“兴于诗”的主张有关。

 

由于孔子以《诗》、《书》、《礼》、《乐》等教育弟子,也由于儒家思想与《诗》、《书》、《礼》、《乐》等关系密切,多是对其解读、发挥和利用。可以说,离开了《诗》、《书》、《礼》、《乐》等,儒家就失去了其根基。所以,孔子之后,儒家学者多重视《诗》、《书》、《礼》、《乐》等,并利用其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郭店儒简中的《性自命出》出现《诗》、《书》、《礼》、《乐》并举:“《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六德》出现《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举:“观诸《诗》、《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春秋》则亦在矣”;而郭店儒简中的《缁衣》、《五行》、《成之闻之》等篇的作者即是引《诗》、《书》以表述己意。

 

庄子看到了这一点,谓古之道术“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庄子·天下》),并且,刻意通过老子与孔子的对话,经由孔子之口,把上述著作称为儒家之“经”:“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庄子·天运》)。此处,庄子笔下的孔子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儒家之“经”,而与其“对话”的老子也承认这一事实,不同之处在于孔子以为儒家之“经”承载“先王之道”,而老子认为儒家之“经”所记载的乃是“先王之陈迹”而已。

 

关于儒家各“经”之旨,孔子只以“思无邪”(《论语·为政》)概括《诗》,而于其他诸经并无概括;郭店儒简作者云:“《诗》,所以会古今之诗也者”,“[《书》,]者也”,“《礼》,交之行述也”,“《乐》,或生或教者也”,“《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春秋》,所以会古今之事也”(《语丛一》),虽有概括,却拘限于各“经”的内容或所涉及的范围,且也不甚准确;庄子却以极其精彩而准确的文字概括之,他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这种概括,透显庄子对于儒家之“经”的深入思考和精准把握。

 

因为把《诗》、《书》、《礼》、《乐》等看作儒家之“经”,庄子在讽刺、丑化儒家时即时常引用之。例如,庄子讽刺儒者极力用《诗》、《书》、《礼》、《乐》取悦于君王,却适得其反:“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之则以《金板》、《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庄子·徐无鬼》)。再如,庄子丑化儒者盗墓还引经据典时云:“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庄子·外物》)。

 

二、儒家思想之核心:仁义

 

儒家的经典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六经各有其旨,由六经发展出来的儒家思想深刻而丰富。这深刻而丰富的儒家思想有没有其核心?如果有,其核心是什么?

 

我们先看孔子。孔子虽然曾云:“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谓其思想有核心,可是,未曾明言其核心究竟是什么,至于曾参所解读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以忠恕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不准确的。忠恕只是为仁的方法而已。后世学者,或云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或云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或折衷以上两种说法,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这些说法各有道理,又均难以说服反对者。再看郭店儒简。儒简中的《五行》将仁义礼智圣并举,列为“五行”;《六德》将圣、智、仁、义、忠、信并列为“六德”,曰:“何谓六德?圣、智也,仁、义也,忠、信也”;《忠信之道》则将忠、信并举,集中讨论忠、信。无论是从郭店儒简各篇,还是从郭店儒简总体上看,都难究郭店儒简思想之核心。这表明,要看出孔子思想的核心、郭店儒简思想的核心,并指出其核心是什么,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把握从孔子到郭店儒简的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并揭示出其核心是什么,更是困难重重。

 

庄子认为儒家思想从总体上讲可以仁义礼乐概括之。庄子在描述他心中的理想社会“至德之世”被毁坏时说:“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庄子·马蹄》),批评儒家思想是破坏“至德之世”的根由,把儒家思想解读为仁义礼乐。与此相同,庄子在解释“赫胥氏之时”的灭亡时说道:“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同样指责儒家思想毁灭了“赫胥氏之时”,把儒家思想解读为仁义礼乐。另外,庄子曾云:“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庄子·天道》),要求圣人持守道德而脱离仁义、摈弃礼乐,用道家思想否定儒家思想,用道家的道、德否定儒家的仁义、礼乐,这也是把儒家思想理解为仁义礼乐。

 

儒家思想主要是仁义礼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庄子认为是“仁义”。《庄子》一书,“仁义”连用处颇多。庄子谈及儒家、批评儒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指仁义。这些,就是证据。例如,庄子批评儒家时说:“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即是用“仁义”代表儒家思想。再如,庄子批评儒家的君子时说:“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庄子·骈拇》),也是用“仁义”代表儒家思想。另外,庄子通过儒道对比论述道的特征时说:“吾师乎!吾师乎!  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大宗师》),以道与仁义相对,而道为道家思想的核心,由此也可推知庄子以仁义为儒家思想的核心。

 

庄子设计孔子与老子相见时大谈“仁义”:“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夫仁义憯然,乃愤吾心,乱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庄子·天运》)。孔老相见,所谈应是自己学说的主旨。从孔子谈“仁义”,从老子反对“仁义”,可以看出,庄子是以仁义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的。庄子还设计孔子长久未能得道而求见老子,老子批评孔子说:“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觏而多责。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此处,孔子言其未得道,老子却批评仁义,指出固执于仁义才是阻隔道的根源。可见,庄子笔下的老子是把仁义当作孔子之道,也即当作儒家思想之核心的。此外,庄子还记述孔子师生被困于陈、蔡时,孔子与其弟子子路的所谓对话:“子路曰:‘如此者,可谓穷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隘,于丘其幸乎!”(《庄子·让王》)在对话中,孔子明确说明其所谓的“道”是仁义之道,把“仁义”看作自己思想的核心。这是庄子以仁义为儒家思想之核心使然。

 

庄子在《庄子·天道》中写到,孔子欲将自己所著的著作藏于周王室,子路劝孔子先拜见已隐居在家的“征藏史”老子,请老子作中介,孔子赞同这一办法,“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纟番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这里,由于儒道观点、主张大不相同,老子对孔子著作不以为然,而孔子情急之下试图说服老子,明知老子知晓自己的思想还在老子面前谈论、介绍自己的思想,老子不愿详听,希望孔子简介其主要观点,孔子概括其思想的核心为“仁义”。这是庄子通过孔子之口,说出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义”。

 

三、儒家人性之内容:仁义和感官欲望

 

人性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子贡云:“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本身就说明了孔子有丰富的人性学说。遗憾的是,《论语》所载孔子人性言论仅“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一句话。郭店儒简始有“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成之闻之》)的划分,有“仁,性之方也”和“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这两种关于人性内容的解读。

 

庄子认为儒家内部对人性内容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大致包括以仁义为性和以感官欲望为性这两种类型。关于儒家人性的内容是“仁义”,庄子首先是通过孔子与老子论辩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庄子·天道》)。在此,孔子肯定仁义乃人性之内容,并以仁义之于君子生存的绝对价值、仁义是君子之为君子的本质所在,论证仁义为人之性的必要性、必然性。至于仁义的内涵,孔子解之为心正和悦、兼爱无私。老子批评兼爱之迂腐和无私之虚伪,破除孔子所讲的仁义的价值,然后指出人性犹如天地之“常”、日月之“明”、星辰之“列”、禽兽之“群”、树木之“立”,乃是人的自然本性,并非外在于人的且制约人的本性的仁义。上述论辩,无论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是把仁义视作儒家之人性,都是在这一前提下进行论辩。

 

除却通过孔子与老子论辩来表达儒家以仁义为性的观点之外,庄子还通过直接批评儒家的方式来表达这一观点。这在《庄子·骈拇》中有集中的表述:“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的意思是人性自然,以仁义为性实是对人性的扭曲和伤害;那种把仁义当作人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真正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这里,庄子用道家的人性自然对抗、批评以仁义为人性的观点。其所批评的以仁义为人性,就是儒家的人性论,因为在庄子看来唯有儒家重视仁义并以仁义为思想的核心。

 

关于儒家人性的内容是感官欲望,郭店儒简已现端倪。虽然《语丛二》云:“情生于性”,谓情源自性,乃性的外显;《性自命出》云:“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好恶,性也”,解人性为情,包括喜怒哀悲和好恶等,但是,《语丛二》又云:“欲生于性”,言欲出自性,乃性的表现。庄子却认为儒家人性的内容除了仁义之外,还有感官欲望,他说:“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所谓臧者,……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骈拇》)。这是用道家人性自然的观点来批评以人性为感官欲望的观点。而以人性为感官欲望的观点,在庄子心中恰是儒家的观点。庄子之前的郭店儒简的“欲生于性”(《语丛二》)的表达,与庄子同时的儒家著名人物告子[②]的“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的界定,均可作证据。儒家以感官欲望为人性内容,在庄子看来,这感官欲望包括口、耳、目等感官对于味、声、色等的欲求。

 

四、评判庄子视界中的儒家:从庄子和孟、告关系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庄子认为《诗》、《书》、《礼》、《乐》、《易》、《春秋》乃儒家经典,仁义乃儒家思想的核心,同时还是儒家人性的内容。此外,儒家人性内容还包括感官欲望。我们知道,孔子精通《诗》、《书》、《礼》、《乐》、《易》,又作《春秋》,以此教育弟子,孔子之后,儒者均以上述六书为讲学的基本教材。庄子因之概括之为儒家的“六经”,可谓水到渠成。问题是,孔子思想并不以仁义为核心,郭店儒简的思想也不以仁义为核心,从目前所见到的儒家文献来看,到孟子时才以仁义为核心。一般认为庄子与孟子同时,彼此却不知道对方及对方的思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种可能是,孟子之前,有的儒家人物即以仁义为其思想的核心;另一种可能是,庄子敏锐地看到了儒家思想发展的趋势,断定孔子之后,儒家必然从重仁转向重仁义,儒家思想必然从以仁为重心转向以仁义为核心。假使第一种可能成立,儒家以仁义为核心就不是由孟子所“发明”的;假使第二种可能成立,儒家以仁义为核心就是由庄子和孟子同时提出的,虽然庄子不是儒门中人。当然,如果我们设想庄子知道孟子及孟子思想的话,庄子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义,实质上就是对孟子思想的概括。

 

另一个问题是,孔子本人只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郭店儒简《性自命出》仅言“仁,性之方也”,就目前所见的儒家典籍来看,直到孟子才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这也与庄子所说的儒家以仁义为人性内容不太一样。如果庄子与孟子互不相知,庄子的儒家以仁义为人性内容的观点要么是对孔、庄之间的儒家学者的人性学说的概括,虽然囿于史料缺失,孔、庄之间的儒家学者的人性学说我们知之甚少;要么是预见到儒家因以仁义为其思想的核心,必然会以仁义为人性的内容。假若第一种可能成立,孟子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的观点就没有多少原创性,只是对以仁义为人性内容的观点的扩展;假若第二种可能成立,庄子认定儒家以仁义为人性内容的观点与孟子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的观点,对于儒学发展来说就具有相同的价值。如果庄子了解孟子及孟子思想的话,庄子以仁义为儒家人性内容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对孟子人性论的提炼。

 

还有一个问题是,郭店儒简《语丛二》只云“欲生于性”,并未明言欲即是性,就目前所见儒家史料来看,儒家直至告子才始言“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明确提出人性的内容是感官欲望。如果庄子与告子互不相知,庄子的儒家以感官欲望为人性内容的观点,可能是对告子之前的儒家人性学说的概括,也有可能是对儒家人性学说未来发展的准确推论。如若第一种可能成立,告子以食色为性的观点就缺少创造性,仅仅是对前辈人性论的重复;如若第二种可能成立,庄子以感官欲望为儒家人性内容的观点同告子以食色为人性内容的观点,对于儒家而言,就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如果庄子熟知告子以及告子思想的话,庄子以感官欲望为儒家人性内容的观点实质上即是对告子人性理论的总结。

 

(此文改定于2008年3月10日)

 

[①] 《孟子·滕文公下》载孔子之言:“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第6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

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第7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论语》是儒家学派重要的经典着作,阐述了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观点,对后代的儒家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分析孔子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着作———《论语》,总结出孔子重要的文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并为政治外交服务“仁”是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孔子一切学说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孔子在文学思想中强调文学与道德修养并重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对于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孔子在论语中是这样阐述的,“有德者必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可见,孔子将道德置于与文学同等的位置,而文学创作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服务的。另外,孔子也认为,文学与道德修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在《礼记?孔子闲居》中,孔子说到,“志之所致,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文学的创作必须把道德始终放在第一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文学创作应该为政治外交所服务。孔子认为,诗歌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的志向,即反映作者内在的想法,特别是政治上的愿望,因此诗歌的创作必须满足作者本人政治思想上的诉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理解诗歌,解读诗歌的重要意义所在就是要实现政治外交活动的顺利完成。

    (二)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文学思想目的性的重要体现。孔子文学思想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文学的社会作用上,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就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就是指“兴于诗”,它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修身的第一步必须要学诗,诗歌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各种形象具体化,从而激发人们内在的精神修养,达到培养人格修养的作用。“观”就是指“观察”,即要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外在的事物,就是指诗的内容应该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群”就是指将不同的人的观念结合起来,通过相互的交流切磋,以达到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修为。“怨”就是指文学作品应该批判现实的黑暗社会,为政治服务,达到教化人的目的。“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我国文学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一个完整的学说体系,表述了文学的认识作用、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审美作用等。

    (三)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相协调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一直十分强调诗乐的和谐美。他认为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文质彬彬说”。“文质彬彬”一词主要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格,“文”主要是指人的外貌,而“质”主要是指人的品质、内在的修养等,即外貌的修饰必须要与人的内在的品格相统一。在这里,孔子引申为,在文学的创作上必须达到文学创作内容与文学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孔子并不是将内容与形式放在同等的位置,在孔子的文学思想里,他认为内容应该重于形式,即内容决定形式。从根本上来说,他更加强调“质”的重要作用,而“文”应该随着“质”的变化而变化,与“质”相统一。

    二、孔子文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探析

    孔子许多的思想至今为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性,为我国物质文明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认为,其文学思想对我国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现代教育应该以德为本“仁”是孔子学说的灵魂,而品德与文学并重是孔子文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品德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位于首要的位置。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我国教育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即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可见,德育应该放在首位。德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孔子认为,德的内涵包括孝、义、忠、恕、勇、信、诚、勤、温、良、恭、俭、让、谦、和、宽、敏、惠、直、中庸等多个方面。在儒家的教育思想里面也着重强调了这一点,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人最核心的素质应该是人的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够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孔子的文学思想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谋而合的。但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教育的核心主要偏重于学生“智”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德”的培育,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应该为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服务孔子的文学思想中认为,文学的创作的目的在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观群怨”学说则更加地突出了文学的社会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众所周知,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可见,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现代的教育也应该贯彻为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服务的宗旨。[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对于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我国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紧紧地围绕这一需求进行,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应该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孔子认为,文学的创作应该反映现实,这主要体现在孔子“观”的学说上。笔者认为,教育更应该促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老师们都只是一味地追求学生考取高分,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我国许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连一些基本的实验都无法独立完成。“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较为普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低,因此现代的教育必须要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四)现代的教育应该注重“文质”的结合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而中国也素来重视品质与行为举止的统一。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强调了“文质”的重要性,认为文艺要从属于礼,要为礼所服务。人在社会交往中,也必须注重行为举止与礼貌内在修养的统一。因此在现代的教育中,除了要树立“德育”的理念外,也必须注重社会交往的各种行为举止的教育,使学生在交往中做到“文与质”的结合。孔子的“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仍然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交往中,外在的礼貌修养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商业交往的各种活动中。但是,在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却是相当薄弱,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大学某些学校开设相关的专业之外,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开设这类的课程,导致我国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商业社交中,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外貌修饰,使自身达到“文质”的协调。

    三、结语

第8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教育 理念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15-01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平民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春秋时代已经有相当于目前高等教育的太学,孔子开办的学校比太学的层次低,但不属于启蒙型的初等教育,应该相当于中等教育。据考证,其学生年龄均大于十五岁,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最大的学生子路小孔子九岁。学生地域分布比较广泛,涉及到鲁国、卫国、陈国、吴国等,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河南、江苏一带,但还不是全国性的学校。其教学规模在100人以内,平均学习时间1年以内,除了孔子外,应该有类似助教的辅教学人员,多由其学生兼任。招收学生没有录取标准,也没有毕业考核,应该属于来去自由型的“本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再学”的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一下孔子的主要教育理念。

一、关于教师素质和能力

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并加强自身修养。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其中的“仁”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第一,告诉学生一个事理,即在仁义的面前,老师也没有特权,有了过错,你们不要迁就、谦让,要大胆、勇敢地站在仁义一方,对老师的错误加以抵制、批评,仁义高于师尊。第二,表明一种态度,即孔子是一个开明的教诲者,而不是一个压制学生的专权者,给学生话语权的广阔空间。这种气度更显示孔子的高尚品格及科学的教育理念。第三,有趣的是大约孔子这些话约百年之后,在希腊也有人说过相似的话。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因与老师柏拉图意志有分歧,他说:“吾爱老师,吾更爱真理。”所不同的是,孔子主动向学生说出这话,亚里斯多德是以学生的角度,近于被迫说出这话,应当说孔子的见识更高人一筹。

孔子是一位自我要求极为严格的老师,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并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保证了较好的教学质量。

二、关于教学内容

孔子的志向是推行他的治国理念,因此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公务员考前培训”,德智并重,以德为先,可以归纳为“文行忠信”。文是指历史文献如《诗》《书》《易》等可称为有字三书,学了文可增加各种知识;行是指社会实践即通过对外界――自然、社会、人的观察、分析、综合来获得知识,这属于读无字之书,“文行”仅两个字就把获得知识的两个重要途径都包括其中了;忠是指尽职尽责、以诚相待,信是指诚信守法。德育为先主要体现为志向教育,教育学生要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学生将“文行忠信”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关于教学方法

首先,孔子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其次,是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孔子不仅是教师更是导师。上述方法的集成就是因材施教,在对学生透彻了解后进行一对一的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向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与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深切体会与经验总结。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基于对每个学生的深刻了解,老师能将学生分出等级差别,可见孔子作为一个育人者的敬业精神。第二,人的水平、悟性有别,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中等为合格的标准。对三种不同等级的学生,要传授与其水平、悟性相应的知识、事理。第三,对中等以上(包括中等)要讲最高的学问,使中等以上的人在学习上要超前而行,具有积极向上的施教原则。第四,学生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的积累、悟性的提高每个人都可以依次升入上一等级。第五,对中等以下的人是暂时不讲,待他们升入中等水平以上后再讲授。由此可知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加以育人的良苦用心,当今的育人者应深为借鉴。

四、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职业教育夹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社会重视程度不高,比如当前的“蓝翔技校风波”,反映出职业教育诸多缺陷。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学内容要紧凑,各个方面要高耦合性,知识体系完整,使学生掌握之后立即学以致用,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各个高校现在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是走向因材施教的一步,职业教育不像高等教育那样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的教学管理虽然比基础性的义务教育要宽松,但是比高校要严格。

因材施教最终体现在教师身上,孔子在这方面一直是为师楷模,正因为如此,孔子才成为享誉古今中外的伟大教育家。

第9篇:孔子的教育核心范文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和谐 道德教育

孔子和谐道德教育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具有富有现代意蕴,对当前道德教育困境仍有深刻的启示。

1 以“仁”为旨要的和谐道德教育。孔子确立了“人人可仁”的平等起点,也明确了仁的“差异和谐”的基本事实。“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确切界说。这种关于人己关系的观点,既确认自己是人,亦确认别人也是人;肯定自己有立、达的愿望,也承认别人有立、达的愿望。张岱年认为它是道德的一项根本的原则,也是古代的人道主义观点,是孔子“仁”的中心含义。因此,孔子和谐道德教育是以“仁”为核心,蕴含了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及目标多样性的道德思想。在和谐中应包含有差别,在中道中应容有两端,这种温和中道的基础是“仁恕”的思想,仁源自垂怜之心和亲亲之爱,恕则还涉及到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对人的差别和共性的深刻认识。

“仁”对于同一人,不同的时间,回答的内容和方式都不同。樊迟问仁,就有三种回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爱人。”(《论语・颜渊》)三次问仁,回答却是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层次。对于同一个人,所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孔子也根据时间、认识水平等情况进行分层次指导。

对于不同的人,由于认识、个性差别,也区别地施予“仁”的教育。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宪问仁。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El,“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孔子分别对仁作了不同的解释,总的来说是对“爱人”的不同层次和对“爱人”的辩证认识。正因为孔子对人的个性、人的认识层次的加以区别,形成了他“和而不同”的以“仁”为核心而又不是单一目标的和谐道德教育,其旨归是和而不同的“仁”。

2 “差异”和谐的启发式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涉及主体与客体间的授受关系,而且道德意识的动态性、道德情境的个别性和偶发性以及道德规则的宽泛性和模糊性都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多样统一性。孔子“多样化”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建筑在充分尊重这种“异趣”的基础之上。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是弟子主动、教师启发的教育方式。孔子主张学生在达到“愤”和“悱”的状态的时候才进行指导,十分注重学生是否通过自己的思考遇到了困惑再去求教教师,最终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至于学生是如何达到“愤”和“悱”状态的内部认知过程,孔子未予解释。如: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从教学法的角度看,孔子利用譬喻,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导学生去联系、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使学生主动地去认识“仁”和“礼”的涵义。

孔子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可以是“短时段”认识过程;也可以是“长时段”认识过程。子路、求、赤、点各言其志向,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子何晒由也??《论语・先进》孔子轻描淡写而过。孔子对樊迟的长期性启发过程:①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②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因此孔子并没有为樊迟确定唯一性的“仁”,而是根据樊迟的不断成长不断地深化他对“仁”的理解层次。

就此而言,孔子的启发式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体现了其内与外的多样差异的和谐道德观。

3 践行式的道德教育。孔子重视谨慎言谈,强调躬行实践,认为“巧言”是“鲜仁”。《论语・学而》与《论语・阳货》两处提到:“巧言令色,鲜矣仁!”由此可见孔子对于“巧言”的非同寻常的反感。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孔子更为重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讷言和实践感染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里强调了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他又说:“可与言,而不与之亩。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他主张同时采用“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就用“有言助教”。不可用“有言之教”的就通过暗示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去影响学生。孔子非常强调道德实践,即“身体力行”。他认为,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必须依靠道德实践检验证实。因此他要求人们践履、躬行。

首先,他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巧言令色,鲜仁矣。”因此,孔子特别注重躬行,甚至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为了防止言行出现脱节,他主张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他在观察他人时也由“听其言而信其行”转为“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强调人们要重视言行一致,杜绝言行不一。再次,孔子提倡力行、笃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另外,孔子还认为,在身体力行中要经受历练。始终不渝地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像松柏那样经受冬天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坚持,只有经过严格而艰苦的意志磨炼,才能经受住任何艰难困苦的考验,这是严格的“行”的考验,比“言”更为可信、确实。

孔子躬身践行实践式的道德教育。十多年周游列国,孔子与弟子们一起生活、学习,客观环境要求孔子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所表现的人生意志和操守,给弟子们做出了榜样。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周游列国过程中亲历亲为道德事实远胜于苍白无力空洞的说教。因此,《论语》也是一部道德实践史。

4 孔子“尚真式”的道德教育。“尚真式”是开放、真诚、不掩饰的道德教育方式。一是孔子与弟子经历的事件真实;一是孔子与弟子的真性情。关键是孔子开放、包容、平等、客观的道德情怀。

孔子是不惧错误的。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关键是“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因此,孔子的道德教育是“观过”而后“达仁”。所以孔子外在的道德教

育实践和内在“求仁”“问道”都不允许孔子道德教育隐匿真相,客观条件和主观意志促成了孔子道德教育的“尚真式”。

对于功利,孔子采取的是达观、现实的态度。核心要求是“道与义”。“寓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赞成道义下的富贵。“富而可求也,谁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因此,孔子没有简单地将功利与道德置于二元对立中,孔子将“富贵”视作道德的基本前提。

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可见孔子率真的一面。孔子注重入之有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没有因公冶长“在缧绁之中”而有所轻视,而以其子妻之。再而,“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予见南子,子路不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子路的三次“不高兴”,孔子却并不以为忤。由此可见孔子的真性情,恶虚伪,尚质直。

孔子的道德教育不是刻板、僵化的道德教育,而是民主、平等、和谐、亦师亦友的道德教育,故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良好的教学氛围。孔子有时也和学生开玩笑。他到武城时,昕到了“弦歌之声”,就冲口而出地说:“割鸡焉用牛刀?”似小题大做了。作为武城宰的子游听了不解其意,立即去问孔子。孔子欣喜地告诉他说:“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这里可以看出他们的师生关系是如此的平等、真实。

巧言令色以媚悦人,非性情之真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故“近仁”。因此,人的真性情的流露可能有失偏颇,但是要看到真性情,“观过斯知仁矣”。由此可说,孔子“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本质是去藻饰而达“仁”,“尚真”是基本前提。

5 结语:讨论与启示。作为文本的《论语》蕴含了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仍很有启发。尤其是孔子目标层次多样,开放“尚真”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我国目前改革开放、网络发达的“高度”开放时代,对构建身心和谐与秩序和谐有着借鉴意义。

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①必须剥离附着在道德教育身上的任何非道德性教育,为“道德教育”减负。

②多样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学校、教师不必再纠缠于“观念”与“道德”的冲突,把目标转向于一种“普世性”的道德。

③确立“多样统一”的差异目标,不放弃“高尚”,更不忽缺“底线”。如果以道德高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在单一的假设上展开教学,失去的将是大部分“底线”道德,因为英雄、楷模毕竟是少数,而日常道德的和谐,却是每一个人。

④强调学校道德教育“躬身”“践行”。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身体力行,“巧言令色,鲜仁矣”。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德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践行。因此,适当的时候,道德教育可以“走下”课堂,回归老祖宗式的道德实践,通过体察父母、“先生”,社会“你我他”的种种行为迹象来获得一种道德知识,行不言之教。

⑤开放“尚真”的态度。“思想开放”与“网络开放”都不足为惧,前提是我们的道德教育本身是开放的,“真相”呈现了最为真实的道德情景,没有任何的掩盖,开放只是“应证”事实,而不是揭露虚伪。因此,开放的道德教育习得的是道德认同,而不是道德叛逆。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版

2 何怀宏,伟大的平衡者――孔子[A],陈来,甘阳,孔子与当代中国[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