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孔子启发式教学精选(九篇)

孔子启发式教学

第1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 孔子 启发式教学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1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容

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方法的教育家,比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法”早一百多年。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愤”是心欲求通而未能做到,即学生对一个问题已产生了疑问,正在积极的思考但尚未搞懂弄通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启”是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悱”是想说却说不出来的一种似懂非懂的矛盾困惑状态。“发”是指教师在学生处于“悱”的状态下,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认识,弄清概念或原理,用准确清晰凝练的语言恰当表达。意思就是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的而未能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在进行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的目的、注意把握住讲解的最佳时机,进行及时施教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伟大圣人孔子创立的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内涵。

2启发式教学在现代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在现代实际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启发式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当;对教师要求过高;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评价也存在些问题。要知道,启发式教学固然强调学生的主动但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它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设疑不当

在启发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一种怀疑的心理状态。其次,问题的设计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以不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现代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由于问题设计不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简单的问题固然能够唤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有些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没有深入解读教材,课堂教学随意,凡是问题便让学生讨论、探究,根本没有任何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样也就无所谓启发式教学。有时设计的问题缺乏以一贯之的主线,难易深浅无序、无度,问题之间缺乏内在的衔接,跨度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较大的差距,以致学生凭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从下手,不能围绕中心逐步深入地探究并生成新的认知。这样的课堂教学,同样失去了启发式教学的实际价值。

2.2教学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启发式教学是围绕疑问而展开,但由于设疑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首先得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思考,只有在输入的基础上才能够输出,遇到疑问,才有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解惑。有的教师为了开展“启发式教学”想方设法地压缩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目的在于“热热闹闹”地进行讨论启发。而且,不论什么课,都一刀切地使用启发式教学也是不对的。有些看似热闹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讨论发问,可实质学生到底掌握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其次,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或者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过早或太晚都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在提出问题后,同样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在合适的时机给出引导,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有这些,是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之高,而现实情况则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3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许多启发式教学中,由于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自然而然地退居到旁观者的位置,而相应的教学评价也步入了重自主、轻指导的误区。启发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启发式教学的评价是整个启发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其发展。现有的启发式教学课堂有些是整堂课下来没有任何评价,浪费了大好的启发时机;而也有些教师是给予了评价,却有点极端化,要么是课堂中一片掌声,要么把学生的回答批得一无是处,学生的积极性消磨殆尽;这都是不可取的,学生应有的生机与动力不但没有被激发出来,反而日渐销蚀。

3启发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恰当设疑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启发教学活动是在问题情境中展开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如何巧妙地创设疑,使问题真正成为启发课题,对启发式教学效果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设疑就是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通过把学生引入创设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和求知欲。启发式教学是让学生亲自探究得出结论,让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所以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新的情境。比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从而启发学生去思考。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探究活动,思维才能更加活跃,主动地位才能得到体现。同时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问题必须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而且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如此才能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3.2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理解。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学生永远处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是多方面且不容忽视的。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启发学习适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在适当的时机制定不同的启发教学形式,譬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草船借箭》为例,首先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启发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在课程结束时进行分角色扮演。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全面了解全班学生的概况以及个别学生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把握好介入时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充分准备整体把握,同时要极力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

3.3 教学评价应重视形成性评价

启发式教学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重视并改进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要非常重视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应用,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决问题,不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从评价内容来看,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对问题解决的方式上。同时鼓励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如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解释是否合理等,让学生学会质疑思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才是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最后,教师要遵循评价原则给予及时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反馈和调节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志刚.论语通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4.

[2] 陈桂生.孔子“启发艺术”与苏格拉“产婆术”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3] 朱熹注.论语章句集注[M].中国书店,1985.

[4]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5] 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6] 陈晓强,徐秀兵.《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04) .

第2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一、启发式教育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博深的学问,就必须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孔子的启发式教育精髓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对我们是很有启示的,我们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

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树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但孔子确实有着“因材施教”的思想,他的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十分熟悉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目的。

三、倡导乐学

孔子倡导乐学。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第3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孔子倾毕生精力,力图恢复周礼这一基于血亲伦理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一政治取向深刻影响了他的教育观。孔子的问对较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讨论,大多老师讲,弟子听,间或弟子恭敬地提问。老师简要地回答,基本上一两个来回便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就结束了。孔子常常以直接作结论的方式施教,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但实际上却扮演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孔子亦以周公的传人自命,“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论语・子罕》)。巩固旧的权威,确立新的权威。以一人之思想为天下人之思想。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此一流弊恐非孔子之所愿,但他却是始作俑者,而这一切都出于宗法等级制度的需要。

苏格拉底生活于雅典的民主制时期。城邦领袖依靠民主选举而非世袭。由此,个体的从政能力便显得十分重要。雅典教育中的“三艺”(文法、辩证法、修辞学)便是与此相适应的。出于表达政见、扩大影响力的需要,古希腊雄辩术盛行,至古罗马时期,培养雄辩家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了。苏格拉底的问对与孔子相比显得极其冗长。他在问对过程中,不断地与对方进行讨论。显得相当繁琐、唆、沉闷,远不如孔子启发方法简练、明确,且警句连篇。实质上。苏格拉底方法重视过程,他并不以知识教人,而是教人如何获得知识。教人“思想”而非教人“信仰”,这也反映出古希腊与先秦时期政治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中,政治与道德准则是接受而非讨论的对象,是信仰而非研究的对象。教育所要做的不是探究知识本身,而是如何将圣贤传给我们的知识(核心是道德知识)落实到实践。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重行而轻言,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于仁”(《论语・学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教育的重心与兴趣并不在思维的明晰与知识的系统上,而在于个人日常之所行。这也是孔子启发方法之所以简练的深层文化原因。

西方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知性”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虽与智者派迥异,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是共通的,即都注重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苏格拉底的启发方法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对方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得到新知或认识到自己原有知识的谬误,进而激发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之相较,孔子所教的知识多为直觉感悟式的,主要来自经验而非思辨,因此。孔子教学常常是走到哪儿便教到哪儿,体悟到一句就教一句,绝少苏格拉底式的长篇大论。如果说,在不断的层层诘问中体现出来的逻辑与思辨的光辉,是苏格拉底启发方法的魅力所在,那么,学生由于长期与孔子共同生活所萌生的对其人格的敬仰与情感上的依赖,则是孔子启发方法成功的基础。思想与人格魅力之分野,不仅是孔子与苏格拉底个人的区别,也是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使然。

教育是培养人的。因此。每个教育家都不可避免地要论及人性。孔子并未对人性作明确的表述,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但他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下愚是不需要教育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孔子的人性观模糊、复杂而又充满矛盾,这为后人提供了非常大的阐发空间。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为圣人,包括尧、舜等上古帝王及周公,但圣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孔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中人”这一层次。在人性观上,孔子采取了比较现实的态度。在教育问题上。孔子强调启发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愤”和“悱”。如果“不愤”、“不悱”,不能举一反三,“则不复也”。“愤”和“悱”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其存在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定的知识积累,第二个前提则是主动的学习态度。

苏格拉底的人性观则显得更为彻底和纯粹。他认为人生来灵魂中就蕴含着真理,只是为后天所蒙蔽,通过启发可以让真理呈现,因而智慧不是认识自然,而是“认识你自己”。这种认为人生来便有真理的种子的观点,被其学生柏拉图阐发为“回忆”说,柏拉图认为“所有的研究,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苏格拉底的人性观与孔子不同,却与孟子相近,尤其与中国的禅宗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那么教育者就不需要像孔子一样强调“学思结合”,只注重“思”。即运用逻辑理清思路就可以了。与孔子进行教育时所持的现实与沉静的心态不同,苏格拉底是带着近乎宗教般的热情来从事教育活动的。他自诩为雅典的“牛虻”,以自己的“产婆术”来保持雅典思想的活力。而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的现实结果,却常常由于对方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使对话沦为智者式的诡辩。

第4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孟子 孔子 教学思想 教育目的 革新 创造

孔子与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与孟子的不教之教、深造自得、独立思考的教学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即使是在两千多年之后的当今教育仍能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教益。

孟子不仅在思想上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也对其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展示了其独立人格和鲜明的个性。虽然孟子与孔子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多相同点,但是两者在教学思想上还是有区别的,而从中也给予当今的教育工作者以新的思考与启示。

一教育目的:君子、治世贤才与大丈夫、明人伦

教学往往是有教育目的而出发,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当今社会教育工作者更注重的是从学校教育出发,偏重于社会对人的制约性。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孟子虽然是主观地表达了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设想与规定,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的要求,礼崩乐坏的乱世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哪?孔子与孟子都讲到要培养君子,但他们两人的教育目的还是较主观地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观点。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治世的贤才。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是君子,“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是君子,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的也是君子。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是君子进行自我修养,而修身则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孔子所说的君子更是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来讲的治世的贤才。孔子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因此他需要培养治世的贤才君子。

相比较而言,孟子也处于天下无道的乱世。他也主张培养君子,但他最为欣赏的是有天地浩然正气的大丈夫。孟子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他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发的思想品格,一种人格的培养。另外,孟子认为“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明人伦的君子,而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治世的贤才君子。孟子并不是不主张治世,他也曾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并同孔子一样主张仁的学说,在各国之间奔走,宣扬自己的主张。孔子的阐述是从社会需求,治世的方面来说的,注重社会的要求,而孟子则是注重内发的,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规定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的自我修养。

二教学原则、方法之比较

不同的教育目的必然会在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虽然孟子从孔子那继承了诸多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是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有一些区别。孔子与孟子的教学原则与方法虽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同中有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因材施教与不教之教

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了若指掌,他不仅们进行了分类:“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而且也了解他们的缺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对于同一件事情,孔子给予不同的弟子以不同的回答。子路问听到就行动吗,孔子因为子路凡事总想超过别人,要他收敛而要他问问父兄的意思再行动,而冉有难以下做决定,疑虑太多,遇事退缩,孔子为了促其进取而鼓励他听到就行动。

2启发诱导与自学、深造自得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学生到了一定的学习状态: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而未能之,老师便可开其意,达其辞,使学生经过启发有一定的感悟。通常说的启发式教育就是从孔子这里来的。孔子的启发诱导注重的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但孟子则注重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自得。因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内发的,不可能由他人达成,所以孟子主张自学与深造自得。他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主张的深造自得注重的是自身的修养,相比较而言,孔子侧重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而孟子侧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且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前者对教师的启示颇多,而后者有助于学生自觉自得的醒悟。孟子的这一教学主张与当今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比较相近。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的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创新,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征。

3学思结合与独立思考

孔子不仅认为学习要思考,而且也认为不能只思考而不学习。他对终日的思考是不主张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更注重学习。这与他的教育目的培养治世贤才是有关的。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并贯之以仁勇智三德来培养治国平天下的贤才。这种贤才需要学习很多实用的知识来治世,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思考。而孟子则认为教师并不能传授知识的全部,只能传授基本知识,学生要获得其中的精髓必须自己去思考,琢磨与体会。孟子以后裔教人射箭和做木匠教人做木工活为例,来说明即使是最好的老师也不能完全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学生要在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巧”。相比于孔子的学思结合,孟子更注重的是独立思考,尤其是学习者自身的思考。这也是源于“明人伦”的内发教育目的。这种内发的精神境界旁人是难以使其达到的,需要自身进行思考,琢磨与领悟。

孟子对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多有创新。他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应以怀疑的精神来看待书籍。这种怀疑精神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而且对于孔子的“欲速则不达”变通为“其进锐者,其退速”,直陈了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强调了为学之序。

三总结与启示

第5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启发式教学是以我国孔子为首的历代教育家集体智慧的结晶,贯穿中华民族悠久教育史的全过程,是我国优秀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但是,当前的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启发式教学的应有作用,没有真正体现启发式教学的教育智慧。具体表现如下:一是认识不到位,往往认为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难以操作;二是“启”与“发”脱节,教师只重视“启”,只注意“启”的方式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发”,不注意学生“发”的时机与状态;三是忽视“发”的个体性,因为启发式教学中的“发”,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是有差异的“发”,是生动活泼的“发”,而不是全体学生步调统一的“发”。

启发式教学在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达到愤悱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度启发诱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独具特色的教育范式,集教学思想、方法、原则与策略于一体,体现以学论教,实现教学相长,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教学智慧体系。

一是自求智慧。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建构一种自主学习、自求自得的场域。通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在颜渊问“仁”时,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强调为仁是依靠自己主观努力追求的一种自主自觉的道德行为。自求智慧特别重视思的作用,重视独立思考。如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未见孔子的长篇大论,记载的都是孔子对弟子思考结果的简短的证实、点拨和生成之语。孔子以自己的德行学问,成为学生人格的仰慕者、思想的追随者,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让学生自思自悟。

二是愤悱智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曾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难成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思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调查、研究学生,当学生心求通而不通、口欲言而说不出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锐,老师只要略加点拨指导,即可意开词达。愤悱智慧特别重视问题的价值,《论语》有丰富案例,如“问君、问孝、问政、问仁、问礼、问为邦、问行、问成人”等都是由学生发问、孔子应答的。愤悱状态是学生主体(内因)与教师主导(外因)最佳结合状态,是启发教学的最佳时间点。要精心设计问题,给足思考问题的时间,把握愤悱的时机,让学生在学问思辨的愤悱之境域中得到启悟。

三是诱导智慧。《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说,教学的最好方式是诱导。办法是引导而不硬牵着走,严格要求而不强制压抑,指出学习的门径而不包办代替。“和”指氛围和谐融洽,“易”指没有畏难心理而轻松学习,“思”指会思考学习。师生情感氛围融洽(乐学),学习没有畏难心理轻松生动(学会),使学生更好地开动脑筋思考学习(会学),这样才算善于诱导。诱导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学生,用各种文献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仪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第6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主要表现在:“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第7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而《论语》则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主要著作之一。《论语》中反映的孔子思想颇丰。本文拟就《论语》中关于孔子的部分主要教育方法进行一定的感悟性论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政治、哲学及教育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私人讲学,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创举,将永彪史册。孔子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他的教学生涯,几乎一生没有间断。先后传授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培养人才应该是培养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为达到这一目的,孔子要求弟子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而不能只拥有一才一艺。因而,孔子以“六艺”“六经”“四教”为教学内容,来实现他“君子不器”的教育思想。“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了达到教育目的,除了选择好教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有好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都有论述。下面就教育方法略加分析。

一、“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中说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达到温故知新就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办法。

1.多闻、多见、好学、博学。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意思是只有通过“多闻,多见”,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才能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为“知新”打下良好基础。孔子是“好学,博学”的典范,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矣”。(《论语·述而》)他认为多思不如学。“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他还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更感叹时间的短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多学善思,学思结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学习要有兴趣。他还告诫人们要善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还主张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孔子要求人们对知识在乐学善思、融会贯通的基础上,要“举一反三”,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要求人们不仅要“闻一以知二”,还要“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要在对已有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去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4.要学以致用,孔子说:“贤资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交友,言而有信。显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这就是说要在实践中学习。只有经历过了,有了亲身体验,学到的东西才

能应用,应用于实践的知识才是真正学会的知识。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因材施教是后人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概括。即孔子教学是要看对象的。他主张教育要切合受教育者的要求。需要从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最佳教育者的要求。在《论语·雍也》篇中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即:“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在《论语·先进》的记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孔子教育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长处教给他们不同的内容。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络,文学:子游,子夏。”关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中还记述了孔子一段有趣的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退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一因材施教思想:

1.针对学生智力差异,分层次教学。他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四类,而且认为生而知之的“上智”和困而不学的“下愚”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区分“智”、“愚”的高明之处,是他客观而正确地论述了前提条件:对前者他从自己说起,“我非生而知之者,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证明“上智”的天才实属罕见,言下之意,天赋高一点加上“敏以求之”,方能显出智力超群;对后者则强调由于“困而不学”的缘故,才出现“下愚”不能改变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他并不轻视任何人,只对那些因拒绝学习而不能摆脱愚昧的人表示遗憾。

2.针对学生性格差异,进行因势利导。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着透彻了解,教育很富有针对性。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诸。”公华西曰:“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先行诸,赤也惑敢问’”。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求性格柔弱,办事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因而鼓励;子路性格鲁莽,风风火火,冲冲撞撞,需要降温。

3.针对学生的爱好差异,培养多向人才。孔子很重视发展学生的爱好专长,如他对有代表性学生的优势归结为:“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他认为“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德行突出的仲弓可以当君王;善于政事的子路可以管理军政,“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善于交际的子贡可以从事外交,等等。

4.针对学生的实践差异,陆续推向社会。如:“子使漆???恕6栽唬骸?宜怪?茨苄拧!?铀怠!薄凹究底游剩骸?儆煽墒勾诱?灿耄俊?釉唬骸?梢补??诖诱?鹾斡校 ?唬骸?鸵部墒勾诱?灿耄俊?唬骸?鸵泊铮?诖诱?鹾斡校 ?唬骸?笠部墒勾诱?灿耄俊?唬骸?笠惨眨?诖诱?鹾斡校 ?保ā队阂病罚

5.针对学生的工作差异,跟踪继续教育。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论语·雍也》)给子游以重用人才的启示;“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对冉求以必要的警告。由此可见,孔子从各个方面运用“因材施教”原理教育学生,做得很主动。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时,居优者为其做知识的向导,居中者为其做思路的开拓,居下者为其做知识的铺垫,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拘一格,成效必然会是丰厚的。

6.针对行为表现的差异,让学生警惕“六蔽”。如孔子所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喜欢仁慈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放荡不羁;诚实憨厚的人如不学习,难免上当受骗;个性耿直的人如不学习,难免固执己见;性格勇猛的人如不学习,难免惹是生非;胸怀刚正的人如不学习,难免狂妄自大。孔子在肯定学生行为优势的同时,强调由“不学”而产生的行为的负面,其目的在于激励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三、启发式教学方法

《论语·述而》还明确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有主动思考却又不得解而非常渴望得到解答的时候,教师应对学生思考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加以点拨、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教学方法有这样几点小措施:

1.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注意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就是把知识学活,由已知类推未知,由此及彼。说明对知识规律的把握可以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发现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性,并从启发思维、开阔思路、培养联想能力等三个方面找到了突破口,揭示出带有规律性的开发智能的方法,其指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四、切磋讨论,教学相长

子贡请教孔子说:“穷而无诌,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于是说:“《诗经》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即子贡听了孔子的关于穷富的教导后领会了切磋、琢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反过来,颜回在孔子面前从来不提相反意思,孔子就批评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还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论语·公冶长》)以强烈的求知进学精神启迪学生。

孔子作为一位著名的哲人、教育家,他的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促进了其教育活动的发展,也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我们的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还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足可见孔子教育影响之深远。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其思想,应用其做法,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论语.

[2]伍晓明.《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中国文化研究,2008.

[3]孙小玫,阮航.《论语》中的“谦”及其现代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3,(3).

[4]黄怀信.《论语》中的“仁”与孔子仁学的内涵.齐鲁学刊,2007,(1).

[5]吴天钧.从《论语》看孔子的教学方法.教育与职业,2005,(1).

[6]刘敬东.从《论语》看孔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探索,2000,(2).

[7]冯皓,秦晓磊.谈孔子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第8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正是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的影响,同时透过这层余光,窥视一下我们的现代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历经几千年,至今对教育还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主张“有教无类”,打破教育的贵族化;他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上,他强调社会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启发式教学,强调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同时,他的“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教学相长,又为教师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孔子有弟子三千,这一点未必属实,但孔子弟子的来源是非常广泛的,这却是事实。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是一条腊肉干,是当时贽见老师的礼物,只要有愿行束修之礼的,也就是愿意在孔子门下接受教育的,孔子是不会拒绝的。这样,孔门中的弟子来自各行各业的都有,入师门后从事各种职业的都有。“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它,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孔子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每个人在受教育上是均等的, 无论是贫民或贵族,无论是才人或愚夫,无论君子或小人。这种思想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而在今天看来,仍具有进步意义。只要人愿意进步,我们就应该接受他,不应该放弃他,这是一个教育家博大的胸怀。在大谈师风师德的今天,我们是否从这位教育家身上得到什么呢?一颗博大的爱心或许已包含了许多许多。而时至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包容之心?今天在我们大喊教育改革的同时,应该回头来看看,还有多少青少年被学校拒之门外?九年义务教育是否落到了实处?我在城区内一所中学任教,每年都目睹一些学生中的“顽固分子”被谴送回家,面对这些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老师摇头:这样的学生难教啊!学校也是一脸的无奈,不把他们“开除”,学校的升学率怎么提高?而三年下来,因厌学而自动退学的也大有人在,最后参加中考的所剩无几,反正也不懂,考了照样没书读。试问:这种淘汰式的教育怎能体现教育的平等?我们的教育就是一个不断淘汰的过程,到了最后,上高中念大学的是那些学习中的佼佼者,而其他人,学校则把他们抛向社会,而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找工作,没知识没文凭,年龄又小,不工作,又闲着没事干。青少年犯罪正在日益增长,这就是被抛弃的直接后果。这就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状况。有幸看到一个教师节的颁奖晚会,其中上海交通学校的校长说的一段话耐人寻味。他说:“教育应该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不是一个筛子。教育的目的不是筛选。我们学校的学生正是被层层筛选筛下来的,而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的闪光点,我们正是通过不断挖掘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使他们在社会上找到了立足之地。”的确,教育不是淘汰的过程,教育应该全民化。希望我们的教育不再是有层次的阶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像几千年前的孔子时代,做到接纳、包容、兼收。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振兴中华的重任才能付诸众生。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最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成人”、“成德”关键还是要依靠主体自身。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论语•述而》)这是说启发只是“成人”、“成德”式的教育的助缘,如果求学之人不能举一反三,也就没有什么更可以说的了。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对老师提出质疑,甚至于互相争论。如子路就常常对孔子之行径提出质疑,甚至指责。再如宰我曾对三年之丧发生怀疑,孔子也只是问以不行三年之丧于心安否,宰我告以安,孔子则说如果心安,那就算了。因为三年之丧本来是出于心所不能已的哀伤之情,连这种哀情都没有,勉强服三年之丧又有什么意义呢?再如孔子称赞颜渊好学,指出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老师讲什么总是耐心地听,似乎无所质疑,很愚笨的样子,但回去一个人静静地思索,往往能有进一步的发明。正因为这样,子贡自承不如,因为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另外,孔子经常让学生说明自己的志向,或赞许或批评,但也只是“各言尔志”罢了,说之何妨?曾点在言自己的志向时,鼓瑟铿锵而作答,一派狂者的气象,但所言之志深得孔子嘉许。由此可见孔门教法之一斑。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注重启发,注重思考,尤其是在教的问题上,这是一个原则,不能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礼记•学记》中说:

“君子之教渝也,开而弗达,开而弗达则思。” “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也就是教师所举的一隅,也就是《孟子•尽心下》篇所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是一种活泼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呆板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传授。

第9篇: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

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共通之处,对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中“性”是指先天性因素,“习”是指后天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天赋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不同主要是由于后天环境影响造成的。以天赋平等人性论为理论依据,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无分贵族与平民、国界与华夷,只要“自行束修以上”,便“未尝无诲”。

这一论述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具有民主思想和公平意识。而“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是孔子推行“有教无类”的有力实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有教无类”的内涵就是提倡教育民主、教育平等,反对教育歧视、教育不公平。高校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正确对待贫困生,不让一个困难生失学、辍学,杜绝教育乱收费,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其举措是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高校教师层面上的“有教无类”,体现在对本是人格平等的学生施以同样的爱心,对个性特征存在差异的学生施以有差异的教育,其举措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尊重个性。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是中国“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实践的第一人。“因材施教”一词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方式的概括,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年龄、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格、兴趣的不同、以及培养方向等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内容,也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宜”。比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这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教学内容;“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这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才能确定培养目标;孔子对子路、冉有两个学生“闻斯行诸”一问作出绝然相反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确定教学方法;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其本质是强调个性化教育的有效培养。

高校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要象孔子一样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观察方式,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如全班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和个别差异(如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和意志性格等),具体分析形成这些个性特点的诸多因素;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明白高校学生中存在差异的除家庭经济方面外,还有智力、非智力等因素;最后,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大多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诱导教学手段,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差异认识的基础之上,意思是“不到苦苦思索而不解时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不去开导,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就不再教诲他了。”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就是说只有当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时,教师才能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辟”。孔子在教学中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时非常注重教学的循序渐进,“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 正是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孔子认为教学的意义不重在“授之以鱼”而重在“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启发教学时他往往采用“叩两端”(从正反两面去追问发问者)的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他曾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效果显着,正如他的学生颜渊对他这样评价:“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当今的教学颇具启发性。大教育家第斯多慧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重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等一切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服务的前提下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启发诱导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心地位,“授之以鱼”与“授之以与渔”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和“教师讲,学生听”与“学生做,教师评”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