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孔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方法

孔子教育思想的内涵与方法

【摘要】孔子教育思想是春秋末年“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其内容丰富多彩。他把《诗》、《书》、《礼》、《乐》作为教育文本,把“六艺”“四教”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把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培养“经邦济世”“治理”天下的贤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坚持收受学生的“有教无类”,强调教育方法与路径的“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其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不朽殿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知行合一

一、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教育一方面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表征,另一方面教育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了文明前进的步伐。但任何教育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那个特定的时代,都离不开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也离不开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孔子教育思想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也是社会历史和人类思想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考察其教育思想,必须从几个层面加以注意:其一,春秋末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向“学在民间”发展。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于春秋末年,主要是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已经不能支撑。由于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坏乐崩,周王朝权力衰微,诸侯争霸,已经到了战乱频发和民不聊生的地步,以下犯上及政权更迭时有发生,其社会乱局正如孔子《春秋》里面十分悲怆的一句概括:“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以往的“学在官府”的稳定局面已经不能维持,在此情况下,“学在官府”逐渐与“学在民间”共存,甚至重心向“学在民间”转变。其二,“学在官府”的学术地位正统和思想主张正统,也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官府”把持学术和思想的局面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首先,如何达到天下大治,诸子百家见仁见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学说,以往“学在官府”提出的理论主张,不断受到其他学派的质疑甚至反对。其次,如何培养和不断扩大自己学派的人才队伍,宣传弘扬自己学派的思想主张,并进而被统治者信服和采纳,变成国家的治理实践,就成了不同学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三,孔子的儒家学派主张以道德人性为核心,以贴近社会生活实践为路径,已经成为学术界和诸子百家社会治理学说中之显学,受到了社会各界不同层面的广泛关注,奠定了孔子“学在民间”和办“私学”的基础。《史记•孔子世家》里说孔子在17岁的时候就已经名气很大了:“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僖子病且死,诫其后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既殁,若必师之!’。及僖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办私学,以儒家学说为讲授内容,远近闻名,趋之者众,《史记•孔子世家》讲到了孔子私学的繁荣和成就,说孔子弟子达到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尽管当时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理天下的主张,但是儒家仁义礼智信,即“五常”为轴心的“道德学说”还是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倾慕者、跟随者、自觉修习者很多。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一方面源于他对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要求,另一方面源于他对教育效果和教育规律的探索与把握,同时其教育思想又没有脱离社会实际。第一,在教育文本的选择上,孔子把《诗》、《书》、《礼》、《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文本。文本是实施教育活动和体现教育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既是教育内容的重要表达形式,又构成教育活动籍以凭借的重要知识素材。孔子把《诗》、《书》、《礼》、《乐》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成效显著,《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在文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上,《论语•泰伯》里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即: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论语•阳货》里又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第二,在教育内容及其侧重上,孔子特别注重“六艺”与“四教”,把品德放在首位。所谓“六艺”,就是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六艺”是周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六艺”记载最早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孔子十分迷信周朝的制度,认为周朝和睦太平,社会有序,所以他对学生的教育内容上,完全沿袭和照搬了周王朝官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四教”,《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伦理德行、忠君爱国、诚信做人等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行“君子”之行,能否做到“仁爱”、“有礼”,能否做到“诚信”、“孝慈”,都和这个人的品德高下密切相关,他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诚而信,泛而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在教育内容上选择“六艺”与“四教”,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一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倡导的“克己复礼”、“以德树人”和“仁孝诚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家国情怀的价值理念。第三,在教育目的上,孔子希望培养能“经邦济世”“治理”天下的贤才(士)。春秋末年,天下大乱不止,怎么能治乱而达“天下大治”,是诸子百家提出各自主张、争鸣不已的根本原因。所以,诸子百家的兴起,是各种“治乱”主张的兴起,从这个意义上看,先秦诸子百家,最初其实都是作为一种社会治理理论提出的,都是社会和政治治理学说。春秋末年,天下动乱不止,诸侯之间为了称王争霸,相互之间征战杀伐不断,周王朝的有序局面完全崩溃。而且,诸侯之间的战争,并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更谈不上“仁义之战”,正所谓史载:“春秋无义战”,而且春秋时期的战争,非常残酷,破坏力强大,杀戮人口众多,“争城之战,杀人盈城,争地之战,杀人盈野”,这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摧残,普通百姓身处乱世,找不到安身立命的“净土”,其生存和发展,甚至生命都是无所依归了。如何治理乱世,达到天下有序、太平,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成了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派争议的焦点,也成了各种学说纷起的主要原因。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一方面想找到治理天下的根本路径和根本方法,另一方面,想培养具有从政能力并具有高尚品德修养的治理者(士、君子),其教育目的不可能不体现这种主张和诉求。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从大的层面看,主要是培养能够治理天下的能人和“贤士”,从小的层面看,是为了培养儒家学说的传承者、弘扬者。第四,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强调“有教无类”,广招门徒,延揽人才。孔子《论语•卫灵公》说:“子曰:‘有教无类。’”《论语•述而》说孔子是“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里的“有教无类”在当时是打破了社会阶级和阶层的限制,不管学生出身贫贱、富贵、尊卑,基本上一视同仁地接收,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的平民。所以,孔子接收的学生有贵族(如南宫适),有商人(如子贡),有卞之野人(如子路),也有贫士(如颜渊)还有不拿俸禄介于官民之间的人(如子张),还有受过刑罚的人(如漆雕开)以及贱人之子(如冉雍),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崭新局面,是教育发展史上的新变革、新气象。因为自周朝以来,“学在官府”,统治者垄断了教育,享有教育权利的人毕竟是社会上层的人和子弟,能否进入“官学”接受教育,与个人的智愚、能力以及求学的愿望无关,而是与家庭、门楣、等级、身份和地位分不开。“有教无类”打破了当时教育的不平等局面,使得教育走下高高在上的殿堂而大众化、平民化、平等化,既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中平民百姓对教育权利的呼唤和诉求,也顺应了时代变迁催生的教育发展趋势。这一切对后世中国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路径与方法

在教育的手段和路径上,孔子主张“知行合一”。孔子不是一个只懂得高谈阔论,脱离社会现实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立足于实际,主张受教育者以及做人要“知行合一”。第一,就他作为老师而言,在“知行合一”方面也是十分称职的,是学生们的榜样。例如,他教授学生习“六艺”,除了教授理论性较强的“乐”、“书”、“数”之外,自己其实也是“射”和“御”这样实践性较强技艺的高手,他曾自信地说过:“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称自己不但学过“射”,其实更是“御”(驾车)的高手和专家。第二,孔子认为如果学不致用,等于白学,主张在为政实践中“学以致用”。他曾说即使把《诗》300篇全部背诵下来,但却不能学以致用,不能运用到“为政”上去,也等于白学。他在鲁国为政时积极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在51到55岁时,得到鲁定公的信任和赏识,在鲁国从政,历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主张“张公室,抑私门”,对不合礼法的违制城邑“三都”坚决主张拆掉。第三,他周游列国,宣传“仁政”、“礼治”,积极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在他看来,从政与修德是一体的过程,从政者必须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所以在教育弟子上,他要求弟子们不但要从思想上理解“德”的涵义和重要性,而且要在从政以及为人中始终如一贯彻并体现这种理念,做到知行合一,《论语•颜渊》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要做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用空洞的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使民先“富之”而后“教之”,只有这样,民才能安心接受教育,也才会对“仁”“义”“礼”“智”“信”信服并内化于心,外彰于行,才能达到教育教化的预期效果。在教育与学习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一系列方法。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孔子没有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量体裁衣,有所侧重。例如,子路刚勇过人,孔子教育他不可恃勇过激冒进,冉求胆小退缩,孔子则鼓励他敢于鼓起勇气前进。孔子的教育方法丰富多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孔子对人的智力与认识能力做了分类,《论语•季氏》载:“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大概是他因材施教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又如《论语•先进》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一方面反映了孔子教育已经有了不同的科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孔子根据不同弟子的爱好、秉性、天赋、智力以及特长等情况,在教育上有所不同和侧重。第二,强调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犯同样的错误,都是为学之道。第三,强调反复学习以及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对了解新知识的重要性。他提倡“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认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只有反复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才能不断进步,也只有不断温习学过的东西,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从而把握新东西,做到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已知到未知。第四,强调学与思并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脱离思考,否则学的东西难以消化,思考不能脱离学习,否则就会耽于空想,学与思是个一体的不可分离的求知过程。第五,注重启发式教学。他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于学生想不通时,要去启发他,有了体会想说而说不出来时,再去指导他。其六,孔子认为在学习中谦虚是美德,切忌主观固执和骄傲。他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也。”谦虚而不固守自己的主观偏见,不断学习又能去除骄傲,不务虚名,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也离不开对教育发展史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成功经验的汲取和借鉴。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光彩夺目,教育实践丰富多彩,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构建了一座雄伟瑰丽的不朽殿堂,在今天仍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与意义。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教育,注重学生“因材施教”的教育,注重学生“知行合一”的教育等,在今天的教育发展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简体字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

[2]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孔子哲学讨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9月.

[3]裴大洋主编,刘学智、冯国祯副主编,《中国哲学史便览》,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作者:任意君 单位: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