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孔子范文

孔子精选(九篇)

第1篇:孔子范文

有人说孔子是思想家,在我看来,他就是个老人家,非常怪的老头,所以他很不讲道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续问曰:“子路何人?”子曰:“阿由优也。”这个怪老头怪在别人问他关于别人的问题,孔子并不作答,但自己心中却是有数的,只是他并不想做出评论,即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十分狡猾,未践己行,却自然。

有一天,孔子与原壤期见,孔子来晚了,看到原壤十分不好的样子在等他,表明孔子真的来晚了,然后孔子就开始骂原壤:“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老人家似乎很不讲理啊,原壤可能一开始坐的端端正正的在等你,没成想你来晚了,原壤就生气了,而你来了却是一脸的怒气,连吼带骂的,不对啊。完了就开始拿拐杖打原壤,不欢而散也。怪老头。

孔老人家在现代人看来还是非常怪的,学生早上睡得很晚,就被孔子骂的粪土糊不上墙,朽木不可雕也,这跨了几代沟,无法理解孔子为何脾性这么怪呢?老人家可能没睡好,看到学生能睡得如此入神,觉得学生太懒了吧。时代原因,孔老头怪得。

还有一次,孔子的老友来看他了,不知出于什么不敬的原因,孔子假病不出,朋友也只好走了,待朋友走了,唉,孔子就闪亮登台,在屋子里就大弹古筝,飘扬的音乐飘到了老友而立,这真的是凭君传语报平安啊!老孔子,贼坏!

第2篇:孔子范文

“没关系,没关系,您可是圣人哪!能救您老使我荣幸之至!”这是我和孔老夫子的对话。怎么?孔老夫子怎么复活了?请听我慢慢道来。

公元前479年,孔子享年72岁,被葬在了曲阜城北泗水南面。可谁知有一天他突然醒来,张开嘴却叫不出声,于是他想:我再睡会儿吧,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救我。

孔子突然从梦中惊醒,一个白胡子老人站在他面前,says:“I‘mGod。Let’sgototheGodSchool。”孔子曰:“来者何人,怎通晓鸟语?可见来头不小呀!”上帝不听他罗嗦,把他带进了天堂。

第3篇:孔子范文

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3、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r,马车上没有了,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第4篇:孔子范文

孔子尊尚智慧与智者。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孔子认为,人有智愚之别,最聪明者为“上知”,最愚笨者为“下愚”。智者较愚者颖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以下只注篇名)孔子十分赏识聪明的学生,如“闻一以知十”(《公冶长》)的颜回和“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的子贡,而对愚冥不化、“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述而》)的学生则表示出相当不满,甚至发出不愿再教的警诫。第二,孔子有时喜将“知者”与“仁音”比对映照,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子罕》),我们知道,“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范畴,能将智者与仁者相提并论,相互映衬,这充分显露出孔子钟爱“智者”的人格志趣。

那么,孔子为何要垂青“智者”呢?一言以蔽之――“知者不惑”。智者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头脑清醒敏锐,能洞察世间百态,通达事理,举措得宜,不犯糊涂。具体来说。这种“不惑”之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明“察”。“察”即考察、审核。智者深知事物本质隐藏于表象之后,只有先对纷繁芜杂的表象进行一番细致而全面的考察,才能去伪存真。明察的对象主要是人。在方法上,智者懂得从言、行、心等方面综合而深入地考察。先察“言”,从言论本身内容与逻辑上看有无矛盾。察言十分重要,“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它是评判某人的重要依据。即便顺从自己的话,也必考察一番,“绎之为贵”(《子罕》)。再察“行”,言行不一的情形时常出现,欲真正了解某人,还更应从其实际行动上予以考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决不能仅“听其言”就“信其行”,更不可“以言举人”(《卫灵公》)。末察“心”。仅凭言行有时还不足以知人,还需透过受查者内心的安顿与否来窥测其志趣爱好及价值观,“察其所安”(《为政》)。有些人虽错做了坏事,但因无意或被迫所致,若事后良心不安,颇有愧疚悔改之意,说明其仍不失为好人。

二、“慎”行。如果说“明察”是洞悉外在认识对象的话,那么“慎行”则表现为对自己的言、行所持的审慎态度。如在交谈上,智者不仅会慎重选择对象,既不“失人”也不“失言”(《卫灵公》),还懂得适时而言,“察言而观色”(《颜渊》)。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此外,智者不欲强词夺理,“御人以口给”,因为这只会招人怨恨,“屡憎于人”(《公冶长》)。所以智者不轻易言说,但一旦发表意见,必定“言必有中”(《先进》),言简意赅,中肯中的在行动上,智者也会格外谨慎。如对交友,智者会选择同正直、诚信、博学多识的“益友”为伍,决不滥交“不如己”的“损友”。因为前者不仅可促使自己“见贤思齐”,还可“以友辅仁”,帮助自己提升道德品行,而后者只会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夸夸其谈。

三、远“虑”。智者不仅懂得当下明察与谨言慎行,而且尤重放眼未来,心怀“远虑”。他们不像庸碌之辈那样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相反,智者懂得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在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会果断舍弃小利。再者,智者能够见微知著,推近知远,事物发展初期根据显露出的某些零散、粗概的端萌、迹象推知其未来发展态势,先知“先觉”。

四、善“权”。如果说上述之智均表现为“知常”的话,那么,善权则为“知变”之智。既能明了和遵循事物的常规与准则,还能够根据时间、条件的动态变化做出相应的合理调整,权衡轻重,与时偕行,“毋固”(《子罕》),“无可无不可”(《微子》)。如在政治清明的时候,智者懂得顺时而进,积极人仕,敢于“直言直行”,以济国安民;反之,则隐退自守,“无道则隐”(《泰伯》),甚至装疯卖傻,言谈亦由直言不讳转为谦逊委婉,“危行言孙”(《宪问》),以保全性命。执经守常虽难能可贵,但却比不上通权达变,“可与立。末可与权”(《子罕》)。

五、“达”命。智者的最高境界在于能够超迈“人道”上达“天道”,把握天人之际。智者懂得从自然万物的事相中体悟宇宙间所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创生”之道,能从大自然当中感悟四时运行不止(“四时行焉”)与万物生机勃勃(“百物生焉”)的道理,亦能从奔流不息的流水中领悟时光飞逝的真谛,进而转化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惜生珍时的人生信念。当然,在尽人事仍不能遂愿,甚至还遭遇种种不测时,亦能顺时达变,乐天知命,甚至对此还怀存某种敬畏之情。这其实乃是一种豁达、安顺的人生境界。

此外,智者还懂得适度原则与中庸之道,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既使其得剥自然而充分的抒发,又能避免走向极端。快乐时不放荡,悲哀时不痛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愤怒时不致“忘其身,以及其亲”(《颜渊》),与人争强斗胜,置自己和亲人于不顾;情感转变有常,不致出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颜渊》)这种大起大落的极端情形。

其实,孔子尚智背后还寓含着人生关怀的深层原因。我们知道,春秋世乱。“礼坏乐崩”,人人不免性命之虞,因言行不当而招致杀身之祸的悲剧层出不穷。远如夏、商时的关龙逢、比干,近如春秋晋国的仲伯,“好直言”,结果被他人“谮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五年);楚国的郗宛,也因“直而和”遭人诋毁而被迫自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等等,孔子一生也颇为坎坷,历经磨难,曾多次遭人毁谤,几次险些被害。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冲击迫使孔子不能不思考人生安身立命的重大问题。在孔子看来。唯有获取人生各方面智慧,成就智者人格,才能有效解决这一永恒问题。

那么,我们又将如何获取诸如明理、知人、晓事的才智,成为智者呢?孔子认为,条件主要有四:好学、乐思、勤问和笃行。首先要好学,以获取广博的知识。为此,先要端正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此外,要广开学习途径,在博览《诗》、《书》、《礼》、《乐》等各种文献外,还要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多见”、“多闻”,“多识”,切身体验,以开阔视野。积累经验知识。好学是求智的本源。孔子本人曾将别人称誉自己“圣人”的原因也归于“好学”。别人对孔子也有“博学”之评。可见,好学、博学乃是通向智慧的必经之途。“智”从“知”始,只要坚持不懈,就能“下学而上达”(《宪问》),通达性命天道,故孔子说“好学近乎知”(《中庸》)。当然,仅仅 好学、博学是不够的,因为它只为求智者奠定必要的知识根基,是“知其然”的工作,实现智者目标的关键一步乃在于热爱思考,在乐思、深思中达到“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由博返约,从而“不罔”“不惑”。否则,“学而不思则罔”(《为政》),愈学愈迷惑。当然在学、思过程中亦必育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就必须勤问他人,即便对于不如己者也要能“不耻下问”,方能不断精进。通过好学、乐思、勤问,明达事理之后,还应笃志力行,在实践中加以坚决而灵活地运用,否则,学得再多又有何益,“亦奚以为?”(《子路》)孔子曾批评“过而不改”(《卫灵公》)者,而对“不贰过”(《雍也》)的颜回则发出由衷赞赏,正是这种原因。

孔子的“智”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究竟处于一种怎样的位置?“智”与“道”、“仁”、“勇”、“礼”等重要范畴又有怎样的关系?实际上,“道”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范畴其内涵主要为道德准则,亦即朱熹所说的“人伦日用间所当行者”(《论语集注・述而》)。因此,它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与价值追求,人人都应“志于道”,笃志奋求。不仅如此,还要能“明道”――明达道义,“守道”――持守道义,“行道”――担当道义。而“明道”必离不开才智,“知者不惑”;“守道”则须具备仁德,“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必失之”(《卫灵公》)。所明之道若缺乏仁德的护守必将丧失;“行道”则仰赖刚勇,“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没有勇气,道义无从保证。正是在此意义上,智与仁、勇一起共同构成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重要推动力。不过,三者在内涵与功用上各有侧重:“智”重理性,明理晓事,知人知天:“仁”重情感。立己爱人,推己及人;“勇”重意志,笃志力行,见义勇为。后人曾用“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答石于重》)来诠释智仁勇之于道义的关系,确为精辟之论。

第5篇:孔子范文

孔鲤(前532年至前483年),男,汉族,山东曲阜人。字伯鱼,孔子的儿子。

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之妻于夫死后改嫁。因为孔鲤是至圣之子,述圣之父,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孔氏子孙尊为“二世祖”。其子孔伋继承孔子学说并有所发展,著《中庸》等儒家经典,故被元帝封为“沂国述圣公”,氏子孙尊为“三世祖。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鲤的儿子孔伋的后裔。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孔子范文

1、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孔子

2、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孔子

3、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 孔子

4、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

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 孔子

6、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 孔子

7、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孔子

8、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 孔子

9、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 孔子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 孔子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孔子

12、朝闻道,夕死可矣。 —— 孔子

1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孔子

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孔子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孔子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孔子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孔子

18、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 孔子

19、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孔子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孔子

21、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

2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23、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孔子

24、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 孔子

2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孔子

2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孔子

2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 孔子

28、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孔子

29、夫子莞尔而笑。 —— 孔子

30、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3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 孔子

32、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 孔子

3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

34、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

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子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

37、孔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3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39、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 孔子

40、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 孔子

41、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 —— 孔子

43、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4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朽木不可雕也。 —— 孔子

45、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孔子

46、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 孔子

47、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

48、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 孔子

第7篇:孔子范文

孔子和他那个时代

二千五百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世界上几个古老的文明国家都呈现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就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代表。在希腊有自发唯物论的奠基者泰勒斯(约在公元前624—前547)和辩证法的奠基者赫拉克利特(约在公元前540—前480),在印度有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约生于公元前550),在中国有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就中国来说,和孔子同时还先后出现了不少优秀人物,像渊博的季札,政治家晏婴、子产,思想家老子,历史家倚相、左丘明,军事家伍子胥、孙武等。

孔子出生的时期,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当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公元前722—前481)的中期。这时的中国,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冶铁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前513年晋国用铁铸刑鼎就是一个例证;一般生产工具——农具、手工工具,大致已用铁制,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黄河中下游广大的土地被开垦了,森林等富源也有被开发的可能了。手工业则逐渐走向专业化。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发达起来,当时像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曾为越国上将军的范蠡,都以经商致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标志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公元前6世纪时,在中原地区和淮水、汉水、太湖流域广大的地域里,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家,这些诸侯国家名义上是周天子的属国,其实是一些自主的或半自主的独立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各国诸侯、卿、大夫为代表的贵族,彼此为了争夺土地或劳动者,不断地发生兼并战争,战争的结果,许多国家灭亡了,许多贵族没落了,也有一些原来不是贵族的人,由于依附胜利的贵族而上升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以及上升的人逐渐形成了“士”这一社会阶层。这种“士”,在频繁的战争中间,在各种军事、外交、政治活动中间,获得了广泛的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在当时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过程中,曾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孔子,正是“士”这一阶层的最早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这以前的文化是被贵族垄断的,但在社会剧烈变动、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时,这种垄断情况就要被迫改变了。没落的贵族和原来的下层贵族在这一改变中就起了桥梁作用。他们顺应了广大人民学习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知识的迫切需要,开创了私人教授学生、传播文化的新教育制度。孔子就是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卓越的教育家。

当然,孔子不仅是个教育家,他还是个思想家。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有一套虽不周密而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孔子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是提倡“仁”,仁就是“爱人”,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反映了由于奴隶制的渐趋瓦解而产生的当时庶人(广大人民)的抬头。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识普及到人民中间去,就是这种现实以及反映这种现实的人道精神的具体表现。这是孔子进步的一面。但是,孔子又主张用“礼”来制约“仁”,同时主张礼教、礼治,这就是说,孔子主张人跟人还是要按一定的等级、一定的规矩相处,也就是他说的: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所以他说的仁——爱人,便又被等级秩序削弱了。在这一点上,孔子终于没有完全突破阶级限制,终于没有突破旧的思想意识的限制,终于没有突破那时社会还处在过渡期的最初阶段的历史限制。在对当前的政治态度上,也有类似情况。孔子对当时各国诸侯、大夫的互相兼并很不满意,他主张天下和平统一,这是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也是符合中国后来成为一个大的封建国家的历史要求的;但是他所主张的统一,是要像西周初期那样,在以周天子为首的旧贵族统治下的统一,这就虽然含有新的因素而终于和当时社会变革的现实相矛盾,这也就是孔子在当时不能不碰壁,政治活动不能不失败的根本原因。进步和落后,改革和妥协,孔子兼而有之。这是孔子的矛盾,也是时代的矛盾。

尽管如此,孔子能够提出“仁”,而且能够普及文化知识,在教育事业上有很大的贡献,其进步的一面还是主要的。源远而流长的中国文化,孔子正是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传播者。

孔子和老子的会见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儿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从自己车上下来,把作为见面礼的大雁捧着,送给了老子。

老子比孔子年纪大得多,经验阅历也丰富得多,他所接触的文物史料也远比孔子这时所接触到的广博得多。因此,这一次会见,对孔子是极其有益的。这时孔子还在壮年,在求知和修养方面,积极和热情有余,但是还不免有些急躁、粗枝大叶,仿佛还需要更阔大的胸襟,需要在精神内容上更加丰富一些,还需要从更高的眼界对自己已经获得的学识技能加一番审量。而在这些方面,老子恰是有资格对孔子有所助益的。从老子方面来说,他似乎缺乏孔子那样的积极和热情,好像缺少什么朝气似的,但是和孔子的精神凑合起来,却就可以构成一种宝贵的东西了。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其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会见是灿烂的古代文化史上饶有意义的一页。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东西。甚至就是孔子所熟悉的礼数方面,也证明老子比他懂得多。例如出丧的时候逢见日食怎么办,小孩子死了该葬到近处还是远处,国家有丧事的时候不避战争对不对,战争的时候应该把已死的国王的牌位带着还是不带,等等,老子都根据事实和情理给孔子作了明确的解答。老子也深深器重像孔子这样一个虚心求知的人。

孔子在洛阳住了几天,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地给他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告诉他道:“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也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是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孔子深深地玩味了老子的叮嘱,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阳。孔子回到鲁国,见到自己的弟子,还不住地赞美老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它爱风里去就风里去,它爱上天就上天,这就是传说中的龙。我没法捉摸老子这个人,老子就像龙一样吧。”

弟子颜渊和子路的死

孔子这时已经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了。像孔子那样享着高年的人,自然会见到一些比他年轻一些的人的死亡。这在老年人说来,是会分外地觉得感伤的。

在他六十九岁上,他的唯一的儿子孔鲤死了。孔鲤死时已五十岁。——孔鲤有一个儿子叫孔伋,号子思,子思后来也是著名的学者。

老年丧子,终是伤心的事。但更不幸的是,过了两年,在孔子七十一岁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而来。先是这一年的春天,有人在鲁国西郊打猎,打了一只像麒麟一般的动物。麒麟在传说中是一种仁慈的兽,它一出现,向来认为天下要太平的,但现在被打死了,孔子觉得这就不是好兆头。孔子于是哭了。不久,孔子又眼见他最得意的弟子颜渊死去。

孔子是非常器重颜渊的。颜渊生活很穷困,但是并不因为穷困而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孔子曾说:“颜回(颜渊名回)太好了!吃的是粗饭,喝的是清水,住在又窄又小的巷子里,要在别人就愁死了,但是颜回还是照常快乐。颜回太好了!”

孔子又曾说:“告诉一个人如何学习,听了从来也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了。”

颜渊不只学得孔子乐观、积极、勤奋不息的精神,而且也学得了孔子的谦虚。他原是很聪明的人,孔子曾问子贡说:“假如你和颜回比,你觉得谁聪明?”子贡说:“我怎么敢比他?颜回听到一桩,就能悟到十桩,我顶多听到一桩,悟到两桩。”孔子说:“对了,你赶不上他。我和你都赶不上他!”子贡就算聪明了,还赶不上,连孔子也承认赶不上。但是颜渊平常虚心到像傻子一样。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一天,他也不反驳,就像笨得要命。可是我事后自己想想,他也给了我些启发,他不笨呵。”

孔子是有政治热情的人,但却并不怎么迷恋功名富贵。颜渊也是这样的。在一般人看来,颜渊是有宰相之才的,可是他并不急于做官。所以孔子曾对颜渊说:“有机会就实现理想,没机会也能安心,只有我和你可以做到。”

总之,颜渊就是一个小孔子。这样的一个弟子死了,孔子当然要痛哭。当他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说:“老天要了我的命了,老天要了我的命了!”

孔子哭得是如此哀恸,连自己是在哀恸中也不觉得了。别人说:“你太哀恸了!”他说:“哀恸么?我竟忘了自己了。这个人死了再不哀恸,还哀恸谁呢?”

颜渊的父亲颜路,自然也是悲伤的。他想给颜渊葬得好一点,想买一副套棺,可是买不起。就去请求孔子,把孔子的车子卖了,去换一副套棺。这是使孔子为难的事情。孔子只好率直地告诉他:“不管成材料儿不成材料儿吧,咱们是各人说各人的孩子呵。鲤儿死的时候,也是只有一层棺。没法子!我不能出门不坐车。因为我有时还和朝中做官的来往,我不能跟着他们步行呵。”说得两个老人都伤心起来了。

孔子的弟子们也想厚葬颜渊。可是孔子觉得哀悼也不应表现在这上头,太过分了是不适宜的,就说:“不行!”但是弟子们终于厚葬了颜渊。孔子说:“颜回待我像父亲,可是我没能待他像儿子。这是弟子们干的呵,我也做不了主了。”

这一年——公元前481年的夏天,齐国发生了。逃亡到齐国的陈国贵族陈氏(在齐改姓田氏),在齐国掌握政权已有八代,这时便把齐国国君齐简公杀了。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田氏就篡夺了齐国政权。齐国这次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先声。在某种意义上说,齐国可算是战国时代的序幕。不过在孔子当时,他还看不出其中的历史意义,只能感到这是大变动,很不以为然。

七十一岁高龄的孔子着了急,他最后一次表现对政治形势的关切。他郑重地去告诉鲁哀公说:“陈氏把齐君杀了,请出兵讨伐!”可是鲁哀公是怕事的,而且鲁国的政权实际上又掌握在三家贵族手里,鲁哀公便推给三家贵族,说:“问他们好了。”孔子说:“因为我从前参与过政治,所以不敢不来告诉;您却要我去问他们,我就只好问他们了。”孔子就又去告诉了三家贵族,但这三家贵族在鲁国的情形原和齐国的陈氏差不多,当然不会过问这种事。孔子碰了钉子。在齐国这一次中,孔子的弟子宰我牺牲在齐国。

第二年孔子又遇上了一件不幸的事,这就是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也死了。子路而且死得很惨。

原来子路是有勇而无谋的。孔子曾经不止一次地告诫过他。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你率领三军的话,要带谁去呢?”因为子路以勇敢出名,他以为孔子一定说要带他。可是孔子说:“我决不带赤手空拳就和老虎打一通的人,我也决不带莽莽撞撞一点准备也没有就要过河的人。我要的是遇到战事能谨慎戒惧、善于策划而能成功的人。”孔子还认为子路性子太直了,太好强了,平常就觉得他不会善终似的。

子路对孔子的事业最热心,虽然因为心直口快,常常受孔子的申斥,但对孔子的感情始终很好。有一次,子路的好意又给孔子顶了回去。事情是这样:有一回,孔子病得很重,子路为了让孔子高兴,就叫其他弟子当做孔子的家臣,摆一摆场面,仿佛孔子还在做官似的,其实这时孔子已经退休了。这被孔子发觉了,很生气,说:“很久以来仲由就这样会做假了!没有家臣,装作有家臣,骗谁?骗老天么?而且我也不一定死在家臣手里就好呵。我与其死在家臣手里,何如死在弟子手里呢?我纵然得不到政府的厚葬,难道还怕死在路上没人掩埋吗?”

虽然子路常常挨孔子的骂,然而因为子路是个直爽的人,孔子对他也就最容易说出真心话,同时子路也有不少长处,像正直,勇敢,听了就做,说得出就做得出,没有任何犹豫,而且如果别人指出他的毛病就高兴等,因此孔子对他仍是十分爱惜的。

子路是死在卫国的。原来卫出公立了十二年以后,他父亲蒯聩又来夺取王位。这时子路在卫国的一个贵族孔悝那里做官。孔悝是蒯聩的外甥。孔悝并不赞成蒯聩。可是孔悝的母亲,即蒯聩的姐姐,却欢迎蒯聩,原因是她在孔悝的父亲死后,爱上一个仆人叫浑良夫的,蒯聩支持她这一段爱情,并允许她改嫁。结果,孔悝的母亲和浑良夫当了蒯聩的内应。

蒯聩潜回卫国,住在孔悝的菜园里。孔悝的母亲就帮同蒯聩来强迫孔悝也参加。他们是那样匆忙,要歃血为盟了,连牛也来不及找,就抬了一口猪来。孔悝的母亲拿着戈,蒯聩带着五个武士,就把孔悝从厕所里寻了出来,胁迫他登上了立盟约的土台子。

孔悝的家臣栾宁这时正在烤肉吃酒,也没等肉烤熟,就赶快派人去告诉子路。栾宁又急忙找了一辆车,一路上吃着烤肉,护送着卫出公逃往鲁国去了。

子路听到信息,就赶了来,要进城。恰巧孔子另一个也在卫国做官的弟子子羔从城里出来。子羔说:“城门已经关了。”子路说:“我是赶来的呢。”子羔劝他离开。他说:“吃人家的饭,在人家出了事情的时候不该怕出头。”子路瞅了一个使者出城的空,进了城。

他主要是想救出孔悝。他对蒯聩说:“何必一定扣住孔悝呢?就是杀了他,也还会有别人来继续反对你的。”但蒯聩没有听。子路料到蒯聩胆小,便准备在土台子下放起火来,以为蒯聩怕火,会释放孔悝。

蒯聩果然怕火,但没有放出孔悝,倒派了两员勇将下来和子路战斗起来。子路受了重伤,帽缨也断了。子路说:“好汉临死的时候,帽子还是要戴正的。”他在把帽缨结好的时候,断了气;身体被剁成了肉酱。蒯聩终于取得了卫国的王位,这就是卫庄公。

孔子一听说卫国发生,就感到不安,说:“高柴(子羔名高柴)还可以安全回来,仲由一定牺牲了。”不久果然凶信到了,孔子就在院子里哭起来。这时有来吊唁的,孔子立刻还了礼。孔子哭完了,才又问起子路怎么死的,送信的人说:“成了酱了!”孔子便赶快叫人把屋子里吃的酱盖起来,为的是怕看了心里难受。

颜渊和子路的死,对于孔子都是沉重的打击。一个是最好的弟子,一个是最亲的弟子,共过若干患难,相处过三四十年,现在都离开他了。

(选自《孔子的故事》,北京出版社)

【推荐书目】

《〈论语〉译注》,中华书局

《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

《孔子的故事》,北京出版社

《有关孔子与〈论语〉的101个趣味问题》,中华书局

【高考链接】

(2012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第8篇:孔子范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一听,摇头如拨浪鼓,连呼废话废话,弱智弱智。何以故?因为这句“只要……将(就)”不构成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而是同意重复。前提和结论,因与果在内涵上是一致的,甚至前提(或因)在内涵上比结论(或果)还要丰富。所以,这样的话可以倒过来说:

只要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人都会献出一点爱

细心辨析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世界变成了美好的人间,并不能保证人人都会献出一点爱。那就是我前面说的,作为前提与条件(或因)的内涵竟然比作为结论与目的(或果)的内涵还要丰富。你能说这两句歌词不是废话吗?

可是,说这种废话已经成了我们思维与语言上的痼疾。我们可以随便举出一大堆。比如:“只要人人像雷锋,社会风气就会变好”,等等。

可这毛病的病根从什么时候种下的呢?至少从孔子。我们来看看。

孔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治国软件。到了齐国,齐景公问他:“听说您有很伟大的治国方略,请问,什么是施政的关键?”

孔子答:“要使君主像君主的样儿,臣子尽臣子的职责;父亲要仁慈,子女要孝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一听,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得好啊,如果不是这样,即使有粮食,我又怎能吃到嘴?”

可是,景公晚上回去一琢磨,就回过劲来了:“奶奶的,俺今天又上了孔家老二的当了。他说的不是废话吗?我问他如何施政,他倒拿大话来哄我。我问他手段,他答我结果。真狡猾!”

第二天,齐景公把孔子叫来,对孔子说:“你老人家昨天教导我的我记下了。但我还要问,如何才能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下孔子没法滑头了。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那就从节约财用开始吧。”

后来齐景公见到孔子,就很恭敬,敬而远之,再也不问什么了。过了一段时间,就暗示孔子滚蛋。

孔子离开齐国,转了几个圈,转到叶地去了。叶地也有一个自己跑来的人,叫诸梁,诸梁一来,便圈地为王,自称叶公,宣布这儿是他的了,老百姓都归他管。但老百姓还不认识他呢,就不太服他。于是诸梁就问孔子怎么办。孔子知道诸梁的心思是急于收附人心,便答:“让远方的人来投奔你,近处的人依附你。”这叶公的脑子比齐景公的好使,他马上便觉得孔子脑子有问题:这谁不知道?我问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天,叶公见到孔子的弟子子路,就问子路;“你老师的脑子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子路早就觉得老师迂腐,好象是脑子有问题。但这怎能对外人说呢。于是便不搭话。

孔子听说了,就埋怨子路:“你为什么不告诉他,我的为人是学道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呢?”

一发疯便忘了吃,一撒癫便笑呵呵,忘了自己是老头,觉得自己是玩童——还真是有点不正常。

鲁国的权臣季肥要讨伐颛臾。孔子的两个弟子冉求和子路在季肥手下做官,也暗中支持。但他们怕老师骂,便事先去孔子那里探探虚实。孔子果然把他俩狠狠地批评了一番,然后又讲了一番治国齐家的大道理。这大道理后来一直是我们的圭臬。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孔子的均,当然不是绝对平均),确实是社会稳定的前提之一。但“患不均”之正确,并不能证明“不患贫”之合理。“均无贫”不合事实,“不均才贫”更不合逻辑。“均”是分配形式,“贫”是财富多少。财富分配之均与不均,与财富之多少没有关系。那么,“均”与“贫”两者既为不相及之风马,简单地以为解决了“均”的问题,便能解决“贫”的问题,便是神经搭错通道。

因此,简单地说:“不患贫”是危险的,因为“贫”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贫则人争,争则不安。人所争者,正是这不足之物。韩非子在《五蠹》中就讲到了,正是人多财少,才引发了争,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与人心的险恶。司马迁《货殖列传》也写到他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现象,那就是南方富裕,物产丰富,家给人足,偏偏没有豪富,因为人们不觉得有聚敛的必要;北方贫穷,物产缺乏,人人不足,却偏多聚敛千万之家,穷怕了,当然聚敛无度。一个馒头两人均分,固可收一时心理平衡之效,然长期饥肠辘辘,最终必使强者恃强而凌弱,全占而为快。可见,贫,正是不均的根源,也是不安的根源。孔子立论,而至于如此胡说,至少思维不够缜密吧。

逻辑:不患贫而患不均——以全称肯定判断来以偏概全。

均无贫——彻底的没逻辑。其极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贫。人人都是零,均是绝对均了。但贫还是贫。

孔子这种把两类不同范畴不同类属的概念搅到一起,然后乱说一气的毛病,还多着哩。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中“学而”,“阳货”章两见)

巧妙的言辞,美丽的容貌,一属于智力上的,技巧上的,一属于天赋上的,肉体的,它们与一个人道德上的仁与不仁,没有关系。孔子把它们扯到一起了。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刚”与“毅”还说得通,“木”与“讷”,与人的天资、智力有关,与人的道德无关。一个智力上有缺陷的人,比如弱智,他当然不会奸诈,但那能说是近于仁德?难道说仁德——推而及人的一切道德行为,能离开人的自由选择而存在?

那我们往极端里推,倒不如说蠢猪才最仁。它肉让我们吃,皮让我们做鞋,连毛都让我们做了刷子。

这是孔子的语言。我们再看他的一些行为。

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

名叫“盗泉”的水,不饮。

肉切得不方正,他不吃,他把肉块的方正与品行的端正联系起来。滑溜肉片,肯定会吃出一个滑头的家伙。

席子摆得不正,他不坐。他把坐席的方向与人心的正派联系起来。躺椅,能坐出一个人格匍匐的人,转椅呢?那就一定坐着一个见风使舵的家伙。转椅上坐着的大多是见风使舵的家伙,这我信。但我以为他们之见风使舵不是因为坐了转椅。恰恰相反,大多倒是他先会见风使舵,然后才能坐上标志身分与地位的转椅。

名叫“盗泉”的水,他不喝。类似的例子,是他的学生,大孝子曾参。曾参路过一个叫“胜母”的地方,赶紧避开。喝了“盗泉”水便成盗贼;住在“胜母”的地方,便会虐待母亲。若是这样,“农夫山泉”必不为城里的小姐少爷所好,不然把他们的潇洒人生喝成一个苦难农夫怎办?“娃哈哈”一定在养老院畅销,他们都想返老还童。出访外国,一定不去危地马拉。大家争着去美国与德国——一个有色,一个有德。一个美,一个善。

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宰予,字子我,所以在称字不称名的时代,人一般称他宰我。——我的天!多么可怕的名字!我若叫他一声,便是喊人来宰了我,他自称一声,便是让人去宰了他。最后他作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一族尽灭,还真让人宰了。

这是说个笑话。实际上,这“宰”字,在那时,乃“宰相”之“宰”;“使尔多财,我为尔宰”之“宰”,“主宰”之意也。这样看,宰我,便是主宰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宰我先生,还颇有现代精神呢!

孔子不喜欢“宰我”。这人白天睡了一个懒觉,被孔子抓住了,大骂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汉代的王充都认为孔子待宰我太刻薄了,睡了一个懒觉,不算太大的罪过,何至于被骂为“朽木”“粪土”?其实,孔子对宰我有成见。他俩之间,有过一次关于三年之丧的争论。

宰我说:三年的守丧期,太长了。君子守丧三年,什么也不能干,必然礼也坏了,乐也崩了。况且,一年过去,四季轮了一回,一切都从头开始,一年也就够了。

孔子一听,怒发冲冠:“在服丧期你吃细粮,穿锦衣,心安吗?”

宰我老实回答:心安。

孔子一听,火气更大: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吧!哼!君子居丧时,食美味也不甘甜,听音乐也不快乐,住在家里也不安适,所以不做。现在你倒感到心安!你心安,你就这么做吧!

宰我一看形势不好,不知道雷霆过后还有什么,赶紧溜走。宰我一走,孔子破口大骂:宰予太不仁了!儿女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要为父母服丧三年,这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呀!为什么他就偏偏觉得太长了?难道他就没在父母的怀抱中得过三年抚爱吗?!

孔子太情绪化了。宰予本来是心平气和地来与老师讨论问题的,但孔子显然是觉得这三年丧期是个原则问题,不能讨论。事实上呢,关于守丧三年的礼制,那时候持反对意见的就不少,比如据说也曾是孔子学生的墨子,就对这三年之丧深恶痛绝,大加挞伐。并且,真实行的人也不多,据《孟子》载,连孔子的父母之国,礼乐文化最昌盛的鲁国也没有实行(见《孟子.滕文公上》)。事实上既行不通,在理论上对之进行一些探讨,有什么不可以呢?但孔子先是拒绝把这个问题作为礼制问题来从学理上进行讨论,他把它变成情感问题,而且是子女对父母的情感问题。这一转换,很厉害,其逻辑是:

守三年丧是对父母情感的表现,反对三年之丧便是对父母没有情感。

可怜的宰予,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冷酷无情不仁不孝的家伙,他只好赶紧避开孔子的雷霆之怒。

孔子的这种把观点与立场(包括所谓阶级感情)搅为一谈,然后大扣政治帽子、道德帽子的做法,在中国历史上贻害千年。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孔子除了道德上“正确”外,他对宰予没有别的优势,他的立论并没有多少事理依据与逻辑支持。三年之丧的根据,据他所说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这三年是指三周岁还是指三虚岁?如指三周岁,则孩子定不需要三周岁才能独立行走;如指三虚岁,那么年首生的孩子与年尾生的孩子定不一样,并且最后一年算一整年呢,还是只要跨跨年度?如果这“免于父母之怀”不是指独立行走,而是指独立生活,那就决不是三岁所能做到。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当然不敢面驳先生,但孔子的谬误,也就一直没人敢于指出。

早在东汉,就有王充发现孔子说话往往缺乏根据且前后矛盾。他的大著《论衡》中,就专有一章《问孔》,胪列了孔子言行中的十六点疑问,来与孔子较真。我们选一则来与大家一同分析。这一则是由孔子与人的一则对话引起的: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翻译一下,便是:

孔子要离开中原去东部沿海九夷居住的地方去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很野蛮落后啊,怎么办?”孔子说:“君子去住那里,还会落后吗?”   王充就从中找到了孔子的麻烦。

他说,孔子为什么要去九夷?因为他的那一套理论在中原推行不下去,所以要去九夷。那么,他的理论在中原文明地区尚且行不通,又怎能在野蛮而落后的九夷地区行得通?孔子自己说过:“夷狄有君主,还不如华夏没有君主。”(《论语.八佾》)可见,事情还是在华夏好办,在夷狄不好办。

问题不止到这。因为我们可以把孔子欲居九夷看成是他的一句感慨,与他在另一个场合感慨过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一样,是倦于世事,遁世隐居情怀的流露。所以,欲居九夷,没错,错在下面。

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很落后啊。

如果孔子说:落后有什么关系?我只是去隐居。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但他的回答是:

君子去住在那里,(就会影响教化那里的风俗),还会落后吗?

这就有了问题。君子既然不能教化诸夏,还能教化夷狄吗?

如果他能教化夷狄,他也应该能教化诸夏。能教化诸夏,他就不需要落魄到夷狄去。王充的结论是,孔子是硬着头皮坚持自己已说出口的话,拒绝别人对他的劝告。

这里的逻辑过程是这样的:

君子所呆的地方必定不落后。(这是孔子自己的观点,我们把它作为前提)

孔子是君子;

所以孔子呆的地方不落后。

孔子要去九夷居住,九夷就会因此不落后。

孔子就是这样想的,但他忘了:

诸夏是孔子呆了很久的地方。

所以诸夏更不落后。

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要对诸夏那么失望呢?

还有更让孔子难堪的:

凡事能行于难,必能行于易。

孔子能教化夷狄(难)

孔子必能教化诸夏(易)

第9篇:孔子范文

《孔子》观后感

“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己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后来,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后来,孔子和弟子们,接受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同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同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