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生产计划作用精选(九篇)

生产计划作用

第1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林业生产建设;地位及作用

林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进行林业调查工作就是针对森林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对林业单位以及其他的林业产地的基础运行模式或者是林业资源等相关的设施进行调查和研究。主要是为了保证对林业生产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为以后林业资源的管理者做出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1.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定义

1.1林业调查

在调查工作中,其主体就是林业经营管理单位以及区域的调查单位等等,调查工作需要明确调查对象,主要是林业单位、生态保护区或者是林业档案等。在调查的过程中要对森林的面积、资源总量以及生长环境等进行深入调查。做好林业的调查工作可以丰富林业档案的内容,同时为林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1.2林业的规划

所谓的林业规划就是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现如今林业发展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决策。规划内容可以对国家林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常情况下,规划都是针对一个时间段的工作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设计划,提出规划目标。可见,进行林业规划是林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相关的规划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控制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林业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林业设计

在进行林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林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计划和设计,为了使其具有一定的直观性,需要采用图片或者是文字等形式来进行展现。进行林业设计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林业生产和经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抓住市场的发展规律,促进林业的长足发展。

2.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林业调查工作就是对林业资源中数据的类别以及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条件。进行林业调查工作需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经济或者是生产状况等等。在此过程中,需要对森林资源的率用率加强重视,同时对于森林的调查和培育保护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形成一个系统性的信息库。林业调查工作的作用不止这些,还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可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林业规划工作提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在森林自然生态的保护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对于资产的利用和开发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进而提出可贵的意见。

第三,能够促进森林经营的合理化和规范性。使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可以对林业生产和经营状况进行指导和推进。促进林业的长足发展。

进行林业规划和设计在国家现阶段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改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贡献出一份力量。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较为鲜明,进行林业资源的规划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进行,同时要结合林业资源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只有加强林木资源的合理安排,才能确保林业资源的长足发展。

3.如何做好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1)应该科学化地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管理,使之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如今的林业调查规划无法做到系统化,仅仅停留在调查资源的简单层面上,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完整的森林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然而,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人工造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森林的砍伐时间缩短以及林业方面的科技日渐成熟,只调查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调查规划不系统。达到科学化的目的就无从谈起了。资源的调查规划要求对木材供应市场进行充分的了解,要从其规划的方面进行着手考虑;反过来说,对上述两方面的调查研究也离不开对资源情况的了解。因此,要补上林业系统的不足之处,林业调查规划就必须从生态环境、生态区位、生态功能、生态需求着手,真正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对于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来说,加快信息化进程显得非常重要。从现如今信息化的发展程度上来看,采用现代化的调查模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网络系统能够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同时可以运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网络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加强林业规划设计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可以对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奇迹。而且信息化的进程可以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增强林业的综合竞争力。林业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和创新,可以使得林业历久常新。

(3)依照法律进行调查规划。实际上,我国一些法律条文已经对林业的调查规划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而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这方面的变化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在调查个人或单位私有的林木权利的问题上,调查工作没有科学依据和严密的逻辑,对后期的林木归属权没有明确界定,有可能出现形势严重的纠纷。随着相应的纠纷的出现就要求我们出台相关法律,法律的延迟出台将给国家、集体、个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扰乱繁荣安定的社会秩序。所以,拟定法律对新事物进行约束显得很有必要。只有通过法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林业的调查和规划应做到专业和系统,并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做到林业单位和个人有法可依,以此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4)调查部门系统化。我国的林业管理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所以相关的部门在对林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不能够做到高效、准确。我们在进行林业调查部门建设的时候,要从健全林业的调查相关体制着手,通过不断的更新相关林业调查部门的系统,来实现调查的系统化,达到合理的林业调查和管理。我国现行的林业调查非常单一,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体系,所以在进行林业调查的时候应更新调查的模式,需要对其进行等级的划分,依次可以分为省市、县、乡镇等几个等级,相关的调查部门在执行职责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现分工合作,这既是林业调查部门进行调查管理时候的职责分配也是一种系统化的调查。因此在对于林业调查部门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对其部门的系统化入手,在各个调查部门之间要形成一定的联系,否则会造成无法沟通,影响工作的效率以及提升工作的难度。根据调查系统的调查方式的不同需要对调查的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否则会对林业部门的调查造成很大的障碍。

4.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林业资源的设计和规划是一项难度较大且较为繁琐的工作。在林业资源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系统化、合理性的林业发展模式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最终趋势。随着现如今林业资源的发展程度不断增强,林业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林业的生态化和经济化的共同发展。将林业规划工作作为林业资源发展的重点,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规划设计人才,另外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从、推进我国的林业生产和经营迈入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第2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生产建设 地位及作用

中图分类号:S758.5+7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7101

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定义

(一)林业调查

林业调查是以森林经营单位或者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其中调查的对象包括:国有化的林业单位、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林业调查要满足如下需要:对经营森林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林业的整体设计、规划和区划林业、分种类经营县级森林、对森林资源档案进行更新、对森林的采伐不应该是无休止的。主要调查林地的面积,蓄积,胸高,树高及其所在林分环境。

(二)林业的规划

林业的规划是为了国家的深远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起到指导作用,是国家林业发展的大纲。它是根据林业的现状,做一个总体、长时间、基础的分析,并且提出对目标的建设计划和保障目标实现的措施。

(三)林业设计

依据林业任务,有目的地进行林业全过程的设计。也就是说,把一个策划通过各类图件、文字和数据表达出来。按类型可分为:整体设计、分项目设计和工序设计。

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中的地位及作用

对所属地区的森林、林场以及树木资源的类别、利用率、质量和布局进行调查,是林业调查的首要任务。它是受调查地区自然、经济、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并对森林资源的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林业调查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保护提出了意见,目的是建立一个围绕森林资源的信息管理系统。

林业调查还可以对以下方面提供依据:

第一,对国民经济和林业规划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在森林自然生态的保护和资产的合理利用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第三,作为科学化经营森林的理论依据。

第四,为林业建设项目提供完成状况提供理论指导。

林业规划必须与国家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路线相符合,使之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着鲜明的特点的,林业规划应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林业的区域规划、林木资源等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安排。

三、如何做好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一)应该科学化地对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进行管理,使之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如今的林业调查规划无法做到系统化,仅仅停留在调查资源的简单层面上,一个国家所需要的完整的森林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和健全。然而,近些年来出现了很多人工造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森林的砍伐时间缩短以及林业方面的科技日渐成熟,只调查林业资源的调查规划模式明显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调查规划如果不系统、那么关于调查的报告文书和策划方案就不会是合格的。达到科学化的目的就无从谈起了。资源的调查规划要求对木材供应市场进行充分的了解,我国南方的林业在进行生产的时候还要考虑保障生态建设、生态旅游以及森林的森林碳汇储量等特征,我们在进行林业调查的时候要从其规划的方面进行着手考虑;反过来说,对上述两方面的调查研究也离不开对资源情况的了解。因此,要补上林业系统的不足之处,林业调查规划就必须从生态环境、生态区位、生态功能、生态需求着手,真正实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林业发展的态势摸清楚,这样就能更加系统地进行林业规划设计。

(二)对于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来说,加快信息化进程显得非常重要

运用网络进行日常工作,是现代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原因是:网络能够提供海量的信息,以及科技前沿所运用的技术,除此之外,在网络上,联络也变得非常方便。一些关于林业或周边产业的先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这也是对林木行业的动态进行把握的最佳途径。尤其重要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网络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网络作为武器在许多企业甚至国家中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说,加快信息化进程的企业和国家,才能摸清林业发展的“脉搏”,与时俱进,以期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依照法律进行调查规划

实际上,我国一些法律条文已经对林业的调查规划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而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这方面的变化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比如在调查个人或单位私有的林木权利的问题上,调查工作没有科学依据和严密的逻辑,对后期的林木归属权没有明确界定,有可能出现形势严重的纠纷。随着相应的纠纷的出现就要求我们出台相关法律,法律的延迟出台将给国家、集体、个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扰乱繁荣安定的社会秩序。所以,拟定法律对新事物进行约束显得很有必要。只有通过法律,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林业的调查和规划应做到专业和系统,并制定严谨的法律法规,做到林业单位和个人有法可依,以此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四)调查部门系统化

我国的林业管理还没有形成相应的体系,所以相关的部门在对林业进行调查的时候,不能够做到高效、准确。我们在进行林业调查部门建设的时候,要从健全林业的调查相关体制着手,通过不断的更新相关林业调查部门的系统,来实现调查的系统化,达到合理的林业调查和管理。我国现行的林业调查非常单一,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调查体系,所以在进行林业调查的时候应更新调查的模式,需要对其进行等级的划分,依次可以分为省市、县、乡镇等几个等级,相关的调查部门在执行职责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实现分工合作,这既是林业调查部门进行调查管理时候的职责分配也是一种系统化的调查。因此在对于林业调查部门进行改革的时候需要对其部门的系统化入手,在各个调查部门之间要形成一定的联系,否则会造成无法沟通,影响工作的效率以及提升工作的难度。由于部门之间的不了解会对整个工作造成阻碍,因此根据加强林业调查部门之间的合作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率。

根据调查系统的调查方式的不同需要对调查的模式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否则会对林业部门的调查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这种情况不仅要对调查系统进行更新而且要对相应的调查模式进行优化,不断改善调查的状况,使得林业部门的发展更加的系统化。

(五)组织林业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全体员工进行林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

市场经济体制下,对林业的调查规划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要将调查规划工作做得出色,就必须高水平的业务技能,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杜绝违法犯罪现象,这是林业工作人员的本职工作,更是林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林业管理人员应该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宗旨,对时间的紧迫要有充分的认识并负起林业调查规划的责任来,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上塑立一个业务水平高、个人素质过硬、团队意识强烈的正面形象,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总结

林业规划设计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建立一个系统化、合理化的工作模式是每一个林业人的共同梦想和职责。随着林业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本文所阐述的一系列概念和措施,充分说明要想林业的调查规划走入正轨,就必须重视林业生产活动,做到对林业生产动态的把握;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将一些林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整改的办法,是我国林业调查规划的重点,也决定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未来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建立一支优秀的林业员工队伍,也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生产计划管理;三横三纵;网络计划;电子企业

一、引言

现在,我国军用电子装备生产企业还主要以研究所为主,不过,随着信息化战争逐渐成为主要的战争形势,各军兵种对电子装备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各个不同的电子研究所正在从研究为主转变为研制带小批、研制和批产并重的科研生产模式,但是现在我国军用电子装备企业仍然沿用着传统的装备研制和生产模式,即型号项目试制生产,这种生产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1)、这种从上到下的项目生产计划管理模式,不具备完善的项目间横向协同和资源平衡能力;(2)、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计划从上到下都是以产品为对象,计划的层次比较模糊;(3)、生产计划和生产准备环节严重脱节,所制定的生产计划的执行性较差;(4)、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批产规范性计划,现在还在采用传统的试制生产计划模式。

二、军用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模块

2.1 生产模式的定位

在工业制造业中,主要存在着四种生产模式,即:订货工程、订货生产、订货组装和现货生产。对于军用电子装备的生产而言,其生产企业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变批量的订货生产加科研生产模式。对于我国的军用电子装备企业来说,采用订货工程或订货生产模式企业的产品化意识一般都不强,且现在客户对产品的交货期也越来越短,所以,企业为了能够保证按期交货,就不得不采用基于并行工程的边设计、边生产的产品制造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为生产计划管理的提出和顺利实施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所以,研究电子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使用新模式,对于我国军用电子装备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2.2 军用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概括起来,负责军用电子装备研制的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具有其鲜明的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1)、负责生产的产品种类多、数量少,所设计到的技术状态多变;(2)、产品的研制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且存在较大的风险;(3)、生产产品的组成比较复杂;(4)、通常都采用研制和批产相混合的方式研制。

2.3 生产计划模式研究现状

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生产计划管理的模型主要包括:适用于非结构化生产的网络计划、适用于结构化生产的企业资源计划、准时化生产方式和最优化的生产技术等。所谓的网络计划方法就是通过清晰的有向图,对网络工序间的各种先后约束关系进行直观反映,并通过各种关键路径,对项目周期所包含的关键网络工序进行确定,然后通过对这些关键工序的深入分析和控制达到全局优化和缩短产品周期的目的。

现在,我国军用电子装备生产企业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一般都比较弱,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产品交货期要求,通常都采用基于并行工程的边研制、边生产,且技术状态多变的模式,给ERP/MRP、JIT和OPT的引进和广泛采用带来了较大障碍。现在,我国军用装备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还在采用传统的静态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的经验生产模式。

三、三纵三横的生产计划新模式

从前面对我国军用电子装备企业的生产管理特点可以看出,该类企业的模式项目化管理特征比较明显,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结构数据和过程数据相互交织。在充分考虑这些企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适用于复杂制造过程的项目网络技术、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动态调度层次特征相结合的三横三纵新生产计划模式来规范企业的电子产品生产。下面对该新生产模式进行简介:

基于项目驱动的三纵三横新生产计划模型,主要以产品生产的项目为对象,将生产计划详细划分为项目级、MRP级和车间作业级。这里所述的三纵主要是指:项目网络计划、MRP计划和车间工序作业计划等;而三横则是指多项目关键资源计划、多独立结构单元MRP产能平衡和车间作业规划等。这里所提到的多种功能模型描述为:(1)、生产网络计划:项目主管根据客户合同,结合产品制造WBS、生产工艺和能力,对项目生产的网络计划进行详细编制,并输出关键的资源需求计划、结构制造工作包计划、过程工作包计划等等;(2)、MRP计划:负责该计划的主观人员根据生产网络计划输出的结构制造工作包技术,结合已有的库存数据和工艺能力数据对MRP技术进行详细编制,并同时输出外购件需求计划、外协订单和工作订单等;(3)、车间的作业动态调度:该模块可以根据客户合同或者订单的计划要求,在结合设备、人员和在制负荷信息的基础上,自动按时生成动态规程方案,为车间执行层计划员的计划派工提供指导。

四、生产计划与调度管理系统

根据对三纵三横身缠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成果,在结合现有成熟军用电子装备生产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本文对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了设计定义,主要功能模块的具体含义为:

(1)、制造基础数据管理模块:负责基本的数据管理和维护,以及主物料管理和工作日历管理;

(2)、生产网络计划管理模块:负责编制网络计划,确定关键路径;

(3)、MRP计划管理模块:负责将生产任务细分为零部件生产订单,并对生产订单进行产能分析和平衡,最后将生产订单下达执行部门;

(4)、车间任务管理模块:负责实现车间生产准备的可视化;

(5)、车间动态调度管理模块:负责把生产订单自动展开成派工计划,并统一下放到班组、设备和操作者,实现纵向计划和横向计划的集成控制;

(6)、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对设备、操作者、检验者、工序进度和工序质量状况的信息采集;

(7)、数据统计汇总和分析模块:负责对各级计划的数据进行汇总,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编制各级计划。

五、结论

文中针对我国军用点电子装备的研制特点,在结合先进项目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计划、MRP和车间动态调度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生产技术调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对军用电子装备企业的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杰弗里莱克[美].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第4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有人就不以为然。他们把计划经济中所有的失误与弊端都归咎于计划,以此,他们对计划理直气壮地说"不〃其实这是矫枉过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20世纪30年生的经济危机,使西方经济学家束手无策,美国总统罗斯福果断出面进行计划干预,成功地扭转了危机进一步漫延的局面,遏制了这场灾难的纵深发展。这是人们熟知的典型的以计划干预市场的例子。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计划起着调节市场的作用,尤其在宏观方面,它所起的管理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它克服了过去的那种弊病,弥补了市场的不足,缓和了市场的刚性,使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应当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优势互补。没有计划,生产就会陷入混乱,就会产生生产过剩或不足,引发经济危机。只有计划才能使生产有条不紊,使经济秩序井井有条,不致发生紊乱。当然,调节经济秩序也可以通过市场规律进行,但那是在经过惨痛教训后的亡羊补牢。虽然并不是说计划是完美无缺的,但是用不好也会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事实上,现在计划、市场和生产已形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

由上图可知,由市场产生计划,同时计划又指导和调节着生产活动,而生产活动中的一些新问题又反馈到计划部门,作为调整和修定计划的依据。生产出来的产品投入到市场,再由市场反馈信息给计划。从这个图中也能充分看出计划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计划应具有预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销售工作处在龙头位置。所有生产活动的价值最终都由销售工作予以确认。因此,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应当是生产者的希望,也是企业的追求。古人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现在,不但要"预”,还要充分"预”,高质量的"预”。什么样的产品有市场?什么样的产品有潜在市场?什么样的产品已经成了明日黄花?而有需求的产品其市场前景究竟有多大?其市场需求定位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又何在?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做计划前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市场疲软、产品处在低价位时,如果生产的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大,远不能达到垄断的程度,那么计划就应当相应的压缩产量,不能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同时要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振兴市场、维护本行业利益的重任。千万不能做低价倾销的事,当然那些具有垄断野心想通过压价挤垮其他同行的企业除外。在市场前景看好时,计划就要相应地调整,加大产品产量计划,组织高负荷生产。只有这样,了解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具有科学价值的计划,做出具有促进生产发展性质的计划,做出一个合格的计划。这样一个计划,也是现代企业所梦寐以求的。当然这些市场情报应当有专门的机构提供,而不一定非要计划人员去四处搜集,毕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计划。

计划应具有前瞻性

    仅仅根据市场信息还不能制定出完整的计划,否则计划就是销售部门的事了。从前面的"计划、生产、市场关系图"中,〃计划一市场"、〃市场一生产"两重关系都是单向的,唯有"计划_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计划用来指导生产,同时生产又反作用于计划。也就是说,计划要不断吸纳生产所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考虑生产实际和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所以,计划应在洞悉市场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并结合本企业生产目标(包括近期的和长期的)来制定。计划要具有前瞻性,不但要总结过去,正视现在,还要规划未来,充分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计划要把企业引入何方?不能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考虑如何去修路。也就要求计划应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要透过每月或每年的生产计划就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动态。瞩目计划,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应当是充满活力、充满朝气的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走向辉煌的鲜活的企业的形象。

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

具体到计划的制定,应特别注意计划要具有可操作性,这应当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什么叫计划应具有可操作性呢?首先,这个计划应当是可行的,即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计划实现不了,无论制定得多么宏伟、多么诱人,都等于失败,那是马歇尔计划。计划能够实现,则大家才会有信心,才能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如果计划无论付出多大努力都不能实现,则会挫败大家的积极性。这样脱离实际的计划所产生的效果是很恶劣的,它容易使人产生自甘落后的消极颓废情绪,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个计划也不是不费吹灰之力唾手可得的,是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实现的。如果计划很容易实现,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也不会太高,不用使劲,不去努力,计划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那还要去奋斗什么?这样的计划是培育懒惰的温床,制造平庸的培养液,只能使人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

要制定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切实可行的计划,首先,要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生产实际,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要全面熟悉全厂的生产工艺、掌握生产条件、明白生产现状,这样才能做到胸中有数、知己知彼。同时还需要了解生产的季节特点、环境条件和历史情况,还要预知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当然没有人会未卜先知,要知道未来可能要发生的事,就必须要广泛搜集信息,如一些检修方面时间表、基建方面的规划等等。千万不能闭目塞听、闭门造车,缺乏可操作性的计划,对生产不会有利。

在市场经济中计划是指导性的

第5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战略分析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相关人员保持严谨的态度,这样才可以保障工作质量,提高我国林业的生产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提升,原有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策略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需求,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理念,将林业调查、林业规划、林业设计统一起来,从战略大局出发逐步提高地区林业生产能力,使其在生产过程中既能保证林业生产效率,又可以确保当地生态环境,真正达到“双赢”,为我国今后林业长久发展提供战略保障。

1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对调查规划设计认识不充分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容易受到不同影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做好充分认识,这样才可以确保工作质量。但现实中,许多部门和人员对工作认识不充分,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导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未来我国林业的发展方向。

1.2规划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确保林业资源质量。而实际许多地区的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比如,队伍不稳定、队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保守,制定的林业生产方案无法与实际发展状况相符,降低了林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不利于林业的长久发展。除此之外,一些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发挥自身作用,经常出现懈怠、偷懒现象,导致调查数据失真,进而影响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不利于整个林业生产的进步。

1.3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

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环境较差是影响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许多员工因为工作环境较差不愿意呆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通常情况下,这些技术人员要长期在野外进行高强度工作,作业面积不仅广阔而且难度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但得到的回报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1.4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制约受经济和社会双重条件的制约,导致林业生产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这些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和政府拨付的资金无法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再加技术设备落后,得到的数据与实际差距较大,制定出的规划设计达不到未来战略目标,降低了林业发展水平。

2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的战略方案

2.1提升调查规划设计的重视度

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时,首先需要提升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相关部门要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岗位上发挥自身作用,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然后从本地区的林业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制定规划设计方案,推动林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林业生产中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可以积极参与数据搜集整理以及整个方案的规划设计,并利用好现有的林业资源,减少林业资源的浪费,最终实现我国林业生产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在制定调查规划设计方案时,还要广泛征求意见,从市场角度看问题,提高这些岗位的待遇,增强对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比如,为他们配备专业的通讯、测量设备和劳保用品。

2.2增强调查规划人员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战略方案水平,就要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他们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搜集和整理更多精确数据,找到科学发展林业生产之路,最终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设计方法,拓宽他们的设计规划思路,按照国家发展要求进行规划创新,从整体上提升林业生产水平,增强我国林业经济发展活力。其次,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比如,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如何进行规划设计、如何开展数据分析等。培训过程中保持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让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放松身心,提升培训知识的吸引力,以达到培训目标。最后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过程中充满责任心,确保工作质量,为今后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提供帮助。

2.3创造良好的规划设计环境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强度较大,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未来发展中相关部门应改善现有工作条件,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满足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就要从他们的工资待遇入手,比如,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增加他们的福利,提高人身安全保障度,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林业部门还要转变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帮助规划设计人员制定出完善的林业发展策略。比如,采用3S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后期数据处理技术等,实现工作的系统化、流程化,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提高林业生产规划设计投资

林业生产中的调查规划设计工作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林业发展质量,扩大我国林业面积,拉长林业生产产业链,增加相关产品的附加值。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要做好林业生产预算资金划拨工作,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制定相应的拨付计划,给予林业部门充足的发展资金,这样才能达到林业生产目标。比如,积极更换调查规划设计中陈旧的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调查方法和规划设计策略,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状况调整发展方案,降低林业产业市场发展风险。林业生产部门内部也要合理分配相应资金,做好科学的生产投资计划,提高整个部门的待遇水平,调动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开展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工作时,相关人员要增强对这些工作的重视度,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从林业长远发展角度思考问题,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方案,推动我国林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相关部门也要增强调查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更多专业技术,适应林业生产实际需求,提高林业生产质量。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创建良好的调查规划设计环境,提高林业生产调查规划设计投资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我国的林业资源,明确未来我国林业生产发展方向,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远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农业,2015(15)

2巫丽珍.探析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在林业生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园艺,2015(18)

3杨玉清.在林业生产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

第6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体系;电力设计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随着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计企业的经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然而相对于经营可实现的业务量而言,生产计划执行力不高导致的生产能力不足问题日益凸显,工程设计进度滞后于生产计划,甚至不能满足业主施工进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探索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制订和管控方式并建立最佳生产组织形式是企业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1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的管理

生产计划在电力设计企业管理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企业生产指挥的中枢系统,它的任务是通过科学安排,对设计进度、专业资源、组织方式进行合理的调配,以控制工程的工期、质量和成本。电力设计企业在生产管理上,多采用集中计划、集中监督的模式。计划管理部门根据顾客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对完成项目的生产部门进行计划分解,下达指令,并由自己集中进行监督和控制,直至整个项目的生产完成。生产部门按照计划部门下达的指令,对工程所需专业人员合理调配,提出各阶段具体时间要求,协助计划管理部门对生产计划进行管理。

在生产计划管理的过程中,生产计划未能体现工程实际,照搬类似工程的进度表,实际指导性不强;生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电力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工作效率不高;专业间沟通不畅,前序专业的设计发生变化,后序专业还不知道,影响生产进度的实施。这些矛盾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计划执行力的提高。

2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思考

2.1科学编制生产计划

电力设计企业生产计划主要有总体生产计划、各项目生产计划和作业生产计划。总体生产计划是按照企业签订的合同,对项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人力、技术资源进行全面管控。总体生产计划必须满足业主单位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充分利用设计资源,避免设计资源的过度空闲和紧张。项目生产计划是在总体生产计划指导下,充分了解专业部门生产能力状态以及各专业作业顺序,合理安排时间要求,确保勘测设计工作的时间最短,时间成本最低。作业生产计划是根据项目生产计划,在考虑各专业人力资源配置及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制订,其目的是缩短专业之间的接口时间,减少专业接口失误。

对于电力设计企业而言,由于繁忙的生产任务和有限的人力资源,造成一个设计人员手上不可避免地堆积多个工程设计任务,这就要求在制订生产计划时,计划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工程特点及技术难点,对所需人力资源、时间要求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分析,防止盲目地制订计划。同时要结合各专业部门人力资源现状、标准化设计能力、信息化手段运用情况等,对已制订的生产计划进行分析,找出设计高峰时间区间,发现可能影响生产计划执行的问题,然后根据各单项生产情况,调整初始生产计划,合理调配设计资源,尽量保证各阶段设计能力均衡,避免设计高峰期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

2.2实施矩阵制生产组织管理模式

目前,电力设计企业采用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通常为职能式的生产组织管理,即以计划的形式安排项目,各生产部门围绕计划来控制项目。计划管理部门下达生产调度通知单。生产部门组成项目小组,设立项目设计经理,并包含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各一名。项目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技术和质量,计划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配合项目小组工作。这种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即对于涉及发电、输变电、工程总承包等多类型业务、每类业务数量和规模都较大的电力设计企业而言,使用职能式组织管理模式不能较好适应生产的需要。计划管理部门制订计划所需要的信息越来越复杂,受外部条件变化及地方规划调整较快的影响,导致设计项目方案多变,所需的作业计划相应地进行调整。结果导致生产计划的执行率不高和生产资源的系统性浪费。

针对职能式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缺点,应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传统设计单位改革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趋势。项目化管理又称矩阵式管理模式,即以常设的专业生产部门为依托,按项目组建由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组成的临时性的项目部,公司任命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的范围、规模和复杂程度设立项目管理组织和岗位,项目组的成员由专业生产部门委派,在组织过程中由项目经理与专业生产部门协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和专业生产部门负责人共同协调生产计划进度,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即告解散。其主要特点是:以高效率地完成项目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按照项目内在的逻辑规律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与传统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相比,项目化生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优势:①有利于项目经理集中调配资源,对项目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生产计划的执行力;②便于对专业人员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项目组成人员的沟通和协调,有利于专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③项目化管理生产组织模式,能使专业人员集中使用、调配,克服忙闲不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生产计划的执行和项目目标的实现; ④有利于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模式,以减少后续服务或延期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2.3强化生产计划的控制和监督

在生产计划制订后,各专业生产部门要协助计划管理部门加强计划的跟踪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执行率。

(1)加强生产计划的刚性管理。生产部门要严格控制各个节点进度,突出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性与严肃性,减少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保证设计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的刚性节点完成。加强生产组织力度,认真做好项目跟踪表,及时向计划管理部门反映执行生产计划中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可能影响设计进度的问题。计划管理部门应通过生产调度会、工作协调会,与生产部门和项目组沟通,及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度情况,宏观调控总体生产计划的执行,必要时可将进度表汇总后上报企业领导层,通过行政命令提升生产计划的执行力。

(2)加强专业间的协作力度。电力工程设计都具有专业环节多、环节间接口多的特点,这使得各专业间的配合时间在实际生产时间中占用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提高专业的协作力度,推动勘测设计一体化,是提高生产计划执行力的重要措施。对电力工程设计而言,应加大人力、设备资源的投入,确保测量、地质等前期设计专业的进度,以满足后续专业的提资要求。改进专业配合方法,完善专业间提资的程序、方法、标准等制度。建立专业协作的激励机制,使各个专业主体都能够共享由有效协作产生的效率提升的收益,提高加强协作的意愿,避免因专业间沟通不畅导致设计出现差错。

(3)强化生产计划调整的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因业主单位会突然改变里程碑计划,或企业承接新的更重要的任务,这些状况造成既定生产计划必须调整。当出现类似情况时,计划管理部门要根据现有设计资源负荷分布情况,科学地调整该项目和相关项目的生产计划,平衡各项目所需的设计资源,使得其他项目生产进度和总体生产进度受到的影响最小。另一方面,当各业务生产部门出现超负荷运转时,市场经营部门在承接新项目时应与客户沟通合适的工程进度,避免造成工作量生产部门难以承受,降低设计产品不能按期交付或者产品质量不过关带来的风险。

(4)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坚持应用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和方法,推广应用“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等标准化成果。开展科技创新,不断总结设计经验,加大标准化设计力度,提高设计效率。加大生产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减少专业配合失误。引导和鼓励设计人员树立“精益求精、优而更优”的精益化工作理念,严格执行“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提高设计质量,避免因设计质量不高带来设计的返工,甚至因设计质量不高给工程施工、安全运行留下严重隐患。

(5)完善生产管理的奖罚制度。奖罚控制是生产计划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生产计划得以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企业设立生产进度奖,对提前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部、生产部门、设计人员予以奖励,反之,予以处罚。

第7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精益造船 准时生产(JIT) 拉动式生产 推动式生产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造船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造船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造船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位居韩国、日本之后。为了适应这种竞争形势,除了在技术方面上要提高以外,还必须在生产计划方面有所改进,因此,我们研究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拉动式生产是一个很有效的生产方式,它在我国许多企业得到了的应用,使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造船业,国外的Jeffery和Philip等人发表了精益造船的有关论文,论述了推动式生产计划和拉动式生产计划等理论。然而,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还没有得到采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在我国造船业的应用研究,使其能在造船业得到推广,并最终实现拉动式生产。

1 改革造船业推动式生产计划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是采用推动式计划体系,其特点是由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然后层层下达,由下面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这种生产模式,容易发生生产过剩,也难免发生停工待料现象,库存积压,形成浪费,以致成本增高。要改变造船业这种情况,有必要采用拉动式计划管理模式,当然,根据我国造船业的现状,就必须先采用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

2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

拉动式计划体系特点是计划部门只制定主生产计划(最终产品计划),其它工序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提出订货计划,前道工序严格按后道工序的交货要求,不提前,也不拖后地安排生产。用于这种上下连接生产的管理方法就是看板管理。

3 造船中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应用举例研究

精益造船JIT的单船生产计划就是按照交船期和总体生产安排的要求,制定分段搭载计划和分段制造计划。然后从分段搭载计划和分段制造计划出发,按平面分段和曲面分段、涂装和预舾装、板材和型材、管子加工等等,按照拉动原理从后向前一级一级地由作业者(系或者工段)制定各自的作业计划、物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然后由生产主管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做到作业计划和物料计划的统一,作业计划与劳动力计划的统一,最后汇总成全公司的年度、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

推拉结合式生产计划就是各个船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某种中间产品看作最后一道工序(以后称之为“主中间产品”),船厂生产计划部门对主中间产品作计划,对主中间产品的前一道工序发送“看板”,然后前道工序根据“看板”和后工序的订单自己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或提供产品(在制品),利用“看板”对生产进行拉动式控制。而主中间产品到交船之间的计划采用推动式控制,不同船厂其主中间产品的选择也不同,这要根据船厂各部门、车间的计划能力,中间产品可以是大小节点、分段、托盘等,见图1。

这样,船台大合拢计划就成为JIT生产计划的主生产计划。下面就以某一具体船厂为背景,阐述制定主生产计划过程,即船台使用计划。

3.1船台使用计划(主生产计划)

该船厂有8个船台,东区4个,西区4个,还有横移区分为4段(横移区在东西船台中间,主要作用是把各船台合拢结束的船下水所用,3号、4号横移区除了下水用以外,还可以做合拢场地用)。船台使用计划(即主生产计划)主要包括船台使用三年滚动计划,和各单船船台合拢计划。

3.1.1船台使用的三年滚动计划

船台使用的三年滚动计划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和生产部门结合历史数据共同制定的,即推进式计划管理。该船厂船台使用三年滚动计划中1100TEU-28集装箱船开工时间06.11.30;完工时间07.04.19。

3.1.2单船船台吊装计划

单船吊装计划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属于推进式计划管理范畴),本文就以1100TEU-28集装箱船的船台吊装计划为例。

(1)1100TEU-28的分段划分

要了解单船船台吊装计划,首先必须熟悉单船是如何进行分段的。下面就以南京金陵船厂1100TEU-28的分段划分为例如图2:

根据计划,1100TEU-28是在东区船台2进行合拢,这也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如表1。

在表1中,吊装日期是指分段吊上船台的时间,完工日期是指两个分段合拢完工的时间,如HB05和HB04合拢需要10天时间,即从06.12.01到06.12.10,分段建造时间含义是该分段在合拢工序之前建造所用时间,例如,HB05在分段建造工序需要建造30天,HT11需要建造50天。

3.2船台中日程计划制定

这里所说船台中期计划是指造船的主生产计划,也就是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主生产计划的制定步骤有以下三步:

(1)接受订单

精益造船JIT中“接受订单”的含义就是下水工序把

各船的下水时间以《计划生产通知单》或《订货单》的形式通知船台车间,船台车间以及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各船的下水时间一起制定船台使用计划(主生产计划)。例如,1100TEU-28下水时间是2007.4.24,那么1100TEU-28上船台时间经过倒推应在2006.11.30,这是由船台车间以及生产计划部门商讨决定的,即推动式计划体系。

(2)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船台计划是根据下水计划制定的,这也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制定的。计划部门根据各船的下水时间,制定船厂第N季度(针对分段等生产周期比较长的中间产品)以及第M月(针对某些物料、舾装件或管子等生产周期较短的中间产品)船台大合拢(即第二章所提到的最终产品)生产计划。船台车间参与主生产计划制定的项目就是评价在未来2个季度或2个月里,生产能力是否富余,材料供应能否对应、人员是否富余或不足、能否完成计划等,以调整船台使用计划。当然船台使用计划不能轻易改变,要根据实际情况,向生产计划部门提出申请,生产计划部门根据要求的合理性做出恰当合理的决定。

(3)主生产计划的执行

其他相关部门在收到主生产计划后,对N季度以及M月主生产计划必须执行,大合拢以外的部门要着手做自己部门的生产指令。当向前道工序(即供应商)订货时,为了让前道工序有准备时间,大合拢以外的生产车间及采购部门,需要制定出N季度以及M月各物料需求总量,并制定出前道工序首批交货量及交货期,提示前道工序后几批的交货量与交货期。对前道工序首批交货量及交货期为正式订单,而提示前道工序后几批的交货量与交货期,不发行正式订单,仅仅是一张表格来提示,待短期计划真正需要时,提前数天发行正式订单,例如某些舾装件,至于分段,由于建造周期比较长(一般在1个月到2个月),所以要提前1个季度或2个月发行正式订单,再根据看板,按取货指令要求的时间送需要的量。

3.3造船中的拉动式生产计划

要实现精益造船JIT生产必须要把原来命令式的生产计划管理改变成各个作业单位自主式的生产计划管理,将原来由“前道工序向后到工序提供产品”的推动式计划管理,改变成为由“后道工序向前道工序提出物料订货清单”的拉动式计划管理。就是说要多少,生产多少;什么时候要,什么时候生产出来。就是计划倒排,分解到天,落实到人,由后道工序来拉动前道工序。

在本文的例子中,每个分段送往船台的时间是由船台合拢工序发送取货看板到分段建造工序,提取分段进行合拢,例如,HB05必须在2006.11.30上船台,船台合拢工序就必须在11.29或在11.29之前送取货看板到HB05分段建造工序(船二车间)领取HB05分段到“东区船台的船台2”,而HB05分段建造工序最迟建造时间应该在30天之前,即在2006.10.30。在发送取货看板之前3个月船台车间已经送订货单到分段建造车间(如船二车间),所以分段建造车间应该有时间完成订单所要求的任务。分段建造车间可以根据表1中的分段建造时间来安排各分段的建造计划,根据取货看板的要求,运送分段到分段合拢场地,这就是所谓的拉动式计划体系。

4 结论

通过研究认为,在造船业推行推拉结合式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优化造船业的生产管理,减少企业中的浪费现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新昆.造船总体化体现高效率.国际船艇,2005,3:20-21.

[2]Jeffrey K..Liker, Thomas Lamb. What is Lean Ship Construction and Repair[J]. Journal of Ship Production. 2002, 18 (3):121.

[3]Philip C..Koenig, Hitoshi Narita, Koichi Baba. Lean Production in the Japa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Journal of ship production. 2002, 18 (3): 167-174.

第8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供应链中生产计划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主要有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供应商的不确定性、计划的不确定性以及生产的不确定性等。

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

一是销售部门没有进行科学的销售预测和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销售预测不准,一方面导致生产客户不需要的,而客户需要的没有生产;另一方面导致整个供应链不稳定。

二是供应链成员之间缺乏信息共享,导致生产计划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的产、供、销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互通信息,各自的工作环节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会造成不必要的的人力、物力浪费,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来自供应商、制造商、渠道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以及制造商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等节点,每一节点将其自身需求的预测结果经过整理以订单形式向上游企业订货,上一级将其下游所有直接节点的订单进行汇总和人为的修改,根据自己的库存水平和运输能力等,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形成订单;也可能积攒一定数量的订单,再向其上一级发出订单,对产品需求信息的波动也随之逐步被放大,加之预测都是有误差的,需求信息从而受到扭曲,叠加后误差被放大。由于每级的延迟和等待,产生一个时间差,可能致使制造商交期急迫,制造商又导致供应商交期紧迫。由于采购部门仓促采购,品质的质量可能得不到保证,进一步又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三是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大部分来自于下游的顾客及最终的消费市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不能适时地掌握准确的信息,以及企业对客户的需求预测和市场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此外,客户购买力的波动,以及消费者心理的不断变化等因素后误差被导致需求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某些客观因素导致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从消费者那里直接获得实际需求信息,也就无法制定能够适应市场的生产计划。因为生产计划是基于信息制定的,信息的不确定性会给生产计划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整个系统失调。当实际需求与预测需求发生较大偏差时,势必对库存水平以及生产计划产生影响,最终将会导致顾客服务质量的下降。因此,市场因素是影响生产计划的最主要因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其他资源是有限的,订单遗漏安排,或销售部门漏下单以及客户频繁插单、变更订单等因素都会导致计划体系的混乱。这样生产计划难以起到指导生产的作用,而经营者也经常陷入救火式的现场管理。而这种管理方式又带来了不稳定的产品品质、无法按时交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诸多因素的交叉影响,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同时,在制订企业生产计划时,如果不考虑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建立生产计划模型,那么通过模型得到的结果必然和实际情况有所差异,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四是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定价策略直接影响供应链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波动。供应链中商品销售价格的波动越大,顾客订单的波动性越大,供应链的协调性越差。如果企业以低价进行商品促销,客户就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引起企业订单的增大;当企业不进行低价促销时,订单又恢复到以前的状况;二是企业所采用的定价方法。如果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客户订货量的多少确定价格,那么下游客户为了获得价格优惠,就会增大订货规模,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导致供应链的失调。

供应商的不确定性

供应商供货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对供应链不确定性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需求方面,但供应商本身的原材料供应也存在不确定性。从系统角度而言,供应商同时又是大供应链中的生产者,制造商的不确定性问题,供应商照样会存在,所以供应商、生产者、用户这三者的不确定性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计划决策的流畅进行,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商信息不能共享。传统的生产计划制定模式并没有体现供应链的特点: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生产计划部门和供应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够、企业与供应商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计划的不确定性

对一个企业而言,生产计划的制订合理与否通常会直接关系到该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计划编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那么就需要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计划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如下:

计划与生产不同步。传统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层次化、顺序式为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分离”:一是各级生产计划的制定相分离,采用的是分层式生产计划模式。二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相分离。编制计划时不考虑控制的需要,实施控制时又脱离了计划的约束,这样势必造成在生产调度与控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现场信息,不能及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的变化进行重新调度,更谈不上实时修订生产计划。同时,计划的层级、计划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整体计划受局部计划制约严重,公司指令和意图不能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大、中、小日程计划约束性差,各层次的计划项目不能对应:上层计划不能制约和指导下层计划;下层计划缺少主动向上层反馈,造成下级计划和上级计划的脱节。生产计划部门无法准确得知配套项执行现状,最终导致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控制乏力。由于计划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人工协调和资源平衡,有限的人力难以保证协调和平衡的准确性,生产的停顿和供料的中断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因此迫切需要对企业计划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当实际生产情况无法执行原有生产计划时,传统的生产管理系统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导致企业产品的交货期延误。

生产计划编制缺乏标准。目前大部分企业生产计划存在诸多问题,如生产计划编制缺少标准的依据、步骤和方法,同时缺乏全局性,生产计划文件粗放、不细,计划体制不完整,缺乏有效的作业监控手段等。企业缺乏对标准工时的记录,因而决策随意性多,或者有了产能标准,超过了产能负荷,还在接单,致使生产计划顾此失彼。大多数企业的生产作业监控都是由管理人员走访各个车间来监控,这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因为没有将工序计划、上级与下级计划、月份计划与日计划之间有效衔接起来,导致各种计划安排(如原材料、工具、设备、技术等准备)不具前瞻性和准时性,生产进度不能很好的控制,不能与计划同步,生产计划体系缺乏集成性,生产现场和ERP没有很好的对接,市场部接到订单之后,无法及时了解生产现状,计划部也不能完全了解生产现状,所以给出的交货日期也具有不确定性。

缺乏衡量生产计划合理与否的指标。生产计划是否合理需要明确的衡量指标和检验方法,生产计划涉及到相互冲突的多个目标的平衡,不能单单以交货期、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要考虑产能负荷、人员、设备、运输等资源约束,否则势必会出现实际需求与计划需求不一致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个生产计划的波动性。

战略和经营的问题导致计划不确定性。上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乱指挥,不了解现场和实际情况而发号施令,下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随意安排;或者高层领导的变动频繁,因而缺乏统一和连续的指导思想,导致生产计划缺乏一致性,为获得短时间的效益,减低成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也对长远的、连续的计划造成影响。另外,一方面,生产计划一旦确定下来,生产部就开始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如果突然更改,则造成生产线的混乱和考核结果无法落实另一方面,如果调整的随意性很大,各级层次计划将会没有权威性和指导性。

长期以来,企业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专业的计划管理人员编制和管理,计划不成体系。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初始作业分配本身的算法不妥当,有可能是由于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不合适。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计划滚动周期过长,计划部门的生产计划与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不同步。用户服务水平的降低将最终造成整个计划编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失去客户,影响市场占有率。由于生产车间没有详细的产能负荷分析数据库。实际生产能力未达到预定的标准生产能力,导致生产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也导致关键设备、人员负荷没有均衡,生产能力忽紧忽松,经常造成人为原因的瓶颈。包括生产率变化、活动提前期估算不准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削弱了企业准时交货的能力;生产管理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很弱,多单同时生产时往往出现生产能力与设备负荷不平衡;同时基础数据不完整,使技术、质量、财务、会计数据残缺不齐,无法为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无法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致使流程运作成本高。此外,公司计划部门的办公场所离生产车间较远,不利于及时控制计划的实施等。可见,目前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亟待改善。

生产的不确定性

制造企业自身的不确定性。这方面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因制造人员自身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生产人员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由生产调度过程中操作人员产生的,如在制造过程中的人员操作失误、因工作人员身体不适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意外缺工等。

第9篇:生产计划作用范文

关键词:石油钻井;MRP;生产计划流程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80-02

1 石油钻井企业的钻具管理现状

物料需求计划(MRP)主要实现企业在各计划时间段内的采购计划和制造计划。利用MRP可以制定周密而详细的计划,使企业内部各部门活动协调一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整体优化[1]。目前石油钻井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钻井管理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库存积压多。为了完成原油产量,油田公司希望当年新建产能在年内发挥更大作用,所以大部分油田钻井生产计划集中安排在上半年。有的油田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工作量的80%。上半年完成大部分钻井工作量后,下半年动用钻机数量逐渐减少,有些油田动用钻机数不足年初的二分之一,造成部分钻机等停或设备封存现象。因此生产计划的不均衡造成了钻井设备库存积压多的情况。

其次,钻井工艺复杂、钻井钻具种类多。石油钻井企业钻井的工艺包括钻前工程、钻进过程和完井作业三个方面。钻前工程中钻井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钻井物料的需求。在钻进过程中,根据钻井设计以及具体的地理位置,要根据钻井的各开次需求钻井钻具数量确定,不同的地理位置钻井的深度不同、钻井周期也不尽相同。完井作业的工序是测井、固井和射孔,主要是针对物料的处理和后续工作做的准备。在钻井的每一阶段,钻井所需钻具都不完全相同,钻井钻具组合多、每一组合下钻具的种类也多。

针对以上石油钻井企业钻井钻具种类复杂、数量大,难以管理的状况。我们可以借鉴制造业的MRP管理思想,为石油钻井企业解决难题。

2 制造业MRP和石油钻井企业生产计划流程对比分析

制造业MRP管理思想中,主生产计划的产品通过物料清单表示结构和数量特征,根据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表示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在生产中配置和协调各材料的提前期,有效地保证产品和零部件的交货期和交货量,使库存量保持最低水平,同时使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控制规范化,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真正实现“以销定产”的目的,这就是物料需求计划要解决的问题。生产计划是生产的起点,对比两个行业在生产计划的差异,为钻井企业实现MRP管理做进一步分析:

(1)生产计划的依据不同。制造业的主生产计划依据是订单,企业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形式做出的产品规划和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物料是以离散需求做为物料供应的基础的。钻井企业的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生产任务,将任务做为作业生产的依据。企业根据生产计划及生产情况提出用料计划,钻井企业仍使用传统连续需求进销存库存管理方法,库存水平高居不下,达不到计划生产的目的。

(2)生产计划的对象不同。制造业主生产计划的对象是产品,生产所需的零部件以及材料全部消耗于生产产品中,也就是说生产的产品组成部分都构成产品的实体。而石油钻井企业生产计划的对象是井,用于钻井的物料并不是产品的组成部分,比如钻头、钻杆、钻铤等钻井钻具,在钻完一口井之后,辅助钻井的钻具可以收回,并不构成“井”这个产品的实体。

从分析对比中总结,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制造业以订单为依据生产能有效地起到控制库存和生产的作用,适应市场灵敏的变化速度,满足顾客的需求。钻井企业生产并没有实现敏捷性制造,但是石油钻井企业以井为生产产品和制造业的产品有相似之处,同样都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都是由一定的零部件、材料制造出来的产品,可以从MRP生产管理模式出发,用物料需求计划的方法来优化库存和采购。

3 石油钻井企业MRP生产流程

从前一节得出的结论,石油钻井企业同样能构造出相应的MRP生产流程图(图1)。无论是制造业还是石油钻井企业,MRP都是以主生产计划为前提的,有了生产计划,后面的工作才能展开。石油钻井企业根据钻井的生产计划做为钻井数据输入的起点,所钻的油井同时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石油钻井MRP管理要求是能够面向业务流程驱动的,它的管理流程是建立在优化业务活动的基础上,具有适应业务改变而相应改变业务模型的能力,所以,在石油钻井物料需求计划的设计上还应考虑建立在基于工作流应用的框架上。

图1 石油钻井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的生产流程图

从该流程图可以看出,石油钻井企业的MRP主要的输入数据是:钻井主生产计划、钻井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通过钻井主生产计划和钻井物料清单对钻井的作业生产进行管理控制,同时结合这两方面的信息得到物料需求计划、确定采购计划。由此看来,钻井主生产计划、钻井物料清单和物料需求计划是石油钻井MRP的三个重点研究内容。

主生产计划为进一步细化的物料需求计划增加了实施的可靠性,起到了宏观规划向微观规划过渡的承上启下作用。钻井的周期指钻井中从第一开次到完井的时间,钻井主生产计划的作用是在具体的时间段计划钻井的型号和数量,因为钻井地质条件复杂,每口井周期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同一地质条件下钻井的深度也不尽相同,因此,由于产品的这种不确定性也造成了生产时间上的差异,如陕北油气井钻井周期短的一两周之内完井,而新疆深井钻井需要几个月,钻井周期在MRP管理中也是一方面的因素,准确的预测钻井周期才能有效地计划生产。不确定的复杂的生产环境,如何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也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钻井的物料清单是对钻井钻具组合的进一步描述,表明了钻井需要的钻具和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这些钻具之间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是物料需求计划计划内容的依据。钻井企业的主要产品是井,钻井钻具组合、套管、泥浆和钻井液等都是产品的物料,这里面有些物料可以直接消耗构成产品实体,如套管、泥浆。而钻井钻具组合这样的物料是钻井的辅助材料,不构成产品的实体,用完之后可以回收,在其他的产品生产中再次使用,这些物料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地质的复杂性决定这些物料也会有消耗和磨损,这种磨损是不确定的,因此,在能多次使用和随机消耗磨损的物料需求前提下,钻井物料清单也是钻井物料需求计划实施的关键。

物料需求计划制定过程中,某些关键参数的确定是重点,如安全库存量、订货批量、提前期等。这都需要具体研究切合钻井企业实际的实现方法。

4 石油钻井企业的MRP的实现

石油钻井企业物料需求计划立足于钻井行业自身生产特点之上的,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中,要实现钻井企业MRP管理必须要结合企业现有管理的实际,要实现钻井企业MRP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生产方式的实现。在当下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石油钻井生产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低,为了企业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生产的方式应作调整,根据钻井企业的钻井任务,用物料需求计划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改变以往进销存的库存管理模式,以不同的“井”为生产订单,按需生产,从而在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物料清单基础上确定钻井物料的需求,用物料需求计划方法确定生产中物料的需求和采购,降低资产占用带来的成本。

(2)钻井物料清单的实现。物料清单是MRP管理的核心内容,没有物料清单各项业务都难以围绕物料开展。因此,如果没有正确完整的物料清单,等于不知道企业产品产生的流程,企业生产将无法有效进行。因此,怎么样正确的建立石油钻井物料清单是MRP的重中之重,石油钻井企业物料不能简单的按照直接消耗物料的计算方法去计算,这些物料按生产流程生产,有能重复使用物料的现象,怎么样的钻井物料清单能清楚地定义钻井需要的物料、物料之间的结构以及数量关系又怎么样能明确的描述出来,这些都是钻井企业物料需求计划要实现的内容。

(3)钻井物料需求计划的实现。物料需求计划在产品结构的基础上,钻井企业也不例外,使钻井的计划做到在需要的时刻所有物料都能配套备齐,而在不到需要的时刻又不要过早地积压,从而减少库存量和所占用资金。如何处理可重用的辅助钻井物料,可重用的物料随机损耗时,物料需求计划又是什么样,这些都是研究的重点。

(4)钻井订货批量的实现。订货批量是物料需求计划下采购计划的依据,因为钻具昂贵,基于石油钻井物料需求数量少品种多的特点,对订货批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采购时不仅要考虑采购的次数而且还要考虑价格方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MRP应用于石油钻井企业需要在传统方法上进行改进或者重建,以石油钻井特点为前提条件,将钻井特殊需求的因素融入物料需求计划中,才能使石油钻井企业真正的实现MRP管理。

5 结语

石油钻井企业物料需求计划是基于有效减少企业钻井钻具的库存提出的。MRP的管理思想发展于制造业,这种管理思想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库存、控制了产品生产,同时也优化了企业的物料采购。分析对比石油钻井企业的生产计划,构建石油钻井企业MRP管理思想下的流程图,并提出了钻井企业MRP管理下具体应实现的内容和要点,为石油钻井企业MRP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Landvater DV,Gray C D.MRP-II standard system[M].John Wiley&Sons,Inc,1989.

[2]陈庄,杨立星.ERP原理与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