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精选(九篇)

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

第1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以下简称函授站)的建设和管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部委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或批准,并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本、专科函授教育所属函授站。

第三条函授站是举办函授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主办学校或学校)对函授生进行教学辅导,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的机构。

函授站业务上接受主办学校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函授站的工作进行指的领导,行政上接受设站单位的领导。函授站所在省、自治区、导和监督。

第四条函授站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政府法令,贯彻国家有关函授教育的方针、政策的规章,执行主办学校和设站单位签订的建站协议,执行主办学校的有关制度,配合主办学校认真、严格地组织教学。

第二章设置

第五条主办学校和设站单位根据本规程协商建立函授站。

第六条主办学校设站应遵循的原则。

(一)拟设站的单位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业务主管部门。学校不得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和个人签订建站协议;

(二)根据系统,行业或地方的人才培养要求和本校函授教育发展规划,在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委批准的招生区域内,合理设置函授站;

(三)设置函授站的数目和函授站距离主办学校的远近,应同学校的办学力量和管理能力相适应;

(四)函授站一般应建在函授生较集中、交通较方便的地方。

第七条设置函授站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连续或隔年报考的生源;

(二)能配备专职或以专职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管理人员队伍;

(三)能就地就近聘请合格的辅导教师;

(四)能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场所和其他教学条件;

(五)能提供或筹集函授站经费。

第八条提倡在普通或成人高等学校、普通或成人中专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中心建立函授站。

若干所普通高等学校若同时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举办函授教育,经过协商可以联合建立函授站。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所属学校的函授站及招生的范围,一般不得超出学校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务院部委所属学校(包括受部委委托办学的其他学校)的函授站应根据部委对系统、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函授布局的规划安排。国务院部委所属学校,也可根据地方需要和有关规定建立面向社会招生的函授站。

第十条主办学校和设站单位协商后,应签订建立函授站的协议。建站协议应具备以下主要条款:

(一)主办学校(建站方)与设站单位(设站方)各自的职责、权力和义务;

(二)开设专业名称、培养目标、层次(本、专科)、学制、招生对象、招生人数、覆盖地区(或招生范围)、发展规模;

(三)函授站地点及办学条件;

(四)函授站站长、副站长及工作人员;

(五)函授站经费来源和管理办法;

(六)履行协议的期限;

(七)变更协议及违反协议的处理办法;

(八)经双方同意的其它有关函授站的内容。

第十一条建立函授站必须到函授站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备案手续。在履行备案手续时,主办学校应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教委颁其举办函授教育的文号及专业备案情况。建站协议在履行上述手续后方能生效。

第十二条函授站的站长、副站长及工作人员,由设站单位提名,与主办学校协商确定。站长、副站长及工作人员的变动情况应及时报函授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受上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职责

(一)及时传达国家有关函授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对教育质量及在函授站所进行的教学环节负责,指导函授站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制定函授站协助学校进行学籍管理和招生等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四)派遣主讲教师,聘任或派遣辅导教师;

(五)每学期或每学年对所属函授站工作进行检查或评估,表彰工作成绩优异的函授站和工作人员;对办学条件不能保证,管理混乱的函授站,应会同设站单位进行整顿;对不能保证辅导教学质量的函授站,应予撤消;对工作不负责任或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应与设站单位协商予以批评教育或调整;

(六)每学期或每学年召开函授站工作会议,安排工作,交流经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七)组织函授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学习国家有关函授教育方针、政策和函授教育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函授站的职责是:

(一)协助主办学校做好在本站所在区域的招生工作;

(二)协助主办学校做好本站函授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三)承担主办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交给的教学辅导任务,执行主办学校交给的有关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

(四)负责及时、准确地向函授生分发教材和辅导材料;

(五)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教师和函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六)向主办学校推荐辅导教师,并协助主办学校做好辅导教师的管理工作;

(七)做好函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与函授生所在单位联系,争取单位对函授生学习的关心和支持,解决其学习中的困难;

(八)及时向主办学校反映函授生、辅导教师对教学及管理工作和意见、建议;

(九)健全行政、教学辅导、后勤、财务等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十)定期对本站所承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自我检查,积极配合主办学校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受委托的地、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本站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十一)每学期或每学年向主办学校、设站单位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或受上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的地、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十二)建站协议规定的其它有关职责。

第十五条不承担第十四条第(三)或(六)项职责的,应称为函授点。

第十六条设站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一)主动配合主办学校落实函授站的建置,提供为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条件;

(二)解决函授站正副站长、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辅导教师的编制、职务聘任及工资待遇;

(三)做好函授站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定期研究和检查函授站工作;

(五)及时传达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第四章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师

第十七条函授站设站长人(一般可由设站单位负责人兼任),副站长—人。管理工作人员根据需要配备,可按函授生人配备管理人员人的比例安排。

函授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熟悉教学管理业务,工作负责,品德好,作风正派,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八条函授站负责人的工作人员应按受必要的培训。

第十九条辅导教师既可由主办学校从本校教师中选派,也可由函授站将本站或本地能胜任函授辅导工作的人员向主办学校推荐。函授站推荐的辅导教师应由主办学校审核同意后,方可作为辅导教师担任教学辅导工作。辅导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十条辅导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讲师以上教师职务,有一定教学经验和能力。

辅导教师应认真按照主办学校的要求进行教学辅导,教书育人,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十一条主办学校应当指导和考核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应组织辅导教师到校短期进修、集体备课、交流经验,以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第二十二条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函授站专职辅导教师,经过一定时期教学工作实践的考察,可由设站单位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委托主办学校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评定助教或讲师的教师职务资格。设站单位为其办理任职手续并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其他专业技术职务不能套改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

第二十三条兼职辅导教师的编制、职务聘任及工资待遇,由其所在单位解决。

第二十四条对于不符合条件或工作不负责的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师,主办学校或函授站应及时更换。对于作出优异成绩的辅导教师,应予以奖励。

第五章经费

第二十五条函授站所需经费,由设站单位提供或筹集。

第二十六条函授站的经费,必须用于函授站的教学、管理和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不得挪作它用。

第六章管理监督

第二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函授站的主要管理职责如下:

(一)向函授站和设站单位传达国家有关函授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有关法令、法规;

(二)根据地方培养人才的需要和设站单位的条件,统筹规划面向本地区招生的函授站布局,择优设站。注意利用和发挥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其他部委所属学校的优势和作用;

(三)向函授站有主办学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指导学校合理设置专业和招生计划;

(四)监督建站协议的执行;

(五)定期检查、评估函授站的工作。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函授站,应责成主办学校停止在该函授站的招生,进行整顿或通知主办学校撤消该函授站;

(六)帮助解决函授站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在有条件的地、市、区、县设立综合函授站或函授教育中心;

(七)组织函授站交流经验,学习国家有关函授教育方针、政策,培训函授站工作人员;

(八)执行国家教委赋予的有关任务。

第二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可将上述部分职责委托地、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执行。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部委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规划所属学校建在直属部门、单位及行业系统的函授站,形成函授网络。为函授站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监督、检查教育质量。配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函授站。

第七章罚则

第三十条主办学校及其函授站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视其情况,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或国务院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顿、责成主办学校停止在该站招生或通知主办学校撤消该函授站。

(一)未按本规程规定设置函授站的;

(二)不履行函授站职责和建站协议的;

(三)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

(四)以函授站名义独立办学等超出函授站职责和建站协议进行活动的;

(五)违法或违反国家教委有关规定的。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规程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所属函授站。

第2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企业文化;职业生涯;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021-0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的发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辅导员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中大部分辅导员都是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这难以适应现阶段高职教育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需求。由于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的漏洞,使得高职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一直落后于文化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面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现阶段高职辅导员新型的工作方法。

1高职辅导员企业化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都是结合行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大部分专业都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或地方企业签订有用人协议,优势专业也与特定企业签订订单班即学生入学就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企业希望将企业文化与管理模式在校内就植入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的,而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多是科班出身直接进入学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并不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与企业文化,甚至都不了解学生在企业中担任岗位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思想教育就与文化教育、实践能力教育不对等,或者说是落后的,也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就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即使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实操能力也很难在企业中迅速的找到自己的位置,极易被淘汰。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笔者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与大量的企业调研总结,提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对新入职的辅导员进行职业教育,增加企业文化教育,可让辅导员与学生一同参加毕业实操,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可以零距离学习企业文化与运作模式。学习之后,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将学习所得融入日常管理中,可有效的增加班级企业化管理的进程,使学生能利用在校的两年时间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可以在走出校门后,迅速适应职业化的生活。

2高职辅导员专业化

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除了需要辅导员管理他们的学校生活、思想教育之外,还需要辅导员做创业辅导、就业辅导、学业辅导等。可是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与这些工作要求并不匹配。目前很少有具有专业技术手段的双师型教师担任辅导员的情况,大部分高职辅导员的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与专业不相符合,难以完成对学生的辅导,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的辅导员工作。近年来大部分院校对辅导员的考核都集中在学生的宿舍卫生、宿舍用电安全、学生人身安全管理等日常基础工作上,而忽视了作为一个辅导员更为重要的工作,即对学生心理状态调整的工作以及学生职业人生的指导工作。

学生进入学校仅凭入学时的专业教育是很难对所学的专业有认同感的。如果在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上可以增加辅导员的专业修养与专业素质,就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职业人生规划,更好的了解专业,有目的的进行专业学习。可以分阶段为辅导员开始专业教育,让辅导员及时了解掌握所带班级专业的行业现状与发展情况,使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化,更好的为学生做出辅导。

3辅导员工作感情化

辅导员在工作中通常体现出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而学生则显示出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的并存。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都是“90后”,集众人宠爱于一身。学生处于家庭这一保护伞的保护之下,在加上应试教育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心理脆弱以及缺乏挫折抵抗力与师生信任感降低。

这就要求辅导员能够从容面对复杂多样的师生交流形态。高职辅导员在工作时必须用真心对待每位学生,否则就无法取得学生的信任,甚至形成对立关系,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如果辅导员能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关爱,注意细节,将学生看做是自己的弟妹或子女,学生自然会与你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不论是辅导员开展工作还是学生寻求帮助都能做到交流顺畅。

4.辅导员工作魅力化

“90后”学生的个性很强,在我从事“兼职辅导员”(本职工作为教学)工作的几年中,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尝试如何消除学生对辅导员的排斥感。经过大量的调查,大部分学生并非不理解辅导员所作的工作。他们清楚知道辅导员的生活上、职业上的指导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利,可依然会受到负面言论的影响所谓的“随大流”,怕按照指导进行学习、生活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被排斥。

高职辅导员要使自己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补充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科学管理以及专业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乐观心态,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解决问题。主动学习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文艺、体育、美学、娱乐等方面的知识,在学生中树立权威和个人魅力。建议辅导员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是学习所在班级的专业相关知识,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今后的就业情况,做出相应的专业指导。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念管理学生,优化沟通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5辅导员工作教学化

现在的学生通常表现出来的状态时“迷茫”。他们是“迷迷糊糊”来念书,“稀里糊涂”离开学校,实习一年,甚至很多学生都坚持不了一年就不做了。这样的状态影响着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也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埋下很多的隐患。学校和目标企业的合作,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有一份工作,解决企业专业人才储备的问题。如果学生在校期间不能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观的话,就很容易被企业淘汰,而高淘汰率又会影响着下一届学生的实习就业,形成恶性循环。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校内如果能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明确学生的个人发展道路,让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职业规划。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入职业角色,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以及目标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都是很大的帮助。结合辅导员工作可以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素质拓展训练》等类型的选修课程。将课程内容转变为主题班会或集体活动的形式完成,寓教于乐更能让学生接受。让他们对这类课程的接受程度从“反感-漠视-怀疑-接触-接受-喜欢”慢慢变化而减少教学压力。

参考文献

[1]祝文明.从“90后”高职学生夜店谈“80后”高职辅导员的内在素质要求[J].高教高职研究,2011,7

第3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辅导员;职责;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38-02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

高校学生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学生,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处于历史新时期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承担着资助育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要通过贯彻落实资助政策,将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爱护传递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高等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要做到既在物质上帮助学生,又在精神上培育学生,解决学生现实的物质生活困难的同时,又满足学生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需要,实现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1.学生资助工作是建设和谐学校环境的重要措施。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在教育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2.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强调,要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即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学生资助工作就是关心人帮助人的工作,工作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

二、资助工作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拓展了辅导员职能,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八项工作职责,把落实好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作为辅导员的职责内容。

三、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1.辅导员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资助政策直接宣传者。①政策宣传。国家教育部每学年都对国家资助政策进行宣传,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评选条件和获奖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各高校根据有关的规定分别相应制订了本校的管理办法,辅导员既要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也要熟悉本校资助的管理规定,如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时间、评选条件、资助标准等,如广西的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广州助学金。辅导员与学生密切联系,既是资助政策的宣传者,也是资助政策的执行贯彻者,只有掌握了有关的政策,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②指导与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家庭状况不同的一个部分,辅导员一般都比较了解,运用掌握的资助政策的上联下达,有效及时地给学生解决困难发挥考指导作用通过资助工作的相关的步骤了解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思想,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愉快地生活学习,达到全校学生都能按时完成学业的目标。

2.辅导员是资助政策的直接执行者。①学生通过绿色通道的向导。新生入学时首先接触的是辅导员,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如此。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了深切的关爱,提出不能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上学的机会,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新入学的学生先报到入学,到学校后采取各种的资助措施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持有当地民政局的相关证明或有关的说明,按学校的规定办理相关的入学手续,然后再办理注册手续。通过绿色通道的学生首先是辅导员初步需要关注的学生,入学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关注学生能否按时注册,需要完成后续的一系列工作。②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的组织者。根据国家对贫困生认定的有关规定,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出具当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外,还需要各系(学院)组成民主评议小组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这一环节一方面有利于控制民政部门滥用权力,开出的证明与实际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对于没有开具贫困证明但确实困难学生通过民主评议可以得到关注,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开展的前期工作,学生是否获得资助,班级的民主评议来认定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教育部有关民主评议认定贫困生的规定,辅导员担任评议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由学生组成的评议小组对申请贫困生的同学进行评议。落实民主评议有两种方式,一是由班级组成评议小组,由组长组织评议小组成员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评议,综合评议的意见签署认定意见;二是由辅导员组织所管的班级对全班同学进行困难投票排序,组长签订意见时对困难排序在前又同时持有当地民政部门经济困难证明的,确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③助学贷款的见证人。高校学生助学贷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助学贷款,另一种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在高校申请办理,辅导员作为学生申请贷款的见证人之一,要指导学生准备贷款的有关资料。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银行办理。助学贷款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高校或地方政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审核并报贷款银行审批并发放贷款。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需要办理助学贷款的及时给予指导,以解决学生交学费的问题。④校内勤工助学申请上岗的推荐人。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校在校内设立了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但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有一个岗位,少部分同学能上岗,但哪些学生可以上岗,除了学生申请外,辅导员要根据情况进行推荐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优先考虑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岗,使其能利用勤工助学来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学生上岗的程序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知部门按学年设岗,公布岗位设置情况,由学生提出勤工助学申请,辅导员对申请进行审批,优先推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应聘。⑤资助的指导和落实给予了学生精神资助。以上的各项资助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辅导员的亲力亲为,在落实的每一项措施过程中,同时也给贫困生以心理关怀和精神资助,贫困生群体不再感到冷漠,辅导员有关资助的一句话都会激起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心,这和物资的资助是同样重要的。

3.辅导员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资助工作效果。①公平公正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前提。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辅导员在贯彻落实各项资助政策的过程中,掌握着一定的分配决定权,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奖助学金的评定、勤工助学岗位分配等辅导员都有一定的决定权,做到比较准确地将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需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如果各自照顾自己的关系,就会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不到资助,而靠关系得到资助的学生有可能比较不困难,资助资金没有得到有效使用,直接影响到资助效果。所以,辅导员落实各项资助政策要出自公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资助工作才能扎实开展。②处理好资助工作与非贫困生的关系,平衡资助使学生和谐稳定。在确定获得资助的对象是非常关键的,这项工作做得好,得到资助的学生心安理得,没有得到资助的心平气和。在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如果困难的没有得到资助,而不困难的反而得到资助,没有得到资助的心理忿忿不平,有的本来就性格内向更增加了心理的压力,严重影响生活的信心,性格外向的学生容易产生情绪,同学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平衡资助就是使资助资金的使用尽量照顾到应资助的学生。有的学生经济上确实存在困难,但是所有的资助项目都只是考虑这极少部分同学,资助过于集中,学生就由此产生疑问,甚至辅导员本身都觉得受资助后的学生生活比自己还好过,由此可能产生不和谐的因素。使受到资助的同学恰到好处,既无过之又无不及,需要做过细的工作,同时有科学的方法,使资助发挥和谐关系的作用。③讲究工作方式方法相对准确提高资助效果。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班级的缴费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辅导员的资助工作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占20-30%,这部分学生得到了帮助和指导,将能按时缴交学习的费用,欠费的学生就少,相反,资助资金按比例分配,没有进行科学方法评议,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没有得到资助,不能按时交学费的学生就会增多(恶意欠费除外)。因此辅导员要有爱心、公心、热心对待资助工作,还要有深入学生、科学评议、区别对待的工作方法才能提高对学生的资助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令第24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

[2]李迎霞,吴婷,潘跃成.论高校辅导员在资助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第4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 辅导员 高校突发事件 案例分析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问题和矛盾也不断地影响和冲击着高校,高校也频频发生突发危机事件。这些事件对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影响了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受国内外形势、高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涉及在校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的、紧急的,并在高校范围内造成后果或重大影响的学生行为事件,如学生自杀、群架斗殴、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窃等事件。高校如何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预防突发事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都是当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处于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应讲究策略和方法,以达到稳定高校安全的要求,对高校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具有指导性的建设意义。

一、突发事件在高校产生的影响

1.造成当事人的多重伤害

突发事件的发生对高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学生生活和学校声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无疑是事件当事人。突发事件给当事人带来了不可避免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对当事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首先,突发事件打破了当事人的原有生活规律,扰乱了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其生活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其次,突发事件处理之后会给当事人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使其心理处于浮动的状态,甚至在事后回忆时仍心有余悸,更有甚者会出现心理障碍。最后,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引发学生的群体讨论和猜疑,如果学校对突发事件采取“消息封锁”的态度,那么各种流言蜚语对当事人无疑就是更大的伤害。突发事件给直接当事人和间接当事人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需要辅导员给予针对性的安抚、引导和教育。

2.伤害学生心理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和个人都将处于一种危机的状态。面对突如其来的高校突发事件,学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分辨是非、认清本质的判断力,以至于一段时间内陷入一种当事人缺乏安全感,学生之间缺乏信任的状态,甚至会导致逆反、埋怨等不良情绪。近年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不少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连锁反应,给大学生心灵带来更大的冲击。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在突发事件中辅导员要充分运用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障碍等问题,以减少突发事件对大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

3.激化校园矛盾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国内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使得高校在办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领域面临着更多的难题。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的时有发生就是其外在体现,它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各种潜伏的校园矛盾激化,既破坏了校园的稳定,又扰乱了学生的正常生活,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名誉和声望,对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4.考验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契机。为了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辅导员要具备敏锐的预测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高效的处置能力。敏锐的预测能力是指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突发事件要有提防意识,还要从以往突发事件中寻找规律,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特点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做到充分预测、准确把握、及时处置。快速的反应能力要求辅导员能准确把握社会思想动向和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关注带有苗头性的问题,把潜伏的危机解决于“萌芽阶段”,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要保持沉着冷静,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处理事件,及时控制局势。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高效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加强修养、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能力。

二、校园典型案例分析

2005年政府教育部门开始在高校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活动,尤其将对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纳入考核体系,各高校都初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普遍建立了校园110等危机管理的应急指挥系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上海某高校两起典型案例的分析。

案例一:张同学,女,河南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6年年底有同学向辅导员汇报,称张同学近期身体突然发胖,因曾经有夜不归宿现象,故怀疑有怀孕的可能。辅导员接到此报告后,立即展开查访,并且找该女生谈心,目测中发现张同学虽然身体较以往肥胖,但腹部隆起较明显。当提及关于例假的情况时,张同学提出自己已经5个月没来例假,因以前也有例假日期的不准时,故没放在心上。获此重要信息后,辅导员立即向学生总支书记报告此事。总支书记亲自带领该生去中心医院做B超检查,当检查报告明确表示已怀孕5个月时,张同学掩面而泣。在尽力安慰她情绪的同时,辅民员将此事上报了校党委副书记。校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让张同学直接回家做好流产手术后再返校继续学业。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过后,由辅导员送张同学去火车站,家长在目的地接站。经过手术休养,半年后张同学顺利返校读书。这起案例让我们想到的是,首先,学生们有主动的汇报意识,使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个别学生的突发状况,其次,辅导员能够及时上报领导,听从领导指挥也是非常必要的。这个突发事件幸好发现比较及时,否则可能对张同学的生理和心理造成更深远的伤害。

案例二:马同学,男,山东生源,2005年9月入校,英语专业。2007年11月某晚,辅导员突然接到学生生活园区派出所电话,称学生宿舍楼有男生打群架,一位姓马的男生被送往中心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在向领导作初步汇报后,辅导员立即赶往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马同学,左侧眉骨上方因打击裂口被缝7针,很可能有破相的趋势。经过向周围同学的询问,知道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在篮球比赛中,与其他院系男生发生口角,之后回宿舍,对方男生纠集一群人过来打击报复。在殴打中,马同学受伤至此。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在校保卫处领导,对方辅导员的出面下,肇事者及受害人双方家长面对面沟通此事,虽然马同学家长的情绪比较激烈,但是为维护校园稳定,学生安全等考虑,最后通过道歉经济补偿等方法使本事件妥善解决。

三、辅导员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思路与方法

1.积极预防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

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实践证明,只有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才能使辅导员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动态,而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的情况汇报是辅导员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途径。辅导员要善于通过学生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等多种途径,从关心、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学生阐明“汇报意识”在预防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积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干部、党员,甚至是普通同学在学生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能从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意识及时向辅导员汇报情况,从而使辅导员能随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主动,及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2.互动机制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

信息上报是处理危机事件的关键环节。由于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的,而且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及职权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辅导员要明确信息的及时上报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重要性。只有信息及时地上报才能让领导及时掌握情况,争取主动作出正确决策,从而有助于凝聚全校的力量做好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善后处置工作。因此,辅导员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度,在学生群体当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能自行处理,要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往危机现场,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听从指挥,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工作。

家校互动是化解危机事件的长效机制。在日常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学生家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辅导员更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

正确且及时的信息是应对危机事件的科学做法。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以非官方消息的形式迅速在校园蔓延,就会在学生群体当中引起恐慌,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辅导员要以科学、负责的态度,准确把握问题实质,采取有力措施,及时作出反应;要通过召开年级大会、党支部会议、学生干部会议等不同层次会议的方式,同时应利用各类等网络载体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这样不仅能获得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而且能使广大学生以此为戒,从而更好地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

3.恢复重建是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延续

心理恢复是危机干预的必要步骤。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并不代表危机干预任务的全部完成,事实上,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带来人员的非正常死亡或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对于学生当事人甚至是学生群体往往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因此,辅导员既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又要在事件处理过后通过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对需要辅导的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辅导,使其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尽快恢复往日有序的学习和生活。

事后教育是思想教育的良好契机。突发事件在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和潜在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教育机遇。辅导员要因地制宜,在每个关节点上,做到当机立断,慎行施教,让学生们对于事件的成因和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评价。辅导员结合事件的实际开展工作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找到落脚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心灵更容易得到震撼。总结反思是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突发事件结束后对于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总结反思是整个突发事件管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此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升学校整体应对危机的能力。

高校突发事件固然不会时时发生,但辅导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将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要采取“防治结合,重在预防”的原则。辅导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统筹兼顾,求真务实,促进实践与交流的相互作用,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赵海荣.辅导员在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171-172.

[2]黄海群.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分析及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9):69-71.

[3]姜婕.高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11):96-98.

第5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突出且棘手的问题,寻求一个有效的工作途径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谈心可以使辅导员较为直接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并且对受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较为及时的化解,同时也能够及早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并帮助其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①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其工作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等等。工作时,辅导员必须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生情况。②好的面谈,往往可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稳定学生的情绪,扶正学生的思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影响其人生的发展轨迹,对学生帮助很大。③因此,落实辅导员谈心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为此,各高校开始尝试要求辅导员将每次的谈心过程记录在案,形成较为规范的学生成长档案。

1 厦门大学谈心工作体系――“心语计划”简介

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以及教育部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精神的过程中,厦门大学紧密结合党的治国方略、育人要求和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学生工作“精细化”的发展要求,在原来较为笼统的谈心制度要求的基础上,推出了一个系统性谈心工作体系――“心语计划”。该计划是厦门大学实施谈心制度的一个总称,指通过辅导员与大学生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实际困难的一套谈心工作体系。

厦门“心语计划”的工作载体是一系列结构化的谈心表格。该校根据学生类型和学生问题性质,设计了1个“基本情况表”、8类基“础性表格”和2个“其他性表格”。根据谈心涉及学生范围,又将谈心分为普遍性谈心、选择性谈心及其他谈心三类。普遍性谈心主要针对新生和毕业生。该校要求带新生和毕业生的辅导员对这两类学生群体必须做到谈心全覆盖,即辅导员必须做到与每位同学谈心一次,从而掌握新生基本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选择性谈心则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选择性地约谈,具体包括与家庭困难学生谈心、与学业困难学生谈心、与学籍变动学生谈心、与优秀学生谈心等几种类型。再细分,与学籍变动学生谈心又有很多种,比如因为转专业,或者因为休学、延期毕业、退学,也或者因为违纪而被开除学籍等。其他类型谈心,则分为随机性谈心和与家长交流谈心。

2 厦门大学“心语计划”实施结果调查

截止2011年3月,厦门大学“心语计划”实施已半年有余。为评估“心语计划”的实施效果,2010-2011年第二学期开学后,厦门大学学生工作处采用文献调查法和访谈法跟踪调查该计划的实施情况。文献调查法的资料来源为:全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结束后的谈心内容记录(2010.09-2011.01,共2885份);访谈法以座谈形式开展,调查学生对“心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改进建议。

3 调研结果

3.1 文献调查基本情况

第一,参与辅导员情况。有100名辅导员参与了“心语计划”,男女辅导员为别为44名和56名,参与率高达92.6%。其中,76.8%的辅导员具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各学院完成情况。平均每个学院完成数量约为152份,完成数量较多的是经济学院(364份)、管理学院(294份)、艺术学院(293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69份),完成数量较少的学院不足50份,具体完成情况如下:材料学院32份、法学院189份、公事务学院44份、管理学院294份、国际关系学院31份、海洋与环境学院77份、化学化工学院98份、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75份、经济学院364份、人文学院152份、软件学院158份、生命科学学院108份、数学科学学院87份、外文学院154份、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08份、新闻传播学院192份、信息科学学院269份、医学院160份、艺术学院293份。辅导员谈心学生人数占学院总人数比例的均值约为10%,比例较高的是新闻传播学院(21.29%)、艺术学院(20.04%)、软件学院(13.19%)、数学科学学院(12.34%),部分学院完成比例不足5%。

第三,受辅导学生情况。受辅导的学生共有2885名,其中本科生2451名(约占全校本科生的12.0%)、研究生434人(约占全校研究生总数的3.5%,硕士426人,博士8人,)覆盖率约为8.9%。

第四,谈心类型情况。“心语计划”中,辅导员对学生的具体辅导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普遍性谈心,包括新生学业生涯辅导和毕业生就业辅导;选择性谈心,包括6类,具体针对的学生类型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有问题的学生、学籍有问题的学生、优秀学生、涉及危机事件的学生以及特殊学生;其他谈心,分别是学生随机谈心和学生家长交流谈心,总共十个具体类型。

文献分析结果显示,辅导员最常使用的是学生随机谈心,共有826份,占总数的28.63%。其次是新生学业生涯辅导和毕业生就业辅导,分别有484份和432份,各占总数的16.78%和14.97%。而在所有类型当中,辅导员最少使用的是特殊学生谈心,只有18份,占总数的0.62%。

3.2 访谈调查基本情况

第一,学生对“心语计划”实施效果的评价。有4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1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持否定态度,43.5%的座谈记录显示学生对“心语计划”未置可否。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如下:认为辅导员工作很辛苦,感到计划很温馨,认为计划实施帮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感到计划有利于沟通。学生对“心语计划”持肯定态度的原因如下:认为计划不切实际,考核方式不合理;认为辅导员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能解决全部学生问题;认为辅导员不够专业。

第二,学生对“心语计划”的改进建议。学生对“心语计划”提出了以下意见:谈心方式多元化(一对多、讲座等),加强宣传,辅导员需进行角色转换(辅导员将自己当成学生与学生谈心),适当给予辅导员物质奖励,将谈心计划扩展到导师群体,改进“谈心计划”考核方式,多增加些辅导员,增加谈心途径(网上聊天等)。

3.3 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辅导员对“心语计划”重视不足。上交的2885份谈心记录中,有效样本并不高。有些记录存在明显复制、粘贴的痕迹,有些记录则明显是由学生的。这说明,部分辅导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心语计划”,对谈心计划应付了事。

第二,部分辅导员的谈心工作不够深入,重“量”不重“质”。一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非常有限,谈心记录上未表现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真实情况的掌握程度不高。表面上交了不少谈心记录,价值却不高。而且,有些辅导员谈话结束后未提出相应的建议,令人感到遗憾。

第三,部分辅导员对学生不够尊重。有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时,以权威身份自居,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谦和待人、以诚相见。

第四,部分辅导员不注重沟通艺术。部分辅导员存在谈心时用大声来强调某些话的重要、连珠炮似的质问、懒散随便的现象,阻碍了谈心的顺利进行。殊不知,在谈心中,注意些小细节如端端凳子、倒倒茶、讲讲笑话、保持姿态等小细节,都能改进谈心效果。

4 改进工作的思考

从既有的相关文献反映出,厦门大学的谈心工作实施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对谈心计划重视不足、谈心不够深入、对学生不够尊重、缺乏沟通艺术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辅导员谈心工作进行考核,引起辅导员对谈心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谈心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励辅导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工作。要保证谈心计划的落实,就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把谈心教育工作的成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考评指标予以考核。学校应建立谈心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考核体系应该由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组成,既要考虑谈心的质量,同时考虑谈心数量。对于谈心效果显著的谈心案例,进行点评表彰,还可以考虑编辑出版。④

第二,加大对谈心计划的硬件投入。良好的谈心氛围是辅导员和大学生顺利沟通交流的根本保证。一定意义讲,环境决定心境。⑤高校应积极为谈心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如在谈心空间、时间上给予支持,开辟专门的谈心室等。

第三,提高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通过有效的谈心方式,增进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温馨的环境。⑥要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思想认识,使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谈心,为造就学生、成全学生、发展学生而工作。

第四,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谈心技能。通过谈心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看似简单,但实质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辅导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谈话的质量和效果。它不仅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一定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要求辅导员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谈话艺术,达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7页)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面对面的谈心是化解学生面临的矛盾、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了解学生现实动态的有效工作方式。高校应重视谈心工作,不断研究、创新,让谈心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切实的作用,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大学生。

第二,学生对“心语计划”的改进建议。学生对“心语计划”提出了以下意见:谈心方式多元化(一对多、讲座等),加强宣传,辅导员需进行角色转换(辅导员将自己当成学生与学生谈心),适当给予辅导员物质奖励,将谈心计划扩展到导师群体,改进“谈心计划”考核方式,多增加些辅导员,增加谈心途径(网上聊天等)。

3.3 调研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辅导员对“心语计划”重视不足。上交的2885份谈心记录中,有效样本并不高。有些记录存在明显复制、粘贴的痕迹,有些记录则明显是由学生的。这说明,部分辅导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心语计划”,对谈心计划应付了事。

第二,部分辅导员的谈心工作不够深入,重“量”不重“质”。一些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非常有限,谈心记录上未表现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对学生真实情况的掌握程度不高。表面上交了不少谈心记录,价值却不高。而且,有些辅导员谈话结束后未提出相应的建议,令人感到遗憾。

第三,部分辅导员对学生不够尊重。有些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时,以权威身份自居,不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谦和待人、以诚相见。

第四,部分辅导员不注重沟通艺术。部分辅导员存在谈心时用大声来强调某些话的重要、连珠炮似的质问、懒散随便的现象,阻碍了谈心的顺利进行。殊不知,在谈心中,注意些小细节如端端凳子、倒倒茶、讲讲笑话、保持姿态等小细节,都能改进谈心效果。

4 改进工作的思考

从既有的相关文献反映出,厦门大学的谈心工作实施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对谈心计划重视不足、谈心不够深入、对学生不够尊重、缺乏沟通艺术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辅导员谈心工作进行考核,引起辅导员对谈心工作的重视。建立科学的谈心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励辅导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开展谈心工作。要保证谈心计划的落实,就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工作考核制度,把谈心教育工作的成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绩效考评指标予以考核。学校应建立谈心教育工作考核制度,使其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考核体系应该由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组成,既要考虑谈心的质量,同时考虑谈心数量。对于谈心效果显著的谈心案例,进行点评表彰,还可以考虑编辑出版。④

第二,加大对谈心计划的硬件投入。良好的谈心氛围是辅导员和大学生顺利沟通交流的根本保证。一定意义讲,环境决定心境。⑤高校应积极为谈心计划的实施创造条件,如在谈心空间、时间上给予支持,开辟专门的谈心室等。

第三,提高辅导员“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意识。一个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应该充满爱心和责任心,将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通过有效的谈心方式,增进感情,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温馨的环境。⑥要加强对辅导员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思想认识,使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抱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信任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谈心,为造就学生、成全学生、发展学生而工作。

第四,加强辅导员培训,提高辅导员谈心技能。通过谈心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看似简单,但实质上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辅导员的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谈话的质量和效果。它不仅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一定的能力水平,而且还要求辅导员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政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使其更好地掌握谈话艺术,达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面对面的谈心是化解学生面临的矛盾、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了解学生现实动态的有效工作方式。高校应重视谈心工作,不断研究、创新,让谈心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发挥切实的作用,以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大学生。

注:本文为2011年厦门大学学生工作课题研究项目《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评价方法研究》(批准号:2011XNYB001)成果

注释

① 陈怡.谈心――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2):147.

②⑤王刘琦.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浅议[J].当代教育论坛,2009(10):56,57.

③ 王鲲.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方法运用及其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227.

第6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心理辅导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11-02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转型期,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及对未来的迷惘无疑会使转型期的大学生产生许多心理困惑。当学习、生活、情感交际等方面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时,就容易日积月累形成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大学生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在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适时地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辅导,排解他们内心的种种疑惑,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一)高校心理辅导中心的各方面条件不健全。虽然国家教育部门要求每所高校都要设置有心理辅导中心,并且配备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仍有不少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有的高校虽然已经设有心理辅导中心,但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而是由一些任课教师充当心理辅导老师。这些老师除了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外,平日工作繁忙,无法在心理咨询室坐班。即使对于一些配备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的高校,由于大学里学生人数众多,具有各种心理困扰而需要咨询辅导的学生也很多,想得到一个咨询的机会往往要提前预约并等待较长的时间,导致许多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心理辅导时间。因此,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许多工作落到高校辅导员的身上。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及隐晦性。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可他们与外界的有各种各样的接触,随着对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认识的增加及深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常常会让他们苦恼,加上在学校里学习的压力、交际中的种种问题及情感上的一些纠葛、就业的压力等,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此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还呈现出隐晦性的特点,有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一些个人的隐私,比如失恋、家庭贫困、自身身体的一些疾病等,具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让外人知道细节。目前,高校有限的心理辅导教师难以详尽地去了解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更做不到事后的跟踪,这无疑也会影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而高校的辅导员每个人管理200名左右的学生,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可以做到详细了解的,因为辅导员对学生的情况本来就比较熟悉,而且与学生的亲密接触方便辅导员跟踪了解心理有问题学生的最新情况,并适时地进行后续的辅导,这无疑会大大增强心理辅导的有效性。

(三)辅导员工作的职责。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尽管这一规定中并没有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工作职责,可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如果没有心灵的沟通,如果不了解大学生内心在想什么,有什么心理困惑,并想办法为他们排解困惑,是难以成为大学生的“知心朋友”的。因此,为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是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也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

二、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优势

(一)辅导员工作的亲和性。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他们的工作特点决定他们必须要每天都生活在大学生当中,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员工作的亲和性为他们参与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他们熟悉学生的情况,有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当中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二)学生对辅导员的信赖可增强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一两天之内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后才形成并表现出来,因此要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需要多次的沟通,甚至还要跟踪学生的情绪变化,从而不断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心理辅导既是一种心灵的救助,也是心灵深层次的沟通,只有双方建立了对彼此的信任,才能使沟通更有效。高校辅导员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便生活在学生当中,他们与学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将有助于增加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的有效性。

(三)辅导员的工作有利于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与跟踪。辅导员从学入学时起便负责管理学生入学前的学籍档案并建立大学生新的档案,学生档案里既有学生详细的家庭住址,也有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还有学生上学之前的学生成绩、操行等方面的记录。这些档案既方便辅导员了解每一学生的成长历程,又方便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可根据学生的档案并结合家长或学生高中时代的班主任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对于已经接受了心理辅导的学生,辅导员也应多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及时跟踪了解学生最新的心理动态,并随时争取适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可以为学生的心理辅导提供持续性的服务,更好地达到心理疏导的目标。

三、辅导员参与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探讨

(一)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相关知识的学习。高校辅导员大多数都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因此他们往往会缺乏心理学的知识及心理辅导的技巧与方法。新上岗的辅导员由于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长,遇到的问题少,经验不足,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会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高校辅导员除应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学知识的培训之外,还应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及心理辅导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考取心理咨询师证,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形成一套实用有效的学生心理辅导的技巧及方法。

(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大学新生入学时起,辅导员除要帮助学生建立学籍档案之外,还应同时建立一份方便辅导员工作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中,辅导员应随时记录下所管理学生在校期间所表现出的一些心理异常情况,同时还应记录每次心理异常产生的根源及辅导员心理辅导的措施及内容,辅导员手中有了这样的一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一目了然,并且可以对学生曾经的心理异常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随时查询,有助于辅导员对有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跟踪辅导及教育,并灵活地采取措施进行随时的帮助。此外,当有学生去校一级的心理辅导中心求助时,辅导员也可以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求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对求助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有心理障碍学生的问题根源。心理是一个人最为隐秘的空间,所以许多学生不仅不愿意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理问题,更加不愿向人讲述自己过去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这就使心理辅导工作做起来有较大的难度。辅导员要想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要想办法了解问题的根源,对于愿意主动与辅导员谈心的学生,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对于那些极力想隐藏自己的心事的学生,辅导员则应想办法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通常辅导员可以查看学生中学时代的档案,看看是否有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对于一些家长不太了解的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比如交友、恋爱方面的情况,辅导员可以通过向该同学的同班同学、同宿舍同学或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侧面打听,总之,只有获得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真正的根源之后,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通过关注和关爱,加上适当的心理辅导,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与他们的年龄及身份相适应,他们的心理问题多集中于学习压力、情感困惑、经济压力及就业压力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产生多数与他们的心智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全面,受挫能力较差、容易对一些事情产生偏激的想法和看法有关。呈现出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可以通过辅导员悉心的教育及心理辅导而得到缓解甚至消除心理障碍,对于这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可以在各种场合有意识地多关注与关爱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此外,辅导员也应在平日里多鼓励这些同学参加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分散这部分学生注意力,充实他们的生活,这样也可以帮助缓解甚至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除了关注与关爱,辅导员还应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找学生谈心,进行心理辅导,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

第7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 廉政建设 体制 修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参与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管理与分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不可避免的渗透到校园里。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工作覆盖面广,对学生的评奖、评优、评助、入党等各项工作具有直接的主导权,有些学生或家长为了获取一些特殊照顾,就会不择手段对辅导员施加影响,其中有少数辅导员就没有经得起金钱利益的诱惑。忘记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利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严重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由此可见,在当前形势下,辅导员的廉洁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辅导员廉政建设应成为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辅导员的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1、高校辅导员的廉洁自律体现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应当品行高尚、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做人楷模。廉洁体现一个人的诚信品质,是公职人员思想道德和职业素质修养的底线,如不能做到即触犯了党纪国法。在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指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一个不能做到廉洁自律的人,在品德上也就没有达到职业道德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如何能成为学生的楷模?

2、辅导员的廉洁奉公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

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由共产党员担任。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代表党和政府行使大学生管理和教育的职责。囿于大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是在校园里,能够直接深入了解和接触社会的途径并不多,所以辅导员是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辅导员的品行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辅导员不能做到廉洁奉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败坏党和政府在学生及其家庭成员心目中的形象。

3、辅导员的廉洁奉公关系辅导员工作职责的正确充分履行

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管理,另一方面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方面,如果一个辅导员不能做到廉洁自律,拿了学生的好处,也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特别是评奖、评优、评助、党员发展等方面,无法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严重歪曲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执行;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如果辅导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不高,连最基本的廉洁自律都做不到,又何以以身立教,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呢?可见,辅导员的廉洁奉公是辅导员正确充分履行工作职责的前提和基础。

4、辅导员的廉洁自律关系社会的稳定、民族的未来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精英,是国家未来建设和民族发展的栋梁之才,他们正处于接受高等专业教育的阶段。同时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期。由于还未完全形成熟稳定的人格,所以对于社会的不公和阴暗面。大学生往往表现的更加激进,同时其个性也易受到负面影响。如果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特别是有的行为,就会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久而久之就会泛化成对社会的愤懑和不满情绪,给社会的和谐安定埋下不稳定的因素。

综上所述,辅导员的廉洁意义深远、影响面广。不仅是辅导员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体现,更关系到辅导员职责的履行,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等。

二、当前我国辅导员廉政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对于辅导员廉政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党风廉政建设中,大多比较重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每年高校党委都会与处级领导干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还会通过举办廉政教育报告、观看廉政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持续不断的对其进行廉政教育。但对于基层干部,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廉政教育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不重视、甚至轻视、忽视的问题,由此造成了廉政教育只是针对担任一定职级的领导干部进行教育,而与基层干部和辅导员无关的错误观念”]。

2、辅导员廉政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有待完善

如前所述,辅导员经济违法违纪行为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高校廉政建设领域新凸显的问题,目前还缺乏完备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因此,界定辅导员职务违法、违纪行为及实现依法办事等都有待于辅导员廉政制度和相关法律的完善。当前各个高校在预防和惩治辅导员职务违法违纪方面等都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并且也积累了了很多的好办法、好经验,将这些好的办法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并提升为制度管理、法治管理还有待于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和完善。

3、辅导员职务违法、违纪行为难以监管

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工作内容涉及到几百名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评奖、评优、评助、党员发展等,事无巨细、内容繁琐,而且在评价标准上既有客观的成分、也有主观的成分。此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既有管理教育的关系,同时也在长期的交往中产生了特殊的师生情谊。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往来的社会里,难免会有学生正常的心意表达等。因而对于辅导员的工作很难实施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那么,如何才能使手中拥有一定公共权利的基层管理者辅导员能够正确使用权利,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呢?

三、对于加强辅导员廉政建设的几点建议

1、提高辅导员廉政建设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辅导员违法违规的事件表明,辅导员的廉政是整个高校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将辅导员排斥在廉政体制之外或置于边缘状态是高校廉政工作的很大失误。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高校党委要按照中央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站在培养后备干部和学校事业长远发展高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成才,积极为他们的教育培训创造条件,对辅导员队伍开展全面、系统、长期的廉政教育,使辅导员切身感受到党委的关心和爱护,牢记使命,珍惜岗位,廉洁自律,踏实工作。

2、切实加强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廉政体制建设

高校应当将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到整个干部队伍建设的体制中,在选拔、管理、教育、监督等各个环节上予以加强和完善,特别是在辅导员廉政方面做到教育与监督相结合、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并使辅导员廉政建设常态化、制度化。(1)在坚持德能结合的基础上选拔和任用辅导员;(2)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和党内对于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和纪律约束机制。使违法违纪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惩处;(3)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4)充分发挥各级党政部门的制约机制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辅导员一人大权独揽,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家长和各方面的反应,通过随机个别谈话、座谈会、通信、网上言论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于辅导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建立更为全面合理的辅导员评价体系,将廉洁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3、加强高校辅导员职务行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提高辅导员法律意识

根据法治社会建设要求,辅导员廉政工作应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可以明确界定辅导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辅导员工作在各个环节的约束和监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高校建设的法治意识。使依法治国、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从人治行政理念向法治行政理念转变、从经验行政向科学行政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教育行政管理就是一种法律管理。

第8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甲方(教育方):大同市新星文化教育活动培训中心

甲方地址:三医院岗东20m路北,工商银行对面

乙方(受教育方):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

现新年级_____________

乙方监护人:    姓名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

乙方家庭地址:

乙方联系方式:(宅电)_______________ (手机)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最近学情:

      班级排名 ___________   学校排名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___________

      各科成绩:语文____/___   数学_____/___  外语_____/___  物理____/__ 政治___/___ 历史____/____  地理____/____  生物____/____  化学__/____   

为了使乙方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习惯得以培养,学习方法给以优化,应试能力得以提升,发扬其学习个性,提高学习成绩,甲方和乙方监护人本着自愿,平等,诚实的原则,就委托教学辅导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费用及相关内容:

1. 乙方向甲方交纳的费用包括:

一次性综合服务费300元,包括报名建档费,选派教员费,试听教师费,辅导方案费。

教育咨询费用________元/小时(包括教师授课费、教务服务费、研究分析费、授课计划制定费、教案制定费、考试费和批改费、试卷分析测试费、辅导资料费)。

2. 经过甲方的咨询和测试,并和乙方(乙方监护人)商定,乙方严格按照甲方辅导要求学习,甲方严格对乙方进行全程个性化课外辅导:

  甲方对乙方的辅导日期:

自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乙方应向甲方交纳的总费用为人民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计__________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3. 交费方式:乙方在签订本协议时已交定金________元,剩余部分于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前交清。

二.甲方责任和义务

    1.签订本协议后,甲方即为乙方建立文本档案。档案含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委托辅导协议、甲方咨询乙方及其监护人记录,及在本协议签订之日至本协议解除前辅导过程中产生的辅导方案、学生个人总结、授课教师教案、授课计划、学生测试卷、学生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分析报告、家长评价教师情况表和其它必要存档内容。为控制教学效果特增设中期测评试卷,结课验收试卷。两次检测时特邀家长全程监督,测评结果均通知家长知悉并签字确认。辅导结束后,本中心要根据学生学情及个性特征,本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发展的目标,向家长呈递书面可行性发展规划及合理化教育教学建议。

    2.甲方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测试题,对乙方进行综合学习水平测试等,乙方应如实作答或通过学生最近一次校方检测试卷的分析,甲方委派教育咨询师与乙方监护人沟通,全方面了解乙方学习情况、学校表现、教育历史、过往辅导经历及亲子关系等真实情况,并做详细记录,存入乙方档案。如因乙方提供虚假信息造成甲方咨询判断失误,导致计划调整所产生的后果由乙方自负。

    3.甲方组织相关团队对乙方的测试结果和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一式两份,甲方和乙方各一份存档,该分析报告作为辅导乙方的重要依据。

    4.甲方负责指导和管理授课教师,乙方需配合教师按计划完成授课。甲方为乙方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教学计划。

    5.甲方不定时征求家长反馈意见,以利改进教学。

    6.甲方团队要在严谨、科学、可行的制度约束下,精诚合作,精细落实。对学生精心呵护、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夯实、方法传教、思路点拨、习惯培养,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较大幅度提升,学习习惯得到优化养成,成绩相比入学成绩显著提高,班级名次同比较大幅度提升。经得起本中心及家长的考查。

   三.乙方(乙方监护人)责任和义务

1..乙方向甲方按照约定的时间交清费用,甲方依据乙方的实际情况,测试结果和相关分析,为其选择授课教师,选课时间为3—5天,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免费试讲总计0.5小时,授课地点为甲方学习中心。如乙方,乙方监护人对授课教师的辅导不满意,应在第一次授课后24小时内通知甲方。老师在接课后,一般不再做更换和调整,以利学生发展。

2.乙方上课时间有变化须提前一天通知甲方。否则甲方将收取乙方一半费用作为任课教师的补偿费用

3.学生听课后或无正当理由迟到,乙方承担损失。

4.乙方监护人须如实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意见,教学质量,以利改进教育教学效果。

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到计划执行完毕自动终止。

甲       方:                                 乙  方:

新星文教中心 (盖章)                       监护人:

 

第9篇:心理辅导建议及做法范文

[关键词]顶岗实习;辅导员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82-01

“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因此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要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学生自身认识不足、实习制度和法律的缺失、顶岗实习单位提供的岗位和数量有限等原因造成学生不少问题和难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因此对于在实习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这种日常工作的处理,辅导员责无旁贷。而形成良好的有序机制对辅导员处理顶岗实习中的困难是种制度的约束。那么形成何种机制才有利于辅导员解决顶岗实习中问题和困难呢?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1 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现实与期望的落差,导致学生很早离开顶岗实习单位。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和工作期待较高,而到工作单位实习后,发现各方面的条件与自己心中的定位相差较远,便辞职回校。此外各个实习单位的薪酬待遇,也会有所区别或差别较大,这同样是学生不能安心实习的原因。另外,多数学生表示实习工作内容单调、枯燥,认为不能学以致用,也会产生更换实习单位的想法。

(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人身与待遇保障。现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人身安全的保障,主要通过学生在校购买“学生意外保险”来实现。大部分实习单位并没有为实习生购买相关的保险。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遇到工伤、事故等意外时,获得治疗与赔偿等人身权益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3)部分毕业生存在着某方面的弱点,导致参与顶岗实习应聘多次失败。部分自身存在缺陷的学生,参与应聘存在一定难度。如个别血液检验呈现阳性学生、身材比较矮小的学生甚至身体有轻微残疾的学生等。个别对自己无信心、态度消极的学生,也是在顶岗实习推荐中的一个难点。

(4)难以及时关注到未有实习单位学生动态。由于毕业生去到各个地方应聘实习岗位,辅导员未能及时把握学生情况或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关注。

(5)实习制度法律保障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在国外,许多公司实行了“实习生制度”,如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政府通过立法、财政、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而在我国“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实习期间,学生实习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延伸,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在校生的身份,并不是劳动合同法中定义的劳动者,这使得顶岗实习的学生的工作被认为只是劳务关系。实习生这一尴尬的身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教育部和财政部曾经下发过有关通知:实习单位不得扣发或者拖欠学生的实习报酬。但是教育部和财政部颁发的通知不具有强制性,对不法企业很难起到惩戒的作用。因而企业缺乏合同协议即使有协议也难执行,企业损害学生的利益时有发生。

(6)企业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类型有限导致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不足或者专业不对口。企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基本上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技能实习。企业能够给高职学生提供的工学结合岗位非常有限,特别是对批量实习的学生。有需求的企业接收高职生实习的目的也是解决大量的普工短缺的问题,他们开出的实习条件都比较苛刻,甚至比普工的待遇还低。这就导致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不足或者专业不对口。

2 针对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辅导员机制探究

针对以上顶岗实习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应该形成怎样的辅导员机制才能更有效的解决难题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要建立辅导员与学生的网上联动机制

当前,网络已成为辅导员与大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辅导员要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网页、QQ、飞信、设立辅导员信箱及博客等形式,在网上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性的解答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让学生充分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2 搭建平台,创新培训机制

一是搭建学习培训平台。针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特殊性例如,如何和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工伤应急处理办法、劳务纠纷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例会,举办辅导员沙龙,组织学习考察等活动。学校每年举办顶岗实习工作年会及辅导员顶岗实习工作论坛。

2.3 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受伤应急处理机制

对于机电类的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比较容易发生意外受伤。因此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受伤应急处理机制对于高职院校特别是机电类职业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1)成立辅导员应急小组。小组的工作责任是在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前做好实习安全教育宣传并鼓励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发生学生工伤事故后,及时联系学生、企业、家长和院系领导,以保证及时准备相关工作及处理事故。

(2)事后辅导员要做好对受伤学生的看望及跟进工作。辅导员要看望受伤学生并询问病情,并做好记录。这既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又能及时反映情况给上级领导以求妥善处理。

2.4 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顶岗实习工作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通过满足需要来促使激励的产生与有效运行。由于人的需要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所以激励机制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定期奖励在顶岗实习工作表现优秀的辅导员。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肯定辅导员在顶岗实习发挥的作用。

2.5 要建立健全辅导员顶岗实习工作的考核制度

辅导员工作有独特性,而顶岗实习工作又有不同的地方,例如,学生在企业实习,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高校要根据辅导员顶岗实习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制定辅导员的考核办法,坚持每年对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及业绩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学生测评、企业考核、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