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第1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一、导入环节的应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桂林山水》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的相关图片,目的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让学生对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图片的展示之后,你对桂林的山和漓江的水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组织一两名学生进行发言。同时,以一句“我们来看看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是怎样的,好吗?对比一下你想象的和作者描绘的有什么不同之处。”将学生引入到正文的学习之中。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而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对学生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应用

教学过程是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关键因素,而教学方法则是精彩、高效的教学过程形成的保障。所以,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依旧选择的是小组学习法,在成功地将学生引入到正文的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并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同时,也对文本中的相关句子进行自主解读。首先,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即:(1)为什么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说一说桂林山的“奇、秀、险”是一种怎样的情境?(3)漓江的水又是怎样的特点?(4)桂林的山和水之间有什么关系?(5)文本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说一说,你想象的桂林山水与作者的描述有什么异同点?……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在小组内讨论这些问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对在小组内下面的几个句子进行解读,如:“……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组织学生从修辞手法、描写的内容、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三、评价环节的应用

评价环节是每节课都应该存在的,也是小组学习法有效应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我组织学生对自己小组成员的表现、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互相评价,一来能够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二来能够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对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法的应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而且,对突破课程的重难点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第2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方法研究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拥有强大的记忆力,常见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常规思维、逆反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以及逻辑思维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力的源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且非常必要的。

第一,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努力为中学生创设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当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有关于桂林山水的录像或向同学们展示有关于桂林山水风光的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桂林山水风光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山水交融的美丽图画。教师也可以用语言对桂林山水风光进行描述,让同学们随着教师的朗读而发挥想象,在想象中感受桂林山水风光的无限之美。

第3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阳太阳在广西美术发展史上产生影响,要从1937年返回桂林办学算起。在这段时期,他的“初阳美术学院”像暗夜中的一道闪电,虽然微弱,尽管尔后就被黑夜掩住,但已经在广西文化的土壤中播撒下一粒粒种子,为接下来的萌发孕育了新的力量。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促使他放弃赴法深造,回到故乡桂林。在这段时间,他的绘画风格有着显著的变化,他1937年的国画《农舍》,以及1938年所做的《古树榕荫》《桂林文昌桥》《花桥》等作品虽然只与油画《烟囱与曼陀铃》《海边裸女》等相隔几年,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人文取向。日后漓江画派中常用的一些元素,如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百姓家常诸如民居、舟船、青石板道路、石桥、香蕉树、牲畜等都已在画作以主体地位呈现出来。由于阳太阳是一位喜欢大胆尝试新鲜画风的画家,所以他接下来的绘画题材也不局限于广西山水。如代表作之一的油画《沙原上的船》(1939年)就带着现代主义的余音。但就是这么一幅超现实主义色彩极为浓重的油画,在其内涵却已经移向民族化的建构———不再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开始了对民族苦难的沉思,因而也获得了超越早期欧化风格局限的人文底蕴。抗战时期,阳太阳曾于桂林建干路一间二层小楼里创立私立学校“初阳美术学院”。过去学者对这段历史多是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虑,其实还可以从艺术思想史的角度看待。如果深入其脉络来理解阳太阳艺术创作发展演化的思想历程,就能发现这段历史虽然属于漓江画派前史的范畴,实际上在广西本土美术的文化自觉意识发展史上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孟超曾总结出“初阳画风”为“有生活”“有时代激情”“富有诗意”“富有创造性”等③。这些与后来的漓江画派有浓郁乡土味和时代朝气这些特征虽还有一些差别,但发展的脉络已经较为清晰。特别是身处那个国家危亡、仁人志士以身报国的大时代潮流之中,阳太阳的这种本土化主体意识顺应了新的时代趋势。此外,这个时期兴起的强调走近大众、走进生活、走入时代,对一直以来士大夫气息浓重的中国绘画传统也有着重要的矫正作用。据昔日学生林杨回忆,当时学院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外出写生,规定每学期要外出远足写生一次,曾经组织学生去过阳朔、兴安、苏桥等著名风景名胜写生作画。此外,也经常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工厂去深入人民生活,体会我国人民勤劳俭朴的本色和收集民间丰富多彩的民族形式的艺术④。后来由于桂林因日军入侵而进行了大疏散,初阳美术学院也解散了。等到1947年,阳太阳在广州试图重整旗鼓,但最后终难实现桂林时期的辉煌。这段艰难时期,阳太阳夫人开的桂林米粉店倒是给过着清贫生活的一家些许补贴和安慰。这种窘境除了在大陆统治末期的民生凋敝之外,其实也跟初阳美术学院与桂林文化环境的根基断离有着密切关系———广州是岭南画派的优势地盘,虽然高剑父极为欣赏阳太阳的才华而聘其为广州市立美专的教授,但绘画环境早已不是昔日的桂林胜景,奇山已难搜,如何打草稿?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阳太阳思考自己绘画的地域化、风格化问题。任何革新,终究是要在依托传统的坚实基础上进行的。艺术传统之所以为传统,就在于其为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不断试错、对照、革新、积淀中最终得出的,所以革新不是与过去一刀两断,而是把握住时势流变的脉络,顺时而动,将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结合起来,这样的艺术才能在深厚底蕴的基础之上引领潮流。阳太阳在美术史上的建树,恰恰表现在这种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上。

二、在画卷中建构广西乡土意境

20世纪50—60年代是阳太阳一段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时期他的绘画开始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艺术特征,以桂林山水风貌为题材的作品相继涌现,这正式表明他历经探索,终于走上了以绘画形式来表述文化自觉意识的创作道路。这个时期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水彩画《漓江木排》,该画1955年参加苏联国际青年艺术节并获得造型艺术奖,苏联的主要美术刊物《造型艺术》上专门加以刊载并配发评论。周楷教授认为:“《漓江木排》在阳太阳的美术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他从抗日战争以来探索外来艺术形式民族化,形成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取得成功的显著标志。也是他在艺术上转向以风景画创作为主的开端。”⑤不过我认为,水彩画《漓江木排》的确是阳太阳那个阶段最为突出的作品,但这幅画不是凭空出世的,除了初阳美术学院时期的积淀之外,《漓江木排》前后他就画有不少桂林乡土题材的画作作为铺垫了。而这都是昔日他回应中国绘画面对的三重困境的历史性延续。水彩画《漓江木排》创作于1954年,同年他的《桂林象鼻山和解放桥》获选“全国水彩、速写画展”。1961年深入百色地区写生,《靖西之春》(油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该画抓住靖西最为优美的石山,配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竹木、梯田,描绘出一派祥和的山乡风光。有意思的是,他画的是靖西,但选的却是靖西山石中与桂林山石精神气质最为契合的平地起山的类型。1963年他五十四岁,与同仁们一道沿着漓江写生作画,创作了系列水彩画《漓江》《塔山朝晖》《渔村》《漓江初霁》和国画《碧莲山道》等。只是突如其来的“”浩劫打断了他的创作进程,批斗的纷扰和抄家导致他创作陷入停顿。在那个极左年代,阳太阳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批斗,家中多年的书画、画稿也因此佚失。但这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为后来如朝阳一般喷薄的新时期绘画做了铺垫。通观阳太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绘画,我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类型的画面,他画了一次又一次。

1954年他创作了水彩画《漓江木排》,该画以大幅桂林奇峰占满画面左侧,右侧是顺流而下的漓江之水,水上有一弯木排随着水流向画面前方飘来。这幅水彩最重要的特点是开始在水彩绘画中渗透水墨画的笔法,在云绕群山的施墨上,具有强烈的中国气派。而1956年,他又推出了油画《漓江之晓》,该画与水彩画《漓江木排》在构图上非常相似,以至于让后来一些评论者在不经意间误认为是同一幅画。油画《漓江之晓》最大的改进之处,在于强化了对山石嶙峋的刻画,凸显了桂林山石的独特造型。而且他还把水面所占比例扩大,以便在水中画出山的倒影。1972年他以中国画形式画出《烟雨漓江》,仍然是山石、竹排的构图,不过多了变电站和信号站等,该画画面感似乎不够强烈,缺少整体的力度感,倒是其中云雾的营造颇为成功。直到1989年,他还又以近似的构图再画了一幅油画《漓江之晨》,这次重视的是对云雾的渲染。如此对近似的画面落笔,必有其用意。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军入侵的艰难岁月里,由于各种绘画原料的匮乏,阳太阳已经开始尝试“土法自造”颜料。如周楷教授就曾提到:“由于处在战争的环境中,油画工具材料的来源困难,也促使他更多地采用水彩画。他作水彩画重意境重气韵,力求情景并茂,水色交融,习惯使用毛笔、水彩画颜色与中国画颜料混用并善于使用墨色构成了一套独特的水彩画技巧。”⑥在最初,这是不得已为之的方法,但或许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发现其中笔墨转换的独特趣味,于是有意识将中西绘画方法融合为一。结合他1963年所画的系列水彩画《漓江》《塔山朝晖》《渔村》《漓江初霁》,可以看出其中的脉络。在这些系列水彩画中,他尝试用笔墨晕染的方法画水彩,又尝试用水彩的丰富色调来探索国画用色的多样性。其实我们可以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他对三重困境的探索上,他事实上一直在试图以西画的用色、构图纠正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陈旧萧条,又试图以中国水墨笔法突破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局限,而且还要在过程中针对现代主义带来的民族虚无主义迷茫,强调绘画的民族风格,力图在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中建构新形势下的民族艺术方面的精神面貌。他曾言:“用感情挥洒的画面,比现实更高更宽阔、更真实,就是意境。家乡的山水有无穷的意境,爱得越深,意境也就越深。”

阳太阳少年时期师从桂林资深画家帅础坚,笔下桂林山水自是练笔的必备。待他日后学习西画成名,最终旅日归国重画桂林,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精神复归。从年轻到资深,阳太阳的题材和画风几经变化,但那颗不懈探索的心从未改变。他以厚重的创作,来具体回应前述的20世纪初期中国绘画面临的三重困境问题,力图在画作中对年轻时代就开始思考的问题进行解答。新中国成立初期,阳太阳在水彩画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并不停留于此,而是开始把主要的战场转向国画。在20世纪50到60年代这段时期,从他的国画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从具体用笔到施墨,他在不断从各个角度进行民族化、地域化的深入探索。在1951年,他画的《桂林花桥》似用的是逆锋枯笔配以中锋重墨来画山石、树木,画作墨色凝重如钢筋铁骨,讲求的是构图的力度。而《南溪桥畔》落笔相对传统持稳,左山折带皴,右山斧劈皴,而且偏重以写实手法勾勒树木、石桥、山貌,在中国水墨构图中融入了西画焦点透视。而《桂林山水》则画风转为偏向写意,山顶以积墨渲染,再用带牛毛皴味道的斧劈皴来画山石,这使得他所描出的山形,自由酣畅,远看颇似整座大山都振翼起舞,隐约中似乎有西方未来主义的韵味。桂林是喀斯特地貌,以奇峰突起的石山居多。阳太阳在这些山水画中都用了表现石山的斧劈皴,似乎并非偶然。或许他试图将传统技法揉以现代气质,探究以新的精神气质表现桂林山水的独特韵味。而且1951年的这批画作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在用色上颇费了一番心思,土黄色的石山正是广西喀斯特石山的典型色征,他又以蓝色点染树林,这是桂北习见的晨雾色调。1962年的《碧莲峰下》《碧莲山道》《清江诗意图》等走的都是这一路数。经过“”的中断,他探索的劲头却更足了。1979年的《桂林山水最宜人》《阳朔白沙即景》试用青绿山水来铺陈桂林胜景,这是在用色方面的复归,又有所创新。作为对比,传统青绿山水往往失之于浮华乃至匠气,而阳太阳尝试援以水彩的湛蓝入中国画,用绿颜渲染树木的苍翠,于是创造性地画出了乡土气息浓郁的“青绿山水”。把世家气派的青绿山水画得乡土味十足,这也可谓当代创举。乡土味入画的风格,在后来漓江画派的画作中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黄格胜的画作,就具有相当深厚的民本风范,以八桂大地的人文底蕴深深打动观者。

三、从“被表述”到“自觉表述”

学者黄伟林在研究“漓江画派前史”时,考据出其实历史上有不少艺术家和历史文化名人曾以桂林山水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从米芾到齐白石、徐悲鸿,再到关山月等,在不同时期画出了各具特色的画作⑧。他还提出“:抗日战争期间,桂林成为举世瞩目的抗战文化城,除了徐悲鸿、关山月,中国一批杰出的绘画大师如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云集桂林。人们发现,此时中国山水画的题材重心,逐渐从江南转移到了岭南。”⑨不过我想补充一点,那就是抗战时中国山水画关注的重心确实移到了岭南,尤其是桂林,但之后实际上却逐渐退潮。以桂林山水为题材的画家不少,但他们画桂林山水的作品如齐白石的《独秀峰》《漓江泛舟》,徐悲鸿的《漓江春雨》《青厄渡》《漓江两岸》等却都并非他们的代表作,在绘画史上的历史地位也不是特别高。而且画家们关注的也仅仅是桂林山水,对广西的其他秀美风光和人文风情则大多忽视,偶有,也只是浮光掠影。说得不恭敬的话,抗战之前,历代文人关于八桂大地的奇山秀水,与其说是欣赏,还不如说是往往持猎奇的态度。可见,在没有广西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的情况下,桂林题材、广西题材至多也只是国内外艺术家作品中的陪衬,属于游记性质的边缘作品。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广西艺术家就必须以文化自觉意识,将这种“被表述”的被动处境一变为“自觉表述”的主动状态。手指只有捏成拳头才有力量,艺术家需要有明确的流派艺术的意识去凝聚力量。阳太阳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意识地号召创建具有广西本土地域特色的画派,群策群力,而非单打独斗。据学生蒋振立回忆,当时在开学典礼上,阳太阳先生就在作报告时以激昂高亢的声音说“:我们身在天下第一山水的桂林,生活在天然画廊的漓江畔,漓江两岸聚居的十多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丰富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乳汁。我们比之外地画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我们要创造‘桂林画派’。”⑩阳太阳在作品上的探索,与以文化自觉的高度号召成立本土画派是同步进行的,有绘画实践,有开展的理念,还有具体的实施工作。他的不断呼吁,为后来以黄格胜为代表的新生力量创立漓江画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小结

第4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则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即通过对课文的认真阅读和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比如教学《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初步介绍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反复吟读,恰如一个富有激情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一幅美丽和画卷面前,将桂林的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次第展示出来,把学生引入人在画中游的情景之中,而教师的朗读就是由课堂到达桂林的“游船”。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的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挖掘。

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动人的故事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感,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小学生正值人生成长阶段,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生发美感。比如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天山山脚的活泼溪流、山腰幽静的森林、山上缤纷的野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天山七月神奇的美景。再如《父亲的菜园》,教师通过平和温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平实的叙述,深情的思念之中感受到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桂林的清秀、双龙洞的神奇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讲读课文时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句眼”来体现语言的美感效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水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桂林的山水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岣……”对这样写景文章,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准确使用本身就是美。我们曾指导学生做这样的尝试,把描写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语言任意换成同意词试试表达效果会有何变化,从而感知“静、清、绿”,“奇、秀、险”表达得准确、鲜明、具体。

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雷锋、张思德……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英雄为国捐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会深刻地印在脑子里的。这时候的教育会影响他们一生,也正是理想教育、奉献教育、爱国教育的大好时机。

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教《朝发白帝城》,这是李白在唐朝元二年春天遇赦,离别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全诗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画面:“清晨诗人辞别朝霞满天的白帝城,乘着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而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山峦叠嶂,夹道相迎……好一幅三峡行舟图啊!”通过倾听有感情的配乐导读后,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遇赦东归时轻松、喜悦的心情,而与作者思想感情交融,感受诗文的意境美。

三、在说写训练中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决不能光用教师的范读和讲解去代替学生的朗读和理解,用教师的鉴赏代替学生的鉴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使课堂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使学生成为评价美、鉴赏美的主体。

第5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措施

一、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培养兴趣积累语言

因材施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点,教师要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转变传统师生角色,强调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整合内容、优设情境、问题设置中培养学生语文兴趣,使其在感知语文学科魅力中高效积累语文语言。以“桂林山水”为例,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客观呈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秀丽风光,是新课标下的写景佳作之一。教师要立足新课标要求,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基础上整合“桂林山水”课文内容,抓住多媒体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特征,科学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具体呈现课文知识点的同时优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使其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针对“桂林山水”课文段落内容,科学设置课文思考问题,比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各自具有什么特征,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有哪些相同点。问题提出之后,教师要指引班级学生有效通读“桂林山水”全文以及精读课文重要段落,在感知、把握课文段落内容中有效思考提出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深刻感受课文语言、情境、情感等之美,在了解排比等修辞手法、篇章结构、主题思想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河山之情,高效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科学积累语言。

二、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锻炼语文思维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在落实生本教育理念中将课堂还给学生,讲解语文课文知识的同时强调班级各层次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呈现主体地位中突破课文教学重难点,科学掌握语文基本技能的同时深化锻炼语文思维能力。以“少年闰土”为例,教师要从新课标角度入手,优化“少年闰土”课文课堂教与学,将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融入其中,在把握课文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中巧设引入课中的思考问题,比如,试着划分课文段落并简要概括各大段主要内容;“闰土”是谁及其外貌特征,他和“我”有着怎样的关系;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课文通过哪些事情来描写闰土的动作,将其贯穿到课文知识讲解过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要引领班级学生自主阅读“少年闰土”课文段落内容,以问题为基点,进行针对性自主学习、思考,根据自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胆回答相关的问题,有效锻炼语文思维。教师要针对课文各层次问题回答情况,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引领班级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在合作过程中深化探究未解决的问题,适时介入的同时进行合理化点拨、提示,在层次化问题解决中高效讲解课文内容,促使各层次学生在把握“少年闰土”课文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中高效锻炼语文思维以及合作、探究、问题解决等能力。

三、深化课外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素养有效教学

教学实践是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革新中教师必须关注的重要方面。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延伸,教师要在反思课内教学基础上深化课外语文教学实践,让学生在课外多样化语文实践中促进语文素养发展,顺利实现语文有效教学。以“草船借箭”为例,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中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草船借箭”课内教与学情况,立足新课标要求,深化课外教学实践,开展走进《三国演义》古典名著的实践活动,以语文听、说、读、写为切入点,呈现多样化的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欣赏影片、聆听章节故事、阅读分享、写作比拼等过程中进行多样化语文实践,在巩固复习课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在塑造健全人格中高效发展语文素养,为进入更高阶段学习打好基础,促进语文教学有效性全面提升。

第6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抗战时期 广西省立桂林

师范学校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72-03

一、唐现之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创办

唐现之(1897-1975),出生于广西灌阳县文市镇田村的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春考入桂林广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就读期间深受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和教育救国思想影响,立志终身从事教育事业。1919年9月至1923年,就读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系,这个时期,恰逢卓越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执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特别是他的“锄头锄头要奋斗”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论,对唐现之产生重要影响。

1923年,唐现之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母校二师任教员,之后辗转受聘于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中华书局、广西教育厅、中山大学等处,1932年应招回桂,筹办广西省立师专。之后又先后担任广西省教育厅设计委员会委员、督导室主任,广西省政府教育顾问、武汉省教育学院教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室导师、柳州乡村建设实验室农训班主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唐现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广西是新桂系的根据地,1934年新桂系根据“自卫”、“自治”、“自给”所谓“三自”原则制定和颁布《广西建设纲领》,提出“建设广西,复兴国家”口号和“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等“三寓政策”,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军事建设四大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壮大实力,与分庭抗礼。抗战爆发后,新桂系积极抗战,李宗仁、白崇禧到南京做官,新桂系与矛盾有所缓和,但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并没有放弃“建设广西,复兴国家”口号,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就是在新桂系统治者“建设广西”、培植基层教育骨干的指导思想下诞生的,他们对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寄予厚望,把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喻为“全省师范的楷模”。由于唐现之在教育界的声誉,广西当局把创办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任务交给了他。新桂系把校址选在临桂两江,也有其政治寓意,因为两江是李宗仁故里,标志着“全省师范的楷模”必须为广西统治当局服务。然而,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并没有顺着广西统治当局的意愿发展,唐现之按照自己的思路,把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办成注重实践教学的学校,办成陶行知“晓庄师范”那样的学校。

1937年唐现之奉命筹办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学校的创办体现了他的办学思想。“我是学教育的,很早就有教育救国的思想,民国以来虽然没有科举,但一般人仍以进学校为升官发财的目的阶梯,读书就是为的做官,做官就是想发财,抢人家现成饭吃。这样中国焉能不乱?虽然挂了民国招牌,跟清王朝并无二致。其次便是毕业即失业,所学无所用。再其次便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读书,贫穷人家的子弟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陶行知是很反对这种教育的。他说这种教育是‘教人吃饭不种田,教人穿衣不种棉,教人住屋不造林’。他希望锄头革命。锄头如何革命?培养1万个师范生,改造1万个小学,改造1万个农村。我办桂林师范的思想就在这里”。

唐现之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进步人士。他主张教育救国,办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是想实现他为抗日救国培养人才的宏愿。唐现之之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就如同蔡元培之于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深影响了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他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积极延聘具有真才实学的进步人士到校任教,包括丰子恺、杨晦、傅彬然、王河天、朱荫龙、陈啸天、陈润泉、张白山、葛琳、戴自俺等名师云集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他主张民主办校民主教学,爱护学生,倡导学生自觉学习,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使得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在当时声名鹊起,被誉为同晓庄师范、保定师专齐名三所著名师范学校。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是按照唐现之的教学思想创办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教学活动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思想,表现出了很强的实践教学理念。

二、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内容

(一)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地位。抗战时创办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作为中等师范,除开设语、数、理化、生物、工贸、图、音、体等课程,教育课程设有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材教法、测验与统计、教育实习和参观等一共16科,学制为3年,课程安排有几项原则:一是每周教学时数(包括军训)不超过32节(每学期21周);二是每天不少于2~3节课外活动;三是每晚有两小时自学,一般用于完成当天作业;四是保证足够的教育实习、参观时间,原则上放在第三年。课外活动内容比较灵活,除了学校统一安排外,由各班自己决定活动内容,可以开小组会或者研究会,可以组织抗日宣传活动,也可以自学。每节课时间为40分钟。

(二)开展“反书呆子”讨论,统一思想。由于教学内容侧重实践教学同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相违背,因此在实生中间存在争论,焦点集中在“课外活动是不是太多了”,“书是不是读的太少”。针对这种情况,1940年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开展了“反书呆子”讨论,在校刊上转载了陶行知先生抨击书呆子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好些师范学校只是在那儿教洋八股,制造书呆子,这些书呆子分配到小学里去,又以几何的加速率制造小书呆子,倘使刮一阵义务教育的大风,可以把书呆子的种子布满全国,叫全国的国民都变成书呆子,中华民国可以变成书呆子国。愿凡是已经成为书呆子的,从今以后要把自己放在生活的熔炉里从新锻炼出一新的生命来。”经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师生改变了读死书的传统,对加强实践教学有了广泛共识,加上当时的实践活动内容包含抗日宣传教育内容,具有救亡性质,实践活动建立在“做上学”、“边学边做”的思想指导之上,也能够得到师生共鸣。

(三)注重“手脑合一”,加强生活实践教育。创办之初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在招生简章上就注明“要吃苦耐劳,积极参加各项劳动。”入学通知书上,“规定要带一把锄头”。学校对每一位入学新生发两套衣服,一套学生装,一套工作服,后者劳动时穿。学校的劳动内容很广泛,一类是公共和社会服务,比如:1939年简师班学生发起穿草鞋运动,全校响应;每年3月全校每日派出学生30人赴邮局服务,帮助清理积压多年的邮件;每年11月5日学生自治会发动全体同学创建校运动场,提出“不完工不吃饭”口号;同年12月,实行生产劳动,学生分地种树;1940年春,学生自治会发动造林运动,沿校旁公路和周围种植树千株以上;1940年学生三次节约伙食,将膳食余额捐献给苏桥伤病医院。另一类是自我服务,比如:到四五里的两江永德乡背粮食;物价高涨时,烧的柴草要到离校30余里左右的山口砍割,每天饭堂开膳,由采购到烹调到搬运都由学生轮值负责。学校校址原来一片荒山,荆棘遍地,建校以后,所有人行道、操场、球场、农场、河边码头等都是历届学生创建。

(四)课程建设方面,体现教学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计划内,把生产劳动实践和生物课教学联系起来作为一个课程来安排。实现课堂内教学同农场内的生产劳动相结合。由生物老师吴幼之、王亚农、陈学人等主持,学生参与,建设了一个“教学实验区”,作为生物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教学实验区”对全校师生开放,对生物科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自己地上搞农作物高产实验。学生对这种集劳动生产实践和课堂教学于一身的教学模式反映很好,热情很高,在“教学实验区”大量种植蔬菜,平价卖给学校,还开展劳动竞赛,举行“丰收庆祝大会”,并把部分成果送给附近苏桥伤病医院。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生产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学到了实践本领,还锻炼了体魄,寓教于乐、生动形象,达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五)建立良好的教学实习制度。唐现之是十分赞同陶行知的主张的,根据陶行知的理论和办法,师范学校必须设有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应该成为师范学校培养学生实际教学能力、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育各科教学的基础。她是师范的母亲,不是师范的儿子,所以定名为“中心小学”,而不是附属小学。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在学校附近的大岭心村办了一所中心小学,作为实习场所之一。另外,还把学校附近两江圩的两所小学作为“特约中心小学”,这样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就有了三所实习基地。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非常重视的教学实习,为了搞好教学实习,成立了实习指导委员会,由校长、辅导主任、实习指导教师和教育科(相当于教育系)的教师组成。在开展实习之前,要先到桂林、广东曲江等地参观考察和到实习学校调查研究,经过吸收先进经验和实地调查研究,拟定出实习计划,才去实习。根据需要不断完善实习教学计划,刚开始一年教学实习是安排在毕业考试前一个月,实习结束学生就要离校了。后来发现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就把实习时间改在最后一年,在上一学期还要进行“小实习”,进行试教,时间不长,下学期期中开始全面实习。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实习可以发现问题,取得经验,回到学校总结提高。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教学实习是全面的实习,包括作实习学生要身兼多种角色包括实习校长、主任、班主任工作,实习小学各年级的各科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学实习期间还要实习学校校长、教师共同学习有关教育资料和教学法,共同研究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研究讨论上课的教案以致记分考核、学生出勤登记等。所有这些,实习后认为好的,都留存下来。这样的制度,被取名为“两好制度”,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比较多,实习学校也获得教育和帮助。

(六)开展抗日实践活动。唐现之一直试图把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办成一所抗战的学校,学校当时40多位教师中,有30多位是外省逃难到广西来的,颠沛流离、备尝艰辛,都是不愿受日寇压迫,都具有坚持抗日、反对投降的思想。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学生多是贫寒子弟,能够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他们一进入学校就很快接受了抗日救国的教育,学校具有很强的抗日救国氛围。这一主基调也深深影响了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创办之初,学生就自发组织成立学生自治会,当时正值武汉、广州陷落,他们组织工作队,沿着湘桂铁路做抗日宣传。南宁、宾阳陷落,他们在两江、苏桥(学校附近的圩镇)组织少年工作队,成百的青少年得到教育。在学校附近的福村、大岭头村办农民夜校,教他们读书识字和宣传抗日,识字课本是围绕抗日和农业生产自编并免费发放给农民的。学校成立之初,每周周日组织一班学生到距离学校10余里外的苏桥伤兵医院慰问伤兵,组织研究会,研究抗战形势。1939年10月、12月组织“少年工学团”和青年补习班,组织十二三岁失学儿童边学习边劳动,学生既可获得一定报酬,更重要的是接受抗日教育。青年补习班则是组织一些小学毕业生继续深造,开设有语文、数学、抗日等功课。同年12月在两江成立抗战救国室,在此基础上扩大为两江、永德“社会教育实验室”,“社会教育实验室”是学校辅导处开展社会教育的实验区,包括举办成人夜学班,研究速成识字法,推广小先生制,建立抗战阅览室,陈列通俗书刊供群众阅览,举办抗日时事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以开展各项活动为载体,以学校为基地,围绕抗战救国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并使之成为一个“全民教育区”,对周边文化、社会、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1944年6月,日寇沿湘桂铁路南侵,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地下党组织领导组织“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暑期抗日宣传队”50余人,到桂北宣传抗日、发动群众、开展社会调查。学校的地下党员还调查地形,为打游击做准备。“暑宣队”历时40余天,途经灵川、兴安、全州、灌阳四县,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在日寇入侵桂北的危难时刻,“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暑期抗日宣传队”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组建为“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战时服务团”,于1945年3月至8月活动于敌后柳城。一支由学生组成的武装队伍,竟然奔驰于枪林弹雨之中,以各种方式宣传、动员、组织群众投入抗战洪流直到抗战结束。

三、对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实践教学的评价

(一)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创新性。抗战时期是广西中等师范蓬勃发展的时期,是适应当时全省师范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国民教育发展需要发展起来的,中等师范的办学宗旨主要是培养各级国民师范师资,师范教育一般不附设专门小学作为实习基地,而是为整个师范区为教育辅导、研究和实验对象;除了担负正规师资培训外,还负责所在区域内的国民教育、社会教育的动员和指导。为了配合广西当局提出的“三自”、“三寓”政策,广西中等师范的教学内容包含有大量民众动员等乡村行政方面的知识;在学生实习方面,根据省政府颁布的《广西省师范学校实习课程标准》,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习和行政实习,行政实习又包括教学行政实习、社会教育行政实习和地方行政实习三项。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作为当时广西第一所中级师范以及“全省师范的楷模”,在实践教学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其坚持进步思想引领,以“中心小学”为教学实习基地,辐射周边、服务周边社区、提高周边社区人民的文化素质的模式,值得肯定。其全面实习的做法和制度具有一定创新性。

(二)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实践教学具有进步性。唐现之作为一位深孚众望的教育家,坚持教育救国思想,办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是想实现他为抗日救国培养人才的宏愿。在的统治下,教育救国的主张自然是不切实际的,但他们对教育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观念,是反传统的,他们对反对统治的愤懑和爱国主义思想却是有利于革命的。

唐现之创办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初衷,就是要努力改变传统的读书做官的陈旧观念,努力改变传统儒家教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的落后观念,积极倡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学校生活与人民大众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讲话,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重要性,要求把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办成坚持抗日的学校,唐现之在陶行知讲话后说:“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就是要办成陶先生所说的坚持抗日的学校。”

在唐现之先生的影响和感召下,到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任教的民主进步教师和共产党员,积极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在爱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团结全校师生和唐现之先生一道坚持民主办学民主教学,从而使学校形成了抗日、民主、进步的优良学风,为党在这所学校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抗战期间,唐现之先生以及后任的汤松年、汤有雁先生都全力培育和维护抗日、民主、进步的优良学风,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地下党组织始终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具有重大影响,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教师中的共产党员通过从引导青年学习马列主义的基础理论入手,把青年朴素的爱国思想引向科学共产主义;从社会调查和阶级分析入手,帮助青年深刻认识中国社会现状,理解工农师革命动力的原理,培养青年学生的工农感情,树立依靠工农的思想,引导他们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鼓励青年学生刻苦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和专业水平。正是在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提倡生活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氛围熏陶下,在抗日、民主、进步的优良学风影响下,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学生通过阅读进步书籍,通过开展与抗日有关的学生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习实践活动,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阶级状况,通过反复比较鉴别,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性,从而自觉走上了革命道路。

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创办之初,根据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做上学”的理论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反对“读死书、死读书”,做“书呆子”。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党组织根据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考察培养干部的原则,利用学生自治会、读书小组等组织,在进步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办农民识字班、夜校、少年工学团、慰问伤兵等活动,而且通过建立校班两级核心小组,同三青团斗争,组织“暑宣队”、“战时服务团”进行抗日活动,使同学们学会了群众路线、合法斗争、统战工作,学会了对敌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提高了进步骨干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做具体工作能力。因此,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党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一定工作能力的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

【参考文献】

[1]唐现之.关于省立桂林师范学校的片段回忆[G]//桂林文史资料:第六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2]汤松年.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G]//桂林文史资料:第六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3]汤松年.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G]//桂林文史资料:第六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5)

[4]蒙荫昭,梁全进.广西教育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5]韦纯束.党在桂林师范[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第7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化朗读,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形象感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观看录像,使学生的心态化入言语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桂林山水美景的录像,让学生饱览那美丽的山、碧绿的水,感受这浩瀚大自然景观的秀丽。这时,笔者因势利导,娓娓描述,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跟着作者已经来到桂林山水美如画的意境中,仿佛看到山水的秀美和灵气。这时,可以把课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秀美的字词和句子,如“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水真美呀!”“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显示到大屏幕上,通过示范朗读,指导朗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一次次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多媒体创设的情境结合,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一种与大自然美丽奇观交融在一起的奇妙感受,这种可视可感的意境陶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形象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真切体会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

遣词造句,字斟句酌自古就是一代代文学家所追求的境界,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句,往往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这些关键词句上细细咀嚼、比较、分析和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如教学《火烧云》一课,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现火烧云的优美图片,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用词艺术,使学生从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句话中的“烧”字改用“红”字,行不行?作者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当然“红”表示色彩,是静态的,而“烧”表示动作,会给我们一种动感。目的是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推敲词语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通过对图解的仔细观察,再进行词句揣摩,不但加深了孩子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由概括到具体,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字中所包含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红通通、葡萄灰、金灿灿、茄子紫、梨黄、白茫茫、灰蒙蒙等词语的具体含义。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课文语句那真切的感受

利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再现和感受课文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产生无穷的魅力。如在讲《开国大典》这一课时,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场面的壮观和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时的豪迈之情,再让学生听配乐朗读课文,壮观的画面、激昂的音乐、壮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激动人心的美好回忆。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体会了开国大典的壮观和中国人民的自豪,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课文内容描绘的真切感受。

第8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白先勇;小说创作;广西地域文化

[作者简介]黄璐,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2005级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1-0153-04

文学与地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地域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地域文化”是在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以世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一种网络状的文化形态、风俗、民情、宗教、神话、方言,包括自然生态和种族沿革等等,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的系统。每一个有着独特风格和鲜明个性的作家,都禀赋一定地域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创作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著名作家白先勇出生于广西桂林,在大陆度过了童年时期,一直到少年时代的13、14岁才随父母乔迁台湾。白先勇虽然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各种写作技巧,使得他的作品精炼,现代感浓郁,但是他所写的都是中国人,所说的都是中国故事,具有浓郁的中国情。因为他的根深深扎植于祖国大陆这片热土,这里有他无法割舍的“家园情结”。对于白先勇来说,广西不仅是一个籍贯地名而且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秀丽迷人的自然山水、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绚烂多姿的风俗民情构筑的广西地域文化对白先勇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籍贯是一个作家的出生地和早年的生活环境。一个人的出生地,对于他先天察受具有特殊意义,而其身世家庭则可对其后天所受的教育与影响作出说明。而一个人的出生地所负载的不只是一个地名、地理上的一个村镇,或是山河湖泊,而是该地所处区域的文化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其后天教育的内容,也包括他耳濡目染的当地的文化风气以及父母体现其文化价值观念的言行举止。因此,考察白先勇的出生地桂林及其生活的特定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研究作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白先勇是原桂系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家庭背景及其父母的言传身教、人格的渗透对他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白崇禧是广西临桂人,他不仅精通军事而且饱读诗书,素有“小诸葛”之称。白先勇曾饱含深情地说道:“对我来讲,我父亲在我心中是一个英雄,他在我的人生中,我现在越来越发觉他的为人,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大。父亲常常和我谈到中国的古典文学。从某一方面说,他除了是我的父亲之外,还可以是我的老师。”由此不难看出,白先勇在文学上的成就与他父亲的言传身教不无关系。由于出身将门,白先勇目睹了台湾的衰落,经历了由豪门府第变为庶几百姓的巨大反差,所以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历史沉浮的沧桑与世事变迁的悲凉。

白先勇的母亲是桂林花桥头的大家闺秀。她仪态出众,不仅具有桂林女子秀外慧中的品质,而且还有一般女子所没有的巾帼气概。在白先勇的内心深处,母亲是一个坚强、勇敢、热烈而崇高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热爱生活,发出过耀眼的光和热的生命最终也无法摆脱死神之手。母亲的死,让白先勇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人生的无常,命运的不可抗拒,使他从此“逐渐领悟到人生之大限,天命之不可强求”。人生幻灭的无常感形成了白先勇命运观的核心思想。而这种“无常感”又是与“时空”纠缠在一起的。因而,在他笔下,在“今天”与“过去”的时间对照中,书写历史的变迁与命运的变幻,以及在无限巨大的时空面前,人的卑微、渺小、无奈与悲凉。

对白先勇的文学成长之路影响深远的还有白先勇家的伙夫老央。老央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桂林人,肚子里装满了生动精彩的故事。白先勇小时候患了“童子痨”,患病期间,与他最亲近的人就是老央。白先勇病愈后,一到晚上就缠着老央给他讲故事。老央绘声绘色地讲《薛仁贵征东》的故事,而薛仁贵则成了白先勇心目中的第一位英雄。老央也成了他文学道路上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二)风俗的影响。《汉书》有云:“凡民察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意思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习尚谓之“俗”。由于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风俗紧密地联系着自然和社会,因此,风俗就成了人们借以观察社会人生的窗口。从桂林多姿多彩的风俗民情中汲取创作的营养,使白先勇的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风俗是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体现出来的。桂林的风味美食,首推桂林米粉。桂林米粉软软和和、滑滑嫩嫩,浓淡相宜,爽口开胃。桂林人是吃着米粉长大的,一丝丝、一缕缕道不尽思乡情。远离故土的白先勇回味桂林的马肉米粉一如回想起自己欢乐的童年,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情在胸中油然而升。而桂林的马肉米粉,也就自然地融入了他的小说《玉卿嫂》《花桥荣记》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凝结积淀着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某一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特色以及独特的风俗与民情。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作家们无不有意识地从方言的宝库中提炼、采撷鲜活的、富有表现力的语汇进入文学作品,用浸润着泥土气息的语言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白先勇也不例外。他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有生命力的、优美的语言和方言巧妙地揉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明快、优雅、流丽的语言风格。他的短篇小说《玉卿嫂》就是运用方言的成功典范之作。

(三)地域文化心理的影响。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地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可以从北方的粗犷与南方的阴柔略见一斑。自然地理环境与风俗民情等等形成特定的地域性的文化生存形态,影响着、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生活于此中的人群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形成一种心理沉积层,形成具有某种特定价值观念的文化心理结构。山明水秀的桂林,自然赋予了白先勇几分山水的灵气,而其笔下的人物也充满灵动的气息,温文婉约、清秀净扮。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生活,白先勇所耳濡目染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桂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桂林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处于荆楚之地与百越之地的交汇之处,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与岭南百越文化的杂交之地。千百年来,这几种文化在这里共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抗战期间,文化名人云集桂林推动着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桂林一度成为抗战文化中心。其中以“西南剧展”的成就最为显

著。桂剧,在著名剧作家欧阳予倩等人的推动下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生于抗战时期的白先勇在这种浓厚活跃的文化氛围中成长,不能不深受其感染和熏陶。2004年,白先勇回到家乡桂林,还看到了桂戏,不由感慨万千:“现在演桂戏的都是我6岁时看到的那些人的徒子徒孙,我那时常看的有桂枝香、如意珠、小金凤的戏,那时的名字多好听,我都将它写在《玉卿嫂》里面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名字了,过去的东西都没有了。”作为一个戏迷,这番无限的感慨饱含了白先勇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某种衰落的痛惜之情。

二、地域文化在白先勇小说中的展现

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风格来自描写对象,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俗、方言、文化传统等。以下从人物塑造、风俗描写、文化传统等几方面探讨广西地域文化在白先勇小说中的表现。

(一)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是白先勇小说的核心。白先勇擅长人物刻画尤其工于女性形象的刻画。玉卿嫂是他早期作品中典型的女性形象。玉卿嫂“一身月白色的短衣长裤,脚底一双带绊的黑布鞋,一头乌油油的头发学那广东婆妈松松地挽一个发髻――一双杏仁大的白耳坠子却刚刚露在发脚子外面。净扮的鸭蛋脸,水秀的眼睛,水葱似的鼻子”。通过白描手法,一个宛如漓江般秀丽明净的桂林女子跃然纸上。在她清秀素雅的外表下,内心却燃着一把火。她一方面因袭着传统女性善良纯朴、克勤克俭的品德;另一方面又富于岭南民族热烈、野性、敢爱敢恨的性格特征。

在“台北人”系列中,其中的“台北人”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台北人,而是一群客居台北的广西人、上海人、南京人……他们都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背景,有着挥抹不去的乡愁。这群客居台北的游子,在过去与现在、大陆与台湾两个时空的轮回交错中,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生的苍凉和无奈,沉痛地感受到了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双重失落感。

《花桥荣记》描写了一群背井离乡的广西人,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台湾岛上流离失所、思亲念旧,在历史的变迁中演绎着人生的悲剧。小说中,“我”逃亡到台湾后,在台北开了家小食店维持生计,来小店光顾的大多是广西同乡。卢先生和“我”都是桂林人,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心理距离一下就拉近了。作为老板娘“我”每星期都亲自下厨做一碗香喷喷的桂林米粉给卢先生打牙祭。可见,无论时空如何转变,走到哪里桂林人都对桂林米粉的感情始终如一,一丝丝、一缕缕的米粉里饱含了浓浓的思乡情。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里借老板娘之口把桂林人大为赞赏了一番:“讲句老实话,不是我卫护我们桂林人,我们桂林那个地方山明水秀出的人物到底不同些。一站出来,男男女女,谁个不沾着几分…水的灵气?”卢先生出身大户人家,知书达礼、一径斯斯文文。而“我”当年也是个人见人爱的“米粉、丫头”、美人胚子,这无不流露出对桂林的“山水文化”的那种热爱和自豪。不仅如此,“我”还把桂林和台北作了对比,“也难怪,我们那里(桂林)到处青的山,绿的水。人的眼睛也看亮了,皮肤也洗的细白了。几时见过台北这种地方?今年台风,明年地震,任你是个大美人胚子,也经不起这些风雨的折磨哪。”以两个不同的地域环境作对比,在大陆与台北的时空交错中,体现了这群在异质文化中生活的广西人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孤独感和文化的失落感。也正是基于这种桂林山水的文化认同,老板娘与卢先生之间自然产生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二)风俗民情。在《花桥荣记》和《玉卿嫂》中,白先勇热情洋溢地描写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桂林马肉米粉。《花桥荣记》一开头就写到:“提起我们‘花桥荣记’,那块招牌是响当当的”。当然,我是指从前桂林水东门外花桥头,我们爷爷开的那家米粉店。在台北漂泊的“我”回忆起家乡的桂林米粉,一种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远离故乡的失落感交织在心头。在《玉卿嫂》里,作者也多次描写在寒冷的冬季“我”和庆生去哈盛强马肉米粉店吃马肉米粉的那份情趣。

《玉卿嫂》是白先勇运用桂林方言的成功之作。方言不仅体现了地域的文化特色,而且起到凸显人物个性的作用。小说中有几处刻画人物性格的描写,生动、形象。比如:“玉卿嫂这个人是我们桂林人喊的默蚊子,不爱出声,肚里可有数呢。”像这样的比喻形象、贴切,把玉卿嫂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来,体现了她沉默寡言、聪慧内秀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为她最终由爱生恨,杀死庆生,然后自杀的决绝行为做好铺垫。又如,“太太,你不知道,容哥儿离了他奶妈连尿都屙不出了呢!”就把胖子大娘尖酸刻薄、欺下媚上、倚老卖老的管家婆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方言的使用,增添了作品浓郁的地方色彩。比如,容哥儿第一次见到玉卿嫂时,见她如此净扮、标致,但额头上却有了皱纹。于是就经不住问她:“你好大了?”“‘我看不出,有没有三十?’我起竖三个指头吞吞吐吐地说。”“起竖三个指头”是桂柳方言,这样叙述符合广西人的语言特点,展现了在广西桂林这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中人们的言语和生活习惯,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和现实感。

(三)传统艺术。白先勇笔下的桂戏是广西特有的艺术形式。在《玉卿嫂》中的桂林高升戏院“角色好,行头新,十场倒有七八场是满的”。从作者的描绘中,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桂林戏院演出的盛况。唱旦角的天辣椒如意珠,唱武生的云中翼,演樊梨花的金飞燕,还有桂枝香、小金凤,等等。这些漓江边上的名角们,她们圆润的歌喉、美丽的倩影,留给世人无尽的回味空间。在《花桥荣记》中,卢先生和“我”也都是戏迷,非常怀念还在桂林时“小金凤”唱的桂戏。

三、白先勇小说地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地域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风格,而且丰富了作家的创作内容和艺术内涵。白先勇在小说中对广西地域文化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其创作的内涵,而且增添了八桂文化的人文色彩。

(一)强化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地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白先勇将地域文化融入到作品中,不但增添了作品的艺术色彩,更重要的是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发掘了人物的深层心理,强化了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台北人”都是有着一定地域文化渊源的,无论时空如何转变,他们的本质内核是不会改变的。正是由于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响,才有了清丽素净的玉卿嫂、冷艳逼人的尹雪艳、泼辣粗俗的金兆丽等,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性格,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9篇: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既古老又年轻和富有生气的人类社会的文化教育活动,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有了文字就有了阅读,阅读史如文字史一样长。从现代的角度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倍受人们的重视。 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乐园。人类正在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着阅读的社会功能。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一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加强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引导独立思考,鼓励阅读个性的发展,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二年级重视朗读训练,培养默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激发阅读兴趣,注重情感体验,享受阅读审美乐趣,重在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语气、学习默读,体验情感。三年级抓好精读课文的教学,重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落实词、句训练,培养默读能力,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重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学习方法,自主阅读,精心指导”;组织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运用方法,独立阅读,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四年级重视朗读指导,培养默读能力,把握内容,体会感情,读写结合,适当延伸,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自我。五年级除以上内容外,强调了阅读个性和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总之,对于新教材的阅读教学,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朗读训练与指导

读,要给足时间,读,要有层次的指导,读,要形式多样。读中要放飞学生的心灵,充分让学生去思、去想、去创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标》关于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做到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低年级段在读中识字,以“识”促读,学习普通话,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逐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识字、写字、读书的好习惯。中年级段自主阅读,交流感受,积累语言,在读中理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和阅读习惯。高年级段自主阅读,读思结合,欣赏品味,学会学习,在读中感悟,拓展阅读视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三个阶段共同的要求。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的 《桂林山水》一课时,力求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关于读,我对学生的训练过程是:初读(读 通顺,不破句,边读边画重点)――再读,默读加速,读流利--精读,高声朗诵,做到有感情――品读,读出意境,做到字正腔圆,情随文动。学生读“……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这两段文字真是棒极了,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全赖于科学的训练,全在于我对“读”的训练理念的把握。从我市不少语文老师的课中都可以看出读的训练加强了,读的方法科学了,读的品味提高了。

二、鼓励学生动脑动口,质疑问难

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倡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个人见解。要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教师;把“理解”、“品味”、“领会”、“感悟”留给学生。教师的讲,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学生的学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从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这些变化,的确是十分可喜的。例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课时,就十分精彩,生活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感的关键。面对语言文字的描绘,我们要靠开启生活图景,来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体验,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朗读的火就会点燃起来。我问:同学们,摇桂花时的情景美吗? 生1:(异口同声)“美!” 我说:“那它美在哪里呢?” 生2:桂花像春天的细雨密密地、绵绵地散落下来。生3:桂花像雪花一样从树上飘飘悠悠落下来。 我进一步启发说:“此时桂花落在你的头上、颈上、身上,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4:桂花轻轻地落在头发上,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生5:桂花落满一身,我像天宫里的花仙子,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我说:你的心情如何? 大家说:“我想大喊。”我乘机说:大家一起喊一喊。生齐答:(非常兴奋地一起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通过学生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与热爱之情跃然纸上。教师利用画面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品味,自然“由画入诗”,引导学生读诗文,升华情感,学生的品读、欣赏、动手、动口、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到这个时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教法和学法都得到了合理利用,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三、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