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九九帝国范文

九九帝国精选(九篇)

第1篇:九九帝国范文

关键词:蚩尤;炎帝;风伯;雨师

蚩尤何许人也?蚩尤冢在何处?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经查阅史书、志书之类书籍,写下此文。

台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台前境内发现龙山文化遗址2处,分别是吴坝乡徐囟盐幕遗址和后方乡玉皇岭遗址,并出土大量的陶片、骨针等。由此可见,早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始祖在土沃水肥的台前一带定居,耕种稼穑(se),烧制陶器,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一、蚩尤

关于蚩尤主要有以下几种说话

1.黄帝属臣只说。战国《韩非子・十过篇》记载:“昔者黄帝合神于西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由此可见,蚩尤、风伯、雨师皆为黄帝之属臣。《管子・五行》和《越绝书》亦记载蚩尤为黄帝之臣。

2.炎帝后裔之说。宋《路史・后纪四》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1985年《中国神话传说词典》145页载:“炎帝兵败,乃有其裔臣蚩尤、夸父、刑天之属继起奋争,为炎帝复仇。”此两种说法相吻合。宋徐升《渊海子平》(上海校经山房印行)卷一楣注:“蚩尤姓姜,炎帝之女。”这是首次见到蚩尤以女性身份出现在易书中。

3.九黎族首领之说。1979年版《辞海》记载:“蚩尤,神话中东方九黎族首领。”1983年版《辞海》记载:“蚩尤,古九黎族部落酋长。”台湾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史战争史》第一卷第一章第三节:“夏族集团之首领黄帝与九黎之君蚩尤战于涿鹿,即为夏黎两族决胜负之大战争。涿鹿战后,黎族之首长蚩尤被杀。”《吕氏春秋・荡兵》及《战国策》皆谓蚩尤为九黎之君。

4.苗族首领之说。增补万全《玉匣记》注评:“蚩尤,传说中的上古苗族的首领。”关于蚩尤为九黎族或苗族部落首领,兄弟81人或72人之说,皆不矛盾。“九”泛指多数或次数,如:九曲黄河、九牛一毛、九死一生等。九黎族当包括我国南方黎族、苗族等几个或者许多个少数民族。远古时,蚩尤雄霸被称为“蛮族”的东南方,被尊为九黎首领是自然而然的。范文先生《中国通史简编》记载:“九黎当是九个部落的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蚩尤为九黎族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蚩尤兄弟81人或72人,皆与“九”有关,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均表示多数。

二、蚩尤与黄帝之战

远古时代,中国境内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位于今黄河下游的冀鲁豫区土沃草肥,为各部落争夺之地,在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史书上所载炎黄二帝之战争,实则是我国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间相互争斗的反映。蚩尤与黄帝之战,亦是炎黄战争之继续。

蚩尤与黄帝的战争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史书多有记载。这一传说形成于战国时期,距今已2000余年。清《绎书》卷五引汉《新书》记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炎帝兵败,蚩尤起而为其复仇,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涿鹿爆发。

关于蚩尤与黄帝之战争,不仅《归藏》、《奇门遁》、《渊海子评》等易书有记载,而且《史记》、《皇览》、《汉书》这些史书同样将这个神话故事堂而皇之的载入正史。正史、易书以及《述异志》虽记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原始人类氏族部落之间相互斗的历史事实。

三、蚩尤冢

蚩尤是东方九黎(东夷)集团的最高首领,与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战败被杀。历史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蚩尤没有陵,但坟墓也不少。“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首异处,故别葬之。”据考证,已知的蚩尤冢至少有六处,山东两处,据《皇览・冢墓记》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阚(han)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蚩尤肩髀(bi)冢,在山阳郡巨野重聚。此记载告诉我们,蚩尤冢在寿张阚乡,蚩尤肩髀冢在山阳郡巨野重聚。”口头传说而经传未见记载的蚩尤冢还有河北涿鹿三处,河南一处。现今在涿鹿大战古战场上有三座蚩尤坟,即位于黄帝城东八卦村附近,有一大一小两座坟冢,被称之为东蚩尤坟;位于保岱镇窑子村附近,釜山脚下的蚩尤坟,被称之为西蚩尤坟;位于黄帝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塔寺村蚩尤坟,被称为南蚩尤坟。

还有台前蚩尤冢,位于河南省台前县城关镇后三里村东南约300米、油坊村东北300米处,据传:油坊村原名尤房,为蚩尤的营房,蚩尤战败被杀后,首级葬于东北角,传来传去,尤房传成了油坊。相传,该冢筑起后,附近村民有红白喜事便上坟借碗筷及桌椅板凳。后来人们只借不换,惹怒蚩尤,于是时常夜出作祟,直至宋代王灵官将其镇住。至今,台前境蚩尤冢东北1.5公里的寿张镇灵宫殿中,仍存有一幅“鞭打蚩尤”壁画。相传,王灵官前世为黄帝的一员大将,手持金鞭,作战非常勇敢。在与蚩尤战斗中身负重伤,东岳大帝之女为警治愈。黄帝擒杀蚩尤后,蚩尤之身很快又长在一块,这员大将用金鞭将其抽开,分尸而葬,蚩尤不得再复活。虽然是神话传说故事,但可推测,台前境内蚩尤冢修筑年代已久。清末民初,该冢占地约2000平方米,高1.5米,其上茵柳、野草丛生,附近村民常将幼尸抛其上。荒草野蒿丛中狐兔出没,间或有野狗和乌鸦食啄腐尸,气氛阴冷,人迹罕至。1933年黄河决口,蚩尤冢被淤没。其后村民在原址堆一土丘,占地约700平方米,高一米余。1956年,该冢被耕为平地。此六处蚩尤坟,都有坟墓堆土,有的规模还不小,但有史料记载支撑的是山东寿张阚乡和巨野重聚,据载阚乡是蚩尤冢,重聚是蚩尤肩髀冢。

四、蚩尤文化对台前旅游文化产业的影响

在全国各地注重旅游资源的今天,陕西黄陵县黄帝陵、河南灵宝黄帝陵、河北涿鹿桥山黄帝陵、河南新郑轩辕坟以及其他地方的皇帝庙、官,已修复或者在修复中,都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为中外人士所关注的蚩尤冢、蚩尤文化,依然深埋在地下,不得重见天日。严重削弱了台前在中外的影响力和滞后了台前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而和台前县紧相邻的山东省阳谷县对蚩尤文化的研究已早早领先一步,并于2006年6月召开了山东阳谷蚩尤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多名专家学者和十八家新闻单位参加会议,对蚩尤文化进行了探讨和论证,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影响较大。为此,作为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台前,和濮阳市经济发展的前沿区,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好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与之带来的不可估量的旅游经济效益。第一,聘请专家对蚩尤冢进行深入的研究、论证,拓宽蚩尤冢文化遗产其独有的特性,同时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普探,以掌握较为可靠地的证据,挖掘蚩尤事迹和其没有被认知的文化内涵,利用蚩尤冢的历史遗存谋求台前地区经济发展;第二,成立高规格的蚩尤文化研究会,修复蚩尤冢及蚩尤祠,扩大蚩尤冢的影响力,增大蚩尤冢的扩建规模,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进一步扩大台前蚩尤冢在全国的影响力,这对于开展台前旅游业、增强国际及海峡文化交流、研究炎黄文化及古代战争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神话传说词典》1985年,145页.

[2]《辞海》1979年版.

第2篇:九九帝国范文

隋唐历史

政治事件

密切关系

论文摘要:隋唐九成宫因君主的驾临而被赋予其政治意象和历史意义,成为京城之外又一政治中心。隋唐君主避暑九成宫之时,以太子监国,发生隋文帝、唐太宗废嗣夺嫡事变;唐太宗时还发生归附的突厥残部首领叛袭九成宫的事件,促使唐朝改变对突厥残部的安置政策。可见,九成宫与隋唐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据魏征《九成宫醴泉铭》所记,唐代九成宫就是隋代仁寿宫。九成宫与隋唐政治史的关系较少为学术界所重视,笔者将有关史料略作钩稽。

一、仁寿宫的修建与隋朝政治史

仁寿宫是在隋文帝开皇年间修建的。开皇十三年(593)正月,隋文帝杨坚到陕西扶风郡巡游,-Yt至所辖普润县。普润县距长安不远,“去京三百余里”(】卷"‘马周传’。县治五里之外的西天台山‘都8‘地理志一,“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九成宫’这里风景险绝优美,隋文帝下诏营建仁寿宫。

隋文帝谕令尚书右仆射杨素监督营造仁寿宫,杨素推荐封伦为“土木监”负责工程质量,以有“巧思”的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主持设计。‘宇文恺,命崔善为“领丁匠五百人”具体施工)糊‘崔善为衔。

从开皇十三年二月至开皇十五年(595)三月,历时二年竣工。仁寿宫施工条件差,工期短,在杨素等人的督责下,“遂夷山堙谷,督役严急,作者多死”[】卷4。‘杨素传)。工匠们以生命代价修建了这一奢侈品,仁寿宫的“盛饰”奢侈违背了隋文帝“性俭”的宗旨:

隋文帝至宫所,见制度奢侈,大怒日:“杨素为不诚矣!殚百姓之力,雕饰离宫,为吾结怨于天下。”(杨)素惶恐,虑将获谴。(封)伦日:“公当弗忧,待皇后至,必有恩诏。”明日,果召素入对独孤后劳之日:“公知吾夫妻年老,无以娱心,盛饰此宫,岂非孝顺。”素退问伦日:“卿何以知之?”对日:“至尊性俭,故初见而怒然雅听后言。后妇人也,惟丽是好,后心既悦,帝虑必移,所以知耳。’’卷。‘封伦传’独孤皇后还以“帝王法有离宫别馆,今天下太平,造此一宫何足损费”之理劝谕隋文帝,“上意乃解”卷绱t杨素传)。不管是大臣“孝顺”,还是帝王“法度”,均不能掩盖隋文帝修建仁寿宫与其后隋炀帝营造东都洛阳这种残民以逞、穷奢极欲的行为,它们对隋朝统治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正如唐初史臣总结说:“其起仁寿宫,营建洛邑,要求时幸,穷侈极丽,使文皇失德,炀帝亡身,危乱之源,抑亦此之由。”(。】。,“史臣隋文帝多次长住仁寿宫,“每岁避暑,春往冬还”。据《隋书》卷2《高祖纪下》记载,从开皇十五年到仁寿四年(604)的九年时间里,隋文帝在仁寿宫将近四年,可见仁寿官表面上是隋朝君主的避暑胜地,但实际上又是一个政治中心。

隋文帝受禅得位,以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军国政事及尚书奏死罪已下,皆令勇参决之”。隋初,山东多流冗之民,隋文帝欲北徙实边,被太子谏止,“是后时政不便,多所损益,上每纳之”[。】卷4《房陵王勇传)。可见,杨勇有一定的治国权力与能力。但他“性宽仁和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特别是冬至节皇太子接受百官朝见,形成与隋文帝相颉颃的东宫势力。此为杨坚所不容:“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俯仰逐情,因循成俗。皇太子虽居上嗣,义兼臣子,而诸方岳牧,正冬朝贺,任土作,别上东宫。事非典则,宜悉停断。”(。)

独孤皇后、晋王杨广、越国公杨素相互勾结,阴谋“夺宗”废立之事。史称隋文帝“在仁寿宫,使杨素观勇”,杨素、独孤皇后藉此机会相继陷害皇太子,“高祖惑于邪议,遂竦忌勇”。可以说,从京城长安至仁寿宫仅相距三百里,但隋文帝与杨勇父子亲情已远隔万里之遥。隋文帝说:“朕在仁寿宫,有纤小事,东宫必知,疾于驿马0”其举动被皇太子监控,双方已处于十分敌对的状态,隋文帝怒责皇太子说:“仁寿宫去此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人敌国。我为患利,不脱衣卧。昨夜欲得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国家邪?”私房陵王勇传开皇二十年(600)九月,隋文帝“从仁寿宫初还京师,废皇太子,穷东宫党与’’。卷。史万岁传’。

同年十一月,杨广取代杨勇被立为皇太子。接着,隋文帝将第二年改元为仁寿,“是后高祖每避暑仁寿宫,恒令上(杨广)监国”【)卷《炀帝杨广纪。仁寿四年正月,隋文帝又至仁寿宫,“诏赏罚支度,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卷(高祖纪下’。杨广实际上掌控了朝政。四月,隋文帝“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人侍医药,而奸乱宫闱,事闻于高祖”(。】卷《房陵王勇传)。杨广荒淫的本性显露无遗。七月,隋文帝暴崩,杨广“矫诏”赐死已废为庶人的杨勇,即皇帝位于仁寿宫。在隋炀帝残暴统治下,隋朝迅速灭亡,仁寿宫也在隋恭帝杨侑“义宁元年(即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废”于战I5)卷37《地理志一)/\0仁寿宫虽是静态的建筑物,但却与隋朝的兴亡有密切的联系:

(隋文帝)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即仁寿宫),权侔京室(即长安),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翦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横绕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卷2《高祖纪下》“史臣”史论认为仁寿宫与京城长安作为两个政治中心,成为隋文帝父子疏离斗争的原因,也是隋朝乱亡的根源。这种分析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也是极为深刻的。

二、九成宫与唐朝政治史

《元和郡县志》有“贞观五年,复修旧宫,以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的记载,为何唐太宗要将仁寿宫修复作为避暑胜地?据《九成宫醴泉铭》叙述,长期的戎马倥偬而餐风露宿,统驭万民而殚精竭虑,使正值盛年的唐太宗“忧劳成疾”。从《九成宫醴泉铭》“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来看,唐太宗身患中医学所谓的“气滞”之病。这种疾病,就湿不就燥,特避暑热。贞观二年(628)}k~J,因皇宫“卑湿”,公卿奏请建高阁而居李世民对他们说:“朕有气病,岂宜下湿。”[】卷2‘太宗纪上’拒绝了群臣请建“离宫”,从节省出发,因循隋朝“仁寿宫”,略加修葺以作避暑地。贞观六年三月,唐太宗将去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以“离宫游幸”加以劝谏,李世民晓谕道:“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翔。‘姚思廉传《资治通鉴》卷194所述与此略异:“朕有气疾,暑辄顿剧,往避之耳。”将唐太宗去九成宫的目的解释得十分清楚。

九成宫居深山之中,确为避暑之佳处。唐太宗于贞观六年三月至十月、七年五月至十月、八年三月至十月、十三年四月至十月、十八年四月至八月五次长住九成宫。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九月,将九成宫改名万年官,乾封二年(667)二月又恢复九成宫之名。唐高宗于总章元年(668)二月至八月、总章二年四月至九月、咸亨元年(670)四月至八月、咸亨四年四月至十月四次长住九成宫。两位君主几乎是春去秋回,公卿相随,冠盖相望,当时有诗序记其盛况:“九成宫者,天子之殊庭,群仙之一都也。五城既远,得昆阆于神京;三山已沈;见蓬莱于右辅。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镂群;碧瓮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离宫地险,丹硐四周,徼道天回,翠屏千仞。卫尉寝蒙茸之署,将军无刁斗之警。中岩罢燠,飞霜为之夏凝;大谷生寒,层淮以之秋冱。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效;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郊;群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春秋络绎,冠盖满于青山;寒暑推移,旌节喧于黄首。”帮‘乐府杂诗序’该诗深刻揭示了九成宫因君主的幸临所赋予的政治中心地位。

唐太宗时期九成宫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太子监国与夺嫡之变

唐太宗于避居九成宫等处时,皇太子李承乾受命理政,“太宗居谅圈,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自此太宗每行幸,常令居守监国”[】卷《恒山王承乾。李世民离京别处之时,对李承乾缺少足够的管束和教导,“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又加上先天性足疾,唐太宗移爱于魏王李泰,“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雾隙”[】卷’《恒山壬承乾传)。贞观十七年(643)四月,李承乾因罪被废为庶人,李泰也被降封。

鉴于皇太子与其他皇子围绕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唐太宗对朝臣说:“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传之子孙,以为永制。”[】卷7《濮王泰传’唐太宗在九成宫等地避暑,将处理国务的权力全部下放皇太子,使皇太子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威,一方面导致父皇的猜忌,另一方面引起其他皇子觊觎皇权的野心,所以宫廷政争难免。唐太宗所规定“太子不道,藩王窥嗣者,两弃之”的制度,对上述政治问题虽有所防范,但实际上使皇太子地位下降而导致储位变动,继承人的选择多受制于皇权等因素的干预,促使皇太子血缘身份与政治身份的疏离。

(二)结社率事件与突厥残部安置地的变迁正如《醴泉铭》“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所说,唐朝对突厥采取军事打击与怀柔安抚相结合的政策。贞观四年,兵部尚书李靖率大军击破突厥颉利可汗之前,颉利可汗之侄突利可汗先期率部归附。唐太宗授突利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以其下兵众安置顺、佑等州。贞观五年,突利可汗死后,其子贺逻鹘袭父官爵。

然对于颉利可汗所领突厥残部的安置,唐太宗君臣颇多争议。有廷臣以为:“分其种落,俘之河南兖、豫之地,散居州县,各使耕织,百万胡虏可得化为百姓,则中国有加户之利,塞北可常空矣。”中书令温彦博议请“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心”。而秘书监魏征奏言:“陛下以其降伏,不能诛灭,即宜遣还河北,居其故土。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服,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其若是,故发猛将以击之,收取河南以为郡县。陛下奈何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间,孳息百倍,居我肘腋,密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河南处也。”温彦博反驳说:“遣居河南,所谓死而生之,亡而存之,怀我德惠,终无叛逆。”魏征以晋代五胡乱华为例,“前代覆车,殷鉴不远,陛下必用彦博之言遣居河南,所谓养兽自遗患也。”温彦博用“古先哲王,有教无类”向唐太宗蛊惑说:“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我援护之,收居内地,禀我指麾,教以礼法,数年之后,尽为农民,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光武居南单于于内郡,为汉藩翰,终乎一代,不有叛逆。”(】卷1舛上《突厥传上》唐太宗钦准了温彦博的建议,从幽州至灵州设置顺、祜、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部众。

第3篇:九九帝国范文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7、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8、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10、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11、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12、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3、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4、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5、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6、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7、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8、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9、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20、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1、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2、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3、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4、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5、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6、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7、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8、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9、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30、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祐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第4篇:九九帝国范文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交通是以手工业为基础的旧式交通。鸦片战争以后,在新的技术条件与新的要求下,与之相制约的新式交通也因而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了。所谓新式交通,就是航路、铁路、公路和航空。它们的出现和发展的选择,可以分做下列二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一九三年(或九一八事变以前)。在这个时期里铁道与航路有很大的发展。

一八九五年中日战争之前,曾有两条铁路出现:一八七六年完工的淞沪铁路和一八八一年完工的唐胥(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前一条因为居民的反对(说是破坏风水)满清政府卖价向英国收买而拆掉了;后一条铁路是中国资本家开办的。至于航业(水上航沪),也只的创的怡和公司和太古公司以及招商局,前二者是英国资本,后者是国营,船只和数量都还小。

中日战争后,情形使不同了,铁路和航路都有了大的发发展。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五年之间帝国主义强迫建筑了以下的铁路:外资直接经营的有东滑、胶济及滇越三条,共长二千一百零九英里;由借款建筑的有京汉、汴洛、正太、京奉、道清、沪宁及粤汉七条,共长二千八百七十一英里。外资强迫建筑这些铁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他们的剩资本,他们以八五间和强迫中国向他们借款,强制买购他们的铁路材料,建成后又由他们实际管理路权以便使用和开发沿线矿山和经营工商业,同时也就把所在区域划成了他们

的势力范围,到了一九五年至辛亥革命期间,由于中国人民有联同利权的反帝运动,铁路契约的苛刻程度才有一些变化;同时,中国政府(以私人资本和阶级为主)开始了其他铁路的建筑(较前增长了三千余英里)并顾回粤汉京汉两路,(外资阻挠经营的现象乃暂告绝。但并不是说帝国主义从此放弃了这一侵略中国的武器,情形正是相反。辛亥革命后,各帝国主义又开始争抢筑路权,并与袁世凯勾结,订立了十四件借款条约,只因欧战爆发,这个夺筑计划没有能够实现。而另一方面,东三省的铁路建筑很快地进行着,四洮、涛海、呼浍、洮昂、打通、吉敦、吉海等线,共长一千二百英里左右,积原有的相加,竟达到全国长度(八千六百四十一英里——一九三前的计算)的五分之二,即三千三百十英里。这一个时期的铁路情形大概就是如此。所有铁路除四分之一为外资直接经营外其余也大部都与外资有关。

其次,便是筑路的发展情况。为明显起见,先引进星海关报告体于出入中国口岸的商船只数吨数及其指数(以一九一三年为基数)的一个简单的统计如:

年·度 只数 指 数 吨数 指数

(单位一千) (单位万)

一八七一 三 一八·一 八八·八

一八九五 三七 一九·五 二九三一·九

一九一二 一八三 九五·八 八七九三·八

一九一四 二二一 一一五·七 九七一三·

一九一五 二三 一八·三 九九七·一

一九一八 一九三 一一·三 八八六·

一九一九 二九 一一· 九二一二·六

一九二六 一三九 八三·四 一三四一四四·三

一九二八 一八六 九八· 一五二六一三·五

一九三 一八一 九四·九 一五五一六六·七

这说明在这里吗?这个的方向说航业的发展是一直向上的。其中有五年吨数比前一年增多而只数反是减少的现象,乃是因为轮般的增加与帆船减速少的原数,也就是说,旧式航业进一步地衰亡了。(以上数字引自线亦石“近代经济发展史”)

第二时期,是从一九三年到抗战爆发,这一时期中公路与航空有显著的发展。因为这时中国一方面是东北沦陷,另一方面,正是工农民民主革命运动高涨,国内阶级斗争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在这情况下,统治阶级高喊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在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再接再厉地大举其对革命势力的围剿。因此他们在军事需要的地区,从江苏浙江福建两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直到湖北安徽等十余省的)圆圈线内大规模地建筑了公路。请看下面的公路长度表(“中国经济论文集”)

年 度 度(公里) 年 度 长度(公里)

一九二四 16.000 一九二九 34.444

一九二五 23.333 一九三 46.666

一九二六 26.111 一九三一 66.111

一九二七 29.170 一九三二 70.899

一九二八 30.330 一九三三 76.474

从一九三四年起还定了七省公路计划,西北公路计划,西南公路计划,总长度在几万里以上,预备大造公路。在这时期内,为了同一军事的目的,也筑了少数铁路,如浙翡、京芜、苏嘉以及粤汉路的一段等线。随着帝国主义对革命进攻的支持,帝国主义者目前也加紧了直接的掠夺,这就表现在德意日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航空公司从一九二九到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已开航约八千公里,而德国资本的欧亚航空公司从一九三二年到一九三四年九月已开航约四千公里。至于日本帝国主义则在东北热河及华北从事航空线的扩大。

第5篇:九九帝国范文

1、因为炎黄是中华始祖。

2、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

3、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4、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九九帝国范文

今年10月2日是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呢 据考证,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并且说“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獀马。”可见在秋季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先民普遍存在着飨天帝、祭恩祖等岁时活动,而且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还被统治者加以条令化和典章化。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 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其二: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志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中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质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因此,人们将具有意义的秋游,民俗上就有 “踏青”,重阳“辞青”的说法。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代表性的节日习俗。其一、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杜甫的《登高》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其二、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其三、还有赏菊花的风俗,古人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其四、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为此,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传统节日。

第7篇:九九帝国范文

如今的重阳节已经是一个敬老节。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大的节日,那么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大家有了解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九九重阳节的来历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重阳节简介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节的起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由来故事一: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只要他一出现,村里的人就会病倒,老百姓受尽了折磨。有一位少年叫景恒,瘟神夺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他发誓要学习法术,战胜瘟神。他四处寻访名师,不畏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终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他一学就是十年,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斩妖剑,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让大家把茱萸叶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则持酒仗剑,准备治魔。快看,瘟神杀气腾腾地往村子这边来,可是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瘟神正纳闷呢,忽然一阵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扑鼻而来,熏得他头晕脑涨。抬头一看,村民们都躲在山上呢,气得瘟神哇哇叫着冲上山来。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剑下。滚滚黑气退却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山顶上庆祝胜利。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二: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三:

据研?a href='///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笨贾ぃ飨恐匮舻曜钤缡怯梢⒌亩拥ぶ焖ā5ぶ煳⒌某ぷ樱且晃唤艹龅?a href='///news/junshi/' target='_blank'>军事家,曾统帅大军征伐强大的东夷诸侯而获胜,巩固了尧的地位,为建立陶唐王朝立过大功,具有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

考古学家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中介绍:尧欲指定王位继承人,大臣放齐说:“帝子丹朱开明,可登帝位。”尧认为丹朱“不守德,好争讼”,“不足以授天下”。那时,人们把孝德作为众德之首。尧认为舜有孝德,决定把帝位传给舜,并由舜代尧执政。

尧怕丹朱与舜争夺帝位,派丹朱驻守丹江和汉水交接处的丹江口,并派舜领重兵驻于黄河北岸,监控丹朱。为了防止舜从北方攻击,丹朱在丹江边建丹朱台,在正北建丹朱城作为国都,与国都配合,建九层高的天文台,即丹朱台。并在正北建朱阳关、紫荆关、重阳店,来保护都城丹朱城。

丹朱为什么要在重阳店建立要塞?为什么以“重阳”命名?重阳店在朱阳关和荆紫关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阳关和荆紫关只是它的侧翼,起辅助作用。古人重阳轻阴,阳的地位比阴高。最大的阳数是九,九代表万物之大、之高,因重阳店在战略上处于核心地位,在军事上有从旁边防卫紫荆关的作用。所以丹朱很重视它,把它起名为重阳。

第8篇:九九帝国范文

风度和见识

在史书里,对张九龄的描述为“耿直温雅,风仪甚整”,是说他性格温文尔雅,特别注重仪表,无论是在家闲坐,还是出门上班,都穿戴得整整齐齐,走起路来步伐矫健,眉宇之间神采飞扬。为了保持整洁端庄,他还有一个很有创意的发明。当时大臣们上朝,都要带着笏板,这是臣下上殿面君必备的工具,以随时记录君王的旨意,或提前写上想向皇帝汇报的话。以前文武大臣们出门上马,都是把笏板往腰里一别,就跟乡野村夫插烟袋一样。张九龄觉得如此装束很煞风景,便命人做了一个精致的护囊,每次上朝,都把笏板装进护囊里,然后让仆人捧在手里,在后边跟随,他只管仰首挺胸地走,而不必为把这么个多余的东西放哪儿而发愁了。唐明皇对他的做法很是赞赏,护囊便一下子风行起来,成为一种时尚。

倘若认为张九龄的风度只在他的才气和仪表,那就大错特错了。最让唐明皇动心的,是他见识的高远和品格的刚直。

当初安禄山曾进京面圣,只见了一面,张九龄就对人说:“将来祸乱幽州的人,一定是这个胡雏儿。”后来安禄山因战败被范阳节度使张守琏逮捕,建议将其斩首,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当即批示执行,可玄宗不同意。张九龄上奏说:“张守琏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玄宗仍不以为然,张九龄说:“安禄山狼子野心,有叛逆之相,应该以军法杀掉他,以绝后患。”玄宗还是不听,为示皇恩,把他释放了。数十年后,安禄山叛乱,兵指长安,七十多岁的唐玄宗仓皇出逃,避难于蜀中,想起当年张九龄的劝告,悔恨得不禁潸然泪下,专门派出使者到曲江张九龄的墓前祭奠。

耿直的敢谏之人

或许是因为见识太过超前,张九龄做事总是难与皇帝的心思合上拍子,而且他一旦认准的事,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这常常让皇帝如鲠在喉。

有一年,玄宗皇帝办千秋节,百官向皇帝祝寿,纷纷献上各种奇珍异宝,张九龄的礼物却只有一摞纸,那是他熬夜写就的《千秋金鉴录》五卷,引经据典,畅谈古代兴废之道,劝谏皇帝少玩点,多干点工作。那时玄宗还有进取心,收到这份礼物,很欣赏,张九龄也因此纳入了他的视野。不过,真用他为相后,皇帝又有些后悔,因为他不仅不听话,还不大给面子。

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守疆有功,玄宗想送一顶宰相的帽子给他戴戴。这个想法跟张九龄一说,张九龄回答得非常干脆:“不行!宰相是很重要的职位,怎么能拿来当红包随便发呢?”玄宗退了一步,说:“那就让他当个有名无实的宰相,给个政治待遇。”张九龄的回答还是很干脆:“不行!孔子说过,官职和权力是帝王的工具,怎么当儿戏借给他人呢?”玄宗没招了,只好作罢。

玄宗晚年宠爱武惠妃,有一次,他想借故废掉太子,然后立武惠妃的儿子。大臣们心里明镜一般,唯独张九龄不识时务,连连摇头,坚称不可,并引经据典地将隋文帝错废太子,终致失国的典故拿出来教育皇上,弄得玄宗很是郁闷。征求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自然知道风向哪边吹,回答说:“这是皇上的家事,何必问外人呢?”一句没有明说却说得很明的话,让玄宗很是受用。不久,武惠妃看张九龄骨头太硬,便私下里派宦官牛贵儿告诉张九龄说:“有废必有兴,如果您可帮忙,宰相就能长久地当下去。”张九龄闻言大怒,把牛贵儿厉声斥责一番,并且马上奏明圣上,皇帝为之动色,太子的位置才得以保全。

宋人晁无咎曾经感叹说:“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唐朝由盛而衰,张九龄就是一道分水岭,在他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直言敢谏,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难怪暮年的唐明皇总是念念不忘张九龄,用人时总要追问一句:“节操、品质、度量能够像张九龄吗?”

第9篇:九九帝国范文

重阳节的来历:祭祀、自然崇拜

重阳节的来历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的来历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的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馀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