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

第1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从学校工作和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抓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努力使班主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要点

(一)班主任队伍建设

1,新老帮扶结对

在青年班主任和本年级段的优秀班主任之间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师徒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工作经验交流,“师傅”要无私帮助,“徒弟”要虚心学习,围绕制定班队工作计划、确立班级目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班级活动、培养小干部、帮助后进生等方面,通过研讨、指导、学习,取长补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期末,要求“徒弟”认真写好学习心得。

“师徒结对”活动名单:

2,组织交流讨论

每月举行一次“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组织班主任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交流班主任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班主任;引导班主任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并把总结经验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

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安排如下:

三月份:xxx(建设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四月份:xxx(爱心、耐心、细心开展班级工作)

五月份:xx(良好班风建设)

六月份:xxx(培养一支卓有成效的小干部)

(二)、加强班风建设

学校班级工作计划要点” 学校班级工作计划要点”

1.安排班级活动

要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和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友谊中队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3.指导培养小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班级考核评比

1.加强常规检查评比

第2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1 高度重视、严密组织,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成立了由分工领导负责、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各基层车间也相应的建立了督导组,并指定车间党支部书记和车间主任为主要负责人,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方案的有效实施创造了有力条件。与此同时,他们严把各个环节的运作。在师徒对子选拔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直接由基层车间领导班子选定师傅和徒弟的人选,再由单位上报厂人力资源部。厂级进行认真筛选,一方面从硬件——师傅的从业时间长短、是否具有一技之长,徒弟的培养潜质、是否具有一定素质来进行筛选;另一方面,深入到各车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师徒的思想品质、群众关系,在形成主管意见后,上报厂领导小组。经厂领导小组讨论决定后,将最终结果反馈给厂领导,由其下发给单位,并通知基层车间,从而保证了能让全厂最优秀的师徒参与到活动中来。

2 丰富载体、注重形式,进一步提高师徒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导师带徒活动中,他们尝试实行了公示制,即由基层单位将师徒的基本情况打印成表格的形式,张贴在车间的公告栏内,进行时间为七天的公示。任何人如果对其中的师徒人选存在意见,可以在公示期内把意见反馈给车间领导班子成员,由其进行裁定,并将意见和结果报厂领导小组。如果无异议,确定的师徒对子将在有车间领导班子、参加的导师带徒合同签订会上签订《导师带徒合同》,期间党支部书记代表车间发表意见和提出希望,师徒分别进行表态,确立师徒关系。

自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来,坚持使用《导师带徒笔记本》。《导师带徒笔记本》、几届班子不断制定和修改而成的,是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有形载体。其中包括师徒的基本情况、导师带徒的目标、阶段学习计划和内容,以及反事故预想和测试考评。为了使这个有形载体充分发挥起作用,在内容方面提出了三点要求,即导师的计划、徒弟的学习、车间的意见,且要求师徒书写认真、字迹端正,同时要求师徒教学计划月安排、月考核、月讲评,主办单位每季度进行检查,确保活动的落实和效果,《导师带徒笔记本》每年都参加了该厂的基层管理台帐、中层领导干部学习笔记的展评,通过以上措施,师徒的责任心大大加强。

3 加强考核,落实奖惩,使活动真正抓出实效

导师带徒活动的考核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导师带徒笔记本》的记录情况;二是徒弟在当年参加青工技能比武的成绩。每年七、八月份,将举办全厂性的青工技能月活动,活动由应知部分考试〔笔试〕和应会部分考核〔实际操作〕组成,参与导师带徒活动的徒弟被要求必须参加,两项成绩加权和的前三位将被评为厂级青年岗位能手。是徒弟的,结合《导师带徒笔记本》填写情况,相应的导师被评为厂级优秀导师,给与奖励。对于那些群众反映较差、比武成绩不佳、《导师带徒笔记本》书写潦草、内容欠缺的师徒,将取消活动资格。

该厂很多曾经参与此项活动的青年人,受益于该项活动,他们在活动期间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被领导和职工认可,并走向了本车间甚至厂内的重要岗位。这充分说明,活动为企业选拔后备人才提供了一项可供参考的依据。

4 广泛宣传、推广典型,把活动向品牌化运作

为了使活动更加具有影响力,局域网上刊登优秀师徒对子的工作学习帮教情况。2004年,该厂两醇装置检修和新项目建设期间,《二化人》就曾用整版的内容报道了师徒对子在检修、建设中的突出表现,在全厂职工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在最近的一次青工员工思想调查中,导师带徒活动被列为最受青工员工喜爱的活动之一。

第3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文/周文敬

导师带徒活动要着眼于提高青年职工的管理水平、技术业务水平和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技术业务素质”培养为重点,兼顾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导师带徒的深入实施,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俨然成为公司人才建设的活泉眼。近五年,公司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近2000人,全司30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过50%。

对号人座,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师带徒

导师带徒,由于培养对象的不同,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均有不同。从对象上来分,可分为新员工、新转岗人员、新任项目经理和优秀后备人才。

新员工的导师带徒。主要做法。1.明确目标。公司出台《“导师带徒”管理办法》,明确导师带徒工作目标:新员工入职1个月能看懂图纸,3个月能独立上岗,1年成为岗位能手。下属各分公司、基层项目根据公司总体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又制订了详细的阶段性培养目标,指导导师带徒活动的开展。2.双导师培养机制。公司为每位新员工配备技能导师和职业发展导师,技能导师主要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担任,职业发展导师主要由项目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技能导师依据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师徒协议为学员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传授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做好日常工作指导和思想沟通等。职业发展导师主要负责新员工的思想沟通与解惑、职业发展指导、实际困难的帮助解决等。3.双向选择。新员工入职时,召开导师、新员工座谈会,搭建双方沟通的平台,促进相互了解,收集导师、新员工意愿,实施导师、新员工双向选择,并组织签订师徒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利及考核方式等。

具体措施五步走。1.选导师。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工作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突出:二是思想品德优良,为人正直友善,认同企业文化,有强烈的事业心:三是有意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其中,为新员工选择的师傅是在各业务系统工作3至5年的骨干员工。2.签协议。新员工入职后一周内,公司会根据导师和徒弟的特性为师徒配对,组织师徒签订导师带徒协议,明确师徒关系。导师带徒协议的内容包括师徒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培养的目标和计划、培养考核机制等。3.传、帮、带。按照“缺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用什么”的带徒原则,根据协议的培养目标,导师分步骤有重点地对徒弟进行“传(经验)、帮(帮业务)、带(作风)”。同时,积极开展师徒技术业务培训,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面。积极对徒弟开展职业道德、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4.严考核。公司人力资源部、师徒所在单位(部门)按照协议规定的培养周期,定期组织考评,找出徒弟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指导帮助,保证教学质量效果。5.重运用。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新员工,予以提前半年薪酬待遇转正。对于部分在考核周期内不能通过考核的,由导师和主管领导对其进行绩效面谈,找出绩效差距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师徒协议继续有效,最迟可以延长半年出师。

同时,为鼓励导师将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在绩效考核时公司会给完成一定带教任务的师傅加分,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新转岗的导师带徒。公司参照新员工培养模式,为新转岗人员配备导师,以帮助其掌握新业务领域的操作技能和管理知识。为新转岗人员安排的师傅是现岗位上有丰富经验、品行端正、耐心的老员工。同时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上,辅以多层次的培训,促进转岗人员顺利入职。

新任职项目经理的导师带徒。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核心。因此,公司把新任职项目经理的培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除提供培训外,还指定担任项目经理职务满5年以上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担任过2个及以上项目经理的老项目经理、业绩优秀的人员担任其导师,帮助新任职项目经理迅速胜任岗位工作。同时,对于新提拔的项目经理在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在有新的规模更大的项目经理职位空缺或经理部班子职位空缺时,予以优先考虑。

优秀后备人才的导师带徒。2013年,公司启动“星火计划”,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带头人定点联系指导各级优秀后备人才,签订师徒协议,定期联系学员,为其制定学习计划,关注、指导、帮扶优秀后备人才成长,协助其完成工作任务,并组织考核,带教3年后,根据考核情况,导师按1:3的比例制定本岗位的继任者计划,将导师带徒与人才梯队建设相结合。

提升导师培养要求,夯实导师带徒效果

传统的导师带徒的优点在于导师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模仿等领悟真谛;缺点在于教学环境相对封闭,缺乏交流和互动。因而,创新讲课形式对于提升导师带徒效果影响甚大。

学员上讲堂。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基层项目每周组织一次新员工讲堂活动,安排新员工授课,向其他学员讲授自己的收获,课前准备及授课对新员工本身来说就是一次考验和提升,同时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导师带徒氛围。

导师讲课比赛。导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成果。鉴于此,公司、分公司定期组织导师讲课比赛,导师之间相互点评,促进导师学习他人的教学技巧及因材施教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导师带徒的迸阶管理

充分挖掘导师资源。根据导师带教成果,淘汰不合格人员,公司每年定期更新导师库,给予导师一定的费用津贴,鼓励导师进行自我提升和课件开发,公司收集导师课件并进行评选,将优秀课件上传至内部学习平台,供全司所有学员学习, “双导师”晋级为“多导师”,员工既可以博采众长强化本岗位相关知识学习,又可以广泛涉猎掌握其他岗位相关技能,加速了企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进程。

丰富授课内容。近年来,公司在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辅导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导师带徒授课内容。老一辈员工的无私奉献及坚守、公司厚实的“铁脚板”文化等是导师带徒中容易忽略的地方,此外,公司还通过座谈会、主题演讲等多种形式,搭建平台,引导学员加强宝贵精神财富的学习与传承。

考核激励。公司、分公司成立教官组,负责导师带徒日常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演讲、述职、工作汇报、业绩考核、公开竞聘等多种形式,考核导师带徒带教工作。同时将带教考核与导师专业职级评定、晋升、导师资格评定(不合格者3年内不得担任导师)、荣誉推优等工作挂钩,激励导师不断创新。

导师带徒工作缩短了项目团队成长周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资资源保障。青年员工中,一大批人已经走上项目领导岗位,其中,通过公开竞聘等形式,部分人员工作3年内已走上项目经理岗位。

第4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班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创建“五型”班组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全面强化基层班组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根据公司文件精神,结合本班组特点特制定创建计划任如下。

 

一、创建技术型班组

创建目标

提高职工个素质、技能水平、生产能力。使职工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善于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知识型、专家型的技术人才。

主要活动内容

1、师徒帮带

在工段领导的指导下,启动技术好的师傅带徒工作。工作中,师傅们要将自己的手艺和技术经验倾囊相赠,传授给徒弟。通过师傅们的精心指导,快速提升徒弟们的技术水平,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2、 技能培训

由于工段涉及多种金属焊接,为满足生产需要,对于未能掌握多种焊接技术的职工展开技术培训。特别是核电站主管道焊接技术。现阶段掌握这项技术的班组职工并不多,完成计划有一定的压力。通过技术培训,使多人或者全体职工掌握这项技术,缓解生产压力。

 

3、攻坚克难

针对紫铜管焊接质量,成立攻关小组。对于在生产中,管件产生的变形、焊接成型不美观等问题进行专项问题讨论。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再通过生产实践及时解决现存的质量问题。确保紫铜管在施工过程中的焊接质量。

 

二、创建管理型型班组

创建目标 

    把班组建设成 “管理有条例、工作有标准、岗位有责任、考核有依据、好坏有奖惩”的现代班组

主要活动内容

1、不断完善班组管理制度。努力形成科学规范、从严从细的管理体系。

2、加强民主管理。生产期间,定期召开民主会议,要求全班职工都要积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3、加强5S管理。根据班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5S”管理活动,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4、加强质量管理。定期召开质量例会,发现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质量例会,强化职工质量意识。

三、创建创新型班组

创建目的

以创新的理念干好本职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利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创新,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主要创新内容

1、班组技术活动创新

培养班组职工勇于攻关的思想,在原有基础上挖掘职工潜能。坚持进行小技小改活动,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针对“紫铜管焊接质量”制定今年的QC活动计划,争取年底出成果。

2、班组管理工作创新

第5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一、尊重个体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园本教研培训

1.“自助菜单”式园本教研培训。幼教集团可本着各取所需、统筹安排的思想,运用“自助菜单”式园本教研培训方法,将参与培训的自交给教师,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在学期初,首先对集团内所有教师进行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列出当前需要得到培训的内容及喜欢的培训形式,然后由各园教研室进行归纳、汇总、分析,最后列出“教师成长需求菜单”,包括课题研究、专业基本功、课堂教学、家长工作、论文写作等主题,每个主题又细化出若干具体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切身需求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培训方式由集体培训、专项组培训、年级组培训、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选择完毕后,集团根据汇总的各园情况,调整中、短期教研计划,统筹规划集团园本教研培训计划。各个幼儿园根据集团培训计划再分层从上到下逐一安排本园的培训。

“自助菜单”式园本教研培训,学习内容来源于教师,实实在在帮助教师解决了工作中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研管理理念,营造了开放、自由、平等的教研氛围。同时,整合了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了教师培训的新途径,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轮流首席”式园本教研培训。这种培训形式是由教师提出申报,轮流担任培训学习的首席组织者,如分园园长轮流组织集团教师培训学习,各园教师轮流组织本园的培训学习等。

“首席主持人”要做好活动的前期策划,包括活动主题的调研分析和价值判断,确定活动的地点、内容、形式等。在此基础上,“首席主持人”收集、整理充足的学习资料,确保活动有科学、准确的理论支撑,并能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活动结束后还要进行活动总结、反思以及档案资料的整理。

通过“轮流首席”式园本培训,分园园长的管理视野更加开阔,能全面了解集团整体教研情况,加大配合与协调集团工作的力度。来自一线的教师担任“首席主持人”后,更加关注由教学现场生成的有价值的话题和问题,这样不仅大大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也提升了教研的品位,提高了教研的实效。“首席主持人”学会了独立思考,锻炼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反思评价能力,教育理念获得了更新,教育技能得到了提高,成为园本培训的最大受益者。 “轮流首席”式园本培训,还为园长搭建了“从普通管理者走向专家”、为教师搭建了“从草根走向名师”的平台,推动集团化园本教研培训向“精、深、实”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注重梯队培养,开展多层次的园本教研培训

1.集团教师分层式培训班。由各分园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教师按照教龄和职称分开层次,加入集团内不同的培训班。以下表为例,集团教师分层式培训班目标明确,层次递进。

2.分园梯队式师徒结对。集团的分层培训班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培训,但不能满足各园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学习需求。因此,各园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情况, 遵循“提倡个性、创新发展、扎实有效”的原则,实施“分园梯队式师徒结对”教研培训。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申报等级,幼儿园综合考虑后,根据园内教师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按照1∶2的结构结成师徒关系,一个师傅带两名徒弟。

第6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更多工匠级人才,这给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职育人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现代学徒制就成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新选择。教育部早在2014 年 9 月就文件《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正式要求职业教育试点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服务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政策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级会计人才往往一人难求。但对于高职会计专业而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实用型会计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方面,每年有很多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招聘不到想要的会计人才[1]。因此职业院校如何按照企业的要求来量身定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一、我院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情况

我院会计专业每年招收学生超过300人,为了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既让用人单位满意,也让学生更好地就业,我们不断的进行专业调研,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

(一)试点方案

1. 全面协调,成立小组。在我院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小组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合作单位,由系领导、企业实践专家、校内专业教师组成会计专业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改进、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创新、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的评价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等,系主任亲自挂帅任组长。

2. 确定目标,突出能力。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用人单位培养量身定做的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学徒)的能力为核心,主要体现以下三种能力:(1)岗位基础能力,包括: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核算能力;具有会计专业的职业判断能力;具备与人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具有遵纪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岗位核心能力,是指在岗位基础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的关键能力,不同的会计岗位,其核心能力不同。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核心能力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会计制度设计能力;投融资决策能力。(3)岗位综合能力,是指在岗位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事某一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例如,财务主管岗位,其综合能力包括:解决某一重大财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制订项目工作计划并实施;具备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的身心能力;学习新的会计准则、相关法规并能具体应用的专业判断能力。

3. 三方联动,职责分明。现代学徒的培养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学徒)三方良好的合作,为此,必须明确三方在培养中的职责,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培养方案所制定的目标。(1)校方的主要职责:制定和不断完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等;为学生指定校内的导师,并对导师进行考核和管理;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挂职和定岗工作,为实施学徒制提供实践经验;改进课程评价体系和手段,构建适合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学生、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校内外完成指导学生(学徒),以及为学生的工学结合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2)企业方的主要职责: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明确地提出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委派优秀的会计管理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向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师傅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鼓励员工到学校接受岗位培训。(3)学生的主要职责:应该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二)具体措施

1. 精心遴选,组建班级。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2015级和2016级会计专业学生中分别组建了两个学徒制班。具体方案是:首先在会计专业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会上宣布选拔办法,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笔试和面试;随后聘请专家出题进行笔试,类似第二次高考,从笔试成绩中挑选前50名考生进入面试,面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知、对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的关注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试由会计专业六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专业老师担任;最后综合笔试和面试成绩挑选36人组建学徒制班。学徒制选聘德才兼备的老教师担任班主任,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制定严格的班规班纪,加强管理。对于入选的学员实行动态淘汰管理制,经过一学期的考核后实行末尾淘汰,从平行班级补充优秀学生。

2. 拜师收徒,双师负责。学徒制班的学生,由6名校内注册会计师和6名校外注册会计师共同指导,每位学徒将有两位师傅即一位校内师傅和一位校外师傅共同培养。拜师仪式上,徒弟们分组向校内师傅和校外师傅行拜师礼,行礼之后,校内师傅、校外师傅和学生学徒三方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导师(师傅)的角色及其作用的发挥是实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工作方案我院学徒制班实行“2+6+3”导师制, 其中“2”是每一位学生(学徒)有两位导师(师傅),即学生在校学习有一位老师(导师)指导,在企业顶岗实习有一位企业里的师傅带领。 “6”是每位导师(师傅)每届只能指导“6”位学徒,以确保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徒,提高培养质量。 “3”是三位一体,即校内的导师、校外的师傅和实习企业共同负责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把学生按企业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标准来打造。

3. 创新模式,滚动递进。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以会计专业工作岗位技能为导向,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教学、课程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培养进度安排,详见图1。

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4+1+1”人才培养进度安排中的“4”是指从会计专业工作岗位认知入手,根据会计专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要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并以课程实训提高技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使理论和实践相互渗透,时?g为4个学期;进度安排中的第一个“1”是指为了弥补课程理论较多,实训较少的不足,拿出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进行校内岗位模拟实训,加强学生岗位技能训练;进度安排中的第二个“1”是指进行一个学期校外巩固性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接轨。

(三)实施效果

1. 取得的成效:班风正,学风良,进入学徒制班的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能吃苦耐劳,坚持晨读和上晚自习;会计证过关率高,第一次考试过关率就达到70%以上;技能提升快,寒暑假能在校内师傅的带领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会计专业知识扎实,相比于平行班,每门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都有拓展;名师上课,管理和考核严格,学习效果好。

2. 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和技能还主要在学校习得;学期中间外出实习实训的机会还太少;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是很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在企业实习效果不明显,无法深入下去;校外师傅太忙,一学期难得见几面;学徒制班与其他平行班没有显示出特色和优势。

二、现代学徒制在实施中瓶颈及困惑

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体现了企业与学校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但是,作为一种新模式,再好的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机制很难落到实处。

(一)缺乏激励政策,企业参与积极性差

现代学徒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需要得到企业、行业的大力支持。然而目前校企合作不畅,院校“热”,企业“冷”。究其原因,参与学徒制改革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和经费,而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比如给予接纳高职院校学生顶实习或就业的单位相应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之类政策[2],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经济下行,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本身就比较困难,建议中央和地方尽快出台补贴政策,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院校薪酬考核机制不到位,校外师傅徒有虚名

在我院学徒制班试点过程中,发现尽管举办了拜师仪式,也签订了相关协议,但校外师傅带徒学艺、培养指导的措施很难落实,究其原因:一是责权利不对等,只是明确了每位师傅要带6名徒弟,没有明确校外师傅相应的薪酬补贴,包括理论和操作指导的课时多少、课酬如何发放,经费来自何方?二是对校外师傅的身份没有明确定位,是兼职教师?是实践专家?是权威机构认定的技能名师?是单一身份还是多重身份,没有界定,不便于管理;三是如何考核校外师傅的绩效,学徒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学徒是否出师?没有相应的考核和认定标准。再加上校外师傅的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愿意收徒本来就是自愿。因此目前大多学徒制模式仍然以校内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形式。建议,要想让校外师傅真正带徒上岗,培养出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院校层面必须明确他们的身份,有相应的薪酬管理和考核机制。

(三)会计工作的场所及岗位有限,制约了学徒培养的量

会计工作岗位不像其他产业技能岗位,可以批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职场主要是中小企业,学徒们要想提高技能,到企业财务部门真枪实弹的干,才能学以致用,但会计部门的规模和岗位大小往往取决于单位规模大小,经济业务的繁简。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即使有也只是配置1名会计和1名出纳,无法接纳大量的实习生,最多一到两名学生。而我们学徒制班最少也有36人,平行班一般都在45人左右,而会计专业一届就有约300人。如果完全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企业作为会计学徒进行对口学习,那每个学校就要找几百家企业作为定岗实习单位,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涉密性,制约了学徒培养的质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有其独特性和商业秘密。财务工作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系统连续的核算和监督,是对供产销人财物进行价值管理,涉及资金筹集、运用及管理,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战略。因此会计工作岗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接触到大量的商业秘密,会计机密性非常强,还会涉及较多的资本运作。一般企业不会让会计学徒接触较深入的财务岗位工作,只安排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粘贴等辅助工作,甚至有的只提供一些凭证、账簿的浏览,不给予独立实践操作的机会,对培养会计技能作用有限。实际工作中一般企业任用的会计人员多半是沾亲带故,或是干了多年的信得过的老会计。

三、在校内组建记账公司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运作构想

按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行业、企业需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针对我院会计专业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学习外地高职院校探索的改革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提出组建校内记账公司,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员的会计专业学徒培养基地,解决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习实训的构想。

(一)组建校内记账公司的优势及意义

1.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发展,才能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我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著名汽车城。依托东风汽车公司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市的支柱产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加工、销售,其中白浪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有几千家汽配公司。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私营、规模不大、业务单一。这些企业都需要记账、报税。但经营规模所限,会计人才严重缺乏,招聘有一定难度; 加之小企业如配备专职会计从业人员,要支付会计人员的工资、住房公积金、保险等相关福利费用,建设一个完整的财务部门所产生的成本也是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所无力承担的,不少的中小企业希望将大量记账、报税业务进行外包,建立记账公司顺应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2. 记账公司业务广泛。从十堰市会计管理局了解到,我市目前有记账资质在会计局备案的有10多家,但真正专门开展记账的公司也不过3-5家,而我市的会计记账市场很大,这为我们在校内成立会计记账公司提供了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走访目前的记账公司,涉及的业务面广,涉及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而且是一条龙服务从工商注册、银行开户、建账立制、税务申报、银行授信等业务。这些全方位全流程的业务非常适合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校内专任教师人才优势。我院会计专业自1996年开始招生,至今已开办20年,已为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2009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10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骨干校验收。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26名专兼职教师。专职教师13名,其中:正教授3名,副教授5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1名。兼职教师13名,其中:楚天技能名师1名,车城技能名师1名,注册会计师6名,注册税务师2名,高级会计师3名。教学设施先进,现已建成会计综合实训室和信息化实训室,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总投资200多万元;配备有230台电脑、20组分岗实习设备,最新的企业网络版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会计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和报税等多种教学软件。

(二)构建思路

1. 一个全真的记账公司。由我院会计专任教师合资注册成立一家记账公司,聘请一位职业经理人,在校内专任教师的指导下培养3-5名本校会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作为职员。为保证校内记账公司的顺利运营,学校免费提供办公室,免费配备工作所需电脑,以及工作所需的财务软件,让老师从资金和场地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司的业务拓展、教学改革方面。

利用经贸系与财政税务的关系不断地开拓业务,业务代账公司处理的都是来自实际工作企业的业务,要涉及会计处理、报账、报税等方面真实的业务处理,还会触及一些单位的商业秘密、财务信息、技术资料等,必须要求涉及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2. 一个仿真的记账公司。我们在校内记账公司的基础上,再建立全仿真的模拟记账公司。人员、设备、制度、运行模式基本与全真的校内代账公司一模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业务的来源不同。

3. 运营管理。全真的记账公司首先从现有的每届一个学徒制班的学生中挑选徒弟,要制定学生徒弟招聘办法,严格按照企业招聘的流程和标准对校内学生进行招聘,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成为代账公司的一员,享受师傅的指导。

我们依托校内记账公司接收的真实公司业务,根据会计教学需要,在不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将校内记账公司业务进行技术处理,对数据进行加工,形成类似全真的业务的仿真教学资料,用于模拟记账公司的业务处理。

第7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精准育人;学徒

1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物流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物流行业的主要特征,这导致了区域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备物流职业技能,掌握先进物流信息技术,且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物流人才市场上的“新宠儿”。但是,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很难准确培养出大湾区现代物流企业所需人才。因此,职业院校需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精准育人,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2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以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2]的职业人为目标。现代学徒制将理论、实践、经验教学融为一体,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的需求,精准培养企业的急需人才。学徒是企业和学校双方深化产教融合的产物,他们同时具有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既要完成学校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也要完成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企业实战工作任务。现代学徒制是真正有效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3职业教育“双精准”工作内涵

根据党的精神,广东省教育厅提出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工作,要求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新常态,按照专业精准对接产业发展要求,深化校企合作,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精准育人水平。职业教育“双精准”工作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实现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

学校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并寻求企业深度合作,按照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对现有的教学和课程进行改革,精准对接区域内高端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人才需求量大的行业,做到精准育人。

3.2实现教学与生产精准对接

制定相应的激励和保障制度,鼓励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将实际生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学校教师和企业能工巧匠实行协同教学,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培养学生;生产标准与课程标准实现统一,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依照企业生产设定教学内容,真正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提高育人质量。

3.3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自力量,推进校企双方合作共同育人

政府和行业应积极为校企双方合作牵线搭桥,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校企双方在政府指引、行业指导下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组织、实习实训方案实施,共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良好职业素养和高技术水平的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所以,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双精准育人内涵是一致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工作落实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有效途径。

4基于双精准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自2014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要求,高职院校纷纷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珠海善达网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为学徒制试点专业,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专业自身的特点,展开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了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4.1合作优质企业

物流管理专业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瞄准行业发展热点,调整专业培养方向,由培养传统的大物流方向人才转移到面向电商物流培养人才,精准的对接了行业企业需求,为进一步精准寻求合作优质企业奠定了基础。然后,专业依托政校行企共同成立的珠海市职教集团,经过精挑细选,确定珠海善达网仓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该公司致力于为电商企业提供最专业、最高效的仓配一体化服务,日均处理的订单量高达到10万单,是国内领先的电商仓配一体化服务提供商,并且企业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每年对物流一线管理人才的需求稳步增长。经过相互了解,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

4.2开展前期合作

根据电商物流行业特点,对接公司的实际需求,物流管理专业针对双十一、六一八等企业大促时期,与珠海善达网仓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协议,以课程实践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短期的跟岗实习;对于校企合作的重大项目,校企双方共同组建项目班,共同组织教师队伍,制定学生实习实践项目内容,以课程置换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在此期间,互访活动、师资共培、互办讲座、岗位互聘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校企双方深入合作意愿,增大了校企双方产教融合的深度,为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夯实了基础。

4.3建立学徒制合作关系

第一,充分沟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是个新鲜事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校企双方必须共同研讨、理解学徒制的运作方式和相关政策,让双方真正了解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特别是各自的权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物流管理专业与珠海善达网仓科技有限公司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对人才培养组织形式以及培养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了充分的预判,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双方签订《现代学徒联合培养协议》,筹备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第二,共同准备。校企共同梳理企业职业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企业所需人才的能力、知识以及素质目标要求;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按照公司现有的岗位以及人才发展规划,共同研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双导师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考核评价与督查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第三,联合申报。校企双方按照教育厅规定和流程提交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内容一定要详实、准确,这样增加获得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机会。

4.4校企联合招生

教育厅批准试点后,校企联合招生。招生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自主招生方式招收学徒,高职院校设定录取条件,招收中职院校或普高毕业生,需签订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协议后,确定最终录取名单;二是面向社会招收学徒,可以是企业新招用人员或者是在企业现有员工中选拔学徒。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采取自主招生方式,由学校招收满足条件的中职院校或普高毕业生,三方签订培养协议,校企双方共同确定最终学徒录取名单。

4.5联合培养现代学徒

学徒的培养学制有多种,现在比较常见的是“1+2”模式和“2+1”模式。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是“1+2”模式,即学徒第一年在学校培养,后两年在企业培养,学徒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校和企业培养和管理同时贯穿于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学徒第一学年主要在学校培养。学徒需要完成基础文化、综合素质、专业认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技能等的培养和学习。基础文化、综合素质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教学由学校教师完成;专业认知和专业基础技能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了行业状况、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职业规划等,这部分课程教学由企业师傅完成。学徒第二、三学年主要在企业培养。第二学年,学徒主要完成综合素质培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且进行岗前培训和跟岗实践。其中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主要由学校教师完成,该部分课时不得超过本学年总课时的40%。企业导师完成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课程的教学,这部分课程主要在跟岗实践中由企业师傅教授;第三学年,教学以企业岗位实战为主,学徒企业岗位实践课程应占学年总课时的80%以上,学徒的大部分岗位实践操作都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最终实现独立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目标。

5基于双精准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中的关键问题

5.1精准对接行业企业

物流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自身的特点,工作环境一般较其他行业艰苦,而且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再加上物流企业繁多,企业实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要找合适的合作企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物流管理专业必须精准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把握整个行业的热点,将人才培养方向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作为学徒制班组建的前提条件。因为满足此项条件后,专业将有许多优质企业可以选择,能解决寻求合作企业困难的问题,顺利与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学徒的关系。而且,经过挑选后建立合作关系的物流企业代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该企业培养人才,就是精准育人的最好体现,完成学业的学徒必然成为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

5.2选取优质企业

物流行业是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非常多,这也导致了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现代学徒制班必须合作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优质企业,与优质企业合作是顺利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条件,因为优质企业的管理层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富有社会责任感,在校企双方出现分歧的时候,比较容易沟通理解,达成一致性意见。其次,优质企业最好选择学校所在区域内的知名企业。虽然现在通信网络发达,但是选择区域内的企业在学生管理、课程教学或校企沟通方面都会方便很多,人与人直接沟通往往对于问题的解决是事半功倍的,并且能节约学校办学和企业用人的成本。

5.3注重前期合作

在进行学徒制合作的之前,专业需与合作企业开展一系列前期合作,尽管这些合作层次可能较浅,但是这是一个双方相互沟通了解,互相适应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人员、校企文化互相渗透,校方可以进一步适应企业的生产规则,探索在企业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和方法,积累经验;企业将进一步了解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积累如何将生产融入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经验,这对于将来现代学徒制班的组建、制度建立和教学顺利实施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4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是一项新鲜事物,许多企业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双方在进行学徒培养实质性工作落地措施之前,必须要认真研究现代学徒制。最好的方式是校方与企业一起研究、学习,理解现代学徒制的本质,相互沟通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式,只有校企双方在理念和想法上达成一致,才能真正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5.5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种把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纳入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方案,包括学生在校要学习的内容,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达到毕业的要求,是学生三年培养过程的具体指导文件。因此,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现代学徒制具体实施的基础文件,校企双方一定要共同研讨,对企业的工作内容充分梳理,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共同制定,反复论证,既要让学徒学到基础知识、培养必需的综合素质,还应将合作企业的工作内容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学习、实践的主要部分,将企业的生产计划与人才培养计划有效的进行融合,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人才,践行精准育人。

5.6多渠道加强招生宣传

校企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宣传,为招生做准备。在我国,学徒制对于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和家长不了解更不理解其内涵和意义。而且,广东省一般实行“1+2”模式,与3年都呆在学校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让家长误会是在为企业招收廉价劳动力,导致招生失败。所以宣传是成功组建学徒制班的重要一环,宣传到位能减少学生和家长的疑虑,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报名。为了确保招生成功,在录取学生为学徒之前,学校、企业与学生需举行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签订会,并要求家长亲自到场,由校企两方共同给家长和学生答疑,让学生和家长真正理解现代学徒制,获得学生和家长对学徒制这种培养模式的认可与支持,让学生安心签订协议成为学徒,完成学徒制班的组建。

5.7教学团队的建设

现代学徒制班由校企双方共同授课、共同管理,所以不仅要成立一支由学校的专任教师和企业师傅构成的教学团队来实施教学,而且需要构建一支校企双方组成的管理团队对现代学徒制班全程管理。

5.7.1教学团队

物流管理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中的企业师傅必须由企业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来担任,最好由专业的培训师和能工巧匠构成。企业师傅不仅要让学徒熟练掌握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而且还必须让学徒正确的认识本行业的现行状况和发展态势,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企业培训师进行企业文化、行业状况、公司的规章制度以及学徒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培训,企业的能工巧匠则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授课,培训学徒的岗位技能,教授学徒岗位所需专业知识,培养学徒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院校的教学团队由基础教育导师和“双师型”专业教师构成,基础教育导师负责学徒的管理类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方面课程的教学,“双师型”专业教师完成学徒专业理论知识和部分实习实训的教学。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还需对师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例如企业的师傅可以进行授课能力提升的培训,学校的导师可以进行企业实战能力方面的培训,以校企互聘共培方式,提升现代学徒班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双方还应共同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定期地对企业师傅和院校导师进行评估,找出不足,采取措施,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

5.7.2管理团队

管理团队是现代学徒制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徒班在高职院校内数量较少,学徒班的同学容易感觉自己是另类,因而产生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在学校学习期间,除了课程内容和编排上与普通班会有所不同,其他的生活和教学差别不大,学徒的思想较为稳定,不易发生波动。但是,到了第二、三学年后,学习场所转移到了企业,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物流企业,工作环境相对来说较为艰苦,这时,学生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所以,现代学徒制的管理比普通班学生的管理更为困难,校企双方除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还应实行“双班主任制”来具体管理,即双方各派出一名骨干担任班主任,组成管理团队。学校应配备一名懂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班主任,若条件可以,最好配备“双师型”教师,因为班主任如果既有企业经验又有从教经历将更能理解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处理学徒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企业需配备1名人力资源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担任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给学员提供帮助。同时,管理团队也应及时的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学校班主任可以参加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心理辅导等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企业班主任可以参加学校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各类培训,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生活动,熟悉学生心理需求,针对性的提升管理学徒这批特殊员工的能力。

5.8信息化教学

学徒的教学场所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学校,一个是企业。一般来说,物流企业与学校都会有一段距离,而且有的距离还较远,企业师傅来趟学校不容易,学校导师去趟企业也困难,这会增加在途时间、路途费用等成本。而且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活动有时会发生冲突,容易耽误企业师傅承担的其他工作。这就要求学徒制班的教学必须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实现。利用视频、微课、网络会话、网络传输、教学APP等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可以方便实行翻转课堂、慕课等教学形式,满足学徒制班教学的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既可以灵活的选择时间和教学地点,方便教学的实施,还有助于提升学徒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质量。

5.9“双创”融入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学徒的培养中,双创教育理念要转化为教育实践,需要将双创教育融入到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全过程中,最好的载体就是课程。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了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课程体系中。主要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主要是普及性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内在动力,例如《创业财税技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第二阶段,主要是创新创业的专业课程,目的是提高学徒的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技能,例如《创新创业实战》;第三阶段,主要以实战为主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的实践活动课程或专业课程中的创新创业的相关模块。此类课程要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要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过程的指导。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双创教育主要应侧重在创新方面,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物流流程的优化以及物流作业的流程再造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例如《电商物流作业流程优化综合实训》课程。

5.10考核与评价

校企双方要建立学校、校企、行业或顾客三方评价机制,并以岗位职业能力评价为核心,建立学徒自我评价、校企评价、行业或顾客评价的质量管理体系。采取过程性考核与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监督学徒的培养全过程,保证学徒的培养质量。

6结束语

第8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煤矿;区队;安全;培训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安全是煤炭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培训是抓好煤矿安全工作,降低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之一。区队作为生产单位,如何做好安全培训工作,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本质安全保证呢?笔者从事多年的煤矿基层区队安全培训工作,这里总结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一、抓好班组安全培训

区队班组培训是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基础,针对班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新桥煤矿不断探索,实行“三个注重”班组培训。明确“三个注重”,狠抓班组培训工作,规范班组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1.班组培训,注重因人而异。班组人数较少,在培训上容易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区队为每个班组、每名员工都制定出一个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具体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目标,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员工,促进全队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

2.班组培训,注重以用促学。根据各个阶段员工实际工作的内容,确定员工应培训的内容,使得培训具有实用性,从而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员工发现自身不足,促进自身积极学习,边学边用,以用促学,效果明显。

3.班组培训,注重岗位轮换。班组人员岗位轮换,带来了工作内容的变化,据此,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及时弥补因岗位变动对安全生产方面造成的不正规操作和操作不熟练等安全隐患。培训时,采用岗位轮换的方式,使员工能够熟练地从事各项工作,成为一个多面手的员工。

二、抓好现场安全培训

新桥煤矿区队培训紧紧围绕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抓住员工现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操能力的提升这个关键环节,实实在在开展现场培训,推动了区队员工培训由“重理论”向“重技能”的转变,实现了生产人员队伍实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1.师带徒,传承技能。新桥煤矿建立师带徒制度,制定师带徒活动方案,通过师带徒活动,开展现场培训。矿对师带徒活动跟踪考核,检查现场培训效果,落实师傅和优秀学员奖励;基层区队负责对师带徒活动方案具体实施。分层管理,各负其责,责任到人,确保了师带徒活动的质量。在师带徒活动中,注重抓住难点,丰富师带徒活动的内涵。丰富和完善《师徒协议书》内容,对师徒的“责、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明细的现场培训计划和目标,并在实际工作中按有关规定跟踪、测评、考核、评比。师徒合同期满后,组织师带徒考核小组对师徒进行考核,优秀的师徒将得到奖励,并作为人才评价的基础信息保留;不合格者,将进行下一轮见习期,由区队重新指派师傅,重新签订师徒合同。在师带徒活动中,抓住热点,不断提高青工的技能素养。秉承“师道传承”理念,激励师徒们“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一直在进步”,在工作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促进青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继而成为报效企业的中坚力量。

2.微型课堂,激活活力。通过基层调研和科学分析,针对基层区队班组多,员工少、时间紧的特点,把员工现场培训简化为“五个一”指标,开展现场“微型课堂”培训活动,即:每次现场微型课堂培训, 仅针对一个问题,只用一页教案,只讲一堂小课,开展一次互动讨论,写一份小型总结回顾。由于“五个一”现场教学操作简单, 针对现场,贴近班组,激活了员工参加培训的活力,培训效果十分明显。通过现场培训过程中的备课、讲解、技术示范等环节,培训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受训者刻苦钻研业务技能,学到精湛技艺,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

三、做好班前会安全培训

1.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完善班前会安全教育与培训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区队长、党支部书记是班前会职工安全教育的负责人,每班值班队干是班前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制定班前会安全教育与培训责任制,明确责任,把班前会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各区队队长、党支部书记每班必须有一人参加并主持召开每班的班前会,地面值班队干、井下值班队干必须参加当班的班前会,当班员工人人参加班前会,真正把班前会开成每班安全生产的动员会,当成职工安全教育的大讲堂,变成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警钟台。

2.班前会安全培训要与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剖析紧密结合。每次班前会上针对上一班出现的问题、现场出现已经避免了的危险状况、本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清违章的危害和后果,结合问题讲清规章的内含,既要讲清这次避免的成因、又要讲这次避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由于都是职工身边的事,量少又容易记忆,便于在职工的思想中形成安全知识和预防、处置、避免危害等相关知识的沉积,逐渐掌握对危险状况类别辩识、预防、处置、避免技能。这种方法实践性强,长期坚持,积小成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借鉴创新,不断丰富培训方式、内容

新桥煤矿2011年11月创立了新桥职工培训,该报刊登了矿和各区队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和内容创新,是区队借鉴吸收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的有效平台,各区队互相学习,你争我赶,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2013年2月刊,矿培训科录制紧急避险视频片开展专题培训、机电一队开展的“现身说法话培训保安全”活动、综采准备队开发了新矿【2012】、【2013】系列有声文件学习软件等,创新了培训载体、方式方法和内容,都值得其他区队学习借鉴。

五、建立对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

第9篇:班主任师徒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何晓颖(1971-),女,浙江舟山人,舟山技师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教育;杨永明(1966-),男,浙江湖州人,舟山技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10-04

师资队伍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以培养面向实际生产一线技术蓝领工人为目标的职业院校而言,拥有一支具有坚强教育信念、坚实理论教育基础、丰富教育管理经验和扎实实践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对于学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1]。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明显扩大,青年教师数量的井喷既给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带来了新鲜血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同时,职业教育对青年教师整体水平的需求同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水平缺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浙江省舟山市职业教育的先行探索者舟山技师学院在舟山职业教育领域历史悠久。自2010年以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师资队伍也随之壮大,青年教师的大量涌入降低了学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截止2015年底,年龄低于35周岁的青年教师比例已达48%。为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尽快达到一名合格的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学校自2009年就已制定“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发展规划”,并创新性的提出“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以帮助解决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人生观、班级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青年教师打造成为学生知识传授的“经师”、技能培养的“能师”和班级管理的“导师”。通过长达六年的实践探索,这一师资培养模式取得丰硕成果,打造了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

一、“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体系架构

(一)“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模式架构

“一新四师”是指为一名青年教师配备四位导师,即思想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和班主任导师,并通过导师和青年教师的良性互动,促进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快速成长。“一新四师”培养要求中的导师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品行端正、治学严谨,具有奉献精神和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人员来源于四个方面,分别为中层正职以上干部担任思想导师、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担任专业导师、获市级以上技能大师荣誉称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以及市级优秀班主任名师担任班主任导师(如图1所示)。为此舟山技师学院于2009年专门成立了由校长牵头、包括青年教师评价小组成员8人,专家组成员14人,其中3人为教研组长在内的“舟山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导师选拔委员会”,并制订了《舟山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导师成长制度》。经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和会议讨论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包括企业导师在内的青年教师导师36人。青年导师名单确定后,舟山技师学院随即开展师徒结对,最终确定首批青年教师10人。舟山技师学院“一新四师”立足于青年教师成长实效,在青年教师导师培训、青年教师人员选拔、师生关系构建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学校首先强调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建立朋友式的师徒关系,通过引进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知名专家教授讲座的形式使导师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导师层次形成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的理念;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导师充分利用青年教师理论知识扎实、勇于创新、具备较强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等特点,为促进青年教师独立自主、大胆创新营造良好氛围,鼓励青年教师挑战导师的教育教学方法、管理理念观点,形成导师的厚重经验与青年教师的新时代知识的互动融合,最终达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目标。其次,学校对青年教师从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班主任能力四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初次评价,得出培养前的基础值,并根据每个青年教师实际情况进行分值化评价,确定青年教师优势和缺陷,通过青年教师拟定个人三年成长计划、导师修改计划、运行过程修订计划、阶段过程目标考核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切实可行;最后,“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在培养模式上原则上采用“四对一”的师徒结对协作形式,师徒培训可采用流动培养,各个导师进行全程接力棒式培养,在时空上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师徒明确各自职责,保证了青年教师全阶段在学校和企业期间实现全程培养。

(二)“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过程构架

青年教师培养过程是长时间的渐进式发展过程,为确保过程环环相扣,舟山技师学院本着“一年入门、两年完善,三年达标”目标,对培养过程进行科学架构管理(如表1)。

1.培养模式构想调查分类阶段。该阶段学校一方面进行培养模式架构,另一方面在全面摸清现阶段学校已有青年教师和未来招聘的青年教师的基础上积极招募选拔聘任导师。首先研究和制定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发展规划表》和《青年教师个人年度业务能力发展计划量表》“两张表”,并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摸底。再按照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现状对“两张表”的客观性和三年发展目标的针对性进行测估评价,已确定“两张表”定位是否适中,年度目标是否明确,措施是否有力。经各专家教师评定,专业部审阅,学校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将青年教师业务能力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量表的基础值定位予以认定。基础值定位以教师自定为主,个别作适当调整。最后将教师分为两个档次,确定全校中22位青年教师为一档培养对象,其余为二档培养对象。

2.任务实施阶段。学校根据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来确定青年教师学年业务能力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指标内容。每个青年教师首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和本学年发展计划,以量表量化形式确定必选指标、自选指标和自设指标(总分共100分),同时填写好基础值,报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确认后加以实施。学校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为每位青年教师建立业务档案袋,适时收集相关材料,专业部或专业组通过听课、教研活动、量表分析、实绩测评等进行评价,学校相关部门每学年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或满意度测评等进行评价。青年教师通过自查个人计划量表和档案袋、自我总结反思、纵向和横向比较等对自己业务能力发展情况(发展量)进行评价;学校考核组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专业部评价、查看业务档案袋的基础上,根据日常表现、工作绩效和发展状态进行评价。

3.经验总结阶段。该阶段为总结任务实施过程经验和成果,形成成熟的培养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推广的阶段。本阶段首次明确了青年教师发展基础值,将青年教师以基础值划分为两档,每年都进行培养成果统计。实施过程中通过经验总结,建立了较为科学的初值基础分设置标准,避免了前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初次评价时某一方面赋分太高或太低而带来的青年教师信心受阻、评价失真等情况的出现。通过3年的实施,学校于2012年特别授予其中5位教师“校级教坛新秀”荣誉称号,2位教师走上基层管理层;其次,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培养模式的评价标准,修订和完善了《青年教师个人年度业务能力发展计划量表》,优化了指标,对各评价指标权重值进行了优化设定,包括基础业务知识(15分)、教育教学能力(50分)、研究反思能力(20分)、协调工作能力(15分)。通过该阶段的经验总结,舟山技师学院目前已形成了青年教师渐进循环模式的培养过程。

(三)“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构架

学校建立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师德表现、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见表2)。考核采用理论考核与教学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专业课教师着重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2]。青年教师教学基础建设情况、教学科目教案编写的质量、跟班听课、课程辅导、批改作业、实践环节参与和下企业锻炼情况等由教学管理部门考核[3];班级常规工作、班级主题班会、班主任业务工作等由学生管理部门考核;同时,学校设立“优秀指导教师”、“校级优秀青年教师”等考核奖励,为优秀导师和青年教师颁发证书,并且在晋级、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名师培养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4]。

二、“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主要成果

(一)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

通过“一师四新”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学校青年教师得以快速专业化成长,近年来获优秀奖项的教师平均年龄仅为29岁,是学校目前一支最年轻的优秀教师队伍。获奖的种类涉及专业技能、教学基本功、理论教学等方面,并涌现出多位文化课和专业课并行获奖的优秀青年教师;2012-2014年间,舟山技师学院青年教师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等部级一等奖5项,省级二等奖及市级一等奖以上32项,先后有10余人次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技能能手等荣誉称号。全校青年教师获奖数量较培养模式实施前增加240%,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速度明显加快。

(二)构建了青年教师全方位发展评价机制

通过该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制定了科学完善的“一新四师”评价机制(如图2所示)。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学专业部评价、学校评价组、企业评价相结合,各部分的权重分别为20%、15%、25%、30%、10%,最大程度地保证了青年教师培养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学校将评价结果作为教职工年度任职考核、评优评先和学校聘任的重要依据。这种评价以“人人都可以是优秀的”为核心理念,对基础好或基础一般的教师,都可以实现激励功能,能够在横向比较的同时更注重纵向评价,让每个教师兼顾过去,面向未来,找到自己的“发展区间”和“最近节点”,促进青年教师全方位发展。

三、“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和可借鉴性

(一)率先提出了“一新四师”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该模式针对舟山技师学院现状,建立了适合中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新体系,对青年教师在师德师风、基础业务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研究反思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通过该模式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了青年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和“育人”技能,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并切实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实现其“教、学”互长,共同进步;同时,该模式也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学、研”结合,实现了“研为教用”,增加了青年教师的一线企业实践经验,使其在教学工作中更有针对性;最后,该模式中一系列的综合性培养,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发展要求,以适合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二)率先开展了青年教师发展的制度设计

在全校形成了“关注青年教师就是关注学校未来”的共识,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学校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让青年教师参加到名师工作室、产学研联合体中,积极参与产品研发、技术革新,从中获得最新的专业动态和行业资讯,增强创新能力。学校每年划拨专用经费,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技能竞赛,并选拔优秀者参加省、市级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技能水平。同时,确保每年一个月的企业实践,参加企业实践的青年教师与本专业紧密合作企业中的技术骨干“一对一”结对,了解企业产品开发、技术需求以及最前沿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提高操作技能;并结合企业实践探索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和途径,完成一项本专业教学改革案例设计,在较短时间内,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率先探索了师资队伍建设的“现代学徒制”

“一新四师”师徒结对的实施过程突破了传统的师带徒的单向传导教育教学模式,改为师徒共同进步的模式,该模式以打造新型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为指导,以师徒共同发展为目标,各要素形成互相依存的形态,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相互整合、信息共享、联合发展,既充分利用老教师丰富厚重的实践教学经验,又充分利用新教师的思维活跃、易接收当代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思想、新教学手段和新教学信息的突出特点,实现新老教学理念的碰撞和集成,促进新老教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雅娜,胡晓旭,赵萍.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6(6):21-25.

[2]陈建新.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成人教育,2013(12):105-10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