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金陵子弟来相送精选(九篇)

第1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关键词: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别唐诗 送别之情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王勃任职长安时送别友人赴任蜀川时的一首送别诗。其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抒发送别的诗歌在唐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该诗引发,通过拓展训练,引导学生领略唐诗中的送别之情。

古代由于山高路远,道路艰难,再加上邮政又处在鸿雁传书的阶段,故人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是很常见的,有道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古人非常重视送别之情。别离总是很伤感,送别唐诗酣畅淋漓的表达别离之怨、相思之苦,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在分别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体现。唐人究竟是用什么方式表达伤感的送别之情?众多送别诗中表达的分别情感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众多的送别诗如何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

一、唐人送别的主要方式和内容

1.以歌传情。李白有诗句:“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骊歌也就是原来送别时唱的《骊驹歌》,自王维写出了“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这样的送别诗之后,唐朝人送别时就唱这首《阳关曲》,唱一遍总觉得还没有充分表达绵绵情谊,就会再唱一遍,于是又有了《阳关三叠》。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且注明第四句为“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说咏唱《阳关三叠》时,首句不叠,其它三句都再唱。

2.以酒相送。送别要饮酒。送之人请要走之人喝酒,因为喝酒可以消解一些离愁。李白在金陵告别年轻人时作诗《金陵酒肆留别》,表达了这样的场面:“风吹柳花满酒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3.折柳相赠。送别时,送的人要折一枝杨柳送给上路的人,白居易有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王之涣有诗《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因为别离多。”有人说“杨柳”的“柳”和“留下”的“留”是谐音字,所以“折柳”表示送的人希望他留下的意思,是挽留客人的一种举动,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习俗。

二、唐人送别时的场所

1.长、短亭。古代为了便于行人休息、躲避风雨,通常在道路上隔五里建一个短亭,隔十里建一个长亭。实际上这种长、短亭主要用作古人陆上送别的场所,所以古人送别时又有“十里长亭”之说。晚唐诗人许浑从东向西路过潼关,碰到一个朋友魏扶由西向东走,于是两人在十里长亭送别,写下“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的诗句。郑谷则于扬子江渡口的离亭写下了《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与友人话别共勉。

2.酒肆。如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就是在南京的酒肆与金陵少年子弟饮酒言欢话别。

3.一些美丽的特定建筑。比如李白曾经在武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并写下《送孟浩然之广陵》。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则表明了送别地点应该是在芙蓉楼。

自从屈原《九歌》“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就成为水路送别的地点。如王维《送别》:“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白居易更有《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4.在江边、路边送别等。如盛唐诗人岑参奔赴西域,恰逢进京的使者,于是写下了《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李白那首最著名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明了诗人是坐在江中即将开行的舟中作诗与朋友汪伦离别的。骆宾王则在与友人易水岸边作《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与友人离别。

三、一样的别,不一样的情

1.表达激励慰勉之情。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表达规劝之意。李颀《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3.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最著名的就是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表现深厚的友谊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彼此心心相印,那么即使一个在天涯,一个在海角,远隔千山万水,也犹如近在身边。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而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离愁里不是伤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体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对友人去处的向往跃然纸上。

5.赋诗明志。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四、唐代不同时期的送别诗

细细品味,唐代不同时期送别诗从内容、情感、格调都有很大差异。这反映出时代的风貌与诗人的创作心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1.初唐送别诗。初唐李世民是一位开明君王,亲手开创了贞观之治,此时文坛呈现的气象也是乐观向上的。如初唐四杰之一杨炯《夜送赵纵》:“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看。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这首诗前两句作者把友人比作价值连城的美玉,因而引出“天下看”的豪迈语句,充满了对友人的赞赏和送别时的洒脱、豪放之情。后面两句写送别友人那一刻,一轮明月、一路清晖的情景,格调明快、健朗,丝毫没有送别的感伤情绪。这种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特征充分体现初唐诗歌的气象特点。

2.盛唐的送别诗。王运熙先生在总结盛唐诗歌时说:“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地域辽阔,文化交流频繁等,形成了盛唐士人们情绪积极,抱负宏大,气魄豪迈,胸襟开阔这么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盛唐气象正由此而产生,也直接影响着这个时期的送别诗。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前四句写得很有特色:“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名落孙山本是人生憾事,送者与被送者通常都不免情绪低落。而本诗中,诗人非但没有对友人不得已的落第还乡表示任何怜悯与同情,相反,却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时代满怀希望,因为他们生在圣明时代,一切英才都会为明君所用,暂时的挫折不必气馁,深信友人最终会得以重用的。后来綦毋潜果然中了开元进士。盛唐诗卷中,如此豪迈奔放、乐观进取的送别诗比比皆是。

3.中唐时期送别诗。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党争加剧。文人多忧患,少了盛唐时的乐观与憧憬,增添了许多务实与理性。苍劲、雄浑代替了豪放,同时隐含着揭露时弊、拯物济世之热情。如柳宗元《别舍弟宗一》:“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想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这是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春柳宗元在广西柳州送堂弟宗一到湖北江陵去时写下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把政治遭际、人生坎坷的悲愤与兄弟远别的感伤情怀汇聚一起来写。一、三、四联着重表现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第二联着重抒发自己因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南荒的愤懑之情。其中“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虚实相生,词语苍劲质朴,感情浑厚深沉。在普通话语中,包藏着诗人深沉的郁郁不平之情。当时,作者身处的环境险恶,而兄弟又要远别他方,于是引出尾联,诗人愤愤不平,告诉堂弟,今后要相见只能寄以相思之梦了。此诗把“别离”之意,“迁谪”之情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伤感之情浓重多了。

4.晚唐送别诗。晚唐时战争不断,灾祸连连,民不聊生。这个时期的送别诗主要表现哀婉幽怨、柔弱低回的气象。如李山甫《别杨秀才》:“因乱与君别,相逢悲且惊。开襟魂,拭泪眼空明。故园已无业,旧交多不生。如何又分袂,难话别离情。”诗人将时事、战乱与离情一起写入诗中,使赠别诗蒙上一层哀婉、凄苦的色彩。又如杜牧《别怀》:“相别徒成泣,经过总是空。劳生惯离别,夜梦苦西东。去路三湘浪,归程一片风。他年寄消息,书在鲤鱼中。”格调低沉、感伤,但情真意切,由衷而发,真实反映作家对现实的感悟和特定环境中的创作心态。

总之,通过众多的送别唐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人表达送别之情的内容和方式,对各种送别之情感同身受,能感知唐代不同时期的社会境况,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第2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2、《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代: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金陵的夜晚寂静凉风四起,我独自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映在水中摇动着空城,露珠晶莹低垂欲坠映秋月。在月亮下面沉吟久久不归,自古能与我相接者少又稀。只有他能吟出澄江静如练,让人长久地回忆起谢玄晖。

3、《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译文:潮水涨平了沙路,远处的青山连绵不断,偶尔听到几声鸟鸣,好像是在哀怨时光流逝。又是凄凉冷漠的秋天了,我远在海角天涯。 残月西堕。

第3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陈婴的母亲:“暴得大名,不祥”

陈婴是东阳县(今安徽天长)人,担任东阳县令史。陈婴从小就注意加强道德品行的修养,为人一向诚信谨慎,在县里很有名望,因此被人称道为敦厚长者。

秦末,天下大乱,东阳的年轻人杀死县令,聚集数千人,想推选一位首领,但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就盼着有声望的陈婴出山。陈婴借口没能力辞谢,于是大家强行推立陈婴为首领,县里跟从陈婴的有二万人。年轻人想拥立陈婴马上称王,用青巾裹头,命名为苍头军,以区别于其他军队。陈婴置身风口浪尖,何去何从费思量。

陈婴的母亲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女人,她对陈婴说,自从我做你们陈家媳妇,就从未听说过你家祖先有过贵人。现在你突然得到这么大声望,不是吉祥事。不如找一个领头的,你做他的属下,事情成功还能封侯,事情失败容易逃亡,因为你不是当世被人注意的头面人物。

陈婴听了妈妈的话,不敢称王。他带着这班人马先归属项粱。项梁立熊心为楚怀王,陈婴任上柱国,封五县。项梁死后,陈婴随项羽征战;项羽死后陈婴降汉。汉高祖六年,封堂邑侯。陈婴受封堂邑侯十八年后去世,谥号安侯。

暴得大名,不祥。这是陈婴的妈妈给他的忠告。后世,有谁能警醒呢?

赵括的母亲:“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赵括是赵大将、马服君赵奢之子。

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赵孝成王中了秦军的计谋,让赵括代替廉颇为主将。赵括带兵出征,他母亲上书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孝成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到了前线,立马废除廉颇的战略战术。秦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出动精兵亲自突围,四次突围均告失败,赵括也在突围中被射死。主将阵亡,几十万大军投降了泰军,泰军把他们全部坑杀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知子莫若母,赵括奔赴前线之时,也是母亲肝肠寸断之时。徐钧对此评价道:“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王陵的母亲:“妾以死送使者”

汉书记载:“王陵,沛人也。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在刘邦尚未发迹前,曾一度落难,是王陵的母亲(一说姓曹名梦云)收留了刘邦一家,并要王陵像对待亲弟弟一样对待他。如果没有王陵母亲的善待,也许今天的历史又要改写了。后来刘邦起事,兵入咸阳,王陵“亦聚党数千人,居南阳”。也许对刘邦的痞气了解太细,也许是因为脾气耿直倔强,王陵并不看好刘邦,却倾向于更有英雄相的项羽。

在摇摆之间,身居彭城的项羽想了个主意,派兵到沛县抓来了王陵的母亲,以此要挟王陵归顺。王陵派使者来谈判,王陵的母亲私下对使者说:“愿为老妾语陵,善事汉王。汉王长者,母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大意是说:王陵啊,刘邦是个好领导,你跟着刘邦好好干,为了不让你担心我,脆死了吧。随后拔剑自杀了。项羽脾气暴躁,一看无法要挟王陵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烹陵母”,在彭城南门桥外的野地里,用一口大锅把王陵的母亲煮威了肉汤。王陵本是个孝子,消息传来,他悲痛万分,“卒从汉王定天下”,这才死心塌地跟着刘邦打工,并最终评上了“安国侯”的高级职称。这是后话,当地的老百姓为王陵母亲的行为感动,偷偷将她埋了,堆起了一个大土堆为坟。

后来,刘邦把项羽从彭城赶走后,王陵这才赶来安葬母亲。他出了南门桥后,一路哭着爬到母亲的坟前,痛不欲生。埋葬王陵母亲的大土堆上,后来立了“汉安国侯王陵母墓”的碑,简称“王陵母墓”,他爬的这段路,也就被称为王陵路了。王陵母亲的这段故事,当时即有流传并被记载在《汉书》中,连汉画像石中也有表现。京剧《陵母伏剑》讲的就是这个故事,但编剧也许觉得不忍,改变了“烹陵母”的情节,代以项羽厚葬陵母。清代的袁希颜曾以《王陵母墓》为题写了一首悼诗:一剑兴亡决,斯言寄远人。中原谁共逐,天子岂无真。义莫从新主,恩堪断老亲。至今留墓草,如报汉家春。

史书记载,在刘邦晚年将死的时候,吕后问刘邦萧何以后谁可以当丞相,刘邦首推曹参,曹参以后就是王陵,但是对王陵也不是很满意,说:“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看来,刘邦深知王陵的正直和忠诚,但是也知道他的固执和愚笨,他可以维护汉朝统治,但是缺乏智谋和灵活性。

吕后对刘邦很不满意,但是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只能按既定方针办,后来王陵真的当上了丞相。吕后想立自己的娘家人诸吕为王,王陵立即加以反对,他说:“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看来刘邦真的没有看错王陵,但是此时是吕太后掌权,当然不高兴,陈平、周勃等人看得一清二楚,就说:“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王陵这个气呀!散朝之后,对陈平等人说:“始与高帝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一贯看不起迂腐的王陵,就说:“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弄得王陵一时没有反应过味儿来。

第4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公元1115~1234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及世系十帝在东北建立了金朝,立国120年。这120年里,金朝和许多朝代一样为今人留下了许多难以破解的历史谜团。

史料记载,金兀术的长子完颜亨自幼随父征战,智勇过人,金熙宗时,官至一品。但金兀术的长兄宗干之长子完颜亮(海陵王)因是长门长孙未能嗣位而心怀不满。兀术死后,海陵王为平章政事、右丞相兼都元帅,终于弑熙宗而自立。为保皇位,密杀“性耿直、才勇过人”的完颜亨。1161年,海陵王被杀,兀术弟宗尧之子世宗完颜雍继位,随后追复完颜亨官爵,进封韩王,并将完颜亨迁葬于今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九顶梅花山下。如今,随韩王完颜亨迁葬而来的完颜氏守陵人,已在这九顶梅花山之下生息繁衍了800余年。

在距泾川县城不远处,汽车向北转弯,驶过泾河大桥,前行不久,位于河坪上的完颜村便近在我们眼前了。完颜村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完颜家族守陵人的“神秘部落”。一间间青砖瓦房遮挡不住那一口口不知何时被住户废弃的窑洞,这二者一新一旧,同时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中,分明在向我们讲述着这个被称为“中国大地上最后一个女真部落”的沧桑往事。

进入村庄时,我们似乎并没有发现这个北方的小村庄与其他的村庄有什么不同。村民居住的平房和当地汉族百姓的住房并无二致,典型的坐北朝南式的泥土房子。家家户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落被主人打扫得干净明亮,在屋檐上还挂着一串串已经风干的红辣椒,让人完全可以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火红火红的感动。

然而,我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村庄与外界其他村庄不同的地方:这里的小伙子一个个虎背熊腰,走起路来虎虎生风,极具军人风范。当他们坐下来的时候,两只厚重的大手放在双膝上,腰杆挺得笔直,严肃认真地看着某一个地方,仿佛是随时等候着某位人物发号施令。难道这就是女真人驰骋于马背、从白山黑水间越过草原呼啸而来的军人风范的千年遗传?

这个村子里的姑娘们身体也非常结实,她们有着典型的“国”字形脸,脸蛋就像红透了的苹果,笑起来落落大方,清脆而又响亮的声音带着些许高傲总会传得很远……这难道就是800年前女真格格的作派?

女真习俗仍是信仰和娱乐的方式

在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一位老人,他向我们讲述了800年来这个小村里苦苦沿袭下来的女真风俗。

“老疙瘩”为满语,意为“小兄弟”。每当喜庆时,两人或多人盘腿席地正坐,有几个人先斟几杯酒,大家共同高唱富有欢乐音调的词曲。如《扬燕麦》:“满满的呀,斟上酒呀,酒三杯,我与英雄的你呀,争啊,争高低。第一杯酒呀要敬给我长辈的(长白的)老祖宗;第二杯酒呀要敬真诚的(征程的)银术可(英雄);第三杯呀,咱们干上干。”之后,每人先干上一杯酒,再猜拳,谁输谁喝,高潮迭起。又唱:“一马车呀三马车,上面坐着三朵花。”对唱:“她是金花银花和梅花,我的老疙瘩呀、老疙瘩,左邻右舍把你夸,你喝完一杯我再夸。”

“老疙瘩”拳类似现在的“螃蟹拳”,是调和饮酒气氛的一种游戏。与汉族人不同的是,完颜氏人划拳多以唱作答。悠悠历史长河,难以磨蚀认祖归宗的民族情感,隐蔽的怀旧思乡只有此时才被表现出来。

猜拳行令是一种娱乐方式,但让我事先没有想到的是女真完颜氏人还信奉圣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完颜后裔们要分别在圣母娘娘庙和三圣宫庙里跳神或唱大戏,祭奠圣母娘娘。这位圣母娘娘是何许神灵?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金兀术的小妹白花公主,一说是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紫薇夫人。传说,她们不远万里经受磨难,从关东途经中原,长途跋涉至大西北,为保佑多灾多难的完颜众弟子,坐化于九顶梅花山,修仙成果。每当众弟子遇有灾祸苦难,只要求助于圣母娘娘,定能有求必应。因此,女真完颜后裔们便于九顶梅花山下修有圣母娘娘庙,敬奉至今。

这些都不过是存在于这个中国大地上最后的女真部落里的一种独特的民俗而已,在这个普通的村庄里,类似的风俗还有许多,如跳神、小孩游戏时玩战马攻城等等。但真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在这个村庄里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秘密一:是山还是陵

“九”在我国是一个至高的数字,而“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高度超过了“九”。

站在泾河南岸的山头上,向北望去,只见九顶梅花山的黄土山包绵延曲环,九曲相连,形如一朵盛开的花蕾,而通往山间的道路像是梅花的枝干。

泾河缓缓地从河谷的川地里流过,虽说如今已羸弱得几尽干涸,但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忘记它为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那像梅花的山、那像枝干的路,使它在我们的心里又多出了几分温情。然而,随后的采访却让我们大为吃惊――平凉师范学校的张怀宁副教授告诉我们,九顶梅花山可能是人工堆积起来的九顶秀丽圆润的山包!

张教授产生猜想的主要原因是,完颜家族后裔在九顶梅花山下守陵800多年,却不知韩王(完颜亨)墓窨在何处。这么多年过去了,尤其是近几十年人们平田整地,也没有发现韩王墓。他由此断定,韩王墓并不在完颜村所在的田地上,而在九顶梅花山下。与他持有相同观点的泾川县政协副主席张怀群告诉我们,完颜亨被杀七年后,海陵王又杀了完颜亨的王妃、次妃以及已成人的儿子,完颜亨的家属这才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随后逃离。当时,金的境地北与蒙古、西夏,南与南宋且多战争,比较安定的地方便是西部边陲的泾川。兀术父子在关陇经营了多年,许多旧部留守在关陇一带。《平凉县志》中有徒单合喜的记载,而完颜亨的母亲与妻子皆为徒单氏。1161年,正是在亲友以及徒单氏的帮助下,完颜亨的墓才被迁到了九顶梅花山下。因完颜亨生前为芮王,因而守陵人也称其墓为芮王坟。现今,九顶梅花山下就有芮王坪、芮王嘴等地名。

秘密二:守陵却不知陵在何处

在女真完颜村附近的芮王嘴,我们看到了两块石碑,是完颜村民自发于几年前立的。一块是韩王完颜亨的,另一块是金朝末代皇子完颜承麟的。今年81岁的完颜邦老人告诉我们,祖辈口传太平乡簸箕湾有完颜承麟墓,他孩提时,年年除夕都要去那里祭祖,村里都要杀几只大肥猪。他还说,簸箕湾山形如簸箕,人往往会被那里气势恢弘的山水所震撼。墓在其中,纳风聚气。但因为距完颜村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加上那里已退耕还林,种树种草,怕引起火灾,不让烧香点火,举行祭祀活动。因此他和家族里的同姓成员便商定将完颜承麟的坟迁到了村子附近的芮王嘴。

问及韩王墓时,老人却向我们讲述了另一位“韩王”。完颜亨墓迁至九顶梅花山下200多年后,朱元璋第20子朱松被封为韩王,其子恭王就藩来平凉,传十世,共200多年。韩恭王死后,看准了九顶梅花山的风水,便葬于九顶梅花山下。于是,这九顶梅花山下便有了两座韩王墓,上演了历史戏剧性的一次巧合。

完颜邦老人说,解放前王子墓(韩恭王墓)就被盗了三次。解放后,生产队打开了墓室,是砖箍的,一墓室壁厚为12层青砖,横6层,竖6层,生产队用这些砖盖了公房和学校。老人还说,墓道有三道门,他和几个社员进到第二道门时,就感觉到呼吸困难,不敢再进,只好将墓重新掩埋了。

陪同我们采访的兰州满族联谊会副会长完颜玺也是完颜村人,研究完颜家族历史已有数十年。他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说曾有几个盗墓人挖开了王子墓,进入二道门,忽然有一股凉风将其中的一个盗墓人掀翻在地,并当场毙命,其他几人被吓跑了。他这些年来一直在琢磨此事――王子墓的墓道究竟有多深?能掀翻人的凉风从何而来?外观的坟堆以及坟堆下的墓道会不会是个假象,而真正的墓室是在九顶梅花山的山座下?完颜亨之墓会不会也是这样?

这种猜想又为完颜古墓增添了一大谜团。但有一点,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完颜村的完颜氏是完颜守陵人的后裔,他们世代为金代的韩王守陵,而非明代的韩王。然而,金代的韩王墓又在九顶梅花山的何处?谜底期待着世人揭开。

秘密三:重要史料藏于完颜井

一条巨大的沟壑将九顶梅花山下的坪地分为东坪与西坪。在由东坪去西坪的路上,有一口古井,完颜村人称其为完颜井。如今,完颜村一些人吃水仍要去井里取。“”期间,为使一些文物免遭破坏,完颜家族人将完颜石碑藏在了这口井的井壁中。当地民俗专家张学俊告诉我们,要想解开完颜古墓之谜,极有可能会在这口古井里找到答案。

我们来到了完颜村村长完颜怀绪的家,见到了“宋金兀术世代遗像”(当地人称“影”)。史料记载,“影”以布制于金代,朽于明代,后复制。其长9尺,色彩鲜艳,笔画精工。我们看到的“影”是完颜村人后来仿制的。“影”上以金太祖为中心,有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哀宗、 袭宗和末主的像。

每年除夕,完颜村全体守陵人后裔会在这“影”前密祭,祭后将其密藏……

亲如兄弟的民族融合

金统治平凉地区110年,与南宋和西夏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一度使关陇地区战火纷飞。我们眼前不远处有一个叫四道岭的地方,正是当年的完颜马场,河南岸不远处的一处坪地如今依然叫军坪……历史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远去了,在它变作史书里的文字之后,还将自己当年的影子留在了这方土地上的一些地名里。

平凉泾川,金朝大定时为安定郡。800多年前,宋、金、元之间曾在这一带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激战。史料记载,当时,在关陇一带最著名的战争便是金兀术与庄浪籍宋将吴氏三世在和尚原(宝鸡)、仙人关(大散关)的战争。1134年,兀术率50万之众向和尚原发起三次猛攻,在徽县、武都、成县、天水、凤县、陇县激战二月余。1164年,金又以十数万大军攻静宁、隆德,这是女真人进驻甘肃的开始。安定这一地名中也许包含着些许当时金人以胜利而自诩的成分。然而,随着后来金国的衰败与覆灭,由东北而来的完颜守陵人开始了向普通老百姓的转化,接着为避免元灭金后“惟完颜不赦”的“杀头之灾”,开始自称汉族,并隐姓埋名,直至努尔哈赤在东北统一女真各部,其后裔建立清朝。

今天,完颜家族当年的这些守陵人不断生息繁衍,已使泾川县境内九顶梅花山下的完颜村成了一个外人眼里的“神秘部落”,并使以完颜村为中心的周边地带成为全国最大的女真完颜后裔居住区。

800多年来,完颜氏已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了汉族文化。据说,以前女真完颜村是不允许外姓人进住的,如今已被“解禁”了,他们与汉族人长相相差无几,与汉族人共饮一水,同餐而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姐妹。

平凉完颜后裔并非全是守陵人

在泾川,女真完颜后裔聚居的村子有三个,其中两个是我们采访到的王村镇的东沟与西沟村,这两个村子向北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叫完颜洼的村子,也是完颜后裔聚居的一个村子。今天生活在泾川的完颜后裔并不全是守陵人,他们的祖先是800多年间分批来到甘肃的。第一批到来的时期大约在1115~1120年,这段时间金朝占领了平凉,在泾川生活下来的完颜家族为金朝驻守边疆的士兵;第二批是1167年完颜亮(海凌王)与完颜亨之间的斗争结束后送完颜亨的陵寝来甘肃,并在泾川守陵,这些人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完颜守陵人的后裔;第三批是金朝的末代皇帝完颜承麟(金哀宗)兵败在河南蔡州(今蔡县)自缢后,跟随他的士兵抬着他的灵柩昼夜兼程,一直向西,最后来到了泾川,并在这里定居。完颜承麟的灵柩迁移泾川大约发生在1234~1235年,此时蒙古军队已占领了中原的大片土地,女真人只有向西撤离才是最安全的,当时他们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性。送陵人之所以将完颜承麟埋葬于泾川,是因为他们到达平凉一带后,听说完颜亨的墓在泾川,并有守陵人,此后他们便同完颜亨的守陵人一起定居在泾川,一直繁衍生息到今天。

当历史凝固成书本里的文字,并距时间永不停歇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的时候,历史就需要人们一次次反复重读与审视,并赋予其新的理解与诠释。

从1115~1120年,为金朝驻守边疆的士兵开始在这里生活;到公元1161年,迁葬完颜亨的守陵队伍从大东北千里迢迢来到大西北;再到公元1234年,金朝残余军队抬着金哀宗灵柩一路向西的悲壮之旅。女真完颜家族与平凉泾川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5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关键词:涪陵学派;程颐;谯定;易学;程朱理学

on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of the school of fuling of the yi learning

abstract: forming at the turn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ong dynasties and reaching its prime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school of fuling of the yi learning enjoys an age-old idealist confucian tradition, owns a large contingent of scholars, fervent patriotic sentiments and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school exerted a succeeding and spreading function for cheng yi and zhu xi's idealist neo-confucianism formed in the late chinese feudal society, and had an extremely far-reaching influence upon the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area around fuling.

key words: the school of fuling; cheng yi; qiao ding; yi learning; cheng and zhu’s neo-confucianism

有宋一代,学说纷争,学派繁兴,他们或推寻宇宙之真理,或探索人生之究竟。在众多学派中,或以代表人物之所在州县命名,如“洛学”、“蜀学“、“关学”、“婺学”、“闽学”等,或以学派创始人姓氏命名,如“吕学”、“朱学”、“陆学”等。而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谯定首创的学术派别,时人称“谯学”或“涪学”(即“涪陵学派”),今人称为“洛学的涪陵学派”?[1]或“涪陵学派”。笔者试图在文中探讨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以就正于方家。

一 、“涪陵学派”的形成

“宋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中古近古的转换期,其承前启后的地位与顾往盼来的姿态,又显示出深泓的涵量与迷人的魅力。论学术,向以汉宋并称;论文学,则唐宋并举;论学术,又宋元同列;科学技术的发展,宋代更是超前蔽后。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封建文化繁荣发达面积最广、程度最高的时代。”[2](第1页)之所以能凸现这样一时代 ,必然与学术的空前繁荣 、学派的林林总总关系密切。“涪陵学派”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 ,极盛于南宋。其形成当有其特殊的背景及原因。

政治之影响,是“涪陵学派”得以发生之外缘。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后,奖励儒学,曾对其侍臣曰:“朕欲尽令武臣读书,知为治之道。”由是臣庶始贵文学。[3](第7页)太宗年间(976—997),令史官撰《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巨著(集)以及求天下古籍等举措,使无数士人认识到学术之重要。仁宗庆历四年(1044),又诏令天下州县立学。“由是学校之设遍天下”(《文献通考·学校考七》)。学校之兴,书院林立,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在科举考试方面,真宗时“提倡尊孔崇儒,并规定科举考试要考儒学经典,由是儒术得以复兴。”[4] (第211页)至仁宗时,宋郊等人又上奏曰:“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宏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宋史·选举志》)由此,一代学术,迅猛勃兴。此乃“涪陵学派”形成的政治背景。

程颐贬涪州,是“涪陵学派”形成之导因。据《宋史·道学传》程颐本传载:“绍圣中,削籍窜涪州。”[5] (第1442页)绍圣四年(1097)二月,诏追毁其出身以来文字,放归田里。同年十一月,程颐被遣送四川涪州编管,由地方官管制,遂失去了居住的自由。《同治重修涪州志》载:“渡江老殳,涪陵人。伊川先生谪涪,渡江,中流,舟濒覆,人皆哭,伊川独正襟危坐如常。及岸,老殳问曰:‘当船危时,君正坐,色甚壮,何也?’伊川曰:‘心存诚敬耳。’老殳曰:‘心存诚敬,固善,然不若无心。’伊川欲与之言,而老殳径去。”[6](第572页)程颐到涪州,对自己的心态稍作调适后,于次年(1098)便在被管制的艰苦环境中,在北岩普净禅院辟堂讲学,潜心“点易”,并于元符二年(1099)正月,撰成《周易程氏传》,作有《易序》。可以说,程颐是“易从伊洛入涪来”(李廷龙《登北岩》)的关键人物,也是“涪陵学派”形成的启蒙人物。涪陵学者谯定就是在其学术威名影响下,决定从程颐学《易》经,并深得伊川洛学之精髓,后自成“涪学”或“谯学”。故“涪人祠颐于北岩”[5](第1442页)。所以 ,今人有言:“宦海折戟,偏安涪陵,这是程颐的不幸,却是涪陵的大幸。”[7]

涪陵学者谯定从颐学《易》并首创门派,是“涪陵学派”形成之关键。据《宋史·隐逸传》本传载:“谯定,字天授,涪陵人,少喜学佛,析其理归于儒,后学《易》于郭曩氏(北宋南平人,今重庆綦江人——笔者注)。……定一日至汴,闻伊川程颐讲道于洛,洁衣往见,弃其学而学焉。”谯定学成之后,“浩然而归”。“其后颐贬涪……北山有岩,师友游泳(咏)其中。”[5] (第1524页)据《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十九“艺文志”载,谯定曾“从伊川先生于汴。伊川贬涪,欲与同修易书。”[8]从以上引文可见,谯定两度从伊川。今人马培汶先生说:“程颐对易学的许多精妙理解,都被谯定学习、继承和借鉴,谯定从而成为‘洛学’入蜀的关键传人。”[9]而洛学入蜀的“重要场所是涪陵北岩的普净院”(即后来的北岩书院)。

“涪陵学派”既是一个学派,学术成员就并非三五人。笔者以为:从谯定上承程颐,下启朱熹、张?颉⒙雷媲?鹊姆⒄菇?炭矗?案⒘暄?伞庇τ扇?糠秩斯钩桑阂皇峭林?⒘耆耍?饕?小案⒘暄?伞钡拇词既粟鄱ㄒ约啊跋投?惺刂?俊保郏福荩ā度宋镏尽罚扪逯奔摆鄱ǖ娜??茏?nbsp; 渊(南宋后期曾执掌涪州北岩书院达20余年),他们是该学派之领袖;二是谯氏门人,据《宋史》本传载:“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而冯时行、张行成则得定之余意者也。”[5] (第1524页)除这几个关门弟子外,朱熹、陆游等为谯定的再传弟子(见下图)。他们是“涪陵学派”之中坚和骨干;三是流寓涪州之理学家,如罗从彦、尹?l、朱熹等,他们有的是谯定的同门师兄(弟),有的是谯定的再传弟子,他们在涪陵或探讨理学、研习《易》经,或定居北岩,聚徒讲学。尹?l、朱熹在涪州皆有题壁诗。尹?l《偶感贴壁》诗云:“少蒙师教指迷津,老读义经味入神。无限青山随意好,强来骑马踏红尘。”朱熹《北岩题壁》诗云:“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8] (《艺文志》)他们是 “涪陵学派”的重要成员,对学派的形成起推动作用。笔者现根据《宋元学案》理出“涪陵学派”之学统渊源及学术传承关系图:

(从略)

二 “涪陵学派”的特点

据《宋史》谯定本传载:程颐回洛阳后,一日,“袁滋入洛问易于颐,颐曰:‘易学在蜀耳!盍往求之?’”[5](第1524页)就连程颐都不得不承认“易学在蜀”的事实。这究竟是因为谯定“得闻精义,造诣愈至”[5](第1524页)之因,抑或是“涪陵学派”已然具备自身特点呢?笔者以为,这是因为以谯定为首的“涪陵学派”已具雏形,并独具特色。综观南宋之“涪陵学派”,其特点如下:

(一)悠久的理学传统。宋代的理学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人物,南宋至今,人称“程朱理学”。在程颐(1033—1107)与朱熹(1130—1200)相间的百年岁月中,涪陵本土学者谯定(生卒年不详,只知“年百三十岁不知所终”)却在中间起一个过渡与承传作用。谯氏上宗程颐理学,下授刘勉之、胡宪,再由刘、胡二人将理学授与朱熹。谯定及涪陵学派之功绩不仅在于“洛学”入蜀,更在于让“涪学”出蜀,由西南至江南,尔后至全国。并在南宋后期至前清的六七百年中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故八百年前(1208)的涪州牧范仲武在程颐塑像两侧撰写对联云:“洛水溯渊源诚意正心一代师宗推北宋;涪江流薮泽承先启后千秋俎豆焕西川。”[10](第1407页)毫无疑问,对联已阐明其传承关系。谯氏的理学思想就是通过其弟子及再传、三传弟子们扩展开去 ,“使程颐、谯定在涪陵开创的理学研究得以发扬光大 ”[9]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谯定弟子刘勉之的学术思想对其女婿朱熹有重大影响,《宋史·刘勉之传》有言:“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二)庞大的学术队伍。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言:“后以《易》学授刘白水勉之、胡籍溪宪,而冯时行、张行成则得先生之余意者也。”[11] (第1079页)谯氏“门人和再传弟子有二百人以上”[12]。“谯氏三传”弟子则更多,仅朱熹、吕祖谦、张?蛉?说牡茏泳痛锸?偃酥?凇?杉??鄱ǖ亩??⑷??茏有纬闪艘桓雠哟蟮难?醵游椋?乇鹗侵祆浼捌溲???且桓鲇惺屏Φ难?伞=鼍僖焕?芍ぃ骸霸谇煸?昙洌?洌ㄖ祆洌?芯鸵训P脑谥祆渌篮笏姆嚼椿嵩岬慕?锴?耍?槁凼闭???崛宋铮?赡芟破鹨怀≌?卧硕??是胝??铝罱?埂!保?3] (第424页)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宋元学案》100个学案中,谯氏门人及再传、三传弟子涉及的学案多达35个,占三分之一强。故王梓材说,谯定“先生固程门一大宗也”[11] (第1079页)。从“蜀人敬礼,不敢名,称之曰‘谯夫子’”中可见谯定在南宋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三)强烈的爱国感情。谯定在政治上一直是主战抗金,反对朝廷一味妥协退让。他还告诫其弟子应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在他的教诲下,谯氏门人多为主张抗金之名将,其中,尤以冯时行、张浚为最。绍兴八年(1138),当秦桧主张与金人议和时,冯时行出于爱国忠心,直言上奏皇上:“金人议和,何足深信?”后虽被宋高宗斥为“杯羹之语,朕不忍闻!”并因此逐出京师“知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但冯氏忠义报国之情时人称羡!冯时行的人生宗旨为:“上无负于明天子,下无负于贤方伯,幽无负于鬼神,明无负于庶民。”[14] (第45页)谯氏另一弟子张浚,在宋高宗、孝宗两朝供职,官至丞相,也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名将。他曾面对金人的虎视眈眈,上奏朝廷:“当今事势,譬如养成大疽于头目心腹之间,不决不止。”他因此触怒秦桧,被贬至永州。“先生去国几二十载,天下士无贤不肖,莫不倾心慕之。”[11] (第1417页)难怪宋高宗视他为“一飞冲天”的“羽翼”,宋孝宗把他当作“不容摇夺”的“长城”。史家评论张浚曰:“儒者之于国家,能养其正直之气,则足以正君心,一众志,攘凶逆,处忧患,盖无往而不自得焉。若张浚者,可谓善养其气者矣!”谯氏的再传弟子陆游更是一位“本意灭虏收河山”(陆游诗句)的爱国诗人和政治活动家,一生之中曾因力主抗战屡被罢官,直至晚年罢官回山阴故土之后,报国之情始终不渝。临终前还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句《示儿》诗。仅此数例可见,“涪陵学派”具备爱国家爱民族的宝贵传统,在国家、民族危难时,或“职所当为者,悉明目张胆言之”[15](《艺文志》,第640页),或挺身而出,为国捐躯。

(四)浓厚的地域特色。涪州人素有“人多憨勇……其人性质直”[16] (第83—84页)之特征。“涪陵学派”之成员大多如此。《宋史》本传载:谯定面对“崇政殿说书”之职,能“以论不合”之故而辞去;面对他人与其衣食能“不受”,能“委金而去”、“袖而归之”,其“自立之操”何等高洁![5] (第1524页)谯定“为人高风亮节,公正廉洁”,故蜀人称为谯夫子。涪州另一理学家崔彦直也是“贤而有守之士”(《直斋书录》中黄山谷语)。谯氏门人冯时行出知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时,倍受百姓爱戴,称他为勤政爱民的“三巴贤守”。谯氏另一门人胡宪,平生淡泊功名利禄,好隐于山林,胡安国“称其有隐君子之操”。[5] (第1524页)可见,谯氏本人及其众多弟子都能“恪守儒家贫贱不移的立身情操 ”。谯定重视培养地方学者,在谯氏门人中,有三个为蜀中人,其中冯时行是恭州乐碛(今重庆市璧山)人,张浚为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张行成为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人。在其再传弟子中,张?颉⑽毫宋痰纫彩鞘裰腥恕!暗侥纤纬酰?裰欣硌е鸾シ⒋铮?纬煞缙??找娉晌?裰醒?醯闹髁鳌保?ⅰ坝肯殖霾簧倮硌Т笫Γ??创罅坷硌е?鳌??谥泄?苎?飞险加邢嗟钡匚弧!保?7] (第323页)这无疑与谯定重视培育地方学者是分不开的。

三、“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

“涪陵学派”声名殆尽,不闻于世也久矣。究其原因,这与谯定有密切关系:首先是他与时政不合。靖康初年,因吕好问所荐,“钦宗召为崇政殿说书,以论不合,辞不就。”后来“许翰荐于朝,授通直郎”[8](《艺文志》),至汴梁,适逢金兵大至,流落归蜀。后来虽有出仕愿望,但终因未能就职,无任何政绩可言,加之隐居四川青城山,世人皆以为与统治者不合,也为正统观念之不容。因此,在封建时代,统治者及后学者自然不愿宣传“道学化”的“涪学”。其次是他无著作传世。据《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艺文志》载,谯定曾撰有《谯子易传》,但早已失传。“涪陵学派”的领袖谯定虽“师事程颐,遂得理学精义”,而为政之道、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及人性修养等观点与主张,使后学者无所本,故随着时间推移,“涪学”逐渐杳无声息。

值得肯定的是,作为一个理学家,谯定声名虽不太显著(就连《宋明理学史》都未能提及,很多理学辞典也未立传),但他却是理学从程颐的“洛学”发展到朱熹“闽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和承传人物。“定《易》学得之程颐,授之胡宪、刘勉之”等,胡宪、刘勉之又授之朱熹。朱熹受学于胡宪“为最久”(《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绍道统,主人极,为万世宗师”(黄?o语),其“思想经过统治阶级推崇宣扬,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以至日本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8] (第191页)。程朱理学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涪陵学派”特别是谯定功不可没。客观地讲,谯定及“涪陵学派”在整个程朱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起了一个承传作用。如果没有谯定及“涪陵学派”,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等将会改写。这是“涪陵学派”在全国范围内所作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就地方而言,“涪陵学派”的深远影响,凸现在:

第一,如前所述,由于谯定注重培养地方学者,在南宋初年,整个四川的“涪学”逐渐发展壮大,并日益成为蜀中学术主流。特别是再传弟子以张?蛭??淼暮?嫜?桑?月雷媲???淼慕鸹??桑?约耙匀??茏游毫宋涛??淼暮咨窖?桑??撬拇ㄓ肯殖隼吹脑谌??哂兄卮笥跋斓难?伞S绕渲档米⒁獾氖牵?桃谩②鄱ǖ睦硌В?闪剿沃?实摹奥迨裰??薄ⅰ爸漳?芎稀保?侥纤沃衅诘摹奥迨窕嵬?币约啊笆裱ё?汀保?靡嬗凇罢?蛑?Х荡?厥瘛保?2],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著名学者全部是蜀中人,如刘光祖、魏了翁等。《宋史·魏了翁传》云:“(魏了翁)丁生父忧,解官心丧……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明人张之厚也指出:“历魏晋唐宋二千余载,而蜀人咸知义理之学,自鹤山先生(即魏了翁——笔者注)始。”[19]

第二,自“易从伊洛入涪来”之后,谯定“助颐凿北岩点易洞”,“并于颐前朝夕聆教,其理学造诣愈深,遂使‘程学’在涪传播。”[20] (第121页)后经过谯定以及“涪陵学派”其他学者的传扬,遂使涪陵成为理学“发祥圣地”。由是,著名理学家、诗人如尹?l、罗从彦、陆游、朱熹、范成大等,接踵至涪或凭吊先师,或聚徒传道,或登临胜境,或题咏刻壁。真可谓“少小咸来,群贤毕至”,涪陵借以名扬天下。《同治重修涪州志·艺文志》收录的大量文学作品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有关北岩及点易洞的散体文6篇,诗歌51首。另外,北岩石壁题刻计57幅,黄庭坚、朱熹等人的题刻至今清晰可见。[21] (第96页)同时,“涪陵学派”也“使涪陵的地域文化注入了易学的深厚内涵”[7]:一是南宋淳?十年(1250)涪州知州赵汝廪主持刊刻朱熹编著的《易学启蒙》一书,供州人学习和研讨(见《涪陵市志·大事记》);二是南宋至清代,研习易学者众,著述颇丰,如,有谯定《谯子易传》、蔺希夔《易注》、况抡标《周易一说》等等。[8](《艺文志》)而今在全国医药界享有盛誉的太极集团,从理念、药名至疗效等均注入了易学内涵。由此,“涪陵地域文化就不仅只属于渝东南这块土地,不再轻飘和单薄”。[7]

第三,“涪陵学派”领袖谯定与程颐“游咏”《易经》、探讨理学的北岩“钩深堂”(宋绍圣四年黄庭坚题),后相继成为尹?l、罗从彦、朱熹等理学大师的讲学之所。由是,北岩钩深堂一时“名流汇集,后学辈出”,有“文风齐两蜀,仙洞接三都”之誉。特别是宋嘉定十年(1217),涪州知州范仲武将北岩钩深堂改建为北岩书院后,朱熹的弟子(“涪陵学派”的骨干)涪州人 渊不仅讲学于此,而且亲任堂长达20余年。从南宋时的北岩书院到清朝乾隆年间之后的钩深书院,“涪陵学派”的重要场所——涪陵北岩一直是涪州讲学、办学之所在地,被涪州人誉为“涪陵教育的发源地”。[22](第39页)在封建社会后期的近800年中,对涪州文化与教育的发展、涪州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古之涪州“科名雀起,人文蔚盛”(康熙五十三年《涪州志》序),“伟人才士接踵辈出,甲于两川东西者千百余年”(《同治重修涪州志》序)。

?在以上众多的人才中,还出现了一批佼佼者:贤良忠臣夏邦谟、周茹茶、陈计长等,文学家、史学家贾元、萧学句、何浩如等,学者、书法家周煌、石彦恬等……。正是这些人才,铸造了涪陵文化与教育昨日之辉煌。此外,明清两代涪陵出现了400多位朝廷命官被派往全国各地,他们又是涪陵地方文化向外传播的使者,提高了涪陵在全国的知名度。

总之,易学“涪陵学派”在特定的背景下形成,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金鑫.程朱理学与书院[j]. 哲学与文化,1990,(6).

[2]许总.宋诗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3]陈钟凡.两宋思想述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4]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5]脱脱,等.宋史:下册[m].二十五史[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吕绍衣,等.同治重修涪州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7]黄贵.梦想与跨越[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4).

[8] 王?清,施纪云.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 [m].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9] 马培汶.涪陵学者谯定创“涪陵学派”[n].涪陵师范学院报,2002—07—08.

[10]涪陵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涪陵市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1]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胡昭曦.宋代书院与宋代蜀学[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

[13]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4]傅德岷,等.重庆与名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15]卫国史.恩荣堂序[a].吕绍衣,王应元.同治重修涪州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

[16]常璩,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17]段渝,谭洛非.濯锦清江万里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8]董玉整.中国理学大辞典[z].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19]蒲江县志[m]. 光绪年间.

[20]曾立人.谯定[a].徐世群.巴蜀文化大典:上[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第6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看着日历牌已经翻到2010年2月21日,周丽心里一阵刀割似的疼痛,一年前的2月21日,母亲去世时的情景她记忆犹新。如今,一年过去了,丧母之痛还未平息,她又和父亲、弟弟对簿公堂;如今,亲人同在一座城市,却形同陌路……

妈妈早就安葬了,她却不知道

2009年2月20日,当医院的病危通知书摆到周丽和3个弟弟面前时,一家人陷入了悲伤之中,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让全家人感到措手不及。21日凌晨2点,周丽77岁的母亲走了,病床前,一家人哭成了一片。

几天后,周丽和家人护送着灵车来到火葬场,将母亲的尸体火化。父亲周铁立跟儿女们交待了老伴的身后事:“你们母亲的骨灰咱们先自己保存吧,我们给她刻一个墓碑,待春暖花开时,再让她入土为安吧。”话没说完,老人的眼泪流了下来。

母亲的遗体火化之后,周丽就开始为安葬母亲的骨灰做着准备。她想:一定要为母亲选一块好的墓地,安葬的时候还要为母亲献上一束红色的康乃馨,那是母亲生前最喜欢的花。

2009年3月23日,母亲已经去世一个多月了,但周丽始终没有等到母亲安葬的消息,便拨通了弟弟家的电话,询问安葬母亲的事情。接电话的是侄子,他接到周丽的电话之后显得特别吃惊:“奶奶的骨灰已经安葬了,难道您不知道吗?我还觉得奇怪呢,当初您为什么没有来啊!”

“啊?”听到侄子的话后,电话这端的周丽不禁大吃一惊。弟弟们怎么会在未通知自己的情况下将母亲安葬了呢?当时明明说好了,待到春暖花开时,一家人一起去安葬母亲的。等她想再细问个究竟时,侄子那边因为周丽长久的沉默已经挂了电话。放下电话后,心酸、委屈、气愤⋯⋯各种情绪一下子涌上心头,周丽感觉自己像被抛弃了一样,从未有过的孤单和无助。

顾不上多想,她放下手里的东西就出门奔向弟弟家,她想去问问:母亲到底安葬在了哪里?他们为什么不通知她?周丽心急火燎地来到弟弟家门口,在门外叫了半天却无人应答,打电话也没有人接。于是,她干脆坐在楼道里,等弟弟和家人回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早春的北京,傍晚还很冷,周丽冻得直打哆嗦。等了许久弟弟和家人还没有回来,周丽就又给另外两个弟弟打电话,但一个无法接通,一个接通后却说自己不知道情况。

从小她就很“孤独”

那天,周丽等到很晚,却还是没有等到弟弟一家人。心力交瘁的她在夜色中一个人走回了家,进门之后一头倒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这一路,周丽仿佛走过了半个世纪,几十年的往事突然毫无由来地开始在脑海中闪现着⋯⋯

在周丽的记忆中,似乎很少有父亲宠爱自己的场景。别人都说父亲对女儿的爱博大深沉,但是在她的印象里,父亲似乎永远都是那样冷冰冰的,尤其是在几个弟弟陆续出生之后,她在家里的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几个弟弟先享用,每次吃饭的时候,因为孩子多坐不下,周丽都会被安排在一个角落里,坐在小板凳上捧着一个小碗自己吃。父母工作忙,年幼的她就承担起了照顾弟弟们的责任,而且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父亲的斥责。那个时候,只有母亲能给予周丽所需要的呵护和温暖。每当弟弟们使坏欺负她或者父亲斥责她的时候,母亲总会站出来训斥弟弟或者和父亲顶撞几句,然后抱着周丽安慰道:“丽丽不哭。”在周丽的记忆中,母亲的怀抱就是她最温暖的天堂。

15岁那年,初中毕业的周丽离开了家,来到东北建设兵团做了知青。26岁那年,周丽从北大荒回到了阔别11年的北京。回家的第一天,看着几个弟弟陌生的眼神,周丽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又回到了当年孤独地坐在角落里吃饭的岁月。

回到北京后不久,经人介绍周丽认识了一个小伙子,为了能尽快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相处不到半年的时间,周丽就跟对方结了婚。婚后,他们很快有了一个儿子。原本盼望着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但因两人性格不合,丈夫动不动就对周丽拳脚相加。因为无法忍受丈夫的暴力,孩子两岁那年,周丽和丈夫离了婚。

生活的磨难使周丽的性格一下改变了许多,她开始变得多疑、敏感,既自尊又自卑。刚离婚的那段时间,她住在父母家里,亲人似乎都刻意在她面前避谈“离婚”两个字,但这样的刻意却激起了她内心强烈的自卑;她常常能从弟弟们的眼神里读到轻视,父亲还是如以前一样的冷淡,寄人篱下的感觉越来越重。

为了养活儿子,周丽开始拼命地工作,只要能挣钱的活儿,她都去干。几个弟弟虽然有时也帮衬她,但是周丽总觉得和他们不像一家人,中间似乎总是隔着什么。周丽害怕被弟弟们看不起,所以在照顾父母的事情上她总是尽量多出钱出力。有时,周丽常常能听出弟弟们的“言外之意”,但因为“寄人篱下”的身份,所以周丽只能忍气吞声。时间久了,周丽觉得自己越来越压抑,这种压抑使得她和弟弟们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

20多年来,周丽一个人带大了儿子,为了儿子她一直没有再嫁。但让她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儿子长大之后却并不愿意和她多交流,甚至后来干脆自己搬出去住了。年过半百的周丽开始了孤独的生活,于是,她对母亲的依赖与日俱增,母亲―这个世界上唯一关心她的人再次成为她的精神支柱。

状告弟弟侵犯祭奠权

在询问弟弟没有得到答复后,周丽认定是几个弟弟商量后瞒着她将母亲安葬,于是她想到要不要去问问父亲?但一想到父亲那张冷漠的脸,周丽又犹豫了:多少年来,父亲都是向着几个弟弟的,这次,弟弟们不告诉自己母亲的骨灰安葬在什么地方,父亲肯定也不会说的。一想到这些,周丽放弃了询问父亲的打算。

“既然你们不告诉我,我就不问了,我要自己找到母亲的安葬地。”那几天,心生不满的周丽竟然有了这样倔强的念头。就这样,她开始了寻找母亲骨灰的行动。

2009年3月底的一天,周丽疲惫地从崇文区的一个陵园走了出来,她已经找了好几家陵园了,却一无所获。站在陵园的门口,周丽心里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她走到一个角落处哭了起来⋯⋯

多次寻找母亲安葬地未果的周丽,对几个弟弟的怨恨越来越重,一气之下于2009年4月将3个弟弟一并到法院,称几个弟弟瞒着自己偷偷埋了母亲的骨灰,而且拒不告知她骨灰的安葬地,剥夺了她的祭奠权。她要求法院判决3个弟弟告知她母亲到底安葬在哪里,还要求弟弟在法庭上当面赔礼道歉。

到法院之后,周丽仍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母亲骨灰的寻找。那段时间,周丽早出晚归,她一个陵园一个陵园过筛子一样地寻找着。就在状上交后不久,她在离“世界公园”不远处的一个陵园里找到了母亲的墓碑。母亲,女儿终于找到您了,女儿想您想得好苦啊!那一刻,周丽趴在母亲的墓碑前痛哭了好久,多日以来的思念、委屈、劳累、不满⋯⋯全都化成了泪水。

虽然找到了母亲的墓碑,但周丽对几个弟弟的怨气并未散去。她认为几个弟弟的做法有悖情理,他们有什么权利阻碍自己祭奠母亲?心有怨气的周丽并没有撤诉。

是父亲重男轻女

还是女儿太敏感

法院于2009年6月20日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开庭那天,周丽万万没有想到,坐在被告席上的竟是自己的父亲周铁立!她十分激动地说:“我没有我的父亲啊,我只是告了我的几个弟弟,我父亲怎么会坐在被告席上呢?”原来,3个弟弟已经委托父亲作为人来参加这次诉讼,三弟周平则坐在旁听席上。

周铁立很平静,他说:老伴去世后他很痛苦,但是他头脑很清醒。在整个治丧过程中,他都起到了主导、决定作用。3个被告作为儿子只是尽孝,是执行父亲的决定,所以,周丽不应该3个弟弟,而应该他。周铁立一语惊四座!

听到父亲的话,周丽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法庭上失声痛哭起来。她说:“我父亲一直重男轻女,到了现在,他还在护着儿子,替他们来应诉。”随后,周丽向法官提出: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如果在诉讼过程中双方说出一些伤感情的话,她怕父亲会承受不了。在她的强烈要求下,主审法官征得周铁立和周平的同意,让周平亲自坐到了被告席上,而周铁立则被带到了法庭外的一个休息室。

在法庭上,周平说:“姐姐可能对母亲的治丧过程存在误解。安葬母亲骨灰那天,动身很早,我们兄弟几个都有车,但姐姐没车,我们怕她行动不方便。而且父亲曾说,安放骨灰不必兴师动众,不必通知大家都来。父亲本人也没去,还说不用通知姐姐,我们就没告诉她。我们不存在对任何人隐瞒的问题。如果姐姐在悲伤之余产生个人遐想,我们兄弟对此表示理解和歉意⋯⋯”

周丽向法官讲述了自己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当她讲述自己找到墓地的经过时,法官问她:“你现在知道母亲的骨灰埋在哪儿吗?”“我知道。”周丽点点头,“但那是我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找到的。”说着,周丽失声痛哭,“我母亲生病以后,我一个人出了3个人的钱、4个人的力,为了给母亲治病我花了16万,我所有的退休金全都花光了。如今,我已经是快60岁的人了,还得挣钱养活自己。我很爱母亲,却没有想到,在她最后走的时候,我却没能送她一程。他们排斥我、不重视我,以前,其他事情我都能忍,但这个事情我实在无法容忍⋯⋯”

在休息室里,周铁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这个女儿啊,很孝顺父母,在家里也一直任劳任怨,干的活多、出的力也大,但就是太敏感了……”

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拿到判决书的那天,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当周丽从法官手里拿到判决书时,她有点不敢看里面的内容。不知是天气太热的缘故还是她太紧张,周丽的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心里也湿湿的。终于,她鼓起勇气打开了判决书,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下去。

“因庭审中周丽表示已知道母亲骨灰的安葬地点,故其主张3个弟弟告知母亲骨灰安葬地的诉讼请求,已无客观必要。周丽称3个弟弟拒绝告知母亲骨灰安葬地点,但是并未提供证据,故周丽要求弟弟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看到判决书上的这些内容,周丽一下子呆住了,虽然判决理由写得有情有理,但从感情上来说,她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判决结果。

替3个弟弟来拿判决书的是侄子,他从法官手里接过判决书之后,看了周丽一眼,随后嘴唇动了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就匆匆离开了。看着侄子离去的背影,周丽感到心乱如麻:难道一家人就从此形同陌路了吗?突然,周丽感到,自己输的不只是一场官司。

虽然无法接受判决结果,但判决书送达之后,周丽并没有提起上诉。

2010年1月,当记者联系到周丽时,她说自己正在为母亲去世一周年的纪念做着准备。当被问及是一个人还是和父亲、弟弟们一起准备的时候,电话那端的周丽声音低沉下来:“是一个人,经历过这一场官司,我们已经形同陌路了。有好几次去看父亲,但是父亲都没有开门,不知道是没人,还是不愿意见我。”

也许正像周丽自己所说的,在这场亲人的情感纠葛中,她输的不只是一场官司……(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专家这样说】

谢际春(北京布谷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

人,可以独立生活,却不能完全没有情感依托。母亲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疼爱和认可周丽的人,对她的意义超出常人的想象。墓碑,作为母亲形象的象征和延伸,是她继续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而且还是仅有的,所以她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它。家人没有请她一起安葬母亲的行为,必定重创她敏感的心灵,让她再次体验到被家人抛弃、排斥和不接纳的滋味。

情急之下,她采用了极端和不当的方式―和家人打官司来应对。这是用一种错误的方法来回应错误,必定两败俱伤,而她则输得更惨。纵观她的人生,有一条明显的脉络:她和所有重要男性的关系都存在问题。这多半源于早年父亲没能和她形成关爱、亲密、安全的关系,导致她日后不知如何与男性相处。她只懂吃苦耐劳,却难以相处,最后落得孤家寡人一个。

第7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汉代兰陵人疏广做了太子太傅,他哥哥的儿子疏受做太子少傅。工作到第五年时,叔侄俩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一起称病上疏,要求辞职。皇上因为他们年纪已大,所以全都允许,并赠送黄金二十斤。太子闻讯后,又送给他们五十斤黄金。

疏广回到家乡以后,每天让家人摆设饭堂,邀请族人乡亲到家吃饭,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来者不拒。每隔一段时间就询问家人黄金还剩下多少,并催促赶紧卖掉置备饭菜。家人面面相觑,尽管心里有想法,表面上也不敢有异议。

饭堂办了一年多以后,疏广的子孙终于忍不住,悄悄去找了老爷子一向信任的朋友昆弟,说:“我们的年纪也不小了,做长辈的应该置办些房子、土地之类的产业留给子孙,现在他带回的财产都快要吃完了,总要想个办法,他会听你们这些老人的劝说的。”

于是老人们利用闲暇的时间向疏广转告了子孙们的意见,疏广回答说:“我难道是老糊涂了吗?不明白为下辈打算吗?我们家原有一些土地和房子,如果他们努力耕种,勤俭过日子,足够供应他们的吃穿用度,不会比一般人差。现在如果增加他们的田产和房子,大大超过他们本来的需要,那就是教他们懒惰罢了。如果他们愚昧无知而有多余的财产,那么则是增加他们的过失;再有,富人一般是众人怨恨的对象,我既然没有更好的方法教育子孙,也决不希望用多余的财产来增加他们的过失,使众人对他们产生更多的怨恨。再说,这些金子是皇上送给我,让我安度晚年的,所以,我乐意把这些黄金与乡亲们共享,在有饭同吃的快乐中消磨我所剩无几的日子,这难道不可以吗?”

老人们听了他这一番别出心裁的道理,不由得心服口服。

鲍出孝勇震撼强盗

三国时代有个叫鲍出的,少年时候就行侠仗义,为乡里所称赞。兴平年间,陕西长安一代秩序很乱,盗匪横行,不但抢劫财物,还吃人。因为没有粮食吃,鲍出兄弟五人一起出外采摘一种能吃的果实,母亲一人留下看家。刚刚采摘了两升,鲍出就让他的三位兄弟赶快送往家中给母亲吃,他和最小的弟弟继续采摘。

兄弟三人到家一看,发现几十名吃人的盗贼已将他们的母亲绳子捆着双手抢去了,他们心里害怕不敢追赶。一会儿鲍出赶到,知道母亲被抢,准备立即追赶,其他兄弟四人都说盗贼的人数太多,鲍出恼火了:“母亲都快被吃了,我们还活着干什么!”他脱去衣服露出胳膊,扎紧腰带一个人前去追赶,追了好几里地,终于追上盗贼。鲍出一连斩杀五人,从后面把盗贼杀了个措手不及,看到被绑的母亲和邻居老太婆,他越发地红了眼睛,愈战愈勇。

盗贼首领无奈,举手示意要谈判,鲍出大声斥责盗贼,说必须归还他的母亲,首领答应了,邻居老太婆苦苦哀求鲍出,将她一并救出去。于是鲍出又欲拼杀,首领忙问他为何,鲍出指着老太婆:“她是我的婶娘,必须放还。”盗贼就把老太婆也放了。

鲍出夺出母亲后,一家数口互相找应,移居南阳居住。建安五年,关中社会秩序开始稳定,鲍出率领家人北归,他的母亲年老体衰,不能步行,兄弟们准备用车子拉着走。鲍出认为车子翻越大山太危险,不如背着走安全。他让母亲坐在竹笼里,自己一个人背在背上,一直到达乡里。

乡里士大夫一致向州郡推荐,让鲍出当官,鲍出说:“我本是种田的,受不了官服官帽的约束。”于是拒绝出仕。到了青龙年间,他的母亲活了一百多岁才去世。

温良恭俭让的薛包

安帝年间,汝南郡有一个叫薛包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后妻。继母对薛包非常憎恨,平时虐待打骂的事情时有发生,薛包都默默地忍受了,最后继母居然强迫他分出去单独过日子。

薛包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日夜啼哭,就是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父亲受了继母的蛊惑,也一心想把他赶出去,用棍子打他,他就夜里睡在大门外,天一亮就起来扫院子。父亲看到赶不走他,更加恼火,绝情绝义的话说了很多,他没了办法,便到离家门远一点的地方去住,每天早晨和晚上依然回家请安。

这样过了一年多,继母的态度渐渐地有了变化,让他回家来住。

父母去世后,薛包很悲伤,整整行了六年孝。又过了一段时间,兄弟们要求把家产分了单独过日子,薛包制止不住,只好把家产平均分成几份,任人挑拣,薛包只要大家挑剩下的。分奴婢时,哪个年老他要哪个,理由是:“他给我办事的时间很长了,别人用起来不方便。”分田地房屋,他挑那些荒芜破旧的,说:“这是我年轻时治理过的,准备把它重新整理改造一下。”分家具器物,他专门挑选那些朽败的,说:“这是我平时穿惯、用惯了的,以后使用起来心里觉得舒服。”

分家以后,兄弟们只要在生活上遇到困难,薛包照样救济、帮助他们。

赵苞忠孝不能两全

辽西太守赵苞在任职的第二年,派人去接母亲和妻子。走到柳城的时候,遇到一万多名鲜卑人入塞骚扰,赵苞的母亲和妻子被劫持为人质,他们把赵苞的母亲和妻子绑在车上,向郡城进攻。赵苞率领两万多名战士迎击。

两军对阵时,贼寇把赵苞的母亲推出来喊话,赵苞看到母亲作了人质,禁不住两泪双流,大声说:“我这个儿子没有什么才能,本来打算用微薄的薪俸对您早晚奉养,每想到却给您带来灾祸!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皇上的大臣,我不能因顾私恩而毁掉为国尽忠的大节,现在,只有冒死去同贼寇决战到底!”

他的母亲在很远的地方呼喊着说:“儿啊,不要动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怎能因为顾念我来损害忠义?昔日王陵的母亲面对汉使伏剑而死,以此来使她的儿子意志更加坚定;儿啊,千万不要动摇!”

第8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一.苏武对待卫律劝降:不惧,不屑,不齿

苏武出使匈奴之时,“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所以在起事之前,“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来,由于虞常部下有一个人夜晚逃走跑去告密,谋反事败,虞常等被活捉。在审讯中虞常招供了苏武的副中郎将张胜,致使苏武受到牵连而被抓。单于命卫律“治其事”,审讯苏武等人。

卫律劝降时,使尽了招数。先是“举剑拟之”,用死来威胁苏武,结果“武不动”,因为苏武根本不怕死。在卫律劝降之前,苏武知道了副中郎将张胜与虞常有过私下许诺,现在事情败露,就说:“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为保国格“欲自杀”,是张胜和常惠及时制止才没杀成。而且卫律忘记了,在“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时,“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是因为他卫律及时抱住苏武,太医抢救及时,“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才使得苏武的身体渐渐恢复。因此,用死来威胁苏武,可见卫律的愚蠢。

卫律见一招不成,又使一招――以利诱之:“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可是“武不应”,因为苏武根本不屑屈节辱命换来的荣华富贵。苏武要的是活得堂堂正正,坦坦然然。在苏武心里,与其屈节辱命而活着,不如昂首挺胸而死去。

此招不灵,卫律便使出杀手锏――软硬兼施:“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这几句话,让因“不惧”、“不屑”而沉默的苏武忍无可忍,开口大骂:“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从卫律劝降的言辞里,苏武看到了一个贪图荣华富贵,不讲仁义道德,品格低劣,灵魂卑污的人,这是苏武最不齿的,所以苏武化沉默为怒骂,大义凛然,气壮河山。

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享受荣华富贵更是封建士大夫的梦想。对卫律来说,他所说的都是掏心窝的话,句句真言,语语至诚;更何况在那个利益已成为唯一价值的时代里,像他卫律这等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的人多了去,并不只是他卫律一人。但是,苏武是那个时代的奇葩――在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信仰、理想、道德都可作为交易筹码,气节低廉,利己主义泛滥的社会里――苏武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在苏武眼里,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最必须具有的道德底线,是“顾恩义”――念君主、父母恩,行忠君之义。而卫律“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是可耻的行为。

二.苏武对待李陵的劝降:坚定信仰,坚贞不屈

李陵与苏武曾经共事,李家与苏家是世交,他了解苏武的思想性格,所以在肩负单于使命劝降苏武的时候,他没有如卫律“以死惧之”和“以利诱之”,更没有“软硬兼施”,而是“以情动之”。

一见面李陵就从封建士大夫的价值观出发,开诚布公告诉苏武:“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没等苏武回答,李陵接着向苏武细细地讲述了苏家骨肉兄弟惨死的锥心之事:“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兄弟至亲的接连惨死已是人间惨剧。这是李陵向苏武射出的第一支利箭,直接刺穿苏武的胸膛,让苏武内心淌血。李陵没有让苏武在悲痛之中缓过神来止血,而是继续射出第二支利箭――告诉苏武更为惨不忍闻的家庭境况:“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苏家白发娘,望儿归,如今已是阴阳相隔,红妆不能长守空帷;家里的姐妹,女儿、儿子已是“家破人亡两不知”。这是要苏武明白:不要说你“终不得归汉”,即使,假设你“得归汉”,没有亲人,没有妻儿的“汉”也是满目悲凉、捶心痛楚之地啊;“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欲慈而子何处?”苏武你情何以堪!

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李陵很清楚,也许苏武你可以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而坚持明月可鉴的忠心,坚持“信义”,但如果让你知道如今的武帝已不是当年前那个神勇英明的帝王,而是一个昏聩的君主,那你的忠心之堡垒该会倒塌吧?所以李陵还是没让苏武从再度沉陷的巨大悲痛中缓过神来,而是向苏武射出第三支利箭,他向苏武讲述了“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的现实状况,用极其关怀、诚挚的心为苏武着想:“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在李陵的眼里,人生短暂,在这荒无人烟的北海孤独地坚强着,承受着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折磨,是多么不值得。

李陵的劝降可谓字字带血,句句含泪,语语至诚。每一句话都是一支支利箭,狠狠地刺穿苏武最柔软的胸膛,让苏武的心天崩地裂,碎成一地。

李陵的劝降,可以说是“悲天地,泣鬼神”,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会也为之动容。苏武非草木,更非铁石心肠之人,李陵的每句话,都透入了他的骨髓,痛彻了每一条血脉。然而,令李陵想不到的是,他的支支利箭,只能刺穿苏武的肉体,却无法摧毁他心中坚固的信仰堡垒。茫茫的贝加尔湖,孤零零的苏武,没有食物,他掘野鼠,收草籽;没有人,他夜半听风啸,冷寂的明月伴他眠。但苏武“诚甘受之”,无怨无恨。被李陵万箭穿心的苏武没有悲伤欲绝,痛不欲生,举手投降,而是在李陵的面前灿烂地绽放着信仰之花:“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在李陵眼中,忠贤明之君是常理,你苏武宁愿自己受折磨不愿归降享受荣华富贵,是因为你对年轻有为的汉武帝忠心耿耿,可现如今的皇帝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那个皇帝,现在的汉武帝糊涂昏庸,滥杀无辜,已无可忠之处,“良禽择木而栖”,该是你抛弃忠心的时候了。可以说李陵的这番话,是很有杀伤力的,如果换成别人,胜率很高。但苏武不管现在的皇帝怎么样,更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在他的心中,“知恩图报”是人之必须,“臣为君死”是世之常理。所以苏武选择坚守,选择高贵,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他不在乎自己的这份坚守能否名垂青史,这份“信义”谁能见证,谁会赞美,他只听从灵魂的呼唤,只需要内心的宁静。

“世上无难事,最怕认死理!”苏武所认的这个“死理”,是坚贞的气节,是“顾恩义”的道德情操,是无愧的内心和屹立的人格。这是他永远的信仰,坚不可摧!在这个巨人面前,李陵愧疚而涕泣:“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三.苏武精神的历史价值

细读《苏武传》之“卫律、李陵劝降”片段,我仿佛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携着一份真挚的情感向我们款步走来。在那个怀疑理想、气节、信念、道德的时代,苏武高扬着那颗高尚的灵魂,用那高贵的品格向所有的后来人昭示着生命的真谛。

在后来人中,有誓死不降,挥毫书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慷慨就义,仰天长啸“若变法须流血者,请从嗣同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谭嗣同;有视死如归,高声呐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有食树皮,吞棉絮,不理会“放下武器,保留生命,保你富贵”,誓死捍卫祖国河山的杨靖宇将军;有……

在中华文明浩浩的历史长河中,苏武的精神,是一朵耀眼的浪花,是照耀中华儿女奋然前行的灯塔,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之源。

四.苏武精神的当代意义

当今时代,我们的国人也正在把利益看成是唯一价值,把对金钱和权势的崇拜看成是人生的终极理想和追求;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成功的概念已被界定为“有权或有钱”。而信仰、理想、道德、良心在利益面前俨然蜕化成了交易的筹码,“精致利己主义”在我们的社会里弥漫开来,我们的民族精神气儿正在逐渐丢失,中华民族高贵的品质正在渐渐遗失。商业道德在利润面前失去理智,理想信仰在金钱面前黯然失魂,人权人道在权势面前弯腰低眉。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尖锐地刺痛国民的心。

第9篇:金陵子弟来相送范文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人性;升华;光辉;质朴

电影《金陵十三钗》以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的血腥屠城为背景,描述了一所天主教堂里一个为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14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南京大屠杀这场生死浩劫,并最终面临着生与死、救人与自保的关于人性较量的悲惨故事。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不同,这部电影没有停留在战争本身,影片中鲜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也没有正面描绘南京大屠杀的惨绝人寰的历史画面,更没有用较大篇幅来展现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而是通过教堂这一“相对安全”的角落再现一段屈辱、虐杀的真实历史,正面表现抗日战争中上至国军、下至的各色人等的凛然大义和人性之美。可以说,被拍了很多次的大屠杀题材给了人们完全不同的感受,影片完美诠释了从事着三教九流工作的人们,在最危难的时刻,所迸发出的人性的美丽。

一、从身份的转变看人性的升华

《金陵十三钗》中的约翰并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神职人员,他来教堂的目的是为了挣神父的安葬费,是想捞点钱。在得知教堂没有钱后,他拒绝了陈乔治的请求,在教堂里翻箱倒柜地搜找值钱的东西;在玉墨等秦淮河女人来到教堂后,他轻浮地与她们调情;在日军冲进教堂时,他懦弱地躲在衣柜里,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准确地说,开始的约翰只是一个贪利的底层混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听到教堂内女学生惊恐的尖叫,在看到日军野兽般的行径时,他的良知迫使他无法独善其身。当他毅然穿上神父的衣服,举着红十字旗帜高喊“住手!这里是神圣的地方”的时候,他封闭的内心世界开始动摇,怜悯与信念唤醒了他的人性,人性的光辉在危难时刻首次迸发出来。如果说,第一次的挺身而出是出于危难时刻的良心呼唤,那么在与玉墨谈话之后决定留在教堂使他逐渐完成身份的转变。之后,在去寻找豆蔻和香兰的路上,约翰碰到了他美国的同伴并被劝说逃生,然而,约翰在经过一番考虑后放弃了逃离机会,最终主动留下决定去帮助学生和们。至此,约翰完成了自我内心救赎的历程及身份的转变,从一个只知道找钱的入殓师,转变成为人道主义英雄。影片中的诸多细节,如:约翰在看到女孩尸体时的难过,他为了女孩恳求日本人,他看到豆蔻、香兰惨死后对们说的“豆蔻和香兰是被流弹打中的,没有受苦”的谎言以及他看着那些秦淮河女人和乔治去送死时的悲伤无助,都显示出约翰从最初的贪婪好色逐步回归到善良的本性。人性的升华,将一个小混混变成了“救世主”,成为尊严和正义的最终庇护者。

说到身份的转变和人性的升华,影片中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群体就是以玉墨为首的秦淮河女人。从古至今,都是遭人唾弃的一群人,她们的生命常被人们看得无比低贱,在文学作品中得到的也多是否定性的评价。影片中,这群秦淮河女人的出场也给人留下了轻佻猖狂的印象,她们言语轻浮、行为放荡、搔首弄姿、衣冠不整,她们在教堂里抽烟、喝酒、打麻将、与洋人调情,似乎国家被侵略的灾难与她们无关。这群教堂里的不速之客,必然会与教会里质朴纯真的女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然而,当国仇家恨和丧失亲人朋友的痛苦摆在面前时,这些矛盾则显得微不足道了。在看到那群曾经救过她们的女学生将要经历自己曾经历过的不幸时,她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在约翰高超的化妆技术下,装扮成一个个女学生,随身藏着利器去赴一场生死未卜的灾难,舍生而取义。这些秦淮,虽堕入风尘,却同样明白什么是人性的高贵与丑陋;虽身为下贱,却从未泯灭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初进教堂之时,她们是那样的耍皮撒泼,然而,在危难时刻,她们身上所迸发出的人性遮盖了她们不堪的过去,释放出夺目的光华。她们也惧怕日军,正如小蚊子在上车前最后的哭喊:“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她们也想在这乱世中活下去,正因为如此,她们的形象才更加真实,这样的她们才是真正崇高、圣洁的人。身为社会底层的秦淮,她们受尽了世俗玩弄,无法逃脱自古遭人唾弃的娼妓之名,然而,在面对生与死的重要时刻,这些既为俗世唾弃又无人来救赎的风尘女子,却最终救赎了别人。她们的内心经历了一个由沉睡到最终被唤醒的转变过程。十三钗们带着本片真正的价值诉求,走向自身命运的深渊,同时走向人性的光明。

二、从职责的坚守看人性的光辉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群体是有着铮铮铁骨的中国军人。影片一开始就重现了中国军人与日本兵的惨烈对抗。这是一支本可以突围出城的国军小分队,然而为了让女学生顺利逃走,这群中国士兵选择了留下保护女学生。在面对绝对的武力差距时,他们选择以自己的身体为掩护,让爆破手炸毁日军坦克。当他们拿命去拼、前赴后继冲向日军的坦克时,他们毫无疑问是真正的军人。在面对近在咫尺的城门和即将遭受日军奸污的女学生时,他们也曾有过犹豫,他们也向往着生,但是军人的责任感和气节使他们最终超越了对死亡的畏惧,人性的光辉在他们誓死抵抗的瞬间发出最耀眼的光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导队队长李教官,在看到教导队的兄弟们排成一字冲向敌人的坦克,一个一个中弹倒下时,这个铁血男儿双眼噙满热泪,那是对兄弟们的不忍、不舍和敬重,这眼泪让每一位观众心疼,更让我们看到一位有血有肉、举智慧重情义的英雄义士人性温情细腻的一面。在将浦生送至教堂后,李教官本可以全身而退,可是他并没有改装离开南京,而是守在教堂对面,尽自己最后一份力来守护这片净土。最终,他凭借一人之力与冲进教堂的日军同归于尽,再次保护了教会的女学生们。这群勇敢的、富有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战士,在危难面前愿意用他们自己的生命去守护他们的向往。在侵略者屠刀的肆虐下,他们誓死抵抗、恪职尽责,用生命维护了军人的荣誉和尊严,从他们身上折射出了最光辉的人性和中国军人的血性和高贵品质。

还有那位让观众无法忘怀的陈乔治,他是死去神父的养子。影片中,这个倔强的男孩自始至终秉承着养父英格曼神父的遗训,以瘦弱的肩膀担负着保护女学生的责任。为了实现对已逝神父的承诺,他拼上了他的所有,最终男扮女装顶替女学生慷慨赴死。乔治自己还是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孩子,他也胆小,也怕死。在李教官闯入教堂时,他会害怕受到牵连;在日军第一次闯进教堂时,他也会和那些一起躲进地窖里。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胆小和懦弱的孩子,到了关键时刻,却选择牺牲自己去保护那些女孩们,去践行自己的承诺。其实,乔治一直表现得很蹩脚。在保护女学生的时候,他没有玉墨的成熟,没有书娟的领导力,没有军人的能力,甚至没有书娟爸爸的门路。他一直都是傻乎乎的,只知道这是英格曼神父让他去做的事情,然后就尽力去做。他不是没有自知之明,在和约翰争取的时候,他说“英格曼神父叫我照顾好女学生们,我做得不好,我做的很差”。然而,作为孩子,他却做到了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忠诚于嘱托、为了肩上的责任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世上最坚韧的选择!

三、从影片细节看人性的质朴

与十三钗们的舍生取义和中国军人的慷慨赴死相比,影片中诸多细节所显露出的真挚情感也同样令人动容,诸如:孟先生对书娟无私的父爱、豆蔻对浦生单纯的感情以及香兰与豆蔻的姐妹情……

书娟的父亲孟先生是一个我们所不齿的汉奸,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父亲。他本可以在南京沦陷之前逃离,但是为了让女儿活命,最终死在了日本士兵枪下。他的死虽称不上大义凛然,却也彰显出人性的质朴。一位对女儿充满怜爱甚至愿意为她背负汉奸骂名的慈父,我们能说他错吗?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救不了国家,救不了人民,我只能救自己。”孟先生的形象,是当时广大中国男人中为了生存而卑微活着的普通人的缩影。为了女儿,他忍辱负重地活着,甚至到死都没有取得自己女儿的原谅,然而,正是因为他的帮助,女孩们才得以逃离。这是崇高父爱的体现,正如约翰最后对书娟所说:“你的父亲是一个好人。”

豆蔻为了给长得像自己弟弟的浦生弹一首曲子而去找琴弦,终被日本兵虐杀。当时的她想法很简单、很纯粹:要为这个将死的孩子做她所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晚了就来不及了……这个单纯的女子把一份情感视得比自己的性命都重要。豆蔻曾搂着浦生说:“娶我吧。等你好了,我跟你回家种田。”浦生说家里没有田,豆蔻又说:“那我就天天弹琵琶给你听。我弹琵琶,你拿个棍,要饭给你妈吃……”这样的桥段,令人伤感,触人泪腺。且不说最后十三钗们为了成全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大义之举,单是此时的豆蔻,就足以打翻“无情”的说法。还有那个陪着豆蔻去拿琴弦的香兰,琴弦掉了,豆蔻要回去捡,她那么怕,还是陪着豆蔻回去。在中弹之后,她还挣扎着抱着日本人的大腿让豆蔻有时间逃走,希望给同伴争取最后那点求生的机会。香兰在生命即将消亡那一刻的本能反应,透露出来的是那种深厚友情。

四、结语

《金陵十三钗》让我们在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血腥和残暴中看到了人性的美丽,影片中没有阶级、没有政治、没有长官的命令,更多的是对人性本来的流露与诠释。片中的角色都是普通人,甚至是“下等”人,但是人性的光辉孕育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并在危难时刻被唤醒并展露出来。角色的演绎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关键在于在危急时刻、危难之时做出的生死抉择。人性的升华,能使自私的变成“圣女”,使胆小的男孩变成“英雄”,使贪婪的“混混”变成神父……也许最终他们都会污秽死去,但却永远圣洁地活在幸存者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严歌苓.金陵十三钗[J].小说月报·原创版,2005(06).

[2] 木丕燊.当严歌苓遇到张艺谋——评《金陵十三钗》[J].电影新作,2012(01).

[3] 姚顺忠.小人物的崇高魅力——评电影《金陵十三钗》[J].江苏政协,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