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年的故事传说精选(九篇)

年的故事传说

第1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传奇故事》;金飞;栏目定位;成功之道

2005年元月,江苏卫视推出了一档口述新闻事件加视频故事呈现的民生新闻栏目《传奇故事》。仅仅开播三个月后,就跻身尼尔森全国卫视晚间收视前50名,六个月后,前30名,9个月后,前20名,11个月后,前10名。自2005年10月起稳定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行榜的前10名左右,2006年在金飞同志的带领下《传奇故事》栏目又有了大的飞跃,雄居晚间收视九点半至十点段首位,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行榜上稳定在前五位,自2007年4月28日起更是连续数周名列第一,被舆论认为是创造了电视节目的”收视传奇”。金飞策划并主持的《传奇故事》以其对舆论导向的准确把握,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以及选题和叙述方式的贴近性,在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新闻名专栏奖”,站在了全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最高峰。《传奇故事》的成功是以主持人为中心的讲述类节目的一次质的突破,领全国该类节目之先,意义非同一般。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故事的时代,而是讲述的时代,故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讲故事,用什么方式讲故事。”这句话笔者觉得真的是道出了现在节目制作的走向和制作好节目的方法。在当今节目资源短缺,故事类节目又大受欢迎的情况下,我们主张要学会复制和克隆,对成功的电视节目成功之道的把握,可以让我们弄清可复制的机制,进而在发扬对方优点、摒弃缺点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特色,进行资源重组,做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发现《传奇故事》节目正是很好的运用了此策略,这个节目组其实只有十来个人,每期节目的制作费用只是几千元,和那些几万几十万一期的节目相比,它实在是很“弱小”。

不过由于其节目的故事性、悬念和宣传真善美的特色,它更受观众的喜爱。那么《传奇故事》是如何做到现在这样受欢迎的呢?笔者将从它的栏目定位与栏目形态进行浅要分析。

一、《传奇故事》的栏目定位

也许是《新闻联播》这类更多偏向硬新闻,严肃报道的新闻栏目太多,观众的审美需要扩大;也许是随着时展,电视理论的进步,多种电视节目形态被理论家、学者发现;也许是人民本身越来越被重视,他们的诉求得到实现。反正新闻节目类型出现了民生新闻这类其节目内容可称为软新闻的类型。而其中又发展出了不少更细致的表现形式,以《传奇故事》为代表的口述故事性就是一类。这类节目多是以普通百姓为故事的主角,讲述底层群众的不寻常故事,强调悬念引起观众兴趣。在节目开播伊始《传奇故事》就有明确的风格,下面简要说说它的栏目定位。

(一)受众定位

制片人万卫曾说:“收视率促使你必须关注大众文化”。也许金飞制作这个节目有他的新闻理想追求支撑,但要知道的是,不管在哪个领域竞争都是永远存在的,并且在传递信息这个以快为核心的传媒世界里更是激烈。所以《传奇故事》想要生存下来就得有一定收视率支持,这是优胜劣汰的法则,无可厚非。因此有着收视率压力的金飞也得为节目的市场做准备――尽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那么节目要迎合观众的需求的受众定位就显得理所当然了,毕竟受众就等于收视率。从20世纪90年代电视开始大发展后,到了2005年中国电视已取得了很大成就。尤其是新闻节目,出现了《东方时空》早间新闻、《焦点访谈》民生新闻、《新闻调查》调查新闻等各种新的从前我国没有的新闻类型。那么既然出现了那么多的好节目,《传奇故事》想要打开一片天就得小心谨慎。

时代进步,电视传播虽然还是线性传播即传者为主,观众被动接收信息。但是电视界的竞争加大了很多,所以为了争取更好的收益,电视变成了以制造受众需要的节目为主。当时民生新闻的需求增大,而且笔者认为《传奇故事》的受众定位于普通人民群众和它的节目编排有很大关系。《传奇故事》节目主持人金飞是节目的核心认为,节目的播出以他的口述为线索把故事到来,跌宕的情节发展、不停的设置悬念是节目的主要看点。其实这种表现形式和人们自古以来的一个喜好有关,那就是听说书。因人们有着总好奇他人的秘事、探知各种消息的习惯,所以古时才有说书人的存在。就算是21世纪的今天也符合大众的需求,因此,《传奇故事》的受众定位就是广大的普通人民大众。

(二)内容定位

作为一个可以说是不寻常――虽然内容的主角是普通民众,但却是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或身边的离奇故事的民生新闻节目,它的内容取材肯定得按着它的节目立意而定。不过在最开始着手进行准备这个节目时,最主要的节目内容还是取自市场需要。求新求变是所有成功的最主要方法,所以就算是旧有的节目类型也要走出一条新路。在当时,民生新闻节目不算少,可焦点放在了人们之间的家长里短、利益等平面可了解的方面,是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而去的,这里民生新闻栏目充当着调和人的身份。所以《传奇故事》就得找出另一条路既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又要充满新意,从别的方面展现故事。好在金飞作为《传奇故事》的绝对决策者有着敏锐的新闻直觉,他发现了用悬念这一中国文学作品经常使用的手段来制作此节目,从而得到了成功。《传奇故事》的内容定位: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离奇故事。那么它就和一般的民生新闻节目大不相同了。用奇遇的故事吸引观众而不是用感动的故事吸引观众,不过这样的话,它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民生新闻了。没有煽情的情节、没有着重的渲染、没有矛盾、不追求解决问题、不庆祝,而是讲故事,简简单单地讲故事。

(三)传播方式定位

传播方式是《传奇故事》可说是区别于其他民生新闻节目最大的特点了。它的传播方式定位很简单,就是把故事很好地充满悬念地讲出来。主播金飞在节目的开始说明本期节目中有哪些人物以及发生了什么事,加上表现事件和人们反应的视频播放,在故事发展紧要处由金飞停下做承上起下的过渡,一直设置悬念,再慢慢揭开这些悬念,在节目结尾再作总结。讲故事挺简单的,不过要一直不停设置悬念的讲故事挺难的。不过《传奇故事》节目组似乎没有遇到这个难题,因为每期的节目都非常好看,充满悬念。其实它的素材来源并不是自己组织去拍而是从全国各个电视台搜集来的,自己再加以剪辑,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演绎。不过传播真善美却是这个节目不变的宗旨,金飞用睿智的话语一直践行着。

二、《传奇》故事栏目的成功之道

(一)广泛的故事选题

故事的魅力在于“已知与未知之间、规则与变化之间、不可避免与难以预测之间”。《传奇故事》和其他新闻节目的另一个不同点:一般民生新闻节目中讲的新闻内容是真实的,不能虚构。而《传奇故事》从它的名字中传奇二字我们就能对其放松一些,它可以是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没有根据的传说。这种似真似假的故事给观众的吸引力就如《西游记》里的玄奇,给了观众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肆意猜测事件的过程和结局,这种对奇闻异事的捕捉。老百姓有爱听故事的传统和习惯,从上古神话到现今的稀奇事罕见事,其曲折离奇的神秘色彩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电视媒介更是借助它的声画优势将此类故事题材渲染的淋漓尽致,充分调动了受众的观看欲。而《传奇故事》刚好把握了此类题材的精髓――让人猜不透故事发展。这就掌握了主动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了高收视率的目标,节目也就成功了。

(二)优秀的主持人金飞

这是《传奇故事》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而不得不说的因素。因为金飞在这个节目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可以说他一手掌控了节目流程:让故事进行下去,吸引受众注意。“金飞讲故事,我们看传奇”这句话就是对金飞最好的评价。金飞说过:“主持人应当是在一个“大雅”的平台上,说一件通俗的事,用雅的基调来保证导向,用通俗易懂的话来与观众交流,“俗从心起”,不能以俗眼看社会,更不能以俗言话是非”。他稳重、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在《传奇故事》里表现无疑,对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物心态的准确把握,对社会事件的精准评论等等都充分显示了他炉火纯青的主持艺术。不过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金飞以异叙述者的身份在对故事的讲述方式上。故事的异叙述者凌驾于故事之上,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的隐秘,对故事作详尽的解说。这种全知全能的角色知道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并可以有意识的把这些部分衔接在一起使得故事情节很紧凑。金飞把全知角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故事的讲述中了,不急不躁地开展情节,恰到好处地评论,细心地提醒观众,充满人性化的规劝等都是其表现,节目显得既理性又感性。其中最突出的要算金飞在节目中信手拈来的评点了,以2008年10月2日播出的《“糊涂”母子荒唐情》为例,结尾金飞说道:“把一句老话送给这家人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真的都那么理直气壮吗?”既提点了整个故事,又不显冷漠。

(三)真实性与故事性的平衡

《传奇故事》可说是故事性的民生新闻栏目,但它与民生新闻栏目又有一些不同。它也可以说是故事性栏目,这种介于真实与故事之间的模糊地带的不确定性又给它扩大了叙事的空间。民生新闻栏目讲述的是老百姓的事,但真实性的要求并不比那些时政新闻的少。真实既是电视新闻的要求,更是打动观众的根本力量,因此,真实性和纪实性必须成为节目创作中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节目内容必须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也就是说在事件叙述的过程中栏目要坚持客观的立场和理性的态度,在画面拍摄中要真实记录,杜绝虚假镜头、刻意摆拍。当然民生新闻节目也要遵循这个定律。《传奇故事》在真实性与故事性之间做到了平衡,真实性是内涵,故事化是手法,两者结合,让更多观众在聆听故事的同时,被真实的人生所触动。而且故事采集中需要编导搜集所选事件的全部视听资料,包括基本事实的搜集、与之相关的细节、各个层次的背景等都有充分的考虑与挖掘,最后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说是用传奇吸引眼球,用真实事件讲述人生。这种类真实类故事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先于国内其他民生新闻节目如此表达,所以它成功了。

三、结语

《传奇故事》从2005年开播至今,每天一个故事,播出量实在很大。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时候,它能播出到今天就可以说明节目的优秀。从这个节目中观众可学到许多人生的哲理,使自身提高修养。不过现在的难题是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收视率成了最大的压力,虽然《传奇故事》仍在播出,不过它的收视率较之21世纪初明显降低了很多。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观众收看这个节目了,大量类似它的节目的出现是一个原因,网络的迅猛发展是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娱乐方式也是一个原因。在“三俗”之风劲吹的今天,希望它能坚持最初的理想,传达真善美,永远不变!

参考文献

第2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都市传奇;谣言;流言;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39-01

都市传说,是指在都市间被广为流传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一些不真实,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一被民俗学者所使用的词语,最早在1968年出现。一位名叫Jan Harold Brunvand的学者在他1981年出版的《消失中的便车旅行者:美国都市传说与其意义》一书中首次推广都市传说这个概念。

都市传说其特点是多在聚会中以“朋友的朋友”的真实经历来讲述,而故事内容通常匪夷所思,引起人们新奇、愤怒、惊恐、恶心等。一是这些传说中时间,地点及故事来源等信息颇具可靠性,二是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很能符合本时代民众的审美旨趣。这些都市传说,虽然就其深层本质来说,与传统传说有一脉相承之处,但就传播形式而言,则多呈现新颖的形态。

无论出处,都市传说通常包含以下一个或更多的共同特点:故事以原见证人或参与者的代表的口吻被复述;如果不听从故事中的劝告,通常会有很可怕的后果,可憎的诅咒贴也是归属于同类,“在三日内@三个朋友,否则”。人们最终因为好奇或恐惧甚至恶意报复化身为下一个带菌者;故事以“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作为吸引人的手段,而这位“朋友”通常是一点信息也没有。完全捏造的都市传说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没有事件的详细资料,如名字,日期,地点等信息。

多数的都市传说以警告或警示故事的形象呈现,例如在卡普费雷的《谣言》中出现的“鲁昂市的绑架白人妇女的服装店”,人们纷纷传说有一些年轻的女人在试衣间中失踪,而后经过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调查,这个奇妙的故事源自于女子寄宿学校的教工对于偷跑出去逛街的女学生的告诫,劝阻这些好奇心旺盛并且单纯的女孩远离纷乱的市区。

这类都市传奇多数是善意的,如果理性的劝导不起作用,监护者就会喜好杜撰出恐怖故事阻止孩子们的脚步,最后必将出现一句警告或者恐吓的概括性言论,明确的指出让听众去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而另一些则是“分布范围很广的错误信息”,比如网上盛传的“交通卡放在微波炉低火加热15秒内就可以充值”,虽然并无多少人去亲身实践,但是人们在传播消息的时候已经将其确信为不需要验证的真理。此类传闻并无多大的故事性,但是已经根深蒂固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不少已经被奉为新的偏方或窍门。

还有一些都市传说会牵涉到一些未被解释的现象――例如在遍布日本中小学校舍的“七个不可思议”,又比如铜锣湾温莎公爵大厦云石出现狐仙图案,这类根深蒂固的,口口相诵代代相传的传闻已经不需要任何的故事情节,本体就会被改编成无数的恐怖故事――虽然上述这两种“事实”并没有如传统都市传说中的故事性元素,但它们仍然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了典型的都市传说元素如恐怖,刺激或警告。

都市传说的传播多数首先在带菌者的人际圈中扩散,首先是A君声称此事发生在他的某一位友人X君身上,他向朋友B君讲述了这个身份不明的X君的遭遇,B君又将此事当做茶余饭后的闲聊讲述给C君和D君,其中D君又将这个故事添油加醋的改造一番后放到他常登陆的论坛上,这个帖子又被F君和E君还有G君转发……人们常常在转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夸大,于是人际传播变成了群体传播,甚至有可能这个已经被改名为Y君的X君的故事最后又传回了A君的耳中,但是此刻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完全不相同的故事。

每个时代的都市传奇,反应出每个时代的价值判断与道德意涵。例如“年轻人在酒吧中醉酒,醒来时发现被浸泡在满是冰块的浴缸中,肾脏已经被割除。”这个故事从美国流传到墨西哥、菲律宾、泰国、台湾和大陆。在相似的内容背后,展露出当代社会的价值判断与道德意涵――要抵制诱惑,不要;要谨慎小心,不要信任陌生人;在email都市传奇“转信救病童”中,父母急需资金医治车祸后的孩子,而收信者每转发一封此信一家公司愿意就为此捐3美分,因而号召大家将此信转寄给所有朋友,类似的消息很快在出现在了微博和校内上。这种连锁信非常之多,小孩的名字、事故的原因变化不一,但许多人都乐此不疲。它真实地折射出大众对社会医疗体制和慈善事业的关注。

一味批判谣言与都市传奇并非是科学的态度。采取正面的姿态,不预设立场,从研究出发,深入观察现代社会的都市传奇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连结性,探索出深层次的文化意涵,不但可以舒解恐惧、消减猜忌,还可以帮助我们成长,推动我们进步。

第3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传奇》;叙事艺术

张爱玲在《传奇》小说里叙述的是那个年代的“凡俗的人生和琐屑的人性”,没有在现代看来所谓的“高、大、上”,没有“至善和纯恶”的对立,每个人都有他们细小的“好”和无可奈何的“坏”,为了各自琐屑又渺小的愿望而算计,作者没有对他们进行批判,而是“描摹生命的状态”,真实的呈现给读者,由读者去思索和感悟。

一、使用说书式的引子引出全文

张爱玲在小说《传奇》中多使用旁观者的“第三人称”视角的叙事方式,以苍凉冷漠的基调书写描摹着那个新旧交替的时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在文章的开篇,她喜欢以古代说书引子的方式引出全文。例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作者以“……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段战前香港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减少了作者对故事的情感干涉,拉开了叙事者和故事的距离,使读者有更多的思索空间,为故事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吸引读者的继续阅读。

二、以旁观者的冷漠视角和限知视角相结合的叙事方式

《传奇》这部小说虽然大多采用的全知视角的叙事方式,但是显然它与传统的章回体小说有明显的不同,传统文学体裁的叙事者会在文中对一些人物或者事件做一些议论性的道德评论及批判,但是《传奇》的叙事者对故事里的世态人生似乎异常“冷漠”,在叙事过程中对故事里的任何存在都不发表任评论,也不进入角色,例如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作者对罗杰进行煤气自杀的场景:“他把火渐渐关小,花瓣子渐渐短了,……煤气特有的幽幽的甜味,逐渐加浓;……沉香屑烧完了,火熄了,灰冷了。”叙事者带着这种漠然的态度,以电影慢镜头的方式描绘了罗杰的死亡过程,深刻的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沉思良久。作者的这种抽离故事之外的叙事方式正是西方现代小说所提倡的,现代小说叙事理论认为要想保持作品的生命完整性叙事者就要在叙事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能有过多的情感介入[1]。

张爱玲在《传奇》中对这种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离不开西方文学对她产生的影响,她的母亲是新式女性,懂英语,有过海外生活经验,对她主张进行西式教育,她的中学和大学都在教会学校念完的。她比较喜欢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从她的《谈看书》中可以看出她对西方文学艺术涉猎广泛,这些都对《传奇》的叙事方式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她童年和少年的经历,父母的离异,大家族的瓦解,都使敏感的张爱玲比同龄人更加早熟,对于自私和冷漠体会的更深刻,这些情感对作者的处世态度和人生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她特立独行的性格,在现实社会里与人保持着距离,处于游离之外,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这种人生态度影响着《传奇》的创作[2]。不过一部优秀的小说的创作不仅仅映射了作者的处世态度或者不是由其接受的文化教育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创作的内容及作者想表达的主旨,而《传奇》的创作,作者想体现的是“凡俗的人生和琐屑的人性”,注重体现人生的生活过程,在《传奇》里每个人都是一个渺小的生命体,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规律,没有谁已逝还“永垂不朽”,也没有谁“活着却是死了”,每个人都有他细小的优点和客观存在的缺点,是为了一些卑微碎屑的梦想而钻营着自己的人生。作者创作这些小说的目的也不是批判,而是真实的“描摹”,还原人性的本面目呈现给读者,由读者自己思索和评论,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小说都有不同的焦点。

《传奇》虽然大部分用的都是全能视角的叙事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失真的缺陷,为了保持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还原人性的本来面目,作者在小说的局部增添了他人视角的描述,例如《金锁记》中两个丫鬟的的夜间对话,作者以其中一个丫鬟的视角介绍七巧。作者还运用了限知视角以书中人物的角度表现其复杂的心理,例如《金锁记》中,七巧在与季泽决裂后的情境,“她到了窗前,揭开了……窗帘,季泽正从穿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作者以七巧的视角描述了她对季泽的心理情感。此外,作者还运用了聚焦多个人物的视角来描述一件事情,实现全知,这种叙事手法使故事中的情节更加客观真实。例如,作者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叙述乔琪和薇龙私会后,又和睨儿约会被薇龙撞见的事情时,首先用了全知的叙事,其后是乔琪的视角“乔琪吃了一惊……不是睨儿是谁呢”,然后是薇龙的视角“……一阵脚步声响,走来了一个人……”,再是梁太太的视角“乔琪真是她命里的魔星,……她利用睇睇来引他上钩,香饵是给他吞了……把薇龙捧得略有资格了……乔琪又来坐享其成……”[3]。

三、《传奇》叙事时间的特点分析

在《传奇》中,故事的发展大多是以自然时间的顺序展开的,甚至,有的故事时间很明确、连贯。偶有几篇是以倒叙的手法引出故事,但在故事叙述中还是按先后时间顺序进行的。这样的叙事方式,使小说的故事情节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间的逻辑联系清晰易辩。《传奇》的这种叙事时间,传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叙事方式,而这部小说又是在“传奇中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中寻找传奇”,作者比较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曲折性,而以先后时间顺序的线性叙事方式很适合这种以讲故事为主的小说。但是,张爱玲写《传奇》采用了这种线性的时间叙述方式不仅仅是因为“情节性”的需要,作为一名职业作家,顾及到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是正常的,她说过,古人写文是卖于“帝王”,而她很高兴现在的“雇主”是普罗大众,为了她的不那么反复无常的雇主,会照顾到他们的阅读习惯。张爱玲对传统小说、戏剧都比较痴迷,传统文化对她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传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故事中的时间仿佛是千年不变的,这种“千年不变的时间”是指旧社会家庭的生活方式一天和一年没什么区别,人物的心理时间也是不变的,例如,《倾城之恋》里“白公馆里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过了一天,世界上已经过了一千年……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张爱玲笔下的故事是旧式的,人物的心理时间是停顿的,虽然是民国时期,许多新生事物不断涌入国内,可是人的反应是旧式的,风俗习惯仍是旧式的。例如,《金锁记》的长安尽管接受过新式的教育,但是由于长期被旧式家庭的浸染,“她的言谈举止也越来越像母亲”。《传奇》里的人物心理时间是停滞不前的,他们的思维也是习惯式的不变,这是因为“……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那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现实生活使他们泯灭了自己的理想,造就了人性的悲剧。

四、总结

张爱玲的小说《传奇》里的故事多发生在上海和香港,作者以她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叙述了民国时期的上海和香港的真实的民态人性,使用了大量的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作者用抽离故事之外的叙事方式,甚至是冷漠无情的叙事态度,为小说蒙上浓重的苍凉而悲伤的色彩,使作品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文东.传奇叙事与中国当代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4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竹子姑娘;文本语言;审美;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0

0 前言

在中日两国民间分别流传着两则“竹子姑娘”的传说,一位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斑竹姑娘,一位是日本物语中的辉夜姬。斑竹姑娘的故事目前主要收录在田海燕所编辑的《金玉凤凰》的《斑竹姑娘》篇中,《金玉凤凰》是田海燕将在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加以收集、整理,最后编纂成书的民间故事集。该书主线是大王子追取金玉凤凰鸟,由多个连环小故事组成,《斑竹姑娘》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金玉凤凰》最早在1957年出版,因社会、作家等各种因素影响目前存在多个版本,由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金玉凤凰》第一册是田海燕独自编纂的较早的版本,且收录故事数最多(41个),其中包含了《斑竹姑娘》的故事,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此为蓝本。

辉夜姬也称赫夜姬等,以其为原型的故事在日本有多种文学体裁和版本,最常见于日本物语中,目前收录故事比较完整的是《竹取物语》。《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又叫《竹取翁物语》或《辉夜姬物语》,是以女文字(假名)写作的作品,作者与创作年代均不详。《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从平安时展至今,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版本,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北杜夫・l万智编纂的《竹取物语・伊势物语》以现代日文写作,故事情节丰满,对故事中出现的人物、物品、风俗习惯等均有详细注释,利于读者深入、全面理解辉夜姬的故事,因此本文所引故事内容基于此版本翻译。

《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在故事情节上有极高的相似度,关于两则故事的起源问题迄今仍是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中日两国传承至今的神话、传说中“神奇出生”母题的故事很多,也有关于“竹中出生”的传说,可以说中日两国都有孕育与滋养“竹子姑娘”故事的文学土壤与环境,但两部作品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情况却相去甚远,本文试图从文学审美的视点出发,从两个文本的文学语言及作品人物塑造的艺术性来看探究两则故事在现代传承上的差异。

1 中日“竹子姑娘”传说

《斑竹姑娘》讲述了藏族青年朗巴从专横的土司及其手下保住一株斑竹,从竹中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斑竹姑娘用寻找稀世宝物的难题拒绝了五个权势青年的求婚,最终与朗巴生活在一起的故事。《竹取物语》讲述了一位伐竹翁在竹中发现一个小女孩,3个月就长成为一位容貌惊为天人的美丽姑娘,老人给她取名为“辉夜姬”。后来有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辉夜姬向这些求婚者分别提出了一个难题,约定谁能找到难题中的罕见宝物就嫁给谁,可是这些求婚者都失败了,之后天皇也想娶辉夜姬,同样遭到辉夜姬的拒绝,最后辉夜姬披上羽衣升上天宫。

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流传历史比较久远,斑竹姑娘的故事经田海燕收集整理成书后,在20世纪60年代进入日本民间文学研究学者们的视野,以百田弥荣子的毕业论文为首,伊藤清司、君岛久子及关敬吾等学者围绕《斑竹姑娘》开始了翻译、研究的工作,于20世纪70年代掀起了一股《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对比研究的热潮。这不仅因为两位“竹子姑娘”拥有相同的竹中异常出生的神奇光环,还因为两则故事中有相似度极高的五公子求婚难题情节设置。百田弥荣子在《关于竹取物语形成的考察》中以对比表的形式清晰、详细地列出了两则故事的求婚部分内容,包括求婚者名头或身份、所出难题、难题物品的特征、最终入手的物品、入手的经过、姑娘的行为、假货被识破后的结果,结合其他部分可得出两则故事“竹子姑娘出现以前的故事,以及结尾辉夜姬升天部分除外,中间部分基本一致。”的结论。

2 中日“神奇出生”传说与“竹子姑娘”故事传承

在中日两国的民俗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神奇出生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以文字的方式记录、流传下来,衍生了众多以“神奇出生”为主题的作品。以汉代纬书为例,其中记录了十九个神奇出生的神话主角,他们中有氏族始祖、远古英雄帝王、开国君主、圣贤人士等。《诗经・商颂》中记载商契的出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河图稽命征》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权星,照耀郊野,感而生黄帝于青邱。”《史记・高祖本纪》中载汉高祖刘邦的出生:“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汪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隧产高祖。”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竹中出生”相关的故事。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建安有oY竹,节中有人,长尺许,头足皆具。”《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载:“有竹王者,兴于q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

日本的物语、昔话中关于“神奇出生”母题的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桃太郎》及《瓜子姑娘》。“老爷爷一边说着,把桃子放在两只手上,正左瞅瞅右看看,突然桃子从中间劈开成两瓣,从里面传出‘哇哇’的大哭声,一个可爱的男孩子从里面迸出来了。……于是,因为他是从桃子中生出来的,给他取名叫桃太郎。”“那样说着,就准备把瓜劈开,只听那瓜“咔咔”作响裂开了,生出来一个可爱的女孩子,老爷爷老奶奶都高兴得不得了,给她取名叫瓜子姑娘。”

《斑竹姑娘》是在金沙江流域流传的故事,经田海燕收集整理编入《金玉凤凰》故事集中才被更多的人所了解。《金玉凤凰》最早于1957年出版,收有12个故事,到1961年的版本时增加到41个故事,随后由于中国国内特殊政治时期,《金玉凤凰》及其编纂者都被波及,直到1980年才重版了1961年本,命名为《金玉凤凰1》,1983年刍燕在田海燕所收集的资料基础上继续编纂了《金玉凤凰2》,收录了新的故事,《斑竹姑娘》自然未列入其中。随后,从1992年至今出现了一些合集、简装本、插图本,多以1980年及1983年版本为基础。虽然《斑竹姑娘》的故事近年被收入中国小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但其作为民间故事只在局域范围内流传且影响不大,作为文学作品在中国民众认知度也不高。反而在20世纪60年代吸引了日本民间文化研究学者的目光,先是由伊藤清司及百田荣弥子共同发表了《金玉凤凰》日文译文,1977年君岛久子以《チベットのものいうB》为书名将《金玉凤凰》故事集翻译成日文,其中收录了《竹娘》(《斑竹姑娘》)的故事。相比其自身的民俗及文学价值,其作为《竹取物语》研究及中日文学、民俗文化对比研究的素材的意义更为重要。

辉夜姬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竹取翁物语》、《辉夜姬物语》等版本,从平安时代流传至今,发展为独立的故事文本――《竹取物语》,《竹取物语》现存有图版、解说、绘卷、奈良绘本等各种珍贵古本资料,也有现代文版本,它是日本古典文学教材必收的篇目,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学及文化的经典文本。即使在现代,以《竹取物语》及《辉夜姬》为题的各类绘本、动漫、电影等作品不胜枚举,辉夜姬是日本人在孩童时期就已熟知的形象,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由于《竹取物语》中“富士之烟”篇章中有关于富士山来历的传说,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富士市广为流传;在日本有以“辉夜姬”命名的人工卫星、高速巴士;1929年古关裕而以《竹取物语》为名所作的管弦乐舞曲在英国伦敦作曲大赛中获奖,1933年日本作曲家贵志康一作《竹取物语》钢琴曲;继1987年电影《竹取物语》之后,2013年11月23日根据《竹取物语》原作改编、由高x爰喽街谱鞯亩漫作品《辉夜姬物语》(《かぐやの物Z》)公映,辉夜姬的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可见一斑。

3 “竹子姑娘”艺术形象与文学文本语言对比

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我们观察一切事物,有三种方式――实际的、理论的和审美的。一个人若从实际的观点来看一座森林,他就要问这森林是否有益于这地区的健康,或是森林主人怎样计算薪材的价值;一个植物学者从理论的观点来看,便要进行有关植物生命的科学研究;一个人若是除了森林的外观没有别的思想,从审美的或艺术的观点来看,就要问它作为风景的一部分其效果如何。”《竹取物语》的女主人公辉夜姬作为“世上最美的女人、拒绝人间最高权力者皇帝、最终奔月而去”的这一形象,被众多后续的物语所继承。……可称为辉夜姬“后裔”的故事人物不胜枚举。甚至出现了“辉夜姬性”这一术语、后世的文学作品能达到如此影响力的物语就只有《源氏物语》了吧。……可以说到如今辉夜姬和她的故事依然俘获着日本人的心。抛开作品的时代背景、政治因素,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看,《竹取物语》在作品艺术性上所达到的高度是《斑竹姑娘》难以企及的,尤其是辉夜姬这一经典艺术形象的塑造,这都与《竹取物语》风格独特的文本语言有直接关联。

首先从文本语言的形象性来看。形象化的语言,能让读者从抽象的文字中得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两位“竹子姑娘”均是出生于竹中,拥有美貌与智慧的少女。关于其出生的细节与美貌,《斑竹姑娘》中描述为“竹筒里竟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女的象牝鹿一样美丽……女的唱歌像百灵鸟那么清脆而又迷人……”“忽然听到银铃般的姑娘笑声”,《竹取物语》中则说“从竹筒中发出耀眼的光芒……里面蹲着个三寸也就是10厘米大小的可爱的小姑娘。”“要说起这位姑娘动人的容貌……家中仿佛环绕着光芒。”。“三寸”与“10厘米”是形象而又具体地描述出辉夜姬的“小巧琳珑”,而一个动词“蹲”看似轻描淡写,悄然为读者设立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观察视角,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描绘出窥探竹中景象的画面,传神地表现出了竹中女孩初生婴儿般的“娇”与“弱”,辉夜姬刚从竹中出来时的娇小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竹取物语》中多次用“光”来隐喻辉夜姬的美,“美丽的容貌”与“耀眼的光芒”都是用眼睛来感知,“美丽”是感性、主观的表现,“光芒”则是物理现象,用“光芒”来表现辉夜姬出众的美貌,巧妙而又形象。

其次看文本语言的隐喻性。《斑竹姑娘》与《竹取物语》中两位“竹子姑娘”巧妙、智慧地用难题拒绝了五位贵公子的求婚,在求婚者数量、身份、难题物品、寻找物品经过以及最后的结局均大致相同,但《竹取物语》以转喻的手法,巧妙地将求婚者的名字、物品等与其行为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新的体验,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高度。如借石作皇子丢掉假钵(发音HACHI)的行为比喻他丢掉了廉耻(发音HAJI)心,来讽刺他的厚脸皮;以车持国皇子因假玉珠(发音TAMA)而躲起来的行为嘲讽他丢了魂(发音TAMA)的可笑;以阿部(发音ABE)右大臣的名字的发音及大纳言事件中的传言来讽刺他们诡计难成;用中纳言所寻找的贝(发音KAI)转喻其临死前收到辉夜姬的回信认为辛苦是有价值(发音KAI)的,这些语言使文本超越了文本所描述的事件本身,为文本赋予了深刻的艺术意义。

最后,从文本语言的内涵性与蕴藉性来看。描述贵公子为“竹子姑娘”的美貌所倾倒时,《斑竹姑娘》中的描述为:“斑竹姑娘鲜花一般的笑容,惊得他们都吐着舌头,像狗一样直流馋涎,半天也缩不回去。”《竹取物语》中则描述为:“……无论是十一、十二月飞雪结冰的苦寒时节,是六月的酷暑之日,还是电闪雷鸣的时刻,仍殷勤地跑来。”前者的语言贴近民间文化,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难免有献媚、低俗之嫌,失去了文学文本的美感。在《斑竹姑娘》中,虽然“朗巴和妈妈……认为她是天女下凡……”,但除了其奇异的竹中出生环节,后面的难题智斗五公子求婚环节她是“大大方方地走来”“她安详地笑着叫她放心”,故事文本中以平实的语言将她描述为勤劳、勇敢、善良的少女形象,而辉夜姬则被塑造为连“家人也难轻易见着”贵族女性形象,对求婚者及皇帝的冷淡态度更衬托出其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羽衣升天前写给皇帝的和歌“归去之时,羽衣轻着身,慕君之思深无奈。”与“富士之烟”部分皇帝所作和歌“不见之缘,悲泪满衣襟,不死灵药又何用。”相呼应,使读者感受到辉夜姬身份使然背后的无奈与不舍,写出了皇帝相思之痛,将现实与理想、幻灭与永生和谐地融合在作品中,使故事文本更含蓄、富有韵味。

4 结语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神奇出生”甚至“竹中出生”对于中日两国文学作品来说都不是新奇的主题,都具有孕育与滋养“竹子姑娘”类型故事的文学土壤与人文环境,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两国民众及读者对此类文学体裁接受度较高。然而这两部在情节上高度相似、在民间文化研究中存在故事原型起源之争的传说,无论是从文学文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从民俗文化传播的范围,还是从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及所受关注度来看都相去甚远。《竹取物语》在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性、代表性、开创性,辉夜姬艺术形象在日本文学、日本民俗文化中的地位是《斑竹姑娘》难以企及的,这与《竹取物语》文本语言的生动性、隐喻性、内涵型与蕴藉性不无关系。因此,通过《竹取物语》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例子,我们可以明白:民间文学及民俗文化在传播、传承过程中除了受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外,作为其传播载体的文本在塑造人物形象、决定故事受众等方面也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间文学文本及人物形象的艺术性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值得重新审视。

参考文献

[1]田海燕.金玉凤凰(第一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

[2][日]北杜夫,l万智.竹取物Z[M].伊菸镎Z.v社,2009.

[3][日]君岛久子.金沙江の竹娘hDDチベット族の怀肖取钢袢∥镎Z[J].文学,1973,(3):112-126.

[4]魏欣.汉代纬书神奇出生母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14).

第5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传说;虚构;必要性;孟姜女

一、民间传说与历史事实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的大国。人们通过口头的叙述,为后人呈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泛地流传,与老百姓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经过不同时代的流变才形成今天这样被人们所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所谓的民间传说是指,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的关于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地方或某个物体的口述性历史故事。

民间传说是老百姓通过口头叙述流传下来的真实故事,可以被看做历史。当然,它不是广义上的历史。广义上的历史是指过去发生的所有的事实。传说只能部分地反映现实,而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传说通常都是加入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都是一些超现实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被人们反复的叙述,已经与原始的现实相差甚远,是经过人们多次的异文才形成的。所以故事的真实性是否可靠是需要我们进行辨别的。在人们还没有形成文字以前,人们都是通过结绳记事,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就结一个大一点的结扣,遇到小的事情的时候就结一个小一点的结扣,人们通过观看结扣来一点点地回忆当时发生的事情。很多事情都是靠口头的叙述来流传。但人的记忆力有限,并且不同的人对故事的叙述也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两次叙述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一个传说或故事会留下不同的版本。传说中的主人翁一般都是指人,而神话中的主人翁主要是神,民间故事的主人翁也有可能是鬼或妖。后来人们通过不断地创新,各种传说、神话或故事都具有人性化,也就慢慢的演变成民间传奇故事。所以传说故事一般都具有传奇色彩,虽然是反应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但是故事中往往都带有一些超现实的情节,并且表达人们的一种愿望,让听故事的人得到一种满足感。历史是不可能存在一些神话色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传说的内容不全是历史。但传说必定是依托历史而产生的,它讲述的故事、人物、地点几乎都是历史上存在的,是经过人们的口头加工而产生出来的不断更新的故事。以孟姜女传说为例,经考究,历史上并没有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事实,但是,孟姜女这个人物还是有她的历史原型。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在春秋时期有一位武将名叫杞梁,他的妻子无名无姓,被人们称为杞梁妻。这便是孟姜女的原型。只是故事情节比较简单 并没有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孟姜女哭长城的那么多感人的内容。

传说与历史是相互交融的关系,不能说传说就是历史,也不是否认传说中没有历史,它们之间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正是因为从传说故事中可以找到历史的根据,才显得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更加真实,让人们流传至今。而传说故事中的奇幻色彩,加深了故事的趣味性,包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艺术性,这是对民间传说进行虚构的基本要求。

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精彩内容

孟姜女传说流传至今有好几个版本,其情节大致如下。

传说在秦朝一户姓孟的人家种了一棵瓜,瓜的枝蔓爬到了隔壁姜家并且结了瓜。等到瓜熟了之后发现里面有个小姑娘,于是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长大成人,周围的父老乡亲们都知道她是个聪明伶俐,能弹琴、又作诗和写文章的好闺女。为了抵御外敌,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抓壮丁去修建长城。有一位名叫万喜良的公子,是一位读书人,由于害怕被抓去修筑长城便从家里跑了出来。他听见有人在喊抓壮丁便躲进了孟家的后花园中。碰巧,正在后花园里的孟姜女发现了他,并把他藏在家中。孟姜女的父母见万喜良一表人才,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成亲后的第三天,万喜良还是被抓去修筑长城了。孟姜女一个人在家里苦苦等了一年的时间,既没有等到夫君的归来,也没有等到他的信件。于是她连夜为丈夫做好寒衣,辞别父母,独自一人去寻找她的丈夫。孟姜女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长城,她到处寻问她的丈夫,才知道她的丈夫一个月前累饿死了,尸骨被埋在长城之中。孟姜女很是伤心,悲痛欲绝地大哭起来,哭声震天动地,只听一声巨响,长城断裂了一大半,露出了一堆白骨。她想起小时候母亲和她讲过的话: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血。她便咬破手指,鲜血融进了亲人的骨头里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滴血认亲。她抱着丈夫的尸骨放声大哭。正在这时,恰巧碰上秦始皇来视察正在修建的长城,看见孟姜女将长城哭倒了,火冒三丈,要重重处置孟姜女。当秦始皇看到孟姜女的容貌,发现她姿色出众,便有想要占有孟姜女的念头。孟姜女心中宁死不从。但是,想到还没有为自己死去的丈夫报仇雪恨,便先假装答应秦始皇,同时,她要求秦始皇满足她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给孟姜女的丈夫立碑,用上好的棺木下葬。第二个条件是,给她的丈夫披麻戴孝,并且要率领着文武百官进行送葬。第三个条件是,要秦始皇陪她游玩三天大海。秦始皇为了得到孟姜女就都一一答应了她的所有条件。当做完了前两件事情之后,孟姜女对秦始皇说:“咱们游海去吧,游完好成亲。”于是秦始皇高兴地带着孟姜女来到大海边。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响,孟姜女纵身跳入海中。秦始皇马上命人下海打捞,打捞的人刚一下海,海面就突然翻起巨大浪花。打捞的人都不得不爬上岸。原来,龙王爷和小龙女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他们非常同情孟姜女,看见她跳海了,就立刻把她接到龙宫,待为贵宾。

……

孟姜女传说在全国各地都有,由于人们流传中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精彩。孟姜女出生地就有几种说法,可以是山东,可以是江苏,亦或是其他的地方;其丈夫的名字也不尽相同,有叫万喜良或范喜良的,也有称范喜郎等;她对秦始皇提出的三个具体要求也不完全一样等等。由于口承叙事变异性的特点而产生了异彩纷呈的不同版本。但是,各种版本大致的情节还是相似的,有几个细节几乎是所有版本所共有的。其一,孟姜女都是从葫芦里长出来的,并且都是一棵葫芦藤牵到孟和姜两家后院里。其二,男主人翁为逃兵役与孟姜女相遇并成亲。其三,男主人翁都是在成亲后的第三天被抓去修筑长城。其四,孟姜女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很是着急,连夜做好寒衣送给丈夫。其五,孟姜女得知丈夫已经死在长城之后,伤心地哭倒了长城。其六,秦始皇见到孟姜女后想占为己有,同时,孟姜女智斗秦始皇。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有多样版本和不同体裁,但这六个情节基本上都被包含在内。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大家知道的故事情节大致上是一致的。

三、孟姜女故事中的虚构与真实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故事流传最广时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为了纪念她还修建了贞女祠,一是纪念她对爱情的忠贞,二是歌颂她反抗强权的机智勇敢。但是,经考究,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的所有细节完全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历史上并没有孟姜女这个人物,现今认为:孟姜女不是姓孟名姜女的女子,姜才是她的姓,孟是长女的意思,也就是姜家的大女儿,没有具体的名字。当时的孟姜女也被认为是拥有真诚、善良、聪颖品质的一类人。所以孟姜女的名字只是后人杜撰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对民间传说进行虚构呢?先来看一下故事的原型。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故事的女主人翁叫杞梁妻,因为她的丈夫叫杞梁,故被称为杞梁妻。她的真实姓名不得而知。齐庄公打仗从朝歌返回,没有直接回齐国的首都临淄而是突然袭击莒国,在袭击莒国的战斗中,齐国的将领杞梁和华周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后来齐国和莒国讲和,停止了战争,他们便把杞梁的尸首带回国都临淄。杞梁妻在郊外的道旁哭着迎接丈夫的灵柩。齐庄公命人前往拜祭。杞梁妻认为自己的丈夫是国家的有功之臣,在野外拜祭极为不尊重,便拒绝了齐庄公安排在郊外的祭拜活动。后来,齐庄公知道此事后,亲自到杞梁家中进行祭拜,并把杞梁安葬在齐国都城的郊外。这段故事是记载在《左传》当中,基本是真人真事,里面并没有千里送寒衣、哭崩长城、智斗秦始皇、跳海等情节,主要是展现了杞梁妻子刚烈的性格,也反映了杞梁妻对自己丈夫的爱和对战争的恨。这个故事与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大相径庭,几乎看不到主要情节的一致性,但其中隐含的主题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传说故事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真实地反映生活。为了让这个故事能够不断地流传,始终保持感人的魅力,民间艺人就各显神通,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开始了伟大的虚构和创作。没有引人入胜的虚构就没有传说故事的生命。最初的情节只是简单地记载杞梁妻为了自己丈夫的尊严,拒绝齐庄公在郊外祭拜丈夫。故事的情节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化,受人们生活的影响一点点地叠加的。首先是“哭夫”情节的增加,曾子在《礼记》中所记载的“哭止哀”就是最先的改编。战国时期,《孟子》这本书中,又出现了淳于髡的话“华周、杞梁之妻哭其夫而变了国俗”。这样的修改使《左传》中记载的杞梁妻拒绝齐庄公在城郊外吊唁其夫的情节演变成了杞梁妻为亡夫哭泣的故事,使那个传说故事的核心内容发生了移动,凸显了杞梁妻对丈夫的怀念,呈现一种悲壮的氛围。接着的虚构是长城崩塌的情节。这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中增加了这一传说。后来在《列女传》中,又为其增加了毅然跳海的情节。这个故事到了汉代的时候已经基本成型,主要情节哭夫、城崩、跳海等都已经包含其中了。在东汉,王充在《论衡》和邯郸淳在《曹娥碑》中对故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动,描写杞梁妻哭崩的长城是杞城,对哭崩长城的长度也详细描写为五丈。在西晋时期,崔豹在《古今注》中,对故事继续夸大更改,把五丈的距离写成了整个杞城都被哭崩了。这时的故事情节已经于最原始的面貌相差甚远,演变成了一部三分真实七分虚构的文学作品了。至此,这个故事还是可以隐约看到一些真实的内容,基本上是在原有的故事内容上面增加一些传奇色彩的东西。但是,为了时代的要求,为了社会的需要,这个故事到了唐代贯休的《杞梁妻》中,就被改编得面目全非了。在这首诗中,改变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把春秋时代的故事改成了秦朝,把地点从临淄变成了长城,并且直接把长城定义为秦朝修建的长城,这时虽然是秦朝的长城,但秦始皇还没有在故事中出现。故事经过贯休的改编已经初具孟姜女传说的雏形了。到了明代,政府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四处抓壮丁来大修长城,导致怨声载道。人们为了发泄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把传说故事中的杞梁妻改成了孟姜女,把杞梁改成了范喜良,在故事情节中加入了范喜良躲避抓壮丁被孟姜女所救,并被孟家招为婿的浪漫的波折,又塑造了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智斗秦始皇等感人的篇章。这样完美的虚构,一个让人怜爱的女子便浮现在眼前,同时一个暴君也跃然纸上。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距今已经流传有两千余年,它从杞梁妻的故事演变成了孟姜女的传说,是所有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故事中虚构的情节并不是随意加上去的,都是结合了当时当地的民风民情,也表达了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希望能够和平幸福的生活下去。真实的故事只有通过这样不断地虚构和创作,民间传说才能够发扬光大,千古传诵,才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耳蜗,才能够永远珍藏在人们的心中。

结 语

传说流传在老百姓口耳之间,故事中的素材都是来源于历史之中的。原本真实发生的故事被加入一些虚构的情节,形成带有奇幻色彩的传奇故事,不再是完全的按照历史事实来叙述。但是这些故事都是有原型出处的,并且加入的情节和内容都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传说故事和历史事实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都是经过主观的筛选出来的历史,并不是真正历史事实,而传说故事实际上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构造出来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江帆.民间口承叙事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刘魁立.张旭.民间传说[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第6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一、 分类阅读,对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瀚海往事》(上下册),供七年级全年试用。上下册分别选用十五个民间故事,作为上下学年学习内容。按《校本课程标准》要求,一课时学习一个故事。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故事短小精悍,内容易于理解,课上剩余时间多而学生又余兴未尽,应该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调整,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我认真钻研教材,发现教材上下册共三十课民间故事,按照故事叙述内容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三类:1 .人物传说。这类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他们的事迹和遭遇,也表达了人民的评价和愿望。如《向海的故事》《孟姜女》等;2. 史事传说。这类传说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如《一笑丢江山》《杨司令智取通化》等;3.地方风物传说。这类传说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如《大榆树的故事》《包拉温都杏树林》等。依据故事分类研究的整体思路,我把教材发给学生。首先,我让学生浏览教材所有内容,引导他们按故事叙述内容大致分三类,分类中让他们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故事师生共同研读。这样,按分类就只有三个故事作为课堂研读内容,其余的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教师让学生围绕这些故事内容充分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师生共同探讨。最后可以就这些故事开故事会,师生共同评价,看谁讲得生动形象。这样学习,课堂内容充实了,气氛活跃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

二、 在社会实践中拓展,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及运用

我们的家乡通榆,经济虽不算发达,但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地域特色十分明显,民俗民风多姿多彩,区域文化底蕴深厚。通榆人民历代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就是一项最为宝贵、最有影响亦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它深深地植根于通榆大地,以其顽强的原生态生命力,在通榆人民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民间故事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为了让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我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到附近的乡村采风,要求他们把采集到的传说故事原汁原味的带回课堂。这一过程实际就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拓展并深入生活具体感受的过程。因为家乡得天独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就是培养新生代多元化人才的天然素材,让他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传说,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情怀。

三 、分级分类整理,汇总结集

学生搜集回来的材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要求各小组学生要把内容分级分类。根据故事的影响力、影响范围、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市场价值、教育价值进行分级分类,并强调哪些可以传承发扬,哪些可以汰弃,哪些可以作为资料收藏供研究之用。这一综合实践过程不仅仅是文字整合,更要融进学生一定的分析思考,要有学生自己的判断,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最后,由各组组长督促组员将自己搜集整理的素材打印成文,老师对学生的电子文本进行选择、取舍、校正、编辑汇总结集——《瀚海拾贝》(第一辑)。书中故事内容广泛、意蕴深刻、情节动人、趣味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如七年一班王吴晗同学搜集整理的《黑龙江的传说》,以生动的语言叙述了有关黑龙江的由来,让我们感知“黑龙”形象的美好,感悟到远古时以“黑龙”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不畏,坚忍不拔反抗黑暗邪恶势力的战斗精神;七年二班唐莹搜集整理的《耀东乡的由来》,让我们重温了瞻榆镇解放战争期间的历史,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美好,激发了同学们建设家乡立志报国的热情;有的故事直接倾诉压抑者的痛苦;有的故事表现巧匠、神医的工艺、医术;有的故事寄寓着渴望美好生活的理想……。可以说,这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家乡新生代的成长,为他们的生活增添精神食粮,装点着他们五彩缤纷的梦!

实践证明,真正想要校本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真正让每个学生校本课堂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只有把现有的课程资源优化并合理开发,才能将其转化为具有高效性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第7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一、形制、分类与物像组图

宋金时期流行的达摩题材人物故事镜,按形制与纹饰的区别,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镜作八出葵花边形,圆钮。镜图以翻卷流动的细密水波纹为底,钮右侧配置一罗汉状老僧

以禅宗初祖达摩神异传说内容为构图题材的例镜,一般以头顶硕大斗篷、脚下踩踏一短小棒状物或椭圆盆形器独自漂行于波涛之上的达摩为主体物象构图,古今藏家和研究者多将此类镜命名为“达摩渡海镜”或“达摩航海镜”。为禅宗祖师达摩。达摩秃顶,宽额,粗眉,大眼,高鼻梁,耳长而硕大,身披交领右衽袈裟,脚下踏踩一短小棒状物或椭圆盆形器,独自顺风漂行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头上方有硕大斗篷。由于水面风大,达摩袈裟随风飘拂、褶皱清晰可辨,头上的斗篷被吹歪至一侧,因而不得不作伸手扶护斗篷状。钮左侧配置一头部或上身露出水面、正昂首吐升腾云气的神龙,腾起的云雾向上托起一处庙宇。此类镜在目前已发现的宋金达摩故事镜标本中最为习见,典型传世器与出土物见于上海博物馆藏镜、山东省博物馆藏镜、陕西省西安市文物考古所藏镜、安徽六安舒城县马河口祝山村宋墓出土镜等,见于著录的此类私藏典型器也十分丰富,如三槐堂藏镜、息斋藏镜、狄秀斌藏镜、内蒙古地区私藏镜等。此外,在近年来各地举办的铜镜专场拍卖会上,也经常见到此类达摩故事镜,如瀚海2011秋拍铜镜专场拍品等都堪称此类镜中的精品佳作。从器形、纹饰、铸制工艺看此式镜在达摩故事镜中出现的年代最早、流播地域最广、前后延续的年代最长,其中金地所见例镜的数量远多于两宋镜。

Ⅱ类:圆形,圆钮。主纹区满置波浪纹,钮左侧置站立达摩像,达摩脚下踩踏一半月形器在波涛上顺风航行,手中扶持被大风吹歪至前方的斗篷。主纹区外置两周弦纹圈带,素缘。本式镜与前类镜不同之处在于主纹区组图简约,物像细部刻划不精,缺少水中吐云气的神龙和云中庙宇,就铸镜工艺而言亦较前者粗陋。此类镜目前发现数量不多,主要流播于金统治的北方地区,《北方草原古铜镜》收录有两枚内蒙古地区出土的本式镜。

Ⅲ类:柄形镜,镜首圆形,主纹区上部为岸边树木,下部为水波纹,水纹区配置达摩脚踩一弯弧形枝条状物漂行于波涛之上,头戴风帽、身着长袍随风飘拂。例镜见于《华夏国拍2010秋拍铜镜图录》图5440。本式镜与前两类镜物像组图差别较大,达摩头戴风帽子,身着长袍,风帽已与Ⅰ、Ⅱ类镜中的硕大斗篷完全不同,双袖拢于身前的动作亦与前两类镜物像有别。整幅图像表现的场景已没有了前两类镜图式中那种惊涛骇浪、危机四伏、蛟龙出没的神秘恐怖气氛,变成了一幅水面波澜不惊、达摩气定神闲悠然漂渡的空灵画面。

此外,湖南地区出土一件宋代方形人物故事镜(《湖南出土历代铜镜》图168),镜图以水波纹为地纹,水波上配置一着长袍、脚踩长条形棒状物(有研究者认为是宝剑)漂行,岸边另有一人身体前倾、向着航渡者作喊话状。此类镜图故事的文化内涵,论者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认为其描述的也应是达摩航渡的禅宗故事。

二、“达摩渡海故事镜”定名辨误

上文Ⅰ、Ⅱ类镜中水波之上“罗汉型”达摩形象的确认,虽无镜铭旁注,但因有宋、金及其前达摩图像作品互勘俱证,论者向无异议。Ⅲ类镜镜图中的达摩图像与Ⅰ、Ⅱ类镜比较系晚出,一般认为此类披风帽画像是南宋以降随着禅意水墨画兴起而出现的,可视为传统达摩图像的“衍生模式”。关于上述三类镜图展现的情节场景及其文化内涵,传统的说法认为反映的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航海来华的故事,此说至今为众多著录和藏家、研究者所采信,因故十分流行,然而比较唐、宋禅宗史料中的相关记载,用“达摩渡海故事”解释此类镜图式表现的情节内容显然是有问题的。

早期佛教史文献中有关达摩的身份及其活动事迹记载不多,北魏《洛阳伽蓝记》中的达摩只是一个从西域波斯国东游来华的普通僧人,并不曾与“南天竺僧”、“渡海来华说”联系起来。六世纪《略辨大乘人道四行及序》称达摩为“南天竺国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谓其“远涉山海,游化汉魏”,此虽明记达摩从南天竺国“涉海”至中土汉魏传法,但也只说达摩是一位潜心习传《楞伽经》、修道“二人四行”论的平实而不尚神通的普通游僧,其航海来华的具体时间、地点仍付诸阙疑。至唐道宣《续高僧传》中,开始确认达摩来华路线为“初达宋境南越,来又北渡至魏”。此后达摩“航海来华说”在佛教典籍与禅宗诸派中渐成定论,如《楞伽师资记》说达摩“泛海吴越,游洛至邺”,《传法宝记》记“航海而至嵩山”,《南宗定是非论》云“(达摩)远涉彼潮,至于梁武帝”,《历代法宝记》亦记达摩“泛海而来”等。

唐代中期以来,随着禅宗的兴起与日趋繁盛,达摩航海来华的事迹经禅宗弟子累世穿凿附会、虚构神化、叠加增益而变得越来越丰富生动、细节清晰,然而无论是佛教典籍记载中的辗转稽求、衍变异化还是禅宗弟子歧义多出的世代耳口相传,皆未出现过达摩独自从南天竺国远漂重洋来中土传法的说法,即便是宋金以后神异志怪小说繁盛、达摩故事被极度虚构神化之际,也没有出现过达摩能够不借助大船独行航海来华之说。在达摩来华的南北朝时期,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古印度,先民的航海工具均较为原始,航海技术相对落后,人们对远涉重洋望而生畏,从南天竺航海至南朝吴越之地要面临巨大风险,当时即便是有雄厚经济实力和航海经验的大型商人船队,也不敢轻易冒险。上述社会背景下,达摩独自乘小船远涉重洋来华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顾及演绎、虚构禅宗故事的“合理性”与可信度,历世禅宗弟子无论如何神化达摩航海来华的事迹,均不见言达摩独自航海来华说者。

唐、宋佛教典籍中有关达摩航海来华事迹的记载十分丰富,这些记载,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达摩航海来华故事的内容,现摘要列述如下:

唐《南阳和尚问答杂徵义》:“(达摩)附船泛海,涉潮来至汉地。”

唐《宝林传》:“先辞师影,后别于王,而告之言欲住东土,王乃启留不住,遂敕大目御已舶送。经于三载至于广州,刺史萧昂出迎。”

五代《祖堂集》:“泛海东来,经于三载。梁普通八年丁末之岁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广州上舶。刺史萧昂出迎,奏闻梁帝。”

北宋《景德传灯录》:“师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

宋《传法正宗记》:“菩提达摩之东来也,凡三载。初至番禹,实当梁武普通元年庚子九月二十一日也,或日普通八年丁未之岁。州刺史萧昂以其事奏。”

宋金以后的文献《稽古略》记载达摩“既而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辞于侄王,王为具大舟,实以珍宝泛重溟,三周寒暑达于南海。”

以上典籍所记达摩航海来华的原因背景、来华登陆的时间、地点及具体情节等虽有歧义,但认为达摩来华是乘坐国王所赐大船、或搭乘当时往返于南天竺至南朝吴越之地的商船队而来是没有争议的,且航海来华耗时较长、前后达三年之久,由此,宋、金之际所谓的达摩独自航海来华说实际是不存在的,稍后的明代志怪小说《达摩出身传灯录》中收录了前代有关达摩的各种神异传说并进一步作了创新加工、神话演绎,可谓集达摩神异传说故事之大成者,其中亦未见达摩独自驾驭小舟航海来华的记载。

从以上文献所记校验宋、金铜镜图式中的脚踏短小直棒状物、短弧状条形器或椭圆形器漂行于水波之上的独行者达摩形象,此类镜图表现的人物故事情节显然应与“达摩渡海故事”的场景无关,镜图承载的达摩故事内涵,定另有所指。

三、正名“达摩渡江故事镜”的依据

上述达摩故事镜图式表现的情节场景与“达摩航海三载而至南越”故事内容不相干,却与宋金时期流行的另一类达摩“折苇渡江”、“一苇渡江”的禅宗故事内容十分契合。

唐《宝林传》中记载有达摩来华先至南朝的梁地,后因与梁武帝论法不合而渡江北上魏地的故事:

菩提达摩经于三载,至于广州,刺史萧昂出迎,时当梁普通八年丁未之岁九月二十一日。闻奏梁帝,梁帝下诏赴京师,武帝亲驾车辇,迎请大师升殿供养。尔时武帝问达摩曰:“朕造寺、写经及度僧尼,有何功德?”达摩答曰:“无功德!”武帝日:“云何无功德?”达摩曰:“此有为之善,所以无功德。”是时梁帝不悟此理,遂普通八年十月十九日泛过江北。

关于上述禅宗故事伪命题的考证,近世早有研究者论定,不过,唐、宋以来这个故事的确十分流行,《祖堂集》云“(达摩)自知机不契,则潜过江北入于魏地。”该书还录有暗示达摩来华与独自渡江北上的谒语:“路行跨水复逢羊,独自换换暗渡江。”宋《景德传灯录》:“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传法正宗记》:“尊者知机缘不契,潜以十九日去梁渡江。”可见当时禅宗弟子均视达摩独自渡江北上的故事为信史。

达摩使用什么工具独自渡江北上的?北宋中期以前的禅宗文献缺载。约略于北宋晚期,所谓达摩“折苇渡江”北上魏地的神异传说开始出现。

南宋《佛祖统记》记达摩与梁帝论法“帝不契,师遂渡江入魏。”句下自注曰:“圆悟云:后人传折苇渡江,未详所出。”圆悟是生活在北宋仁宗嘉佑八年至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间的一位很有影响的禅宗宗师,所著《碧严集》卷1《达摩廓然》云:“帝不契,遂出国,渡江至魏。后来有传折芦而渡,恐亦不详,此乃赞叹之言也。”作为学识贯通古今的一代高僧,圆悟自然不会相信南北朝时期确有达摩“折苇渡江”之实,只是在著书立说时较为客观地辑录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这一传说,由此亦间证至迟在圆悟禅师生活的北宋晚期,有关达摩折苇渡江的故事已经在市井坊间流播。除圆悟外,其他禅宗弟子著书最初没有将这个故事录入典籍,有论者认为可能与故事本身过于荒诞怪异、神话意味浓重而不被众多习禅者认可有关。此后耳口相传流播愈广影响亦深,日久竞渐生“三人成虎”之效,于是不少禅宗弟子著书自然也就接纳了此说,如南宋本觉《释氏通鉴》记“……(达摩)遂去梁,折芦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自此达摩折苇渡江的故事作为“信史”正式人编禅宗史。

宋、金时期与“折苇渡江”故事约略同时流行的还有一类更为神异的“达摩一苇渡江”传说,以上两类故事貌合而神离,实有明显区别:芦苇细长而中空,置放于江中有浮力,可以托举一定重量的实物而不致下沉,倘若集聚足够数量的芦苇捆扎成浮筏放置江面,承托达摩摆渡过江亦不无可能,此说多少有点合理的成分,大致是说得过去的。而仅利用一根芦苇或折断一截芦苇作为工具承托达摩安全渡江显然是不可能的。“折苇渡江”的禅宗故事演绎成“一苇渡江”,实应另有传统文化诱因,《诗经·卫风·河广》中有诗句“谁谓河广?一苇航之。谁谓宋远?跛予望之。”是说河水之短,旅居卫国的思乡宋人咏叹只需一条小船便可通过而返归故里,此处的“一苇”表意似乎是指“一根芦苇”,实则是以其借指“小船”,并非真的是说能够乘一根芦苇过河。《诗经》中的这个经典辞句及借指含义,为后世著书者屡用,如《三国志·吴书·贺邵传》:“长江之险,不可久持,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唐独孤及《将还越留别豫章诸公》:“他时相忆双航苇,莫问吴江深不深?”宋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等,随着宋、金时期禅宗故事神化程度的加深与泛滥,用“一苇渡江”故事附会达摩离弃梁帝渡江北上的事迹,自然要比“折苇渡江”故事更能凸显达摩祖师卓尔不凡的法力与神通,达摩的神由此亦被无限放大出来,此系宋、金以来达摩“一苇渡江”故事流播迅速以致家喻户晓、另一“折苇渡江”故事渐趋隐没不显并最终罕为市井坊间所知的原因。

以上结论,可对本文论及的达摩人物故事镜图式内涵作出解释:(1)镜图中达摩独自航行于波涛之上,表现的是其离弃梁帝渡江北上的场景。(2)达摩脚下踩踏的短小棒状物或椭圆状盆形器,是标示其过江所乘的小船。整幅镜图描绘的场景,是对当时社会上广为流行的达摩“一苇渡江”禅宗故事的形象化图解。(3)镜图中加载喷吐水柱的神龙和水柱顶部的庙宇,是标示达摩具有神性法力的“符号化”物象,是宋金时期佛教文化中国化、民间化、世俗化的产物。(4)少量例镜图式中,有达摩脚下踩踏细长条状漂浮物的物象,此或系表示“一根芦苇”或折断的“一截芦苇”,果真如此,则传统意义上“一苇渡江”的借指内涵,在宋金之际达摩日趋神化的光环笼罩下被彻底作了异化修正,进而达摩真正变成了能够借助一段芦苇悠然横渡长江的神人了,这在达摩其人其事被民间世俗彻底神化了的宋、金社会市井坊间,抑或是可以“合理”存在的现象。

第8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关键词:左琴科 反讽叙事 民间故事体

引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叙事总体特征表现为讲故事倾向,几乎所有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中,十月革命后读者群的大众平民化、一些文学流派的“大众艺术主张”等因素是导致该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故事体更成为二十年代苏联幽默讽刺文学、《鳄鱼》、《笑话》等讽刺刊物的流行形式。对此,文学批评家叶尔绍夫说道:“二十年代,苏联讽刺文学中的故事体小说笔法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大概它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中都未曾再次这样盛行过。这纯粹是俄罗斯民族的传统,……在苏维埃时代,故事体滑稽小说的大师则是米・左琴科。”[1]

一、对民间故事体的运用

阅读左琴科的小说,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与其说读故事,不如说是听故事。左琴科效法了民间传说、讽刺笑话等民间口头的创作传统,像列斯科夫、果戈理等俄国幽默讽刺大师那样利用民间故事的叙事原理,用故事体来讲述各种内容的故事,成为故事体小说在苏联文学中的继往开来者。

左琴科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口语故事体的格调,他选取的讲述人都来自民间,语言有着鲜明的口语特色。其中,重复作为民间故事讲述人口头表述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民间文学各种题材和形式中最常见的修辞,我们在左琴科的作品中可常常看到词、词组和情节上的重复。

例如在《一件趣事》中有一小段话,仅“乘车”一词出现了十次,词组 “抱在手里”用了三次。此外,代表民间口头创作特色的情节重叠反复形式在左琴科的作品中也多有出现,如《狗鼻子》中,狗凭嗅觉一一让众人原形毕露的情节反复;《一只套鞋》中“我”的两次丢鞋。我们看到,相仿情节的重复在对比之中可以产生滑稽。

另外,左琴科故事讲述人的叙事特征往往在故事的开端就鲜明地呈现出来。比如:“想讲一位首长的故事。这可真是位妙不可言的人物。当然,说起来很遗憾,我记不得现在这人在哪个城市里屈尊。”(《官瘾》)故事讲述人的开场白不仅使我们明显感到叙述者的存在,而且也使我们注意到他在讲故事,不仅如此,左琴科的故事讲述人也常在故事结尾处现身露脸: “我们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想告诉读者,贪财的人有时倒并不怕死,关心的只是千万可别破了财。”(《一个投机商人》)这样的讲述风格在民间故事里不胜枚举,它作为故事体的典型叙述程式对后来的故事体小说有着极大影响。

二、对民间故事体的改造

在左琴科的故事体小说中,作品通篇只有讲述人的语层,讲述人向读者讲述故事,作品的一切都凭借故事人的眼光、声音和世界观来呈现,他们在作品里极富表现力,叶尔绍夫对此评价道:“只要讲故事的主人公一打开话匣子,作者就无需再对他的嗓音的音色、他的举止和行为细节进行补充描述,而使作品的结构复杂化。然而通过自述体故事这种手法,主人公讲话的姿态、嗓音的色调、心理状态乃至作者对所述内容的态度,都清楚地传达出来。”[2]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看得见的故事讲述人,我们发现左琴科在对传统故事体的继承之中有着不同的处理,传统的民间故事体创作是用来描绘那些植根于民间文化传统、有着聪明才智和开朗活泼天性的人们,作家让讲述人用他们自己所属的那一社会阶层的语言讲故事,故事体使得“人民大众有了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来讲话的机会。”[3]

然而左琴科的讲述人形象及其精神本质则发生了变化。从叙事角度看,左琴科通过故事体的不可靠叙事为作品带来视点反讽效果,他的故事讲述人分为两种:故事内叙述者和故事外的叙述者。

首先我们对左琴科故事内叙述者的叙事话语作出分析。故事内叙述者采用的是内视角,他同时作为一个人物出现在自己讲述的故事当中。左琴科的这类故事讲述人为小说主要人物的情况居多,属于主人公类型,处于事情中心的主人公与叙述者合二为一。另外,作家的部分故事讲述人是故事的次要人物,属于目击者类型,作为讲述人的目击者处于故事的边缘,充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短篇小说《肝火太旺的人》的故事讲述人是目击者类型的叙述者。他虽然没有参加与住户们的斗殴,但他自始至终都在现场,他对这场群殴作了生动的“现场直播”,我们越过讲述人的讲述可以发现他既不劝架,也不去叫警察。就其实质,这位看客与斗殴住户们在精神本质上是同一的。讲述人对事件的感知与评述使后者获得一层主观色彩,由此我们可以反观到讲述者本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当左琴科的叙述者在思想越趋近于他笔下的那些否定角色时,无形中就与作者、隐含作者的价值观越拉开距离,他的讲述就越引起读者的质疑,作家的反讽意图就更加凸显,这就如同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所作出的:“第一人称正面人物,远不如以第一人称来写反面人物……第一人称写反面人物会达到批判的效果,而当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时,讽刺也就尽在其中了。”[4]

其次,左琴科的讲述体故事还有一类是以故事外叙事展开的。这类故事外的叙述者叙述的是他(她、他们)的故事,采用的是外视角。尽管讲述人不参与故事,但他往往借对故事中人与事的评价来显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情感特征,从而把自我形象公开在读者面前。例如,《一件伤心事》里讲述人对着一个被人从电影院轰出来的醉鬼大表同情:“不管你们怎样,同志们,但是我却十分同情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这个可爱的人儿痛失全部的六十戈比,而且花了这些钱,却任何特别优秀的东西都没有看到。只怪他的个性温和谦让。要是换了别人,处在他的位置,就可能把整个电影院打个稀巴烂,并把所有观众全部赶出放映厅。”两个讲故事人对酒鬼的同情与辩解显现的反而是自己的是非不分,显然隐含作者对醉汉的丑态是否定的,他与讲述人的道德标准完全不相吻合,所以讲述人对作品所做的描述或评论使读者有理由感到怀疑。

结语

左琴科将叙事话语权交给民间故事讲述人,在承袭民间故事体传统的同时又作出创新,消解传统讲述人的叙述可靠性,有意识地选取不代表作家、隐含作者思想意图的故事讲述人来掌握讲述故事的话语权。作为不可信赖的对象,这类故事讲述人无论参与故事否,在故事内还是故事外,作为叙述的主体,他们只以为是的讲述以及对故事所作的评价并不能左右读者的认知与评判。表露出颠倒错置的道德价值观的故事讲述人被作者和有着独立意识的读者置于被否定与被讽刺的地位,讲述人总被自己的讲述所讽刺,读者可以在文本表层与深层之间的差异对照中感受到作家暗中实施的反讽。语

参考文献

[1][俄]列・费・叶尔绍夫.苏联文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苏]左琴科.丁香花开[M].漓江出版社,1984.

[3][俄]哈利泽夫.文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年的故事传说范文

论文摘要:民间文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极具魅力的文化资源。而我国民间文学蕴藏丰富,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应努力开发利用民间文学,促进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本文就民间文学的旅游文化价值进行尝试探讨。前言概括民间文学对旅游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部分具体阐述民间文学在旅游方面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第三部分民间文学开发和利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Keyword:Civil literature The tour develops Object

Summary: The folk literature has the rich place characteristic, is extremelyhas the charm the cultural resources..But our country folk literature contains richly, vigorously isdeveloping tourism's today, should diligently develop the use folkliterature, the promotion traveling cultur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attempt discussion on the folk literaturetraveling culture value.. Foreword summary folk literature to traveling culture developmentpositive role.. Second part of concrete elaboration folk literature in travelingaspect development and use value. The third part of folk literaturedevelopment and the use need to pay attention question..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旅游资源。旅游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探奇求知,改变生活节律,吸取其他地方的地域文化。“国内一次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在日本游客中,对人民生活感兴趣的高达68%。”①人们出游的主要动机是了解异地文化和民众的生活方式,旨在寻求一种“经历”或“体验”。旅游活动是游客离开常住地而发生的,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是两种地域文化的交汇与融合。旅游活动尽管具有经济色彩,但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可以说,旅游者是为了文化而旅游的。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民间文学是民俗艺术中一种由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语言艺术,是极具魅力的文化资源,它最集中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风貌,开发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前景不可限量。民间文学必定是旅游业中最闪亮的奇葩,它能为旅游业增光添彩,提升旅游文化的品位,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我国拥有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东方文化,其中民间文学独树一帜,古往今来,讲故事、听故事始终是我国民间社会沿袭的文化传统,深受我国民众的喜爱。而我国又是民间文学蕴藏丰富的国度,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民间活跃着的能讲、善讲故事的人有如恒河沙数。这种文化资源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准备了丰富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各地对本地区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也跻身于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不容置疑旅游已成为当今时尚,人们猎奇的心理,探知的欲望,民间文学的传奇性蕴含着许多有助于激发民众旅游兴趣和旅游好奇心的成分,对旅游活动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旅游属文化活动范畴,实质是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历,欣赏大自然风光,领略民俗风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活动。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大物博,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我国旅游资源异常丰富,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民间文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不可忽视,它具有强大的旅游潜质;因而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学对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提高我国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品位,对加快投资环境改善,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使旅游业富有区域特色与个性,做到有“利”可图,有“益”可求,在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学资源时应加强对传说、故事等的开发利用,推动我国各地旅游业长盛不衰。民间故事和传说往往和一些名人、名地、名著以及一些风俗联系在一起,开发利用民间文学资源要结合有关的人物和史实,结合相关的地名和古迹,结合有关的民俗和产品进行,其次对民间说唱、小戏、歌谣也不能忽视。

一、对民间文学的四层开发。

(一)对风景名胜、地名传说、故事进行开发和利用

许多优美奇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往往伴生出一系列动人的传说故事。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了解其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是当前旅游者的普遍心态。民间传说是野史、稗史,它却是“历史的活化石”,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国内所有成名的旅游景观,都有相关的民间传说为其造势,没有了传说景观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历来就有“看景不如听景”之说。刘守华有一句话:“江山奇景与人文壮观的艺术结晶”。②民间传说可增添旅游的神秘色彩;往往使旅游者启发情思,震撼精神,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结合云梦山对王蝉母子和王蝉师徒的故事进行整理开发利用。结合大伾山对大禹治水等故事进行开发利用,结合淇河风景区、金山寺等对许仙白素贞的爱情故事以及白龙庙故事进行开发利用,结合灵山、朝歌等有关景点对殷纣王的相关故事和传说进行开发利用。这方面成功例子如下:

2002年10月25日,千年胜迹雷峰塔重建峻工落成了。雷峰塔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与其巨大的知名度息息相关的。雷峰塔的盛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不可分离。数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戏曲、说唱、绘画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广为流传,几乎全国所有的剧种都排有《白蛇传》的故事。在2001年,杭州就接待国内游客2510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约82万人次,如果其中有10%游客上塔,其经济效益就相当可观了。雷峰塔的知名度,决定了这个景区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客流量。

电影《少林寺》,是根据民间传说《十八棍僧救唐王》改编的,一经放映少林寺就名扬天下了,旅客蜂拥而来。

珠海市本来是珠江口的一个三等渔业县, 1980 年建设经济特区时,他们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整理出一个“渔女献珠”的故事。传说那渔女本是仙女,被珠海香炉湾的秀色迷住,悄悄化装成渔女下凡,嫁给一个青年渔民。成亲那天,她拾到一个特大的海蚌,挖出一颗硕大的珍珠,把它献了出来,这颗珍珠就变成珠海。于是,香炉湾畔就矗立了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的《渔女献珠》巨型石雕,成了珠海经济特区的标志,香炉湾也成了珠海市著名的旅游区。这个传说给珠海增添了魅力,给旅游插上了翅膀。

民间传说的“八仙过海”人人皆知,影响颇大,其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侄孙。湘子墓位于湘子故园内,墓冢高大,松柏苍翠,竹木丛生,名家碑记数通,目前占地面积30余亩,韩湘子故园已成为豫北颇有名气的道教圣地,香火旺盛,游客常年不断。

《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美丽善良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阿支软硬兼施地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出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永驻石林。后经编导成一部《阿诗玛》电影,赋上一首《阿诗玛》长诗,配上一曲撒尼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让中国人永远记忆着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多少游客就是从电影、诗歌和歌曲中认识并向往石林的。很多年前看过奇异石林的风光照,向往它的神秘。阿诗玛传说让云南石林名扬天下。

对这些景观由来所作的传说往往具有艺术虚构的特征,传说的虚构使有关的自然景观的美感具有多重性,人们在旅游中除直接感受景观外在的自然之美以外,还可从传说中进一步领会过去人们将自己的心灵投射在这些景物上所形成的人文之美。游客面对那些没有民间传说给以进一步美化的自然景观,会觉得索然无味。旅游景观与民间传说故事相映生辉,构成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正如一些从事旅游资源开发的同志所说的:“自然景观是死的,有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它们在游客心中才能活起来。”民间广泛流传的名人、名胜传说,比正史和小说都具体、全面、生动,有趣得多,加上还有不少相关的风物佐证,给人的感觉就特别的真实、可信。一座山、一条河、一座桥、一眼井、一个泉,都有它们命名的故事,讲述它们的渊源和来历,这就增加了游人无限的兴味和无穷的遐思。

(二)对有关人物、史事方面的传说、故事进行开发和利用

由于民间文学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名牌是旅游业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我认为民间文学的旅游文化价值重点体现在对民间文学物态化改造,民间传说物态化为旅游人文景观。

1、人物方面的传说、故事的开发和利用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曾吸引过历代不少诗人墨客,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还会留下不少生动的传说、故事。这些诗文、传说、故事与旅游风景名胜有关。如唐代李白、皮日休、贺知章,宋代王安石、陆游,明代徐渭、刘基、谢迁、王阳明、徐霞客,清代林则徐、梁启超等,这些历史名人游山玩水留下了数以百计的诗文,是旅游区的一大笔文化遗产。把他们的诗文结合各风景名胜景点,编辑成旅游区的风景名胜诗文选,作为旅游手册,提供给游客,使旅游者在观赏美好景观同时,又欣赏到历代名家的绝妙诗文。

实实在在的景点,一经被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故事所点染,更显神彩飘逸、魅力无穷。由于旅游区一般具有特殊的历史位置和奇特的山川,会吸引了各地的电视台来拍摄旅游风情片、风景片、专题片和电影。这些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在拍摄过程中,除拍自然风光和景点外,还会拍大量的旅游区的民风民俗和风土人情,结合民间文学中的风俗传说和风俗故事,结合民俗事象,把旅游区特有风俗习惯搬上屏幕,宣传当地的旅游,使民间文学和风俗发挥全方位的作用。这方面广西有着非常成功的例子:一个刘三姐传说打造成俩品牌。

(1)故乡旅游招牌。广西的刘三姐传奇人物,40几年来《刘三姐》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传唱,最终宜州市被认定为刘三姐故乡。于是宜州市把流河乡更名为“刘三姐乡”。宜州市便以刘三姐故乡为品牌,大规模地建设下枧河风景旅游区,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如果说电影《刘三姐》使桂林山水名扬四海,那么今天的“刘三姐故乡之旅”,则是把“刘三姐”这一古老传说进行重新挖掘并成功地运用于旅游业的一个典范。“爬坡要爬下枧坡,游河要游下枧河;刘三姐家在下枧,歌满河来歌满坡”。宜州市一条美丽的下枧河,孕育了一代歌仙刘三姐。如今下枧河沿岸的许多景点,如对歌台、扁担山、手巾岩、定情树、莫村、铜盘山、鲤鱼石等,都蕴含着刘三姐的许多美丽传说,刘三姐故乡的招牌为宜州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长足的促进作用。

(2)歌圩品牌。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广西各民族有口皆碑的智慧女神。与刘三姐传说相关的“刘三姐歌圩”坐落在漓江与阳朔田家河交汇处,占地面积近100亩,歌圩的核心项目为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建成后的歌圩凸现了广西和当地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演出相得益彰。《印象·刘三姐》打着“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名义创造了广西文化产业。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由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在桂林山水间利用天然美景演出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精品,把广西举世闻名的旅游、文化两大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了巧妙地嫁接和有机的融合。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极大促进了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印象·刘三姐》成为了阳朔一个新兴的旅游品牌项目,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而来。《印象·刘三姐》不仅直接给阳朔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拉动了阳朔整个经济链条的快速运转。

刘三姐歌圩是广西传统的盛大节日,现已由原来的广西国际民歌节升级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集文化、经贸、旅游于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其更加体现国际性、民族性、现代性和艺术性,不断完善“政府办节、公司运作、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市场运作力度。连续6届的成功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正成为世界民歌的盛会,形成了南宁—大独特的文化品牌,也是南宁人向世界递上的一张亮丽名片。

2、史事方面的传说、故事的开发和利用

口头传说一般都是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相融合的产物。例如三国的周郎赤壁,人们面对这些留存至今的山川遗迹,不禁回忆起当年金戈铁马、龙争虎斗的种种人和事,传说中所包含的这些历史地理因素是实在的,它是构成传说故事的核心。

今天的蒲圻将以民间传说、故事为背景大搞恢复赤壁大战古战场,发展当地旅游业。

据悉赤壁大战古战场恢复的设计理念:让静止的、陈封的历史文化景点变成可以参与、触摸、互动,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灵动飘逸的景观。旧景点改造中的“三国雕塑园”,成功地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而二期工程“古战场恢复区”的设计主题是:赤壁再现三国,让游客亲历战争。资源整合的形式是:以三国人文掌故、战斗场面、民俗民风、工艺美术、自然风光为内容,以厚重的三国、长江文化为载体;综合采用庙会、社戏、雕塑、游戏、武术、杂技、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独创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战争场面,进而形成一种前所未有观光游览品种,让游客乘船进入,步步参与。整座古战场恢复区,实际上就是汇集了多种功能的游览胜地,但她又不同于其他的旅游景点,其突出特点是,游客亲历,所到之处没有单纯的被动参观,而是一种参与的、融入性的活动。到处都是景点景观、到处都是表演舞台。山是景,水是景,人在景中;船是戏,台是戏,戏在戏中……在虚无飘渺,步换景移中切实地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神秘和博大精深及上古战争的酷烈氛围,进而得到知识的陶冶和身心的愉悦。一个崭新的,魅力无穷的具有世界级旅游品牌的大赤壁,将会很快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③

由此及彼,借传说开发旅游区的例子比比皆是:四川的丰都是传说中的“鬼城’,鬼城人就在城市建设和旅游景观中大作鬼文章;新郑市也以传说中的“黄帝故里”为品牌开发旅游业,他们都成功了。蒲松龄老先生堪称最早的民间文学家,他的《聊斋志异》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书成了名著,他成了名人,他的故乡淄博市也成了“名地”。当地人花了一亿多元,建了座占地千余亩的聊斋城,在城内开辟了数十个景点,一举办成了国家三A级旅游景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施耐庵在汇集了大量的有关“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著的,山东的梁山因此就成了驰名中外的“名山”,当地人就在其上边大兴土木,建起成套的人文景观。后来的《金瓶梅》一书。只是把《水浒传》中的一些章节扩展开来写成的,和《水浒传》恰恰相反,它是公认的伤风败俗的“淫书”,主人公西门庆和潘金莲也成了典型的“淫夫”和“淫妇”。出人意料的是,山东人竟然也看中了这部淫书和这对臭名昭著的狗男女,聊城市、临清市和阳谷县都争着打起了《金瓶梅》这张牌,不惜花费几千万元兴建“金瓶梅文化区”、“狮子楼旅游城”等大型景区,还把潘金莲定为“形象大师”,同样搞得风风火火。由以上数例,可见民间传说的利用价值有多高。④

(三)对乡土特产、民间工艺的传说、故事进行开发和利用。

在民间文学中,有不少关于土特名产、工艺品的传说、故事。开发出来,服务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物产丰富的地区,在历史上有不少享有盛名的物产,因时代变迁而埋灭,或因冷落而没有开发。但在民间文学中,仍保留了这批名产、传统工艺的传说。如浙江省余姚土特名产“余姚老布”、“节令糕点骆驼蹄”、“山球”、“余姚杨梅”、“七叶一枝花”、“拉毛果”、“盐的传说 ”、“瀑布仙茗”、“大隐石板”等;如传统工艺,“陆埠佛雕”、“四明竹编”、“余姚剪纸”、“余姚花轿”、“余姚草鞋、绣花鞋”、“余姚陶瓷”等。发掘土特名产、工艺品的传说、故事,利用这些产品的传说、故事对产品进行宣传,能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同时可促进产品转化成为旅游礼品、纪念品。⑤

1、民间手工艺的传说、故事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阳春有一道著名的风景线--高流河竹木墟,因河成墟,河因墟而更闻名,墟因专卖竹木手工艺品而闻名,河和墟相得益彰。

高流河墟距今已有420多年历史。相传古代有一位爱国为民的将军叫高流,在剿匪过程中战死在这条河边,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该河称为高流河,并在农历五月初四他的出生日举行墟期以志纪念。以后,每近墟期,附近许多工匠都会将自编的箩筐、竹筛、菜篮、扁担、梯子等竹木藤器,拿到高流河滩席地摆卖。近年来,摆卖的东西不仅仅是竹木藤器,其它日用百货也摆到河滩上来了,连卖手机的也搬了几张桌子过来设了一个摊位。

高流河墟历史久远,其来历还与著名的冼夫人有关。

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冼夫人与冯宝结为夫妻后,驻兵在阳春。陈朝太建元年,冼夫人三次领兵出征广州,半年平定广州刺史都督十九州军事的欧阳纥、王仲宣反叛割据岭南的叛乱。因冼夫人母子立下大功,朝廷大为封赏冼夫人母子。太建二年冬至前后,冼夫人和冯仆母子在高流河畔召开庆祝胜利大会,追悼四十年战乱死难军民,奖励有功将士,陈列朝廷赏赐的文物,演戏、巡行、娱乐升平。

随着历史的演变,高流河墟成为了竹木制品和两阳(阳江、阳春)土特产的交易盛会,并在每年五月初四固定下来,每年一墟。该墟影响遍及新兴、云浮、恩平、肇庆、高要、茂名、高州以及阳江、阳春等州县,每年均有近10万人“趁墟”。

故老相传,在高流墟当日买的竹木器,用河水浸泡后可保永不被虫蛀。因此,高留竹木墟又是一个吉祥的节庆,许多母亲在这一天带上孩子到河上沐浴,希冀孩子们有健康美好的将来。高留墟还是我们阳春当地的“情人节”,每年这个时候,小伙子们带上自己的女友到了河边,洗一把吉祥水,然后背着爱人淌过河渠,留下天长地久的回忆。

阳春市政府在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时将高流河墟变成每年一度的土特产交易会,把高留河墟作为每年一度旅游节首发点,把高流河墟变成粤西土特产的交易中心,打造阳春旅游文化品牌产业。

转贴于   2、风味佳肴的传说、故事的开发和利用

与旅游业不可分割的餐饮业也不可忽视,挖掘民间传说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餐饮文化扩大宣传。

如合肥拥有千年历史的“吴山贡鹅”,合肥人大力打造旅游餐饮品牌。

合肥人品贡鹅吃螃蟹来庆祝陷巢州涨庐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后来更衍变为一个美丽的传说。中国民间故事<丽友桥>--中国古代爱情传奇的经典。

这个传说起于隋唐年间,说的是在合肥白水坝附近靠放鹅过日子的白小玉,人长得非常漂亮,又是刺绣纺织的能手,邪恶的蟹仙一直想得到她!于是邪恶的蟹仙百般阻挠白小玉与段飞俩人结合,造成段飞失去记忆,一个人回云南老家去了。后来白小玉打败了蟹仙,她千里寻夫,大白鹅帮助段飞恢复记忆,俩人最终团聚的故事。合肥民间传说《丽友桥》有诗为证: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丽友丽江丽水丽江水。

合肥吴山贡鹅堪称“江淮一绝”,在合肥打吴山贡鹅招牌的店大大小小有70多家。而吃正宗吴山贡鹅,还得到长丰县吴山镇,这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长丰县吴山镇举办了三届贡鹅节。合肥巢湖锦绣红楼的“橘黄蟹肥、香思红楼”主题活动搞得如火如荼,在菜品上“蟹”成为这一主题活动的重点。中国螃蟹之乡—“合肥”在文化资源和文物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开辟旅游资源,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贫穷就是财富, 荒凉也能卖钱!合肥民间传说与旅游餐饮文化 。一片荒凉,有文化妆点成奇观;两座废墟,经艺术加工变瑰宝。

(四)对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的开发和利用是由广大民众自编自娱自乐,大伙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灵活多样,内容通俗易懂,诙谐有趣。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说唱、小戏、歌谣丰富多彩,每个地方各有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开发和利用民间说唱、小戏、歌谣将大大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的开发和利用最好是结合当地特产小食品,让游客在充分感受当地传统文化之余又大饱口福。因为旅游总要歇脚的地方,因此可以考虑培养一批专业的民间演员,把当地旅游区的旅店装修成古色古香的古代客栈与民间说唱、小戏、歌谣配合起来,让玩了一天的游客在客栈享受回肠荡气的说唱艺术。既有娱乐性又有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的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的旅游服务项目将大大提升旅游文化的品位,刺激游客的旅游欲望。在这方面,很值得向房县学习,在房县桥上乡的民歌种类很多,且生动活泼、极富情趣、耐人寻味。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有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生产劳动、生活及恋爱婚姻、传授文化知识的民歌等,还有唱“四书五经”、“曾广贤文”、“三字经”及一些长篇叙事民歌。杜川村神农峡客栈业主张先忠,十分热心野人谷民歌的挖掘整理,自费购置了电脑、摄象机、数码照相机等设备,走村串户,并资助村民挖整民歌和民间故事,将录音、录象的资料制成光碟,得到市、县有关领导和专家做指导,他通过挖掘整理民歌和民间故事,把客栈逐步办成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内涵的旅游客栈,成为村民唱歌和讲民间故事的文化娱乐场所,成为游客来野人洞、野人谷旅游和观光民俗文化的景点。

二、民间文学的旅游开发利用原则。

注意用恰当的形式展现民间文学资源。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一般是以口头形式流传的,即使整理出版也仅仅是文字的形式,要吸引现代旅游者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和包装,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展示,要符合现代旅游的产品开发规律和市场需求特点。因此民间文学资源在旅游开发中,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民间文学在旅游开发上,利用应注重“三个结合”

1、科幻结合;时代进入了新世纪新阶段,民间文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借助时代特征,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创新,利用光、电、影等现代传媒、公众广告艺术、计算机辅助手段包装和宣传,以文化为内涵,坚持高雅与大众化结合原则。

2、史实结合。历史史实、历史人物与民间传说、故事相结合。在国内各大旅游风景区中,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曾在其间活动过。反映他们踪迹的故事很多,人民群众愿意把心中美好的想象情节,都依附联系在一起。如在浙江省,戚继光抗倭、黄梨洲、王翊四明山抗清,人民愿意把美好的想象与英雄联系在一块;河姆渡远古传说,浙江民众又把“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与“河姆双鸟舁日”、“女姆借金稻”相联系,幻生出一种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和信仰,连风俗起源也挂勾到“女姆”身上,这也反映出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对于民间传说我们不必过于拘泥史实,去作徒劳的考证,不妨说为“史实结合”。

3、真实结合。真实的景点与民间文学、故事相结合。在旅游风景区中,各景点在规划上应有新创意、在利用自然资源上应有独到之处,要避免千人一面的局限,充分利用当地民俗风情,立足民间文化传统,面向末来,借俗生景,贴近游客,建成世界一流、富有民族品位的个性旅游区。这方面日本与英国比较重视民俗在风景区的开发利用,形成了世界性有名的几大主题公园,因此在旅游开发方面就必须搜集、整理有关景点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实景欣赏的补充,发挥风景区各景点的互补优势,扩大旅游区域,逗留游客时间,可以启发游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二)是民间文学在旅游开发上,利用应注重“四性原则”

1、文化性。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而开发民间文学为旅游服务,就是为了增强文化意蕴,增强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如果一个景点没有一丝一毫的民间文学韵味,如:传说、故事、小戏、歌谣等,这对旅游开发毫无益处,因为吸引不了游客。

2、群众性。民间文学根植于人民群众,景点游览对象也是平民老百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定势,并加以一定的引导。文化资源开发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3、品位性。人们来旅游观光,为美好的风光所吸引,为有意义的内容所吸引,要注重品位,不能与“二为”方向和四项基本原则相违背,不能有黄色、迷信、有害、低级趣味的内容,因为游客在风景点观赏到赏心悦目的景色和风光外,需要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

4、服务性。旅游要讲究经济效益,作为服务于它的民间文学开发也要有经济效益,要有市场经济运作意识,开发中要注意趣味性与服务性结合,使人们为美好的风光所吸引、为有意义的内容所吸引。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民间文学越来越受重视了,民间文学是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文化人类学价值、民俗学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近年来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珍爱,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们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更应该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认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开发和利用民间文学是对民间文学最好的保护和促进它的发展。民间文学在旅游业大有文章可作,可谓是民间文学的一次复兴,也是民间文学的价值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注释:

①曹艳英《胶东民间信仰的旅游文化价值》

②刘守华《三国旅游文化与民间传说》

③中国赤壁网《赤壁大战》古战场恢复区设计简述》

④曹宝泉《用新野绚丽多姿的民间文化见证底蕴深厚的两汉文化》

⑤小叮铛:《论余姚民间文学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用》

参考文献:

①《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小叮铛:《论余姚民间文学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利用》

③莫俊《刘三姐现象凸现广西文化品牌》

④中国赤壁网《赤壁大战》古战场恢复区设计简述》

⑤农晴学《民间文学在广西旅游业中的价值》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