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小猫钓鱼课件精选(九篇)

小猫钓鱼课件

第1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一、聚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现状引发的思考

解决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曾经提出:解决问题必须处于学校数学教学的中心。《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在第一学段的编排中,让学生初步积累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同一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和数学经验,提高学生理解策略的有效性和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每册编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基本的解决问题策略。这样编排,进一步突出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计划和运用,再通过对方法的反思、内化,促进策略的形成。

苏教版教材编排特点鲜明,立意明确,使得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更加重视,也促进了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进一步钻研。近年来,笔者经常在校内的教研活动、省市级的竞赛活动和研讨活动中聆听到教师就“解决问题”这一专题的公开教学。其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课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使用及推广成为教师钻研教材、精心展示的重点,而学生在练习中却常常是直接列式解答,并未使用策略,这使得课堂上所谓的层层递进、精彩纷呈仅仅停留于形式而已,并未深入学生的思维,并没有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这样的现象引发了笔者深深的思考,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重点究竟该如何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究竟要让学生习得什么?能不能仅仅停留于解决问题?策略选择与运用的背后还有些什么?

二、剖析:数学建模是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问题解决常常被看作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通过数学思维不断数学化的过程,是一个探索、发现、创新的过程。李胜平指出,数学问题解决是利用解题者原数学信息库中的信息,将数学问题输入条件信息进行处理、编码、加工,采取一定的思维对策,运用运算来改变系统的初始状态,使之改变为目标状态,使得系统从不稳定系统状态转化为稳定系统状态的这样一个思维过程。[1]由此可见,引领学生思维不断数学化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中之重。

引领学生思维数学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在教学中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来达成,因为数学建模是现实与数学相互联系的桥梁,它既体现了数学在现实世界中固有的意义,也体现了现实世界蕴涵独特的数学规律和模式,历史上数学与现实正是通过建模这一纽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相互转化的。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数学建模就是一个学数学、用数学和巩固数学的过程,它是一种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指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化,从中抽象和归纳出能反映问题基本特征和要素及其关系的数学结构,并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结构进行分析、求解和检验,以获得现实问题答案的过程。[3]数学建模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或关键的手段,其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建模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体验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4]学生在建模思想的引领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三、实践:探寻数学建模与解决问题的桥梁

带着思考,笔者积极地在教学中加以实践,下面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架起数学建模与解决问题的桥梁。

1.原型唤醒,提供贴近儿童经验的学习背景

数学本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而数学模型更是在多次抽象后的结果,这就使之离学生有了一定距离。[5]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缩小“学生起点”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距离或者搭起两者之间的桥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寻找实际生活的“原型”。

【课例】

谈话:同学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小猫蓝蓝和红红克服了三心二意的缺点,一心一意地钓起鱼来,不一会儿,就有了收获。可是,他们的钓鱼线缠在了一起,究竟是哪只小猫钓到了这条红色的大鱼呢?

出示:小猫蓝蓝和红红钓鱼的情境图。

讨论:你是怎样找到问题的答案的?

预设1:从小猫的鱼竿出发,沿着钓鱼线去找鱼。

预设2:从鱼出发,倒回去找到是哪只小猫钓到的。

小结:从小猫出发,顺着钓鱼线,可以找到鱼;从鱼出发,倒过来想,可以找到小猫。这一顺一倒就是两种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

出示:

从学生熟悉的故事——小猫钓鱼入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解决类似于“走迷宫”式的趣味问题中,初步建立“顺”和“倒”的模型,初步感知顺向思考与逆向思考两种数学思维方式,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小猫钓鱼的故事为学生找准了知识“原型”,当然这只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隐喻,教师在此基础上用方框加箭头的形式将故事加以提升,挖掘出更为深刻的“顺”和“倒”的模型,这才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找准了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数学抽象。

2.问题简化,设计贴近儿童思维的过渡环节

要建立数学模型,首先必须对实际原型有充分的了解,明确原型的特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建模者对实际问题进行简化。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一些实际问题的了解比较含糊,因此,教师要贴近学生思维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归纳、抽象,加以适当的简化,并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学会对问题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解释。

【课例】

谈话:小猫蓝蓝收获很大,不一会儿,就钓到了12条鱼,可是他肚子饿了,就拿起2条小鱼当点心,那么现在他的鱼筐里有几条鱼呢?

学生口述想法并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将蓝蓝钓鱼的故事情节发展用如上图的方框和箭头进行整理:

小结:顺着蓝蓝钓鱼故事情节的发展,用减法顺利求出了蓝蓝现在有几条鱼。

谈话:接着,我们再来看红红钓鱼的故事。红红也钓到了不少鱼,可是她悄悄和蓝蓝一比,发现还是不如蓝蓝,于是她不甘示弱,又钓了2条鱼,现在她的鱼筐里有10条鱼,你知道她原来钓了几条鱼吗?

学生模仿上题用方框和箭头进行整理:

引导学生说说怎么想,出示:

小结:回顾刚才解决红红钓鱼的问题,我们先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用方框和箭头整理了信息,然后倒过来推想,算出了原来红红钓了几条鱼。倒过来推想,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在本课中,小猫钓鱼的故事不但是一个引子,它还被开发成整个教学活动的线索。在此环节中,教师为故事的主人公蓝蓝和红红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故事情节中的信息转化成方框加箭头的框式图的形式,指导整理条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用框式图能更为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为进一步的数学抽象、数学建模埋下伏笔,打好学习的基础。同时,这两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正好为引入新课的“顺”和“倒”的模型提供了两个具体的例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模型建构,创设促进思维抽象化的教学程序

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提炼数学信息,学会把现实中的问题通过语言抽象,抽象成一个科学的东西,然后在语言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符号抽象,抽象成一个数学的东西,这个过程对小孩子是非常重要的。[6]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抽象化的教学程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数学思维的抽象美,感悟到数学建模的文化价值所在,汲取求真求知的力量。

【课例】

(1)教学例题1,建立解决一步倒推问题的模型

谈话:经过一天的努力,蓝蓝和红红一共钓到40条鱼,蓝蓝给红红4条鱼,现在两人钓到的鱼同样多。原来两人各钓到多少条鱼?(出示情境图)

提问: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怎么理解“现在两人钓到的鱼同样多”?你能将这些数学信息用方框和箭头的方式进行整理吗?

交流,出示:

蓝蓝:

红红:

讨论:“蓝蓝给红红4条”怎么理解?蓝蓝的鱼怎么变化了?红红的鱼呢?用更为简洁的数学符号怎么表示这样的变化?

进一步简化:

蓝蓝:

红红:

提问:看图说说,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中强调倒推的过程,并出示图:

蓝蓝:

红红: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说说每一步算出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何检验?

教师指导学生将结果代入上图的“?”,顺推检验。

提问:同学们,回想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先求出什么?(现在蓝蓝和红红各钓到几条鱼)然后怎样?(用方框和箭头整理信息,并简化成数学符号)再怎么想?(倒过来想,算出原来蓝蓝和红红各钓到几条鱼)最后要干什么?(检验)

小结:从现在出发,倒过来推想,求出原来。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倒推策略。(板书,完善课题)

(2)教学例题2,建立解决两步倒推问题的模型

谈话:第二天,猫妈妈把孩子们和爸爸钓到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上午卖出30条,下午猫爸爸又送来24条,现在猫妈妈有52条鱼。猫妈妈原来有多少条鱼?

提问: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呢?为什么?

学生独立用方框和箭头整理条件和问题,再倒过来推算。

出示两种整理的方法,沟通文字和数学符号的联系:

提问:看图说说,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中强调倒推的过程,并出示图: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说说每一步算出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何检验?

教师指导学生将结果代入上图的“?”,顺推检验。

提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分析:这种算法有没有用倒推的策略呢?

出示:

小结:这种解题思路,实际上就是把两次变化的过程合并成一次变化,把两次倒推变成一次倒推。

(3)对比沟通联系

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帮助小猫解决了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都用到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这两道题都要用倒推策略呢?

小结:像这样,已知现在,未知原来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用倒推策略。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是怎么做的?

小结:用倒推策略解决问题,先整理条件和问题,再一步一步地倒推,最后进行检验。

提问:倒推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小结:从现在出发,根据变化的顺序,一步一步地有序倒推,倒推过程和变化过程恰好相反。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框式图进一步抽象,初步建立倒推策略的模型,分两个层次展开。首先,教学例题1,引导学生将文字表达的框式图,舍弃次要因素,抽象出既简洁又准确的纯数学符号表达的框式图,初步建构起数学符号归纳的模式。这种纯数学符号的框式图,更利于学生厘清倒推的过程、方法,形成技能。其次,教学例题2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两步倒推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框式图整理信息,在汇报比较中进一步沟通文字和数学符号的联系,优化方法。此时,教学的重点转向倒推策略本身,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倒推的起点、顺序、方法,并在方法多样化的比较中,进一步体会倒推策略的基本特点,从而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但注重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还注重引导学生建构学习模型,也就是渗透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倒推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在教学中,以框式图为载体,引导学生经历“抽象——倒推——检验”的过程,即用框式图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框式图来经历倒推过程,用框式图来顺推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起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模型,体会“顺”和“倒”的互逆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挖掘生活原型——简化问题表述——建立数学模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模式化”,主动建构起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读、分析、综合、抽象、简化信息等多种能力。数学建模在数学学习和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有助于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参考文献:

[1]俞平,连四清,武锡环.中国数学教育心理研究30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46-47.

[2][3]林崇德.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410.

[4]于荣华.建模视野下的有效数学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1).

[5]许贻亮.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做两道“减法”[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第2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1.创设情景,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促使学生发展。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简单显浅地提问,学生在不理解老师提问目的和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就会因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从面严重抑制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相反,如果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能直觉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思维也就被激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1.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借助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是低年级教学常用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小猫吃鱼”时,联系前面讲过的“小猫钓鱼”一课,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话说小猫一家去钓鱼,当时没有钓到鱼的猫弟弟今天认真钓鱼,结果钓了好几条(边说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正准备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呢!学生一听小猫钓鱼的后续故事小猫吃鱼,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趁热打铁,让学生数数有几条鱼(一共3条)课件动态演示小猫吃掉一条,设问:“还剩几条?”再演示吃掉一条……把从3到0的变化过程逐步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体验了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1.2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是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可见,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2.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分行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生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

3.互动交流,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感悟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老师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4.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

5.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如多些说“再想想,相信你能行”、“你的回答太精彩了”、“你的回答真有创意”……,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处主学习的培养。

第3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一、在表演中快乐学习

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表演中应用,使课堂动静结合,既有节奏,又有乐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中运用课堂表演创设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式缩短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以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引起学生无比的兴趣。将知识融入到动态的教学情境,营造了主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学完1、2、4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对背口诀已经感觉到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因此,我设计轮流让九个学生扮演青蛙,戴着头饰从座位上依次跳出来表演,全班同学边看表演边编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记住了口诀,学会了知识。

二、在竞争中快乐学习

小学生好胜心强,心理学家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感到快乐。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发展,还是今后的持续发展,恐怕都是不可少的。开展竞赛性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维持较长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低年级数学中经常有速算比赛等趣味性竞赛,并在其中设计了让每位小班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竞赛项目,有了这些持久、强烈的成功感的刺激,促使这些学生在被接纳的氛围中不断自我完善,学生兴趣浓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儿童的潜能。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经常创设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竞赛活动:“爬数学山”、“夺红旗”、“找朋友”等。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他们的潜能。

三、在“玩”中快乐学习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学习的乐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而且不稳定,有趣的东西常常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游戏引进课堂,根据教材的内容,不断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兴奋与抑制的不断变换之中。结合低年级教学内容,把丰富多彩的游戏引进课堂,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是低年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在奖励中快乐学习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们从来不吝啬自己的激励性语言,“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完整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自愿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说“你肯定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真不错!声音稍微洪亮一些,同学们就听到了。”“老师知道你一定行!”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五、在聆听中快乐学习

有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尤其低年级的学生,都很喜欢听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知识寓于故事之中,这能符合学生形象的记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0”的加减法”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过了一会儿,小猫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小猫跑去捉蝴蝶,追了一会儿,没有捉到,小猫又跑回来,接着钓鱼。刚坐下来,它又发现了一只蜻蜓,于是,它又去捉蜻蜓,结果蜻蜓又飞走了,小猫只好又跑回来钓鱼。这时妈妈已经钓了3条鱼,可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小猫非常伤心,妈妈告诉小猫以后做事要一心一意,不然什么事也做不好。小猫不再伤心了,又继续钓起鱼来。可是天色已晚,妈妈只好领着小猫回家了。小朋友们,小猫一条鱼也没钓到,用什么数表示呢?谁能算一算,小猫和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老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学会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这样,学生不仅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一节课的知识学会了。

第4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摘 要】新版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但它能有效地弥补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就此谈几点教学的看法。

【关键词】新教材;小学语文;教学

教材编制也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功利化的第二种表现: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儿童揭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它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它将儿童视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没长大的人。将儿童时代设定为一个准备时期,“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化则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的、冷静的;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以及批评“三心二意”教学主题的确立正是化中心意识的表现。这种化中心意识是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轻视、漠视,甚至无视儿童的存在的。因此,尽管几千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被誉为“诗的国度”、“散文大国”,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少之又少。虽然“五四”以后,随着西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东渐,人的价值、儿童的价值开始被发现与确立,作家开始关注儿童,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站在成人的立场进行训育,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童话教学道德教化也是对我国“文以载道”文艺理论无意识继承的结果。在古代,文学创作和学校教育都非常强调道德教化功能。

新教材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和儿童认知的规律,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教材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的生活经验,努力贴近儿童生活。重视积累、诵读、语感,重视熏陶感染,重视扩大阅读的面、增加阅读的量。尝试创新单元设计。好多教材都改变以知识点组织单元的方式,探索以生活主题等方式组织单元。尝试创新练习设计。好多教材都努力探索创新练习设计,使练习不仅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而且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同时还努力改变简单的、枯燥无味的练习形式,着力设计儿童化、活动化和互动性的练习。

新教材本身就是一种实验教材,有成功的探索,也有不足的地方。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小学味”还不够浓。既然是小学语文教材,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游戏、儿童文学、童年养护等方面的因素。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小学语文”指数偏低。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游戏”指数过低,需要增强童心的力度,增添侦探故事的元素小学教材在编辑的过程中,成人立场仍然占主流位置。我们的教材,无论是课文的编排,还是习题的呈现;无论是单元练习的编制,还是习作的设计;无论是知识的排布,还是能力的培养,都过于严肃、古板,缺少活泼的童趣。也就是说,现行的小语教材存在着与儿童文学化思维不合拍,与儿童的兴奋点不吻合的现象。能维持一个人对学习与研究持久兴趣的正是他的好奇心。再好的东西,只有为学生所喜爱才能使他们能接受。因此小语教材需要大幅度地提升“儿童游戏”指数。

第5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一、创设情景,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促使学生发展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简单显浅地提问,学生在不理解老师提问目的和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就会因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从面严重抑制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相反,如果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能直觉地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思维也就被激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说明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数学生活的过程。借助贴近生活的事例或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是低年级教学常用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小猫吃鱼”时,联系前面讲过的“小猫钓鱼”一课,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话说小猫一家去钓鱼,当时没有钓到鱼的猫弟弟今天认真钓鱼,结果钓了好几条(边说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正准备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呢!学生一听小猫钓鱼的后续故事小猫吃鱼,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趁热打铁,让学生数数有几条鱼(一共3条)课件动态演示小猫吃掉一条,设问:“还剩几条?”再演示吃掉一条……把从3到0的变化过程逐步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体验了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

2.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

陶行知先生是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可见,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动画呈现情境图。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明选了一份精美的礼物。为了使礼物更加美观,他打算亲手包装盒子。小明买回一张漂亮的包装纸,为了节约纸张,他想先裁下大小适宜的一块再包装,那么至少要裁多大的纸呢?小明该怎么做呢?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吗?学生通过通过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分行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生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

1.互动交流,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

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感悟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老师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

2.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 计算 沙堆、稻谷堆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

3.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

第6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关键词: 小班美术 游戏 结合方法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的工作,是儿童的生命。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中的体验、互动,促进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游戏化美术教学,即教师把幼儿所要绘画、制作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游戏,使游戏和动手融合成一种活动、一个过程,通过相互结合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我们在美术活动中应充分考虑游戏与幼儿学习的联系,如何才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设置怎样的游戏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我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实践。

一、贴近生活,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以“趣”激趣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小班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知水平有限,经验少,对自己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物容易产生共鸣。

案例一:给小兔子喂青草

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小动物,知道小兔子是吃青草的,很多孩子在生活中有过喂兔子的经验。活动中,先出示一只小兔子,我们要通过画绿色的竖线表示青草,将自己画的“草”喂给小兔子吃。青草是长长、细细、一根一根,请孩子自己画一画,他们很快就画了很多很多“直线青草”,并乐在其中的兔子说:“小兔子,快来吃我给你画的青草吧!”

小班幼儿面对熟知的内容,表现出超常寻常的热情与表现欲望;相反,若是无经验的事物,他们会表现出迷茫,无从下手,导致对美术产生抵触情绪,将不利于营造幼儿积极的创作氛围,只有选择有趣的美术活动题材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二、材料多样,选择游戏化的操作工具,因“趣”促动

1.蜡笔画,将蜡笔转化为游戏的道具。

小班孩子以蜡笔涂鸦为主,喜欢用笔在纸上涂画的过程,不注重绘画结果。为了引导幼儿学习顺着一个方向涂色,单纯地说教显得十分苍白,将这一涂色要求放置在情境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效果则会截然相反。

案例二:消灭灰太狼

一天,我们正在进行涂色活动,一个孩子在纸上玩着游戏。他先画了一个“灰太狼”,接着用蜡笔重重地涂色,奋力地把灰太狼消灭,我一看,他涂的颜色非常有力均匀,他始终充满兴趣,对自己的“作品”颇感满意,由此衍生了一个涂色活动“消灭灰太狼”。我问:“灰太狼又要来抓小羊,我们要不要帮助小羊赶走他?”“要!”“那我们用洒水枪来赶走他。”要求幼儿用蜡笔将灰太狼涂掉。在幼儿涂抹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习顺一个方向涂色,涂色有力均匀。

2.使用多种材料进行颜料绘画、印染。

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材料会使孩子乏味,因此,教师一直在寻求突破,不仅美术活动的选材越来越广泛,工具的选择也越来越新奇、多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逐渐使用棉签、滚筒、刷子、弹珠来创作,甚至是梳子、蔬菜都走进了美术课堂,幼儿容易被这些有趣的东西吸引。

案例三:小猫的新衣服

在美术活动“小猫的新衣服”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蔬菜的横截面,使其变成印章来作画。在活动开始时,我出示没穿衣服的小猫,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助小猫制作一件新衣服,当我说出可以印一件新衣服,用蔬菜印时,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聚在一起,嘴巴里发出了惊奇的声音。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直到结束时,还有孩子意犹未尽地说:“真好玩,我还想再玩印章。”

由此看来,有着丰富有趣的材料的美术活动,在孩子们眼中就像一次次游戏,过程新奇,充满乐趣。

三、从乐出发,设计游戏化的教学过程,“趣”味无穷

1.设置游戏化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班好玩、好动,喜欢有趣的事物,行为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要使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在活动开始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是关键因素之一。在小班美术活动导入活动中,常常运用故事、猜谜、游戏情境等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案例四:逃跑的大狮子

在“逃跑的大狮子”活动导入中,我讲述了一个故事:动物园的大狮子跑了出来,请小朋友想办法把它关起来。小朋友很多都想到:画笼子。孩子们在绘画过程中,十分投入与仔细,把笼子画得很密、很紧,就怕大狮子“逃”出去。

我将关狮子的游戏融入活动中,以游戏化的口吻导入活动,使得幼儿身临其境,很快投入,在玩游戏中锻炼了画直线的技能。

2.以游戏化语言指导、评价,提高操作的趣味性。

运用有趣的情景语言贯穿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通过情景解释绘画的技能技巧,提出绘画的要求,并且用作指导幼儿绘画全过程及交流评价,能够使幼儿获得游戏和绘画的双重感受。

案例五:小猫钓鱼

孩子们头戴小猫头饰变成了可爱的小猫,跟着妈妈去钓鱼,清清的池塘里小鱼欢快地游着,小猫们挥动鱼竿,尽情地钓着,“嘿,我钓到了一条鱼!”果然,鱼竿的一头连着鱼线,另一头连着一条小鱼。孩子们有了垂钓的经验,在画画时,便自然地将画纸上的长线连在鱼竿和小鱼之间。

在展示评价环节,我说:“看一看哪只小猫钓的小鱼最多,他就是我们的‘钓鱼小能手’。”这时幼儿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都纷纷推荐自己的作品。一些画得快的孩子得到了表扬,画得慢的孩子则表示自己下次一定努力多钓几条。

第7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及儿童性等特征。表达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为其精神本质。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为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心向往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的活跃的想象力,获得如游戏般的快乐体验。们的语文教学虽然意识到了童话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没有去全力理解儿童,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此,在童话教学当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功利化和表演化两种倾向。

一、内容功利化

功利化的第一种表现: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出于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反拨, 80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将工具性提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突出了“双基”的地位。教材编制也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有学者按课文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的功能各种方式,将课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定篇”用以学习经典的丰厚内涵,“例文”用以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样本”用以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读写“方法”,“用件”则主要指“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等。可见,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功利化的第二种表现: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神笔马良》、《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儿童揭露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它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它将儿童视为“不完善的人”,是尚不了解世界、尚无能力、尚没长大的人。将儿童时代设定为一个准备时期,“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事实上,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儿童文化是审美的、感觉的、移情的、热情的,化则更多的是科学的、理性的、冷静的;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 ,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 《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以及批评“三心二意”教学主题的确立正是化中心意识的表现。这种化中心意识是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结果。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是非常轻视、漠视,甚至无视儿童的存在的。因此,尽管几千来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被誉为“诗的国度”、“散文大国”,但真正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少之又少。虽然“五四”以后,随着西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东渐,人的价值、儿童的价值开始被发现与确立,作家开始关注儿童,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被选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但一些作品仍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站在成人的立场进行训育,而没有真正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要。童话教学道德教化也是对我国“文以载道”文艺理论无意识继承的结果。在古代,文学创作和学校教育都非常强调道德教化功能。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毛诗序》也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代要求文学创作“发乎情,止乎礼义”。到宋代的程朱理学更是将道推到至高的地位,认为“文皆从道中流出”(朱熹《朱子语类》) 。清代桐城派始祖方苞认为,文章要阐明“义理”。

二、形式表演化

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许多教师在教授童话作品时,喜欢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如果使用恰当,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能有效地弥补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滥用表演的现象,他们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好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表演只是做给旁人观看的。在还没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许多学生参加,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表演得热热闹闹;还有的教学中,让每个学习小组轮番上台表演,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记住台词,思考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加入自己的想象练习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表演化还有一种表现:一些教师将童话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声、光、色、形样样精美,颇为热闹与好看,但整个课堂缺乏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缺乏与学生深度的心灵交流,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应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

第8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新一轮语文课标,已明确规定,把“写话”作为写作训练的初步。这就要求我们铲除旧的观念,不要认为低年级学生就是识字,写作文是三年级的事情。试想,没有低年级奠定写作基础,学生到了三年级,拿起笔来就想成章,谈何容易!然而怎样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我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进行积累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要想写文章,必须学习掌握运用语言文字,掌握得多,运用起来才会自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语文老师都懂得这一道理。首先,在指导学生识字的同时,应不断地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每学习一个生字,都进行字不离词,词不离短语,短语不离句子的训练。为以后的习作积累素材。孩子们年纪小,不懂得积累,全凭老师的引导。比如学习名词春夏秋冬,可以做这样的积累,春――暖(风),夏――热(雨),秋――凉(露),冬――冷(雪),从中让学生了解季节的特点。其次,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社会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无论在学校,在家庭,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处处有可观之事,时时有可观之物。教师可让学生经常捕捉信息,并把新闻趣事记录下来。另外,激励学生多读书,从书中获取知识,积累材料,进行“采蜜”。

二、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说是写的前提,能把一件事完整地说出来,就能写出来。学生们不是不会说,就是不知道说什么。有了各抒己见的机会,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就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说话的材料。这种说话材料,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要记一件事,我不讲写作知识和要求,先领学生进行活动。每人发一条毛巾,一个脸盆,在老师的指导下洗毛巾。洗完后,进行回顾总结,让学生说出洗毛巾的过程。孩子们异常兴奋,个个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进行语言表达。再比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操场上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进教室后,让学生自由表达活动过程。学生兴奋之余,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进行表述。

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小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彩图色泽鲜艳,正好适合我们引领学生细致观察。比如,《小猫钓鱼》一文,最后一幅图是在文章结束后出现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说出图的内容,多少学生只是“雾里看花”,见到的只是鱼。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小猫的动作和钓鱼竿,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众说纷纭,“小猫向后仰着”“两只手用力向后拽”“鱼竿被压弯了”“小猫钓的鱼真大呀!”老师问:“小猫为什么能钓到大鱼呢?”“因为听了老猫的话,做事一心一意。”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短时间可见效的。我们要善于从课堂上、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养成边看边思考的习惯,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前提。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低年级学生善于想象,可以上天入地,贯通古今。能否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发他们观察想象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我时刻不忘这一点。比如,学完《古朗月行》一文,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人类已登上了月球,假如你长大登上了月球,想干些什么呢?”“我要到月球上采矿。”“我要到月球上种水稻。”“我要再造几个月亮,为人类造福。”再如学完《狐狸和乌鸦》,我设计的问题是:“假如乌鸦又找到一块肉,狐狸会怎样做,乌鸦又会怎样做?”学生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都热切地有话要说。

五、看实物进行形象思维

比如,在我们家乡最近新立起许多风力发电杆,我带领学生站在校园内向远处观望。“你们看到了什么?”“没什么呀。”“仔细看看。”“啊!有一排排风力发电杆。”“说说像什么?”“像大鸟,像白鹤亮翅。”“那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发电。”接下来,我又讲述风力发电的伟大意义。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果我们从学生入学起,正确引领学生不断积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细心观察自然和社会,并持之以恒,一定能让其储备许多丰富的写作材料。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得到提高,这样,写作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第9篇:小猫钓鱼课件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19-01

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具有神奇性、幻想性、叙事性等特征。童话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有的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却存在着问题,并归之如下:

一、内容功利化――异化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功能

功利化的第一种表现是受语文工具观的影响,将童话教学作为语文知识技能训练的手段。教材编制采取了以知识与能力为中心的逻辑序列,这种转变对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朝科学化方向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较大的片面性。表现在童话教学中,就是忽视了作品的人文内涵和不同作品在语文教育中的不同功能。事实上不可能在所有的童话课文教学中都进行“语言与文字的训练”,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童话教学中工具性与艺术性的关系。童话是儿童喜爱的与儿童心理为契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教学中,应以艺术性为主要内容,否则童话教学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一种被强迫的负担。

功利化的第二种表现是过于强调道德教化和思想教育的使命,即要在每篇童话教学中,通过分析和挖掘都要“告诉儿童一个道理”,完成道德劝诫和思想教育的使命。这种倾向观表现在教材的选编上,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如《骄傲的孔雀》告诫儿童要虚心,不要骄傲;《小猫钓鱼》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的主题;《一只小雁》告诉孩子们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这种重教化的童话教学忽视了童话的特点,忽略了儿童的精神活动和独特的文化,它是从成人世界的现实原则出发的结果。儿童文化中充满了想象和创造,化更多的是理性和重复”。《小猫钓鱼》中的小猫(代表年幼的儿童)在美丽如画、生机盎然的大自然里,与蜻蜓和蝴蝶追逐嬉戏,而不是“专心致志”地钓鱼(代表工作),这正是小猫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儿童文化的一个表现,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它像猫妈妈一样抵御外在的“诱惑”,而去从事“钓鱼”这类成人世界中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呢?《小猫钓鱼》进入语文课本,正是化中心意识的表现。

在创作童话作品,对童话作品选编和进行童话教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教育功能。由于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太急于对作品的教育意义进行提取,儿童文学课就很容易变成德育课,异化了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功能。而我们在儿童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其基本的、主要的功能―――审美功能。通过儿童文学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

二、形式表演化――追求表面的热闹

童话作品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许多教师在教授童话作品时,喜欢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实践证明,如果使用恰当,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他们理解其中的形象。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即:“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将童话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可算得上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它能有效地弥补课文内容,向课外拓展和延伸,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滥用表演的现象,他们只追求表面的热闹与好看,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中,表演只是做给旁人观看的。在还没有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情况下,就急于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有的表演许多学生参加,学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表演得热热闹闹;还有的教学中,让每个学习小组轮番上台表演,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记住台词,思考小动物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并加入自己的想象练习表演,然后组织学生表演,让学生扮演小蝌蚪、鸭妈妈、小鸭子、青蛙、大鱼、大乌龟、大白鹅。表演化还有一种表现:一些教师将童话作品制成多媒体课件完完全全搬到屏幕上,声、光、色、形样样精美,颇为热闹与好看,但整个课堂缺乏一种内在的审美精神,缺乏与学生深度的心灵交流,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童话教学中,应根据童话作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为表演而表演。

三、知识灌输――缺少个性化的解读

成人世界与儿童有着很大差别和不同,成人有一定的作品阅读和生活经历,很容易吸收文学作品中的各种知识,并通过再创造想象将文字转化为脑海中的真实形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差距与审美经验的不足,对作品中知识的学习有一定障碍,对文字的内涵往往把握不好,这就需要成人蹲下身子,缩短距离,用合理的方式唤醒儿童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使其充分感受文学的美妙,知识的神奇。请看童话课文《七颗钻石》的教学设计:1、初读课文:课文中水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2、再读课文,交流讨论:第一次,水罐由木的变成了银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水罐为什么又会发生后来的多次变化,用刚才的方法,自学交流。

很多童话的教学过程与上面的案例相同,教学中只注重故事情节,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教师面对文本,没有保持一颗童心和保留一份童趣,像儿童般投入生命的感觉去领悟、去体验,总是想着让学生来接受知识与自己的劝导,没有尽力激活儿童的阅读欲求。

结语: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并渗透到童话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人文精神的阳光沐浴每一个学生的心。同时,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面对童话作品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保留一份童趣,“蹲下来”和儿童站在同一高度,和他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暂时抛开成人的理性化思考并像儿童般投入生命的感觉去领悟、去体验孩子视野里的童话世界。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剥夺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发挥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