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全面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四个一”建设为核心(抓紧建设一个建筑业总部港、重点推进一个建筑产业园、研究出台一套建筑业激励机制、开设一个建筑专业人才培育基地),以转变建筑业生产方式为主要路径,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跨越。切实提升我县建筑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县向建筑业强县转变。

二、主要目标

坚持以经济总量2025年冲刺“700亿”、2035年城市规模达到“双70”为目标,加快实现“三个定位”,努力争当创建全省经济副中心排头兵,确保全县2023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建筑业税收达到5亿元;建筑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数量力争突破100家,培育1至2家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设计+施工总承包航母级企业,10家实力较强的工程1级总承包企业;“四上一新”企业达到70家,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应用。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打造总部港、建筑产业园基地计划。

1.建设建筑产业总部港基地。为支持建筑产业发展,提升现有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同时为新注册企业提供一个孵化平台,力争2021年二季度完成建筑产业总部港建设项目选址和规划方案审批等前期工作。鉴于该项目为重点项目且工程地质条件差,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在供地保障等方面参照三材文化商贸物流园、院士工作站等项目给予优惠政策。(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规编中心、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投促中心)。

2.丰富建筑产业园业态。规划建设建筑产业园,全方位发展装配式生产企业、绿色建材、环保家居生产企业等配套产业。扶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集团化发展。将建筑产业园发展为龙头骨干企业聚集,设计、生产、施工体系完善,电子商务与物流配套齐全的产业园基地。(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规编中心、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投促中心、合力镇)

3.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强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监管,推行装配式装修,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加快形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引导企业依托建筑产业园,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出台政策,推行绿色施工,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在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实施建设中,应使用装配式建筑,在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中,按照不低于建筑面积30%的比例使用装配式建筑,推动建筑业与建材业相融合,实现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制造、集成化施工,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引进外地企业组建钢结构和预制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生产线。(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投促中心、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司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二)实施企业改革攻坚计划。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实施建筑业战略,推进经营结构调整。鼓励建筑企业向城市交通、水利、公路、桥梁、隧道、地下管廊等领域拓展,通过延伸产业链,改变目前同质竞争局面,推进建筑业由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按照“做专做精”的原则,合理发展专业承包企业,优先发展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承包企业,引导和支持中小建筑业企业向专业化、技术型方向发展,同时培育总承包企业(设计+施工),推进工程总承包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统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2.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建立对外承包重点企业和大项目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构建并充分运用我县建筑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加强与县政府驻外办事处的联络协调,为建筑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和支持。鼓励本地企业到市外、省外承揽业务,或与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合作组建联合体,设立分公司或劳务公司承揽工程,实现省外产值40亿元目标。(牵头单位:县投促中心,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三)实施扶持建筑企业攻坚计划。

1.加大奖励政策。重点支持在我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财务制度、实行独立核算且纳入统计建筑企业;对新晋升为特级、一级、二级及三级总承包建筑企业;县外建筑业企业迁入并登记注册在或总部设在的特级、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甲级勘察、设计、监理企业;创建质量品牌,对获“鲁班奖”、“天府杯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省级优质工程奖的企业,按照《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办法》(府发〔2020〕14号)给予奖励。(牵头单位:县财政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2.强化财税扶持。为激发企业积极性,大力奖励县内建筑施工企业从县外引回税收,对非境内的建设项目,税收在缴纳的,按照对县上实际贡献的20%奖励给企业;晋升为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从晋升次年开始连续3年县外建安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回本县缴纳,按县级收入的50%给予奖励;实行税收管理员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建筑业税收管理团队,开设建筑行业税政课堂,开展全程涉税辅导及管理,提升建筑企业“营改增”适应能力;组建建筑行业涉税风险分析专业团队,做好涉税风险分析,确保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牵头单位:县税务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3.加强金融信贷支持。支持我县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建筑类企业授信和贷款额度,开展以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等为抵押和以应收账款等为质押的贷款业务。对我县建筑企业在县内外承接政府投资(含政府投资占主体)项目,凭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的施工合同及施工许可证,可在我县开户银行申请贷款,支持具备条件的建筑企业上市。(牵头单位:县政府金融办,配合单位:各商业银行,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4.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工程价款结算,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预付款制度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拨付工程款,不得以未完成审计为理由延期工程结算、拖欠工程款。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不得办理产权登记。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的单位,不得批准新项目开工。(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审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四)实施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攻坚计划。

1.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引导支持建筑业企业和高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加快本土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人才储备措施,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对建筑业类企业引进符合相关人才政策的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享受人才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事施工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符合规定的,可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建筑业类企业在申报初、中、高级职称时,符合条件的,不受比例限制,优先给予认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配合单位:县教科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2.培养高技能工人队伍。在我县现有的职业中专学校开设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市政工程等相关专业,培养适应建筑生产和施工要求的技术人才。引导企业将工人收入与技术水平挂钩,形成重视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教科局,配合单位: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五)实施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攻坚计划。

1.大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快完善建筑市场制度建设,加强建筑市场规范和监管,强化以企业和个人履约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全面落实建设单位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开展建筑工地质量安全大提升,整治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挂证”等建筑市场乱点乱象,完善建筑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制度,确保行业规范有序。(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税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2.加强建筑市场诚信一体化平台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单位和参与工程建设活动的项目管理、勘察、设计、施工、招标、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检测试验、施工图审查、担保机构等企业或单位以及注册执业人员(含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从业人员)和初、中、高级工程师违反建设法律、法规、规章、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作出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并在住房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布。(牵头单位:县住建局,配合单位:县发改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3.维护建筑工人合法权益。落实建筑领域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工人身份信息、培训情况、职业技能、从业记录等,202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健全工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依法按月足额发放工人工资,将拖欠工资的企业列入黑名单,采取限制市场准入等措施。推动建筑施工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职业健康水平,促进建筑工人稳定就业。(牵头单位:县人社局,配合单位: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府督查室,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建筑业攻坚突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住建局,县住建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帮助企业开辟市场,统筹推进建筑业攻坚突破发展。

(二)完善法律服务。成立以县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政府督查室,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建筑业法律服务中心,为建筑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法律服务。

第2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整合设计;居住区设计方法;人居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7-0089-04

1 整合设计是城市化时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使城市发展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弗兰普顿把处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城市称为“有限城市”。在“有限城市”阶段,城市功能不复杂,环境建设的相关工程简单,专业工种没有细分,建筑师往往承担城市建设中的各项设计工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既是建筑师,又是雕塑家还能设计广场和道路。设计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整体视觉形象的控制上,使当时的城市环境形态得以保持良好的秩序,体现出一种和谐性和整体性。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发展,形成相应的专业与学科,包括建筑学、景观学、道路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专业的分工和发展还促使管理系统的分离,城市各系统越来越独立,甚至形成各自为政的权力范围。建筑设计专业局限在基地红线范围内设计建筑,景观专业仅对城市开放空间从事景观与园林设计,至于道路、桥梁、市政和地下工程等专业设计更是以其工程技术目标为单一的价值取向。这些专业设计所建成的城市构成要素往往无视整体环境,各自为政的专业设计组合只能使城市环境形态成为无序、混乱的拼凑,当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相距甚远。过去许多居住区设计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这样的问题,导致居住区环境品质不高。

居住区环境作为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活动空间,人们对它的要求不仅仅限于基本功能要求的满足,而对其在视觉、心理感受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营造更高品质生活的居住区环境,采取与之相宜的设计方法势在必行。

以往的居住区设计流程是规划专业对小区做好总平面功能布局,建筑专业进行户型设计,景观设计只是对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补充与完善手段。这种填空式的绿化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居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的理解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而是一个集总体布局、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功能实现为一体的综合概念。越来越多的居住区运用三者整合的设计方法,把三个专业整合为原则作为整个设计项目的出发点,于是众多环境优美的居住区应运而生。整合设计已成为居住区设计的趋势。

2 规划建筑景观整合设计的内涵

2.1 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同步性。

传统的居住区设计程序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景观只是在建筑当中填补缝隙,设计难以一气呵成,自然无法与建筑融合。而在整合设计当中,景观与规划同步进行,景观设计作为规划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始自终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对规划设计起着主导作用。

2.2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融合性。

居住区的外部空间属于人们的居住空间,把景观作为人们居住空间一部分来设计,让人们在户外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从而吸引更多的居民走向室外场地,促进居民更好的交流。仅仅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是不能引发人们的逗留心理,只有把景观赋予实际的建筑功能时,其空间才有意义,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看,景观也必须是建筑功能的延伸。

要实现整合设计,必须从规划与建筑两个方面人手,把景观设计真正融入到规划与建筑中去。

3 居住区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是指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思,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划,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做设计,而是把该小区放在整个城市的尺度上,使小区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做到两者的整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巧于因借法

“巧于因借,精在合宜”,是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对我国园林设计手法最精辟的论断。在小区规划与景观整合设计中,同样也可以借鉴应用。

“因”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小区规划要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使小区与环境景色协调,互相依托。“借”是借景取胜,把小区外部美景借入到小区内,丰富空间构图,增加景观内容。例如巧借远处起伏的山峦,溪流,城市标志物等,把整个小区置于构图精美、自然和谐的山水画中。同样,小区建筑的组合布局也是重景观,利用建筑的巧妙组合,将小区内高层、多层、低层不同产品类型的建筑组合摆放,错落有致,塑造出丰富的景观。

以邵阳市新邵县酿溪生态园概念设计为例,来说明规划与景观的整合设计。为邵阳市新邵县酿溪生态园5#、6#地块,该地块地形为丘陵山地,南面是自然山体,西临城市主干道和酿溪风光带。小区规划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地形和水体,在小区南北方向设置一条通透的景观轴,将南面自然山体景观引入到小区中。整个小区空间形态南低北高,低层住宅置于南面,小高层住宅位于西北面,这样既有助于形成丰富的城市景观,也增加了小区内的观景户数。

新邵酿溪生态园5#、6#地块概念设计就包含了景观的构思,把景观设计融入到规划中去,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景观和温馨的氛围。

3.2 虚实相间法

小区空间按实体虚空概念和视线遮挡感受来划分,可分为实、虚、柔三种空间。实空间为全遮挡的空间,内容包括建筑、构筑物、实墙等;虚空间为无实物遮挡的可入性空间,包括道路、广场、草坪等;柔空间指视觉半遮半挡的空间,虽为实物但可入,如植物、亭廊、水景等。因此,小区的整合设计,就是将三者要素空间通过恰当布置,将三者彼此相互融合。建筑为实,置于地块中,围合庭院为虚,虚中点景有实:建筑中空,又可容纳百家,虚中有实,虚实相间。三种性质的空间交织融合,围合穿插。

深圳某大型小区就是一个空间组织的典型实例。

在呈线性的小区空间中,强调空间的流动与穿插变化,小区空间构成元素比较纯净,一条潇洒的水系联系了各个建筑单体。几种元素交织融合,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环境空间。

3.3 步移景异法

路由景生,应把小区的交通路线作为园林的游览路线来设计。小区内人的活动路线正如一根主线,把不同的建筑空间和景观空间串连起来,道路不是用来划分小

区空间的,而是联系和穿插不同空间。过去小区规划多为笔直的道路,分区域的建筑布置,整个小区布局呆板单调。现在小区道路多蜿蜒曲折,时收时放,时宽时窄,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广场相依相靠,道路的线性与建筑的布置排列,互相沟通交流,使景观的空间序列有开有合,有收有放。

益阳沅江市太阳家园小区是在一块方整的L型用地上,设计采用一条斜向的步行景观带,使整个小区空间显得生动活泼。

从小区东北面主入口到南面的次入口,设置了曲折的步行景观带,将小区内几个主要景观节点贯穿,使小区空间收放自如。建筑与景观带相互呼应,避免了行列式布局的呆板和单调。

4 小区建筑与景观的整合设计方法

只有景观与每一栋建筑都有机融合,细微末节处也能见景,设计细致深入,环境才能丰富生动。建筑与景观整合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 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

这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景观提出要求和景观环境对建筑进行适应的过程。例如,从居住建筑户型布置的角度,对不同户型对景观环境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研究。如,小区中面积最大的户型,应处在最好的环境中,这样的户型建筑对小区景观环境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将小区内景观最好的部分给予这一类建筑。而且,这样的住宅,应该有更为方便的可到达活动场所与住宅配套。

北京星河湾住宅,就充分考虑了户型与小区环境的充分结合,在住宅户型设计中,认真研究了小区景观获得与房间朝向之间的关系,使每户住宅的居住空间,或者获得良好的景观面,或者获得良好的朝向。星河湾B2户型住宅,客厅与次卧面向北面的小区景观,而主卧、餐厅和阳台面向南面,获得良好的朝向,从而通过景观手段改善了居住水平。

4.2 景观设计中对建筑的考虑

仅仅从建筑到景观的过程还远远不够,整合设计还需要完成从景观到建筑的过程。一方面,从景观总体布局的角度,会对建筑设计提出要求。另外,景观总体的布局,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设计。

例如,在规划的中心花园附近,建筑的景观品质在小区中是最高的,这里的建筑,就必须结合小区景观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要把最好的户型安排在这花园周围,力争获得更多景观好的住宅的户数。在景观优秀的前提下,住宅的朝向选择可适当减低要求,用良好的景观弥补朝向上的不足。

某小区的建筑,原来是采用行列式和周边式布局的南北向建筑群,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到中心花园做成圆形有助于形成具有视觉中心作用的中心景观,且圆形景观对周边的辐射作用较好。因此,景观设计师提出将中心花园做成圆形,并要求建筑师更好地处理建筑与中心花园的关系。于是,建筑师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将环绕中心花园的建筑,由完全南北向条形布置,调整为圆形向心布置,从而使中心花园周围的住宅与花园更好地结合,使周围的住户都能朝向花园的中心。一些住宅,虽然套型的朝向不再是正南北向,但却获得了良好的景观面。而中心花园和周围建筑形态的变化又打破了常规的行列式住宅布局所产生出的单调的条形宅间园林空间,形成了面积较大,相对集中的宅间绿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3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的主要工作

20*年的主要工作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中心;确保“一项重点”,即以*工程和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为重点;做好“两个落实”,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落实;加快“三项推进”,即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新城规划编制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推进;深化“四个服务”,即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加强“五项建设”,即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建设、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六个监督”,即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法制建设监督、行政督查督导、违法违规建设查处、财务预算与审计监督、公众评议监督。

(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深化

1、加快中心城控规编制工作,促进中心城资源整合

开展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对中心城18个片区进行控规深化编制和技术审核,对旧城内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协调区及多高层建成区分别制定相应的规划原则,形成完整的规划方案并落实到街区单元,以保证公共服务、市政设施和绿化环境的落实,为建设宜居城市、逐步疏解中心城的功能打下基础。结合城市功能调整,开展了首钢、焦化厂、798厂艺术区等老工业区改造规划及创意产业规划研究,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路。

2、开展旧城保护整治方案编制,实施微循环改造

制定旧城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对古都风貌的保护力度,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完成玉河、三眼井等风貌保护区试点项目,积极推进微循环改造工作。结合《*旧城保护规划》,在“*旧城历史风貌保护专家顾问小组”配合下,开展了大栅栏煤市街以西及东琉璃厂地区保护、整治、复兴规划研究、前门地区修缮整治“一号工程”、北二环路城市环境整治、崇雍大街牌匾整理等重点工作。城八区规划分局先后开展了西四北一至八条、牛街特色街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南锣鼓巷等特色街区和特色街道城市设计研究。

3、推进新城规划编制,实施区域空间战略调整

积极推进新城规划编制和审批。为落实刘淇书记和市长的指示精神,我委在上报完成3个重点新城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门头沟等8个新城规划,并已经市委专题会和首规委27次全会审议通过。为实现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的要求,研究了《新城规划建设标准》,制定了《*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试行)》,作为指导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技术依据,保障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编制完成《*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并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积极开展新农村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有效开展新农村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以深入调查为基础,以完善上位规划为依据,以编制村庄体系规划为指导,组织对全市近4000个行政村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开展了《*市远郊区县村庄典型调研》、《*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研究》等专题研究,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村庄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抓好村庄试点工作,组织百名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下乡,组织开展了80个市级新农村规划试点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写并免费发放了《*农村改造规划建设设计手册(1)》,以多种形式下乡讲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工程技术知识。昌平、怀柔、延庆、密云、平谷等分局配合新农村规划编制,深入开展乡镇域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扭转了乡镇域规划编制滞后的局面。

5、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保重大建设实施安排

组织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年-2010年)》和年度实施计划。为指导城市近期和远期各项建设协调发展,解决好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与环境的突出问题与矛盾,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引导建设重点。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建设部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意见,结合*实际,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由纲要、实施导则和年度实施计划三部分组成,规划期限为20*年至2010年。20*年度的实施计划已经编制完成。

6、编制完成住房建设规划,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根据国务院37号文的精神,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委会同相关委办局共同组织开展了《*住房建设规划(20*年-2010年)》的编制工作。提出“十一五”期间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发展方向、规模、结合和空间布局,优先保证并积极引导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有效调控其它商品住房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住房建设标准及政策机制。根据《住房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建设规模约9250万平方米,需要落实住房套型结构比例要求的新审批、新开工住房建设规模为8300万平方米。目前这一规划已正式通过市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及报建设部备案。

7、组织开展各类专项规划工作,保证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建设

组织开展交通及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配合中心城控规调整优化,组织开展分区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组织本市轨道建设规划调整规划,为我市轨道建设项目的前期立项工作打好基础;开展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参与配合全市公交优化工作,提出公交场站改造建设方案及公交加油站改造方案,组织编制《2007年市政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库》,用规划指导当前建设。完成了*市快速轨道交通2004-2015年近期建设规划的调整方案、*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市物流发展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工业用地规划等专业、专项规划。

(二)推进*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

20*年1-12月份我委审批各类建设项目规划21207件,同比增加4.3%。审批总用地规模7542.54公顷,审批总建筑面积6676.17万平方米。核发各类市政工程4242件。

1、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确保*工程竣工实施

按照“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的要求,*建设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44个*场馆及相关设施如期开工建设,12个新建场馆和5个相关设施主体结构全部完工,*会筹办工作已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委机关及各相关分局积极配合,通过设立*工程“绿色通道”,采取特事特办,主动服务的方式,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对未进行招投标和正在进行招投标的项目采取跟踪服务,逐项落实,力求圆满完成“奥指办”要求。全年共受理*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项目共88项次,其中勘察29项,设计59项。

2、加大督查工作力度,确保完成各项重点工程

针对20*年任务量大、时间紧、要求高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大了对市政府折子工程等市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工作督查的力度,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倒排期折子工程》、《20*年市政府折子工程》、《20*年市政府实事》、《20*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折子》、《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折子》、《20*年全委工作目标》、《20*年市重点建设项目》等千余项重要工作任务的征求意见、任务分解、立案督查工作。加强领导交办件、对外联络服务重点工程等专项督查工作。对830件领导交办件,进行立案督办,其中,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转来的领导交办件83件,交办结率98%;其它领导交办件747件,办结率96%。

3、创新规划管理方式,认真做好“四个服务”

通过首规委办工作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中央单位的服务。依靠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中央在京用地管理部门,定期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和部队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协调调度会。对中央单位的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绿色审批通道,按照特事特办原则重点服务。20*年共召开联席会议5次,协调建设项目44项。

通过土地联审会制度,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召开土地联审会,及时研究解决土地储备及入市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提高了用地管理水平。20*年1-12月份共召开6次联审会,审查通过项目约180项,用地面积约27.8平方公里。

通过专项调度会制度,为区县发展做好服务。主动对区县重点工程进行督查,推动区县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各有关区县提出的585项拟在20*年开工的区县重点工程的规划前期相关工作进行了调度。按照坚持规划、审批重心下移、主动协调服务的原则,重点协调了新少年宫、西直门交通枢纽项目等工程。东城分局积极配合完成东二环交通商务区的规划审批和协调工作,加大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升级战略的规划协调和审批力度。

4、落实住房供应调控政策,加强住房结构规划管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20*〕37号)、建设部《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165号)精神,我委陆续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加强住房结构规划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住房项目设计管理的通知》,严格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项目的规划审批,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完成本年度经济适用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规划工作。

(三)加强规划法制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1、开展规划法制建设,组织修订《*市城市规划条例》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委积极推进了《*市城市规划条例》的修订工作。新条例将依据相关上位法,围绕本市实际,通过相关的政策措施,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通过《条例》的修订,形成具有*特色的规划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和审批程序,赋予城市设计一定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公众参与的内容、阶段和程序,以保证公众利益诉求的渠道畅通等。

2、坚持督查督导工作,构建立体监督网络体系

为提高规划审批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坚持实行依法行政督查督导工作制度。为保证督查督导工作的开展,我委相继了一系列文件,逐步从工作分工、范围、内容、依据、标准、方式、周期、程序、责任等方面规范了督查督导工作,使督查督导工作制度日趋全面和成熟。20*年1-11月共评查14128件,发现问题案卷182件。督查督导工作促进了我委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规划管理工作中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监督手段和督导制度。丰台分局通过制定《政务公开工作规范》和群众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全年业务办结率为100%。大兴分局通过《行政督察督导工作办法》和《关于接待群众来访工作的规定》等制度完善了督察督导工作措施。为促进社会监督,我委还制定了《*市规划委员会特约城市规划监督员管理办法》,聘请了特约城市规划监督员,促进我委依法行政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提供优美的城市环境

为加强城市管理与建设,加大城市环境建设力度,带动城市更新改造与形象塑造,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环境,全面提升首都现代化水平,确保2007年“建新”的目标,应用卫星监测违法建设系统,加大了查处违法建设力度。20*年我委通过卫星监测发现并查处违法建设407项,违法建设面积约170万平方米,拆除逾期临建约45万平方米,已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09%。配合区县政府拆除违法建设275项,违法建设面积约7.2万平方米。20*年1月至11月,市规划监察执法大队及规划委各分局,共对全市3872件建设工程进行了规划监督,规划监督总面积8137.9万平方米,不合格310件,不合格率8%。西城、东城、崇文、宣武等分局建立“绿色通道”,配合完成“城中村”整治工作,城区环境面貌逐步得到改善。

(四)重视规划政策理论研究,加强标准制定工作

1、以规划研究为支撑,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规划工作的政策理论水平,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支撑,全年共组织了40余项规划研究工作。开展《*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方式。开展《重点新城规划实施研究》,提出重点新城规划实施的有关建议。开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798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研究》等,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机制、政策引导及其空间布局模式。开展《*市综合交通枢纽评价体系及用地指标研究》,针对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方式等提出评价标准和准则。开展《利用城市边角地带建设停车场的研究》,分析边角地利用的可行性及其与区域发展战略和停车发展战略的关系。开展《*地下空间研究》,对市区地下空间进行一系列细致而深入的基础调研。开展《*城市规划领域信息整合共享一体化模式研究》,加强*城市地图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审批成果入库研究。开展《公共建筑机电设备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研究,探索公共建筑节能的经验。石景山分局开展了《规划审批执行影响模型研究项目》,建立规划审批执行影响和评估模型,分析规划管理审批的影响因素。房山分局开展了《山区搬迁安置规划研究》,为房山区产业战略调整,开展人口搬迁安置做好相关研究。亦庄分局开展了10余项工业园区专题研究,通过定性及定量的分析指导规划管理工作。顺义分局结合区域发展现状,组织完成了《顺义河湖水系统规划研究》、《关于临空经济区规划初步研究的报告》等专题研究。

2、以规划标准制定为前提,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

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切实加强城市规划的公共服务职能,编制完成并实施了《*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等技术性标准。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目标,结合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工作实际,着手研究《各类建设节约用地标准》和《市政基础设施节约用地标准》。同时,为加强对建筑标准、设计规范中有关节能标准的修订工作,后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行政办公大楼节能试点,市标办编写了《节约型居住区技术措施指南》、《居住建筑供热系统运行管理与节能规程》和《太阳能应用技术图集》,完成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自然排烟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防火玻璃框架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三项地方性标准。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和政务公开

1、深化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作为“空间基础信息资源建设”的牵头单位,以《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会前我市电子政务重点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协调发展、满足需要、保障安全的原则,以规划编制成果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市政管线工程信息整合为重点,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工作,逐步建立了规划审批、规划编制、规划监督、空间基础、市政工程(规划)的数据交接机制、电子文件校核机制和工作流程,为实现“前期规划”、“审批管理”到“批后监督”及“档案管理”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很好支撑,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提供了基础保证。已完成总体规划修编成果(2004-2020版)的图集、文本说明及用地规划图、18片中心城控规数据、地名数据、竣工测量数据。加工处理2004和2005年度市政管线项目综合、设计综合数据,共计457件数据整合工作。西城分局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网络三维地理信息平台数据更新,完成了辖区内29处测量标志的核实、拍照,以及点位的数字化,建立了数据档案。

2、加强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完善领导决策服务系统

目前已实现了内网、外网和政务专网电子信息网络,形成了委机关与区县分局的信息通道和“一网”办公,实现了全市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办理过程的可视化,使规划审批成为阳光作业,保证了规划审批管理的公开、高效,促进了廉政勤政建设。

作为市领导决策服务信息平台第一批接入单位,已将规划信息接入到市领导桌面。平台信息项涵盖了经市领导圈阅我委上报的全部内容,对专网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在保证上线信息按时更新的基础上,力求从内容上多提供宏观信息和综合信息,从形式上多采用直观、生动的表达和表现方式,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更便捷的规划信息支持。新增总体规划、中心城控规,数据内容达400多街区,2万多地块,共计1900多项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资料,提供各区县分局共享使用,规划审批信息提供国土、建设、文物、园林等相关部门共享使用。

3、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披露,强化政府公共服务

为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主动公开行政许可结果信息,行政许可均做到即时审批即时公布。专门设立《违法建设警示信息》、《违法勘察测绘设计单位警示信息》等专栏,即时公布所有专栏信息,以加强对违法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及对勘察测绘设计市场及执业人员的管理。我委网站共政策、制度、规划类信息800余条,向首都之窗提供信息300余条,处理网上信件2900余件。建设机关党委“党建栏目”、与首都之窗共建在线访谈专栏。完善在线服务栏目、改进了网上反馈和公示栏目。新增《*规划建设》双月刊、《*城市规划信息》月刊、《*市行政区域界限基础地理地图》、《*市规划展览馆导览系统》等栏目。完成了网站自查报告,网站政务公开、公众服务、在线服务、信息互动等栏目。通州分局通过“业务申报全程短信通知业务”科技手段,推出规划管理行业的“品牌服务”。海淀分局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规划管理工作中,以多种形式开展规划宣传,推进政务公开。

4、完善网上监察和监督,加强规划审批动态监控

根据市监察局要求,完成了网上监察系统的连通及调试工作。一是借助规划政务平台,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上监察,并可提供各环节的监察数据。通过平台,督查督导范围已扩大到全委和各分局各项审批事项的每一个案卷,同时平台提供实时信息传递,有效提高了网上监察的效率。二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事项及服务事项及时导入监察数据库,已完成了静态数据梳理、审批业务报送、接口开发等工作。目前已实现了与市监察局的网络联通。纪检监察部门可随时检查、了解网上审批的执行情况。

网站设立了“优化发展环境,当好人民公仆”专栏,从规划编制、依法行政、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随时听取、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要求,自觉接受监督。建设单位可以通过留言板块向有关审批处室反馈意见,甚至使用投诉信箱,向纪检监察部门提出投诉。内网系统设置了“红、绿灯”警示系统,能主动提醒经办人注意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各级领导也可随时监督检查工作进程。

(六)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勘察、测绘、设计管理水平

1、加强设计资质管理,完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

根据建设部要求,加强了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日常监管,规范图纸报审的工作。同时还加强了对勘察设计执业注册人员的监管工作,逐步建立执业人员的数据库,启动相关专业的资格考核认定。通过培训教育,增强执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严格执法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实施对勘察设计单位及执业人员的动态监管,严格准入和请出制度,从专项整治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对违法建设工程涉及的设计单位以及相关注册人员进行核实查处,对核查情况属实且情节严重的进行了罚款处罚和行业通报,并按不良记录登记。对参与违法建设的设计单位进行公示,加大对违法勘察设计单位的处罚力度。

2、完善设计招投标程序,明确行业监管责任。

依据国家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指导性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程序》,对规范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组建了专职部门,对*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活动进行监管,初步建立了评标专家评审委员会、市规委评标专家库信息系统以及专家抽取信息系统。在服务大厅开设了专门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受理窗口。利用有形市场的形式,配合招投标行政监管工作。

3、切实健全质量安全监督,加强施工图审查管理工作。

《关于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设计单位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落实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为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组织开展了施工图审查机构认定工作。为加强对审查机构的管理,要求审查机构定期汇交审查项目的情况。通过专项抽审和日常抽审等多种方式,扩大抽审范围,做到目标明确,事实清楚。在审查中还加大了对建筑节能、中水、无障碍等的审查工作力度。

(七)加强干部人事管理,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1、以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干部管理方式,全面开展“职责清”工作。

在委机关、18个分局和委属行政、执法机构建立实施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研究制订了160个处、科、室的工作职责以及669名公务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和责任,进一步推进了干部管理从以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和搭建干部管理工作综合信息平台,建立了连接“*组工网”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和安全设施平台,开展了《市规划委系统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工作。

2、围绕职责管理,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立体化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作为市委组织部试点单位,在市政府职能部门中第一个采用《职责绩效考核评价信息系统》,将上级考核与同级、下级评价及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定量考核与定性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了立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自身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及干部任用、交流和奖惩提供重要依据。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

委党组和领导班子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研究提出了加强基层规划监察工作的意见和方案。在我委所属18个分局统一设置规划监察执法队。组织开展了委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研究和准备工作,提出了调整完善我委部分职能和机构以及委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初步意见和工作方案。

4、以实施“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为动力,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

研究制定了《*市规划委员会“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启动了“城市规划管理领导人才公共行政能力培养计划”。采取“四步走、三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城市规划领导人才的公共行政能力。这项计划受到市委组织部的重视和肯定,已列为“*市人才培养集体资助项目”。

5、贯彻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老干部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各项要求落实,确定了我委老干部工作计划,定期研究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坚持委领导定期向老干部通报工作制度,召开委系统老干部座谈会和团拜会。加强委领导和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老干部的定期联系制度,对高龄、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多次到家中看望,全年共到家中走访慰问和看望生病住院老同志80余人次,共购买慰问品近万元,发放慰问金两万元。

(八)完善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1、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确保全年预算执行

随着财务工作由机关财务工作向公共财政管理转变,围绕我委中心工作,科学安排预算资金,依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20*年市财政共批复资金35376.25万元,项目110个,资金16748.27万元,申请追加财政资金4190.77万元。通过例会、财务报表等形式,对预算执行提出了依法理财、依法行政的要求,对财务核算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提出了保证支出进度的具体措施。

2、开展绩效考评工作,提高项目资金管理水平

配合财政部门开展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工作,逐步实现评价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促使单位真正从“重资金分配”向“重资金管理”转变。20*年我委系统共有4个项目进行公共支出绩效考评。为了做好绩效考评工作,多次与考评部门和被考评单位就绩效考评工作开会布置、阶段性核查和指导,就考核项目、考核指标、专家确认等方面进行了确认和协商,从相关财务制度、会计凭证、合同等方面精心准备财务资料。经过努力四个项目考评成绩均为优秀,为2007年考评项目单位开展工作提供了基础。

3、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健全内部监控制度

针对2005年施政成本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检查发现的问题,下达了审计意见书,进一步完善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监督制度,加大审计力度,督促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完善内部监控制度。逐步规范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全年未发现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针对未经批准成立下属单位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根据市政府安排,为了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暂行管理办法》,配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九)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建设

1、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我委始终把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龙头”来抓。委各级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班子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以“五个亲自”、“三个抓好”、“三个必须”、“两个确保”为基本标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落实“一岗双责”、严格责任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到位。

重点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分别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导和组织全委两项专项活动。从规划依法编制与审批,规划行政许可的清理、实施、监督,“阳光规划”实施和规划廉政、勤政等风貌进行了重点防范和监察。

重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以及群众来信来访,坚持对举报信件和案件线索的分析,认真查办案件。全年共接到各类、举报91件。针对各类件,纪检组长亲自调查核实、组织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分析按时办结直接受理的件。

2、继续开展先进性教育,深化党的先进性理论学习

为巩固和扩大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果,开展了党的先进性理论研讨活动,取得了丰富了理论成果,共征集到理论文章30余篇。同时,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了作风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组织党员重温《》,由委领导讲党课,进行知识答卷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和荣辱观要求找差距,根据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20项整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全委工作。工会、共青团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全委思想文化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积极构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推进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创新。制定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制度》等五项制度。召开了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研讨会,交流了创新工作的做法。建立了委机关各处室党支部与18个区县规划分局“手拉手”制度,在积极开展*市村庄体系规划和80个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农家、对口支援、结对帮扶活动。我委的做法得到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肯定,在全市帮扶新农村建设推进会上交流了经验。门头沟分局完善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和廉政谈话制度、党组议事规则等相关的配套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十)委属单位勇于创新,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

1、加强规划编制组织和机制创新,发挥综合协调和技术支撑作用

市规划院围绕首都城乡建设大局,以院庆二十周年为契机,扎实工作,锐意创新,深入开展各项规划的研究编制,陆续开展并完成了东西部发展带协调规划、中心城控规整合、近期建设规划、新城规划、新农村规划及村庄体系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等一大批综合性规划以及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配合“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完成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能源发展及节能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正在开展中心城绿化隔离地区片区规划整合、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等的研究编制,为城市发展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在2005年度部级优秀规划项目评选中有5个规划项目获奖。在规划编制工作中注重规划技术、理念、方法的创新,为合理引导城市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强基础信息整理,为规划工作提供数据保障

市城建档案馆加强指导区县城建档案业务工作,统一区县工程档案业务技术标准,开发了区县版城建档案管理软件。加强对*工程档案的指导、检查。以*工程档案工作带动其他工程竣工档案工作。做好*工程等市重点市政管线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为*工程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信息中心完成了市政地下管线数据登图工作,完成2005年地下管线数据登图1200多件,占去年市政核发许可证80%以上;20*年市政核发许可证318件登图任务,占可登图任务的100%。完成市政工程数据的加工整理工作和市政地下管线历史审批数据整理工作。

市测绘院已完成基本控制网改造和1:500二环以外384平方公里,1:2000六环以内西北部地区1268平方公里地形图数据更新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等基础测绘工作。完成《*市行政区划标准底图》,*市电子地图(公共版和政务版)编制工作。为市级重点工程提供及时有效的测绘保障服务,完成长城文物保护、*轨道交通、京津第二通道等重点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系统建设累计完成2.8万公里上水、下水、电信等主干线路数据的建库工作。20*年全院经济收入2.01亿元,比2005年增加0.27亿元。

3、加强规划研发和标准图集制定,提高城市环境设施建设水平

交流中心继续加强“中城四方”日照测算软件的研发及推广工作。该软件已被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列为科技推广项目,已开始在我国北方部分城市推广使用。

市标办在完成标准制定的基础上,共编制建筑图集25本,其中通用图11本,专项技术图集8本,设备通用图2本,电气通用图3本,编制《YH圆桶型整体玻璃钢化粪池》企业标准图,出版了《四合院要素标准图集》、《公共建筑节能构造》等一批以历史建筑保护和节能技术为主的图集。

市雕办在完成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及城市雕塑方案征集任务的基础上,举办了“**公共艺术•环境设施及城市雕塑方案展”,共展出立体稿400余件、平面稿1500余件。编辑出版《*公共艺术—环境设施图集》等,完成《*专项雕塑规划》。建成了“延庆八景”、“月亮湾老照片墙”、金融街的“百•千•万”雕塑,编制了《<*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4、加强软硬件的建设,提高展陈和接待服务水平

规划展览馆在2005年获得国家4A级景区称号等荣誉的基础上,20*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同时不断改进、升级和提高展陈内容,完成了包括4D动感影院、互动电子游戏、动感长安街景观展示和虚拟电子书“翻开未来的一页”四大高科技观众互动项目,开设了交通、水务、环保和节能等四个专项展区。20*年接待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外交部长李肇星同志、瑞典国王、缅甸总理、英国副首相、欧洲议会社会党党团主席、埃及总统和夫人等国内外重要贵宾。在*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期间,先后接待了6批非洲国家和组织的总统、首脑参观访问,外交部礼宾司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以示感谢。

4、采取一系列维护改造措施,提供坚实后勤保障

后勤服务中心通过装修改造、调整办公用房,进行配电系统改造,对空调通风、会议音频视频系统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维修、保养等措施,为委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20*年节能工作通过市发改委节能环保中心的验收,成为节能试点单位,并被水务局评为“节水型单位”。完成了委机关办公家具的政府采购与配发。采购常规家具办公设备共计103万元。

5、发挥专家优势,行业协会作用不断深化

市规划协会、市城科会、市勘察设计协会等组织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编制完成《*城市规划图志》,组织开展了“第十三届首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组织完成了《*城四区变迁研究——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等科研课题工作。

一年来,全委上下从抓基层基础工作入手,认真学习并努力践行“八荣八耻”荣辱观,并以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等活动为契机,压缩工作周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受到了建设单位的好评。通过工作实践,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划建设和管理客观规律的认识,提高了“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累了新的经验。

第一,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市规划工作要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群众住房等基本生活需求。要引导和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切实完善住房建设保障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要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管理和服务环境。要完善城市规划法律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促进规划公开,同时要创新管理机制、模式和手段,不断提高规划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规划系统干部职工们齐心协力、艰苦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城乡规划在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配置城市空间资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从解决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入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城乡规划的编制,提高规划编制的质量,加强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加大查处违法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同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端正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方式、优化服务环境,使首都经济社会始终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

二、2007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07年是*筹备决战之年。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首都规划建设全局,围绕“新*”、“新*”战略构想,全力配合做好*筹备各项工作,以建设“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为目标,创新城市规划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2007年我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条主线”,即以做好*筹备工作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主线;“一个目标”,即以推进“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建设为目标;“一项宗旨”,即以统筹协调为宗旨;“一个载体”,即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

(一)以“新*、新*”战略构想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主线,全力做好*筹备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2007年底,所有31个*会比赛场馆和45个训练场馆要全部完工,5个相关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我们要认真落实*“三大理念”,按照倒排期的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场馆建设工作,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按照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高质量推进*场馆及重点区域的景观设计。全力配合做好*场馆试运行的配套建设,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测试赛工作设施、临时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审批工作。做好*中心区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景观规划设计,努力使*场馆及其重点区域的景观规划成为精品,保证*会前各项景观工程顺利完成。

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整治和违法建设查处。我们要抓住*机遇,以城乡结合部、重点大街、重点地区、*场馆周边及*路线两侧为重点,深入开展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大拆除违法建设力度,“城中村”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完善违法建设任务分解、落实督办、汇总上报等程序规定,加大监管力度,统筹安排批前、批后的各项措施,将违法违规建设查处与整治规划同步落实,从根本上遏制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现象。

深入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不断深化对国务院批复精神的认识,积极探索和把握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规律,注重研究贯彻落实总体规划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从更大的空间来布局城市功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筹划城市发展,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机制为载体,推进规划的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创造性地推进总体规划的落实。

(二)以建设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建设“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要解决好人居环境和交通、低收入群众的住房等关系群众最现实利益的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出行方式,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堵,推进*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重点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2007年我们要重点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全面启动地铁8号线、9号线、地铁10号线二三期、轻轨亦庄线的前期工作,为确保今年开工4条线路、力争开工6条线路创造条件。配合优化地面大容量快速公交在内的公共交通系统的线网规划,合理规划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车站及地面公交支线的接驳站点,规划小汽车驻车换乘系统,形成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专用线和公交支线组成的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同时,将轨道交通站点选择与城市功能和土地使用相结合,提高轨道交通使用效率,制定出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为宜居城市建设打下基础。

进一步加强环境建设。要下大力气做好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治理,按照城市化的进程节奏,从实际出发,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切实解决环境脏乱差、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完善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政策,通过制度、政策创新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把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就业有机结合。重视城市绿地拓展,在《限建区规划》的基础上,研究山区搬迁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搬迁相关乡镇人口,整合村镇土地,恢复山区生态,发展绿色替代产业,保护和建设好城市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

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面落实住房建设规划,确保落实37号文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规划管理措施。配合做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和规划审批工作,并在新安排的经济适用房项目中开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结合轨道交通建设,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在合理安排建设规模的同时,确保良好的居住和出行环境。

(三)以统筹协调为宗旨,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互动机制

要抓住举办*会、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等有利条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创新思路与机制,推动各类资源在区域内的合理配置,统筹协调推动城市发展。

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要切实解决好保障城市持续发展的土地、水资源等问题,坚持节约优先,积极推进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制定合理的城市节约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合理用地,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重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过产业结构和交通结构的调整,强化工业、交通节能,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对用水多、占地多、对环境影响大的工业项目,逐步进行调整,把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作为规划设计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倡导、推动节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化旧城整体保护政策,按照“微循环”的方式,防止“大拆大建”对古都风貌的破坏,研究旧城产权制度改革、人口外迁、产业准入等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六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试点进程,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研究制定改造、修缮、更新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保护价值的四合院建筑的保护标准、措施和长效机制,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统筹协调,使古都风貌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注重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完成400平方公里的村庄基础测绘、建立村庄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系统开展编制各区县村庄体系规划等工作基础上,将重点健全农村地区建设规划管理体制,制定完成《*市村庄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适用于农村地区的审批流程,保证新农村规划实施的各项监督管理措施到位。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村路网、水网、电网等基础设施规划,提高郊区农村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城乡互补、互助、互动。

促进京津冀地区统筹协调发展。按照建设部的要求,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发展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开展京津冀地区城市规划调查与分析,为开展区域规划做准备。为适应区域发展的要求,要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形成完善的区域城镇体系,协调好产业和功能定位,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要求,积极推动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等高端和智力密集性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统筹安排和综合调控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四)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和政府职能转变

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要按照“规划、发展、建设、运行、服务、管理”等六个方面的职责要求,深化“阳光规划”,做好“四个服务”,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突出的是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服务”就是不仅要做好“四个服务”,而且要为中央在京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类市场主体服好务。注重政府自身建设,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规划管理的工作体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逐步实现规划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分离,推进规划管理从比较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向主动和前置的管理,从注重行政审批逐步转向注重宏观规划研究。

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按照《行政许可法》和《*城市规划条例》的要求,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划审批、建设项目审批、技术审核、设计管理等行政职能的责任、权限和内容,补充完善《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图》,推进标准、规范的研究制订工作,继续加强对依法行政的督察和督导,促进审批的标准化、科学化。

加大设计行业和市场监管。严格设计市场准入制度,健全设计市场信息公告和管理机制,完善设计市场管理规范,健全监测网络,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切实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研究有效规划设计行业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管理责权落到实处。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继续推动与相关部门审批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信息公开强度,拓展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手段,改进工作机制,妥善处理群体性上访事件,增加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加强规划宣传,建立定期新闻制度,扩大信息公布的范围和渠道,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有关政务信息网和新闻媒体,让公众了解、理解、监督规划。

(五)以推进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和公务员管理,增强队伍凝聚力

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和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和人才保证。

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机关建设工作将紧紧围绕规划管理的中心,全力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和谐队伍建设,做好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党员和基层、服务建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三项工作,全面提高服务中心工作、依法行政、开拓创新、服务群众、拒腐防变的五种能力。坚持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我委工作的各方面,继续加强作风建设,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理论学习,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提高规划队伍的执政能力和创新能力。

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龙头”来抓,列入我委党政领导班子的议事日程。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和廉政教育。扎实开展廉政宣传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活动,深化政务公开和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活动,实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坚持对举报信件和案件线索进行分析和查办。

第4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阳”的中心任务,我局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促对接、兴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不断优化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积极助力“2345”转方式工程建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引导我区加快对接深莞惠、融入珠三角的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

(一)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超前谋划,积极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对接合作。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开展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修编;督促各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开展山顶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及休闲谷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规划编制。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规划步伐,强化规划在指导城市化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完成东部片区、片区北部组团,部片区、区,片区,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片区、片区、各镇行政中心片区,以及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休闲谷项目等1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城镇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

(三)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各镇完成2个以上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四)完成公园、详细规划,区、区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路城市设计(白云一路至淡澳河,长约5.8公里,控制宽度300米)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

二、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城乡规划实施

(一)实施阳光规划,强化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在规划编制、修改、实施各环节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提高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规范、高效组织区城市规划建设联审小组会议和局规划建设评审小组会议,有计划、按程序地把前期工作做细,做翔实,做好沟通和预汇报工作,把需要评审的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并提出结论性的问题供评委们参考评审。

(三)继续完善我区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起草并争取出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

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安全。

(三)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等制度;深入开展防高坠、防坍塌、防起重机械伤害三类事故的专项治理。

(四)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六)配合市局做初步规划全市预拌砂浆布点工作,合理规划分布我区生产预拌砂浆企业,即能市场的使用又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力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四、强化行业市场的监管和整治

(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二)继续强化燃气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各企业,各供应站扎实完成安全发展和供气保障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适应发展形势,适当增加人力、科学调配工作,设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装、安装、通气点火等业务需求,切实提升燃气保障服务水平。

五、采用备案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是做好工程造价备案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政府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备案工作;三是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价备案工作;四是做好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备案工作。

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一)着重理顺职能移交衔接,紧密跟进区政府与有关企业达成的保障房建设合作项目,大力推进淡水古屋、淡水粮所两处分别进行200套的保障房建设,切实确保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二)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创新住宅建设理念,带动城乡住宅品质整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践。调整完善并编制完成我区绿道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推动已确定的绿道网示范段的建设实施。一是配合叶挺故居纪念园项目开展周边绿道的规划设计,将该段绿道打造成串连秋长东部片区各景观要素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树名木、山塘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节点的纽带;建设方案融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编制。二是引导镇隆镇抓紧启动西部片区山水绿道建设,将之打造成串联镇隆丰富山水、人文、红色旅游资源的绿色走廊,争取在6月底建成11公里村庄绿道配合该镇荔枝节节庆活动深入开展。三是提请区政府拨出经费,完善体育文化公园一期、淡澳河两岸等现有已建成公共休闲项目的绿道建设要素及标识系统内容;完善后,预计可以形成13公里的城市绿道。

六、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低碳发展

(一)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实施节能示范工程,全面推广应用新产品、新设备和节能、

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建材的应用,严格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环节管理,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推广七层以下住宅工程中使用太阳能设备,加大对农房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和引导村民使用简便、环保、实用、节能的建筑材料和适用技术。(二)积极开展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作。与经贸局节能办联合进行全区3000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调查的工作,为能耗监管平台建设和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作提供真实有效数据。

七、着力抓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确保机关作风好,干部队伍优秀

(一)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多渠道多岗位多形式培养锻炼干部,着眼于为科学发展选干部、建队伍、聚人才,建立健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大力倡导庸者下能者上、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干事氛围,让真心想干事的干成事。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五型机关建设等活动,打造“幸福住建”。倡导“快乐工作欢愉生活”的工作理念,构建和谐生动的制度环境,增强人文关怀,让干部职工感到安心、舒心、暖心,积极营造干部职工团结友爱的干事创业氛围。

第5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协调;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差异越来越突出。建筑设计主要就是对室内外空间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适用性的控制,而城市规划主要就是对城市空间布局的控制与设计,可以说,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子项目,城市规划更加趋向于大局面、大范围。

一、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涵分析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工作之中,设计人员所采取的任何设计活动都要充分的结合其所在城市的资源环境现状以及自然环境现状,这样城市规划工作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当地的特有风采。不同的城市,其资源环境就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城市的人文环境和自然条件也是有一定差异的,那么就会制定出不同的政策策略和设计方案。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是以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的,那么其内部各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就可以分为专项设计以及局部设计。现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举例来说,以城市的性质功能进行具体的划分时,那么就可以得到这个城市的基本规划范围,进而得到这个城市各个阶段的设计性思想,再与城市人口、用地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就会得到城市的中心位置、空间性布局以及功能性分析等建设的基本思想,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城市交通系统和交通路线是足够科学的,同时也保证了城市机场建设、港口建设、铁路枢纽以及车站建设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可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对于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而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建筑设计工作,其就是指针对某一个建筑群或是某一个建筑所进行的整体性规划和设计活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也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各类项目的科研成果以及实践经验对建筑施工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建筑自动化管理、建筑热工学、建筑声光学以及建筑成本估算等新技术也都广泛的应用到了建筑设计工作中了。因此,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我们应首先保证建筑自身的功能是足够完善的,合理的设计内部的空间和布局,保证每一个布局都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还要合理的设计周围的景观环境,确保建筑的外观与环境是相适应的。另外,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还应尽可能的做到内外兼顾,设计出每一个细节部分的构件特征和构件形式,采用更加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不断改进建筑设计的工艺和技术,从而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能够达到降耗节能、经济适用以及耐用坚固等设计目标。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1、城市标志性的建筑设计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在我们国家也有着几百座城市,并且每一座城市都有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有时提到了这一标志性建筑,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这座城市,其不但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代名词,同时也彰显了这座城市的魅力。这些标志性建筑大部分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其建筑了这座城市的整体变迁,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也起到了传承历史的作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北京的紫禁城,当然也有一些标志性建筑是随着这座城市不断的建设而被增加进去的,他们既具有现代建筑的特征,同时也能够成为经典,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其诞生的时候产生的巨大的争议,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经典。而在设计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时,应将其规划到城市交通较为便利的地区,从而方便人们的游览和观赏。

2、城市历史建筑的设计

我国是一个历史久远的国家,而城市就是在这段历史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建筑则是对城市的无声记录者。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或是建筑物必须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相关人员对这些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历史的建筑凝聚了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有些建筑具有浓厚的历史价值,有些建筑则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有些建筑具有古典的建筑风格,有些建筑则能体现出当地的风俗风貌。而为了更好的体现出我国建筑行业的良好的包容性,我们就应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更好的融入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只有更加合理的对待这些特色建筑和历史建筑,才能真正的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3、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

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的参与的,而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一直以来也是人们所高度关注的,而人们的居住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区,在居住建筑中必须配备一套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且各个方面还应具备较好的协调性。在设计人们的居住建筑时,设计人员应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居住建筑中应有齐全的生活设施,同时应方便人们的使用;第二,居住建筑应具备适宜的功能,还要有良好的绿化,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人们居住的舒适性;第三,居住建筑的室外应有足够的绿地,并且应干净整洁,活动场地的日照、通风以及采光条件要好;第四,居住建筑应是绝对安全的,具备良好抗震减灾能力,设计时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共享社区以及生态优化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三、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应协调发展

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主观印象往往都是设计人员难以避免的问题,设计人员也愿意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审美视觉的冲击上,因此就忽视了细部的构造问题,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也都没有综合的考虑城市环境,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无论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工作,相关人员都应全面的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应注重两者的协调发展。首先,建筑设计应能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紧密的联系起来,设计建筑物时应将其放在一个大的环境中思考,建筑的轮廓以及结构都应与已经存在的建筑相适应,防止出现建筑设计混乱的现象,从而保证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美感;其次,建筑设计必须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文明发展状态,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还应满足人们对于城市欣赏的实际要求;最后,应科学合理的对待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城市规划设计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涉及的层面都是很多的,并且其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以及不断展开的基础,因此,应确保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协调发展的。

四、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的措施

1、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城市规划设计主要就是对城市发展、城市布局合理性等工程建设综合问题进行研究,是一定阶段内城市发展的主要蓝图,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依据。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和城市规划设计水平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稳定、快速发展。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遵守以下三项原则:社会化、安全化、经济化,在充分考虑当地经济水平,综合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利益的最优化。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特色,按照城市规划原则,设计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以城市规划为前提,强化建筑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实质指的就是合理利用城市空间与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且完成各项建设项目的全面安排与合理部署,其焦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是一种强调总体协调、整体和谐的美的艺术。大部分城市建设均是由很多个体项目组曾,相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建筑设计或者小范围空间设计,只需要一位委托人、一位客户、一份设计书、一笔资金就可以实现。从性能角度而言,建筑设计主要就是对业主要求、想法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整体效应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主要强调的是个性工程产品。如果人们可以利用城市规划设计理念指导建筑设计,那么就会拉大现实需求与客观实际的距离,导致出现现实与设计脱节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一定要对城市社会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进而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予以改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两者进行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融入建筑设计理念与思想,才可以实现城市建设的稳定、快速发展,同时真正落实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充分体现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文思想与内涵,反映城市发展的历史性特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琳.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发展探析[J].科技风,2012,10:181.

第6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坚持“思想引领、应用为主、跨越推进、支撑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建设信息化,大力推广应用“四新”等实用技术,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开展行业发展中带有明显地方特点和急需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争通过三年左右努力,使全行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跨越式推进建设系统科技进步。

(二)总体目标。到2011年,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区建设发展要求的科技应用、创新和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科技投入稳定增加,科技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建成比较完备的信息化平台。到2011年,基本建成电子政务、基础地理、行业监管、城乡规划、“数字城管”等五大平台。

——“四新”等实用技术在建设领域得到较广应用。完成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工艺、材料、设备18项以上。

——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创建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家以上,取得部级工法3项以上、省级工法10项以上。

——建设行业发展中有明显地方特点和急需技术研发与创新全面开展,重点研究突破2项以上技术难题。

二、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加快建设工作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事业是多学科、多领域、多层次科技创新和成果的集合,科学技术在城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先导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全区建设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工作重点,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信息化进程,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较好地发挥了科技进步在促进建设事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我区对建设科技工作重视不够,科技工作基础弱、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整个行业科技贡献率低,科技的落后已阻碍了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事关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真抓实干,奋起直追,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三、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工作重点

今后三年,要根据市局科技进步“525”行动计划的统一部署,重点做好*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三大类25项工作:

(一)推进5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建设行业信息化水平

1、政务信息化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系统网站建设。完善*建设网,实施与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有效整合,提高网站信息量与及时性。继续办好城管、房管、公积金、建筑业、自来水、城建档案等专业网站。(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相关单位)

二是建立办公自动化(OA)系统(包括移动办公系统)。基本实现局机关办公自动化、文档数字化以及行政管理网络化。支持有条件的下属单位开展办公自动化(OA)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局办公室、相关单位)

三是建设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审批业务标准化、流程化、及时将行政政策、行政服务和行政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布,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服务。(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城建窗口)

四是建设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馆藏重要纸质档案信息资源存储数字化、管理自动化。(责任单位:区城建档案馆)

2、基础地理信息化平台。

一是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中心建设。加快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步伐,处理、整合测绘基准与大地测量成果数据,建立基础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二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建设系统信息化建设最基础的支撑平台,制定统一标准,开发数据加工、入库、提取、更新等功能,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更新与对外提供服务。(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三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以网络设施和计算机存储设施为支撑,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整合政务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多种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地理信息公用服务系统。(责任单位:局城建科)

四是配合做好全市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TZCORS)。以高精度实时定位的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为核心,运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建设10个GPS参站网子系统、数据管理和监控中心子系统、数据通信传输子系统和数据子系统。配合市局建立全市卫星定位基础服务系统,实现城市空间位置信息实时发送,为“数字*”构建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框架。(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五是建立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完成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及数据库建设,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子系统,理顺供水、排水、污水、燃气、电子、通讯等地下综合管线归档、入库和更新机制,使网络具有档案管理、项目管理、施工许可受理及发放、质量监督、竣工备案等综合管理职能。(责任单位:局城建科)

3、行业监管信息化平台。

一是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建设行业企业与从业人员信用征集机制,编制信用信息采集、维护和的标准与规范,形成包含信用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信用档案等为主要内容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局建筑业科)

二是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建筑业网站,加快与市建筑业信息管理平台的整合,使网络具有施工许可及备案、质量安全监督、竣工备案等综合管理职能,实现企业、人员、项目信用平台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库的共享。(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三是加快数字房地产建设。建立和完善集办公自动化、房地产企业资质和信用管理、数字房管、商品房预售许可和透明购房、物业维修资金和物业保修管理、住房保障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房地产系统,实现住宅与房地产业管理网络化。(责任单位:区房管局、局房地产科、区住房保障办)

4、城乡规划信息化平台。

一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村镇规划业务审批为主线,按照图文一体化的要求,制订统一的数据标准,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RS(遥感)技术和三维技术,以多比例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规划成果数据库、规划审批数据库、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等为支撑,建立完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辅助审查和决策功能,实现规划管理网上审批,提高城乡规划效能。(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二是建设*“固房”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农村农房防灾能力普查基础上,实现对普查结果的汇总、查询、更新,建立农村农房防灾信息管理系统;在农村危旧房现状调查基础上,建立农村危房现状档案和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档案,建立农村危旧房改造信息管理系统。(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5、数字城管平台。

推广应用“*市区数字城管系统”,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应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执法车辆、环卫等专用车辆GPS监控系统,加快建设“数字城管”网上公共服务系统。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标准建设,严格执行市、县(市、区)数据交换接口规范,形成全市一体、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全局互动的“数字城管”体系。(责任单位:区数字城管办公室)

(二)推广应用18项“四新”等实用技术,提高建设行业科技应用水平。

1、配合市局推广应用三维实景模拟城市综合信息系统,运用WebGIS(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和VR(虚拟实景)等技术,提供三维实景模拟图,实现环境真实再现,为城市规划决策服务。(责任单位:区规划办)

2、城市道路快速养护技术(含沥青冷拌、冷铺、利用现有混凝土路面沥青修补技术)。冷拌冷铺施工设备基本配置齐全,实现建成区城市道路快速养护。(责任单位:区市政工程管理处)

3、推广应用供水水质水压在线动态监测,包括水压、余氯、PH、浊度、流量;全面推广高、低压变频装置和实现分时段变频恒压供水;实现生产自用水零排放。(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4、积极推广第三代水处理技术。(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5、供水供气智能抄表技术。在新建居住小区和部分现有居住小区推广应用供水供气智能抄表技术,逐步实现供水供气抄表自动化、智能化。推广应用自动计费、自助缴费设备。(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燃气有限公司)

6、推广应用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县城以上实现新建多层住宅免除屋顶水箱、现有屋顶水箱逐步取消的目标,减少二次污染。(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7、推广应用中水回用技术。建成*污水处理二期中水回用工程。(责任单位:*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8、推广应用污泥无害化处置技术。支持*四强公司加快污泥造粒制砖项目建设,基本实现污泥处理资源化、无害化。(责任单位:*市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

9、推广应用车载GPS监控系统。实现对环卫、建筑渣土运输车辆的实时卫星跟踪定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数字城管办公室)

10、推广应用燃气器具防漏安全自动切断装置,新开用户安装逐步推广。(责任单位:*燃气有限公司)

11、推广应用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中水回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

12、2010年7月1日前,实现预拌砂浆在上建成区建设工程中全面应用。其中,今年6月份先搞试点(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13、推广应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全面推广12层以下住宅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推广应用浅层地能、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利用;开展建筑能耗分析及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工作。(责任单位:局房地产科、局建筑业科)

14、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与新型建材。重点推广自重轻、导热低的新型墙体保温节能材料(陶粒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重点推广塑料管道、复合管道及新型防水材料等化学建材技术。(责任单位:局建筑业科)

15、推广应用建设工程检测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技术。全面实现桩基静载荷试验现场检测数据实时传输;试块试压(砼、砂浆)、试件试拉(钢筋原材及钢筋接头)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和报告自动输出。(责任单位:区质安站、区检测中心)

16、推广应用混凝土工程和钢筋工程节材技术。重点推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超大体积混凝土防裂、防渗技术,清水饰面混凝土技术以及高强钢筋运用和新型钢筋连接技术(HBR400级钢筋、预应力钢筋应用和粗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责任单位:区质安站)

17、推广应用基础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着力推广在软土地区应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桩型(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和钻孔扩底灌注桩等);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及监测控制技术,重点推广组合内支撑支护结构及新型复合支护结构。(责任单位:区区质安站)

18、推广应用建筑施工远程监控技术。全市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工程和创省、市标化工程实现建筑施工远程视频监控。(责任单位:区区质安站)

(三)针对制约当前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开展2项课题研究。

一是开展台风多雨地区围护结构防渗漏技术研究。重点开展居住建筑外墙体、外门窗等的防渗漏技术研究,为防治建筑质量通病提供依据。(责任单位:区质安站、方远集团)

二是开展高锰原水应用课题研究。针对长潭水库原水锰含量超标的实际,开展除锰工艺研究。(责任单位:*自来水公司)

四、推进建设科技进步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推动。为加强对建设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成立*建设系统推进建设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协调全区建设科技进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建筑业科,负责日常工作,并牵头制订年度推进计划,抓好督查落实。建立全区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组织指导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工作。

(二)政策拉动。要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与升级、评优评先等的重要前置条件。一是要列入规划条件。要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列入建设工程规划条件,从源头上推动科技进步。二是要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业绩列入建设企业定级、晋级、年检、增项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要列入各项评优评先的重要条件。要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业绩作为评选十强房地产企业、十强建筑业企业、十佳建造师、十佳科技带头人的重要条件。四是要将“四新”等实用技术应用列入勘察设计市场检点之一,应推广应用未推广的,予以通报批评。五是要将推广应用“四新”等技术业绩作为工程招投标资格预审的重要内容,增加建设科技的权重。六是要争取发改、经济、财政、科技等有关部门支持和联动,制订和实施激励建设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建立推进自主应用、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争取在科技进步奖项、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基金争取、墙改基金退还比例上得到更大的支持。七是要定期制订并淘汰限制落后技术通告及推广应用“四新”等实用技术目录,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各单位要抓紧清理调整好政策,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主动。企业是科技进步的主体,要在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中起带头、示范作用。一是建筑业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家以上,取得部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10项和各种专利8项以上。二是勘察设计企业要成为“四新”等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主导力量,在“四新”等实用技术应用中起龙头和推动作用。三是市政公用企业要系统推进科技进步,在建设系统科技进步中起带头作用;供水企业要根据“两创建”(创建现代化水厂、创建现代化营业所)的标准,制订供水行业科技进步实施细则。四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发挥在推进规模住宅小区建设中应用“四新”等实用技术的主体作用,全区5万平方米以上规模住宅小区必须推广3项以上新技术。

(四)人才促动。大力发展建设职业教育,着力于建设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建设科技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建设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发展一批注册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建造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全区达到各类专业技术注册人员人以上,其中一、二级注册建造师500人以上,房地产评估、物业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10名以上,努力形成由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一般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人才梯队,以人才队伍来带动建设科技进步。

第7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构思;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住宅小区的规划和建设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目前,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把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应用到居住小区的规划工作中,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1、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建筑物的整体进行统一有效的规划,包括建筑风格的规划、建筑功能的协调性以及建筑的使用价值规划等,建筑规划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同时加强建筑各项功能的协调性。

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在建筑规划的基础上,通过独特的设计思路来将业主的要求用各种不同的方案表达出来,从而满足建筑使用者和社会期望的各种要求。建筑设计确定了建筑物的最终表现形式,其功能和使用效果都需要通过建筑设计来加以实现。

2、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2.1、自然理念

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设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树立生态化以及都市化的环境形象。在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现有条件的充分利用,对其进行适度的重整以及改造,从而使住宅小区周边的环境得到最大的自然化。对住宅建筑用地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造,使某些不利因素向优势特色进行转变。注意对住宅小区的整体环保形象的树立,对周围景观进行一定的处理和优化,使住宅小区与自然环境之间紧密结合。

2.2、环境的均好性理念商品化住区所存在的典型特征就是环境的均好性,注意对住区环境相关资源的共享以及均好进行强调。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绿地的规划以及相关公共设施的安排尽可能的做到均衡,让小区里的每一个住户都能在居住的时候获得良好的感受,保证其相关的公共资源方便所有住户的使用。在面对不能均享的资源时,要注意针对其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弥补,从而为住宅小区创造一定的景观环境。在对住宅环境进行建设规划的时候,还要注意对住户的通风、朝向、采光以及隔音进行充分的考虑。

2.3、社区理念在对住宅小区进行相关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形成持续性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围合内向做到建筑空间聚合。只有做到住宅小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才能对其自身良好环境的建设提供相关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开发建设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理念,体现在小区的空间布局以及相关设计上,通过与相关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住在小区添加与设计相应的实物配置,从而使住宅内的社区归属感得以形成。

3、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方法

3.1、人性化规划设计

坚持以人为本,在对住宅小区进行建筑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现代人的实际居住生活模式以及生活方式进行全面考虑,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居住环境进行建设,促使自然、和谐、高效以及艺术的居住环境的建立。同时,在对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其在质量上以及数量上的高起点和高标准原则,从而使居住的人们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更加方便。

此外,现代住宅小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因此,应不断强化小区内高层建筑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高层建筑开始朝着更加新颖形式的结构和方向进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建筑所表现出的机构形式越发的复杂,尤其是其中的平面形态、竖向形态等所进行的布置和衔接也更加的复杂。在这一状况之下,大量不规则、非常规形式的建筑平面开始被应用到了高层建筑结构之中,这主要是缘于计算机技术使用便利型,才为各种建筑形式的应用带来了理论分析以及支撑依据。此外,不断发展的材料技术,也同样为高层建筑建筑的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

3.2、绿色生态化设计

绿色节能设计理念是将绿色与节能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将这两个部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各个部门在设计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联系性,然后再根据小区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小区居民的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从不同侧面凸显健康住宅小区的绿色节能理念。

生态化也是现代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与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更加生态与环保的居住环境,以使自己的身心获得相对愉悦的享受。生态化理念除了要强调通风、光照等因素外,还必须从整个住房环境角度进行考察,力争使整个居住区的人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3、合理优化现代化小区建筑的布局

现代化小区建筑的布局,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否便于住户日常生活与出行,其次还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道路的分布&绿化带的分布等情况,合理的规划设计小区建筑的朝向、分布,保证现代化小区建筑整体布局的合理性&观赏性已经舒适性。在确定小区建筑的朝向之后,就需要根据设计人员的实际考察,确定小区内部公共设施、建筑间距等一系列的位置,使现代化建筑小区整体布局井井有条,也能使现代化小区建筑整体的美观性得到提升,也能保证住户每天都能获得美的享受,在繁杂的工作后能够得到舒适、温馨的休憩之地。

3.4、科学设计住宅小区的建筑景观

建筑景观设计是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公众群体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必须将住户的舒适与安全放在现代化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在现代化小区建筑景观设计方面,首先要结合小区的自然环境,确定现代化小区建筑的景观设计方向,然后综合考虑用户的看法,才能最终确定现代化小区建筑的景观设计模型并投入施工。有条件的现代化小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进一些小动物或者鼓励住户饲养猫&、狗等小动物,使小区显得生机勃勃。

3.5、合理保持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住宅小区的建设不仅包括外部交流空间、还包括住宅内部的空间建设,以及公共活动空间,有些还涉及到了整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例如,住宅小区内的会所、游泳池、绿地、休闲广场等,这些空间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人们正是通过在这些场所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相处氛围,建设一个充满友爱的家园。因此,在对住宅小区的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确保其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

4、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

4.1、整体统一

首先,注重住宅小区建设的节约性与整体性,合理控制自然生态空间、绿化环境、建筑密度,节约公共空间。其次,把绿化理念渗透到住宅小区的院落空间,与中心绿化与景观环境充分联系、融合,形成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最后,采用自由布局与空间轴线控制相结合的办法,在强调空间景观轴线的同时,通过步行线的组织在人行活动和视觉感应有机结合。

4.2、空间形态

在景观界面的道路系统,穿行于各规划住宅院落之间,创造步移景异的宜人生活环境与多样化的活动空间,并与各公共设施有效的联系。商业区部分设置完整的步行商业内街和外街,形成内部商业的对话,逐渐完善商业配套设施。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自身的居住环境以及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建筑规划人员应将和谐社会理念的建设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住宅小区的实际规划中,从而保证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与时代特点相符合。

参考文献:

[1]郭小慧.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与设计方法[J].门窗,2014,01:200.

[2]郑宏飞.重庆某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分析[J].才智,2013,09:311.

[3]郑凯.刍议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271.

第8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研究制定市域内建设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指导、监督、组织实施。

(二)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本市有关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政策、规定和办法,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三)组织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导监督执行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建设工期定额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拟定建设、房地产行业的地方标准,监督指导各类工程建设标准的定额实施。负责城市建设档案管理。

(四)负责建筑业的行业管理。综合管理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咨询、施工、设备安装、建筑制品、商品混凝土、装修装饰、建筑监理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资质审核、审批、报批以及市场准入。拟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建筑安装等中介组织管理行业的管理制度,并监督指导实施。

负责全市建设工程监理和建设市场管理,组织协调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建设市场的竞争与合作,负责全市各类建设工程的交易和招投标工作。

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土建、安装、装饰等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工作;监督检查工程安全施工和安全生产;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重大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和重大建设工程安全伤亡事故;负责建筑机械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

负责全市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节能管理和抗震防灾设计规范并监督实施。

(五)负责市政公用事业的行业管理。管理全市城市供水、燃气、市政基础设施、污水收集处理、园林绿化、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负责各类公用企业的资质审核、审批、报批工作;综合管理城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负责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建监察工作。

(六)负责住宅和房地产行业管理。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审核、审批、报批工作;管理房地产市场;牵头协调城市综合开发土地价格的测算,负责房地产估价、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和市场管理;负责房地产交易和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

(七)负责本市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运作;编制、执行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计划;审批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使用;制定和落实有关住房制度改革政策。

(八)负责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研究制订城市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对城市房屋拆迁作业的安全实施监督;并对房屋拆迁单位进行拆迁资质审查,核发拆迁许可证。

(九)负责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组织开展建设法律法规宣传,定期组织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城建执法实行综合管理,指导督促行政执法行为;参与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

(十)会同发改、财政、国土部门编制城市建设投资计划,牵头协调城市建设资金投资方案,制订城市维护费、基础设施配套费收支计划,经市政府批准后,统一管理使用和监督。

(十一)根据国家建设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经济政策,制订本市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建设科技项目攻关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指导建设科技引进和技术创新工作。

(十二)管理建设行业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外事工作,指导建设企业开拓国外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组织协调建设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工程承包和建筑劳务合作。

(十三)制定建设行业人才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负责本系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负责本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核报批;负责局机关及下属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调配和劳动工资工作。

(十四)组织实施和协调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制定建设系统审批制度改革措施,落实政务公开;负责建设系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以及工会、妇联和共青团工作;负责建设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十五)负责协调规划、电力、电信、邮政、工商、交通、环保、水利、文物、旅游和公安等部门涉及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十六)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今后凡涉及政府部门审批事项取消的,以市政府文件为准。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建设局设6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文电处理和对外联络接待;负责政务信息、新闻宣传和城建调研;负责各类综合性会议及各类专题会议的会务;负责起草局综合性文稿及审核局发文件;负责人大、政协议、提案办理;负责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车辆调配和后勤服务;负责局机关及指导局属单位的保卫、保密、档案、统计及工作;负责建设系统内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负责建设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

(二)政工科

负责建设系统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负责局机关公务员、局管领导干部的考核与管理;管理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指导和管理局机关及局属单位的人事调配、劳动工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负责本局系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负责本系统大专院校毕业生的招聘录用和干部、退伍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系统内纪检、监察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本系统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

(三)计划财务科

负责编制建设系统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利用外资计划;提出城市维护费和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安排使用意见;负责和指导局属企事业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计划;管理局机关各项资金和固定资产;负责本系统财务和内部审计工作;负责本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和局属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阶段性经济监督、检查工作。

(四)建设管理科

负责制订建设事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及建设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组织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年度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做好有关立项、申报和实施工作,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技术方案论证和竣工验收;负责城市维护费和基础设施配套费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管理工作;负责管理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做好城市综合开发土地价格测算的协调工作。

(五)公用事业管理科

负责制订公用事业的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中长期规划、体改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市区供水、燃气、园林绿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的建设管理工作;负责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工作;负责全市公用行业(包括供水管道、燃气管道安装、园林绿化等)企事业单位资质审核、申报工作;负责管理城市节约用水、计划用水和污水处理工作。

(六)建筑与房地产业管理科

负责制订全市建筑与房地产业的发展和产业政策,对全市建筑与房地产业进行行业管理,指导和规范建筑与房地产市场。负责对全市工程建设的招投标、施工许可、建设监理、工程(产品)质量监督与检测、施工安全、定额标准、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对外来建筑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进行管理;参与重大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参与或组织对建设工程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全市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管理和房地产评估、房产登记发证、物业管理工作。负责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勘察设计企业及房地产估价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资格的管理,并做好有关资质审核、申报工作。

三、人员编制

第9篇:住建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肯定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抓好打基础、谋长远工作;围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专家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主题活动,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围绕建设一支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紧扣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突出抓好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两个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围绕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狠抓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一步增强了农村人才的实力和活力;围绕建立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评选表彰了一批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特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六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一轮首席技师等,深入实施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为引才聚才留才奠定了扎实基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对去年的人才工作,市委是满意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这几年我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人才要素的“瓶颈”制约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尤其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如何抓好人才工作、建好人才队伍,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和智力保障,更加迫在眉睫,更显意义重大。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看,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今年2月,中央政治局在审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要把人才优先发展确立为今后人才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赵洪祝书记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人才优先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优先发展人才,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这些,都对我们抓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人才的发展趋势看,当前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并逐步向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高新技术、高级管理、高创意人才和学科领军人才已成为人才争夺的重点和焦点。从国家层面讲,为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人才竞争中争取主动,我国正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在国际市场上吸引人才。从城市层面讲,当前各地对优秀人才的争夺越来越激烈,争夺人才的手段也日益多样,通过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优惠的创业支持、优越的人才服务等,大力招揽各类人才,如无锡市的“530”计划、湖州市的“南太湖精英计划”,省内嘉兴、台州、衢州等地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引才优惠政策。这些,都对我市吸引、使用和留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从我市的现实需求看,今年是我市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全面胜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尤其是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入研究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大都市区建设、生态环境优先、先进文化引领、内外*人互动等“五大战略”,着力提高*科学发展水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人才是支撑、是保证。但当前,我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不高,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难引、难留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大力度,培养集聚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关键性作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地把人才工作摆到突出位置来抓,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

二、明确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做好今年人才各项工作

今年我市的人才工作,总的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创新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切实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找准定位促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既是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工作的立身之本。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坚持在认清形势中明晰思路、在服务全局中找准定位、在推动发展中发挥作用,以编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抓手,认真研究谋划人才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一要上下对接。今年,中央将颁布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也标志着人才工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编制规划纲要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省规划纲要和第二次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同*人才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上下对接文章,确保规划纲要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指导性。二要围绕中心。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五大战略”的研究实施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新要求,针对我市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研究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认真研究制定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创业创新的各项人才重大政策,努力以人才工作的新提升促进中心工作的新推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成果。三要注重落实。要在完成规划纲要编制任务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分解落实工作,进一步明确任务、责任和要求,建立实施规划纲要的监测、评估、考核和督查机制,促进规划纲要各项任务落实到位、顺利推进。同时,要抓紧筹备召开第二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十二五”人才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接配套,进一步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

(二)狠抓队伍提实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的原则,扎实抓好党政人才、宣传文化人才、教育卫生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壮大我市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一要坚持培引并重,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要抓紧制定出台有关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政策意见,采取本土培养、国内引才和海外招才相结合的方式,以更加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培养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双百计划”,推进“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多渠道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积极做好国家“”和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遴选推荐工作,力争引进一批国家和省级的高端创业创新人才。要加强重点创新团队建设,认真做好市级重点创新团队遴选工作,遴选和重点资助一批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文化创新团队。要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完善“一个窗口对外、全程、服务一站式”的服务机制,加快建设全市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要注重以才引才、以侨引才,利用在外*人众多且联系紧密的优势,充分发挥*商会、世界*人联谊总会、各类海外侨团、留学人员组织的作用,在国内外重要城市建好一批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络站,切实做好海外招才引智工作。二要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加快企业人才开发。要把加快企业人才开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以实施“瓯江民营企业人才计划”为抓手,统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集聚工程、温商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引导激励企业更好地集聚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坚持企业主导、政府支持,以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为重点,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名师名家”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计划等为载体,大规模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要健全校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市内外大院名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培育一批校地、校企、院企合作示范单位;加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探索建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要组织开展“院士专家服务企业活动”、“百名博士*企业行”等活动,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好的人才智力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加大重大科技项目、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向企业人才的倾斜力度,引导和支持人才向企业流动和集聚。要培育和评选表彰一批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努力形成示范引导作用。三要坚持协调并进,切实抓好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实施《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专家咨询服务团”活动和“551”人才扶工扶农活动,切实抓好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合理确定选聘规模,加强日常管理,注重培养使用,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进入村级组织班子创造条件,帮助大学生“村官”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得动”机制。要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方式,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扶持欠发达地区重点人才项目,引导欠发达地区与省、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共建活动,引导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人才下乡,进一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

(三)优化环境聚才智。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才环境的竞争。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劣则人才散、事业衰。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哪里的人才环境好,哪里的人才成长就快,哪里的人才聚集就多,哪里的人才活力就强。反之亦然。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大投入,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科学发展集聚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一要强化保障,着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要认真做好保障人才住房、促进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等方面工作,促进广大人才安心工作、潜心创业。特别要以制定实施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为切入点,统筹各类人才专项住房资源,采取“租售并举”、实物住房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多途径解决各类人才住房问题,逐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有效破解各类人才“住房难”问题。同时,今年聚英家园人才公寓将投入使用。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坚持原则,公开公正,切实为广大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办好这件大实事大好事。二要打造平台,着力推动人才的健康发展。要加强公共创新平台、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加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为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为广大人才创业发展、不断成长提供广阔舞台。三要创新机制,着力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推动人才以技术、管理入股企业,健全人才奖励制度,进一步把奖励向作出重大贡献的创新人才和一线人才倾斜。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大胆把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服务机制,成立拔尖人才联谊会,实行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狠抓落实,确保人才工作有效推进

一要完善格局抓落实。要建立健全党管人才科学决策机制和务实高效的协调机制,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大局、各尽其责、紧密合作,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