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精选(九篇)

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

第1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建议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物流形式,其主要对象是易腐食品(包括原料及产品),本文所指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以水果、蔬菜、鱼肉、禽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防止农产品的变质和污染。

网络电商的迅猛发展,全国涌起一股“全民创业”的浪潮,许多农民也加入网络电商销售行列,越来越多农产品掀起销售热潮,狭义的新农人,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人,其核心是“互联网+农业”,新农人的崛起让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的发展显的十分迫切。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及问题

(一)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目前,福建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显现出“四快二好”的良好局面,即“物流规模增长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运作基础设施进展快、物流企业发展快、物流项目建设进展好、区域物流合作势头好”。但就农产品物流而言,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福建省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近来,我省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关注,在各种发展物流的战略规划中都提到了农产品物流,同时关注到了冷产品流通中的物流问题。福建省至今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的发展滞后制约了农产品的流通,无法适应“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损失加大。

(二)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农产品冷链体系,损耗成本制约“新农人”的创业需求。全省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微乎其微。硬件基础设施落后,支撑“新农人”工作的速递行业众多,仅顺丰物流有相对匹配的冷运,但冷运环节衔接不紧密,需低温运输的农产品在天气炎热的季节里依然损耗较大而且成本较大,不利于冷产品流通。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效率取决于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有效衔接。供应链中任一环节的操作不规范都会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受损。例如超市的冷藏车卸货时间慢就会导致冷藏品温度不符合要求产品最终到消费者消费环节时,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都发生了严重的变化。

2.农产品冷链中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随着“互联网+农业”时代的到来,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对冷产品的流通过程中整个供应链的监控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造成冷链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成本很难估计。农产品市场上几乎没有一个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的信息系统。虽然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但许多企业对信息化认识不够,信息平台仅停留于最基础的功能如农产品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以及展示企业形象,大多数农产品物流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以人工为主,没有自动化信息网络,阻碍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人才匮乏。福建省各所高校中福州大学拥有我国第一个并且唯一的物流管理博士点,省内11所高校开设了物流类本科专业;45所院校开设物流类专科专业7个,现有在校生16400余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维护工程师、农业专家和物流运输的监管者,每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的降低。根据福建省的物流教育可以看出物流市场的还不够发达,尤其缺乏冷链物流的高端人才。

4.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目前,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市场主体行为还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初步阶段,没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无法监控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个过程。

三、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系统的角度加强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重视物流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制定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1.构建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新制定国八条的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物流,因此要联合各方的力量,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组织的协调,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整个供应链角度考虑,冷链物流的上游如养殖或种植基地、冷藏仓库、生产加工基地等,冷链物流的中间环节如冷藏仓库、配送中心、分销商和供应商等,冷链物流的下游如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商、餐饮店、个体消费者,冷链物流涉及的环节很多,要保证整个流通过程产品的质量的流通效率,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农产品冷链物流联盟,构建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支持“新农人”创业需求的冷运物流网点,适应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时省份之间物流组织要联盟,让省内的需冷运的农产品安全可靠的送达省外。

2.放宽信贷条件,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弃农转工,福建省许多地区又属于侨乡,经济条件比较好,从而导致许多农地的荒芜,这为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政府也开始承包土地给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政府可考虑放宽信贷条件,鼓励农民进行大规模生产,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展农民培训,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的大规模化有助于缩短农产品冷链的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流通效率。

3.利用“互联网+农业”,实现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简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具体做法是可以在冷链物流中使用JIT配送模式,加大科技力度,推广使用“互联网+农业”技术,按订单信息在供应商、物流服务商、销售商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做到按单配送减少农产品初级产品的损耗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流通中的损失。同时,通过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实时跟踪农产品在冷链中的位置,实现每一个环节的实时对接,可以保证货品的运输质量和效率。

4.进行人才的知识与管理培养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引进人才,从其他省份以及其他国家引进高端人才进入高校进行教学,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教育中进行产学结合教学理念,福建省出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对物流整体行业的人才培养,但培养的范围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建议可增加冷链物流的专门人才培养。在福建省高校可以进行开展相关的冷链物流的培训,面向社会。

四、结论

发展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配合。福建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冷链物流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建设有福建本省特色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作者单位: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第2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 水产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 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分析 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现状与思考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蜈蚣博弈的非自营冷链物流模式的食品质量的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水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应对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法与质量管理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祁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12.10.

[7]王寿全.福建省果蔬物流系统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8.

[8]杨芳,李梅芳.中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J].学理论,2011(22):89-91.

[9]张雪莉,韩茜,张欣,贾立平.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36-3137.

[10][1]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1]赵芳妮.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12]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13]于怀智.山东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4]王赫男.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5]朱则刚.食品安全质量可靠与冷链物流技术支撑研讨[J]. 粮食问题研究,2016,03:20-27.

第3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1引言

经济增长的大趋势,使得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必然。生鲜农产品是大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品质高低、安全与否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生鲜农产品又是一种极易腐败、保鲜期短的特殊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对物流的水平要求更高。许多生鲜产品的运输必须依靠冷链物流,因此我国冷链行业迅速发展起来。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2.1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冷链运输和冷库组成。根据中冷物流联盟的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冷库总容量达2626万t,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8%。冷藏车保有量达99662台,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42%[1]。同时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规模也不断地扩大。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规模企业达1000家,前100强冷库企业的冷库总容量达1177万t,前100家冷链运输企业的冷藏车数量达11822台,具体见表1-表3。从数据可知,我国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正不断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给农产品流通市场以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2.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2009年,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便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3]。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2015年7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建成一批运作效率较高、具有一定规模化、标准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推广物流核心技术,并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4]。政策的支持,给了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指引着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3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生鲜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产业链较长,时间跨度大,受环境、温度因素影响较大。其保鲜期短、极易腐烂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储藏、运输中必须采用冷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相比,冷链物流的成本更难以控制。生鲜农产品的利润往往较低,而采用冷链物流则要承担较高的物流费用。同时我国现阶段的物流业虽发展迅速,但运输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1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肉类、水产品、蔬菜以及水果都未采用冷链物流的方式,导致其流通损失率都在10%以上。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建设不完善便是造成我国冷链物流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由冷链运输设备和冷库两方面构成。我国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主要有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途径。据统计,目前我国铁路冷藏车仅占铁路货车的1.1%,公路冷藏保温车辆99663辆,占货运汽车的0.3%左右[3]。而冷链物流较为发达的美国,公路冷藏保温车辆则高达20万辆。由此可见,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设备还十分短缺,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除了冷链运输设备的短缺,还存在设备落后陈旧等问题,造成我国冷链的损耗率较高。同时我国冷库的库容量也十分不足。我国目前冷库的库容量是26260640t,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且我国冷库建设地域差异大,结构不合理。如只重视肉类冷藏而忽略了果蔬类的冷藏,冷冻库多而保鲜库少,城市与农村的冷库建设差异大,中西部地区的冷库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其功能的失衡。对于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而言,高成本是其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也是冷链物流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而导致成本高的主要原因则是冷链的损耗率和物流成本高。因此重视连点成线,结链成网,建立我国冷链物流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冷链物流的利用率,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关键因素。

3.2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内果蔬冷链损耗率高达25%,一年损失近千亿吨。而在冷链物流发达的国家,果蔬的损失率一般都在5%左右,美国部分电商甚至将损耗率控制在1%。冷链损耗率高不仅仅由冷链基础设施短缺落后造成,还与我国的 冷链物流技术息息相关。目前我国车辆的制冷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的流通提供质量保障[6]。制冷技术的落后,导致了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同时也造成了农产品流通的高成本。因此,冷链技术的改进与普及对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至关重要。

3.3缺乏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通常应该包括原材料采购、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冻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五个环节。由于缺乏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冷链运输并未完全覆盖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方方面面,在某些环节存在冷链环节缺失的情况。这样便导致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损耗率,直接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根本利益。

3.4缺少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据中国冷链物流网的数据统计,我国蔬菜类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肉类为15%,水产品为23%[7]。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缺乏使农产品的品质无法得到保障,直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据了解,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200多项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但都是推荐型标准,非强制性。在我国行业自律缺失的情况下,企业的执行力往往较弱,这样的标准便形同虚设,无法规范我国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3.5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

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的匮乏是阻碍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3]。较之普通物流,冷链物流不仅仅要求更高的技术,还需要对于信息数据的管理能力。而目前我国缺乏对于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高校也没有开设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专业与课程。专业人才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冷链物流朝着现代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4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4.1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1)运输能力是物流发展的依托,所以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首要的工作是加快高速公路、铁路的网络建设,提升公路、铁路运输能力,提高农产品物流速度,减少农产品在物流运输途中的损耗。(2)加大对大型冷库建设的投入,增大大型冷库的库容量,提升大型冷库的冷藏质量,并对其冷藏能力进行专业划分,避免资源浪费。在区域上,则应重视中西部冷链物流薄弱地区和空白区域的大型冷库建设,尤其是要将农村地区的大型冷库建设放在冷库建设战略的重要位置。但在大型冷库建设中,应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冷库容积,而不是盲目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3)除了加大大型冷库的建设力度外,还应该重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在农产品电商飞速发展的趋势下,未来农产品零售的前景广阔,而批发零售冷库这一薄弱环节必将制约其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批发零售冷库建设已是刻不容缓。批发零售冷库的建设目标应与大型冷库有所区别。与大型冷库建设专注冷库容量的增大不同,批发零售冷库的建设更应注重物流的便捷度与布局的合理性,即密切结合区域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并根据区域消费特性,建设符合区域优势农产品冷藏特征的冷库。(4)要实现冷链物流的无缝衔接,就必须加大对冷藏车建设的投入。具体而言,可以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开发适应我国冷链物流水平的冷藏车技术,除了开发通用型的冷藏车外,还应开发具有特别用途的、能适应不同农产品冷藏需求的特种冷藏车。同时,还可以加强对外交流,积极与国外成熟物流企业合作,从国外的成熟技术中吸取营养,加快我国冷藏车建设。(5)加强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农产品是一种易腐败的商品,物流信息的不及时无疑会导致农产品的损耗,所以,从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的角度来看,利用大数据与信息管理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精度,降低因信息模糊导致的农产品损耗。具体来说,首先,政府应加强对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包括有线网络建设和无线网络建设,提高网络传输速度,扩大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尤其是加强农村和中西部网络覆盖稀疏区域的信息网络建设。其次,物流企业自身也应增加对物流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开发符合自身需求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将每一个物流环节通过网络联通,尽力缩短每一个物流环节间的衔接时间,减少信息真空区域,并借鉴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完善自身物流信息网络。

4.2建立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我国应针对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标准,对冷链物流行业进行规范。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所用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应制定统一的冷藏设备标准,包括设备功率、型号等,将该标准下发到各冷链物流企业和冷链物流设备制造厂商,并根据各类别农产品的具体特性制定不同的冷藏标准,以确保冷藏质量,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2)冷链环节进行标准化,避免冷链运输途中出现真空部分,同时,冷链行业也应根据具体的农产品类别,制定具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环节,避免由于企业的管理缺失导致的冷链物流环节缺失,减少因冷链断裂造成的损失。(3)设计并使用统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结合农产品冷链物流特点,切实从提高时间精度、缩短物流环节间间隙的角度提高物流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则应该广泛运用各专业高校的智力优势,根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各农产品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特点,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改进。

4.3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与技术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基础,无论对于政府还是企业而言,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都应该成为推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重中之重。(1)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关专业的教育投入,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农产品冷流物流人才,提升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2)企业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结合自身需求,开发与农产品冷链物流对口的专业物流技术,如物流环节优化、物流管理系统等,尽可能的提高物流效率。(3)加强与国外成熟物流企业的合作,从国外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中吸收营养,结合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建立适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物流模式。

4.4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对于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由于冷链物流设备昂贵,因此,只有少数大型农产品企业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多数农产品仍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配送。因此,我国应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提高其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同时也应给予农产品生产者、小型农产品经营企业、电商企业一定的补贴,鼓励其采用冷链物流,降低物流成本。

作者:邱楠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冷链物流业发展分水岭[N].中国食品报,2015-12-28.

[2]中国冷链物流网.2014中国冷链及冷库车保有量数据统计[EB/OL].

[3]张建军,杨艳玲.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36(2):102-105.

[4]国家发改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EB/OL].

[5]崔洪.从中国冷链物流50强发展报告看未来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2015,(3):76-77.

[6]沈艳.电商时代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4,(30).

[7]晓科.农产品冷链物流如何应对挑战[J].农产品加工(综合刊),2014,(5):13.

[8]沈艳.电商时代下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4,(30).

第4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一、我国目前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现状

1.冷链物流中心的现状分析。(1)冷链物流体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已逐步形成了“生产者或商——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生产者或商——社区专卖店——消费者”等“三位或四位一体”的快速运作模式。但目前,就整体冷链体系来说,我国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损耗浪费惊人。(2)冷链物流的市场现状。按我国各类易腐物品平均年产值在4000亿美元来计算,超过25%的商品由于没有很好的冷藏保温技术而在运输和储藏中被浪费。冷链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冷链物流相关的生产加工、运输流通、消费和销售市场的各种设备在市场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给冷链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软硬件设施的基础。(3)冷链运输能力现状。我国的冷链运输能力可以从公路和铁路两个方面来说:第一,冷藏公路汽车运输。我国的公路冷藏运输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据2005年一项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生产的冷藏车、保鲜车和保温车共计约4093辆。其中冷藏车2478辆,占60.5%;保鲜车82辆,占2%;保温车1533辆,占37%。目前,我国冷藏车辆约有3万辆,占货运汽车总量的0.3%,汽车冷藏运输占冷藏货物运输总量的比重是20%。第二,铁路冷链运输发展。我国铁路冷藏保鲜运输一直处于设施简陋、模式单调、数量匮乏的状态。2005年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铁路总运行车辆为557655辆,冷藏车占全国总运行车辆的1.34%。其中,机械冷藏车2588辆,加冰冷藏车3884辆,其它冷藏车1020辆。(4)冷库容量现状。冷库是冷链物流中心发展的基础,是冷链物流的储存地,是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我国冷库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超低温冷库、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高温冷库。初步统计,我国目前的冷库总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大概在880万吨左右。在这些冷库中,大多数限用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但是当原料资源不足和生产淡季时,冷库往往处于限制耗能的状态。

2.冷链物流中心存在的问题。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冷链物流意识不强,缺乏高素质的冷链物流专业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同时冷链物流的管理缺少制度和监控手段,使得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在建设和管理上基本处于粗放型的发展和运行阶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正在重视并建设自己的冷链,但更多的主要集中在冷链物流,并没有向冷链物流中心方面发展,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没有建成。在供应链的某些环节达不到标准,大量的冷链运作因某些薄弱环节造成效率低下,形成类似“木桶效应”的结果。而发达国家在运输过程中运用了冷藏箱或冷藏车,并配以EDI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公路、铁路、水路等多式联运,建立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在内的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链,使新鲜物品的冷冻冷藏运输率及运输质量得到提高。(2)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没有形成,第三方物流不占主流。冷链物流的市场化是冷链物流的需求者和提供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了冷链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3PL)是指物流渠道中的专业化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其他企业提供的所有或某些方面的物流业务服务。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现代化物流发展的结果。通过调查,日本和美国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在30%以上,在欧洲,英国为34%、德国为23%、法国为27%,大型的产业使用其比重在76%以上。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物流配送模式大部分是由企业自身和销售商来完成的,第三方物流介入比较少。从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这整个过程,还是处于一个投资大,回报期较长,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中占的比重较大的储运模式中,不利于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利用。(3)缺乏冷链物流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从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来看,存在点多面广、物流量大、时间较长和牵扯面广等特点,为了保持冷链物流中心的正常运转要求各个部门统一协调,而这一点就是我国冷链物流中心所欠缺的;从基础设施来看,在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中,人们大多数是重视肉类冷库的建设,而轻视蔬菜、水果和花卉等方面的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的重要性;重视在城市中经营性的冷库建设,轻视了在生产加工地区的冷库建设。这些现象,使得冷库的整体规划影响了冷链物流中心的资源配合,从而不能够拉动冷链物流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对策建议

我国是一个易腐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这就决定了易腐食品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问题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我国的冷链物流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和我国消费人群日益增长的需求来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我国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1.加大扶持力度并健全法制,加强宏观调控和整体规划。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国际标准,制定出有利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并放入市场中,形成监管机制。首先,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竞争规则,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和管理涉及的各个领域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冷链物流中心的整体规划布局,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经营,维持市场的秩序。其次,冷链物流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存在着投资资本大、运行及维护成本高、资金回笼较慢等特点,而且易腐产品在时间上和保鲜度上要求较高,必须要改革现有的不合理政策,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优惠和支持政策,帮助冷链物流行业发展。

2.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能力。冷链物流行业是一个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要维持冷链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跟上国际冷链物流现代化的步伐,就必须培养专业型的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和操作人才。第一,可以和相关高校进行合作,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与有关机构合作,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冷链物流知识。相关政府部门或行业机构也可以编制冷链物流的实训手册,并建设培训和实习基地,培养在冷链物流领域高技能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

3.加强冷链物流信息中心建设,实现信息一体化。建设一个开放式的物流信息中心,通过信息一体化的平台将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到相关部门和机构。冷链物流体系的信息系统通过收集相关部门的信息,做一定处理后,再经过信息平台分享给所有的成员。这样消费者就能够对产品从采购到自己消费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第5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冷链;自营物流;外包物流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需求逐渐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对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食品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视[1]。由于鲜活农产品常温下极易腐烂,若未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将极大影响农产品的新鲜性和安全性,甚至危害人们的健康。消费者对冷冻、冷藏食品认知度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冷冻冷藏产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始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

1.1 农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摘(或捕捞、屠宰)后,经加工、储藏、运输、配送等环节,到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其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减少损耗、防止变质、促进销售的一系列特殊供应链系统。农产品冷链物流要求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都严格按照农产品的特性,保证农产品的原料品质和耐藏性、保证保鲜贮运工具设备的数量与质量,保证处理工艺水平高、包装条件优、清洁卫生好,保证现代化管理和快速作业, 最终保证农产品冷链物流协调、有序、高效的运转[2]。

1.2 农产品冷链物流外包发展前景

很多学者认为,第三方冷链物流将逐步承担起冷链物流发展的重任,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将成为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3-6]。将农产品冷链物流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极好。

2 冷链物流模式对比分析

自营物流是企业早期物流活动的重要特征,是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而对物流进行管理的活动。据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需求状况调查显示:43%的生产企业从事自营物流,36%的生产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的混合模式,而仅有21%的企业将物流全部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7]。因此,当前国内生产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基本现状是物流管理模式多样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企业要充分认识自营与外包的优劣势,以做出正确的判断。经过文献梳理[7-10],总结出这两种方式选择的优劣势如下。

冷链物流自营的优势有:降低交易成本并有效利用原有物流资产,带动资金周转;培养专业物流人才,获得物流管理经验;保护企业商业机密;促进采购、配送及生产战略一体化;直接支配物流资产,控制物流职能,保证供货准确及时;掌握对顾客的控制权,提高服务质量,维持与顾客长期关系。其劣势主要有:物流未剥离使物流成本难计算;冷链物流专业程度较低;储存、运输等物流环节存在货损风险;物流投资高,回收慢等。

冷链物流外包的优势为:使企业专注自身核心竞争力;减少固定资产投资,降低物流成本,加速资本周转;提高服务质量,为顾客创造价值,提高效率。劣势主要有:物流直接控制力降低;物流第三方利润转移;存在员工抵制、客户资料泄露、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不当等风险。

自营物流企业选择冷链物流继续自营或是外包都有各自与优势和劣势。但理论上物流外包能给大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优势。然而目前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农产品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很多企业面临物流模式选择困惑[11]。

3 自营物流企业物流方式决策

3.1 企业冷链物流模式选择难题

当企业面临物流模式选择困惑,即应思考本企业物流模式的合理性再做出决策。经文献收集整理及思考[7,12],建立了企业冷链物流模式选择表如表1所示。企业根据目前的规模实力、物流在企业战略中的关键作用、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冷链产品性质、物流占总成本比重高低这五项主要因素,在自营物流、物流外包、物流联盟以及成为伙伴关系的领导者四种代表物流模式中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冷链物流模式。

3.2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物流模式目前的三种状态,以及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全国物流需求状况的调查数据,提出了我国物流模式状态及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我国冷链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物流、物流外包、自营与外包混合的三种物流模式。我国这三种主要的物流模式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共存状态。图中箭头方向为作者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将逐步从农产品自营物流企业所占比例大的状态,经自营与外包混合模式的过渡,最终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占主导地位的状态。

企业物流自营能力主要指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若自营物流企业的冷链物流自营能力高,则选择自营物流模式较优;若企业的冷链物流自营能力低,并意愿向冷链物流外包方向发展,则企业应先经过自营与外包物流外包混合的物流模式,最终逐步将冷链物流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管理。

4 自营物流转为外包物流的发展对策

当企业决定将农产品由冷链物流自营转为外包方式时,应全面考虑接下来的发展对策。如确定冷链物流外包的农产品、自营与外包的比例、评价并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使企业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1)确定冷链物流外包产品。企业根据农产品的市场价值、销售市场与货源地域跨度、冷链技术要求难度等确定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农产品。一般情况下,外地产蔬菜、进口蔬菜、中高端质量蔬菜、有机蔬菜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效益更优,相比自营物流,这类蔬菜冷链使用率更高、外包费用更低,更适于第三方物流[13]。

(2)确定自营与外包的比例。确定农产品冷链物流自营与外包的比例也是自营物流转为外包物流的一个重要对策,该因素能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部分外包或全部外包的决定,并影响对企业部门的整改方案。

(3)正确评价及选择第三方。正确评价及选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应考虑成本费用、技术装备、服务品质、发展潜力等主要因素,除此以外,快速响应能力、时间掌控能力也是选择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较看重的因素[3]。

(4)专注拓展企业核心业务。一旦将不擅长的冷链物流外包出去后,企业进一步的关键任务即是确定并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拓展企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5)整改企业内部物流部门。企业如果把有关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而相应的物流服务资产如储运资产和人员留在企业内,这肯定会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不经济[9]。因此为降低成本,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对企业原有物流部门进行整改:划掉整个物流部门、裁掉物流员工或划分到其他部门等方式。

(6)迅速稳定企业内部员工。企业物流部门的整改方案可能会遭到企业员工抵制,使企业面临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的危险[8]。因此企业要能考虑到选择物流外包后给企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尽可能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心理疏导,使他们有能力足够应对转型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卜梅.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11):33-35.

[2] 张革. 浅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完善[J]. 中国市场,2009(28):59-60.

[3] 邓爱民,杨葱葱,傅志明. 基于可拓方法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评价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4):86-90.

[4] 范珍. 我国冷链物流完善对策[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2):76-77.

[5] 赵英霞. 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探讨[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48.

[6] 陈娜. 冷链物流外包中的质量博弈分析[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3):38-40.

[7] 王维娜,祝坤艳. 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比较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9(16):8-9.

[8] 顾淑红. 连锁零售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风险[J]. 物流管理,2007(15):25-26.

[9] 宋迎春,梁军. 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J]. 商业研究,2004(3):171-173.

[10] 李华峰,于洋. 物流业务:外包还是自营[J]. 科技资讯,2006(35):247.

[11] 袁平红,武云亮.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13-15.

第6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①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 215104)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新鲜度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体系中特殊行业,能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本课题将从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其对农产品发展产生的影响入手,通过对苏州农业物流现状分析提出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借鉴日本冷链物流的先进设备、技术、管理,建立符合苏州实情的农业冷链物流体系。

关键词 : 日本;冷链物流;苏州农业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023-02

课题项目:本文是2014苏州市农村经济学会软科学研究课题《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SNJ006)。

作者简介:楼亚强(1976-),男,江苏苏州人,高校教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学、日本经济、中日关系。

1 苏州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蔬果等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的损耗达到25%-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损耗率基本控制在5%以下。我国每年需要冷链运输的需求为5亿吨,但只有10%左右实现了冷链运输,每年腐烂的果蔬达1.5亿吨左右。目前每年仅运输过程中由于水果蔬菜等食品腐败变质损失的价值接近700亿元。苏州地处长江中下游,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受限于物流供应,目前苏州农业物流总体以常规物流(即常温或自然物流形态)为主,生鲜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腐败变质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此外,受禽流感影响,苏州活禽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及限制。

1.1 物流模式传统、区域物流基础建设薄弱 目前苏州的农产品流通环节繁多,花费时间长。缺乏大型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多以各种小型规模分散于城市各地。

1.2 冷链企业规模小、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物流 苏州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冷链第三方物流,大多数企业只是提供货物的简单位移,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企业之间各自为政,导致冷链物流行业小而散,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1.3 没有统一的冷链物流专业化标准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业标准。行业内对操作规范、安全卫生、运营流程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1.4 缺乏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 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忽视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训。物流专业近期才在苏州高校逐步得到重视,但对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目前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2 日本冷链物流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日本呈现劳动力逐年减少、高龄化的特征。为改变此现状,在日本政府的倡导下成立了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会),在农协会的协助下相继建立了多个农产品加工基地,为推动物流市场化、农业经济发展、减少政府社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日本肉禽类冷链流通率已达到100%,蔬菜、水果类冷链流通率也达到了95%以上。

2.1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涵义及范围概述 冷链物流是指为保证产品品质,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都保持处于低温状态的专有设备实施的物流网络。

日本农业冷链物流服务对象主要涵盖果蔬类、禽蛋类、水产类、肉类等生鲜农产品。以冷藏保鲜车和冷库作为基础设施,农产品从产地采摘至销售等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商品所需要的温度环境下。

2.2 日本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简介 日本冷链物流产业涉及多个部门,法律涉及面广,数量多。政府为保证冷链物流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921年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实施农产品质量认证。1950年制定的《农林物质标准化及质量标志管理法》对农林产品与食品的全过程流通环节进行管控。2003年出台了《食品安全基本法》,规范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90年代以后,颁布了一系列如《物流法》、《综合物流施政大纲》、《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物流效率化法》、《物流据点整体状态的规划设计》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指导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主要物流基础设施提供资金支持。

2.3 日本冷链物流技术 日本冷链物流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为支撑,保障冷链物流顺利实施。

①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化:日本冷链物流企业广泛采用RFID智能监测技术、车载gps、电子数据交换(EDI)、条形码追溯系统。

②冷链物流设备自动化:冷藏仓库采用自动冷藏设备、高速搬运台车、移动货架、高速自动分类装置等冷链物流系统。

③冷链物流系统标准化:日本冷链物流采用严格的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④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体系认证:对农产品实行一系列全过程规范体系,识别农产品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防止危害发生。如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GAP(良好农业规范)。

2.4 日本冷链物流运营模式 在日本农协的指导下,主要农产品产地相继建立了很多农产品加工基地。由其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主要渠道。通过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有效保障城市的生鲜农产品供给。

以果蔬为例,日本的物流模式如图1。

3 日本冷链物流对苏州农业发展的启示

3.1 日本冷链物流政策及法律法规借鉴

3.1.1 推进产业标准化体系 通过日本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发挥行业协会、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高校科研单位的优势作用,推动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

3.1.2 制定物流发展战略,推动冷链物流发展 日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法、物流法等都对该地区冷链物流的蓬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扶持建设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对农产品给予政策扶持,为冷链物流提供发展机遇。加强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助力冷链物流发展。对冷链物流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提升企业竞争力。

3.1.3 物流人才培养 据统计,日本的物流管理者大多具有专业知识,学士学位占到90%以上。加强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建设,一方面推进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同时加快职业院校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将岗位培训纳入到高职院校教学中,以订单班的形式实现学生零对接就业。

3.2 运营模式借鉴

3.2.1 选择合理的地址 冷链物流中心应选择在农业基地附近,同时具备便利的交通,能及时有效将农产品采摘、屠宰后送至冷链物流中心并在经过加工处理后根据订单需求运送至各目的地。

3.2.2 公共设施建设 冷链物流投资规模大、运营成本高、设备专用性强、市场需求不确定、投资回报期长。容易造成因投资金额高、设备专用性强以及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机会成本及沉淀成本,增加冷链物流运营费用。借鉴日本政府在这方面的做法,全部或大部分资金由政府出面投资建设农产品流通基地,其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国家公共财政资产,并对改善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的建设项目做出适当补贴。

3.3 物流技术借鉴

3.3.1 采集加工阶段:学习先进的产地采集加工技术,适时采摘、正确预冷,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

3.3.2 冷藏储存阶段:采用先进的自动化冷库技术有效延长保鲜期。

3.3.3 运输配送阶段:运输过程使用冷藏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运用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计算出最为合理经济的路线,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3.3.4 出库销售阶段: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监控农产品的实际状态,有效对农产品的温度实施实时监控。

4 建立苏州农业冷链物流模型

4.1 建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苏州农产品生产基地多分布于周边市郊,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整合资源,逐步建立起围绕生产基地的冷链物流中心。由政府联合苏州农业协会对苏州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物流中心进行规划,建立以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户单独进入市场的风险和交易成本,保证城市生鲜农产品供应。

4.2 发挥农业协会对产业的指导作用 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冷链物流公司,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加强与冷链设备制造商的合作,使其由设备制造商转变为“冷链服务提供商”;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给农民使用,在农协的统一指导下,取得规模化的价格优势。

4.3 改进冷链物流技术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对冷链产品的温度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建设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使客户信息资源共享,达到运输线路的优化整合。采用先进设备及管理,减少能耗及碳排放。

4.4 制定符合实情的标准 冷链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立即执行国际标准可能会对现有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如何兼顾目前还处于落后的企业,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首先在照顾现有落后企业的情况下,将标准定为实际水平和国际应达水平的一半,同时提出每年需要提高的标准,力争在五年内达到国际标准。

4.5 试行直销化模式 通过试行订单式农业,建立生产直采点,以网络订单的方式直接供货给超市、消费者,精简流通环节,控制物流成本。采取冷链宅配方式,定时定点将农产品直接送至消费者手中。

5 总结与展望

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促进苏州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可以对农产品实行全过程有效控制,让消费者吃上优质农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隐患。合理地运用冷链物流中的多式联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苏州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4).

[2]卜梅兰.农产品冷链物流运作风险及其发展路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09).

[3]冯琳.苏州市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0(9).

第7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措施

[DOI]10.13939/ki.zgsc.2015.15.078

1 引 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流通及城市大市场的有效衔接,是实现我国食品安全及全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冷冻生鲜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样扩大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规模。从1990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购买食品数量和价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对于保鲜、保温的要求的提高,客观上提升了对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

因此研究本专题的意义在于,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们需要冷链物流提高冷链物流水平,并为扩大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保障。

2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概述

2.1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定义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水果、蔬菜、肉、禽、鱼、蛋等农产品在采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生理需要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减少农产品的消耗的一系列供应管理措施和方法。农产品冷链物流主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环节。

2.2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

我国冷链物流模式包括以下三种:企业自建、原国有冷库由于业务拓展而形成的冷链物流企业以及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自建包括双汇、雨润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其主要是通过自己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团队来是吸纳自己产品的冷链运输。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华夏易通、荣庆物流等。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对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其优点是专注于物流运输,可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缺点为企业规模较小、运输半径小,受制于上下游客户。

3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了新的发展,发展现状如下。

3.1 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冷链建设能使农户、商家、消费者多方受益,但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冷链物流仍然任重道远。目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存在诸多问题,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

3.1.1 冷藏车

中国的冷藏车保有量在世界占有率来说是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如下表所示。但是从我国本身的冷藏车购买量和保有量来说,由于电商进军生鲜食材的运输行业所以使得其对冷藏车的投入大规模的增长,2013年是我国冷藏车保有量飞速增长的一年。2013年新增14348台,总量约为75000台。

3.1.2 冷库

2012年冷库总量超过6100万立方米,世界总体排名第三位。2013年全国冷库总容量达到7603万立方米。全国新建成投入运行的冷库储存能力总计达到287.8万吨。但与发达国家比,中国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还有差距,说明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政策支持下,农产品产地冷库加紧建设。

3.1.3 预冷保鲜率

在预冷保鲜率方面,美欧达到80%以上,我国约30%。原因为缺乏有效的冷链管理和技术支撑。

3.1.4 冷链运输率

在冷链运输率方面,发达国家达到80%~90%,我国不到50%。原因为运输形式陈旧,缺乏专业运输设备。

3.1.5 冷链管理

欧美国家已基本建立高效冷链,而我国冷链不规范,环节较多,应用不广泛,技术较低。原因还未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管理体系。

3.2 冷链物流技术逐步推广

生鲜农产品出口企业率先引进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等管理技术,普遍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适应我国国情的低能耗、低成本的冷链处理技术广泛推广,推动水产品和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农产品冷链迅速兴起。

3.3 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近些年来,中外运、中粮等社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与上下游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建立国际先进的冷链设施和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双汇、众品、光明乳业等食品生产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独立核算的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

3.4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逐步完善

国家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在近几年下发的中央1号文件中均强调要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被消费者认识,全社会对“优质优价”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4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冷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确实还存在以下问题。

4.1 行业发展混乱,市场无序竞争

我国冷链行业集中度低,小、散、乱现象严重,小企业大多以不规范手段进行运作,以低价竞争,对严格遵照冷链运作流程发展的大众型企业造成了较大冲击,严重影响了市场的规范发展。

4.2 成本高

普通货运车一吨菜的运费是100元,冷运蔬菜成本基本会翻倍,上涨到200多元。目前冷链物流公司要盈利很难,一些线路扣除各项成本后,利润率还不到4%,再加上冷藏车的折旧费,几乎赔钱,航空冷链运输也是如此。

4.3 信息共享差,排队、等待时间长

在生鲜农产品进行配送的时候,由于交通堵塞、信息共享性差,从而导致车辆需要排队,等待时间过长。

4.4 订单不稳定,车辆空驶严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信息平台,冷链运输企业的信息共享较差,冷链车辆的空驶率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保证生鲜农产品稳定的供给,在淡季的时候车辆出现严重的空载现象。

4.5 行业门槛较低,标准不健全

作为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冷链物流发展较晚,但规模与速度较快,行业标准为能同步完善,造成标准,规范缺失,行业门槛较低的局面,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的不规范性。

4.6 冷链全程性不够,断裂的冷链

断链可能出现在从田地到餐桌的各个过程。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断链,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与质量,危及人身安全。

4.7 冷链运输综合性不足

首先,我国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缺乏、陈旧,并且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原因。与发达国家比较,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原有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无法为冷链运输食品流通提供温度保障。

4.8 国内对冷链认识度不高

国内对于冷链物流的认识对不高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还存在于消费者之中,我国专业冷链物流公司不足5%,国内大多数进行冷链的公司形成小、散、乱的特点,企业缺乏对于冷链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一定的规范机制来进行约束和管理。同样,消费者漠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对品质要求不高的今天,人们对于冷链的认识度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是偏低的。

5 解决的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几项解决措施。

5.1 建设真正的冷链

真正的冷链运输必须满足如下图所示的条件。

5.2 建立冷链监控系统

建立全程冷链的监控系统来对冷链进行全程的监控,并设计先进的技术对冷链运输过程的温度进行全程监控,保障产品的质量。

5.3 标准化

制定一定的冷链物流标准,实行标准化,约束企业的行为。达成高质量的标准。

5.4 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约定单独的交货方式,也可以不仅降低等待交货时产生的打冷成本,而且还能提高交货的效率。

建设真正冷链

5.5 共同配送

这里所提到的共同配送即在区域间大流通环节用专用冷藏车大批量运输单品温的鲜活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的城市内配送环节通过多温共配模式对不同温层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共同配送。该物流系统既可以满足产、销两地之间流通的大批量、少品种、点对点的物流需求,又可以满足城市内部小批量、多品种、多配送点的配送需求,提高社会冷链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鲜活农产品在途耗损率、缓解城市内交通与污染状况、有利于促进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6 国外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

为了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本文选取了荷兰和美国两个国家作为例子。

6.1 荷兰农产品冷链物流

欧洲国家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典型之一是荷兰。作为全球著名的奶牛、蔬菜和花卉主产国,荷兰农产品的出口量居当今世界的第三位。据相关资料证实,荷兰国内的农产品产值与其加工产值之比平均为1∶4,而中国却只有1∶1;另外,荷兰的果蔬类产品的物流损耗率约为5%,而中国却高达25%,年损耗量在8000万吨左右。荷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运输网络四通八达、精简的冷链物流环节、电子化平台、重视冷冻储藏行业的发展。

6.2 美国农产品冷链物流

美国的农产品生产量与贸易量都居世界前列,该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则集中反映了这一特点。美国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经验如下:拥有先进的技术体系、拥有健全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拥有完备的农产品物流服务体系。

7 结 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以及冷链物流的技术都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相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鉴于此,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来支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国家发改委近日《蔬菜市场预测及2014年工作重点》。《重点》提出,2014年将继续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北方大城市蔬菜流通设施的扶持力度,改善蔬菜存储流通条件。另据《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核心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标准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经过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关注程度的提高,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

[2]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4).

[3]方凯.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4]贾会棉,曹印革,路剑.美日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6,29(7):78-81.

[5]陈通,李思聪.中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比较[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8(2):73-75.

[6]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55-59.

[7]吕俊杰,孙双双.城市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7):233-236.

[8]杨光华,林朝朋,谢小良.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与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00-203.

第8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冷链物流;酒店餐饮;食品安全

一、引言

随着酒店餐饮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健康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与食品安全紧密联系的冷链物流活动越来越被关注。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指出:冷链物流工程是优化农业产业化开发要素配置的重要动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以酒店餐饮行业中农产品冷链物流为例,中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前瞻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果蔬、肉类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将由5%、15%和23%提升到20%、30%和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由15%、30%和40%提升到30%、50%和65%,将带来数百亿乃至千亿元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

二、国外酒店餐饮冷链物流应用现状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早,拥有完善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便利的交通网络、快捷的信息化处理平台、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以及成熟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能够充分地保障酒店餐饮食品安全。

(1)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依靠技术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主要包括贮藏技术的自动化、高密度动力存储(HDDS)、电子数据交换及库房管理系统。成熟的预冷方法:空气预冷法、水预冷法、强制空气―蒸发冷却法、真空预冷法。在信息技术方面,冷链物流通过信息技术建立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对冷链全程实施温度控制管理,食品供应可追溯和温度可追溯。

(2)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体系。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从“田间到餐桌”,从原材料的获取,直至到达最终消费者,形成从生产、加工、分拨、仓储、配送、售后等一整套完整的食品冷链体系,对产品进出口也有严格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

(3)政府参与冷链物流。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例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国家铁路公司扭亏为赢,盈利率由过去的3%提高到30.4%,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制定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执法检查监督,规范冷链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我国酒店餐饮冷链物流存在问题

我国的冷链物流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1982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推动了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起步。但从整个冷链体系来看,我国的酒店餐饮冷链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

(1)酒店餐饮相关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在国内,酒店餐饮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落后,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目前运营中的冷冻、冷链运输设施陈旧,制冷技术和工艺落后,缺乏规范式的保鲜冷链运输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

(2)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相关网络系统不完善。我国酒店餐饮冷链网络体系比较分散,尚未达到区域性、全国性的冷链网络。冷链物流关键节点建设力度不足,从而形成片段分散方式的冷链系统,全过程冷链温度的跟踪记录无法展开。未建立起一套能监控保障食品安全的完整体系,致使食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

(3)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缺乏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保障。我国在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上尚无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可供参考执行,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遵循,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同时在监管上也是空白,冷链运输的过程中的特殊性,国内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跟踪监控体系。

四、我国酒店餐饮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国外冷链物流应用现状,针对我国酒店餐饮冷链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立完善、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下文列举酒店餐饮行业冷链物流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1)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鼓励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各个环节如冷冻、保鲜、运输、预冷、查验等的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从关键环节入手,重点推动酒店餐饮的物流节点中冷藏设施的建设,并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各类型的低温配送中心,大力改善产品的加工环节的温控设施,着力建设经济适用型的酒店餐饮冷链产品预冷设施,积极鼓励和推广节能并配有全程温度监控设备的各种长短途冷藏运输车辆,完善与冷链物流相配套的检测和查验体系。

(2)加强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酒店餐饮冷链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的需求信息和遍布各地区的连锁经营网络联结起来,来实现全程温度控制管理,确保物流信息快速可靠的传递。积极推广全球定位系统、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应用条形码、电子标签等技术,从而为建立区域性酒店餐饮冷链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监控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培养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专业人才。酒店餐饮冷链物流涉及的行业范围广学科多,要积极推动高等院校设置物流相关学科以培养在高素质物流人才,以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为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物流产业系统的产学研用联动机制,重点培养社会急需的冷链物流高级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储备,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才激励和储备机制。

(4)培育第三方酒店餐饮冷链物流企业。酒店餐饮企业需要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冷链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挥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化、专业化的技术优势,积极培育和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企业自身也要根据市场的细分状况,整合企业现有的资源,积极推出专业化地满足客户个性需求的增值物流服务,从而极大的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也可以考虑与生产商联合经营,依照不同的条块开展低温保鲜运输业务。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处于冷链物流供应链中。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应该以多边共赢为目标,依托于政府和行业有关组织的积极协调,建立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三者之间稳定的战略同盟关系,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共同打造完善的低温冷链物流系统。

(5)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一整套安全体系。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由多个环节组成,从食品原料的种植和采购、加工、流通和配送,直至零售和消费的全过程,确保各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冷链物流的核心。最终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冷藏供应链上即涉及供应链上游的生产企业、中游的运输企业和销售企业以及下游的普通消费者等全过程。保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实现上述企业之间的各环节无缝对接。

(6)完善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目前中国的酒店餐饮冷链物流行业缺乏服务标准和服务企业准入标准,急需通过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冷链物流行业的资质认证、诚信认证、食品相关安全的一系列标准,逐步规范冷链物流服务市场。在酒店餐饮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问题。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市场准入。推进有机食品、HACCP及ISO等专业认证制度、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识管理等,为酒店餐饮冷链物流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加强对冷链操作标准执行的监督力度,政府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和行业行为规范,企业应受到社会多方面的监督,促进酒店餐饮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五四,卡依尔江・木台力甫.基于物流中心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8):92-93.

[2] 刘兵.基于农户与消费者利益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

[3] 王金伟.上海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4] 孟咏文.供应链环境下超市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 袁艳.供应链管理系统与物流技术领域的数据整合研究[J].物流技术,2013(13):119-120+133.

第9篇: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范文

①《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标志我国农产品物流进入崭新的产业化发展阶段。《规划》为东北农产品冷藏物流中心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并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加快和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形成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网络健全、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体系,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和流通成本,是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的有效途径。

②东盟和中国自由贸易区签订,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增加。随着东盟和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签订,将有大量果蔬产品、水产品及肉类产品从东南亚和东盟地区引入到国内。以大连口岸为着陆点,以沈阳为分拨中心的功能模式,将会大大吸引东南亚地区的农产品进口,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链。同时,通过加强南北果蔬的流通,带动国内农产品出口。

③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的最佳时机。目前沈阳市冷链设施落后的现状,使得一直处于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下的国外农产品止步沈阳及东北地区。抓住这一时机进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改善冷链断链现象,吸引一部分潜在的国外客户将其农产品出口市场延伸到沈阳及东北地区,另一方面也促进企业自身全程冷链服务体系的快速形成。

2东北农产品冷藏物流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2.1满足冷链市场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需要①加强国内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吸引更多国外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高档的生鲜及冷冻农产品大量引入国内市场。国外冷链物流市场已经趋于成熟、稳定,而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系统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物流设施陈旧、落后。国外农产品生产商十分看好需求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对冷链物流在我国国内延伸的需求十分强烈。②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农产品物流热潮。目前广州最大的江南果菜批发市场积极拓展农产品业务,陆续(将)在沈阳、上海、郑州建设大型果品批发市场,同时与营口港积极洽谈在营口建设南北水果及进出口水果的集散地。普菲斯亿达分别在上海临港物流园区和外高桥物流园区有两座冷库在建,北京首农也在与其他物流商一起进行建设6万吨冷库的前期调研。

2.2区位优势,服务辐射东三省选择在沈阳建设东北农产品冷藏物流中心,可以实现大连港口岸、大连保税冷库与沈阳冷库的物流对接及优势互补。借力连接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延伸物流链,充分发挥沈阳对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作用,是完善国内冷链物流网络的重要一步,也是提升冷链物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3抓住市场机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①食品安全: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生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和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确保农产品品质和消费安全的有效途径。

②产能落后:冷库设施陈旧老化、冷链物流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造成大量的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浪费。

③竞争对手不成体系:目前沈阳的冷链物流企业只是拥有一个冷链节点,不能提供专业、全程配套的冷链物流服务。

2.4开展港口与腹地之间全程高端冷链物流业务拓展的有益尝试充分发挥大连港的口岸优势和沈阳对东北地区的辐射优势,为国外客户在沈阳及东北地区开展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一个平台,吸引国外客户将本项目作为其货物在中国国内的物流中心,辐射其在中国的整个市场分拨配送网络。项目建设使得大连口岸保税功能得以延伸,有保税存储需求、并意在东北地区进行分拨的冷冻农产品,抵达大连口岸后,可以保税监管运输至沈阳冷库,在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拨配送。

2.5通过全程冷链物流业务吸引进口业务扩大货源量的需要发展冷链物流不是做某一个物流节点的控制,而是将各个物流节点高效链接,形成一个不可替代的物流链条,才能越多货量、越广范围的吸引货源,进而形成不可复制的优势。项目以进口大连口岸为冷链物流的起点,开展以冷藏冷冻农产品存储为主的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包括货物运输、存储、加工配送、分拨等,同时提供相应的信息系统支持,为高端客户提供库存货物信息管理和物流解决方案,以全程冷链服务将吸引更多货源。

3农产品冷藏物流市场需求及市场前景分析

3.1沈阳地区冷库现状冷库是冷链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沈阳现有冷库30.86万吨,其中公用冷库约20万吨。冷库软硬件设施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早期建设公共冷库设施设备普遍陈旧、老化,不能对货物的质量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②新建的一些冷库主要为生产商自建型冷库,规模较小,而且分散,耗能不经济。

③现有冷库主要用于冷冻仓储和中转流通,在冷库服务中提供的附加值少。只是拥有一个冷链节点,并没有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队伍,也不能提供整套、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

3.2货源分析目前沈阳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年交易量约400万吨,沈阳的公共冷库存储容量仅为20万吨。冷库资源的短缺造成大量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存储、流通过程中的浪费。项目建设将为更多的农产品提供冷藏存储的空间,最大限度的防止生鲜农产品腐烂变质,保证质量安全,实现不分四季、不分空间的供应时鲜果蔬和反季节农产品。初步分析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货源支持:

3.2.1冷藏库储存业务

①进出口(含保税)农产品及肉类存储。a、目标客户:国内外农产品贸易商。b、现状:目前由于沈阳冷库短缺的现状,国内外贸易商只能根据销售情况分批次的买进、卖出,对于没有确定目标市场的货物,更是难于找到合适的冷库存储。c、项目建设填补了沈阳地区没有高标准(保税)冷库的空白,农产品贸易商可以根据生产情况和市场价格的变化,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增加利润空间。d、货量预估:此部分货物需求为5万吨。

②农产品果蔬即时采摘保鲜存储。a、目标客户:省内及东北三省的果蔬生产商。b、现状:辽宁是水果生产大国,每年在贮藏、运输当中变质的水果占总产量的30%(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产后投入,水果损失不到5%)。一方面是由于采摘地冷库设施不达标,另一方面是储存技术落后。c、项目建成后将对即将上市的水果进行精选、清洗、打蜡、防腐保鲜、精细包装等商品化处理,并采用气调贮藏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货量预估:此部分货物需求为3万吨。

③高端肉类、鱼类等消费品储藏及配送。a、目标客户:各大高档酒店及餐饮企业b、现状:目前沈阳及东北三省的高级酒店的所供应的鲜活农产品及冷冻产品都是由其供应商送货,虽然产品在存储、采购、配送过程中货物质量变化不十分明显,但到餐桌上的营养和口感已经大打折扣。c、项目建设将为高端冷冻农产品的存储提供最优的温控条件,最大程度的保留产品的原有的质量、营养和口感,帮助沈阳餐饮企业从餐饮质量层面提高档次。d、货量预估:沈阳拥有万豪、喜来登、凯宾斯基、万鑫、香格里拉、瑞宝和君悦等一大批五星级酒店,此部分货物需求为3万吨。

3.2.2冷链市场对配送中心的需求情况

①目标客户:沈阳及东北地区各大超市及其连锁店。

②业务现状:沈阳市没有专业的冷链配送中心,大多是以冷库为依托形成的交易市场,目前超市各门店提前一天将供货信息下订单给不同的供应商,由供应商到不同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完成采购,再通过配货站送到各门店。交易市场环境脏乱,交通瘫痪,现场采购不能保证货物质量,当天供货也可能造成供货不及时。

③配送中心的建设将在供应商和超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供应商只须把商品送到配送中心,无须直接供给门店,各门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下订单到配送中心,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a、配送中心的信息系统与其上下游客户的信息兼容,使得连锁超市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b、超市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降低交易和物流成本。同时也节约了超市从缺货到补货的时间成本,减少因供货不及时给超市带来的损失。

④货量预估:截止2008年,沈阳市5000平以上综合超市达27家,其中家乐福、乐购、沃尔玛、麦德龙、大润发等万平以上的超市达16家,加上东北地区的部分连锁分店,此部分货量需求为5万吨。

3.2.3农产品和冻品的交易中心情况

①目标客户:农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

②现状:沈阳没有统一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主要是以冷库为中心形成的交易市场。生鲜水产品、冷冻水产品、肉类产品、果蔬产品的批发市场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交易市场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收入主要来源于摊位租金、装卸服务费和停车费,使得交易中心不能充分享受市场繁荣带来的收益,即使交易量出现大幅增长,但却由于交易面积不变,租金收入难以随之大幅增长。

③项目建设将整合市场资源,实施“经营+管理+服务”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农产品交易中心,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含电子结算系统),收取交易佣金、摊位租金、配套服务费(管理费、物流管理费)。通过增加交易市场和提高管理水平达到成交量、乃至成交金额的增长。此外,交易中心还提供网络虚拟交易和拍卖交易功能。

④货量预估:无论是原交易市场分流的货量,还是新增货量,都需要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公司的市场开发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