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工商管理硕士前景精选(九篇)

工商管理硕士前景

第1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 硕士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实习基地建议

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全日制学位硕士教育快速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在这种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仍然是个新生事物,它的教育模式、管理制度等很多是沿用了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等培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这将会严重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为视角,分析我国全日制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的现状,这对深入研究提高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及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背景与现状

国际商务硕士作为美国74种专业硕士学位中的一种,美国教育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根据教育法案成立了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并已建设了国际商务硕士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在我国,2010年首批获得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共有78所高等院校,覆盖了国际经济贸易学科较强的各个高校。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设立,旨在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外企业与商务机构的教育资源与力量,培养能够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商务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外各个教学与实践环节,知晓与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政策规制与运作程序,具有较强的商务分析与谈判能力、商务往来与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在中外企业和商务机构从事相关的业务与管理工作。目前在该专业硕士点的建设上,国内高校虽然起点差距不大,但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根据各院校所做的投入与整合各种资源与力量的情况不同,国内高校在培养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已存在较大差异。

二、形成明确的建设目标及完善相关建设内容

一是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符合高校特点和体现高校优势的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优化课程设置、编写特色教材与案例、配置商务软件与实验设施。

二是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管理规范的实习基地,形成一支富有经验、结构合理、校内外合作互补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成富有特点的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机制。

三是建立运作规范的国际商务教育与研究中心和活跃的高校国际商务论坛或讲座,并与国外的知名商务院校建立互访与合作交流的常规机制,并建立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

四是在完善相关建设内容方面,建立专业课程培养与行业企业应用之间对接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国际商务硕士课程体系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并强调实践环节、理论课程内容更加紧凑,所设课程注重实践运用。

(2)探索多层面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机构,以及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导师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与国外的知名商务院校建立起互访与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全英文培养模式。

(3)建设实习基地。专业实习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展校外实习基地,切实保障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建设。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际商务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充实校外导师力量,加强校内相应师资队伍的建设,做好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机构联合培养学生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保障校内外导师队伍的稳定扩大。要形成一支知识结构、职业背景等方面多元化的导师队伍,由具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显著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校内外人员组成。

(5)充实国际商务教育管理与研究。(a)建立高校国际商务教育与研究中心,负责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研究;(b)设立高校国际商务论坛,开展国际商务研讨与实践活动。

(6)建立专业培养与行业应用之间的对接机制。专业培养与行业相应对接,除了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实习基地之外,注重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相关行业准入能力培养。学生在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进入研究生论文开题的过程中,学院应制定相关考核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导师协同校内导师对学生的中期考核及论文开题进行全面审核及评估,以便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实践及研究。

三、探索新形势下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1.加强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可以分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

(1)在理论课程方面。对原有的学术型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应用方面的教学,引进国外最新教材,编撰适合本高校教学特色的教材并配置教学商务软件。

(2)在实践课程方面。国际商务专硕的培养应同时结合实践环节和校内外导师制度,开展相关的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以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与行业对接实力的培养。这些课程应结合相关实践基地分为学校负责和企业负责的实践类课程。例如有学校负责的实践类课程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商务环境营销、跨国经营管理等课程。有企业负责职业和专业培养的课程,例如开设:办公软件类:说服力PPT演示与呈现、思维导图;职业素养类:职业规划、职业形象礼仪、时间管理;工作技巧类:有效沟通、魅力演讲技巧等在企业时间环境中灵活运用等课程。

2.加强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一是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力求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应用,把教师讲授、团队学习、小组研讨、现场参观、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探索全英文培养模式。可在国际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基础性的课程尝试全英文或双语教学。从教学语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国际化教学模式,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广到实务类应用课程中去,最终实行国际商务硕士全英文教育模式。

三是建立国际商务实验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际商务实验室。该实验室应涵盖国际商务课程培养体系中相关课程的配套学习,例如国际进出口业务实训、国际市场分析、国际投资模拟、跨国企业运营管理训练、国际商务环境模拟等涉及国际商务的主要领域。实验室建设之初着重实现进出口业务实训、国际商务环境模拟和跨国企业运营管理训练。

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科研考核机制。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专门设计了一套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考核时所使用的科研成果量化指标,包括学生在学期间的课程学习,实践基地各环节跟踪考核制度。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这是国际商务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区别。

一是加强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

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与相关企业密切衔接,形成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并应借助企业依托的优势培养学生实践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数量建设。基地的建设应涵盖国际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为学生的培养开拓更广阔的渠道和知识面。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探索合作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这主要包括:①规章制度建设,包括实习基地的评估、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实习导师的管理及工作量的核定等;②实习导师队伍建设,要形成一支稳定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既有校内的专业导师,又有校外实践部门的导师的师资队伍;③安排并协调好学生到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使他们通过实习真正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适应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工作能力。

三是探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机构合作模式。在教学合作和实习安排的基础上,探索与各实习基地进行更紧密和深层次的联合培养国际商务硕士工作模式。通过学校对专业硕士培养管理的所要达到的要求,结合各实习基地的实践特点,设立和制定配套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从学校管理层面的配套至校外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保障在不断完善制定全方位的实时评估及管理体系,以保证校内及校外企业及机构对学生的培养过程更规范有效地结合推进。

总之,在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和有效实施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建议。结合学校有关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反馈专业硕士差异培养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与所面临的困难,以顺利实现培养模式与教学重点的转型。要充分满足学生在教学、实验、社会实习或实践环节上所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与建议,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教与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6.

[2]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曹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第1期.

第2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申请就读硕士课程

首先,对于全日制三年大专的学生,直接就读硕士已成为可能。直接申请硕士,在目前的大专毕业生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花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费用达到高学历的目的。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专生来讲,若想直接申请硕士学位,他们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范围相对会小一些。目前,针对这类学生敞开方便之门的澳大利亚大学包括:纽卡斯尔大学、西悉尼大学、巴拉瑞特大学IIBIT分校区、科廷科技大学、塔斯马尼亚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天主教大学等。硕士学制一般为2年,一般雅思要求为6分以上。

如果是全日制大专三年毕业生,并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可以选择MBA这样的课程,这类课程具有很高的职业明确性和实践性。学制1.5年到2年不等,一般雅思要求为6分以上。

非全日制授课类大专,比如函授、夜大、自学考、成人教育等的学生,大多澳大利亚学校会要求学生在就读硕士课程之前先就读些过渡课程。诸如Graduate Certificate或者PQP (Postgraduate Qualifying Program)。这类课程对于弥补学生背景不足或者语言能力不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学制为半年至一年左右,主要学3至8门课程。学完以后,通过课程考试,这样就可以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硕士的过渡课程雅思要求一般在5.5分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澳大利亚大学研究生课程一般都需要学生能够提供本科学士学位证明,所以只有部分学校部分课程接受大专生直接读硕士课程,有的专业还需要提供相关的工作经验证明。例如塔斯马尼亚大学,该大学在行政管理、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信息技术方面提供专升硕,并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

即使是全日制大专生,也可以选择通过硕士预科,再进入硕士课程,这样选择的专业面要宽很多。比如IBT教育集团中的PIBT、SAIBT和QIBT提供这类的研究生预科课程。学生在完成8个月的研究生预备课程以及一年的研究生文凭课程后,最后再读6个月的硕士课程,总体算下来,可以节省留学的时间。主要专业有: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务、专业会计、计算机科学、大众传媒、信息技术等。

另外,足够的本专业工作经验,是研究生申请成功的重要砝码,可以抵充学位低、学术能力不足的弱点;如果万一失败,也可采取豁免课程的办法,读取本科,然后,进入研究生学习课程。

到澳洲专升本

澳大利亚一般大学都可接受在国内完成大专课程的学生读本科课程,二年制、三年制大专生如果想去澳洲留学读“专升本”,也有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

首先,可以选择两年制学士学位紧密课程,即将三年的课程压缩在两年内完成。它的特点是缩短了一般澳洲大学的漫长假期,将一年两学期改为三学期,加大课程密度,节省出一年时间,同时也可以申请学分减免。这种方式可以认为是获得学士学位最快的一种途径。目前,澳洲的邦德大学、查尔斯铎德大学、科廷理工悉尼校区等设有两年制学士学位课程。

其次,可以选择文凭IBT的快捷课程。澳大利亚IBT教育集团提供的本科快捷课程,只需两年八个月即可完成本科学士学位课程,IBT学院与澳洲六家著名大学联合举办该课程,学费适中。学生可选择就读电脑IT类、大众传媒、旅游酒店管理、设计、工程、护理等专业。

第3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申请人具有相关本科背景 申请加拿大的硕士专业一般需要申请人具有相关本科背景,也就是说对于有学士学位的申请人来说,不是什么硕士专业都可以申请的,除了工商管理硕士 (MBA)外,几乎所有的加拿大硕士专业均要求申请人是同一本科专业毕业。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专业,即使申请人具有本科专业背景,也不一定被录取;

申请文书 加拿大研究生申请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申请文书的准备。申请文书包括个人简历、2-3封推荐信、个人陈述。这些申请文书在申请时同申请人的GPA一样重要,研究生院的注册组会从这些文件中判断申请人在成绩单之外是否有潜质继续这一领域的研究。所以推荐信、学习计划、工作经验及申请者个人特点要能用英语非常专业地表达出来,这是申请成功的关键之一;

提前申请 申请加拿大的研究生一定要提前申请,因为申请人数众多导致审核时间加长,所以提前半年或十个月以上申请最好,否则只会是耽误时间。最后,并不意味着加拿大的硕士没有被录取的可能。加拿大硕士学费的准备就白费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9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0132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4

[基金项目]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四川省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10506).

[作者简介]徐玲(1980—),女,四川乐山人。讲师,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在我国历时20多年,从最早的由国家专利局和原国家教委开办的专利法培训班开始,到80年代中期,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先后成立了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对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专利法方面的知识。各高校的知识产权教学中心陆续设立,并且开始培养包括双学士学位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各种层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也为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一、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机构的设置繁复

一般而言,我国在政法大学和部分综合类大学以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作为主要的知识产权教育机构。从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知识产权法教学与研究中心”至今,国内各高校中设有知识产权学院的主要有: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设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主要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学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其次,就大多数的综合类大学而言,还是将知识产权教育机构置于法学院下,作为“二级”学院。但个别大学的知识产权学院已经取得了同法学院并列的地位。如,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等。最后, 在多数理工科高校的非法学院中,并未设立知识产权的相关教育机构,甚至未将知识产权的相关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二)学历层次与学位设置

1.两个学历层次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的人才培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开办了知识产权双学士班。90年代初,国内高校开始在其民商法法学硕士点下设立知识产权法研究方向,开始了知识产权法学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90年代后期,国内各高校不再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象局限于法学院学生,他们纷纷开展知识产权双学科人才培养,和针对非法学的学生辅修知识产权课程的培养。到了2004年,经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同意,华东政法学院、暨南大学等高校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在法学博士点独立招收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生。至此,中国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在学历设置上形成了多层次结构体系。

2.三个学位层次

与知识产权多层次学历体系相对应,各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学位设置也相应形成。目前,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主要被授予法学学位。在全日制本科中有少数几所开展了知识产权本科生培养的大学,如华南理工大学,该类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会被直接授予知识产权本科学位。在硕士学位中,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将知识产权作为民商法的一个研究方向,一般授予毕业生民商法的硕士学位。博士生的学位授予,除授予法学博士学位外,如厦门大学,在其博士学位授予点中还设有知识产权管理学博士学位。

(三)学生的知识结构背景单一

对知识产权人才进行培养,我们一方面要清楚这些人才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所拥有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还要了解这些人成为专业人才后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各高校普遍将知识产权的教育纳入到法学中,作为法学的“二级”学科或民商法的研究方向之一。这一体制的设置使得我国投入到知识产权学习的学生们在知识背景中主要以文科知识为主,缺乏管理类和理工类的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构成上偏重于法律理论知识,特别是在政法类大学和以文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相比之下的理工科高校法学专业或其他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专业在学生的知识背景构成上就比较有优势;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相较于政法类大学或以文科为主的综合类大学及其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理论知识的重视和实际学习是不够的。

(四)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高校的法学院为法学专业的本科生普遍开设了《知识产权法》这门课。如果是直接招收知识产权专业的本科生或以知识产权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一般还会开设《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等课程。而针对法学中知识产权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则会开设更加深入,专题性更强的课程。如上海大学在其知识产权法律硕士研究生课程中就设置了科学知识产权法专题,网络知识产权法专题,标识知识产权法专题,文化知识产权法专题的等8门32学分的知识产权专业课程。当然,也有一些理工科学校将《知识产权法》作为全校的选修课。2008年,长春理工大学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特色,在全校理工科开设了知识产权选修课。因此,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作为法学院类专业,以法学院核心课程及知识产权法课程为主;理工科和管理学类专业的课程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只作为复合型的知识背景而开设。〔1〕

二、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缺陷

(一)毕业生学历构成与社会需求不符

目前,知识产权本科、双学士学位、硕士、博士人才培养模式等均已经有实践,且已形成自身的体系。〔2〕这一体系按照一般的人才培养规律应成金字塔形,即本科生和双叙事学位生在人数上应较多,硕士生和博士生相应较少。并且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是成金字塔形的。国内各到高校很少在本科阶段设立独立的、专门的知识产权方向的专业,使知识产权本科人才供不应求。

(二)教、学知识结构单一

在国内各高校主要由法学院的学生参与到知识产权的学习中去,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则很少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学习。法学院的学生虽有较丰厚的人文知识和法律基础的积淀,但对管理类、经济类知识的掌握不足,且对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相比而言,理工科学生更加注重动手能力,但对知识产权方面的理论知识则不能全面,清晰的掌握并应用。除此之外,随着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日益的国际化,英语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技能,我国高校对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同时,现在的知识产权授课教师基本上以文科知识背景为主,很少有具备理工科知识背景的老师,并且知识产权实务经验较少,这样使得整个知识产权的教授者和接受者的知识都过于单一化,不能很好的满足知识产权这一理论和实践现结合,文理融合较强的学科的教学要求。

(三)缺少实务型课程设置

具体到授课内容,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而轻实践,特别是法学中得学习以法学理论知识为主,注重法律法规的剖析,而忽视知识产权的申请、保护、检索、维权等方面的实践教学。虽然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理论素养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无法满足工作中对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与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科技的不断进步预示着知识产权的教学内容也应有所更新,而这一点也是我国知识产权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教学内容先对滞后,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三、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前瞻

(一)严格把关,建立适合的知识产权教育机构

培养机构是构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阵地。虽然目前我国该类人才较短缺,但解决的途径不是盲目的在各高校不断的建立知识产权学院或研究中心。而是应当选择那些教育设施、师资等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准的高校建立相应的教育机构,以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并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的素质。并且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还应对该类机构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各机构不出现形同虚设的局面。除此还可以允许一部分学校实施国际性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计划,使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在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前沿问题研究各方面都能和国际接轨。

(二)合理设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知识产权教学较合理的课程设置应包括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两个部分。首先在教学环节中,对于法学院的学生,除了法学基础课程,还应当开设一些理工科知识和专利人,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相关课程。对于包括理工科在内的非法学院的学生,各高校可以将知识产权作为一门必修课,置入公共课中,并且将专利,商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等较专业的课程置入选修课中,使知识产权法在所有学生中得到普及。

在实践环节中,各高校可采取高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建立双导师制度,即校内学业导师和校外实务部门导师相结合的制度。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更多到企业、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实习的机会,培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针对企业的需要培养出能在企业发挥作用的综合性、管理型、事务型人才。

(三)优化不同层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可增加知识产权本科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无需局限于法律或管理学方面的课程,可以加入理工科如数学、化学、物理及管理学的知识。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应在让其熟悉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相关政策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处理知识产权诉讼、管理等问题,掌握专利和商标检索,知识查询的技能和方法,授予法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3〕其次,改变知识产权双学士学位人才的培养模式。目前选择知识产权双学士学位的人比以前有所减少,针对这一问题有学者就建议可以实行双学位的3+2模式。〔4〕第三,优化知识产权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研究生是国家实行精英化教育的对象,因此在数量上应该有所控制,并且该类人才在硕士阶段学习的知识应以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知识和技能为主。并且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学习他国在相关领域较新的研究成果或教学经验。

教育是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要求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必须走出一条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道路,形成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培养模式,以确保高效向社会输送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参 考 文 献〕

〔1〕张曼.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32-34.

〔2〕季仁天.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55-57.

第5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关键词: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

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是指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构成状态,反映着社会分工的横断面,规定着研究生培养的“品种”和规格。[1]科类结构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结构的合理性,更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自2010年开始强调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自此,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拟以广东省2010-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为分析对象①,研究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在这一发展阶段的科类结构变化过程与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科类结构变化

(一)总体规模增长趋缓,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结构调整明显

从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变化看,2010年全省共招生22240人,2014年共招生25955人,五年共增加了3715人,年均增长率3.4%。应当说,T士研究生教育经过了大规模扩张,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结构调整开始成为发展的主题。

自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后,教育部要求各招生单位每年要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划出5%左右的比例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广东省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规模11941人,比2010年的6525人增长近两倍,年均增长17%。与此同时,学术型硕士招生规模逐年下降,2014年比2010年减少了1701人,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专业学位在全日制硕士招生规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14年达到46.01%,比2010年增长了16.7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34%。

(二)学术型硕士科类结构相对稳定,“文理”差距加大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即艺术学门类。为保持数据分类的一致性,本文的数据统计分析把2010年和2011年数据中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科均独立出来归为艺术学门类。同时,由于军事学门类特殊性,其数据未纳入统计范围。

在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广东省学术型硕士招生总规模逐年下降,但各学科门类在总量上的排序变化很小。表2的数据显示,2010年12个学科门类的排序为(从多到少):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2011-2014年的排序均为: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哲学、历史学。所以,我们认为,这五年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科类结构保持了基本的相对稳定性。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是理科为主,长期以来理科规模均超过文科。我们按照习惯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归为文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归为理科。从各学科所占比例来看(表3),在学术型硕士总规模整体下降的背景下,把2014年的数据与2010年相比较,理科除农学门类稍有下滑之外,其他三个门类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理学提高1.8%,工学提高0.2%,医学提高1.5%;与此相反,文科除艺术学提高了0.1%,哲学持平之外,其他六个门类所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经济学下降1.3%,法学下降0.3%,教育学下降0.4%,文学下降0.5%,历史学下降0.1%,管理学下降0.7%。2010年理科硕士招生人数占广东省学术型硕士总规模的61.6%,2014年进一步提高到64.8%,文科硕士招生人数则逐年下滑。文理学科比例有所失衡,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同时,从整个的规模比例来看,哲学、历史学、艺术学和农学均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地位。

(三)专业学位招生领域日益丰富,科类发展差异显著

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起,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总体规模大幅提高,招生的范围也不断拓宽,领域的设置上日益丰富,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的越来越紧密。2010年,广东省的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只有18个,2014年广东省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的学位类别已涵盖了除出版、警务、军事、林业以外的35种专业学位类别,科类结构比较丰富。

但是,各个专业学位类别之间的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还是有较大差异。本文选取了2010-2014年均有招生的18个专业学位,对其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如表4和表5所示,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等十个学位类别比较热门,五年总招生规模在千人以上。农业推广、体育、建筑学等八个专业学位则较为冷门,五年总招生规模在千人以下。特别是口腔医学、社会工作、公共卫生专业学位,近年来整个广东省的年均招生人数甚至不足50,总规模较低。

可以看出,工程、临床医学和工商管理在广东省专业学位教育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这三个类别在历年招生人数中所占比例超过60%;而兽医、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口腔医学、风景园林和建筑学所占比例较低。把2014年各专业学位所占比重与2010年相比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增长最快,提高了6.5%,农业推广提高2.9%,公共管理和会计提高2.3%,翻译提高1.9%,艺术提高1.3%,教育提高1.1%,体育和兽医提高0.1%;其他专业学位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特别是工商管理尤为突出,下降了近11%,其次是法律下降了3.3%,临床医学下降了2.5%。

二、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存在的问题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面临的难题,也是制约广东发展后劲的重要瓶颈。之前广东可以依赖经济发展优势从全国吸引人才,但如今省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靠外力培养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只有建设更高水平的本土研究生教育,尤其是面对和解决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根本性问题,才能为广东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实的人才支撑。目前广东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学科结构和类型结构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产业结构的构成及其变动往往作为人们考察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关系的一种视角。”[2]从学科结构的布局上来看,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涵盖了13个学科,基本上满足了产业结构的需求,但仍存在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不一致的现象。有学者将广东省专业学位涉及科类对应产业进行分类,发现硕士专业学位科类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与产业结构 “二三一”的比重排序不相吻合,专业学位科类结构布局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相关学科,对应第二、第一产业学科设置比例偏低。[3]而且,虽然工程硕士在广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上领先于其他学科,但部分急需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应的工程硕士领域设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诸如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工程硕士领域尚未开发,广东省专业学位科类结构与工业经济发展诉求和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仍有一定差距。[4]

(二)类型结构不够合理

如前文所述,2010-2014年间,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中的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结构调整,专业学位在全日制硕士招生规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2014年达到46.01%。而在2017年初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又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要达到研究生教育总规模的60%。因此,就广东而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还有待扩大,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型还有一定空间。广东省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新型支柱产业、传统支柱产业需求主要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中高层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是广东省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如今,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人才培养环节更加注重应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硕士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当从两方面的思路出发:一方面是学科结构应围绕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调整优化,另一方面是类型结构应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的框架内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重。

(一)学科结构:围绕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调整优化

“十三五”时期,广东依然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经济发展动力急需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方式,急需通过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和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专门人才作支撑。因此,“十三五”时期,广东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应密切结合经济发展的现实,根据广东省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发展需求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对接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广东省在“十三五”的一大动作就是对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理工类大学建设,重点建设若干所办学基础较好、办学水平较高的理工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调整应该以此为契机,引导全省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紧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因此,应结合广东省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要加大先进制造业理工类学科专业的比例,优化理工类学科的结构。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积极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采用产学研联盟、国际合作等方式,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培养。

学科结构的布局固然要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要有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发展的预见性。现在“互联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新业态会不断产生,而且服务业的增长趋势会更明显。广东省“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工业和建筑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现代保险等生产业,以及健康养生、现代医疗、残疾康复、旅游休闲、文体娱乐等生活业。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华南地区服务中心。积极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和服务平台”。这意味着未来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的文科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济增长。“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应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博士生教育以学术人才培养为主,硕士生教育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导。”[5]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发展还是从硕士研究生教育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转型来看,都应进一步加大应用型文科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比重,但在培养模式上要贴近社会的需求。

(二)类型结构: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的框架内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重

2017年的《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将“探索构建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作为主要目标,并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这对于指导“十三五”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来说具有指导性意义。随着国家“双一流”战略和“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实施,高校分类办学的条件与机会已经成熟。因此,对于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应该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的框架内进行考量和设计。

目前,广东省的研究生教育规模在全国的地位远远落后于其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在全国的地位,把研究生教育规模提高到一个与经济和人口相匹配的水平是现实发展所需。而基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大方针,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规模是发展广东省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考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热情也日益提高。广东作为一个全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应积极地拓展研究生尤其是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充分发挥教育的人才储备功能,为广东省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本文对2010-2014年五年间教育部下达的硕士招生计划进行统计时发现,广东省内三所中央部委属高校的专业学位计划占了整个广东省内高校招生计划总数的48%,而省内的地方高校所占招生计划较为紧缺。未来几年,应借广东省大力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积极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之机,积极扩大这两类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使这些高校在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上能作出更多贡献,也使更多的学生各尽其才、各尽其能。

注释:

①本文的统计结果均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数据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69.

[2]胡建华.我国高等教育扩张中的科类结构变化分析[J].教育研究,2009(11):20-26.

第6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无GRE成绩申请硕士的三大良策

很多希望赴美留学的学生中因为没有GRE成绩而选择了放弃。其实,在美国大学读硕士很多是不需要GRE成绩就可以成功申请的,下面为希望赴美读书却没有GRE成绩的学生指点迷津。

良策一:换个专业去美国

GRE考试一般针对美国理工科和一些文科专业,并不是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要求有GRE成绩,如英语教学专业(TESOL),MPA等,还有很多大学只要求申请人提供托福成绩。某些大学的一些交叉学科,如工程管理、图书馆信息系统等专业也不需要GRE成绩。所以,如果你选择这类专业完全可以避开费时费力的GRE考试。

良策二:找到不需要GRE成绩的美国大学

美国经过六大地区联盟认证的大学(相当于中国教育部认证)有近4000所,其中提供硕士学位的约有1000所,在这1000所大学中,有很多大学的硕士学位并不要求GRE成绩。如今年综合排名第153名的爱达荷大学就有很多硕士专业无需GRE成绩,还有如美国中西部排名第5的北艾奥瓦大学也有很多硕士专业免GRE成绩。

良策三:硕士双录取的大学让你轻松获得美国学位

在美国,提供硕士学位的近1000所大学中有很多提供硕士双录取的大学。所谓硕士双录取是指在申请时如果托福或GRE没有达到要求,则可以提前录取,学生到校后先到语言中心就读,通过语言后再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用像在国内一样花太多时间准备,可以在学习语言期间备考GRE,且报名容易,时间花费少,报考机会更多。

GRE考试在美国是计算机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和考位都比国内更容易安排。比如南佛罗里达大学提供机械工程、综合工程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和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工程管理等近10个硕士专业的双录取,学生入校后强化语言的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只要在5月1日之前取得GRE成绩,则可进入当年9月的秋季研究生课程。

英国留学

2014年英国高考制度将改革

随着现在去英国留学读高中的国内学生越来越多,对于英国的高考制度应该时刻关注。2014年英国高考制度将改革。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日前致信考试监管机构,希望从2014年开始,改革英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由大学决定A—Level试卷内容并每年审核。

戈夫认为目前的A— Level 没有为学生今后的大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改革,让招生院校主导高考考试的科目、教学大纲以及考试的命题等事务。这将是英国高招体制30多年来最大的改革。

根据剑桥大学的研究机构Cambridge Assessment针对全英71所大学的633名大学讲师进行的为期超过一年的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表示目前的高考并不能够筛选出合格的大学新生,因而不得不调整大学一年级的教学方式。

澳洲留学

如何申请赴澳读研

1. 申请人的学业情况

澳大利亚大学老师评审个案的第一标准就是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通常而言,校方计算学习成绩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百分比平均成绩,第二种是GPA积点。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澳大利亚各学校计算GPA的方法和标准都不一样。相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入学成绩要求可能不同,相同专业不同大学的入学成绩也会不同。并且,大学招生名额短缺或富余时,也会导致入学成绩要求上下浮动。

2. 申请人的大学背景条件

澳大利亚校方对于国内大学的好坏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认识,目前可供参考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每年的国内大学的排名,一般排在前100的大学都被认为是较好的大学;另一个是被列入国家“211”、“985”的大学,也被认为是较好的大学。

3. 申请人的专业背景

专业对口是很多澳大利亚硕士课程的要求。有这方面要求的课程通常要求比较强的专业背景方能学习,如工程、科学、计算机、金融、护理等。通常,由申请人的导师出具推荐信,或提供其他辅助文件(如作品集、毕业论文、职业资格证书等)来说明专业背景。

4. 申请人的工作背景

第7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但是澳洲留学专家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留学澳洲的学生都可以成功的申请到澳洲移民,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要谨慎考虑,尽量选择澳洲移民可以加分的专业进行深造。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在澳洲留学的热门以及移民加分的专业,可以作为学生申请留学澳洲时的参考。

会计:属澳洲紧缺职业,会计职业除了60分的技术移民专业分外,还可得到技术移民紧缺职业分1 5分的额外加分。绝大部分大学都提供会计本科和硕士的课程,同时为本科非会计背景的学生提供直读会计硕士的机会。除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外,会计课程突出的还有悉尼的麦考瑞大学和墨尔本的迪肯大学,其中迪肯大学制订了澳洲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考试大纲。

信息技术(IT):信息技术的许多专业分支都被列入60分的技术移民职业评估分。包括很多专业方向,例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学校lT专业都可以获得60分,要看是否获得计算机协会认证。澳洲留学专家介绍著名的有悉尼科技大学、卧龙岗大学、墨尔本大学、蒙纳士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和科廷理工大学等。

翻译,中文翻译和口译的职业空间很广。有翻译资格的学生职业分是60分,而且第二语言有额外5分。该专业较著名的有西悉尼大学、麦考瑞大学、蒙纳土大学等。

工程师:稳居技术移民职业评估60分,专业中建筑工程师、化学工程师、电力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矿业工程师、石油工程师和地质勘探工程师等都是紧缺职业,可获15分额外分数。该领域较著名的有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和墨尔本大学等。

教师:初级教师入行起薪在4万澳元左右。未来5年中澳政府小学、中学平均每年约24D0名教师岗位空缺。教师的职业评分也是60分,在最新紧缺职业名单上,幼儿教育也被列入其中。

技能类的职业,澳洲蓝领或灰领职业收入要高于一般白领,也不会低于专业人士。技能类的很多职业是属60分的职业,如平面印刷、护士、空调技师、牙模技师等更是有1 5分的紧缺职业加分。

澳洲留学专家强调,学生申请澳洲留学移民时一定要多加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尽量选择移民加分的情况下让自己具有获得高薪就业的优势条件。(普加)

出国留学选择院校:按专业选升学目的地

高考进入倒计时,很多高三学生已经开始筹划“海外升学”。不过对之前没做准备、还没申请到海外院校的学生来说,现在一定觉得很困惑:我可以申请哪个国家,又应该如何选择留学目的地呢?

商科类专业

出国读商科可选择的国家及院校比较多。荷兰、法国的商业专业实用性很强,在全球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美国金融业发达,他们的商科专业也受到中国学生的青睐。

推荐国家:美国、英国、荷兰、法国、爱尔兰、新加坡

工程类专业

工程类专业是法国最吃香的专业之一,法国社会对工程师文凭和证书的认同感都非常高。而美国在实施基础建设时,对机械工程、工业与制造工程、化工等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澳大利亚最新的移民技术职业清单中,工程类专业的比重大大增加,学生将有更多机会留在国外就业。

推荐国家: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加拿大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

瑞士的酒店管理专业历史悠久,拥有世界最著名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凯撒里兹酒店管理学院。而法国瓦岱勒国际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爱尔兰香浓酒店管理学院、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也都非常出色,可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

推荐国家瑞士、法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

艺术类专业

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拥有大批优秀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是学生出国读艺术的首选国。法国的绘画、雕塑、服装设计、产品设计、造型设计、舞台设计、电影专业为强势专业。

推荐国家法国、英国、意大利

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

教育职业者在澳大利亚拥有很高地位,在澳大利亚,初级教师的起薪可以达到4万澳元。法国、英国院校的心理学专业也很不错。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埃克塞特大学等名校都开设了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推荐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

IT、计算机与电信科学等专业

澳大利亚、美国的软件、数据库、硬件、计算机通信等就业岗位急需人才,IT类研发人员年薪可达5万8万美元:此外,拥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北欧国家,在通信科学和IT类专业方面也拥有强大科研实力。

推荐国家:美国、北欧、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

环保、新能源类专业

能源工程、汽车工程、生物、电子工程、气象学都将受学生和家长热捧,食品科学等专业也将迅速发展。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加大了对这些领域的教育投资,可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机会。

推荐国家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综综]

自考生留学英国的关键因素

1.学校背景:有无颁发学位资质、是否是重点大学

随着中国学生申请数量的增加,英国大学对于中国大学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很多大学手里都有中国大学的排名、211大学名单。所以如果自考的院校本身是可以颁发学位的,甚至是211重点大学,就会提高学生自己在英国学校评估过程中的含金量。

2.形式:FULL-TIME还是PART-TIME

这里指的是学生国内自考的形式,是属于全日制脱产学习还是在职学习。一般说来除非在职学习的工作背景很好,比如和要申请的专业很相关或公司背景、本人职位很优秀,否则全日制脱产学习的认可度会比很一般的在职学习更好一些。

3.成绩:平均分应达到75分,甚至80分

这一点其实是很多自考生的最大难点,自考一般都很难有高分,60-70分则是普遍成绩。因为当学历背景这一关通过后,成绩就成了能否达到学校录取要求的最关键之处。一般攻读英国研究生需要的学历等级换算成国内的标准就是平均分至少在75分以上,甚至80,所以如果成绩不够,又没有很好的工作经验作补充,那直接申请成功的难度会非常大。

4.是否有工作经验:相关的工作经验对于申请是很有帮助的,建议最好有3年以上

很多自考的申请人,如果是边工作边读书的话,再加上学历背景和平均分都不占优势,工作经验就成了最大的亮点。因为绝大多数英国院校在录取标准方面都是双轨制――就是常规的学历背景和职业经验同时看重,所以申请人如果有长时间不错的相关工作经历,也是完全可以有机会申请到名校的。

5.学位证伺时拿到:一些学校虽然学生已完成全部学业,但却只能在半年后才能拿到学位证

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一些自考的学生他们申请当年9

月开学的课程,学生的学业也都是在7月前就全部结束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学位证却要等到来年初才能拿到,这样会在向学校索取签证函时出问题,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学习计划。

6.是否有雅思成绩

虽然这不是申请学校时必须的,但是为了提高申请成功率,建议学生最好能提前考出。申请人如果有长时间不错的相关工作经历,也是完全可以有机会申请到名校的。(梵亚)

2011年英国留学硕士申请专升硕成亮点

英国留学专家表示,在国内的专科学生留学英国一般都是通过“专升本”或“硕士预科”两种途径实现赴英留学的道路,但是要在这里提醒的是,这两种形式的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区别的。

国内专科学生留学英国一般要先通过语言关,而这两种形式在语言要求上也是不同的。“专升本”要求雅思6.0以上,而“硕士预科”只要求雅思5.0以上;而且,学习的内容不同,“专升本”是直接学习专业课程,而“硕士预科”课程中的50%是语言课程。

英国留学专家还指出,以英国留学硕士申请的院校来看,绝大部分的英国大学提供“专升本”课程,而开设“硕士预科”的英国大学只在少数:而且完成“专升本”课程后获得的是学士学位,而修读完“硕士预科”后所获得的硕士预科证书是非学历性证书。

所以,希望到英国留学硕士学位的学生们一定要认真规划选择自己的留学方式,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是就业趋势良好的专业来读。在毕业之后,自然就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今后的就业道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德美)

美国留学几大热门专业美国留学热门专业之工科专业

最近几年,留学美国的学生热衷选择注重实践、适应面宽、薪酬高的工科和商科专业,如电子工程专业。因为该专业涉及通信、计算机、信息产业众多领域,且实用性强,适用面广。该专业毕业生容易在各类企业中得到发展,因此备受青睐。中国学生扎实的基础及认真学习的态度受到美国大学的赞扬,多数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在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

工科领域专业很多,如航空航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石油工程等,都是值得考虑的专业,这些领域毕业生都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目前美国每年培养7万名工程师,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各行各业对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呈增长趋势。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兴行业和非传统行业也对工程师有着很大的需求,尤其高学历的工科毕业生,这也导致近年来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申请数量一直持续增长。

热门专业之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各样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到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作为一门学科,他与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有显著不同,尽管这些学科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和覆盖。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很热的专业,进可深造读书,退可选择工作。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和学习这个专业,而且不同学校会有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本质上两个专业很相似,都学习计算机领域核心内容,如编程和软件开发。

热门专业之理科专业

单纯的理科专业,如数学、物理等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内容比较枯燥,学习难度比较大,本科毕业后在求职市场上并不处于很大的优势,然而这些学科铺垫了学生的分析基础,使他们更适应后期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而且可申请研究生的专业种类很多。不仅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的高级学位,也可以选择统计、精算、金融学科,甚至可以申请商科、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文科,因为美国文科教育其实非常看重申请人的数学和统计背景。

热门专业之文科专业

文科专业包括历史、英语、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由于专业特点就业有一定难度,社会对这类毕业生需求就不是很大,在美国学习这些专业的孩子家庭条件较好,他们普遍不担心毕业后很快有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他们追求的是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因此,对那些家境良好,同时又十分热爱这类专业的申请人强烈推荐。因为珍贵的大学时光可以追寻自己热衷的领域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从长远看,这些专业毕业生后期普遍有很好的发展。

热门专业之艺术类专业

对于音乐、绘画等艺术专业,与普通常见专业有很大区别,这类学校普遍费用昂贵,学校很少提供奖学金,除非有非常杰出的艺术天赋的人才能成功进入。这些学生毕业后,普遍有非常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

热门专业之政府相关专业

政治学科,一般不推荐国内学生选择。主要是国内政治体制,使学生毕业后想在国内政治领域发展很困难。除非能取得美国身份,融入当地政府机构。倒是台湾同胞广泛选择这类专业,比如哈弗博士、芝加哥博士连战、乔治敦博士宋楚瑜。如果学生在国内打好一定政治基础,出国深造镀金读硕、读博还是很好的。(美美)

日本灾后重建法案出台有利留学生就业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地震,地震不但引发了海啸,位于福岛的核反应堆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核泄漏。4月1日,日本执政的政府出台了日本重建法草案,根据该草案,今后5年是日本“集中复兴期”,计划从财政、税收、政策和组织等多个层面全方位支援灾后重建。留学专家指出,在日本的全面建设过程中,势必加强对人才的需求,留学生的就业将会掀起热潮。

少子高龄化是长期困扰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其结果直接导致了日本劳动力的严重不足。由于近年大量引进优秀的留学生,日本的人才缺口稍有改善。此次地震的影响和重建法案的出台,势必激起日本的全面建设,而日本现有的人才将很难满足实际的需要。留学专家介绍,日本政府在今后的全面建设过程中,会修正相关法案,为留学生在日本的就业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并且在此次地震中,日本的先进灾难预警机制以及坚挺的经济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相信将会成为学生们选择专业新的热点方向。日本政府一定也会针对相关专业和领域加深研究,培养更多掌握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吉吉)政策收紧

有意赴英留学早做语言准备

3月底,英国内政部门公布今年的留学签证政策,包括明年4月取消PSW签证(国际留学生工作签证)、提高留学申请人的英语水平等。此次英国留学生签证政策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2012年4月取消PSW签证(国际留学生工作签证)。2008年6月,英国政府规定,在英国留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国际留学生,毕业后可申请获得PSW签证。有了这~签证,留学生毕业后可在英国本土从事两年的商业活动或工作。现在由于英国失业率较高,英国内政部决定从明年起取消PSW签证。这意味着,不少人到英国留学只能单纯学习而不能工作。

二,从今年4月起,申请到英国学习本科(含)及以下学位的人员英语至少达到B级水平,相当于雅思5.0分至5.5分。以前的要求较低,申请人雅思4.5分就可以。语言门槛提高后,英国边境署工作人员有权拒绝英文不好的学生入境。如果学生在没有翻译在场的情况下难以表达自己的意思,工作人员可以认为他们的英文水平没有达标。

第8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摘 要:专业硕士是与学术硕士相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行业专业类院校区别于综合类院校学科综合实力突出的特点,往往在某一行业领域形成特定优势。因此,行业专业类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方面,应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立足于服务本行业发展需求,与行业紧密结合,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

关键词:专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专业学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2009年以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迅速发展,招生比例大幅提高,招生专业逐步增加。2010年,为适应社会对国际商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在参照国外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新设置了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MIB,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完善了我国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体系,创新了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

2010年教育部设立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之初,首批有78所高校获得授权。这些学校中,有25所是经贸类专业院校,69所院校设有经贸专业博士点,其中50所为“211”院校,呈现出经贸专业学科背景突出,学校综合实力强的特点。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20所院校为新的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经贸类专业院校3所,外国语类专业院校5所,其余还包括政法、海事、理工、邮电、交通、服装、民族等各专业类院校。与第一批获授权的院校相比,新增的培养院校多为某一行业领域的专业类院校,综合实力不如第一批院校突出,且多数为非经贸类院校。这些院校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形成有竞争力的MIB人才培养体系,确保MIB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急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一、明晰国际商务的学科定位

MIB在我国仍属于新生事物,企业与高校、教师与学生对MIB的认识仍处于初期阶段。新增MIB培养单位应首先明确国际商务的学科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学科框架及课程体系,确定正确的培养方向。

一般来说,人们对国际商务的认识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际商务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国际投资的综合,因此属于经济学学科;另一种观点认为,国际商务是企业管理职能的国际扩展,因此属于管理学科,其课程设置应该以国际营销、跨国经营与管理、全球竞争等课程为主。国内各高校由于自身学科传统与背景的不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可能会产生偏向经济学或偏向管理学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向。然而,国际商务是一门整合学科,不能将国际商务简单地等同于国际贸易与金融,也不能将其局限为国际企业管理。赵忠秀指出,国际商务并非简单地将企业的商务活动扩展到国际空间,而是在全球性、区域性、国家、地区、产业与企业多个层面上开展货物与服务进出口、国际生产制造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活动。邓宁指出,“(国际)商务实质上是一个整合学科的知识体。确实,它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整个知识体要大于它的每个单独部分知识的总和。实际上,虽然大部分的国际商务研究都要使用到各门学科的方法论,但商务学者的比较优势就在于他们意识到了单一方法论的方法具有局限性,并且尝试将自己的学术训练、倾向和学习经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者相结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Oded Shenkar教授也将国际商务比作医科中的“儿科”来说明国际商务是一个整合学科。上述学者的观点告诉我们,国际商务具有跨学科、综合性的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宽广性和整合性,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其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各学科的方法论,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竞争的市场环境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立足行业需要制定培养方案

与综合性和财经类院校承担为各行业培养国际商务人才的任务不同,行业专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行业急需的国际商务人才。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行业专业院校应紧密结合本行业国际化特征,突出行业自身特点,在提供国际商务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同时,开设行业相关及行业急需课程。当今世界,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竞争进入新的时期,国际市场的日益复杂和瞬息万变使各行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不同的行业,其国际化的阶段和方式各不相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强调立足行业需求来培养MIB人才,既能利用和发挥各行业专业院校自身特点和优势,也能提升专业院校MIB人才的竞争力,更能为行业和企业输送更多应用型、专业型人才。

根据我国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现行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国际商务的核心课程包括国际商务微观、宏观环境分析;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战略和操作技能,如市场、运营、管理、财务和人力资源;跨文化交流和管理,尤其是外国语言的应用能力等。课程类型分为学位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位课包括政治理论(2学分)、商务外语(3学分)、经济学分析与应用(3学分)、国际商务(2学分);专业必修课包括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2学分)、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2学分)、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2学分)、国际商务谈判(2学分)、国际商法(2学分);专业选修课分为自由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其中单个方向至少修6个学分,全部共需修满8个学分。由此指导性方案出发,行业专业院校在制定MIB培养方案时,可在专业选修课模块设置丰富的特色课程,突出行业背景,使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需要,选择相应课程。

第9篇:工商管理硕士前景范文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ncreases, the U.S.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encouraged universities in policy to carry on 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programs to train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ata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Compan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also actively cooperating to promote such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more than forty universities have started their Master's Programs in Big Data Analytics; there are currently over twenty great Programs available at these universities, all of which deserve careful researching. Afte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Programs' websites, sharing the view of American experts on big data will provid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Chinese Master's Programs in Big Data Analytic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Big Data; Master's Programs; data science; business analytics; graduate program

1 背景

2009年IBM首次提出“智慧星球”概念,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受到人们关注,为了弥补大数据相关人才的缺口与技能的缺乏,IBM目前已经与世界超过一千所大学在大数据和分析方面开展合作[1],IBM赋予大数据“Data savvy. Insight driven.”的内涵,中文可以意译为“领悟数据,提升见识,洞察秋毫,驱动优化”,这四个英文单词已成为各美国大学大数据与分析专业的课程描述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目前,在大数据开发与应用方面企业是主力军,几家著名互联网公司成功地将其产品和服务与大数据和数据分析结合,成为业界典范和研究对象。伴随着企业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的深入,对相关人才产生需求,一批知名企业开设了自己的大数据研究中心,与大学开展合作,催生了大学大数据专业教育。

1.1 美国政府的“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直接推动

2012 年3月2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Big Dat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itiative)[2],旨在提高从海量数字数据中获取知识和观点的能力,从而加快科学与工程发现的步伐,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实现教育与学习的变革。对于未来大数据人才的缺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正在实施一项全面的长期战略,包括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新方法、管理数据的基础设施、教育和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尤其是:(1)鼓励科研院校开展跨学科的研究生课程,以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和工程师;(2)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供1,000 万美元的资助,将机器学习、云计算、众包三种方法整合起来,用于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等与教育行业有关的六条措施。在此计划背景下,美国有数十所大学纷纷开办了大数据及其分析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

1.2 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未来大数据人才缺口的预测

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的《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前沿》(后简称为《大数据》)[3]非常具有影响力,该报告讨论了大数据给商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可能性,并预测,至2018年美国需要44 至49万大数据深入分析人才,存在14万至19万缺口;需要400万名具备基于大数据分析而且能熟练并进行决策的经理和分析师,这一类人才缺口在2018年将达到150万人,《大数据》报告建议要解决未来人才缺口,需要加快扩大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引进海外人才。根据美国劳工局2014年1月最新的统计数据,2012年市场雇用了718,700名具有管理分析技能的专业人员,平均年薪是78,600美元,2022年市场将需要852,500名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未来八年将有19%的需求增长[4]。这些报告中提及的未来大数据相关人才缺口的数据,在美国各大学大数据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描述中被频频引用。

1.3 对大数据人才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讨论

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中的各种数据与决策模型需要被不断地测试和优化,同时,更需要相应人员高质量的计划和执行力,因此,对大数据人才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大数据相关书籍外,几位知名学者和专家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发表的文章对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开设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2012年10月托马斯?达文波特[5](Thomas Davenport)和帕蒂尔(D.J. Patil)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杂志上发表的《数据科学家:21世纪最受欢迎的职业(Data Scientist: The Sexiest Job of the 21st Century)》[6]文章,指出大数据科学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沉浸在大数据中时能有价值发现;会编写程序代码;充满好奇心;具备数据分析和交流沟通能力等。还有文章对数据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提出看法[7]:要成为大数据科学家,学生仅具备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要具备其他专业领域较深的知识背景,例如:生物或物理专业领域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故事的能力(ability to create narrative-to create story telling),数据是冰冷的,强调只有专业人才能使数据有生命有利用价值。对大数据及相关人才应具备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的广泛研究讨论,给美国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开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2 美国大数据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开设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近170所大学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8],其中约150所大学开设了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位课程。还有资料显示,美国有超过60所大学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9],在欧洲有30多所大学,其中英国有13所,占了近一半,中国境内有2所,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Data Science & Business Statistics)硕士课程和纽约大学上海分校的商业数据分析科学(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硕士课程。

美国大学开设大数据与数据分析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课程的确切数字我们没有查到官方的正式统计,但一些研究机构或学者在自己的研究网站上进行收集统计并予以公布,例如: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高级数据分析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Analytics)[10]的统计资料较为全面可靠,他们将全美的大数据分析硕士学位课程按三个类型进行统计,即:数据分析科学硕士学位课程(MSA,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有14所大学,共性是属新开发的跨学科课程,将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各种商业学科诸如营销、财务等融合在一起,即使一些学位使用预测分析(Predictive Analytics)或数据分析(Data Analytics)冠名其课程内容也大致相同;商业数据分析硕士学位课程(MSBA,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有17所大学,其特点基本上是由各大学商学院新开设或改名而来的,也会有与其他学院联合办学的情况,和MSA类似面向技术的课程稍少一些,但也并不意味着MSBA就完全偏向商科;属其他学科的硕士学位但主修方向是数据分析(Other M.S. Programs, Analytics Tracks and Concentrations)的有14所,常冠以数据科学(Data Science)这个名称,一般开设在商学院以外的学院,将数据分析课程与其他学科结合的硕士学位,还有的情况是将原有的旧专业改为数据分析专业,有时还可能沿用原有的专业名称,目标是从庞大数量与种类的数据中去获得能有效沟通的可执行见解。这45所大学相对集中在美国的东部与北部区域[11]。

2.1 本文分析研究对象

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全面分析后发现,一些较少数量、较窄范围的统计分析名录受到各大学的普遍关注和认可。2013年1月7日道格?汉斯肯(Doug Henschen)在《大数据分析硕士学位课程之排名前20(Big Data Analytics Masters Degrees : 20 Top Programs)》[12]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北美地区20所大学的大数据分析专业的情况,虽然作者强调只是收录不涉及排名,但因为有一定影响力,许多大学以被列入此名录为荣。同样重要的一个排行名录发表在一个叫Degree Prospects, LLC团队开办的名为masters in data science的网站上,这个网站专门帮助大数据专业的学生解决各种专业知识和学习问题,该教育服务科研团队最新收集的《全美23所知名大学数据科学硕士课程(23 Great Schools with Master’s Programs in Data Science)》[13](见表1)名录,较有代表性地罗列了全美大学中重要的数据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本文就以这23所大学的数据科学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其他信息源展开分析。

2.2 美国23所大学大数据专业硕士课程概况(详情见表一)

美国最早开办数据分析专业的是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2005年6月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首次提出申请,由北卡理事会授权在2007年2月成立高级数据分析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Analytics,后简称为IAA),成为美国正式的第一个数据分析硕士研究生(M.S. in Analytics)学位授予单位。著名的决策支持大型集成信息系统SAS(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早期时段(1966~1976年)就是由北卡罗来纳大学开发的,IAA与SAS保持的密切合作成为其办学的特色优势。在这23个知名的数据分析科学专业中,有11个开设在商学院,绝大多数称为商业数据分析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有6个开设在工学院,以计算机或工程学院为主,多数是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主修(Concentration)数据分析方向;设在管理学院的有4个,多数为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主修数据分析方向;其余2个分别由专设的数据分析研究所和研究生院开办。除了专业课程外,许多大学还成立有专门的大数据研究所配合教研活动,例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Data Sciences)、哈佛的应用计算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Applied Computational Science)、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算法?机器与人实验室(AMPLab)等等。

2.3 美国23所大学数据科学专业硕士课程设置特点

2.3.1 入学要求、学制、课程持续时间、学分和学费方面的情况

各大学对报考学生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结构都有较为统一的明确要求,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学士,最理想的是商业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都具备的学生。例如: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要求学生具备数学和计算机背景知识;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会被要求补齐相关课程学分,宾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要求学生在进入核心阶段前要完成经济学、统计学和市场营销的学分。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课程是针对那些有兴趣于定量方法、通过数据分析探索和揭示内在关系、利用数据来解决商业问题,希望提升能力或从事商业分析的职业人,所以提出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会有较强的入学竞争力。普杜大学(Purdue University)将传统商业咨询与数据分析结合,即利用集成的分析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来生成商业情报和解决特定行业的问题,因此要求入学学生具有很强的分析、量化、团队领导、组织和沟通能力。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则明确提出将班级人数控制在23人,并集中个人指导,有机会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将这种关系超越学术带到工作关系中去。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在6国家的9个城市有分校,要求学生有两个学习单元可以在纽约以外分校完成,其他的三个须在纽约大学本部完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在线网络教学,但也要求学生在校园有4-5天的体验。学制有全日制(Full Time)、在职教育(Part Time)和网络教育(Online)三种,所有23所大学都提供全日制课程,其中有12所大学同时提供在职教育,8所大学同时提供网络教育。学制时长为1至2年,最短的为期9个月有3所大学,近11所大学须时2年。需要修满的学分多数在30个以上,最高的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需要52个学分。学费普遍在4万以上,最贵是麻省理工的92,827万美元。

2.3.2 各大学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优势来开展教学

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是最早获得数据分析硕士授予权的大学,号称要培养世界上最好的数据分析专业人才,《哈佛商业评论》认定该校的专业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名校的专业齐名,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超过90%,与SAS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在SAS的帮助下结合实际项目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毕业后求职的竞争力,学校还鼓励学生开展四五人的团队合作,许多毕业生获得SAS产品证书。例如:全球前25大医疗计划和生物制药公司以及医药研发外包组织都在使用SAS来获得医疗效果、利润、客户行为偏好方面的战略洞察,北卡罗莱那州立大学与SAS联手开展抗癌项目,由此带来的分析智能帮助这些公司组织实现业务转型和持续增长。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课程自称为“大杂烩”,目标是为那些希望扩大和深化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学生,研究方向非常多,诸如:计算生物学、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生物信息学、欺诈检测、智能系统、感知、金融、信息检索等领域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软件系统、视觉和图形,以及网络系统等研究方向。课程特色是强调个性化,学生可选择自己需要的主修方向。

卡耐基梅隆(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大学的学生可通过iLab的实验室系统开展应用研究,获得实践知识经验。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Sloan)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包含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深度案例研究与实时案例讨论组合、令人振奋的合作项目;整合杰出的教师授课、提供与非凡业界领袖的接触机会,利用行动学习实验室(Action Learning Lab),提供引人入胜的课程。研究方向包括企业管理、金融、创业和创新。麻省理工还配备了许多研究中心,如:数字化商业中心(Center for Digital Business)、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以及经济学和管理科学计算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Research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组合广泛的学习机会让学员处于令人羡慕的地位和体验中,使学生在学术、人脉、专业方面获得巨大收益。

2.3.3 各大学非常重视通过与校外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23所大学中有9所仅提供全日制课程,其余的大学都在提供全日制课程的同时,还提供在职教育或网络教育,特别为在职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结合学生的工作经验,可以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将数据分析与信息管理专业列为MBA课程。

麻省理工的课程以专业、多样、严谨出名,培养领导型人才,其特色是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订制自己的课程,特别安排众多实践课程,注重与世界各地的行业领袖交流,例如:提供斯隆创新期计划(SIP,The Sloane Innovation Period),即一周密集的经验领导学习;行动学习实验室(Action Learning Labs)计划,即结合课堂学习和真实的商业经验的实践机会,其中在中国实验室(China Lab)会安排与在MBA 国际班学习的中国行业领袖级企业家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以及四周时间的独立活动期(IAP,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的课程受SAS的赞助,故其课程是模仿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高级数据分析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Analytics)的课程。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所处的地理位置在硅谷使它大获益处,该校的学生被允许使用Amazon的EC2云平台做大规模计算。

宾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地处美国128号公路高科技密集带,众多高科技公司对这个课程的需求,使得宾利大学的课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课程建立在与通用电器(General Electric)的10年伙伴关系之上,与SAS和IBM也有技术合作,毕业生在商业分析和项目管理方面展现出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的扎实基础。

2012年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MSA(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开始招收学生,一直与众多知名公司保持着良好关系,例如:贝宝(Paypal)、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调查猴子”(SurveyMonkey)、思科(Cisco)和摩斯拉(Mozilla)等等。

2.3.4 各大学将数据分析与原有特色专业结合,开设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课程

这23所大学开办数据分析课程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许多学校将原有的特色专业与数据分析相结合,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关注数据分析。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将目光聚焦商业与数据分析的结合;辛辛纳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统计与运营管理系将应用学习课程打造成为面向商业与大数据的课程。

旧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MSA(Master of Science in Analytics)专业是由文理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提供的一个创新的跨学科课程,为与大数据有关的各种数学、计算技能与方法进行严格的训练,让学生熟练地将数据分析与战略决策关联起来, 以及将分析结果在商业场景中有效沟通。

辛辛纳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商业数据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也颇有历史渊源,前身的定量分析专业(M.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从1970 年代就已经开始由该校的运营、商业分析与信息系统系(Department of Operations, Business Analytic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开办,它将自己的数据分析学位的课程解释为运营研究和应用数据统计的结合(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applied statistics),在商业环境中开展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的应用,这独特的专业课程已经帮助毕业生在专业工作中获得回报,并在商业世界的各个角落都表现出色。

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的课程强调对商业了解的重要性,学生要学习大型商业背景下的技术技能,采用数据分析方式优化商业流程。除了提升分析技能的核心课程外,学生须在数据分析与实用统计或过程优化两个领域的结合选择其一作为主修。2013年田纳西大学打算增加更多的研究方向,包括:供应链、客户分析、医疗和金融方面的数据分析。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善长于咨询业与数据分析结合,培养商业分析咨询、金融咨询与市场营销咨询方面的人才。

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商业数据分析专业(MS in Business Analytics)的特色是由布罗德商学院(Broad College of Business)、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和自然科学学院(College of Natural Science)三院合办。

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应社会对大数据科学家的各种需求,课程强调技术能力和行业实践经验,为学生在数据挖掘高级技能、多元统计、机器学习和数据库处理方面提供培训。通过各行业赞助提供的数据分析项目,学生必须完成现实中的数据分析问题研究或参与数据分析领域的实习,专业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医疗保健(Health Care)、酒店管理(Hospitality)和市场营销(Marketing)等。

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课程以市场营销为目的,让学生综合全面地理解所需的数学和统计模型,以及用于分析客户数据的工具,重点在于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和处理大量的数据,设计强大的分析模型,有效地帮助客户解释并帮助他们设计产品,预测营销活动的影响,更好地了解客户,史密斯商学院(Robert H. Smith School of Business)是十个研究中心的汇集地,其中包括著名的复杂商业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lexity in Business)。

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项目管理是其特色专业,所修的课程要求有四门商业分析、四门项目管理。

2.3.5 关注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

各学校都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配备不同层次课程供学生选择。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MBA是培养领导型的专业人才,课程能赋予学生领导能力和信心,以及迎接各种挑战的能力,并推动学生实现职业目标和抱负。

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则专注技术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将成为掌握商业流程分析、预测建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映射(GIS mapping)、分析报告、市场细分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跨学科精英。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每个学生也将参与普渡推出的全球领导人计划(Global Leaders initiative),项目致力于领导、沟通和职业发展培训。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则培养结合型人才,将目光投向信息与数据发现科学(Discovery Informatics & Data Sciences),目标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驱动决策的能力,课程汇集了数据管理、统计、机器学习和计算领域知识,学生将获得各种技能包括:分析大型数据集的能力,开发建模解决方案来支持决策和很好地理解数据分析驱动的业务决策,形成的特色是将数据分析、各种学科融合于商业,为学生在依靠数据驱动的行业(如:金融、医疗、生物科技等行业就业)打下基础,成为预测建模师,数据挖掘工程师或数据分析师等。

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课程关注培养学生的人文软件实力,安排有战略性思维这门课,内容涉及博弈论和商务策略内容。

2.3.6 各大学都非常重视实践课程

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将毕业实践计划或实践提至很高的位置,课程中都将它列为必修课,有9所大学将毕业设计(Capstone)作为明确的要求写在课程安排中,Capstone(也称为顶点计划)是在毕业前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与交流技能的一个必须环节,是美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特色。有的大学则采用毕业实践(Practicum)或毕业实习(Internship)的方式去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对接,例如: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提供长达8个月的行业实践项目。但是,有两所大学却稍有不同,例如:宾利大学(Bentley University)由于80%的学生是在职教育、50%是国际学生,都在晚上上课,所以无实习计划的强制要求;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建议学生要完成毕业研究计划和实习,但不是必须的条件。

3 美国大数据硕士专业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3.1 正视数据经济“分析3.0(Analytics 3.0,Data Economy)”时代的来临

如果我们比喻大数据是“智慧星球”中流动的血液和养分,围绕对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人才培养的研究则是让“智慧星球”健康发展的基础工作。美国著名学者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集研究、教学和商业管理于一身,对数据分析研究有独特的见解,提出“分析3.0(Data Analytics 3.0)”的观点[14],他认为:传统(1950~2000年)的数据分析是对过去数据的回顾属于描述型,其类型95%属于报导和描述、5%属于预测和指导,称为“分析1.0 (Analytics 1.0,Traditional Analytics)”时代;当前(2000年至今)热门的大数据分析是运用模型根据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属于预测型,其类型95%属于报道和数据可视化描述、5%属于预测和指导,称为“分析2.0(Analytics 2.0,Big Data)”时代;而我们正在进入的“分析3.0(Analytics 3.0,Data Economy)”时代被定义为“数据经济快速影响(Fast Impact for the Data Economy )”背景下使用模型来规范最优行为和行动,属于规范指导型,其类型90%属于预测和规范指导性质,是经过系统运算后自动生成的内容。“分析3.0”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数据经济,不仅网络公司,任何行业任何类型的公司都可能参与到数据经济中来,将数据分析嵌入到公司的关键过程和员工行为中。托马斯作为有影响力、敏捷和多产的思想家,他的“分析3.0”的观点对美国大学的大数据专业教育有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看到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其更深入和更广泛的未来,中国需要类似这样的专家,也需要这样的研究讨论氛围,这对中国的大数据人才培养极为重要。

3.2 清晰了大数据科学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综合能力

数据科学家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非常高,美国有许多学者进行了讨论,中国要培养自己的大数据人才需要参考美国的做法。从美国各大学的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必修、选修科目加上毕业设计(Capstone)的设置情况[15],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可将数据科学家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归纳为“技术硬指标”和“人文软实力”两个方面[16]。

技术硬指标方面主要有以下要求:(1)数学。微积分和线性代数是大多数数据挖掘应用程序需要矩阵计算的基本算法。(2)统计学。掌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揉合各种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预测性和指导规范性建模,会使用R、SAS、SPSS、SciPy、Stata等统计工具软件。(3)编程和写脚本。掌握编程语言可以更具竞争力,如:Python、C/C++、Java、Ruby、Perl、MATLAB、Pig等。(4)数据库。熟练掌握SQL,关注NewSQL这类高扩展、高性能数据库,如:Cloudera Impala、Clustrix、VoltDB等。(5)分布式计算系统:熟悉Apache产品族,钻研NoSQL平台,了解Apache Cassandra和MongoDB的优缺点,动手实践Hadoop、HBase、Cassandra、MapReduce、Hive等不断出现的新系统。(6)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跨学科的,借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统计数据和数据库系统等。(7)数据建模。从ERWin、Agile Data Modeling、ORM Diagrams、UML class diagrams、CRC cards、Conceptual/logical/physical schema、DDL、Bachman diagrams、Zachman Framework等数据建模工具开始,掌握建模技术和方法。(8)预测建模。(9)机器学习。(10)数据可视化。选择掌握Flare、HighCharts、AmCharts、D3.js、Processing、Google Visualization API、Raphael.js、Tableau等其中一些可视化工具。

人文软实力方面主要有以下要求:(1)专业领域知识。对某行业及其数据非常了解,诸如医药、政府、零售、制造业等。(2)创造力和求知欲。有创造力的数据科学家都是充满好奇心的,需要出众的发现能力。(3)善于包装会编故事。将复杂的数据包装后像讲故事般娓娓叙述出来。(4)顺利执行项目、保证实现目标的项目管理能力。(5)保护数据隐私的道德。(6)通过简短的交流能达到目的的能力,称为电梯间交流(elevator speech)能力。

3.3 为跨学科开设大数据硕士研究生课程提供参考

中国在2004年开始数据分析人才的考培工作,首批项目数据分析师(CPDA,Certificate of Projects Data Analysis)诞生。目前,国内数据分析师较为擅长的是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找出问题源头,并且尽快排除问题,但是,相对缺乏发掘未知问题的能力[17]。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于预测未来,这样的应用需求与国内数据科学家不匹配,这将成为国内发展大数据应用的最大挑战。2013年1月,国内首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式启动。在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中“应用统计学硕士”(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是与大数据最相关的专业,目前,统计专业在全国至少有五六个培养方向,例如:厦门大学侧重经济统计;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侧重金融统计;中国人民大学门类比较齐全,涉及经济、生物与卫生流行病、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南开大学侧重工业统计;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侧重理论统计;复旦大学侧重管理统计;首都经贸大学侧重金融统计分析和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践比例占大部分。众多开办统计学专业的大学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五所大学的统计学属于国家重点学科[18]。另外,一些知名大学还建立了大数据研究中心,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厦门大学等,背后支撑的是各校统计分析、计算机和经济管理专业,有研究生参与大数据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国大数据硕士专业教育刚刚起步,我们需要启动类似美国的“中国大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计划”纲领性文件,国家在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典型行业的应用以及研发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应提供相应的财力、物力与人力支持[19],明确鼓励科研院校开展跨学科合作来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大数据专业课程跨学科非常明显,无论中国将来的大数据专业集中出现在商学院还是计算机学院,或是完全新设专业,在未来中国如何跨学科合作培养出足够数量的、有发现能力的大数据人才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