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工商档案管理全文(5篇)

工商档案管理

第1篇: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伤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具体分析

一、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1.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工伤保险实际需求

对于工伤保险来讲,是国家推行的一种社会保险,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在湘潭市单位中,大约有20万人已经参保。在实际征缴以及支付中,主要是以纸张为基准的一种文字材料档案。当前工伤保险工作的日益深入,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成为重要性内容,需要利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满足管理实际需求。

2.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管理需要具有改善性作用

在当前管理形势下,在业务档案资料中,参保档案以及事故快报档案等占据了大部分。对于征缴形成的档案原件,应利用手工进行归集,同时进行分类整理,这样的方式耗费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同时还占用较多的存放空间。一些原始凭证在档案库中被存放,要想将资料档案中,对参保人员资料进行查询,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同时进行检索以及查阅也十分的不便。

3.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对于参保人员享受的待遇,应以业务档案提供资料为基准。在一定程度上讲,参保单位信誉状况,也是业务档案进行提供的。因此,对服务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性建设,能够促进信息价值的提高,同时还能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的实现策略

1.档案信息应数字化

对于档案信息数字化涉及较多内容,其中声像档案以及实物档案等都是其中内容。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主要是对图片文件进行扫描,同时将图片中的文字转变为文档文件,最终确保纸质档案数字化。另外,在声像档案中,主要是将转录设备以及计算机进行连接,进而形成视频文件。在实物档案中,主要是利用照相以及摄影等相关手段,最终形成影像,最终依照照片进行全面化处理。在当前,针对工伤保险业务档案,应对其进行开发系统,将业务信息以及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系统进行连接。这样的方式,能够对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性利用,防止档案系统建立过程中,出现二次录入这样的情况发生,最终促进数字化建设发展。

2.档案信息编目

一般而言,档案信息编目主要是以档案数字化为基础,但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虽然档案实体并没有全面数字化,但为了能够对计算机进行充分性利用,进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可以对档案目录进行数字化,即以传统编目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目管理。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较小,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3.档案信息检索

在档案信息化中,信息检索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是档案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检索应在检准率以及检全率中体现出来。相对而言,档案分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些具有关联档案在分布在不相关信息门类中促进检全率的提升,应进行跨门类,还应进行跨全宗进行查询。另外,在技术上,其主要是跨表以及跨库等分布式查询。要想将检准率要求落到实处,应考虑两方面内容,一种是怎样将档案信息构成系统性的档案知识体系。另一种是怎样提供检索词以及词序,进而满足检索目标实际需求。

4.档案信息传输

对于档案信息传输来讲,具有多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讲,网络服务模式是以计算机发展以及档案编研进行结合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社会研究中的热点。具体而言,应将档案信息编研成品并利用网络,进而以电子文献形式,最终给决策者提供一定的便利性,同时为决策者提供报务。

5.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

工伤保险档案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人员中提出了相关性要求,其中包括业务素质以及道德修养等。对于档案部门,业务素质要求其应提供数据信息这样的服务。另外,参保单位以及个人档案数量的增多,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应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还应学习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促进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总而言之,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应促使信息化的实现,还应对管理意识进行积极强化,这样才能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同时还能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应积极创新管理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管理与时展相顺应,才能与信息化发展相同步.

参考文献

[1]韩梅.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推进路径[J].中国医疗保险,2010,08:47-48.

[2]吴石.浅析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和途径[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5:11.

第2篇: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工伤保险是我国保险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与工伤保险事业来说,档案虽然没有记录了一个人的全部信息,但是它包含了每一个投保人的投保信息,是一个人投保的重要依据。工伤保险的档案建立需要参照国家的相应标准进行严格审核,它需要人们投入较大的精力去规划、构建和管理,当人们发生工伤以外时,人们可以凭借自身的投保信息及投保档案接受相应的服务,所以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1]。工伤保险档案是保险单位在工作中利用文字及电子信息对投保人投保情况的原始记录,它详细地记载了相关的投保信息,是一份真实的原始信息记录。根据相关规定,投保档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收集及整理,并且档案信息不得随意改写和伪造,这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工伤保险档案在保管方面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定期保管,另一种为永久保管,这主要视保险种类及数额而定。当投保人发生工伤以外时,其保险档案就是最为重要的索赔依据,所以说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直接关系着保险事业的发展及投保人应享的各项权益,应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二、工伤保险中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伤保险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保险事业的发展。对于工伤保险档案管理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强。档案管理离不开工作人员的操作,现阶段我国工伤保险档案管理者并没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且工作素质不强,而工伤保险档案管理中又存在很多专业性较强的话题,这是档案管理者没有较高的兴趣去了解相关知识。另外受自身思维影响,他们自身对档案的重要性并没有较强的认知,在档案管理中极容易出现马虎现象,又不是及时地进行纠正,这严重地影响了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2、档案形式不够统一、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伤保险档案已经逐渐摆脱了书本限制,逐渐向电子信息发展,这更有利于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但是很多工伤保险单位对档案信息并没有较为严格的规定,造成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或只有纸质档案没有电子档案等现象,这为信息的高效利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而且也影响着档案管理,严重时会造成信息丢失等现象,影响着保险事业的发展。3、档案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而且档案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很多流程不够完善,当人员出现变动后,不能及时、准确的完成档案整理,这为工伤保险事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如何加强工伤保险中的档案管理

1.加强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培养。随着工伤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其工作内容也在逐渐细化。为了保证工伤保险事业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无误,保险单位必须要加强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培养,让他们认识到工伤保险档案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档案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只有提高主要责任人对档案的重视程度,才能使其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重视自身的工作,才能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高效[2]。2.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否,制度是约束人们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其服务意识的重要措施,没有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就没有明确的档案管理参照,这极容易使档案管理工作出现失误,进而造成工作负担。工伤保险的档案有着较强的变动性,不只是人数变化较大,投保信息变化也比较大。所以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档案管理,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方向,进而使档案管理变得更加科学、高效。3.健全档案形式。要想促进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效率,提升档案管理质量,人们必须要健全档案形式。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大力提倡节约各种能源的使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对于工伤保险档案管理来说,传统的纸质档案已经无法满足国家倡导及信息使用需求,所以优化档案形式,使其形成电子信息档案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电子档案信息的建设可以节约档案存储空间,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存寿命,加强信息的利用效率,在极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也更加有利于档案的保管,对工伤保险事业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结

综上所述,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档案管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加强工伤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必须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努力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自身管理意识培养、优化档案形式,争取为工伤保险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华.新形势下强化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研究[J].卷宗,2014(05):104—105.

第3篇: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伤保险;档案管理;方式方法

完整的工伤保险档案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认定审核才可以完善,工伤保险档案工作程序较为繁琐,工作量较为繁多,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这样才可以保障工伤保险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发展。

一、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是机关单位管理的基础性环节,如果要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就会导致内部机关档案混乱问题的出现,无法充分的凸显档案的价值取,完善的档案管理可以在根本上保证工伤保险档案的合理利用,进而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经济效益,但是在整体上来说。现阶段的工伤档案管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相关单位对财务工作、人事工作、组织等相关内容教育重视,但是并没有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为档案管理只不过是文章保存的简单工作,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内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2.档案管理模式落后现阶段的工伤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在整体上来说,档案管理的方式手段相对较落后,在各个职能部门还是存在着分散管理的问题,在整体上来说缺乏持续稳定性,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工伤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性,在信息发展过程中,办公自动化电子文档早在各个机关单位中出现,但是在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

二、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方法研究

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完善各项法律规定内容,基于工伤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提升对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相关部门必须要基于实际要求,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1.构建完善的工伤保险档案管理体制据国家相关档案要求规定,综合实际状况,完善的工伤保险工伤档案管理模式,保障工伤保险档案可以及时完整的收集与整理,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在实践中,要编制完善的管理方案与规章制度,基于相关单位的实际状况以及要求完善细则要求,明确工伤档案的实际要求,基于规定程序进行归档处理,在进行档案编辑编制分类的过程中,要对各种类型的文件进行系统的处理,进行合理划分,保证分类精准,这样可以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充分凸显其整体职能,同时要将整理好的工伤档案及时上交给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规范交接手续,加强质量检查与档案管理,保障档案信息的完整性。2.强化领导职能,完善工伤保险档案组织加强对工伤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要转变工作观念,提升对工伤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学习,通过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要求完善工伤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充分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对此在实践中要构建完善的基层党管理组织,明确具体的工作人员,以职能范围,规范制度,基于要求开展工作,通过规定以及法律文书的形式,明确各项内容,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基于实际的状况,进行档案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充分的凸显档案的整体价值与作用。3.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档案信息化,是今后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也是完善现阶段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此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地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与手段,加强对档案信息的整理与开发,完善档案检索方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信息检索与传输;同时,部门必须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播种网络安全性,将纸质文件以及电子文件进行有效综合,通过双轨制的整理方式,为今后的查询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要加强数据备份工作,以备不时之需。4.强化人员培训,完善规章制度工伤保险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构成内容,涉及到各方面的信息内容,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到参保对象的合理权益,对此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相关单位必须要组织加强人员学习相关法律规定内容,基于法定要求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工伤保险工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对工伤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视,优化完善档案管理方式与手段,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以及信息化建设,重视档案管理机制的建设,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伤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彭碧珍,马丽.浅谈工伤保险的档案管理[J].魅力中国,2015(48).

[2]付彧,李廷园,沈沉.刍议企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方式的创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5):164-165.

第4篇: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工伤保险业务档案指的是办理工伤保险业务中形成的资料、文档等,档案信息化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转化,完成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实现信息传递、接收、利用的一体化。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各种技术层面的要求,并且还包括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结合时展的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档案管理方式,提升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一、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概述

1.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征与目标

首先,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共享性。在工伤保险业务的发展中,有大量信息落实在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中,通过对相应数据文件进行总结,在系统中记录相应的结果,数据存在共享性,保险中心还应完善信息自助平台。其次,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大多使用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完善档案,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工伤保险档案的使用频率较高,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通过优化保险档案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保险业务服务。

2.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原则

首先,数字化原则。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也就是数字化的过程,即信息输入、接收、管理的数字化。在信息输入过程中,先将传统的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进行查询,或者利用计算机提供相关服务。在信息接收和管理过程中,应了解电子文件的运行特点,明确归档要求以及管理规范,及时将档案信息进行归档,并统一文档格式。其次,标准化原则。(1)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坚持信息采集的标准化,根据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档案信息进行录入和标引;(2)在档案储存方面坚持标准化,结合相关规定明确相应的储存方式;(3)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标准化原则,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比较特殊,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应有层次性的建设,并明确对应的适用范围;(4)档案管理软件的标准化,应统一档案管理软件。最后,网络化原则。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信息检索,借助档案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效率,确保资源的共享性,通过坚持网络化原则,实现档案数字化。

3.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优化档案管理的需要。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工伤保险业务的档案资料大多数是参保档案、医疗待遇审核档案等,在每一个征缴年度,档案资料的原件都需要借助人工进行分类与整理,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有的原始档案件都存放在档案库中,占用较大的空间,想要查询资料十分困难,而档案管理信息化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快速完成资料检索与查阅。其次,提升服务质量的需要。参保人员享受的每一项待遇都需要相应业务档案提供资料,并且与参保单位的信誉也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提升信息价值以及服务质量有着较大的意义。最后,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种基本保险,随着社会保险缴纳人数的增加,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量逐渐加大,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工作,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与工伤保险事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二、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各地档案信息化管理层次不一

部分领导人员对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各地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不相同,部分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较低或没有应用新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还有部分地区虽然使用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但是存在应用盗版软件的情况。总的来说,其主要原因是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缺乏专业的认识,导致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管理层次不一等现象,这种信息化程度各不相同的现象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有很大的关系。

2.档案管理难度增加

随着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参保的对象逐渐增加,相应的工伤保险业务档案数据不断增加,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居民迁移也会导致档案信息的增加,并且更加复杂化,进而影响部门的工作效率。档案部门是社会保险中较为独立的一个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档案管理与业务办理之间有着较大的关系,与业务办理的效率息息相关,如果将这两项加深融合,则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完成增强档案部门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档案管理信息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存储方面,信息数据的存储相对较为安全,能够防止资料丢失,但同时也会出现数据信息被篡改等现象,在管理方面需要提升管理水平,限制访问系统的用户身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3.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性不高

在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信息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旦系统出现数据被盗取等问题,则可能会泄露大量的用户信息,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工伤保险档案信息对于民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是其在工伤报销中重要的凭据,是不允许被他人盗取的。同时,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资源共享是其优势所在,在数据的交互中,能够突出档案的价值。

4.缺乏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

在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有较大的影响,兼具档案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不多,部分地区依然采取分工协作的方法,共同管理档案信息。由于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兴趣较低,不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导致自身能力的提升较为缓慢。相关部门在组织人员培训方面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没有真正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只有定期组织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才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人才的自身水平提升,从而更好地推进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三、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措施

1.提高重视,加强档案信管理信息化建设

想要推进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相关部门需要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只有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才能够解决当下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树立档案意识,了解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并不是简单地更换系统,而是全面革新,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其次,领导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构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结合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特点,优化人员配置、合理分配设备等,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后,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借助官网、微信、微博等平台,大力宣传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标准,严格落实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等法规,避免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

2.提升档案信息化的效率

首先,档案数字化主要是指将纸质档案或者实物档案等通过扫描转化为图片,并将图片中的文字转化为文档,完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对于声像档案,主要是利用转录设备,将其连接计算机,然后转为相应的音频文件或者视频文件;对于实物档案,通常是借助摄影等方式形成相应的文件,并根据图片或者声像档案的方式来处理。在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中,业务与档案系统衔接与共享,通过利用业务系统中的相关资源,有效防止档案系统的重复录入,从而提升档案数字化效率。其次,档案信息的编目。编目通常在档案数字化之后进行,如果档案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也可以先进行目录数字化,在以往编目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编目,充分利用计算机,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该方法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并且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量不大,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再次,档案信息的检索。编目主要是为了提升检索效率,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检索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代表着档案信息化的水平。在档案的分类方面,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档案经常分布在各信息门类中,比较局限,只有跨门类进行检查,才能够提升检索效率。在技术层面,需要进行跨库、跨表检索,从档案体系以及检索词这两方面来提升检索效率,满足检索的要求。最后,档案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有很多种路径,网络服务模式是一种新的途径,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档案编研,将档案信息内容以电子文献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传输至决策人员,为其提供相应的依据。

3.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利用网络完成传递,由数字代替以往的文字资料,在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流程会更加简洁,没有以往签字、盖章等较为烦琐的过程。但是,这也可能影响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在数据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丢失、泄露等各种意外事件,想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就需要加强档案信息的管理工作,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并做好资料归档工作,保证数据信息的录入正确和完整;对于已经录入的数据信息,还应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加密,防止数据信息在传递中被恶意篡改或者出现泄露等现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做好备份工作,档案管理信息化会使原始档案与档案信息分开,为了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应保管好原始档案资料。对于档案信息应做好相应的分类以及归档工作,并加强对机房的维护,定期杀毒,防止计算机被病毒侵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档案数据信息的共享,提升业务办理的效率,简化相应的办理流程。除了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的共享之外,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将社会保险相关的基础资料实现开放,真正做到档案管理的共建共享,为社会保险业务服务提供便利。

4.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

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加快人员对工作的适应,档案管理人员应明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同时,根据档案规划情况,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提升档案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速度,完善具体操作计划、确定工作流程,增强档案信息的管理质量。加强软件以及硬件建设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部分,通过采取防火、防尘等措施加强档案室的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档案管理环境,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质量,并且实现安全业务对接。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结合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优化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并借助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各种功能不同的模块,实现资源共享。5.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人才是档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中,急需一批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新时代的必然趋势,并且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业务水平,具有认真务实的良好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并约束自身行为,不玩忽职守,敬岗爱业。首先,在信息安全方面,档案信息不管是在云端还是在本地储存,都面临一定的丢失风险,而档案信息又属于居民的隐私,做好保密工作十分重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信息安全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数据备份,防止出现档案信息丢失等现象。其次,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技能,档案信息化需要先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如资料整理、扫描等,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档案影像化过程中把控好资料的录入准确性。最后,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在人才的引进中,应完善人才招聘制度,通过与高校合作,引入优秀的毕业生,为档案管理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应为其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讲座,或者采取外出进修等方式,提升其自身的专业水平,满足新时代档案管理的相关需求,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保险业务服务。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优化档案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不过,在档案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应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升档案信息化的效率,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等,推进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保险业务服务。

参考文献:

[1]佟海燕.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路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

[2]张慧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和途径[J].黑龙江档案,2021

[3]田润兰.浅析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科技风,2018

[4]张华.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措施和途径[J].中国新通信,2020

[5]黄炳辉.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8

[6]范晶.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J].办公室业务,2017

第5篇:工商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民生档案;档案管理;档案治理;新探索

党的四中全会强调要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治理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档为民所用。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1]200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指明了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方向,努力使民生档案资源覆盖全民和实现为全民所用的目标。民生档案反映大众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是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问题的不可或缺的原始凭证和主要依据。民生档案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主要包括社保、卫生、医保、民政、房产、工商、公证、城市拆迁、公民出生、学籍、婚姻、知青、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养老保险、教育、企业改制等方面。这些档案往往几十年在档案馆里沉默着,新时期新形势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尤其是区块链技术让民生档案“活起来”的方法和途径,让其真正为民所用。

1民生档案管理与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民生档案容易与民间档案混为一谈。档案来源的多元化、多样化导致档案概念的“泛化”现象,使民生档案常常容易与民间档案相混淆,以为民生档案有“民生”两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就是民间档案,所以有必要把民生档案和民间档案区分开来。“民生档案无论从服务对象还是档案内容来看,都是官方行为和官方档案,而民间档案只能产生并保存于民间的档案。”[2]显然民生档案和民间档案是两回事,民生档案是官方档案,民间档案是私人所有。(2)民生档案管理不规范。部分单位领导对民生档案管理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岗位职责不清晰,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监督指导下属单位和职能缺失。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业务,整理民生档案缺乏规范性、整体性、系统性,影响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3)民生档案共享程度不高。民生档案种类多,涉及面广,管理单位多,保管水平低,有些散乱等现象,个别部门各自为政,管理随意,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度不高,难以共享,许多馆藏档案沉默几十年,群众查阅利用不方便。

2创新民生档案管理到民生档案治理途径的必要性

(1)创新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历史就像一辆时空之车,创新是它继续前行的车轮,因为创新,社会才不断进步发展。档案工作也需要不断更新保管利用民生档案的技术手段,及时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的高科技手段为群众查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服务。(2)创新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档案部门服务民生的成效也越来越显著,互联网+、数字经济、电子文件等新生概念的出现,为民生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平台,档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逐步完善。档案部门服务民生,维护了政府的威信和群众的利益,机关单位、团体和群众管理、利用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档案业务流程存在着收集、整理与管理、利用的矛盾、信息公开与不能公开的矛盾、服务项目的单一性、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等问题,需要档案部门通过创新科技手段促进档案治理能力的提高。(3)创新能提升档案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的发展。这就需要着力提高档案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组织档案人员参加各级政府举办的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收集、整理、归档、管理、利用档案的技能,运用信息化手段介入民生档案的分类和资源整合,提升民生档案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

3从民生档案管理到民生档案治理的对策建议

科学管理和治理民生档案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民生档案涉及内容众多,我们要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因地制宜,以“用”为主,切实实现从民生档案管理到民生档案治理的有效途径,让沉默的民生档案“活起来”。(1)抓好建档工作,强化源头管理。民生档案产生于教育、民政、医院、自然资源、规划、工商、公安等涉民单位,这些单位对公民档案信息的记录是最原始的。要从产生涉民档案单位的建档工作抓起,由专人负责做好材料收集、整理、归档、期限保管等工作,及时更新民生档案的相关信息,逐步夯实民生档案的信息基础。(2)因类施策,实施民生档案分类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每年的退役军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危房改建批复、工商登记、二胎审批等民生档案提前接收进入档案馆集中管理。对交通、土地、水利、教育、民政、社保、城建等系统下属单位民生档案开展规范化建设指导。对动迁安置协议书等档案资料暂时不适宜进馆的档案实行“数字资源集中共享、档案实体分散存放”的管理模式,确保安全科学管理民生档案。(3)整合资源,实现数字化查档。根据民生档案的开放程度,对可以面向群众不涉及密级、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开展全文数字化扫描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馆藏民生档案也纳入到档案馆智能化查询系统,实现电子登记、身份证识别、原文打印、指纹确认等全程电子化查档,加快民生档案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以便群众在家上网查档,有效提高民生档案的利用率和治理民生档案的能力。(4)共享信息,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网络共建。通过区块链中的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打造透明可信任高效、低成本的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政务大数据利用区块链技术应用,营造跨级别、跨部门、跨地域的民生档案数据互联网安全可信任的环境,打造一条牢不可破的网络“信任链”,破除各区域各部门的信息孤岛。针对部分乡镇“查档1分钟,路上2两小时”的情况,档案部门可运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建立网络资源共享,将身份证、结婚证、社保卡等档案查询窗口延伸至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凭身份证就能就近查询到自己所需的相关档案资料。乡镇一级要着手开通民生档案基层查询系统,实现民生档案查询系统的全覆盖。同时要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建,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开展婚姻档案资源的实时联动,解决婚姻档案进馆与实时数据更新的矛盾。开辟阅读室,让档案用户查阅所需的档案原件。如有特殊需要,可暂时将档案原件借出使用,也可以通过提供婚姻登记档案复制品、档案信息加工品,编写婚姻登记基础数字汇集,制发婚姻登记档案证明等满足档案用户的利用需要,避免重婚现象的出现。“婚姻登记档案提供利用时,婚姻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应注意收集婚姻登记档案利用效果,并进行效果登记,以便及时总结婚姻登记档案提供利用的经验与教训。”[3]这些档案治理的方法和措施可逐步推广到退役军人、危房翻建审批、不动产权登记、工商注册、二胎审批等民生档案的管理和利用。(5)确保信息安全,创新民生资源信息管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应用将有力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法制化水平。各地政府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运用区块链技术在身份管理、招标公示、民事公证、仲裁判决、检测存证、产权登记、工商注册、版权保护等政务领域的应用,及时向社会提供民生档案信息,助力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各地档案部门要加强对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医疗保险、卫生、林业、国土等部门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如用区块链技术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提供动态数据管理和为用人单位提供潜在的人力资源参考。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智能身份证认证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的全方位的政务线上服务。应用区块链电子存证,解决电子数据取证难、存证难等问题,助力破解执行难。同时要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流程、文件信息管理,将文件信息处理的具体工作环节、内容纳入到档案治理的工作流程,并对产生的文件信息实行统一管理,保证信息运转流畅并安全可靠,确保各类民生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还要充分挖掘馆藏民生档案资源的有用价值,改变“轻个人利用、重团体利用”的观念,不断拓展民生档案的深度和广度,让沉默的民生档案“活起来”,更好地适应群众的需求。

4结束语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民生档案的建设、管理与治理,群众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们要切实建立满足我国当下发展实情,且方便群众利用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助力维护民生档案管理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真正实现档案为民所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祖芬.揭开档案的面纱[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17.

[2]徐欣云.档案“泛化现象研究”[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