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精选(九篇)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第1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一、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目标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做起,在不同学段开设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会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学校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3]。健康生活理念需要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健康中国的中流砥柱,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当前的学校教育重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如今,校园中的小胖子随处可见。为了减少日后患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概率,学校应对此加以重视,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前预防。健康心理学理论预防疾病的思想尤其突出,以全新的角度阐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强调“治未病”[2]。该理论认为,我们不应该等到身患疾病时才去反省日常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要时时刻刻有预防疾病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健康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预防为主,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二、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

当前,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主要以宣传与普及健康知识为主,忽视了健康信念的培养。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将健康信念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健康知识以及预防疾病的一些手段,但是在理解以及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健康心理学知信行理论中,“知”代表“知道”,要正确认识健康知识;“信”代表正确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行”代表行动,改变不良行为,形成健康行为[4]。健康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教育应该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以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健康心理学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身心健康问题[5]。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生理发展日益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他们既要求独立自主,同时又对父母和老师有着深深的依赖;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学习成绩、人格、情绪特征等,并且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除了传授健康知识、强化健康信念之外,教育者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信念与积极态度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疾病预防我在行、火灾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信念养成以及积极品质形成的绿色环境。

(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力量

知识的传授与行为养成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以健康行为养成为出发点,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学校教育主要以班集体作为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影响巨大。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在班集体中多开展健康主题活动,通过群体力量带动个体的健康发展,强化学生的健康信念,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

在当代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各中小学除了配备卫生保健教师外,还应充分发挥生物教师、体育教师和心理教师的健康教育作用,在生物课、心理课和体育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坚持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相衔接的原则,围绕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合理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另外,健康教育教师应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做出表率。课堂教学是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课外实践是践行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域。学校要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健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运用与良好行为的形成。

(五)发挥网络的教育力量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媒介资源,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通过浏览互联网网页、关注与健康相关的公众号等方式,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健康理念。

三、家校社联合,开展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与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认为环境有四个系统,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以及宏观系统[9]。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人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元的健康教育团队。健康教育团队应当集合教师、家长、社区卫生工作者,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目前主要依靠学校的力量,通过学校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要协同家庭和社区,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教师与家长应经常联络,协力合作。同时,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健康教育功能。社区卫生机构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开展各类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

第2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 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 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 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 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 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 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 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 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性交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第3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代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强调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独特解读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主体性、情境性、活动性、体验性的内在要求,启迪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了“教”和“育”、感知和体验、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焦点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成绩斐然,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需要有先进理论的引导。时至今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理论需求与建构主义理论影响的扩张,促使我们思考与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剖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埘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迪与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回顾学理论的发展历史,2()世纪前半叶比较活跃的是行为主义、格式塔理论;20世纪50年代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信息加工理论代表了学习理沦的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登了学习理论的舞台,影响日益扩大,代表了学习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行为主义到信息加工理论基本上都以客观主义为基础,认为事物的意义存在于个体之外并完全由事物本身决定,对事物的学习与认知就是从外部事物到心理的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对事物的理解不是由事物单方面决定的,还要依赖于个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足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将新旧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地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从外界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生与课堂以外的同伴、专家、实践工作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的互动,高度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生存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知识、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一系列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与解读。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不同,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需要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转移或灌输,并不是学习者原封不动地接受、占有知识,而是学习者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新旧经验的双向相互作用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经验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通过激发和挑战其原有的知识经验,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和环境,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要求与内在规律,心理继康教育的目标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这一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殊性。

1.主体性

如果说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存在着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的话,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无法靠外部强制实现,无法在被动中完成,也无法通过客观知识的掌握生成。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主观性、能动性、自觉性。所谓主观性,意即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是改变客观的存在,而是改变对客观存在的感知、体验以至态度与行为,这与其他学科教学中以客观知识的掌握为目标截然不同。能动性意味着,没有主体的积极感知、体验和活动,仅凭外界的教导与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外界仅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适宜环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自觉参与和积极改变。自觉性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依赖于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清晰理解与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强烈要求,在适宜环境的影响下能主动地确立目标,改进认知,丰富体验。

2.情景依赖性

其他学科教学所重视的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环境内完成的,通过教师的讲解与课堂练习就可以掌握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知和体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是一些抽象性、概括性知识,而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都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呈现出来,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只有在具体情景中才能实现;其他学科所解决的问题可以是形式化的、理论性的、假设性的或者经过简单化处理的,从纷繁复杂的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问题的基本轮廓供学生去练习、应用,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学生在发展中真实遇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无法与具体的情景剥离,在不同的情境中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有所不同。

3.活动体验性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其过程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相比,心理健康教育更强调主题活动、情感体验、个体问互动。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学生在独处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与同伴团体相互比较、相互参照,在实际活动中切身感悟才能提高;其他学科知识掌握的标准是固定的、统一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是量化的,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指标是多元的,知识的掌握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冲突、情感体验、思想改变、境界提升比单纯的知识掌握对心理健康来说更具价值,心理健康体现在知、情、意、行多个方面,是知、情、意、行的完整统一。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情景性内在地适应了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主体性、活动性、体验性与情景依赖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学观的阐释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一系列启迪,为顺利解决长期困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难题如“教”和“育”、认知与体验、个体学习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等提供了新思路。

1.“教”和“育”的关系

“教育”蕴涵了“教”和“育”两种过程,两者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教”重在传授、指导、给予,体现了信息与知识由外及内的传递,在“教”的过程中体现了知识传授者的主体性、能动性,而对知识接受者的主体作用强调不足。“育”重点强调环境条件的创设,犹如园丁培育花草,园丁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花草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等基本条件,而成长则是花草自己的事情,花草通过有效地利用各种条件,吸收养分,茁壮成长。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对事实的积极建构,高度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前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者的主体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构主义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强调与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在“育”的实践中找到了契合点。在“外部输入——内部生成”这一维度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强调学习者内部的生成作用,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预示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说教者、教导者,而是共同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协调者、监督者。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育,重点不在“教”而在“育”,外部的强制灌输让位于个体的切身体悟、积极内化、主动建构和自觉完善。

2.认知与体验的关系

认知与情感是学习的基本心理过程,然而受传统学习理论影响,在一般的学科知识学习中,学习的目标被界定为知识的掌握,认知就成为学习的主要心理过程,冷冰冰的客观知识可以被个体毫无情感地占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认知风格和人格特征的人,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

建构主义的这一观点启迪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认知过程的同时,更要重视情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的真情实感更能激起个体内心的强烈体验与震撼,更有利于激起认知的冲突与情感的升华,推动个体修正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丰富认知结构,促进行为习惯的改变。在个体心理品质优化、心理素质提升的过程中,情感体验成为枢纽与核心,连接了认知与行为。积极环境营造积极体验,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人格。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它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3.个体学习与群体活动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在论述个体学习过程和机制时,不约而同地假定学习是发生在个体头脑中的事情,与社会环境无关,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领悟与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外界的强化对学习者个体的影响;认知结构理论强调的是个体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变化;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用计算机类比人的认知加工过程,从信息的接收、存贮和提取的流程来分析个体学习的认知过程;人本主义虽然强调了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然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者依然是指个体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是社会建构主义颠覆了这一传统,旗帜鲜明地指出,学习不是学习者个体的单打独斗,而是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商。每个学习者拥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同一事物会从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理解,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会促进置身于其中的学习者对事物的深入理解,合作学习、互动学习、学习者共同体等观念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强调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有益启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形式不是课堂讲授,而是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每次的主题活动中,教育者需要精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愉悦、启迪、开放的氛围与环境,使置身于其中的每个学习者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协商,实现心灵的交汇和观点的碰撞,彼此加强沟通,倾力合作,启迪智慧。也只有在彼此互动之中,学习者才能够更深刻地体察他人,拓宽思路,以人为镜,躬身自省,全方位认识自己。

4.情境性与抽象性的关系

传统学习理论对学习基本持“去情境化”的特点,将概括化的知识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知识可以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来,学生可以脱离具体物理情景和社会实践情景进行学习,所习得的概括性知识可以迁移到各种具体情景中。建构主义倡导学习的情境性,主张知识与智慧与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知识无法抽象地独立于具体的活动与情景,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理解,“在实践情境中所生成的实践性知识是现实世界中最强有力的智慧”。

情境性学习观点强调了教育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此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需要学生掌握一些抽象性理论与概括性方法,但更需要重视以下因素:1)真实的问题情境。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超越学校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更多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之中,活动内容应该与对应的现实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同构性,不能过于简单而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2)情境化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应该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之中的,不存在超越具体情景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方法。3)社会性互动合作。现实问题解决总是在一定的共同体之中进行的,学习者也应该在学习共同体之中进行合作互动,持续地进行交流和协商。

第4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室内课;体育健康知识;选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28-02

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内容是体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态度,培养学生体育综合能力,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与心理等。无论是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还是刚提出不久的高中体育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均未对各水平段的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提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如何将室内课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实施,这困扰着许多一线体育教师。本文通过对室内课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梳理分类整合,以及如何有效实施提出拙见。希以抛砖引玉之举,使一线体育教师能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室内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实效性,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一、理清室内课体育健康知识的分类是前提

常态的体育教学中,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教学是穿行的,但无是义务教育阶段课标中对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阐述,还是高中三大核心素养中对于健康知识教育的要求,有些体育与健康知识必须利用室内课堂进行有效的传授与学习。对于体育教师来说,首先需要理清室内课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所包含的哪些内容(表1),这对于知识的有效选编整合与实施教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室内课体育与健康知识选编策略

无论是实践课,还是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在课标统领下,为达成课程目标,往往教师有选择教学内容的义务与要求。适合于室内课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比较多,但对于不同的水平段,不同的地区,往往实施此类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认真研读课标或新提出的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基础上,将适合室内课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选编。

1.依据学年计划选定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内容

教师在制定本学年或本学期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首先要依据本年度或学期的体育教学计划(主要指体育实践课教学部分)进行制定,这是对学年或学期体育教学的有效补充,这些选编的内容主要以体育知识为主。例如,本学期有耐久跑单元教学时,对于耐久跑中前如何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要求、耐久跑的跟踪战术、耐久跑结束后如何进行恢复的科学安排等,这样的室内理论课有助于实践课教学,对于室外的实践课教学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在选编室内理论课时,一定要有目的依据本学期与年度体育教学计划安排。

2.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年龄特点选定传授内容

在不同的水平段,由于知识储备、生理与心理年龄的差异,在选编室内课的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有目的性根据差异进行选编。如进行体育卫生健康知识“青春期生理卫生”传授时,一般安排在水平三及以上进行,对水平三以下的教学,由于学生生理特点情况,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篮球教材在每个水平段都会接触到,而对于篮球裁判法或者是组织篮球比赛的编排学习,一般安排在水平五进行深入学习,这更加契合学生篮球技能、知识储备,实现快速接受裁判法的学习与应用。

3.根据不同地区、季节的差异选定传授内容

地区与季节的差异,是选编室内教学内容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例如,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期,对这样的体育卫生知识进行传授,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在此时间段进行。又如在每年暑期即将来临时,选择如何进行溺水后的救护的体育理论知识传授,显得尤其重要。再如,进入冬季,尤其在北方地区有冰上运动的条件,选择冰上项目运动损伤以及冻伤防治等知识传授就非常有必要。这些都是基于地区与季节的差异进行内容选编的建议。

4.根据学期体育工作安排情况进行内容选编

学校每学年都会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学校的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体育节、球类班级挑战赛等。因此,体育教师在选编室内课教学内容时,要有目的根据学校体育工作进行选编。如学校10月份进行田径运动会的比赛,教师可以在9月中下旬安排1~2课时的室内课,讲授关于田径的裁判法或者比赛规则与要求。这不仅是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是为即将进行的学校体育比赛而服务。

三、有效进行室内课教学策略几点建议

当教师完成室内课的教学内容选编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注意点。

1.课前深入备课是上好室内理论课的首要保证

课前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对于体育老师来说,驾驭体育室内课的课堂能力远不及实践课,更何况很多如心理、生理知识并不是体育教师经常所接触的知识内容,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课前的充分备课就显得相当重要,这也是上好室内课的重中之重。围绕课题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充分收集与整理有关资料,做好相应的课件,如果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图片与实物资料等;其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室内课理论知识,可组织相关研讨,教师只有自己熟知于胸,才能从容走进课堂,否则教学的实效将大打折扣。

2.提高教师室内教学素养,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室外的实践课与室内课教学的差异,往往导致很多体育教师不会上室内课。教师的教学素养,相对体育老师而言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体育教师更看重的是高效教学示范讲解、高超的体育技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往往精讲多练,使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相对于其他学科室内课而言,体育教师最为薄弱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体育教师经常去听听文化课教师的授课,了解文化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设计、语言表达、板书呈现等,这样对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素养,对上好室内课将有很大帮助。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实施教学

体育室内课往往更多的是传授体育知识(健康卫生)、体育技术、技能为主的理论课,为提高教学效果,在授课中,教师切记不要一味实施灌输式教学方法,应增加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如采用课前小组合作探究,课中集体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引导的方法,这样对学生加深知识的认识有很大帮助,更对实践课的教学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此外,多采用现代化教学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这能加深学生的直观了解,如进行篮球裁判法的学习,可以通过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对有重点的地方可以慢放或暂停,这样对教学实效有很大帮助。

4.体育知识传授中多c实践生活相结合

体育学科内容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锻炼方法、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能力,还有就是做人道理。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知识同时,一定要将其与实践生活紧密结合,这才真正符合课标的要求。如在体育课中传授体育保健知识时,涉及营养健康的关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体育与情绪调控;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等,使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不仅对自己,还能对身边人的生活方式和锻炼方法加以指导。

5.选择最佳的体育理论课授课时间

通常情况下体育室内课,一般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在教室内进行的。但对于一些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如对于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传授,一般会安排在春夏转换或秋冬转换的季节,这主要还是在这个时间段,是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教学效果更能有更好的体现;如在讲授田径比赛的编排、规则与要求时,一般放在学校每学期进行田径运动会之前一周,其不仅是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深化与实践,更是能对田径运动的正常开展有很好的帮助。因此,室内课教学,不仅在恶劣天气情况下才能开展,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兼顾天气的情况,对于体育与健康的理论知识传授选择最佳的授课时间。

6.定期进行室内课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反馈与评价

室内课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是课程标准中重要学习目标达成领域之一,教师为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进行定期的反馈与评价,这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引导学生重视室内课体育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反馈与评价可以是统一进行开卷或者闭卷笔试(每个学期末的理论考试中),也可以融于平时的体育实践中进行口头反馈与评价,也可以教师组织以体育知识竞赛形式进行。总之,反馈与评价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重视室内课的体育知识学习,能全面地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第5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摘要】护理学是研究社会、环境、情绪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促进患者健康的一门集医学、社会学、人文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在医疗卫生、预防保键、康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它贯穿于对患者整体护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护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种崭新的科学文化,也是一种医学干预,它的着眼点是如何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消除危险因素,更好地促进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1]。健康教育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美国医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已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

1 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国现阶段护理人员缺编现象十分普遍,90%以上医院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床护比1:0.4的标准[2],因工作负担过重,护理人员在完成基本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难以保障充足的时间实施健康教育;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缺乏个性化教育,大多数护理人员还未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过来,以临床工作为指导思想,使健康教育工作仍停留在疾病知识的宣传上;基层医院受学历偏低,知识面窄,实践中采用的方式简单,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的影响,造成护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明显缺乏护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基层医院,农村病人较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经济状况差,健康意识淡薄,多数农民防病意识差,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较低,不仅加大了健康教育的难度,同时也影响护士对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和教育效果[3];领导重视不够,相互支持不够,资金匮乏, 护理人员在医院的从属地位,患者缺乏理解和信任,医患纠纷的增多, 法律意识的欠缺等,影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落实。

2 对策

2.1 通过学校教育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培养 在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增加健康教育的知识储备,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素养[4]。

2.2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成为当今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逐渐从“宣传疾病、卫生知识”转变到“建立健康行”。一方面,通过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使其从被动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工作上来。

2.3 加强培训, 提高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向患者传播防病治病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他们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拓宽知识层面, 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与护理技能, 还要学习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健康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观点和方法, 以及良好的公关能力与交流沟通技巧。在这方面, 我们重点是抓医学、护理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提高, 实行分类培养、整体帮促的做法: 副主任护师是护理学科带头人, 对她们主要是培养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 广泛涉及护理专业前沿科学, 深入研究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主管护师是护理工作和进行健康教育的骨干, 对她们主要是强化护理基础理论教育, 提高组织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和对年轻护士的传帮带能力; 年轻护士工作经验少, 技术水平相对低,对她们主要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的其它相关理论, 我们主要是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种培训班, 全面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对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2.4 争取领导的重视及相关科室的配合 医院领导是医院各部门的管理核心, 取得医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专业人员的相互配合, 确保人、财、物的投入, 才能加快护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使他们在工作中尽责尽力, 尊重关心病人,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 把健康教育输入每一个护理过程

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最多,如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床头交接班等等。所以要不失时机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时注意以下几点[5]:

3.1 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谈起: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需先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谈起,患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所患的病何时能康复,以后如何,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因此,护士要有充分的耐心,爱心及同情心,除此之外还要向患者讲述与此疾病相关的知识,让患者知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其生活方式关系密切, 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年龄、体重、不良生活习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3.2 语言通俗易懂:语言是交流与沟通的主要方式,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尽可能不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症状、体征及转归、让患者从中知道如何去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何就医等。

3.3 根据教育对象因人施教:护理工作者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文化程度的高低、对自我的关心程度、从事的职业及经济状况都决定了患者的求知欲望及接受的程度。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内容,如一些求知欲望强,接受能力强的人,除了说教外可以采取图片、幻灯片及借助一些有关的书籍进行教育,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让患者掌握有关的知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差的人,要以说教为主,尽可能少讲,突出其重点。

4 总结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各种慢性疾病迅速增加,护理健康教育对易患人群的健康起到不可预计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护理健康教育, 完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管理体系。综上所述,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只有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才能达到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强健康知识的目的 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 杨廷忠,郑建中.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

[2] 李金娥. 护理健康教育滞后原因分析与对策[J]. 护理研究,2006, 20( 5) : 1230- 1231.

[3] 陈红宇, 王虹, 胡君娥. 临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时效性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 2005,21(2):144-145.

[4] 仝惠娟, 李小寒. 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 2008 , 24( 1 ) : 66- 67 .

第6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落实,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就学校体育而言,在学生人生的黄金阶段,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并使其在体育文化、锻炼习惯、体育修养等方面终生受益。因此,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中。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育都是为学生身体健康服务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健康教育偏重于生理、心理知识的灌输,体育教学又过于偏重技术的教学,忽视锻炼习惯的养成及体育情感的培养,很容易造成两者分离的现象。为此笔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的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改革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加快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融合进程有所促进。因为这不仅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需求。

2.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任务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目前中学体育的任务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意志品质、发展个性;培养体育骨干和后备人才。体育的功能则包括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启智功能、情感发展功能、美育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等。从中学体育的任务和功能可以看出,新课程理念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的。

体育教学是以锻炼身体为主要手段,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来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健康教育为体育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动机、理论依据和科学保证,对体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反之,体育实践可为形成新的健康认识理论提供材料,因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体育这一实践活动,可为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加深对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促进健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形成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的良性循环。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既能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使体育活动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行为。

3.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融合

3.1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健康教育相融合。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然而由于高中体育教学受高考的牵制,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失衡现象明显。针对学生这一身体健康状况,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决定中指出的“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一指导精神,从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出发,在教学中改革课程设置和内容,打破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材体系,建立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教材新体系。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的内容一方面根据人体发展的规律,为终身体育服务的宗旨进行设置;另一方面从现代社会与现代人素质的关系出发,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清除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由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3.2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健康教育相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接受和运用体育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不断深入了解体育运动,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运动实践中获得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中不仅要随堂讲解和介绍一些运动文化、技能知识,还要将生理保健等健康知识分解地、巧妙地安排和融入到每节体育课里,使学生真正受益。大学阶段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最后时期,必须培养他们掌握一种或两种运动技能,通过体育手段增进健康。掌握体育锻炼手段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前提条件,不掌握它就不可能很好地应用它,如果学生大学毕业后体育锻炼的技能一项都没有掌握,他就不可能积极地锻炼身体,终身体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养成一种积极自觉参加运动锻炼的习惯,并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运动参与来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增进健康的手段,以便今后能够用其进行独立锻炼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其次,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3.3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估与健康教育相融合。

评估在一般意义上讲是人把握客体对人的意义、价值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具体到体育教学的评估,就是对体育教学的效益进行测量和价值判断。目前,随着新大纲健康教育的实施,体育教学评估工作的方向和内容,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都应当相应逐步深化。要改革以往教学评价方法,破除单一的技术评定和达标评定,在评价中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核,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参加运动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根据《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其中,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7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性健康;性道德;性责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17-02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中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心理健康课中性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许多学生常常被有关“性”的问题所困惑,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等心理,有的则出现早恋、不正当的往等令家长和教师头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会阻碍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采用适当有效的方式对高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期,已经成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高中性健康教育的要求,在高中阶段性健康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对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认识和遵守异往的道德规范,学会妥善处理和认识两性关系中情感问题和价值问题;了解生育的全过程和避孕的方法,认识到人工流产或在非正规医疗机构中止妊娠对身心的危害;学会尊重、理解和关爱他人,能够妥善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系统地学习和经过性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后,我们要求在高中心理健康课中逐渐尝试如何有效地开展性健康教育,探索适合高中的性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以性知识讲座为主线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他们的心理困扰和性适应不良,都与性知识的贫乏或对性知识的曲解有关。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父母和教科书,而学生从这两方面获得的性知识仅限于生物课本中相关章节的介绍,学生从其他渠道如网络中所获得的性知识、性观念又缺乏正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性教育首先要从的性知识传授来消除学生对性的神秘感和错误认识。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性知识分成三大部分,分别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做以介绍。

1.性生理卫生教育:主要讲述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性别及其特征,男女生殖系统的构造及发育;了解性传播疾病有哪些危害及如何预防。

2.性心理教育: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健康的异性观(如与异往、如何发展友谊、如何面对异性间的爱恋)等内容。这一部分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性别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认同自己性别角色对自己的重要性,懂得男女平等,自尊自爱,能与异性正常交往,正确看待并处理早恋。

3.性道德、性责任与性保护的教育: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内容包括如何培养良好的性道德规范,如何处理需要与延缓满足的矛盾以及性失误的原因与防范。让高中生树立为自己负责的观念;对于女生,给予如何避免性骚扰、进行自我保护的指导。

通过专题的性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应情绪和行为表现,并学习用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解除有关的烦恼与困扰。

二、通过讨论与辩论澄清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讲座,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和辩论让学生澄清问题。讨论和辩论一般安排在讲座之后,让学生针对讲座内容提出看法和疑问,也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中常见的错误认识进行讨论。如“中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来月经是否会影响智力?”“遗精是否会伤元气?”“脑子里常出现性幻想是否很坏、很下流?”“怎么克服与异往时的紧张、羞涩心理”等等。比如同学们在讨论“中学生可不可以谈恋爱”时,有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说可以谈,就让他们说出可以的理由,或者不可以的理由。讨论开始两种论点就针锋相对,后来演变成两个阵营的辩论,最后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在某些方面开始有了限定:“可以谈,但是要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可以谈两个人一定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可以谈,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这些难道不是我们老师要说要讲的吗?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方式,结论从他们嘴里说出来,他们就能接受;否则相反。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看法和疑问,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各种错误的认识。

三、游戏和演心理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

有些性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为了使学生加深认识与理解,寓教于乐,性教育的课堂常常采用游戏的方式,通过游戏的结果引起学生内心震撼。游戏从表面上看是儿童的专利,但事实上,它是人的本性,玩是人的天性,利用它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教育目的。心理剧就是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交流中的冲突、烦恼、困惑,以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进行了情景再现。表演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技巧,学生表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熟悉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从中体验心理的变化,领悟其中的道理,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角色。我们教师在指导高中生如何对待早恋问题时,还可以从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下载心理短剧《情窦初开》,让学生观看,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明确早恋的危害,近而树立正确的异往观。

四、把课外活动作为性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性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在实践中,还应与各班的班主任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利用课外活动适时适度地进行性教育。如:学校开展互帮互学活动,通过活动让男、女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春季开展多种野外活动,如远足、登山、郊游等,让男、女生分工合作相互帮助,加强学生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通过课外活动可以给男、女生提供更多与异往机会,满足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增强相互间的了解,消除性神秘与性敏感,使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转变为日常学习与活动的相互关心、体贴和帮助,从而提高他们对性道德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友谊。事实证明课外活动是性健康教育的一个延伸。是从理论到实践,从知到行转化的一个环节。通过活动也可以进行具体的异往规范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善于把握和控制感情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与异性的交往能力。

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笔者逐渐体会到,在性健康教育中,性健康知识讲座、讨论、辩论、游戏、心理剧表演、课外活动指导等方法是不能孤立进行的,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知识讲座为讨论、辩论、课外活动指导提供了认识前提和理论基础,没有知识讲座学生对性的错误观念就不能转变,讨论和辩论也难以进行下去,游戏、课外活动也就变得盲目,难以收到预期效果。没有讨论、辩论、游戏、心理剧表演性教育就会变得课堂化或空洞的说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几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性教育收到切实的效果。

先是性教育要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提高学生对“性”的认识,转变一些错误观念,消除怀疑和羞于谈“性”的心理。对高中生进行性教育应该是心理、生理相结合,如果思想政治教师与生物教师、卫生教师共同配合进行开展性健康教育,一定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性教育开展之前曾对高一学生进行过性知识方面的调查,有很多学生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性抱着一种错误的认识,因而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羞涩、对抗、逃避、不屑一顾等情绪和行为反应。如:在一次心理健康调查中,有一道题是问学生对性健康知识了解多少,大多数同学都不知道。只有少数学生简单的知道一点,还是私下偷偷地找一些有关性健康知识了解一点,害怕被别人发现被人耻笑,在学生心中存在性的概念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而不是进行正常及时的性健康教育来讲。做第一次知识讲座时,一提到“性”字,有的学生表现出窃笑;有的学生借故请假;甚至个别学生捂起耳朵等等。可见这是受长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只要一谈到“性”成了不能谈的问题,这是价值观的混乱,社会的泛教育和学校缺乏专门的与“性”相关的课程开展和资料,同时家长的不重视教育和父母的刻意回避,彻底让学生对“性”产生错误的理解和尴尬。随着教育的深入,学生逐渐转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对性教育的态度也由冷淡、不关心逐渐转到开始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可见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8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8-0182-0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和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以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而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应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和体育保健学等多种人体科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综合性科学知识体系。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模式,既能丰富健康教育的内容,又能体现体育在健康中的作用。

一、健康教育与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相结合的理论依据

1 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具吸引力。在健康教育教学中结合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将健康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结合起来,突出健康教育的体育特色。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能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受益终身。如饭后不宜立即运动,小运动量应该在饭后半小时,中运动量在饭后一个小时,大运动量应该在饭后两个小时。因为饭后马上运动。一是会使流向胃部的血液分流,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引起胃肠疾病;二是胃部食物未消化,也会影响运动效果。如果在健康教育中引入类似的知识点,会使学生对健康教育更感兴趣。

2 使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更加充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仅仅停留于传统运动技能的学习,忽视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是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的。体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要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等基本理论与方法。运动人体科学所学科目广泛涉及人类生命活动规律,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保障人体健康。许多教材的章节都与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个人卫生教育、运动教育、疾病预防教育、营养教育、环境与健康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有机地融入健康教育,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

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在维多利亚健康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科学健身是进行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通过学习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学校是体育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最痴迷体育的人群所在。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穿插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如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很多健康教育的书本涉及“体育锻炼与健康”时都会提到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如果没有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如超量恢复、靶心率等,那么老师的叙述就会显得很空洞,学生也比较难以理解。当然,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过程都会涉及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为了让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运动人体科学的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融合健康教育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的健康新标准,因而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在运动人体科学教学中融合健康教育。

1 身体健康。对于身体健康方面,运动人体科学主要学习运动对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包括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由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不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将来从事的健康教育工作,都需要获取大量的预防保健、卫生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改变过去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弊病,在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上体现“健康第一”的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身体健康教育素材,找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穿插到课堂讲授中。如讲运动系统时,可以穿插骨骼的保健知识;讲呼吸系统时,可以穿插呼吸疾病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讲到循环系统,可以加入一些心脏病的知识及高脂血症的知识。其它方面的学习也可以融入健康教育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传授给学生身体健康教育的知识,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心理健康。体育专业学生性格外向活泼,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对需要理解记忆和实践操作的运动人体科学的学习有一定的畏难情绪。通过运动人体科学内容的系统学习,包括课堂讲解提问、实验动手操作、课后作业完成、期末复习考试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严谨踏实、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要结合健康教育,近年来研究发现,A型性格(急性子)的人容易罹患冠心病,而C型行为(过度压抑情绪)是一种易患癌症的心理模式,在讲述运动对心理方面影响时可注意培养学生乐观平和的心态。

3 道德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道德健康定义为: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贡献,能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善、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所有体育活动都是在公平、公正情况下进行的。讲到运动损伤时,可以指出某些人在运动中不遵守规则,动作粗野,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在生活中不遵守社会准则的人必然会把不良行为带到运动中去。当讲到生殖系统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性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4 社会健康。为了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运动人体科学的教学中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思想。根据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拓宽专业培养口径,辐射其它体育相关领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在相关章节中渗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体型人群的体质特点及健身要求等,以满足学生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需要。又如,学习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时,激励学生尝试对各种体育动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以适应学生从事体育训练、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交流;档案

中图分类号:G444;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08-0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具体包括班级管理、德育等。在具体工作当中,班主任还需要运用到很多理论知识,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目前,很多学生均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班主任的工作成效。本文对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论述。

一、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是班主任必须要掌握的一门知识。目前,一些班主任并不是心理教育专业出身,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方面也不够广泛和牢固。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课余时间,班主任可通过网络浏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及理论知识。发现对自身工作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班主任可用笔记本记录下来,闲暇时反复阅读,充分了解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这样,班主任通过长期坚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所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会越来越多。在日常工作中,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班主任便可利用自身掌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工作负担较重,在此种情况下,一些班主任并未对学生心理问题予以足够重视,甚至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不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为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必须与学生积极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应尽可能放低姿态,与学生进行零距离交流,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他们的朋友。这样,学生方能真正向班主任敞开心扉,表明自己的心迹。通过与学生的长期沟通交流,班主任很容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班主任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

三、积极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有的放矢。为更好地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给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一部分应由学生自己填写。班主任可定期或不定期将心理健康档案发放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如实填写自身近段时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交流,填写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当然,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外是保密的,仅学生本人可以翻看自身的心理健康档案。有了心理健康档案之后,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帮助每一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有效解决和突破心理问题。

四、ρ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可采用如下两种重要方式。第一,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周一班会期间,班主任可对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给学生阅读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优秀文章,给学生讲述一些不良心理案例让他们讨论等。对全班同学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对班级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个体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差异,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有一定差别。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做到区别对待,并根据不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灵活采用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总之,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但总体上应主要采用统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两种。

五、结束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应把握好如下几点: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给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只要能认真做好上述几点,心理健康教育一定可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得以有效渗透。目前,国内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的研究越来越多,广大教师应从多方面去研究,从而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在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宋阳.浅谈影响班主任心理健康的原因[J].职业技术,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