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体育教育教学全文(5篇)

体育教育教学

第1篇: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1.1、教师素质低,实践经验缺乏

在我国中职学校当中,体育教师的素质大多数的较低的。中职学校所聘任的体育教师通常并不具备专业的体育教师资格认证,这一现状在私立的中职学校当中比比皆是。没有经过完善学科体系学习的,没有经过专业化体育院校学科教育的,这些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将不能够真正的胜任中职院校当中体育教学的工作。中职体育教师除了在专业化程度方面有所欠缺之外,还在学历上有所欠缺。虽然中职院校的学生所培养学生的学习不高,但是仅仅聘任专科、本科资质的教师,将无法完成体育教学的整体任务。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不仅仅需要通过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完善的教学知识去对学生进行日常课程的指导,而且还需要不断的对学生体育锻炼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要求和反馈进行研究,以便为中职院校更好的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信息的借鉴。这些任务都是低学历的教师团队无法完成的。另外,我国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并不具备相关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整体体育教学系统存在问题,重于应试教育的体育教学,而忽视了对体育课程实践性目的的贯彻。

1.2、硬件设施较为落后

我国中职院校在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处于较低的地位。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职教育,对我国教学体系的贡献存在不足,而是由于中职院校相对于高等大学院校而言,其所招收学生的数量较少,并且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我国教育部门并没有对中职院校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从而致使了对中职院校建设经费的拨款不足,最终导致了我国中职院校内体育器材更新换代慢、体育运动场地较小和开放时间短等问题的存在。另外,我国中职院校硬件设施较差的原因是由于我国对中职院校的管理相对来说较为宽松,从而致使了很多中职院校领导层将教师家属楼、停车场设置在院校当中,这些违规事项的发生都对中职院校的硬件设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3、教学方法、内容的问题

我国整体教学体系中教学方法的实质是应试教育,其将教学的目的局限在了通过考试,完成教学任务上。这一现状导致了我国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认同感不足和社会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笔试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给予说明:第一,我国中职体育教师不能够树立起对待体育教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其并没有将改善教学质量,修改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作为其授课的主要目标;第二,我国中职体育教学并没有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毕业之后都会走入社会从事工作。因此,在没有升学压力的现状下,应试教育影响的体育教学将没有了现实的基础,从而导致了中职体育教学教学方法、内容较为落后事项的存在。

2、对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建议

2.1、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环节当中的主体,其能够通过自身教学艺术来促使学生被个人魅力所吸引,从而激发其学生对所教学课程的喜爱,最终实现学生学习的全身心投入。因此,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将对新课改下中职体育教学拥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提高中职教师整体素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学校应当重视中职教学环节当中体育教学,聘任具有相关运动实践经验的退役运动员走入学校开展相关环节的教学是一种较为便捷的途径。另外,中职院校还可以不断完善自身学校对体育教学领域的教师团队建设,经常组织教师参加有关培训,开展教学研讨会议等,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第二,中职教师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自己整体素质。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人,他们应当肩负起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完善教学教育方法,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发挥其教学环节的主体力量。

2.2、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等制度如金戈铁马一般席卷了整个中国,带来了我国市场环境自有化、公开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系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以应试教育为实质的我国学生教育体制,其拥有着大量的弊端。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我国教学更加重视对实用性课程的教学,例如:经管类,计算机类学科,从而到了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等众多学科逐渐淡出社会人群的视野。因此,为了改变当前我国中职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对整个体育教学体系发起改革,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我国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努力发挥其在国家治理当中的主体地位,向社会大众传递有关体育锻炼的积极信号,并号召广大人们群众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开展以社会为单位,以国家为整体,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教学体系建设。另外,除了我国国家政府的努力之外,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今社会,我国媒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我国媒体单位也应当努力发挥自身渠道优势,积极倡导大家对体育教学引以重视。

3、结论

第2篇: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一、提高重视程度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学业压力相对较大、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课堂教学方面,从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学校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第一,学校应当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增加体育教学的时间,明确教学的目标,提高在体育教师选择方面的标准,选择具有教学经验,有活力和热情的教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加强体育教学宣传工作,使学生知道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相关活动、比赛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来。第三,将体育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当中。体育教学应当有结业机制,同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客观层面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丰富教学内容

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跑步、篮球、足球等。课程单一且覆盖面较小。体育教学同样提倡因材施教,女生或者是体制较差的学生应当提供活动量较小或者对肺活量要求较低的课程,例如拉丁舞、瑜伽、华尔兹、太极等,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可以选择1-2门课程,在上课时间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不同的课程也应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考核为目的,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体育教学课程的实施。

三、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体育教学也不在限制与课堂的教学,而是线上的理论教学和线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使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样,线上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除了线上的理论教学之外,我们也可以开发线上的自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体能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所处的教学阶段,从而选择更加适合的训练。教学设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加大在教学器具方面的投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方便学生进行日常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团队建设

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应当扩大体育教学队伍,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和建设能力,根据不同的班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学校社团和活动组织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互相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能够间接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利,同样学生力量也是重要因素,他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的提出解决的措施,社团等校园组织之间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产生良性竞争,从而将体育教学上升一个层次,充分展现体育精神、奥运精神。

五、结语

新一代的青年不仅要求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也要成为健康的、积极的、有活力的青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教学,但是当代体育教学过程中缺存在着不小的阻力。面对我们现有的教学问题,应当提高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将体育考核纳入到我们日常的考评中。另外,我们要丰富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同样要强调因材施教,学生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推动线上教学和线上测评能够使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在体能素质和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廖艳萍.“全面发展”目标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145-146.

[2]王厚红.浅析陶行知体育思想对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18(02):152-153.

第3篇: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全面发展;意义,措施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分析

每所高校都重视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让每一个学生在高校有更好的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新时期的高校大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好的身体基础和知识文化素养,也有较强的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以全面发展目标为引导,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锻炼和发展。体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整体进步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和无可替代的作用。(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不仅注重学生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应用实践能力,更应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各种工作环境,才能全面发展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体锻炼,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智育、德育、美育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学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强健的体质,旺盛的生命活力,才能更好的生活和适应社会,才能让学生学好其他专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锻炼,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身体基础,也就不能更好的学好其他专业知识,更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不利于学生应对各种挑战,承担各种责任。因此,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注重体育教学,注重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契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奠定较好的基础。(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健全的性格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承受住各种困难,顶住各种压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想和进取精神,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也是体育教学培养的重要内容。全面发展目标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三)培养学生较强的规则意识和必备的竞争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事业越来越好,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国家的法治和民主进程不断加快,每一个人都需要具有较强的法制意识、规则意识。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遵守各种规则,有较强的纪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良好沟通;服从集体才能成为一个团队中较为重要的人物,才能与团队保持合作。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每一个人都需要具有较强的进取意识和拼搏精神,需要树立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进取思想和拼搏精神,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和综合训练比赛中,要注重规则,强调合作与竞争,在体育比赛中不断强化他们的进取精神、拼搏意识和竞争思想,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核心素养。(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高校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让学生能够真正顺应时展,适应社会变化,实现自身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统一,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全面发展目标下的人才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社会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将其列为核心素养培养,确保学生能够与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同步。体育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比赛对手和参赛对象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能够从心理能力、综合素养等做好历练,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贯彻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和政策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二、全面发展目标指导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目标,针对学生基础,围绕学生就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以知识教学和体育训练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积极解放思想,树立全面发展教育理念。思想是行为的指导,理念是实践的灵魂,思想理念决定的行为方式和实践模式,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全面发展目标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最主要的执行人是教师,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发展理念决定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指导方式和教育效果。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转变教师思想开始,让他们能够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发展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注重学生的身体锻炼,更注重学生的心理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造就更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发展理念,从知识教育、体能提升、身体锻炼向学生的综合发展扩展,将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规划、人生设计、就业发展相统一,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引导学生健康自由发展。(二)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体育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大格局。高校人才培养是一盘棋,每一个学科教学都要围绕这盘大棋来开展工作,体育教学需要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注重教育教学方法转变,以全面发展目标来指导高校体育教学。高校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能保证高校人才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创业,也能指导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学科教学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将体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融合起来,将全面发展才培养目标细化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学生的规则意识,强化学生的竞争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强化抗挫折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此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三)选编优质体育教材,注重教学内容优化组合。全面发展目标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内容优化开始,从教材选编着手,注重教材内容创新。教材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内容决定了体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围绕全面人才培养目标,编更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教材内容,保障学生既能掌握体育知识,丰富体育文化,强化体育技能,又注重学生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注重学生的精神和道德品质。高校需要在用好统一教材的基础上,自主编写校本教材;教师在利用统一教材的同时,制定完善的计划,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制定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体育教学实施计划纲要,以完善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先进的体育教材来保障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四)创新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完善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教学目标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全面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注重教学方法丰富和创新,选用更多的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创新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身体心理锻炼和精神提升。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保证学生既注重知识,强化体育技能,更注重综合能力训练。从其评价模式构建体系来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全面发展为目标来评价学生,以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推动教师创新改革,真正落实并检测全面目标实施情况。总之,我国进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体育教学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手段,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宗旨,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庆东,姜小娟.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进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16)

第4篇: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在教育教学理论中,“高校公共体育”是对普通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塑造学生健康体质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让学生知道生存与人的生命、生理和心理都是息息相关的,从体育教学中明白关于生命的价值,认识到人性、精神都是与体育相关的。从而让大学生懂得爱惜生命的重要性。

二、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路径

现阶段,建立公共体育教育教育模式,主要的实施路径有课程项目的选择、体育环境的营造和教育教学的执行等过程,这也是教学的三个基本项目。第一个项目:通过合理选择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课程,以准确把握体育教学方向,制定可行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课程体系,以及教学项目的内容和大纲,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对应的课程内容,使公共体育教学路径的制定方法行之有效。第二个项目:教学实施项目是体育教学环境的基本保障,高校应基于这个教学项目来确定教学目标。此外,教学公共体育项目主要有体育运动场地和健身设备等,在教学资源的辅助作用下,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第三个项目:教育教学的执行项目是现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执行的项目包括确定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文体活动、高校社团对体育健身运动的设立,从多个方面来开展体育竞赛的项目环节

三、公共体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公共体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功能性在于丰富教学内容,可以结合教学的特点来改进教学方法。

1.体育教育教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了解。

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格,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明确教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并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人生价值。

2.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校有效开展公共体育课程,与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培养学生体育精神息息相关。对此,学校应重视课程内容设计工作,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满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进而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体育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活力。

为完善公共体育教学手段,课堂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同时,课堂教学内容还应该和课外活动相结合,这样才真正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以前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只有完善了教学手段,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课堂活力,因此,需要完善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

四、增强公共体育教育教学的育人实效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合理运用公共体育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1.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要与体育文化教学相结合。

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直接体验过程,公共体育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涉及体育文化的各个方面。任何一项教学内容的实效性都会涉及运动发展技术的演变过程,高校应不断更新体育规则,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引发学生对体育的思考。所以,教学不能只简单地局限于技能、技术,而应该与体育文化知识相结合,以实现丰富的体育文化教学。

2.教学的实效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为了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与难处,帮助学生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其次,教师应及时发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且针对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善于及时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加强公共体育教材与教学育人的可行性相结合。

第5篇:体育教育教学范文

首先,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及团队协作意识。在高校开设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基本都是以团队形式出现的,很多的项目的完成都必须要依靠团队的合作和互助来完成。所以,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就可以让大学生都能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明白在一个集体团队中任何人都是不能太自私自利,也是不能只看重自我利益的得失的,要意识到只有集体中任何成员都相互合作和配合之后才能获得胜利和荣誉。如此以来,就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意识。其次,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竞争理念。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很强的竞争性的运动,在体育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时刻都是伴随着各种富有对抗性的训练和比赛的。有部分学生因为太在意结果往往会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冲突和矛盾,为了能有效化解这种问题就很有必要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从而使得大学生都能明白体育训练或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重要的是对体育精神的尊重,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大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竞争理念。最后,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缓解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代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都比较差,当前的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压力,比如竞争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及就业的压力等,经常导致很多的大学生因为压力太大而发生很多的不该发生的事件。而通过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就可以帮助大学生减轻压力,使得自己的心理得到有效调节和缓解,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使得自己的焦虑心态得以改变。另外,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对体育训练不耐烦的态度,可以使学生明白很多的枯燥的动作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一种熟练,这样学生就能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动作规范,形成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使这种习惯在其学习、工作及生活中表现出来。

2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路径

2.1通过开展集体的体育活动来实施德育教育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基本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集体活动来实现的,这些集体的活动项目都有具体的比赛规则,所以通过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不断进取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当然,在通过开展集体的体育活动来实施德育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所有的学生都尽可能参加,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集体的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他们为集体努力做出贡献后获得收获的荣誉感。

2.2从体育学科中各个项目的特点出发来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在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德育教育,教师要根据开展的每个体育项目的特点来进行。比如在学习体操项目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结合项目特点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心。在进行球类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中就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集体合作意识。在进行田径类运动项目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公正、公平办事的意识。在进行长跑类教学时就可以培养大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敢于挑战自我,敢于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

2.3结合高校体育教材中理论部分的内容及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不管高校选用的是何种体育教材,教材中都是有一些内容是可以用来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通常来说,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选用的教材都是分为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尤其是其中的理论部分的教材内容思想非常鲜明。比如对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意义的陈述非常清晰,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就可以提高自己对体育的正确认识,认识到体育锻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再就是理论部分中还会对如何科学锻炼身体进行讲解,这些内容可以给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方法和原则上的参考,可以告诉他们在何种情况下应该如何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或者锻炼,以便能有效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当然,通过这些理论知识来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好,尤其是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实际下的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否则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4体育教师本身要利用自已的人格魅力来实施德育教育

体育教师是实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当然也是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角,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及精神风貌的影响甚大。另外,因为体育教育教学的面对的通常都是全校的所有大学生,所以和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最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面非常大。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认真做到各种示范动作务必规范,要在专业技能上给学生树立起榜样作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思想品德方面也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自我思想素质,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都必须要严格要求,争取从仪表衣着到语言行为都具有一定的魅力,从而使得自己能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最终使得德育教育效果不断强化和提升。

2.5通过妥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来实施德育教育

因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对教学的场地要求及对某些技术性动作传授的时候的安全防范要求等。这些特殊性就导致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突发的事件,比如活动场地或活动器材缺少导致冲突,或者因为天气原因导致课堂不能正常进行,比如部分小团体之间因为对抗赛出现摩擦等。虽然这些突发事件都具有短暂性,危害性也不会太大,但是教师还是必须要妥善处理,要有着非常强的应变能力来迅速处理不利于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突发偶然事件,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旁观者的心态去体会到好事及坏事之间的转换,更可以让学生明白在人生道路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一定要用冷静的态度来处理任何问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