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精选(九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

第1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 健康

新课程理念倡导“素质教育”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的思想。因此,课改以后,体育与健康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这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在价值,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所独有的、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可以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体格健壮,是运动技能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活的基础,是智力的、非智力的情感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身体,生命的质量就要打折,人的社会化进程就要受阻。尤其是青少年,只有身体强壮,才能精力充沛,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对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的变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加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长高、肌肉发达、加速新陈代谢、消耗脂肪,使身体形态更健美。例如,教材安排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项目都可以很好地锻炼青少年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肌肉力量、骨骼发育及身体的柔韧性等,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使身体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使体能得以增强。

2.学生在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方面的变化。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学生不但能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增强保健的意识,同时还能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可以增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影响、改变着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体能,还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在平等、友爱、竞争、合作、互助的运动情境下,通过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师与生和生与生的交流,学生会感受到友情、激励、赞扬、批评等,并会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遗憾、对抗的紧张、冒险的刺激、激励的振奋等,而这些体验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环境、乐观地面对现实、自信地对待人生、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例如,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在克服困难和挫折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还能培养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同时,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进步与成功,感受到合作的温馨和情感的愉悦,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可以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健康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常会因为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而产生烦恼,出现多疑、焦虑、压抑、暴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降低人的免疫力,从而有损于健康。而体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和场所。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青少年认识和体会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如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关系、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核心人物与协从人物的关系等。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使青少年学会自觉遵守大家都应该遵守的规则和行为规范,明白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习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生活,根据社会规范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如合作能力、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可以使青少年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一种对体育的认识,似乎体育就是运动,没有什么知识学习的问题,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其实,知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知识、技能性知识、原理和规律知识、始源性知识,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是技能性知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有两个特点:1.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主要是一种技能性、操作性的知识,它不同于其他课程中以认知、理解为特征的知识;2.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知识学习,包括认知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它主要是通过运动实践来获得而不是通过读书来获得。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例如,科学的体育与健康观念;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和身体锻炼的科学方法;安全运动的知识和能力;欣赏运动美的能力;与运动相关的野外生存能力;获得终身体育锻炼必须的运动技能;运用体育与健康的信息、资源、产品等为体育服务的能力等。

五、能激发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兴趣是良师益友,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成年居民中有67.7%的人不愿意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大多数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在对青少年的调查中发现:有51.3%的青少年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其中大多数人也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对学生发展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作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条件。而体育与健康课程,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到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兴趣和爱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十分关注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注重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活动所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同以往的体育课程相比有其突出的优点。它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运动技术的学科体系,而是在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来组织教学。它在增进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注重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国际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7)01-0015-05

1我国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多个领域均进行了改革,其中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大大的减少了人们活动量,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教育部同期的《201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无论从教育改革或者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都反映出我国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困境。因此,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必须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建立和形成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通过改革给大学体育创造更好的发展,使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把“终身体育”这一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深化到每个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中,促进我国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2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自1996年和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出台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科研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研究内容涉及了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评价等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逐步提高,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终身体育”的课程理念渐渐深入人心,2007年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与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相比较,它使体育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一种积极、阳光、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不仅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而且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学生终身相伴。

2.2教学目标的修订研究

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变革,2002年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单一化和多样化的改革时期之后正向个性化的课程改革迈进,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更加强调“三位健康观”,增强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落实了心理健康目标、增加了社会适应目标和切实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这在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3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2000年以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称之为《体育与保健》,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改的原型和基础。新一轮课改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原来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先提出课程目标,再列出与目标相应要求所需要的课程内容,用目标引领内容,课程内容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没有具体的硬性规定,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状况,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水平一、二阶段以激发和保护学生体育兴趣为主,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水平三阶段以形成和发展学生体育爱好为主,适当减少学习内容,在每类项目中有重点地选择一两项运动项目;水平四阶段要求学生重点学习一到两项运动技能,要求熟练运用该项运动技能。

2.4教学实施的改革研究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来明确规范体育课程教育,然而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善,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强等方面看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少这一普遍现象也制约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效性。针对这一现象,部分高校各种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策略改变这一现象。如华东师范大学采用微视频的上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图片、史料和外景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教师的语言更多是以画外音或者简单地串联主线的方式出现;还有的学校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而不统”的分组教学模式,即按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来分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内容,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和技能程度。

2.5教学评价的改革研究

在以往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由于受学科主义和竞技运动比赛的影响,评价内容比较多的是体能的评定和知识与技能的评定,新课改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的三位健康观,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态度与参与的评定和情意与合作的评定,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目标体系。课程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层次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体质评价与体能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改变以往评价与教学同步结束,无法实现评价结果适时反馈的弊端,促进了学生更全面的發展。在具体评价方式上,有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教师评价的错误方法。

2.6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目标流于形式,多数学生毕业时根本不能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更谈不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甚至统一的国家锻炼标准和考试形式,各地高校不能有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了机械呆板的体教格局,使高校的体育教学过于循规蹈矩、整齐划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中注重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重复培养学生,难以学以致用的现象仍为严重,更为严重的是学校对体育课程在体育场馆器材、仪器设备投资不足,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3国外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澳、新、日等一些發达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其中“美国的SPARK(Sport,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课程”“澳大利亚的HPE(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课程”和“日本的体育健康课程”被视为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功典范,深受学界的推崇。

3.1美国SPARK课程项目

课程最初是为了解决美国普遍存在的学生肥胖问题,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教学理念,与过去的课程目标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比,SPARK课程目标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除了涵盖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外,还加入不少如地图挑战、飞盘、特技与翻滚等新颖刺激的个性体育项目;在与体能相关的活动中融入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在与技能相关的活动中渗透健康知识的传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即刻开始热身的基本教学策略,明确体育活动区域的边界和规则以及简明教学提示;教师通过发放任务卡、学生通过找伙伴的形式自行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全体参与的教学课程理念。在课程评价上,SPARK课程采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即进步幅度。

学校大多采用委托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与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能够承担经营风险的企业签订经营管理合同,明确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经营者受学校委托作为场馆的法人代表,负责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减轻学校维护经费负担的同时,合理使用场馆资源服务社会,并有相当数额的盈利返回学校体育。

3.2澳大利亚HPE课程

澳大利亚HPE课程较以往的体育健康课程目标相比,更注重对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培养。其以丰富的课程内容为特点,不但有身体运动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如青春期生理知识、人际交往、安全、食物选择等诸多问题相关的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其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五个学习领域:领域一,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AttitudesandVal-ues),贯穿整个健康与体育的教学过程;领域二,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相关概念(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s),以保证他们能够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领域三,要求学生能够展示身体运动的技术和策略(SkillsforPhysicalActivi-ty),以及自信的参与到身体运动中;领域四,要求学生能展示制定健康生活方式时所展现的自我管理的技能(Self-managementSkills);领域五,要求学生能够展示和谐人际关系、健康生活方式中交往技巧的能力(InterpersonalSkills),由于HPE课程计划非常强调对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生现状的调查和尊重,一切学习计划都是以学习成果为核心,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共同制定和实施,进而选择相应的教法和学法,因此,其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更好地保证了各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3日本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1991年,日本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是作为日本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一环被推动的,它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完全放弃坚持半个多世纪的大学一二年级必修体育课程的法规性要求,将课程性质的决定权下放给各大学,这也促成了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形态及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分为必修类、选修类、不开设三大类型,课程最富生命力的环节即是各种选修科目的设计与实施。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保健体育课程建设中呈现了专业化的取向:其作为基础科目称为“Sports身体运动”(必修课);作为综合科目称为“身体运动科学”(任选课),主要包括身体运动科学、身体运动实习和健康Sports医学,其中,在我国只有体育专业学生才有机会接触的脑电图、肌电图、动物实验等也涵盖在健康Sports的学习内容中;作为主题科目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季节性或特殊运动项目,如瑜伽、滑雪等;作为后续科目,还开设以三四年级为对象的“Sports训练”。这种适应时展而设计的大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体系,能与其他学科选修科目比肩的运动科学类选修科目,使日本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我国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我国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以来,大学体育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在何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路径和经验研究,或许可以成为我国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他山之石,逐步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变推向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见图1)。

4.1给与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统一,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应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根据学生需求、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针对性、连贯性的教育理念,使终身教育不再只是口号。

4.2充实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体系

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即从设计选修科目人手,充实和强化大学体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把多学科整合成为专业化新型科目的选修课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设计结合各地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背景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3提高课程教育实施的操作性和系统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改革落到实处,对改革的具体实施人(一线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课程改革应有操作性,并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在改革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地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满足学生好玩的天性和追求刺激的需求,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再难以企及。

4.4建立“课程改革”实验效果评估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注重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过程、日常行为表现等纳入到学习评价体系中,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逐步完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生运动成绩,要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逐步完善课程改革反馈调试机制,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较深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经验或背景的“课程改革”实验效果评估机构尤为迫切和必要。

4.5多元化经营与管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

高效体育场馆担负着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研、大型活动、各种重要竞赛等任务,体育场馆昂贵的日常维护费用给各高校造成较大压力,只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把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推向市场,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和运营体育场馆,才能发挥体育场馆的真正作用,做到“以馆养馆,以体养体”,促进高校体育建设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效率最大化效应。

5结语

第3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Abstract: The authors reviewed and collated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up to toda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has gone through a course of evolution of “society oriented”, “discipline oriented” and “student oriented”, and run through such basic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s that “instrument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developed from separation to integration” and that “society oriented and individual oriented developed from deviation to sup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is helpful for us to get rid of negative factors that hinder the deepened reform of the new 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people oriented, gradually progressed and differentiate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and then to provide a more scientific and complete concept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onc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basic education;China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反思,不仅可以挖掘出宝贵经验,摒弃不符合时展与要求的观念,而且还可以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存在形式与合理性获得新的表达,进而为即将步入改革“深水区”的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1 课程理念历史嬗变的反思与继承

体育课程理念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决定因素,没有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引,任何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定位、解释或追求都是徒劳的、无意义的。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纷纷涌现,有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增强体质的体育课程理念,也有以“学科本位”为主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体育课程理念,还有以“学生本位”为主的快乐体育课程理念、成功体育课程理念、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以及终身体育课程理念等,这些理念试图从不同层面阐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质或理想追求,力图引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变迁不是出于改革者的一时脑热,而是充分反映了我国当代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体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纵观20世纪世界教育发展史不难看出,“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都从提供社会和历史背景开始,因为我们不能离开随着时间流逝而伴随的社会总体发展而孤立地理解教育。教育是为其社会目的服务的,所以教育理念亦将随那些社会目的的变化而变化”[1]。由此,时代性或社会性作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提出或更替的重要原则和依据之一,要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反观我国学校体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21世纪初体育课改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再到当下强调“运动技能掌握、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体育核心素养出台,充分说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无不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在学校体育教育的反映。

1.1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从分立到整合

建国之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大体上是多种指导思想并存交织的局面。从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开启,到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后来居上,或是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的勃兴,实质上都是实用主义思想的产物。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短暂允许各种体育思想、理论、流派、观点阐发和碰撞外,出于政治原因和国家基础体育事业的现实需要,同时也因当时军国民主义学校体育思想和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不合时宜,我国选择了“以苏为师”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思想[2]。在这种背景下,引进了苏联体育专家凯里舍夫的体育教育理论,并几乎照搬了苏联的《劳卫制》。1954年国家体委、高教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指示:“着手试行体育正课改革”,“凡试行《劳卫制》和推行《劳卫制》预备级的学校,均应以《劳卫制》及《劳卫制》预备级为中心,把体育正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统一起来。”[3]之后,因赫鲁晓夫的政治风波,我国开启了对苏联学校体育课程理念进行改造的新模式,并于1964年颁布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其中涵盖了《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这也意味着正式抛弃不符合时展的苏联《劳卫制》。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基础教育体育思想更多是一种“社会本位”的倾向,主要采用运动等级制度,实行僵化的运动训练模式,强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注重为生产劳动服务的体质增强,培养为国防服务的积极建设者和保卫者等。不可否认,这些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的开展。然而,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的正常推进,以极端政治化的方式扭曲了基础教育体育的发展。劳动、军事课代替体育课,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被占用或破坏等,这种以绝大多数非体育形式进行??制性的学校体育实践,导致该时期的学校体育教学产生严重偏差。

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开始拨乱反正、调整方向,期间各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指导思想)开始涌现,可以说随着“文革”的结束,我国整个基础教育也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开始恢复和调整“文革”之前一些适合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念,注重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质增强的体育课程理念等重新受重视。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主要是靠竞技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尽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社会本位”色彩较之以前有所淡化,但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学科本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还是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分离。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日青少年体质联合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指标大多数低于日本[4]。由此引起了又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大讨论,强调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的固疾,致使“素质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一直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境地。与此同时,一系列外来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也纷纷出现,如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能力和习惯的“终身体育”课程理念,强调学生通过体育获得成功感受的“成功体育”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愉快情感体验的“快乐体育”课程理念等。尽管这些新的体育课程理念有其理论先进性,但大多没有与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实践紧密联系,以至于很多观念中看不中用,对现实的基础教育体育实践指导力不强,没有从根本上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从全面学习苏联,到后来“左”倾思潮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扭曲,直到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生物体育观或体质观”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出现,“工具合理性”一直是它的不懈追求。体育课程只是被看作客体工具,被技术化和物化,这样所产生的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体的弱化或虚无化。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境况在改革开放后有所改观;反对主客二元的分离、反对工具理性的“飞扬跋扈”,提倡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开始出现,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也开始学习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理念。同时,因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强调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也开始出现;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生物体育观或体质观”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相反,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运而生[5]。按照这样一种理念,在基础教育体育中强调“人”的因素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这是在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对“物”的全面超越,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深刻转型。

1.2 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从脱节到互补

基础教育体育塑造的不仅是个体的人,更是社会化的人。在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贯穿着个体本位发展与社会本位诉求之间的张力,二者不可偏废,要兼而顾之。其一,现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不应单纯追求所谓的“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的超个体需求。尽管这种体育课程理念把握住了社会运行的脉搏和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社会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保持着一定相同的节奏和步调。譬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改造阶段,国家对学校体育的功能定位是增强学生体质,为国家的生产建设和国防服务。这一时期国家刚刚建立,国民体质水平不高,生产基础很薄弱,百废待兴。因此,基础教育体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以便日后更好地建设祖国。另外,紧随其后的“学科本位”体育课程理念,尽管在强调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有自身的优势,但是,这种理念也造成了体育学科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窘境,体育教学变成了身体的形式化模仿与机械化操练。可见该阶段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缺点也很明显,以社会、国家需求和学科的自身逻辑为主要关注点,而对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却一定程度被忽视。这也意味着,一个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该在力图协调“目的”与“工具”统一的基础上,着重关注体育课程的“目的合理性”。

当然,这种“目的合理性”不能解决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出现的所有问题,但为传统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生长点”。比如20世?o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一系列体育课程理念(终身体育、成功体育、快乐体育等)的渐次登场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二,现代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该因人生存场景的改变寻求新的思路,譬如对“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尝试。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较之以前有了极大提升,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之一就是学生体力活动的显著减少和健康状况的不断下滑,表现为肺活量的降低、耐力素质的一落千丈、近视率显著增加和肥胖儿童的比例居高不下等,冲击着教育改革者的敏感神经[6]。在此背景下,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期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不断推广、试验、修改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版)在2011年终于问世。从文本上看,它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深化和推进,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与时俱进的现实反映。突破窄化的“生物技能体育观”并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健康观”,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情感体验和责任担当,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和安全保护能力的提高,聚焦学生“健康生活,珍爱生命”核心素养的养成等,这些都迎合了新世纪国家、社会和家庭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时代期许。

应该说,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兴起,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过去单一“科学”与“人性”二元价值尺度非此即彼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已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多元期待和诉求,迫使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尝试寻求两者的交融点,进而摆脱过去由各种单向度的学校体育期待所造成的体育课程片面化的价值标准、立场与方法[7]。在此意义上,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不再是各要素间的单元式拼加,而是要素间的有机整合与共同进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由此走向开放、走向生成,国家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强调不再过多地偏向体育“三基”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加关注人的身体、欲求、心灵和精神等内在构成本身的转变。其实,21世纪以来我国倡导的“健康第一”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以及当下刚刚出台的强调“运动技能掌握、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体育核心素养就是对此理论不断深化与推进的最好诠释。

2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创新与完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课程理念的优化与完善是未来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引导力量,也是从深层次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支撑。基于此,面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更新和发展的迫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新和完善现有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

2.1 坚定深化人本的改革立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从“社会本位”到“学科本位”的偏移,再到“学生本位”的变化,体现着历代体育人对体育课程理念的不懈追寻,也成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焦点。无须讳言,当下基础教育的新体育课程理念在一种程度上确实克服了以前“社会本位”“学科本位”的体育课程理念的弊端,完成了由“物”到“人”的历史性转变。譬如,2011年修订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应包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基本内涵[8]。还有2016年9月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心的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个方面,其中在“健康生活”方面强调要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要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要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要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9]。不难看出,学校体育不仅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更要重视和培养通过学校体育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体育核心素养”[10]。这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诉求,更是对近30年来素质教育中基础教育体育存在问题的反思和改进。如此,“人”的意义被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应该是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必将深远地影响今后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体育甚至社会体育的发展。

2.2 坚持渐进式的改革

毫无疑问,最近推出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是值得肯定的,但并非尽善尽美。事实上,21世纪出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困惑。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4项基本论述都面向学生,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坚持“以人为本”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可以说,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的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意义丰满并维系人之批判力、想象力和同情力的成人行动”[11]。但是,反观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太多“目中无人”,是否有“矫枉过正”之嫌亦或步子太大?对此有学者指出,这种“大破大立”“重起炉灶”“范式转型”等非此即彼的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理念,不是建立在对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学习、借鉴、提升的基础上,而是对其进行替换、打倒和重建。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不过其客观公正性值得商榷。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尽管新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却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以前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强调的跟科学密切相关的体育认知知识的重要性,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硬伤。对此,我国一些体育学者就毫不避讳地提出质疑:“难道过去体育大纲时代的‘三基’学习就完全错了?学生增进健康没有体育学科科学知识的指引是否行得通?”[12]这种质疑可谓发自肺腑,用心良苦,因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毕竟不是风风火火搞运动,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事实上,没有体育科学知识的指引,学生增进健康以及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等目标可能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这方面,国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日本在体育教学新学习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把身心看作统一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对健康、安全和有关运动的理解,培养一生有计划地享受运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谋求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能力和提高体力。”澳大利亚在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有体育知识、理解力和运动技能的人,能够健康、安全、积极地生活。”加拿大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所有孩子能够掌握体育知识、发展动作技能、养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这些将有助于孩子们形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13]因此,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在强调体育教学人文性的同时,绝不可跟过去体育“三基”知识的传授完全剥离,否则,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理念的实现就会落空。

2.3 走差异化改革之路

第4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双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179-02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颁布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一个新课程改革的崭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方法准备,新课程改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融合双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一致

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是对上个世纪学校教育的一种反思、反省基础上的调整和提升。首先是针对实践层面上教育目的的错位。在理论上,学校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然而,在实践层面上,学校教育更多地承担了筛选分层的功能,学校、家长及学生紧盯的是成绩,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旧的课程面临的内在问题导致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实施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没有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最后,传统德育方式不能有效应对当今时代的德育问题。当今社会网络等科技的迅猛发展,房价上涨、性开放、诚信缺失等现实问题,及其青少年不同于以前的价值人生观,带来的新的德育问题,如网络成瘾、恋爱困扰和青少年犯罪等,挑战着传统的德育理念和方式,要求教育者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

首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即追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境界。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人的成长的教育,是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的一言一行融为一体的,坚持的正是人本主义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存价值的理念。

其次,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模式都借鉴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操作原则,即强调体验,强调参与,强调互动和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强调师生交往、生生交流,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地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这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对于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正是人的发展理念,也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再者,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习能力,一改以往唯成绩论的课程评价模式,坚持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并重开发兴趣和挖掘潜能,特别强调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相同之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足见新课改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的殊途同归。

二、心理健康教育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方法准备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得以实现,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将新课改中相关的理念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而且在实施中也依托于新课改,两者相辅相成。

第5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新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双向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14-02

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平台和新思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人本性和民主性,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教育理念和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与新课程改革是一致的,也为教师适应和实施新课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两者在教育实践中是可以融合和互动的。因此,探讨和实践高中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形成具有现实意义。

一、以高中新课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统一部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体系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有心理健康的内容,方案也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留有的一定的空间,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体系是可以实现的。我市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实施方案,占两个学分,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了《乌鲁木齐普通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乌鲁木齐普通高中新课程心理健康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在高一年级开设设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二和高三年级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和讲座。

2.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高中新课程的课程实施办法,应将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模块课程。

必修课程应包含六个教学模块,即学习辅导、自我探索辅导、情绪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青春期异往辅导、生涯规划辅导,这部分内容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相吻合。

选修模块包含六个教学模块,即青春期性教育、安全自护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网络的合理利用和预防网瘾教育、健康卫生行为的养成教育,是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存发展而设计,是对必修课程的有益扩展和补充。

3.以校为本,确定具体目标,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课程体系的整体要求为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规范、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起着指导性作用。学校应结合整体目标要求,立足学校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确立适合不同地域和不同学生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并制定适合本校的实施计划。

课程实施中有计划、有行动、有实效,强化实施的过程性评价,强调学生在活动、感悟和体验中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构建双向互动机制,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机结合

在实施高中新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要认清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积极探索新课程环境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行机制,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管理机制

地方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从新课程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出发,构建和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建立层级管理、稳步实施、督导结合、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推动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实施,推动新课程教育观念的形成。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培训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全方位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都是重要的“点”,只有增强各点的辐射作用才能形成联动网络。在学校领导培训、中层领导的各类培训中应加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义和方法的培训,在学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班主任培训中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课,规范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研活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全方位培训机制的建立,对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机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新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新探索,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带动下科学发展。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发展和实施、如何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好作用等问题需要探究。因此,需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机制。我市已经构建了科技规划课题、教育规划课题、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科研体系,形成了新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科研机制,尤其是教师的小课题研究,带动了各学科教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的积极性。

4.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是高中新课程提出的具体目标,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等都能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市开展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心理游园会、校园心理剧展演等活动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构建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环境,实现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的实施靠教师,高中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转换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必然会使教师压力增大,影响其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个人要重视心理的自我调节,避免对学生造成师源性伤害。

同时,课程改革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习能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合作与尊重有着积极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动态下相互依托,互相提升,二者互动机制的形成将有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稿件编号:0906270001)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10.

[3]蔡建家. 新课程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5)

[4]王潇南.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改的关系[J]. 当代教育科学,2005,(8)

[5]刘岸英.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与调适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

[6]潘涌.论课程新理念与教师角色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7]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叶一舵.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第6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高中体育;课程改革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自实施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从改革的内容等方面分析,以期对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意义。

一、第八次高中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变化的分析

1.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学会僧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挂住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都要讲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②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时代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革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在课程内容方面,重视改造传统项目和引入新兴运动类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方面,力图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

③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因此,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的能力。

④注重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以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所学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取得的成就

①促进了学校体育界对体育课程目标的思考。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体育”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为明显标志的。“健康第一”的重提使得“健康”的概念超过了传统的“体质”、“三基”、“身体素质”,成为体育课程改革最为核心的概念,而且“健康”概念还从身体扩展到心理和社会适应领域。虽然,这一标志性很强的变化的意义在学术界还有争议,还有诸多理论问题有待继续讨论,但这个变化已经深刻触及体育课程目的和目标的问题实质,引发了众多深入的思考。“健康”概念强调还客观地绕开多年来的“增强体质还是掌握技术”的目标争论,使学校体育界相对地获得了统一的目标认识,激活了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也在“见木又见林”的目标范式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②强化了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关注。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意识就是要改变“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的现象,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的第2-4条强调“激发运动兴趣”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要求。伴之随后更明确的“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提出,随着以学生为本的“新学习方式”、“新教材”的开发,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式”的提倡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关注被极大调动起来。虽然其中出现的异化问题和一些错误理论是明显的,但总体来讲,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强烈地冲击了曾经存在的不关注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思想和做法。

③促进了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体课程研究。前一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主动放弃了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和指导,号召基层的教师要“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这给基层学校和第一线体育教师自主进行课程研究和课程设计给予了创新的压力和空间。事实上此时,几乎所有的体育教学内容都需要由基层学校独立设置,改革实验的经验交流还需要他们对设置的理由进行解释,这是几十年来基层的体育教师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因此,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课程研究被促动和活化,一些新教材很快地走进体育课堂,如定向越野、心理拓展训练、旗式橄榄球、软式网球等新兴体育项目以及珍珠球、傣式摔跤等中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以学校为中心的微观课程的研究促进了基层学校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④促进了体育教学评价的有关研究。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等新概念,并首次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重点”(五个“比较强调”和五个“不太强调”的说法),在课程标准中也取消了“体育成绩评定”的概念,虽然对这些做法有颇多争议,但这些做法给了体育教师强烈的信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进步程度的评价、要重视学生运用体育知识和技术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的评价,大大促进了理论界和基层对体育教学评价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⑤激活了新教学方法的尝试。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极大地唤起了第一线对实践新教法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对新教法意义的研究。在体育教学实践层面上,标以“主题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情景教学”等学习方式异常活跃,“多段化的教学过程”、“命名式教学设计”,比比皆是,虽然如对传授性学习和系统性教学的否定具有负面影响,但毕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最大的一次宣传和探索,其中的正面意义和研究成果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⑥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讨论。第八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体育与健康”为改革的号召和创新点的,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必然成为此次改革的重要理论支柱和实践内容。在这样的形势下,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得到较之以往更加充分的讨论,出现了“运动技术学习是健康促进不可或缺的内容和过程,体育与健康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是‘体育为健康’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出现了“此次体育课程是健康与技术之争”的错误说法,但毕竟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得到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在教学内容层面,体育的内容与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结合,主要反映在:第一,高中的教学模块中第一次有了必修的健康教育的模块;第二,在各个版本的体育教科书中都有了许多有关健康的理论知识;第三,心理健康的内容大大增加。

二、结语

十多年的基础教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都发生了积极的可喜变化,新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正日益呈现在教师面前,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蓝图正等待教师进一步去描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将沉睡于体育教师心中的力量唤醒,并点燃了体育教师心中教育理想的火把,这种教育理想逐步转化为行动的力量,这种力量也不断地推动课程改革在继承与发展中前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使体育课程从内容到形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这种多样化的格局将使体育与健康教学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富有特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使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义和快乐,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行为正在逐步形成,也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自信,获得尊严。体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学生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现实基础;教师素养

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在具体分析,分析是非功过、廓清真实面貌的基础上,及时地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保护和进一步发展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为此,我们需要从政策、理论、实践等多种层面着力解决。在此,主要从体育教育基本理论的角度做一点努力,希望体育学界同仁参考。

1.对指导思想的误解造成体育课现状困乱

本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健康第一”作为了指导思想,其意义无容置疑。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否应该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1],还是体育、健康两门课程的合并?却值得商榷。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和《课程标准解读》中的说明,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课程性质上并不是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合科”,而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主要是一种技能性的课程。”[2]然而,在五条课程标准中则有三条明确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诸如“健康知识”,“良好的心理品质”,“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之相对应的健康主线――学习领域目标中则有:“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而这三类目标的具体内容中,都包含了某些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在其课程内容标准中,更是明确地罗列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了解性传播疾病等有关知识”、“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既然课程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身体练习”,其课标中的诸多健康教育的目标及其内容能否通过以身体练习来达成?显然,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内容与其课程性质及其承载的使命之间具有明显的不协调之处。

我们必须正视的是,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多是合科课程,有的健康教育甚至是独立的学科课程,但它们都是分别有体育和健康的目标。在我国,给人们的理念好像是只要有了体育课就能把学生的健康问题解决好。诚然,上过体育课的人都知道,把健康作为一个目标是可以的,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获得健康的有效手段。但不是说去上了体育课就等于你全都健康了,通过体育活动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健康是多维度的,获得健康的手段不只是体育运动,运动只能解决体质问题却不能完全解决心理和其它方面的问题。由此,给体育课带来了一些麻烦:老师不知道上什么内容,是体育的还是健康课的?而且要在同一节课实现那么多的目标,让他们看花了眼。试问中小学都排有健康课,它们的功用难道不是解决健康问题的吗?在新旧理念交替与冲突中,体育课上技术学不好,技能没上去,健康知识也没有得到传授。

2.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基础不稳固

任何课程的改革都有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必须以其现实条件为依据,如果脱离了这一基本的前提,其课程改革必然收效甚微。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教育理念中充斥的各种“后现代主义”话语,让使用现代汉语思维的读者无法准确把握,致使许多研究成果无法被一线教师接受、理解、应用和创新。我国和世界体育课程的发展历史表明,其发展具有世界性与民族性并存的特点。但体育课程的世界性并没有出现国际贸易、经济活动中的“同国际接轨”的现象。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况且我们更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大国,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学校体育的整体硬件条件还比较薄弱,体育师资的水平良莠不齐。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条件下,简单的“拿来主义”恐难成功。因此,“拿来主义”必须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认识基础之上,必须使拿来的东西“本土化”,否则必然“水土不服”,脱离实际。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学体育设施和师资、专业项目的结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项选择范围和兴趣培养[3]。北京市的教育资源配置应该在全国属于较好的。北京市的情况如此,全国其它省市的情况就可想而知。

3.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制约其权利得不到利用

这次课程改革,以目标统领教学,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利向学校下方,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新课标并没有提供多少“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范例,也没有提出“目标引领教材内容”的方案,因此,“目标引领教材内容”还只停留在课程理念上,而把具体操作问题留给了第一线的体育教师[4]。目前在绝大多数教师对大纲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程度依赖的条件下,面对没有规定具体教材内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他们真的会体验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吗[5]?由于新课标没有像以前的体育教学大纲那样非常明确、具体规定应教哪些内容,使得长期习惯传统大纲的教师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体育教师的课程知识素养较为缺乏,目前尚不具备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的能力。更为困难的是,我国目前在体育课程理论方面的研究建树还非常有限,尚无可以用于教师培训的体育课程理论教材。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如何落到实处?如果在国家课程标准这个“天”和基层体育教学这个“地”之间不及时“建立地方性的体育课程指导方案”[6],其具体的课程教学难道完全由一线教师“摸着石头过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正视和得不到解决,也许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体育课异化现象还会更加严重。

其实,增进健康涉及的因素远比增强体质还要多而复杂,其健康目标的实现也较体质增强的实现更为艰巨。虽然体育课程在强健学生体魄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体育毕竟不是增进学生健康的唯一手段。增进学生健康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得到解决,并非《体育与健康》一门课程可以包打天下!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承担起超越自己系统能力的使命,何其沉重!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体育课程也许会因为如此艰巨的使命而不堪重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0.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6―56.

[3]张振明,胡晓琛.北京市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5):118―121.

[4]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内容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6):50.

第8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一、转变教学设计和方法

以前我们的教学虽然有前辈的指导,有可借鉴的方法、经验,但是与他人的切磋交流较少,因而教学方法也是较传统,保守。通过新课程培训我们认识到了新教学教法和设计的新理念。

首先,要创新。教学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教材,对知识点,内容设计,教学评价等,做到有效的创新,才能赋予教学充实而富有个性的生命力。只有教师的教法新颖,学生也才会更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兴趣也会更浓厚。

其次、要清晰。教学思路、线索、过程清晰。这首先取决于老师的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教学自然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还要在备课时进行大量充分的准备,理清教学脉络。

第三、要贴近生活、社会、学生。枯燥乏味,难于理解的教学是课堂大忌,以致学生对课堂失望,老师对学生失望,形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当我们俯下身来,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从中取材,与自己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这将大大有益于教学。

第四、要灵活。教学内容、过程、教学评价灵活。我们体育老师带的班都很多,若每班的教学都是一种模式,一成不变,讲到最后,自己都会感到味同嚼蜡。对学生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都是谈不上有所促进。但是课堂教学也不能够花哨过头。新课程里讲的分层教学,主题教学,自主探究式、分组协作的等的方式以及多种教学评价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学习之后感到获交益良多。最终我们教学要达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二、转变观念

要想实现高中新课改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如果紧抓旧的观念不放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在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采用有助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健康整体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以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重视身体练习活动与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传统的体育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过分强调“跟我学”、“跟我做”、“跟我练”,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无需动脑地进行模仿和机械练习。

传统的体育课程比较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至于学生是否愿意学,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师都很少关心。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跟多的认识和理解。十几年的教学表明,学生样样学,样样都不精,难与形成运动专长和爱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有选择性的学习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长,进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改中提到运动兴趣,它对学生学习体育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在体育教学当中要高度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这样对他形成运动习惯,对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乃至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都是有现实的和长远的影响的。培养对运动的情感,这对提高运动技能水平都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新课改中运动技能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运动技能的教学主要是为所有的学生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服务的。体育教学要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如果运动技能的教学不考虑这个问题,仅仅是就技术谈技术,仅仅是为技术而教、为技术而学,那么它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有限的。运动技能的教学要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同时在课堂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两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新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考评上,打破我们体育老师评价的一统天下,评价的主体上要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他评。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结构要求多种形式并存。相信通过这次学习,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将会做的更精彩。

三、教学课程的思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如何进入实践领域,它在进入了实践的一开始,并不会这样顺利,它也会有缺点出现,但是它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我们可以设想,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必将进一步地深入人心。传统体育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与发展:一、对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反思:(一)评价内容单一(二)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工具陈旧的问题。二、如何构建新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体系:(一)评价内容多元、(二)评价方法多样、(三)评价标准多元、(四)评价主体多元:1.教师评价;2.学生自评;3.学生他评。

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分评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然后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入,比较细致的探讨,相信对这方面的探讨,可能对老师今后的一些工作会带来一些益处,能够在今后自己的实践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出来,然后能够奉献给更多的老师,然后让大家共同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共同地进步和发展。

为什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要设计多样化的课的结构?第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的体育课的结构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但它有它的弊端,它的每个阶段的课的内容、组织形式是需要改进、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清楚了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结构不是一种、两种形式存在而是应该多种形式并存。每一种形式都是老师们思想和实践的结晶,都有渗透着他们对课堂教学结构,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我想是从实际出发的、是思考了的。创设的新的课堂结构如何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发展服务的。所以说,应该提倡多样化的教学结构。

第9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本人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总目标、基本理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再对新老课程诸多因素进行对比,以期为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一、前言

教育部于 2003 年 4 月重新制订和颁发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体育新课标),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多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体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无论是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还是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到课程管理、课程资源以及教材建设,全面进行改革。

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体育课程的总目标表述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课改前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对比

1.指导思想不同

体育新课标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而过去的体育课程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没有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不够重视。现行的体育新课程标准与过去的体育课程相比,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再者是以前的体育课程更多的是考虑教师如何教教材,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开发教材,深化教学内容不够。体育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课程教学要从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这方面作为基点,其表述更多的是从学生方面考虑,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能。

2.目标体系不同

体育新课标目标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主要是根据课程目标划分领域目标,根据领域目标划分水平目标,从而形成了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三个递进的目标体系。从三个目标的关系看,体育新课标目标统领着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它制约着其它层次的目标。领域目标则制约着水平目标,是属于“中级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受控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同时又控制和指导水平目标,水平目标是属“下级目标”。这使得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以往的体育课程只提出了“一个教学目的和三项教学的基本任务”,即“以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以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三大教学任务,其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混淆不清、相互重叠,使得总体的课程目标比较笼统、操作性不强。

3.学习领域不同

体育新课标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实际上有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但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领域都不能脱离其他领域独立实现课程目标;以往的体育课程则是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倡导的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领域可以脱离其他领域而独立存在。并且,老体育课程将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年级和学段之间的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不能进行有机的衔接。

4.内容标准不同

体育新课标主要是构建本门课程学习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原则,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个大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此外,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老体育课程则主要规定了各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制作了总的原则规定,教师的工作只能是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技术,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5.评价方法不同

体育新课标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的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老体育课程主要重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是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三、结束语

总之,现行的高中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无论在指导思想、理念、内容、实施标准,还是在评价标准等方面,都与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都有诸多的不同和突破。只有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刻的理解,才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切实贯彻新课改的理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