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体育运动常识全文(5篇)

体育运动常识

第1篇: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伤害;安全意识;风险防控

国务院办公厅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为了进一步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出台了若干意见,2015年教育部又印发《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1-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既是学校运动风险防控的客体,也是将来实施运动风险防控的主体之一。为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伤害的现状和防控机制,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韶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形式设计问卷,对大一至大四这4个年级学生进行随机发放,采用问卷星进行统计,共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率100%。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伤害现状调查

2.1.1大学生出现运动伤害频率情况运动伤害是运动风险的主要形式,风险主要从“可能性”“事件”“不利后果的严重程度”这3个要件组成[3-4]。由图1可见,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9.52%的人经常出现运动伤害事故,57.67%的人偶尔出现运动伤害事故,很少出现运动伤害事故的大学生占比32.28%,从未受到过运动伤害事故的学生只占0.53%,微乎其微。运动伤害事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项目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发生运动伤害最多的项目是篮球,占比69.31%;其次是田径、足球,分别占比52.38%和31.75%。相比而言,排球、游泳和健美操受伤害程度较低,健美操是受伤害程度最低的项目,占比4.23%。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都存在运动风险[5],意外伤害保险提出了购买的必须性具体见图2。

2.1.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发生运动伤害的场域情况通过图3可见,学生认为在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最高,分别占比59.74%和55.19%。其次运动竞赛中占比44.16%,体育课运动伤害占比33.12%。究其原因,充分说明体育课上教师的教学管理相对于运动训练严格,而运动竞赛运动伤害除了学生自身准确、周围环境还有一些偶然因素。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运动伤害发生的认知调查

2.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运动伤害发生的归因运动伤害发生通过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在调查学生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时,81.17%的学生将原因归属于自己原因,主要从自己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有错误、疲劳时坚持运动以及运动后放松活动坚持不够等方面查找原因。当然也有18.18%的同学归因于场地器材的问题[6],0.65%的学生认为教师存在一定的责任,没有同学认为学校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

2.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运动风险认知的调查安全认知是安全行为的先导和理论基础。调查中发现,4.55%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运动完全没有运动风险,17.53%的同学认为即使存在风险也会坚持运动,75.97%的同学认为可能存在风险会适当进行避免,1.95%的同学不知道体育运动中会存在风险。说明大多数同学懂得适当规避运动风险,而存在极少数同学对运动中的风险认知不够。

2.2.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自身安全技能掌握的情况安全技能是免受运动伤害的根本保证。调查中发现,34.39%的同学认为熟练掌握了安全技能,59.7%的同学表示基本上掌握了安全技能,3.7%的同学没有掌握安全技能,2.21%的同学根本不知道安全技能。

2.3体育教育专业发学生运动风险防控策略

2.3.1加强风险防控意识通过被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是否又风险具有还有学生不清楚,运动风险意识是运动风险识别、运动风险评估的先决条件,意识决定行动。既然将大多数学生将运动伤害的原因归结于自身,那么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加强运动风险防控意识,为保证运动安全提供思想上的保证。

2.3.2增强运动风险知识和技能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运动又具有安全隐患。掌握运动时常识,比如运动前需要进行准备活动,防范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注意与对手、同伴之间的合理距离,保持适度的运动幅度,避免过度碰撞,同时检查自己参与运动的场地器材是否具有安全隐患。运动后需要进行放松和整理,避免产生乳酸堆积或者肌肉僵硬不利于下次运动参与,懂得安全运动的技能有助于减轻运动伤害。

2.3.3加强运动风险管理的机制风险管理不仅包括体育学院管理部门对体育运动的运动风险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实施措施,还包括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过程中对运动风险的态度和措施[7]。体育运动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完全避免,那么管理措施一方面是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增加风险防控知识,还应该加强风险风险转移,统一购买运动险,降低学校在运动风险中承担的责任。

3结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生作为青少年学生群体的重要代表,未来社会精英的中坚力量,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学会评估运动风险,降低运动风险,掌控好人为因素,尽可能控制好环境因素,充分受益运动风险,降低运动伤害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一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中风险事件兼谈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认识[C]//2018“普通高校运动风险与损伤防控技术”学术研讨暨论文报告论文集.2018:6-24.

[2]张朋,阿英噶.《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的实施亮点、问题商榷与行动策略[J].皖西学院学报,2015(6):134-138.

[3]王维东.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风险的致险因素与防范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27):64,66.

[4]王恩斌.我国学校体育保险体系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83-85.

[5]闫振龙,葛金琰.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及风险防控现状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8(3):1-5.

[6]闫振龙.我国双一流大学体育风险防控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4):448-451.

第2篇: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一、体育与医学中理论与技能相结合

体育运动中的很多理论知识是以医学知识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它们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很快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康复体育作为重点,使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不仅能为病人药物治疗,而且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治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对某些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由此可见,掌握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对将来的医务工作是很重要的。

二、终身体育的培养理念

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将有效引领我们驶入积极向上的生命轨迹,而树立良好的体育运动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我们勇往充前、顽强奋斗的精神,这将点燃我们对生话、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向以学生可以终身锻炼的教学方向发展,对于铅球、标枪、艺术体操、骑马、跑步等平常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运动或者大家都会的本能运动在理论课中做以简单的讲解,有着基本的了解即可。而对与有着广泛的群众热爱基础,又有可实现运动场地的运动或者实用性运动,如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太极拳等在技能课中培养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毕业后既懂得规则又有一定运动技巧且有运动场地的技能可以锻炼身体。

三、现代体育的健康观培养

重视体育保健学教育,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健康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展至涵盖人的所有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健康的发育状态;(4)个人的生活方式;(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7)卫生服务。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现代体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同步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

四、结合医学与体育知识进行医疗体育教学以适应未来需要

医疗体育,又称康复体育,它在21世纪越来越受到重视,是运动医学的一部分,是指病患者为了配合治愈某些疾病而进行的身体锻炼,是运用各种体育运动方法治疗创伤和疾病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战争创伤、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生活中意外事故等引起的运动器官伤残都需要进行运动器官的体疗康复,以及骨关节病、身体发育畸形、偏瘫、截瘫、外周神经损伤等运动器官功能障碍的康复等。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有关体育医疗保健知识的学习。如中国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一般采用动作轻缓、运动负荷较小的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按摩、保健操等。为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疗程而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在医生指导下,按运动处方进行定量锻炼。医疗体育不仅治疗疾病,同时还能促进各种脏器机能的恢复,既对全身有积极影响,又对局部器官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医学界把用体育运动治病的方法称为体育疗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在医学专业课上学不到的,为适应未来医学工作的需要,必须利用体育教学进行学习。

五、因学施教,采用不同授课形式

对一年级新生仍以教学班的形式授课,这主要因为学生在入学前各中学开展体育教学的情况不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同时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采用这种授课形式可使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为以后选修课打基础。高年级上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水平选择上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选择一至二种体育项目,为将来锻炼打下基础。

第3篇: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1.1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目的

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条件,以保证日常的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限制在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离开学校以后,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能够有体育锻炼的意识,终其一生都要接受体育教育,参加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以终身体育为主导思想,将十分注重把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阶段效益与培养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长远效益结合起来,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一旦养成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走出校门后会自觉地参与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去,会成为全民健身的生力军,有效地促进国民健身朝全民化、终身化方向发展。也只有这样,全民健身才能更有生命力,真正成为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

1.2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也就变成了插曲。”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体育教育也不例外。学校体育所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仅仅现在在学生在校期间这一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在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之后,养成一个科学合理的锻炼习惯,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仍然坚持健康的原则,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意味着国家开始重视终身体育的教育和学生体育意识、技能、习惯的培养。因此,学校体育要在当前重视增强学生体质和加强运动文化学习的基础,引入终身体育为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真正把学校体育的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推进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发展,这的确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

2.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2.1激发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兴趣

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为基础,学生以这些规定内容为主要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还会开设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例如,在河南省很多学校就会开设太极拳课程。学校体育具有必要的师资和场地等资源,这些都为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运动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兴趣,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有专业的体育老师的指导,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养成了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这也就激发了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终身体育的运动兴趣。

2.2养成良好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

与社会体育相比,学校体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形式,所以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参与到学校体育之中时每一个在校学生的义务。而且学校体育在还有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和达标标准。所以,学校体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这种情况下,参加体育运动就不再完全是个人喜好的事情了,学校会有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再加上老师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养成一个市场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体育会伴随学校教育始终。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时候这种习惯也会伴随着它们。终身体育就是人们在终其一生的时间里都有接受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的的习惯,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能力

我们知道,相对于社会体育的自发性和随意性,学校体育则更有组织性,而且学校体育具有专业的师资和必要的场地设施,体育教师能够以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思想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常识和保健措施,这些都是在社会体育中很难满足的条件。通过体育老师的专业指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学校体育的系统专业学习,形成必要的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的形成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过程中,人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很多都会伴随其一生,体育技能也不例外。终身体育是伴人们一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很大一部分也是在校期间形成的。因此,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运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总要的意义。

3.结语

第4篇: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一)体育安全是进行其它文化课学习的保障条件。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科目,是保证学生有效学习其他文化知识的基础条件,学生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才能高质量的掌握所学的文化知识。因此,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重体育安全的教育与防范。

(二)体育安全为自身安全意识的防范奠定安全基础。

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只是仅仅开展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安排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在体育活动中,宣传体育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自主的安全意识。学生只有自身具有自我安全意识,才能够真正的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二、影响体育安全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安全认识不足。

安全意识教育问题并不是一时一刻的短暂性工作,它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师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安全意识的提高。现阶段,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体育课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首先就需要教师去树立体育安全意识,其次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意识教育。比如,体育教师在开展立定跳远这一体育课程活动时,不应在讲解完理论要点后,直接安排学生进行立定跳远,首先应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可以是指导学生进行做操练习,也可以是让学生散开站立,进行原地跳绳练习。充分的热身运动能够有效防止学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有利保护学生的身体安全。

(二)缺乏标准训练技术,易发安全事故。

教师自身缺乏过硬的体育训练技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错误的指导动作,不仅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反而会加大影响学生安全运动的危险系数。例如,铅球、跳高,跨栏等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体育活动,错误的教学指导动作,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比如,在投掷铅球时,应注意持球时手臂的动作,多做正面推球,要求肘关节上抬(不高于肩),滑步和开始推球时(抬体阶段),两眼仍看前下方。要求握球时手指有一定紧张程度;注意发展手指、手腕和力量;多用较轻的铅球进行练习,注意用力顺序。如果是不正确的指导方式,轻者则使学生不能正确掌握投掷铅球的要领,严重的后果很可能会因为投掷铅球发挥肌肉的情况而引发肌肉拉伤等事故问题。

(三)缺乏有序活动安排,增大事故几率。

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工作,往往提供给学生运动器材后,就放任学生自玩自练,导致体育课秩序杂乱无章,进而引发学生自作主张的尝试一些危险性运动,导致不必要的意外事故。教师教学管理的不负责任和学生缺乏自律和自控能力的双层原因,为体育教学问题增加了各种安全隐患。教师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危险性和不正确性的运动行为,不能够及时的保护学生不受伤害,也不利于及时送医治疗。例如,学生在进行引体向上活动时,要用背阔肌的收缩力量将身体往上拉起,直到单杠触及或接近胸部。静止一秒钟,使背阔肌彻底收缩。然后逐渐放松背阔肌,让身体徐徐下降,直到回复完全下垂,重复再做。如果没有教师的合理指导安排,那么会出现腰酸背疼的而不良反应。

三、体育安全的有效防范措施

(一)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问题认识。

体育教师要始终把安全第一的教学宗旨放在首位,只有在保障学生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够顺利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要把安全问题意识融入到自我内心中,并积极有效的结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可能发生危险事故的原因及各种情况,严格要求学生训练标准问题。教师不仅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安全问题教育,重点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在学生都真正了解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后,再合理安排户外运功。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活动。

(二)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减少安全事故次数。

体育教师要加强自我方面的学习与提升,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要同步进行,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开展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工作时,要务必认真负责的教授安全知识,比如,在进行户外体育运动时,学生务必要穿宽松的衣服,穿舒适的运动鞋,身上不能装带尖锐性物品等各种安全常识问题。教师自身体育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水平的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并严厉要求自我,开展专业性、正确性、规范性的体育教学活动。

(三)合理安排体育活动,保证学生自身安全。

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能盲目的安排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并不意味着对于危险性的体育运动,完全禁止或抛弃。一味的禁止和禁止危险性的体育运动是与真正的体育精神相违背的。越是有挑战性的体育运动,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因此,虽然强调安全问题,但并不排斥这些危险性运动。只是要求教师在开展这些危险系数较大的体育活动时,要格外注重安全问题。尽量将运动危险事故降低到最小伤害程度,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针对危险程度的不同,来合理安排运动锻炼,争取让每位学生都开心愉快的进行体育锻炼,并有效增强学生的体制。

(四)重点关注危险运动项目,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虽然体育课既有课堂教学和户外教学两类教学场地,但是体育课大多数还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体育课中容易引发的各种常见危险情况。比如,学生之间追逐打闹、器材破损、不标准的挑战运动项目等各种安全问题。体育课程的教学,对于场地的要求格外严格,尤其是危险性较大的体育运动。体育教学场地必须宽敞、干净、平整。不能存在砖块、石块等体积稍大的物体,避免学生摔倒引发受伤流血事故。教师要关注体育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保障器材完好无损的情况下,让学生放心使用。

四、结语

第5篇:体育运动常识范文

1.1提高中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如果想要顺利的开展终身体育教学,就需要学校的领导给予终身体育很高的重视,为终身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相关的教学政策,加大对终身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只有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活动给予重视,才能够为体育教学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中职学校终身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对终身体育教学的终身,鼓励体育教师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体育教学事业中来。

1.2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对教学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终身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充分的对这些体育场地和器材进行利用,才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常会利用体育器材辅助教学的进行,帮助学生学好体育动作和技巧,通过体育器材等的利用,不仅能够吸引中职学生的兴趣,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身心素质,让学生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体育教师还应该合理的利用体育场地,可以在排球场上进行羽毛球的训练。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的利用学校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体育资源,辅助体育教学的进行,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动作的技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1.3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身原因也是影响终身体育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好的开展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就是不能忽视中职学生的体育健康常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单纯的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还需要向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体育健康常识。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给学生灌输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二方面就是培养中职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关键,只有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到有兴趣时,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体育水平,从而养成主动锻炼的好习惯,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第三方面就是培养中职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运动的习惯。中职学生一般没有进行主动锻炼的习惯,并且在体育教学中对一些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4提高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终身体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只有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时,才能够确保终身体育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因此,必须从三方面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进行提高。第一方面就是加强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好体育的关键,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只有加强体育教师的基本功,才能够促进终身体育教学的开展。第二方面就是体育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法,并对体育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体育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选择,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都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促进教学的开展。第三方面就是发展中职学校特色体育项目。体育项目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只有具备比较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积极的配合教师进行终身体育的教学。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