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体育比赛知识全文(5篇)

体育比赛知识

第1篇: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体育部网站建设:随着网络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部建立了体育部网站,网站中对各个代表队参加比赛所获得的奖杯和证书进行公布,网站中栏目较多,有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群体竞赛、体质测试等栏目。对体育部组织的各种体育比赛进行公布和公告。体育宣传栏建设:目前,学院的教育宣传栏较多,基本上张贴一些先进个人、获奖情况、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宣传栏,体育专用宣传栏只是在体育比赛前后才出现在宣传栏当中,比赛结束后,这些地方就会被占用。各所学校基本上没有固定的体育宣传栏。体育比赛建设:体育部负责的主要校园体育比赛是每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其他体育比赛如迎新生篮球赛、公寓杯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部分学校开展较为积极。能够满足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需求。

2.陕西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人均活动场所面积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学生人数增长迅速,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学生人均活动场所面积的增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60%的高职院校达不到省评估要求。风雨操场建设较落后,在遇到雨雪天气,学生体育课无法得到保证。在课外活动高峰期间,一些主要活动场地如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严重不足。

2.2体育器材破损严重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提供的体育器材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篮球变形、乒乓球怕脱胶、羽毛球怕断线、断柄严重,而且数量较少,许多班级晚借一会,器材就没有了。操场周边的路况器械损坏较多,无人维修,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2.3体育比赛组织较乱

许多学校组织的一些体育比赛都是由学生组织和管理,由于学生组织体育比赛经验不足,以及对比赛规则的理解程度,往往出现一些不公平的因素。

3.陕西省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建议

3.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校园体育场馆、场地建设,修建风雨操场,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场地设施,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在器材方面,需要不断的补充体育器材,不断的更新,遇到有质量问题的器材及时处理,以免带来安全问题。器材需要对学生开放,在课外活动期间,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锻炼器材,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营造校园体育文化。

3.2课内外有机结合

体育课堂内容要和学生课外活动内容相结合。在体育课堂中,要保证学习的体育课知识和运动技能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体育课学习只是一味的强调教材内容,而忽略了他的实际价值。学生只有把体育课中学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活动中才能感受到体育课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3有效组织体育比赛和体育表演

体育比赛是体现学生体育能力、展现学生个性以及提高班集体凝聚里的有效办法。学校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组织好各类体育比赛。比赛前期要对裁判员和组织者进行一定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做到秉公执法,公平竞争的原则。学校定期邀请一些体育方面比较突出的代表队或个人来学校表演,如篮球表演赛、足球表演赛、武术表演、健美操表演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4积极做好宣传

体育宣传的内容很多,宣传方式也多样化,在校园里,最直接的宣传方式主要有板报形式宣传、网站形式宣传、校园广播宣传。通过这些宣传方式可以把校园体育比赛、全国体育比赛、世界体育比赛等人们比较关注的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对这些赛事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以及对一些运动员的积极评价等;学生参与的体育比赛获奖情况可以通过这些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到体育比赛中,为自己争光,为学校争光。

4.结束语

第2篇: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关键词]比赛法;初中;体育;作用

初中体育课程能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磨炼意志力,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促进体育教学。目前,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都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教学,学生可以在比赛中了解自身的运动水平,能促进学生积极进取。以下将就比赛法对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

一、比赛法的内涵

比赛法即通过比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体育,使学生经过分组后进行技术和技能上的比拼,比赛有胜负之分。这种教学方法应该是在学生能熟练掌握运动技术并了解比赛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给学生分组时也要考虑到实力的均衡,不能造成相差悬殊的情况,影响比赛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保障。通过比赛法教学,教师可以检验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也能帮助学生复习运动知识,是帮助学生强化技能,熟练动作的重要途径。新课改背景下,体育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要使学生正确对待体育比赛,享受比赛的过程,学会尊重对手、团结队友,学生能在比赛过程中锻炼意志,获得身体素质和思想意识上的全面提升。

二、比赛法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1.教学准备阶段,比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体育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可在教学准备阶段宣布以比赛形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在教学中存在不积极、懒散的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学生不愿主动参与运动的原因,并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斗志,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力以赴。初中生正处于内心敏感阶段,教师要做到技巧性地与学生沟通,不能强制要求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但可以利用比赛法激发学生之间的进取心,使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是团队运动,从而消除学生的孤独感、疲惫感等消极心理,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比如进行仰卧起坐的训练时,教师可以安排男生和女生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做得次数最多。教师可以提前宣布一些奖罚措施,如落后的一组每人要做50个深蹲起。学生对于这类体育比赛会很感兴趣,教师的提议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刻板的反复练习相比,比赛法可促使学生全力以,赴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运动水平。此外,也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赛前动员,使学生对体育项目充满热情,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实施阶段,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分组比赛的形式能使学生团结一心,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为团队成绩而努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契机。体育比赛的竞技主要是依靠计算时间和数量、距离评定成绩,比枯燥的基础训练更有趣味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会努力提高个人成绩,根据比赛项目的不同还能与队友形成默契,促进队友之间的合作。比如体育课上,教师将男生分成两组进行足球比赛,学生们都有非常强的团队意识,在比赛过程中很在意本队得分,也学会了团队协作,为本队的胜利而努力。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整体运动水平有全面的了解,对于每个学生的运动特点和优势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篮球比赛、足球比赛都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其他项目比赛中,教师也可以设置适宜的比赛要求,促使学生遵守规则,学会与同学合作,促进团队发展。比如安排女生进行四百米接力时,为了提高比赛的公平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平均分配,避免打消运动能力弱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高运动能力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可以在比赛开始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了解比赛的目的。要让学生认识到比赛过程中必须全力以赴,但要正确对待比赛性质,并非要与对方形成对立、对抗,而是应重点提高本队成绩,发挥自身实力。只有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才能深化学生对体育比赛的认识,使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增加凝聚力,增进与同学的友谊。

3.教学总结阶段,比赛强化学生体育技能

比赛结束后的总结能帮助学生梳理体育运动中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表现进行点评的重要途径。学生比赛结束后处于体力消耗的疲惫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进行体力恢复,并在学生休息时对学生的比赛情况进行点评。点评主要围绕学生的运动技巧与比赛中存在的问题,正确的点评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技术水平提高,是促进学生体育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在长跑结束后的不良习惯,一些学生因为劳累,跑到终点后直接坐下休息或直接躺在跑道上休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急速冲刺后不能马上静止休息,可能会因重力瞬间变化产生休克,十分危险。要告诉学生应在跑过终点后继续向前慢跑或慢走一会,待身体机能调整后再休息。教师也要对学生之间的比赛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帮助失败的一组总结失败的经验,提醒学生要在技能方面加强训练,并对学生的战术问题进行分析。要对获胜的组加以肯定,同时也要帮小组分析比赛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为下次比赛做好充足的训练准备。对于篮球比赛这类战术性比赛,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水平做出正确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比赛点评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总结比赛、分析问题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应对比赛过程给予持续关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促进其体育技能提升。参加体育锻炼是学生强健体魄、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运用比赛法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教师应注重教学不同阶段对比赛法的应用,使学生受到积极的体育精神影响,在比赛教学中获得经验,逐渐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秋仙.比赛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中的运用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17(6):56-56.

[2]万龙玉.浅析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8):42-42.

[3]赵宗浩.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66(10):20-21.

第3篇: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创设

中小学校体育文化是指中小学校领域里存在着体育传统(活动、做法)、体育制度体系(标准、内容、评价)、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价值取向等物质与非物质体系及其氛围。中小学体育文化氛围的创设既涉及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硬环境的建设,也涉及学校体育教学、比赛、活动、精神等软环境的营造。长期以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较接近于一种被动执行的模式,缺乏积极、创新的局面,体育文化氛围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软肋,学校体育工作者较少从体育文化的高度认识体育、发展体育,较少着眼于体育长远的发展。

一、中小学体育文化氛围构建的要素

1.观念层面

对中小学体育功能的单一、传统的认识观要向“现代学校体育应当满足学生对体育新的需求”的观念转变。中小学体育的发展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紧跟时展的脉搏。中小学体育的计划就不仅仅从短期出发,更要有中长远的目光,要超越学科,超越课堂,要有整体的构建,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网络资源用于互联网+武术、健美操、体能教学视频。中小学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健康成长、健康意识将伴随他们的一生,他们必须拥有自己的运动、健康、锻炼、活动技能。因此,如果在中小学阶段,能够将体育文化融入他们的生活、学习、生存,对他们的成长将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在校园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学到的、想要的,都有着体育的元素,那就说明体育文化的氛围已在发生效应,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仅在身体层面、动作层面,还浸透到心理层面。学校体育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育人功能,体育锻炼有坚强体魄、磨炼意志、克服畏惧的作用,体育比赛有战术配合、团队合作、规则、谦让、竞争、公平的价值,体育还有交流、沟通、专长展示、艺术欣赏(美学、力学、人体学)的价值,体育还有医学、保健养生、民族体育、地域文化方面的价值。体育的战术、合作会引导学生自小关爱他人、在意他人、怎样看待得失输赢、怎样看待公平及规则。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些都是当代中小学生德育、国民素养、公民素养最薄弱的地方,体育为此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2.中小学体育环境文化氛围

在中小学体育硬环境建设方面,学校大部分体育器材设备根据中小学体育器械订购指南来添置,教师认可新型体育运动器材设备的有价值使用,学校还建设体育运动荣誉陈列与体育名人塑像、画像、图片等。在中小学体育软环境建设方面,学校邀请知名体育人士来校参加活动,每学年举行体育社团的专场展示,为体育专长生创设展示的机会。每学期举办的运动会(体育节)还邀请社区、家长参与,学校举办过“健美先生”“青春少女”等校园活动。体育环境建设是体育文化氛围营造的重要渠道,环境与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学生在体育文化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将逐步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进而有可能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校园体育环境建设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终身发展将变得非常重要。

3.中小学体育教学文化氛围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实施的主阵地。体育教学的文化氛围一是需要体育教师拥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意识,要确保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内容。二是体育教学的目标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关注学生对体育的需求,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体育。三是教学文化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同时发展的过程。四是教学不应“唯”教材、“唯”学科,应根据学校、学生情况灵活使用。不仅应注重技能教学、素质锻炼,也应该包含健身技能、健康意识、运动损伤预防、运动生理常识等,不仅传导奥林匹克运动概念及其“更高、更快、更强”的宗旨,更要引导学生对体育项目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所了解。五是要关注课内外,要将课内教学、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使学校体育能够实现一体化推进。

4.中小学体育比赛文化氛围

体育比赛既是检验体育教学、体育训练效果的手段,也是活跃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形式。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比赛一般只重视结果,即比赛成绩、名次,而对比赛的精神与价值层面的引导则较少,比如,如何看待竞争,怎样公平竞争、公平组织?如何看待落后体育,类似足球运动的开展,怎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比赛中怎样发挥正能量,弘扬什么精神、哪类价值观?怎样看待体育明星行为?怎样看待体育精神?其次,中小学对比赛的历史文化方面研究也不多,比如,传承几百年的划龙舟比赛,其浓郁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激励作用却很少涉及。中小学体育比赛的组织目的与形式也要根据时代体育的功能进行重新设定与调整。阳光运动的兴起,带动了一部分学校组织一些单向性的校内比赛,但这类赛事仍不足以营造足够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比赛文化氛围的效应一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比赛,比赛可分不同水平层次,即群众性体育比赛需要和竞技性、高水平运动比赛相结合。二是比赛应是常态,班班有比赛、年级有比赛、校内有比赛、校际有比赛、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比赛。三是比赛要精心组织,内容要精彩,有看头,有观赏的价值。四是比赛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如现场观看,校网视频录像播放,要形成比赛意识,如班级荣誉意识、竞争意识。五是比赛获胜要展示、要亮相(场面)、要体面(有各种形式的鼓励、发展机会)。总的原则就是,通过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培育体育文化的氛围。

5.中小学体育活动文化氛围

中小学有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但活动文化氛围却不明显。现在高中学校基本都有体育社团,但只有少数学校有体育社团专门展示活动。大部分学校有校运动队,但运动队并没有自己的LOGO、队旗等。体育拼搏、竞争的精神没有辐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校旨等更高价值层面。本文认为,高中阶段,体育活动文化的核心是: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要体现自主参与、自我组织、自我评判、自我管理、自主活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活动文化的核心是:学生要关注体育活动的团队精神,要形成精神激励,逐步培养学生产生对体育的喜爱、兴趣并体验到快乐。体育活动比体育比赛更广泛、更宽松,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体育比赛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二、中小学体育文化氛围创设的初步实践

上海市22所学校对于体育文化氛围初步实践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校对于体育文化氛围创设持支持态度,认可体育文化氛围创设对于体育长远发展及其在学生全面发展、育人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实践还显示,一部分学校已经初步制订出学校体育环境建设的计划,学校体育运动器械更新、多样化、丰富化的计划,一部分学校继续坚持请名人进校园并有更多学校加入这项安排行列,一部分学校已对学生寒暑假制定健身指导指南,一部分学校将重新制定体育理论知识教学的调整,更多学校打算更灵活主动地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工作。初步实践还表明,部分体育教师的整体意识、超前发展意识、体育工作主动沟通意识、学科发展意识还不够。

三、结论

第4篇: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发挥团队精神,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班级中的学生是作为团体存在的,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让他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并为了使集体获得更高的荣誉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班级之间举办的篮球比赛,就充分体现了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使得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紧紧地联合起来,通过互相协作,使比赛获得胜利。教师要运用体育比赛项目来让学生不再仅仅是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而是要把眼光拓宽到集体中,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运用体育团体比赛项目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集体荣誉感。在互相合作过程中,学生之间有了深入了解和交流,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结识更多的好朋友,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在体育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观念,进行比赛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身体素质,体会体育运动带给自己的活力。教师要让学生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体会体育比赛给自己的积极作用和情感。

二、体育能让学生发泄郁闷,解脱自我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高尚活动,它既是人们高级情感的产物,又是人类高级情感的发生器。体育深层次的价值就在于培植、释放和提升人心灵深处潜存着的狂热与痴迷,以及以身体感知世界的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非理性的宣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对压力感到无法承受时,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把心中的苦闷一扫而光,在进行体育运动中,可使身体和情感都能得到放松,把郁积心中的不良期许情绪消除。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又获得了正面的能量,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发展,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体育运动能让学生形成坚韧的品质,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获得解决困难的信心,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体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一些学生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在这种消极情绪的引导下,他们对学习不能投入全部的精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引导,使他们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他们在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把在体育锻炼中形成的坚韧的思想品质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在体育运动中,那些与生命本身直接相关的品质,诸如力量、速度、敏捷、和谐、智慧、毅力、勇敢、顽强、理智、热情、端正、坦荡……都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锤炼、检验、淘汰与升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成为了人们完善自我,指向理想人格的尺度与渠道,也成为锻造最佳生命质量的熔炉。通过进行体育锻炼,可使学生树立做事的信心,确立做人的信念。体育会让他们懂得做任何事情不能因不可知而畏惧,它发扬勇敢,崇尚韧性,只要坚持下去,成功终会有一天降临。

四、体育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5篇:体育比赛知识范文

关键词:课赛融合;体育教学;高职教育;实践路径

体育竞赛是人类先天的竞争意识,其竞技能力也可以通过比赛环节予以评价。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受到教学模式的困扰,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及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是影响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将体育竞赛模式融入高职体育课程中,能够将学生竞赛精神与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因此,“课赛融合”模式具备更强的教学效果,能够从体、技、战、心、智等多方面体育运动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及运动习惯。形成"课赛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高职体育教学闭环,支持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1.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比赛环节的常规模式

1.1当堂课程小组竞赛

体育教育是基于人体机能活动与运动习惯养成的培养路线,必要的体育活动也是由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引导,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得以完成的全过程。而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多年来在比赛环节的设置上深得体会,开展了较多比赛实践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本节体育课程中设置小组竞赛模式,也是体育教师经常采取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运动水平设计比赛环节,当堂课程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运动水平的发展情况。并以此为判断,设计针对性更强的体育教学内容。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了“课赛融合”模式的基本形式,但是其活动量与输出内容较低,并未完全达到较高的体育运动课程融合度。

1.2课外活动体育比赛

课外体育活动是针对体育教学的课外延伸,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团体或个人校内体育竞赛,能够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健康情况等一系列体育教学参考指标。而且高职校内体育竞赛中,学生在比赛环节中深刻了解并吸收了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相关内容,形成了良好的补充教学要素,为平衡体育教学的课内与课外要素提供了平台保障。但是这样的教学内容可控性较低,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成长并未快速掌握。尤其在部分比赛活动中的所知所感并未形成及时的反馈信息,造成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缺失性问题。因此,课外活动体育比赛的形式,虽然补充了“课赛融合”模式的相关学习资源,但是无法达到高度融合的最佳效果,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尚有一定差距。

1.3体育赛事观摩学习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在结合了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之后,将大型比赛的视频、图文信息、以及活动内容大量输出,其中的大量比赛技术内容与体育知识体系充分呈现,是高职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最佳资源。但是这样的体育赛事观摩相对缺乏一定的真实感,而部分体育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并未针对其赛事内容进行详细解说,因此降低了体育赛事观摩后的实际学习效果。因此,体育赛事观摩的学习模式并非适用度低,而是体育教师的讲解内容切合度不强,每一发挥出“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进而产生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

2.影响“课赛融合”模式支持体育教学效果的主客观因素

2.1学生参与比赛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比赛内容,必须保证学生自身的参与感和主观能动性,一旦失去了学生自身的参与热情,其教学效果必然存在严重影响。以篮球教学为例,目前高职院校中男学生参与篮球比赛的热情始终较高,而女学生则多为场边啦啦队。从教学主体的参与程度分析,男女学生对于同一项运动的参与热情存在较高的差异性。诸如瑜伽课、健美操、普拉提、太极柔力球等运动量较小的体育课程中,男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样较低。那么这样的参与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平衡发展多种体育爱好的效果。虽然个性化教学强调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针对性,但是并不代表学生在其选修体育课程中皆为自主选择。部分学生在并不了解本项体育运动的性质时,盲目的选择了该课程。但是由于课程本身与学生的个人运动习惯形成了较大反差,以至于存在对体育课程的反感情绪。因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动向与需求的比赛教学内容,是影响“课赛融合”模式的主体因素。

2.2课程设置的软硬件配置条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准备了大量体育健身器材,诸如篮球、乒乓球桌、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同时配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教学场地,诸如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这些体育器材和体育教学场地是支持“课赛融合”模式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也硬件配套设施的基本要素。但是在软件发展方面较为滞后,其中软件配套设施特指比赛环节的辅助教学工具,诸如记分器、计时器、比赛裁判等。仅以比赛裁判为例,单以体育教师为主裁判,学生进行比赛时的相关评价并不全面。从比赛标准配置分析,设置边裁也尤为必要。从教学角度分析,严密观察学生的体育动作技术也十分重要。因此,即便具备了较强的硬件配套设施,如果缺乏软件支持,也很难完成“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其比赛本身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必然受到限制。因此,课程设置的软硬件配置条件,可以视为影响“课赛融合”模式支持体育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

3.高职院校发展“课赛融合”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3.1“以学为主,竞赛为辅”的课程比例设置

竞赛环节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虽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但是必须注重主要课程设置与比赛教学设计的实际比例,才能在发挥比赛内容教学优势的同时,保证教学进度与教学重点内容的合理输出。如果比赛环节的配置比例过高,体育课程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并未突出,其教学质量也难以提升。反之,体育教学内容比例过高,比赛环节的活动时间较少,其应用比赛内容辅助教学内容革新的任务也无法有效达成。因此,“课赛融合”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合理规划相应的比赛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才能形成比赛也课程本身的有效融合,并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课时分布的合理性。

3.2“寓教于乐,文化输出”的教学模式组成

体育文化精神,是引导学生形成体育观念与运动习惯的重点教学内容。将比赛活动融入高职体育教学中,也需要注重体育文化的输出效果。不能仅以比赛的竞争性作为激发学生参与度的唯一条件,必须找到文化输出的契合点,才能运用好比赛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于体育知识体系的系统理解。而体育比赛本身也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过程,如果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则无法有效发挥比赛环节的教育优势。因此,必须开发比赛环节的新颖度与创新性,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降低学生过分注重比赛成绩的现象。将比赛成绩的关注点转化为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个人兴趣倾向,才能发挥出比赛活动的教学优势。进而促进高职体育课程与比赛活动的进一步融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4.“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4.1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发挥学生参与热情

高职体育教学中,采取“课赛融合”模式,是通过比赛环节设置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体育知识。如果在课程设置上无法突出比赛内容的新颖度与创新性,则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效果。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深入开发比赛活动的参与模式,保证学生的采用热情,进而形成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优化设计,并获取学生较为良好的反馈信息。当比赛设置的相关活动内容,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感,其课赛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较强的实践教学效力,以便支持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

4.2以竞技体育为教学资源,补充课前预习资料

竞技体育的相关视频资料是补充教学资源的重点内容,但是体育教师不能完全交由学生自己理解,而放弃了教学引导的积极作用。为此,本文建议将竞技体育项目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前预习的学习资源。当学生观看相关学习资料之后,在课堂中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让学生在观察比赛视频之后总结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向体育教师提出,然后由体育教师详细阐释,才能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相当于利用竞技体育的比赛视频形成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而规避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比例并不充裕的弊端,从教学空间与教学时间上发挥出“课赛融合”模式的体育教学优势,突出比赛视频教学内容的最大利用率。

4.3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拓展比赛教学元素

运用“课赛融合”模式时,必须充分考量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与高职体育课程的适应度问题。以契合度较高的比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才能在保证学生参与热情的条件下,完成体育比赛与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因此,“课赛融合”模式也是有选择性的拓展教学内容,而并非盲目开发比赛项目。其中的教学内容契合度与教学要素融合度,都是必要的融合条件。为此,体育教师在应用“课赛融合”模式时,需要充分考量高职院校自身的软件配置与硬件条件,将教学重点内容与比赛活动相结合,形成拓展比赛教学元素的教学优势合力,最终发挥出“课赛融合”模式的最佳运行效果。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结合本节课程的主要教学重点,选择能够辅助教学内容的比赛项目,在课程中选择适当时间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比赛,从而完成“课赛融合”模式的有效运用。另一方面,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开展体育比赛活动,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模式,保证学生可以在比赛活动中得到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而支持“课赛融合”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适应度与契合度。

4.4以比赛成绩为评价标准,设计分层教学模式

比赛环节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度,是“课赛融合”模式的关键点。而这样的融合度必须配备契合度较高的评价机制,才能明确教学内容在摄入比赛活动后是否完成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输出。在这样的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反馈信息为评价基础,当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环节中,并获取大量的体育知识,则代表“课赛融合”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反之,学生的参与热情有限,参与比赛的学习动机偏弱,则表示“课赛融合”模式并未达成支持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此外,需要综合学生的反馈信息设计分层教学模式,以学生在比赛环节中的体能、技术为评价单元,明确学生是否存在体育技能弱项,在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保证“课赛融合”模式在学生需求与教育需求上的协调统一,支持高职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革新。

5.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在体育比赛中获取了体育知识,并在比赛中形成了运动习惯,这也是开发“课赛融合”模式的初衷。但是高职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重视课程比例设置以及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而优化设计比赛教学内容,才能形成课堂教学与比赛环节的有效对接。本文所提出的主要实践路径包括四个层面:首先,以课赛融合优势为基础,发挥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比赛活动的参与度。其次,以竞技体育为教学资源,补充课前预习资料,形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详细讲解体育知识的体系结构。再次,以多种比赛项目为载体,拓展比赛教学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范式,提高比赛内容在常规课堂的融合度。最后,以比赛成绩为评价标准,设计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适当调整“课赛融合”模式的教学规划。进而通过以上四个方向的教学优化设计,支持比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开发“课赛融合”模式奠定实践基础,支持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晓珊.“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措施及成效———以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实验班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1):93-95.

[2]史立峰.从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03):79-82.

[3]方晓莹.课赛融合的ITMC沙盘课程教学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24-26.

[4]陈清.比赛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J].青少年体育,2014(09):61-62.

[5]黄雅男,刘浩.教出水平说出精彩———如何提升高职体育教师说课水平[J].交通职业教育,2013(06):8-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