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绿色能源技术全文(5篇)

绿色能源技术

第1篇: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建设规模;协调发展

结合绿色建筑建设要求及当前的形势变化,深入探讨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可为建筑能耗问题的科学应对提供专业支持,增加绿色建筑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避免其功能特性、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在对绿色建筑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更多的关注,在技术层面上为这类建筑作业计划的高效实施提供科学保障,确保绿色建筑建设效果良好性。在此基础上,有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利用效率。

1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加强绿色建筑建设、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科学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了解这类能源应用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1)当前建筑领域发展中能耗问题的突出,不仅影响着建筑自身的潜在应用价值,也会对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实现对能源危机的科学应对,增强绿色建筑建设效果,则需要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应用;(2)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深入思考,有利于降低建筑建设及应用中的能耗问题发生率,为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及应用价值提升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探讨

为了使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复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则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加以探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1太阳能与自然风的复合应用技术

(1)自然通风的基本方式。这种通风方式在乡土建筑中应用较多,在改善居住热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较为密闭的生活空间中,过于依赖人工调节室内环境温度,无法满足绿色建筑建设及发展要求。因此,实践中应给予风压及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基本方式的高效利用更多思考,从而减少建筑应用中的能耗量,为人们提供舒适度良好的居住环境。(2)太阳能强化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绿色建筑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时,应对自然通风方式的科学应用加以思考。其作用发挥中因风压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会影响建筑自然通风效果,但热压较为稳定。因此,为了使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保持热压主导作用下这类建筑良好的应用状况,则需要考虑太阳能强化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方式使用。具体表现为:通过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与建筑围护结构有机结合的思考,使建筑用护结构与通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并起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给予绿色建筑的长效发展更多支持。(3)在了解建筑所在区域环境状况、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加强太阳能烟囱及集热器等结构形式使用,有利于提高太阳能强化作用下自然通风在绿色建筑中的利用效率,实现对这两种可再生新能源的复合应用,满足建筑能耗问题科学应对要求。同时,在完善的设计方案、性能可靠的蓄热材料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有利于增强建筑实践中的太阳能通风效果,为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实现提供专业支持。(4)重视对太阳能吸附制冷单元、冷却引风通道和太阳能通风筒结构的合理设置及利用,有利于实现对太阳能空调房的建设及应用,拓宽绿色建筑建设方面的工作思路,确保太阳能强化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方式应用有效性,并为它们复合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扩大打下基础。

2.2太阳能与土壤能的复合应用技术

在促进绿色建筑建设事业发展、保持可再生能源良好应用状况的过程中,应提高对太阳能与土壤能复合应用的关注度,明确与之相关的技术要点。具体包括:(1)重视太阳能与土壤源热泵的有效结合,为相应复合热泵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这些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的整合利用效率;(2)通过对太阳能集热系统、地下埋地管换热系统及热泵工质循环系统引入及配合使用的充分考虑,实现对功能强大的太阳能与土壤能复合热源系统的科学应用,丰富绿色建筑建设及应用中所需的可再生能源;(3)由于太阳能与土壤能均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清洁性良好的特点,因此,通过对两者对复合热源系统科学应用方面的深入思考,可为绿色建筑提供所需的能量,不断优化土壤源热泵性能,实现对太阳能热泵的高效利用,充分发挥这些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优势,也能使其建设效果增强中获得更多的技术保障。

2.3自然风与蒸发冷却的复合应用技术

为了提升建筑应用中的室内环境舒适度,改善其空气品质,则需要引入新风。实践中若使用制冷机来增加室内新风量,则会引发冷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阻碍着绿色建筑发展。因此,在优化绿色建筑建设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中,应给予自然风与蒸发冷却的复合应用技术引入及高效利用足够的重视。在此期间,应做到:(1)在空调机房内设置好用来处理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并通过对设置在空调房间用来输送新风的空调系统配合使用方面的考虑,有利于实现对组合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构建及科学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室内供冷中的新风利用效率,优化冷水机组的使用功能,促使绿色建筑建设效果更加明显;(2)在冷却新风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蒸发冷却技术的科学使用,完成好复合空调系统构建工作,逐渐实现对自然风与蒸发冷却的复合应用,以过渡季增加新风量、新风预冷等形式,降低建筑能耗问题发生的概率,全面提升绿色建筑在未来实践中的发展潜力;(3)通过对间接蒸发冷却器与送风器串联方面的充分考虑,提高蒸发冷却与夜间通风复合应用技术的利用效率,也能使这些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得到充分利用,逐渐扩大复合应用技术的应用范围。

3增强作用效果的策略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为了达到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作用效果不断增强的目的,需要重视这些策略的配合使用:(1)从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入手,为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的高效利用提供支持,进而增强其在绿色建筑中的作用效果;(2)加强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利用状况分析,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拓宽其在绿色建筑中作用效果增强方面的工作思路;(3)重视专业人才科学培养,使得可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在绿色建筑应用中更具专业性,满足其应用效果增强方面的实际要求。同时,应对复合应用技术的功能特性、利用价值等有着更多了解,从而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复合应用技术的作用下,能够使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这类建筑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绿色建筑作业计划实施中的技术含量及优势。因此,未来在提升绿色建筑建设水平、保持可再生能源良好利用状况的过程中,应加深对其复合应用技术的重视程度,实现这类能源在绿色建筑实践中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邹石龙.再生能源复合应用技术与绿色建筑的融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7):70-72.

[2]熊克兴.浅谈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7(7):138-139.

第2篇: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能源;绿色建筑;应用 

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今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下,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产业改革,其中的建筑节能、新能源等技术的应用成为重要的内容。然而一直以来对于绿色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的利用,并没有在实践当中获得深入发展,主要是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对两种技术在绿色建筑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以下将结合前人的成果以及本人的职业经验分别论述之。

一、相关定义

(一)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指的是从材料的生产、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过程中在满足国家的规定标准情况下,能够降低建筑能耗以及能源浪费的具体方法。例如使用国家节能材料施工并力求建筑造型简约,降低混凝土的使用量,尽量给房屋创造更多的使用空间。

(二)新能源新能源指的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的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等。其具有低碳和低污染的特点,而且广泛存在,具有易得性。

(三)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属于一种高质量建筑,其具有低污染、健康环保、生命周期长、具有良好的生活空间等特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绿色建筑将成为建筑业的主要产品形式。

二、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应用现状及问题

现阶段在学术层次,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市场层面,存在材料生产商顶着“环保绿色”之名销售不合格材料或者产品的现象;在设计环节,存在设计师不能充分理解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的概念,导致设计的建筑和绿色环保南辕北辙,也导致完成的绿色建筑并不能达成设计标准使用寿命的现象;在施工层面,则广泛存在细节不到位、工艺不合格现象,导致建筑质量低下。因此可以看到,在绿色建筑当中应用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技术,必须要充分考量到主体的意识、生产、设计、施工等环节。而以上现状背后潜藏着以下的问题:

(一)思想意识落后和绿色建筑有关的所有主体例如绿色材料销售者、建筑设计师、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监理单位乃至于政府主管部门对于绿色建筑的思想意识比较薄弱,导致对建筑节能、新能源技术了解不足。进一步来说就是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缺乏深入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人类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将所谓的住宅改善建立在对大自然的无限透支、获取之上。

(二)人才培养不足绿色建筑想要普及开来,有赖于相关人才的培养,然而截至目前我国建筑类院校的相关人才培养并不十分充分,例如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人才、设计人才、施工人才、监理人才等都是如此。人才队伍不能满足目前绿色建筑施工需要,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融入差,导致绿色建筑水平低下。另外,目前我国要求在建筑工程中融入BIM技术,以求做到合理设计、合理施工,提高建筑节能、节材,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但是目前在施工当中BIM技术使用还是较少,主要是因为该技术成本较高,以及行业内并没有3D建模、信息方案、施工图示融和一体的成熟平台。

(三)国家、地方、行业标准不完善现存的《绿色建筑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都是在2007年之前推出的,也是针对当时的建筑现状给出的一些指导和标准,而如今13年过去了,相关规范、标准都已经和现如今的建筑难以匹配。而且《绿色建筑导则》、《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规定基本上都是从节材节能的角度给出的标准,并没有对于节水、节电、低碳等做单独规定。这必然造成在绿色建筑施工当中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融入缺乏标准参考,导致绿色建筑施工环节会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三、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应用改进措施

在上一部分内容里介绍了我国的绿色建筑项目当中,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应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致因予以挖掘。目的就是为这一部分应用改进措施的形成做好铺垫。即从思想层面、人才培养、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三个角度来分别给出对应策略,使得传统当中存在的问题获得解决。

(一)解放思想,让绿色环保真正落地要从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单位、绿色建筑材料销售单位、建筑设计师、施工管理者、施工人员、工程监理等主体的思想层次来确立绿色建筑思维,能够使得各主体对绿色环保工程有正确理解:①绿色建筑材料生产以及经营单位:能够守法经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生产和销售绿色建材。②设计师环节,其设计图纸具有积极的建设指导作用,能够使得建筑施工可以标准化、效率化。若是设计师可以创新思维,在设计环节有效融入建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便可以决定后续的施工环节是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来施工,建筑设计师对于绿色建筑中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有着决定性作用。例如考虑到当地建筑特点来实现节能减排,例如北方地区采暖因为普遍采用煤炭供热之故,往往导致冬季空气污染严重,此时可以考虑植入电地热采暖,或者太阳能超导地热采暖,相对来说,因为能源比较清洁,不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故此这里的解放思想就是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地采用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新能源等技术,要在设计环节考虑工程成本以及工程的社会效益,做到适当融入,实现开发商、业主、社会、自然环境的多赢。③工程采购环节比较重要,要建立采购人员职业道德,避免以次充好,从材料环节便控制住绿色建筑质量因素。④施工管理者、施工人员、工程监理必须要认真解读设计图纸,要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尽力做到技术交底清晰,避免因为监督不严格导致的返工、施工变更等情况,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把握技术应用人才是建筑节能、新能源在绿色建筑当中应用的最直接影响因素,既能决定应用规模,也能决定应用质量。笔者认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是最科学的。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应用范围。①建筑节能技术。首先,使用新材料例如环保水泥的应用,环保水泥具有辐射低、污染低的特点,施工简约而不浪费资源。其次,环保幕墙技术,采用玻璃幕墙,最好采用变色玻璃幕墙,变色玻璃幕墙可以随着太阳光强度而改变色度,阳光强烈时幕墙颜色加深,而在阳光强度弱时呈现透明状态。再次,节能外墙保温技术。即该种外墙利用了导热性能低的材料来降低阳光温度导致的室内温热,也能在寒冷冬季保证室内温度不受自然温度影响,即具有双向平衡作用,使得室内冬暖夏凉。这种外墙对于煤炭采暖具有积极辅助作用,可以降低煤炭燃烧量,从而降低大气污染。最后,节能屋顶。例如屋面涂抹绝热防潮材料,延长屋顶寿命。或者屋顶平改坡来降低雨水腐蚀延长屋顶寿命等。也能通过科学合理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二次利用。②新能源利用。首先,风能的利用,在设计环节利用对流作用实现室内温度调节,其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其次,光能的利用。可以增加窗户的采光面积,使得室内亮度增大,而且在冬日里这样的采光也有助于提升室温。另外还可以购买太阳能热水器,这样可以有效节省电能,降低污染。再次,电能利用方面,可以选择变频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改变了传统空调的恒量通风量弊端,可以智能改变风量、风速,提升电能利用效率同时还能降低电能浪费。总而言之,建筑节能与新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有效应用,有必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里,将其做好分类以及对应的施工标准,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为未来建筑工程培养一批特殊的人才。

(三)出台法律,让绿色建筑有法可依目前绿色建筑施工当中建筑节能以及新能源利用不佳,和相关法律、规范、标准不健全有关。现存的还是十多年前颁布的导则以及评价标准,严重滞后于社会现状,急需推出相应的符合当下乃至于未来一段时间的新的导则、评价标准。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针对绿色建筑工程形成设计质量终身责任制、施工质量终身责任制、监理质量终身责任制。即只要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直接针对三者问责,从而确保绿色施工技术可以落实到项目里,融入到具体的施工过程里,避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另外,针对目前装修导致的甲醛超标等,可以出台对应的法律规定,要求内部装修单位使用环保乳胶漆、硅藻泥等产品,降低室内甲醛含量,确保居住者的安全。也需要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权威的甲醛检测机构,以此来对工程施工形成严格的监督。最后,因为BIM技术融入建筑工程的难度大,需要政府为主导建筑行业协会辅助建立建筑系统数据平台,将3D建模、信息方案、施工图示融和一体,推出适合各施工企业的BIM技术,使得其可以为建筑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具体应用给出科学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成本匹配,也能实现建筑的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结语

绿色建筑当中的建筑节能、新能源技术应用虽然看似施工环节的问题,而实际上其却和社会整个产业链息息相关。故此需要从政府、社会企业包括绿色材料生产销售以及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来一同改变观念,并且依靠法律手段来使得绿色建筑可以推广开来,让建筑节能、新能源技术得到具体应用,使得人类能够拥有健康绿色生活空间,提升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韩航波.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房地产开发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

[2]孙博.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26):152.

第3篇: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指的是从最大限度上降低石油、煤炭等消耗碳类资源的经济,其本质特征为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核心是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尽量减少碳类气体的排放,以绿色经济为根本,缓解气候变暖,并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清洁发展。因此,国家经济部门应积极提倡企业采用绿色能源技术,形成低碳经济发展体系。

一、提高低碳经济认识,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在绿色经济环境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低碳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有机整合起来,促使健康经济得以健康发展。首先,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树立低碳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新概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自觉参与行动。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推进低碳生活放在日程议事上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一些硬性指标来约束公民,促使他们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并将其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与发展目标。通过对绿色经济的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在广大公民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他们支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理念,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形成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近年来,气候经常出现异常现象,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国大力提倡加强对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的经济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无碳技术、低碳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扶持,提升重视程度,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绿色经济为主导,全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先进低碳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研发、运用和推广,从而形成一套绿色经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以此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另外,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国家经济部门应与科研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绿色能源技术,保证低碳经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绿色制度创新,形成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在绿色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促使低碳经济能够快速而平稳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制度,使其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主要包括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制、绿色管理体制、绿色能源技术和绿色科技体制、绿色心态体制、节能减排体制、节能环境产生发展体制以及绿色产业结构体制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能源技术、清洁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另外,当这一套体制机制制定完毕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其中各级政府部门需起到较好的调控、监督、管理和执行等作用,保证各项绿色制度的有效实施与落实。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现阶段,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与无碳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要想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与公民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应以政府为主导,促使公民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培养国家绿色经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从本质上讲,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还是人类消费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所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公民广泛参与,人人有责,使其成为大众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民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全民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与各种社会组织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公民广泛参与低碳生活,转变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

五、结语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应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提倡绿色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刘亚平.从绿色经济视域探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01:86-87.

第4篇: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可再生

建筑节能设计是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当前资源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促进建筑节能设计水平提升的必经之路。建筑的节能设计也是为了带来相对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目前,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当代社会的冲突提醒我们,人类显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矛盾制造者。城市无限扩张后,巨大的隐患埋在人类的未来。问题不在于丰富现代城市,而在于如何规范它。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人类如何用自己的双手来对待世界。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来,在著名的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再到目前的“低碳”的理念,我们逐渐意识到,人类必须学会克制自己的无限无尽的欲望在发展过程中,否则他们将承受来自大自然的无情消解。于是,绿色建筑理念开始萌芽,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也开始流行起来[1]。被广泛引用的可持续性定义是从198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题为“人类的未来”的报告开始的。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利益破坏未来的基础。”这一长期来看是非常有意义和值得进一步考虑的。为建筑业、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考虑环境、城市与建筑问题,它应当是整个人类当代和长远利益的短期利益;应该考虑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在一个公平、合理的方式对这颗星球的未来人的有限的地球资源共享。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应该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劳伦斯在“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说,“这意味着可持续性是使幸福生活比生存,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消费。”在资源和环境的消耗相当于做有害于人类自己。

1建筑工程节能相关概述

建筑节能就是合理的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的建设,包括建筑本身,保温功能,建筑材料在能源消耗和建筑采暖能耗的生产等等。在确保建筑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同时,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采暖和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自然能源的水平到标准。一言以蔽之,建筑节能是指减少采光照明、空调制冷、采暖供热、改善室内环境质量、调节室内湿度的能源消耗,以及地热能源、太阳能的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2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实现“人文-建筑-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于20世纪率先在发达国家兴起,发展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在建筑节能取得进展的同时,又将其扩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提高居住舒适度等领域。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时间较晚,但目前已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通过不同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分析,目前社区的绿化率达到38%,平均节能率达到58%,节水率达到15.2%以上,可循环材料达到了7.7%。人们相信,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必须更环保、更有科技感;因此,促进可持续城市的建设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关键问题。可持续性概念是一个广泛的全球性问题,包括有关人、环境和社会的各种相互关联的研究。可持续城市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确定可持续性的作用加以阐明。事实上,这种可持续性代表了一种新的方法,它包含了“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基于重新思考的过程,旨在将当前城市的整体实施与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和人民联系起来。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行所需的能源消耗增加了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目前国际公认的做法是采用创新的方法减缓这一问题。鉴于此,绿色建筑的能源性能对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是与能源的性能高度交织在一起。因此,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力和波浪等)不但对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可持续能源(包括废物能源)在可持续性的增强方面具有很大影响力[2]。回顾以往的研究,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材料表明,绿色建筑(包括低能耗、超低能耗和零能耗建筑)有明显的交叉在一起的节能设计,以先进的集成技术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消费(加热、冷却和电力等)。针对绿色建筑的可持续能源效率,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基本的准则。在这方面,太阳能可持续系统一直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关键因素。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也是可利用的最丰富的能源,且在转换过程中不会产生危及环境的污染。在太阳能建筑设计中,建筑师设计起着统领作用,协调各专业,发挥自身特长,将建筑设计与太阳能应用技术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太阳能系统一般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供暖系统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连接器已被利用作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冷剂充电的家用热水系统不但制造简单,包括一般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而且同时能提供充足的能耗。因此,建议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进一步设计和开发中利用各自的成果,冷却和加热系统是最近研究绿色建筑的一个主要热点[3]。建议考虑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未来生态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这表明,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可能是相当有益的。回顾近年来的学术尝试,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的利用、以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太阳能的利用。但是,它仍然是研究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关键。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可有效降低建筑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让城市功能朝着美好人居环境的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技术之一,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且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等特点,是自然界中可以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3结语

人们居住环境既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绿色建筑是实现“人文-建筑-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技术是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利用可再生能源时,也应注意以下三点问题:(1)因地制宜。可再生能源在不同地区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能源状况和气候条件,有选择、有侧重的利用可再生能源;(2)新技术开发。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技术研发,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加大相变储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利用的技术创新或产品研发;(3)可再生能源耦合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的耦合技术,将分项技术整合,以改善单一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形式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节能优势等缺陷,同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慧.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3(04):39-41.

[2]杨光.绿色建筑中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设计[J].节能,2013(02):48-51,3.

[3]蔺兵练.浅谈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01):146.

[4]谢国丽,杨军.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及建议[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2(04).

[5]孟宪建.浅析可再生能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1(12).

第5篇:绿色能源技术范文

关键词:低碳排放;清洁能源;投资;经济驱动

一、引言

在21世纪,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国家承诺到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消耗量增加约15%,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40%~45%,国家将这些指标写入了规划中。因此,加快清洁能源的投资和发展是必然。能源结构多元化,导致电力市场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和补贴政策,但由于清洁能源的电力产品间歇性和不稳定,导致了清洁能源电力的负外部性,这是清洁能源电力并网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负外部性可能加剧清洁能源电力投资的犹豫和延迟,不确定条件投资的特点总是延迟投资,总体来说这不利于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低碳排放经济手段来驱动清洁能源的投资发展,抵消负外部性带来的清洁能源电力投资的犹豫和延迟。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低碳排放和清洁能源。TracyWolsten-croft(2009)认为,低碳化离不开政策、技术和金融三位一体的支撑框架,而在这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金融。能源低碳化也离不开碳金融的发展与成熟[1],二者相辅相成,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环。

二、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自本世纪初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断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即使这些经济激励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刺激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和国外清洁能源激励政策和经济手段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清洁能源的条件和质量差别很大,经济发展水平和负荷能力也不同,因此清洁能源发展模式差异很大。我们从低碳排放的经济手段入手,探索灵活有效的经济驱动手段,促进清洁能源占比目标的实现。通过经济手段加强社会投资和融资对清洁能源的信心,刺激清洁能源的电力发展。目前对于清洁能源投资的主要的障碍是碳交易市场不成熟、清洁能源普遍负债率较高、风险资本受制于退出机制不完善对投资形成了阻碍以及融资困难等。碳交易市场不成熟主要是相应的政策、机制不完善,相关人才缺乏,导致清洁能源投资动力不足,同时无法通过清洁能源投资获得可观效益。清洁能源例如光伏等,由于其依赖于自然环境、季节、时间等因素,导致发电不稳定、不可控,对于电网电能质量影响较大,无法用于调峰,且对于电网负荷有较大影响,因此存在较大面积的弃风现象,这直接导致了诸如风电等此类清洁能源依靠发电产生经济效益较为困难,只能依靠国家补贴,在补贴下降或者取消情况下,清洁能源普遍存在较高的负债率,因此在储能技术暂时不成熟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国家经济和金融政策进行支持。清洁能源由于其投入大、风险高,有必要引入风险资本,但目前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完善导致风险资本投资困难。根据目前清洁能源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策略的探讨。

三、低碳排放经济驱动清洁能源投资的策略

(一)推行和完善金融手段利用CDM引进低碳技术和资金,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辅助构建绿色信贷,通过资本市场引导风险投入和扩大绿色保险的品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可以使得清洁能源投资的门槛和成本降低,促进清洁能源投资的发展。

1.利用CDM引进低碳技术和资金。根据清洁发展机制交易规则的规定,到2012年,中国批准的减排量(CERs)将占全球的50%。目前,虽然中国已经拥有碳减排卖方基金,但中国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为它位于碳交易产业链的末端。近年来,中国各类清洁能源发电等CDM项目蓬勃发展。中国应大力发展CDM项目,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碳市场的碳交易机制和碳基金市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真正获得我们所需的资金和低碳技术,从根本上促进中国电力行业清洁能源的发展,真正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在未来的CDM项目中真正实现[2]。碳基金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为节能减排做准备。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在CDM项目中建立碳基金市场,也要考虑适合中国的碳基金市场是什么样的。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的中国碳基金市场可以促进中国碳金融的发展,从而推动清洁能源投资。碳基金市场将有助于降低碳交易成本,加强监管控制,增强碳交易流动性,并对碳交易市场的风险控制进行加强。同时,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也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逐步参与,产生更多的碳金融相关支持和中介服务组织,培养更多的碳金融专业人才,促进CER和VER等一级和二级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并引入国际碳交易市场,以提高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声音和竞争力,为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2.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绿色信贷。我国应该推动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等国有银行为主体,地方农商、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为辅的模式。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以为了促进清洁能源的投融资,首先银行利用绿色信贷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保驾护航,提高自身资金利用的效率;其次,金融监管机构更应持续的推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使得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在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共同竞争下,为清洁能源的投融资带来利好。在具体的绿色信贷方面,我国可以建立低碳能源发展的衡量体系,通过对企业在清洁能源和碳排放领域所做贡献,使用数字指标将其量化,然后根据分数进行评级,根据打分结果决定信贷政策。另外对于大力投资和发展清洁能源的,给予低息贷款等一众利好政策,对于那些不主动发展清洁能源的,则提高贷款利率,倒逼企业加强对清洁能源的投资。

3.通过资本市场引导风险投入。清洁能源属于高风险项目,因此对于此类项目的投资很少。目前我国的清洁能源依旧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风险投资机构对清洁能源了解不足,因此对此行业不看好或者投资较为谨慎,导致投资不足。同时国内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风险资本进入新能源项目后存在退出困难,限制了风险资本的再投资[4]。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我国的股市板块为中小企业上市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平台已经不是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的就是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另外我国清洁能源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存在门槛较高的问题,因此需要考虑如何精准定位此类中小企业,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政策,而又能够保证市场是良性发展的。在清洁能源发展中,银行的低碳信贷政策要和资本市场的上市政策结合使用。如果银行信贷评级不合格,那么公司在银行无法取得贷款,就会考虑其它的途径,例如资本市场,对于此类评级不合格的企业,既不能让他从银行取得贷款也不能让他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否则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所以二者一旦出现真空,就可能出现此类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发生,对于低碳能源发展也无法形成有效的约束力。因此建立清洁能源信息披露平台对于低碳能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企业申请上市时,可以通过此类信息判断企业的情况。对于清洁能源给予支持,对于高耗能企业的上市融资不予支持。在企业上市后,市场本身具有的信息,可以使得投资者对自己所想要了解的方面或者重点予以调查和参考,并进行市场调研,以此来确保清洁能源的企业价值和融资空间,促进清洁能源的投资。

4.扩大绿色保险的品种支持清洁能源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该制度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作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环境保护,应该对此类保险进行创新,扩大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例如扩大至清洁能源、新材料等环保企业。同时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可以建立碳信用担保保险,确保碳信用额度,多项保险形式并举,以此来促进清洁能源的投资。

(二)完善融资模式1.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融资。企业融资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是由自身的融资结构或融资方式决定的,成本的高低影响资金的使用率的高低。因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应该促进自身融资质量的提高和融资方式的合理,合理利用各地区太阳能,水电,风能,生物质能等丰富优势。2.清洁能源技术融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融资,作为融资模式的一个重点,需要企业和市场不断的探索其合理性,同时也要考虑清洁能源技术的融资。目前,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是研发、成果和产业化。清洁能源技术研发费用高,投资额大,风险高,收入低。在这个阶段,最佳选择就是风险投资模式。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同时在企业已经开发出技术的阶段,发挥政策融资机制的作用,给予企业各项利好。清洁能源技术的产业化是一个终端和产出阶段,在这个阶段,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多元化融资。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多重融资渠道,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

四、总结和建议

能源低碳化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技术的推动和金融的发展,清洁能源的成熟发展有助于我国能源低碳化,对于节能减排、国际形象均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清洁能源发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经济和金融政策作为其中一个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清洁能源的投资,确保清洁能源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低碳排放经济和清洁能源的研究,探讨了二者的关系,同时形成了促进清洁能源投资的策略。

(一)大力发展CDM项目,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碳市场的碳交易机制和碳基金市场,这有助于加强监管,也可促进碳金融发展。

(二)根据投资现状,银行推出绿色信贷,为清洁能源投资提供支持,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在加强监管的情况下,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作用。

(三)健全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碳信贷政策和资本市场的上市政策结合使用,建立清洁能源信息披露平台,让真正有资质有需要的企业获得足够的融资空间。

(四)创新绿色保险,扩大经营,支持低碳环保企业的发展。

(五)企业完善融资模式,合理利用各种能源和技术进行融资,尤其在技术开发阶段,发挥政策融资机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昱.碳减排约束下新疆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金融驱动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2.

[2]杨博.我国电力企业低碳经济之路[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朱利明.大型发电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培育路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