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精选(九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

第1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四、多元检测,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

第2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

国家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5个领域。要求学校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每学期应安排6~7课时,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另外,健康教育在小学阶段还要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中学阶段则应与《生物》等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但从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健康教育课事实上正面临不能长期持续开展的危机,乃至有逐渐消失之虞。如何正确理解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关系,并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依然是今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影响学校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的因素

对学校健康教育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层的相关意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健康教育很少被纳入其决策的范围之内,进而导致在履行教育职责时缺乏主观能动性。201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虽然一再强调体育与健康课不是原来的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合并,但并未明确健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未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的开设作出新的规定,其结果是使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危机,连带而来的是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师缺乏必要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不仅涉及人体生理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等自然学科领域,还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学科领域,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很强的社会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和素质较低的问题[2-3],要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否则无法胜任相关工作。

对健康教育概念的认识鉴于许多教师对现代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缺乏全面的认识,理解相对滞后,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正确领悟健康教育的内涵,认识到健康教育是以信息传播、行为干预为手段,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4];实际上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疾病预防,更在于促进健康,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达到知、信、行统一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着力倡导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主题:传染病的预防;合理营养;心理健康及社会环境;口腔健康等个人健康;家庭生活;生殖健康;人口教育等。1992年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强调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而要使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发生转变,主要还须依赖正确合理的健康教育,其他任何课程均无法完成相关的任务。而学校体育教学则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传授运动技术和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求通过锻炼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门课程。

学校健康教育新模式构想

构建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要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在赋予其独立学科地位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系统的课程体系,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开设独立的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课是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最基本途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健康教育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有特定的教学内容、规律、教学手段[3],不同于一般的卫生宣传,其着眼点在于如何使人们建立和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态度,完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框架,认真梳理和整合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取系统的健康知识。如《上海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规定,中小学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小学每学期6课时,初中和高中每周0.5课时,并要做到“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在国外,美国从幼儿园到11年级都设有健康教育课程,并有一整套课程设置、配套管理服务[5]。提示,学校应通过开设正规的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从小学到中学系统、连贯的促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各方面相互配合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格局除基础型课程外,各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学校可成立校长负责下的学生健康发展中心,由心理辅导、卫生、体育和生命科学(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健康教育教学组,并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落实课程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任务。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日宣传活动、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相关活动。在此基础上,还可采纳其他一些可资借鉴的学校健康教育形式,如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各种媒体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积极开发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教育的实施效果。

第3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 基础教育 体育与健康 课程改革

为了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底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国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计划,该方案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

“阳光体育运动”以“阳光”为主题词,紧紧把握“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成长的规律和兴趣的需要以及能力发展的需求,旨在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自信、友善的和谐个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新审视。无疑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阳光体育”概念释义

国内对“阳光体育”的概念暂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七点精神,笔者尝试将“阳光体育”界定为:“阳光体育”是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普遍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主动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行为,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

二、“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阳光体育”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内外竞赛等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今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并达到体质健康标准。

三、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之于“阳光体育”

1.体育课程改革应“授之以渔”,与“阳光体育”目的相一致

广大体育教师从一开始就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而实验伊始,一线教师更是热情投入,积极努力探索,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教改成果。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诸如“淡化运动技能教学”、“赶时髦,搞形式主义”、“体育教学虚无化”等倾向。更令我们难堪的是,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体育教师竟然不知道怎么上体育课了;“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话报剧一样”,“模拟劳动的体育课”等怪异的体育课接连不断地出现。一些新体育课的观摩示范给人内涵不深、做秀表演之嫌。随之而来的争论也越来越多,甚至我们不得不讨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这类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

然而,现实更让我们担忧。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呈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从总体上看,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很明显,这些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体育课在干什么?我们的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我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否正确?可以说,改革是没有错的,以“学生健康为本”的教学目标是没有错的,以“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进行体育教学、指导学校体育也是没有错的。问题是,我们应当怎样来或者说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所以,无论是“扁担南瓜进课堂”还是“应不应该教运动技术”等疑问这都不是主要问题。它们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可以千差万别,关键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能不能达到“达标争优,强健体魄”的目标,能不能让学生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因为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又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

因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量。此外,我们在教运动技术时,一定进行“健康化”处理,绝不能照搬这就是“运动技术健康化”。只有这样,运动技术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意义不在于全面再造课堂,再造教学,而在于引领一个走势:现实正在往理念的方向移动,理念正在摇撼现实最深层的基础。与这一点相比,那些技术上或设计上的不足都是可以谅解的。

可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首先是一种追求,一种理念。实事求是地讲,体育教育改革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当代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担负着重要的功能。如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因此,它必然要改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体育理论工作者不应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概念与设计过于挑剔。因为改革主要不是去建立、证明一套技术体系,而是去传播新的体育理念,新的体育文化,新的行动方式。

2.体育课程改革应“避虚就实”,使“阳光体育”更阳光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最近几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忽视已经成了一个严重问题。很多老师上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只要学生玩得开心高兴就行,

不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在教案中没有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把体育课上成了“休闲课”、“娱乐课”,有的体育课完全变成了“游戏课”、“文艺表演课”,教师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体现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的体育课则上成了“放羊课”或“体育项目超市”,教师解释为:这体现了过程与方法、实现了运动参与、自主学习的目标等等。

其实,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上体育课就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所以,2004年12月以及2006年11月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现场观摩研讨会上,就把“合理的运动负荷”作为评价优秀体育课的一条重要标准。人们逐渐认识到:运动负荷测定不能忽视,运动负荷还应当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当然运动负荷的测定,这决不是完全回到过去。过去的运动负荷测定太单一,特别是它不能反映学生不同发展领域对运动负荷的不同要求。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关注,把主要精力都用到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对运动负荷的计算和描绘上去了。因此,揭示过去运动负荷测定的不足,实现对学生运动负荷测定的进一步完善化和科学化,这种发展动态必然是螺旋式的上升,而不单纯是回到过去。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锻炼身体所不可缺少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必须要有合理的运动负荷。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时,必须要重视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仍应作为评价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3.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完成其“使命”上进行适当“减负”

第4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1.对体育促进身体健康存在的一些疑问

新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体育”变为“体育与健康”后,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些困惑:“体育与健康”课是该注重身体锻炼还是健康知识的学习?会不会把健康教育的知识学习当做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体育课中的技能传授和身体活动性?会不会把“体育与健康”理解为体育加上健康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清楚体育课教学和学生健康促进之间的关系,并有具体的对策来实现。

2.认识体育促进身体健康的基本策略

2.1思想的认识

体育与健康的结合是种世界性的课题和体育的发展趋势。从思想上我们应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为是“体育为健康”,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体育课教学是个手段和载体,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是目的,我们所说的身心健康是依靠体育的身体活动性来实现的,但这个身体活动又不是为活动而活动,它要和学生的健康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体育的教学和身体活动都应以“身心健康”为基础。而这个基础目标,就是要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积极地锻炼身体,使体育课程为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让“体育好”和“身体好”在体育课教学效果上得到最大的统一。

2.2明确的方向

体育促进身体健康应该体现在“身体锻炼”和“健康知识”两个方面。“身体锻炼”是指通过体育锻炼来实现学生身体结构和机能的改善,这主要是通过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和技能学习来实现;而“健康知识”是指通过传授健康知识、卫生保健的方法来让学生懂得怎样科学合理的维护自己的身体,这主要通过体育课对在健康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来实现,不管是哪个方面,都与体育课紧密相连,其中“身体锻炼”的方面与体育课有着更直接的关系,在传统的认识当中说到体育自然首先想到的是锻炼。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并不能相互取代,体育课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时,体育既不可能不做任何努力和改变就能很好地为健康促进服务,更不是将体育课直接变成健康教育知识的讲解、学习就能为健康促进服务。

2.3合理的方法

在未来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中“体育传承”和“健康促进”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应该是浑然一体的结合。这就要求学校的体育课程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服务,体育课的教学要从原来单纯的“学习运动技能”变为“通过运动技术为主体的学习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服务”的课程。例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学会一些动作或技术而学习,那么体育教学的评价只是停留在学会什么动作,做的怎么样这个阶段;但如果从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出发,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效果:体育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从以往体育锻炼服务于竞技运动而转变为体育是为了发展个人的形体、力量和灵敏性等,不同身体条件的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参加体育锻炼;教学的目的从“教会学生不会的动作”变为“既教会学生不会的动作,又教会学生不知道的锻炼方法”,于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教师就必须告诉学生如哪些动作可以进行哪些肌肉的锻炼,哪些素质的锻炼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和运动负荷,什么时候需要休息,什么时候需要增加营养,以便更好地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这样对于教材的研究会有重大变化,教学中的讲解、练习也会产生重大的变化。

2.4有效的工作方法

体育课教学要有效率地、有实效地促进学生健康,还必须有“现在”和“将来”两个概念,必须分成现在的和将来的策略方式,用“现在”和“将来”的两个战略来完成长期促进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的学科任务。

“现在”主要是通过当前的体育锻炼和具体的保健措施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就是指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所谓“现在”就是利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时间、利用在学校条件下的方法和体育课,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身体、体能。现在策略的含义主要是打好身体健康的基础。首先是一个全面的打身体基础的任务,全面身体基础就是在学校阶段的身体发展一定要把体能和健康的最基本要素的锻炼进行下去。其次是打下运动技术学习能力的基础,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现在的锻炼为他们以后的运动能力发展和运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将来”就是用长远眼光来关注学生将来的健康需要。“将来”的方面是通过健康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来促进学生将来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之后的身体健康。“现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工作与体育课中身体练习和素质锻炼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将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工作与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身体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和“传授保健养生方面的原理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不仅知识的学习如此,身体锻炼和维护身体健康也是如此,但是从人生的各个阶段来看,各个阶段的身体锻炼和维护健康的需要及侧重是不一样的,中学阶段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身体发展需要和他们面临的健康问题去进行健康促进的工作,在体育教学中做好相关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工作,让他们学在当下,用在将来。

参考文献:

第5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关键词:厦门一中 初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 现状 分析

一、前言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必修课,在课改前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是分开来进行的,课改后的体育课程全部叫体育健康课程,在原先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健康教育有关内容,如青春期发育问题、疾病与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初中学生到底了解和掌握了多少的体育健康知识呢?本文力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初中学生自身成长中诸多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和疑惑,了解学生掌握和接触的体育健康知识的途径以及如何在成长中运用所学的体育健康知识,以求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更好地传授和讲解以及解决初中阶段的学生成长中的诸多的健康问题。[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厦门一中初一5个班共289人,初二5个班共279人,初三5个班共283人,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文献检索等方法,广泛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向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51份,回收有效问卷839份,有效率为98.60%。

2.3数据统计法

对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厦门一中初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现状

1.1初中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掌握的情况

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论学习的重点。

本次调查共发出851份,收回有效问卷839份。在对调查问卷分析后发现学生对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好。99.5%以上的学生能够回答出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办法如闭合性损伤如何处理(冷敷、热敷、骨折的固定)、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办法(按压止血)等。92%以上的学生能够坚持在平时的体育锻炼前充分的热身以及在运动后采取放松的方式。由此可见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教师重视与体育运动直接相关联的运动损伤知识的讲解和传授。

1.2初中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的情况

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是指在遵循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的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以及运动时间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1]

在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在体育课中主要以体育教师的安排为主,学生并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样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参与平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多以兴趣为主,没有科学锻炼的意识从而走向体育锻炼的两个极端,要么出现锻炼时间过短、运动量过小、强度偏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要么出现运动时间和强度过大,从而导致运动疲劳的极端情况。

1.3初中学生心理的自我调适

自我心理调试是根据自身发展及环境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控制和调节,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维护心理平衡,消除心理问题。[2]

在收回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本次问卷调查的。在关于心理的自我调适的重要性上, 93%以上的学生认为很重要。在关于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所采用的自我调适方法上,很多学生答非所问。由此可见在遇到问题时学生在采用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上还缺乏选择。

1.4初中学生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3]

本次调查共发出851份,收回有效问卷839份。问卷主要集中在学生平时与同学相处时如果发生矛盾怎样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同学求同存异以及与同学发生纠纷和冲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有效的缓解矛盾。如何解决与家长以及老师的矛盾和冲突等等。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5]这是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述,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身体练习是主要的手段,增进健康才是主要的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而健康的含义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是否掌握,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因此只有当学生解决了青春期心理、情绪管理、心理的自我调节、运动损伤以及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等等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增进学生的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主要目的才能达到并很好的完成。

2.建议

2.1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应涵盖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方方面面。

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授不应只局限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在各项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因为只有学生掌握了体育健康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从事体育运动。

2.2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种竞赛和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以及情绪的管理能力。

体育竞赛和活动来源于人类群体性的活动,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对抗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可能会有种种突发的现象产生(如:可能不公平的待遇,受挫的经历,失败的体验,以及成功的喜悦。)这给了学生一个发现自我、管理自我的平台。如何调整自我的心态,如何管理自我的情绪,可能学生刚开始不能很合理的处理,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和帮助他们,最终让学生们掌握心理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2.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方法是否掌握,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健康的知识、技能、方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仅具备体育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更广博的知识储备。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很深研究的较多。可是健康知识和方法涵盖的知识层面更广博,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充电,涉猎更多方面的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2011

[2]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275

[3]孙科炎.情绪调节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6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指导思想体育兴趣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和实施以来,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遇到一个共同的困惑:按照传统的三段式(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织教学,课难上了!如何把握《课标》上好师生满意的体育课是我们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因此,正确把握和全面落实《课标》中的新思维、新理念是成功开启体育教改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一、以整体的观念理解课程的性质《课标》圈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应把握和明了以下三点: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力实践为主,具有教养性、教育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的多质性。即以运动实践为主,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传授为辅的统一体。2、"增进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的。这里健康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还包括学生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两门课程的简单组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命名是为了突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除了以体育为主外,还规定了18学时的健康教育内容为必修内容。二、把握好课程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课标》的首要理念。追溯我国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提法。"自然体育观"主张个性解放,强调"一切教学依据自然顺序过程而进行";"技术教育观"的理论核心是运动技术的"要素化"、"铸型化";"体质教育观"强调体育教育的自然属性;"竞技教育观"主张培养体能,以竞技项目为中心。90年代以后,体育思想呈雨后春笋百舸争流之势,"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开放式教学"等普遍受到青睐。直到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立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我国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才有了一个比较权威的统一论。在实践中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应注意如下几点:1、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坚持教学内容、方法及措施有利于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增进健康,提高体能,养成正确良好的身体姿势和行为规范,要把学科、学生、社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国情,同时应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3、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坚持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又体现区别对待,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4、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既要处理好当前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以及终身体育意识、行为和能力的培养。5、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要重视加强学生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能力,不断提高健康水平。三、正确发展和引导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是《课标》提出的第二个理念。发展体能学习的过程通常分为:(1)产生锻炼动机阶段(2)选择运动手段和方法阶段(3)适宜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经常锻炼阶段(4)合理恢复阶段。从以上四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无疑是很重要的,没有唤起学生锻炼的欲望,体育学习就会是"无水之源"。可以说,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驱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因而,《课标》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兴趣,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重视学生兴趣并不是教师一切围绕学生的喜好转,更不是兴趣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兴趣,那种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课程与体育课改的唯一依据是错误的。例如,在体育教学中,不少学生对单双杠等器械练习、耐久跑、韵律操不感兴趣,哪是否就该把这些内容从教材中淘汰出局呢?如果是这样,全班五十个学生可能会有几十种运动兴趣,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唯一的方法是让学生自由练习,又绕回到那个年代的"放羊式"教学。

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偏离了"度",真理就成为谬误了。体育课程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制约性,它势必要反映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在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中,首先强调的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最终稳定的。因此,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可以培养、改变和迁移的。体育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扩大知识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努力改革教法,改变方式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体育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间接兴趣。四、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是《课标》提出的第三个理念。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然而,由于遗传、教育、环境、生活条件、努力程度等各不相同,学生的身体条件、运动素质等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为此,《课标》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那么,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呢?1、多数学生的体育水平是学校体育工作评价的依据。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对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它是建立在测定的基础上。在测定的最终结果中,以大多数学生各项指标测定的水平为决定值。评价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我们制定体育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确定难度与要求,以及教学进度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科学依据。所以"多数"学生成为我们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但是,"抓多数"决不能"丢两头",忽略了少数体育尖子的发展与少数体育差生的提高。2、创造条件,让体育特长生发展更好体育特长生是在体育方面具有专长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学生长期刻苦锻炼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不仅是学生主体的需要和权利,也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需要。对于少数体育特长生,决不能因为我们反对"精英教育",反对应试教育而面向少数学习尖子降低标准,放任自由,听之任之,压制体育特长和个性发展。我们要创造有利的学习氛围,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不断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发展得更好。3、注重体育差生的转化体育差生是指那些或是由于遗传因素影响,或由于后天培养的缺陷,致使身体形态、运动素质、体育知识技能比较差。这部分学生虽然在班级中为数不多,但也常常使体育教师感到棘手。造成后进的因素很多,诸如学习动机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道德情感和意志努力等等。从个性发展角度看,后进生往往个人个性中积极品质发展不足,反而消极品质得到充分表露。体育差生的体育成绩低下,基础不牢,体育教师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让体育差生体验成功。一旦激发他们的运动潜力,他们的进步往往会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因而,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发现后进生个性中积极品质,努力鼓励发展优点,从而完善个性,促进后进变先进。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实施《课标》的一个难点。主要参考文献:[1]刘清黎主编《体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出版。[2]赖天德《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认真落实课程理念》,体育教学杂志,2004年第1期。

第7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室外课(或体育场馆内)为主要形式

1.体育课名称的发展演变。体育的概念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而来的,在我国的古典中并没有体育这个名词的记载,但是却有传统的“导引”“养生”“习武”等与之相近的提法。1903年设立体操科,其学习的内容就规定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到了1923年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其学习内容为游戏、田径、球类等综合教材;直到1954年5月4日制定颁布的《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学校体育课的学习内容规定为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综合教材系列,重视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身体锻炼,并要求学生达到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体力测验考核标准,争取更多的学生能够达到“劳卫制”的标准。从以上体育课名称发展历史及其规定的应该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没有强健的身体怎么来抵御外来侵略和保卫祖国呢?所以,体育课程在当时都明确了目的,要有强健的身体,就必须进行身体锻炼,而进行身体锻炼是不可能在室内就能达到效果的。

2.体育的概念。从广义的体育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从狭义的体育概念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它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在20世纪30年代,由吴蕴瑞、袁敦礼合著的《体育原理》一书对“体育”的解释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它说:“体育二字本为身体教育之简称。乃以身体活动为方式之教育也。”体育的实际意义首先是育体,是育学生的身体,使身体健康,进而育学生的心理,使之也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意志品质,使学生更具社会适应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进行身体练习,要增强体质,要提高运动水平,学生想学到一些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在教室里以纸上谈兵的形式是达不到目标的。

3.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性质明确说明了体育课程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规定,该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绝大多数的学时都要让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只有通过更多地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育与健康是一种递进关系,是通过育体进而育心,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对不良社会行为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判断力。

4.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有一种声音认为体育课可以不再是在室外风吹日晒了,必须加大室内课的比例,增加室内课的传授学时,这样做同样也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健康。其实这种声音是不可取的,是会迷惑一线教师的。按照新课程标准健康教育系列也只占高中学段的18课时,即1个学分,仅占必得学分的十一分之一。而其他的10个学分,甚至更多的学分,都必须通过实践课来得到。当然,我们不是要否认知识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仅仅靠18学时就要学到要求的必修知识,那是不可能的,还要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相关的知识进行补充,但是不能混淆等同二者的功能作用,更不能互相代替。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学习动作技术为主线

1.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开始,由于人们对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的差异,也就有了在学习技术、技能方面的探讨乃至争论,一会儿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而后又有了要“淡化竞技运动项目教学”,到后来的要“淡化竞技运动意识”的思想存在,这种思想可以说是行不通的,也是一种误导,它否定了技术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强化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上体育课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学生的健康,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就必须有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而进行动作技术教学就是一个最经济、最适宜的选择。问题很简单,技术学习是体育课最基本、与健康促进最为密切的东西。

2.动作技术是进行身体练习的基础。身体练习可以是单个的动作,也可以是成组或成套的动作,而这些动作的来源主要的还是要靠老师的传授。学生若要进行自主的身体练习,没有一定的动作技术基础,根本是没有兴趣可言的。比如,一个连一点游泳技术都没有的人,你要让他下水,很显然的,这个人首先在心理上就感到胆怯了,他不敢下水,你说他能在游泳项目上提高锻炼效果吗?

3.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运动技术教学和学生学习和掌握提高运动技术的过程本身就是增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过程,从而为以后的自主身体联系提供了技术保障。假如我们将体育课教学比喻成一个健康人体的话,那么动作技术的教学应该就是支撑起这个健康人体的基本骨架结构了。

4.强化练习,促进正确的动力定型。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进行动作技术教学,而且必须强化动作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老师教学生学习动作技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动作技术,还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动作技术,让学生们在自主练习中和周边一起练习的同伴有一定的共同的练习语言,才能增进同伴间的互助和谐的关系,这样同样能促进学生的健康。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1.身体练习是指人们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各种体育动作的总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身体练习的概念也是和体育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相符合的。身体练习在体育教学中也叫做“动作”或“练习”,这样的动作或练习是由一个或几个动作组成的。在有目的和任务的情况下,学生通过对一个或者几个动作进行一定量和强度的练习,就能达成锻炼效果。

2.新课程标准明确说明了体育课程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或基本手段。为了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动员学生,使学生有参与运动的欲望,实现运动参与的目标,也只有实现这个目标,才有可能进行适宜的身体练习。正是有了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样的要求,它就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教与学的主要手段,是体能的练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参与运动的行为,它以身体练习为龙头进而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3.要保证身体练习有一定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锻炼效果。学生的体质要得到发展和增强,学生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练习以及一定运动负荷的练习,即人体在练习的时候所要达到的生理负荷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了解和评价一节课的生理负荷量的方法常用心率作为指标,在我国有的学校将体育课适宜生理负荷量的平均心率标准定为120~140次/分钟或130~150次/分钟,而日本则为130~170次/分钟。从以上的心率标准,我们可以知道学生要达到身心健康的要求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学生在课堂上要保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其主要的责任人就是当课的科任老师。老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严密的教学计划,里面就必须包含有适当的运动负荷。

参考文献:

[1]魏晓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推行不利的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

[2]毛振民,赖天德.体育理论教材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03.

[3]中国学校体育,2007.

[4]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09.

第8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高中田径必修模块;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03;G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90-04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阶段设置1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和6个运动技能系列(即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水上或冰雪类、民族民间体育类、新兴运动类),每个系列由多个模块组成。一个模块一般为18学时,学习合格即可获1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学校条件等,选择相应的运动技能系列进行学习。“在高中3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修满11个必修学分(含田径运动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即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1]71。

在高中体育课学习形式的主流是让学生自主选项学习,且这种形式已经获得多方赞誉的情况下,为什么1学分的田径模块成为学生的必修内容?该必修田径模块的具体内容应如何设置?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的学习,我们认为,《课程标准》在田径必修模块的设置上存在问题,需要澄清认识,重新设置。

1 《课程标准》设置田径必修模块的理由

1.1 《课程标准》确定必修内容的必要性

《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确定全体学生均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即:“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共同需要”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组织实施的需要”[1]72。根据高中学生共同的体育学习需要,如“需要比较充分地具备有关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并具备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这是“《课程标准》确定一些必修内容的根本依据”[1]73。又由于我国高中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初中,“很难在第一学期开学之前就让学生选择运动技能学习项目”。因而,“适当选择一些内容作为学生共同必修内容,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共同的体育学习需求,而且也能让学生在进校之后再根据学校的安排选择体育学习内容”[1]72。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确定全体高中学生共同必修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1.2 《课程标准》确定田径必修模块的理由

《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鉴于田径运动对于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许多田径活动对器材、场地的要求不高,适合作为终身体育活动的内容。但田径运动大多比较单调枯燥,为防止出现只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学习田径项目的情况,《课程标准》增加了学生必须在田径模块中选修1个学分的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则可以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灵活选择。”[1]74即1个学分的田径模块成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如何理解这段话呢?首先,因为田径运动单调枯燥,为防止只有少数学生选修田径,而规定全体学生必修1学分田径,以此作为田径成为必修模块的理由是不充分的。明知田径运动单调枯燥、不受学生喜爱,采用行政命令强迫学生学习,有违《课程标准》让高中生根据自己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改革目标。考虑到体育课组织实施的需要,完全可以将1个学分的田径模块改为综合模块,既避免了单调枯燥,又可以对学生的体育基础进行摸底,为学生选修提供指导,为教师展开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其次,田径运动除了耐久跑,其余项目并不适合作为终身体育的内容。有多少人在自我锻炼时,进行跳高、跳远、跨栏、掷标枪、铁饼、铅球、接力跑的呢?因此,“田径运动对于学生的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这句话才是《课程标准》设置1个学分的田径模块成为学生必修模块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事实,鉴于田径运动对体能发展的简练、实用,才有了1个学分的田径必修模块。

2 田径必修模块的实施状况

通过对江苏省30所普通高中的调查发现,20所学校均开设了田径必修模块,反映了广大基层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贯彻实施是到位的。但是由于《课程标准》本身在田径必修模块的开设意图及具体指导等方面含糊其辞,缺乏前瞻性,使得有关田径必修模块的内容设置与高中阶段不匹配。在调查的30所江苏省高中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单元计划中,几乎都是从跑、跳、投三大类中各选择一些内容来组合成一个模块进行教学。如某重点高中田径必修模块的内容设置:模块共18课时,分为3个单元。跑类(8课时),内容有徒手合作跑、阳光伙伴――多足跑、持器械合作跑、下压式传接棒、上挑式传接棒/混合式传接棒、2×20 m传接棒练习、8×50 m接力跑、4×100 m接力跑、接力比赛规则或有关裁判法、4×100 m接力跑考核。投掷类(5课时):持轻器械的健身投练习、各种发展上肢或腰腹肌力量的趣味练习、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练习与手段、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或趣味投掷练习、投掷比赛规则或有关裁判法、双手头上掷实心球考核。跳跃类(5课时):多种形式的健身障碍跳、健身障碍跳接力赛、行进间多级跳、立定三级跳远、行进间三级跳远、跳部远度类比赛规则或有关裁判法、立定三级跳远考核。虽然,该模块的内容不仅有目标、有具体的学习项目,还有学时分配、学习指导、具体教学要求、考试项目、标准等,从教学计划制定的角度看还是比较规范的。特别是在该模块的考核方案中,还要求制定一份体能锻炼计划。然而,在模块内容设置中,看不到科学锻炼知识的传授,则考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浏览该模块计划就可以看出,大多是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重复。我们认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重复是必须的。但是,在具体内容设置时,要考虑项目特点和学习者的意愿。据广东省高中学生运动兴趣的调查:男女生均感兴趣的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和攀岩,男生感兴趣的项目有足球、台球、散打、武术、围棋,女生感兴趣的项目有排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柔道、滑旱冰[2],田径项目并不在其中。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的现状,也充分表明了田径必修模块设置愿望的一厢情愿。

3 《课程标准》对田径必修模块的设置问题

3.1 田径必修模块目标定位模糊

在近几年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通高中在田径必修模块的内容设置上百花齐放,但基本上是初中田径课的重新组合。对广东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表明,田径教材高中与初中的重复程度达到66%[3]。明明知道田径运动单调枯燥,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选修,却还要安排连续9周的田径课,只能解释为增强学生体能的强制措施。然而,这种强制措施究竟有多大作用呢?从南京市部分学校的教学实践来看,高中田径必修模块仅教学2~3个项目,很难体现基础性、实现全面发展体能的目标[4]。究竟应当如何理解田径运动对发展体能的作用呢?《课程标准》中已经引入了“与健康相关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的概念,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能力的需要,在有限的18课时中,是为发展体能而发展体能,“授人以鱼”,还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增进健康能力的培养,“授人以渔”,答案应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课程标准》只看到田径对发展体能的作用,忽略了“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相关的体能”在增进健康方面的差别,使1个学分的田径必修模块的设置成为体能发展的权宜之计,极大地降低了田径必修模块设置的意义。事实也正是如此,许多高中体育教师反映高中田径课设置成为“鸡肋”。

3.2 体能发展缺乏连续性

田径必修模块的设置作为学生体能发展的强制措施,在一定时间内对学生的体能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事实上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其作用是有限的,跳不出学生体能发展的怪圈,即促一促发展,停一停下降。如每年的耐久跑考试中,周而复始的“痛苦体验”,呕吐、恶心等等。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田径必修模块的内容设置与后续课程在对学生体能发展的连续性方面缺乏呼应,尤其是“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发展缺乏连续性。一方面是因为对“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在人的一生健康中所占地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没有从体能发展的角度把田径必修模块与其它专项模块联系起来。此外,学生体能自我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凡此种种,《课程标准》在田径必修模块设置中,没有给予明确的指导与定位。如田径必修模块应发展什么体能、达到什么目标、在后续课程中相应的体能发展的要求是什么等等。来自普通高中教学第一线的实验研究也表明:“普通高中选项教学,多数学生的实际运动负荷远远达不到要求,技战术教学更多的是低层次、简单的重复。如果在选项教学中不采取一定的辅助手段与措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5]

4 改进对策

4.1 取消田径必修模块,重新设置科学健身必修模块

《课程标准》设置1个学分的田径必修模块,是看重田径运动对体能发展的重要价值。但是,由于田径运动涉及的内容很多,且不受广大学生喜爱,同时也未能明确重点发展何种体能。因此,有必要取消田径必修模块,重新设置科学健身必修模块。首先,明确指出该模块的基本特性就是“健身”,就是用来进行体能发展。其次,没有了“田径”的束缚,使健身的手段、方法、形式等可以百花齐放,有助于解决单纯学习田径运动单调枯燥的问题。第三,此“健身”强调科学,是依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已经具备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该模块使其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原理。即以科学健身方法和法则为主线,教授学生锻炼身体的原理和运用身体运动、营养与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健身手段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健身的意识、健身的能力、健身的习惯,并掌握对自己健身效果进行评价的能力,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6]。在科学健身知识技能教学研究方面,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就提出了“Fitness and Wellness”(维持生命的身体适应能力)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内容体系和评价标准[7]。进入21世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Fitness and Wellness”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8]。以林笑峰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者从20世纪70 年代末开始,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健身法则和健身方法、健身运动最佳负荷价值阈的若干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为科学健身及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奠定了基础[6]。因此,开设科学健身必修模块,是具备可行性的,也是符合国际潮流的。

4.2 强化“与健康相关的体能”的发展

在科学健身的同时,系统地引入“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概念,让高中生对此均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提供相关的体能发展手段,使学生学会依据自身条件制定科学发展计划,体验发展过程,掌握自炼、自测、自评方法。在“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发展中,要着重强调心肺耐力、柔韧、肌肉耐力与力量的发展。如果说高中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能够掌握12 min跑的基本标准,知道自身处于什么阶段,知道通过12 min跑提高心肺耐力的几个发展阶段,并进行体验,有所发展,就是开设该必修模块的成功,将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所以,要充分利用科学健身必修模块,强化“与健康相关体能”的理念,并进行科学发展。参考美国高中10年级的体能表述:评价个人体能状况的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和力量、柔韧性和身体成分;设计并执行一个个人体能计划;参加多样的合理增进体能的身体活动;评价个人体能状况;在一段时间后,达到个人体能目标[9]。可见发展“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时不我待。

4.3 加强指导,将科学健身理念、方法、要求贯穿高中体育学习全过程

要通过科学健身必修模块的设置,将与健康相关的体能概念、科学健身的手段、方法、要求贯穿整个高中体育学习全过程。目前的各运动技能模块学习中,更注意运动技能、专项能力的发展。问题在于,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发展应当在每个学生的身体发展中处在最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应当在各专项的模块学习中,结合专项发展特点进行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发展,给予明确定位和指导。其实,专项能力的发展不外乎专项技术、专项身体素质、一般身体素质。而一般身体素质中的柔韧、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等正是属于与健康相关体能的范畴。它的发展与专项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但是目前的《课程标准》对此未作具体要求。这就使得通过田径必修模块的设置进行体能发展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课程标准》应明确自己的指导方向,提出高中各阶段发展“与健康相关体能”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而不是泛泛地提出身体健康学习领域。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 蒋新国. 广东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4):81-84.

[3] 宋亚炳. 对广东省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体系评价[J]. 体育学刊,2003,10(6):94-96.

[4] 张桂宁. 学生体能与个性化技能的协调发展[J]. 体育学刊,2009,16(4):67-68.

[5] 袁鸿祥. 普通高中选项教学模式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3):82-86.

[6] 邓若锋. 高中健身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的构建[J]. 体育学刊,2008,15(9):71-74.

[7] Charles B. Fitnese and wellness[M]. 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se,1997:102-103.

第9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手段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7-0009-02

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七、八、九年级)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我校通过近3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深刻体会到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全面创新。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