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精选(九篇)

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

第1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海南 高尔夫 高尔夫旅游

冬季的封场、赛事的运作以及高尔夫爱好者们对不同球场的体验等等,高尔夫运动与旅游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产生高尔夫旅游。高尔夫旅游作为一种时尚、健康和绿色的风向标已成为一种新时尚。加上高尔夫进人全运会,重返奥运会,以及高尔夫大众化普及进程将越来越快,高尔夫旅游由高端旅游转向大众旅游将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海南省政府从建设国际旅游岛高尔夫旅游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发展高尔夫,把海南岛规划成高尔夫岛球;海口将把高尔夫与旅游发展论坛办成世界高尔夫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海口将成为中国的高尔夫旅游之都,以及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海口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已成功作为国际高尔夫与旅游论坛的永久会址,并已成功承办2010年高尔夫世界职业名人赛、2011年高尔夫世界杯和2012年女子高尔夫世界杯。

本文通过对海南高尔夫旅游现状的分析,研究影响高尔夫旅游发展的要素,以期为海南发展高尔夫旅游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海南高尔夫现状

1.海南高尔夫球会现状

据调查,海南高尔夫球场均远离城市,大多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空气清新、风格各异,目前有海滩球场、森林球场、温泉球场和山地球场等等,高尔夫爱好者可在海南不同的场地体验不同的高尔夫魅力。海南一些球场曾获得“全国十佳高尔夫球场”、“亚洲最佳高尔夫球场”和“美国境外世界100家最佳高尔夫球场”等荣誉,亦承担过一些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几乎所有的球场都具有酒店、会议厅、餐厅、健身房、网球场和练习场等配套设施,且大多数以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进行经营管理,完全能满足高尔夫爱好者的旅游需求。因此,海南高尔夫球场完全可作为独立的旅游景区。海南各县市已运营的球会如表1所示。

注:昌江县海南棋子湾高尔夫俱乐部为新建球会占地亩数未公布。

海南目前已营业的高尔夫球会有26家,共计586洞,总杆数为2354杆,近5万亩的场地,海南高尔夫球场的数量规模位于全国第三。其中海口有9家球会,216洞,三亚有8家球会,154洞,陵水县有2家球会,36洞,万宁市2家球会,72洞,琼海市2家球会,36洞,昌江县1家,36洞,文昌市1家,18洞,保亭县1家,18洞。目前海南高尔夫球会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和三亚市;其次是万宁市;琼海市、陵水县和昌江县;最后是文昌市和保亭县。

2.海南高尔夫旅游现状

海南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高尔夫的发展,并将发展高尔夫写入“十一五”规划。从表2可知,接待量从2002年的8万人次,发展到2007年的60万人次,再到2009年的60万人次或34.8万人次,其中2009年打球人数可能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两者统计虽有差异,但均可说明经过17年的发展,海南高尔夫旅游接待量迅速增长,海南已具备发展高尔夫旅游的基本设施与条件,并可证明海南高尔夫旅游的初步已蓬勃发展。

二、海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优势

1.海南旅游资源优势

海南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长夏无冬,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全年日照量在 300d以上,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3℃~25℃。有报道称,海南可供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200多处,已建成旅游景区(点)33处,其中国家5A级2处,4A级11处,13个3A级景区,6个2A级景区,1个1A级景区,其中海岸线有1618km,大多阳光明媚,风平浪静,岸边绿树成荫,沙滩洁白如絮,海水清澈见底,仅在东海岸线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此外,还有红树林森林景观、珊瑚礁地貌景观和鱼排景观等等;热带原始森林有尖峰岭、坝王岭、吊罗山和五指山四个热带原始森林;动物保护区有坝王岭黑冠长臂猿保护区、大田坡鹿保护区、大洲岛(金丝燕)保护区和南湾半岛猕猴保护区等等;温泉已发现热矿水33处,从低温热矿泉到高温热矿泉都有,已形成旅游接待规模的有九曲江地热田、兴隆温泉、蓝洋温泉、官塘温泉、七仙岭温泉等;景区有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天涯海角风景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亚蜈支洲岛度假中心、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南湾猴岛生态景区、海南分界洲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等。此外,海南已拥有旅行社235家,星级酒店有238家,其中五星级20家。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阳光、沙滩、温泉、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空气十分清新,特别适合休闲、养生及康体,尤其是高尔夫旅游。

2.海南交通状况

目前海南已实现了“公路四通八达、火车跨海通行、海轮神游世界、飞机纵横晴空”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公路以“三纵四横”为骨架,以东线、西线环岛高速为主线,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环岛公路交通网络;西环铁路已成功运营,东环高速铁路即将建成通车;海运有港口数十个,拥有中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海口和三亚两港已开辟对外贸易航线条,与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有航运业务往来;在航空方面,海口市有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市有凤凰国际机场,此外,未来12年将在东方、五指山和博鳌兴建三个民用机场,其鳌机场已开工建设;海南的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使旅游进岛与出岛方便性大幅度提高,增强了海南高尔夫旅游的竞争能力。

3.发展高尔夫政策优势

纵观1993年~2009年高尔夫的相关国家政策,对高尔夫产业征收重税,对高尔夫的发展使用“不得”、“限制”、“停止”、“禁止”等字眼转换到现在的“规范发展”,这是多年来我国政府再次正面提及高尔夫。海南省政府从建设国际旅游岛中高尔夫旅游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明确提出发展高尔夫,把海南省规划成高尔夫岛球,使高尔夫旅游产业在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海口市、三亚市、万宁市和文昌市等均非常重视高尔夫产业的发展,政策对高尔夫的支持在全国也是少见的,政策的倾斜与大力支持,海南高尔夫正面临其它地区所没有的政策优势与机遇。

三、海南发展高尔夫旅游存在的问题

1.海南高尔夫旅游监管缺失

海南高尔夫旅游目前主要由旅行社、高尔夫球会和赛事组织机构负责相关业务,组团较为散漫,业务相对零散,尚无形成大的氛围,尤其是赛事组织亟待发展。海南应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高尔夫旅游的相关业务进行引导及监管。

2.海南高尔夫旅游人才缺乏

目前海南省18所院校中有8所院校开办高尔夫专业或方向,但公办院校中本科院校仅有1所,专科也只有2所,比例偏低,各高校高尔夫教育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均不足,已严重妨碍海南高尔夫的健康持续发展;而球场方面,球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球场管理亟待改进,球场调度失控、管理缺位,尤其是冬季“堵车”现象比比皆;旅行社方面,对熟悉高尔夫的管理人员稀缺,从业人员(导游)具备高尔夫常识的更是相当匮乏。

3.海南高尔夫旅游宣传力度不足

过去媒体大多将高尔夫渲染为贵族运动,腐败的温床,绿色的荒漠、污染的天堂、破化生态的专家,类似这样的负面报道影响深远。这需要政府或行业协会共同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将海南高尔夫岛球品牌及高尔夫旅游整体推向高尔夫旅游市场。

4.交通仍待进一步的发展

海南虽有两大国际机场,但国际航线稀少、航班不足。由于海南高尔夫运动大众化普及较慢,目前海南高尔夫球场本土的客源极其稀少,国外客源主要依靠韩日,客源又较为脆弱,亟待开拓新的国际客源市场,而国际航线航班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国际高尔夫爱好者来海南进行高尔夫旅游。

5.球场规划不科学

海南虽已有高尔夫球会26家,近5万亩的场地,但从地理版图上看东线24家、中线0家和西线2家,空间分布极其不均,整体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科学的环岛高尔夫旅游链,应继续加大高尔夫项目的招商引资,尤其是中线的山地与西线的海滩。

四、影响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因素分析

1.基础性因素决定海南高尔夫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基础性因素是决定海南高尔夫旅游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作为刺激人们产生高尔夫旅游动机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海南的气候条件、球场服务设施、高尔夫赛事和市场纽带等高尔夫旅游资源,首先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可常年进行高尔夫运动,尤其是冬季,因此,有必要保护好海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避免过度利用及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其次海南虽有26家球会,但空间整体分布不科学,尤其是中线与西线有待进一步开发;再次高尔夫赛事数量和质量仍未达到产业规模,需要继续培养赛事市场;最后旅游企业从事海南高尔夫旅游运作的虽不在少数,特别是韩国和日本的高尔夫旅行团,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尔夫旅游市场仍待挖掘。这些基础性因素作为影响海南发展高尔夫旅游的关键要素,是海南高尔夫旅游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因此,欲打造海南“岛球”品牌,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和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提高海南高尔夫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必然应重视基础性因素的建设。

2.支持性因素对发展海南高尔夫旅游的影响

支持性因素是对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有支持性的因素,是海南高尔夫旅游竞争力的根基,包括海南基础设施、可进入性、高尔夫旅游企业及高尔夫旅游市场发展潜力等,首先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旅游的持续发展,海南省内基础设施和旅游企业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一条龙国际服务接待体系,国际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其次海南快速发展的交通业,使旅游可进入性大幅度提高,目前海南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运输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外不同档次的旅游者进岛的多样化选择,此外,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规划与施工亦指日可待;由于海南国际旅游岛高尔夫旅游的建设及海南省各级政府对高尔夫的大力支持,高尔夫旅游市场将持续发展,从事高尔夫旅游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3.发展性因素对发展海南高尔夫旅游的影响

发展性因素是指引导海南高尔夫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要素,是海南高尔夫旅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主要包括海南高尔夫政策、高尔夫教育、高尔夫旅游营销和高尔夫旅游相关企业监管等。首先在高尔夫政策方面,各级政府继续重视高尔夫的发展,持续打造海南“岛球”的品牌概念;其次在高尔夫教育方面,继续加大政府对高尔夫的教育投资,同时引入和监督民间高尔夫办学与培训机制;第三,在高尔夫旅游营销方面,不断加大宣传的力度,并采取多形式和多渠道迅速提升海南高尔夫旅游的知名度,继续承办国际高尔夫与旅游论坛和举办高尔夫世界杯,同时打破海南现有高尔夫会员制模式,创建海南会员模式(一卡在手,打遍海南球场);最后在监管方面,加强对高尔夫旅游相关企业的监督管理,正确引导高尔夫旅游企业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避免出现恶性竞争行为,损害海南高尔夫旅游形象。

发展海南高尔夫旅游的问题关键是合理开发与利用好海南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科学规划高尔夫球场整体布局,大力发展高尔夫教育,重视“岛球”品牌的内涵建设,充分发挥海南高尔夫旅游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吸引海内外高尔夫爱好者。

参考文献:

[1]王辉.海南省副省长陈成:全省将再建100个高尔夫球场[EB/OL].人民网海南视窗, 2005-11-28.

第2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依然存在,在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文化旅游以及政策支持问题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都限制了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探索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发展的差异性问题探析

(1)较高的旅游产业定位和较低的旅游管理人才素质之间的差异性。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为有特色、高品位、集约化的方向。但是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人才的加入,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客观条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海南省基础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的落后现状和对岛外优秀人才吸引力相对不足,目前海南省旅游产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要求。

(2)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差异性。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旅游产品,以此推动旅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并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和趋势,导致深度旅游发展严重不足、旅游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观光旅游发展快速,而文化旅游、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相对不足;海南岛东部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较高,而海南岛中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3)海南本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目前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性。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形成快速发展的因素较多。例如,独特的旅游资源、良好的产业状态、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再加上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都推动了海南旅游产业实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海南旅游产业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就必须将海南本土长期积淀的当地特色文化进一步融入海南旅游产业之中。许多特定的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是具有不可移动的特征,是不可替代、难以模仿的。并且这些特色的历史文化沉淀,推动形成了目前海南地域性特征鲜明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形态。假如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知名旅游特色品牌能够形成合力,将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但是目前海南长期积淀的本土文化对于进一步融入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与海南目前相对粗放式的旅游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4)良好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薄弱的政府政策支持之间的差异性。海南国际旅游岛想要实现其发展目标,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此逐渐地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但是,目前海南地方政府对海南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距离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仍显不足,导致海南旅游产业仍面临一定的发展困境,和世界上定位相当的著名旅游胜地的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三、解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差异性问题的发展策略

(1)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海南旅游产业的人才结构与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严重不符。首先,海南地方政府要加强自身人才建设,为加大旅游产业监管力度和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供组织保证。其次,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加快推出对于各类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优惠措施,确保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再次,要进一步破除各类阻碍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从而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工作、创业。

(2)创新旅游产品设计,发展高端旅游。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巴厘岛、夏威夷等都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海南岛稀缺、独特的旅游资源都决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将高端旅游作为发展目标。实现高端旅游的发展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发展多样化的高端旅游产品,借鉴当今世界著名热带旅游胜地的发展经验,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加快发展体育旅游、高尔夫旅游、养生旅游、邮轮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并进行创新和演化,以吸引国内外的高端游客。第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海南国际旅游岛应该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例如,建设主题公园,其中包括会展、飞行、赛车、游艇、邮轮等旅游项目,确保能够为游客提供满足多元化需求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的目光。第三,创新高端旅游产品的促销方式,针对不同地区的旅客需求,有针对性的分析其旅游市场特征以及高端游客的潜力,有效地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高端旅游服务推广国际市场。

(3)深挖本土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海南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海南独具魅力的旅游产业优势,打造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对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建和发展文化旅游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政府应该加强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例如,设立专项的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基金、出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扶持政策文件等。其次,传承和弘扬海南的苗文化、黎文化、南洋文化等海南特色本土文化,打造独具海南特色的文化产品。再次,进一步丰富文化产业内涵,海南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文化特色,并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热带海洋景观观光、举办海鲜宴、开展赛艇比赛、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游玩等旅游项目中,帮助海南文化旅游产业走向快速发展道路。

(4)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推动跨越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佛罗里达、夏威夷等旅游度假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在投资环境、金融、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支持,帮助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环境方面,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环境、公正执法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等方面优化投资环境,细化并严格执行各项引资规章制度,吸引各类合法投资主体来国际旅游岛投资、创业。金融支持方面,应该采取多种举措促进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金融支持,紧紧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机遇,吸引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内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形成更加丰富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市场准入方面,应该坚持“非禁即可”的市场准入原则,即只要是和现行政策不相矛盾的领域,就能够进入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实行本土企业、内地企业、外资企业同等待遇的开放原则,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通过实施各种政府扶持政策,一定能够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3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一、医疗旅游的概况

(一)医疗旅游的内涵

医疗旅游作为医疗和旅游互为表里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目前全球旅游市场上一种充满商机的旅游形式,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旅游业、医疗服务业、航空、会展。关于医疗旅游的内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解释。纳瑞什・特瑞汉认为医疗旅游是:患者到外国去接受治疗,同时享受医院安排的配套旅游服务。莫尼卡认为:医疗旅游就是旅游者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获得各种医疗保健服务和接受各种手术治疗。黛安娜则认为:医疗旅游是医疗旅游者在医疗保健成本与医疗保健服务水平之间寻求最佳途径的一种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医疗旅游就是一种集旅游和治病为一体,在旅游过程中以医治、疗养等为目的,即在享受旅游的同时进行健康疾病的治疗,达到既康体健身又旅游休闲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

笔者认为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更为准确,即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业。

(二)医疗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医疗养生旅游已越来越盛行,备受旅游者的接受和追捧,并成为一种时尚。国外对医疗旅游发展的研究相对较早,尤其在亚洲等一些国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亚洲邻近国家凭借廉价的医疗费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质的医疗服务,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喜爱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印度和泰国,而印度的医疗旅游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

我国也积极努力推动各地区医疗旅游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和策划各项医疗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一股新的力量。目前开展的医疗旅游着重以中医药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开展较好的地区有北京、 上海、 三亚。三亚从2002年就开始发展“旅游+中医医疗保健”结合的新兴产业。

二、海岛地区发展医疗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海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海洋旅游开发的前沿和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 一些滨海旅游发达的国家,海岛旅游发展迅速,而著名的海岛地区数年来成为了旅游者最喜好的旅游目的地。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很多都分布在亚洲地区。如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韩国、日本等。这些海岛地区虽然资源条件各异、规模大小不同,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开发海岛旅游和医疗旅游中,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海岛地区可发展医疗旅游的资源

(一)迷人的海岛风光

海岛地区不同于大陆地带,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景观,如阳光、沙滩、海水、海鲜“4S”资源、渔乡风情文化。这与喧闹的都市生活环境存在极大的差异,极强的地域差异性资源更容易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二)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

四面环海的海岛地区受外界干扰较少、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工业经济相对落后、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年气候宜人,夏为避暑胜地,冬为避寒之地,为健康养生的好去处。远离大陆的喧嚣,形成了相对幽静、隔绝的环境,有利于旅游者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海岛地区的宜人的气候、幽静的环境正符合医疗旅游想给热爱健康、养生的人提供的优质环境。

(三)丰富的海产品

在我们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产品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是人类“贵族化与平民化共存”的食品。不仅美味而且可以入药,对养生、疾病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海岛受海洋的分割远离大陆,岛屿及附近海域拥有着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虾、食用藻类、章鱼、带鱼、鱿鱼、牡蛎、海参等丰富海产品,及其富有地方特色的渔乡风情,渔村、扬帆捕捞、坐船垂钓等捕捞作业为远离喧嚣的都市人群有回归自然、缓解压力提供了良好的养生保健环境。

四、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优势

(一)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概况

海南是国内发展医疗旅游先驱地之一,三亚市中医院的中医药游广受好评。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海南省医疗卫生业得到很大改进。目前基本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缓解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体系架构。2013年2月28日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正式受到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海南省正式参与到医疗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和“世界长寿岛”,拥有着医疗养生旅游发展的重要优势。

(二)医疗保健资源丰富

海南岛生态环境优越,热带海岛资源丰富。岛上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森林、滨海、高山登高、温泉等资源丰富优质,且分布广泛。目前全岛有9个部级自然保护区,8个部级森林公园,含有大量高浓度负氧离子;拥有长达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自海口到三亚东线沿海地区就有60多处可辟为海滨浴场,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可进行海水浴、日光浴;而山地、温泉数量较多,分布较广,这些对增强心肺功能、延缓衰老等有直接的疗效,而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皮肤病等也有良好的康复作用。

(三)传统中医独具特色

海南拥有着特色鲜明的传统中医医疗旅游资源,三亚市把传统中医保健和当地自然环境及旅游优势有机结合,形成新型康复保健模式。接待了大批的国际游客到三亚市中医院进行中医疗养和观光,拥有着较多良好的国际客源,并与多个国家签订了中医国际疗养,先后还有瑞典、奥地利等多国医学院的学生前来参加培训和学习中医养生。三亚市中医院在医疗旅游方面的尝试取得一定成功,为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低廉医疗价格

海南岛上一些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并不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差,加上低廉的劳动力市场,海南医疗服务价格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比国内一线城市如上海的价格还低廉(如表1)。这种医疗费用差是刺激医疗旅游反向流动的主要动因,价格存在绝对优势,这是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一个推动力。

五、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有效途径

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具有先天资源和后天优势,为加快发展医疗旅游业的提供良好条件。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医疗人才、先进的医疗水平和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意识,国际认证程度不高、医疗旅游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总体上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加快发展海南医疗旅游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医疗旅游的发展,价格优势占有关键因素,但医疗水平也不容忽视,海南发展医疗旅游就必须重视医疗水平的提升。

四面环海的海南岛,由于与内陆相隔,城市化进程较低,整体的医疗水平也较低,像在短期内全面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可以通过引进的方式,吸引国内外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进入海南,或通过派遣的方式将一些本地优秀医务人员派到医疗旅游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全方面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其次,当地的医疗旅游服务意识不高,几乎没有一家医院将其业务与旅游业相挂钩,这不利于外地或国外游客进入海南进行医疗服务的需要,为此,可以引导一些医院主动发展医疗旅游事业,或直接引进一些知名度高的医疗机构进入海南,或与当地医疗机构相互合作,从而提高海南医疗及服务水平。

(二)规范医疗市场

JCI国际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只有取得了这种国际标准认证,才能增强国际患者的就医信心和认同感。亚洲许多发展医疗旅游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很多家通过该认证的医院,我国的北京、上海也有多家医院通过国际认证,可惜海南至今还没有一家通过该认证。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推进海南医院国际市场的准入证。可以选择几家实力雄厚、综合能力强并有鲜明特色的医疗机构,如三亚301医院、三亚市中医院等作为试点医院,积极发展医疗旅游,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国际认证并争取早日获得国际标准认证。

(三)培育特色医疗旅游产品

纵观国际上成功的医疗旅游国家,尤其是亚洲周边国家,都在特定领域中都有自己的特色,如韩国擅长整形美容,瑞士擅长注射羊胎素,泰国擅长SPA,新加坡擅长高端体检,印度擅长瑜伽等等,这些国家都有相对优势的特色医疗项目。海南要想发展,占一席之地,培育特色医疗旅游产品非常重要。海南是一个热带海岛,拥有着优质的4S资源,海口、三亚也是最适宜居住的城市,空气洁净度长期排列在全国前茅。传统中医是我国的民族特色,在疾病的预防、养生、治疗等领域都有很好疗效。并且效果明显,副作用小,适合康复保健治疗,也适合缓解亚健康状态。为此海南可以发展以“疗”为主的康复疗养旅游项目,针对大量来海南越冬的北方老年人群体,或跨国退休疗养、治疗的游客可以发展一些适合老年慢性病的康复保健产品套餐;针对到海南度假休闲的人群,可以推出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旅游产品套餐;针对爱好运动的人群可以开发相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套餐等等。

(四)充分发挥海南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4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一、海南文化旅游资源分类

(l)山水文化旅游资源

海南省的山水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看,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弯隆山地形,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从资源分布方面看,东部和西部资源特色差异较大,东部有优良的海湾、海岸资源,西部富有差异化的山海资源。名山有五指山、南山、东山岭、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等,名洞有三亚大小洞天、海口火山群、落笔洞,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陵水河,除此之外还有湖泊、海滨、瀑布、化石等旅游资源。

(2)社会人文旅游资源

社会人文旅游资源不同与山水旅游资源,其形成不仅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历史、经济、文化、民族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程远比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复杂。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历史、艺术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凡是社会人文旅游资源都与人类活动有关。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性、人为性、自然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有益性等特点,海南省自古以来形成了复杂的多元文化,数千年的历史为海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也为海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海南社会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遗址、博物史馆、摩崖石刻、名人故里,建筑文化资源和艺术文化资源丰富,黎族织锦、琼剧极具民族和区域特色。

二、海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不足

(1)旅游产业经济基础薄弱,作为支柱产业的直接效益尚未凸现

海南虽是旅游资源大省但还不是旅游经济强省,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年年递增,但收入总量并不大,说明海南旅游产业这几年的发展,仍属数量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同时,地区发展也不平衡,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海口、三亚等市县,西部、中部地区旅游开发缓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小,产业带动作用不突出。海南旅游企业大部分规模偏小,经济基础薄弱。相当多的旅游企业负债重,流动资金缺乏、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以旅行社为例,全省旅行社平均固定资产不到200万元,相当一部分旅行社规模小、底子薄,经过多年发展,仍靠“几张办公桌、几部电话机、传真机来打天下”。而在业务上主要是以接待旅游为主,组团旅游较少,尤其是旅游市场营销网络局限于岛外组团社,受外地旅游客源市场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影响大;不仅客源不稳,而且利润低,极易发生价格战。

(2)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一方面,虽然旅游行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是始终和国际接轨的行业,但由于内部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旅行社业一直处于“弱小散”状态。突出表现为:海南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内部承包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这些从招徕、计调、接待到结账一手清的小而全的个人承包业务经营体制致使部分旅行社的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承包、挂靠的经营者不想对旅行社进行大投入,被承包、挂靠的旅行社也不想有什么投入。经营者的责、权、利分离,导致了对企业资本扩张缺少内动力。旅行社资本的扩大和资产的增值,实际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企业

发展多年往往还是老样子。另一方面,从经营机制看,由于旅行社内部管理松散,人员变动较多,旅行社的相当部分从业人员为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关心较少,对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也不想有更多的投入。为压缩成本,往往在重复的市场上推销重复的产品,拉重复的客户,形成低层次价格竞争,造成旅游服务质量的不稳定,导致经营风险集聚,因违规操作引发三角债等经营纠纷时有发生。短期经营行为严重影响旅行社的信誉和进一步的发展,而由此形成的恶性削价竞争则是导致当前旅游市场混乱诸多问题的根源。

(3)旅游行业管理不够完善

海南旅游业市场经营开放度走在全国前列,市场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对全社会办大旅游的负面效应考虑不周,市场应变能力不强等诸多因素影响,致使海南旅游市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旅游市场内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业务操作不规范,低价格竞争、从业人员素质低、管理粗放、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三、海南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1)环岛开发,突出特色

海南岛海岸线长达1525公里、其中一半以上为沙滩。而且沙滩坡度平缓,洁白柔软,海水澄澈,阳光充足,水域安全状况良好,可与世界上其他海滨旅游胜地相媲美。沿岸浅海中广泛分布着美丽的珊瑚礁和被称为“海上森林公园”的红树林。2008年,海南启动了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基于海南旅游资源特点,就应该充分利用其丰富、密集的旅游资源,实施环岛开发,以力争早日实现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这一宏伟目标。

(2)保护性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黎、苗、回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黎族2008年人口达到约132万,约占全岛总人口的16%,是海南岛最主要、最具特色的民族,也是中国唯一分布在海南岛的少数民族。黎、苗、回、壮等各民族同胞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形成了各自独特而灿烂的文化。而在目前的海南旅游业中,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景点只是被简单粗放地商业开发,未能充分挖掘出其历史文化价值。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开始威胁着民族文化生态:一方面因民族文化的“自闭性”制约文化旅游档次的提升,把旅游者带入一种落后与单调之中;另一方面因民族文化的“速溶性”使民族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失去了民族文化应有的旅游和研究价值,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海南椰雕制作工艺精细,在古代有“天南贡品”之誉,但如今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椰雕工艺被大规模开发,市面上的多数椰雕制品都粗制滥造,失去了本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地位。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将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实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经济效益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双赢。

(3)培育旅游企业,打造品牌产品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海南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整个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海南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文化旅游企业还存在总量偏少,规模偏小、结构不优、特色不强、品质提升和产品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旅游企业做强做大、文化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倚重于一定数量的品牌产品作为其旅游经济运作的主导力量。目前,海南省还缺乏世界级的国际化旅游品牌,在国内著名的旅游品牌也不多,对全省旅游尤其是入境旅游还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因此,今后海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任务,一是要重视培育旅游企业,精心挑选,强力打造龙头景区景点,加快建设力度,高水平展示景区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文化品位;二是加强旅游宣传,提升旅游形象,打造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吸引力强、辐射面广的海南文化旅游王牌产品。

参考文献:

[1l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福义,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4

第5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旅游地产

一、引言

旅游地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经济综合体,它覆盖了地产、度假、生活、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产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粗略概括可以分为四类:(1)、旅游景点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建造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性质的、非住宿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2)、旅游商业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或旅游区旁边提供旅游服务的商店、餐饮、等建筑物及关联空间;(3)旅游度假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各种度假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4)、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是指与旅游区高度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地产业是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边缘产业,其独有的特点是:(1)、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齐全的旅游休闲娱乐设施为主要依托;(2)、以满足旅游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3)、以突出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

借鉴国外发展旅游地产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发展旅游地产的一些好处:(1)、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完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配套设施的开发和建设,为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2)、能够带动如建筑、交通、饮食、通信等行业的发展,并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增加政府税收;(3)、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解决房地产中的空置房问题,盘活房地产中的积压资金等问题。

二、海南省旅游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南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之一

2005年至2009年海南全省游客总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持续上升,200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50.3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55.15万人次,旅游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4%(表1)。 在旅游业稳步提升的拉动下,以“度假房产”、“生态房产”为着力点的旅游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外销率不断提高,房价持续走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09年,全省房地产销售量560.34万m2,比上年增长50.5%,实现销售额351亿元,比上年增长73.2%。

数据来源: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统计资料

海南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资源,吸引了国内外诸多著名品牌酒店投资建设。如“国家海岸”——海棠湾首批建设的十几家酒店就包括凯宾斯基、朗豪、费尔蒙、希尔顿逸林、喜来登、君悦、香格里拉等著名品牌。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发展国际化的休闲度假旅游奠定了基础。目前,海南酒店客房有36578间,五星级或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已过180家,国际品牌酒店已达48家,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随着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旅游住宿设施等旅游房地产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据《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预测,到2020年,海南省旅游住宿酒店客房需求量约11.1万~13.2万间。

(二)、目前海南旅游地产发展的总体空间特征可以概括为“东闹、西静、中隐”

东线的滨海度假地产以东线高速及轻轨为串联,借助政府规划和优越的海岸条件,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地产资源,将单纯海景观光、商务会议客源转化为房地产客源。中线利用固有的热带雨林和温泉等资源,通过先期低端度假产品催热市场,大力发展养老度假休闲地产。西线为岛内保持原生态较为完整的地区,原生态的海岸和山地雨林资源丰富,最早规划为工业开发集中地带,旅游地产开发尚在初级阶段,将定位为原生态野趣旅游地产。

(三)、开发热点已跳出海口和三亚两个重点城市

从旅游区域发展的基础上看,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较为成熟,是当前的热点开发区域。但随着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中西部市县的旅游地产也风生水起,开始升温。海口、三亚踞海南岛南北两端,一直以来都是旅游房地产发展的领军城市。在海口、三亚的竞争中,海南的二三线城市旅游房地产市场也悄然兴起,具有明显特征的开发热点区域已初步形成,且在空间上呈现出以热点城市为点,以东部海湾为线,向中部、西部全面发展的趋势。

(四)、旅游房地产产品更加丰富与多样化

20世纪90年代初,三亚首先出现了分时度假酒店(产权酒店),由此形成了长久以来产权酒店”唱独角戏”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多样化,在市场的多种需求下催生了各式各样的旅游房地产产品。从项目地理位置看,有滨海、森林、山地等风景区旅游地产,亚龙湾人间天堂?鸟巢度假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从经营模式看,有公寓式酒店、家庭旅馆、养老休闲社区等,尤其是养老休闲社区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发展势头强劲。

(五)、开发商和购房顾客多元化

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房地产商纷纷入驻海南。目前,中国房地产开发百强企业中已有超过60家在海南进行房地产开发,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房地产百强企业在国内某些一线城市的开发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岛房地产的客源更加多元化。2008年,海南房地产的客户范围已从以东北、北京等为主扩展到全国(图1)。

图1 2008年海南省商品房各地区销售构成

数据来源:海南建设信息网

三、海南省旅游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6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省

一、海洋旅游业的兴起

海洋,作为人类星球最迷人的部分激发了人类旅游的向往和愿望,人类,不论距离远近、现在和未来,都不应该剥夺欣赏与享受海洋所具有的丰富性的机会。海洋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事业,成为除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之外的又一重要旅游资源类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自己的领海以及广阔的公海、大洋领域,不断的开发旅游资源,开辟众多海洋旅游项目,世界海洋旅游事业正向广度和深度迅速发展。海洋旅游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和一种实践与发展的工具。

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论及海洋旅游发展时指出:“中国海洋旅游采取依托沿海城市,突出海洋特色,分区、分片建设的政策,近年来在沿海开发建设了300多处海洋与海岛旅游娱乐区,兴建了各具特色的旅游娱乐设施,使海洋旅游业成为迅速发展的海洋产业。”据了解,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丹东南到广西防城,沿岸已开发有1 500余处旅游娱乐景观资源。按照规划,中国将逐步成为海运强国、船舶工业强国、海盐生产大国、海洋旅游大国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大国,并最终成为海洋强国。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产业,不仅是中国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势所趋。

二、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条件

1.气候条件。海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与美国夏威夷处在相近纬度,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因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优势明显,全年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其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约1 750~2 650小时,年晴日在300天以上。当北国千里冰封的时候,这里依然暖风和煦,可以海浴。海南囊括了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这五个要素,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旅游休闲度假区和避寒胜地。

2.海洋旅游资源。海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海洋省份,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周围岛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所辖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近60倍。已开发的海岛有南湾猴岛、蜈支洲岛、分界洲岛、盈滨半岛、神舟半岛、鹿回头半岛、玉带滩半岛等。海岸带景观分布在海南岛长达1 618公里的海岸线上,到处都可以开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圣地的旅游资源。目前海南岛港湾84个,可开发的68个。较著名的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大东海、香水湾、石梅湾、高隆湾、东寨港、棋子湾等。作为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海南依托独特的海洋优势,必将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旅游基地。

3.人文资源。海南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等人文旅游资源也丰富多彩,如黎苗族歌舞、琼剧、人偶同台木偶戏、儋州调声等,都是极具海南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岛上除汉族外,世居海南岛的少数民族有黎族、苗族、回族。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许多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尤其是黎族,其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海南的社会风貌显得独特而多彩。海南一年一度的欢乐节,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换花节、冼夫人文化节、黎苗三月初三、国际椰子节、儋州民间歌节等也是市民喜闻乐见,游客津津乐道的民俗节庆。

4.客源市场。海南的客源主要以国外游客、港澳台游客以及内地游客构成。据海南统计局统计,2009年海南接待过夜人数合计2 250.33万。其中外国人37.21万,香港同胞12.18万,澳门同胞0.56万,台湾同胞5.20万,国内旅游者2 195.18万。境外旅游收入18.90亿元,国内旅游收入192.82亿元。

以三亚为例,据三亚统计局统计分析,2009年三亚外国游客按入境人数排序位居前五的依次是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德国,其中俄罗斯77 210人次,占外国人游客的33.2%;日本23 507人次,占10.1%;韩国19 750人次,占8.5%;美国12 624人次,占5.4%;德国10 558人次,占4.5%。共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 497万美元。

5.硬件设施。(1)酒店。根据海南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海南共有星级宾馆26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宾馆54家,三星级宾馆117家。2009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达1 706.64万,旅游饭店客房开房率59.18%。(2)交通。航空。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已开辟国际、国内外航线156条。俄罗斯、韩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开通了往返三亚的航班,直飞海南国际航班的国内外航空公司达25家。铁路。海南主要铁路为海南东环铁路、海南西环铁路、粤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已于2002年正式开通。三亚至广州,三亚至上海,三亚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已正式运行,并与全国铁路网并网。东环铁路2010年底建成通车后这南北两个城市间的乘车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公路。省内任何地方都有一级以上的公路连接。通车里程达1.7万余公里,以“三纵四横”为骨架,有干线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海运。全省68个天然港湾,已开辟港口24个,其中以琼山、三亚、八所、洋浦四个港口为最大。海口、三亚纳入了众多国际邮轮公司的停靠站点,美国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马来西亚丽星等三大邮轮公司,都已开辟了途径海南的定期航线。

随着海南航天发射中心、博鳌机场等工程的建成以及正在规划的西环快速铁路、跨海铁路桥等工程的实施,海南交通运输业将会越来越便捷。

6.国家政策。海南旅游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其各方面发展都不太成熟。但由于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其有关领导的支持,海南旅游业得到快速成长。2000年国家为扶持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率先赋予海南航权开放、落地签证或免签证等特殊优惠政策,使海南旅游产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国际化、客源市场国际化、旅游企业管理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2008年5月海南省政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要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吃住游购娱五位一体的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岛滨海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一系列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创新和安排,使得海南拥有众多自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等优势的同时,又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辅佐。拥有如此多的优越条件,海南海洋旅游产业将有一个更深远的发展。

(二)海南海洋旅游产品分析

根据海洋旅游活动范围,海洋旅游可分为海滨游、海上游、海底游、远洋旅游、海岛游。按活动内容可分为海洋风光游、海洋生态游、海洋文化游、海洋度假休闲游、海洋运动娱乐游、海洋健康疗养游、海洋购物游等。目前海南海洋旅游的主要项目分为:

1.海洋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目前,海南有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和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际4A级景区有三亚蜈支洲岛度假中心、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崖海角风景区、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口假日海滩、亚龙湾热带深林公园等。可以说,海南拥有众多海洋观光旅游资源,在发展海洋休闲旅游的同时,也应规范观光型旅游市场,让两者之间达到均衡状态。

2.海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随着政府的不断建设,海南拥有较好的旅游接待设施。海南生活节奏较慢,终年气候宜人,四季鸟语花香,为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1)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有亚龙湾,三亚湾、海棠湾、月亮湾、崖州湾、红塘湾、榆林湾等众多海湾,其中建有一大批四五星级度假酒店。形成以观光、休闲、探险、游泳、疗养、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2)海洋运动娱乐产品:潜水、海底观光、海岛历险、海上运动、垂钓等海上旅游项目。此外,海南有16个符合国际标准的高尔夫球场;三亚拥有全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三亚凤凰国际邮轮码头,具有国际化标准的游艇会所——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游艇码头。可以通过发展海滨高端市场,为海南带来高消费,促进海南的海洋旅游。

3.海洋人文休闲旅游。在海洋旅游开发中,结合了海南本土的历史、民俗文化,节事活动不断丰富海洋旅游产品的层次。打造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节目。开发特色海洋旅游产品,开展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民俗旅游,目前,已经开发的产品有:节事活动类(如:海南欢乐节、海洋文化节、沙滩音乐节、蓝丝带海洋保护节等)美丽赛事活动类(如:世界小姐、新丝路模特赛、兰花国际博览会等)民族文化旅游类(如:槟榔谷旅游、呀诺达等)。

4.海洋主题公园建设。海南省海洋主题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启动,目前已初步选址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港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项目规划面积1 000多亩,将按照世界一流的标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设大型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 前期项目策划中,海洋公园区包括表演馆、热带海底世界、台风礁湖、水上乐园、海洋影院以及流动演出等各类活动。规划建设综合性的大型海洋主题公园,将和航天主题公园、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大型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形成互补,成为带动区域发展和海南旅游产业升级的关键性项目。

表1 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

(三)海水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目前已经开发的以海水为基础活动的参与情况,特制作问卷调查表,针对前来海南旅游的100名游客进行调查,其中被调查游客当中男女各50名,年龄保持在15~50岁之间。基本情况(见上页表1)。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空闲时间的增多,每年参与这些与海水亲密接触的海洋活动的人数将大幅度增加。

三、海南海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探析

1.立足资源保护,实现资源开发的生态化。首先,应优先保护资源,做到旅游区域分层开发与分级管理相结合。具体做法是根据资源特性划分出资源保护核心区、 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等不同层次区域。层次化和片区化开发有利于保护海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其中旅游开发区可根据旅游活动规律划分出住宿、观光、游览、游乐、休憩、服务与管理等功能片区,以方便旅游服务与管理活动的开展。其次,应实施立体开发,实现海岛海岸线资源利用综合化。海岸线是海岛特有的资源,是海洋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岛屿经济体发展所需要的海岛休闲度假、 观光旅游、 海岛交通、 海洋能源利用、 海水养殖等诸多产业都依赖于海岸线资源,立体化的开发模式能够对有限的海岸线资源实现综合利用。因此,海南省对海岸线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符合海滩和岸线的自然属性,同时突出表现岸线景观的地理与文化特性,对岸线分配、 景观布局、 港址选择和用地等方面进行优化。

2.立足休闲度假,凸显海岛文化。度假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的主流与趋势所在。海南省应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完备的度假旅游配套设施,营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度假氛围。一方面在保护海岛资源的前提下,保留具有特色、 原生态的休闲农场、村庄或者城镇,建设生态化的特色酒店、度假村、小木屋、游船码头以及海岛、海滩、海上的各种娱乐设施,提供民风民俗表演、岛民生活体验、 渔家乐等互动性强的旅游活动,让海岛特色深入人心,让旅游者获得深层次的旅游体验和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挖掘和发展海南省海岛文化,建设标志性海岛旅游设施。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海岛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在功能上应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造型上可树立项目开发的独特风格,在形象上应成为海岛的代表性意象,在文化上应显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文化理念和特征。

3.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促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海南海洋资源是未来旅游开发的重点,它蕴涵极其丰富的资源且特色突出。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而难以恢复的礼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海南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海洋资源,在进行海洋开发时必须对开发的项目进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按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的要求,特别强调的是现实情况远非固定或静态的,合理定位、开发和配置,取得整体的效益。不可盲目的开发和重复建设。以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让海洋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伦.旅游地理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红波,李悦铮.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探析[J].海洋旅游与开发,2008,(10).

[3]慎丽华.海洋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思路[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4).

[4]张月芳,袁国宏.海南省海洋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

[5]姜鹏鹏.中国滨海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以大连、青岛、厦门、三亚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7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海洋旅游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李隆华认为“海洋旅游业是游客以海洋为旅游目的地,并且将海洋作为地球上行走的最大延伸来满足自身的休闲旅游欲望”。董玉明认为“海洋旅游是一种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将海洋作为依托,通过海洋度假、海洋娱乐、海洋游览等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海洋旅游产业可界定为人们利用海洋空间或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以及为各类旅游消费活动生产和提品的各种企业集合。近些年来,因为海洋旅游业在全国的兴起,海洋旅游产业正成为海洋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2海南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问题

2.1海洋旅游发展概况。海南省设立以来,旅游业就开始蓬勃发展。1997年海南的旅游接待人次就达到了790万人,旅游收入过亿元,旅游人口已经超越居住人口,据数据统计,次年海南的旅游接待人次上升为816.55万人次,1999年持续增长为929.07万人次。截至2000年,海南旅游人次就达到1007.57万人,首次突破千万;2008年,海南旅游接待人次突破2000万,达到2060万人次。“十二五”以来,海南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接待过夜人数千万级增长时间迅速缩短,海南旅游接待过夜人数2010年增长14.8%,2011年增长16%,并且突破3000万人次,达到3001.34万人次,2012年增长10.6%。到2014年12月,海南省接待旅游过夜总人数突破4060.18万人次。2.2海南海洋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2.1宣传力度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海南岛海洋旅游业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宣传不够。虽然海南在国内知名度较高,但政府对宣传重视不够,国际层面的宣传更是寥寥无几,没有一些像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一样主流的、长期的宣传体,导致国际影响力和一些世界著名景点无法相提并论。海南海洋旅游产品数量和种类都偏少,相对单一,大部分海洋旅游产品在其他地区也可以享受得到,替代性选择性大,分散了海南的游客量,缺乏特色和主题,缺少品牌产品,难以带动海南旅游业经济持续增长。2.2.2基础设施不完善。海南旅游景区道路建设规划不完善,旅游通道未完全开通,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游客出行体验。当前海南的国际航班数量有限,造成国际游客入岛游玩不便利。此外,海南未建成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旅游交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2.2.3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薄弱。非法滥采、毁林养殖、过度捕捞、海岸线腐蚀、土地荒芜化等现象严重。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导致海南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热带植被、海洋、大气和水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居民和游客缺乏生态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环保意识普遍较低,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降低海南的美誉度。

3海南省海洋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

3.1产品策略。海南省不仅要加快海洋旅游产业升级速度,而且要开发新型海洋旅游产品,不断挖掘海洋旅游潜力,增加海洋旅游产品的种类,丰富海洋文化产品内涵。分析市场需求,从实际出发,开发特色海洋景区以及旅游项目,有主次地发展海洋旅游产品、设计海洋旅游路线,充分利用海南海洋旅游资源,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自主海洋旅游品牌,提高海南海洋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3.1.1海洋旅游产品。海洋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海南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不断丰富海上娱乐度假目,例如海上探险、潜水、冲浪、环岛观光等。海洋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产品。宣传具有海洋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节庆时期开展特色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本土特色产品。自助海洋旅游产品。近些年来自驾游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自驾游客数量逐渐上升,进岛自驾游也成为一种新的旅游趋势,设计自驾旅游路线就成了新的营销策略。3.1.2海洋旅游路线。消费者自身条件迥异产生出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不同的游客会选择不一样的旅游路线。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海南旅游市场必须根据不同类型的游客需求制定出相适应的旅游路线,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要。针对休闲度假型游客,选择沙滩度假、海洋博物馆、海底世界等景点,围绕此类型景点设计旅游路线。针对情侣以及中老年游客,可设计一条风景优美、情调浪漫、沿线有诸多海鲜美食的旅游路线。3.2价格策略。海洋旅游产品价格是对海洋旅游产品的价值的体现,是旅游产品的内在价值和消费者心理价值之和。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可以吸引更多消费层次的游客,提高游客二次旅游发生率(见图1)。3.2.1差别定价。以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提供海洋旅游产品和服务,不同的游客能接受的旅游价位也各有差异。旅游价格受旅游产品成本、供求关系、内外部竞争情况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而波动。只有依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差别定价,才能让游客满意,通过这些游客的口碑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海南拥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海洋民俗文化以及特色海洋旅游公园,这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些海洋旅游资源可以采取高价策略。3.2.2声望定价。海南具有黎族特色的垄断性景区应当采取声望定价,与其他地区的旅游产品区别开来,打造优势品牌,赢得更多游客青睐。3.2.3渗透定价。海上体育运动以及常见海上休闲等项目,非海南地区独有,市场竞争力很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低价渗透策略,完善设施,以优异的服务慢慢打入市场,树立名气之后,合理提升价格。3.2.4招徕定价。对于海南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海岛娱乐项目需采取招徕定价策略。在法定节假日或者旅游淡季等特殊时期实施低价促销策略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产品销售量。

4海南旅游市场的营销对策

4.1加强品牌宣传力度,提升海洋旅游业热度宣传力度不足,难以保持和提升海南海洋旅游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热度是海南岛海洋旅游业发展遇到的主要瓶颈。因此,海南省应该主动实施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营销策略,开展有目的、有针对的宣传活动。面对不同需求层次的游客,海南旅游企业应制定多方面、多层次的宣传策略,增加宣传手段的多样性,不断创新宣传模式,打造旅游特色产品。通过在热门景区投放其他景区广告等方式,以点带面,让热点景区辐射周边景区,推动海岛景区全面系统发展。不摒弃传统的宣传方法(如电视、报纸、广播等),增加宣传多样性,打造3D立体宣传模式。利用名人造势、企业以及口碑效应吸引游客,如邀请明星和知名企业家以及影视节目制造商来海南游玩。继续举办“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国际性体育比赛,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利用网络推广当地民族节日,与主要客源国家互办旅游年活动,促进两国交流,增强海南旅游的宣传力度。例如:在北京、上海等中国代表性的大城市举办大型的旅游论坛和会展,在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进行推广活动,可派发海南特色小礼品,提高海南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度。重视新媒体宣传,跟上时代潮流。目前,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已经成为网络的主流媒体。海南政府应重视微信公众号和订阅号的建立与运营,发挥新媒体在宣传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海南海洋旅游的热度。微信公众号中加入各大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游客直接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海南风光以及优惠活动等,扩大宣传空间。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二维码宣传海报,开展扫二维码领奖品活动,提升微信公众号人气,扩大宣传空间,维持和提升海南海洋旅游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热度。4.2做大做强海洋旅游产品,增加核心竞争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和设计,提高旅游国际化水平。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拓展生态旅游产品种类,增加精品旅游路线,生产有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产品,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提升,打造品牌,使海南的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地区旅游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开拓海南旅游市场,增加旅游项目开发,做好旅游品牌建设,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经济,提高旅游市场经营质量和服务品质,提升竞争力。充分利用海南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深入挖掘海南岛优秀的海洋民族文化,将特色民族文化融入到旅游项目中,打造出国内一流的海洋旅游景区品牌,结合互联网平台提高宣传力度,增加海南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4.3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缺少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是阻碍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加快海南海底隧道、跨海大桥等交通规划与建设,增加游客入岛方式。开通更多国际航线,增加旅游热点地区的航班,方便国内外游客入岛。打造特色海洋星级酒店,完善旅游住宿体系;加快餐饮娱乐、医疗等项目的开发,完善景点以及商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文化品质和管理服务一流的购物中心和娱乐设施,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速度,丰富产品种类,开发旅游系列新产品,生产有特色、有主题的旅游产品,成为国内无法超越的高端海洋休闲度假区。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做到及时准确地为游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加强网站安全管理,降低线上交易的风险;建立产品售后服务体系,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建立口碑效应,完善服务模式,提供优质服务。4.4加强立法和监督,保护海洋环境通过立法,给予管理部门更多权限,严格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法,加大惩罚力度,设立监测站点对海南当地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居民生活污染物进行整治监督,禁止高污染项目在海南建设,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保证物种、森林等损害得到控制;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专业的规划,首先对海南进行全面的调查,根据海南生态环境的特性与变化规律进行规划,严格规定开发规模,防止项目重复,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定期对规划工作进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防治;严格控制可接纳游客人数,缓解海南环境压力,实施景点定期开放策略,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对当地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对海南当地居民定期进行环境教育,定期向居民发放宣传教材;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推广环保产品,普及环保知识。另外,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共同制止乱扔生活、旅游垃圾、乱折花草、破坏景点设施等破坏环境行为。还可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使宣传教育深入到单位、街头、乡村。

5结论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海南省抓住历史机遇,发展各项特色旅游事业,优化旅游市场结构,让海南旅游业取得快速发展。海洋旅游业在海南旅游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不断进行战略规划,重视海洋旅游业发展,制定完善海洋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促进海洋旅游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海南经济的带动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把握发展机会,加大对海洋旅游业的宣传投入,努力维持和提升其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的热度,将海南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郑凌燕.基于钻石模型的海洋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07(6):13-18.

[2]马丽卿.海洋旅游产业理论及实践创新[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李师慧,王仲高.海南旅游业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D].海口:海南大学,2003.

[4]马进.中国入境旅游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学,2007

[5]王海莉.基于驱动因素视角的中国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939-3942.

第8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资;旅游地产;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2-0030-03

为了解金融危机下外商投资海南省旅游地产业情况,促进海南省外商投资旅游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在海南全省范围内(重点是三亚海棠湾、陵水清水湾、万宁石梅湾和神州半岛)对外商投资旅游地产企业、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开展了调研,对企业投资及生产经营情况、商业银行对外商投资旅游地产企业授信情况、地方政府对外商投资旅游地产企业的支持情况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分析当前海南省旅游地产的发展状况,总结了金融危机对海南省外资旅游地产的影响,并从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服务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海南省旅游地产发展状况

旅游地产是一种新型的房地产开发业态,与其他地产的区别在于:旅游景区成为其强大配套――而且由于所有这些配套同时都是经营性景区的一部分,是一种产业化的操作。[1]优越的自然与气候环境决定了海南省是发展旅游地产的最佳地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粮集团片开发三亚亚龙湾开始,海南省东部已初步形成贯穿南北的旅游地产集群,主要包括亚龙湾、海棠湾、清水湾、香水湾、富力湾、石梅湾、神州半岛、文昌航天城及铜鼓岭等旅游地产集聚地。海南省西部的乐东与昌江也在积极利用自身滨海资源吸引国内外投资开发旅游地产。当前海南省旅游地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旅游地产都建在旅游地区(景区)。旅游地产作为一个新兴的地产分支,与其它地产门类相比,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开发和经营都以旅游业为发展根基。海南省旅游地产大多依赖于山地、海滨、温泉等自然景观开发的地产,其业态主要表现为酒店、别墅、公寓、度假村、游艇码头及高尔夫球场等。其本质均是依托旅游资源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经营,遵循先做旅游、后做房产开发的开发原则。

2.旅游地产多为省外居民的第二居所。海南省当前旅游地产目标客户绝大多数为省外居民,据统计,在度假酒店客户中,省外居民比例高达95%以上。这些客户多为层次较高的消费人群。与其他类型的地产相比,旅游地产的市场份额仍较小,市场风险比较大。

3.旅游地产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资金压力大。旅游地产是个系统工程,一般涉及环境整治、资源整合、产业重组、住宅建设等过程和行为,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在区域价值的提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项目价值。[2]例如,清水湾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200亿人民币进行整体开发;神州半岛项目计划投入100亿人民币进行开发;石梅湾项目计划投资50亿人民币进行开发;三亚海棠湾定位为国家海岸,现在已经吸引香格里拉等境外投资者。上述项目当前都处于拓荒阶段,需要旅游导入和市场培育,开发周期都较长,少则3-5年,多则8-10年,远远长于普通商品房开发期限,使得资金压力也大于一般地产开发,需要旅游地产开发企业具有全面的资源整合能力。

4.旅游地产是海南省房地产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006-2008年,海南省新批外商投资房地产项目100多家,投资总额达到30多亿美元(其中外资合同金额20多亿美元),单个项目平均投资总额为3000多万美元。2006―2008年,海南全省外资旅游地产企业实到资金占外资地产实到资金78.8%,其中2008年外资旅游地产实到资金占外资地产实到资金的92.19%。2005年以来新批的外资房地产项目投资总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9个,投资总额一亿美元以上的项目有5个,其中旅游地产占4个(见图1)。

二、金融危机对海南省外资旅游地产的影响

1.旅游消费减少迫使旅游地产投资者减缓投资进度。2000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海南省旅游业逐步走上旅游投资和客源市场国际化的轨道。本次金融危机对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影响较大,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纷纷取消或缩减了外出度假的计划。据海南省旅游部门统计,2008年10月以来,来自俄罗斯(第一大境外旅游客源国)、韩国(第二大境外旅游客源国)的游客量快速下滑,部分酒店难以看到俄、韩游客的身影;日本和欧美客源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三亚市除了一些高级海景酒店,其他酒店的入住率下降明显。这些因素导致外国投资者短期内对海南省旅游市场的后市持观望态度,已封顶的酒店开业时间计划延后一年;未开工酒店开工时间也往后延(投资方解释为修改设计方案);有些项目的酒店开业后,其他的配套项目进展缓慢;在未开工地块,业主之间也相互观望。

2.资金筹集困难导致外资旅游地产项目资金到位缓慢。以三亚附近某项目为例,该项目原计划在10年内投资200亿人民币进行整体开发,2006-2008年共投入了30多亿人民币,但是,2009年却只计划到资几亿港币,远不及以前几年的投资。在三亚,有些项目原计划投资50亿,而在到资1亿多港币后,2009年只计划到资几千万港币。 调查还发现,部分境外投资者在汇入首笔投资款后,对后期资金到位还没有具体规划。

3.已到资金结汇意愿不强。由于对后市的观望,以及整体投资的安排,已开工的项目进展大多滞后于计划。项目进展不快导致工程款支付量小,直接表现为已到位资金结汇少。同时,由于境外投资者全球投资的整体安排,在后续资金不能保证按期到位的情况下暂停已开工项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已到位资金结汇意愿不强。2009年前四个月,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结汇只有2008年同期的22.6%。2009年1月1日至5月1日,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办理100万美元以上结汇业务共5笔,比2008年同期减少7笔,结汇金额也大幅下降。

三、金融危机下支持外资旅游地产发展的着力点

1.通过外资旅游地产弥补本土地产开发资金不足。海南建省初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资金瓶颈问题较为突出,外资一度成为推动海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助推器(见图2),对凝聚市场人气、增强投资者信心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外资房地产项目规模的增大和档次、质量的迅速提升,外资对在海南省房地产市场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彰显。2007年全省外商投资房地产企业实际投资占全省房地产企业投资总额的21.24%,2008占全省房地产企业投资总额的26.38%。

2.借助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先进机制提高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外资进驻海南省旅游地产市场,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全省旅游地产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海南省房地产将进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整合时期,外资与内资房地产企业将会形成更好的互动,由此加速海南省房地产市场机制完善并逐步趋于成熟,从而推进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优化重组。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海南省需要着力支持具有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开发管理经验的投资者,以此促进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升级和良性发展。

3.以支持外资旅游地产带动海南旅游的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工程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旅游地产项目来促进

海南省旅游的升级换代。以在金融危机中一批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被自然淘汰为契机,选择性地扶持一批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要求的项目,有利于优化海南旅游资源,推动海南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四、支持外资旅游地产发展的政策建议

1.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借用外债。2007年7月10日,建设部、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主管部门基于对房地产业的调控,禁止2007年6月1日后成立的外资房地产企业借用外债。针对海南省旅游地产主要依靠旅游开发来经营的特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对海南省的外资旅游地产项目给予区别对待,根据外资旅游地产公司的开况(是否先做好旅游基础设施再附带开发部分房地产项目)和业态形式设置(比较旅游部分与地产部分的投资大小)具体的要求,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借用外债。

2.鼓励外商投资旅游地产。将旅游地产与普通地产项目区分开,鼓励外商投资纯旅游性质的地产项目。为了保护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安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把房地产业列为不鼓励外商投资的项目。针对旅游地产开发规模大、专业性强、周期长的特点,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区分普通地产与旅游地产,修改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家旅游规划地区成片开发旅游地产项目,鼓励外国投资者投资旅游地产。

3.积极提供相关投资政策服务。密切关注我国房地产业引资形势的变化,对投资方融资渠道和房地产业外资流向进行有效的跟踪,促进外商投资旅游地产的健康发展。按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做好旅游功能区域长期规划,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大规模开发能力的外国投资者进行旅游地产开发,然后根据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开发的实际情况,以个案的方式为外资旅游地产公司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通过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外资旅游地产发展。

4.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资旅游地产公司的支持。在符合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规划的前提下,相关职能部门在土地抵押、信用担保、开发经营权等方面加强管理与规范。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在境内经营时间都较短,资本投入时间比较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现金流,这些特点导致外资旅游房地产公司的信用等级比较低。金融机构应参考外资旅游地产公司的母公司信用等级,综合得出外资旅游地产公司的信用等级。相关职能部门应该便利外资旅游地产公司可抵押物的登记与流转,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外资旅游地产公司的支持。■

参考文献:

第9篇:海南旅游市场的现状范文

客源市场的大小、潜在游客的多少是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一个旅游区接待游客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旅游资源等级,还应该包含其他多种因素。显然,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不言而喻。

客源市场是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双方买卖旅游产品的实际场所,经济学意义上的客源市场是指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关系的总和,而市场营销学将客源市场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中存在的对旅游产品具有支付能力的现实和现在的购买者。

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设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空间集中,并对某一类型的旅游者形成了一定吸引力,而成为满足一定规模的旅游者旅游活动的空间,这一特定区域便成为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目的地保持现有客源市场的重要性

1.客源市场是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前提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保持现有的客源市场是最基本的追求。只有首先满足游客的需要,才能进而满足旅游目的地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客源的需要实际上就是在满足旅游目的地的需要,因此客源市场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和管理考虑的第一因素。

2.客源市场分析为旅游目的地旅游活动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就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如果不了解客源市场的规模、不了解游客的来源和旅游目的地人群的状况、不了解旅游客源的基本规律、不了解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的强项和弱点,那么这种旅游目的地开发将是一种盲目的开发。而如果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够了解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其变化动向,能够据此有针对性地去开发旅游项目和发展旅游业,并据此有计划地系统开展旅游营销活动,该旅游目的地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获得成功的程度都将会因此而增大。

二、兴隆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现状与分析

兴隆是个多国家和地区民族融汇的华籍侨民聚居地,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国华侨1万余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海南兴隆侨乡国家森林公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花园、兴隆美食街、兴隆绿道等。2014年兴隆被评为海南十大文化名镇,目前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目前从兴隆这个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市场分析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冬季“候鸟”聚集地

这是兴隆旅游发展的一大亮点。一般在每年国庆过后,大批的内地游客、特别是北方游客会开始聚集到兴隆,开始为期3-5个月的过冬生活。因为兴隆地处海南岛热带气候的最北端,拥有全海南岛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极大地吸引了这些前来海南过冬的内地游客。这些人一般会在兴隆购买楼房,每年冬季的时候前来居住,夏天返回内地,比如目前兴隆已建成“石梅山庄”、“长春城”等大型住宅小区,这里都居住着非常多的“候鸟”,而这些“候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兴隆这个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最重要的一部分。

2.省内家庭自驾游目的地

这是目前兴隆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沿海地区越来越倾向于开发小集体自驾游、家庭团体游等休闲式旅游。因此一到周末,不少省内的游客都会选择带上自己的家人出来走走,而兴隆往往是这些人的选择,因为这里拥有休闲旅游的一切因素,比如兴隆温泉、热带花园、国家绿道等等,人们会选择驾车前来兴隆短住一晚,泡泡兴隆温泉,喝喝兴隆咖啡,骑骑单车看看红艺人表演,这是一种最好的休闲旅游放松方式。另外,兴隆这一旅游目的地也是岛内外驴友骑行的一大选择,很多驴友骑行之中会选择在兴隆小憩1-2天,不但可以选择在国家绿道骑行,还可以逛逛周围的东南亚风情村、文通村等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3.省内外旅游团集体旅游目的地

除了前面两种情况,兴隆作为一个旅游经济开发区,也是省内外旅游团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兴隆是海南老牌的旅游点,拥有良好的旅游环境资源和旅游基础设施,对外也拥有很好的名声,加上近几年当地政府的巨大投资和大力支持,这里开发了不少的旅游项目,如奥特莱斯大型购物广场、临近的神州半岛度假区、石梅湾度假区等等,这些都成为吸引规模式旅游团前来旅游的资源优势。

三、对兴隆保持现有旅游客源的意见建议

1.对旅游客源市场定期进行分析

既然客源市场对旅游目的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对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系统、科学的分析当然就显得非常重要。对兴隆来说,比如在“候鸟型”客源市场中,还分为北方客源、长三角地区客源、中西部地区客源等等,这些不同的客源市场中的不同个体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以及对旅游资源环境的审美、定位往往有很大不同,因此定期系统、科学地分析客源市场是兴隆这一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基础。

目的地客源市场分析的理论依据包括“距离决定论”、“圈层结构理论”、“交通干线理论”等等。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可以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解决,如旅游中心地辐射模型、交通连接点轴模型、远距离卫星模型,每种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客源市场分析。比如旅游中心地辐射模型表现为消费水平较低、淡旺季需求不明显、重游率高,对兴隆来说,家庭式自驾游往往适用于运用该模型分析;交通连接点轴模型表现为淡旺季需求明显、停留时间较短,对兴隆来说,省内外旅游团集体旅游与之相对应;远距离卫星模型表现为消费水平高、停留时间较长、受市场冲击较大,对兴隆来说,冬季“候鸟”型则与之相对应。

2.因地制宜创新旅游项目开发

对旅游目的地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就可以着手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项目开发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笔者认为,针对前面谈到的三种客源类型,就兴隆这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可结合实际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项目。针对不同地区的“候鸟型”客源,可规划开发多元化旅游度假小生活圈,不同的生活圈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生活习俗,包括过冬游客居住的建筑格局也可以因人而异;针对省内外旅游团集体旅游客源,重点开发打造独具兴隆特色的东南亚风情旅游,如“红艺人表演”、“兴隆咖啡体验园”、“国家热带森林公园”等等;针对家庭式自驾游的客源,可重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和休闲旅游购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