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我们周围的环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们周围的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们周围的环境

第1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大河,这个词一听到就可以想象它的美丽.而这里的大河,指的是受到污染,没有生机的大河.

据我妈妈这辈人说的.以前,大河两旁绿树成阴,水是清澈见底的.而现在,两旁是荒乱的野草,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天,不再那么蓝,水,不再那么清.河边不再那么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而是死一般的沉寂,不由得想起我们的地球母亲是多么的无私,默默地奉献.我们人类呢?又是怎么做的,在河里乱倒垃圾,乱排放污水,使和里的鱼,虾,蟹等水生物大量死亡.不时地还在水面上发现一块块水藻,只有脏,才回起水藻啊!难道你们看到这个景象,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吗?我们的环境变成什么样了.再往远了去说,现在的汶川发生了7.8级大地震,给很多人都带来了伤害,无处可归,死亡,不知去向.这是大自然发出的警告啊.

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先从小事做起,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一起保护我们这个既可爱,又脆弱的地球吧!

第2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的东西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垃圾等。

也许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了就污染了,不关我的事。这样想就大错特错,环境问题直接联系到人类的健康。废气会使空气混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的危害;废水会污染江河,使和中生物死亡,人们就无法吃到鲜鱼、虾等;垃圾会污染土壤,使农作物无法收成……就连吐口痰,也许还会使许多人的病。

再者,人们随意砍伐树木,不但使飞禽走兽无栖身之地,还使地球失去了宝贵的森林资源。还有,树木种在江河边,可以用根网住土壤,遇上暴风雨是能减少水土流失。人们砍了树木后,泥沙都冲到江河里去,导致河床增高,水灾泛滥,黄河就是一个例子。

听了我的介绍后,你们是否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让地球不再被污染。

第3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1.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会对当地的农田灌溉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大范围的截流和防洪也会对当地的农田的水分结构和土壤肥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是土壤的肥力下降,造成大面积的盐碱地。这对土壤的破坏是致命的,而且这种情况很难得到改善。

1.2对生物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兴建还会对河流中的鱼类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河流中都有大量的洄游鱼类,这些鱼类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繁殖,因此,兴建水利工程会对河流中鱼类的繁殖造成很大影响,很有可能会造成河流中的鱼类数量减少。例如在葛洲坝水电站建设过程中,虽然解决了中华鲟的洄游问题,但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水文特征,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造,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计算,以免对鱼类造成影响。

2对人文社会的影响

2.1对周边生活人群的影响

水源会带来很多的传染疾病,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对水源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疾病防御,就很可能造成水源污染,给周围生活的人群带来一系列的传染疾病,这些问题对周围生活的人群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建设的过程中重点对这些问题进行考虑。

2.2造成大量的移民

水利水电工程造成大量的移民,这个问题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就会使原本周边生活的人群进行迁移工作,如果移民没有得到有效的安置,就会造成很多的社会问题。比较典型的移民迁移的问题就是三峡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移民问题,这不仅是周围群众的移民问题,还要对周边的企业进行迁移,这对周围生活的人们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对人们搬迁的积极性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工程的建设。

2.3周围文物的破坏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各种文物古迹遍布各地,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就会造成对文物的破坏,这些文物古迹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旦破坏就很难进行修复,这对我们国家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建设水利水电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保护文物的预算。

3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一些建议

3.1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要减少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应该在建设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问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对水利水电工程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的考虑,尽量保证建设完工之后,能够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水利水电工程应该注意对施工人员和周围民众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让他们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建设施工开始的时候应该进行民意的征集,增加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让水利水电工程能够为人们服务,还能充分兼顾环境保护。

3.2进行完善的补偿机制

水利水电工程做好工程预算之后,虽然在前期已经对保护环境进行了一定的考虑,但是水利工程对环境的破坏有很多是不能避免的,因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补偿机制,尽量做到完善环境保护。例如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对树木造成了破坏就应该让投资建设者,在其他地方种植相应的树木进行补偿。或者进行增殖放流、补偿的措施对河流中的生物进行保护,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补偿机制建设完成之后,还能够对周围民众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减少不规范的行为出现,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

3.3建设过程中的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对环境进行保护,重视环境的变化,从控制噪音、水体污染等方面进行检测,减少环境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制止,避免出现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应该进行统一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规划,尽量满足在施工过程中民众的生活用水,兼顾灌溉和发电,生活用水的平衡,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标准。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移民政策,减少移民纠纷,保证工程的完工。

4结语

第4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 建筑;环境绿化设计;思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for a healthy life, green lifestyle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en also had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building around the green. The public in the pursuit of capacious,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us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y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mfortable buildings.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o speed up, people increasingly feel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s really lacking is green. Building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green become peopl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a proble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rchitecture around the environment design ideas and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words: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design; Ideas

中图分类号: TU9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绿色生活方式更加重视,对绿化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越来越注重建筑周围的绿化。公众在追求宽敞、方便的建筑使用空间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舒适的建筑外部环境。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日益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真正缺少的是绿色。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成为人们愈来愈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建筑周围绿化的作用

建筑周围的绿化具有哪些作用呢?建筑周围的绿化既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亲切舒适之感,又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局部小气候。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喧嚣拥挤的都市里的人们更加渴望贴近自然,拥抱自然,去呼吸清新的空气, 享受沐浴温暖的阳光。另一方面,茵茵草坪、葱葱林木,既可净化空气,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又可在炎炎夏日为人们除躁去热,给人们带来亲切舒适之感,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人们生活的作用。

三、建筑周围环境绿化设计的新思路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建筑默默环境绿化设计的思路:立体绿化;见缝插针式绿化;迂回式绿化。

1、住宅出入口的绿化

生活在飞速发展的当代世界,身处钢筋混凝土的海洋之中,许多人已经厌倦了随处可见的高楼大厦,渴望于生冷的现代建筑之间看到一丝给人以希望的绿色。故住宅出入口的绿化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设计住宅出入口的绿化时,就尽可能少用硬质铺装,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同时,应尽量诸如格状铺地砖、方格植草等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方法,这样做有利于生态环境。

2、大胆开拓新型绿化空间,以创造贴近自然的生态居住环境

作为设计者是,应当大胆开拓新型绿化空间,以创造贴近自然的生态居住环境,例如可采用“立体绿化”设计理念。所谓“立体绿化”,就是在贴近人的周围空间中尽可能地创造绿化空间,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所谓墙面绿化,主要是指在阳光可以直射的墙面种植诸如爬山虎等绿色藤类植物。这样做既可绿化墙面,又可在夏季降低墙面温度,从而对室内居住起到除燥降温的作用。所谓屋顶绿化,主要是指在建筑屋顶上种植一些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如在屋顶架设葡萄架,既可美化居住环境,又有避免炎炎夏季室内温度过热。所谓阳台绿化,主要是指在居民家里的阳台上种植花草植物。总之,“立体绿化”设计追求的是在贴近居民的有限的居住空间内创造尽可能多的绿色空间,这样既能美化居住环境,愉悦居民身心,又能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贴近自然的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建筑周围环境绿化设计的原则

在进行建筑周围环境绿化设计时,作为建筑者,应当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首先,应当以人为本,追求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建筑周围环境设计的核心关注点是人,略去人的因素而单纯去营造环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为人们营造一种亲切舒适的居住生活工作环境。例如,作为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如老人、小孩,使绿化设计既具实用性又有针对性。

其次,因地制宜,善于就地取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建筑拥有着不同的人文历史特点,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善于就地取材,利用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地势以及当地独特的植物特种,营造独具特色的绿化环境。在环境绿化设计中,要避免僵硬地采取移植草皮或松柏进行绿化的做法,这样做不做会淹没自身特色,还有可能导致绿化成本过高。

最后,注意保持建筑周围独特的人文历史特色。老木古屋是独特人文历史的见证,在营造建筑环境时应当注意保护这些独一无二的“标志”。如图一、图二所示,位于广州市海港西路的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绿化就很好体现了对其独特的历史人文标志的保护。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拥有许多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苍木古屋,它的绿化设计与其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天然地融合到了一起,让人不自觉地沉浸于它的绿色的人文历史中。

图一: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内建筑绿化 图二: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内建筑绿化

参考文献:

[1] 柴潇琳. 建筑绿化的功能与形式探讨[J]. 绿色科技. 2011(03)

[2] 潘学在. 浅谈建筑绿化的作用及其形式[J]. 广东科技. 2006(12)

[3] 倪红,谢浩. 追求完美的建筑绿化环境[J]. 江苏建筑. 2007(01)

[4] 桂智刚,闫增峰. 建筑绿化与建筑节能[J]. 山西建筑. 2007(32)

[5] 赵丽莉,刘春旭. 东北财经大学综合科研大楼方案构思[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5(02)

[6] 彭蓉. 旧貌新“研”――长江大学工字楼群的一期改造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1)

[7] 宿晨鹏,张姗姗. 建筑与环境共生――辽宁警官学院规划设计[J]. 建筑学报. 2005(03)

[8] 聂孝天. 建筑环境绿化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J]. 林业科技开发. 2005(03)

[9] 郭建萍. 浅析城市建筑的绿化艺术[J].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2(02)

第5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有机建筑;环境;渗透;融合;一致性和谐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71-01

建筑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什么样的环境就应该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建筑体,建筑在总体上是应该跟着环境走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建筑的整体氛围,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建筑本身所要表达的涵义都与环境相适应融合才能既表现出建筑的美感也能为环境加分。

一、现代有机建筑的提出

有机建筑理念的形成和提出明确了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有机建筑理念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谈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性问题之前先简单植入有机建筑这个概念,有机建筑是一种活着的传统,它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中,从自然世界及其多种多样生物形式与过程的生命力中汲取营养。

赖特在自己设计的作品中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一直努力在自己的计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寻一种和谐的因素,设法使自己的设计达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关系,以便取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之美。他的有机原则是从建筑的风格、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自身所发散出来的内涵所讲的。

二、融合之境

(一)建筑风格与环境的融合性。建筑风格就是像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建筑风格的因素有很多,环境和功能都能够影响到它的风格,建筑周围的环境,比如说山、水、林等的因素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建筑风格,流水别墅就是成功的例子,这个建筑的功能是居住,无论是长期居住还是作为度假的地方,流水山庄与环境的融合性就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一个建筑应该看起来是从那里成长出来的,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流水别墅是赖特的得意之作,这座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从那个环境中长出来的一样,这就是融合性的体现,你找不到任何的瑕疵在里面,它不给人以突兀感也没有任何视觉和心理上的不适感,因为它就是从环境里面萌发出来的建筑。这个建筑与环境带给我们这样一种意境:建筑在自然环境中融化,慢慢消逝,若隐若现,成为这个环境定的、不可或缺的一道景色,它已然融入到环境的整个氛围当中,形成一种意境美,这便是和谐之美;而环境也因为这样一个建筑的融入而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机勃勃。

(二)建筑色彩与环境的融合。这一点更多的是从人们的视觉中所体现出来的,建筑色彩的运用应该掌握一个度,太过会破坏整体环境氛围,使建筑显得孤立与突兀,色彩运用的不到位,同样会使整体效果大打折扣,这两种建筑色彩的不协调应用都会为环境带来破坏。色彩的融合性不得不提到的是苏州新博物馆,苏州保留的古建筑大部分是青砖粉黛的感觉,这与整个苏州人文、地理等是一致的,如何在这片建筑中体现苏州博物馆的特点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苏州博物馆采用白色和灰色作为整个建筑的主体色彩,白色为主,灰色为辅,从这个色彩基调上我们不难看出它与周围的粉墙黛瓦相互应,保持了这座建筑在这个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历史的沉淀感,色彩的运用又采用了现代手法,使得建筑既融进了那个安静的环境的同时有不失活泼感。

(三)建筑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在环境中的融合。这是建筑本身所体现出的内涵融入到环境中的表现,我所理解的建筑精神就是建筑本身的意蕴,就像是一个人的气质一样。“建筑的意蕴常常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往往引发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极为开阔、深远的领悟性。”一个成功的建筑经过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所留下来的就是自身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然融入到环境中的每一个角落,它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建筑精神和环境的这种融合已经不允许任何人去试图改变它。埃及的金字塔周围的环境非常简单,金字塔建筑群与一大片广袤的土地,金字塔在这种环境中显得更加神秘与宏大,它所传达的内在精神在人们心中是不朽与神秘的传说,它的这种意境已经不容许周围环境有任何的杂质掺杂进来,建筑自身所发散的精神与整个的环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三、结语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趣味,合理适当的建筑在整个环境中就是一道彩虹,在背景环境下将会被衬托的更加完美,环境衬托建筑,建筑点亮环境,环境因建筑而活跃,建筑因环境而更具内涵,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是两者最完美的意境。

第6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应该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成熟的先进技术、材料、设备、施工工艺。建筑单位应该在环保节能等方面趉积极的探索。为了凸显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实现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促进科技转向实际的生产力。在提升建筑质量与建筑功能的时候,应该重视建筑的环保,尽可能的减少建筑对于周围环境的污染。

 

一、建筑带来的环境污染

 

1.声环境污染。建筑施工噪音是城市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机械噪音,并且建筑施工噪音污染时环境噪音污染中最为敏感的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的居民生活危害严重,并且噪音产生较为集中,位置固定。建筑施工中出现噪音主要是应为施工设备过于陈旧,不能够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建筑施工时施工设备处理的不合理,在施工时没有采取降噪的措施也会导致噪音的产生,从而严重的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施工时建筑单位应该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施工设备要满足国家对于噪音的标准。建筑单位要注意不应该在夜间进行施工。

 

2.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建筑本身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在施工过程中建筑还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需要开挖地基或者建设附加工程,这会严重破坏地表及周围的植被,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采取任何的措施,这会留下安全隐患。当碰到下雨时,施工场地非常容易发生侵蚀。除此之外,建筑在施工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建筑单位对其处理不当也会严重的影响周围的环境。

 

3.粉尘污染。建筑中有两个方面导致粉尘污染。一方面,在运输建设材料时由于公路路面的凹凸不平导致的抛洒或者车辆身后的吸引力导致的道路扬尘。另一方面在施工场地卸载、堆放建设材料过程中由于风吹引起的扬尘。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扬尘不仅会严重的影响周围的居民,还会影响环境卫生,增加施工场地附近空气中的浮沉含量,甚至还会给沿线的农作物带来严重的影响。

 

4.建筑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建筑施工过程中随意的排放污水,这会严重的破坏地面水,甚至严重污染饮用水,导致水质中的含泥沙量显著增加。

 

5.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快,每一年城市中建筑所产生的垃圾逐渐增加,建筑垃圾在生活垃圾的比例变得越来越大。由于每年需要拆除大量的废旧建筑,产生了数亿吨的建筑垃圾,但是这些垃圾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处理,而是直接被运送到郊外露天堆放或填埋。

 

二、提升建筑环保与降低建筑对环境污染的措施

 

1.提升建筑施工的综合性环保措施。首先,应该使用建筑行业中推广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施3232艺,最大程度的保证文明施工。其次,建筑企业不能忽视材料的回收与重利用工作,在施工时更要杜绝一切的污染,尽量减少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染物。对于已经造成的污染物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回收,并通过技术手段重复利用。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要采取合理的方法,避免材料的浪费,不仅能够减少污染物,还能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需要注意建设工程副产品的再生利用,在施工时要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如果发现施工时出现严重影响周围环境的现象,要及时的调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污染程度降到最低。

 

2.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也被称作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不破坏周围环境与生态资源的情况下,有效的使用自然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减轻建筑队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科学的方法将建筑整体设计,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保障建筑的质量。在设计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时,要充分的考虑空气流通问题、日光采用问题与自然环境问题等因素,并使用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并结合最新的理念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在设计建筑时应该回归自然,避免工业化的弊端,并对现代的设计思想不断的总结,将生态环境节能环保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设计人员应该设计出绿色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且相互融合的建筑设计方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拉近人与环境的据理力争,有效的保护生条环境。营造绿色的建筑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惬意的生活环境。在选择建筑室内的装修材料时应该使用对人体无危害的材料,并能够保证室内的温度与适度适宜,这样才能够让人们在居住期间身体健康,身心愉悦。

 

3.规划建筑施工工作。建筑企业不能忽视施工管理工作,应该落实施工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规范。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将施工责任分配到个人,层层把关。在施工之前应该编制相应的文明施工方案,并设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持施工卫生,要强调文明施工责任,这样才能提升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升建筑的节能环保,设定的施工规划应该满足施工生产与环保的要求,并考虑施工队周围的影响,更要消除消防安全等问题。施工场地中的建设材料尤其是钢筋的放置应该保持平整,在施工场地中设置污水沟,这样能够有效的放置材料的腐蚀,减少材料的浪费,避免建筑施工中附加的成本。

 

三、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开始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更是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行业发展的迅速,建筑产生的污染物不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建筑单位也没有采取相应的建筑节能环保措施,这使得建筑行业不能满足我国提倡的节能环保。为了建筑行业更长久的发展,建筑企业应该注重建筑环保,避免建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这不仅能够提升周围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将会给建筑企业赢得一定的声誉,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7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环境污染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火灾事故经常发生,所以必须要经常出动消防车辆进行救援,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有一些是火灾事故自身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而有一些是由于消防灭火救援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污染。由于当今社会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所以如何才能减少在对火灾进行扑救的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便成了一个消防救火中的重要的问题。笔者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对于在消防灭火救援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与建议。

1由火灾引起的环境污染分析

1.1建筑物火灾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当今建筑市场内,由于相关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对于很多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监管不完善,而一些劣质材料的使用如果不幸发生火灾,那么这种劣质材料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类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丙烯醛、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对于人体会造成重要的影响,甚至是致命的影响,可以导致人体中毒死亡或者是窒息而死。这些气体扩散大空气中也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火灾过程中,这类材料的燃烧不仅仅是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烟尘,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相关研究表明,在火灾事故中,85%以上的人都是由于吸入了有害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等物质而发生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这一比例远远要高于其他方对周围人群造成的伤害或者死亡。2000年12月25日的河南洛阳特火灾事故中,死亡人数共计309人,其中大部分死者都是由于体内吸入了有毒的气体。同样发生在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胶州路火灾中,一共造成58人死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筑物使用了大量的尼龙网、聚氨酯泡沫等违规建筑材料,这类材料具有易燃性,所以火灾事故发生时大部分民众都被困在了房间内,由于吸入过多的有毒烟雾而导致死亡。

1.2石化火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976年7月10日,位于意大利梅达市内的一家化工厂不慎泄露出剧毒物质二氧芑,对于周围人员及家禽动物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共计造成30余人死亡。而在2001年11月1日的河南洛阳市发生的一起氰化钠运输车侧翻事故导致9t的氰化钠有毒物质全部泄露,对于周围的人员及环境造成重要的污染。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由于石化物品及危险物品引发的火灾对于周围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同时对于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当前每年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中有将近超过80%的事件都是由化学物品的运输安全及存放使用安全造成的。石化类的物品具有燃烧快、温度高、面积大及容易引起爆炸的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火情,将会造成重大损害。而石化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该行业的火灾影响应该特别重视。在石化行业中,多是一些化学类的有机物品,在火灾发生时经过燃烧主要声称的物质时二氧化碳,对于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也会对人员造成重要的危害,会较大程度提高周围居民患癌的几率。

2火灾扑救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1灭火剂引发的环境污染

在火灾的控制扑救过程中,大量的灭火剂的使用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当前的消防灭火系统中,主要应用的灭火剂成分分为几种,包括泡沫类的灭火剂,干粉类的灭火剂及其他类型的灭火剂。相关资料显示最早开始让人们注意到灭火剂造成的污染问题是从一种应用非常早的灭火剂———哈龙灭火剂开始的。这种灭火剂几乎是应用最早的一种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的效率非常高。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哈龙灭火剂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臭氧层的破坏会对我们全人类造成重大影响。所以随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联合国的签署,哈龙灭火器目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淘汰行动。其他的类型的灭火剂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现在常用的干粉灭火剂。由于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是无机盐类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灭火效率高,而且可以在超低温的环境下进行使用,有很好的绝缘性能等,所以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颗粒物质,这些物质被吸入之后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于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具有一定分腐蚀性而且不是进行清除,所以该类灭火剂主要应用与一些封闭空间的灭火。以免对周围人员和环境造成重要损害。

2.2消防用水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尔市的一家仓库着火,该仓库内都是一些化学危险品,为了对火情进行控制,消防人员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喷射,大约使用了40m3,但是由于这40m3水与仓库的化学危险品相互混合后流入了莱茵河,由于混合后形成了大量的硫酸及其他物质,所以导致整条莱茵河都变成了一条毒河,河水变质,大量死水漂浮在河水中,甚至波及同样位于莱茵河沿岸的法国、德国及荷兰等国家。再比如2005年11月13日,在我国吉林省的一家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该次爆炸事故造成大量的苯类物质流入了松花江水域,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硝基苯,随后该污染物进入到黑龙江水域,然后有流入到俄罗斯境内,对所经水域都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所以在火灾的扑救控制过程中,消防用水的使用及位置不当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伴随着现在一些化工类企业火灾事故的频发,大量的消防用水会和各种化学物质结合,形成一些有害物质,对周围人员和环境造成重要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扑灭火灾的救援过程中会对火灾的周围造成污染。这一方面是由于火灾自身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剂及消防用水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所以为了尽量减少在消防救援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一些新型的环保的灭火阻燃材料。同时为了避免大量的消防用水的使用造成的污染,应该做好规划工作,避免对火灾进行扑灭后大量的消防用水因为无法处置而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样既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又会对附近的居住人员造成严重威胁,是非常危险的,必须要进行防范。

[参考文献]

[1]冯振南.消防部队灭火及应急救援中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299.

[2]丰国炳.消防兵力精确引导投放模型———战术行动量化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5):356~360.

[3]廖奇.谈实战化训练环境对消防部队灭火救援能力的提升[J].武警学院学报,2014,(12):30~32.

[4]邱建军.灭火救援中造成水渍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科技风,2015,(23):200.

第8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党的十八提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目标,我的城市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防治和减轻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做到文明施工,要从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施工过程这两个阶段进行控制。

1、建筑施工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

1.1 水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泥浆、污水。许多施工单位环保意识淡薄,为追求经济效益,未采取任何污水净化处理措施,造成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横流。施工废水含有大量泥沙、杂物、建材粉末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经城市下水道进入周围水体,将污染了城市水环境,严重的造成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淤积,影响城市排水防涝。

1.2 空气污染

施工场地的挖掘、物料堆放、搬运产生的扬尘及运输材料的汽车的尾气造成了大气环境的污染。城镇建筑与居民区相邻较近,在有风情况下,施工扬尘将对附近居住区造成一定的影响。运输材料的车辆往来卷起尘土及燃油燃烧排放一氧化碳、烃类等废气,都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1.3 噪声污染

随着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人口稠密地区的建设施工中发出的噪声污染,不仅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形象。

1.4 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破碎砖石、残渣余泥等固体废弃物为主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再利用价值低、难处理,大多数只能运往郊区露天堆放或当作普通垃圾填埋处理,不仅蚕食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周围环境,而且还挤占了生活垃圾的填埋空间。

2、建筑施工方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控制

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对于环境的影响及整个项目的正常建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该项目可着重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控制:

2.1 施工期间在夜间21时至凌晨7时应禁止高噪声设备施工和倾倒砂卵石料,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

2.2 施工车辆进出场前其轮胎必须经过冲洗,防止进出车辆将泥土带出场地,产生扬尘污染。

2.3 施工材料按总体布局摆放,工程结束及时清场,对于剩余无用的材料和各种外包装物品应集中堆放,统一处理。

3、建筑施工阶段降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控制

3.1 噪声污染的防治。加大宣传力度,使施工单位真正意识到降低噪声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推广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建立现场管理督查制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地点及时段,施工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搅拌站、焊接棚等噪声较大处设置隔音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未经特批,公众作息时间禁止噪声作业。

3.2 扬尘污染的防治。对建设工地进行封闭,在工地周围设置护栏,将工地与周围环境分隔,以起到阻隔工地扬尘飞散的效果;采用商品混凝土浆,以减少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在装卸、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同时也可以减少噪声污染;建筑材料要设置专用的场地堆放,并加盖加篷布覆盖,防止飞尘的产生;施工道路要及时硬化,及时进行清扫洒水,减少道路扬尘;运输材料及渣土的车辆不得超载,并要加覆盖物,驶离建筑工地的车辆轮胎应进行清洗,以避免工地泥浆带入城市道路环境。禁止在大风天施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建筑垃圾要科学处理,严禁焚烧有毒有恶臭物体。

3.3 废水污染的防治。在废水处理方面,应将排水系统以雨污分流制设计,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经隔油沉淀后达标排入污水管网。由于建筑施工是综合性的过程,施工现场污染是多方面的,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与危害。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污染实施标本兼治的最有力的措施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现代化施工水平,同时推行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设计能够与城市周边环境较好的融合。

3.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施工现场垃圾每天清理并按指定地方堆放,对建筑垃圾中可再生利用和不可再生利用的应予进行分类处理。明确渣土的运输方式、线路和去向。工程结束后。要将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置干净。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量小但危害大,要用专门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否则会影响市容及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4、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控制

首先环保监察部门要对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破坏的案件进行认真受理投诉,扩大环保影响;其次要从严审批夜间建筑施工,以确保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干扰,避免噪声污染;再者,加强政府作风建设,对施工单位监督与对其和周围居民等服务二者并重;最后,加大对施工方对周围环境污染的查处力度,公开处罚标准,严格排污申报制度;要充分利用夜间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作用,且制定责任追究制度。解决建筑施工环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仅仅依靠环保部门一家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要和规划、公安、市政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进一步健全有关法规制度,增强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要加大对环境违法的综合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要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强化媒体舆论监督,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总之,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上就其最常见的主要方面加以论述,比方还有打桩振动、深基坑工程、隧道施工、高层建筑施工等对周围环境也会形成较大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管理措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减轻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居民一个安静、洁净、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志勇.浅析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2]周舒.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05).

第9篇:我们周围的环境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环境;影响

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这些建筑施工企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居民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还会阻碍建筑施工企业在未来社会中的长远发展,总的来说,这些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的寻求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促使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下面将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相关的论述:

1.植被破坏以及水土流失

植被破坏以及水土流失,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建筑本身除了占用土地外,施工过程中还会带来对周围生活环境的破坏。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地基,去土建楼等,对地表破坏较大,使周围的植被遭到破坏,若不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在下大雨的条件下,就会引起侵蚀,进而引发土地的水土流失。除此之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的弃土弃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2.建筑施工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不仅会使地面上的水受到污染,还会使饮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使水质中所含的泥沙量增加,进而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噪声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噪声的影响,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噪声的影响还包括,建筑施工、运输土石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以及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一些噪声。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这些噪声不仅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还会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4.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扬尘

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扬尘,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扬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是,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公路的凸凹不平或者是装运过程中装运的过于饱满等原因所造成的抛洒以及车辆身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扬尘;另外一个影响因素是,施工工地的装卸、堆放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由于地方较为干燥松散所引起的一些扬尘,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扬尘,不仅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卫生受到影响,还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大气浮尘含量大大的增加,甚至还会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5.各种车辆排放尾气

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还包括各种车辆所排放的尾气。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由于各种车辆以及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尾气,再加上这些尾气中含带了许多的有害成分,例如:一氧化碳、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等一些污染气体,这些有害的气体最终会进入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大气以及土地中,进而会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

6.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固体材料以及悬浮物

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固体材料以及悬浮物,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期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的固体材料以及悬浮物,例如:一些沙石材料、石灰块、水泥块等等,这些固体材料以及悬浮物中有很大的部分会使散失在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土地中,进而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这些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的固体材料以及悬浮物,会被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水冲刷,进而沉积在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土地中,进而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土地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

7.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

除了上述的六点外,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主要影响号包括,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工地上面。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施工工作人员在工作或是生活,这些建筑施工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以及生活垃圾,虽然这些生活垃圾和废水的总量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如果长时间的累积或是不处理的话,也会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二、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的家住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应当树立环保意识

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应当树立环保意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之一。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些管理人员应当组织大量的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一同学习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和法律法规,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在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一些规定。

2.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对环保设计进行相关的审查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对环保设计进行相关的审查,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应当认真的调查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状况,结合国家对环境保护所制定的一些环境保护规定,对于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环境保护的一些设计进行相应修改,并且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当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所占地的面积以及临时占地的规模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耕地以及植被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使建筑施工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程度尽量的减少。第二,应当重视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资源的保护,尽量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流失情况。建筑施工企业所制定的一些施工工程设计,应当充分的考虑建筑施工企业周围水土流失的情况。首先,应当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土石方量以及废弃土地的情况。其次,应当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环境保护设计工作,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尽量的稳定,并且应当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土地的土质情况,采用种草以及植树绿化来维持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情况。再次,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合理的废弃土地的情况进行管理,保护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耕地,尽量减少良田的占用情况,尽可能的在废弃的土地上用土,并对所挖的的土坑进行相关的处理,例如:在废弃的土地上种花草等等,尽可能的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维持稳定。

3.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制定环保相关的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制定环保相关的措施,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所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制定环保相关的措施,促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而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制定环保相关的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水土流失情况。依据建筑施工企业实际填挖的土地进行相关的设计,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填挖土地的现场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于雨水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废弃水进行合理及时的疏导,进而减少这些水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所填挖的土地进行相应的冲蚀。第二,尽量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所产生的一些施工噪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时间以及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配置,尽量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时间,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时间尽可能的安排在白天,严禁夜晚进行大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以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居民所造成的一些干扰。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尽可能的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设备的震动以及噪音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居民所产生的一些影响。第三,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一些大气污染,材料堆放应当采取必要的挡风措施,减少建筑施工企业的扬尘情况,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和土方进行合理的运输,防止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散落或是扬尘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居民所造成的一些影响。除此之外,还能够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场地以及周围运输材料的道路进行洒水防尘,减少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环境的影响。第四。应当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对周围水质所造成的污染。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严禁建筑施工企业中的施工人员将生活污水排入周围的河道中,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地表的淤泥回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还应当将废弃的土石运输到指定的地点,避免这些废弃的土石阻塞河道,从而表面建筑施工企业周围水质的污染,进而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五,应当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进行及时合理的绿化。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周围填挖的土坑进行及时的填埋或是在这些土坑上面种植一些花草,进而使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的环境破坏情况得到改善。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建筑施工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周围环境的治理,促使建筑施工企业与周围的环境之间和谐共存,不仅符合我国现行的环境治理政策规定,还有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白雪琴,李晓薇 . 浅谈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2)

[2]徐小忠,李小燕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05)

[3]刘怀志 .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