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精选(九篇)

施工安全监管服务

第1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关键词:云架构;市政工程;远程;监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一、市政工程中采用远程监控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相继开始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大型立交桥、城市隧道、过江隧道等,也包括配套的道路、灯光、排水工程。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施工复杂、露天作业、和环境影响大等因素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显著特征[1-4],因此受到社会和公众舆论的广泛关注。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监管比一般的行业具有更大的意义。

(1)市政工程种类众多,城市立交、地铁施工等都包含于其中;即使是单个市政工程,除去主体工程外,也包含管线等配套施工。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市政工程监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质量安全技术及质量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3)城市市政工程中,存在很多高空作业,这些高空作业的下方或两侧就是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一方面对高空作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社会影响面大。

(4)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一方面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环境气候的变化往往会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有所影响。另一方面,工地施工也会影响周边的环境,所以必须严格执行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为了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有效监管,很多市政工程都引入了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

二、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分析

很多工程施工现场都引入了各种构架的远程监控系统[5]。市政工程中使用的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多采用独立数据中心的架构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前端图像采集、监控与传输三个子系统。前端图像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借助于相关视频采集设备来对施工工地进行监控,并将所需的监控图像转变成为符合传输要求的数据形式。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对图像采集系统中的图像数据进行汇总、显示、处理等,同时还为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提供相应的操作平台。传输系统是构建一个连通各施工现场图像和监控中心间的传输途径,因建筑工程的施工场地通常处于分散状态,所以通常情况下,采取通过网络运营商传输线路的租用来进行传输系统的建立。

系统中的储存方式为异步写入数据、集中管理以及分散存储等,利用数字硬盘录像系统来对工程工地前端监控到的视频录像进行采集,在前端硬盘录像机中将这些数据实时进行保存,最后再将这些数据传回至数据中心,实施远程储存。这种模式能够满足监控系统的功能要求,但实际应用中,如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的上传、或者多视频数据需要并行写入时,在传输宽带上就会发生瓶颈,很容易使视频图像的上传速率受到限制和影响。

三、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

基于云架构技术构建的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远程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同时还可进一步提高远程监控系统的扩展性能以及服务功能[6,7]。

在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中启用云架构以后,该系统的整个架构节点可分为客户端、主服务器以及数据块服务器。客户端主要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专用的数据图像访问接口。主服务器存在的形式为管理节点,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其主要的任务是管理整个云架构系统中的文件。数据块服务器的主要任务为存储,通过指定文件形式将各种数据存储在该服务器上。在该架构中,文件系统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数据块服务器的数量。此外,在云架构技术下的这些文件一般是根据固定大小来分块存储。

在客户端进行云架构文件系统的访问时,首先是访问主服务器节点,在此获得与数据库服务器需交互的相应信息后,再直接访问各数据块服务器。完成一次数据存取以后,就可达到分离系统控制流与数据流的目的。由于在云架构技术下的远程监控系统的主服务器和客户端间仅有控制流而无数据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主服务器负载得到降低,这也使得主服务器不会是阻碍系统性能的一个瓶颈。此外,文件被分割为多个数据块来存储,在这种分布式存储下,客户端可对多个数据块服务器同时进行访问,继而使整个系统的并行传输功能得到提高,增强系统整体性能。

四、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

在南京市城西干道改造工程中,每种工序的施工都是动态施工过程,不同阶段施工特点不同,存在不同的风险性,特别是在关键环节、重要部位施工过程中风险更大。工程全长6.13千米,监管人员数量有限,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有差异,很难在同一时间对所有施工作业实施有效监管。为提升施工质量,避免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杜绝不文明施工,确保工程处于受控状态,在关键场所、重要部位安装监控设备,建立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监控管理。到目前为止,该工程未发生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实现零死亡事故的目标,现场文明施工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通过在多个施工现场安装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设备,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对工程监管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监控系统具有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的特点,监管人员可在任何场所任何地点通过电脑或者手机,使用被授权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后实时访问任意一个施工现场监控设备的图像资料,并且可以调用前端的录像资料。②监控系统的使用,可以使监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现场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施工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人力监管不可或缺的补充。④实现了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监控。④通过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设备,加强了监管部门内部之间及建设、监理、施工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⑤实现了监管部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工作进行实时改进指导,为制定措施和对策提供依据。利用施工过程中影像资料,可及时有效地监督、解决和控制项目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发现违章行为和安全设施缺陷及时纠正,有利于约束、规范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和风险降至到最低,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了监管水平。

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建立基于云架构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多路同时调阅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动态情况,效率高,灵活性强,具有很强实用性,有广泛推广意义。

致谢

本项研究得到了2013年南京市建设系统科研项目计划(编号:Ks1302)的支持。

参考文献:

第2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监管和依法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我县农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餐饮服务环节的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农村餐饮服务无证经营,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农村餐饮服务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广大农村消费者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

(二)工作目标。以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开展农村餐饮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落实农村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2012年年底前在餐饮服务环节实现以下监管目标:实现我县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到100%,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公开承诺率达到100%,中小学食堂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率达到100%,农村其他餐饮服务单位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8%以上。

二、整治重点与工作措施

(一)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单位的综合整治。

1、强化许可管理。严格餐饮服务许可条件和程序,将许可审核与执法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超期限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要对申报材料和经营现场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要求的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对农村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检查,对照餐饮服务许可标准,将原食品卫生许可证逐一换发为餐饮服务许可证,对不具备许可条件的坚决不予发证。对在检查中发现虽持有有效许可证但现实条件不能达到许可标准的,要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销、撤销或注销许可证。

2、严格索证索票。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强化食品追根溯源,重点检查进货台账、供货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和证明文件。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或“地沟油”、问题乳制品、来源不明的酒水饮料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采购、保管、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五专五查”要求,严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餐饮服务环节。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食堂的监督管理

1、进一步落实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责任。督促农村中小学制定完善学校餐饮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签订学校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并在食堂醒目位置张贴。建立学校校长、分管校长、食堂负责人、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员四级责任体系,落实校长是学校餐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逐步提高完善学校食堂的基本设施条件。督促学校落实食堂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中小学食堂的检查指导,着力改善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或“三无”食品进入学校,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餐饮安全保障水平。

3、实施食堂定期监督检查制度。把农村中小学食堂作为日常监管工作的重点,定期对农村中小学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餐饮安全基本条件的,限期整改,直至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向当地教育部门通报;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将农村中小学食堂全部纳入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网管理。

(三)加强农村餐饮服务单位监督管理。

1、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指导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餐饮安全管理制度,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工作,规范餐饮经营行为。

2、加大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力度,开展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管理人员和农村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农村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安全知识和规范操作能力。

3、加大农村餐饮服务单位基本卫生状况整治力度,做到场所环境干燥卫生,上下水通畅,加工设施设备与用具保持清洁、存放整齐。

4、加大无证经营和违法添加行为打击力度,对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要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8月26日-9月5日)。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密切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统一思想、全体动员、精心准备、认真落实,确保整治工作科学展开、有序推进。

(二)检查整治阶段(9月6日-11月30日)。各科室、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对农村餐饮经营单位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类餐饮经营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搞好自查自纠;集中力量,对农村中小学食堂和学校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摸清餐饮经营底数,建立农村中小学食堂餐饮安全信用档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进行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餐饮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措施,探索建立农村餐饮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整改备查阶段(12月1日-12月20日)。对专项整治工作各个环节进行认真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查漏补缺,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监管措施,严防工作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积极迎接上级的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到位。要充分认识农村餐饮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站在政治的高度上,以切实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农村餐饮安全工作纳入今年下半年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狠抓任务落实。

(二)细化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各科室、各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农村中小学食堂以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农村餐饮服务无证经营,故意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农村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3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一、活动实践

2013年10月下旬开始,为期一个月。

二、参加人员

局领导班子,各科室、大队工作人员。

三、服务对象

全区重点监管企业、基层农村(社区)、结对联系村。

四、活动内容

(一)切实推进全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结合区政府出台的《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若干意见》及市安监局《关于加快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建立条块联动机制以及对街道(镇)、工业区和企业的目标管理考核、企业优惠政策、企业奖惩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拓展覆盖面,落实标准化考核,主动服务指导帮助企业,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效果,使全区工矿商贸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

(二)深入推进“基层安监所队伍建设和实际安全监管有差距,公共安全监管体系没有形成”难题破解,通过进一步规范对基层的安全考核制度,将基层安监所队伍建设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建立健全以一把手为首,党政办为协调机构,各部门分线分块监管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并通过学习“标杆”,以点带面,使全区各街道(镇)、工业区安监所人员按要求配齐配强,经费、装备等均得到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安监队伍业务素质不高,执法监管能力待提高”的难题破解,通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五五”工程,并牢固树立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深化“提前介入”监管机制,寓监管于服务之中。通过实施“五五”工程(500名较大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事务顾问、500名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服务顾问、500名企业安全生产专职安管员和500名安全生产协管员),全区建立一支人数达2000余名,领域覆盖十余个的专业化的安全监管队伍,通过排查梳理和动态分析,对中小企业安全状况进行重新评估,开展经常性督查,为全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改变我区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易留盲位的局面。

(四)进一步推进基层安监所信息化建设,通过全面整合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工作开展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运用操作简便、显示直观的界面,实现上传下达无纸化,档案电子化功能,以此强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集成化、网络化、统筹化的探索,全面提高我区安全生产监管效率。

(五)帮助基层村、社区,解决安全问题。按照年初目标,结合全区基层安全隐患面多量广,监管有时难到位的实际,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同时,对结对联系村采取切实措施,互动互补,全力帮助解决他们在交通、消防安全隐患,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五、活动方式

(一)分批包干形式。通过采取党组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包干,有分有和,密切配合的原则,确保顺利完成“一线服务月”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分解情况见附表一)。

(二)蹲点调研形式。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结合科室联系基层制度,通过深入了解基层和企业实际情况,树立监管就是服务,监管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的意识,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并紧紧围绕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破解难题”为根本落脚点,广泛收集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基层和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开展安全生产“一线服务月”的依据,力求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将活动惠及群众,得到群众认同。

(三)破解具体难题。在结合我局调研确定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层安监所队伍建设和实际安全监管有差距,公共安全体系没有形成”和“安监队伍业务素质不高,执法监管能力待提高”三个难题的基础上,着重帮助基层和企业分析研究安全生产问题,破解难题,消除安全隐患。

六、活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领导干部、科室(大队)及安监所要把安全生产“一线服务月”活动作为落实创先争优和“三思三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服务活动列入重要工作,精心部署、确保服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

(二)加强领导,建立组织。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局党组成员为组员的区安监局安全生产“一线服务月”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服务活动具体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一线服务月”活动的组织领导。

(三)建立机制,务求实效。以此次开展安全生产“一线服务月”活动为契机,逐步建立完善服务一线的长效机制,把安全生产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到基层和企业,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集思广益,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明显好转。

第4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各地农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积极与编办、人事、发改、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成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及时督导本区域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农业和畜牧分设的市州,商畜牧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本地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实施方案。

二、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具体的推进实施方案,在机构设置、编制及人员、经费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跟踪考核评价机制。在建设方式上要依托现有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通过加挂牌子、赋予职能、充实人员、完善条件,实施联合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争取单独规划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也可以跨乡镇建立区域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所)。在建设进度上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年底前要完成“菜篮子”产品主产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任务,年底前完成所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

三、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宣传。各地要积极开展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省上将在第四季度,分期、分片举办2-3期以法律法规宣贯、政策文件解读和建设业务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培训的重点对象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主管负责人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负责人。同时,要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对典型案例要认真加以提炼,及时上报省农牧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四、及时报送信息。按照农业部的要求,从今年10月份开始,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相关信息实行月报制。请各市州牵头部门确定一名联络员,于每月8日前将本地区截止上个月底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进展情况报表报送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联络员姓名、联系方式等请于9月30日前报送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10月15日前报送本地区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实施方案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构成。

第5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西南油气田矿区服务事业部主要是为四川油气田后勤服务的,主要服务川渝两地的18个区域性油气田生活基地,工程项目点多、面广、规模小。以2013年为例,工程项目有80余个,合同总金额1.6亿,涉及的承包商近70家,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先天难题。2010年矿区服务事业部制定了《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实施细则》,通过严把承包商资质审核关、QHSE业绩关、人员素质关、施工监督关、现场管理“五关”,严格签订工程安全合同,严格承包商安全监督考核,使承包商安全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矿服系统工程承包商安全管理总体上还是存在重准入、轻监督、少清退问题。

2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不足和难点

1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按照矿区服务事业部规定,建设单位在与承包商签订工程合同时,同时要签订安全合同,落实安全主体,明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直线责任部门要求多、落实少,属地单位监管责任缺位,项目管理责任没有真正落实,造成了现场安全监管责任不明确,加大了对承包商安全管理难度。2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首先,由于集团公司“三控制一规范”及矿区业务收缩的政策,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有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置不足,不能满足承包商安全监管需要。其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深度不够,注重突击性的安全大检查,忽视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注重施工过程实体安全检查,忽视承包商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的检查。再次,现场安全监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及安全知识,履职能力有限,对于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查出及准确处理。3承包商安全业绩考核困难。在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建筑行业信用体系缺乏,资质挂靠、随意分包、违法转包等乱象大量存在,承包方和实际施工方不统一,导致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责任不明确,部分实际施工方不具备相应管理水平或施工技术,造成施工现场管理失控,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但建设单位是与被挂靠方直接签订合同,对承包商的各类业绩考核也只能针对被挂靠方,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施工方。

2.2承包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由于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和人员设备的流动性,造成施工现场管理中的漏洞较多。1承包商人员素质不高。一方面,施工工人绝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不高,没有受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相关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操作、野蛮施工等现象频发,他们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另一方面,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按要求配备,一是不按中标文件中明确的安全管理人员到现场,二是中途更换频繁,三是由现场施工员或技术人员替代。部分管理人员认识存在偏差,重效益、重进度、轻安全,认为花过多的时间在安全工作上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认为安全和工期是矛盾的。2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现行的施工招标,尤其是土建招标,大多是低价中标,虽然在合同中要求安全费用单列,而且单独制定了安全合同,但是在承包商低价中标之后,因为缺少对安全资金使用的监控,不少承包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安全投入是一种负效益,能省则省。安全投入不足,还体现在承包商聘用尽可能廉价的劳动力,对所辖的施工人员缺少有效的安全教育和训练,以及设备设施简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低劣等。更有甚者,由于一些企业对陈旧老化机械设备维修、更新不及时,造成带病运转,给施工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3承包商内部管理混乱。由于矿区建设项目多、规模小的特点,承包商施工现场有“工头式”管理现象,没有建立或者部分机构没有设立,一些对口联系无法建立,没有形成顺畅的管理链,使很多工作没有办法进行对接,存在管理死角。管理制度、岗位责任、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等多流于形式,尤其是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所以在施工前就没有办法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处于盲从和无序状态,一些不符合标准、规范的施工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如作业现场劳保防护用品穿戴使用不正确、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临时用电违规搭接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业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彻底的消除。

3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3.1建立项目分类管理制度

按照工程规模和作业风险将工程项目进行分类,规模大、风险高的项目设置专门安全管理监督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监督人员,开展日常巡检,严格审查其作业方案,重点加强现场监管;规模小、风险低的项目进行属地安全监管,定期组织培训,告知其作业风险,严格按照安全管理程序进行监管。

3.2健全安全监管考核制度

建设单位是项目安全责任主体,严格配备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统一协调、监督参建各方的安全工作,明确直线部门、属地单位现场监督人员的职责;完善安全监管单位、个人考核实施细则,对成绩突出的建设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对问题较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处罚,对不能正常履职的安全监管人员及时撤换,切实落实现场安全监管职责,确保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将建设单位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年度安全生产考核的重点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选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的依据。

3.3理顺承包商管理链的衔接

承包商安全管理贯穿于项目各个阶段,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参与管理和监督的责任部门多,要科学统筹整个管理过程,优化资源配置,认真研究每个环节,在管理链上形成无缝闭环对接,做到既有合理分工又有沟通协作,实现投资、工期、安全、质量的协调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无事故。

3.4优化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

太多的标准会让人无所适从,适合自己的标准比正确的标准更重要。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特点,在项目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以矿区服务事业部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及审核清单为依据,编制适宜于自身管理需要的工作指南和工作表单,化繁为简,增强制度文件的可操作性。对一些内容涵盖面较广的安全标准编制针对矿区建设项目的执行程序,建立矿服系统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标准。

3.5抓好现场监督人员及承包商培训

1抓好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项目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提高了,才能对更好地对承包商进行监管,打造和培育一支承包商安全管理的专业队伍。各建设单位可总结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并在矿区服务系统内部进行经验分享,为兄弟单位借鉴参考;可组织各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培训的课件开发,开展经验交流评比活动,通过交流、学习,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提高矿区服务事业部的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2抓好承包商的培训。一是对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按分公司要求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培训;二是施工单位逐级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入场三级教育培训(查资料,抽查员工;三是在施工区域张贴安全文明警示语,处处提醒,采取公示栏对单位之间或民工主动遵守或违反规定给予公示等方式营造安全文件氛围;四是通过培训将成熟的安全管理方法推行到承包商内部日常管理中。将企业的安全文化植入到承包商员工心中,只有承包商员工真正树立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才会筑牢矿服系统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根基。通过触动承包商员工的灵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其改变观念,由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抓安全管理。

3.6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1人员、材料、设备入场管理。核查承包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设备是否与投标文件承诺的、工程合同约定的一致,变更项目(或施工过程中变更必须承包商提出书面申请,尤其避免人员频繁更换对项目不熟悉,造成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断档。审查承包商入场人员的职业健康证明和安全生产责任险,核查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2安全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建设单位招标管理部门应在招标文件中列出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项目清单,承包商的报价中应当单列此项费用;重点检查承包商列入概算的安全生产施工保护费用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专款专用,关键是确保专款专用,制定安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合同中增加安全专项资金使用条款,使安全专项资金的支付与对承包商的日常检查评价及总体评价挂钩,并在项目完工后对实际使用明细经各责任方确认,最终与项目结算挂钩,从而有效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3施工过程抓关键、保重点。矿区服务事业部安全管理资源有限,工作应有的放矢,找到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关键控制点,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研究表明:在建筑施工中有五类伤害造成的事故占建筑行业事故总数的95%以上,它们分别是: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因此,对建筑类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点可以放在对这五类伤害事故的防范上。

4结束语

第6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一、充分认识建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产品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履行法定职责的必然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抓好工作落实,不断增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转型升级为目的,坚持标本兼治、依法监管,不断强化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觉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强化职能。县农林委员会依法承担全县农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各乡镇政府承担对本乡镇的生产基地的指导、监督职能。要按照“有明确机构承担职责、有具体人员承担监管任务、有检测服务手段、有监管经费支撑”的要求,强化监管职能,充实人员力量,配套检测仪器设备,落实工作经费,提高监管服务能力。

2、挂牌建站。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和建设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皖政办[2011]63号文件要求,将11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纳入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管理。

(三)建设目标。

通过改革和建设,结合农业执法体系创新,实现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机构专业化、人员稳定化、经费预算化、手段现代化”,真正发挥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今年底前全县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及11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成挂牌任务,机构、编制、经费、仪器设备、办公用房配套到位。

三、建设内容

(一)明确职能。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属公益性、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是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主要是:依法负责全县及所属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指导、监督,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落实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咨询等工作。

(二)设置机构。

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和县副食品产销办公室合并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11个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合并办公,增挂牌子。

(三)核定编制。

新成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编制3人,11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每站2人,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行人员实名制管理。所需编制、人员由县农林委员会从委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调配。

(四)建设设施。

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快速检测室,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综合建设,与农业技术综合服务设施一起建设,统一配备检测仪器和计量、交通工具,统筹解决必要的办公和检测用房。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好协调配合工作。

县政府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协调工作。县编制办落实编制核定工作,县、乡财政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农林委员会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并会同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落实人员调配、服务设施、工作经费等具体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任务。

(二)加强指导,实施好人员培训。

县农林委员会以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政策文件解读和体系建设业务指导为重点,强化对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的法律法规、技术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7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关键词:工程监理 项目管理 发展方向

一、我国监理行业的的不足

我国自提出推行工程监理制度,经历了准备阶段(1988年)、试点阶段(1989-1992年) 稳步发展阶段(1993-1995年)以及全面推广阶段(1996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监理的定位不明确

监理的定位问题,一直是束缚着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监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工程建设中,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仍然普遍。

2、建设监理市场的行为不规范

在承揽方式上,存在着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存在着建设单位私招乱雇,或系统内搞同体(或连体)监理的情况,致使建设监理的作用在相当多的项目上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3、监理队伍总体素质不高

我国目前监理人员主要来源于两类人:一是设计、施工单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工人,这些人有较丰富的设计与施工的实践经验,并在重要的监理岗位上,但他们年龄较大,没有充沛的精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差些。二是近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这些人年轻好学,但缺乏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和现场协调能力,大多为监理员。目前监理队伍缺乏既有一定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懂监理,又精力充沛的中青年监理人才。

4、监理的工作范围及内容狭小

监理单位按照建设部当年对实施监理制的初衷,应该是 “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由于体制原因,机制上不配套,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的职能被异化。目前,我国的监理工作绝大多数仍停留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监理,缺乏设计阶段监理,使得设计在使用功能上,图纸的完整性等不够完善,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控,有的甚至影响工程质量。在监理内容上,监理合同主要为三大控制,即质量、投资、进度控制,而实际工作中监理仅能做到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基本上由建设单位实施,很少项目给予监理实行“三控制”,因此长期以来监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形同虚设。

5、监理取费过低。

现阶段,监理取费较实际的工作要求以及同行业的比较是严重偏低的,十多年来,过低的监理费用对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和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据统计,智力密集型的监理企业尚达不到劳动密集型施工企业的效益水平。监理费率过低影响了一些优秀的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加入。最终导致了我国工程监理总体实力较弱、行业整体素质难以提高。监理企业只能困难重重地维持低水平运行。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严格意义上的监理企业的所有费用,于是监理服务的实际质量必然有所降低。而各个监理企业便在这种压价-降低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质量-压价的恶性竞争中循环不止,各个监理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一次一次的压缩。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渐行渐远,与企业希望发展壮大的愿望也渐行渐远。

二、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

1、明确监理的定位

监理为服务于业主的咨询单位 ,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签订的合同——《委托建设监理合同》是委托合同的一种,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理和管理。监理合同的标的是服务,即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委托为业主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的智力服务。

《建筑法》第三十二条将工程监理定位为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实施监督。所以,我们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统一认识,工程监理单位就是受业主的委托,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实施监理。监理实际上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延伸,也就是说,监理应该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为业主服务,帮助业主管理好工程项目。因此监理单位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只有监理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受到业主的认可,监理的地位才能提高。

2、提高监理人员素质

提高监理队伍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当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当务之急是多渠道并举全面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素质,以缓解到彻底解决监理人才的年龄与知识老化的问题。其解决办法是:

开展国际同行间业务交流、互访活动、取长补短,知己知彼,搞清国际“轨道”,便于接“轨”。

选择有关学校设立监理专业,实行工程监理专业本科教育。同时,可以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大学设立工程监理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以少数具备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年轻人为主要培养对象,学习科目可按照项目管理内容设立,并借鉴国外工程管理学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培养一批高层次监理人才。

3、正确理解监理的安全责任

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和《建筑法》中都没有规定监理工程师承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职责,但《安全条例》中的第14条、第26条与第57条分别对监理工程师在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其对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具体承担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承担的具体责任不明确,比如在安全生产监理方面,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查,是实质性的技术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如果是技术性审查,应该审查到什么程度等,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就迫切需要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以《条例》为依据,对监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深度进行细化,并对监理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力争做到客观、科学、合理、易操作,避免将监理的安全责任扩大化,以正确指导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4、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监理工作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和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工程监理企业必须进一步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拓展经营范围、扩大经营规模,向纵深两个方面扩展。从单一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建设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管理延伸,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业主提供全过程的咨询服务。这种咨询服务可以是从建设工程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管理,到工程招标、施工管理、试运转。从单一的质量控制到质量、进度、造价、质量及安全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5、管理和监理合一,并向项目管理公司过渡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中,多数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与建造期的现场施工监理工作合并委托同一家工程管理顾问公司承担,而国内工程由于历史因袭性多数项目是管理与监理分别委托的。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项目管理公司。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争强自己,这样我国的监理企业才能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21世纪有个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持续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安排专题学习,持续加深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理解认识,并结合实际研究贯彻措施抓好工作落实。二是深入系统学习贯彻。及时成立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专题领导小组,利用日常检查、组织培训、召开会议等形式,深入基层宣讲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通过“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清明节”等特定时间节点,针对各自业务领域民政服务机构及其服务对象特点,以多种方式开展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学习宣传,向民政服务对象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推动建立群防群治的安全管理防线。同时,结合学习宣传活动,经常性、系统性地开展消防事故警示教育,营造消防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的浓厚氛围。三是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各级消防安全会议、文件精神和典型案例通报、消防安全培训等方式强化对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及时调整完善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防火消防工作,严格履行职责,进一步建立健全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责任体系。二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定期组织开展对民政服务机构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切实杜绝监管盲区,有效地推动了消防工作的落实,2020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和民政服务机构未发生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三是按照省、市关于实施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制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扎实推进民政系统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制定工作,现目前4个下属事业单位已按照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梳理完善消防监管职责,全面完成《消防安全责任清单》的制定并实行动态管理。21家乡镇敬老院已完成清单制定。

(三)狠抓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排险除患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主体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对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的重点督查和日常监管,及时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断提升各类民政服务机构抓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民政服务机构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流程、每一处环节。二是加快安全标准化建设。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稳步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养老机构、殡葬机构等民政行业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逐步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规范化作业标准,实现“真运行、真管理”。三是积极开展排险除患专项工作,严格落实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紧盯养老机构、公墓、救助管理站等民政服务场所,开展易燃可燃装修装饰材料、消防设施损坏故障等突出问题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按照行业标准,安装消防设施,配备应急照明和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定期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不断提升火灾预防、初期扑救和逃生自救的能力。四是认真开展养老服务机构专项整治。严格按照集中整治要求,督促养老机构落实整改责任,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安全隐患整治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工作的资金支持,重点用于安全设施建设上,不断打牢养老机构安全基础。加强民政与消防、安监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风险防范预案,抓好消防安全工作落实,做好实时监测,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定期开展危险用品专项整治。严格落实液化天然气、柴(汽)油、食品药品储存和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对瓶装液化石油气等设施设备、食品留样和药品储存安全的专项检查,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六是根据制定的《重点民政服务机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市民政系统2020年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方案》为依托,督促流浪乞讨救助、殡葬、福利院、养老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落实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自查、上报整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并通过微信、QQ每日传送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信息。同时对各下属单位和民政行业领域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无的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新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历史问题和困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机构主体责任能够全面落实。通过不间断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坚决保持隐患排查高压态势。

(四)强化科技兴安,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安全科技支撑。加快安全生产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先进技术设备。拟建立养老机构视频应用系统,深入推进养老机构消防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补齐信息化短板。二是加大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投入,基本配齐消防设施设备。加强消防池建设,消防栓未安装且无安装条件的单位,制定了消防池建设计划,加强对消防栓的日常维护管理,对缺少配件的消防栓要及时维修,确保消防栓发挥火灾防控功能。督促敬老院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综合演练,主动与消防部门对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信息共享、协调联动机制。三是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培训。全面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工作的开展,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组织制定安全培训规章制度,保证安全培训开展。四是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针对民政部门管理人员、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等不同群体,开展培训,宣传普及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防范应对能力。引导社会组织、专业社工深入服务机构,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提示活动。五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应急救援响应机制和队伍。邀请消防或者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现场演示和培训,加强应急演练。加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文化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进单位活动,全面提高职工和服务对象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和逃生的实践能力。

第9篇:施工安全监管服务范文

(桦川县新城镇政府农机站 154300)农机监理工作作为农机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农机化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面向市场、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注重效益,向生产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农业机械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但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农机分布面广、数量多,给农机监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农机安全生产不容乐观,甚至还相当严峻。为进一步降低农机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就要立足改革,勇于创新,分析新情况,理顺新思路,寻找新对策,解决新问题。1 现阶段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1.1 现行的农机安全监理体制执行主体地位不明确一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颁布实施后,为农机监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只规定了拖拉机该谁管,却没有如何管、怎样管的实施细则;只赋予了农机部门对拖拉机实施牌证管理的行政许可权,却没有对该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的职权,监管手段严重缺位。路查权、扣车权、处罚权,以及事故处理权的规定不到位。不干是不作为,干了可能又是乱执法。农机执法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举步维艰。二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农机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在对上路拖拉机管理上的相互配合还缺乏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远没有形成足以震慑违法者的能力。由于相关配套的法规没有出台,农机监理部门没有上路检查权,且公安部门由于警力不足的原因,公安交警对乡村道路上拖拉机疏于管理。因此,目前对乡村道路上行驶拖拉机的安全监督,面临着公安无力、农机无权的管理“真空”状态。1.2 宣传工作不到位近几年,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农业、农机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工作,普及了相关业务知识,提高了机手对开展拖拉机牌证办理的重要性认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仍有很大一部分农机拥有者和使用者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拖拉机尤其是小型拖拉机就是自己的农具,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很少上公路,操作比较简单,习惯了也就熟练了,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不存在安全问题,不愿意积极配合甚至逃避管理;一些农机经营者为得到较高的收益,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带病作业,对农机安全生产造成极大隐患。1.3 农机监理部门自身的不适应一是基层农机监理力量不足,特别是乡、镇级农机员职位少、不专职,又隶属于地方管理,工作内容较多,既要服从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还要从事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等工作,间接地制约着农机监理工作的开展。二是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个别农机监理员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不够,运用生疏,处理违章不能以理服人,以法管人,甚至增加了管理对象的逆反心理。三是部分执法人员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认为农机安全监理范围只局限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自走式农业机械,忽略了其他农业机械的监管。四是农机监理部门在处理监理与服务的关系问题上还未能及时跟上农机化工作的发展节拍,存在只管理不服务等问题。1.4 监理手段和监理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多年来,各级农机部门用于农机监理工作的事业经费未能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加上无其他经济来源,农机监理工作缺乏必要的交通、通讯、检测、事故勘察仪器,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监理装备差、效率低,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监理装备的不足和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工作效率的提高。2 搞好农机监理工作的对策2.1 依法行政改善农机监理执法环境要认真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使法律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熟练掌握政策法规,提高执法水平。应积极争取尽快推动配套法规的完善,出台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农机安全检查、农机事故处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争取相应执法手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于执法环境的改善,应树立“事在人为”的观念,选准可为之事,主动出击,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督主管部门,协调好与有关部门,特别是公安交警的关系,形成合力,尽快扭转执法检查的被动局面,改善农机监理的执法环境。2.2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本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目的,深入乡村,宣传安全法规知识,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学校、家庭,并通过宣传板报,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扩大宣传效果,营造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同时取得与交警的支持与配合,联合执法,建立一个“警监”共建农机安全生产体系,并主动与各乡政府及各村村委协调好,积极配合,搞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2.3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农机监理人员要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树立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做好服务工作。2.4 改善监理手段 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改善监理手段,加强监理装备建设是提高农机执法服务水平,保证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建议加大投资,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在农机监理收费返还的基础上,追加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逐步形成“基地健全、设施齐备、手段科学、执法规范、保障有力”的农机安全监管体系。2.5 强化队伍建设 提高农机监理的总体水平从实施规范管理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作水平、服务能力的高低源于素质。农机监理部门应把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执法严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严把监理人员素质关,实行考核上岗、持证上岗。要求监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正确履行政策法规,还必须有较强的政治觉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严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树立服务农业、服务农户、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其次是要明确岗位职责与目标。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考核、奖罚分明,促进监理人员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充分调动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把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