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精选(九篇)

三国演义好词好句

第1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1、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3、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4、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5、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6、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7、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8、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9、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10、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11、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14、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5、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1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第2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1、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3、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4、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5、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6、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7、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8、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9、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10、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11、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12、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14、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5、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16、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7、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吕布入城安抚居民,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18、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19、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20、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2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23、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第3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1、是年蝗虫忽起,食尽禾稻。关东一境,每谷一斛,直钱五十贯,人民相食。曹操因军中粮尽,引兵回鄄城暂住。吕布亦引兵出屯山阳就食。因此二处权且罢兵。

2、曹操追至南皮,时天气寒肃,河道尽冻,粮船不能行动。操令本处百姓敲冰拽船,百姓闻令而逃。操大怒,欲捕斩之。百姓闻得,乃亲往营中投首。操曰:“若不杀汝等,则吾号令不行;若杀汝等,吾又不忍:汝等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百姓皆垂泪而去。

3、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4、正走之间,见一将手提铁枪,背着一口剑,引十数骑跃马而来。赵云更不打话,直取那将。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

5、留郭嘉于易州养病,求向导官以引路。人荐袁绍旧将田畴深知此境,操召而问之。畴曰:“此道秋夏间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楫,最难行动。不如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前近柳城,掩其不备:蹋顿可一战而擒也。”操从其言,封田畴为靖北将军,作向导官,为前驱;张辽为次;操自押后:倍道轻骑而进。

6、卓请陈留王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7、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关、张闻之不悦,遂一齐入谏玄德。正是:高贤未服英雄志,屈节偏生杰士疑。

8、孙策既死,孙权哭倒于床前。张昭曰:“此非将军哭时也。宜一面治丧事,一面理军国大事。”权乃收泪。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9、正言间,百姓发喊,又撞出一枝军来。赵云拔枪上马看时,面前马上绑着一人,乃糜竺也。背后一将,手提大刀,引着千余军。乃曹仁部将淳于导,拿住糜竺,正要解去献功。赵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

10、且说董承自刘玄德去后,日夜与王子服等商议,无计可施。建安五年,元旦朝贺,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平到董承府用药调治,旦夕不离;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

11、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如有行得迟者,背后三千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12、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玄德大喜。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云乘势冲杀,却被邰兵守住山隘,路窄不得出。正夺路间,只见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玄德使云长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飞同回见玄德。

14、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15、却说玄德引十数万百姓、三千余军马,一程程挨着往江陵进发。赵云保护老小,张飞断后。孔明曰:“云长往江夏去了,绝无回音,不知若何。”玄德曰:“敢烦军师亲自走一遭。刘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见公亲至,事必谐矣。”孔明允诺,便同刘封引五百军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16、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17、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吕布入城安抚居民,令军士一百人守把玄德宅门,诸人不许擅入。()

18、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不在话下。

19、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20、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22、曹操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夏侯惇引军来救援,截住吕布大战。斗到黄昏时分,大雨如注,各自引军分散。操回寨,重赏典韦,加为领军都尉。

23、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

第4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摘 要:作为英国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最高权力拥有者,英国女王是英国礼仪的典范,女王纯正英语被许多英语学习者模仿,本文选取了女王登基60年发表的演讲,运用韩立德衔接理论加以分析,旨在对演讲中出现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总结女王演讲中衔接手段的使用特点,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女王演讲。

关键词:女王演讲;衔接理论;衔接手段

一、引言

伊莉莎白二世,现任英国君主,是英国,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及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国国教会的最高首领。作为官方英文的代表,女王演讲成为许多英文学习者模仿的典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2012年在国会,对上下两院发表登基60周年(钻石禧年)演讲。无数英国国民及外国民众聆听女王演讲。因此女王演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借助Halliday&Hasan的衔接理论,对女王登基60年演讲中的使用到的衔接手段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女王演讲中衔接手段的分析,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女王演讲。

二、女王演讲中衔接手段的分析

(一)照应

照应包括人称照应personal reference、指示照应demonstrative reference和比较照应comparative reference。照应具有衔接功能,在语篇层面上照应成分,预设了照应对象的存在,照应成分本身的具体意义只有以照应对象为参照才能得到解释,照应成分的出现使读者从语篇上下文中寻找并识别其照应对象。照应在女王演讲中多次出现,以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为主。例如:As Parliamentarians,you share with your forebear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laws and decisions of your own age.例句中you指代前面的parliamentarians即议员,要理解you的含义,必须阅读上文才能得知。代词you起到了衔接两个小句的作用。

(二)替代

替代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替代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既可以出现在句子层面,也可以出现在语篇层面。在句子层面上,替代的主要作用不仅在于避免重复,发挥句内衔接功能,使整个句子显得非常紧凑。在语篇层面,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连接在一起,从而发挥语篇衔接功能。在女王演讲中,句子层面的替代出现较多。例如:An organization dedicated to certain values,the Commonwealth has flourished and grown by successfully promoting and protecting that contact.原文中organization与后面的The Commonwealth表达的都是英联邦国家,但女王为避免重复,用前者替代了后者,读者理解了前半句的前提下,并不影响语篇语义的表达。

(三)省略

省略是指篇章中句子或小句中某些结构成分的缺省。从语法上讲,这些成分是需要的,但作者或说话人认为它们在上下文中非常明了,因而不必重复。省略分为动词性省略、名词性省略和小句省略。省略既可出现在句子层面,也可出现在语篇层面。从修辞的角度考虑,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语言表达更简练、紧凑和清晰,具有衔接功能。因为省略结构的出现预设了被省略成分的存在,作者或说话人决定省掉某一成分,是以该成分在上下文中的存在为前提下发生,且阅读者或听话人也能够从语境中寻找到被省略的成分。在女王演讲中多用到动词性和名词性省略。例如:History links monarchs and Parliament,a connecting thread from one period to the next.原文中省略了the next后面的period,原文本来表达的语义为from one period to the next period,省去period后并不影响读者对其语义的理解,上文中有period的出现,也更符合英文的标准用法,使语言显得紧凑和简练。

(四)连接

连接是衔接手段中比较复杂、较难以完全统一分类的一种,它和前面所提到的几种衔接手段不同,它不使读者联想到上文的实体。连接成分既包括句子语法的连词,也包括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短语构成的状语。连接成分不仅是在语法结构上将前后句子连接成为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意义将其他部分的意义逻辑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连贯的语篇。女王演讲中,一些常见的连接词多次出现,比如so,and等等。例如:Since my Accession,I have been a regular visitor to 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 and,at the last count,have had the pleasurable duty of treating with twelve Prime Ministers.上文女王提到了历史上她在位期间有影响的年份,例句中since之后引出自女王即位以来,具体阐释女王所履行的义务,跟英国政府间的来往。since的出现更好地连接了上下文,便于演讲语篇语义的展开和推进。

(五)词汇衔接

词汇衔接是指语篇中跨越句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项之间产生的意义联系,通过一定词汇选择和应用,在语篇中形成一种意义链条,从而建立语篇的连续性,形成语篇连贯。词汇衔接手段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重述,一是搭配。同一语言单位在同一语篇的不同句子中重复出现,无论是对已经出现的事物或话题进行重述,还是提供某种新的信息,都对语篇的前后衔接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词义的重复可以把语篇前后衔接起来。女王演讲中,一些承载重要意义的词会反复出现。例如:My ow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mmonwealth has taught m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contact between nations is usually contact between its peoples.原文中重复使用了两个contact,是为了突出人民间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女王认为英国与众多非本国人民的友好交流,才是促进英国与他国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的相关章节中也论述了组合搭配问题。他指出“我们不能从分开的角度看词项的关系,因为许多词项并非名词,而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难以放在一起分类。但这些词项倾向于在同一语境中出现,具有语篇衔接力”。此处的搭配包括一般意义上句子中同一结构内的词语搭配如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等和跨句词项习惯性共现类型的搭配。女王演讲中出现了很多专有名词,因而出现了许多固定搭配。例如At home,Prince Philip and I will be visiting towns and cities up and down the land.例句本义是表达女王与菲利普王子在国内到访了许多地方,为了突出他们到访地之多,原文中用了up and down固定搭配,形象的比喻英国的上上下下各个地方,来突出在位期间女王和菲利普王子辛勤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结语

通过对女王登基60年演讲中衔接手段的分析,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和词义衔接等衔接手段都在演讲中出现,且都发挥了重要的衔接连贯的语篇作用,使得演讲语篇语义的层层展开。对女王演讲中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使读者理解和学习女王的标准英语,希望为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影响。(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第5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关键词:“结果” 连词 词汇化 语法化

引言

“结果”在现代汉语里很常用,既可以作动宾短语,又可以作复合词;既可以作名词,又可以作连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结果”的解释如下:

[结果]jiē guǒ长出果实:开花。

[结果]1 jiéguǒ(名)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连)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结果]2 jiéguǒ(动)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关于“结果”一词的相关研究还不多,仅有周毕吉(2008)对“结果”一词的语法化过程及用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由于受语料限制,该文有些结论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文在综合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以及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语料库所有相关语料的基础上,试图探讨“结果”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过程,并揭示其不同用法之间的渊源关系。

一、“结果”作动宾短语

1.1 “结”和“果”在古代汉语中都可以作单音节词,都能独立运用。《古代汉语常用词字典》对“结”和“果”做出了如下解释:

结:1)打结。《庄子· 胠箧》:“民结绳而用之。”2)结交。诸葛亮《草庐对》:“外结好汉孙权。”3)结果实。杜甫《少年行》:“江花结子也无多。”4)搭,构建。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

果:1)果子,果实。《韩非子·五蠹 》:“民食果蓏蚌哈。”2)成为事实,实现。陶潜《桃花源记》:“闻之,欣然归往,未果。”3)充实,饱。柳宗元《憎王文孙》:“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4)坚决。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果敢不顾,临敌力战。”5)副词。果然,果真。《三国志·魏书·五帝纪》:“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6)副词。究竟。《荀子·君道》:“果何道而便。”

1.2 根据北京大学语料库的语料,“结果”的自由组合最早出现在唐代佛教经文里,一共出现三次。

(1)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唐《佛语录·六祖坛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丹青先生为本文提出了宝贵修改意见,谨致谢忱!文中错误概由作者本人负责。另外,本文利用了国家语委语料库、北京大学语料库及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语料库,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息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唐《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3)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唐《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例句(1)中,“结果”与“花开”照应,作动宾短语,即“长出果实”。在例句(1)、(2)中,“结果”也作动宾短语,意为“(善习或恶习)得到善报或者恶报”。佛教讲究“因

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我们在下文中用“结果1”表示“(植物)长出果实”义,用“结果2”来表示“(人的

行为)得到相应回报”。

1.2.1 “结果1”作动宾短语的用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里。例如:

(4)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明《天工开物》)

(5)那瓜一会儿萌芽,一会儿藤蔓,一会儿开花,一会儿结果。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6)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得到你口。

(明《今古奇观》(下))

到了现代汉语里,“结果1”仍然粘合程度不高,可以看作动宾短语。

1.2.2 “结果2”在作动宾短语的用法一直延续到明清,既见于佛教经文中,也可以出现在一般的文献里。例如:

盖颜子一个规模许多大,若到那收因结果,必有大段可观者也。

(北宋《语录·朱子语类》)

(8)无影树栽人不见,开华结果自馨香。

(南宋《佛语录·五灯会元》)

(9)此花迥与人间别。结果开花当处生。要会祖师端的旨。未萌天地巳先成。

(南宋《佛语录·古尊宿语录》)。

(10)瑞卿道:“你那做官,是不了之事;不如学佛,三生结果。”子瞻道:“你那学佛,是无影之谈;不如做官,实在事业。”

(《明喻世明言》(下))

1.3 那么,“结果1”与 “结果2”有什么联系呢?按照一般情况,“结果1”表示具体意义,“结果2”表示抽象意义,“结果2”很可能来自“结果1”;但是,从我们所掌握的语料来看,二者同时出现在唐代,而且“结果2”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结果1”,很难说“结果2”是从“结果1”演化而来的。二者在很多工具书中的读音都不相同,被区别对待,这样处理是很有道理的。

“果”的本义为“果实”,引申为“结局”,后来被用于佛经中表示“因果”的“果”。例如:

(11)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东汉《佛说四十二章经》)

(12)孟明三退,终于致果;勾践丧众,期于擒吴。(六朝《晋书》)

(13)如何滞著人,终岁迷因果。

(六朝《全刘宋文》)

(14)诸大德僧尼,诸义学僧尼,诸寺三官,向已粗陈鱼肉障累,招致苦果,今重复欲通白一言。

(六朝《全梁文》)

以上例句中,“果”都表示抽象意义。与此同时,动词“结”的意义发生了变化,由本义“打结”引申为“带来”、“得到”,这就为表抽象动作的“结”与抽象名词构成动宾短语提供了可能,与“结果”几乎同时出现的“结业”就是很好的例证。由此可见,“结果2”应该由动词“结”和表示抽象意义的“果”的直接组合而来。

二、“结果”的词汇化

2.1 “结果”作名词:

2.1.1 “结果”作名词的用法最早出现在五代,但仅有一例;到宋元时期多了起来。

(15)剩烈奢化(华)艳质,希奇魔女一万二千,最异珍珠,千般结果。出尘菩萨,不易恼他,持世上人如何得退。

(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6)你我两人半世也够吃用了,只管做这没天理的勾当,终须不是个好结果。

(南宋《话本·错斩崔宁》)

(17)当时却是怎地结果?正是∶说开天地怕,道破鬼神惊。

(元代《话本选集·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18)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

(〈元代《话本选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以上例句中“结果”前有表示数量的“千般”、“个”及疑问代词“怎地”,“结果”当作名词使用,基本上演变成了一个名词。

2.1.2 “结果”作名词的用法在明代大量出现,作名词的用法流行开来。

“结果”可以指“工作中的成就”,但这种用法很少见,仅有一例。

(19)三宝老爷心里想道:“此人非凡,一定在造锚上有个结果。”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一))

“结果”可以指“事情的结局”。例如:

(20)老爷既不肯下手他,怎么得个结果?(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21)此乃是不幸中之幸,遭遇得好人,有此结果。不然,世上的人多似吕使君,那两代为官之后到底堕落了。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22)假如上等贵相之人,也有做下亏心事,损了阴德,反不得好结果。

(明《今古奇观》(上))

“结果”还可以表示“人的归宿”。例如:

(23)虽不成仙,他的岁月却也过得自在。谁知人生结果,都有定数。

(清《八仙得道》(下))

(24)将及半年,猛思如今英雄四起,这个官那里是结果的事业,便弃了官职回乡。

(明《英烈传》)

(25)原只该六十岁的寿限,每每增添,活了一百五岁。依他丈夫结果,原该断子绝孙;只因圣姆是个善人,不应使他无子,降生一个孝子。

(明《醒世姻缘传》(下))

(26)倘有用得着你之处,就在他家安身立命,到老来还有个结果。若死在这里,有谁收取你的尸骸?却不枉了这一死!

(明《醒世恒言》(上))

可以看出,“结果”作为名词,其意义和使用范围在明代都明显扩大了很多,完成了由动宾短语到名词的词汇化过程。

2.1.3 名词“结果”是来自“结果1”还是“结果2”?我们认为,是由“结果2”演化而来的。从使用频率来看,“结果1”大大低于“结果2”,不具备词汇化的条件。“结果2”作为动宾短语,常常出现在句子的末尾,中间几乎不插入其他成分,加上频繁使用,为其演化为双音复合词创造了便利条件;从意义来看,“结”动作性不强、“果”的意义很抽象,二者粘合程度较高,这样,在隐喻的作用下由表示动作转而指代动作产生的结果。

2.2 “结果”作及物动词:

2.2.1 与作名词相比,“结果”作及物动词的用法出现得比较晚。根据所掌握的语料,“结果”作动词最早出现在元代《西厢记杂剧》里,到明代大量使用。

“结果”作动词,有“放弃”、“离开”义,但仅有一例。例如:

(27)越显得文风盛,受用足珠围翠绕,结果了黄卷青灯。 (元《西厢记杂剧》)

动词“结果”可以表示“结束性命”、“杀死”的意思。例如:

(28)预先问狱官责取病状,将沈链结果了性命。

(元代《话本选集·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29) 就递罪状,结果他性命。

(元《元代话本选集·玉堂春落难逢夫》)

(30)瑜曰:“吾自去和他说话。好便好;不好时,不等他取南郡,先结果了刘备!”

(明《三国演义》(中))

(31)待我一缴过儿结果了他;岂不为美!(明《三宝太监西洋记》(三))

(32)只有马公公说道:“今日好个机会,只消那个金翅鸟一伙儿结果了那个僧家,岂不为美!”

(明《三宝太监西洋记》(四))

(33)他轻则官司害你,重则强盗劫你。若是远来的人冲撞了他,好歹就结果了性命!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结果”为及物动词,可以带名词、代词及名词性短语作宾语。

动词“结果”有“结婚”、“结亲”的意思。例如:

(34)我意欲就此看个中意的人家子弟,替他寻下一头亲事,成就他终身结果,也是好事。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35)倾心来往了多时,毕竟纳了严蕊为妾。严蕊也一意随他,遂成了终身结果。

((明《二刻拍案惊奇》(上))

(36)今有一头亲事在此说起,望姐夫、姐姐与许宣主张,结果了一生终身也好。

(明《警世通言》(下))

2.3 动词“结果”的来历有两种可能:一是“结果2”词汇化的结果,二是“结”与“果”构成的并列复合词,因为“果”有表示“实现”、“完成”的意思(“寻病终,未果”)。第二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一是因为“果”作动词的用法到元明时期已经很少见;二是因为“果”作为动词性语素,没有构词能力,找不到这类复合词。

“结果2”随着句法位置的改变而获得了新的句法功能——能带宾语,标志着其完成了由短语到动词的词汇化过程。同时,“结果”在新的句法环境中获得了新义——致使义,“结果”带宾语的句子都可以理解为:“使------结束”或“使------有结果”。

三、“结果”的语法化

3.1 “结果”作连词:

3.1.1 “结果”作连词的用法最早见于清《曾国藩家书》,共有两例:

因为进闱考教习,家里叫裁缝做,裁得不得法,又偷他整段的衣料,结果只裁得祖父、父亲两套,本想另外买好衣料,为母亲制衣寄回。

(清《曾国藩家书》)

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京,那时没有折差回湖南,到十二中旬才发信,结果,两个弟弟来信,骂我糊涂,为何这样不检点? (清《曾国藩家书》)

例(37)中,“结果”与“因为”前后呼应,表示因果关系;例(38)中,“结果”独立于两组句子之外,而且其后为主谓结构构成的分句,可以看作“结果”成为连词的重要标志。

3.1.2 “结果”作连词的用法到清代小说《八仙得道》大量出现,已经完全演变为连词。

“结果”可以连接顺承复句:

(39)否则日日言求师,时时说访道,结果徒然自欺自侮而已,有何益处可言呢?

(清《八仙得道》(下))

(40)而且鉴于师父任事这么久远,结果因偶尔大意,到头来还是死于非命。

(清《八仙得道》(下))

(41)即使我自不量力,再和你大动干戈地比赛一下,结果还不是如此这般,那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清《八仙得道》(下))

(42)打什么紧!我打死了他,就往海中一跳,使大家认做仇杀就完了!结果不过牺牲我一个人,于大局无关。

(清《孽海花》(下))

“结果”可以连接因果复句,前句表原因,后者是结果,前者导致了后者的出现。例如:

(43)虽然常受外族侵夺,然我们族性里实在含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潜在力,结果外族决不能控制我们,往往反受了我们的同化。 (清《孽海花》(下))

(44)道人既要挣扎,势不能再顾尸体,结果道人自己因稍识水性,居然逃出性命。

(清《八仙得道》(上))

“结果”可以连接转折复句,后句表示与前句相反的结果。例如:

(45)从前追随名师学道多时,结果偏于这个无关得失的气字,少了一些忍耐功夫,几乎闯下大祸。 (清《八仙得道》(下))

(46)上次不是那位郎君也是要修什么大道,结果大道还不曾得到,却先遇见了大盗。。。(清《八仙得道》(下))

(47)张果自恃其能,便和师叔对抗,结果仍旧被擒。(清《八仙得道》(上))

(48)你爹爹那般英雄、那样人才,因逞自己勇力,专杀虎豹,结果还被虎豹所伤,此身成为残废。

(清《八仙得道》(上))

(49)可怜一片诚心,几次历险,结果只把个身子送给妖人当点心。

(清《八仙得道》(上))

(50)照此说,我父母半世劬劳,不但后嗣轻虚,而且结果还坏在儿子之手,岂不可悲!

(清《八仙得道》(上))

(51)若然我设法报复,揭破机关,原不是件难事,不过结果倒弄得大家没趣,这又何苦来呢!

(清《孽海花》(下))

3.2 连词“结果”是由“结果2”语法化而来,还是由动词“结果”或名词“结果”语法化而来呢?我们的结论是:连词“结果”来自名词“结果”的语法化。周毕吉(2008)也认为,连词“结果”来自其名词用法,这一结论正确的;但他认为:现当代是名词“结果”的定型期,在确立其名词地位后逐渐演变为连词,这一看法却不准确。我们认为,“结果”作为连词,在清代中晚期就已经定型了,清《八仙得道》中大量的语料就是很好的例证。

“结果”从名词虚化为连词经历了一个过渡状态。例如:

(52)不料人力不能胜天,结果仍是如此。 (清《八仙得道》(下))

(53)三十岁上,经吕、韩二仙亲往试他道心的坚否,结果却是非常满意。

(清《八仙得道》(下))

(54)回想修道千年,结果不免反为禽身,一念及此,恨与泪俱下。

(清《八仙得道》(下))

(55)吹得个后羿几乎连眼睛都弄瞎了,结果还是外甥照灯笼,其名曰照旧。

(清《八仙得道》(上))

(56)那么,你这个人哪,就叫作聪明反被聪明误,结果转成天下第一蠢人了。

(清《八仙得道》(下))

例句(52)、(53)、(54)中,后句的动词为判断词“是”,“结果”可以看作后句的主语;例句(55)、(56)中,动词“为”、“转成”表示“变化”,“结果”可以看作主语或者同位成分,可以理解为“他的结果是成为------”,也可以分析为连词。当“结果”用于动作性强的动词短语或主谓短语前时,“结果”才完全成为句外成分,虚化为连词。

“结果”由名词虚化为连词,与其句法位置关系密切:名词“结果”经常用在第二分句前做主语,说明前句引起的某种结局。在最初,“结果”仍作句内成分,后来逐渐与后面的句法成分脱离了句法关系,从而演化为连词。

四、结论

“结果”的自由组合最早出现在唐代,作动宾短语,表示两种意义:一是“长出果实”,即“结果1”;二是“得到相应的结局”,即“结果2”。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句法环境的改变,“结果2”在明代演化的名词和动词。到清代,名词“结果”在句法环境的作用下,演变出连词的用法。至此,“结果”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都已经完成。

参考文献:

[1]陈颖 陈一(2010).《固化结构“说是”的演化机制及其语用功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2]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3]罗耀华 牛利(2009)“再说”的语法化,《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4]刘坚 曹广顺 吴福祥.(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5]肖奚强 王灿龙(2006).“之所以”的词汇化.《中国语文》第6期.

[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197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

第6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以经典的故事传说引出课文。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学生们也非常熟悉和喜爱三国里的人物。在讲《隆中对》时,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评析历史事件。一开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有为诸葛亮的妙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有为曹操评反的,有为二乔命运担忧的。好像故事就发生在昨天。

2.以文中成语名句引出课文。《桃花源记》的导入,我让学生谈谈他们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状态,学生众说纷纭,最后我总结道:“这就是你们的世外桃源。”然后由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引入新课效果颇佳。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很多,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波澜不惊,静影沉璧,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借助多媒体,用图像或声音资料引出课文。《愚公移山》一文,用歌曲导入,《出师表》一文,截取三国演义的片段导入,学生们看得入迷,引入课文,也就水到渠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二,分类阅读,合作探究。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很有道理的,文章只有用心多读几遍,真正读进去,才会明白其中的意义。

第一,粗读课文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读音障碍。朗读时,声音要洪亮,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做标记,读完全文后查字词典,弄清正确读音,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字词的读音,字形进行交流,自己动手,学生们会更牢固的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和字形。例如,《满井游记》一文,有这样几个生字较难:“麦田浅鬣寸许”中的“鬣”字,“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中的“茗,罍,蹇”字,都是一些比较生僻的字,学生自己去查阅字词典,找方法记住字形,小组又交流自己的方法,这样,比老师在黑板上强调了又强调的效果好很多。通过交流,大家又会多掌握几种识字的方法,这真可谓两全其美。

其次,听读课文,更正读音,掌握句子的语气语调及停顿。如“可汗”(kè hán)、单于(chán yú)等。还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需要老师的范读或是听课文的录音,以加深记忆。例如:陶渊明《桃花源记》的“便要还家”一句中,“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隆中对》中“欲信大义于天下”的“信”应读作(shēn)。正确的掌握课文的语气语调及停顿,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很大的影响。例如,狼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一犬坐于前”。如果停顿不正确,就会对句子理解为“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很显然,意思完全错误,学生也很费解,什么时候又跑来了一条狗?此句应读作“其一/犬坐于前”。这样一来,意思就很明白了。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在掌握读音,把握好语气停顿的基础上,再次自由的朗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什么人,什么事,阐明了什么观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文言文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通过学生的思考是完全能够解决的,老师没有必要插手其中。

第二,细读课文,疏通文意,归纳特殊文言现象。学生仔细朗读课文,落实到每一个字词上。 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小组同学一起读。共同讨论完成对文意的疏通。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通过查阅,一般都能解决。通过自己的劳动,记忆会格外深刻,疏通完毕,老师们应该完全放心的让他们归纳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古今异义的字词和文章当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特别指出,在总结时,要联系到以前学过的文言文,最后交流,取长补短。

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书写形体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词义。如《曹刿论战》中有“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原因,缘故”。学生们先找找本课中故还有哪几种意思,然后再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本文中还有一个“故逐之”,“所以”的意思。《论语十则》中有“温故而知新”一句,其中“故”的意思是“旧的,从前的”的意思;《扁鹊见菜桓公》一文中有“桓侯故使人问之”一句,其中“故”是“故意、特意”的意思;可见,“故”在古文中就有四种意思之多。我们积累的“故”的四种意思之后,在新的古文语境中,我们就可以试译,看哪一种意思放进具体语境中最适合,就可以采用那种意思。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活用。有名词做动词、名词做状语、动词做名词、动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名词、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奇”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奇怪。“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古今异义词,则要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识记,加深印象。 此外, 通假字,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后置、主谓倒装、固定句式。学生可以分类整理,再写出相应的例句,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归类总结,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三,选读课文,写出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喜欢的语句语段进行阅读,写出自己的感受见解。可以从内容上写,也可以从写作手法来谈,有话则多,无话则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提高其赏析能力。在小组交流展示时,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成就感。课堂也会变成“游乐场”,将他们深深吸引。

第四,精读课文,设置问题,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摇身一变为“老师”,他们针对文章设置问题,或者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未弄清楚的知识点,自备答案。考题在小组内交换完成。学生在完成考题的同时,教师要抽看他们的考题和答案,给予指导。

三,课堂表演,挖掘潜能。

第7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① 【正 文】 内容提要 本文从时间系统角度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子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现象。能否 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与动词的内部过程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越强, 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的自由度越大。“把”字句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构 成复变类情状,具有[-持续][+完成][+成就]的语义特征。“把”字句的一些语法现象都可由这些 语义特征得到解释。本文最后分析了“把”字句的几种与句子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 0.引言 许多语法现象,往往与动作行为展开时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动 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所显现出来的语义特征出发,探讨和发掘与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相关的 种种语法现象,将有助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动词语义特征(马 庆株1981、郭锐1993)以及句子情状类型的分类研究(邓守信1986、陈平1988),时制表 示和时态表示系统的研究(龚千炎1980)以及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的研究(房玉清 1992)等几个方面。 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从时间系统具体分析某一种句子语法现象的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以自然时间的流 逝为参照点,具体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aktionsarf)特征,“把”字句的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 以及与之有关的语法现象。 1.“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有的动词能进入“把”字句里作谓语,有的动词不能。其原因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不可能只凭 动词内部过程反映出来的语义特征把这两者截然分清楚,但通过一定标准,分出这两者的核心成员是可以办 到的。 1.1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 动词作为一个陈述性成分其所指有一个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其内部过程由起点、续段、终点三要素 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完备地具备这三个要素,有的过程可能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有的有终点但没有起 点,有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由此形成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外化为不同的语义特征类型 。(参见陈平1988,郭锐1993)有无续段外化为[±持续]的语义特征,有无终点外化为[±完成 ]的语义特征。 时态助词“着”、“过”能够检验出动词是否有续段、终点。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续 段,反之为没有续段;能在“~过”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终点,反之为无终点。同时用“~着”、“~ 过”两条标准考察动词,就能得到两大动词类型。 不能既在“~过”又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为非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1],在这两种格 式槽中都能出现的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2],如: V[,1] 是、等于、以为、好像、适合、值得、知道、当心、认识、相信、懂、讲究、明白、准 许、喜欢、拥护、原谅、开始、来、去、塌、出现、发明、败 V[,2] 搬、挂、看、烧、修、撕、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近、猜、找、敲、坐、爱、住 、惦记、关心、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有 一般来说,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完成持续性动词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 作谓语。 1.2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 V[,2]完成持续性动词的内部过程的续段、终点还有强弱之分。续段、终点的强弱与能否进入“把 ”字句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用“在/正在~”格式槽可以把V[,2]类动词分成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 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在格式槽中能出现的为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V[,21];不能出现的为弱完成 持续性动词,记作V[,22]。如: V[,21]看、挂、搬、烧、修、撒、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抓、举、近、猜、找、敲 V[,22]有、爱、住、率领、坚持、醉、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希望、盼望、爱护 V[,21]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一般都能进入“把”字句中作谓语,V[,22]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则 不然。 各类动词内部还存在着终点、续段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用“~时量短语”格式槽去考察V[,21] 类动词,又能把V[,21]类动词分成两类。时量短语与动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时量短语计时的时间从 动作行为起点算起,时量短语就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从动作行为的终点算起就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 的时间。(参见马庆株1981)动词后带时量短语既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又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 经历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强;动词后带时量短语只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不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 经历的时间,或者反过来只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而不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 点弱或者续段弱。据此,我们又可以把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分成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和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两 类。前者记作V[,211],后者记作V[,212]。如: V[,211]烧、搬、挂、看、修、撒、吃、抛、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 V[,212]等、坐、恨、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追、猜、找、敲、提高、增加 、改正、恢复、减少、扩大。 V[,211]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最高。V[,212]次强完成持续性动 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略次之。一部分V[,212]终点弱的动词,带时量短语时不能用“把”字句 。例如“把牢坐了三年了”,“把他等了三天了”等句子都不顺适。 同样,V[,22]类动词根据它们终点和续段的强弱用其它的标准也可再细分出次弱和特弱两类。不 过,V[,22]类动词基本上不能进入“把”字句,我们研究“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就没有必要再 细分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具有[+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而且 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强,越能进入“把”字句当谓语,[+完成][+持续]的语义特 征越弱就越不能进入“把”字句。 1.3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 根据以上的分类标准,有这样几种动词与我们的结论不符,需要特殊处理。 A 当作 比成 看做 作为 B 解开 分开 学会 弄懂 吃饱 C 丢 熄 A类动词不能在“~过”、“~着”格式槽中出现,B类、C类动词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按 分类标准都应是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而事实上这些动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 频率很高。 A类动词的第二个语素“作”、“成”、“做”、“为”比较虚,与“到”、“在”一样,可以较自由 地与其它动词结合作“把”字句的谓语。 例如: 为:(1)将报上一条重要新闻压为十几个字。(《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2)把日光转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好的工具是半导体。(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成:(3)有时,贺子珍同志还将剪报分成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动态、人民动向等各种门类,精心 贴在剪报本上,供毛泽东同志随时抽阅。(《积累资料、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做:(4)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 缩微图书》) 作:(5)这孩子就是粗心,常把准字写作淮字。 而且,这几个语素可以互换,基本意思不变。例如(1)“压为”可改为“压成”、“压作”、“压做 ”,(2)“转变为”可改成“转变成”、“转变作”、“转变做”,(3)“分成”可改为“分作”、“ 分做”、“分为”,(4)“叫做”可改为“叫作”、“叫成”、“叫为”,(5)“写作”可改为“写成 ”、“写做”、“写为”基本意义都不变。因此,我们把“为”“作”“成”“做”,就像“把书放在桌上 ”、“把他送到家里”中的“在”“到”一样处理,把它们分离出来,这样,“当”“作”“看”等动词就 都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B类都是动结式的复合词,这类词我们也可以像A类动词一样处理,把补语性的词语分离出来,中心成 分也就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C类动词是瞬间动词,它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中间没有续段,因此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此类 动词都有一个[+去除]的语义,用在“把”字句中,它的前边都可以补上一个完全持续性的动词。如: 他把东西[弄]丢了。 小王把灯[关]熄了。 这样一来,“丢”、“熄”都成了谓语动词“弄”、“关”的补语了。 2.0“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上节从单个动词展开的行为动作的内部过程考察确定了具有[+持续][+完成]语义的动词才能进入 “把”字句作谓语。但是,动词的类型与句子的情状类型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句子的情状 并不单纯取决于谓语动词本身,而是由动词和其他句子成分共同决定的。动词的语义性质为句子的情状归属 提供了数量不一的可能性,而其他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则是在有关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具体确定了句子的 情状类别。(参见陈平1981)本节从句子的角度考察“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2.1“把”字句具有[+动态][-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该动词的动作性越强。(郭锐1993)上 节的分析中已经看到,[+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的动词越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这就表明了“ 把”字句具有动态性。试比较: A (1)地图挂在墙上。 (2)把地图挂在墙上。 B (1)衣报穿在身上。 (2)把衣服穿在身上。 (1)与(2)相比,(2)的动作性明显增强。 但是由于“把”字句中动词受其他连带成分的制约,“把”字句的情状不一定与单个动词的语义相一致 。 请看例子: A (1)小张正向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正在穿(着)衣服呢。 B (1)墙上挂着地图呢。 (2)小施身上穿着衣服呢。 C (1)小施把地图挂在墙上。 (2)小施把衣服穿在身上。 同是动词“挂”“穿”,A、B、C三类里表现出来的语义功能是不同的。A类“挂”“穿”是小张、 小施正在进行着的挂地图、穿衣服的动作,处于运动持续的情状。B类“挂”“穿”是地图在墙上挂着、衣 服在小施身上穿着的状态,处于静止持续的情状。C类的“挂”“穿”既不完全显示运动的情状,也不完全 显示静止的情状。它只显示“挂”“穿”这个动词指示的动作结束而使“地图”挂在墙上、“衣服”穿在身 上的情状。因此,“把”字句的情状是复变型的,一般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 成。这种复变类的情状结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紧紧粘合在一起,不允许动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时间。 所以,“把”字句的情状显示出[-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而A类、B类中的“挂”、“穿”虽然 在[±静态]上产生对立,但在[+持续][-完成]上是一致的。 1.2“把”字句还具有[+成就]语义。 所谓[成就]语义是指该动词处置了它的对象后所产生出来的结果或状态。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再来比 较一组例子。 A组 (1)乐队正在演奏“蓝色的多瑙河”。 (2)妈妈正在做女儿的新衣服。 B组 (1)乐队演奏了“蓝色的多瑙河”。 (2)妈妈做了女儿的新衣服。 A组“演奏”、“做”的动作在持续,B组“演奏’“做”的动作已完成。我们试着把它们转换成把字 句: A’组(1)乐队正在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 × (2)妈妈正在把女儿的新衣服做。 × B’组(1)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了。 ×? (2)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了。 ×? C’组(1)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完了。 (2)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A、B两组转换成“把”字句只能是C组一个形式。A’B’组不能成立,原因是A’ 组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相对立,当然不能成立。B’组 虽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但没有显示出“成就”的情状,句子不顺适。C组在动词后带上了“完 ”“好”等补足性成分,满足了“把”字句的情状,句子就成立了。 3.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 3.1动词不能在“在+V”“V+着”两种语法槽中出现。 时间副词“在”和时态助词“着”是句子的情状[+持续]的语法标志。时间副词“在”表示动作的持 续,时态助词“着”有两个,“着[,1]”表动作的持续,“着[,2]”表状态的持续。“在”、“着 [,1]”与“把”字句动作[-持续][+完成]的语义相违的,因此,“把”字句的动词不能出现在这 两种格式槽里是必然的。“着[,2]”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但它并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而是表 示作为动作行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如: 他把门开着。 这句的深层结构是:他开门、门开着,“着”是表示门开着这个状态的。 另外,“你把信带着”,句中的“着”不是时态助词。已有学者指出:句末“着”,北京话都念[.zhao ],往往弱化为[tseu],与时态助词“着”的读音不同,后者念(.zhao),甚至可弱化为[ts]。(马希文 ,1987)“你把信带着”,并不是“你正带着信”的转换形式,而是“你把信带上”的意思。这里的“ 着”还有一定的“附着”的实义。 3.2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 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语义有关,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用时态助词“了 ”的句子,只要动词语义符合把字句的特征,并且“了”表完成时态的一般都能转化为“把”字句,“了” 表示实现时态的,似乎不好转换。下面我们试着把龚千先生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 龚千炎1991)一文中所举的7个“了[,1]”[完成],2个“了[,1]”[实现]的例子转化为 “把”字句,其中“了[,1]”[完成]都可以转换,“了[,1]”[实现]都不能转换。 (1)我请她坐在沙发上,为他倒了一杯茶把一杯茶倒好了。 (2)他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没有回应我把我看了一眼。 (3)我想了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想了很长时间。 (4)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把那灵魂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 (5)这家商场近来扩大了营业范围把营业范围扩大了。 (6)……沙埋了的古战场……沙把古战场埋了。 (7)我找到了这座破旧的小楼把这座破旧的小楼找到了。 (8)“你娃娃输得起不?”黄耀祖瞪了眼喝道把眼瞪了喝道。 × (9)沉重的雾岚使草天衔接处异常迫近了我把我迫近了。 × 以上(1)-(7)例“了”表完成时态,都能转化为“把”字句,(8)(9)2例“了”表实现时 态,不能转为“把”字句。 3.3提问形式不用V不V,而在“把”字前加“是不是”、“要不要”。 (1)老师,是不是把奖状贴在墙上? (2)老师,要不要把奖状贴在墙上? (3)老师,把奖状贴不贴在墙上?× 前(1)(2)例成立,(3)例不成立。 不用V不V格式,这与“把”字句[+完成][+成就]语义有关。“把”字句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 动作结果的行为状态结合而成,那么,如果否定了动作,就不会出现作为动作结果的状态。因此“把”字句 的否定,不能只否定动词,否定词不能直接用在动词前,而要用在“把”字前。例如: (1)美国这么多汽车,几乎平均人手一辆,都要像中国那么冒黑烟,还不把月亮都给熏黑了,可走在 街上硬是闻不到多少汽油味儿。(向远方《在美行车》人民文学1993.8) (2)他没有把车停到房东给他划定的停车点上,而是停在了别人的上边。(同上) 否定词“不”,“没有”都不跟动词连用,用在了“把”字前,这样,否定词并不只否定动作行为,而 是否定了动作行为以及结果整体。 3.4谓语动词光杆时用重叠表示短暂义。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光杆,一般都需有连带成分。谓语动词光杆时,需要重叠,有时中间可以 插个“一”字。 (1)你们把东西拾掇拾掇。 (2)快把房间打扫打扫。 (3)吃过了饭,请把书包理一理。 光杆动词在“把”字句中需用重叠形式,这正是“把”字句动词的[+持续]语义特征与句子情状[- 持续]语义特征对立统一的结果,是受“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制约的具体反映。动词重叠表示短暂 的语法意义,可满足句子情状[-持续]的语义特征。 3.5动量词语多用“一下”、“一顿”,做状语时,只用“一”字。 (1)铁锁把腰一挺,头一扬,说起他在太原时代的事情来。(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2)随意点上几样菜,吃完后把碗一推就走,月底了,食堂给统一结帐。(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人民文学1993.8期) (3)她对张春林嫣然一笑,把车上的反光镜调整了一下角度。(向远方《在美行车》) (4)攀钢代表发现韩国做样时,只把钢材的表面磨了一下。(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5)他把小偷教训了一顿。 动量词多用“一下”“一顿”“一”等等,也是受[-持续][+完成]的语义制约的结果。 3.6时量短语“不能直接加在V前。 试比较: A[,1]: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A[,2]:把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 句子语义的[-持续]性,与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量有矛盾。时量短语可以加在“把”字前。这时,时量 短语限制的是整个“把”字结构,而并不仅仅是动词。例(3)“整整三个月”并非指老王“关”这个动作 行为持续的时间,而是指“儿子关在家里”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 (1)他天天把这两句话挂在嘴上。 (2)他一会儿就把饭做好了。 (3)老王整整三个月把儿子关在家里。 3.7“量时短语+了”用在动词后不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 持续时间。 (1)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 (2)把马路展宽好几年了。 (3)把书弄坏很长时间了。 (4)把饭烧熟半天了。 (5)把敌人赶走三年了。 (6)把树枝折断五天了。 上例句子中时量短语计量的都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时 间。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从动作行为的终结点算起。“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加高围墙的动作行为是在一 年多前结束的,“一年多”是指动作行为所致使的结果高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有些句子在非“把”字句里 有歧义,时量短语既可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又可以表示动作结束了多长时间。例如: 还没有看完? A 书看了三天了 { 早就忘了。 B 还在卖? A 菜卖了三天了 { 还想它干什么? B 还没有看完? A[,1]× 把书看了三天了 { 早就忘了。 B[,1] 还在卖? A[,1]× 把菜卖了三天了 { 还想它干什么。 B[,1] 非把字句的A句,动作还没有结束,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的持续时间。B句动作已结束,时量短 语表示的时间是动作结束后经历了多长时间。但是把它们转换成“把”字句后,时量短语表示动作持续的A 句不能成立,B句能成立。这显然也是受了“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的制约的结果。  主要参考书目: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中国语文,第2期。 1987,北京方言里的“着”,方言,第1期。 詹开第:1983,把字句谓语中动词的方向,中国语文,第1期。 李临定:1986,受事成分句类型比较,中国语文,第5期。 邓守信:1986,汉语动词的时间结构《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陈平:198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龚千炎:1991,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中国语文,第4期。 房玉清:199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汉语学习,第1期。 王安龙:1993,略说显示状态功能的动词,中国语文,第1期。 王惠:1993,“把”字句中的“了/着/过”,汉语学习,第1期。 郭锐:1993,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语文,1993年第6期。   ①本文曾在全国第四届现代语言学研讨会(1993、10北京)上宣读,发表时作了一些改动。

第8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的副词有很多,但我们也经常使用构式“再X不过”来表达程度之高。“再X不过”也被称为“极度构式”,“再X不过”这一构式是由程度副词“再”加附着成分“不过”构成的非连续构式,语义上相当于最高级别的程度副词,表达在程度高或极深。本文将对“再X不过”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一、“再X不过”的历史演变

我们通过对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的调查,发现在清代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关于“再X不过”这一构式的用例共39例。这一构式最早出现于清代的文学著作《红楼梦》中,但这一构式的广泛使用则是在民国时期。在民国时期的《西太后艳史演义》中,共出现该种构式27次,可见在当时“再X不过”这一构式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固定用法。例:

1 端王、庄王再高兴不过,义和团的法术,讲得如何高明。

2 诸位想想,袁世凯再聪明不过,再油滑不过。

“再X不过”这一构式在清代至民国这段近代汉语时期不断的演化,并且逐渐的语法化成为一个固定用法。为了清晰地考察“再X不过 ”这一构式的演化过程,下面将文献用例根据文献创作时间进行排列:

3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红楼梦》

4 探春道:“这是他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同上)

5 只得向何小姐耳边说了句话,何小姐这才放手,说:“滑再滑不过你了,也不知真话呦,也不知赚人呢。”《儿女英雄传》

6又一个老些的道:“我们德州这地方儿古怪事儿多着咧!古怪再古怪不过我们州城里的这位新城隍爷咧!” (同上)

7 我金荣胆量是再小不过,经不住被吓。《续济公传》

8 慈禧笑对着说:“咱们园子里正殿,缺少个中梁,用这树做个材料,再好不过。”《西太后艳史演义》

9 左宗棠说:“如得足下前去,我是再放心不过。”(同上)

例3、4出自乾隆年间的文学著作《红楼梦》,我们将例3、4抽象为“(N2)再X不过N1”,N2为比较项,N1表示被比较项,这一结构表示的完整意义是“N2所具有的性状X比不上N1所具有的性状X”,这样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N1的性状程度高。

例5、6出自创作于清道光至同治年间的《儿女英雄传》,例5、6也可以抽象为“X再X不过N1”,此时比较项N2已经被省略,X被重复使用加强了语义,表示N1的X程度已经极高,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例7、8、9分别出自晚清时期的《续济公传》和民国时期的《西太后艳史演义》,我们将这三例抽象为“再X不过”,虽然被比较项N1也被省略没有出现在结构中 ,但是N1实际上被提前了,这也就是沈家煊先生所说的“宾语话题化”和“话题主语化”。如例7,“我金荣胆量是再小不过”语义为“(N2)胆量再小不过我金荣的胆量”,这里将话题“我金荣的胆量”主语化,宾语就提前变成了“我金荣胆量是再小不过”。再如,例8中“用这树做个材料,再好不过”的语义为“再好不过这树做材料”,这是将宾语“这树做材料”话题化并提前。

晚清及民国时期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结构为“再X不过”的用例,这一结构演变到这个阶段形成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再X不过”。所以我们认为,“再X不过”在民国时期完成了语法化的过程。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发现这一构式从源结构到形成固定构式的语法化过程是(N2)再X不过N1X再X不过N1再X不过。这一构式的语义是突出N1的X性状程度高或极高,所以比较项N2首先被省略,进而N1话题化、主体化,位置提前,最终形成了构式“再X不过”。

二、“再X不过”构式的发展演变

随着“再X不过”这一结构的语法化逐渐完成,从近代汉语进入到现代汉语,这一构式的句法功能也逐渐丰富,可进入该构式X也不断扩展,并且在语体色彩方面也发生了变化。

1、句法功能逐渐丰富

通过以上对清代文献用例的分析,“再X不过”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充当谓语,其他用法的例子较少,例如:

10 李鸿藻也就插言说:“那北洋大臣,由着李鸿章兼任是再稳妥不过……”《西太后艳史演义》

11 那知才过了黄河,那边的酒要算是再好不过。《续济公传》

现代汉语中,充当谓语仍是“再X不过”最主要的句法功能,但是“再X不过”的句法功能得到了扩展,“再X不过”充当定语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大量用例,例如:

12 终审法院问题的解决就是再好不过的一个例子。

13 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从相貌到衣着都毫无出奇之处。

例12、13,“再X不过”作定语,对中心语起到修饰、描写的作用。有时还可以作为状语和补语。例如:

14 这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他们的共同立场。

15 鸡东县保合煤矿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再明显不过地说明这个问题。

16 这话说得再好不过了。

17 究其原因,两个儿子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例14、15中“再X不过”做状语,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例16、17中“再X不过”做补语,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用法“再X不过”与“的”构成“的”字短语,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例:

18 他们还知道招待中国客人再好不过的无非是一杯热茶或一杯热水。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在近代语料中“再X不过”主要充当谓语,现代汉语中,“再X不过”的句法成分逐渐丰富,除了主要充当谓语和定语外,也可充当补语和状语。

2、“再X不过”中X的扩展

经过对实际预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可以进入到近代汉语中的“再X不过”的X多数为双音节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用例较少。从词的的感彩上看,X可以是褒义形容词,贬义形容词也常见于文献用例中。

19 原来这位旗大爷,再贪财不过,再好色不过,他所以处处替苗霈霖说话。《西太后艳史演义》

20 谈及大刀会的李来中,总之是扶清灭洋,刚毅再高兴不过,当说天下竟有这等义民。(同上)

现代汉语中的“再X不过”的X较之近代汉语,除了可进入构式的形容词X增多,此外X也可以是部分心理动词或动词短语,例:

21 她对自己的儿子再了解不过。

22 不过我觉得这是再有意义不过的一件事了。

从词的感彩来看,我们将现代汉语与近代汉语“再X不过”的X 进行高频词罗列,可以发现现代汉语语料中“再X不过”的X较之近代汉语,贬义形容词的比例减少了。

3、语体色彩的变化

我们考察语料发现“再X 不过”近代汉语例子都是在小说、话本等口语色彩强的著作中。“再X不过”经常出现于人物对话中,可见口语性较强,如“刁尖”、“快活”、“好色”等。在现代汉语中“再 X 不过”不仅仅局限于口语中使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中经常出现。由此可见,“再X不过”的语体色彩从口语逐渐向书面语转移。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极度构式“再 X 不过”的大量预料分析和研究,对该构式的演化阶段进行描写,概括出该构式的语法化的过程。观察语法化的过程中,对比现代汉语与近代汉语的异同,得出“再 X 不过”在句法结构,X成分以及语体色彩上的发展演变。关于“再 X 不过”这一构式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索,在今后的日子中,我们会在继续就在再做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秉震. 什么能“最/再X不过”[J]. 语文建设, 2006(1).

[2]沈家煊. 说“不过”[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

[3]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4]雷冬平. 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 2011(1).

第9篇:三国演义好词好句范文

关键词:定语 语义指向 句法结构

汉语句法上的结构关系与语义关系存在着不一致的现象。层次分析法主要着眼于句子的结构层次分析,探究的是成分间的显性句法关系,而隐藏在句法关系后面的由词语语义范畴建立起来的语义关系,却要运用语义分析法来加以实现。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某一成分与其他句法成分间所存在的语义联系。利用语义指向的理论来分析语言中的语法现象,并加以解释说明的方法就是语义指向分析。语义指向分析揭示了句法成分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矛盾,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间,特别是间接的句法成分之间语义上的种种联系,从而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1]本文主要对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指向类型及句式变换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从而揭示它们的隐性语义关系与显性句法结构的不对应现象,以使我们准确、深入地理解句子。

一、定语的句法结构

在句法结构句中,定语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附加成分,是名词性短语,句中被修饰限制的成分叫中心语,是被定语修饰、限制的主体成分。定语与中心语相互搭配,构成偏正(定中)结构,二者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限制的关系。一般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例如:

(1)(凛冽)的寒风刺痛着(人们)的脸。

(2)(全球变暖)的气候正在逐步得到验证。

上例圆括号里的成分为定语,双横线和波浪线上的成分为定语修饰的中心语。定语和中心语是一对直接组成成分,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在写景、状物、抒情的散文中,定语常可以移到中心语后面,成为变式句。例如:

(3)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4)山坡上,到处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

在这类变式句中,强调突出的是后置的定语。

然而,对句子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句法层面上,还应该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在句法结构句中,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存在着多种语义指向情况,它们既可以直接指向定语中心语,也可以指向句中的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等核心成分,还可以同时指向多种句法成分,还会显示语义指向的歧义现象。

二、定语的语义指向

(一)指向其中心语

一般来说,定语的语义多指向其后的中心语。例如:

(5)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走了。

(6)床上正坐着两个(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的老家人。

例(5)句中的“白白净净”指向主语中心语“乘务员”,例(6)句中的“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指向宾语中心语“老家人”。两句中的定语皆为修饰性成分,例(5)(6)分别可转化为主谓结构“乘务员白白净净”“老家人皮肤晒得焦黑、头上暴着青筋”。

(二)指向句子的主语

(7)他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8)今天他总算吃了顿(饱)饭。

例(7)句中的定语“愉快”指向表示人的主语“他”,而不指向其后的中心语“夜晚”,语义关系为:他度过了夜晚,他愉快。例(8)句中的“饱”指向“他”而不指向“饭”。语义关系为:他吃了顿饭,他饱了。一般的,当“愉快”“饱”等只能形容人的词语作定语时,中心语又是表示事物的词语,定语便指向表示主体人的主语。

(三)指向句子的谓语动词

(9)我看了(两个小时)的电视。

(10)别打(他)的主意。

例(9)中的“两个小时”指向动作“看”而不是中心语“电视”,源于“看电视”是一个有过程,可以无限持续的动作,定语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数量结构充当定语时,在语义上可以指向谓语动词,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或发生的次数。例(10)定语“他”是谓语“打”的当事,句子可转变为“别对他打主意”,“他”指向谓语动词“打”。若还原成与显性语法关系一致,则可以把定语移位添加介词成为状语。这类句子把谓语动词关涉的对象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导致定语的逆指。

(四)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语(相应的称为 A1、A2),那么可能存在A1在语义上指向 A2的情况

(11)(阿尔卑斯山)的(居民)和平原上的居民的生活条件总是不同的。

例(11)句中的“居民”作为A2在语义上指向中心语“生活条件”,而A1“阿尔卑斯山”语义上指向A2“居民”。

(五)指向某一行为

(12)我打了(十块钱)的的。(的士)

例(12)句中定语“十块钱”指向“打的”这一动作,表示“打的”这一行为所消耗的金钱,具体说就是坐的士花了十块钱。

(六)同时指向主语和宾语中心语

(13)对牛弹琴本来是对外行人讲内行话,有(讥讽对方什么都不懂)的意思。

例(13)可拆分为:“对牛弹琴本来是对外行人讲内行话,讥讽对方什么都不懂;对牛弹琴有这个意思。”句中定语“讥讽对方什么都不懂”兼指主语“对牛弹琴”和宾语“意思”,表示“对牛弹琴”所具有的意义和“意思”所代表的内容。这类句子的中心语往往为“意思”“情况”“希望”等可以复指定语的词语。

(七)同时指向主语中心语和谓语动词

(14)(蹦蹦跳跳)的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例(14)句中的“蹦蹦跳跳”兼指主语“他”和“走”,意为他蹦蹦跳跳,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是“蹦蹦跳跳”这个动作的施事,而“蹦蹦跳跳”具体描绘了“走”这个动作的情态,是对“走”的补充。

(八)同时指向谓语动词和宾语中心语

(15)他吃着(香喷喷)的烧饼。

例(15)句的定语可以移位成为状语:他香喷喷地吃着烧饼,不难看出,“香喷喷”在语义上兼指中心语“烧饼”和谓语动词“吃”。

(九)同时指向主语中心语和另一定语(多个定语并存的情况)

(16)我握住了这并(不熟识)的(人)的手。

例(16)句中的“不熟识”兼指主语“我”和第二个定语“人”,意为我不熟识(这)人,“不熟识”作为谓语动词在语义上同时指向施事主语“我”和受事宾语“人”。

(十)有的定语可能与多个被指成分组成语义指向结构体

多指往往会造成句子的歧义,我们引进语义联项来消除歧义。语义联项,是某些被指成分同时关联的语义成分。例如:

(17)(她)的奶奶演得好。

例(17)中,定语“她”在语义上可以指向中心语“奶奶”,表示领属,即她的奶奶演戏演得好,词语的搭配意义与句法意义相一致;“她”在语义上也可以指向谓语动词“演”,即她演奶奶演得好。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里,在上下文中添加语义联项,以此消除歧义。

(17)a.她们一家人都演得不好,只有她的奶奶演得好。

(17)b.你演奶奶演得不好,她的奶奶演得好。

(17)a中的“她”在语义上指向“奶奶”,其语义联项是“她们一家人”,在“她们一家人”的关联限定下,就清楚了“她的奶奶”是个领属性的偏正短语。(17)b中的“她”在语义上指向“演”,其语义联项是上句的“你”。上句的“你”和下句的“她”明显是对应成分,其在句中的功能也应该是一样的,上句没有歧义,“你”是施事,那么下句的“她”受“你”关联,也成为施事,语义上指向“演”。

(18)今天的会议邀请了(三个)(高校)的教师。

例(18)中“三个”在语义上可以指向“高校”,意为会议邀请了一批教师,分属于三个高校,教师的具体数目不明;还可以指向“教师”,意为邀请了三个教师,教师是高校的而不是中学的;还可以兼指“高校”和“教师”,意为会议邀请了三个分属于三个高校的教师。要消除此类句子的歧义,可以通过强调重音表示的口气性焦点,对多指成分的具体所指加以提示。

(19)他拔了(两块钱)的草。

例(19)中“两块钱”在语义上既可以指向“草”,表示他拔的草价值两块钱;也可以指向“拔草”这个行为,表示他拔草的劳动价值两块钱。我们添加语义联项,以消除歧义:

(19)a.他拔了两块钱的草,我卖了十块钱的菜。

(19)b.他拔了两块钱的草,我做了十块钱的钟点工。

(19)a例句的下半句中的定语“十块钱”指向中心语“菜”,结构与上句一致,因此上句的定语“两块钱”指向中心语“草”,其语义联项是下句的“卖菜”。(19)b例句的下半句中定语“十块钱”指向行为“做钟点工”,由此可推知上句中的定语“两块钱”指向“拔草”这一行为,其语义联项是下句的“做钟点工”。一般消除歧义可以采取添加语义联项,强调重音以及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方法。

语义指向问题非常复杂,这里主要通过举例分析定语与中心语的多种语义指向,来说明和解释显性句法关系背后的复杂隐性语义关系的语法现象,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句子,消除句子歧义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关于语义指向分析[A].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一辑[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