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三国故事的成语精选(九篇)

三国故事的成语

第1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这里介绍一种用专题晚会的方式展示幼儿园国学教育成果的具体做法:

一、全体教师一起学习儿童教育终期目标,根据目标要求进行国学教育。

1.表述部分

能力与技能目标:会说普通话,发音清楚,语调准确,能运用恰当的语句和语调表述意见和回答问题,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讲述图片和事件。

认知目标:懂得用适当的音量说话。

2.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情感、态度目标:乐意聆听和阅读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能力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体会文学语言的美,积累文学语言;初步了解文学常识,会区别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及其构成要素;能用动作、语言、美术、音乐等不同表现方式积极反映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会编构故事、表演故事以及诗歌、散文的欣赏与仿编活动等。

认知目标:懂得文学作品中运用的是规范而又成熟的语言;阅读和聆听文学作品能增加知识、明白道理,并能感受到语言艺术的美。

二、学习有关文件,了解幼儿园阶段孩子需要学习的国学内容。

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幼儿园实施国学教育内容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1.初步了解并欣赏《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并背诵一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

2.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诵读《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

3.结合幼儿园的礼仪课题编排脚本剧,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认知及表达能力;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古诗文、蒙学教材、童话、寓言故事、成语典故、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

三、根据儿童语言教育终期目标和有关部门规定的幼儿园阶段孩子需要学习的国学内容选择适合表演的国学内容。

由于人力有限,可以搜集一些人家已经编好的现成的表演内容参考学习。这里把网上能搜到的现成的可以用作表演的国学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1)《诗经》歌曲,王菲的《幽兰操》;(2)大兵小将中的歌曲《有狐绥绥》;(3)歌曲《诗经・邶风・绿衣》,这是一首怀念亡故妻子的诗、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4)唐诗配乐朗诵;(5)唐诗动画;(6)唱歌动画学唐诗;(7)三字经动画故事;(8)三字经动画歌唱版;(9)弟子规全文儿童动画版;(10)邓丽君演唱的关于唐诗、宋词的歌曲;(11)钱文忠解读《三字经》(全集43讲)、钱文忠解读《弟子规》。

根据幼儿园的需要,选择一些能帮助孩子培养品德和培养好习惯的国学内容,并把选择好的内容根据幼儿园教师的特长分配下去,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训练,用作晚会的表演。

选择的国学内容最好能涉及各方面的内容。如:(1)品德教育。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寓言故事》、《成语典故》中选择有关内容。(2)养成良好习惯教育。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中选择有关内容。(3)热爱大自然和动物。可以从《诗经》、《唐诗》、《宋词》、《寓言故事》、《童话》中选择有关内容。(4)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可以从《诗经》、《唐诗》、《寓言故事》、《童话》中选择有关内容学习。(5)尊老爱幼、珍惜友谊、与人和谐相处、与人合作的。可以从《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寓言故事》、《童话》中选择有关内容学习。

四、晚会表演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所以形式多样地展示国学内容也是一个难点。

一台晚会,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孩子们才喜欢看,才能培养孩子的各种特长。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表演形式:1.经典吟诵表演;2.经典朗诵表演;3.讲经典故事表演;4.歌唱经典表演;5.演奏;6.舞蹈,可以用童话、寓言改编的舞蹈;7.小品,可以用经典故事改编;8.分角色表演经典里面的小故事;9.游戏。

五、专场晚会的前期筹备、分工。

要成功组织一场晚会,首先要成立筹备晚会的工作小组,这对整个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定要在前期做好分工,根据全园老师的工作特性、个人特长提前分配,最好在晚会之前幼儿园进行一次国学专题的才艺比赛,筛选出好的节目。

第2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趣味故事;语文兴趣;起;承;转;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乐”即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轻松和愉悦中接受语文知识。

然而北京某重点中学一位语文老师曾对高一新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对语文学科感兴趣的不足10%。据上海市两次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数理化课程注意力集中的占91%,而语文只占15%。针对这种情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显得特别重要。

北京理工大学的杨东平深刻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学生学习语文如此缺乏兴趣,怎能不影响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习语文兴趣,应该是当前一个急迫的问题。

具体如何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方法多样,途径各异。笔者认为,巧用故事,不失为一种提升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分析,从小孩到老人,几乎没有不喜欢故事的。因此, 如果语文教师善于把趣味故事巧妙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定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趣味故事导入新课,开启课堂教学的“起”,从认知上呈现学习目标,情感上激发学习动机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能否在开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激发求知欲望,对上好一堂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趣味故事导入可以说是诸多导入方法中一种较好的方法。

在教文言文时,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编成小故事来导入。比如在教《黔之驴》时,可以编制“黔之驴”的故事;在教《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时,可以讲讲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在教《天上的街市》时,可以由牛郎织女的故事导入新课。当然这些故事,可以由老师讲,也可以由学生来讲。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无疑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用趣味故事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传承课堂教学的“承”,从认知上编码信息,情感上强化情感

“言为心声”,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经历、生活体会、思想感情都息息相关,学生对作者与写作背景的了解将会直接影响其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认识。而且,很多学生都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特别是作家的故事。这些故事,当然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孟子文章时,可以引入《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知道,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和成才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更加努力付出。除了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自然地增强了学生情感因素。

再比如学习陶渊明的文章时,可以引入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故事中,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文章的风格,创作意图。

三、用趣味故事强化分析,渗透德育,转入课堂教学中的“转”,从认知上分析综合,情感上激活多种心理因素

在学习《成功》一文时,文中给出一个成功的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成功的这三个条件,可以在文章故事的基础上,再加上其它经典故事。比如在谈到勤奋时,加入贝多芬学钢琴的故事:贝多芬小时候弹钢琴专注时,手指在键盘上磨得滚烫。为长期弹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凉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凉后接着弹,水撩在地板上积少成多,漏到楼下房东家里却浑然不知。或者张伯英的“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可见,人们做成功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勤奋这一起码的法则。在谈到天资这一条件时,加入《伤仲永》的故事,由此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不努力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其实,用趣味故事强化分析的同时,也可以渗透德育。在《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对德育有这样的表述: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德育的内容有规定,并给予重视。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应把语文智育与德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利用语文的学科性质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对德育影响的潜能。比如在教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引入一些爱国故事,比如:“精忠报国”的爱国英雄岳飞,以《过零丁洋》明志的爱国将领文天祥的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增强了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通过故事的引入,不仅保持了课堂的活跃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认知上分析综合,情感上激活多种心理因素。

四、用趣味故事拓展延伸,引发思考,汇入课堂教学的“合”,从认知上总结规律,情感上引导迁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指出:“在学生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这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要善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方法,包括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要求从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它是为解决一个问题寻求多种思维方法的思维方式;求异思维则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情景找出不同点。语文教学中刚好可以利用故事来训练学生的这两种能力。

比如学习《创造学思想录》时,曾出示这样两个小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故事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水”字,并且要求学生记住这个标准答案。故事二:某一中学,老师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说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科学道理,但老师不认同。让学生谈自己对这两个故事的看法。学生大胆否定故事中老师的做法,并一致赞同学生的观点。可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于课堂的每一问,每一答。在教学中,类似的故事很多,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在加深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思考。达到认知上总结规律,情感上引导迁移的目的。

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趣味故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趣味故事,追溯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展示语文教学的人性之美、趣味之学,还语文课堂鲜活的生命力吧。

第3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 故事教学法;现状;问题

所谓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来完成教学和教学目标,以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从可查的文献显示,把故事当做一种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受到一些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索的,对故事教学法做了一些有意的研究和探索,使故事教学法研究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对故事教学法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其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故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一)故事教学法的价值研究

关于故事教学法价值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由于观察的视角不同,学者关注故事教学法的价值也不同,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师生关系三个方面。

1.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2002年卡洛琳从故事角色角度提出故事教学法是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个人角色和感受生活机会的一种方法。米查勒·戴文德森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角度,用解释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本科生的妇女健康课堂进行了研究,发现故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参与性学习、安全的群体信任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贝丝·凯西等人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通过故事文本分析及实验研究,证明了故事教学法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有效媒介,尤其在故事教学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女童的几何技能。史晓华、王妙芝等人在研究儿童英语学习后,认为运用故事教学法可以促进幼儿的英语语言发展,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成熟。蒋雪红在研究学生听说英语后,认为故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师生的创造性。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纪玉华等人从语言学习中的语言重复行为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的语言重复与语言记忆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我国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践价值。认为以故事人物、情节为支柱,充分调动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联想活动,使英语课堂学习由难变易,由死变活,由苦变乐。除了英语课堂教学,故事教学法对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李永会在对故事教学法实施构想中认为,故事教学法能够激活课堂,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文学性;能够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于丽岿、周琳等一线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进一步表明故事教学法在绘画、拼音等教学课堂中,增强了绘画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享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陈亚夫研究思想品德课中的故事教学法时,提出运用故事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念,解放人性,创建快乐课堂。

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国内学者对此探讨得相对比较少,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也散见于一些学术论文中,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师生关系的建立。米查勒·戴温德森认为故事教学法有助于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并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玛丽·弗兰西丝·拉索等人以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根据对7名儿童心理辅导的案例分析,认为运用沙盘游戏+讲故事的方法更加有利于指导者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使指导者和儿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谢莉尔等人认为,讲戏剧化的故事能使幼儿自由地参与到活动中,利于教师洞察幼儿的心灵,使师幼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关系。

(二)故事教学法的教学策略研究

最早探讨故事教学法策略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纪玉华、许其潮等人根据语言重复的六种类型,从故事选择的角度,认为选择有意识有意义有乐趣类型的故事,可以比较好地促进英语学习的长时记忆。王妙芝进一步在对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的个案研究基础上,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实施故事教学策略,认为实施故事教学策略时要满足以下条件:(1)英语故事教学首先应成为教师的一种教育理念;(2)尊重学生,故事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3)故事教学要涵盖或者要包括重点学习的内容;(4)教学过程的情境化;(5)故事教学活动要多样化。吴宁生则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角度更为具体地总结了实施故事教学法的策略:一是课前自述或表演;二是课中创编并朗读;三是课后互相交流与欣赏。蒋雪红根据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教学经验也总结了实施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一是讲故事前介绍学习生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二是鼓励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让学生用某种行为来表示理解和参与的活动;三是讲故事后表示理解并复述故事活动。

在幼儿园教学领域中,马萨·霍瑞以个案研究,发现故事教学法可以作为幼儿写作的一种方式,教师用自然、真诚、微笑等回应策略鼓励幼儿讲述他们的故事,成为教学的中心。随后,谢莉尔等人进一步发现开放式的激励、持续的激励、引导回答等策略有助于指导幼儿戏剧化地讲故事。国内学者王林锋和靳玉乐则将“故事中心课程”迁移到幼儿园教学领域,尝试探索课程与教学的二元互联,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包括四种教学策略: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于丽岿则从自身教学实践的角度根据总结了幼儿园绘画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策略:(1)根据绘画内容编故事的语言和情节;(2)边讲故事边绘画相应的部分;(3)鼓励幼儿想象或创编故事来绘画。李蓉讨论了故事教学法与幼儿教育有效融合,提出故事教学法运用的技巧:(1)尽量真实且带有童趣性地模仿角色的声音;(2)通过情节的润色来丰富故事内容;(3)让幼儿参与故事中角色进行互动;(4)在适当的时候设计一些提问。

综上所述,故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研究的时间比较短,但它对学生和教学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这些研究结果显示了故事教学法对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要求,对其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故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故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丰硕的成果,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且为本文提供了研究的依据和方向。现将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归纳如下。

(一)在整体研究水平方面

在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搜索论文共78篇,其中学术论文75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在阅读这些文献资料之后,发现经验性的论文占67%,具有学术性的论文仅占33%。在发表期刊类型方面,发表在普通期刊的论文多于发表在权威的核心期刊的论文。在研究主体方面,主要来自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经验总结或自我反思的。因此,国内关于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作为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它的学术研究比较贫乏,还需要后续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使故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得到有效的融合。

(二)在研究内容方面

根据整理和分析故事教学法的文献资料,故事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教学法的价值和各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教学策略两大方面。其中价值研究体现在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策略研究主要是实施策略、教学原则等。显而易见,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故事教学法本身及其理性层面进行了研究,而教师在特定的情景中如何运用故事教学法,以及使用故事教学法时的所思所想等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缺乏一定的研究。为此,这将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新问题,研究教师运用故事教学法的情况和真实的感受。

(三)在研究方法方面

国内学者对故事教学法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采用的是教育经验总结法和思辨法,这两种方法也主要是从研究者主观的角度总结和分析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国外学者大多数是采用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量的研究,用大量的研究数据为研究结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价值。相对来说,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少,即对故事教学法的微观层面缺少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着重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故事教学法的真实感受和看法。因此,质性研究是继续研究故事教学法的一种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KOENING J.M,ZORN C R. Using storytelling as an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diverse students[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2,41:393-399.

[2]史晓华.幼儿园英语故事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3]纪玉华,许其潮,蔡寒松.从重复和记忆的关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学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99-104.

[4]MICHELE R,DAVIDSON.A Phenomenological Evaluation:Using Storytelling as a Primary Teaching Method[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4,4:184-189.

第4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战国策》 谋臣策士 语言艺术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国别史料汇编,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全书以谋臣策士的阴谋权术为中心,记载了春秋以后到楚汉以前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事件。《战国策》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对后代传纪文学和传奇小说影响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语言方面,《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善于铺陈排比和渲染夸张,语言精练生动,文笔奔放,巧用寓言、比喻,寓意深刻精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语言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成就。唐人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说:“夫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而叙事之工者,以简要为主……然则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战国策》语言简明畅达,堪称“述作之尤美者”。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战国策》谋臣策士的语言艺术。

一、委婉含蓄,曲折达意

战国时代,周室衰微,群雄并峙,诸侯混战,各国使者往来频繁,外交活动风起云涌。各国君主推崇以谋略制伏敌国,各类谋臣策士纷纷云集各国朝廷,为其所效劳的国家或君主出谋划策。《战国策》的谋臣策士长于辞令,巧言善辩,特别是在各种紧要危急关头,使用大量含蓄婉曲的委婉语,往往能使一触即发的战争平息,使国家转危为安。王力先生曾经说“在封建社会里,说话有所顾忌,怕得罪权贵、统治者,以致惹祸,所以说话时,往往委婉曲折地把意思表达出来。”(王力《古代汉语》第四册,中华书局出版社,1999年6月版)季绍德先生也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遇到直说会强烈刺激对方情感或预计直接表达会影响语言效果的时候。便不言本意,采用一种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季绍德《古汉语修辞》,吉林史史出版社,1986年版)《战国策》中的委婉语温和客气,态度恳切。

在《战国策・齐策四》中,“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这句话表面上的意思是齐王不敢任用先王的臣子,而实际上,齐王则是想解除孟尝君的职务。由于孟尝君当时在齐国威望高、势力大,因此,不敢明说,而采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来表达。

在《战国策・魏策四》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在消灭了韩国、魏国之后,派人以五百里土地来换取安陵国,安陵君不想答应他的无理要求,但又畏于秦国的强大,不敢直言拒绝,只好委婉地推托。先是感激秦王对他的恩惠,“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然后借助先祖先宗的遗产,“受地于先王”,婉转含蓄地拒绝,“愿终守之,弗敢易”。安陵君运用委婉语保全了自己国家的领土。

在《战国策・燕策三》中,“久之,荆卿未有行意。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剂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秦国灭亡赵国后,继续向北进兵,到达燕国南界,太子丹惊慌失措,急切希望荆轲立即赴秦,去刺杀秦王。他内心着急,但又不敢直说,怕触怒荆轲,只好委婉曲折地表达,“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言外之意是秦兵马上要来了,你享受“太牢异物”、“车骑美女”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出发去刺杀秦王吧。太子丹语言客气婉转,态度恳切,入情入理,这才引发了荆轲向太子丹献计献策并进而义无反顾地舍身去刺杀秦王。

二、成语俗语,简洁凝练

《战国策》是一部汇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言辞策论的重要文献。现存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多达上百条,这些成语内容丰富,耐人寻味,说理、论辩精辟犀利,成为后代典籍中极为重要的成语源。

出自《战国策・西周策》中的成语: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前功尽弃

出自《战国策・秦策》中的成语:

《秦策一》:比比皆是、侧目而视、抵掌而淡、前倨后恭、悬梁刺股、挟天子以令诸侯、引锥刺股、羽毛未丰、清官除道;《秦策二》:曾参杀人、两虎相斗、坐山观虎斗;《秦策三》:远交近攻、食不甘味;《秦策四》:积少成多;《秦策五》:末路之难

出自《战国策・齐策》中的成语:

《齐策一》:吠非其主、毂击肩摩、挥汗成雨、接袂成帷、门庭若市、以一当十;《齐策二》:战无不胜、画蛇添足;《齐策三》:比肩而立、不自量力、布衣之交、随踵而至、犬兔之争;《齐策四》:直言不讳、狡兔三窟、安步当车、归真反璞、高枕而卧、扶老携幼;《齐策五》:寝不安席、折冲尊俎

出自《战国策・楚策》中的成语:

《楚策一》:心旌摇曳、被坚执锐、狐假虎威;《楚策二》:贸首之仇;《楚策三》:桂薪珠米、食玉炊桂;《楚策四》:见兔顾犬、亡羊补牢、峻阪盐车、与世无争、惊弓之鸟

出自《战国策・赵策》中的成语:

《赵策一》:漆身吞炭、危如累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赵策二》:胡服骑射、不可同日而语;《赵策三》:不遗余力、弹丸之地、天崩地坼、排难解纷;《赵策四》:交浅言深

出自《战国策・魏策》中的成语:

《魏策一》:高枕无忧、积羽沉舟、四分五裂;《魏策四》:冠盖相望、南辕北辙、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韩策》中的成语:

《韩策一》: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韩策三》:井中求火

出自《战国策・燕策》中的成语:

《燕策一》:转祸为福、同甘共苦、千金市骨、尺寸之功;《燕策二》:长驱直入、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坐收渔人之利;《燕策三》:无可奈何、图穷匕见、一去不返、痛入骨髓、肝肠寸断

另外,《战国策》中,还有许多谚语、俗语,简短精悍,富有哲理性、说服力,广为文人策士所运用,这也成为《战国策》语言艺术的一大特点,文学价值极高。如:

众庶成强,增积成山。《东周策》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秦策一》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秦策一》

树德莫如滋,除疾莫如尽。《秦策三》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秦策五》

矜功不立,虚愿不至。《齐策四》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齐策五》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楚策一》

于安思危,危则虑安。《楚策四》

挈瓶之知,不失守器。《赵策一》

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则元为贵知也。《赵策一》

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赵策一》

疑事无功,疑行无名。《赵策二》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

轻者,地不入也。《赵策二》

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赵策二》

信不弃功,知不遗时。《赵策二》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赵策二》

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赵策二》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也。《燕策三》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燕策三》

论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燕策三》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中山策》

三、比喻寓言,生动形象

《战国策》中的比喻、寓言故事俯拾皆是,谋臣策士善于运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寓言故事进行说理,而且大多以动物、植物、人体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事物为喻体或假托,去谈论严肃的政治问题和人生哲理,这些鲜明活泼的比喻、寓言故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让人心领神会,倍感亲切,意趣横生,并借以引起强烈的共鸣而达成共识。

在《齐策三・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中,孟尝君想赶走一个对他不敬的舍人,鲁仲连劝说孟尝君时用了三组比喻:“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洙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鲁仲连用三组比喻,具体生动地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言外之意是“舍人”也有所长所短,所以他劝孟尝君“故物舍其所长,知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鲁仲连运用形象的比喻,曲喻旁譬,以喻进谏。以喻说理,成功地劝阻了孟尝君。

在《宋卫策・公输般为楚设机》中,墨子为了说服楚王不要攻打宋国,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事理,最终使楚王放弃让公输般攻打宋国的想法。墨子说:“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墨子以“文轩”、“锦绣”、“粱肉”比喻楚国的富有。以“敝舆”、“短褐”、“糟糠”比喻宋国的贫乏,使楚王明白攻打宋国无利可图。这种比喻形象、生动,令人信服。

除了比喻,《战国策》中还有许多优美动人的寓言故事,据统计有近50则,很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以成语的形式活跃在我们当代的语汇中,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三人成虎”、“南辕北辙”等。这些寓言故事寓理于事,深入浅出,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齐策三・齐欲伐魏》中,齐宣王想要攻打魏国,齐国赘婿淳于髡机智地为齐宣王讲述了一个寓言故事。使齐宣王放弃了攻打魏国的念头。“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淳于髡以犬兔追逐拼杀而田父坐收渔利的寓言故事,来说明齐国、魏国相斗,只会两败俱伤,而使秦国、楚国得利的道理,寓意深刻,形象鲜明。另外,“两虎相斗,一举而兼”、“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等寓言故事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形象突出,说理深刻。

在《赵策一・苏秦为赵王使于秦》中,苏秦为赵国采取连横政策而出使秦国。可回赵国后,连过三天,赵王都不接见他,苏秦怀疑赵王听信了别人的谗言。但自己的猜测又不宜对赵王直说,于是,苏秦假托寓言“两木的故事”,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想法。苏秦为赵王使于秦,反,三日不得见。谓赵王曰:“秦乃者过柱山,有两木焉。一盖呼侣,一盖哭。问其故,对曰:‘吾已大矣,年已长矣,吾苦夫匠人,且以绳墨案规矩刻镂我。’一盖曰:‘此非吾所苦也,是故吾事也。吾所苦大铁钻然,自人而出夫人者。’今臣使于秦而三日不见,无有谓臣为铁钻者乎?”苏秦借寓言中的一棵树抒发了自己的郁闷,人们想钻进就钻进,想退出就退出,自己已经成为赵王任意摆布的工具了。苏秦假托有趣感人的寓言故事,既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之情,又收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四、排比铺陈,气势充沛

《战国策》中,谋臣策士运用了较多的铺张排比句式,铺陈夸张,气势充沛,感情奔放,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如《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中,苏秦为赵国合纵而去游说齐宣王:“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还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为连横而去游说秦王:“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貂、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苏秦的说辞简洁明快,气势逼人,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第5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归化理论;异化理论;典故成语

中英两种文化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中,我们应注重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及习惯,使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能更加的真实。归化理论的应用,能让西方读者能在本国的文化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形象特征,更加符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

一、归化理论

归化理论是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出来的。归化理论是指要把源语本土化,它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简言之,就是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拢,采取译文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如把“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就属于归化译法。因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文化的传递与交流,因此汉语典故成语的翻译应以归化策略为主,很多成语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有时候即使翻译出来了,也无法将成语本身的内涵表现地淋漓尽致,因此翻译时也需要结合异化的翻译策略。

二、汉语典故成语的定义及特点

汉语典故成语,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在长期的使用和锤炼中形成的,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既代表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有着丰富的比喻及引申意义。

(一)四字性

汉语典故成语的特点就是简短精辟,有些成语是从非四字的话语中提炼出来的,成语的结构多为四字短语,音律均衡,节奏感强。如“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篇)。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由此可见,汉语典故成语的四字性非常明显。

(二)来源的广泛性

汉语典故成语来源广泛,但其主要来源于:(1)历史事件和历史故事,如“围魏救赵”、“负荆请罪”等(2)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3)寓言,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等。(4)民间传说,如“水漫金山”、“断桥结缘”等。(5)文学作品,如“乐不思蜀”、“三顾茅庐”等。

(三)民族性

汉语典故成语还具有民族性,反映民族特色,典故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或给人启发,或给人警示,含义深刻,内涵深远。如“卧薪尝胆”,出自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字面含义是“躺在草席上,尝苦胆”,在使用时形容人刻苦自立,立志雪耻图强,最后苦尽甘来。汉语典故成语感彩丰富,思想内涵十分深刻,反映中国文化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三、归化法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归化法指导下通常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意译是指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做释义性解释,在转换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但又忠实于原文意思。

下面笔者通过一些例子对比归化和异化理论指导下汉语成语典故的翻译。

(1)“剖腹藏珠”的意思是剖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了一点小利益而牺牲大利益”。

译文1:“cut open your stomach to hide a pearl”(异化)

译文2:“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归化)

译文1采用了异化的方法,直接按照汉语的习惯将其字面意思表达了出来,但是这种译法,虽然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但会使外国读者,不知所云。译文2采用了归化的方法,从英语中找出了对等语,这样的译法才能更精确的传文达意,使外国读者获得与本国读者相同的感受。

(2)“画蛇添足”的意思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钱歌川将其英译为“adding feet to a snake while drawing it”这种译法虽然也能外国读者明白其字面意思,但如果译为“paint the lily”这种地道的英语表达,就更能使外国读者心领神会。有些成语在外语当中很难找到对等语,但有些也能在外语中找到,所以,在能够找到对等语的前提下,翻译时最好能采用归化译法。

(3)“嗟来之食”意思是悯人饥饿,呼其来食。钱歌川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Holla, come and eat!”将其讽刺意味,直观的再现给了读者。K.L.Kiu 与钱歌川不同,它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A Matter Of Dignity”,将成语的引申意义译了出来。

汉语典故成语当中有许多是包含人物形象的,如“东施效颦“、 “毛遂自荐”、“程门立雪”等,在翻译这些成语时,该如何翻译才能让读者更加准确深刻的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及成语的内在含义呢?

(1)“东施效颦”

译文1:“Tung Shi imitating His Shi”(异化)

译文2:“Zhu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shi’s ugly neighbour, whose endeavours to imitate the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归化)

译文1是杨宪益先生译的,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把东施和西施两个中国的人物形象,采用了音译的形式将其译出,体现了本国文化特色,但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他们不知道西施是谁,也不知道东施是谁,所以杨宪益先生的译文对于文化交流来说,毫无意义。译文2 是霍克斯译的,它采用了归化的译法,弥补了文化空缺,使西方读者能更形象生动的感受人物特点。由此可见,有些时候归化译法要优于异化译法。

(2)“班门弄斧”的意思是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译文1:“display one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pert”.(异化)

译文2:“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Lu Ban, who is a master carpente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归化)

由此可见,归化法在信息传播及文化交流中,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弥补外国读者的文化缺失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应抛弃异化的方法,我们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四、结语

h语典故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方的交流变得频繁,文化传播也变得意义重大。正确翻译汉语成语典故,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但这并非一件易事,译者不仅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应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力求在翻译时能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归化理论的应用给译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指导,但译者在翻译时也应灵活应变,最好把异化和归化理论结合起来,使其二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Lonkon/ NewYork: Routledge,1995

[2]程思琪.从翻译理论看汉语成语的英译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邓维军.杜彦强.汉语文学作品中典故的特征及英译方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108-110.

[4]杜彬.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0.

第6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中国故事;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开放的国门也迎来了各种参差不齐的评价。因此,搞好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显得越来越重要。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无形资产,好的形象对国家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良好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恰如其分的故事和适当的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关键的手段之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中国故事,就是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一系列真实事件的讲述,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而又系统地在一个序列上紧密相连又有一定规律的事件。而国家形象“就是国外公众通过传播媒介对一国情况的总体认知和总体评价,是一个国家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他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综合印象”[1]。讲好中国故事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讲好中国故事可以化解公众的误解,消除“中国”等负面声音

东西方国家间由于意识形态及自然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的不同而导致的国家间的差异,使得西方媒体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夸大问题,甚至在国际上刮起了“中国”的风潮,使得很多国外公众对中国产生了误解,认为中国是没有人权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新殖民主义等。这些误解的形成,除了刻意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之外,更多的是由信息传播不对称造成的。

如何化解国外公众对中国的误解和“中国”的负面影响,塑造文明、诚实、守信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中国政府和对外新闻媒体面临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故事就是通过对外传播真实的中国文化信息和观念来展现中国友好、爱好和平的国际态度,与国外公众相互沟通形成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建立亲密的身份认同关系,逐步消除国外公众对中国的误解,获得肯定和塑造良好形象。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还能够让别国民众了解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认识真正的和谐外交政策,逐渐消除“中国”形成的舆论基础。

(二)讲好中国故事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国家形象的外在表述。故事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中国故事必然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国文化的真正魅力就在于能够吸引、影响甚至感染其他国家和民族。而讲好中国故事,一方面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来塑造国家积极良好的正面形象,给国际社会展现一个文明、进步、民主、法治、繁荣的现代化中国,展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又不断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和创新的中华民族形象;另一方面,讲好中国故事还可以将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利益联系在一起,与其他国家形成平等的合作对话机制,创造具有民族品格和中国特色的民族价值观念体系。

(三)v好中国故事可以提高国际话语权

当前,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并没有获得与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相称的国际话语权。当今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仍然是西方国家拥有绝对强势的话语权,处于明显的主导地位,而其他国家则处于弱势地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其强大的全球传播网络,掌控着国际舆论导向,主导着国际话语的风向。“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三大通讯社对国际主流媒体的覆盖率均在80%左右。”[2]它们同时通过别国媒体的再次传播,使其价值和意识形态观念传播出去。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我国还往往受制于西方的国际话语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常针对我国设置话题,如‘中国崩溃论’‘中国’‘中国傲慢论’、人权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等。”[3]这种情况下,中国常常处于被动应对状态,但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讲好中国故事,就能够传递中国声音,提高我国议程设置能力,从而获得相应的话语权。

二、讲中国故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上表现为“大而空”

综观中国的对外传播,虽然已经从最初的宣传逐渐过渡到传播,但在讲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大而空”的问题。一方面,讲述的中国故事没有涉及事情的具体层面,很多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将故事的深刻内涵和核心思想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在讲述故事的语言上,出现废话和嗦的现象,不能做到言简意赅的国际化描述,故事的真正意思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来。这样,传播出去的故事自然吸引不了国外公众,更不用说入脑入心了。

(二)传播上“宣传味儿”十足

近年来,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很多媒体往往将国内受众和国外公众的特点混淆在一起,弄不清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用汉语的思维习惯去报道中国故事,结果带有浓重的“宣传味儿”,很难被国外公众认可和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媒体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对内的报道进行了翻译,根本不考虑国外公众的兴趣心理和获取信息的习惯等,简单的直译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故事中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还要注意的是,一般对国内受众讲述的中国故事里,常有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宣传目的比较明确。然而,如果在对国外公众讲述故事的实践中,将带有意识形态意味的大政方针传播出去,那么,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得到负面的评价。因为,国外公众更希望得到的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而不是别国意识形态的宣传。

(三)“自说自话”现象严重

2011年1月17日主席访美期间,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的长约6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用姚明、杨利伟等各行业的杰出华人等来传播展示近年来中国的新面貌和新形象。然而《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称:“中国本想通过这部宣传片张开双臂拥抱美国人民,但却‘无意中竖起了挑战的手指’。”[4]美国《新闻周刊》也有评论称,纽约时报广场上轮番播放的这些中国人物,除了姚明,其他大多数人并不被美国观众认识和了解。而且,在60秒的播放过程中,使观众觉得乏味无聊。更有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扫描的调查显示:“《人物篇》播出后,美国人中对中国持好感的人上升了7个百分点;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人,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5]原本的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想要给美国人民树立良好形象的《人物篇》却没有收到让人满意的效果,这都是由于国内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局限于自身的话语体系之中“自说自话”,不明白国外公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关注点,强行地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方式去讲述故事,必然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中国故事的内容生产需要全面客观真实

对外传播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并非一味地讲好的一面,在传播的实践当中,国外公众最忌讳的就是一面之词。只讲一面往往给人留下虚假的印象,所以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切不可添油加醋、无中生有。我们既要让国外公众了解如今中国日新月异的国家面貌,也要让他们知道中国曾经经历的战争之苦。既要传播我们取得的现代化成就,也要明白当下还有雾霾、经济结构不平衡等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中国故事必须是全面的、客观的、真实的故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还要尊重发展和传播的规律,讲述最真实的中国,有好有坏才真,只有具备了真实,别人才能相信,赢得了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印象,才能在国外公众心里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用国际化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一直以来,东西方国家都处在不同的话语体系当中,一些概念等由于表述的差别往往难以沟通和融合。而在国际话语体系中,中国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使得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不够。这除了国家对外传播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不能充分了解西方媒体机制的运作方式,没有把握对外传播的规律,不懂得西方的思维模式,没能运用国际化语言,所以造成传播中国故事收效甚微。由于国外公众对中国缺乏了解,他们只能以自己原本的西方认知方式,通过零散的、片面的信息在头脑里二次“建构”所听到或看到的中国故事,结果往往差之千里。所以,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时候,要注意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运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国际化的语言,用事实说话,以小见大去影响国外公众,用隐性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利用国外当地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进行“二次传播”

在国际传媒系统中,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国际大媒体集团往往掌控着全球媒体的议程设置、话题传播等,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的对外传播虽然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发展,比如中国的新华社规模现已居世界第一,但一国的国家形象传播仅仅依靠新华社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将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出去,除了建立完善的传播网络机制之外,还要拓展其他传播渠道――借助于国外各国的当地媒体讲述中国故事,进行“二次传播”。“美国民众了解中国信息的主要渠道中,美国媒体占84%,通过中国传媒了解的占7%。这启示我们,借助海外成熟的传播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采取与国外媒体合作的方式,让中国故事走上国外各国的电视台、报刊、网络等媒体舞台;还可以借助于国外当地的华文媒体,有针对性地传播当地公众感兴趣的中国故事,因为国外的华文媒体更了解国外公众的生活和思维习惯,熟悉他们的喜好。凭借国外的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使中国声音走向国外公众的日常生活。

(四)把握传播时机,讲究传播策略

塑造国家形象需要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不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不会任由中国文化侵入它的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世界。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时候,客观上会受到一些国外公众的抵制。比如,近年来中国积极地对外推广汉语文化,在许多国家建立孔子学院,然而部分国外公众并不认同,将其定义为“新殖民主义”。这种情况恰恰说明国外一些公众由于意识形态不同,他们往往从主观上拒绝接受中国文化,拒绝听到或看到中国故事,从心里抵制带有浓重中华文化因子的中国故事,这显然不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外传播中国故事不能以硬碰硬,要改变传播方式、方法,讲究传播策略,避开冲突时机,等时间缓和时再进行传播。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通过隐性的方式蕴含在中国故事当中,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和吸引国外公众。

(五)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会讲故事的人

“中国媒体从业人员达100万”[7],其从业者数量可谓强大,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日益繁盛的新媒体,许多从业者都是国内外新闻报道的专家。然而,庞大的数量并不意味着拥有良好的质量。目前,我国“真正具有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外语、能够全面清晰准确理解目标受众的国际传播人才严重不足”[8]。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有熟练掌握外语的翻译人员,近些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水平虽然在逐渐提高,但高级翻译人员却严重不足,尤其是小语种的翻译更是捉襟见肘,翻译出来的能够反映中华优秀文化的作品的质量也无法满足国外公众的需求。

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向全球传播中国声音,还需要强大的智力团队做后盾。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2014》显示:“目前全球共有6681家智库,其中美国1830家,中国429家,美国作为传统的智库强国,共有6家入选全球十大智库。在最重要的‘全球智库150强榜单’中,有7家中国智库入围,中国智库最高排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仅列第27位。”[9]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智库数量上虽然居于第二,但也仅相当于美国的1/4,中国并非是智库强国。因此,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亟须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一批了解西方媒体机制、精通外语、掌握最新媒体技术的全面高素质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淑民.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J].教学与研究,2008(1).

[2]王庚年.建设一流媒体 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J].中国记者,2009(8).

[3]陈建萍.让世界聆听中国的声音――专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N].人民政协报,2012-9-18.

[4]周庆安.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历史规律与现实挑战[J].对外传播,2011(3).

[5]刘立群,张毓强.国际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6]蔡名照.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传递中国声音[J].理论导报,2015(12).

[7]郝时远.中国智库在全球智库排名中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25.

[8]郝时远.中国智库在全球智库排名中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9-25.

[9]王文.《全球智库报告2014》的启示[J].对外传播,2015(2).

第7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故事教学法

在英语学习中,我们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语言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无味的事情。而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进行“家长式”的灌输,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人们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故事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它是将课本上的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运用一些生动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呈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从而教学效率有了大大地提高。

一、故事教学法的意义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用故事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好方法。

(一)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英语教学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是从童话的摇篮中成长起来的,对故事的喜爱自然是不言而喻。故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真实且自然的语言输入,切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它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保持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生动的表演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故事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合作性学习的重要性,而在故事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复述故事,并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一方面,表演故事是输出语言,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树立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三)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1.儿童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故事,是因为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童话中有可爱的小伙伴,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词汇、词句等内容,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习得语言,深受学生的喜爱。

2.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故事教学法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故事,而且在他们听完故事后还能进行表演,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创编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故事学习英语新单词、新句型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把要讲授的单词或短语,找一些有趣的和年龄相关的故事进行改编,使故事中的关键词重复多次地出现,这样通过故事教学呈现的新单词,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去体会,并可以通过提问不断巩固新学的单词或短语,让学生在趣味故事中学习,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颜色单词时,教师就可以儿歌The little black bear导入,接着讲述小黑熊喜欢画画的故事,最后小组活动和小黑熊一起来画自画像:Color the head brown. Color the eyes black. Color the body black and white. Color his shirt red. Color his shoes brown.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有了故事的引入,避免了单词学习的枯燥乏味,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利用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而故事教学法不仅要教学生英文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语言技巧。学生为了获知故事,会通过网络集中精力去捕捉故事的大意和细节,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境猜词能力。另外故事的改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阅读故事还有利于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世界,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丰富生活阅历,理解一些简单的道理。

(三)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习得某种语言,必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下面,我仅以Happy Halloween一课的教学设计说明故事教学法在学习文化意识方面的应用。教师根据外国孩子过万圣节的风俗习惯,创编了如下故事:On the Halloween Eve., Mary and Tom came to Mr. Smith’s house. There was a pumpkin lantern in their hand. They knocked at the door, and asked:“Trick or Treat!”They got some sweets and gifts. Then, they went to Mrs. White’s house and asked:“Trick or Treat!” But Mrs. White didn’t give them any gifts, so they color the white cat black.幽默诙谐的故事让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了万圣节的由来、风俗习惯,而后教师又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故事,学生个个兴高采烈,积极参与。

三、实施故事教学法的要求

首先,内容的选取一定要适当,既不能太简单,达不到教学目的,又不能太难,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产生畏惧心理。故事内容要能突破重点、难点,并且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会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故事的内容要符合教学目的。

其次,故事教学法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我们也很悲哀地发现,如果故事教学法实施不当,很容易导致两极分化。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英语故事大赛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参与其中的学生能寓教于乐。

四、结束语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运用了故事的吸引力,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必要的教学内容,使得他们在合作与分享中学会交流、学会思维、学会创新、学会成长。同时,教师通过讲故事激活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富含的大量的故事题材,科学地整合教材,挖掘教材,有效地组织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傅小平.三文治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1).

[2]李晓董.新课改下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09(7).

[3]顾培.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育,2013(2).

第8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成语名字】了如指掌

【汉语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成语解释】

瞭,明白、清楚。指掌,指着自己的手掌。“了如指掌”表示对事情的了解如手掌般的清楚。语本《论语.八佾》。后用“了如指掌”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成语典故】

《论语.八佾》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成语出处】

1、清.靳辅《文襄奏疏.卷五.治河题藳.善后事宜疏》:“圣谕一出,而事事精详确当,了如指掌。开臣愚蒙,救臣疏忽。”

2、清.王坦《琴旨.卷下.变声清声辨》:“今以各弦度所得七清声之位,详载于各弦之下,列图如左,而正变、清浊之声固了如指掌矣。”

3、《湖广通志.卷一三.艺文志.序》引清.王新命〈太和山志序〉:“然则乌容无志,杨参议、王州守,一以关西名宿,一以临川才笔,力任斯举,苦心簝辑。山灵面目,星躔度数,殿宇人物,了如指掌。即无缘登谒者,展阅一过,恍如睹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之胜矣!”

4、清.阎尔梅〈知人论〉:“其言之使利害情形大埶暸如指掌者,其人必留心攻守之术。”

5、清.洪亮吉〈诸氏族谱序〉:“自春秋迄今二千年中,常聚族而居,或占一乡,或占一镇,即小有迁徙,亦不出数百里之外。……自唐宋以前,则闲有可放;元明以来,则世次秩然,了如指掌。”

6、清.段玉裁〈潜研堂文集序〉:“先生始以辞章鸣一时,既乃研精经史。……古人姓字、里居、官爵、事实、年齿之纷繁、古今石刻画篆隶可订六书故实,可裨史传者,以及古九章算术,自汉迄今中公历法,无不了如指掌。”

7、《荡寇志.第三三回》:“(徐和)虽未出兵打仗,而战阵攻取之法,了如指掌。”

第9篇:三国故事的成语范文

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故事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力、构建语文知识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视障学生通常用听力补偿视觉缺陷,课堂学习往往以听说为主,所以故事教学法对视障学生更具适用性。语文故事教学就是把语文内容的字词句、思想内涵等融入到故事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讲故事或者听故事中学习到语文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对此,可以设计成语故事专题,有针对性地挑选、改编成语故事,并结合以文史常识讲解及情感价值观引导。如鉴于有相当部分视障学生经历坎坷、性格自卑自闭、对未来消极悲观,还有些学生三四十岁仍生活窘困的情况,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励志成语故事,如“大器晚成”,通过讲述崔琰、姜尚的故事,让学生重新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讲完故事后,再讲解与故事相关的文学常识,如“二十四史”、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等,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如,针对部分学生在接受帮扶后却不懂感恩、缺少爱心的现象,可选择成语故事“投桃报李”,将经过改编的网络故事《丘吉尔与弗莱明》与中国古代刘秀的故事进行串讲,加深学生对成语“投桃报李”的理解,再扩展讲解《诗经》等文学常识。此外,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自学成语故事,并在每堂课上安排一名学生为大家“讲故事”,再由教师点拨。此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思维是学习的第一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打破固有观念和模式的束缚,鼓励和培养其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引导其全面深入、辩证统一地看待事物、开展实践。如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视角温故经典文学。在讲授《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与葡萄》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果自己就是那只狐狸会怎么做。在分组头脑风暴后,四个组都给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答案。一组:葡萄就是酸的,因为如果是甜的早就被路人摘走;二组:找把高梯子就知道是甜还是酸;三组:找大象帮忙摘葡萄大家一起吃,还能交个朋友;四组,找长颈鹿来帮忙,可长颈鹿摘到葡萄后竟独自吃了起来,结果被农药毒倒,故事说明路边的葡萄还是不要随便吃。在深入挖掘、创新拓展《狐狸与葡萄》这则寓言后,安排各小组表演改编剧《狐狸与葡萄》,并评出团体与个人最佳表演奖。此教学活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实践进行综合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