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新型县域经济精选(九篇)

新型县域经济

第1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创新

县域旅游经济是指以县(市)级行政区为地理空间,依托本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旅游业的联动整合作用,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县域旅游经济作为我国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扩就业、增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五位一体”建设都具用重要作用。促进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对实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的大力推进为旅游经济、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极佳的时代环境。

1.1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历史机遇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68845亿元,占全球GDP比重达到12.3%;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1908元(约合6767美元)。统计显示,1953年至2013年的60年间,我国GDP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8.2%,其中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9.8%[1]。只有经济收入增长,才能使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发展完善,才有可能促进旅游消费增长。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时,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消费需求,旅游业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2]。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强势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条件。当前,我国正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更加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加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旅游经济,在这一重大经济调整中将进一步凸现独特的自身优势和地位。

1.2旅游需求、旅游方式的新变化

提供了内在动力当前,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日常消费的一部分,旅游正由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旅游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更加明显,背包客、自驾游、自由行等彰显个性化的旅游形式备受推崇。旅游消费越来越理性、越来越追求品质。如201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传统景区遇冷,游客人数远远低于预期,人们多数选择了自驾游、乡村游、民俗游和城市休闲游等新型旅游方式[3-4]。另外,新装备、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在改造和提升传统旅游业,创造出大量的旅游新业态。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森林旅游、休闲渔业旅游、水利旅游、禅修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自驾旅游、房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并且成为引导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这一切都对旅游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力推动着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1.3旅游经济的重新定位提出了迫切要求及发展方向

旅游经济的重新定位既体现在政府对于旅游经济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上,体现在多个旅游政策文件、多项旅游改革举措的出台上,也体现在对旅游经济更新更精准的认识上。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纲要(2013—2020)》,提出了国民旅游休闲发展目标,着力倡导绿色旅游休闲理念,鼓励旅游休闲消费,并提出了丰富旅游休闲产品、提升旅游休闲品质的要求。该《纲要》是新时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促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201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保护公民合法旅游权益,促进新形势下旅游业的科学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2014年8月,国务院又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科学旅游观出发,创新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当前,不少省市已提出了将旅游经济培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要求,浙江省提出将旅游经济培育成为万亿产业的目标,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旅游改革等促进树立科学旅游观、增强旅游发展动力等一系列意见,并且完整的提出了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要求,即“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有机统一”。2014年国庆前夕,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办”被撤销,代之以更高层面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级会议。这些不仅为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出了迫切要求,并为其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充分的政策依据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2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基础

制度创新是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基础和动力之源。制度的本质是各利益关系的协调和安排,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学者郭鲁芳明确指出了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旅游经济的增长不仅是制度决定的,而且是由制度推动的。目前,各有千秋的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安排在没有额外收益的情况下,都存在着变迁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制度变迁和创新,是县域旅游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5]。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创新的本质,是在政府主导下,不同利益集团围绕县域内的旅游资源有意识、有目的的重新界定旅游经济利益关系和权利关系的博弈乃至斗争过程。制度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市场和政府的边界问题,换言之就是如何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寻求产权清晰具有激励约束功能的制度,能创设优质的服务环境,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社会资本投入旅游经济,并能使企业自主决策、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在这方面,杭州临安市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该市一批民营企业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率先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取得了丰厚的利益,并吸引了其他市场主体纷纷加入旅游开发上来。政府则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的政策,如资源让利政策(政府资源股只占开发总股份的25%左右,利润分配上民营投资者占大头),极大地活跃了县域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发展迅猛。在临安旅游发展中,市场机制对旅游资源配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公共旅游产品方面,他们较好的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资源、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得到了充分的涌流。同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创设公平、优质、高效的投资环境,出台融资、用地、营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投资旅游经济的热情也都是明晰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应有之义。县域旅游经济制度的创新在结合地方实际的同时,必须体现出政府主推,且具有市场主体的特征,即利益启动、民营投资、自主决策。

旅游管理体制领域也亟需制度创新。旅游经济涉及部门、行业极其广泛,据统计,旅游经济涉及旅游、文化、体育、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有29个,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行业有110多个[6]。可见,旅游经济是综合性、关联性非常强的行业,旅游部门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的任务十分突出。单纯依靠旅游局或者旅游委员来系统设计、统筹谋划、协调处理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压力巨大,这是由旅游经济涉及面广的特点和旅游部门不是强势部门、不是综合协调部门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县域旅游经济的管理体制需要突破、创新。从国家层面看,2014年7月建立了由28个部门组成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对全国旅游工作的统筹协调。县(市、区)可以参照中央的制度设计,建立县域内的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负责对本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进行指导,提出旅游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旅游经济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强化旅游经济工作的统筹协调。在此基础上,各县域可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成立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旅游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本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县域旅游经济需要打破县域壁垒,建立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协作制度。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资源,依托客源市场,依托人才、资金、技术、交通等等。有时,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共享、共通,单凭一县之力还不足以完成县域旅游发展的大业,必须得到其他县区的配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因而,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县市不仅能为本地带来无尽的财富,而且还会通过旅游的联动效用,将社会与经济的影响扩大到周边地区,带动一方经济的共同繁荣。旅游资源都较为丰富,且相近、相邻的县域,更应主动强强联合,建立县域旅游经济协作机制(包括政府间、企业间、政企间的协作),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关注客源、景区、交通、技术、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互联互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创新模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各行各业的不断跨界整合、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界限更加模糊,功能相互交叉,一个跨界泛产业的融合发展时代已经来临,跨界融合、跨业融合、跨区域融合已经是现实,对旅游业而言更是如此。融合发展已经是旅游经济的主旋律,也是县域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式。县域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既要与新理念、新政策、新技术融合,更要与产业、文化相融合,探寻旅游服务新方式,旅游商业新模式,实现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3.1全域景区理念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推行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就是把一个县域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它要求全社会参与旅游业,通过充分利用本区域全部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和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浙江省桐庐县把美丽乡村、美丽县城建设和旅游经济发展相结合,率先提出了全域景区的理念,围绕县域大景区建设,统筹规划旅游空间布局,有效整合旅游优质资源,大力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全域旅游体制机制、扶持政策、营销模式、服务体系等方面探索创新,逐步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县域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7]。

3.2信息技术和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推广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简言之,智慧旅游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智慧”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三个层面。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智慧旅游是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信息技术和旅游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完全适应了旅游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化的需求,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应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3.3政府政策和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实施免费旅游

旅游不仅关系经济发展,也关系民生福祉。西湖免费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免费旅游进入了许多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免费旅游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既能让人民共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免费游的背后实质是旅游经济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体现了旅游产品从观光游为主,逐步迈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转变。浙江省诸暨市在2013年对县域内的国有景区实施了“诸暨人免费游诸暨”政策,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该政策实施后,诸暨市免费景点游客同比增长32%,其中三分之一为本地游客,景区内经营营业额同比增长30%以上[8]。当然,免费旅游,做得好,减少了门票收入,带动了其他产业;做得不好,会令景点走向萎缩。因此,县域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免费旅游政策,有效应对免费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放开免费旅游范围。坚持可控原则,充分考虑景区的承载力,合理安排免费游时间,并运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合理调控旅游人数。还要将免费旅游和增值服务相结合,开拓新的、更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创意性、配套性的服务性项目,使免费游真正成为惠民政策,并带动旅游经济转型升级。

3.4产业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推进产业旅游

当旅游活动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和体验旅游发展时,旅游资源已不再局限于名山大川等自然资源,各个产业都可能是旅游资源,都可能成为新型旅游产品。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这一政策明确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当前,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旅游产业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途径。产业旅游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形成新的旅游业态。具体是指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进行融合,并且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功能互补。旅游产业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融合化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根据法国旅游协会主席菲利普•邦贝尔热分析,43%的旅馆、咖啡店和饭店的受益,同旅游相关,航空运输收益的42%同旅游相关,铁路运输收益的23%、汽车的12%、农业的8%、建筑业的6%同旅游业有关[9]。像农业、工业等产业都可以融入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一个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一些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上虞的四季蔬果采摘游、德清的裸心谷民宿、桐庐的猪栏咖啡、新昌达利丝绸的工业旅游、嘉兴的渔业休闲观光游、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都是产业旅游的经典案例。这不仅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大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并且有力促进了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3.5文化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相融合,推动文化旅游

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之灵魂,旅游是文化之载体。文化是人类在适应、征服自然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旅游活动源于不同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差异性。从本质上看,旅游过程就是享受和体验文化的过程,而文化需求则是旅游的最重要动因。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不仅追求对自然风光的游览观赏,也注重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的体验。旅游消费和旅游经营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而失去旅游推动的文化最终会失去发展繁荣的动力和活力。诸多地方旅游发展的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因此,要按照永续发展的原则,坚持自然为本,特色为根,将旅游产品赋予文化内涵,使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彰显特色和魅力;更要从特色旅游资源出发,为文化提供新的载体,发掘新的文化业态,着力将旅游产品开发成“真品”、“精品”、“绝品”,促进文化和旅游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真正实现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

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会自然完成,除了制度设计,推进融合发展,还需要大力实施旅游产品品牌化、旅游服务标准化、旅游队伍专业化等战略,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品牌是竞争的核武器,是迈向世界的通行证。要努力实现“从创建品牌到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变无牌为有牌,有牌为品牌”[10]的转变。在着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品牌化同时,要重视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提升文化内涵,培育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旅游营销管理和游客投诉处理等必须按照标准化、程序化的要求进行建设、管理和服务,确保提供优质、精细的服务。旅游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引进、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从业人员的职业专业化水平,推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县域旅游经济的转型创新模式的探讨,对提升县域旅游发展质量,重塑其发展的驱动因素,实现旅游产业的不断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邓骞.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发展成就[J].科技智囊,2014(12):23-29.

[2]杨国军.互联网+环境下A景区游客维持与吸引策略研究[D].西安:西南交通大学,2016.

[3]舒波,石书慧,翟燕霞.泛旅游化视角下县域产业转型的实现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6):136-137.

[4]王琬萱.“十一”黄金周中短程出国旅游热现象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8):188-190.

[5]郭鲁芳.县域旅游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以杭州地区二县市(淳安县、临安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4,19(2):22-25.

[6]中咨网研究部.2014年中国传统旅游时展现状浅析(2014)[EB/OL].www.china-consulting.cn.

[7]王保胜.浅谈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思路—以桐庐、江宁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1-5.

[8]马可远.绍兴免费游,下周一出发[N].绍兴日报,2014-05-14(1).

[9]钟睿.县域旅游经济发展动因与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第2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永善县;溪洛渡电站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problems i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Yunn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bridgehead" strate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town", "beautiful Yunnan". Located in Jinsha River in Yongshan County, we must seize the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Wumeng area development project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opportunities, bearing, 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armers, citizens of common prosperity, sharing the resources of public service.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ounty economy; Yongshan County; Xiluodu Hydropower St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将带动产业升级、内需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永善县要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引擎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让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笔者近日通过调研和思考,有几点浅议与大家分享。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诠释及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有新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第三是更为“绿色环保”的城镇化,第四是更为“智慧”的城镇化。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分配改革开放成果的红利最好方式,其实践过程将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为基建、消费等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新的战略机遇,对环保、科技的要求也将给众多新兴产业提供孕育、成长的土壤,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永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永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北部,总面积2778km2,全县辖八镇七乡,总人口45万人,2012年,生产总值40亿元,人均GDP不足0.9万元。因而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的物质和经济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在县域经济进程中担负着重任,特别是经济社会不断向纵深发展,永善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一是平台搭建有限,城镇化、工业化推进迟缓。由于永善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寥寥无几,仅此4家,且主要属于粗放、原材料型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060万元;乡镇企业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城镇化率仅为30.5%,与省、市相距20个以上的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13.6km2。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全,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化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是经济意识落后,发展主动性、创新性不佳。地处乌蒙山脉的永善县,因文化、环境等影响,思想观念陈旧,长期处于对自然资源的低开发,市场经济意识谈薄,等、靠、要思想存在,自身优势与潜力凸现不出来,无法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当前,更受资金、人才、交通、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2012年,永善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7元,两者之比为4.0:1。

三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较慢。2012年,永善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1:41.2:32.7,昭通市三次产业比为19.6:46.1:34.3,云南省三次产业比为16.1:45.6:38.3,一产分别比市、省高6.5、10.0个百分点,二产分别比市、省低4.9、4.4个百分点,三产比市、省低1.6、5.6个百分点。结合实际来看,一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二产业基础薄弱,总量太小;三产业比重大,但效益不高。可见,影响经济发展的的结构性矛盾仍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实现经济增长任重道远。

四是财政基数小,自我发展、保增长能力不强。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主要来自上级财政、招商引资和本级财政,上级财政投资往往需要地方配套。而永善县财政财力有限,2012年财政总收入38948万元,人均可用财力仅为905元,仅是市、省人均可用财力的39.3%、15.9%,维持财政基本运转都存在困难。同时现行金融体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2012年永善县存贷比仅为25.3%,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距胜远,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变得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县域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因此,最近省、市政府对城镇化建设提出:要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同时要求“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等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永善县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更应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推进乌蒙片区开发、溪洛渡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壮大县域经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迅速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作为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到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前提,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永善县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发展二、三产业,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和旅游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抓手,村庄为承载点,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使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研究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民收入越高,反之,则成。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永善县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本质是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充分利用好当前农转城和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创优内外环境,吸纳农村人口城镇就业。同时,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镇经济也就是在城镇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以乡镇、村庄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让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同时为城镇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镇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也就得到根本解决。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了,则县域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累了资金,从而也实现了GEP的增长。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还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也只有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了,城镇功能完善了,城镇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发展与建设的良性互动才会真正形成。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面临机遇:党的十再次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强调“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云南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推进了“山地城镇”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云南”,决心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这些都为永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预计未来10年我国拟新增城镇从口4亿人左右,带动城镇化投资达40万亿增长。永善县在两站移民的推动下,仅2012年落实农转城人口超4万人。这也赋予永善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机遇。特别是随着溪洛渡电站二级专用线、沿江油路、县域等级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的完善,永善县融入到了成都、重庆、攀枝花、贵阳、昆明等大都市经济腹心圈,溪洛渡电站高峡出平湖的胜景和浓郁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将成为都市人修生养性的庄园。这为永善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持续动力。

(二)发展思路: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金沙江绿色经济长廊建设为依托,以打造绿色能源基地为契机,以建设“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生态城镇为目标,以资源型城镇转型为路径,打好县域经济、城镇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四大战役”,突破交通、水利、电力和软环境的瓶颈制约,聚集人口和资源要素,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文明向农村延伸,走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凸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极点,特色重点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着力点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逐步发展成具有乡村风貌的中小特色城镇群。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县域总人口达到47万人,建成8个中心镇、重点在沿江沿路沿边合理布局45个1200人以上的中心村,城镇化水平达38%,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创优城镇软、硬环境,争取撤县设市,县域总人口达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建成具有山区特点、沿江风格和产业支撑的特色城镇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30年,大都市经济腹心圈区位凸现明显,县域总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更高,四个文明建设更加全面、协调,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打造经济“新引擎”,使城镇化转型升级释放活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到农民、市民都富裕起来,共享改革开放红利。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推进新型城镇化,树立“四个理念”。一是公平共享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打破壁垒,消除不公,稳步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同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二是高效集约理念。要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形态和布局相匹配。三是生态文明理念。要按“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到重品质发展,建设“幸福城镇”、“智慧城镇”、“和谐城镇”,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四是培育特色理念。要坚持将金沙江流域文化、溪洛渡文化、苗族文化和彝家毕摩文化等地方人文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加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与建设,增强历史人文内涵,提高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水电新城”、“明珠都市”。2、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发挥县城带动作用。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永善县城要充分发挥“一肩挑两站”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挖掘展示历史民俗文化,彰显山城湖滨特色,打造具有城在山中、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的水电“灵魂”新城,带动八镇七乡的迅速发展。二是发挥园区、特色经济长廊的集聚作用。永善县规划5个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特色园和沿江、沿路百里绿色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促进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与人口集聚的重要平台,乡镇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发展理念,力促强势推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三是发挥特色城镇的“亮点”作用。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与传统风貌独特的古镇(如黄华镇、桧溪镇等)、传统文化村落(如大兴驿马沟、马楠村、溪洛渡玉笋村等)和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如桧溪强胜村、黄华镇黄葛村等),建成具有地域特色、传统风貌和田园风光的魅力景观,形成新的休闲旅游亮点。四是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着力点作用。积极推广细沙大同、务基捏池等发展经验,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宜居的优美村庄,推动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集聚,深化农转城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乡村公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

3、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四个重点”。一是科学规划指导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以山地城镇发展的蓝图,高起点对城镇和村庄进行规划与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建设宜居城镇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商品房开发、保障房、公租建设、旧城改造和各移民安置点建设,实现“居有其屋”。坚持新区抓开发、旧城抓改造,乡镇抓特色、村庄抓规范,全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三是完善城镇功能助推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城镇道路、供水、防洪、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做优城乡人居环境。四是绿色生态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借助金沙江流域治理政策措施,抓好建筑、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镇,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水电灵魂新城”。

第3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一、发展大园区,搭建平台蓄势赶超

我们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原则,加快建设“三大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板块,为县域经济发展蓄积赶超能量。

一是全力打造煤焦电化工业园区。鸡东县曾是全国十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预测总储量66亿吨,但多年来综合利用率较低,未实现深度转化,资源优势难以发挥。为此,我们抓住全省打造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遇,申报、规划、建设省级煤焦电化工业园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园区汇聚,构建涉煤深加工产业“集成板块”。目前,该园区按照“一区多园”模式,规划总面积475公顷,内设无烟煤深加工、煤焦电化、PVC树脂、煤化工4个特色产业园,现已入驻企业12户,实施项目18项,竣工投产10项,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其中,无烟煤深加工产业园以鸡东宝泉无烟煤炭有限公司为龙头,已投产120万吨洗煤和年产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4万吨碳化硅新工艺节能示范项目,现已完成投资3.5亿元,预计2013年年末竣工投产。届时,将形成从无烟煤生产、洗煤、煤矸石制砖、煤矸石发电到碳化硅生产、超微粉、多晶硅和单晶硅的产业链条。煤焦电化产业园以鸡东北方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现已建成120万吨洗煤厂、年产5000吨粗苯生产线、2.4万千瓦焦炉煤气发电站,5万吨硅铁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投产,2013年末煤气储备站建成后,将形成从原煤、选煤、焦化到粗苯,从焦油、焦炉煤气发电、硅铁生产到还原铁及钛白粉生产的产业链条。此外,PVC产业园和煤化工产业园,我县正采取分项招商的方式,引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入驻和产业链条的延伸,我县原煤将至少实现十倍以上的放大增值。

二是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区。鸡东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地肥沃,环境清洁无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多年来,我县农业始终处于“原字号”生产阶段,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难以提高。我们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以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引进国内知名食品企业,承接食品精深加工的项目、技术、设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企业与农户双赢。目前,我县已组建成立食品工业园区管委会,高标准编制了园区控制性(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详细规划,引进全国500强企业2家。其中,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正在安装生产设备,预计年末竣工投产,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税金5200万元;正邦集团5000吨纤维玉米粉项目已完成厂区道路和厂房建设,预计年末竣工投产;博旺饲料有限公司年产24万吨饲料项目已投资4691万元,完成主厂房土建工程和办公楼建设,正在进行钢结构安装和成品库房基础施工,预计年末竣工投产。此外,汇源集团、光明乳业公司2家上市公司和北京蓝莓科技、琴海生物制剂2家筹备上市企业计划入驻。这些项目达产达效后,鸡东将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现代化大企业的有效对接,加快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县。

三是积极谋划贵重金属工业园区。我县地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素有“龙江矿产资源大县”美誉,其中南部山区蕴含丰富的贵重金属矿产资源。但多年来,由于没有进行实质性勘探,储量无法准确核定,阻碍了开发利用进程。今年,我们谋划建设贵重金属工业园区,借助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加大地质勘查力度,提高资源勘探精度,对铜、钼、金、银等矿产进行整装勘查开发。目前,黑龙江省第一地质勘察院在我县发现了一处中—大型铜钼多金属矿,现已投资4500万元,完成钻探1.5万米、槽探2万平方米,据初步估算,四山林场矿区可控制和推测铜资源量50万吨,钼资源量10万吨;已提交金资源量5吨、银资源量100吨。现第一地质勘察院正与有关企业洽谈合作勘查开发事宜,预计明年年底完成详查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全面开发利用贵重金属资源,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彻底打破“一煤独大”的局面,形成煤炭、非煤矿产、食品加工“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二、引建大项目,打造脊梁提速赶超

我们把项目作为财富之基、增量之源,集各方面力量引建重点项目,努力培植投资超亿元的“脊梁型”项目群体,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快速裂变为经济优势,为跨越赶超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立体招商引“龙头”。近年来,鸡东同其他城市一样承受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每一场大的危机也都孕育着大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能为后发地区带来跨越赶超的契机。为此,我们注重把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与鸡东产业的对接点,创新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抓实“四个层面”搞招引,即决策层面谋思路,县级领导层面抓带动,部门、乡镇层面挖潜力,节、会层面抓推介,形成了立体式常态化的招商引资新攻略,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合同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率。三年来,我县先后引进江苏雨润、江西正邦等国内500强企业和一批知名企业,形成每个主导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共引进市域外资金25.6亿元,增加规模企业5家;实施重点项目92个,总投资107.6亿元,现已竣工投产51个项目,完成投资57.6亿元,结束了项目建设“山多峰少”的历史,形成“多业并举、项目林立”的喜人局面。

二是产业拉动壮“块头”。多年来,鸡东县始终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但由于产业发展模式落后,产业结构布局失重,导致项目虽然“铺天盖地”,但难以“顶天立地”,比较优势不明显,发展根基不牢固,生命周期短暂。为此,我们立足县情实际,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科学谋划、准确定位煤焦电化、非煤矿产资源深加工、食品加工、新材料和新型建材、新能源、北药“六大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精选项目、引建项目、做强项目,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以延长煤焦化、煤气化、煤电化产业链为核心,先后实施煤电化产业项目23个,初步形成了煤炭洗选、加工、炼焦、发电、化工项目群体,构筑起煤焦电化产业全面发展的主框架,形成链式开发、多路并进的新格局。目前,全县原煤年产量达400万吨左右,煤炭转化率超过70%。铜、钼、金、银、油页岩、硅线石等非煤矿产资源逐步从勘探普查向详查、开发、加工演进,非煤矿产资源产值占全县经济的比重由2008年的2个百分点提高到4个百分点。其中,我县油页岩资源不仅储量丰厚,而且出油率较高,达到10%以上,大连东瑞投资有限公司正准备联手央企开发炼油项目。依托我县丰富的农产品、畜产品资源,谋划建设生猪、蓝莓、水稻等食品加工基地,推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目前,万寿菊产品已由颗粒状态进入色素油提纯阶段;蓝莓苗木繁育基地已建设蓝莓示范田4处。此外,柔性石墨、石墨纸、石墨密封材料、动力电池负级材料、磨料、烧结砖、保温钢板等新材料产品进入实质性生产阶段,锂离子电池正在进行测试检测。产业和项目的有机捆绑,使优势放大、项目做大,产业集群和项目集群呼应并进。

三是创新品牌造“拳头”。多年来,鸡东县规模以上企业品牌意识淡薄,营销观念陈旧,产品缺乏创新,与主导产业关联度强的关键技术不多,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为此,我们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扶持企业技改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力打造高端化的企业品牌。三年来,县财政拨付科技创新和品牌创优专项经费2300多万元,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10户,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难题60余项,引进先进实用技术30余项,实施部级星火计划、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5个,省级科技项目7个,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0%。2011年,全县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分别达到9户和22户,实现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增加值7.82亿元;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户和20户,实现产值22.2亿元,同比增长36.6%,工业增加值7.77亿元,占全县GDP的8.1%。更多的“鸡东制造”转化为“鸡东创造”,有力地捍卫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品牌。

三、营造大环境,优化服务合力赶超

我们始终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不断优化政务环境、金融环境和发展环境,形成“项目磁场”,营造“洼地效应”,确保企业建得成、养得大、做得强。

一是领导领衔,营造执行有力的政务环境。针对以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 “部署任务领导多、具体招商人员少”、“优惠政策出台多、实际问题解决少”、“签约项目数量多、投产达效个数少”的“三多三少”现象,我们从决策层抓起,制定《重点项目建设县级领导领衔负责制》,把重点项目落实到县四个班子领导成员和有关部门领导身上,实行一周一会办、一旬一盘点、一月一通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障企业发展一路绿灯、全程畅通。三年来,县级领导共深入企业调研400余次,现场办公16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用地、资金、供电等方面问题300余个。仅2012年第二季度,我县就通过已经落地的客商、企业推介,与香港灏天金融集团、大连东瑞投资有限公司分别签订鸡东县鸡西煤田长安矿区煤炭资源开发、硅藻土资源开发等意向性协议,预计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逐步形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连锁效应。

第4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石油型县域是指主要依靠石油资源作为建城的基础或发展的依托,15%以上的劳动人口以直接或间接从事石油资源的开发、生产和经营活动,1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依靠石油资源获得的行政区域。

我国典型的石油型县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通常在一些大型石油型县域经济周边,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所辖的肇州县、山东的东营市所辖县市、陕西吴旗、志丹等县市、新疆的库车县等,数量为460多个,占我国县级行政单位总数的21%。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

从石油资源储量以及开采加工的程度来划分,石油型县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准备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中国约2/3的石油型县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因此,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目前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客观要求。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主要由两部分协调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系统要素本身固有的“内禀自然增长”和与之相联系的其他要素的反馈制约作用。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轨迹可用S型Logistic曲线来表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受到石油型县域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禀增长率(科技进步率)和人口、资源、环境限制容量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限制因素是逐渐枯竭的石油资源、县域环境容量和科学技术水平。

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直接制约着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经济增长

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长期以来是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而这种典型的资源型工业结构过于单一、布局分散、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石油资源的储量、品质和环境条件决定着县域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命周期。因此,石油产量的递减首先就影响到经济增长,自1997年以来,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的形势日趋严峻。例如,胜利油田近10年来原油产量以每年60万吨的速度递减,大庆油田每年减产幅度为150万至200万吨,仅2003年石油产量的下降就导致工业增加值减少79.8亿元,县域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受到威胁。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单一产业结构严重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成熟,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由于石油产业“一柱擎天”,长期忽视对关联产业和接续产业的发展,导致经济多元化发展严重滞后,地方经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很小,城市化水平不高。例如盘锦市,其油气采掘业的GDP一直占全市总量的50%以上。对油气采掘业的高依赖程度造成产业结构单一,特别是工业门类狭窄、加工深度低、产业链短,尽管油田以外的地方经济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全市经济增速也只能达到7%至8%左右,在全省14个市排名中已跌落至最后一位。

石油资源的粗放式经营造成石油型县域经济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到2020年,我国GDP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两番,届时石油供需缺口约2.5亿吨。同时,年均9%左右的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促使石油需求量年均递增约12%。而近10年来,我国的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7%,同期石油产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8%。面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巨大需求,必须加强油气勘探开发与加工的力度与广度。在目前粗放式经营和低效增长方式下,对石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加工,会更加恶化石油型县域生态环境。主要表现是草原植被大量破坏,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的面积日益扩大,城市地下水下降和水体污染等。例如大庆,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油田植被,油田开采区草原荒漠化面积已达95%,地下水的漏斗区高达5500平方公里。

石油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制约县域和谐社会的建设

石油型县域经济的区位偏离和分散布局直接导致了县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分散管理,社会化管理程度低。随着石油减产和企业减员增效,居民收入下降、城镇失业率增加,每年有数万新增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直接影响了这些县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例如大庆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为5.6:1。

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从Logistic曲线的微分方程可以看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容量。因此,本文提出石油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依靠科技创新,优化石油产业结构、做强接续替代产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镇功能转型。其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大庆肇州县为例,第一阶段应健全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将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力量,同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阶段应完成资源型县域向综合型县域、自我服务型县城向区域中心型城市、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型,全面建设小康县域。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核心在于通过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改变县域对石油资源的过高依存度,实现单体石油资源优势向多元整体经济优势的转变。其思路是立足石化产业、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大高新技术对石化产业的改造,同时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体的产业。

加强石油资源勘探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可采储量三轮资源评价最终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北部石油资源储量为90.26亿吨,而目前只探明了57亿吨;预测天然气资源储量为1.17万亿立方米,而目前探明率不足5%。因此,油气勘探开发潜力很大,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石油资源,能够为培育和发展新型支柱产业赢取充裕时间和资金支持。

第5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第6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2.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3.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26万台起重机、165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4.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5.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转贴于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74个,资产总值达到18.9亿元,带动26.8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6.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2003-2007年,出口创汇总额达7.1亿美元,以年均25%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90%以上,2006年出口总额达14483万美元,2007年出口额达16903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1.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3.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河南省作为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对传统农业进行升级改造,调整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各县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并做大把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例如“中国花木第一县”鄢陵县,培育了花卉、畜牧、棉花、瓜菜等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格局。此外,还要解决农产品的卖难低效问题,这就要求对农产品从简单加工到深度加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产品的加工增值。

4.积极开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是一大重要贡献。针对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情况,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变人口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务工人员素质,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按照农民文化、技能等实际情况,开展了服装、针织等专业培训,用规模化方式组织农民工输出,实施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这样为河南经济总水平提高贡献力量。位于河南豫南的信阳各县市,在河南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如新县,全县36万人中,农村人口28万,靠劳务经济富起来的就占了四分之一。新县近年来,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县劳务输出就7万人。先后有1000多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新县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 考 文 献]

[1]段丽娜.促进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C].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介翔.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探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亚阁.河南省县域经济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C].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刘俊杰.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

第7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扩权强县,促进区域富裕。扩权强县是我省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于激发县域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任何改革都存在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难免使一些利益主体受到损害。我们一方面应尽可能使改革方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扩权县域的经济发展必将使整个区域受益,整个区域更加富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统筹城乡,两条腿走路。统筹城乡不仅是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高速增长后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渝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试验区”给我们创造了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的试错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比资金和项目更为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哪个地方先改革、先开放,哪个地方的发展就更快。统筹城乡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强调加快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同时要高度强调新农村建设,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公平。

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将有力促进成渝经济区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四川和重庆交界县区“川渝合作示范县(区)”建设,将推动我省该区域借鉴重庆经验,借助重庆辐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8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 县域经济;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经济单位共有108个,包括20个县级市和88个县。全省国土总面积为16.7万平方公里,县域面积为1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0.7%。县域人口为8122万,占全省人口总量的85%左右。从GDP来看,全省108个县市的GDP占全省的68%左右。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的聚类分析

河南省有108个县市,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将所有县市进行分类,便于更好的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人均投资、工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七项指标作为变量进行快速聚类分析。利用欧氏距离公式:EUCLID=■

K表示每个样本有k个变量;X■表示第一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Y■表示第二个样本在第i个变量上的取值。

1.结果

第一类:11个县市。包括义马市、巩义市、长葛市、沁阳市、堰师市、新密市、新安县、新郑市、荣阳市、林州市。

第二类:27个县市。包括桐柏县、获嘉县、陕县、辉县市、淇县、孟州市、宝丰县、西峡县、舞钢市、中牟县、灵宝市、汝州市、临颖县、伊川县、新野县、许昌县、禹州市、修武县、混池县、新乡县、长垣县、光山县、永城市等。

第三类:70个县市。包括沈丘县、确山县、清丰县、宁陵县、上蔡县、夏邑县、浚县、台前县、扶沟县、淮阳县、罗山县、鲁山县、商水县、拓城县、范县、祀县、唯县、高县、泌阳县、滑具、息县、民权县、汝南县、卢氏县、原阳县、固始县、商城县、封丘县、宜阳县、叶县、洛宁县、汝阳县、虞城县、平舆县、正阳县、淮阳县、新蔡县、淮滨县、太康县、郸城县、开封县、尉氏县、通许县、唐河县、鹿邑县、兰考县、遂平县、安阳县、孟津县、项城市、西华县、内黄县、南乐县等。

2.聚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县工业强县,强调工业的核心和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比较靠前,这11个县的综合位次均在河南省前二十名。这11个县市的总人口761.55万,占全省县域总人口的9.4%,人均GDP为13224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3倍,是第二类1.6倍、第三类县市的3.2倍;人均财政收入378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4倍,是第二类县市的1.8、第三类县市的3.3倍;人均存款余额6425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2倍和2.7倍。人均投资水平3966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2.7倍。一、二、三次产业所占GDP比重分别为7.4%、60%、27.4%。

第二类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资源丰富,比如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县伊川县、桐柏县、禹州市、汝州市、灵宝市、永城市、辉县市、绳池县等;此外,第二类县域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产品加工有较好基础的资源型县和农业大县,较容易形成产业集聚,农业产业化等。第二类县县域总人口1664.19万人,占河南省省县域总人口的20.6%。各类经济指标高于第三类县市,且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而低于第一类县市。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存款余额、人均投资水平是第一类县市的62%、56%、58%、51%。第二类县域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19.2:54.6:26.2。

第三类县是集中河南省的边缘地带,多数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这一类。第三类县市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占得比重比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在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中处于较弱的位置。主要分布在豫南的信阳、南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除林州)、濮阳;豫东的开封、商丘(除永城外);豫西的三门峡、洛阳等所辖的部分县市。该类县总人口占全省县域的70%,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投资水平、人均储蓄额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该类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3.4:39.2:27.4。

二、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已形成模式

1.工业推动型

坚持“突出特色、强化优势、膨胀总量、集中布局、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领跑。义马、栾川、巩义、新安等县(市)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借助工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实现工业化,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经济实力,如巩义、新郑、偃师、新安、伊川、沁阳、永城、禹州、辉县等,大部

[1] [2] [3] 

分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一层次,基本属于工业强县,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各类指标排名均比较靠前。特别是地处豫西的新安县,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因为兴起一个企业集团,带动了一个县的工业崛起,发展成今日的工业强县。

.非公有经济推动型

非公有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各县域的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各色各样的非公有经济,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突出县域特色,以此实现县域经济的突破。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相当好,基本上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二层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区位优势。例如,长葛在河南县域经济排名中排第九位,是河南省非公有经济推动型的典型代表。具有八大支柱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基地、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农机配件生产加工基地,此外还有黄河旋风、众品食品、森源电器、奔马机械等知名品牌。

.产业集聚型

产业集聚模式特别适合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县域,突出地方经济特色,集中布局产业,如长垣、偃师、长葛、林州、濮阳、虞城等县市,根据产业集聚理论,发展各类特色的产业集群。例如,长垣县在“零资源”上逐步发展,从“点状经济”发展到“块状经济”,形成了起重机械等为主产业集群。产业聚集效果非常明显,现已建成年产万台起重机、万台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中小吨位起重机占全国市场份额%以上。偃师市跨产业聚集和工业强县两大类型,有力的突出的产业聚集的“块状经济”。

.劳动经济型

处在河南省的边缘地区以及贫困山区的一些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一般分布在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三次产业和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县域相比均比较薄弱,但是这些县域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比如固始、新县、柘城、淮阳等。例如,固始地少人多,属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县。为了改变贫困命运的固始人远走他乡,因此成为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县,成为河南劳务输出的知名“品牌”。很多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固始的房地产业、服务业、医疗卫生业等均由这部分人支撑。

.农业产业化推动型

这个模式比较适用于农业大县,潢川、淇县、鄢陵、尉氏、汤阴、延津、正阳等县市,这些县市基本都位于聚类分析的第三个层次,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等各项指标都落后于一、二两个层次。这些农业大县要发展,最终还要靠农业产业化。一方面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粮食生产,发展农业规模化和特色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强县的道路。例如,尉氏县全县农业产业化组织有个,资产总值达到.亿元,带动.万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此外花卉县鄢陵县全县花卉面积达.万亩,拥有各类花木园林企业家,花木产业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畜牧业发展迅猛,品种结构优化,逐渐形成规模养殖。

.开放带动型

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形成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动格局。许昌-年,出口创汇总额达.亿美元,以年均%的速度递增,在全省县市中连年保持领先地位。以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发制品,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量的%以上,年出口总额达万美元,年出口额达万美元。目前许昌县产品出口市场已拓展到英国、法国、韩国、日本、俄罗斯、欧盟、东盟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

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相对来说比较强,比如东部沿海的浙江等地。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葛、郸城、遂平、渑池等县域在民营经济做的比较好,但远远不够,河南省要放宽准入政策,要积极引导扶持。落实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创造公平环境,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快城镇化建设

河南省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中的转变过程。农村城镇化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城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河南省城镇化建设步伐,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政策上扶持,在资金上支持。县域应充分利用财政的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强县城对周边城乡的辐射带动作用。部分县市或城镇,可结合自身的条件,建立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城镇集中,把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块状经济,努力形成集聚效应。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9篇:新型县域经济范文

关键词 贫困县域;资源理论(RBT);经济;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4-0025-05

目前,我国有一部分县域的经济发展处于落后的水平,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经济的发展始终不尽人意。许多专家和学者对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主要分别从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给出了一些策略,也有学者对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从经济地理区位和主导产业来进行分类研究。总体来看,很少有学者对贫困县域发展经济的最基本的内部要素(即资源)做深入详细地分析,或仅仅粗略地分析一些贫困县域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来探讨和分析解决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资源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以对资源能力的探讨和研究成为区域经济学者目前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正是根据这样的研究状况,从资源这个影响经济发展的内部关键因素出发,依据经济战略管理领域的资源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简称RBT),来研究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问题,我们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并分别分析它们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不同路径,前者是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后者应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

1 资源理论与贫困县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在资源观(RBT)兴起之前,有关竞争优势的理论,比较有影响的是迈克.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该学派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并隐含了两个基本假设:①资源是同质的;②即使存在异质性,也将由于高流动性的资源而使这种异质性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迈克. 波特的理论主要从地区和组织的外部环境出发,来探讨竞争优势的获取,却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有的地区或组织有竞争优势,有的地区或组织却不存在竞争优势?与波特的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取不同,资源理论是从组织的内部因素出发,来探讨竞争优势的获取。我们将资源理论拓展到区域经济优势的获取上,以寻求和探讨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途径。

资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组织与组织之间存在着资源和能力的差异,从而造成组织间的竞争优势差异,资源的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组织创造租金的基础,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和成长的关键所在。资源理论最早期的开拓者是Penrose(1959),她提出了组织成长内生论,从资源内生的角度探讨组织成长的边界和异质性等问题。在Penrose研究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如Barney(1989,1991),Peteraf(1993); Dierickx&Cool(1989);Rumelt(1982);Wernerffelt(1984);Foss(1996); Teece(1986);Collis(1994)等发展了资源理论。Barney(1991)认为具有竞争优势资源的性质是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是能够取得竞争优势的资源,这样的资源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即历史依赖、原因不明和社会的复杂性)、不可替代的,让组织具有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Prteraf(1993)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资源创造竞争优势的模型,认为异质性资源、不可流动的资源、事后的竞争限制和事前的竞争限制的共同作用产生了竞争优势。资源观主要关注的对象是要素市场,分析集中于资源的特异性和不可流动性,比如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备模仿性、不完备替代性的资源等,最终实现经济竞争优势的持续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资源理论扩展到一个地区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上。一个地区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取决于该地区的资源状况,如果该地区存在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前者如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品、土地资源等,后者如政府和企业组织能力、人力资源、品牌、声誉组织和创新能力等,同时,这些资源又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流动性的特征,根据资源理论的观点,这样的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就具有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所以,贫困县域的经济优势的获取应该寻求和积累这样的资源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县域的经济问题。在这里,我们构建了一个贫困县域经济优势获取的框架模型(见图1)。

可以看到,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在于贫困县域的资源有异质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征,这样的特征使资源具有价值、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它们是指:①有价值性(Valuable),只有当资源能使贫困县域构建或实施改善其经济效率和效果的战略,并且贫困县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才是有价值的;②稀缺性(Rare),即只有当某个贫困县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其带来经济效益,实施其价值创造战略时,其他许多地区无法采取此战略,这才能带来经济竞争优势;③不完全模仿性(Imperfectly imitate),即由于贫困县的历史条件、原因不明、社会复杂性等原因而导致其他地区无法模仿的资源优势;④不可替代性(Nonsubstitutable),即某个贫困县资源不易被相似的资源和极大差异性的地区所替代。拥有这样资源(有价值、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特征),贫困县域的经济才能获取竞争优势。不同贫困县在资源禀赋方面有着不同的特性,所以在经济优势的获取上存在不同的发展路径,我们将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讨论这个问题。

2 不同类型贫困县域的经济优势获取: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

根据不同县域的资源特征,我们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两类,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县域具有不同的路径来取得经济的竞争优势。

2.1 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

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是指拥有较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贫困县域。我国许多贫困县域拥有较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样的县域在经济优势的获取上,有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些贫困县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经济。根据资源理论,我们构建了一个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的经济优势获取的框架模式(见图2)。这些资源可能是贫困县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美的景色、传统文化等)、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正如Barney(1991)所阐述的异质性资源的特性,这些资源本身可能具有异质性,即资源与众不同。例如,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风景,首先,这样的风景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旅游经济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这样的景观资源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景观资源是其他地区不能够模仿的,其他地区无法通过购买或学习来得到这样的资源;由于没有办法可以建造这样的风景,也就无法找到可以替代的资源;由于许多自然、人文资源是受到地域条件的限制,这些自然、人文资源是无法流动到其他地区,具有不可流动性和不可替代的特点。例如,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县域,其旅游资源有着独特的异质性特征,如三排瑶寨和千年瑶寨的房屋建筑都比较传统,寨里的居民保持着独特的、古朴淳浓又奇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重要的旅游项目,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这些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原始的自然景观、民族传统手工艺等都使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和不可流动的特征。因此,这些独特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流动的资源成为贫困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根本。

除了具备独特的资源外,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还需要将这些资源有效的利用和整合组织,这个有效的组织就是政府和企业(见图2)。

各种零散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无形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本身并没有多少价值,只有经过整合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随着贫困县域基本资源或生产性过程的形成,如何组合这些资源,将零散的资源整合为贫困县域所能利用。政府和企业要做好计划、资金预算、运作程序、人才培养、评估绩效以及完成其他执行战略所必须的工作等。政府和企业家有能力去协调所有的组织利益和活动,使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开发和构建这些资源,使其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稀缺的、集体知识式的诀窍,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这需要有效的组织和整合这些资源。政府和企业组织能力是有效和合理开发这些独特资源的关键,政府的作用还在于对产业支持系统的建设,例如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支持性产业和服务系统的提供等。企业的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能够设计出独特的产品,创建自己产品的品牌和声誉。独特的资源要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有丰富的市场需求才能创造经济利润,才能获取经济优势,因此,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的资源市场开拓是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这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在利用开发资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保护这些资源,一旦这些资源遭到破坏,这些独特的资源将不会再生,地区的经济优势就会失去。例如,有些贫困县域资源的利用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矿产丰富的某些贫困县域急于脱贫,弃贫矿,采富矿,使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和综合利用程度都很低,导致开发过程中的大量浪费,造成开发成本高,资源收益递减,使某些资源过早地进入枯竭期,无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可见,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应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粗放式的生产和经营方式,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保证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资源型贫困县域还要考虑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是否得到合理安排,只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得到保证,才能做到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2.2 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

我国还有一些贫困县域的资源比较贫乏,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比较困难。这些贫困县域获取经济竞争优势的方式是应该创建自己的无形资产,如政府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的积累,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能力等,这样的无形资产是贫困县域获取经济优势的条件和基础。资源能力理论认为许多物质资源容易被侵蚀,而组织积累的无形资产却不容易流失和模仿,因此,无形资产的创建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可能更为重要。贫困县域由于经济落后等方面的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政府制度创新能力是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在,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如图3所示。

由于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缺少资源,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比较差,因此,无形资产的获取可能是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因素。由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是获取资源和组织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无形资产获取的关键在于贫困县域是否存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这是由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他们具有发现机会、整合组织资源、组织关系网络、承担奉献和创新的特质。首先,他们可以根据贫困县域的特点和市场特点来发现和得到机会。其次,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有对资源(管理)进行整合的作用。各种分散的无形资源只有经过政府和企业家的整合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将人力资源整合为组织资源。在整合组织资源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平衡所有的资源、重新获取财务或物资资源、培训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对人才的获得,发展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协调所有的组织利益和活动,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有效地组合资源,交换资源的过程往往就是组织能力的形成过程和构建过程。同时,他们可以协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有效制定激励计划,培育人才市场。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因此构建和培育这样的政府和企业家对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极为重要。再次,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对关系网络的组建,即善于与其他个体、组织建立稳定的和持续的交往模式,以获取资源,减少决策风险,实现预期的市场目标和积累社会资本,这样才能为贫困县域的发展寻求新的途径。最后,创新能力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具备的条件,除了了解目前的市场变化,还应将可感知的机会转变成为可以为市场创造价值的解决方案。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拥有战略能力,即根据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确定经营目标、经营边界,并及时地做出战略反应的综合能力。

所以,在技术变化、市场变化及结果不可预测的前提下,持续竞争优势也就将更多地取决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基于组织特定资源和能力而对竞争环境的快速战略应变能力,战略应变能力越强,则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也越强。例如,近些年来,江苏省昆山市(原昆山县)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县域经济之路――“昆山之路”。昆山原来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资源不太丰富,思想观念落后。在认真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和确立了“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就是开发区"的“经营城市"发展战略思路。正是昆山有这样的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富有战略能力,敢于创新和冒险,积极整合资源,创建了昆山经济发展的优势。如果贫困县域有这样的政府和企业家,就能很好地将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如组织和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品牌创建、声誉和地区文化建设)和有形资源(如土地及其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发展自己的特色民族产业、加工业、输出产业和乡镇企业,以及外向型经济,形成有价值、稀缺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特色,获取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

可见,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政府制度创新能力是贫困县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所在。所以,进行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是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前提。在政府的制度创新方面,首先是上级政府应该从贫困县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以往的用人机制,建立有效的干部选拔机制,组建具有创新精神的政府班子团队,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愿意为贫困县域贡献自己才智的政府班子人员。其次,这样的领导班子应该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贫困县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适合自己县域的发展战略规划,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并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部署。再次,这样的政府要大力扶持企业家的创业战略计划,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和环境支持条件,让企业家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为贫困县域的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同时,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还要考虑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是否得到合理安排,只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得到保证,才能做到地区经济的和谐发展。由于贫困县域产业的发展,可能会给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保证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昆山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创建全国生态市,突出抓好水环境整治,加大了资金投入,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大力度绿化造林,规划建设大型生态公园和公路、河流等“绿色走廊”,不断改善城乡的环境质量。

3 结 论

我们可以看到,根据资源理论的阐述,资源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优势获取的关键,同样对贫困县域也是如此,贫困县域的发展要考虑自身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由于资源丰富型和缺乏型贫困县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因此,经济优势的获取有着不同的路径(见表1)。

资源丰富型贫困县域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资源特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比较丰富,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品。除了土地资源和部分资源外,缺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路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

资源丰富型县域依靠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则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资源丰富型的贫困县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是其选择的发展路径;对于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这样的无形资产,能够为贫困县域的发展寻求机会,整合资源,承担风险和勇于创新,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Barney J. 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 (17):99~120.

[2] Collis J. Resourcebased Analysis of Global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the Bearings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49~68.

[3] Dierickx I,Cool K. Asset Stock Accumul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J]. Management Science, 1989,(35):1504~1511.

[4] Foss N J. Capabilities and the Theory of Firm[J].Revue d'Economie Industrielle,1996,(6):7~28.

[5] Penrose E. The Theory of Growth of The Firm[M].Lond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1959.

[6] Peteraf M.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3,(14):179~191.

[7] Rumelt R. Toward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M].Foss (ed.), Resource, firms, and Strategi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8] Teece 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Research Policy,1986,(15):285~305.

[9] 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171~180.

[10]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Michael 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M].Huaxia Press,1997.]

[11] 陈文科.中国县域经济转轨中的矛盾与成因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2): 62~67.[Chen Wenke. An Analysis on the Contradictories and Their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Chinese Economy of County Region in Transformation[J].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2003,(2):62~67.]

[12] 柯美录.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7(4):77~80.[Ke Meilu. Countermeasures of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17(4):77~80.]

[13] 闫天池.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22~24.[Yan Tianchi. A Classifiable Development Mode of County Economy in China [J].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3,(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