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电力行业信息化精选(九篇)

电力行业信息化

第1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电力行业实施信息化已有近20年的时间,企业信息化已涉及到电力生产、管理、经营和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信息化在其中的各个子系统(子应用)、模块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从电力信息化的整体来看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机构不健全、没有形成闭环管理、信息孤岛、技术平台不统一、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安全漏洞多等问题。

经过近5年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大发展,信息应用、资产、数量等急剧增长并形成了一定规模,面对着种类繁多的平台和应用,信息部门必须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电力行业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定位信息部门是关键

信息部门必须正确作好自身的定位,才能积极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企业信息化发挥作用,综合当前电力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信息部门的作用和定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信息技术权威部门。把握企业信息化规划中涉及信息技术(IT)发展部分内容,确定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目标;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中有关网络、安全、主机、数据库、存储、备份等信息平台的引入和使用;掌握和控制应用系统开发或引入中涉及信息系统的架构、开发平台、数据库、数据字典等软件开发各个环节中有关技术部分,便于系统能够顺利地进入生产运行阶段,最大限度地保证应用系统从开发到运行的平稳过渡和信息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运行维护阶段对出现的事件、故障和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处理能力,使得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对信息部门技术能力的认可。

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信息部门必须转变观念,为业务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优质的IT服务,特别是在电力行业内部,信息部门的服务角色显得更为重要,它始终是围绕着电力安全生产、高效管理和可靠服务这个主题,在提高IT服务质量的同时,才能更好地促进电力行业的信息化,使得电力行业的信息化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信息中心面临重重困难

这几年的信息化经验表明,就浙江电力而言,当前信息部门自身,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如果这些困难不得到重视和及时的解决,那么对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将会有极大的损害。

IT技术发展太快。IT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都无法对日新月异的IT技术中有关主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存储、安全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信息化呈无序性发展。规划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业务部门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在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某些应用(模块)无论在规划、设计、建设,还是在运行、控制过程中信息部门的权威作用无法得到体现,造成了平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一个侧面来看,电力部门成了最新IT技术的展示中心和仓库,因此加大了系统建设和运维的成本。特别在系统规划和建设期往往会忽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系统架构、运行方式和数据交换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大部分应用系统均“带病”运行,形成了“系统投运后信息部门再来补安全漏洞,而新应用中的安全窟窿又在不断地造就”的现象,系统发展存在一定的无序性。

信息部门自身的问题。信息部门目前普遍存在机构、人力资源配备不到位,由于信息系统架构的分散导致人力资源不集中,信息战线拉得太长,另一方面是信息部门现有人员自身的基本技能,责任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运维能力低下,系统监控不到位。

领导的支持。IT近几年在电力部门是一个大发展期,IT规模、资产等急剧膨胀,然而IT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使得领导对IT的投入产生怀疑,因此在后续系统运行维护人力和平台的升级、质保等财力方面不能得到保障。规模扩大了,人没有增加,资产增加了,后续的资金保证没有落实等等问题。

采取措施推进信息化

信息部门作为电力企业的一个非主要专业,面对当前电力行业信息化现状,我们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此信息部门可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做好基础工作,把企业的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应用系统的文章,要有所作为,有“为”才能有“位”。同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宣传这项工作,取得领导、业务部门和用户的理解与支持。最终实现企业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又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这一局面。

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在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程、规范,促进信息平台的规范化,逐步消除信息孤岛,形成闭环管理,提高运维水平和服务质量。

多与一把手沟通和汇报。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建立和健全信息化的组织机构和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队伍的同时落实机构的建制,以技术带动管理,以管理促进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电力行业对信息机构的建立以及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应该与其它部门作区别对待。

第2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朗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是一家专注于电力及能源行业从事信息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服务与系统运营管理的公司,致力于为全球电力及能源企业提供领先高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市场变革与挑战,构建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网络与优质便捷的客户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为超过1.4亿电力用户提供服务,是中国最大的电力及能源行业关键业务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朗新科技现有员工1500多人,分支机构已经遍布无锡、杭州、武汉、厦门、北京、上海等全国各主要城市,并在无锡、杭州、厦门和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多次荣获全国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专家级称号,被评为电力行业解决方案专家级系统集成商,并荣获“能源行业专业服务用户满意度奖”等众多奖项,赢得了业界和客户的高度认可。

朗新科技将电力行业信息化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经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创新与市场开拓,公司现已拥有营销管理、智能应用、新能源、输变电和视频通信五大产品线,能够为电力及能源企业提供覆盖市场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行及企业绩效等核心业务的端到端一体化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从咨询规划、系统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除了对电力行业业务的深入理解以及持续的业务和技术创新外,卓越的软件技术和项目实施服务能力也是朗新科技保证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朗新科技拥有领先的软件开发技术、完善的软件开发管理过程和专业的项目实施方法论,并参考国外先进的IT行业和管理咨询行业,围绕着电力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与实施服务的中心内容建立服务。

多年来的项目成功交付、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和高度认可的业界赞誉证明了朗新科技的项目管理办法适合行业软件,特别是电力行业的软件开发与交付。

总体而言,朗新科技具有如下优势:深厚的行业从业经验和系统应用能力;团队技术创新机制和持续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健全的服务网络;完善的质量控制与项目保障措施。

第3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视频会议;电力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电力企业针对企业信息通信信息化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着主辅分离等体制改革,势必将逐步推向市场化。电力企业在面向市场经营之后,需要借助IT技术完善信息化建设,增强公司集团化,这为IT技术的应用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视频会议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组建大规模视频会议系统可以采用数字信息的方式,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用户可通过网络通道进行远程会议和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规划

1.1系统建设项目介绍

1.11项目概况

本项目的电力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国有事业单位企业集团,承载全国的电力调度与电力信息传送的重大工作,该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不仅承担视频会议的基本功能,同时,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系统还承担着通信信息传递、生产与调度信息传递、电力数据的传送等特殊功能。项目建设范围主要包括电视会议系统网络通道的建设、视频音频会议汇聚设备及终端、会议管理平台三个部分。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满足任意节点之间的高清视频会议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满足总部层面到达全国各地任何节点的工作生产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1.12项目建设的规划

电力企业信息化通信系统建设项目的核心是开发一套电视会议管理系统,在总部实现一级部署,根据用户需求配置相应权限,总部各部门、各分部、省级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具有权限的用户可通过Web登陆系统进行相应操作。用户可通过系统软件对电视会议系统和会议资源进行调度、管理、监控和设备维护。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会管系统调研、设计、开发及接入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是对会管系统功能完善及兼容性扩展阶段。

1.2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

1.21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

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对风险管理认识的提高,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层领导对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有了充分的认识,对项目实施进行了充分的授权;其次是负责人通过对各种试验条件的分析,能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并决定在项目管理计划中引入风险管理;再次是项目参与人员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接受度。

1.22项目风险管理模式设计

针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历史做简要分析发现,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难以采用职能式的管理模式。设计项目风险组织管理的模式如下:增加现场办公室的职能,由办公室负责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立专项办,成员组成根据风险管理需要由各职能工作小组成员参加。

2、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2.1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设备运送风险的应对措施

针对该风险,管控组要求各省及直属单位指定专门负责人与发货商沟通对接;同时由领导小组及项目管控组制定收发货进度安排计划,并由专项办严格督导实施;同时为保证发货质量,要求厂商在发货前需对所有设备进行严格厂验;制定应急预案,如在设备运输过程中突发意外事件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证设备及时安全地送到每个节点。

(2)通道开通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了保证通道开通的质量,首先由通道组制定完善的通道开通方案,要对通道的带宽性能参数、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严格要求并测试;每个节点的通道开通情况需绘制通道电路开通单并交予相关方留档备查。

(3)施工风险的应对措施

面对这类风险,可采用风险减轻的策略,进行现场环境勘察工作,并且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员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施工资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由设计人员现场追踪施工进度,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出合理方案,供施工方使用,以减轻风险对施工工期和进度造成的损失。

(4)沟通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统一项目整体的建设进度,要求各节点单位成立项目推进组,并统一向专项办报备所有成员的职责及联系方式;同时总部设立项目专用内网邮箱,作为向所有单位传达信息的统一出口,各节点单位建设情况以周报的形式通过该邮箱上报;项目管控组在公司总部内网设立项目专栏,上传工作要求、项目进度报告、项目资料及相关标准,方便各单位查询;还采用电话会议和现场会议相结合的模式,定期召开周例会和项目推进会。

(5)性能及参数保证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确保项目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要求,项目设计方案需由具备高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单位制定;通过严格的厂验测试,保证设备发货前的质量;安装完毕后,需对设备功能、性能等进行单机测试及联调测试,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安装人员风险的应对措施

首先公司出台《信息化建设安全实施规范》,严格规范操作流程,面向工程师开展技术、安全等相关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出差人员的交通工具及食宿要求;同时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2.2项目风险监控策略

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风险监控活动将慢慢介入,风险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项目管理组织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对可能造成风险变化的因素采取一定的处置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小损失的程度。风险监控依据监控风险实际是通过监视项目的进展和h境,即项目环境变化因素的变化达到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的目的;获取反馈信息,改善和细化风险规避计划,以便改进将来的实际决策。

结语

本文研究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规划,分析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风险管理框架模型,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了视频监控项目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

第4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供电企业 计算机 信息化管理

电网企业信息化就是电网企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水平。近年来正由传统工业向集约化、知识化、信息化产业转变。电力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1 供电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信息化无法满足电力企业业务的发展需求

在知识信息的冲击下,已有大部分的电力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应用系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反应的速度和工作效率。促进了电力企业业务的发展。但是随着电力企业的集团化的发展,现有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供电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系统操作系统缺乏分析功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所以无法很好的结合操作和管理,浪费了信息资源。大多数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规模较小且功能较单一。由于信息系统的开发一般是由各部门单独进行的,所以系统规模小、功能分散。系统购买和安装存在重复的现象,各部门系统之间的连接性较差。比如数据无法兼容。系统集成性差导致企业内部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

1.2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落后

电力行业的发展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生产息息相关,所以必须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加上由于电力事业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行业,所以电力行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大多倾向于保守态度。然而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面对市场,市场经济对信息化管理具有严格的要求,所以电力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势在必行。电力企业大多存在信息化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基础薄弱、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在生产和工作中对于信息化的应用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无法正确应用信息化技术,导致信息化系统的效果发挥不充分。

1.3供电企业信息化意识滞后

社会上其他企业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信息化范围和深度的加深是时代趋势,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制定决策的正确性。而电力行业对信息化的意识比较薄弱,之前一般注重电气设备的维修,保证电网的安全、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模式,电力企业要自负盈亏,自己提高经济效,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包括应用层面和控制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灵敏应对市场变化。

2 供电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2.1进行企业的IT规划

企业IT的规划应该以企业的发展目标、未来发展战略以及企业各部门的具体的目标和功能为依据,并仔细研究电力行业发展的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制定电力企业信息化的理念、目标和战略的刚性文件,以文件的精神作为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并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及时进行战略调整,保证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达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目的。

企业IT规范化后,可以提高信息化和企业战略结合的程度,从而使得企业管理与信息化共进退,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首先企业应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同时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企业现今信息化管理的阶段,正确判断当前阶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其次制定信息化的策略,依照一定的原则具有目的性的制定信息化具体项目实现的时间。最后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要不断向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学习,吸取成功经验,减少企业信息化的弯路。

电力企业应该利用IT规划的进行以及向站在中立公司进行咨询,并在该公司的帮助下明确信息化战略、确定管理诊断、优化流程和信息系统、完善功能和决策报表的设计。同时建立体系结构管理,为企业业务和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企业在信息化的过程遇到的风险和损失。

企业进行IT规划还可以促进高级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合理的确定投资方向,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减少资金浪费。

2.2信息化具体内容

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实施策略:

科学的设计企业计算机的网络结构和合理制定企业通信协议,从而保证企业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完善管理信息网和电网运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模式。同时管理信息网和电网运行系统的关系设置要按照关系规范化的理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数据混杂,冗余甚至网络无法正常更新的问题。

计算机以及通信网络设施的装置应该在保证可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简化信息传输渠道,提高企业网络的集成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处理的准确度、时效度和规范度。

计算机的界面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操作人员利用数据的可靠性和简便性,并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正确的参考数据,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类信息,从而更好进行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控制、核算等工作。

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模式应以电力企业的特点为依据,实现对电力企业生产中人、物、财的综合管理。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既要拥有传输数据的功能,也要具有一定开放性,实现各个部门系统间数据的交换,且能与管理系统连接,实现省、县网络之间的互通。

2.3加强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建设

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作为基础。而信息化专业的人才是电力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吸收一批具有相关技术的人才作为人才保障,并提供学习和培训的平台,提高员工信息化的技术,打造一支高级的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更好的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

3 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化办公将越来越起主导作用,电力计算机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广泛应用,使电力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力企业和相关部门要立足企业现状,放眼未来,采用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态度制定正确的信息化战略,一步一个脚印落实信息化管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建、陈楷.信息化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管理学家.2010,(05).

第5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电力企业的电网运行和电力营销,直接决定了公众所获得的电力服务的质量。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研究,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全面的应用于电网运行和电力营销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的电力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可为先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网运行;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管理模式;思考探究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进行电网运行和电力营销的管理工作时,所应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将成熟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电网运行以及电力营销工作开展的高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进而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为强大的推动力。

一、实现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对于电力能源供应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上升,这使得电力企业在获得更加广阔的营销空间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更强的竞争压力。传统的电网运行以及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对于电力企业的有效管理,无论是管理效率还是管理工作的开展的精确性都不尽人意。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探究,将信息技术的高效、精确、便捷的优势全面的发挥于电力企业的工作开展进程中,可以有效实现电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加理想的竞争力,由此可知,实现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无论是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还是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都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探究

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是凸显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使其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良好发挥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探究,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时信息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

实时信息管理技术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应用,主要是进行电网的电工信息的管理、分类以及统计。当下应用较为成熟的DSP技术便可以有效的实现电网内的各项数据的计算和调节[1]。同时通过实时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电网的各项波形数据的采样和分析,对其进行集中的调整和应用,并且借助免变送器实现电网的电压、功率以及其他数值的测定和调节,进而有效的确保电力企业的电网的正常运行。

(二)准实时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

准实时信息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提升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营销工作的系统性的关键性环节,专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应用此技术,及时分析营销,以此确保其经济安全性和稳定性[2]。同时,准实时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开展电力营销工作的安全性,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的内部信息,会在此种技术的应用下被安全无误的转送到电力企业档案数据库当中,有效的保障了电力营销数据的准确性。

(三)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管理信息技术主要被应用于电力企业的供电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他系统,它可以实现电力企业的电网运行以及电力营销等各项数据的系统化的管理。同时电力企业的其他作业也需要管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进一步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的高效的、稳定的进行。

三、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内容探究

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内容探究,根据信息化管理模式当下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可以将探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现电力营销的交易分系统的创建

应用信息化管理理念实现交易分系统的有效创建,并且将这一系统充分的应用于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有效实现电力营销的电子交易的便捷性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电力营销的交易分系统的创建,也可以实现电力企业面向客户的营销信息的更加全面的、系统性的、及时的更新。

(二)实现电网运行的信息子系统的建立

电网运行的信息子系统的建立,可以及时的对电网的运行数据和运行信息进行收集。同时电力企业的广大电网用户,也可以通过查询电网运行的信息子系统的数据,自行完成自身的用电情况的有效查询,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减轻了电力企业人员的工作压力,还提高了其工作效率,进而保证了用户的满意度[3]。同时电网运行的信息子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调节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的开展日程,尽可能的优化电力企业的营销程序,避免交易冲突的现象的发,并且向系统管理人员提供智能性的电力企业营销程序匹配模拟方案,进而有效的实现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工作的开展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

(三)实现电力企业整体运行系统的分析子系统的建立

电力企业整体运行系统的分析子系统的建立,可以同时实现对于电力企业的实时信息管理和准实时信息管理。整体运行系统的分析子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根据电力企业的电网传递的信息的种类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数据保护和加密方式,进而有效的保障数据的高度安全性。同时电力企业整体运行系统的分析子系统能够实现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的整体优化,解决了电力企业电网运行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变电站增设基地站等[4]。

四、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探究,首先应当明确实现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进而开展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探究以及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内容探究。全面思考实现电网运行和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充分的发挥于电力企业的运行过程当中,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为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作者:钟清瑶 阮儆 王琴 单位:国网宜昌供电公司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明俊.电网运行与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J].电网技术,2013,10:5-9.

[2]侯曌.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29:4-5.

第6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一、 电力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建设行业之一,承载着国家经济、国家地位和人民安定生活的重要使命,因而投入的资金、人员和技术都比较富足,实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脚步较其他行业也早一些。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项行业建设均步入正轨,后经过至今30年的有效发展,我国电力行业明显取得较大成果,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以独立存在的行业地位,肩负起了国家繁荣的重要责任。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一种蕴含高科技手段的信息系统,已成为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企业经济业务作为管理对象,独立自主的收集、归纳和分析企业发展信息,从而利用先进计算机系统进行协调控制,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如今科学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更是以频繁的速率不断更新,因此先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如今电力企业的需求,因此推动电力财务实行信息化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 目前电力财务信息化有效实行存在的问题

1. 基本财务信息化框架已搭建完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电力行业已着手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业务的探究,并于9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再至2003年各电力企业已基本普及财务会计软件,并适当有效运用网络进行财务管理,因此已经搭建而成基本的财务信息化框架,所以继续研究、继续推进电力财务信息化发展成为势在必行的趋势。

2. 未建立完善的电力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系统安全性保证,不仅关乎到企业的经济安全,甚至关乎于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严峻问题,因此国家和各大企业均十分关注财务安全问题,并一直致力于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更新,尤为关注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财务评价以及监督机制等内容,但总体上仍处于研究更新的过程之中,还未建立起合理而且完善的电力财务管理系统。

3. 软件的选择与应用存在一定漏洞

电力企业中的关于电力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存在一定的漏洞问题,主要表现在软件分散不集中、重复开发与缺乏创新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信息编码体系,而且企业在对软件的选择和应用上,也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造成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

4. 缺乏跟进时代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电力财务信息化管理概念的提出,对于非专业的电力企业决策者来说,可能对于此概念的认知、理解不够透彻,甚至不明白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片面决策造成一系列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而电力行业本就属技术密集型行业,但企业内部真正跟进时代脚步的信息化人才并不多,反而极为缺乏。

三、 推动电力财务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1. 建立现代电力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建立现代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首先就应该彻底解决地区差异的问题,加强边远地区和西部地区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度,使其尽快与沿海发达地区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保持相近步伐;其次,应该注重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传播先进的财务信息管理经验到边远地区;最后,需要建立一定的信息分析中心,将财务管理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并作为信息分析中心的重点建设对象,进而建立现代化的电力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2. 采用高度集中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

电力产品作为能源产品,其本身就不耐储存,而且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技术处理,如果加工过程中各流程出现难以调和情况,难免会影响最终的电能质量。所以针对此问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采取高度集中的信息化管理的手段,从管理、控制、监测再到评价,将原有的分散责任中心进行有效集中,统一集合起来分析企业运行数据,形成一致的对外报告。而且,随着现今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一些区域网、大型数据库正不断在建设和普及,从地理位置上正逐步形成一种集中式的管理模式,便于企业领导随时查询企业整体运营情况,从而指导工作。

3. 利用网络资源及时反映财务管理信息

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信息资源达到了最大的共享程度,无形中缩小了地区差异,而这种优势也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好处。由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的差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出较为发达的态势,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相对来说就较为落后,自然在电力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上也稍稍逊色,因此应该加大西部与边远地区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扩大网络与互联网的铺盖范围,使得其尽快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网络资源上接轨,形成企业的集体融合与信息的共享。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可以以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发展突破口,建立网络化、信息化的整体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并且巧妙运用于企业决策中。

4. 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与财务管理双重人才

就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来看,我国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的双重人才十分缺乏,需求量大于人才供给量,这也是造成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迟滞不前的一大影响因素,针对此问题,国家和企业必须着手解决此严峻问题,继而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与财务管理双重人才。国家方面,可以根据企业需求状况,将此信息传达给我国各大高等教育学校和专业技术学校,而且告知教育部及时整改高等院校的教育大纲,鼓励各高校将金融知识与信息知识进行适当融合,为双重人才的培养做好第一手的准备;企业内部可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培养优秀的财务员工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优秀信息员工的财务管理知识,从企业内部出发,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信息与财务管理双重人才。

四、 结束语

纵观全文,我国电力财务实现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员工自身,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造成企业发展的迟滞问题。因此,电力应该切实改变现行的财务管理观念,切实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搭建良好的信息化平台,将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做的更加细致、高效与精确,从而推进电力财务实现有效的信息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磊.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2).

[2] 李伟达.浅谈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措施[J]. 科技与企业. 2012(06).

[3] 孙晓辉,张玉雷.电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 2011(18).

[4] 陈志刚,沙卉.施工企业财务信息化探索与实践[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2).

第7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力信息化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趋势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种趋势给电力企业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通过研究分析得到更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案,来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进一步发展,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要重视与国外电力信息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学习,及时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方法,确保在较高层次上处于主动,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

1、电力信息化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1.1电力信息化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的电力信息化技术与有些国家比起来发展比较晚,不成熟,但是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知道和实际应用的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的透析了我国在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存在的过多问题。电力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革新、业务流程优化、系统规划、方案设计、系统选型、实施、运行维护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由各方面建设内容构成的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架构。该架构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从企业的业务需求出发,以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为目标,结合同类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佳实践经验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加以构建,包括应用功能架构、信息资源架构、应用系统架构、系统平台架构、网络与基础设施架构、信息安全架构、信息化组织架构。

调查研究显示2007-2012年,我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的12.4%,2012年投资规模突破240亿元。2012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466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772亿元,同比下降3.9%;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93亿元,比上年增加0.2%。

随着电力信息化行业在我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SG186”、“坚强智能电网”等国家重点项目持续稳定投入的带动下,市场需求规模持续、快速扩大,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电力企业信息化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由于电力生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生产、调度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应用一向比较重视,而对业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却相对不足。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的指引下,中国电力企业信息化正在获得快速发展。

1.2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

信息安全不仅关系信息自身的安全,更是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信息安全关涉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问题以及文化问题。信息安全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对一个国家 而言,谁拥有制信息权,谁就获得了信息资源相对更大的利益和相对安全的权利。”在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就是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可控性,防御和对抗在信息领域威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安全,而采取有效策略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信息安全置于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负面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损失,各种关于信息安全的侵权行为也开始肆意横行,网络的快速发展也给这些侵权行为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还有各种国家的机密被盗事件的频繁发生等等。因此,信息安全不容忽视,特别是国家信息安全,办公信息系统安全更不容忽视。

所以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人们极其关心的问题。

2、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和问题

随着我国电力产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其所伴随的相关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了电力产业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机遇挑战。针对广域网、局域网的特点,电力企业在进行一些数据的网络传输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在基础数据层完成整个系统平台所有的数据录入,通过提供一个系统外部的数据接口,利用数据仓库的模式对其进行具体的存储,针对数据查询功能、数据的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指令和更改,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一般都会对软件功能和一些综合性的硬件设备进行相应的权限控制,这样就可以从系统的底层维护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决策支持层的运行过程中,一般都是结合多方业务所处理的具体信息,利用系统自身的数据仓库对其进行技术分析和挖掘,从而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为电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具体的执行策略、效益评估报告、市场开发分析数据、企业形象设计与公共关系等一系列的管理行为,为电力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一个详实、科学的参考依据。

3、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的对策分析

通过对电力设备行业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因为每一个系统在具体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一致的协调,从而导致了各项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交融和互动,加上每一个系统的开发时间不同、技术人员所熟悉的软件和技术不同,直接导致了系统的操作、数据存储、系统硬件、系统运行以及运行环境之间难以融合的尴尬局面,由于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动,这样就造成了所有系统的条块分离,往往会构成一个区域型的信息数据库。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全面调研和总结之后,结合所有单位不同的需求和实际需要的具体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建立科学的物理模型和系统逻辑模型,根据具体业务流程进行子系统的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实现都确保不同企业之间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将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融于到自动一体化的管理之中。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互联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保证网络资源共享与管理信息网能够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其次是科学地安排通信网络和计算机实施,在确保信息安全传输的前提下,要进一步简化每一个传输信息的通道路径,通过规范设计网络集成方案,提高电力信息准确性、规范性、时效性的处理。再次是设计实现人机交换界面,最大限度地使用每一条数据信息,对电力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行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第一手辅助决策信息。最后新系统的管理模式,将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财、物等方面一体化综合管理。

结束语

虽然近年来我国电力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信息化运行维护和管理也不断进步,但是其中还是有不少的不足与弊端。通过对电力信息的安全问题分析以及电力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的介绍,提出一些对电力信息安全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建议和策略以不断完善电力信息化运行维护和管理,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实现跨跃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

1.电力信息化现状

1.1 网络系统初步形成: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通信网、数据传输网和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36个网、省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SPDnet)、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电话会议网的基础建成。

1.2 信息技术基础条件提升。截止到2000年底,国电公司系统的计算机设备达20万台,比“八五”末增加了122%,另有服务器600多台、路由器500多台、交换机近1000台,各种打印机设备约6万台,各类规模局域网几千个。各电力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和主要岗位人手一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的上网用户超过15万户。

1.3 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3.1 信息化推动电网管理水平提高。

1.3.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1.3.3 发电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1.3.4 电力规划设计实现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5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提高电力行业服务水平。

2.电力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应当看到,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开始。①目前的许多应用系统在改革后将不适于新的环境。②各网省电力公司的MIS建设率、OA建设率、省公司的广域网的覆盖率还不能满足电力市场化运行的需要;③全公司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物质设备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计划统计和综合指标系统等业务系统没有实现整合,形成很多数据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④企业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⑥信息网络的通道还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流量的需要。

3.电力信息化建设将要面临的任务

国电公司正在实行改革,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几个发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集团,承担着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建设和经营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作为国家电力市场的骨干企业承担为发电企业和广大用户服务的任务。在未来市场化的电力运行环境请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将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应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全面提高企业产业水平,以新的姿态迎接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为此电力公司在电力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主要做以下几项工程:

3.1 开发建设符合电力企业需求的、实用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

3.2 加快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特别是建成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传输干线网络。形成高速宽带数据传输网,构建电力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平台。

3.3 加快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包括建设以企业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全国联网运行。

3.4 加快企业信息标准建设。

3.5 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确保企业稳定安全发展。

3.6 加快电力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设,推进企业国际化。

3.7 建立电力企业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简称数据中心)。

第9篇:电力行业信息化范文

在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初始时期,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科技计算、发电厂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其目标主要是提高电厂和变电站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电力生产和输变电监测水平,提高工程设计计算速度,缩短电力工程设计的周期等。

这一时期的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是计算机应用初期发展时期,计算机主体是国产DJS系列小型机,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工程运算上。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为专项业务应用阶段。计算机系统在电力的广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系统,如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厂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负荷控制预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电力仿真系统等。同时企业开始注意开发建设管理信息的单项应用系统。

电力信息化发展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为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电力行业(包括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实现跨跃式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有计划地开发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性、综合性应用发展。

电力信息化现状

1、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联合建设、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建网原则,公司的通信网、数据传输网和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形成。

电力专用通信网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微波、载波、卫星、光纤、无线移动通信等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手段,通信范围已基本覆盖了全国36个网、省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调度系统数据网络(SPDnet)、国家电力公司信息网(SPInet)、电话会议网的基础建成。

2、信息技术基础条件提升

截止到2000年底,国电公司系统的计算机设备达20万台,比“八五”末增加了122%,另有服务器600多台、路由器500多台、交换机近1000台,各种打印机设备约6万台,各类规模局域网几千个。各电力公司本部工作人员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和主要岗位人手一机。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的上网用户超过15万户。

3、信息化应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信息化推动电网管理水平提高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3)发电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4)电力规划设计实现数字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电力营销管理信息化,提高电力行业服务水平

电力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应当看到,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仅仅是开始。①目前的许多应用系统在改革后将不适于新的环境。②各网省电力公司的MIS建设率、OA建设率、省公司的广域网的覆盖率还不能满足电力市场化运行的需要;③全公司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电力营销系统、物质设备管理系统、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系统、计划统计和综合指标系统等业务系统没有实现整合,形成很多数据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共享;④企业管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适应企业市场化运作;⑥信息网络的通道还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信息流量的需要。

电力信息化建设将要面临的任务

国电公司正在实行改革,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几个发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控股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国家电网的企业集团,承担着负责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电力交易和调度,建设和经营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作为国家电力市场的骨干企业承担为发电企业和广大用户服务的任务。在未来市场化的电力运行环境请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国家电网公司将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应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全面提高企业产业水平,以新的姿态迎接环境变化的新挑战。为此电力公司在电力信息化建设方面将主要做以下几项工程:

(1)开发建设符合电力企业需求的、实用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

(2)加快建设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网络。特别是建成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现代化电力通信传输干线网络。形成高速宽带数据传输网,构建电力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平台。

(3)加快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包括建设以企业财务为核心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全国联网运行。

(4)加快企业信息标准建设。

(5)加强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建设,确保企业稳定安全发展。

(6)加快电力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设,推进企业国际化。